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縣戰國漢代遺址
❶ 想知道: 張掖市 張掖青龍堂 在哪
代表
(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發現於1973年,中國一個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的歷史。不同類型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建築構件的7000多件文物出土了兩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發現了世界上第一個人工種植水稻,最古老的木結構井,第一紡織技術,第一艘紙漿......河姆渡遺址展現燦爛的原始文化,有力的證據: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是中國民族的燦爛文化的發源地。在1979年,這一結論已被寫進中學歷史教科書。
位於赤峰市區的東北角,紅山紅山文化:中國北方新石器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古文化,
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是一個分布的太湖流域,5300至4000年前的古代文化。位於餘杭良渚遺址群的領土,是良渚文化的中心。良渚文化的遺址群將成為實證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的聖地。
其他有
西侯度遺址
在芮城縣瑤鄉西侯度村,約180萬年前,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中國舊石器時代遺址。動物化石出土巨河狸,鯉魚,山西軸鹿,的表面粗糙軸鹿,厚麗牛,山西披毛犀,三匹馬,中國古代野牛,的津南麋鹿,步驟的羚羊,李野豬,非農產品市場准入等。石器出土數量不多,主要是作為原料石英砂,石核類型,片,斬,刮削器和大三角指出。此外,在文化層中還出土了一些燒骨,這是最早的人類用火的證據。石制工具和切割痕跡的鹿角和燒骨的發現,證明遠180萬年以前,這里就有人類活動。該遺址屬於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匼河遺址
廢墟,E河村附近永濟市芮城縣風陵渡,獨立村北流,北,南老河辰南溝流,芮城縣,17個地點的嘴長為13.5公里的范圍內舊石器遺址群,是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中國代表性的文化遺址,地質時代早更新世河,北部地區,大約60萬年前。在1957年發現的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1980年至1960年,有5次的探索,動物化石出土的腫骨鹿,披毛犀,平板角鹿麗蚌,蘆葦水牛,兩馬,野豬,該部門的劍齒象東方劍,齒象,那抹像,3 - 趾馬。石製品,石核,片石,石英岩的主要原料為代表的文物。新石器時代的數量較少,鍵入斬,刮削器,三角尖,小而尖的石球。該遺址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南海峪岩洞
垣曲縣毛家灣的的頭村口的中國南海峪溝,鎮店之東的山的那一邊,是全省唯一的舊石器早期洞穴遺址。發現於1957年,於1958年出土。相鄰的三個地點洞穴遺址震旦系砂質石灰岩區文物和化石的黃褐色角礫岩。含有動物化石發現的第一個位置的遺體石製品和用火,第三位的動物化石和石製品也有第二的位置。該網站的北京人後期文化非常相似,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下馮遺址
夏縣以北15公里的城市東下馮村東北龍河南,南北露台,二里頭文化東下馮典型類型的網站,其絕對年齡放射性碳測年3500-3900年前從公元前1900年至公元前1500年。 ?面積約25萬平方米的用地面積。的春天1959年的考古調查,發掘於1974年。廟底溝兩個新石器晚期文化遺址西和河南龍山文化遺址,東,南二里崗文化牆和圓形大廳的基址北部的東周時期的商代早期仍然存在。該網站可以分為六種,其中包括一至四個的情況下,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文物有坑,房子,墓葬,水井,溝,道。的文物有不同的紋理石,骨,銅,陶瓷等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兵器,樂器。出土的青銅箭頭,鑿和石范圍,時間已經進入了青銅時代。
東下馮遺址,探索夏文化問題,促進夏代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是一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西殷墟
位於夏咸尉郭鄉西陰村東北的土壤巨石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遺址。在這15年(1926年)發現並挖掘出的陶器共60盒,石,骨等文物出土,蠶繭化石的一半。抗戰期間,日本大盜掘西方陰文物的卡車數量之多。 1959年至1963年,文物工作委員會和中國社科院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山西調查面積?500x600米,遺物包含有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廟底溝兩個文化和河南龍山文化三里橋三個時期的文化遺存類型。在1995年的秋天,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再次發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是一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涇村網站
西北萬榮縣萬泉鄉荊村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有500米。 300米,300米,南北文化層厚度為2米的遺址范圍內的事情。在未來20年(1931年),陝西省圖書館,北京女子師范學院和美國弗利爾美術館合作研究所發掘的廢墟。這兩種小米和高粱暴露的窯坑出土的穀物硬質合金。收集紅陶,灰陶,彩陶,夾砂陶器。網站還是比較完整,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新石器時代遺址,是一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夏縣埝掌鎮崔家河村北崔河遺址,位於新絳縣交叉水鎮周家村,東至的周家網站,位於新絳縣澤掌鎮光西北村光村遺址在新絳縣橫橋鎮魏村南萬安鄉,新疆縣馬村南馬庄遺址,位於聞喜縣陽金隅鄉西魏廢墟中坑村西回坑網站,生村西在永濟市蒲州鎮石頭村北石庄遺址的金盛庄遺址,位於在荷蘭縣大王鄉,嶺底鄉坡頭村荷蘭人縣坡頭遺址,位於平陸縣,西侯鄉村的的趙趙溜進廢墟。
古動物化石網站
土橋溝化石點
位於垣曲縣古城鎮寨里村土橋溝。中國15年(1926年),瑞典的古生物學家安德森發現。東西10 - 14公里,14至16公里,南北,出土和甲殼類,淡水軟體動物,黃猴8種動物化石,距今約5000萬年,是最早的國際人類進化和上新世地層的開始。的情況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譚譚岩垣曲縣毛家灣鎮城南村的龍骨山的岩石化石遺址坐落在山坡上,發現於1957年。面積50萬平方米,是晚更新世。出土石英石,馬牙,鹿的牙齒等化石。的情況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單頭的化石遺址
位於永濟,獨立後壽陽澗河鄉沿南溝和北頭村。 1953,1974 Sciences學習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確定了一系列的文化遺址與河辰。出土化石的化石象牙,水牛,猴子,羚羊角,和大量的石核,斧頭,刀,刮刀等。
七里坡化石遺址
位於平陸縣杜馬鄉七里坡村頭崖口東南800米。 1958年11月,麂化石採集。
武隆廟溝化石遺址
在平陸縣杜馬鄉大澗北村西200米。 3000米長,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寬150米,溝西岸的湖相沉積層,砂礫石層,堆積厚度2-6米,黃河,喜歡的三匹馬和其他故障哺乳動物化石出土。案件中更新世時期。
曉東燕化石遺址
平陸縣延村位於東延溝。 2000米長,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寬150米。黃河兩匹馬,鹿,羚羊和其他哺乳動物化石,出土的溝崖腰兩側湖相沉積的沙層和礫石層沉積厚度為2-6米。案件中更新世時期。
古城遺址
商城遺址
坐落在古老的城市垣曲縣南關外美分,清河和黃河高的平台。發現於1984年,於1985年挖掘出來的。市面積約12萬平方米。保存在北城牆的地面上,長330米,寬5-12米,高3-5米,殘存的夯土層夯窩是很清楚的,其他三面的牆壁被保留在地面。東南亞的城市街區,文化層的厚度,坑,儲藏坑,和其他網站中東部夯土建築基地址,可能是宮殿區。一個高,大口尊,壺,罐,豆,和其他青銅器文物,陶器,有鼎,嘉,MG,除了補骨。根據地層和出土的材料判斷,最新不遲於商代二里崗上層文化,更完整的一面的商代小鎮的,的早期歷史的研究提供什麼樣的信息是很重要的。
純水市商城遺址
在毫城村位於垣曲縣城東南25公里的第二個平台上,在1989年的發掘。城市是邊長為300米的正方形。早期的陶器,夯土層西南角的龍坑更多漢墓。出土的雙環平原扁壺,高和仰韶文化彩陶片和許多漢磚。中國歷史調查,博物館的廢墟中一個重要的研究供應商,他們以前的文化。遺址現存元致和元年(1328)立「的商代成湯聖王Liezu排名毫米故事片」石。
禹王城遺址
於王村,廟後辛庄,過村,位於夏縣禹王鄉區,傳說夏禹曾住,它通常被稱為「禹王城。據考證,禹王城春秋時衛國郭安邑城,是秦,漢,由靳喝崬郡治劃分成廢墟的大城府,在城市,在城市的東南角最大的城市在中部大城府廟的小鎮,禹廟。小城鎮小城鎮在西南地區。大城市如梯形,總面積13平方公里。被城牆環繞的排版保存較好的北牆和西牆的沖擊,除了北牆,其餘的牆壁是不直。東牆殘長1530米,西牆,約4980米,南壁長3565米,2100米長的北牆,橫向的保護護城河。北方城市的戰國時代坑市市中區東廟後辛庄北,灰層,發現了戰國中後期的手工業作坊。在城市廣場,總面積?6平方公里,西,南城牆,西壁的一部分偉大的城市南牆1522米,北牆長,960米長的東牆現有的城市遺址,堆積層厚2米左右的戰國時期的遺跡,但主要是漢代文物。出土的文物分析,在大城府的一個小城市小城??鎮總面積?754000平方米,缺少的形狀去到東南角的矩形。西牆和北牆930米長,850米,寬1.4米,牆壁上現有的19秋季測試插座在發掘出土的文物,大罐,盆,蒸鍋,水壺,碗和其他容器的范濤,雕刻「東」鏟風扇,謹慎凡,車轡范六角承的范圍內,圓筒形蓋范圍,除了模式的范圍內。瓦子板瓦,筒瓦,瓦當雲紋圓瓦當,五銖錢,二錢,鐵渣的一半。是一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衛城遺址
位於芮城可見的南北牆壁,地面縣城2.5公里處。蔡定劍村,鐵家莊,西古城東0.5公里的龍泉村,村南,北至永樂宮北,南永樂宮門前,一個正方形,周長4500米。地的城牆上方的地面上的殘留物L-7米以上,寬度一般在13-15米之間的城市。牆的排版更好地保護城市的三個角落的古老城市的東南,西北,東北,有一個月牙形的城市以外的夯土台。市出土的南,豆,罐,瓷磚和其他文物的東周時期,在西周晚期的春季和秋季早期墓葬中出土的幾批青銅器蔡定劍村,西部的城市。的情況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玉壁城遺址
位於稷山縣5公里,西南,白宮在村西。三面的東,西,北,所有的深溝巨壑,地勢險要。始建於玉壁的西魏大同四年(538年),系西魏先鋒抵禦的東魏入侵。玉城牆早已是浪費,只要被夷為平疇,CD西,南兩側有夯土遺址。連接到城市的北部和西部的城市,每一個平頂丘,前者是城堡,現在北堡暗道倖存。城東溝的半坡的地方,真正的直接玉壁城道鑿寬0.8-1米,高約1.2-1.8米,東魏高歡解圍。研究北朝史和古代戰爭的意義。
❷ 陝西123件國寶級文物都有哪些
延安革命遺址 1937-1947年 延安市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漢至宋 漢中市 大雁塔 唐 西安市 小雁塔 唐 西安市 興教寺塔 唐 西安市長安區 西安城牆 明 西安市 西安碑林 漢至近代 西安市 葯王山石刻 隋至明 銅川市 半坡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 豐鎬遺址 周 西安市長安區 阿房宮遺址 秦 西安市 漢長安城遺址 西漢 西安市 秦陵兵馬俑
大明宮遺址 唐 西安市 黃帝陵 黃陵縣 秦始皇陵 秦 西安市臨潼區 茂陵(漢武帝劉徹墓) 西漢 咸陽市 霍去病墓 西漢 咸陽市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墓) 唐 咸陽市禮泉縣 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墓) 唐 咸陽市乾縣 順陵(武則天之母楊氏墓) 唐 咸陽市 陝西境內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西安事變舊址 1936年 西安市 藍田猿人遺址 舊石器時代 藍田縣 周原遺址 西周 扶風縣、岐山縣 司馬遷墓和祠 西漢至宋 韓城市 陝西境內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瓦窯堡革命舊址 1935年 子長縣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 1937-1946年 陝西省西安市 大佛寺石窟 唐 咸陽市彬縣 鍾山石窟 北宋 子長縣 昭仁寺大殿 唐 咸陽市長武縣 西嶽廟 明至清 華陰市 西安清真寺 明至清 西安市 秦雍城遺址 東周 鳳翔縣 秦咸陽城遺址 戰國至秦 咸陽市 黃堡鎮耀州窯遺址 唐至元 銅川市 長陵 西漢 咸陽市 杜陵 西漢 西安市長安區 橋陵 唐 蒲城縣 扶托村 商周 西安市戶縣 陝西境內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姜寨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臨潼區 鄭國渠首遺址 戰國 咸陽市涇陽縣 魏長城遺址 戰國 華陰市、大荔縣 、韓城市 統萬城遺址 十六國 陝西省靖邊縣 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包括青龍寺遺址) 隋、唐 西安市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 隋、唐 麟游縣 灞橋遺址 隋-元 西安市 華清宮遺址 唐 西安市臨潼區 武侯墓 三國 漢中市勉縣 泰陵 隋 咸陽市 永陵 西魏 富平縣 仙游寺法王塔 隋 周至縣 府州城 五代-清 府谷縣 西安鍾樓、鼓樓 明 西安市 水陸庵 明 藍田縣 延一井舊址 清 延長縣 陝西境內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甜水溝遺址 舊石器時代 大荔縣 花石浪遺址 舊石器時代 洛南縣 元君廟--泉護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華縣 康家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 老牛坡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商 西安市 櫟陽城遺址 戰國至漢 西安市 京師倉遺址 西漢 華陰市 良周遺址 秦、漢 澄城縣 東渭橋遺址 唐 高陵縣 玉華宮遺址 唐 銅川市 西漢帝陵 西漢 咸陽市、西安市 唐代帝陵 唐 富平縣、蒲城縣、三原縣、涇陽縣、禮泉縣、乾縣 三原城隍廟 明 三原縣 鳩摩羅什舍利塔 唐 戶縣 公輸堂 明 戶縣 倉頡墓與廟 明、清 白水縣 泰塔 北宋 旬邑縣 香積寺善導塔 唐 西安市長安區 西安城隍廟 明、清 西安市 白雲山廟 明、清 佳縣 八雲塔 唐 周至縣 涇陽崇文塔 明 涇陽縣 彬縣開元寺塔 北宋 彬縣 韓城普照寺 元 韓城市 韓城文廟 明 韓城市 韓城城隍廟 明 韓城市 黨家村古建築群 明、清 韓城市 耀縣文廟 明 銅川市耀州區 澄城城隍廟神樓 明 澄城縣 鎮北台 明 榆林市 重陽宮祖庵碑林 鍾馗故里、財神劉海故里 元至清 戶縣 慈善寺石窟 隋、唐 麟游縣 洛川會議舊址 1937年 洛川縣 楊家溝革命舊址 1947~1948年 米脂縣 陝西境內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龍崗寺遺址 舊石器時代至漢 南鄭縣 石峁遺址 新石器時代 神木縣 石摞摞山遺址 新石器時代 佳縣 李家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鄉縣 北首嶺遺址 新石器時代 寶雞市 東龍山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漢 商洛市 橫陣遺址 新石器時代 華陰市 李家崖城址 商至周 清澗縣 梁帶村遺址 周 韓城市 楊家村遺址 周 眉縣 法門寺遺址 南北朝至清 扶風縣 麟州故城 唐至明 神木縣 秦東陵 秦 西安市 張騫墓 漢 城固縣 明秦王墓 明 西安市 蔡倫墓和祠 清 洋縣 精進寺塔 唐至宋 澄城縣 長安聖壽寺塔 唐 西安市 長安華嚴寺塔 唐 西安市 百良壽聖寺塔 唐 合陽縣 昭慧塔 唐 高陵縣 開明寺塔 唐 洋縣 大秦寺塔 宋 周至縣 太平寺塔 宋 岐山縣 武陵寺塔 宋 永壽縣 神德寺塔 宋 銅川市 法王廟 宋至清 韓城市 北營廟 元 韓城市 五門堰 元 城固縣 吳堡石城 明至清 吳堡縣 周公廟 明至清 岐山縣 榆林衛城 明至清 榆林市 張良廟 明至清 留壩縣 扶風城隍廟 明至清 扶風縣 玉皇後土廟 明至清 韓城市 玄武廟青石殿 明 合陽縣 慶安寺塔 明 渭南市 咸陽文廟 明 咸陽市 盤龍山古建築群 明 米脂縣 姜氏庄園 清 米脂縣 豐圖義倉 清 大荔縣 靈岩寺摩崖 漢至民國 略陽縣 石泓寺石窟 隋至明 富縣 楊珣碑 唐 扶風縣 萬安禪院石窟 宋 黃陵縣 易俗社劇場 民國 西安市 渭華起義舊址 1927年 華縣 吳旗革命舊址 1935年 吳起縣 保安革命舊址 1936年~1937年 志丹縣
❸ 介紹下青龍縣歷史故事
古代時期
春秋時為山戎國地,戰國時屬燕國。秦、西漢時屬右北平郡,東漢屬遼西郡。北齊入北平郡。隋屬柳城郡。唐乾元年間改屬河北道營州,為柳城縣地。遼開泰二年(1013年)屬中京道大定府潭州龍山縣地。金為北京路大定府龍山縣地。元屬遼陽行省大寧路龍山縣地。明洪武中廢龍山縣,遂分屬永平府撫寧、遷安二縣。清因之,乾隆二年(1737年)析撫寧縣東境置臨榆縣,本縣蘧分屬撫寧、臨榆、遷安三縣。
民國時期
民國十九年(1930年)析上述三縣長城以北地區置都山設治局,駐地雙山子,屬河北省。二十二年(1933年)被日軍侵佔,始建青龍縣,縣署駐大杖子(今青龍鎮),屬偽熱河省。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曾於1941至1942年間建立遷(安)青(龍)平(泉)聯合縣,屬晉察冀邊區冀東專區。1943年7月遷青平縣及承(德)青(龍)、青(龍)平(泉)二辦事處屬冀熱邊區第二專區,遷(安)盧(龍)青(龍)、凌(源)青(龍)綏(中)二縣屬第三專區。1945年遷青平、遷(安)遵(化)青(龍)二縣屬冀熱遼區十五專區。1946年撤銷聯合縣,建青西縣(駐寬城),屬冀東區十二專區,同年夏改屬熱河省第十七專區。1946年12月青龍、青西(縣佐)二縣由熱河省劃歸冀東區,屬十二專區;1947年4月改屬冀東區十七專區,後撤銷青西縣,建青平縣。1940年1月青龍、青立二縣劃歸熱河省,後撤銷青平縣。
新中國時期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青龍縣仍屬熱河省。1956年1月1日青龍縣由熱河省劃歸河北省,屬承德專區。1960年5月3日撤銷承德專區,青龍縣劃歸承德市。1961年6月23日復設承德專區,青龍縣還屬之。1962年8月20日析青龍縣及興隆、承德二縣部分地區,設立寬城縣。1970年承德專區改稱承德地區,青龍縣屬之。1983年5月6日青龍縣劃歸秦皇島市管轄。
❹ 古代,應龍,青龍之類有什麼區別或者應龍就是青龍的一種幫忙介紹一下周邊,謝謝
應龍簡介
之一
古代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相傳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之二
古代傳說中善興雲作雨的神。
《山海經校譯》相關文摘
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應龍處南極①,殺蚩尤與誇父②,不得復上,故下數旱③。 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①應龍:傳說中的一種生有翅膀的龍。
《述異記》中記述
「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 應龍稱得上是龍中之精了,故長出了翼。相傳應龍是上古時期黃帝的神龍,它曾奉黃帝之令討伐過蚩尤,並殺了蚩尤而成為功臣。在禹治洪水時,神龍曾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此神龍又名為黃龍,黃龍即是應龍,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應龍的特徵是生雙翅,鱗身脊棘,頭大而長,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四肢強壯,宛如一隻生翅的揚子鱷。在戰國的玉雕,漢代的石刻、帛畫和漆器上,常出現應龍的形象。
靈獸—青龍
簡介
青龍
青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四象之一,根據五行學說,它是代表東方的靈獸,青龍既是名字也是種族,青龍的方位是東,左,代表春季;白虎的方位是西,右,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上,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下,代表冬季。 在中國二十八星宿中,青龍是東方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的總稱。 東方七宿亦名蒼龍,蒼龍的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這七宿的形狀又極似龍形,從他們的字義上就可以看出來,角是龍的角,亢是頸項,氐是本,就是頸根,房是膀,是脅,心是心臟,尾是尾,箕是尾末。
青龍的故事 在五行學說盛行的年代裡,慢慢的也開始流傳著有關青龍的故事;五行家們照著陰陽五行給東南西北中配上五種顏,而每種顏色又配上一個神獸與一個神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天之四靈,以正四方,王者制宮闕殿閣取法焉。
在古時候的中國,頭有角的為公龍;雙角的稱為龍,單角的稱蛟;無角的為螭,古時玉佩常有大小雙龍,仍稱母子螭;龍的地位遠高於印度。因在中國龍是神物、是至高無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徵。 也是東方的代表、五行中是屬木的,也因青色是屬木的,故此有左青龍、右白虎的說法。 星宿的是用廿八星宿中,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古人把它們想像成為龍的形象,因位於東方,按陰陽五行給五方配色之說,東方色青,故名「青龍」。
❺ 中日甲午戰爭歷史遺址劉公島在青島嗎
不在,在威海。
劉公島位於山東半島最東端的威海灣內,人文景觀豐富獨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戰國遺址、漢代劉公劉母的美麗傳說。
又有清朝北洋海軍提督署、水師學堂、古炮台等甲午戰爭遺址,還有眾多英租時期遺留下來的歐式建築,素有「東隅屏藩」和「不沉的戰艦」之稱。
其北部海蝕崖直立陡峭,南部平緩綿延,森林覆蓋率達87%,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譽。
(5)青龍縣戰國漢代遺址擴展閱讀:
劉公島是中國第一支海軍北洋水師的誕生地、甲午海戰的主戰場。登上劉公島,在蒼翠的綠樹環繞中,一種海風的咸腥與鐵甲的鉛重味撲面而來。
島上隨處可見對百年前那場慘烈戰役的紀念。北洋海軍提督署是由前、中、後三座院落構成的清式古典建築,正門懸掛的海藍色牌匾上是李鴻章親筆題寫的「海軍公所」四個大字。
院內廣場上,兩排清代青龍軍旗在風中獵獵飄展,似乎仍在為即將出征的戰士們壯助軍威。
提督署內,數千件珍貴文物向人們講述著北洋海軍從建立到覆滅的悲壯歷史。當年的海軍提督丁汝昌就是在這里辦公,現在的丁汝昌紀念館是這位將領當年的寓所,院中至今還留有他當年親手栽種的一株百年紫藤。
再走不遠,便可見一座用青灰色的磚牆圍起來的幽靜庭院,那是經過修復的水師學堂,始建於1890年,是晚清政府雄心勃勃地立志培養海之驕子的近代學校。
為了增強歷史感,景區在當年的教室里放置了一些神態逼真的蠟像,比如一位金發碧眼的洋教官正在給三名穿著海藍色水手服、圍著地球儀的清代學生講解世界地理。
水師學堂當年開設有英文、幾何、代數、駕駛、天文等諸多現代課程,可惜,它只培養出一屆畢業生,便在甲午戰火中化為斷壁殘垣了。
劉公島上還留有6座清代的炮台以及配套用的地下通道、兵舍、彈葯庫等設施。如今,劉公島上駐扎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游覽時,能看見他們操練和巡邏的身影。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劉公島走進甲午海戰歷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劉公島
❻ 河北省青龍縣歷史
古代時期
春秋時為山戎國地,戰國時屬燕國。秦、西漢時屬右北平郡,東漢屬遼西郡。北齊入北平郡。隋屬柳城郡。唐乾元年間改屬河北道營州,為柳城縣地。遼開泰二年(1013年)屬中京道大定府潭州龍山縣地。金為北京路大定府龍山縣地。元屬遼陽行省大寧路龍山縣地。明洪武中廢龍山縣,遂分屬永平府撫寧、遷安二縣。清因之,乾隆二年(1737年)析撫寧縣東境置臨榆縣,本縣蘧分屬撫寧、臨榆、遷安三縣。
民國時期
民國十九年(1930年)析上述三縣長城以北地區置都山設治局,駐地雙山子,屬河北省。二十二年(1933年)被日軍侵佔,始建青龍縣,縣署駐大杖子(今青龍鎮),屬偽熱河省。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曾於1941至1942年間建立遷(安)青(龍)平(泉)聯合縣,屬晉察冀邊區冀東專區。1943年7月遷青平縣及承(德)青(龍)、青(龍)平(泉)二辦事處屬冀熱邊區第二專區,遷(安)盧(龍)青(龍)、凌(源)青(龍)綏(中)二縣屬第三專區。1945年遷青平、遷(安)遵(化)青(龍)二縣屬冀熱遼區十五專區。1946年撤銷聯合縣,建青西縣(駐寬城),屬冀東區十二專區,同年夏改屬熱河省第十七專區。1946年12月青龍、青西(縣佐)二縣由熱河省劃歸冀東區,屬十二專區;1947年4月改屬冀東區十七專區,後撤銷青西縣,建青平縣。1940年1月青龍、青立二縣劃歸熱河省,後撤銷青平縣。
新中國時期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青龍縣仍屬熱河省。1956年1月1日青龍縣由熱河省劃歸河北省,屬承德專區。1960年5月3日撤銷承德專區,青龍縣劃歸承德市。1961年6月23日復設承德專區,青龍縣還屬之。1962年8月20日析青龍縣及興隆、承德二縣部分地區,設立寬城縣。1970年承德專區改稱承德地區,青龍縣屬之。1983年5月6日青龍縣劃歸秦皇島市管轄。
❼ 四川省宣漢縣的古建築
宣漢縣抄,始建於東漢和帝8年(公元96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
一、百里峽景區歷史悠久,為國家AAAA 級旅遊風景區。其中有秦末漢初樊噲屯兵駐扎留下的將軍坪、跑馬梁、拴馬石、大通險道及石棧道等遺址,有張獻忠、白蓮教留下的青龍寨、大寨子等遺址 。
二、羅家壩遺址。位於四川省宣漢縣普光鄉進化村,時代從新石器時代、商周時期、春秋戰國一直延續到漢代,距今約4500年。它是巴人發祥地遺址,其價值不亞於三星堆文化遺址。
其餘的要麼是風景名勝,要麼是近現代建築,就沒有列舉了。
❽ 青龍戟什麼時候有記載,或是有考古發現
「十八般兵器」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中國古籍記載里認為,刀、槍、弓、箭為黃帝所造;「二八般兵器」是戰國時代軍事家孫臏、吳起所創。其實這些兵器的出現比黃帝、孫臏、吳起時代要久的多,至少在中石器時期,我們的祖先為了防身和狩獵需要,就開始懂得製造和使用木棒、石刀、石斧等一類原始的兵器。在我國各地新石器時代的個文化遺址中,還發現了用石料、獸骨和蚌殼磨成的箭鏃。 到了商代,開始使用青銅鑄造刀、槍、鉞等兵器。戰國時代,懂得使用鐵來鑄造制兵器。到了漢代和魏晉時期。戰國時代,民生得使用鐵來鑄造制兵器。到了漢代和魏晉時期,由於我國南方冶金事業的進一步發展,開始普遍使用鐵和鋼鑄造刀、槍、劍,各種各要的兵器也開始多了起來,南北朝以後,銅制的兵器都由鐵和鋼代替。到了明代,「十八般兵器」基本上已完備定型。 「十八般兵器」一詞在古書中還找不到,明代謝肇 《五雜俎》,清代褚人獲《堅 集》兩書中都只有「十八般武藝」之說。顯然,「十八般兵器」一詞是後人所造。「十八般兵器」究竟指的是哪些兵器,,因為年代、地區和流派的不同,對「十八般兵器」的解說也各異。匯總起來。古今有以下十多種不同的說法。 據《五雜俎》和《堅 集》兩書所載,「十入般兵器」為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黃、鐧、撾、殳(棍)、叉、耙頭、錦繩套索、白打(拳術)。後人稱其為「小十八般」。 最早是漢武於元封四年(公元前107),經過嚴格的挑選和整理,篩選出18種類型的兵器:矛、鏜、刀、戈、槊、鞭、鐧、劍、錘、抓、戟、弓、鉞、斧、牌。棍、槍、叉。 到了三國時代,著名的兵器鑒別家呂虔,根據兵器的特點,對漢武帝欽定的「十八般兵器」重新排列為九長九短。九長:刀、矛、戟、槊、鏜、鉞、棍、槍、叉;九短:斧、戈、牌、箭、鞭、劍、鐧、錘、抓。 今天,武術界普便對「十八般兵器的解說則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鏜、棍、槊、棒、拐、流星。 從以上各說看,十八般武藝所列兵器大同小異,形式和內容卻十分豐富。有長器械,短器械。軟器械、雙器械;有帶鉤的、帶刺的、帶尖的、帶刀的、有明的、暗的;有攻的、防的;有打的、殺的擊的、射的、擋的。 可見,十八般武藝所列兵器,是古代大師的兵器(約有四百多種)中,在實戰時最常用的一部分。
戟是器械的一種,始於商周。系由古代兵器演變而來。戟有「一條龍」的說法,即龍頭、龍口、龍身、龍四爪、龍尾。其頭能攢,口能刁,身能貼、靠,爪能抓,尾能擺。有青龍探爪、黑龍入洞、懶龍翻身、烏龍擺尾等式子。戟分馬上戟和步下戟,雙手執這,還可一手握桿,另一手握於月牙內的鐵樑上。長戟桿長於大刀,有能舞花,諺稱「劍無纏頭,戟無花。」戟可左右手前後換把使用,其出之勢如同戳棍,故叫「戟扎戳勢」各派戟法差異較多,以六路戟法為最佳。戟最基本用法有貼、靠、剁、片、鉤、摟刁、提等。 青龍戟(單月牙,桿上畫有盤龍,朱漆為飾,懸系彩鉞叫金錢豹尾子
❾ 重固鎮的文化遺址
福泉山遺址
福泉山遺址因為遺址內的「福泉山」而命名。福泉山又名薛道山、覆船山,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東西長約94米、南北寬84米、高7.5米。20世紀80年代,通過大規模的考古發掘,證明福泉山主體是人工堆築而成的高台墓地,共出土玉器、石器、陶器等各類文物達2800餘件。福泉山完整保留了距今6000以來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存,有新石器時代的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與戰國、漢代等時期遺址。2010年福泉山遺址被授牌,成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2013年被定為全國150處大遺址之一,也是上海市唯一一處國家級大遺址。它被譽為「東方的土建金字塔」、「古上海的歷史年表」、「上海的發祥地」。
駱駝墩遺址
駱駝墩古文化遺址位於重固鎮北約1.5公里處,土墩東西長35米,南北寬20米,高約2.5米。清光緒青浦縣志上有相傳,「宋理宗林如墓葬於此」的記載。遺址發現於1957年,1959年被列為青浦縣文物保護單位。
金涇橋
金涇橋又名觀月橋,座落於章埝村河東街南市,是一座拱形單拱石橋。光緒版青浦縣志雲:「章伯顏於金湄建觀月堂,堂前有金涇橋。」可見宋代已有此橋,但幾經整修,現除石拱保持原狀外,橋面與橋欄,多次修補後,已呈紫、青、黃等多種石色。橋長20米,寬約2.5米,橋拱內圈仍保有多處石刻,但字跡模糊難辨。
法會庵
法會庵在重固鎮北市,通波塘東岸,廟涇橋北堍。相傳系青龍寺下院,原房廊十間,佔地十餘畝,尼眾十人。清咸豐戰亂時被毀。光緒十一年(1909年),里人朱丁氏建茅屋三楹復之,挽「了深」來茅庵住持,講經傳教,苦行佛事,博得善男信女崇敬,香火日盛。宣傳元年(1909年)重固鎮陸周氏等發起墓捐,遂將草庵改建為瓦房十間,增添佛象,遂重具規模。
❿ 三國時期魏國,蜀國,吳國遺址有哪些
春秋戰國時期魏國都城遺址。魏君主姬姓。先祖畢萬被晉獻公封為大夫,居魏(今山西芮城北),後世以魏為氏。公元前453年,魏桓子與趙、韓三家分晉,前 403年被周天子策命為諸侯,建立魏政權。先後遷徙霍(今山西霍縣西南)、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約7公里青龍河畔)、大梁(今河南開封)等地為都。 畢萬受封之地魏城位於今山西芮槭縣北中條山南麓,南距黃河10餘里。城址平面略呈方形,方向正北,除西牆外,其他城牆在地面上均可見到。城周長約4500米,城基寬13~15米。城牆為夯築,分上下兩層,卜層又分內外兩部。南牆保存較好,長1150米;北城牆保存最好,長1000多米,地勢高,似經過補修,東城牆全長l268米,西城牆約1000米。古城東南、東北、西北三個城角保存較好,城外側有月牙狀夯土台。城內的文化堆積層里出上的遺物有戰國時代的瓦片和陶器殘片;還有春秋末至戰國初的墓葬以及漢代遺物殘跡等。學術界一般認為此城即魏最忉的封地。 安邑,自魏絳徙都(前562)至魏惠王遷都大梁(前361),為魏都達200年之久。古城位於禹王村附近。傳說夏禹曾在這里居住,故稱禹王城或夏王城。經實地勘察,古城由時代不同的大中小三城和禹王廟構成,小城居大城中央,禹王廟在小城東南角,中城在大城內西南部。大城周圍約15.5公里,略呈梯形,北牆、西牆和南-牆保存較好,現長分別為2100米、4980米和3565米。牆系夯築,存高1~4米。遺物時代上至戰國,下迄漢代。中城嚴面略呈方形,總面積約6平方公里,城周約6.5公里,城牆寬5~7米,殘存高度1~4米,夯層厚l0厘米。它利用了大城西城牆的南段,南城牆的西段作為西城牆和南城牆。城內布滿漢代文化層,也有戰國時代的遺物,堆積厚度一般在2米左右。小城平面為矩形,周長約3公里,城牆保存完好,總面積約75.4萬平方米。地勢西高東低,城址比周圍地面高出1~4米,遠視形如上台。文化層堆積較厚,多為戰國至漢代遺物。小城東南角為禹王台,俗稱青台。面呈方形,邊寬70米左右,台高8米,夯土築成。夯七層內有戰國到宋元時期的遺物,還有琉璃瓦等。據說,此台所建禹王廟,毀於民國時期,遺留的文物是明朝嘉靖年間的殘碑。根據綜合分析,考古專家一般認為大城相當於戰國時代,中城大致存在於秦漢或稍晚,小城可能與大城同時建造,為大城的一部分或宮城,以後經漢朝至北魏,使用時間最長。據此推測,大城即魏都安邑,中城系秦漢河東郡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