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工業遺址展

工業遺址展

發布時間: 2021-02-08 10:31:15

⑴ 簡述工業旅遊及工業遺產旅遊的概念

工業旅遊目前復普遍認為是包括制工業遺產旅遊的,另一個開展形式是工廠參觀旅遊,這里包括生產流水線參觀,企業博物館和展覽館等。
工業旅遊就是把工業和旅遊結合起來,起到宣傳企業的效果,當然還會帶來很多其它收益。
工業遺產旅遊主要是在工業遺址上開展旅遊,把破舊的廠房進行改造,保留原來的工業生產線及跟生產相關的設施設備等,工人們參觀遊玩
藍裕文化提供,工業旅遊設計

⑵ 什麼是工業文化遺址保護考察

工業文化遺址保護考察是指一種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主要是專門針對工業建設歷史上的項目建築、遺址、機器、工場及其風格、特色等內容的具體檢查、考究,以便了解狀況,收集數據,搶救失落,提出工業文化遺址保護的戰略、保護方案和具體措施,供決策部門參考,為工業文化遺產的保護,為區域整體主題文化建設、把握歷史脈博,突出地方色彩,做出貢獻。
工業文化遺址的遺存包括建築群、機器、車間、工場、礦山、貨棧、倉庫等,以及用於有關工業社會活動的遺址。文革前和文革初期建設的一些大型企業、三線建設項目,隨著改革開放以後工業改革、經濟體制改革,這些工廠、企業紛紛改制、搬遷、重建,工業文化遺址也就規模化地出現了。在這些物質載體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作為特殊的文化遺產,它們是前工業時代的歷史見證,是生活的記憶,也是城鎮發展的記憶。其中的工廠目標、工廠文化、製作工藝、技術手段、生產方式、作息習慣無一不在體現著整個社會的時代文化、建築文化、企業文化、生產生活文化等等,這些具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教育價值的遺址都應該通過考察,發現其價值和意義,切實地落實保護事宜。
一般來說,工業文化遺址的保護考察,主要是針對搬遷、淘汰、轉行了的工業項目,對其遺址和遺留的相關因素內容進行考察。舉例來說,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是是中國工業的搖籃,如今在一汽所在街道的東風大街逆行而上,可以看到當年建廠十七編號「300區」大屋脊風格的職工宿舍,當年以其雕梁畫棟而成為汽車工業基地的一道景觀。考察發現,昔日的輝煌,如今已是「雕『梁畫棟』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彩色油漆已經剝落,梁椽變得黑乎乎的了。是時間的利刃雕蝕了它們的容顏;但「搖籃」倒平添幾多的厚重,幾分沉重。這些遺址和毛主席親筆手書的「第一汽車製造廠奠基紀念」、「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等墨寶,一起構成了濃郁的中國汽車工業文化遺產瑰寶,值得認真保護。像這類通過考察而發現和解決問題,以把握工業文化遺址所體現的文化的內涵,挖掘工業文化、品味工業文化,發展工業文化,正是工業文化遺址保護考察的任務。

⑶ 如何開展工業遺產旅遊

1、三個詞語的關系

「工業遺跡」、「工業文化」和「工業旅遊」

工業遺跡是載體;工業文化是靈魂;工業旅遊是手段

2、工業旅遊在整個「旅遊產品」中的地位

工業旅遊是傳統旅遊產品的有利補充。工業旅遊是伴隨著人們對於旅遊資源的拓展而產生的一種旅遊新概念和產品新形式。這種旅遊方式主要包括對工業遺跡的參觀、對工業場所的參觀、對工業產品生產過程的參觀、對工業文化和文明的體驗和感悟等。通過開展工業旅遊,能夠促進傳統工業城市的產業轉型升級,對工業遺產有效保護、對工業文化進一步發揚、對工業企業品牌進一步提升,工業被重新賦予旅遊價值,實現綠色發展。

3、工業旅遊開展的「最大問題」或者說難點

1),社會意識不強。從社會層面看,對工業遺跡的保護意識、工業旅遊的開展意識都不強,導致在整個旅遊行業中,工業旅遊的價值凸顯「微乎其微」。

2),企業不懂旅遊。工業企業的決策層往往不重視旅遊,因為與企業主流產品創造的價值相比,工業旅遊直接創收甚微,也「不懂旅遊」,對旅遊市場的規律性把握、工業元素如何變身旅遊產品、工業生產與旅遊開發如何合理協作等,思路都不夠清晰。

3),產品缺乏創新。不少設置工業旅遊項目的企業,就是打開大門,開設一條參觀線路,遊客走馬觀花後走人。這樣既不能挖掘工業文化內涵,也無法撬動遊客消費和藉助工業旅遊開展為我們「打廣告」。

4),渠道商興趣不濃。旅遊產品要推向市場,在前期階段,很大程度依賴旅行社推動。然而,工業旅遊點很少與旅行社合作。原因有多方面,比如工業旅遊產品太分散,旅遊產品建設尚未完善等。而最關鍵的是,工業旅遊對於很多企業來說,只是「副業」或「兼職」,不管是門票收入還是購物消費,讓利給旅行社的空間都不大,旅行社缺乏推介工業游產品的動力。

⑷ 西安有哪些工業遺址

我知道的是大明宮遺址公園附近有個大華1935,原來是大華廠房,好像是國棉11廠,現在已經改造成了具有民國特色的步行街,裡面的大華博物館的免費的,有整個大華發展式,你可以去看看

⑸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發布有何意義

據報道,日前,由中國科協調宣部等機構主辦的「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發布。名錄中有創建於洋務運動時期的官辦企業,也有新中國成立後的156項重點建設項目,覆蓋造船、軍工、鐵路等門類。

好在一些地方已經意識到工業遺產的價值,武漢、廣州、大慶等城市出台了工業遺產保護的地方法規,力圖「保護工業遺產,傳承城市文脈」,此舉具有很強的示範價值。和歷史文化遺址不同,工業遺址大多具有「以用促保」的空間。北京798文創園區就是在原國營798廠等企業老廠區基礎上建立起的文化新地標,上海的1933老場坊、重慶的坦克倉庫等是這類模式的代表。如何讓老廠房、老廠址煥發生機,需要找到更多模式和辦法。

電影《鋼的琴》中有這樣一個鏡頭:一個落寞的鋼廠遍布著工業建設時期留下的廠房,老工人們靜靜站在遠處,看見不再冒煙的煙囪在爆破中轟然倒下,表情凝重。現代社會,我們看到太多太多的「轟然倒下」。工業遺產名錄的發布可以看作是一個提醒:城市管理者不僅要關注給城市新建了些什麼,更要思考給城市、給歷史、給後人留下些什麼。

⑹ 那些瀕臨消失的工業遺產,你知道多少

據了解,2015年10月,濟南市規劃局啟動了《濟南中心城工業遺產調查與保護利用策略研究》工作,分為工業遺產現狀普查調研、分類標准研究、總體保護規劃研究、典型案例策劃研究四個部分,邀請專業設計單位和業界權威專家參與。將在2016年5月份完成,用以指導濟南具體工業遺產保護工作。
什麼是工業遺產? 濟南工業遺產包括哪些?
因工業活動遺留下來的物質遺址和非物質表現,稱為工業遺存。工業遺存中具有歷史、技術、社會、建築或科學價值的部分,稱為工業遺產。
據了解,濟南的工業遺產主要包括近代工業產生、初步發展和迅速發展時期,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工業全面建設時期的工業建設所留下的工業文化遺存。具體包括建築物、工廠車間、磨坊和相關設備,相關加工冶煉場地、倉庫、店鋪、能源生產和傳輸及使用場所、交通設施(如鐵路)、工業生產相關的社會活動場所(如住房、銀行、郵局、醫院),以及工藝流程、數據記錄、企業檔案等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濟南工業文明自洋務運動肇始現代工業遺產保存良好
工業文明是濟南城市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自洋務運動,濟南揭開了使用現代機器生產的歷史,自開商埠後麵粉、紡織、印染、化工、造紙、機械、五金等行業全面發展至鼎盛時期,解放後至一五年間,紡織、機械等行業發展漸成規模。但目前工業遺存整體保存情況堪憂,有些已瀕臨消失。
近代洋務運動促使濟南近代工業的產生。此時的工業基本為官辦,民族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尚未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山東機器局,該企業是我國早期著名軍工廠之一,也是濟南近代歷史上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機器工廠。
自開開埠催進近代工業發展。濟南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自開商埠的城市。自開埠通商到抗日戰爭爆發這段時間,是濟南近代工業的發展與興盛時期,覆蓋35個行業,涉及麵粉、紡織、印染、化工、造紙、機械、五金等幾大支柱性輕工行業,尤以麵粉、紡織、火柴最為發達,曾鼎盛一時。據統計,此時期企業已逾500家,其中,機制麵粉業10餘家,紡織業200餘家,印染業10餘家,釀造業200餘家,化工業90餘家,火柴業10餘家。
1953年濟南執行第一個發展國民經濟五年計劃後,濟南工業發展建設進入新時期,工業遺存眾多。北郊集中分布,如濟南國棉二廠、濟南針織廠、毛巾總廠等;西南郊集中分布工業,如試驗機廠、山東建築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等。
現代工業遺存整體情況良好,廠區內經統一規劃、路網系統完整、功能分區明確、建築質量良好,至今仍有許多建築能夠滿足現代生產的組織要求。但未來隨著城市發展,產業改造升級、傳統產業搬遷,原本沿河沿路、位於城市中心位置的工業生產逐漸向外圍轉移,及時保護有價值的工業遺產迫在眉睫。
濟南將對工業遺產進行搶救性保護
據了解,與國內很多城市情況類似,濟南工業遺產保護也一度存在重視欠缺、家底不清、保護經驗匱乏、措施不力等問題,使不少工業遺產成為當時城市建設發展的犧牲品,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工業遺產具有不可再生性,只有認定和保護工作先行,才能防止對其隨意廢棄和拆毀。因此,濟南市規劃局圍繞工業遺產這一特殊、亟需保護的對象,開展了一系列探索研究。2013年8月,市規劃局完成《濟南舊城工業遺產調研、保護與研究》,對舊城區內瀕臨破壞和消亡的工業遺產進行了摸底調研。
為對工業遺產進行搶救性保護,2015年10月,市規劃局啟動《濟南中心城工業遺產調查與保護利用策略研究》工作,分為工業遺產現狀普查調研、分類標准研究、總體保護規劃研究、典型案例策劃研究四個部分,邀請專業設計單位和業界權威專家參與。將在2016年5月份完成,用以指導濟南具體工業遺產保護工作。
哪些工業遺產我們依然可以看到?
記者從濟南市規劃局了解到,目前濟南市工業遺產分為未開發和已開發兩大類。其中未開發工業遺產呈現三種態勢,即完全保留、部分保留以及消失殆盡。.
完全保留的工業遺產
機械、造紙等行業作為濟南市老工業企業的典型代表,有數家企業完整保存下來。
濟南二機床是我國最早的「十八羅漢廠」之一,是全國機床工具行業的骨乾重點企業。工廠始終致力於廠內老建築以及老設備的保護工作,不僅做到維持廠內老建築的原貌,並且在建築物表面標注廠內建築的年代信息,制定保護策略。
濟南第一機床廠建於1958年,現已出售,處於閑置狀態,廠內建築仍維持當年原貌,且保留部分老設備。
山東省建築機械廠建於1956年,1994年進行股份制改造,是我國最早生產混凝土攪拌機與輸送機械的大型骨幹企業之一。工廠目前仍在生產,廠內建築基本維持原貌,生產車間內有老設備閑置。
濟南造紙廠建於1947年,曾為濟南造紙行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現廠區內老建築保存完整,廠房和倉庫極具時代特色,具有保護價值。
英美煙草公司濟南分公司,建成於1919年。該樓是一座以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為主的建築,在商埠區眾多的日耳曼風格的建築中較為醒目。總體風格呈凹字形,造型講究,設計大方,是當時濟南較為壯觀的建築之一。
部分保留的工業遺產
1910年,清政府向德國貸款始建,時稱津浦鐵路大槐樹機廠。建廠初期,主要是修理津浦路北段的機車、客車和貨車。廠內遺存老建築4處,分別為建廠初期的辦公樓(現用於廠史館),兩處公寓樓(現用於辦公樓)以及一處水塔,無老設備遺存。
濟南第三國棉廠前身為仁豐紡織有限責任公司,由穆伯仁、崔景三、辛鑄九等人購地建廠。現廠區內僅存部分80年代以前的老建築,典型建築有廠區大門、職工醫院和30年代老廠房,無原有生產設備與生產線。
1904年火車站建立了電報支局(俗稱「老電報局大樓」),是濟南最早的電報收發局,原建築從基礎到頂端均以石材為主,圓柱狀角樓及曲線柔和的窗楣所體現出的是典型的巴洛克建築風格。電報局西側為原站長室,同樣為當年的遺存特色建築。
山東造紙總廠東廠是中國最早一批、山東省首家機製造紙廠,至今已逾百年。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由於市場經濟和進口紙的沖擊,加上保護省城生態環境的需要等種種因素,這家百年老廠被外資兼並,最終虧損嚴重,被依法清算。廠區內遺存建廠初期老建築一棟,已被列為濟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工業遺產保護單位。
該廠前身是濟南魯豐紡織有限責任公司,位於濟南市紗廠西街。1915年,山東實業司司廠潘馥,由山東巡撫使蔡儒偕聯合多名軍閥購地建廠。廠內老建築分為兩個時期:建築初期和1975年重建車間。建廠初期建築有2處,包括醫務室和變電室。重建車間有多處,下面以典型建築展示。
消失殆盡的工業遺產
近年來,工業遺產保護問題已被提上日程,但是仍有部分有價值的工業遺產消失殆盡,如建於1920年的山東酒精總廠,作為我國最早生產酒精的企業,曾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酒精生產企業和濟南市骨幹企業,號稱「亞洲第一酒精廠」。作為山東最早的民族火柴工業——濟南振興火柴廠,歷經北洋軍閥、國民黨統治、日軍侵佔到公私合營等時期,也已不復存在。
已成功開發的工業遺產
皮鞋廠於1965年建廠,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達到最頂峰,生產的「飛行」牌皮鞋與青島「浮德」皮鞋齊名,是山東皮鞋兩大品牌。老廠房除有間寬大、地理位置好,且透露著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現原廠區已改造為現階段濟南市最大的文化創意產業園。
位於堤口路17號的濟南啤酒廠老廠區華麗轉身,一個綜合性、功能齊備的「D17文化創意產業園」。廠內仍保存建廠時的設備廠房。

⑺ 華縣杏林鎮十里工業長廊歷史

杏林鎮位於扶風縣東部。轄1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杏林村,距縣城15千米;澇池岸村距縣城10千米。104省道公路東西過境。古跡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東漢班固墓。
1956年設杏林鄉,1958年設杏林公社,1984年改杏林鄉,1987年建杏林鎮。1950年設太白鄉,1961年設太白公社,1984年改太白鄉。1996年,杏林鎮面積33.3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轄杏林、西坡、李家、召宅、菊花、湯房、漳召、馬席、東坡、史度10個行政村;太白鄉面積33.5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轄長命寺、良峪、浪店、二十里鋪、楊家溝、三官廟、澇池岸7個行政村。2011年,撤銷太白鄉並入杏林鎮。
杏林鎮區位於扶風縣的東大門,距縣城15公里,東與武功縣相連,南與楊凌示範區相臨,西接太白鄉,北連召公鎮。鎮區長寬均為6公里,面積36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4.8%。鎮人民政府駐杏林北大街145號。杏林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傑地靈,古往今來,人才輩出。西漢名將馬援、馬超的故鄉就在杏林,現存的馬超嶺遺址、馬援射弓處遺址依然風韻猶在。西寶北線、天絳公路在鎮區交會。全鎮有9個村,82個村民小組,26354人,耕地面積31546畝。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杏林鎮經濟社會發展駛入了快車道,農民人均純收入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達到了1965.5元,創全縣之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進一步加快,形成了優質果、大棚菜、紅提葡萄、種子糧、秦川牛養殖、規模養豬六大主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鎮村組道路建設、移民搬遷工程、示範小學創建、人畜飲水等項目佳績不斷,捷報頻傳。特別是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試點工作,受到了省市縣的充分肯定。目前,鎮村班子堅強有力,全鎮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鎮黨委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圍繞「謀發展、富百姓、建強鎮、促和諧」主題,堅持「四大工程」堅定不移,「四個突破」加力提速,突出「創品牌、創亮點、創特色」打造明星鎮、建設新農村、發展好環境三個重點。大力實施穩糧促經,突出果菜,強抓畜牧,項目帶動,鎮區崛起五大富民工程。積極培育提升產業集群,交通區位,商貿流通三大優勢的總體思路,以關中百鎮建設項目為載體,以招商引資和非公經濟發展為抓手,以打造明星鎮為目標,全力推進城鎮化建設步伐。使作為寶雞市東大門的杏林鎮區從經濟、環境、衛生等諸多方面都有較大的改觀和提升。先後被評為市級衛生鎮、市級生態鎮、市級教育強鎮。

⑻ 如何發揮博物館在工業遺址開發的作用

20世紀六七十年代起,西方發達國家在近現代工業遺產保護的探索中,逐漸產生了各種不同的保護模式,其中包括被認為是較為理想的近現代工業遺址博物館模式。我國目前正處於城市化進程中產業的升級換代和結構轉型期,受發達國家工業遺產保護經驗的啟示,國內也陸續出現了近現代工業遺址博物館。根據各種媒體及相關方面披露的信息粗略統計,國內在建與計劃建設的工業遺產博物館數量已不下五六十座。鑒於國內對此類博物館的認識還剛剛開始,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分析研究,弄清楚博物館模式在工業遺產保護中的優勢與弱勢。

一 近現代工業遺產保護的博物館模式

根據國際上一般的慣例,即以館藏基本內容作為博物館分類的依據,我們把收藏和展示近現代工業遺產為主的博物館劃分為工業遺產博物館類型。從博物館館址區域、館舍建築性質以及陳列展示方式來看,工業遺產博物館類型又有「傳統工業博物館」與「遺址性工業博物館」兩種。前者屬於傳統的科學技術與工業史類博物館,後者則是20世紀後期興起的新型工業遺址博物館。
1 傳統工業博物館
傳統工業博物館最早產生於19世紀五十年代,有「工業革命博物館」之稱的倫敦科學博物館可以說是最早的一座。19世紀晚期至20世紀初,近代工業博物館在西方國家有了一定的發展,德國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館、法國國家工藝博物館、前蘇聯國立綜合技術博物館以及後來的美國芝加哥科學與工業博物館等先後誕生,前後兩次的世界工業革命成就以及後來的新興科技成果都在科學與技術(或工業)博物館中被收藏與展示。現代以來,新科技與最新成果也絡繹不絕地進入科技與技術(或工業)博物館。
在中國過去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時代,建設的博物館以社會歷史類為主要,科學技術與工業史專題的博物館建設不受重視。改革開放以後,隨著黨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全面轉向經濟建設,科學技術在社會中的地位上升,科學技術與工業史的博物館建設才開始受到關注。20世紀九十年代以後,逐漸出現了反映工業發展歷史的專題博物館,以上海為例,有江南造船博物館、上海鐵路博物館、上海紡織博物館、中國煙草博物館、上海汽車博物館、上海郵政博物館等。這些博物館都是由企業自主創辦的,收藏與展示本企業(或與本行業相關)的一些工業遺物,豐富了我國博物館的類型。但是傳統工業博物館收藏與展示的工業遺存都是將其從原來的工廠搬到了博物館,脫離了其原來的生產環境,工業遺物雖在博物館中得到了保護,但在展示中卻成為孤立的碎片,沒有原來的真實場景,難以給觀眾帶來完整的歷史感。與晚近出現的遺址性工業博物館相比,這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

⑼ 工業遺產包括哪些

工業遺產是指:「凡為工業活動所造建築與結構、此類建築與結構中所含工藝和工具以及這類建築與結構所處城鎮與景觀、以及其所有其他物質和非物質表現,均具備至關重要的意義……工業遺產包括具有歷史、技術、社會、建築或科學價值的工業文化遺跡,包括建築和機械,廠房,生產作坊和工廠礦場以及加工提煉遺址,倉庫貨棧,生產、轉換和使用的場所,交通運輸及其基礎設施以及用於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業相關的社會活動場所。」
在內容方面,狹義的工業遺產主要包括作坊、車間、倉庫、碼頭、管理辦公用房以及界石等不可移動文物;工具、器具、機械、設備、辦公用具、生活用品等可移動文物;契約合同、商號商標、產品樣品、手稿手札、招牌字型大小、票證簿冊、照片拓片、圖書資料、音像製品等涉及企業歷史的記錄檔案。廣義的工業遺產還包括工藝流程、生產技能和與其相關的文化表現形式,以及存在於人們記憶、口傳和習慣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工業遺產是在工業化的發展過程中留存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總和。
近年來,工業遺產的概念在繼續擴大,其中「工業景觀」的提出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一些國家已經開始實施廣泛的工業景觀調查和保護計劃。國際工業遺產保護委員會主席伯格倫(L.Bergeron)教授指出:工業遺產不僅由生產場所構成,而且包括工人的住宅、使用的交通系統及其社會生活遺址等等。但即便各個因素都具有價值,它們的真正價值也只能凸顯於它們被置於一個整體景觀的框架中;同時在此基礎上,我們能夠研究其中各因素之間的聯系。整體景觀的概念對於理解工業遺產至關重要。」

⑽ 工業遺產如何承載城市記憶

工業遺產是城市發展進程中不可磨滅的部分,承載著一個城市的「鄉回愁」。國家旅遊答局局長李金早說,工業旅遊是文化傳承的好載體。自清朝洋務運動起,中國走上自己的工業化道路,百年以來,幾代人艱苦卓絕,初步實現了工業化強國之夢。在此期間,產生了無數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工業遺存和工業文化遺產,這些都是國人樹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依仗。

唐山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相繼誕生了中國第一座機械化採煤礦井、第一條標准軌距鐵路、第一台蒸汽機車、第一件衛生陶瓷等多項「中國第一」,引領了中國近代工業文明的崛起。面臨工業城市的轉型,曾經絢爛的工業文明對唐山旅遊經濟發展而言無疑是一個寶藏。截至目前,唐山已經擁有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7家,省級工業旅遊示範點3家。去年,唐山僅工業旅遊接待遊客就近130萬人次,在河北省處於領先地位。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