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遺址的歷史
❶ 半坡文化的歷史影響
半坡文化屬於黃河中游的原始文化,顯示出北方地理環境的特色,可以說是專北方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遺屬址是中國唯一保存完好的原始社會遺址,也是黃河流域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距今歷史5600-6700年。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繼承老官台文化。半坡遺址的發掘,是我國首次對一個原始氏族聚落遺址進行大面積的揭露,並且確立了一個新的文化類型,學術上稱它為仰韶文化半坡類型。這為研究中國黃河流域原始氏族社會的性質、聚落布局、經濟發展、文化生活等提供了完整的資料。痕跡檢驗專家從半坡遺址陶片上找到了制陶人立體指紋堪稱最早的人類指紋。
❷ 半坡遺址、河姆渡遺址、周口店遺址那個的歷史最久分別是何時發現的。
周口店遺址歷史最久,周口店保存了縱貫70萬年的人類生存歷史。
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隊在西安東部滻河東岸的二級階地上發現了半坡遺址。
河姆渡遺址發現於1973年。
1918年,瑞典科學家安特生最早發現了周口店第6地點。
另外前兩個遺址為新石器時代,周口店遺址為舊石器時代。
❸ 西安半坡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1953年,在西安灞橋發電廠的選址過程中發現半坡遺址。
1956年陳毅視察發掘工作並批示撥款30萬元建立博物館,名為「陝西省博物館半坡村分館」。
1954年~1957年,為就地保護和展示聚落遺址,中國科學院考古所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發掘。
1957年改名為西安半坡博物館。
1958年,博物館建成並開放。發掘中共清理出房屋遺跡40多座、地窖遺跡200多座、灶坑80多個、柱洞400多個,以及陶窯6座和墓葬170多座。出土了近萬件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以及數量可觀的彩陶、雕塑等藝術品和各類裝飾品。4月1日,西安半坡博物館正式建成開放,成為建國後第一座史前聚落遺址博物館。茹士安任館長。其主體陳列是著名的西安半坡遺址——一處新石器時代的聚落遺址,以及遺址中出土的各類文物。該聚落的最早年代約為公元前4800年。
1961年1月,國務院公布西安半坡遺址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3年,西安半坡博物館創辦了國內唯一的史前文化研究雜志《史前研究》(已停刊)。
1997年,西安半坡博物館被中宣部列入全國100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8年,由西安半坡博物館參與發起組織了中國博物館學會史前遺址博物館專業委員會,現為主任委員單位。
2008年,西安半坡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2009年,中國博物館學會西安培訓中心在西安半坡博物館設立。
1958——2009年,西安半坡博物館的主管單位先後為陝西省文化局、陝西省文物局(陝西省文化文物局)。自2009年起,主管單位為西安市文物局。
❹ 半坡遺址發現了什麼原始人類 這是7年紀的歷史作業 拜託了
半坡遺址位於黃河流域,因此發現的應該是半坡原始居民
❺ 半坡遺址仰韶文化
半坡遺址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2年發現,1954—1957年發掘,面積約5萬平方米,已發掘出45座房屋、200多個窖穴、6座陶窯遺址、250座墓葬,出土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約1萬件,還有粟、菜籽遺存。其中房屋有圓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構築之分。半坡遺址是我國首次大規模揭露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1957年建成博物館。
半坡遺址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距今5600-6700年之間。該遺址1953年春發現,遺址面積50000平方米。從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織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後發掘5次,延續近4年時間,揭露遺址面積達10000平方米,獲得了大量珍貴的科學資料。共發現房屋遺跡45座、圈欄2處、窖穴200多處、陶窯6座、各類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兒瓮棺73座)以及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約近萬件文物。
半坡聚落的范圍為不規則圓形。居住區在中央,分南北兩片,每片有一座供公共活動用的大房屋,還有若干小房子,其間分布著窖穴和牲畜圈欄。居住區有濠溝環繞,溝北是公共墓地,溝東有陶窯場。據研究,此聚落是集聚兩個氏族的部落住地。半坡居民的經濟生活為農業和漁獵並重。出土斧、鋤、鏟、刀、磨盤、磨棒等石制農具,鏃、矛、網墜、魚鉤等漁獵工具。還發現粟的遺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動物骨骸。常見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缽。彩陶十分出色,紅地黑彩,花紋簡練樸素,繪人面、魚、鹿、植物枝葉及幾何形紋樣。從陶器上發現22種刻劃符號,有人認為可能是一種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後埋入公共墓地,常隨葬陶器及骨珠等裝飾品。發現兩座同性合葬墓,分別埋著 2個男子和4個女子 ,一般認為是母系氏族社會的葬俗。死亡兒童埋在居住區,多採用瓮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隨葬品精緻豐富,有木板葬具,表明當時對女孩的愛重。
遺址佔地面積約50000平方米,大致形狀為南北稍長、東西略短的不規則橢圓形,分為大圍溝圍繞的居住區、圍溝以北的氏族公共墓地和以東的制陶區三部分。在發掘的大約10000平方米范圍內,發現和出土了豐富的遺跡和大量的遺物。
中國黃河中游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在陝西省西安市東郊半坡村。1953年發現,1954~1957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5次發掘,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揭露面積達1萬平方米。文化遺存包含有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半坡類型、廟底溝類型、西王村類型等。以半坡類型豐富而典型,是遺址的主要堆積,據碳14測定並經校正,年代為公元前4800~前4300年。
1958年在遺址上建成半坡遺址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除建造文物展室外,還在3000平方米的原始村落居住區蓋起保護大廳。 半坡遺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體墓地、各種生產及生活用品等遺跡遺物,向我們生動地展現了6000多年前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繁榮時期的先民生產與生活情況。對研究中國原始社會歷史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該館於1958年4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迄今已接待中外遊客2000多萬人次。
仰韶文化
黃河中游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仰韶文化1921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被發現,所以被稱為仰韶文化,它的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它的分布在整個黃河中游從今天的甘肅省到河南省之間。今天在中國已發現上千處仰韶文化的遺址,其中以河南省和陝西省為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
仰韶文化是距今約5000~7000年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發現。主要分布於黃河中下游一帶,以河南西部、陝西渭河流域和山西西南的狹長地帶為中心,東至河北中部,南達漢水中上游,西及甘肅洮河流域,北抵內蒙古河套地區。已發掘出近百處文化遺址,出土文物均反映出較同一的文化特徵。生產工具以較發達的磨製石器為主,常見的有刀、斧、錛、鑿、箭頭、紡織用的石紡輪等。骨器也相當精緻。有較發達的農業,作物為栗和黍。飼養家畜主要是豬,並有狗。也從事狩獵、捕魚和採集。各種水器、甑、灶、鼎、碗、杯、盆、罐、瓮等日用陶器以細泥紅陶和夾砂紅褐陶為主,主要呈紅色,多用手製法,用泥條盤成器形,然後將器壁拍平製造。紅陶器上常有彩繪的幾何形圖案或動物形花紋,是仰韶文化的最明顯特徵,故也稱彩陶文化。選址一般在河流兩岸經長期侵蝕而形成的階地上,或在兩河匯流處較高而平坦的地方,這里土地肥美,有利於農業、畜牧,取水和交通也很方便。如臨潼姜寨的村落遺址,約有100多座房屋,分為5組圍成一圈,四周有濠溝環繞,反映出當時有較嚴密的氏族公社制度。仰韶文化屬於母系氏族公社制繁榮時期的文化。早期盛行集體合葬和同性合葬,幾百人埋在一個公共墓地,排列有序。各墓規模和隨葬品差別很小,但女子隨葬品略多於男子。
仰韶文化距今大約7000年左右,是我國新石器時代彩陶最豐盛繁華的時期。它位於黃河中游地區,遍及河南、山西、陝西、甘肅、河北、寧夏等地。
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藝相當成熟,器物規整精美,多為細泥紅陶和夾砂紅陶,灰陶與黑陶較為少見。其裝飾以彩繪為主,於器物上繪精美彩色花紋,反映當時人們生活的部分內容及藝術創作的聰明才智。另外還有磨光、拍印、等裝飾手法。造型的種類有杯、缽、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器蓋和器座等,最為突出的是雙耳尖底瓶,線條流暢、勻稱,極具藝術美感。
由於時間跨度與分布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必須分類加以區別,主要有半坡類型,廟底溝類型以及西王村三大類型。
❻ 半坡遺址是在哪個世紀發現的呢
半坡遺址是在哪個世紀發現的呢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 西有周口店,東有上宅,這是就北京而言。上宅文化遺址位於京東我的故鄉平谷境內,距今約六千至八千年,應屬新石器時代早中期。曾有專家論道:上宅文化早於西安半坡。我在歷史書上,是見過半坡遺址出土的魚紋彩陶盆的,只是所知不詳。而今到了西安,便不能不拐個彎,繞路半坡了。 一路想來,渭河發源於甘肅,滔滔滾滾曲折而來,奔騰東流注入黃河,橫貫陝西中部。渭河流域,支流密布,土地肥沃,人稱八百里秦川,為人類生息繁衍的搖籃。半坡遺址恰在秦川上,背依白鹿原,前臨滻 河,距今約五千至六千年,當是新石器時代中期了。作為時間上前後相繼的上宅文化遺址,北有燕山,南有泃 河,依山傍水。看來人類早期生活似有共通之處,畢竟那個時代人類還只有被動的依賴自然,而不能主動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半坡遺址,發現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是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遺址,以豐富的文化遺存,成為我國仰韶文化的代表。半坡博物館,就坐落在遺址上,進去,須登幾十級台階,彷彿一條時光隧道,一級級引我步入遠古先民的生活情境中。 半坡人居住的地方,用今天的話,應該叫半坡村。無論是方形的還是圓形的房屋,多為半地穴式,而且以小屋居多,大屋僅一座,位於中央,小屋圍大屋而築。這種環形布局,不會是無意識的,明顯地體現著團結向心的一種原則一種精神。上宅文化遺址,也是半地穴式建築,大多是不規整的橢圓形,屋內都埋有一個或兩個深腹罐,是灶塘吧,且兼及存儲火種。因沒有全部挖掘,不知是否也有大屋 ,也環形布局。我想,有可能同半坡類似的。半坡遺址上,有很多柱洞,其建築應是用樹木枝和其它植物的莖葉再加泥土混合架構而成的,上宅文化遺址也發現了柱洞。這些今天看來實在是不起眼的"馬架子窩棚",卻是六千年前先民的傑出創造,是中國土木合構的古典建築的發端了。穴居日久,容易「下潤濕傷民」,人們便就地取材,鋪茅草、皮毛甚至烘烤地面。屋內設有火塘,但無煙道,一旦失火,就得重新搭造,何等艱難的生活!人類發展是緩慢的,每一個進步,都經歷了漫長的生活實踐甚至付出了血與火的慘重代價。原始的先民,也在努力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棲身之地,我們現在的煙囪等通風通煙易如反掌,隨心所欲,半坡人不行,他們一定希望生活得更好,但能做的,也只有那樣,實屬不易了。那麼,這些房子里又住著什麼人呢?既處在母系氏族階段,每個小房子,似應住著過婚姻生活的婦女以及不確定的來訪的其他氏族的男子,當然,也會有男女相對穩定的對偶婚,但絕不是後來的一夫一妻制,依然依附於母系大家庭內,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最受尊重的「老祖母」或另外多族的首領住在大屋子裡,同時也是老年、孩子的集體住所。在半坡村裡,人們過著生而平等相安無事的原始共產主義生活。 既然居住區是一種環形布局,那麼,四周環繞一條壕塹圍護,就很正常了,盡管現在只清理一小段。塹深六至七米,寬五至八米。半坡人沒有現代挖掘設備,完全是用簡單的石鏟一鏟一鏟掘成的,數百米的壕塹,算來起碼出土量要一萬多立方米,那時一個氏族能有多少人?除去老弱病殘,還有多少強壯者?其工程之浩大之艱難,恐怕不亞於後人開鑿一條大運河。中華民族最能吃苦耐勞,從原始先民也得以體現。夏雨時節,村落積水可以疏導到壕塹中,而野獸襲擊、外族侵襲,壕塹做了第一道防護的屏障,稱這是後世城壕的雛型或先驅,不為過。塹北為墓葬區,是一片完整的氏族公共墓地,死者排列相當整齊,一般頭部向西,以單人葬為主,也有二人四人葬;有一次葬,也有二次葬;有仰身葬,也有俯身葬;有直肢葬,也有屈肢葬,以及瓮棺葬。其中,成人兒童分開,兒童大多不葬於公共墓地內,而是置於瓮棺內,埋在房屋附近,或許想孩子年幼,尚需父母照顧吧,尤其瓮棺上有一鑽鑿的孔洞,大概是作為孩子靈魂的通道,表明半坡人已經具有人死後而靈魂不滅的觀念了。如果從整個墓葬看,雖然那時仍處於原始社會,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物質極其匱乏,人類還沒有走出混沌,因而沒有階級,沒有貧富,更沒有剝削與壓迫了,但差別總是有的,可能社會學家會有很多種更科學更合理的解釋,而憑直覺我以為,屈肢葬、俯身葬,一定與仰身葬不同,仰身葬者一定優於其他葬者,不然,就不會隨葬品大多出現在仰身葬中了,哪怕幾件陶罐,現在覺得忒不值幾個錢了,而那時當是較為貴重的了,宛若後代隨葬的青銅器、金銀器一般。 半坡人要生存下去,最基本的就要有食物。其途徑,一靠狩獵。從出土的許多石或骨的箭頭看,他們已普遍使用弓箭,還有石球石矛。 由此可以想見,人類發明了弓箭與矛,延伸自己的臂力,最初只為滿足生存需要,後來進入階級社會,為了爭奪領土,為了爭奪權力,弓箭與矛才用於戰爭,用於消滅人類自己!二靠捕魚。數千年了,魚網難以保存,網墜兒卻不易腐朽,很簡單,就是把扁平的小卵石,兩側擊打出缺口,拴在網沿上,墜網沉入水底,網在水中張開,待魚自投了。似乎陶器上曾印有布紋,半坡人已經紡紗織布,因此,他們就一定能夠用細繩,編織魚網。他們應該具有了這種能力。當然,我們切不可將五六千年前先人的智慧估計太高,畢竟是人類的童年,還沒有進入文明時代,相反,也不可能把他們的智慧估計太低,什麼都不行,那還怎麼稱得上萬物之靈呢?三靠種值。半坡人已大量使用石鏟、石斧、石鋤、砍伐器等生產工具,進入了較發達的原始農業階段。他們用石斧、砍伐器砍倒樹木,芟除雜草,並放+火焚燒,再用石鏟翻掘土地,石鋤和尖木棒挖穴點種,最後,用石鐮或陶鐮收獲,食用時用石磨盤、石磨棒脫皮碾碎。現已發現半坡人盛粟的罐和粟腐朽後的遺物,證明半坡人學會了栽培,粟耐旱易種,且便於存貯,不僅養育了六千年前的先民,至今仍是中國北方種植的主要作物。故此,我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上農業發展較早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栽培粟的國家了。記得上宅人也使用了石斧、石鏟、石磨盤、石磨棒,通過谷類孢粉鑒定,那時上宅地區便孕育了原始農業的萌牙。正是由於六千年前先民的生活是建立在農業生產基礎上,即便是刀耕火種,他們才能夠過著較穩定較長久的定居生活,不然,或許他們還要扶老攜幼,一群群地四處飄泊,隨地而安呢。 坡人,製作了大批彩陶。雖然耕作於遠古時期,卻顯現著魅人的藝術感染力。他們以天真的童稚目光,好奇地觀察和認識著變幻無窮的斑斕世界,用彩色繪制在陶器上,那藝術形象盡管簡潔,卻寓意深刻,充分再現了他們的精神世界。總的看,這些彩陶或寫實,如游動的魚,賓士的鹿,應是他們漁獵的寫照,藝術不可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當然,也會寄託著希望捕獲更多的魚和鹿的心願;或審美,彩陶圖案多在陶器外壁上部,圖案逼真,筆劃流利疏朗,顯然具有裝飾作用;或象徵,如人面魚紋圖案,人面塗彩,口部銜魚,三角頭飾,或許這就是半坡氏族的圖騰、族徽。彩繪中,魚紋形象很多,表現手法也由簡單而逐漸豐富,由寫實而逐漸脫離了魚的自然形態,成為寫意的幾何圖案。是寓人於魚,還是寓魚於人?抑或人魚合為一體?可以想見,半坡氏族極有可能是以魚類水族為圖騰的。既然如此,他們會不會認為他們就是由魚變化來的呢?如果是,倒與幾千年後科學所研究的人類起源於魚相吻合了,只是吻合,不可同日而語。據說,夏部族是以龍紋為主要的圖騰紋樣(又傳說夏禹治水),是否從半坡氏族的魚類水族深化派生出的呢?上宅文化遺址發現了許多鳥首陶柱,專家認定這是上宅人祭祀的東西,崇拜的圖騰。那圖騰是一種鳥。曾有人認為商部族就發源於燕山山脈南麓,而商部族信奉的是玄 鳥,即燕子,那莽莽蒼蒼的山脈又叫燕山,我不敢妄斷商部族就一定是由上宅人繁衍來的,這其中是否會有些內在關聯甚至一脈相承呢?尚未可知。上宅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上,還沒有發現具有明顯的有規律的符號,而半坡多種器物上,都有符號,筆劃均勻流暢,相當規整。同類符號在關中地區其它遺址中,多有發現。從其形狀看,同殷商甲骨文十分相象,二者都出現於中國北方中原地區,只時間有別。是純粹的偶然嗎?甲骨文會不會來源於這些刻劃的符號呢?無論如何,甲骨文已經是一種很成熟很系統的文字,絕不會憑空產生的。而這些符號,到底代表什麼意義,只有求教半坡人了。 半坡,仰韶文化的代表,太博大精深了,門外的我只匆匆一瞥,僅僅看了幾個先人足跡。而這足跡,甭管是深是淺,也是母親在遠古留下的。況且,與上宅人盡管遠隔千年與千里,足跡卻時斷時續地連貫在了一起……
❼ 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的考古發現共同反映了一個什麼歷史現象
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的共同特點是反映的是農耕文化,都處於新石器時期,都使用的是磨製石器
❽ 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房屋的特點、原因、作用。及其他歷史題
1.半坡房屋屬於半地穴式建築,北方寒冷,因地制宜,保暖,防止野獸攻擊版;河姆渡房屋屬於桿欄式權建築,南方水汽潮濕,避隔雨水,防止潮氣、野獸攻擊。
2.非洲、南美洲,兩河文明、蘇美爾文明、雅典文明、瑪雅文明、巴比倫文明
3.泰國
4.鑒真和尚六次東渡日本,弘揚佛法。
❾ 半坡鄉的歷史沿革
半坡,因村居抄山坡中段得名。1974年為半坡公社駐地,1984年公社改區,1988年區改鄉。鄉境西漢元封2年(前109年)後,屬益州郡轄,東漢至南朝先後隸屬牂牁郡、興古郡。北朝至隋代屬濮部,唐、南詔屬威遠臉、大理楚府,元至元25年(1288)至明宣德七年(1432)屬元12路。明宣德七年(1432)至清乾隆35年改屬鈕兀御夷長官司。清乾隆35年到1912年屬普洱府他郎廳。1912年至1954年屬墨江縣。1954年劃歸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直轄。1955年改屬六村辦事處。1958年後屬綠春縣轄。於1974年建鄉。2003年5月29日,根據縣委、政府的安排部署,鄉委、政府駐地已由原半坡村搬遷至距縣城153公里、海拔346米的李仙江北岸壩溜橡膠場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