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曹參遺址
㈠ 蕭何的師傅是誰
應該是「商山四皓」中的一位。
祖師是老子,主張「無為」,「黃老之術」。
黃石公原在庄襄王中擔任股肱大臣,輔佐幼帝有功。後在帝國皇宮中被收為門客謀臣,是專門研究兵法的大學士,曾用名「方衍」。宰相呂不韋主編的古代網路全書式著作《呂氏春秋》中「論威」、「決策」、「三略」等諸篇兵法,都是黃石公撰寫。後受呂不韋與秦皇逼交《太公兵法》之害,又看透他們狼狽為奸的暴政手段,才棄仕與另三位大臣一道歸隱商山,這就有了歷史上著名的「商山四皓」之稱呼。
據宋人羅沁《四皓辯》史記,黃公石,又名夏黃公,姓崔名廣,字少通,因避秦時苟政暴虐,曾隱居湖北谷城黃石山,世稱黃石公,後又在太湖夏黃修道,故曰夏黃公,簡稱「黃公」。
「商山四皓」是秦朝的四位博士: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里季吳實、甪里先生周術。
司馬遷《史記》「蕭相國世家」一篇載:「 蕭相國何者,沛(郡)豐(邑)人也。以文無害,為沛主吏掾。高祖為布衣時,數以吏事護高祖。」出生地在秦朝泗水郡豐邑縣中陽里(即西漢沛郡豐邑中陽里),今屬江蘇豐縣人。蕭何採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張"無為",喜好"黃老之術"。
他年輕時到沛縣(今江蘇沛縣)任功曹,就是縣里獄吏。他平時勤奮好學,思想機敏,對歷代律令頗有研究。蕭何生性勤儉節約,從不奢侈浪費。今江蘇豐縣護城河東岸有其故宅遺址,豐縣博物館現存西漢蕭何故宅記事碑記載:「蕭相國節儉至重,其營城東門北城中陽里僻地。」《江南通志》載:「蕭何宅在豐縣城東門北城下,其地最僻」。意思就是,蕭何把房子建在豐縣城內最偏遠的地方,《史記》記載:何為不治垣屋,令「後世賢,師吾儉」,意思就是蕭何建房子不拉圍牆,為的是讓後代學習他的節儉。他性格隨和,很善於識人,結交了許多好朋友。其中秦泗水亭長劉邦,捕役樊噲,書吏曹參,劊子手夏侯嬰,還有吹鼓手周勃(名將周亞夫的父親),由於他們年齡相近,性格相同,不久便成了莫逆之交。尤其是對劉邦,感情更不一般。他見劉邦器宇軒昂,風骨不凡,談吐也有別於眾人,是大貴之相,所以對他格外佩服,並曾多次利用職權暗中袒護他。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舉起了反秦的大旗,各地豪傑雲集響應,天下大亂。此時的蕭何仍在沛縣當功曹,他和曹參、樊噲、夏侯嬰、周勃等人時常聚會,密切注視著局勢的發展,並暗中與在芒碭山中的劉邦保持著聯系。
蕭何出生於江蘇豐縣古護城河東岸邊的一個小市民家庭,有蕭何宅遺存。早年到沛縣任秦沛縣獄吏。秦末佐劉邦起義。沛縣時代,蕭何為主吏,劉邦屬押解犯人之官吏(亭長),為其下屬。蕭何與漢高祖劉邦、曹參、樊噲皆為沛郡人,但蕭、曹二人已當上官吏,縣中多有好名聲,劉、樊二人之地位相當於地痞,在鄉里父老眼中地位大有不同。劉邦任亭長時,常犯錯,蕭何皆袒護劉邦為其掩過,劉邦也很感激,與蕭何關系良好。蕭何在沛縣為縣令所倚重的主要官僚,但蕭何曾經拒絕來自秦朝中央提出的仕宦機會。當時秦國御史來到沛縣察看各郡國事務實行情形,並召喚沛縣各個從事事務的人問話。蕭何頭頭是道,上論泗水周邊情勢,而以各項歷史典故作終,為秦國御史評為第一。秦國御史想要徵召蕭何進入秦國朝中侍宦,蕭何堅拒,因此仍留在沛縣繼續主吏的工作。
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又協助高祖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被拜為相國。為了避免高祖的誅殺,他以「自毀其名」的方法,以逃避被殺的危機。
高祖死後,他輔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逝世,謚號「文終侯」。蕭何一向很避諱與曹參相比能力,病危時,推薦曹參繼任相國。
㈡ 蕭何曹參以哪家的思想來治國
儒家思想及法家思想
㈢ 蕭何曹參樊噲這么多優質人才竟然都是從小小的沛縣出來的
是的,沒錯。蕭何、曹參、樊噲都是從一個小小的沛縣出來的,不只是他們,就連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劉邦,也是從這個小地方出來的。
所以說,雖然他們都是從小地方出來的,但是幸運的是,他們生逢亂世,還有劉邦這么一個好的領頭人,才讓他們名垂千古。
㈣ 蕭何與曹參誰最有才
漢惠帝即位第二年,年老的相國蕭何病重。漢惠帝親自去探望他,還問他將來誰來接替他合適。
蕭何不願意表示意見,只說:「誰還能像陛下那樣了解臣下呢?」
蕭何和曹參早年都是沛縣的官吏,跟隨漢高祖一起起兵。兩個人本來關系很好,後來曹參立了不少戰功,可是他的地位比不上蕭何。兩個人就不那麼和好。但是蕭何知道曹參是個治國的人才,所以漢惠帝一提到他,他也表示贊成,說:
「陛下的主意錯不了。有曹參接替,我死了也安心了。」
後來,曹參打聽到當地有一個挺有名望的隱士,叫蓋公。曹參把他請了來,向他請教。這個蓋公是相信黃老學說的(黃老就是指黃帝老子),主張治理天下的人應該清靜無為,讓老百姓過安定的生活。
曹參依了蓋公的話,盡可能不多去打擾百姓。他做了九年齊相,齊國所屬的七十多座城都比較安定。
漢惠帝看到曹相國這副樣子,認為他是倚老賣老,瞧不起他,心裡挺不踏實。
曹窋趁假期回家去的時候,就照惠帝的話一五一十跟曹參說了。
曹窋莫名其妙地受了責打,非常委屈,回宮的時候當然向漢惠帝訴說了。漢惠帝也感到很不高興。
曹參說:「我跟蕭相國比較,哪一個能幹?」
漢惠帝不禁微微一笑,說:「好像不如蕭相國。」
曹參說:「陛下說的話都對。陛下不如高皇帝,我又不如蕭相國。高皇帝和蕭相國平定了天下,又給我們制訂了一套規章。我們只要按照他們的規定照著辦,不要失職就是了。」
漢惠帝這才有點明白過來。
曹參用他的黃老學說,做了三年相國。由於那時候正在長期戰爭的動亂之後,百姓需要安定,他那套辦法沒有給百姓增加更多的負擔。因此,當時有人編了歌謠稱贊蕭何和曹參。歷史上把這件事稱為「蕭規曹隨」。
㈤ 漢書·蕭何曹參傳原文及答案
《漢書·蕭何曹參傳》
蕭何,沛人也。以文毋害為沛主吏掾。高祖為布衣時,數以吏事護高祖。高
祖為亭長,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陽,吏皆送奉錢三,何獨以五。秦御史監郡者,
與從事辯之。何乃給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請,得毋行。
及高祖起為沛公,何嘗為丞督事。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
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
少、強弱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圖書也。
初,諸侯相與約,先入關破秦者王其地。沛公既先定秦,項羽後至,欲攻沛
公,沛公謝之得解。羽遂屠燒咸陽,與范增謀曰:「巴、蜀道險,秦之遷民皆居
蜀。」乃曰:「蜀漢亦關中地也。」故立沛公為漢王,而三分關中地,王秦降將
以距漢王。漢王怒,欲謀攻項羽。周勃、灌嬰、樊噲皆勸之,何諫之曰:「雖王
漢中之惡,不猶愈於死乎?」漢王曰:「何為乃死也?」何曰:「今眾弗如,百
戰百敗,不死何為?《周書》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語曰『天漢』,其稱
甚美。夫能詘於一人之下,而信於萬乘之上者,湯、武是也。臣願大王王漢中,
養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漢王曰:「善。」乃
遂就國,以何為丞相。何進韓信,漢王以為大將軍,說漢王令引兵東定三秦。語
在《信傳》。
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撫諭告,使給軍食。漢二年,漢王與諸侯擊楚,何
守關中,侍太子,治櫟陽。為令約束,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輒奏,上可
許以從事;即不及奏,輒以便宜施行,上來以聞。計戶轉漕給軍,漢王數失軍遁
去,何常興關中卒,輒補缺。上以此剸屬任何關中事。
漢三年,與項羽相距京、索間,上數使使勞苦丞相。鮑生謂何曰:「今王暴
衣露蓋,數勞苦君者,有疑君心。為君計,莫若遣君子孫昆弟能勝兵者悉詣軍所,
上益信君。」於是何從其計,漢王大說。
漢五年,已殺項羽,即皇帝位,論功行封,群臣爭功,歲余不決。上以何功
最盛,先封為酇侯,食邑八千戶。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兵,多者百餘戰,
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
戰,顧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諸君知獵乎?」曰:「知之。」「知獵狗乎?」
曰:「知之。」上曰:「夫獵,追殺獸者狗也,而發縱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
徒能走得曾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縱指示,功人也。且諸君獨以身從我,多
者三兩人;蕭何舉宗數十人皆隨我,功不可忘也!」群臣後皆莫敢言。
列侯畢已受封,奏位次,皆曰:「平陽侯曹參身被七十創,攻城略地,功最
多,宜第一。」上已橈功臣多封何,至位次未有以復難之,然心欲何第一。關內
侯鄂秋時為謁者,進曰:「郡臣議皆誤。夫曹參雖有野戰略地之功,此特一時之
事。夫上與楚相距五歲,失軍亡眾,跳身遁者數矣,然蕭何常從關中遣軍補其處。
非上所詔令召,而數萬眾會上乏絕者數矣。夫漢與楚相守滎陽數年,軍無見糧,
蕭何轉漕關中,給食不乏。陛下雖數亡山東,蕭何常全關中待陛下,此萬世功也。
今雖無曹參等百數,何缺於漢?漢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加萬世之
功哉!蕭何當第一,曹參次之。」上曰:「善。」於是乃令何第一,賜帶劍履上
殿,入朝不趨。上曰:「吾聞進賢受上賞,蕭何功雖高,待鄂君乃得明。」於是
因鄂秋故所食關內侯邑二千戶,封為安平侯。是日,悉封何父母兄弟十餘人,皆
食邑。乃益封何二千戶,「以嘗繇咸陽時何送我獨贏錢二也」。
陳豨反,上自將,至邯鄲。而韓信謀反關中,呂後用何計誅信。語在《信傳》。
上已聞誅信,使使拜丞相為相國,益封五千戶,令卒五百人一都尉為祖國衛。諸
君皆賀,召平獨吊。召平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貧,種瓜長安城東,
瓜美,故世謂「東陵瓜」,從召平始也。平謂何曰:「禍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
而君守於內,非被矢石之難,而益君封置衛者,以今者淮陰新反於中,有疑君心。
夫置衛衛君,非以寵君也。願君讓封勿受,悉以家私財佐軍。」何從其計,上說。
其秋,黥布反,上自將擊之,數使使問相國何為。曰:「為上在軍,拊循勉
百姓,悉所有佐軍,如陳豨時。」客又說何曰:「君滅族不久矣。夫君位為相國,
功第一,不可復加。然君初入關,本得百姓心,十餘年矣。皆附君,尚復孳孳得
民和。上所謂數問君,畏君傾動關中。今君胡不多買田地,賤貰貣以自污?上心
必安。」於是何從其計,上乃大說。
上罷布軍歸,民道遮行,上書言相國強賤買民田宅數千人。上至,何謁。上
笑曰:「今相國乃利民!」民所上書皆以與何,曰:「君自謝民。」後何為民請
曰:「長安地陿,上林中多空地,棄,願令民得入田,毋收稿為獸食。」上大怒
曰:「相國多受賈人財物,為請吾苑!」乃下何廷尉,械繫之。數日,王衛尉侍,
前問曰:「相國胡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聞李斯相秦皇帝,有善歸
主,有惡自予。今相國多受賈豎金,為請吾苑,以自媚於民。故系治之。」王衛
尉曰:「夫職事苟有便於民而請之,真宰相事也。陛下奈何乃疑相國受賈人錢乎!
且陛下距楚數歲,陳豨、黥布反時,陛下自將往,當是時相國守關中,關中搖足
則關西非陛下有也。相國不以此時為利,乃利賈人之金乎!且秦以不聞其過亡天
下,夫李斯之分過,又何足法哉!陛下何疑宰相之淺也!」上不懌。是日,使使
持節赦出何。何年老,素恭謹,徒跣入謝。上曰:「相國休矣!相國為民請吾苑
不許,我不過為桀、紂主,而相國為賢相。吾故系相國,欲令百姓聞吾過。」
高祖崩,何事惠帝。何病,上親自臨視何疾,因問曰:「君即百歲後,誰可
代君?」對曰:「知臣莫如主。」帝曰:「曹參何如?」何頓首曰:「帝得之矣,
何死不恨矣!」
何買田宅必居窮辟處,為家不治垣屋。曰:「今後世賢,師吾儉;不賢,毋
為勢家所奪。」
孝惠二年,何薨,謚曰文終侯。子祿嗣,薨,無子。高後乃封何夫人同為酇
侯,小子延為築陽侯。孝文元年,罷同,更封延為酇侯。薨,子遺嗣。薨,無子。
文帝復以遣弟則嗣,有罪免。景帝二年,制詔御史:「故相國蕭何,高皇帝大功
臣,所與為天下也。今其祀絕,朕甚憐之。其以武陽縣戶二千封何孫嘉為列侯。」
嘉,則弟也。薨,子勝嗣,後有罪免。武帝元狩中,復下詔御史:「以酇戶二千
四百封何曾孫慶為酇侯,布告天下,令明知朕報蕭相國德也。」慶,則子也。薨,
子壽成嗣,坐為太常犧牲瘦免。宣帝時,詔丞相、御史求問蕭相國後在者,得玄
孫建世等十二人,復下詔以酇戶二千封建世為酇侯。傳子至孫獲,坐使奴殺人減
死論。成帝時,復封何玄孫之子南
㈥ 蕭何曹參什麼關系
曹參微賤時,與蕭何很要好;蕭何做了將相以後,兩人有了隔閡.蕭何病重將死時,他向皇帝推薦曹參當相國.曹參當相國後,所做的事情與蕭何生前毫無變更,完全遵循蕭何的定法行事.
㈦ 曹參和蕭何的關系如何
曹參當初微賤的時候,與蕭何關系很好;等到後來都做了將相,互相之間有一些隔閡。內待到蕭何將容要死時,所推重的賢明之人唯有曹參。曹參取代蕭何做了漢朝的相國,處理政事沒有什麼改變,一概遵從蕭何生前制定的規章制度。
㈧ 蕭何 曹參 規矩 沿襲 猜1個成語
蕭規曹隨 蕭何創立了規章制度,死後,曹參做了宰相,仍照著實行。
㈨ 蕭何、曹參都是有膽識有謀略的人,為何沛縣起義時,卻讓劉邦當老大
為什麼會讓他當老大?因為劉邦有人,有膽量,而他們那個時候正在逃亡,什麼也沒有,只有理論知識,所以就擁護劉邦當老大。
陳勝吳廣起義的初步勝利,讓很多野心家開始蠢蠢欲動,按耐不住,想當初,秦國以強大武力橫掃打壓六國的時候,各國都是傷亡慘重,短短幾的時間是無法讓這段血仇淡化抹去,統一天下過後,秦國不體恤老百姓,建造華麗的阿房宮,修建皇陵,使得百姓對秦怨聲載道,不滿到了極點.....
縣令聞言贊同,並派和劉邦平時交好的樊噲去勸說劉邦回來,劉邦覺得是好事情,就帶著手下小弟們返回沛縣,結果到沛縣城下的時候,沛縣縣令又不知道為什麼反悔了,不讓劉邦進城,還要殺蕭何、曹參兩人。蕭何、曹參二人僥幸躲過一劫,劉邦知道過後,劉邦非常憤怒,便鼓動百姓和他一同起義。這樣的情況下劉邦才有號召力,有能力,所以劉邦當老大。
㈩ 詠懷古跡其五中頸聯用了蕭何和曹參等典故有何用意
這個用了下可以炒菜等典故有什麼用意做事,通過這個內容的描寫,結果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