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的棗
A. 西游記第73回道士百眼魔君用有毒的紅棗做茶自己卻以什麼相陪
西遊記73回道士百眼魔君用有毒的紅棗做茶,
自己卻以無毒的黑棗相陪,
除了行者機警外,
其餘師徒三人都中招了。
B. 西遊記中所有妖怪使用的寶物和它們的主人
西遊記中妖怪使用的寶物和它們的主人列舉如下:
1,黃眉大王使用的金鈸,主人東來佛祖。
黃眉大王,人稱黃眉老祖,原本是東來佛祖笑和尚敲磬的童子,手使一根由敲磬槌變成短軟狼牙棒。他趁佛祖不在家時,偷了金鈸、後天人種袋兩件寶貝,下界成精。
假設雷音寺誘使唐僧師徒上當,並把孫悟空扣在金鈸里。又施展後天人種袋,數次天兵天將收入袋子。緊急關頭,彌勒佛終治服了黃眉大王。
2,獨角兕大王使用的金剛琢,主人太上老君。
獨角兕大王出自於明代神怪小說《西遊記》,又稱獨角青牛精、青牛怪,本是太上老君的坐騎「板角青牛」,趁著牛童兒瞌睡之際,偷用老君的寶貝金剛琢(曾砸翻孫悟空的白色圓環),下界到金兜山金兜洞成為魔王。
孫悟空只好到天宮搬來了托塔天王父子,獨角兕大王著實厲害,把哪吒三太子的六件降妖兵器統統套住收走,又打敗前來助陣的火德星君率領的眾火神,收走了水德星君部之一黃河水伯的法寶白玉盂,天兵天將和如來佛祖的十八羅漢都戰勝不了,由於金剛琢太過厲害,屢勝眾神佛。
多虧如來佛祖暗示孫悟空,請來了太上老君,用芭蕉扇將其降伏,使妖怪現出青牛本相,用金剛琢鎖在牛鼻子上,老君跨上牛背回宮,悟空等率眾打入洞中,殺死小妖。
5,金毛犼,是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坐騎,主人是觀世音菩薩。傳說中,像犬,兇猛異常,會吃人,並常與龍爭斗的神獸。在西遊故事之中思凡下界為妖王,偷跑觀音菩薩的法寶「紫金鈴」,自號「賽太歲」,但不吃唐僧肉。
三年前曾捉走朱紫國的「金聖宮娘娘」,幸好紫陽真人早先送其一件五彩仙衣護體,使得賽太歲不能近身侵犯,最後紫金鈴被孫悟空用計偷走,打敗了賽太歲,觀音菩薩下凡將其變回原形後帶走,紫陽真人亦將五彩仙衣取回。
C. 為什麼西遊記動畫片里的棗紅馬最後變成了雲彩
因為是神話里的馬所以就像你說的是神馬,神馬都是浮雲。所以它就變雲了、
D. 故事囫圇吞棗能想像到西遊記中的哪個故事呢主人公吞的是什麼呢圖片
故事囫圇吞棗能想像西遊記中的大鬧五庄觀的故事,
豬八戒吃人參果囫圇吞下。
E. 請問《西遊記》中所說的交梨、火棗是指什麼
道教經書中所說的「仙果」。
出處 《真誥·運象二》:「玉醴金漿,交梨火棗,此則騰飛之葯,不比於金丹也。」
F. 西遊記中仙人給國王棗的是哪集
在西遊記續第13集。
第13集 救難小兒城
比丘國中家家懸掛鵝籠,籠中盡裝小兒。悟空探明緣版故,知是國王無道,權寵幸美後,聽信國丈妖言:服用長生不老補葯,要用小兒心肝作葯引。悟空尊唐僧之命救出眾小兒,又施巧計查出「國太」真相:原來是太極仙翁的白鹿下界作祟。當面鬥法後,國丈挾美後狼狽而逃。悟空尋至山中,找到白鹿洞穴,正欲絕滅之,南極仙翁親來阻止悟空,收回白鹿。
這個情節是南極仙翁給比丘國國王的火棗。
東華帝君送給壽星的,壽星給比丘國王,比丘國王吃了,身輕體健,疾病好轉。來自西遊記普及辭典及微博
G. 西遊記中的人物
菩提祖師,小說《西遊記》中教授孫悟空本領的師父。
菩提祖師,乃是海外老仙。他隱居深山,不露頭腳。雖法力無邊,卻是無人知曉。這位大仙只用了三年功夫就使孫悟空學會了長生不老術,七十二變和筋斗雲的本領。這對悟空今後大鬧天宮的,以至最後成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誰是菩提祖師】
[編輯本段]
一.《西遊記》中隱藏著線索
《西遊記》里孫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是一個世外神仙。由於孫悟空在三星洞里修了7年道,習了3年武就把靈宵寶殿揭了個底掉,因此有很多人對他的師傅普提祖師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那麼此人究竟是誰?在《西遊記》中就連一點線索都沒有留下嗎?答案是否定的。
先讓我們看看菩提祖師的住所。菩提祖師隱居在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靈台方寸山」取首尾二字就是「靈山」,「斜月三星」乃是天上之物,暗指「天空」。把他們合起來就是:「天上靈山」。而我們知道如來佛祖恰恰就住在西牛賀洲「天竺靈山」的大雷音寺內。這兩座山名如此相像,這真的是巧合嗎?菩提祖師與如來佛祖會不會有什麼關聯?
當孫悟空第一次見到菩提祖師時,吳承恩是這樣描繪的:「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台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見《西遊記》第一回)。可見,菩提祖師也是西方的一位尊者。而菩提乃是西方佛教的象徵。難道這就意味著菩提祖師是佛非道嗎?如果他是佛,那他為什麼對道教文化了如指掌呢?如果他是道,為什麼又有「西方妙相祖菩提」之說呢?
這有什麼奇怪的,佛已經超越了六道輪回,既然是佛,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不明了的。化身無量無邊,去度眾生。慈航道人不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嗎?佛度人不一定是以佛的身份,可以是出家,可以是在家,可以化身男子,可以化身女人。總之,度人是講善巧方便的。
二.《封神演義》尋答案
在《西遊記》中,我們無法破解菩提祖師身份之謎。但我們知道《西遊記》里的人物是與《封神演義》中的角色是緊密相關的。這一點,我在前面已經說過了。《西遊記》里的菩提祖師給人的感覺是佛道一體。而在《封神演義》中恰恰就有一個似佛非佛的道教——西方教的存在。西方教中有兩位教主,法力無邊神通廣大。曾經幫助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大破通天教主布下的「誅仙陣」和「萬仙陣」。堪稱《封神演義》的兩大頂尖高手。他們一位叫做接引道人,一位叫做准提道人。
1.接引道人 VS 如來佛祖
接引道人住在西方極樂之鄉,身高丈六,麵皮黃色。不禁讓人想起了《西遊記》中已經修成丈六金身的如來佛祖。兩人相貌如此相似,並且都在掌管西方極樂聖地。難道他們是一個人嗎?那就讓我們看看兩位作者對兩位角色的描述吧。
a.以下段落截自《封神演義》第七十八回:
接引道人如准提道人之言,同往東土而來。只見足踏祥雲,霎時而至蘆篷。廣成子來稟老子與元始曰:「西方二位尊師至矣。」老子與元始率領眾門人下篷來迎接。見一道人,身高丈六。但見:
大仙赤腳棗梨香,足踏祥雲更異常;
十二蓮台演法寶,八德池邊現白光。
壽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說豈狂;
修成舍利名胎息,清閑極樂是西方。
話說老子與元始迎接接引、准提上了蘆蓬,打稽首,坐下。
b.再看看《西遊記》中第七回對如來的描述:
只見赤腳大仙又至。向玉帝前俯囟禮畢,又對佛祖謝道:「深感法力,降伏妖猴。無物可以表敬,特具交梨二顆,火棗數枚奉獻。」詩曰:
大仙赤腳棗梨香,敬獻彌陀壽算長。
七寶蓮台山樣穩,千金花座錦般妝。
壽同天地言非謬,福比洪波話豈狂。
福壽如期真個是,清閑極樂那西方。
如來又稱謝了。叫阿儺、迦葉,將各所獻之物,一一收起,方向玉帝前謝宴。
c.在《封神演義》里,還有這么一段:
接引道人頂上現出三顆舍利子,射住了戮仙劍。那劍如釘釘一般,如何下來得。西方教主進了戮仙門,至戮仙闕立住。
諸多因素表明,接引道人就是若干年後建立佛教的如來佛祖。西方教便是佛教的前身。
2.准提道人 VS 菩提祖師
我們再來看看兩部作品對另外二人的評價如何:
a.准提道人第一次露面,見《封神演義》第六十一回:
文殊廣法天尊聽得腦後有人叫曰:「道兄劍下留人!」廣法天尊回顧,認不得此人是誰;頭挽雙髻,身穿道袍,面黃微須,道人曰:「稽首了!」廣法天尊答禮,曰稱:「道友何處來,有甚事見諭?」道人曰:「原來道兄認不得我,吾有一律說出,便知端的:
大覺金仙不二時。西方妙法祖菩提;
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
與天同壽庄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道人曰:「貧道乃西方教下准提道人是也。」
b.菩提祖師首次亮相,見《西遊記》第一回:
見那菩提祖師端坐在台上,兩邊有三十個小仙侍立台下。果然是:
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
與天同壽庄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封神演義》中的准提道人是一個開明人事。他多次來再東土度化有緣人。對東方道教頗為了解。而他又是西方教的二教主。對佛學文化自然更是了如指掌。《西遊記》中的菩提祖師,似佛似道。名出菩提,身行道家。可見他與西方道教淵源極深。他們一個掌教於西方極樂之鄉,一個隱居在西牛賀洲教徒。種種跡象表明,菩提祖師就是准提道人。只是後來西方教並入(或說化成)佛教,接引道人更名為如來佛祖統領佛門弟子,准提道人改名為菩提祖師,退隱山林,修身養性去了。
三 答案揭曉
種種跡象表明,菩提祖師就是准提道人。只是後來西方教並入(或說化成)佛教,接引道人更名為如來佛祖統領佛門弟子,准提道人改名為菩提祖師,退隱山林,修身養性去了。
【人物特色】
[編輯本段]
較之《西遊記》中其他神佛仙聖,須菩提祖師至少表現出了三樣鮮明的特色。
其一,如前所述,他法力高超、神通廣大,但他的法力和神通,卻不止限於高超和廣大,更凸現在一個「博」字、突出在兼容並包上。我們看,他開講大道能夠「說一回道,講一會禪」(第二回),他可以傳授給孫悟空「道」字門中三百六十傍門的神通,並能使孫悟空「皆成正果」(第二回)。這般兼容三教九流的神通,是《西遊記》中其他神仙都難以望其項背的,——即便是如來佛祖和太上老君,也只不過各代表一家而已。可以說,須菩提祖師雖然名氣不響,卻屬真正的高人。
其二,較之其他神佛仙聖,須菩提祖師不給人以隔膜感,他更像一位隱在人間的「上仙」。他所居之地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孤懸於海外的西牛賀洲地界,他似乎與其他神仙並無往來(這點不同於鎮元大仙這些「散仙」),與他交往的卻不乏樵夫野老。如曾指引過孫悟空的那位樵夫,就蒙他傳授過一曲《滿庭芳》,得以在「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時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第一回)。他座下的弟子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第一回),但細算起來,不難發現其中絕大多數當是俗子凡夫。是以,須菩提祖師雖然法力通天,卻並不給人以高不可攀、觸不能及之感,他更像一位隱在世間的高士、聖人;這也成了須菩提祖師與《西遊記》中其他神仙最大的不同。
其三,須菩提祖師表現出了幾分「刑天之志」,至少,是在心中認同了這份「不平」。如書中所言,須菩提祖師對孫悟空的前後因緣了如指掌,知道傳授給他神通,他學藝有成後「這一去,定會不良」(第二回),卻仍沒有將孫悟空拒之門外。試想,假若須菩提祖師顧忌天廷地府的威儀、將仙界的金科玉律奉為圭臬,他何所取而非如此不可呢?雖然,他也曾告誡孫悟空不要講出他來,但在骨子裡卻未嘗不會因有這樣的徒弟而欣慰,不會為孫悟空的那番作為而振奮。和他的弟子孫悟空一樣,須菩提祖師當也屬仙界的一個「另類」「異數」,只不過,他表現的不如孫悟空那樣張揚、那樣義無反顧罷了。並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須菩提祖師是一位真正的「世外高人」,他雖隱於世外、人間,骨子裡卻有一股「不平」之氣(至少是包容、認可了這種「不平」之氣)。這般形象和氣質,絕似人間的高士、大隱。由此,筆者以為,在作者吳承恩的筆下,須菩提祖師緣是人間隱士的化身;在他的身上,寄寓了作者對高士、大隱由衷的敬佩和神往,也流露出他對現實的不滿和難酬壯志的憤懣。
【吳承恩為何要塑造這樣一位隱士的形象】
[編輯本段]
我們都知道,《西遊記》寫的是神怪世界,包羅的卻是人間萬象。玉皇大帝的昏憒狹隘,地府龍宮的騎強懦弱,甚或各路大神的多有「小處」和仙界、佛界的諸多陰暗面,無不是人間黑暗和腐朽的寫照。但是,面對這樣的世道,單憑一己薄力是無法改變的。真正的高潔貞士只能空懷「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慨嘆,很自然地會萌生與其身處泥中,真不如隱入桃源博得內心的平和、干凈的念頭。由此,須菩提祖師便應運而生,他的高卓、脫俗、不受世之羈絆、不染世之污垢,正反映出了同處「濁世」的作者的理想和寄託。然而,作者畢竟是位讀書人,有過兼濟天下、造福蒼生的信念和追求,他雖然決意退而獨善其身,但先前的信念和追求卻並非一時即能擱舍。是以,作者心底仍有一種「不平」之氣,盼望還能澄清玉宇、滌盪塵垢,這就是為什麼隱於塵外的須菩提祖師,會流露出這種「刑天之志」,包容了那份「不平」和「逆骨」。原本,自古以來的隱士,又有多少是真正看破紅塵、自願隱於世外、窮其一生呢?許由、巢父畢竟只是屬於極少數,最大多數的都是因為世道險惡、宦海浮沉,青雲之志難遂,又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忿而歸去,求得獨善其身。他們緣是不能為世所用,而絕非不想為世所用,在他們心底何嘗不殘留著身離蓬蒿、再登魏闋的夢想呢?歸隱之舉,實出無奈。因此,在冷眼亂世之際,心中難免不生不平之氣。「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是隱士之志、之情,又何嘗不是隱士之嘆、之思呢?
H. 《西遊記》中講棗樹精的是第幾集
西遊記里有棗樹精嗎?我只記得有個杏仙啊。在原著六十四回,電視劇十九版集《誤入小雷音權》。唱的是《何必西天萬里遙》
桃李芳菲梨花笑
怎比我枝頭春意鬧
芍葯婀娜李花俏
怎比我雨潤紅姿嬌
雨潤紅姿嬌
香茶一盞迎君到
星兒搖搖,雲兒飄飄
何必西天萬里遙
歡樂就在今朝
歡樂就在今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