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新田縣遺址

新田縣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08 12:31:38

1. 新田是哪裡的

新田縣位於湖南省南部,東與郴州嘉禾縣、南與藍山縣、西與寧遠縣、北與祁陽縣接壤。
簡介
概況
新田縣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新田縣位於湖南南部,毗鄰兩廣,是內地與沿海地區的結合部,區位優越。新田山水秀美,景物宜人。境內已發現商周遺址48處。由城區東河、西河匯流成涇渭分明的「南橋雙碧」(新田八景之一),極為奇特。文廟是全省可供旅遊的8幢文廟之一。鵝井源遠流長,「旱焦塵土流不減、雨倒昆侖量不添」,亦為省的一個旅遊開發點。青雲塔是湖南境內少見的樓閣式磚石寶塔,內有磴道,可拾級登臨塔巔,縱目四望,景象萬千。
試驗區
新田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是國務院批準的改革開放過渡試驗區。全縣轄7鎮12鄉,4個國營農 領導班子
林場,380個行政村,總面積1022平方公里,總人口38.3萬。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按照「突出四大主戰場(優質煙果開發、推進工業化進程、縣城建設、高等級公路建設),大力推進『三化』(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努力實現『四增』(經濟總量增長、效益增強、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的戰略思想,帶領全縣人民與貧困和落後總決戰,向小康和富裕大進軍,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立足區位、資源優勢,搶抓機遇,突出重點,深化改革,全縣經濟和社會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03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11.15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5019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達到1451元。

2. 新田縣南國武當山的特點是什麼

南國武當山,據山上碑刻記載,在宋以前已在山頂建有玄帝殿,山腰還存寺廟遺內址,到明清時散布容在登山古石板路旁的「重修武當山路碑記」就達十餘塊之多,一般二十年一小修,五十年一大修,山下的百姓數百年樂此不疲。大凡名武當山的,或風景秀麗,或巉岩險峻,或山峰陡立,多為道教勝地,佛國家鄉。南國武當山也不例外。南國武當山景區,共108峰、54洞、63泉、1殿、1觀、3庵、2寺。山從平坦寬闊的石羊洞中突兀而起,似卧羊、如奔馬、象駝峰,山嵐一起,群峰雲遮霧繞,極具媚態;等到艷陽高照,巉岩聳立,卻又是十足陽剛。峰中暮喜晨鍾,梵樂沉香,使人流連忘返,俗氣頓消。

3. 明朝皇帝朱允炆出家地在那

(一)湖南新田大觀堡說

湖南永州新田縣發現明代遺址大觀堡,該古城堡工程規模宏大,建築面積
7000平方米,石頭壘成的堡壘周長346米,城牆殘高4米左右,疑為建文帝避難行宮。後經部分文物和史學專家多方求證,認為建文帝極有可能避難新田,中
國明史學會會長商傳認為「建文帝蹤跡永州(新田)說出來最晚,但材料最硬」,「「在全國多處出現的建文帝『下落說』中,有的是傳說,有的只有族譜,而只有
新田縣有相關碑刻」, 「使建文帝研究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成為關於建文下落的一種很重要的說法」.

該說主要的證據有(不完全統計):

1、龍池寺遺址碑刻記載「夫山曰安曇寺曰龍池」、「自大明皇朝先師鐵峯悟真流亡」、「剃本靖為僧『燕師』」等;梅木塘碑刻記載「聖帝之壽誕,為同人之嘉節,首士齊集虔誠致祭……誓詞惟皇上御極之年歲次月日等謹以……二帝神位前曰,惟二帝職司陰鑒」等。

2、大觀堡遺址

3、其他文物:象牙朝笏;道教神仙人物長卷畫;

4、《史氏族譜》記載

(二)東明寺說

萬曆《錢塘縣志·紀制》記載:「東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建文君為僧至此,
有遺像「。(《杭縣志稿》卷八)「相傳朱允炆遁跡至此,時旭日始旦,題曰東明。自歸國後,方知為帝。今范其遺像。有手植牡丹,色白如銀「。明代嘉靖年間
《留青日札摘抄》、清代康熙年間《湖堧雜記》中也都有記載。

據2010年12月7日,餘杭縣史志辦張炳林先生從上海圖書館發現《東明寺志》,翻開第一頁,上面寫著「東明寺志敘「五個大字。《東明寺志》(三卷)清釋湛潛篡,清康熙十二年(1674年)版本。寺志中是如此記載:「迨壬午金川變作,啟篋得楊應能度牒及披剃具,佛知運數巳定,乃僧服出遜,由吳興至
錢塘遁棲東明山,親灸旵祖座下,凡六載,跡漸彰乃辭去。「由此可見,朱允炆到東明寺出家為僧不是空穴來風,是確有其人其事。當年眾僧們皆尊稱朱允炆為「應
能問道老佛「,寺志中還特地將「應能問道老佛「排列在祖師堂的第二位置,僅次於東明禪寺的開法祖師慧旵,明白無疑確定了東明禪寺與朱允炆之間的密切。其中
還披露了二個重要信息:所謂「靜室「一是當年東明寺開法禪師慧旵禪師的閉關之處,二是朱允炆在東明禪寺出家為僧的居所,這是初聞。

東明寺大雄寶殿內右側有朱允炆塑像,殿柱上刻有如下對聯:僧為帝,帝亦為僧,一再傳,衣缽相授,留偈而化;叔負侄,侄不負叔,三百載,江山依舊,到老皆空。

朱允炆親手植之桂花,經過日寇焚燒,僅剩樹干。但大難不死,第二年又綻新枝,現枝高葉茂,秋季花開,香溢四野,且金銀雙色各半,傳為奇談佳話。

孟將殿,原有座小廟現已毀,不知是否屬實?民間稱之「罵將殿「。 相傳明成祖派一位朱允炆當朝時的武狀元出身將軍追殺朱允炆。追至東明山,朱允炆痛斥其助紂為虐。他進退兩難:遜帝有恩,今上難違。回京又無顏復命,終而自殺。因該將軍姓孟,後人建孟將軍廟以資紀念。

4. 新田是做什麼的。

新田,春秋戰國時屬楚地,秦至漢初屬長沙郡(國)。西漢、東漢時期先後屬泠道、營道、舂陵縣。三國、魏晉南北朝時屬泠道、舂陵縣。隋時屬營道縣。唐時屬唐興、延唐、大歷縣。五代時屬延昌縣。後晉為延熹縣地。自宋乾德三年,至元、明時期屬寧遠縣。明萬曆二年(1574年),設新田營於今龍泉鎮(城關)。崇禎十二年(1639年),由寧遠、桂陽劃地設新田縣。
秦漢至唐,新田縣先後為泠道、舂陵、舂陽、營道縣地。唐大歷二年(767)置大歷縣(今寧遠北部、新田縣地及祁陽部分地),今新田一帶為大歷縣地。宋乾德三年(965),大歷縣並入寧遠縣,今新田為寧遠縣地。明崇禎十二年(1639),析寧遠縣置新田縣,為建縣之始,隸屬永州府。新田原為軍隊屯田處,名新田堡,又名新田營,縣名系沿襲舊名。
1959年,新田縣並入桂陽縣,屬郴州專區。1961年,恢復新田縣。1962年,復歸零陵地區管轄。
2000年,新田縣轄7個鎮、12個鄉。總人口358831人,各鄉鎮人口: 龍泉鎮 74005 驥村鎮 17632 新圩鎮 21428 金陵鎮 10375 梘頭鎮 20411 石羊鎮 28264 新隆鎮 15110 蓮花鄉 11972 茂家鄉 11235 門樓下鄉 8059 冷水井鄉 9756 毛里鄉 16114 十字鄉 16274 三井鄉 14445 陶嶺鄉 14262 金盆圩鄉 21737 高山鄉 12723 大坪塘鄉 18272 知市坪鄉 16757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1年末,新田縣轄7鎮、12鄉,377村(居)委會,總人口37.19萬。
2004年,新田縣轄7個鎮、11個鄉、1個民族鄉。(2004年行政區劃一覽)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新田縣轄7個鎮、11個鄉、1個民族鄉:龍泉鎮、驥村鎮、新圩鎮、梘頭鎮、金陵鎮、石羊鎮、新隆鎮;蓮花鄉、冷水井鄉、門樓下瑤族鄉、毛里鄉、茂家鄉、十字鄉、金盆圩鄉、三井鄉、陶嶺鄉、高山鄉、知市坪鄉、大坪塘鄉。
縣委書記:張志勇 縣 長:龔新志
新田位於湖南省南部,地理坐標位置:東經112° 02'~112° 23',北緯25 °40'~26° 06'。東接桂陽,直達郴州、廣東。南臨嘉禾,是能源協作區。西接寧遠,為土特產集散通渠。北毗祁陽,通常寧,自古商賈交往頻繁。 縣境南北長,東西窄,呈向南開口的狹長盆地。縣內四面環山,西北地勢較高,東南地勢較低。境內最高點,海拔1080米,最低點海拔200米。大致是五分山丘、三分崗地、二分平原和水面。地下礦藏資源只有鐵、煤、銻、鉛、鋅、錳、汞、重晶石、冰州石等15種,藏量不大,品位不高。全縣有河溪溝澗114條,主要河流是東河、西河匯流的新田河,地下水資源豐富,尤以西部青光嶺和大廣嶺為最。全境理論水能蘊藏量24421千瓦。新田地處我國季風濕潤氣候區域,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18.1℃,一月平均氣溫6.6℃,七月平均氣溫28.8℃。年際變幅為17.4℃~19℃,較同緯度的桂陽、雙牌縣略高,比湘北地區高1.8~2.3℃。年降水量1425毫米,降水時間比較集中,夏末至冬初少雨。無霜期達288天。年日照1712小時,太陽輻射值111.93千卡/厘米2,全年蒸發量1446.5毫米,易致夏秋乾旱。
新田山水秀美,景物宜人。境內已發現商周遺址48處。由城區東河、西河匯流成涇渭分明的"南橋雙碧"(新田八景之一),極為奇特。文廟是全省可供旅遊的8幢文廟之一。鵝井源遠流長,「旱焦塵土流不減、雨倒昆侖量不添」,亦為省的一個旅遊開發點。青雲塔是湖南境內少見的樓閣式磚石寶塔,內有磴道,可拾級登臨塔巔,縱目四望,景象萬千。
新田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是國務院批準的改革開放過渡試驗區。全縣轄7鎮12鄉,4個辦事處,4個國營農林場,376個行政村,總面積1022平方公里,總人口37.1萬。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按照「突出四大主戰場(優質煙果開發、推進工業化進程、縣城建設、高等級公路建設),大力推進『三化』(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努力實現『四增'(經濟總量增長、效益增強、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的戰略思想,帶領全縣人民與貧困和落後總決戰,向小康和富裕大進軍,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立足區位、資源優勢,搶抓機遇,突出重點,深化改革,全縣經濟和社會取得了長足的進步。2003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11.15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5019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達到1451元。
農業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的要求,提出了「烤煙上等級、糧食上優質、養殖上特色、水果上品質」和「集約化、集中化、企業化、特色化」的發展新思路,全縣已形成糧、煙、豬、果、菜五大支柱產業,已建成10萬畝優質稻基地、6萬畝優質煙基地、70萬頭瘦肉型豬基地、15萬畝果業基地和5萬畝蔬菜基地。新田已定為全國43個烤煙基地縣之一和農業綜合開發區湖南6個大麥生產基地之一。
工業按照「三改一加強」和「分類、分體、分權、分流」的改革與發展思路,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已形成以卷煙為龍頭的食品工業系列,以氮肥為龍頭的化學工業系列,以水泥為龍頭的建材工業系列,以床上用品為龍頭的傢俱居飾系列。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全縣擁有鄉鎮企業1000餘家,形成了以食品工業為龍頭的食品、機械、飼料、傢俱等四個加工企業群,建成了擁有70家企業、年產值2億元的民營工業科技園。
財源建設活力增強,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建立以兩煙為主的基礎財源。以工業為主的主體財源,以第三產業為主的新興財源,以水果、生豬為主的後續財源,形成多輪驅動的財源體系」的方針,極大地調動了各級各部門生財、聚財、理財的積極性。
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新田縣已建成大小水利工程17000處,總蓄水量1.4億方;電力已建成農村供電網路,實現了村村通電;公路已建成干線5條,總里程250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郵電已基本實現農村電話程式控制化,行動電話覆蓋率達85%;新田縣電視信號覆蓋率達90%以上,實現了鄉鄉通有線電視;按照「綠起來、美起來、亮起來、富起來」的建設思路,縣城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形成網狀結構,實現了硬化、綠化、美化三位一體。已建成金陵引水工程、龍泉大道、煙霞大橋、濱河廣場等一批重點工程。尤其是實施綠化、美化、亮化工程一年多來,縣城主幹道已全面硬化,安裝了高標准路燈、華燈、高架燈,鋪設了街面磚,一改過去農村小鎮面貌,初步呈現了現代化城市的風貌。

5. 永州的名勝古跡

國家AAAA級旅遊區:永州柳宗元文化旅遊區、東安舜皇山國家森林公園、寧遠九嶷山舜帝陵景區、祁陽浯溪碑林景區、雙牌陽明山旅遊區;
國家AAA級旅遊區:永州萍洲書院、祁陽李家大院、寧遠文廟、江永女書生態博物館、道縣周敦頤故里 ;
國家森林公園:寧遠九嶷山國家森林公園、雙牌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女書習俗、瑤族長鼓舞、祁劇、祁陽小調、舜帝祭典;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南永州都龐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南永州陽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零陵區:永州柳子廟、永州文廟、永州武廟、澗岩頭村周家大院、廻龍塔、朝陽岩石刻、淡岩石刻。
冷水灘區:李達故居。
東安縣:廣利橋、東安樹德山莊。
祁陽縣:龍溪李家大院、浯溪摩崖石刻。
道縣:道縣鬼崽嶺遺址、濂溪故里古建築群、道縣玉蟾岩遺址。
雙牌縣:歲圓樓古建築群。
寧遠縣:寧遠文廟、寧遠舂陵侯城遺址、寧遠泠道故城遺址、雲龍坊與王氏虛堂、久安背翰林祠、舜帝廟遺址。
新田縣:龍家大院。
江永縣:允山玉井古窯址、上甘棠村古建築群。
江華瑤族自治縣:陽華岩摩崖、湘桂古道永州段(江華段)。 永州市富家橋鎮澗岩頭村(第三批)、江永縣夏層鋪鎮上甘棠村(第三批)、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第五批)

6. 新田縣的介紹

新田縣,是湖南省永州市下轄縣。位於湖南省南部、永州市東部,東鄰郴版州市桂陽縣,權南界郴州嘉禾縣,西連寧遠縣,北交祁陽縣及衡陽常寧市。是革命老區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國土資源部和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定點扶貧縣、湘南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范圍。新田山川秀美,景物宜人。境內有福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有「小桂林」之稱的古洞石羊,有南國武當山,有南國第一堡大冠嶺古堡,有南國第一泉鵝井,有龍家大院、彭梓城、談文溪等古民居,還有歷經2400多年風雨的「千年神樹」銀杏之王。境內至今發現的商周、宋、明、清遺址54處,龍泉山商代遺址、文廟、清乾隆皇帝撰寫的《平定準噶爾碑刻》、青雲塔是其中典範。截止2003年,全縣總面積1022.4平方公里,轄19個鄉鎮379個行政村(社區),總人口36.6805萬人。2015年,新田縣鄉鎮調整後,轄1鄉11鎮。

7. 永州及各縣從古到今有什麼名人

名人就不知了,不過永州 江華瑤簇自治縣,是一個民簇特色縣。

8. 新田縣的地勢特徵怎樣

新田縣,是湖南省永州市下轄縣。位於湖南省南部、永州市東部,東鄰郴州市回桂陽縣,南界郴州嘉禾縣,西答連寧遠縣,北交祁陽縣及衡陽常寧市。是革命老區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國土資源部和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定點扶貧縣、湘南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范圍。
新田山川秀美,景物宜人。境內有福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有「小桂林」之稱的古洞石羊,有南國武當山,有南國第一堡大冠嶺古堡,有南國第一泉鵝井,有龍家大院、彭梓城、談文溪等古民居,還有歷經2400多年風雨的「千年神樹」銀杏之王。境內至今發現的商周、宋、明、清遺址54處,龍泉山商代遺址、文廟、清乾隆皇帝撰寫的《平定準噶爾碑刻》、青雲塔是其中典範。
截止2003年,全縣總面積1022.4平方公里,轄19個鄉鎮379個行政村(社區),總人口36.6805萬人。
2015年,新田縣鄉鎮調整後,轄1鄉11鎮。
新田縣境內四面環山,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海拔1080米,最低海拔200米。新田縣境南北長,東西窄,呈向南開口的狹長盆地。五分山丘、三分崗地、二分平原和水面。

9.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縣金陵鎮

石頭城

春秋戰國時期,南京地處「吳頭楚尾」,為吳國置冶城於此。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後,令越相范蠡修築越城於秦淮河畔,為南京最早古城。
公元前306年,楚威王滅越,盡取吳故地,築城於石頭山,置金陵邑,遺址在今石頭城,即南京城西草場門至清涼門之間。
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以金陵有天子之氣,遂改金陵為秣陵以貶斥之。
漢初秣陵相繼為楚王韓信、吳王劉濞之封地。前128年,漢武帝封其子劉敢為丹陽侯,劉胥行為胡孰侯,劉纏為秣陵侯。

六朝古都

195年,孫策渡江占據丹陽、江乘、胡孰、秣陵等縣。208年前後,諸葛亮出使江東,觀察南京山川形勝,作出了「鍾阜龍蟠,石頭虎踞」的著名評語。211年,孫權聽從謀士張紘之言,自京口遷秣陵,改名建業。229年,孫權稱帝,是為吳大帝,自武昌還都建業,是為南京為國都之始。吳石頭城遺址在今南京城西草場門至清涼門之間。
280年,西晉滅吳,改建業為建鄴。後因避晉愍帝司馬鄴之諱,改名建康。琅玡王司馬睿南渡,以建康為根基。317年,司馬睿即位,是為晉元帝,東晉正式建立,定都建康。
420年,劉裕代晉稱帝,是為宋武帝,宋立國,都建康。479年,蕭道成代宋稱帝,是為齊高帝,齊立國,都建康。502年,蕭衍代齊稱帝,是為梁武帝,梁立國,都建康。557年,陳霸先代梁稱帝,是為陳武帝,陳立國,都建康。
吳、東晉、宋、齊、梁、陳合稱六朝,故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今南京圖書館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遺址。六朝建康城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達百萬。經濟發達,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華夏文化之正朔。

蓄勢待發

589年,隋滅陳。隋文帝下令盪平建康城,以石頭城為蔣州治所,隋煬帝時改為丹陽郡。
此後隋、唐兩朝統治者相繼採取抑制南京的策略,將揚州治所自金陵遷至廣陵,曾一度取消南京州一級的建制。唐初,杜伏威、輔公祏義軍占據丹陽郡,歸順唐廷,唐改丹陽為歸化。杜伏威入朝被扣不返,輔公祏起兵反抗,建立宋政權。唐平江南,置升州。758年,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為升州刺史,次年書烏龍潭放生池碑,遺址今存。李白晚年居升州,762年病逝於南京西南之當塗。783年,因藩鎮為亂,唐德宗有意遷都,鎮海軍節度使韓滉整修金陵,然其事未成。
五代楊吳立國,修繕金陵,以為西都。937年,徐知誥(李昪)代吳,南唐立國,定都金陵,改金陵
府為江寧府。
975年,北宋滅南唐,以江寧府為升州。1018年,宋真宗以趙受益(後改名趙禎)為升王,不久立為皇太子,改升州為江寧府。趙禎即位,是為宋仁宗。以江寧為其龍興之地,常以親信之臣(如包拯)為江寧府尹。宋神宗時,王安石兩度以江寧府尹出任宰相,主持變法。1120年,方臘起兵反宋,終未能北取江寧而不能控制江南,導致最終失敗。
1127年,宋高宗即位,接受主戰派人士李綱的建議,改江寧府為建康府,作為東都。不久金兵南下,高宗南逃,以杭州為行在。1137年,在主戰派岳飛等人的堅持下,宋高宗再次返回行都建康。1138年,宋高宗以建都當「修德行而不在於擇險要之地」為名,再次南逃杭州,正式建都,改杭州為臨安府。建康府為陪都。
1275年,元兵南下,以建康府為建康路。1329年,改建康路為集慶路。

開明之城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慶,改集慶路為應天府,作為根據地,朱元璋自稱吳國公。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國號明,是為明太祖。以應天府為南京,以為首都,以開封為北京,以為陪都。1378年,罷北京,改南京為京師。1386年,京師城垣完工。南京是在元代集慶路舊城的基礎上擴建的。城市由三大部分組成,即舊城區、皇宮區、駐軍區。後兩者是明初的擴展。環繞這三區修築了長達33.68公里的磚石城牆,即今南京明城牆。是為世界第一大城垣(其次巴黎;在中國,其次北京)。 南京城牆牆基用條石鋪砌,牆身用10厘米×20厘米×40厘米左右的大型城磚壘砌兩側外壁,中實雜土,所用之磚由沿長江各州府的一百二十五個縣燒制後運抵南京使用,每塊磚上都印有監制官員、窯匠和夫役的姓名,其質量責任制之嚴格可以想見。城牆沿線共辟十三座城門,門上建有城樓。1403年,明成祖升北平為北京,以為陪都。1420年底,明成祖遷都北京,以南京為陪都。1644年,崇禎帝弔死煤山,北京陷。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
1645年,清兵克南京。改南直隸為江南省,應天府為江寧府。1649年,清設兩江總督於江寧。1853年,太平軍攻克江寧,改江寧為天京,以為都城。1864年,清兵克天京,太平天國亡。

10. 建文皇帝的去向

「史書「說
「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後屍於火中「。
(在燕兵攻陷京師後,朱允炆)「遂闔宮自已焚燃。上望見宮中煙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屍於火中,還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呆耶!「
朱棣登位後在給朝鮮國王的詔書上亦曰:「不期建文為權奸逼脅,闔宮自己焚燃「(《明實錄·太宗實錄》。
「棣遣中使出後屍於火,詭雲帝屍,越八日壬申,用學士王景言,備禮葬之。「
「上入宮,忽火發,皇後馬氏暴崩,程濟奉上變僧服遁去。燕王遂入宮。因指燼中後骨以為上!「。
「出家為僧「說
(一)湖南新田大觀堡說
湖南永州新田縣發現明代遺址大觀堡,該古城堡工程規模宏大,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石頭壘成的堡壘周長346米,城牆殘高4米左右,疑為建文帝避難行宮。後經部分文物和史學專家多方求證,認為建文帝極有可能避難新田,中國明史學會會長商傳認為「建文帝蹤跡永州(新田)說出來最晚,但材料最硬」,「「在全國多處出現的建文帝『下落說』中,有的是傳說,有的只有族譜,而只有新田縣有相關碑刻」, 「使建文帝研究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成為關於建文下落的一種很重要的說法」.
該說主要的證據有(不完全統計):
1、龍池寺遺址碑刻記載「夫山曰安曇寺曰龍池」、「自大明皇朝先師鐵峯悟真流亡」、「剃本靖為僧『燕師』」等;梅木塘碑刻記載「聖帝之壽誕,為同人之嘉節,首士齊集虔誠致祭……誓詞惟皇上御極之年歲次月日等謹以……二帝神位前曰,惟二帝職司陰鑒」等。
2、大觀堡遺址
3、其他文物:象牙朝笏;道教神仙人物長卷畫;
4、《史氏族譜》記載
(二)東明寺說
萬曆《錢塘縣志·紀制》記載:「東明寺在安溪大遮山前,建文君為僧至此,有遺像「。(《杭縣志稿》卷八)「相傳朱允炆遁跡至此,時旭日始旦,題曰東明。自歸國後,方知為帝。今范其遺像。有手植牡丹,色白如銀「。明代嘉靖年間《留青日札摘抄》、清代康熙年間《湖堧雜記》中也都有記載。
據2010年12月7日,餘杭縣史志辦張炳林先生從上海圖書館發現《東明寺志》,翻開第一頁,上面寫著「東明寺志敘「五個大字。《東明寺志》(三卷)清釋湛潛篡,清康熙十二年(1674年)版本。寺志中是如此記載:「迨壬午金川變作,啟篋得楊應能度牒及披剃具,佛知運數巳定,乃僧服出遜,由吳興至錢塘遁棲東明山,親灸旵祖座下,凡六載,跡漸彰乃辭去。「由此可見,朱允炆到東明寺出家為僧不是空穴來風,是確有其人其事。當年眾僧們皆尊稱朱允炆為「應能問道老佛「,寺志中還特地將「應能問道老佛「排列在祖師堂的第二位置,僅次於東明禪寺的開法祖師慧旵,明白無疑確定了東明禪寺與朱允炆之間的密切。其中還披露了二個重要信息:所謂「靜室「一是當年東明寺開法禪師慧旵禪師的閉關之處,二是朱允炆在東明禪寺出家為僧的居所,這是初聞。
東明寺大雄寶殿內右側有朱允炆塑像,殿柱上刻有如下對聯:僧為帝,帝亦為僧,一再傳,衣缽相授,留偈而化;叔負侄,侄不負叔,三百載,江山依舊,到老皆空。
朱允炆親手植之桂花,經過日寇焚燒,僅剩樹干。但大難不死,第二年又綻新枝,現枝高葉茂,秋季花開,香溢四野,且金銀雙色各半,傳為奇談佳話。
孟將殿,原有座小廟現已毀,不知是否屬實?民間稱之「罵將殿「。 相傳明成祖派一位朱允炆當朝時的武狀元出身將軍追殺朱允炆。追至東明山,朱允炆痛斥其助紂為虐。他進退兩難:遜帝有恩,今上難違。回京又無顏復命,終而自殺。因該將軍姓孟,後人建孟將軍廟以資紀念。


「自焚而死「說
據永樂年間《實錄》和《明史稿》的記載,朱允炆繼位後,即用兵部尚書齊泰和大常卿黃子澄謀,定策削藩。領兵在外、身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南下,發起「靖難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揮師渡過長江,兵臨南京城下,朱允炆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帥李景隆卻打開金川門迎燕王大軍入城,滿朝文武紛紛投降。朱允炆眼看大勢已去,下令焚宮,頓時火光熊熊,朱允炆攜皇後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嬪侍從等,大都亦隨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宮後,清宮三日,搜查朱允炆下落。宮內侍人都說朱允炆已自焚,並從火堆里扒出一具燒焦的屍體證明之。燕王見到屍體,分不清男女,慘不忍睹。其繼位稱帝後,只得以天子「禮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紀》及《明史·方孝儒傳》均持此說。
「遁入道門「說
據有學者考證,朱允炆晚年化名詹碧雲,隱蹤在江西上饒玉山三清山任三清宮住持道士,在三清福地借修建道教宮觀為掩護,巧妙修築了「明治山詹碧雲藏竹之所「的陵墓和其他相關石雕、楹聯、三清山石刻260餘處,留下了「風流建水翁承贊,樽酒論文千載同「、「方豪上「、「都俞脫生「、「壺市安井「等一系列可供考研的石刻隱逸文化密碼。
此外,在《明史·姚廣孝傳》和《胡濙傳》里記載:明成祖朱棣當了皇帝後,對朱允炆自焚而死,也產生過懷疑,也有人告訴他那具燒焦的屍體是馬皇後的,朱允炆削發為僧外逃了。他就把朱允炆的主錄僧溥洽抓了起來關進監獄長達十餘年,逼他供出朱允炆下落。並派鄭和下西洋「欲尋蹤跡「,派戶科都給事中胡濙遍行郡、鄉、邑長達16年,搜尋朱允炆下落,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個晚上,他已睡下了,但聽說胡濙回來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單獨召見。胡濙訪得朱允炆離開紫禁宮後,削發為僧,既沒有去神樂觀,也沒有去西南、東南周遊避難,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在江蘇吳縣普洛寺內,此後一心為僧,無復國之意。近年徐作生也通過查閱大量文獻和實地考察後,指出: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朱允炆死於江蘇吳縣穹窿山,終年46歲,葬於皇駕庵後的小山坡上。
也有人指出,朱允炆自焚身亡是歷史真實,因為當時燕軍兵臨城下,把紫禁宮團團圍住,朱允炆想逃也來不及了,更何況經考查也無鬼門、御溝逃路。朱允炆也深知他的四叔是個貪權無厭、殘暴無情的武夫,落在他手裡決無好下場,不如以死了之為上策。燕王朱棣也絕不會讓朱允炆活下去,否則,他就不能當皇帝。朱棣為了不留下「殺侄奪位「之臭名,苦心尋找朱允炆下落,留下了歷史疑案。
綜上,朱棣在即位後,下令搜尋朱允炆,這是歷史事實。朱允炆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個未揭開的歷史之謎。
有的學者認為,朱允炆並沒有死,而是走了後門,到了山中去做了和尚,紅崖天書就是他寫下的。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