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衣寺遺址
❶ 紹興旅遊景點介紹
浙江紹興會抄稽秦望山佛教文化旅遊區,坐落在紹興平水鎮平江村,這里也是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體包括以下幾大景點書法聖地-雲門古寺、中國三論宗祖庭-嘉祥寺、佛教聖地-天衣寺(法華寺)、崇福寺(崇福祠)、美麗的若耶詩溪、會稽湖風景區、秦始皇皇登臨過的秦望山、會稽刻石(李斯碑)、雲門山、雲門明覺寺、雲門普濟寺、雲門雍熙院、雲門廣福院、雲門看經院、芍師院、顯聖院(雲門顯聖寺)、雲門廣孝寺、王獻之故居、辯才香閣、辯才塔、陸游草堂、王獻之洗硯池、洗筆池、麗句亭、智永和尚(鐵門檻、退筆冢)、明崇禎三年(1630)文學家王思任撰文、范允臨行書、著名書法家董其昌、陳繼儒和董象蒙跋語的《募修雲門寺疏》、王子敬筆倉、王子敬筆琢、王子敬山亭、宋高宗書「傳忠廣孝之寺」碑、王勃仿蘭亭之"曲水流觴"遺址、五雲溪、白乳亭、五雲山亭、火者塔、溪風閣墓、日本杉木祖師墓、雪嶠和尚塔、「雲門卓立」石牌坊、「雲門古剎」石牌坊等等文物建築景點
❷ 浙東唐詩之路紹興會稽秦望山佛教文化旅遊區
中國-浙東唐詩之路-紹興會稽秦望山佛教文化旅遊區
紹興會稽秦望山佛教文化旅遊區
紹興會稽秦望山佛教文化旅遊區
(浙東唐詩之路-紹興會稽秦望山佛教文化區歡迎您)
浙江紹興會稽秦望山佛教文化旅遊區,坐落在紹興平水鎮平江村,這里也是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體包括以下幾大景點書法聖地-雲門古寺、中國三論宗祖庭-嘉祥寺、佛教聖地-天衣寺(法華寺)、崇福寺(崇福祠)、美麗的若耶詩溪、會稽湖風景區、秦始皇皇登臨過的秦望山、會稽刻石(李斯碑)、雲門山、雲門明覺寺、雲門普濟寺、雲門雍熙院、雲門廣福院、雲門看經院、芍師院、顯聖院(雲門顯聖寺)、雲門廣孝寺、王獻之故居、辯才香閣、辯才塔、陸游草堂、王獻之洗硯池、洗筆池、麗句亭、智永和尚(鐵門檻、退筆冢)、明崇禎三年(1630)文學家王思任撰文、范允臨行書、著名書法家董其昌、陳繼儒和董象蒙跋語的《募修雲門寺疏》、王子敬筆倉、王子敬筆琢、王子敬山亭、宋高宗書「傳忠廣孝之寺」碑、王勃仿蘭亭之"曲水流觴"遺址、五雲溪、白乳亭、五雲山亭、火者塔、溪風閣墓、日本杉木祖師墓、雪嶠和尚塔、「雲門卓立」石牌坊、「雲門古剎」石牌坊等等文物建築景點。一下是分別簡單介紹:
一、書法聖地-雲門古寺
雲門寺坐落於紹興城南16公里處秦望山麓的一個狹長山谷里,平水鎮寺里頭村境內。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剎,更是一處集宗教、文化、游賞於一體的古代文化勝地。
雲門寺始建於晉義熙三年(407)。據史書記載,晉代大書法家王獻之曾於此隱居,某夜其屋頂忽然出現五彩祥雲,王獻之將此事上表奏帝,晉安帝遂下詔改建為寺,稱「雲門寺」,門前石橋名「五雲橋」。明萬曆《會稽志》卷十六元虞集撰《雲門寺記》雲:「寺本中書令王獻之舊宅。東晉安帝義熙三年(407),有五色雲見其上,事聞安帝,是以有雲門之稱也。」雲門寺規模曾經十分宏大。從府志記載和所繪地圖看,雲門山谷口有「雲門古剎」、「卓立雲門」等數道石牌坊,道旁有著名的「辨才塔」、「麗句亭」。辨才塔為唐太宗賜建,麗句亭亭內留有歷代詩人留下的贊美雲門的詩章。雲門寺共五進:山門、韋馱殿、大雄寶殿、法堂、禪堂。主寺之外,還有「看經院」、「芍師院(懺堂)」和「廣福院」等副寺。後來這些副寺也都獨立成寺,分別稱顯聖寺、雍熙寺和壽聖寺。其實附近的寺庵還很多,「雲門」只是一個總稱。據陸游《雲門寺壽聖院記》稱:「雲門寺自晉唐以來名天下。父老言昔盛時,繚山並溪,樓塔重覆,依岩跨壑,金碧飛蛹……游觀者累日乃遍,往往迷不得出。」明萬曆《會稽志》卷十六載:「今雲門有寺六:廣孝,恩昱諸公所居也;上庵曰廣福;看經院曰顯聖;悶興懺院早雍熙;西曰普濟;南曰明覺,各有勝地。」足見當時的盛況。
「十峰游罷古招提,路入雲門峻似梯。秀氣漸分秦望嶺,寒聲猶入若耶溪」。作為一處林泉秀美、環境清幽的寺廟叢林,雲門寺尤其成為歷代文人雅士山水游賞的對象。蕭翼、王勃、宋之問、錢起、杜甫、白居易、元稹、崔顥、孫逖、李褒、范仲淹、陸游、李彌遜、虞集、金涓、劉基、王思任等,都在這里留下了他們不朽的詩文。雲門寺還是紹興除蘭亭之外最為著名的一處書法勝地,中國書法史上的許多名人和逸事都與此有關。雲門寺的前身本為王獻之的舊宅,傳為王獻之隱居練字之所。「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蘭亭帖》真跡也曾長期保存在雲門寺。王羲之的第七代孫智永及其侄子惠欣曾在這里出家為僧,叔侄二人都是書法大家,備受梁武帝的推崇,因此雲門寺曾一度改名為「永欣寺」。智永有兩個徒弟,一名智果、一名辨才,都是他的書法傳人。智果青勝於藍,隋煬帝就曾對智永說過:「和尚(——指智永)得右軍肉,智果得右軍骨。」時人求書者甚多,戶限為之穿。智永身後,王氏傳家之寶《蘭亭帖》真跡由辨才收藏,結果就在這雲門寺中被唐太宗派來的御史蕭翼設計賺去。唐高宗上元二年(675)三月上巳,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曾在雲門寺主持了一次模仿王羲之蘭亭雅集的修禊活動,並也仿《蘭亭集序》寫了一篇《修禊序》,其中敘景部分寫道:「暮春三月,修禊事於獻之山亭也。遲遲風景出沒,媚於郊原。片片仙雲遠近,生於林薄。雜草將發,非止桃溪。遲鳥亂飛,有餘鶯谷。王孫春草,處處皆青。仲統芳園,家家並翠。」在雲門寺中,原有不少與以上人事相關的建築和設施,如獻之山亭、獻之筆倉、智永鐵門檻、智永退筆冢、辨才塔以及陸游年輕時在此讀書的雲門草堂等等,可惜它們都早就隨著整座古剎的傾圮一起化作歷史陳跡。
雲門寺自明末以後一直不振,現僅存墨池一潭,五雲橋一座,清代木構建築兩進及東廂房數間。第一進三開間山門,系清早期建築,門楣上方書「雲門古剎」行楷大字,明間兼作韋馱殿,東、西兩次間易為民用。第二進三開間大雄寶殿,清代建築。前檐下置「大雄寶殿」橫匾,明間五架抬梁式帶前廊,前後金柱為圓形石柱,柱礎呈鼓形;東、西兩次間為穿斗式結構。東側廂房北端廊壁間,存有明崇禎三年(1630)王思任撰文、范允臨行書、董其昌陳繼儒和董象蒙跋語的《募修雲門寺疏》碑一通。碑為太湖石質,下設長方形基座。碑高148厘米,寬82厘米,碑文記述雲門寺地理位置以及募修雲門寺經過。這是古代雲門寺的確證。在寺的背後,有一汪清泉,傳說是王獻之的「洗硯池」,澄澈的池水,好像歷史老人的眼睛,閃爍著詭秘的神色。寺的周圍,還散落著不少廢棄的屋基,這都是古代寺廟的遺址。
二、中國三論宗祖庭-嘉祥寺
據朱關莆和朱越編著的《紹興宗教》一書中記載嘉祥寺在浙江紹興平水鎮平江村的秦望山腳下的茶山觀音斗處,其東與若耶山相望,若耶溪穿越二山之間向北奔流。據佛教史料記載,嘉祥寺最初建於東晉寧康元年(373年)至晉太元三年(378)間,偉將軍會稽郡守(內史)王薈為迎接高僧竺道壹居之而舍宅創建嘉祥寺。當時,高僧竺道壹自平江(今蘇州)虎丘山東適秦望山下若耶溪,與高僧帛道猷(雲門寺住持)相會林下,於是縱情塵外,以經籍自娛。王薈慕道壹之風德高遠,特創嘉祥寺,請其上居僧首。據《中國佛教》記載,竺道壹在嘉祥寺期間乃抽六物遺於寺,造金牒千佛像,系用薄銅板槌打而成,造像藝術也有所突破,因而受到當時社會各界的贊許。竺道壹精研佛理,博通內外,又律行清嚴,故四遠僧尼,八方德眾,咸依附咨稟,時人稱為「九州都維那」。此時,佛教之般若學頗盛,乃演有六家七宗之說,而竺道壹即為「幻化宗」之代表人物。
越州嘉祥寺,自竺道壹已降,五百年間,高僧相繼,大師紛至,法市興隆,佛學鼎盛。東晉義熙(405-418)初,高僧慧虔自廬山東來,游學於吳越之間,乃居嘉祥寺。虔克己導物,苦身率眾,凡諸新經,皆書寫講說。涉將五載,於寺圓寂。南朝宋明帝時(465-471),長安高僧曇機善《法華》、毗曇,游學會稽,郡守王琨請居嘉祥寺。南朝梁(503-557)時,著名佛教史家高僧慧皎住嘉祥寺三十餘年。慧皎,上虞人,學通內外,博究經律,每於春夏宏法,秋冬著述。撰有《涅磐義疏》等,並成《高僧傳》一書,成為中國佛教於史部之傳世名作。
三、佛教聖地-天衣法華寺
天衣寺原稱法華寺,在紹興市正南面約二十公里的秦望山的西北麓。法華寺於東晉義熙十二年(416年),由高僧曇翼始建。曇翼,餘杭人,七歲出家,十六歲剃度,開始入廬山,後拜關中釋羅什為師。義熙十二年與沙門曇學同游會稽山,見秦望山西北面,五山相連,十峰林立,南、西兩條清溪尤如兩條玉帶,在群山環抱中合二為一,氣象萬千,奇異靈勝,林壑虛閑,松梢玲韻,群峰爭翠百穀生煙。如此勝境,曇翼決定結茅庵,誦《法華經》,長留此處。
曇翼在此修持十二年後,據傳,當時普賢菩薩化一美女,前來試探曇翼,曇翼不為女色所動,普賢菩薩觀其真心佛事,說其是水中月,不可污,於是,普賢作法,一時大雨傾盆,地動山搖。不久雨止,祥雲瑞光,普照大地,普賢菩薩在雲端現出真身,朝野轟動,其時,會稽內使孟顗其狀上奏朝庭,請求建造法華寺。後在孟顗和富春人富翁陳載全力資助下,曇翼建起了寺廟,號「法華寺」。曇翼在寺內專精《法華經》,蔬食澗飲,精心修持30多年。
到了南朝梁時,禪師惠舉隱居修持在法華寺內,梁武帝(502——519年)徵召惠舉當國師,惠舉不從。當時昭明太子蕭統見其心堅,特賜以金縷木蘭袈裟一件。後梁武帝也施寺中四件寶物:有曇翼頂戴紫檀十二面觀音;有紅銀藻瓶一對;有紅琉璃缽一副;還有金銅維偉佛像一尊,加上太子賜的袈裟,五件寶物,藏以寺中,後奉於大殿西序。(據宋嘉泰《會稽志》載,五件寶物「至今俱在」。) )5TX3#=;(G
五件寶物中,維偉佛像,本為西域阿育王所鑄。西域阿育王第四個女兒因為姿貌醜陋,阿育王希望她端正美貌,用金銅鑄她的像49尊,頭飾火焰,腳踏蓮花,廣布天下,為天下眾生植福。此佛像漂洋過海,傳入中國,梁武帝將其施於法華寺。因天子施寶物,太子施衣,所以法華寺後改名為天衣寺。(與後來的傳說不一)
唐朝會昌年間(841——846年),唐武宗登基,在道士李歸真的煽動下,發布了「殺沙門令」,廢除寺廟,焚毀經像,沒收財產,許多寺廟高僧殉教而死。全國奪取寺廟田產數千萬頃;僧尼還俗26萬有餘;毀著名寺廟4600多座。世稱「會昌法難」。這一運動中,天衣寺也不能倖免,佛滅寺毀,一敗塗地。
六年後,唐武宗死,宣宗即位(847——859年)復興佛教,重建廟宇,天衣寺也得以重建。重建時,正式將法華寺額改為天衣寺。同時在大殿後擴建了十堂峰,堂名以寺四周十座山峰命名:一、法華,二、衣缽,三、積翠,四、朝陽,五、雲門,六、倚秦,七、天女,八、嘯猿,九、起雲,十、月嶺。十峰堂前有唐開元二十三年(736年)括州(今永嘉)刺史李邕撰並書《大唐秦望山法華寺碑並序》。 碑稱:曇翼早年入禪慧,尤邃佛乘,與沙門曇學俱游秦望山,在其西北面法華山,營卜蘭若,專精法華雲雲。此碑「會昌法難」中成為斷石,復建時重立。唐代詩人涉足天衣寺(法華寺)者甚眾:宋之問,嚴維,皇甫冉,劉長卿,於良史,白居易,李紳,元稹,薛據,羅隱,方干,吳融,僧皎然,綦毋潛等,皆有賦寺詩存世。宋代海慧大師有:天衣十峰詠》,錢易為之序。
宋宣和元年(1119——1125年),皇帝詔令:改僧為德士(即道士),寺改為觀,奉道教。銅鐃銅佛限十日內盡輸入官府。大概此令不順民心,群臣意見不一,而引起了動亂。皇帝又詔令復寺,命銅佛免輸官府,所以天衣寺維偉銅佛像一直嚴奉寺中。
四、若耶溪
http://ke..com/view/2911602.htm
❸ 中國-浙東唐詩之路-紹興會稽秦望山佛教文化旅遊區
浙江紹興會稽秦望山佛教文化旅遊區,坐落在紹興平水鎮平江村,這里也是浙東內唐詩之路的重要組容成部分,其具體包括以下幾大景點書法聖地-雲門古寺、中國三論宗祖庭-嘉祥寺、佛教聖地-天衣寺(法華寺)、崇福寺(崇福祠)、美麗的若耶詩溪、會稽湖風景區、秦始皇皇登臨過的秦望山、會稽刻石(李斯碑)、雲門山、雲門明覺寺、雲門普濟寺、雲門雍熙院、雲門廣福院、雲門看經院、芍師院、顯聖院(雲門顯聖寺)、雲門廣孝寺、王獻之故居、辯才香閣、辯才塔、陸游草堂、王獻之洗硯池、洗筆池、麗句亭、智永和尚(鐵門檻、退筆冢)、明崇禎.......
雲門寺,一部荒草掩蓋的歷史。平水鎮平江村,秦望山腳下,有一條狹長的山谷,這里茂林修竹,環境清幽,世外桃源一般。東晉古剎雲門寺就坐落在這里,此處也是王獻之故居和陸游草堂的所在地,是佛教聖地、書法聖地、旅遊勝地,歷史上曾盛極一時。如今踏上這片文化厚重而又充滿詩性的土地,荒煙蔓草間,依稀可聞那些被掩蓋的鼎盛,依然讓人激動不已。
❹ 李斯碑的李斯碑
秦望山會稽刻石李斯碑
秦望山原名秦柱山,為千燈悠久歷史的見證。吳壽夢時(西元前585年-前561年)海寇經常來騷擾,就在千燈浦西的秦柱山上建烽火樓。「秦柱山高不過二尋(註:古長度一尋等於八尺)廣不滿一畝的土堆」。屯兵守衛,秦始皇曾登此山的烽火樓祭海,因而秦柱山改名為秦望山。清乾隆十一年挖取該墩泥土建通裕社倉,嗣後民間建房均在此墩取泥。解放前夕烽火樓已無跡。後於2003年,恢復舊貌。在紹興正南約20公里處,古時又名南山.高出群山,為眾峰之傑.入境便見.峰頂無高木,因地迥多風所致. 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秦始皇東秦槿頭.道度諸暨,大越.以正月甲戌到大越,留舍都亭登臨此山以望南海,故名秦望山.南海即今曹娥江下游,<<史記.太史公自序>>有少康之子,實賓南海可證明. 不同地點方向也可以登此山馬園水庫邊,後嶺,濮塢,雲門也都可以登此山,此行選擇難度較低的路線.據「輿地廣記」記載:「秦望山在州城正南,為眾峰之極,始皇登之,以望東海」,故名。《水經注》記述「秦始皇登會稽山,刻石紀功尚在山側」。這山即秦望山。在會稽群山中也是獨傲翹楚的。海拔543.6米,周圍丘陵起伏,多條河溪發源於此。是會稽山秦望、法華、蘭渚、香爐、雲門、委宛等眾山的最高峰。有了一代大帝秦始皇與名相李斯的巡駕,使此山增加了不少歷史人文色彩,再冠以古越第一峰的名謂,使原本荒疏落未的山林平添了些許生機,時有探險掠奇、追古論今者攀登此山。能有幸追隨秦王贏政的足跡,在幾千年後的今天登上此山,夫婦所求,實乃人生一大快事!秦望山的鍾靈毓秀,也使它成為佛教弘法修行的道場勝地。千百年來,這里曾有大小寺院上百,僧人眾多,其中不乏在佛教史上留下光輝篇章的名寺和高僧。至今依然能尋訪到許多寺廟遺址,青山空谷間留有許多高僧大德的足跡和靈骨舍利。.. 古往今來,尤其是唐朝一代,羅隱、李邕、蕭翼、薛據、皎然、白居易、陸亘、方乾等眾多騷人墨客,登臨秦望並留下金聲玉振,想來概與這種機杼和乖巧不無關聯吧。而對「書法之鄉」的紹興,李斯在秦望山巔留下的289字的小篆《秦會稽山刻石銘》(俗稱《李斯碑》),更是極為難得的瑰寶。
興民謠有「香爐總算高,不及秦望一層腰」,足可說明秦望的雄偉。而要真正品味秦望雄姿,只能親臨攀登。
秦望山西南山麓有石級,可循級而上。穿過山道旁錯落的山村,山道狹長,蜿蜒曲折,石級只稀稀拉拉地橫在山道上,屈指可數。山村盡頭,右側有一水庫,規模不大,而「小飛瀑」隨處可見,山道兩旁,則蒼松翠竹,瀟灑搖曳。及至石級連綿不斷地出現時,就會無暇欣賞道旁景色,必須攢一把力,一級一級地向上攀登,八百餘級,要想一鼓作氣登頂,確非易事,到後來,步履會漸趨艱難。不過,空氣的清新,會給攀登者以清醒的頭腦,懂得攀登秦望是有苦亦有樂,滋味還是不錯的。
走完石級,是崇福侯廟前的過廊。崇福侯廟已傾圮,但當年風貌猶依稀可辨:廟分兩層,前為三開間正殿,中隔天井,登數級石階至後殿,亦三開間,左右有廡廊、偏室,是僧侶棲息的禪房和生活用屋。查《越中雜識》中有崇福侯的記載:唐初越州總管龐玉,從太宗力戰有功,出任越州,威望甚著,惠澤在民。及卒,邦人懷之,祀為城隍神。後梁開平中,吳越武肅王錢鏐上其事,封崇福侯。南宋時,加封昭祜公,進忠應王。崇福侯即紹興府城隍神,立廟於秦望山腰必有緣故,只是無碑文可考。
登秦望山,到此僅只「攀」的開始。要上山巔,一無石階,二無山道,而要在比人還高的柴蓬茅草叢中找出一條鳥道來。山即崎嶇陡峭,路也高低莫測,而且高山上即使晴天也會有霧嵐,除要披荊斬棘外,還要淋露沐霧,艱難前途可以想見。這鳥道時斷時續,有時依傍懸崖峭壁,有時又會碰到陡坡如滑梯,人無立足之處,得賴雙手攀住樹乾草根,一步一步地爬拉而上,鑽在比人還高的草木叢中,如入迷宮,一腳踏下去,是窖、是坑、是石、是土、是樹根、是枯草敗葉,既看不見又摸不著,只能踏到哪裡算里,聽其自然。偶爾鑽出密叢,得一方寸天地,迎面涼風襲來,沁人心肺。此等情趣,非親歷其境者是享受不到的。
登上秦望頂約需二小時。峰頂方不過十餘步,怪石嶙峋,春日杜鵑遍地,這就是「越中杜鵑首推天衣」,以色白如玉,花纓如簇而著名的「天衣杜鵑」。「會稽刻石」相傳在此,而《越中雜識》中是這樣說的: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東巡會稽,刻石紀功,丞相李斯書之,取錢塘岑石刻文,石長丈四尺,廣六尺,立於越東山上。文以三句一韻,字四寸,畫如小指,是小篆字。南梁時,竟陵王蕭子良守會稽,率僚屬登山見碑,眾誤以四句一韻讀之不竟,而使主簿范雲讀之乃竟,王以是器重范。此碑在梁代尚在,文也無恙。
南宋紹興以前,字雖泐而石猶如故。而今存紹興文管會的是元至正初,紹興路推官申屠?以家藏舊本摹勒於府學稽古閣者,原刻石已佚。如果哪一年有攀登秦望者重新發現這塊2000多年前的名碑,恐怕將會引起海內外的巨大轟動呢。
過去,秦望山上還有龍池、書法聖地雲門寺、中國三論宗祖庭嘉祥寺、佛教聖地法華寺、天衣寺等勝跡,出幾處處還是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❺ 五一紹興旅遊攻略
我在紹興這邊讀的書,紹興這里沒有機場的啊,呵呵。紹興的話人文氣息比較重一點,魯迅啊,陸游啊,以前都在這邊呆過的,據說紹興出師爺呢,^_^。魯迅故居是免費的,另外的話可以去一下柯岩啊,鑒湖魯鎮啊,都蠻好玩的。比較有江南水鄉的特色,運氣好的話說不定會看到孔乙己呢,他很樂意跟你拍照的呢。紹興黃酒啊,蠶豆啊,算是那邊的特產,不妨買點嘗嘗。北京過來的話到蕭山機場的,到時你可以直接從蕭山到紹興,長途汽車站有很多車可以到紹興,或者先去杭州玩玩,再挑一天去也是不錯的選擇。
❻ 中國浙東唐詩之路紹興會稽秦望山佛教文化旅遊區
雲門寺坐落於紹興城南16公里處秦望山麓的一個狹長山谷里,平水鎮寺里頭村境內。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剎,更是一處集宗教、文化、游賞於一體的古代文化勝地。
雲門寺始建於晉義熙三年(407)。據史書記載,晉代大書法家王獻之曾於此隱居,某夜其屋頂忽然出現五彩祥雲,王獻之將此事上表奏帝,晉安帝遂下詔改建為寺,稱「雲門寺」,門前石橋名「五雲橋」。明萬曆《會稽志》卷十六元虞集撰《雲門寺記》雲:「寺本中書令王獻之舊宅。東晉安帝義熙三年(407),有五色雲見其上,事聞安帝,是以有雲門之稱也。」雲門寺規模曾經十分宏大。從府志記載和所繪地圖看,雲門山谷口有「雲門古剎」、「卓立雲門」等數道石牌坊,道旁有著名的「辨才塔」、「麗句亭」。辨才塔為唐太宗賜建,麗句亭亭內留有歷代詩人留下的贊美雲門的詩章。雲門寺共五進:山門、韋馱殿、大雄寶殿、法堂、禪堂。主寺之外,還有「看經院」、「芍師院(懺堂)」和「廣福院」等副寺。後來這些副寺也都獨立成寺,分別稱顯聖寺、雍熙寺和壽聖寺。其實附近的寺庵還很多,「雲門」只是一個總稱。據陸游《雲門寺壽聖院記》稱:「雲門寺自晉唐以來名天下。父老言昔盛時,繚山並溪,樓塔重覆,依岩跨壑,金碧飛蛹……游觀者累日乃遍,往往迷不得出。」明萬曆《會稽志》卷十六載:「今雲門有寺六:廣孝,恩昱諸公所居也;上庵曰廣福;看經院曰顯聖;悶興懺院早雍熙;西曰普濟;南曰明覺,各有勝地。」足見當時的盛況。
「十峰游罷古招提,路入雲門峻似梯。秀氣漸分秦望嶺,寒聲猶入若耶溪」。作為一處林泉秀美、環境清幽的寺廟叢林,雲門寺尤其成為歷代文人雅士山水游賞的對象。蕭翼、王勃、宋之問、錢起、杜甫、白居易、元稹、崔顥、孫逖、李褒、范仲淹、陸游、李彌遜、虞集、金涓、劉基、王思任等,都在這里留下了他們不朽的詩文。雲門寺還是紹興除蘭亭之外最為著名的一處書法勝地,中國書法史上的許多名人和逸事都與此有關。雲門寺的前身本為王獻之的舊宅,傳為王獻之隱居練字之所。「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蘭亭帖》真跡也曾長期保存在雲門寺。王羲之的第七代孫智永及其侄子惠欣曾在這里出家為僧,叔侄二人都是書法大家,備受梁武帝的推崇,因此雲門寺曾一度改名為「永欣寺」。智永有兩個徒弟,一名智果、一名辨才,都是他的書法傳人。智果青勝於藍,隋煬帝就曾對智永說過:「和尚(——指智永)得右軍肉,智果得右軍骨。」時人求書者甚多,戶限為之穿。智永身後,王氏傳家之寶《蘭亭帖》真跡由辨才收藏,結果就在這雲門寺中被唐太宗派來的御史蕭翼設計賺去。唐高宗上元二年(675)三月上巳,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曾在雲門寺主持了一次模仿王羲之蘭亭雅集的修禊活動,並也仿《蘭亭集序》寫了一篇《修禊序》,其中敘景部分寫道:「暮春三月,修禊事於獻之山亭也。遲遲風景出沒,媚於郊原。片片仙雲遠近,生於林薄。雜草將發,非止桃溪。遲鳥亂飛,有餘鶯谷。王孫春草,處處皆青。仲統芳園,家家並翠。」在雲門寺中,原有不少與以上人事相關的建築和設施,如獻之山亭、獻之筆倉、智永鐵門檻、智永退筆冢、辨才塔以及陸游年輕時在此讀書的雲門草堂等等,可惜它們都早就隨著整座古剎的傾圮一起化作歷史陳跡。
雲門寺自明末以後一直不振,現僅存墨池一潭,五雲橋一座,清代木構建築兩進及東廂房數間。第一進三開間山門,系清早期建築,門楣上方書「雲門古剎」行楷大字,明間兼作韋馱殿,東、西兩次間易為民用。第二進三開間大雄寶殿,清代建築。前檐下置「大雄寶殿」橫匾,明間五架抬梁式帶前廊,前後金柱為圓形石柱,柱礎呈鼓形;東、西兩次間為穿斗式結構。東側廂房北端廊壁間,存有明崇禎三年(1630)王思任撰文、范允臨行書、董其昌陳繼儒和董象蒙跋語的《募修雲門寺疏》碑一通。碑為太湖石質,下設長方形基座。碑高148厘米,寬82厘米,碑文記述雲門寺地理位置以及募修雲門寺經過。這是古代雲門寺的確證。在寺的背後,有一汪清泉,傳說是王獻之的「洗硯池」,澄澈的池水,好像歷史老人的眼睛,閃爍著詭秘的神色。寺的周圍,還散落著不少廢棄的屋基,這都是古代寺廟的遺址。
二、中國三論宗祖庭-嘉祥寺
據朱關莆和朱越編著的《紹興宗教》一書中記載嘉祥寺在浙江紹興平水鎮平江村的秦望山腳下的茶山觀音斗處,其東與若耶山相望,若耶溪穿越二山之間向北奔流。據佛教史料記載,嘉祥寺最初建於東晉寧康元年(373年)至晉太元三年(378)間,偉將軍會稽郡守(內史)王薈為迎接高僧竺道壹居之而舍宅創建嘉祥寺。當時,高僧竺道壹自平江(今蘇州)虎丘山東適秦望山下若耶溪,與高僧帛道猷(雲門寺住持)相會林下,於是縱情塵外,以經籍自娛。王薈慕道壹之風德高遠,特創嘉祥寺,請其上居僧首。據《中國佛教》記載,竺道壹在嘉祥寺期間乃抽六物遺於寺,造金牒千佛像,系用薄銅板槌打而成,造像藝術也有所突破,因而受到當時社會各界的贊許。竺道壹精研佛理,博通內外,又律行清嚴,故四遠僧尼,八方德眾,咸依附咨稟,時人稱為「九州都維那」。此時,佛教之般若學頗盛,乃演有六家七宗之說,而竺道壹即為「幻化宗」之代表人物。
越州嘉祥寺,自竺道壹已降,五百年間,高僧相繼,大師紛至,法市興隆,佛學鼎盛。東晉義熙(405-418)初,高僧慧虔自廬山東來,游學於吳越之間,乃居嘉祥寺。虔克己導物,苦身率眾,凡諸新經,皆書寫講說。涉將五載,於寺圓寂。南朝宋明帝時(465-471),長安高僧曇機善《法華》、毗曇,游學會稽,郡守王琨請居嘉祥寺。南朝梁(503-557)時,著名佛教史家高僧慧皎住嘉祥寺三十餘年。慧皎,上虞人,學通內外,博究經律,每於春夏宏法,秋冬著述。撰有《涅磐義疏》等,並成《高僧傳》一書,成為中國佛教於史部之傳世名作。
三、佛教聖地-天衣法華寺
天衣寺原稱法華寺,在紹興市正南面約二十公里的秦望山的西北麓。法華寺於東晉義熙十二年(416年),由高僧曇翼始建。曇翼,餘杭人,七歲出家,十六歲剃度,開始入廬山,後拜關中釋羅什為師。義熙十二年與沙門曇學同游會稽山,見秦望山西北面,五山相連,十峰林立,南、西兩條清溪尤如兩條玉帶,在群山環抱中合二為一,氣象萬千,奇異靈勝,林壑虛閑,松梢玲韻,群峰爭翠百穀生煙。如此勝境,曇翼決定結茅庵,誦《法華經》,長留此處。
曇翼在此修持十二年後,據傳,當時普賢菩薩化一美女,前來試探曇翼,曇翼不為女色所動,普賢菩薩觀其真心佛事,說其是水中月,不可污,於是,普賢作法,一時大雨傾盆,地動山搖。不久雨止,祥雲瑞光,普照大地,普賢菩薩在雲端現出真身,朝野轟動,其時,會稽內使孟顗其狀上奏朝庭,請求建造法華寺。後在孟顗和富春人富翁陳載全力資助下,曇翼建起了寺廟,號「法華寺」。曇翼在寺內專精《法華經》,蔬食澗飲,精心修持30多年。
到了南朝梁時,禪師惠舉隱居修持在法華寺內,梁武帝(502——519年)徵召惠舉當國師,惠舉不從。當時昭明太子蕭統見其心堅,特賜以金縷木蘭袈裟一件。後梁武帝也施寺中四件寶物:有曇翼頂戴紫檀十二面觀音;有紅銀藻瓶一對;有紅琉璃缽一副;還有金銅維偉佛像一尊,加上太子賜的袈裟,五件寶物,藏以寺中,後奉於大殿西序。(據宋嘉泰《會稽志》載,五件寶物「至今俱在」。) )5TX3#=;(G
五件寶物中,維偉佛像,本為西域阿育王所鑄。西域阿育王第四個女兒因為姿貌醜陋,阿育王希望她端正美貌,用金銅鑄她的像49尊,頭飾火焰,腳踏蓮花,廣布天下,為天下眾生植福。此佛像漂洋過海,傳入中國,梁武帝將其施於法華寺。因天子施寶物,太子施衣,所以法華寺後改名為天衣寺。(與後來的傳說不一)
唐朝會昌年間(841——846年),唐武宗登基,在道士李歸真的煽動下,發布了「殺沙門令」,廢除寺廟,焚毀經像,沒收財產,許多寺廟高僧殉教而死。全國奪取寺廟田產數千萬頃;僧尼還俗26萬有餘;毀著名寺廟4600多座。世稱「會昌法難」。這一運動中,天衣寺也不能倖免,佛滅寺毀,一敗塗地。
六年後,唐武宗死,宣宗即位(847——859年)復興佛教,重建廟宇,天衣寺也得以重建。重建時,正式將法華寺額改為天衣寺。同時在大殿後擴建了十堂峰,堂名以寺四周十座山峰命名:一、法華,二、衣缽,三、積翠,四、朝陽,五、雲門,六、倚秦,七、天女,八、嘯猿,九、起雲,十、月嶺。十峰堂前有唐開元二十三年(736年)括州(今永嘉)刺史李邕撰並書《大唐秦望山法華寺碑並序》。 碑稱:曇翼早年入禪慧,尤邃佛乘,與沙門曇學俱游秦望山,在其西北面法華山,營卜蘭若,專精法華雲雲。此碑「會昌法難」中成為斷石,復建時重立。唐代詩人涉足天衣寺(法華寺)者甚眾:宋之問,嚴維,皇甫冉,劉長卿,於良史,白居易,李紳,元稹,薛據,羅隱,方干,吳融,僧皎然,綦毋潛等,皆有賦寺詩存世。宋代海慧大師有:天衣十峰詠》,錢易為之序。
宋宣和元年(1119——1125年),皇帝詔令:改僧為德士(即道士),寺改為觀,奉道教。銅鐃銅佛限十日內盡輸入官府。大概此令不順民心,群臣意見不一,而引起了動亂。皇帝又詔令復寺,命銅佛免輸官府,所以天衣寺維偉銅佛像一直嚴奉寺中。
四、若耶溪
❼ 甘肅慶陽境內的子午嶺
子午嶺是橋山山脈的一條支脈,它介於涇河與洛河兩大水系之間,史志記載,她西挽寧慶、東接延安、南連耀州,北抵鹽邊,綿延400多公里。橫跨慶陽市的正寧、寧縣、合水、華池四縣的24個鄉鎮,主脊長達250多公里,面積4900多平方公里。
華夏始祖軒轅黃帝最早就在這一帶活動,"遷徙往來,拔山通道",披荊斬棘,開辟荒蠻。他的陵墓就坐落在子午嶺東翼的橋山之上,因而子午嶺又被稱為"聖人條"。
著名的秦直道沿子午嶺主脊迤邐而行,將千里關山變通途。經過兩千多年的風雨侵蝕,秦直道依然清晰可辨,有些路段照舊可以通車。
子午嶺不僅有優美的高原林海風光,而且還有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遺存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子午嶺生長著松樹、柏樹、樺樹等200多種用材和經 濟林木;棲息著豹、狍鹿、靈貓、黑鸛等150多種野生動物。
子午嶺森林不僅是一塊經濟林,而且還是一塊重要的生態林,被譽為隴東大地的"綠色屏障"、黃土高原的"天然水庫"。
編輯本段高原林海
子午嶺,橫亘在黃土高原上,山勢巍峨壯觀,風光秀麗宜人,歷史遺跡甚多,蘊有豐富的文化景觀,堪稱隴上一天然公園。
子午嶺在慶陽市境內,橫跨正寧、寧縣、合水、華池四縣,南北長207公里,林木覆蓋總面積497平方公里,約佔全市總面積的19%。生長在群峰眾壑上的蒼松翠柏四季長青,白楊、紅杏枝繁葉茂,染綠了慶陽市近五分之一的大地,是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的「綠色水庫」。民國初年,李繼唐先生的一首律詩,描繪了子午嶺的雄偉氣勢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蘊:
遙望橋山映太虛,混古重染一帶綠。
秦皇驅車由斯過,帝子乘龍從此歸。
古今多少回首事,歷史幾遭留青冊?
塵寰瞬息滄桑變,唯君亦然正南北。
根據地質資料考證,子午嶺形成於第三紀晚期,隨著青藏高原的繼續隆起,六盤山兩側地區均有抬升,子午嶺就是隨著這種大面積抬升的地質變化而形成了山脈。
到了第四紀初期,子午嶺繼續抬升。這時,全球氣候變冷,內陸性的季風氣候給子午嶺又鋪上了厚厚的黃土。到了全新世,氣溫回升,冰川消退,雨量增加,使得子午嶺的氣候變得濕潤,非常適宜喬木和灌木的生長,各種植物群落便混交雜生,形成了廣袤無垠的林海。
這片高原林海,不論從自然物態的角度去審視,還是從自然風光方面去觀賞,它都是慶陽市的唯一的、最鮮明的標識。古往今來,慶陽的人類歷史都與之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千里通途秦直道、昭君出塞打扮梁、摩崖造像蓮花寺、古塞烽煙二將城、碧落霞天塔兒灣、密林碧波鳳川湖、歷史名鎮東華池等人文蹤跡,至今在子午嶺上隨處可見,處處都是旅遊、休閑的好去處。
編輯本段千里通途秦直道
在子午嶺那蜿蜒的山脊上,至今還可以依稀看到有一條沿主峰走向的車馬大道遺跡,一些路段,還被今人所沿用。正寧縣境的鵰翎關段有明顯的大道遺跡隱沒在林海之中,大道兩側還有不少秦磚漢瓦殘片堆積物,這些與史書記載的秦直道的走向十分吻合。李繼唐詩文中「秦皇驅車由斯過」,就是指千古一帝秦始皇曾沿著這條直道出巡過。
戰國時期的秦國崛起於西北,凡傳六世,至嬴政,始統一中國。秦始皇,雄才大略,威鎮四海。在位37年,稱帝12年時間,以疾風掃殘雲之勢,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群雄割據的分裂局面,統一了全中國,創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封建王朝。
秦王朝建立之初,強大的匈奴人經常侵擾秦國的北疆河套一帶,於是,秦始皇決定讓蒙恬率大軍修長城、築直道以拒匈奴的入侵。這條以秦都咸陽為起點,直達九原(今內蒙境內)的秦直道,在慶陽境內就是沿子午嶺山脊為走向的,據實地考察,其遺跡尚存,市境內長達291公里。
秦直道的開通,是一項歷史性的浩大工程,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條山區「高速公路」,對鞏固秦王朝北疆有其戰略意義。秦王朝可以通過這條大道將軍用輜重源源不斷地運往邊防,同時,也加強了塞外和中原地區的商貿往來和民族融合進程。
當我們今天漫步在子午嶺山巔的秦直道上,太息這寬闊平坦的古道雄姿,彷彿能聽到林濤的交響與當年那千軍萬馬在直道上馳騁的共鳴。
編輯本段昭君出塞打扮梁
昭君出塞的故事流傳了千多年,可以說人人皆知,但提到打扮梁,知道的人並不多。
打扮梁是子午嶺上的小地名,在今華池縣喬河鄉境內,是秦直道上一個古驛站。相傳漢代昭君王嬙出塞遠嫁匈奴單於呼韓邪時,走的就是秦直道。在途中經打扮梁這個地方時,曾有小駐。當時這里是西漢和匈奴實際控制的邊界線,王昭君越過此地,便意味著離開了故土。因此,王昭君在此曾梳洗打扮,面南拜別故土父老。於是,便留下了「打扮梁」這個富有紀念意義的歷史地名。現在這里除了一個城障遺址的殘垣斷壁和一座烽台外,再也看不到當年驛站的任何遺跡,但昭君梳洗打扮這歷史的一幕卻永遠定格在了這里。
今天登上打扮梁,探尋歷史的足跡,我們心頭會頓然湧起一股思古之幽情:
坐在馬背上的王昭君,在穿越莽莽林海時,對親人是怎樣的眷戀?離別故土又是怎樣的憂傷?「閨閣堪垂世,明妃冠漢宮;一身歸朔漠,數代靖兵戎」。昭君遠嫁,換來了國家的安寧與民族的和睦。這,也許就是慶陽人常常念叨打扮梁的真正原因。
編輯本段摩崖造像蓮花寺
美麗的子午嶺,山上厚厚的黃土為密林覆蓋,山下溪水清流拍打著兩岸紅色的砂岩崖。這些紅砂岩崖面成為釋家開鑿石窟、雕造佛像的天然資源。從北魏太和年間開始,歷經唐、宋、金以至明、清,在子午嶺山腳下開鑿的大小石窟多達20餘處。可以說子午嶺是佛教的樂土。
坐落在子午嶺中部的蓮花寺石窟是現存較為完好的一座唐、宋時期的摩崖造像石窟,是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里屬合水縣太白鎮葫蘆河村,地處葫蘆河右岸。石窟開鑿在平定川河與葫蘆河交匯處的小山峁上。這個小山峁之上是喬灌叢生的密林,山峁之下石崖險峻。蓮花寺摩崖造像就開鑿在這個凹凸不平的崖面上,造像或大或小,或疏或密,因崖面自然形態而就,靈活多變,人工雕鑿與自然崖面巧妙結合,天衣無縫,頗有鬼斧神功之奇妙,實為佛教文化中的藝術珍品。
蓮花寺石窟摩崖造像面積約有120平方米,分別開鑿於唐、宋兩個時期。石窟題記有「唐天寶十載」的記年,即為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十年(751年)。還有一題記為「宋紹聖二年」,即北宋哲宗趙煦紹聖二年(1095年)。
蓮花寺石窟摩崖造像,採用連環畫表現形式,雕造了佛本生故事,藝術價值高,觀賞性強,是子午嶺石窟藝術中的一朵奇葩。
編輯本段古寨烽煙二將城
子午嶺在大一統盛世中享受到歷史的厚愛,也在群雄割據的戰亂中遭受著兵燹的蹂躪。從南北朝到北宋、西夏、遼、金諸代,子午嶺地區的上空籠罩著戰爭的密雲,尤其是北宋、西夏、遼、金時期,你爭我奪,邊聲四起,城寨林立,山嶺遍體瘡痍。
子午嶺上的二將城遺址,位於今華池縣山莊鄉境內。這座古城垣依山就勢,雄踞山巔。它是眾多的城寨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古城。從此城遺址調查發現的「大順城關」字樣證實,這就是北宋時期慶州知州范仲淹為了抵抗西夏而修築的大順城。
元昊建都興慶(今銀川市),形成了以黨項羌為主的地方政權,史稱西夏。西夏控制著今寧夏、甘肅、陝北和河套一帶的廣大地區,兵強馬壯,經常入侵北宋的北疆,而首當其沖的地區則是子午嶺一帶。在長期的拉鋸戰中,作為北宋邊關重地大順城,確實起了屏障作用。
古寨烽煙與「四面邊聲」都隨歷史的長風而去,但二將城宏闊依舊,安然地靜卧在子午嶺的深處。
編輯本段碧落霞天塔兒灣
子午嶺東麓有條小河,叫苗村河。這條小河長年清澈見底,水繞青山過,倒影水中流。這里曾有一處寺院,院內有一座金代石造像塔。塔高20餘米,纖細瘦峻,獨具一格,使這里成為一處融人文古跡與自然風光為一體的名勝之地。在小河右岸石崖上有「碧落霞天」四個石刻大字,在落日余輝的映照下,閃閃發光。
這四個大字是明代著名書法家、曾任寧夏巡撫都御史陳棐題寫的。陳棐是明代嘉靖年間的進士,精於書法。他在寧夏巡撫任上途經子午嶺,為苗村一帶美麗的自然風光所陶醉。山上林木蔥籠,深谷流水潺潺,霞光燦爛,嵐霧升騰,碧水青山,交相映輝,於是他欣然命筆題寫了「碧落霞天」四字,交石工刻於岩面。苗村一帶,自古以來,是子午嶺中部地帶的自然名勝之地,曾有不少文人雅士於此小駐賞景游覽。清末隴東名士李良棟先生,曾在此游覽,寫下了一首律詩:
千頃碧綠落霞天,古寺佛塔入雲端。
清流撫岸危崖動,綠濤隨風崇嶺旋。
露潤山色翡翠珠,嵐浸晨曦瑪瑙環。
休嘆蓬萊莫可去,子午山林亦成仙。
近年來,一些有識之士倡言開發苗村河一帶為旅遊休閑度假之地,合水縣已在苗村河源頭處的澗水坡嶺上興建了避暑山莊,粉牆金瓦掩映在碧綠濃蔭之中,來此游覽,遠離城市喧囂,清新的氣息使人陶醉。
編輯本段林漁碧波鳳川湖
子午嶺北端的小鳳川有座小湖,這里是一道狹窄的深谷,加之兩岸林密,故而湖水呈帶狀,水面長約5公里,寬不足百米,故有林海長湖之稱。
長湖是個「袖珍」湖,並無「御遠山,吞長江」之勢,但幽深、恬靜則是長湖最大的特色。這里遠離城市,也沒有農民居住,既聽不到城市的喧囂,也無鄉村的雞鳴犬吠。湖水靜靜地躺在重巒翠峰之中,猶如一個嬰兒熟睡在母親的懷抱里。偶爾一陣林間輕風,吹得湖面微波粼粼,如嬰兒夢中的笑靨。
鳳川長湖,水面碧波盪漾,登高望去,像猶如一條藍色的飄帶沉落山澗。湖兩岸的深黛峰影倒映湖中,湖光山色融為一體。泛舟湖面,會看到湖中的金色鯉魚驚慌地四散游去,又好奇地向船兒聚來,似乎與遊人嬉戲。完全處於原生狀態的長湖,是一個深閨待嫁的淑女,有待觀光君子來逑。
2006年4月5日,子午嶺經國務院批准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❽ 紹興攻略
紹興旅遊攻略
浙江紹興會稽秦望山佛教文化旅遊區,坐落在紹興平水鎮平江村,這里也是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具體包括以下幾大景點書法聖地-雲門古寺、中國三論宗祖庭-嘉祥寺、佛教聖地-天衣寺(法華寺)、崇福寺(崇福祠)、美麗的若耶詩溪、會稽湖風景區、秦始皇皇登臨過的秦望山、會稽刻石(李斯碑)、雲門山、雲門明覺寺、雲門普濟寺、雲門雍熙院、雲門廣福院、雲門看經院、芍師院、顯聖院(雲門顯聖寺)、雲門廣孝寺、王獻之故居、辯才香閣、辯才塔、陸游草堂、王獻之洗硯池、洗筆池、麗句亭、智永和尚(鐵門檻、退筆冢)、明崇禎三年(1630)文學家王思任撰文、范允臨行書、著名書法家董其昌、陳繼儒和董象蒙跋語的《募修雲門寺疏》、王子敬筆倉、王子敬筆琢、王子敬山亭、宋高宗書「傳忠廣孝之寺」碑、王勃仿蘭亭之"曲水流觴"遺址、五雲溪、白乳亭、五雲山亭、火者塔、溪風閣墓、日本杉木祖師墓、雪嶠和尚塔、「雲門卓立」石牌坊、「雲門古剎」石牌坊等等文物建築景點。
3.紹興的旅遊景點很多。基本上是以歷史文化名人故居和江南水鄉風情為主。紹興的王牌景區——魯迅故里,是必須去的,目前已經是免費了,但是得憑票進去。可以選擇憑身份證網上訂票和現場領票方式領取,如果你們時間確定了,就可以網上預定一下票。要不到時早上早點去景區遊客中心領取(每天只有4000張票,遲了就沒了的)。門票景點包括百草園、魯迅紀念館、魯迅故居、魯迅祖居、三味書屋等。附近的景點還有愛情名園沈園(陸游與唐婉的邂逅處),門票30元。
4.要領略江南水鄉秀美,倉橋直街不可不去。倉橋直街位於城市廣場西邊、府山(越國國都所在地)東麓,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單位。倉橋直街與府橫街交叉的路口,有比較特色的紹興小吃,狀元樓和屋裡菜館都是不錯的,旁邊是沿河的,可以看到悠悠而來的烏篷船。附近還有古軒亭口,還有秋瑾像就是秋瑾遇害的地方(魯迅的作品《葯》里關於人血饅頭的描述)。這些地方都很近的,走走就到了,不懂就問人吧。
5.傍晚可以到城南的稽山公園看看,那裡是一個微縮版的紹興風情園,免費的。裡面有亭台樓閣、有很多不同的橋。晚上建議乘環城河遊船,在江南水鄉吹吹風,看看枕河人家的風情,看看江南廊橋,整個遊程將路過紹興環城河八大公園。
6.市區里其他還值得推薦的地方,還有八字橋(古代立交橋啊,可以去看看),黃酒博物館、西園、周恩來故居等等。有興趣的話可以抽時間去看看。
7.市區以外的景點,比較出名的有東湖(與杭州西湖、嘉興南湖齊名,不過感覺小氣了點,在解放路乘公交1路到達,門票30)。蘭亭(書法聖地,門票30),可以打的過去,30元左右。乘公交也可以,在城市廣場乘303路、23路都可以到達景區門口。大禹陵(傳說中大禹的家在這兒,每年都會有祭禹大典,另外還可以爬山,聯票50元,可以單獨買大禹陵的25元),城市廣場2路公交直達。
8.紹興另外一個王牌景區——柯岩風景區。國家4A景區。位於紹興縣,是有柯岩景區(鑿石奇觀)、鑒湖(古纖道、烏篷船)、魯鎮(魯迅筆下風情再現,有啊Q、祥林嫂等人物扮演者在鎮上表演)。個人覺得很值的去一下,那裡基本能玩一天,景區很大,門票三個景點聯票是100元。在市區塔山乘603公交、在魯迅故里乘77路公交能到達。
❾ 東大寺的寺內國寶
東大寺歷史悠久,許多建築及佛像、佛畫都是建築史和美術史上的珍品,具有很高的價值。尤以奈良時代和鐮倉時代的佛像為著名。
舉國興建並名揚海內外的毗盧遮那佛,歷史上因天災和戰亂而數度修復,大佛的腹部及蓮花座的一小部分是僅存的原物。刻於蓮花座上的蓮花藏世界圖,從基壇上發掘出的狩獵文銀壺、蟬形鏁子(錠)、金佃庄大刀及鎮壇具、大佛殿前的八角燈籠、灌佛會(花會)本尊——誕生釋迦佛像等,都與大佛同期建造,好像均出自於造東大寺司之手。盧舍那佛深受唐代美術作品的影響,匠心獨運,氣勢雄渾,金色生輝。
法華堂本尊不空羂索觀音像,是用兩年時間於天平十九年(747)完成的脫活乾漆像,三目(額上有第三隻眼)八臂,象徵觀音菩薩超現實的普渡眾生的能力。中間兩只手合十,另六隻手的肘部都靠近軀體,設計得天衣無縫;表情端莊,富有感染力。此像造於興建大佛的准備階段,當時嚴酷的現實生活並沒有動搖人們造佛的意志,從這尊觀音像中似乎可感受到人們希冀以造佛的功德來化解世間苦難的心情。
不空羂索觀音像的左前方是月光菩薩像,與本尊高大堅固的造形相比,月光菩薩雙手合十,身著唐服,與人身等高,表情恬適自然。面頰及雙手的肌膚充分利用泥塑的特性,柔軟富有彈性,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衣服寬大,然腰束雙帶,年青的軀體與自然的服飾並不是寫實,而是凈化每一個細節,使之融入到自然和諧的整體之中。與不空羂索觀音幫助人類挑戰殘酷的現實生活這一人類救世主的形象相比,月光菩薩使祈禱者的心靈凈化升華,把人引入清凈世界。
東大寺還保存了許多風格各異的建築用瓦。鐙瓦(屋檐圓瓦,直徑19公分)便是其中之一。它是奈良時代(710—784)東大寺創建時期製造,內側刻有雙瓣八葉蓮花紋,外側是一圈大粒連珠。中心部位是一顆蓮子外環六粒蓮子。此瓦是興福寺用瓦的仿製,造形簡潔,蓮華紋力度感強,風格獨特,所以也稱東大寺式瓦,在大佛殿院、南大門及西塔遺址等東大寺境內出土了很多。
宇瓦(寬27.2公分,厚8公分)與鐙瓦配合使用,也是東大寺創建時期用瓦。內側以整齊的蔓藤花紋為主,外側是大粒連珠,素邊。中間蔓藤花紋採用對葉形寶相花紋,平淡素雅中透著變化。這種對葉形寶相花紋造型始於天平十八年(746),常見於法華堂本尊不空羂索觀音像等奈良時代後期的許多文物上。
鬼瓦(高50.8公分,寬44.5公分;奈良時代)有被火燒過的痕跡,下側圓拱形處嵌入鐙瓦,椽圓眼、獅子鼻且鼻孔張開是其特點,周圍的連珠及額頭的鋸齒紋繼承了白鳳時代(645—710)後期藤原宮出土的唐式瓦花紋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