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李白旅遊記

李白旅遊記

發布時間: 2021-02-09 03:16:45

A. 李白對旅遊做出了什麼貢獻

李白給很多旅遊景點留下了故事和詩篇,相當於以一人之力給經典賦予了相當強大的人文色彩。比較著名的比如望廬山瀑布,登金陵鳳凰台,望天門山,早發白帝城,峨眉山月歌。。。。。

B. 李白游歷山水的故事有哪些

想看李白游歷山水的故事,就要從他的詩中找答案。

1、獨坐敬亭山

上元二年(761年),李白已歲逾花甲,在經歷了安史之亂後的漂泊流離,經歷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獄之災,經歷了帶罪流放的屈辱之後,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來到宣城時,再也沒有昔日友朋如雲、迎來送往的場面了,再也沒有北樓縱酒、敬亭論詩的瀟灑了。

他兀自一人步履蹣跚地爬上敬亭山,獨坐許久,觸景生情,十分傷感,孤獨凄涼襲上心頭,情不自禁吟下了《獨坐敬亭山》這首千古絕唱。

2、贈汪倫

清代袁枚《隨園詩話補遺》記載:唐時汪倫者,涇川豪士也,聞李白將至,修書迎之,詭雲:「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欣然至。

乃告雲:「『桃花』者,潭水名也,並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並無萬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數日,贈名馬八匹,官錦十端,而親送之。李感其意,作《桃花潭》絕句一首。

即汪倫知曉李白將路過此地,修書一封,其上說:先生您喜歡遊玩嗎?這里有十里桃花的美景;先生您喜歡喝酒嗎?這里有萬家酒店。李白頓時被吸引住了。

可是等他去了汪倫家,才知道桃花是十里外潭水的名稱,即桃花潭;萬家酒店是一個姓萬的人開的一家酒店!但李白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盛情感動,兩人成了好朋友。

3、早發白帝城

當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趕赴被貶謫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時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驚喜交加,隨即乘舟東下江陵。此詩即回舟抵江陵時所作,所以詩題一作「白帝下江陵」。



(2)李白旅游記擴展閱讀

李白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世俗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鄉中去尋求。李白有自己的理想信念,他渴望報效家國,卻不堪封建禮教的束縛,一生坎坷流離。

由此,他的詩詞,他的故事多豪放灑脫,飽含對自由的嚮往,對朝廷的憤恨。也有對自身際遇的感慨和孤獨之感。

C. 有誰知道李白的一生游歷的路徑嗎最好是做到地圖上

據李白來詩文中所記載,綜其自一生,他游歷過新疆、甘肅、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河南、山東、河北、山西、陝西、貴州、北京、重慶等18個地方(省、市、自治區),總共到過206州縣,登過80多座山,游覽過60多條江河川溪和20多個湖潭。全國現有34個省市自治區和特區,李白就走了一半,他的一生旅遊的行程已遠超過了二萬五千里,而且這些行程都是他在古代交通不發達和工具不先進的情況下,以騎馬或行船為代步工具、甚至是用步行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其艱苦是可想而知的。說李白是中國最大的旅遊家,這是一點也不誇張的。李白的一生,幾乎都在游歷中度過的。他平生的漫遊行蹤大致可分為三個漫遊地圈,兩條漫遊主線。三個地圈是巴蜀游歷圈、越中游歷圈、皖南遊歷圈;兩條漫遊主線是長江流域游歷線和黃流域游歷線。

D. 李白游歷的故事

李白的旅遊活動
李白,字太白,於唐武後長安元年(公元7O1年)出生在中亞的碎葉;5歲時,隨父親遷居四川江油縣青蓮鄉。李白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說:「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15歲時,學習劍術。20歲前後,在家鄉的匡山讀書,從友人學習縱橫術。李白勤奮好學,「常橫經籍書,製作不倦」。 在 20歲以後,李白游歷了蜀中不少名勝古跡。蜀中雄偉壯麗的山川,培育了李白開闊的襟懷,豪放的性格和對大自然的熱愛。由干受縱橫家和儒家思想影響,李白有著很強的事業心,希望建功立業;但他受道教和道家思想影響較深,又熱切地嚮往著求仙學道的隱逸生活。這種矛盾的生活理想,在他身上最後形成二者兼顧的願望,即「功成,名遂,身退」。
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白「駭驥筋力成,意在萬里外。」於是「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在途中,他寫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人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出三峽後,李白首先漫遊了長江中下游地區。當時正是開元盛世,國家呈現一派欣欣向榮景象,李白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對前途充滿了信心。那時的人,要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通常是走科舉考試的道路。此外,還有一條「終南捷徑」,即通過求仙訪道的隱居生活,擴大影響,引起朝廷重視,也可能被召去做官。李白豪放不羈,又抱負很大,自視甚高,不願走科舉道路,所以選擇了一終南捷徑。 為此,李白在江陵拜訪了著名道士司馬承禎,並寫了一篇《大鵬賦》,用寓言形式記敘這次會晤。此賦通過「激三千以崛起,向九萬而迅征」的大鵬形象,抒寫了他遠大的抱負。
李白在求仙訪道的同時,很注意結交「豪雄」,即那些能夠抗暴扶弱、仗義捨身的游俠人物。李白自己就「少任俠」,「輕財好施」。他在東游吳越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散金三十萬,周濟生活困難的人。李白一生寫了許多歌頌俠士的詩,贊美那些在國家危急關頭,勇於捨身赴難而不居功、不貪戀爵祿的豪俠。如《俠客行》贊美侯贏、朱亥「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古風》第十首贊美魯仲連「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末照。」並說「吾亦澹盪人,拂衣可同調。」他景慕這些歷史人物,反映了他的性格、抱負和理想。 」李白在游歷中,很注意向樂府民歌學習,加上閱歷的增長,使他的詩歌創作日益提高,寫下了不少著名的詩篇。如《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天開,碧水東流直北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再如《望廬山瀑布二首》其二:「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雄偉壯麗的祖國山川景色,經過詩人別出心裁一番吟詠,更給後人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 李白在學習樂府民歌時,創作了不少樂府詩。《長干行》第一首開頭六句是:「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游戲)。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後來「青梅竹馬」和「兩小無猜」,便成了比喻小兒女相親相愛的著名成語。
開元十六年早春,李白來到湖北安陸。在這里,他和曾在唐高宗時做過宰相的許圍師的孫女結婚,開始了「酒隱安陸,蹉跎十年」的生活。他曾隱居安陸境內的壽山和白兆山桃花岩,後又與道士元丹丘一道隱居嵩山。
開元二十四年,他去山東,又和孔巢父、韓准等人隱居祖徐山的竹溪,時人號為「竹溪六逸」。在此期間,李白結識了比他大12歲的孟浩然。孟浩然以善寫山水田園詩著名,二人一見如故。當他們分手時,李白寫了著名的七言絕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開元二十四年,李白移家東魯任城(今山東濟寧),自己則繼續往來各地,尋找政治出路。天寶元年,李白四十二歲,終因吳筠的推薦,唐玄宗下詔征赴長安。這期間,他親眼看到朝政的黑暗腐敗,以滿腔憂憤寫下了許多揭露和批判現實的詩篇,如《古風》第十五首,譴責統治階級「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天寶三載春,李白知道自己留在長安已不能再有所作為,於是上疏,「懇求歸山」。玄宗沒有挽留他,而是「賜金放還」。李白開始了新一輪的漫遊。
「一朝去京國,十載客梁園。」天寶三載春,李白離開長安後,再度開始了他的漫遊生活。在洛陽他遇見了杜甫,在汴州又遇見高適,這三位詩人便一同暢游梁園(開封)、濟南等地。李白和杜甫更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杜甫《與李十二同尋范十隱居》)天寶四載秋,李白和杜甫分手後,又南遊江浙,北涉燕趙,往來齊魯間,但以游梁宋為最久。這時期李白的生活是窘困的:「歸來無產業,生事如飄蓬」,心情也很悲憤:「摧殘檻中虎,羈拽韝上鷹」,但始終沒有喪失他的樂觀和自信,也沒有放棄他的政治理想,他相信自己「才力猶可倚,不慚世上英」。隨著天寶年間政治的日益黑暗,他揭露現實的作品愈來愈多,反抗精神也愈來愈強烈,成為他這一時期創作的顯著特色。
在長期的漫遊中,李白和勞動人民有較多接觸,寫了一些反映他們的詩篇。《宿五松山下苟媼家》對「田家秋作苦,鄰女夜春寒。」深表同情。《秋浦歌》第14首歌頌冶煉工人:「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對釀酒老頭也充滿感情,{哭宣城善釀紀叟》寫道:「紀英黃泉里,還應釀老春。夜台無李白,沽酒與何人?」 歌頌祖國大好河山,是李白這個時期詩歌創作的一個主要方面,也取得了新的成就。例如對黃河的描寫,就有不少名句:「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出龍門。」「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獨坐敬亭山》一首;「眾鳥高飛盡,孤雲獨會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則把山寫活了。
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安史之亂初,梁園淪陷,李白帶著夫人到江南避難。他寫了許多詩篇,表達他對亂軍的痛恨,對國家和人民命運的擔憂。《古風》第十九首中寫道:「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李白從江夏到豫章(今江西南昌)與夫人重聚。李白在一生的最後幾年中,窮愁潦倒,生活十分凄涼。但他對時局的變化還是始終關心的。上元二年,當東南地區又告吃緊,朝廷派李光弼出鎮臨淮(今安徽泅縣)時,61歲高齡的李白,仍不肯放棄這最後的報國機會,打算趕往臨淮,參加李光弼的軍隊。可惜走到半路就病倒了,未能如願。第二年,李白在安徽當塗與世長辭。

E. 從旅遊角度鑒賞李白的《登金陵鳳凰台》

譯文
古老的鳳凰台曾有鳳凰翔集遨遊;鳳去台空唯有長江流水日日依舊。
東吳時代的宮苑雜草埋沒了幽徑;晉代的名門望族也都成古墓荒丘。
高聳的三山有半截露出青天之外;白鷺洲把秦淮河分割成一派支流。
只因為浮雲能夠遮蔽光輝的白日;登高不見長安城怎麼不使人發愁?[2]
編輯本段作品鑒賞
該詩雖屬詠古跡,然而字里行間隱寓著傷時的感慨。開頭兩句寫鳳凰台的傳說,點明了鳳去台空,六朝繁華,一去不返。三、四句就「鳳凰台」進一步發揮,東吳、東晉的一代風流也進入墳墓,灰飛煙滅。五、六句寫大自然的壯美。對仗工整,氣象萬千。最後兩句,面向唐都長安現實,暗示皇帝被姦邪包圍,自身報國無門,十分沉痛。
該詩與崔顥《登黃鶴樓》相較,可謂「工力悉敵」。其中二聯,雖是感事寫景,意義比之崔詩中二聯深刻得多。結句寄寓愛君之忱,抒發憂國傷時的懷抱,意旨尤為深遠。但李白的詩就氣魄而言,卻遠不及崔顥的詩宏偉。[3]
開頭兩句寫鳳凰台的傳說,十四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卻不嫌重復,音節流轉明快,極其伏美。「鳳凰台」在金陵鳳凰山上,相傳南朝劉宋永嘉年間有鳳凰集於此山,乃築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時代,鳳凰是一種祥瑞。當年鳳凰來游象徵著王朝的興盛;「如今」鳳去台空,六朝的繁華也一去不復返了,只有長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著,大自然才是永恆的存在。
三四句就「鳳去台空」這一層意思進一步發揮。三國時的吳和後來的東晉都建都於金陵。詩人感慨萬分地說,吳國昔日繁華的宮廷已經荒蕪,東晉的一代風流人物也早已進入墳墓。那一時的烜赫,在歷史上留下了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呢!
詩人沒有讓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對歷史的憑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盡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長江邊上,三峰並列,南北相連。陸游《入蜀記》雲:「三山,自石頭及鳳凰山望之,杳杳有無中耳。及過其下,距金陵才五十餘里。」陸游所說的「杳杳有無中」正好注釋「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隱半現、若隱若現的景象寫得恰到好處。「白鷺洲」,在金陵西長江中,把長江分割成兩道,所以說「二水中分白鷺洲」。這兩句詩氣象壯麗,對仗工整,是難得的佳句。
李白畢竟是關心現實的,他想看得更遠些,從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長安。但是,「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這兩句詩寄寓著深意。長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徵。陸賈《新語·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賢,猶浮雲之障日月也。」李白這兩句詩暗示皇帝被姦邪包圍,而自己報國無門,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見長安」暗點詩題的「登」字,觸境生愁,意寓言外,饒有餘味。相傳李白很欣賞崔顥《黃鶴樓》詩,欲擬之較勝負,乃作《登金陵鳳凰台》詩。《苕溪漁隱叢話》、《唐詩紀事》都有類似的記載,或許可信。該詩與崔詩工力悉敵,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說:「格律氣勢,未易甲乙。」在用韻上,二詩都是意到其間,天然成韻。語言也流暢自然,不事雕飾,瀟灑清麗。作為登臨弔古之作,李詩更有自己的特點,它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把歷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詩人自己的感受,交織在一起,抒發了憂國傷時的懷抱,意旨尤為深遠

F. 李白游遍天下時,是怎麼取得旅行費用的啊

不瞞您說,其來實李白是個富可敵國自的大詩人,你聽過他的詩么?「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兒子,去把咱家的卡宴和vertu送到當鋪里去當了,給你爸換點酒來。」

李白由於有著傾國傾城的文采,深受皇上及其妃子的喜愛,所以從來不缺錢花。而且由於李白與皇上私交甚好,所以李白所到之處,各級地方官員就像供菩薩一樣把他供著。

哦,順帶說一句,其實李白不止是個詩人,還是為劍客,而且就目前的史料來看,貌似劍術還挺高強,因為曾有史料記載,高力士由於看不慣李白,曾派殺手去刺殺他,結果派去的殺手沒一個活著回來的。

G. 李白出遊記事

啥意思?

H. 和李白有關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金陵鳳凰台,岳陽樓,黃鶴樓峨眉山 敬亭山 天門山 洞庭湖廬山 白帝城
白、杜甫在濟寧境內的游蹤及相關名勝古跡 濟寧是大詩人李白的第二故鄉,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詩人李白與夫人許氏及女兒平陽由湖北安陸遷居任城(濟寧)。同年,李白在兗州作《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天寶初年(741年),李白由東魯應詔入京。天寶三載(744年),李白得「賜金還山」,出京之後,在洛陽與杜甫再次相遇。天寶四載(745年)春,李白、杜甫自齊州(今濟南)南歸,游曲阜、鄒縣(今鄒城。),到魯城北部訪范居士作《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作》。同年,在石門與杜甫分別。直到唐乾元二年(759年)已年近60歲的李白才將兒女前往楚地。這時,李白一家已在濟寧寓居23年之久。一、李白在濟寧境內的游蹤及相關名勝古跡因大詩人李白在濟寧居住時間之久,現濟寧境內留下許多紀念李白的名勝古跡。1.太白樓坐落在濟寧市城區古運河北岸,原為唐代賀蘭氏經營的酒樓,因李白經常光顧而名聲大振、生意興隆。唐咸通二年(861年)吳興人沈光,光臨賀蘭氏酒樓,篆書「太白樓」匾額,並作《李翰林酒樓記》。從此,賀蘭氏酒樓便改為「太白酒樓」聞名於世。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濟寧左衛指揮使狄崇在重建「太白酒樓」時,以「謫仙」的寓意,依原樓的樣式移遷於南城牆上,並將「酒」字去掉,名為「太白樓」,後於明、清、民國間進行了數十次較大的重修。今太白樓是1952年人民政府撥專款在舊城牆上重建的。連同台基共佔地4000平方米。樓體為兩層重檐歇山式樣,磚木結構,二層檐正中懸扇形「太白樓」楷書陰刻匾額,樓上正廳北壁上方鑲有明代詩人所書「詩酒英豪」大字石匾。下嵌著李白、杜甫、賀知章全身陰刻「三公畫石像」,樓的游廊和院內有《李白任城廳壁記》和唐代以來文人墨客的贊詞、詩賦及乾隆皇帝《登太白樓》等碑碣60餘塊,有罕見的李白手書「壯觀」斗字方碑。1987年,濟寧市在太白樓建立李白紀念館。2.青蓮閣青蓮閣,位於兗州城東金口壩之北的泗河西岸,是為紀念李白而建的一幢xxx,兩層三間,磚木結構,初建無可考。明代嘉靖年間知縣李知茂重修,後傾倒。清道光年間邑令馮雲宛鳥重建,閣內奉祀除李白外,還配有李白兒女。 閣重建落成後,馮雲宛鳥在閣門外題一對聯:乘興偶憑欄,問泗水長流,何殊昔日;欲吟還擱筆,有先生在上,不敢題詩。3.沙丘城李白一家山東的家庭住址在「魯」、 「東魯」 、「魯中」 、「沙丘(城)彎」 、「沙丘城下」和「魯門東」。據王伯奇先生考證,兗州城東酒仙橋北的那個「沙丘」,不是「沙丘城」,「沙丘城」實際上是因此「沙丘」而得名的魯郡兗州治所瑕丘城。一九九九年在兗州城南的泗水河中出土的一塊北齊時的石碑便是鐵證。由此可知,李白移家山東二十餘年間,他的家庭一直居住在唐代魯郡兗州治所瑕丘城的東門之外,即今兗州火車站廣場一帶。兗州,是李白一生中家庭居住時間最長的一個地方,這里不僅有李白的家庭,而且還有他的戶籍和田產,兗州可謂是李白的第二故鄉。4.酒仙橋兗州舊城的東門外西南二里處,有一個高岡(即沙丘)現名為南岡子街。過了南岡子街的高處,向下走約近一里處,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府河。府河的水是從泗河分流出來的,其上有一座橋,現名九仙橋,據說此橋原名叫「酒仙橋」。據兗州市地名辦公室的朱本恆同志講,他以前曾見過「酒仙橋」小石碑與明代萬曆年間的書法家董其昌所書的「九仙橋」大石碑在一起,二碑都立在九仙橋邊。據此情況,現在所謂的「九仙橋」,在董其昌書碑之前,實為「酒仙橋」。很可能是後人為紀念「酒仙」李白而起的名字。過了橋,便是通向金口壩(即石門)的一條東西大道,原是沂蒙、曲阜等地通向梁、宋、東都洛陽、京師長安的一條古驛道。雖然由於古今變遷沙丘已不復原來的模樣,但舊跡仍存、地貌依稀。5.石門魯郡石門因有李、杜游蹤並且吟詠入詩而名聲大振。天寶四載(745年)杜甫去魯之咸陽,李白到石門送別作《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此別,二人未曾再見面,只有寫詩聊寄相思情。所以,石門記錄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友誼。石門今尚存,即金口壩,古代曾稱為金扣壩、金口閘。橋堰聚水,水越石門,急流飛湍。石門是兗州古地理的一個坐標,是北魏的兗州刺史元匡在延昌三年(514年)所造。石門上面是跨在泗河上的大橋,左右連接著驛道,故稱石門路。李白詩中的「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即為魯門東泗水石門風光。李白故去一百年後,唐進士吳融到兗州尋訪詩仙遺跡,吳融置身於李白、杜甫游覽、握別之地,不由感想萬千。斯人已去,勝事難再,勝跡長留人間。二、杜甫在濟寧境內的游蹤及相關名勝古跡開元末年,杜甫的父親杜閑任兗州司馬,李白來東魯的同一年,天台山,—《天台曉望》:天台鄰四明,華頂高百越。門標赤城霞,樓棲滄島月。憑高遠登覽,直下見溟渤。雲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風潮爭洶涌,神怪何翕忽?觀奇跡天倪,好道心不歇。攀條摘朱實,服葯煉金骨。安得生羽毛,千秋卧蓬闕!除《天台曉望》詩外,李白的《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一作《同友人舟行》)、《贈王判官》、《普照寺》以及李白朋友任華的《雜言寄李白》等詩,均可證明李白確實到過天台山。李白至少是兩次登覽天台山。天姥山,—《夢游天姥吟離別》天姥山是李白游覽天台山的必由之路,高不到200米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