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考古牆遺址

考古牆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09 07:30:45

1. 根據目前的考古發掘,半坡遺址中有哪幾例典型建築

第一例是考古編號為「半坡F21」的建築。按發掘記錄,穴底發現三隻柱洞,皆直壁,深度各為80厘米、100厘米、110厘米,其中有一柱洞,似為後來加的柱洞遺跡。其餘二柱洞相對中軸的兩個對稱位置上,已遭破壞,估計原來應有一柱洞。即復原為對稱布置的四中心柱。這個建築的頂部做法,只能推測了。估計有兩種可能:一是在四柱頂杈上架四橫梁,構成周圍椽木的中間支點;另一是以四柱頂杈為中間支點,先於對角架設四椽,頂部相交構成其餘柱椽的頂部支點。柱洞梁達80~110厘米,說明栽柱技術已較發達,而這可能也反映了四柱尚未用橫梁聯系之可能較大,因此認為後一種推測的可能性更大些。此建築遺址的入口已殘破,只能按同類型的復原。溝狀門道為了防水,上面推測是有雨篷的。門道兩側未見柱洞,其做法應是在門道前方先架設一大叉手,頂部支撐門道橫梁前端。從建築內部中間的火塘可知,當時的飲食上已用燒烤。此火也作冬天取暖之用,頂上有孔,排煙之用。

第二例是考古編號為「半坡F39」的建築。這一建築的室內地面以與室外地面平,周圍柱洞應是側部圍護結構的遺跡。值得注意的是,據發掘記錄,南部的入口處排列有柱洞,說明門限很高,以至需要內設木骨。所謂門限,實際上是因襲穴壁概念的矮牆;鑒於柱洞較小,周圍大約同門限矮牆的高度。這是初期的地面建築形式,實際上是構築起來的木骨泥牆代替挖土形成四壁。復原牆高,可以豎穴的一般深度來估算,約80~100厘米高。門內外有墊土,作為踏跺。牆上的屋頂亦推算為半穴居的情形。房子的構架,根據中軸偏北的中柱遺址,可設想屋蓋木構,一中柱為中間支點,先架一椽,懸臂之室中心,形成其餘柱椽的頂部支點,從而形成端正的方錐形屋頂。周圍排柱沒有特別粗的,這說明還是萌芽狀態的牆體構造與屋蓋全同,即牆體和屋頂還較含混不清,所以尚無「屋檐」。這種構架方式,扎結節點有一定程度的松動,因此受力後會產生一些變形。牆體因變形而外傾,有點像糧囤的形狀,這也可以減少雨水對牆體的流侵,是否故意如此,則不得而知了。

半坡穴居遺址

第三個例子是考古編號為「F6」。這是一座圓形的建築,當然其圓是不太規則的,直徑約為6.70米。中部偏北有兩個柱洞,柱洞有防火欄桿護坎牆。南部被灰炕打破部分還有對稱的兩柱,故復原為四根中柱。這個遺址的重要現象是,牆體較薄(16~20厘米),泥牆內的木骨遺跡多為半圓、楔形、矩形等扁長柱洞,即木骨多為劈裂加工的木材,其截面長邊多在10厘米左右,長邊沿圓屋切線布置,其間無較粗的木材。這個遺址的入口處埋有木骨遺跡,推知門限的高如坎牆,可略起掩蔽作用,也可減少地面的塵土吹入室內。另外,門內兩側設隔牆,牆後形成適於卧寢要求的隱靜空間。

2. 考古發掘中發現的環壕與圍牆有哪些

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和中期的文化遺址中,就已發現了壕溝類型的防護設施。如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興隆窪遺址和陝西臨潼姜寨遺址等,聚落周圍都挖有壕溝。不過規模都不大,壕溝寬度一般為2米左右,深不過1米左右。湖南澧縣夢溪八十壋遺址的環壕較大,也僅寬3.5米。但也有個別特殊的,如山東章丘小荊山遺址,環壕寬19.75米,深約6米。進至新石器時代晚期,環壕的規模普遍增大,如陝西西安半坡遺址,圍繞約3萬平方米聚落的環壕,寬5至8米,深5至6米。安徽蒙城尉遲寺遺址的環壕,寬度已達29.5米至31.1米。為了加強防護功能,有的聚落為二重環壕,如陝西合陽吳家營遺址和西安半坡遺址,以及河北磁縣下潘汪遺址等。但二重環壕的內涵,前後有所不同:吳家營遺址的內外壕,間距僅1至5米,中間沒有房屋遺跡,明顯地只具有加大防護縱深的作用;而半坡和下潘汪遺址的內外壕,間距甚大,中間有遠多於內壕內房屋的遺跡,半坡遺址內壕入口處還設有哨所,說明這種結構,不僅具有加大防護縱深的作用,而且也是這一聚落群體內部階層分化在築城上的反映。

臨潼姜寨村落遺址外壕示意圖

3. 考古發掘中見到的環壕與圍牆最初發現於什麼時代

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和中期的文化遺址中,就已發現了壕溝類型的防護設施。如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興隆窪遺址和陝西臨潼姜寨遺址等,聚落周圍都挖有壕溝。

4. 考古遺址公園的大明宮遺址公園簡介

在唐代長安城禁苑中,位於城東北部的龍首原。此宮建於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宮,龍朔二年(公元662年),唐高宗命令擴建,第二年即遷入大明宮執政。乾寧三年(公元896年)此宮毀於兵亂。大明宮周長7.6多公里。面積約3.2平方公里;為北京故宮的四倍。宮城共11個城門,其東、西、北三面都有夾城;南部有三道宮牆護衛,牆外的丹鳳門大街寬達176米,是唐代最為宏偉的宮殿建築群之一。右圖為建築考古學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俄羅斯國家建築遺產科學院院士楊鴻勛先生根據30多年考古研究成果科學復原出的大明宮總體鳥瞰圖。
西安在2008年啟動了,唐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建設,未來將規劃成一座世界聞名的遺址公園。
周期為五年,分三步實施。第一步(2007-2008年),啟動建設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基本完成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范圍內的拆遷,全面啟動建設大明宮遺址保護區改造規劃范圍內的城市基礎設施;第二步(2009-2010年),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建成開園,周邊區域開工建設,拆遷工作基本完成;第三步(2011-2012年),全面完成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初步建成一個功能完備、環境優美、歷史文化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城市示範新區。 未來將會復原唐代眾多古建築,麟德殿,丹鳳門,三大殿(宣政殿,紫宸殿,延英殿)以及太液池。
按照發展規劃,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將建設成為未來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園」,同時把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成為帶動西安率先發展、均衡發展、科學發展的城市增長極,成為西安未來城市發展的生態基礎、重要的人文象徵、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撐。

5. 青州有哪些考古遺址

北辛文化來遺址,位於山東青州市源東高鎮北辛村,其年代距今7300年,新石器時代的一次重要發現,是山東大汶口文化發展的源頭,是中國古代社會中母系氏族社會趨向繁榮的發展階段。

龍興寺位於青州市重要的旅遊景點駝山腳下,始建於北魏時期,是唐宋王朝的皇家甲等寺院,明代初被毀。共存世達800多年,是當時全國著名的寺院之一。1996年在龍興寺遺址出土了北魏至北宋時期的各類佛教造像400餘尊。

青州明代城牆遺址,目前已經出土180米長的明代城牆。考古人員還發現,此明代城牆下疊壓了宋代城門,宋代城門北側還有一早期石牆,該遺址全長共計2000多米。

周朝時期的一條古道(周道)仍然遺留在青州大地,這就是臨淄到穆陵關的南北通衢。它始建於商末周初,一直使用到清末民初。青州周道以齊國國都臨淄為起點,南通莒國、吳國。青州周道臨淄到青州段基本與山東102省道平行,青州到沂水段基本與227省道平行。

6. 德爾斐考古遺址的阿波羅神廟

在阿波羅神廟的廣場空地(Aire)上,在與前5世紀廣場平齊的地面上有兩道溝,它們可能是因為人們沒有別的地方放置個人祭品而開挖的,或者是古代一個被燒毀的建築的基礎。20世紀在這溝里發掘出了相當數量的「ex-voto」。
這些祭品是遺址最輝煌的時期所留下的印記,年代約為前9世紀至前5世紀。其中有不少青銅器:這種合金在前8世紀已經相當罕見,因此它成了一種珍貴的材料,在德爾斐被大量地以小雕像和三腳架的形式被進獻。
這些青銅小雕像,定年為前9世紀至前8世紀之間,是使用「失蠟澆注法」製造的。這種已消失的技術大致過程為:使用蠟做成原形,在此基礎上做成模子,將蠟溶化取出,然後將溶化的青銅倒入定型,最後將模子敲碎取出成品。在這工序中,原形和模子都是一次性的,這樣造出的每個成品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些小雕像顯示,在當時還沒有神祇的形象出現,它們表現的一般是男人、女人和戰士,其中後者為坐在戰車上或馬上的男人形象;它們的造型同繪畫素材上的造型十分相近。
還發現了許多形為青銅三腳支架的祭獻物(皮提婭通常坐在三腳支架上)。最初,三腳架用來放置一口小鍋以烹飪神聖的菜餚,非常象徵性。有時三腳架和小鍋一起被進獻,有時分別進獻。一些小鍋帶有柄(稱為「protomes」),通常是傳說中的生物的面貌,比如格里芬的形象。這些傳奇元素是一種來源於巴比倫的東方形象,在當時「東方化」的風潮中由希臘匠人們復制。
另一些存放的珍貴進獻品包括:
一個象牙制的小雕塑,表現了一個直立的男性神(阿波羅?),一手拿著長矛,另一隻手放置於他馴養的一頭猛獸的腦袋上。這也是借自東方的肖像。這個神的尺寸相當大,在底座部分圍著一個小圈,上面有典型的希臘裝飾:蜿蜒的河流(公元前七世紀);
一個表現了伊薩卡的奧德修斯刺瞎獨眼巨人波呂斐摩斯的形象;
一個表現「kouros」(「kouroi」的復數形式,男孩)的形象:站立的全裸男青年,左腳略微前跨;
一些木質包金(或象牙)的雕塑,包括:格里芬(猛禽的頭和翼,獅子的身體);獅身人面像(斯芬克斯起源於東方文化,希臘人將其轉變為女性形象,她有女人的頭、翅膀以及貓科動物的身體;人們賦予她預言的神力);
一頭實際尺寸的銀質公牛的殘存。
稍晚的進獻品(公元前五世紀之後)對身體曲線和服飾的刻畫更為細膩和真實。 在聖地的腳下,有一條小道通向神廟的所在,在這條狹窄的「神路」兩側間或擺放著一些拼湊風格的紀念建築,它們主要設計用來存放對神明的進獻,以向他表達感謝之情或紀念喜慶的事件。
自前6世紀起直到前4世紀,人們建造了三種中等尺寸的建築物:
1.寶庫;
2.祈願柱;
3.雕塑庫。
寶庫
寶庫是建於聖址上大小中等的建築,它們的分布沒有規劃,是由各個城邦在喜慶的節日時自行興建的。它們作為「祈願堂」存放有各種祭獻的物品以及用來頌揚城邦的輝煌的藝術品。在希臘的各個聖地上都修建有寶庫,而德爾斐是寶庫最集中的地方,大約有二十多個。許多存放於寶庫里的祭品已經丟失,但建築本身的魅力還是很有價值的。
最早的寶庫,如約前600年建於僭主庫普塞羅(Cypselus)制下的科林斯人寶庫,都是些簡單的房間。然而,自從前530年起,帶有兩個愛奧尼或陶立克支柱的門廳變得風行起來。
最著名的寶庫有:
錫弗諾斯島寶庫(約前525年),由錫弗諾斯島(Siphnus)島的居民修建。這是一個確確實實的珍寶盒建築,愛奧尼風格的裝潢和雕塑被發揮到了極致:檐壁是連續的,在每個立面都雕有一個主題,其中最栩栩如生的一幅展現了奧林匹斯諸神坐著在商量決定特洛伊的命運,而他們面前希臘人正奮力拚殺著。
德爾斐的雅典人寶庫:
雅典人寶庫崛起於約前485年,是精心選址之作,它位於神路於聖殿前的最後一個拐彎處,因此不論是從聖地入口還是從神廟都能夠看到它。它佔地6.5米×9.5米,是為了紀念馬拉松戰役的勝利而修建。它的裝飾由陶立克柱式上的排檔間飾所組成,表現了希臘神話中的不同故事場景:正面描繪了希臘人同阿瑪宗戰斗的場景;左面繪有象徵雅典的忒修斯的英雄事跡,因為後者是傳說中雅典的第一個國王,城市的奠造者;在
右牆上是象徵伯羅奔尼撒的赫拉克勒斯同野蠻人戰斗的英雄事跡;最後,在後牆上刻畫的是赫拉克勒斯牽回巨人格律翁的牛群的故事。這就是該建築的政治動機,表現了雅典人在阿波羅的庇護保護希臘免遭野蠻人的侵害,這個動機之彰顯已經接近希臘道德中所謂「僭妄」(hybris)的極限,即試圖超越凡人的地位挑戰天神。
最晚近的寶庫是忒拜寶庫(約前370年)以及昔蘭尼寶庫(前350年-前325年),所以可以得出結論,即這種建築風潮在德爾斐持續了不到兩個世紀。
祈願柱
自前4世紀起,可能是出於對節約空間的考慮,另一種祭獻形式開始流行,即祈願性的圓柱和立柱。圓柱(或單或雙)和立柱是用來將祭獻品高高托起,以顯示其價值之用,通常是一些表現統治者的青銅雕塑。
納克索斯島的圓柱建於約前575年,是最早的此類紀念碑之一。它非常高大,頂端甚至接近阿波羅神廟的地面高度,而它本身位於該建築的腳下,原始克托尼俄斯信仰的地域。為了能夠讓所有的角落都能夠看到,它有一個很長的柱身,和一個壯觀的愛奧尼柱頭,上面還立了一隻高達兩米的獅身人面像(「納克索斯的斯芬克斯」)。這只猛獸可能看守著狄俄尼索斯的墓,後者是納克索斯人的守護神。柱子上有一個小小的鐫刻表明納克索斯人可能因為這個祭品而獲得了咨詢神諭的優先權(promenteia)。 舞蹈者的圓柱是年代為前370年的作品,它裝飾有爵床葉飾(acanthe),承託了一個新穎的頂飾:三個年輕女子支撐著一個三腳架,裡面放置了翁法洛斯,德爾斐的象徵。
羅得島的立柱又稱「利西波斯的太陽戰車」,於前325年至前300年間進貢,這個立柱支撐著一個鍍金的駟馬戰車,上面坐著太陽神赫利俄斯。這個結構正對著阿波羅神廟。
雕塑群
在聖地的低處,入口的左側,曾經擺放著一個非常宏偉的紀念雕塑,後來這個雕塑被競爭中的城市陸續用不同的主題取代。現在我們還能看到兩個象徵著這個競爭開始的紀念物:米太亞得的雕像以及呂山德的雕像,或名「海軍督統雕像」。米太亞得像由雅典人捐贈,紀念了希臘人戰勝波斯人的馬拉松戰役。它由十三個雕塑組成,雕塑者為菲迪亞斯(帕台農神廟的設計者和建造者)。這些雕塑將雅典娜、阿波羅以及米太亞得表現在同一場景中,還出現了十個勝利的英雄角色以及三個雅典的執政官。 呂山德像就在米太亞得像的隔壁,它有一個基座,上面擺放著一整套青銅雕塑,在後面有二十八個雕塑表現了所有參加埃果斯河戰役的人員,在這場海戰中,呂山德率領斯巴達海軍以少敵多擊敗了雅典的海上力量。前面有十個雕塑,表現了「宙斯之子」的場景,出現的人物有卡斯托爾和波呂克斯、宙斯、阿波羅、阿耳忒彌斯以及波塞冬,出場的還有帶著花環的呂山德,一個傳令官以及旗艦的掌舵者。 雕像的排列有非常顯著的政治考量,希冀能夠高於米太亞得的紀念碑,而兩者的目的是相似的。由於呂山德不想被批評為僭妄,所以他將眾神放在前列,而米太亞得的雕塑中他們和凡人出現在同一個場景中。
世界之臍
古希臘人認為, 要想知道神的重大信息,就要到神諭宣示殿去聽。他們相信,神明會向人類說話,為人們指點迷津、指點未來,而與神的交流,是他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

7. 夯土牆的夯土牆與考古

古代建築、城牆及墓葬大量使用夯土牆,在考古中夯土牆有重要意義。 山西臨汾南襄汾縣發現了大約公元前2600到公元前2100年之間的陶寺遺址。2003年,在陶寺遺址中發現了一座大型建築基地址:古觀象台基址。
古觀象台基地址的建築形狀為大半圓形,面積約1400平方米。原有三層台階,現僅存基礎。第一層台基基礎的第一道夯土牆,也即最外側夯土牆,其外緣距圓心25米。第二層台基基礎的第二道夯土牆,距台基圓心半徑22米。第三層台基基礎的第三道夯土牆,距圓心半徑12.25米。在第三道夯土牆與生土台芯之間,築有一道夯土柱,揭露部分共計11個,自北向南排列成圓弧狀,距圓心半徑10.5米。D11西邊D12和D13拼接為一體成一道牆。夯土柱平面以長方形為多,長度多為1.3米左右,寬度多在1米左右。夯土柱D1—D11之間有10到縫隙,縫寬多在0.2米。各縫之間縫中線夾角為6.5、7、7.5、8度,其中以7.5度為最多。據此推測,該觀象台的主要功能之一可能是觀測日出以定節令。
台基圓心,經GPS定點測量,確定為:北緯35°52′55.8″,東經111°29′55.1″,海拔572米。 商代早期都城遺址———鄭州商城是一座擁有宮城、內城、外郭城和護城壕的規模龐大的城址,其防禦體系是通過外郭城和護城壕與東部湖泊內的大面積水域構成的。這是中國商代最早而且是最大的一座王都,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建有城垣的王都,它擁有的城牆宮殿、手工作坊、祭祀窖藏、青銅禮器、防禦設施和配套的供排蓄水系統,在中國城市發展史上有開創性的地位。
鄭州商城外郭城的南面、西面是堅實的夯土牆,此次發現的南、西夯土牆長達6000多米,南牆和西牆的南段是護城壕。北牆距城牆10米遠處也發現有護城壕。 秦始皇陵封土堆下是否真的存在地宮?這是本次科學探測所要回答的一個大問題。曾有民間傳說秦陵地宮在驪山裡,另外也不排除封土堆下是用來迷惑盜墓者的假墓的可能性。在測量中,研究人員探測到了諸多的異常情況:由地宮開挖後回填夯土引起的明顯重力異常以及彈性波法的反射異常;由與開挖范圍相對應的封土堆中的細夯土牆引起的明顯磁異常;由墓室引起的高電阻率異常;圍限在開挖范圍內的汞異常和由宮牆引起的重力異常和繞射點異常,加之已知的墓道,這些異常勾勒出一個巨大的地下建築群輪廓。這說明,秦皇陵地宮就在封土堆下,因為假墓是不可能有如此配套建築的。
研究人員在進行了多次磁性測定後,發現封土有明顯磁性,且粗夯土和細夯土的磁性也有一定差異。經過證實,磁異常范圍與封土堆下方的細夯土牆的范圍近乎一致。由此推斷異常是有封土堆下方的細夯土牆引起。細夯土牆內外為粗夯土。這種復雜的封土結構也從側面證明了封土堆下方存在真墓。封土堆中存在高出地面的夯土牆,在此以前還沒有發現過。 版築夯土牆是我國最早採用的構築城牆的方法.它是以木板作模,內填粘土或灰石,層層用杵夯實修築成的.在長城沿線,可以看到不少地方是夯土牆.它們有的是用粘土和砂,再夾以紅柳或蘆葦的枝條夯築成的.也有的地方是用土,砂,石灰加以碎石夯築的.版築夯土牆,她的高度一般是底厚的一倍左右,頂部寬度為牆高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所以城牆有明顯的收分.這種牆有一定的承載能力,它能阻止敵人步,騎兵的行動,抵抗冷兵器(刀,搶,箭等)的襲擊,並可就地取材,施工也很簡便.所以隋朝以前的長城,多是採用版築夯土牆.漢代夯層在15公分左右,由於築城術的進步,唐代和明代築城夯層則在30公分左右.但這種牆容易被敵人破壞,而且不耐風雨剝蝕,天長日久會自行坍倒.例如在玉門關和漢長城烽台,明顯打有木筋,相隔數米並有規則,至今猶存.但是一些唐代如鎖陽城和明代的大同古堡,一些木筋則腐爛掉,少許耐腐蝕木料則存留.蘆葦筋在玉門關大小方盤城呈規則分布,上下左右各相隔20公分左右.漢長城厚度足夠容2個全副鎧甲士兵相向通過,現存厚度在1.2米以上.城牆高度,都在8~18米左右,體現了築城術整體的堅固和技巧. 部分長城也採用了版築夯土牆方法構築。

8. 德爾斐考古遺址的遺址發掘

1892年法國考古學家開始在遺址上進行發掘,發現院牆內的聖地面積達1.67萬平方米,三面為德爾斐城所圍繞,東南是入口處。聖地庭院內,有許多由各城邦與私人樹立的頌揚神諭聖跡的紀念碑,並有約20多所有各城邦建立的藏珍庫。阿波羅神廟居聖地中心,略呈方形,四周是牆。神廟區東南部的大門,有 之 字形大路通往阿波羅神廟和露天劇場。這條被稱為 聖路 的路,兩旁有希臘各邦為供神而建的 禮物庫 、祭壇、柱廊、紀念碑等。阿波羅神廟始建於公元前7世紀,中間屢遭摧毀,公元前370--前330年是最後一次重建。廟長60米,寬25米,東西兩端各有6柱,南北則分別有15根柱子,全是由石料精製而成。在神廟和各個禮物庫中,有許多質地不同的雕像,其中以戰車御者的銅像最為精美,是早期的古典雕刻傑作。現在石柱參差,牆垣猶存,尚能勾劃出盛時的宏偉輪廓。殘余的神廟建築與紀念碑遺跡,都是當年希臘各地的藝術家的傑作,是研究古希臘藝術的巨大寶庫。除了神廟與有關建築物及紀念碑林外,還有一處劇院,一處運動場。在古城遺址上,原建有卡斯特里新村,後來為了便於考古發掘,新村在附近另外覓地重建,並恢復德爾斐的舊稱。作為公元前4世紀遺物露天劇場,現在仍能使用。今天的希臘人仍在這里演出當年創作的戲劇。同時,希臘人也常在這里舉辦音樂、詩歌及戲劇的競賽。德爾斐劇場為半圓形格局,有38層台階,可容納5000名觀眾。如今的德爾斐劇場俯視著希臘最古老最漂亮的一片橄欖林。橄欖林共有120萬棵橄欖樹,把這座古老的建築襯托得光彩照人。
再往上往西一直攀登上去,就會看到一個巨大的競技場。跑道上的起跑線仍可辨明,自起跑線至終點線的距離約為177.53米左右。場地為紅泥土地面,周圍用條石壘成環形看台,可以坐7000人。整個競技場的平面呈長條馬蹄形。該運動場是古代希臘的四大運動場之一,著名的皮提翁運動會每隔4年在此舉行,其盛況僅次於奧林匹克運動會。

9.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的考古遺存

未央宮考古發掘和研究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十年間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試掘了前殿的附屬建築遺址,發掘了椒房殿遺址、少府的宮殿建築遺址、中央官署建築遺址和宮城角樓建築遺址,出土了數以萬計的文物。 未央宮宮城平面近方形,四周圍築宮牆,牆寬8—10米,東、西牆各長2150米,南宮北牆各長2250米。
宮城周長8800米,面積5平宮方公里,約占都城面積的七分之一。 未央宮四面各闢一座宮門,稱司馬門。東司馬門是皇宮正門,諸侯朝謁天子、皇帝出入宮城均於北門。文武百官、宮達人顯貴進出皇宮則由北司馬門。東、北二司馬門外修宮築了高大的闕樓,這就是有漢一代著名於世的東闕和北闕。西、南二司馬門很少使用。四座司馬門遺址均已進行了勘查,確定了其位置。東司馬門位於大劉寨村東南,西司馬門在盧家口村中部,已探明的前殿北側的東西漢代道路,恰與東、西二宮司馬門相連接。南司馬門在未央宮東南角以西850米,由門道向北有一條8米寬的南北路通入宮內。在未央宮西北角以東1300米,天宮祿閣遺址東北60米處即北司馬門遺址,門內有一條寬10米的漢代南北路,通至前殿東側。
未央宮除了四座司馬門之外,還有十幾座「掖門」,它們是專為某些人出入皇寄所修建的,如建於北司馬門之西800米的作室門,就是一座專為宮廷作室之中的各類工匠出入皇宮的門道。 石渠閣遺址位於未央宮西北,在北宮牆以南45米,西宮牆以東500米。
石渠閣屬於戰國時期以來流行的高台建築,中央主體建築台基尚存,現存夯土台基高7米,底部東西60米、南北50米,整個建築遺址范圍東西115米,南北120米。台基周施迴廊。 天祿閣遺址在石渠閣遺址以東520米,前殿以北720米,北距北宮牆60米,東距連接北司馬門的漢代南北路35米。天祿閣也是一座高台建築,其規模略小於石渠閣。
現存天祿閣台基高6—7米,底部平面呈正方形,邊長20多米。天祿閣四周亦置廊。遺址范圍東西55米、南北60米。 未央宮西南部有一片低窪地,是當年的滄池所在地。滄池位於西宮牆以東700米,南鄰南宮牆。
考古勘查滄池遺址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約400米,總面積196000平方米。滄池水由城外泬水從章城門引入,入宮後稱「明渠」。明渠故道已基本勘探清楚:渠水由西向東注入滄池,然後又從滄池北部由南向北流出,經前殿、椒房殿和天祿閣西邊,向北流出未央宮。 前殿是未央宮的主體建築,位於宮城中央,是形制最高,規模最龐大的建築,在台基之上發掘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墓葬,說明前殿台基在新石器時代已存在。
前殿正門居南,門內是廣闊的庭院,庭院以北則是前殿之上的三大殿。大朝正殿是中間檯面上的大殿。前殿基址南北長350米、東西寬200米,北高南低,北部最高處高出今地面15米。基址由南向北可分三個低、中、高的檯面。
在對前殿全面勘探同時,1980年又對前殿部分廊房和慢道遺址進行了試探。西壁房址南北排列有43間房,南壁西部房址東西排列3間房,共計49間房。這些房子的平面呈長方形或方形,房與房之間置隔壁,布局一般是前堂後室,房內地面或為草泥,或為土坯鋪置。
遺址內出土筒瓦、板瓦、瓦當,文字瓦當多為「長生無極」,還有陶器、兵器、錢幣等。在房址內還發現了一批被火燒烤過的西漢木筒,簡文有的屬於病歷醫方,如一支醫方簡上端題有「馮宗山女方」字樣,這說明西漢時代已有病歷醫案。
在前殿遺址東北角試掘了一處夯土台基及部分配房。房內有草泥地面和磚鋪地面兩種。夯台和房址出土了大量磚瓦建築材料,其中有素麵長條磚,方格紋、回形紋鋪地磚,板瓦、簡瓦及圖案與文字瓦當等。房內出土陶器、錢幣、兵器裝備等。 椒房殿位於前殿以北360米,可謂真正的「後宮」。椒房殿南部為正殿,其夯土台基平面為長方形,東西長50餘米、南北寬30餘米,面積約1500平方米。台基周施迴廊,廊道地面鋪磚,廊道外為散水。正殿坐北朝南,殿址南有二闕址,二者東西相距23.5米,反映出這組宮殿建築的規格非常高。
內院南鄰正殿,平面亦呈長方形,院子四周置廊道、散水。內院東西兩側又分別發掘出夯出台基、院落、巷道和廂房遺址。特別要指出的,建築群內的巷道遺跡在考古發掘中尚屬首次發現,是為宮殿主人的安全所構造,與現代建築中的暗道性質相同。
椒房殿建築群有著完整的給、排水設施。建築群東部有水井,井深約8米多,井台鋪方磚,井壁上部為券磚,下部以陶井圈砌置。建築群內有排水坑,積水通過北部的明渠排出。從僅有的建築遺跡來看,正殿及其所屬建築是非常考究的,建築群內的地面均以方磚鋪設,遺址中出土精美的銅構件。
椒房殿遺址出土有鋪設地面的素麵方磚、圓形紋方磚和構築踏步的空心磚等。瓦類有筒瓦、板瓦和素麵圓瓦當、雲紋瓦當及「長生無極」、「長樂未央」文字瓦當。 1986—1987年,考古工作者對未央宮內的一處中央官署遺址進行了大規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9600平方米。該遺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區未央宮鄉盧家村東100米,位於前殿遺址西北880米,西距未央宮西宮牆105米。遺址以南6.3米有一條漢代橫貫未央宮內的東西大路。中央官署遺址周圍置牆垣,形成了一座封閉性大院落。院落平面長方形,東西長134.7米,南北寬65.5米,面積8822.85平方米。四面圍牆內外均置壁柱,而且內外對稱分布,這使牆體更為堅固,除了東牆,西、南、北牆之外均置廊。
在官署院落之內,中部偏東位置,有一條南北向排水渠將其分為東、西並列兩座院子,簡稱東院和西院。
東院范圍東西57米、南北65.5米,面積3733.5平方米。東院南、北牆分別為官署大院的南、北牆東段。東院東牆即官署大院東牆。西院范圍東西72.7米,南北65.5米,院子西、南、北牆分別為官署院落的西牆和南、北牆西段。
官署遺址出土遺物十分豐富,主要有磚、瓦、瓦當、石器、鐵器、銅器、錢幣和骨簽等。 未央宮中央官署遺址出土的刻字骨簽,是中國考古學上的重大發現。骨簽大多分布在官署房子牆體附近的漢代地面之上。骨簽均以動物骨頭製作(絕大多數為牛骨),形制、大小基本相同。
長安骨簽共出土63850件,其中刻字者57482件。骨簽大多以牛骨為原料,顏色以白色、黃色為多;尺寸接近,一般長5.8—7.2、寬2.1—3.2、厚0.2—0.4厘米;骨簽形制基本相同,均為長條形骨片,上、下端呈圓弧形,從其橫截面看,正面微呈圓弧形,背面較平,正、背面均有豎向鋸痕,背面更顯粗糙;骨簽正面上部磨光,長3.5—4、寬1.5—2厘米,其上刻字;骨簽中腰一側有一半月形凹槽。骨簽上一般只有一行刻字,其凹槽在骨簽左側,刻兩行以上文字的骨簽,其凹槽在骨簽右側。
骨簽刻字的內容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為物品、編號、數量、名稱、規格等,這類骨簽一般為一行字,也有兩行字者,字數兩三個至七八個不等;第二類為有「河南工官」、「南陽工官」、「潁川工官」內容的骨簽,一般刻二至四行字;第三類內容與中央官署等有關,刻字一至四行。
長安骨簽的時代上限在西漢初年,下限在西漢末年,以西漢中後期為多;有紀年的骨簽,最早者為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以始元、元鳳時期(昭帝)「三工官」者數量最多,骨簽使用延續一百多年,甚至幾與西漢時代相始終。 1987—1988年,考古工作者對未央宮內的少府所屬的宮殿建築遺址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6040平方米。該遺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區未央宮鄉柯家寨村西南,位於未央宮前殿遺址西北400米,椒房殿遺址在其東350米。
已發掘的這處建築遺址,其范圍東西110米、南北58米。它主要包括主體建築一一南殿和北殿,及其兩側的附屬房屋建築群和通道、廊道、院落、水池等,這是一組具有多功能的宮殿建築群。
南殿是該建築群中的大殿,或稱「正殿」,坐北朝南,東西46.1米、南北17.5米,面闊7間、進深2間,殿內面積806.75平方米。北殿應系該建築群中的內殿,坐南朝北,與南殿共用同一後牆。北殿東西31米、南北12.9米,面闊5間、進深2間,殿內面積399.9平方米。
南殿東西兩側對稱分布兩座大房子,每座房子的面積約在170平方米,房內亦置復斗形礎墩,屬於南殿的輔助性議事辦公建築。
主體建築北殿以北為院落,東西54.4米、南北14.7米,面積799.68平方米。南殿以南雖末進行考古發掘,但從鑽探情況來看,很可能有「庭」。這組建築群的主體建築居中,前庭後院,左右置配殿。
少府所屬的建築遺址中發現了大面積使用地板的遺跡,在古代宮殿建築遺址發掘中尚屬首見,由此也可以反映出這座宮殿建築群之豪華。除了出土磚,瓦、瓦當、陶器、鐵器、銅器、貨幣,該遺址還出土了112枚封泥,封泥文字內容有「臣尊」、「臣充」、「臣朋」、「臣隆」、「臣客」、「臣獲」、「司馬喜章」、「掌牧大夫章」、「掌廄大夫章」和「湯官飲監章」等,其中以「湯官飲監章」封泥數量量最多。 未央宮宮城西南角樓遺址位於今西安市未央區三橋鎮車劉村北,南距南城牆55米,西距西城牆34米,1988—1989年對該建築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角樓建築遺址現存台基平面呈曲尺形,外邊東西67米、南北31米,內邊東西57米,南北19米。台基東部寬11—13米,其東與宮城南牆南端相連結。
角樓遺址出土的建築材料有磚、瓦、瓦當等。磚有素麵和小方格紋方磚,均有鋪地磚。長條磚大中小不等,此外還有子母磚,扇形磚、空心磚。瓦有板瓦和筒瓦,有的瓦上還有陶文戳印,如「大世六」,「工左」等,這是秦漢時代「物勒工名,以考其誠」的嚴格質量管理制度的反映。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