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約翰游記

約翰游記

發布時間: 2021-02-08 01:59:42

Ⅰ 陽光車游記中任務鏈約翰的要求 怎麼找到約翰啊

去「倫敦」買!「倫敦」的「特產」的第二個就是「巧克力」。

Ⅱ 游約翰農庄的作文,寫葡萄

約翰農庄游記

星期六,我和媽媽爸爸一起去溫嶺約翰農庄遊玩
我們一路上談笑風生,邊聊天,邊看風景,有一個地方令我記憶深刻,在那裡,向窗外望去去,眼前是一大片倒著的甘蔗,在甘蔗與我們的中間,隔著一條河,河的水位有些偏高,看來這里也被洪澇席捲了。
車又開了一會兒,我們就來到約翰農庄的入口了,在入口處,立著一塊大牌子,上面寫著「葡萄美酒夜光杯,鄉村旅遊來相會。」這兩句話不但為遊客簡單的介紹了這個農庄盛產葡萄,是以鄉村為主題的,還勾起了遊客進去一探究竟的慾望,真是一舉兩得啊。
進入農庄,向路的兩旁看看,發現在路的兩旁,長著的不是雜草,而是南瓜,這些南瓜開著金黃色的花,非常好看。路的上方,是一個個我們搞不清楚是什麼種類的瓜和葫蘆,這些葫蘆和瓜形狀怪異,葫蘆就像一個大棒槌,上面是一個直徑大約3厘米的小球,就像棒槌底部的裝飾,往下看是一根悠長又粗的管子,底部是一個直徑達10厘米的大球,就像是鑲在棒槌上的流星球,非常好玩,那些瓜也不甘示弱,一個個像是在做倒立版的仰卧起坐,非常有趣,瓜藤和葫蘆藤密密麻麻的纏在一起,構成了一個綠色的遮陽棚,在收獲的同時,還能擋太陽,一舉兩得,綠色環保。
接著,我們就進入葡萄園品嘗葡萄了,在這個葡萄園里,種著三種葡萄,一種叫巨峰,雖然名字里帶有「巨」,但是並不大,又黑有小;一種叫藤稔,就是我們平常吃的紫葡萄;還有一種叫金玉,白中帶綠,就像玉一樣,非常漂亮。這幾種葡萄酸甜可口,讓人吃了還想吃。可是,午飯的時間到了,我戀戀不舍地走出葡萄園,迎著清涼的海風,坐上了車子。
約翰農庄可真是個好地方啊!

Ⅲ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的人物生平


1749年8月28日,歌德出生於法蘭克福鎮(位於黑森州)的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小時候,父親是嚴厲的、嚴肅的。而母親則用不同於父親的那種溫柔、體貼的母愛安撫、保護、激勵著歌德,引導他對學習的興趣,並竭力培養歌德掌握對於文學的正確理解能力。
母親常常把他放在自己的膝頭,講述各種各樣有趣的故事給他聽。母親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強,言辭新奇而豐富,歌德常常聽得如醉如痴。也許正是傳承了母親的這種才能,歌德成年以後母親仍是跟他像朋友般共同探討問題。對於兒子的作品,母親是凡有必讀,並總能給予恰如其分的評論。歌德悟性很高,媽媽一點就通,並能很快完善自己暴露出來的不足。
除了1750年12月7日出生的妹妹科尼麗亞·弗里德里柯·克里斯蒂娜之外,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的其他兄弟姐妹都很早夭折了。1758年,歌德染上了天花。
歌德受到父親和家庭教師的教育,也學習騎術和擊劍。
歌德很早就已經對文學產生了興趣。在這方面他首先把注意力投向了克洛普斯托克和荷馬。14歲時,他就想參加一個田園詩協會。同時,他也喜歡戲劇,因此在法國佔領期間他頻頻造訪法國劇院。1763年他在一場音樂會上見到了當時年僅7歲的莫扎特。
1765年9月30日他離開法蘭克福,到萊比錫學習法學。
1765年10月至1768年8月年間,歌德在萊比錫學習。他聽了作家蓋勒特(Christian Fürchtegott Gellert)的詩藝講座,並參加了他的寫作風格練習。同時他也接受了萊比錫學院院長安瑟的繪畫課程。他愛上了凱特馨·勛考普夫(Kaumlthchen Schoumlnkopf),並在歡樂、輕快的詩句中,以洛可可風格傳統歌頌了這段愛情。(詩集《安內特》(Annette))
萊比錫市最著名的和擁有第二長歷史的飯店:奧厄巴克斯·凱勒飯店和這里的浮士德的故事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於奧厄巴克斯·凱勒成了他在戲劇《浮士德》的第一部中涉及的唯一的真正存在的地方。一次大咯血使得歌德不得不中斷學業,於1768年8月28日返回法蘭克福。 1776年,歌德作為樞密公使館參贊開始為薩克森-魏瑪-埃森納赫公國(魏瑪共和國)服務,並獲得了更多的政治任務。他在大公送給他的帶花園的房子(歌德屋)中住了六年,並按照公園的規格親自設計和建設了房子周圍的花園。他也在圖林根(Thüringen)的伊姆河(dieIlm)邊的自然風景公園的設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希望上帝使我成為園丁或實驗員,這樣我該多幸福啊。」
他認識了貴族婦女夏洛特·馮·施泰因。他們保持了一段十年之久的親密關系。
1779年他被提升為樞密顧問。他接受比他年輕8歲的大公卡爾·奧古斯特的讓他在微型小國魏瑪任職的建議是為了進行政治上的改革。在議會中歌德的職權越來越大。政治——即使在他不再擔任公務之後——一直是他關注的領域。
這一年他開始進行深入的自然科學研究。
1780年6月23日,他成為魏瑪共濟會分會:阿瑪利亞(Amalia)分會的學員,1781年6月23日,歌德成為正式會員,1782年4月2日升任會長。在他升遷的幾周後,阿瑪利亞分會不得不停止工作,因為當時共濟會的活動遇到了敵對情緒。
1782年大公把一所婦女廣場(Frauen plan)邊的房子租給歌德,1792年它最終被送給了歌德。在這里歌德一直居住到去世。婦女廣場邊的花園也是詩人自己建設的。(1885年,歌德的最後一名孫輩後代和繼承人去世後,這所婦女廣場邊的房子就被宣布為國家博物館。二戰後這所房子遭到嚴重破壞,所以園藝師、作家卡爾·福斯特(Karl Foester)來到魏瑪並重新建設了花園。)
1777年歌德進行了第一次哈爾茨山之旅。12月10日,他登上了布羅肯山(der Brocken),這被認為是首次冬季攀登此峰的行動。1783年他進行了第二次哈爾茨山之旅。此後的1784年他進行了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哈爾茨山旅行。
眾所周知,歌德是一個偉大的詩人、小說家、戲劇家和傑出的思想家。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是一個科學研究者,而且涉獵的學科很多:他從事研究的有動植物形態學、解剖學、顏色學、光學、礦物學、地質學等,並在個別領域里取得了令人稱道的成就。
1784年歌德在人類的顱骨旁發現了顎間骨。雖然法國科學家魏克·達蘇在此之前四年就已經發現,但歌德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獨立完成的。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歌德還是一位畫家,更准確地說,是一位有相當造詣的畫家。歌德的天性極其活躍,他的求知慾非常強盛。他把他的精神觸角伸向人類知識的各個領域,認識外部世界的所有手段。他的智慧、他的勤奮,他那深邃的目光、他那敏銳的感官,以及他長達82個春秋的高壽,使他在不同領域里——首要是在文學創作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繪畫藝術上,並幾乎一直熱情地進行實踐,畫了2700幅之多,這其中絕大多數是風景畫,也包括他進行科學研究時所繪下的畫圖以及他對人體進行的臨摹等。
1786年6月歌德前往義大利,專心研究自然科學。從事繪畫和文學創作,陸續完成了《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亞》和《哀格蒙特》等作品,也寫了《塔索》和《浮士德》部分章節。在魏瑪,只有他親密的侍從兼秘書賽德爾(Philipp Seidel)知道他此行的目的地。在義大利,歌德自稱「菲利普·米勒」(Filippo Miller)。他給家裡寫的第一批信件沒有署明日期。到了羅馬,歌德才向親友報告了自己真實的決定和打算:他要在義大利呆相當長的時間。
歌德在《義大利游記》中描述了他的義大利之旅。1786年他在羅馬結識了畫家緹士拜恩,1787年他同緹士拜恩和其他人到那不勒斯旅行。同年緹士拜恩的著名油畫「歌德在義大利」誕生了,畫中描繪了在羅馬的丘陵地帶的旅人歌德。歌德也在那裡認識了安格莉卡·考夫曼。 1788年回到魏瑪後只任劇院監督,政治上傾向保守,藝術上追求和諧、寧靜的古典美。1794年與席勒交往後,隨著歐洲民主、民族運動的高漲和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他的思想和創作也隨之出現了新的飛躍,完成了《浮士德》等代表作。
歌德的晚年,歐洲發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歷史事件:發過革命掀起了全歐洲性的革命高潮,先進國家的工業革命突飛猛進,工人運動已經興起,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廣泛流傳,浪漫主義文學運動遍及全歐。這些情況促使歌德的眼光突破德國的狹隘世界,更多地注意到全歐洲、甚至世界的變化,更多地接受社會新思潮。這些都有助於他克服前一時期思想上的狹隘性。大約從40歲起,歌德的身體就變得僵硬和難以行動。他受到嚴重的椎間盤損傷和多根胸椎變形之苦。
1795年他開始了與席勒的友誼。席勒最初是作為歷史學教授來到耶拿的。他們的友誼一直延續到1805年席勒去世。
1798年歌德寫下了哀歌「植物的變形」。
席勒去世後一年,歌德和克里斯蒂安娜·福爾皮烏斯結了婚。歌德從1789年起與她同居,兩人生有一子:奧古斯特。
在埃爾富特(Erfurt)召開諸侯大會之際,拿破崙一世接見了歌德,並授予他榮譽軍團勛章。
從1813年10月始,歌德把興趣集中到了遙遠的中國。他先後在圖書館借閱了10多種有關中國的書籍。其中有中國游記和中國哲學方面的著作。他通過英法文譯本讀了一些中國小說和詩歌,如《好逑傳》、《玉嬌梨》、《花箋記》、《今古奇觀》等。他—直想把《好逑傳》,寫成一部長詩;讀過《趙氏孤兒》之後,受到啟發,他又計劃寫一部戲劇。1827年至1829年間,他便寫了14首題名為《中德四季晨昏吟詠》的抒情詩,抒發了他對東方古國的憧憬。通過接觸中國的文學作品,歌德從中看到人類共同的東西。他在同助手愛克曼的談話中闡述了他對中國的理解:「中國人在思想、行為和情感方面,幾乎和我們—樣;只是在他們那裡,一切都比我們這里更明朗,更純潔,更合乎道德……」他從中國文學談到德國文學與法國文學,進而提出了「世界文學」,這一全新概念。他說:「我愈來愈深信,詩是人類的共同財產。世界文學的時代已快來臨了。現在,每個人都應該出力使它早日來臨。」值得一提的是,20年後,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以另一思路也提出了「世界文學」這—概念。
1814年歌德到萊茵河和美因河地區旅行。1817年他開始寫作「我的植物學研究的歷史」,創辦「談自然科學,特別是形態學」雜志(直到1824年)。結成和礦物學家、植物學家施坦博格和音樂家菜爾特的友誼。
1832年3月22日11點半,星期四,歌德病逝。他的臨終遺言是:「給我更多的燈吧!」這體現了他作為大文豪的樂觀精神。3月26日葬於諸侯墓地。

Ⅳ 《格列弗游記》全部內容

http://www.chinese163.com/Article/ArticleShow.asp?ArticleID=4750

Ⅳ 歷史上狄更斯的性格

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於漢普夏的朴次茅斯,他的父親是海軍部軍需處的職員,待遇優厚,但是父親的過度揮霍和愚蠢行為常常使家庭陷於拮據的慘境。1824年狄更斯的家境已經壞到極點,身為長子的他已經輟學,要被送去工廠做工,而他的父親則因欠債入獄。因為這種家庭生活的窘迫,他只能斷斷續續入校求學,後被迫到工廠作童工。15歲以後,他當過律師事務所學徒、錄事和法庭記錄員,甚至還想從事戲劇表演的工作。

傳記作家費赫斯特指出,狄更斯曾樂此不疲地從事待選行業,追問自己該走哪條路不該走哪條路。他在20歲作為演員在試鏡前曾寫道:「看,我可能馬上就要過上另一種生活了」。又比如,他心有餘悸地回憶12歲時,「我極有可能成為小流氓或者小遊民。」他確信無疑,尤其在他父親負債入獄,舉家依慣例連坐時,這種可能性極即將成為現實。對狄更斯而言,職業的選擇其實就是生活的選擇,金錢的選擇。他不想過貧困和粗鄙的生活,發現可以通過寫作擺脫生活的困境,就會極力通過連載小說改變生活的現狀。他的一生共創作長篇小說13部半,其中多數是近百萬言的大部頭作品,中篇小說20餘部,短篇小說數百篇,特寫集一部,長篇游記兩部,《兒童英國史》一部,以及大量演說詞 、書信 、散文、雜詩等,可以說都是為生活所逼迫作出的反應。

也正是如此,克萊爾·托瑪琳的《查爾斯·狄更斯:一生》中用了大量的篇幅闡述狄更斯與金錢的關系。隨著小說的成功,他再也不是那個身無分文的窮小子——只是大約在1840年時舉債,在外國生活了一段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賺錢的能力也越來越強,依靠他生活的人也越來越多——他的大家庭、眾多的朋友和慈善機構都需要他經濟上的資助。在他去世前,他的財富已經積累到了頂點。1860年代,他發行的讀物讓他賺得盤滿缽滿,他的第二次美國之旅(1867年)就凈賺2萬英傍。根據托瑪琳的估算,19世紀中葉的英傍換算成等值的現代貨幣要乘以因數70,所以2萬英傍就是現在的140萬英傍。1864年,他的最後一部小說《我們共同的朋友》提前獲得6千英傍的稿費,相當於今天的42萬英傍。

托瑪琳通過此舉向我們揭開了偉大作家的神秘面紗,他也是個普通人,他活潑、充滿魅力、氣質非凡、心地無私,同時他還擁有超凡的能量——例如,在1838年,他就同時寫《霧都孤兒 》和《尼古拉斯·尼克爾貝》兩部小說。但是,他也是人格分裂的個體——他受著折磨、他傲慢、懷恨在心、沒有慰籍,而且還犯下了錯誤,尤其婚姻和愛情上,遭人詬病。有評論者甚至說他是一個維多利亞時期「性虛偽者與痛苦天才的典型」。

Ⅵ 著名探險家 故事

阿蒙森 羅爾德·阿蒙森(Amundsen,Roald 1872~1928)
挪威極地探險家,第一個到達南極的人。1872年7月16日生於奧斯陸附近的博爾格。曾在挪威海軍服役。1901年到格陵蘭東北進行海洋學研究。1903~1906年乘單桅帆船第一次通過西北航道(從大西洋西北經北冰洋到太平洋),並發現北磁極。在獲悉R.E.彼利成功到達北極後,積極准備探測南極。1910年6月乘「前進」號(Fram)從挪威出發,1911年1月3日到南極大陸的鯨灣,1911年10月20日阿蒙森與4個同伴乘狗拉雪橇向南極進發,12月14日到達。阿蒙森斷定,人的體力和西伯利亞的矮種馬都無法抵禦南極的嚴寒,只有北極的愛斯基摩狗才能在極圈拉雪橇前進.於是阿蒙森用了20條愛斯基摩狗完成了去南極的往返路程.而斯科特主要用西伯利亞的矮種馬和少量的愛斯基摩狗,結果狗跑了,矮種馬凍死了,使這支隊伍過早地接受了嚴峻的挑戰--以後,他們只能靠人拉雪橇前進,這樣,速度就大打折扣,遭受滅頂之災也就成為必然了。
阿蒙森在南極進行了觀測研究,於12月17日離開。1926年5月11日至13日,阿蒙森和美國探險家L.埃爾斯沃思、義大利航空工程師U.諾比萊從挪威乘「挪威」號飛艇到阿拉斯加,第一次飛越了北極上空。1928年6月18日,阿蒙森在一次前往北極的飛行中失事亡故。主要著作有《南極》(1912)、《我作為探險家的一生》(1927)等.
1905年12月6日,挪威探險家羅爾德·阿蒙森,他沿被稱為「 西北通道」的美洲北極海岸,從大西洋航行進入太平洋,進行了歷時3年的冒險航行。阿蒙森和他的夥伴乘坐的是47噸單桅帆船 「佳阿-號。許多人認為船太小,難免會出事。他們於1903年6月 1日離開挪威。結果船被冰封住將近兩年。在他探險的過程中,阿蒙森在威廉王島上探出北磁極的位置,並發現英國探險家約翰·羅斯約在60年前第一個測定的這一磁極位置有所移動。
1911年12月14日,挪威著名極地探險家羅阿德•阿蒙森歷盡艱辛,闖過難關,終於成為人類第一個登上南極點的人。
阿蒙森從小喜歡滑雪旅行和探險,他是世界西北航道的征服者,曾經3次率探險隊深入到北極地區。1897年,他在比利時探險隊的航船上擔任大副,第一次參加了南極探險活動。1909年,當他正在「先鋒」號船上制訂征服北極點的計劃時,獲悉美國探險家羅伯特•皮爾里已捷足先登,他便毅然決定放棄北極之行的計劃,改變方向朝南極點進發。
1910年8月9日,阿蒙森和他的同伴們乘探險船「費拉姆」號從挪威啟航。他在途中獲悉,英國海軍軍官斯科特組織的南極探險隊,也是以南極點為目標,早在兩個月前就出發了。這對阿蒙森來說,是一個不是挑戰的挑戰,他決心奪取首登南極點的桂冠。
經過4個多月的艱難航行,「費拉姆」號穿過南極圈,進入浮冰區,於1911年1月4日到達攀登南極點的出發基地——鯨灣。阿蒙森在此進行了10個月的充分准備,於10月19日率領5名探險隊員從基地出發,開始了遠征南極點的艱苦行程。前半部分大約六七百千米的路程,他們乘狗拉雪橇和踏滑雪板前進。後半部分路程主要是爬坡越嶺,盡管遇到許多高山、深谷、冰裂縫等險阻,但由於事先准備充分,加上天公作美,他們仍以每天30千米的速度前進。結果僅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就於12月14日勝利抵達南極點。阿蒙森激動的心情簡直難以言表。他們互相歡呼擁抱,慶賀勝利,並把一面挪威國旗插在南極點上。他們在南極點設立了一個名為「極點之家」的營地,進行了連續24小時的太陽觀測,測算出南極點的精確位置,並在點上疊起一堆石頭,插上雪橇作標記,還在南極點的邊上搭起一頂帳篷。阿蒙森深信斯科特很快就能到達南極點,而自己的歸途又是相當艱難的,任何意外都有可能發生。於是,他便在帳篷里留下了分別寫給斯科特和挪威哈康國王的兩封信。阿蒙森這樣做的用意在於,萬一自己在回歸途中遇到不幸,斯科特就可以向挪威國王報告他們勝利到達南極點的喜訊。
阿蒙森在南極點上停留了3天。12月18日,他們帶著兩架雪橇和18隻狗,踏上了返回鯨灣基地的旅途。1912年1月30日,他們再乘「費拉姆」號離開南極洲,於3月初1911年12月14日,挪威著名極地探險家羅阿德•阿蒙森歷盡艱辛,闖過難關,終於成為人類第一個登上南極點的人。
阿蒙森偉大的南極點之行,轟動了整個世界,人們為他所取得的成就歡呼喝彩。

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Robert Falcon Scott)是一位英國海軍上校。他未能實現自己第一個到達南極極點的壯志。他的競爭對手羅阿爾德·阿蒙森搶先一個月到達那裡。
1910年6月,斯科特乘坐「特拉·諾瓦號」啟程。途中,他聽說阿蒙森也正在前往南極。
右圖:這幅斯科特的照片是由英國南極探險隊隊員赫伯特·龐廷拍攝的。不久,龐廷和一部分隊員奉命回到基地,留下斯科特和他的10名同伴向南極挺進。
1911年11月1日,斯科特的一隊人馬離開自己的宿營基地,前往南極。暴風雪使旅行十分艱難。因此,1912年1月3日,斯科特決定只帶4位同伴前行,他們是愛德華·威爾遜、亨利·鮑爾斯和埃德加·埃文斯、勞倫斯·奧茨。
1月16日,斯科特一行到達南極點。但是,阿蒙森的挪威國旗已經在那裡飄揚。他們深感失望,踏上了歸途。埃文斯因精神失常死去;奧茨因患嚴重的凍傷,不願連累別人,主動要求出去走一圈,在這種環境下,出去只會....剩下的3個人不得不扎營,以躲避惡劣的天氣。但惡劣天氣沒有結束的跡象,終於在3月29日這天,斯科特等3人都死在離開他們的宿營基地幾千米處。
人們知曉斯科特最後一次旅行的詳情,因為他的日記記到了最後一天。1912年11月,一支搜尋隊發現了這本日記,以及斯科特等3人的屍體。3人的屍體被就地掩埋,如今於南極冰下的深處。奧茨的屍體始終未被找到。

Ⅶ 陽光車游記中的給約翰五個巧克力怎麼弄

去「倫敦」買!「倫敦」的「特產」的第二個就是「巧克力」。

Ⅷ 約翰克里斯朵夫全書共有幾卷 每卷都講了什麼內容啊

《約翰·克利斯朵夫》全書一共十卷。

卷一:主人公約翰·克利斯朵夫出生在德國萊茵河畔一個小城市的窮音樂師家庭里。

卷二:克利斯朵夫在父親的嚴格管教下學習音樂,他早熟的音樂天賦引起了祖父的注意。

卷三:克利斯朵夫經歷了兩次失敗的愛情,他的心緒煩亂,意志更見消沉,整天和一幫不三不四的人在酒館里泡。

卷四:在巴黎,克利斯朵夫陷入了生活的困境之中。最後,他終於在一個汽車製造商家裡找到了一個教鋼琴的工作。

卷五:他拒絕一個聲音庸俗肉麻的女演員演出自己的音樂劇,又給自己惹了麻煩。

卷六:由於不成功的音樂會,他教課的幾份差事也丟了,生活又一次陷入窘境。

卷七:深愛約翰·克利斯朵夫的葛拉齊亞因無法幫助他而傷心地離開巴黎回到了故鄉。

卷八:在一個音樂會上,克利斯朵夫結識了青年詩人奧里維,二人一見如故,從此住到一起。

卷九:在瑞士,克利斯朵夫思念亡友,悲痛欲絕。一個夏日的傍晚,他外出散步時與喪夫的葛拉齊亞不期而遇,兩人沉浸在重逢的喜悅中。

卷十:歲月流逝,克利斯朵夫老了,葛拉齊亞去世了,充滿激情與斗爭的生活也遙遠了。

(8)約翰游記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羅曼·羅蘭生於1866年,卒於1944年,他的一生穿越了法國第三共和國的整個歷史時期,這幾十年間法國的經濟雖然得到發展,但是經過普法戰爭和巴黎公社起義,拿破崙分子和封建殘余勢力仍然很有市場,加上兩次世界大戰以及德雷福斯事件,社會激烈動盪,思想混亂,人心浮動,世風日下,個人主義泛濫,享樂之風盛行。

Ⅸ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Johann Wolfgang Goethe 1749-1832)是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德國和歐洲最重要的作家,他一生跨兩個世紀,正當歐洲社會大動盪大變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趨崩潰,革命力量的不斷高漲,促使歌德不斷接受先進思潮的影響,從而加深自己對於社會的認識,創作出當代最優秀的作品。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的生平】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於1749年8月28日生於法蘭克福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他的一生可大致劃分為5個時期:

◆學習年代和狂飆突進時期(1765~1775) 1765年歌德到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3年後因病回家。在萊比錫時期寫出了具有洛可可風格的抒情詩和戲劇。1770年去斯特拉斯堡繼續讀法律,翌年獲法學博士學位。1770年9月與赫爾德結識。在後者的影響下,他閱讀荷馬史詩、莎士比亞的劇本以及《莪相》等作品,並開始採集民歌。這時他寫出優美的抒情詩《歡會與離別》、《五月之歌》、《野地上的小玫瑰》等,開創了德國抒情詩的新時代。1771年8月回到法蘭克福,此後幾年裡除寫了《普羅米修斯》等許多詩篇外,還創作了劇本《鐵手騎士葛茲·封·貝利欣根》、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等,這些作品成為狂飆突進運動最為豐碩的成果。這部小說發表後引起青年人的強烈共鳴,立即風靡歐洲,奠定了歌德在國際文壇的地位。

◆魏瑪前期(1775~1786) 1775年11月歌德應魏瑪公國奧古斯特公爵的邀請來到魏瑪,擔任國務參議員等許多職務,1782年獲得貴族身份。他的職責有領導礦山開發、管理交通、領導軍事到負責水利、掌管財政等等,此外還要參加各種文藝活動。繁忙的公務,浮華的宮廷應酬和愛情的挫折,使他無法得到創作所需要的安靜和時間。和狂飆突進時期相比,他這時期的詩歌趨於平穩,對自然和人生由熱情的歌頌轉變為深入的觀察和探索以及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歌德的《漫遊者夜歌》、《致月亮》等詩歌以及《魔王》、《漁夫》等敘事謠曲均作於這一時期。

◆義大利之行和法國大革命時期(1786~1793) 歌德為了擺脫使他感到厭倦和苦悶的宮廷生活,於1786 年9 月3 日改名換姓,悄然去義大利旅行。義大利明媚的風光和完美的希臘羅馬古典藝術使他陶醉。這期間他把《伊菲格涅亞在陶里斯》散文稿改為詩體,完成了悲劇《埃格蒙特》。前者借希臘神話中的人物表達自己的古典人道主義理想。後者取材於16世紀尼德蘭人民反抗西班牙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史實,把埃格蒙特塑造成一個受人民愛戴的英雄。

1788年6月歌德從義大利回到魏瑪,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只擔任劇院總監,兼管礦業。同年7月與假花廠女工克莉斯蒂安娜·武爾皮烏斯相愛並同居,1806年正式結婚。義大利之行使他的詩風起了很大變化。他不再通過騷動不安的情緒來表現自然的原始力和激動的吶喊,而是追求古代歌德故居希臘羅馬藝術中體現的寧靜、純朴、和諧的美,以改造人的個性,實現古典人道主義理想,對詩歌形式也給予了更大關注。回魏瑪後寫的組詩《羅馬哀歌》中出現的羅馬少女福斯汀娜的形象同克莉斯蒂安娜的形象交織在一起,抒發感官享受,表明詩人身上正在覺醒的性愛要求。1789年完成了劇作《托誇多·塔索》。劇本通過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詩人塔索在宮廷生活中的遭遇,表達了歌德自己在魏瑪宮廷的苦悶和矛盾心情。劇中精明強乾的大臣安東尼奧和多愁善感、才華橫溢的詩人塔索正是歌德自己身上的兩面。

1789年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歌德不贊成暴力革命,曾寫了一些嘲諷群眾和革命的作品。1792年歌德隨奧古斯特公爵參加普奧聯軍征法,翌年美因茨城響應法國革命,成立德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聯軍圍攻法國軍隊佔領的這座城市時,歌德又陪伴公爵參加了這次戰役。30年後,在1822年完成的《隨軍征法記》和《圍攻美因茨》中記述了這段經歷。

◆和席勒合作時期(1794~1805) 1794年7月底歌德與席勒結交,兩人從此頻繁交往,密切合作。他們的性格觀點雖然不同,但互相取長補短,彼此都受益匪淺。直至1805年席勒逝世的10年,是歌德繼狂飆突進時期後的第二個創作豐收期。除兩人合作創作的《諷刺短詩》及許多敘事謠曲外,歌德還寫了許多重要的哲理詩和表達文藝觀點的詩,完成小說《威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長篇敘事詩《赫爾曼和竇綠苔》和《浮士德》第一部。這便是文學史上狹義的德國古典文學時期,又稱魏瑪古典文學時期。

◆晚年時期 1805年5月9日席勒的逝世對歌德是個巨大的打擊,他覺得自己失去了「生命的一半」,創作受到很大影響。後來他重新振作起來,寫出《十四行詩》,出版長篇小說《親和力》。後者寫4個男女由於兩性間的吸引力的變化而重新組合的悲劇故事,詩人藉此來探討自發情感與道德規范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帶有當時盛行的浪漫主義的影響。從1813年起歌德就研究阿拉伯、波斯的詩歌以及中國、印度的文學和哲學。1814年~1815年到德國南部旅行又使他恢復了青春,寫了許多優美的詩篇,後又加以補充,共240首,形成了《西東合集》這部重要的詩集。它和《中德四季晨昏雜詠》一樣,是詩人把西方和東方文化結合起來,融為一體的出色的努力。

1816年歌德的夫人逝世。這以後他潛心創作,完成了最重要的幾部作品。長篇小說《威廉·麥斯特》從1777年開始寫作到完成,歷時50年 ,分為《學習時代》 和《漫遊時代》兩部分。主人公力求擺脫狹隘的環境,追求更高的理想,雖然走過迷途,但他不斷自我剋制,把握命運之舵,終於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義理想.在這個時期歌德還完成了他的代表作:詩劇《浮士德》。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的主要作品】

《葛茲·馮·伯里欣根》 : 《葛茲·馮·伯里欣根》是德國第一部現實主義歷史劇。葛茲原是16世紀德國的一個沒落騎士,他曾一度參加農民起義, 後來背叛了農民。葛茲作為一個騎士、作為一個垂死階級的代表,起來反對現存制度的行動,是騎士階級對皇帝和封建領主的悲劇性的對抗。但是,在歌德的筆下,葛茲被寫成一個反對封建暴政、爭取自由和統一的英雄,他深切的同情人民的苦難,斥責爭取權利、禍國殃民的諸侯,因而受到人民的愛戴。劇中對於當時黑暗社會的譴責,對於自由和統一的熱烈嚮往,對於個人反抗的英雄的歌頌,都表現了狂飆突進運動的精神。在藝術上,劇中採用了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方法。

《少年維特的煩惱》 :《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一部書信體小說。很大程度上是根據作者自己的生活經歷寫成。主人公維特是一個出身市民的青年,他嚮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從事有益的實際工作 。但是,圍繞他的社會卻充滿著等級的偏見和鄙陋的習氣。保守腐敗的官場,庸俗屈從的市民,趨勢傲慢的貴族使他和周圍的現實不斷發生沖突,他自己又陷入毫無希望的愛情之中,最後走上了自殺的道路。作品以濃郁的詩意和強烈的感情表達了維特的痛苦、憧憬、他的多情善感和憤世嫉俗情緒,喊出了一代青年要求擺脫封建束縛、建立合乎自然的社會秩序和平等的人際關系、實現人生價值的心聲。表達了覺醒的德國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緒,因此,它一發表就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形成了一陣維特熱,而且很快就流傳到歐洲各國,成為第一部發生重大國際影響的各國文學作品。

《普羅米修斯》:《普羅米修斯》是歌德取材於古代希臘神話的一部詩劇,劇本雖然沒有寫完,但流傳下來的片段已表達出歌德年輕時代的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劇中的普羅米修斯否認宙斯的權利,反對宙斯的專橫跋扈,並且要創造和他一樣蔑視宙斯的新的人類。維特身上所缺乏的那種堅韌的性格,在這個神話人物身上得到了體現。

《哀格蒙特》:劇本《哀格蒙特》取材於16世紀尼德蘭人民反抗西班牙的斗爭歷史。哀格蒙特在歷史上是一個動搖不定的貴族反對派,歌德把他寫成一個為民族的自由和統一而斗爭的、受到人民愛戴的英雄。但是他缺乏積極的行動,主張採取溫和的手段,最後被處死。劇中仍然保留著狂飆突進運動的革命情緒,但人物的反抗精神已經降低。

《威廉·麥斯特的漫遊時代》雖然不如《威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那樣引人,然而它以探求理想的社會制度為中心,認為人們只有在為集體福利而積極勞動中才能獲得人生的意義,思想比較開闊、積極。歌德晚年的許多抒情詩中閃爍著唯物主義、樂觀主義思想的光芒,在當時消極浪漫主義文學風行一時的德國文壇上獨放異彩。

《浮士德》:《浮士德》是歌德的一部代表作,他寫這部巨著,前後曾用了60年之久。《浮士德》是一部長達一萬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詩劇,第一部二十五場,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場。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情節,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發展變化為線索。作品取材於16世紀關於浮士德的傳說。主人公的一生經歷了書齋生活的知識悲劇,和魔鬼靡非斯特訂約後,在魔鬼的引導下又經歷了愛情悲劇、政治悲劇、美的悲劇和事業悲劇等階段,從「小世界」到「大世界」,最後在改造自然的事業中得到滿足,在悟出人生真諦的瞬間死去。這是一位一心擺脫狹隘環境、不斷探索真理、追求崇高理想的巨人形象,他的一生反映了歐洲自文藝復興到19世紀初期300年文化發展的歷程。

【歌德名言,警句,格言,語錄摘抄】

· 任何人都不笨但如果你不利用你的大腦你會發覺你很笨!
· 誰是最幸福的人?乃是能感到他人的功績、視他人之樂如自己之樂的人。
· 最大的幸福在於我們的缺點得到糾正,我們的錯誤得到補救。
· 能把自己生命的終點和起點聯結起來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 在蠢人感到人生困難的時候,賢人看起來容易;而當蠢人感到容易的時候,賢者就感到困難。
· 人生一世不就是為了化短暫的事物為永久的嗎?要做到這一步,就須懂得如何珍視這短暫和永久。
· 雖然人人都企求得很多,但所需要的卻是微乎其微。因為人生是短暫的,人的命運是有限的。
· 凡不是就著淚水吃過麵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人。
· 誰要是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 生活也好,自由也好,都要天天去贏取,這才有資格去享有它。
· 只有這樣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為之而奮斗。
· 一個人只要宣稱自己是自由的,就會同時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於宣稱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會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 對別人述說自己,這是一種天性;因此,認真對待別人向你述說他自己的事,這是一種教養。
· 真正的志同道合者不可能長久地爭吵;他們總會重新言好的。
· 只要你告訴我,你交的是些什麼樣的人,我就能說出,你是什麼人。
· 友誼只能在實踐中產生並在實踐中得到保持。
· 知道危險而不說的人,是敵人。
· 人應該有愛好真理,一見真理就採納它那樣的心靈。
· 錯誤同真理的關系,就像睡夢同清醒的關系一樣。一個人從錯誤中醒來,就會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
· 斗爭是掌握本領的學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橋梁。
· 對真理的熱愛就體現在:知道怎樣去發現和珍惜每一件事物的好處。
· 我們對於真理必須經常反復地說,因為錯誤也有人在反復地宣傳,並且不是個別的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宣傳。
· 關鍵在於要有一顆愛真理的心靈,隨時隨地地碰見真理,就把它吸收進來。
· 把前人獲得的零星的真理找出來進一步加以發展,就是當之無愧理應受到獎賞的功勞。
· 聰明的年輕人以為,如果承認已經被別人承認過的真理,就會使自己喪失獨創性,這是極大的錯誤。
· 真理是一隻火炬,而且是一支極大的火炬,所以當我們懷著生怕被它燒著的恐懼心情企圖從它旁邊走過去的時候,連眼睛也難以睜開。
· 看出錯誤比發現真理要容易得多;因為謬誤是在明處,也是可以克服的;而真理則藏在深處,並且不是任何人都能發現它。
· 誰接受純粹的經驗並且按照它去行動,誰就有足夠的真理。
· 知識的歷史猶如一隻偉大的復音曲,在這只曲子里依依次響起各民族的聲音。
· 世界上有許多既美好又出類拔萃的事物,可是他們卻各不相依。
· 我們雖可以靠父母和親戚的庇護而成長,倚賴兄弟和好友,借交遊的扶助,因愛人而得到幸福,但是無論怎樣,歸根結底人類還是依賴自己。
· 我的遺產多麼壯麗、廣闊、遼遠!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畝是時間。
· 把時間用得節省些,我很可能把最珍貴的金剛石拿到手。
· 今天做不成的,明天也不會做好。一天也不能虛度,要下決心把可能的事情,一把抓住而緊緊抱住,有決心就不會任其逃去,而且必然要貫徹實行。
· 一個鍾頭有六十分鍾,一天就超過了一千分鍾。明白這個道理後,就知道人可作出多少貢獻。
· 誰若游戲人生,他就一世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 正當利用時間!你要理解什麼,不要舍近求遠。
· 只要我們能善用時間,就永遠不愁時間不夠用。
· 要做一番偉大的事業,總得在青年時代開始。
· 事業最要緊,名譽是空言。
· 一個人無論往哪裡走,無論從事什麼事業,他終將回到本性指給的路上。
· 事業是一切,名號只是虛聲。
· 勞動可以使我們擺脫三大災禍:寂寞、惡習、貧困。
· 你若要為你的意義而歡喜,就必須給這個世界以意義。
· 凡是自強不息者,最終都會成功。
· 一個人不能騎兩匹馬,騎上這匹,就要丟掉那匹。聰明人會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專心致志地去學一門,學一門就要把它學好。
· 幻想是詩人的翅膀,假設是科學的天梯。
· 就科學來講,把前人獲得的零星的真理找出來進一步加以發展,就是當之無愧理應受到獎賞的功勞。
· 幻想是詩人的翅膀,假設是科學家的天梯。
· 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地辦事。
· 人不光是靠他生來就擁有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
· 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眼睛看到紙的背面。
· 一傑出的哲學家說,建築是凍結了音樂,許多人對他的這個說法搖頭,這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相信沒有比這個巧妙的思想換一種說法更好了,那就是把建築叫做無言的音樂。
· 誰有用腦子去思考,到頭來他除了感覺之外將一無所有。
· 當一個偉大的思想作為一種福音降臨這個世界時,它對於受陳規陋習羈絆的大眾會成為一種冒犯,而在那些讀書不少但學識不深的人看來,卻是一樁蠢事。
· 並非語言本身有多麼正確,有力,或者優美,而在於它所體現出來的思想的力量。
· 我們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導游者,沒有導游者,一切都會停止。目標會喪失,力量也會化為烏有。
· 異端是生活的詩歌,因此有異端思想是無傷於一個詩人的。
· 我們比較容易承認行為上的錯誤、過失和缺點,而對於思想上的錯誤、過失和缺點則不然。
· 我們的生活就象施行,思想是導游者;沒有導游者,一切都會停止。目標會喪失,力量也會化為烏有。
· 就婦女在其它方面的才能來說,我倒是經常發現婦女一結婚,才能就完蛋了。
· 世上最艱難的工作是什麼?思想。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沒有不是人思考過的;我們必須做的只是試圖重新加以思考而已。
· 我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可以說,我活了七十五歲,沒有哪一個月過的是真正舒服生活,就好像一塊石頭上山,石頭不停地滾下來又推上去。
· 藝術家對於自然有著雙重關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隸,他是自然的奴隸,因為他必須用人世間的材料進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時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為他使這種人世間的材料服從他的較高的意旨,並且為這較高的意旨服務。
· 一個有真正天才能的人卻在工作過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樂。
· 沒有一種禮貌會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養的不足,正確的教育在於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禮和人的高尚的教養同時表現出來。
· 才能可以在獨處中培養,品格最好還是在世界上的洶涌波濤中形成。
· 甘居下位不算美德;能往下降才是美德,承認低於我們的事物高於我們,也是一種美德。
· 慷慨,尤其是還有謙虛,就會使人贏得好感。
· 許多思想是從一定的文化修養上產生出來的,就如同幼芽是長在綠枝上一樣。
· 一個人應當有良好的禮貌來突出他特有的天性。人人都喜歡出人頭地,但這不應當引起別人的討厭。
· 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
· 接受忠告,就是增進一個人自己的能力。
· 虔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過靈魂的最純潔的寧靜而達到最高修養手段。
· 存在著一種出自內心的禮貌。它是變換了形式的愛心。由此產生出一種外部表現出來的最適宜的禮貌。
· 智慧最後的結論是:生活也好,自由也好,都要天天去贏取,這才有資格去享有它。
· 所謂真正的智慧,都是曾經被人思考過千百次;但要想使它們真正成為我們自己的,一定要經過我閃自己再三思維,直至它們在我個人經驗中生根為止。
· 智慧只能在真理中發現。
· 什麼是最好的政府?就是指導我們自己去治理自己的政府。
· 人不能孤獨地生活,他需要社會。
· 誰若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便永遠是一個奴隸。
· 智者和愚人都沒有害,最危險的倒是智愚參半。
· 一個傑出人物受到一夥傻瓜的賞識,是可怕的事。
· 如果一個聰明人幹了一件蠢事,那就不會是一件小小的蠢事。
· 蠢人總是提出千百年前的聰明人已經回答了的問題。
· 身體對創造力至少有極大的影響。過去有過一個時期,在德國人們常把天才想像為一個矮小瘦弱的駝子。但是我寧願看到一個身體健壯的天才。
· 十全十美是上天的尺度,而要達到十全十美的這種願望,則是人類的尺度。
· 我不應把我的作品全歸功於自己的智慧,還應歸功於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萬的事情和人物。
· 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隻眼睛看到紙的背面。
·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 誰若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 決定一個人的一生,以及整個命運的,只是一瞬之間。
· 天才所要求的最先和最後的東西都是對真理的熱愛。
· 如果是玫瑰,它總會開花的。
· 我們全都要從前輩和同輩學習到一些東西。就連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單憑他所特有的內在自我去對付一切,他也決不會有多大成就。
· 我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可以說,我活了七十五歲,沒有那一個月過的是舒服生活,就好像推一塊石頭上山,石頭不停地滾下來又推上去。
· 一個有真正大才能的人卻在工作過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樂。
· 我的產業是這樣美,這樣廣,這樣寬,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地是時間。
· 善於利用時間的人,永遠找得到充裕的時間。
· 我們對於真理必須經常反復地說,因為錯誤也有人在反復地宣傳,並且不是有個別的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宣傳。
· 人們還往往把真理和錯誤混在一起去教人,而堅持的卻是錯誤。
· 關鍵在於要有一顆愛真理的心靈,隨時隨地碰見真理,就把它吸收進來。
· 誰要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 我們為祖國服務,也不能都採用同一方式,每個人應該按照資稟,各盡所能。
· 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
· 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

【後世對約翰·沃爾夫岡·歌德的評價】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是公認的世界文學巨匠之一,恩格斯稱他為「最偉大的德國人」,是文學領域里「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歌德是德國民族文學的最傑出的代表,他的創作把德國文學提高到全歐的先進水平,並對歐洲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成就使他成為世界文化名人,每年逢他的生日,各國文藝界都舉行紀念活動。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