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湖南工業遺址

湖南工業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10 02:34:27

㈠ 中國四大書院是哪四個

㈡ 玉蟾岩遺址是什麼時間的歷史遺存

玉蟾岩遺址,位於湖南道州壽雁鎮玉蟾岩,俗稱「蛤蟆洞」。距早在3萬年以前,就有人生活的道州福岩洞古人類遺址僅6公里。這個洞穴西北方向有個開口,洞口有石刻「玉蟾岩」。洞口離地面5米多高,大廳寬13米,深7米,面積約100多平方米,洞穴是1988年發現的。1993年、1995年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專家曾先後兩次對這個遺址進行過發掘,出土了大量的舊石器向新石器時期過渡的文化遺物,如石器、棒器、動物骨頭殘骸、種子,最重要的是當時發現了栽培水稻的谷殼標本和陶器[1] 。玉蟾岩出土的陶片大約距今約1.4~2.1萬年。玉蟾岩遺址還出土了幾粒被證明是1.2萬年前的古栽培稻,是發現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這幾項重大考古發現表明,玉蟾岩遺址在世界稻作農業文明起源及人類制陶工業起源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評為1995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道州玉蟾岩遺址因此又被譽為「天下谷源、人間陶本」。

㈢ 長沙 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嶽麓山

橘子洲和嶽麓山,是長沙最值得去的兩大景點,因為疫情期間嶽麓書院沒有開,我還小糾結了一會,要不要在這次行程里去嶽麓山,還是等著以後再來長沙嶽麓書院開了再一道去,不過後來發現嶽麓書院可以從南門那裡直接步行過去,並不需要爬山或者是坐索道。

所以吃過午飯,糾結了一會之後還是起身去了嶽麓山。嶽麓山比較吸引我的點除了沒有開放的嶽麓書院,再就是俯瞰長沙全景,以及那個開放式的纜車了。

2、長沙市博物館

新的長沙市博物館已經建成,坐落於美麗的北辰三角洲,是完全免費的,而且交通十分便利,搭乘地鐵一號線就可以直達。

長沙市博物館,集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展示宣傳、教育服務等功能於一體。建築層高5層,收藏各類文物近5萬件。所有人只需要憑借身份證就可免費領取參觀券,也不用提前預約。

3、長沙書堂山

書堂山,位於長沙市望城區,是初唐四大書法家之一的歐陽詢的故鄉,古名筆架山。這里有歐陽詢親筆書寫的「洗筆泉池」四字摩石刻,堪稱國寶。環境清幽,山泉淙淙。有洗筆泉、「太子圍圩」等古跡,也有歐陽閣等建築,登高可以望遠。山下是書堂山村,一片田園風光。村裡麻石路修得很好了,有鎮南將軍府遺址。

4、嶽麓山穿石坡湖

嶽麓山大家去多了,但是有個穿石坡湖大家一定不知道。穿石坡湖在嶽麓山南,一般人都不從這邊下山,都從愛晚亭那下山了,如果想去這個,要從湖大上山,進入景區大門後一直朝左邊大路上山即可。穿石坡湖很秀美,湖上的長廊橫跨湖上,碰上雪景別有一番風味。

5、桃花嶺公園

桃花嶺是梅溪湖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長沙人除了嶽麓山外的另一爬山踏春的好去處。桃花嶺風景區在嶽麓區梅西湖對面,願景為「梅溪湖畔桃花源,桃花嶺間水雲天」,力求設計一個平和寧靜、自然悠遠的開放式山水公園。

㈣ 嶽麓書院有多少年的歷史

嶽麓書院建於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歷經宋、元、明、清各代,長盛不衰。到了清末,在興辦新式學堂、廢除科舉的大潮中,嶽麓書院改為湖南高等學堂,之後陸續更名,直到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

從嶽麓書院至湖南大學的千年辦學歷史,反映了中國教育制度的變遷,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史的一個縮影。嶽麓書院創立伊始,即以其辦學和傳播學術文化而聞名於世。

北宋真宗皇帝召見山長周式,頒書賜額,嶽麓之名始聞於天下,有「瀟湘洙泗」之譽。南宋張栻主教,理學史上頗負盛名的「湖湘學派」即發展於此;朱熹兩度講學,書院盛極一時,出現了「座不能容」、「飲馬池水立涸」的盛況。

其後,明代中葉的陽明學、明末的東林學、清乾嘉時期的漢學及晚清的新學,都曾在此得以傳習和交流。嶽麓書院的學術與教育,對湖湘文化傳統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今日的湖南大學已發展成為一所理、工、農、商的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修復後的嶽麓書院,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仍擔負著學術研究和培養人才的重任。千年學府正在續寫新的歷史篇章。

(4)湖南工業遺址擴展閱讀:

嶽麓書院改制(學堂-工專、法法專、商專時期)(1897-1926)。

中日甲午戰爭以後,維新變法運動興起,要求廢科舉、興學堂。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湖南時務學堂創辦,後相繼改名求實書院、湖南大學堂。

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與嶽麓書院合並改為湖南高等學堂。湖南優級師范學堂創建於1907年,以造就初級和中學堂教職員為宗旨。

辛亥革命後,改學堂為學校,1912年,湖南都督譚延闓首擬創辦湖南大學,1912年,湖南優級師范學堂遷入嶽麓書院,改名為湖南高等師范學校,1917年成立籌備機構,1924年,省議會決議正式籌組湖南大學。

1926年1月,省府頒布《湖南大學組織暫行條例》,委任李待琛等十人為校行政委員會委員,李待琛為委員長。1926年2月1日,湖南工專、法專、商專三個專門學校合並成立省立湖南大學,校名匾額懸於嶽麓書院大門,並以嶽麓書院校舍為第一院。

1937年7月,國民政府明令將湖南大學由省立改為國立,任命皮宗石為校長。下設文、法、理、工、商五個學院。其後,經歷了抗日戰爭的遷校復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辦學規模擴大。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李達為湖南大學校長。1950年8月毛主席應李達校長之請,為湖南大學題寫校名。1953年院系調整,改為中南土木建築學院,1958年改為湖南工學院,1959年復名湖南大學。1978年,國務院確定湖南大學為全國重點大學。

參考資料:嶽麓書院-鳳凰網文化

㈤ 中國八大古都

我國七大古都
鄭州就是所謂的開封,都在河南省。
安陽,西安,洛陽,北京,開封,南京和杭州。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文字歷史已經有數千年。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遼闊的國土上,出現了不少具有相當規模的城市,尤其是歷代的國都,因其特殊的地位,更是大興土本,著意修建。這些古都,無論在建築規模、建築模式或建築風格上,都有其獨到之處,往往表現了同時代最高的建築水平,對全國其他城市的建築有特殊的影響,因此可以說,各大古都的建築沿革史,就是一部較完整的城市建築史。我國曾作為國都的城市數以百計,最著名的有七個,號稱七大古都,即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北京。安陽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有六大古都之說,並沒有把安陽列人著名古都的行列,為此,不少人從安陽的歷史地位出發,認為這種定論應有所改變。1988年,在河南省安陽市召開了中國古都學會常務理事會會議,把安陽市列為中國古都之一,並被確認為七大古都之首,安陽古都終於獲得了應有的地位。

安陽早在公元前14世紀就被定為都城。當時,商代的第20代國王盤庚把國都遷於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一直延續到商代末年,歷時273年。在這段時間里,商代統治者大興土木,刻意經營,使殷成為一座古代大都,當時稱大邑商、天邑商、商邑。商代以後,一直到公元6世紀的2000年間,中原王朝曾多次建都於安陽,但在城市建設上沒有什麼成就。由於戰亂,這座古城早已成為廢墟。宋代以後,這里不斷發現殷代文化和建築遺存,特別是解放後,經幾次大的發掘,基本弄清了城市的規模和布局,人們把這些城市建築遺跡稱為殷墟。

殷墟位於洹水之濱,距現在的安陽1公里,東西最寬處10公里,南北最寬處5公里,總面積24平方公里以上,在這片地域中,共發現宮室建築遺址50餘處,大致可以劃分出3個區域。

北區有15處遺址,分布較散,為王室居住區。中區有21處,布局比較整齊,有明顯的南北中軸線,中軸線上排列有3道大門,以及幾處較大的夯土遺跡,是商代宗廟和商王處理政務的地方。南區有10幾處遺址,規模較小,布局零亂,年代稍晚,是商王祭祀的場所。

在宮室遺址西南方大約300米處,有一段梯形壕溝,長750米,深5米,寬10到20米,是人工挖成的宮室防禦設施。王室以外,零散分布著不少民居遺址和手工業作坊遺址。與宮室區隔河相望的洹水北岸迤西3公里處,是商王、貴族的墓葬區.有10幾處大墓。

從殷墟現存的遺跡來看,這座古都已經表現了城市建築方面較成熟的水平。宮室、民居、作坊、墓地的規劃已經比較完善了。宮室建築高大、豪華,最大的房屋達到400平方米,房基夯土厚達2米,有不少整齊、講究的石柱礎和銅柱礎。陵區內大墓,穴深一般達到8~13米,最大的墓面積達到400平方米,道長32米,穴中央用巨大的木料,砍成長方形斷面,互相重疊成為井干形墓室。這些都說明,殷墟在當時已是一座規劃完整,布局清晰,建築物形制完善,建築水平較高的古代都城。

目前,安陽已經成為河南省的一座重要城市,每年都有不少專家、學者前去考察,並吸引著大批遊人前往游覽。

西安

西安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10世紀中葉,先後有西周、秦、西漢、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共10個朝代在西安建都,周幽王、秦始皇、漢高祖、漢武帝、隋煬帝、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等近百個帝王在這里度過了他們的宮廷生活。做為古都,歷時1062年,西安古城建都之多,歷史之久,不僅是中國諸城之最,即使在世界名城中也非常罕見。

奠定西安城宏大規模和歷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從隋朝開始的。隋代開國皇帝楊堅上台以後,命令一個叫宇文愷的著名建築家重新規劃、設計西安城,並負責監督修建。宇文愷為了搞好設計,巡遊了好幾個名城,研究吸取其建築特點,又實地考察了當地的地形特點。他認為:長安城"凋殘日久","舊經喪亂",水量又不足,而城東南的龍首原地勢極好,適宜建大都城,因此新建了長安城,奠定了長安城的規模和總體布局,當時叫大興城。唐代又做了部分修繕和擴建,改稱長安城,做為唐朝的國都。這座都城,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唐長安城一共由三重城牆組成,即外城、皇城和宮城。城牆全部由夯土築成,巍峨高大,平面呈方形。東西長9721米,南北長8651米,總面積約84平方公里。四周有高大的城牆環繞,城牆厚約12米,每面各開3座城門,城外有很寬的護城河。皇城位於全城中軸線的北部,宮城坐落在皇城的北端。

宮城是皇帝和後妃居住的地方,皇帝也在此處理朝政。皇城是朝廷辦事機構所在地。宮城和皇城之間有一道寬闊的橫街,就像一個廣場,可供兵士操練,也是皇帝接受百官及外國使臣朝賀的地方。皇城以外是街坊。

長安城的整體布局和街巷規劃十分嚴整,體現了很高的建築設計水平,它繼承了我國古代都城規劃布局的傳統,中軸對稱,方正規則。南北中軸線為朱雀大街,從外廓城南面正門明德門到皇城正門朱雀門,正對宮城的承天門。官城和皇城與民居嚴格分開,改變了漢代長安城民居與宮室相參的情況。城內地形東北較高,東南較低,市內有6條東西向的高崗地,規劃時利用高崗布置宮室、官府及大型廟宇,以突出城市的主要建築和控制全城的制高點。商業區分別在城東西兩邊居中的地方,叫東市和西市,兩市都設計成"井"字街,各分成9個小區,每區經營一個行業的商品。西市南北長1000餘米,東西寬900多米,四周築有圍牆。居民區由各個街巷分割成110個里坊,每個里坊都是相對獨立的封閉整體。築有夯土的坊牆,設有坊門,大坊有4個坊門,小坊有2個,夜間及遇有禁令或事變,即關閉坊門。各坊內有道路相通,寬約15米,其間有許多小路通到每家門前,稱為坊曲。

全城的街道都是東西向或南北向的直道。大街共有25條,其中東西向14條,南北向11條,街面非常寬闊。其中南北的朱雀大街縱橫整個長安城,街面寬達150米,是長安城的主要街道。其他的街道也都在100米以上,即使是沿城邊的小道也有25米寬。這樣寬闊的街道,主要是為了滿足皇帝出行時的儀式、排場的需要。

長安城的宮殿規模很大,據考證,其主殿含元殿和內德殿的規模遠遠超過故宮的3大殿,城中還遍布寺院,有81座佛寺、28座尼庵、30座道觀、6座女觀、2座清真寺、4座胡襖祠。城中還有較完善的引水和排水系統,反映了當時規劃的細致。

洛陽

洛陽是我國古代非常重要的城市,歷史上,曾經有東周、東漢、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等9個朝代在這里建都,因此有"九朝故都"的稱謂。

最早的洛陽城在現今洛陽的西邊,是周代初年,周公平定國內叛亂後,為加強對東方的控制而建立的,叫周王城。周公把反周的商朝遺民遷到這里嚴加看管,他本人也常在這里居住,使城市一天天發展起來,成為當時周天子統治中原地區的重要據點。

洛陽城最興盛的時期是隋、唐時期。隋朝最初建都於長安,後來隋煬帝楊廣殺了他的父親文帝楊堅,當上了皇帝,據說一次巡視到洛陽,站在邱山下視,感嘆說,這么雄偉的地勢,古人為什麼不在這里建都。有一個臣子奉承說,這是前代人留著等你呢。楊廣非常高興,就命令在曹魏洛陽城的南部新造一座城,並遷都於此,稱為東都,這才使洛陽城日益興盛起來。

洛陽城的設計和監督修建也是由宇文愷主持。新城根據洛陽的地理位置,沒有採取和長安城一樣的設計,如並不是南北軸線,左右對稱,皇城和宮城的位置不是居於中間,而是在北部偏西的地方,街道也比長安城窄,一般只有41米寬。

東都城北面遙望邙山,南面對著龍門雙闕,形勢非常險要。平面布局略呈正方形。南北最長的位置是7312米,東西最長的地方是7290米。洛河由西向東橫穿市區,把洛陽城一分為二,河上有四座橋梁連接洛陽南北兩部分。同時,把伊水、že水引人城內,並開了幾道漕渠,使洛陽城的水上交通非常發達。

隋朝營建洛陽,工程非常浩大,每月役使的工匠,達到百萬以上。修築宮殿需從豫章(今江西境內)運來大木,3000人運一根柱,一天僅走二三十里,一根柱子的運力就是10萬工。

唐朝把洛陽做為東都。武則天當政時又改為神都,修建了許多豪華的宮殿建築,如上陽宮、明堂(萬象神宮)等。但安史之亂後,洛陽大部分被毀。之後幾個朝代,雖以洛陽為京城,但國力所限,城市建設方面的建樹很少。

今天的洛陽舊城是宋代修築的。宋仁宗景*v元年(1034年),王增做河南府通判,主持改築了洛陽城,當時城牆是土城。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改土城為磚牆,並挖了城壕。當時的城城周圍4公里345步,城高13米,壕深17米,闊10米,有4座城門。明代末年,牆及城內建築毀於戰亂。清代初年,洛陽又得到重建,其規模和建築基本上沿續到解放前夕。

開封

開封位於河南省東部,歷史上,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後來的北宋和金等7個朝代在這里建都。其中最興盛的時期是北宋年間,當時的開封叫做東京。宋東京在我國的城市建築史上佔有重的地位。

東京城的設計和建築非常完善。同其他古代大都城一樣,它也是由外城、內城和宮城3重城組成的。

外城周長19公里,建有堅固的城牆,城牆上每隔155米遠,就建有一處防禦建築。南面開有3個城門,另外還有2個水門,東面和西面各有兩座門,也各有兩個水門。北面開有四個城門。所有的城門都建有瓮城,瓮城上建有城牆。為了守城的需要,整個外城環繞著一條十多丈寬的護城河。河兩旁遍植楊柳。外城遺址明代還存在,但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黃河泛濫,遂被淤沒。

外城內的中央部分是內城,它周長9公里,南、北面各開3個城門,東、西2面各開2個城門和2個水門,內城的主要建築有宮殿、衙門、寺廟、商店、作坊和住宅。

宮城又位於內城的中央,南面開3個城門,北、東、西3面每面只開1座門。城牆上的4個角建有角樓。宮城裡的主要建築基本上是對稱的,排列非常整齊。

城市的街道設計很完善,全城有4條大的幹道,其餘街道基本上以這四條幹道為中心縱橫展開,形成了許多十字路口和丁字路口。

來代的東京城由於經濟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在設計上改變了早期都城嚴格的里坊制度和集中設立市場的布局,除了宮城以外,到處都可以看到商店,夜裡還有通宵的夜市,馳名中外的《清明上河圖》中所描繪的,就是這座城市的一個角落。

隨著北宋的滅亡,開封也逐漸衰落。金朝明昌五年(1194年)黃河改道,之後,河道總在開封附近,使開封飽受水災之苦,小災幾乎年年有,大災幾年一次。據記載。黃河侵人開封共達6次,2次侵人外城,4次侵人內城,在附近泛濫達40餘次。這種情況,直到解放後才得到根本的改變。

南京

南京位於長江下游的南岸,東邊和南邊有起伏的低山,把它環抱在一個盆地里。東邊是秦淮河的谷地,北邊是玄武湖,西邊是石頭山、馬鞍山,東北部是鍾山,形勢非常險要,素有"龍盤虎踞"之稱。它是古代的重要城市之一。三國時候的東吳和它以後的東晉、宋、齊、梁、陳等六個朝代都在這里建過都,所以又有"六朝古都"的稱謂。三國時,南京叫建業,東晉以後叫建康,五代十國的南唐國也曾在這里建都,名叫江寧。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在這里建都時才稱為南京。太平天國時,這里曾改名天京。南京城的基本規模和形制是在明朝確定的。

南京的城牆十分高大、雄偉、堅固。1356年,朱元璋佔領了南京城,他採納了徽州人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著意建築城牆。牆用石灰、糯米漿、桐油作拌合料,牆頂用桐油和土作拌合料。修築城牆的時侯,朱元璋還親自到現場檢查質量。城牆底部用花崗岩和石灰岩砌成,一般寬10~18米之間,上部砌大磚,頂部寬4~9米。城高14~21米,平均高度12米多,頂面鋪上石板,可供將士策馬飛奔。城牆外面築有外廓城,周長66. 8公里,比當時號稱世界第一大城的巴黎的城牆還要長8公里,城牆四周還築有碉堡2000座,垛口 13000多個。全城面積120多平方公里。它把南京城郊外的雨花台、紫金山、幕府山等都圍在裡面了。外城共有18個城門。內城共有13個城門,其中一個門叫聚寶門(即現在的中華門),非常雄偉、宏大,是我國最大的古城樓。砌城的大磚是動員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蘇等5省125個州縣燒制,然後由水路運到南京。城磚的側面都列印著府縣名、監制人和造磚人名。整個城域平面並不是方形的,而是隨地勢起伏而建,南北長達10公里,東西較窄,最寬處5. 5公里。

皇城建在南京城向東擴充的一塊土地上。平面為正方形,內有宮城。皇城的布局體現了封建社會皇權至上的思想。由一條自南而北的中軸線為骨幹,中部建皇宮。午門左為太廟,右建社稷壇,前面延伸為一條大道。兩旁設政府機構。這種設計思想被之後作為都城的北京全盤採用。

外廓城建於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大部分為土質,險要部分用磚砌城門和城牆,共開了18個城門,現已無存。

南京的商業區主要設在秦淮河兩岸,手工業散布於城內,至今還留有不少織綿坊、弓箭坊、皮作坊等地名。

杭州

杭州市位於美麗的西子湖畔,市與湖相互包容,成為一個整體。早在唐代,杭州就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城湖相間的布局和經濟的發展,成為國內一座別具一格的大都市。唐代李華在其《杭州刺史廳壁記》中曾描述當時杭州市"駢檣二十里,開肆三萬家",非常繁華。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H以杭州做國都,這是杭州設都的開始。公元910年,錢*H開始在他於公元893年修建的周長35公里的基礎上修築規模浩大的城垣建築,並同時把城垣內的宮室、街道、河渠、市場、房舍等進行了規劃和修建。此時,西湖也逐漸成為杭州城不可分割的部分。錢*H大規模疏浚了西湖,並在市內挖了3個水池,用竹筒和瓦管接通西湖,引水解決城市用水,同時整修新建了靈隱寺、凈慈寺等佛寺,建立了雷峰塔、六和塔、白塔和保‚m塔等四座名塔,至今仍保留著除雷鋒塔外的三座。為了發展海運交通,當時還對錢塘江進行了整治,溝通了與外省及日本、朝鮮的海上來往。

北宋時期,杭州降為一個州治,但仍是一座名城,知州王濟、鄭戩、沈遘和陳襄都對城市和湖區進行過治理。熙寧二年(1069年),蘇軾任杭州通判(僅次於知州),3年後離任。元*v元年(1066年),54歲的蘇軾又任蘇州知州。這兩次任期內,蘇軾對整治城市和湖區做出了很大貢獻,不僅大規模疏浚了西湖,還疏浚了運河,保證了漕運暢通。

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南宋政權正式定都杭州(當時叫臨安),這是杭州正式成為一個朝代的首都。在100多年的時間里,杭州人口由10餘萬戶,20餘萬人發展到26萬戶,55萬餘人,成為當時全國的第一大城市。統治者在鳳凰山候建大內,王城周圍達9里,北起鳳山門,西到萬松嶺,東到修潮門,南到江干。從朝天門向北,是一條用石板鋪成的長達4300多米的衙街。城內還有數量巨大的坊巷和市集。當時的吳自牧在《夢梁錄》中描寫杭州的景觀時說:"居民室宇高森,接棟連檐,寸尺無空。"為適應當時頻繁的對外交往,朝廷專門設置了四方省館和市舶務等機構,負責接待外賓,在今武林門外建造郭驛,在候潮門外建造都亭驛,作為接待外國使節的賓館。當時的娛樂設施——市也建了很多,就像上海大世界一樣。最大的有五處,即今清河坊附近的南瓦,惠民街的中瓦,羊坎頭的大瓦(上瓦),眾安橋南的北瓦和慶春街的蒲橋瓦(東瓦)。其中北瓦最大。一個瓦市內又分成若干"色欄",每個勾欄內都有名角主演的不同種類的曲藝或戲劇。例如北瓦內就有13座勾欄,分別演出史書、小說、戲劇、相撲、傀儡驪(有杖頭傀儡、懸絲傀儡、水傀儡等)、說唱、渾話、學鄉談、影戲、棍棒、教飛禽等。城內還設有規模宏大的太學、府學、縣學,另外還有眾多的鄉校、家舍館等建築物,每一里巷,至少有一二所,可以看出杭州比較發達的文化建築布局。

元朝佔領杭州後,對城市建築破壞很大,但劫後的杭州仍然顯示出她與當時其他城市的不同風格,以至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這里時,情不自禁地稱其為"世界上最名貴富麗之城"。

北京

北京是一座舉世聞名的古城,3000多年前的周朝時期這里是薊城;唐代叫幽州;遼代時期,這里建為南京城,也叫燕京,這是作為都城的開端;金朝叫中都;元朝叫大都;明清時期稱北京。

遼代有5個京城,燕京只是其中之一,但卻是最大的一個。在城市建築上,遼代只是把唐幽州城牆重新修築,另在城內西南建了一個很小的宮城,叫大內,城內宮殿多半沿用前朝建築。金朝佔領燕京後,於天德三年(1151年)由張浩、孔彥舟設計,在舊城基礎上建中都,並於貞元元年(1153年)正式遷都。當時修建的規模很大,宮室、城牆、民居、苑囿都很完備,僅徵用民工即有80萬,還有兵工40萬。但元朝攻破中都後,舊有建築幾乎破壞殆盡。

北京現在的規模和布局大體上是元代奠定的。1215年,蒙古軍隊打敗了金國軍隊,佔領了中都城,建立了元朝。1267年,元朝決定在中都城的東北部,建立一座更大規模的新城,這就是大都城。

大都城由原籍河北邢台地區的劉秉忠負責規劃設計,另外還請了一個名叫黑迭兒的阿拉伯人幫助他設計。當時任都水監的郭守敬也參加了建築工作。

元大都城的總體規劃是在對北京地區進行了多方面調查才確定的。施工中,先按地形的傾斜鋪設地下水道,裝設排水設備,然後才在地面上根據分區布局的原則進行修建。

大都城的平面接近方形,南北長7400米,東面寬6650米。北面有兩個城門,東、西和南面各開了3個城門,城外修有寬闊的護城河。皇城在城內南部的中央,官城又在皇城的南部。城內的主要幹道大都成正南正比,正西正東排列,主要有9條,都通向各城門,只有沿積水潭的東北岸,為了漕運的便利,開了一條斜街。幹道兩旁是縱橫交錯的大街小巷。

大都城的主要建築是宮城,基本上是圍繞太液池建築,主要有兩組宮殿,即大明殿和延春閣。此外還有許多其他宮殿建築,如太後住的西御苑、太子住的興聖宮等等。

明代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礎上作了一些改造。一是將北邊城牆向南縮進2. 5公里,二是把皇城和都城的南牆分別向南移動,並加築了南面的外城。另外,明北京城的整個布局反映了明朝強調恢復漢族傳統的意向。皇城部分按南京的體制修建,規模很大。整個城市以皇城為中心,按照《周禮·考工記》"左祖右社、前朝後市"的建城傳統,在皇城東西(左)建太廟,西面(右)建社稷壇。並在城南、北、東、西4個方向建天、地、日、月4座壇廟。明北京城的規劃,突出了南北中軸線的地位,從外城南門永定門直到鍾鼓樓,構成長達8公里的軸線,通過9道門闕,直達紫禁城的3大殿,突出了皇宮的威勢。紫禁城的北面堆築了43米高的景山,豐富了城市的主體輪廓。

清代的北京,城市布局、宮城及幹道系統均未更動,只是在內城建立了許多佔地較大的王親貴族府第,在西郊建立了許多離宮園林。這些園林大部分毀於外國侵略者之手。

㈥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螞蟻山古墓遺址怎麼不見了

修小區了! 靳江明珠! 圖網路一下有

㈦ 旅遊風景區

旅遊景區( attraction)應有統一的經營管理機構和明確的地域范圍。包

旅遊景區 (4張)
括風景區、文博院館、寺廟觀堂、旅遊度假區、自然保護區、主題公園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游樂園、動物園、植物園及工業、農業、經貿、科教、軍事、體育、文化藝術、學習等各類旅遊景區。

旅遊景區(tourist attraction)是旅遊業的核心要素,是旅遊產品的主體成分,是旅遊產業鏈中的中心環節,是旅遊消費的吸引中心,是旅遊產業面的輻射中心。
旅遊業是很多城市或地區的支柱性產業,所以在國計民生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國有很多典型的旅遊城市,例如三亞、麗江、焦作、黃山、敦煌等等,都是以旅遊為核心,全面帶動整體經濟發展的城市。直接受益的行業有旅遊業、餐飲娛樂、城市交通、生活服務行業、旅遊紀念品 等等全面帶動整個地區的生產消費各行業的共同發展,形成以旅遊為龍頭的旅遊經濟產業鏈。 景區分類
文化古跡類
文化古跡類旅遊景區主要指古代時期就已經存在,卻未因時間原因消逝,至今仍然存

旅遊景區 (4張)
在的典型遺跡,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或歷史價值的文物古跡為主的景區。文化古跡類景區是人們學習歷史、了解歷史以及教育當代人的良好場所。如:北京故宮、長城、天壇、頤和園、雲岡石窟沈陽故宮、莫高窟、秦始皇帝陵、周口店北京猿人遺跡、承德避暑山莊、曲阜孔廟、平遙古城、麗江古城、龍門洞窟、五台山、殷墟、大足石刻、沈陽故宮蘇州園林、福建土樓、鳳凰古城等世界文化遺產的地方。

風景名勝類
風景名勝類旅遊景區是指具有獨特的風光、景物以及古跡,同時也包括有獨特的人文習俗的景區。風景名勝是人們休閑、學習、放鬆心情的好去處。如:北嶽恆山、雲台山、雞公山、青城山、峨嵋山、嶗山、棋盤山、荔波樟江風景名勝景區、花萼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
自然風光類
自然風光類景區是以當地獨特、優美的自然環境為主,當地旅遊部門精心開發而成的景區。適合於休閑、養生等。比如著名的自然風光景區有:桂林、九寨、灕江、大同土林、張家界等。

旅遊景區 (6張)

紅色旅遊類
紅色旅遊是把紅色人文景觀和綠色自然景觀結合起來,把革命傳統教育與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的主題旅遊形式。其打造的紅色旅遊線路和經典景區,如萬源戰史陳列館、魚泉山風景區既可以觀光賞景,也可以了解革命歷史,增長革命斗爭知識,學習革命斗爭精神,培育新的時代精神,並使之成為一種文化。
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北京市
1.天安門廣場;
2.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盧溝橋、宛平城;
3.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4.李大釗烈士陵園;
5.中國國家博物館;
6.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7.順義區焦庄戶地道戰遺址紀念館。
天津市
1.鄧穎超紀念館;
2.平津戰役紀念館;
3.盤山烈士陵園。
河北省
1.石家莊市平山縣西柏坡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
2.石家莊市華北軍區烈士陵園;
3.邯鄲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晉冀魯豫烈士陵園,涉縣129師司令部

旅遊景區 (4張)
舊址);

4.保定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阜平縣城南庄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易縣狼牙山風景區,安新縣白洋淀景區,清苑縣冉庄地道戰遺址,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
5.唐山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豐潤區潘家峪慘案紀念館,樂亭縣李大釗故居和紀念館);
6.邢台市邢台縣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陳列館;
7.滄州市獻縣馬本齋烈士紀念館;
8.承德市隆化市董存瑞烈士陵園及紀念館。
江蘇省
1、淮安市 周恩來紀念館
2、連雲港市 花果山(西游記中孫悟空的老家)
3、連雲港市 孔望山(孔子望海像)
山西省
1.長治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武鄉縣八路軍太行紀念館,王家峪八路軍總部舊址,「百團大戰」磚壁指揮部舊址,黎城縣黃崖洞革命紀念地);
2.晉中市左權縣麻田八路軍前方總部舊址;
3.大同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大同煤礦遇害礦工「萬人坑」展覽館,靈丘縣平型關戰役遺址);
4.忻州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五台縣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紀念館,徐向前故居和紀念館西河頭地道戰遺址);
5.呂梁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文水縣劉胡蘭紀念館,興縣「四八」烈士紀念館、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
6.太原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山西省國民師范舊址革命活動紀念館,太原解放紀念館)。
浙江省
1.嘉興市南湖風景名勝區(中共一大舊址);
2.紹興市魯迅故居及紀念館;
3.台州市解放一江山島戰役紀念地;
4.溫州市浙南(平陽)抗日根據地舊址;
5.寧波市浙東(四明山)抗日根據地舊址。
6、杭州西湖十景
安徽省
1.宣城市涇縣皖南事變烈士陵園及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2.淮北市濉溪縣、宿州市蕭縣淮海戰役雙堆集烈士陵園及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
3.六安市金寨縣、金安區、裕安區、霍山縣和安慶市岳西縣大別山紅色旅遊區(點)(金寨縣革命烈士陵園,皖西烈士陵園,獨山革命舊址群,紅二十五軍軍政機構舊址,岳西縣及金寨縣紅二十八軍軍部及重建舊址)。
4.蕪湖市王稼祥紀念園;
5.滁州市藕塘烈士紀念館及中原局舊址。
福建省
1.福州市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
2.龍岩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上杭縣古田會議舊址,毛澤東才溪鄉調查紀念館,長汀縣福建省蘇維埃舊址,福音醫院舊址,縣革命委員會舊址,紅四軍司令部、政治部舊址,中共福建省委舊址,福建省職工聯合總工會舊址,瞿秋白烈士紀念碑);
3.三明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寧化縣紅軍醫院舊址,長徵集結出發地,北山革命紀念園,泰寧縣紅軍街,建寧縣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總前委、總政治部舊址);
4.漳州市毛主席率領紅軍攻克漳州陳列館;
5.南平市武夷山赤石、大安紅色旅遊景區。
江西省
1.南昌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方誌敏紀念館)江西革命紀念堂江西省博物館南昌八一廣場等;
2.萍鄉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萍鄉市、銅鼓縣、修水縣秋收起義紀念地系列景點,萍鄉市安源區安源煤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3.井岡山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
4.贛州市、吉安市、撫州市中央蘇區政府根據地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
5.上饒市上饒集中營革命烈士陵園懷玉山方誌敏博物館清貧園。
山東省
1.濟南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濟南革命烈士陵園,濟南戰役紀念館);
2.棗庄市、濟寧市鐵道游擊隊紅色旅遊景區(點);
3.棗庄市台兒庄大戰遺址;
4.臨沂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蒙陰縣、沂南縣沂蒙山孟良崮戰役遺址,臨沂市華東革命烈士陵園);
5.萊蕪市萊蕪戰役紀念館;
6.青島市海軍博物館。
河南省
1.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
2.信陽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新縣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陵園,首府路和航空路革命舊址,將軍故里,商城縣金剛台紅軍洞群等,羅山縣鐵鋪鄉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
3.南陽市葉家大庄桐柏英雄紀念館;
4.鄭州市二七紀念堂;
5.登封嵩山少林寺。
湖北省
1.武漢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江漢區八七會議舊址紀念館,武昌區毛澤東舊居及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
2.十堰市紅色旅遊區(武當山,五龍河一日游,神農架風景區);
3.黃岡市大別山紅色旅遊區(麻城市烈士陵園,紅安縣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陵園,英山縣英山革命烈士陵園,羅田縣勝利烈士陵園);
4.湘鄂西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荊州市監利縣周老嘴鎮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群,洪湖市烈士陵園);
5.孝感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大悟縣宣化店談判舊址,新四軍五師舊址)。
湖南省
1.湘潭市韶山市毛澤東故居和紀念館;
2.長沙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寧鄉縣花明樓劉少奇故居和紀念館,瀏陽市文家市鎮秋收起義會師舊址紀念館,開慧鄉楊開慧故居和紀念館,嶽麓山景區);
3.湘潭市湘潭縣彭德懷故居和紀念館;
4.岳陽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平江縣平江起義舊址,汨羅市任弼時故居);
5.郴州市宜章縣湘南暴動指揮部舊址;
6.衡陽市衡東縣羅榮桓故居;
7.張家界市桑植縣賀龍故居和紀念館;
8.湘西自治州永順縣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
廣東省
1.廣州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廣州起義紀念館和烈士陵園);
2.梅州市梅縣區葉劍英元帥紀念館;
3.惠州市惠陽區葉挺紀念館;
4.湛江湖光岩。
廣西壯族自治區
1.百色市左右江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紅七軍軍部舊址,樂業縣紅七軍和紅八軍會師地舊址,龍州縣紅八軍軍部舊址);
2.桂林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八路軍駐桂林辦事處舊址,興安縣界首鎮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
海南省
1.五指山市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
2.海口市瓊山區工農紅軍瓊崖縱隊改編舊址;
3.瓊海市紅色娘子軍紀念園;
4.定安縣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
重慶市
重慶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渝中區重慶紅岩革命紀念館,沙坪壩區歌樂山革命紀念館,開縣劉伯承同志紀念館,江津縣聶榮臻元帥陳列館,酉陽縣趙世炎烈士故居)。
四川省
1.廣安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鄧小平故居和紀念館,華鎣市華鎣山游擊隊遺址);
2.巴中市、達州市、廣元市、南充市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巴中市通江縣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川陝蘇區紅軍烈士陵園,南江縣巴山游擊隊紀念館,平昌縣劉伯堅紀念館;達州市萬源市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廣元市劍閣縣紅軍血戰劍門關遺址,蒼溪縣紅軍渡紀念地;南充市儀隴縣朱德故居紀念館);
3.四川紅軍長征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涼山州會理縣皎平渡紅軍渡江遺址,會理會議遺址,冕寧縣彝海結盟遺址、紅軍長征紀念館;瀘州市古藺縣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雅安市寶興縣夾金山紅軍紀念碑,石棉縣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地;甘孜州瀘定縣瀘定橋革命文物紀念館;阿壩州若爾蓋縣巴西會議舊址,馬爾康縣卓克基會議舊址,紅原縣紅原瓦切紅軍長征紀念遺址,小金縣兩河口會議舊址,松潘縣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
4.宜賓市宜賓縣趙一曼紀念館;
5.資陽市樂至縣陳毅故居。
貴州省
1.貴州紅軍長征線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遵義市遵義會議紀念館,紅花崗區紅軍山烈士陵園,匯川區、桐梓縣婁山關景區,赤水市赤水紅軍烈士陵園,習水縣、赤水市、仁懷市風溪渡口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地,習水縣黃皮澗戰斗遺址,赤水市丙安紅一軍團紀念館;黔南州甕安縣、荔波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故居及其紀念館、荔波紅七八軍板寨會師紀念館、荔波黎明關抗日戰爭遺址、荔波坤地紅軍休整地、荔波穿洞抗戰遺址遵義市余慶縣、遵義縣和息烽縣烏江景區;黔東南州黎平縣黎平會議舊址);
2.貴陽市息烽集中營革命歷史紀念館;
3.安順市王若飛故居。
雲南省
1.雲南紅軍長征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曲靖市會澤縣水城紅軍擴軍舊址;昆明市祿勸縣皎平渡,尋甸縣紅軍長征柯渡紀念館;麗江市玉龍縣萬里長江第一灣——石鼓紅軍渡口;楚雄州元謀縣龍街紅軍橫渡金沙江渡口;昭通市威信縣扎西會議紀念館);
2.昆明市「一二·一」四烈士墓及「一二·一」紀念館。
3、雲南石林、乃古石林
西藏自治區
西藏山南地區乃東縣澤當鎮山南烈士陵園。
陝西省
1.西安市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西安事變紀念館);
2.漢中市川陝革命紀念館;
3.延安市延安革命紀念地系列景區(點)(延安紀念館,棗園舊址,楊家嶺舊址,王家坪舊址,鳳凰山舊址,清涼山舊址,「四八」烈士陵園,洛川縣洛川會議紀念館,子長縣瓦窯堡會議舊址等);
4.咸陽市旬邑縣馬欄革命舊址;
5.銅川市陝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舊址。
甘肅省
1.甘肅紅軍長征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白銀市會寧縣紅軍長征會師舊址;甘南州迭部縣臘子口戰役遺址;隴南市宕昌縣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定西市岷縣「岷州會議」紀念館,通渭縣榜羅鎮革命遺址);
2.蘭州市城關區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舊址。
寧夏回族自治區
1,寧夏鎮北堡西部影城,寧夏塞上江南旅遊系列景區沙湖,沙坡頭,寧夏金沙灣旅遊景區,寧夏賀蘭山岩畫 ,西夏王陵,閱海濕地公園,蘇峪口,黃沙古渡等。
生態旅遊類
近年來我國開始流行生態旅遊。生態旅遊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於1983年首次提出。這一概念包括兩個要點,第一是生態旅遊的物件是自然景物;第二是生態旅遊的物件不應受到損害。1993年國際生態旅遊協會把生態旅遊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遊活動。生態旅遊的內涵更強調的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旅遊。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