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縣古代遺址
1. 浚縣古靈山和淇縣靈山是一個地方么
不是。。他們是兩個地方的淇縣的好一點
2. 浚縣歷史
浚縣歷史
夏朝,鶴壁地域分屬冀、兗、豫三州。商朝,屬畿內地。春秋時,屬衛、晉。戰國時,先後屬趙、魏。
公元前510年,齊桓公在鶴壁西牟山側設中牟邑,公元前425年,趙國遷都中牟,歷時39年。
西漢初年,置黎陽縣(今浚縣)、朝歌縣(今淇縣)、盪陰縣(鶴壁屬之)。
東魏孝靜帝天平元年(公元543年),廢盪陰縣入鄴。
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復置盪陰縣。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盪陰縣為盪源縣,治所在故縣 (今鶴壁市郊)。
唐、宋、元時期,鶴壁地域建置多有變化。黎陽曾為郡、軍、府、州治所,朝歌曾為州、郡治所。
明初,置浚縣、淇縣、湯陰縣(鶴壁屬之),分屬大名府、衛輝府、彰德府。
民國時期,浚縣、淇縣、湯陰縣屬河南省河北道,後改屬第三督察專員公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浚縣、淇縣、湯陰縣屬平原省安陽專署。1953年改屬河南省安陽專署。1954年,淇縣並入湯陰縣(1962年恢復淇縣建置)。1957年3月,湯陰縣地置鶴壁市,為省轄市,委託安陽專署領導,後改為省直接領導。1958年12月,安陽專署撤銷,鶴壁市曾一度歸新鄉專署領導。1961年12月恢復安陽專署,又改歸安陽專區。1960年10月--1961年11月,湯陰縣劃歸鶴壁市。1986年1月,浚縣、淇縣劃歸鶴壁市管轄。
市區經歷了三次搬遷。1957年,市區選在鶴壁集,隨著二礦、三礦的建設,1957年12月市區南移到中山;後又隨著五礦、六礦的建設,1959年,市區又從中山遷到現在的老區大胡。隨著礦區的發展,市區的周圍基本上都是塌陷區,城市的發展受到制約。1992年,鶴壁決定建立淇濱經濟開發區,隨著規模的擴大,1999年5月市政治中心又遷到淇濱開發區。
3. 山東省梁山縣有多少古建築
山東省梁山縣古建築有:
1.青堌堆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
青堌堆遺址原為高大的堌堆,處在東平湖二級湖區的梁山縣境內,1958年蓄水加之歷年的雨水沖刷,堌堆逐年縮小,現僅存東西61米、南北40米的緩坡堌堆,並大部分為農田所覆蓋。195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發掘隊在此進行了發掘。開探方三個,探溝一條,發掘面積72平方米。1976年菏澤地區文物工作隊又進行了調查性試掘,在堌堆的東北角和兩側各開5×5米的探方1個,發掘面積50平方米。經過兩次發掘,得知其文化內涵豐富,出土遺物較多。既有生活用具,也有生產工具。其典型的器物淺盤圈足豆,肥大袋足甗和側三角式足鼎等在別處龍山文化遺址較少見。該遺址文化既有山東龍山文化的特點,又有河南龍山文化的特點,是一處具有獨特的地域性特徵的龍山文化遺址。在學術界有人稱之為「龍山文化青堌堆類型」。遺址目前保存良好,基本上未遭到人為的破壞。2013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宋江馬道
馬道起自梁山北麓的後寨,蜿蜒南伸,穿越青龍山、狗頭山,騎三山,曲折迴旋,越過黑風口,直達虎頭峰上的宋江大寨。是義軍將士搬運糧草、報事上哨,防衛進攻的要道。傳說梁山寨上原本沒有這條道。宋江上山以後,為了便於搬運糧草和調兵遣將,一心想修一條貫通前後寨的大道,可是從大寨到後寨,要翻過騎三山、狗頭山、狗爪山、鏊子山等群山諸峰,曲曲折折數里之長,並且滿山遍野荊棘叢生、怪石突兀,蔭蔽鎖日,爬山行路非常困難。宋江迫於戰事需要,跑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沒找出合適的路線。正在發愁之際,宋江夜裡做了一個夢,夢中聽到一陣馬蹄響,嗒嗒嗒,由遠而近。宋江大喜,心想:既能奔馬,必有大道,急忙循聲看去,只見一匹白龍大馬飛馳而來。那馬見了宋江,掉頭便往回跑,四蹄踏出一條平整整的大道,從虎頭峰過騎三山、跨狗爪山、鏊子山,蜿蜒而去。第二天,宋江按夢中之景實地查看,果然是條好路線,便派金大堅率眾士卒,依山勢開路,遇溝壑填石架橋,終於修出一條可供兵馬來往的山路。宋江馬道,之名便由此而來。
3.點將台
點將台在雪山的東端,石台突兀高聳,背依山崖,下臨練武場,松柏簇擁,蔚為壯觀,是當年晁蓋、宋江等眾位頭領指揮操練兵馬、點閱大小將弁和三軍的地方。據說,有一天步軍在練武場上習演陣法。公孫勝陪宋江等眾頭領在點將台上觀陣,暗暗作起法來,練武場上霎時煙霧彌漫,走石飛砂,士卒立腳不住,個個面露懼色。吳用見狀,急揮令旗,改習煙火八封陣,攻守進退,有條不紊,宋江及眾頭領見了,心中都喜。在唯獨公孫勝見破了他的法術,心中不忿,祭起松紋古銅劍來破煙火八卦陣,要與吳用比個高低。此時李逵正在陣中,見平地又有一股黑風捲起,知是點將台上有人作法,急忙收了雙斧,跳出圈子。步軍失了頭領,一亂皆亂,這陣式便不成體統。當下宋江大怒,喝令人將李逵按倒在地,就要杖責。李逵大喊大叫,哪裡肯服,眾頭領也都一齊埋怨公孫勝不該拿練兵斗氣。於是公孫勝一氣之下借探師養母離開梁山,雖多次相請,仍不肯來。直到後來破高唐州救柴進時,才被李逵、戴宗軟纏硬磨,請下九宮縣二仙山,還因此鬧出李逵劈羅真人的一段笑話。
4.斷金亭取
<<易經>>「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之意。當年林沖雪夜上樑山時,朱貴引見林沖,撐一葉小舟穿過金沙灘,看岸上兩邊都是合抱的大樹,半山裡一座斷金亭子。四面水簾交卷,周圍花壓朱闌。萬朵芙蓉鋪綠水,千枝荷葉繞芳塘。華檐外陰陰柳影,鎖窗前細細松聲。江山秀氣滿亭台,豪傑一群來聚會。後來,林沖為納晃蓋、吳用,阮氏三雄等七位好漢入伙,在此間火並了胸懷褊狹、嫉賢妨能的白衣秀士王倫,立晃蓋為梁山泊主。正是:「斷金亭上」,招多少斷金之人;聚義廳前,開幾番聚義之會。」今日斷金亭」在一百零八磴山石級盡處的懸崖上。三面環臨深谷絕澗,木石結構,粗獷雄渾,亭中置石桌石凳,古樸莊重。匾額「斷金亭」為著名書畫家范曾題寫,筆勢瀟灑俊逸,與亭榭渾然一體,給梁山增添了無限風韻。置身亭榭,憑欄俯瞰,令人浮想聯翩。
4. 浚縣的歷史
新石器時代
5. 河南省浚縣古代曾經是那些國家領土
浚縣歷史沿革:
母系氏族晚期(約前6000年)先民在淇河下游以東地帶定居,繁衍生息。在今大賚店、劉寨、前公堂、北紙坊、衛李庄、前草店等地發現仰韶文化遺存。
父系氏族時期(約前4000年)先民開發火龍崗東、西兩側沃土,從事原始農牧業。在今姬屯、大八角、小艾庄、冢兒章、大碾、亮馬台等地發現龍山文化遺存。 五帝末期(約前二十二世紀末)部落間商品交換活動具一定規模。《屍子》載:舜"頓丘(今屯子鎮蔣村附近)買貴,於是販於頓丘;傳虛賣賤,於是債於傳虛。"
夏代,浚地處冀、兗、豫三州之交。
商代稱黎,遷都殷後為畿內地。周武王克殷,分其畿內為邶、鄘、衛,浚地屬邶、衛,後康叔封衛,領浚地。
春秋時,浚地有牽城、雍榆、頓丘,分屬晉、衛。戰國時,屬魏國。秦置郡縣,分屬東郡、河內郡和邯鄲郡。
西漢高祖年間(前206——前195年),始置黎陽縣、頓丘縣。黎陽縣治在今大伾山東北,屬冀州魏郡;頓丘縣治在今屯子鄉蔣村附近,屬兗州東郡。王莽時(9——20年),改黎陽曰黎蒸,改頓丘曰順丘。東漢復原,隸屬依舊。
三國時,浚地屬魏國,黎陽縣屬冀州魏郡,頓丘縣屬兗州東郡。
西晉泰始二年(266年),黎陽縣改屬司州魏郡。置頓丘郡,轄頓丘、衛國、臨黃、陰安四縣。東晉時,浚地先後屬晉、後趙、冉魏、前燕、前秦、翟魏、後燕。永和七年(351年),置黎陽郡,轄黎陽縣,屬司州。太元十一年(386年),丁零族翟遼襲據黎陽,太元十三年(388年)在此稱王,號大魏天王,轄七郡。後遷滑台。太元十四年至二十一年(389——396年)間,廢黎陽郡,黎陽縣屬汲郡。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廢頓丘郡,頓丘縣屬汲郡(郡治在朝歌城)。孝昌年間(525——528年),分汲郡置黎陽郡,轄黎陽、頓丘二縣,屬司州。永安元年(528年),分黎陽縣置東黎縣,縣治在今善堂鄉臨河村南,屬黎陽郡。
東魏天平元年至武定八年(534——550年)間,置黎州,轄黎陽郡。移朝歌縣治於今衛賢集,置汲郡,轄朝歌、獲嘉、汲縣、北修武、南修武、山陰六縣。後郡治移至枋頭城(今新鎮鄉前枋城)。天平(534——537年)年間罷頓丘縣。
北齊天保元年至承光元年(550——577年)間,廢黎州,黎陽郡屬司州,廢東黎縣。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復置黎州,轄黎陽郡。改汲郡為衛州,仍治枋頭城。
隋開皇三年(583年),黎州、黎陽郡俱罷,黎陽縣屬衛州。開皇六年(586年),於原東黎縣置臨河縣。十六年(596年),置黎州,轄黎陽縣、臨河縣。於枋頭城置清淇縣,屬衛州。大業二年(606年),廢清淇縣。改朝歌縣為衛縣。改衛州為汲郡,移治衛縣。廢黎州,黎陽縣、臨河縣屬汲郡。
唐武德二年(619年),置黎州總管府,治所在今大伾山北麓,轄殷、衛、澶、洹四州,領黎陽、臨河、內黃、湯陰、頓丘、觀城、繁陽、澶水八縣。武德四年,又置清淇縣,屬衛州。六年,罷黎州總管府,黎州屬相州都督府。貞觀元年(627年),設道,黎州屬河北道,轄黎陽、臨河、澶水、內黃四縣。衛州治由衛縣遷至汲縣,衛縣仍屬衛州。十七年(643年)廢黎州,黎陽縣屬衛州,澶水縣並入臨河縣,臨河、內黃二縣屬相州。清淇縣並入衛縣,屬衛州。長安三年(703年)復置清淇縣,縣治在枋頭城,神龍元年(705年)廢,入衛縣。
五代後晉天福元年(937年),黎陽縣改屬滑州。九年(944年),臨河縣改屬澶州。
北宋雍熙四年(987年),黎陽縣改屬河北道澶州。端拱元年(988年),於黎陽置通利軍,治所在今縣城東大伾與居山之間,轄黎陽縣,縣治仍舊。至道三年(997年),改道為路,通利軍屬河北路。天聖元年(1023
年),改通利軍為安利軍,軍治遷至浮丘山西。四年,衛縣屬安利軍。天聖七年(1029年),地震,軍城陷為湖,移治浮丘山顛。熙寧三年(1070年),廢軍,黎陽、衛縣屬河北路衛州。熙寧六年,廢衛縣為鎮,入黎陽縣,改屬河北西路衛州。元年(1086年),復置通利軍,分黎陽縣復置衛縣,屬衛州。政和五年(1115年),軍升為浚州,號浚川軍節度,旋又改平川軍節度,州治在浮丘山顛,轄黎陽縣、衛縣。崇寧四年(1105年),臨河縣鎮寧軍,隸河北東路。宣和二年(1120年),湯陰縣屬浚州,旋復屬相州。
金天會七年(1129年),河北路分為東西兩路,浚州屬河北西路。皇統八年(1148年),嫌與宗峻音同,改浚州為通州。天德三年(1151年)復名浚州。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臨河縣治沒於黃河水患,縣廢。
元初,設省轄路,浚州屬中書省(腹里)真定路,省黎陽縣、衛縣入州。至元二年(1265年),改屬中書省大名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為府,浚州屬中書省大名府。是年十月,改屬河南行中書省(簡稱河南行省)大名府。二年三月,改屬直隸(京師)大名府。四月,州降為縣,始稱浚縣,縣治徙浮丘山東北平坡。永樂元年(1403年),改屬北直隸(簡稱北直)大名府。
清順治元年(1644年),浚縣屬直隸省大名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屬河南省衛輝府。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三月,廢府設道,浚縣屬河南省河北道。十六年(1927年)廢道設行署(行政公署),浚縣屬河南省第三行署(駐安陽)。
1949年10月中旬,浚縣民主政府改為人民政府,隸屬平原省安陽行署。1952年10月撤銷平原省,浚縣改屬河南省安陽行署。1957年11月,安陽行署並入新鄉行署,浚縣隨之改屬。1962年12月,復置安陽行署,浚縣復屬安陽行署。1983年10月,撤銷安陽行署,浚縣改屬安陽市至1986年1月8日,後劃歸鶴壁至今。
6. 河南浚縣辛村衛侯墓發現的康侯簋是怎麼樣記述武王伐商的歷史的
河南浚縣辛村衛侯墓發現的康侯簋,也記述了武王伐商的歷史,該簋通高24厘米,口徑41厘米,侈口束頸,塗腹微鼓,高圈足加寬邊。獸首耳垂長方形小珥,翹鼻聳角。器身紋飾,腹部為單一的直條紋,頸和圈足為火紋與4瓣目紋相間排列,頸部兩面中央又有突起的小獸首。
康侯簋器底有銘文24字,記述周王伐商後,命康侯建國於衛地,涾司徒為亡父製作此器。
7. 知道浚縣的詳細歷史介紹下
浚縣
浚縣
古稱黎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傑地靈。
商代稱黎。西周屬鄴、衛。春秋屬晉。戰國屬魏。秦分屬河內郡、邯鄲郡、東郡。西漢高祖年間始置黎陽縣,東漢、魏、晉沿襲。東晉永和七年置黎陽郡,轄黎陽縣。東魏置黎州,延至隋。唐初置黎州總管府,轄四州八縣。宋代置通利軍,後改安利軍、平川軍、浚川軍,政和五年升浚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為縣,稱謂浚縣至今。
浚縣地處太行山與華北平原過渡地帶,地形地貌特點是「六架山,三條河,大小三十二個坡,西有火龍崗,東有大沙窩」。平原面積佔82%,丘陵面積佔18%。地勢中部略高,西、東部平緩,最高海拔231.8米。屬暖溫帶半濕潤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3.7℃。境內河流總長435.5公里,分屬黃河和海河兩大流域。
浚縣位於河南北部,北距首都北京548公里,南至省會鄭州165公里,衛河蜿蜒縱貫全境,淇河沿西部邊界南流,處於安陽、濮陽、新鄉、鶴壁等市輻射帶的中心位置。縣域面積1030平方公里,耕地93.4萬畝,轄8鎮2鄉,489個行政村,總人口66.8萬。浚縣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鶴濮高速公路橫貫縣北,境內公路四通八達。
浚縣物阜源豐,阡陌生金。石灰岩,大理石,頁岩,型砂,鈣基膨潤土等礦產資源儲量大,品位高,開發前景廣闊。衛河,淇河,共產主義渠流經縣境,水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氣候適宜,發展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盛產小麥,玉米,大豆,花生,紅棗,蘋果、蔬菜、畜禽等, 自古就有「 黎陽收,顧九州」之稱。每年糧食產量在50萬噸以上,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優質小麥基地縣,國家扶持產糧大縣,國家級小麥原種生產基地縣,全國優質蜂蜜產品基地縣,全國秸稈羊示範縣,全國節水增產重點縣。
浚縣境內現有名勝古跡280餘處,其中國家級保護單位10處,省級保護單位24處。在兩千餘年的歷史長河中,浚地名流輩出。春秋時的端木子貢是孔子七十二賢之佼佼者,西漢時的賈護是《左氏春秋》的重要傳人,唐初的王梵志開創了我國通俗詩話的先河,明代的王越「出將入相,文武全才」。大伾,浮丘兩山平地突兀,景色宜人,文物古跡薈萃,摩崖題記遍布,有「登浮丘即朝東岳,攀大伾如游三壺」之稱,被譽為「豫北平原第一勝跡」, 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縣城與兩山緊依相連,「十里城池半入山」,具有城市山林特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8. 浚縣有什麼名勝古跡
大坯山
9. 浚縣古城牆作文
我的家鄉在鄭州,鄭州有很多舉世聞名的景點。比如:少林寺、二七塔……但這次內,我要講的是國家重點保容護文物——商代遺址,我家旁邊的商代城牆。
城牆位於管城回族區城南路路北到城北路,城牆是商代時期用來抵禦戰火的。經過3600多年的風雨洗禮,它還是那麼雄偉。現在,城牆已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了,而且,市政府也派人去加固城牆,並開發埋在下面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