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西遊記
❶ 台灣的霹靂布袋戲,誰能給我介紹介紹
霹靂系列 乃因每出劇名皆有「霹靂」二字得稱,以1984年「霹靂城」為最初創始,然回現為大家所熟悉答認知的霹靂布袋戲,系指1988年「霹靂金光」以降,以素還真一角作為主線衍生發展的天下武林故事。霹靂系列由「十車書」黃強華職司編劇、「八音才子」黃文擇統籌口白,從「霹靂金光」、「霹靂眼」、「霹靂至尊」一路鋪陳而下,至2004年「霹靂皇朝之龍城聖影」計已播出一千餘集,為霹
靂國際多媒體的主幹布袋戲。
最近在播的是霹靂兵燹之刀戟戡魔錄II
葉小釵是一個啞巴,秦假仙是一個超級搞笑人物,是用來串劇情的,哈哈,和陰屍人,業途靈三人組合.
霹靂布袋戲的劇情三天三夜都說不完,我也是最近喜歡上的.
你要是真想了解.到官網去看吧.
www.pili.com.tw
祝你早日成為我們道友之一.
如有興趣可加我MSN:[email protected]
❷ 急求《西游記》中的兩個故事,字數100~200之間,要有標題 謝謝
三打白骨精
唐僧師徒往西天取經,行至宛子山。妖魔白骨精欲食唐僧肉,兩次施魔法變化村姑和婆婆,前來誆騙唐僧,卻均被悟空識破。最後白骨精幻變白發老翁誆稱前來尋親,仍被火眼金睛悟空識破,不顧唐僧念咒阻止,揮棒將假老丈擊斃。白骨精化青煙逃遁。唐僧誤為孫悟空無故三次傷人,佛法難容,怒而逐走悟空。悟空苦求未允,無奈痛別暫歸花果山,悟空走後,唐僧師徒果中奸計,被白骨精將他和沙僧擄去,豬八戒混戰中逃出,急奔花果山,略施計謀,智激美猴王,悟空救師心切,不念前怨,毅然下山,變化老妖,巧入洞府,一番激戰打死白骨精,師徒四人愉快上路,繼續西天取經。
大鬧天宮
在花果山帶領群猴操練武藝的猴王因無稱心的武器,便去東海龍宮借寶。龍王許諾,如果猴王能拿動龍宮的定海神針——如意金箍棒,就奉送給他。但當猴王拔走寶物之後,龍王又反悔,並去天宮告狀。
玉帝採納了太白金星的主張,誘騙猴王上天,封他為弼馬溫,將他軟禁起來。猴王知道受騙後,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豎起「齊天大聖」的旗幟,與天宮分庭抗禮。玉帝發怒,命李天王率天兵天將捉拿猴王,結果被猴王打得大敗而歸。玉帝又接受金星的獻策,假意封猴王為「齊天大聖」,命他在天宮掌管蟠桃園。
一日,猴王得知王母娘娘設蟠桃宴,請了各路神仙,唯獨沒有請他。猴王火冒三丈,大鬧瑤池,打得杯盤狼藉,他獨自開懷痛飲,又吃了太上老君的九轉金丹,收羅了所有酒菜瓜果,回花果山與眾猴擺開了神仙酒會。玉帝暴怒,傾天宮之兵將,捉拿猴王。交戰中猴王中了太上老君的暗算,不幸被擒。老君將他送進煉丹爐,結果不但沒有燒死,反使猴王更加神力無比。於是猴王奮起反擊,把天宮打得落花流水,嚇得玉帝狼狽逃跑。
❸ 霹靂布袋戲 這個是誰哪部劇第幾集
照路明抄
天機院主太君治最為倚重的襲殿主,掌文華殿,性格溫和善良,儒雅恭謙,思細膩且手腕懷柔,善於剖析當前局勢,故被太君治召入研擬破解妖世浮屠,並提出商請蕪園樓主香獨秀協助破陣。其真正身份卻是由破軍府派來監視太君治的卧底,最後被香獨秀發現。
初登場:霹靂震寰宇之龍戰八荒 第4集
退場:霹靂震寰宇之龍戰八荒 第23集(死於香獨秀)
❹ 西遊記的衍生作品
《西遊記前傳》——致寧著
《西遊補》——明末董說著
《悟空傳》《西遊日記》——今何在著 雜劇
《通天河》一卷
《盤絲洞》一卷
《車遲國》一卷
《無底洞》一卷
《西天竺》一卷
《無底洞傳奇》一卷
京劇
《唐王游地府》
《李翠蓮》
《劉全進瓜》
《水簾洞》(又名「花果山」)
《拜昆侖》
《鬧地府》
《鬧龍宮》
《美猴王》
《弼馬溫》
《安天會》(後改編為「鬧天宮」)
《五行山》
《十八羅漢斗悟空》
《高老莊》
《鷹愁澗》
《流沙河》(又名「收悟凈」)
《三打白骨精》
《五庄觀》(又名「萬壽山」)
《黃袍怪》(又名「寶象國」)
《平頂山》(又名「蓮花洞」)
《火雲洞》(又名「紅孩兒」)
《車遲國》
《通天河》
《金兜洞》
《女兒國》(又名「女真國」)
《雙心斗》(又名「真假美猴王」)
《琵琶洞》
《孫悟空大破玄虛洞》
《芭蕉扇》(又名「火焰山」、「白雲洞」)
《盤絲洞》
《金刀陣》
《無底洞》(又名「陷空山」)
《九獅洞》(又名「竹節山」)
《獅駝嶺》(又名「獅駝國」)
《紅梅山》(又名「金錢豹」)
《盜魂鈴》(又名「二本金錢豹」、「八戒降妖」)
《禪悟》
豫劇
30年代豫劇皇後陳素真大師的《天國盛會》等。
歌舞劇
《Monkey: Journey to the West》,融合中國雜耍、多媒體播放以及百老匯式音樂劇,由《街頭霸王》的兩位創作者Damon Albarn與Jamie Hewlett製作;陳士爭執導,於2007年曼徹斯特國際嘉年華(2007年6月28日至7月15日)時上演。
舞台劇
《西遊記》(舞台劇作家林奕華指導的舞台劇,於2007年在台灣公演)
雜技劇
《西遊記》中國廣州雜技團以西遊記經典章節為劇情基礎,傳統雜技功夫為表演方式,融合現代舞台設計,於2006年正式推出的新型態舞台雜技劇;該劇並無任何對白,僅藉由舞台設計與雜技工夫,具體展現出西遊記的故事情節。該劇多次赴歐美及世界各國演出,獲得諸多藝文類別之獎項,2010年,首次於台灣台北市國父紀念館公演。 電影
盤絲洞 (1927年電影),上海影戲公司攝制,並於1929年以《蜘蛛精》為名在挪威首映,一度失傳,於2013年由挪威國家圖書館在挪威北部諾爾蘭群拉納市摩鎮的電影收藏中發現。
西遊記 (1966年電影)、鐵扇公主 (1966年電影)、盤絲洞 (邵氏電影)、女兒國 (電影)(香港邵氏電影,1966年—1968年,岳華(前兩部)、周龍章(後兩部)飾演孫悟空,何藩飾演唐僧,彭鵬飾演豬八戒,田琛飾演沙僧)
新孫悟空72變 (台灣製作,1976年,劇情到孫悟空被壓五指山結束)
新西遊記(台灣版,1982年,礙於片長限制,劇本取精華演出,前段為花果山一直到取經隊伍成形,中段為金角、銀角,後段為鐵扇公主與牛魔王,火焰山熄滅後就看到取經最終地,以此告結。其中台灣知名諧星:許不了客串演出)
西行平妖(香港,1991年)
大話西遊(香港,1994、1995年)
猴王(2001年/美國,原名:The Monkey King,由Peter MacDonald導演的電影,俗稱美版西遊記)
情癲大聖
功夫之王
李世民游地府(台灣版,1978年,沈雪珍、楊群、岳陽、秦夢主演,)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香港,2014年,周潤發、甄子丹主演。)
西遊·降魔篇(2013年電影,由周星馳總製片、監制、編劇、導演,文章、舒淇主演)
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香港,2016年,郭富城、馮紹峰、鞏俐主演)
敢問路在何方(中國/美國,2017年,六小齡童、馬德華、遲重瑞、劉大剛主演)
電視劇
中國
西遊記(1986年,楊潔導演,六小齡童、遲重瑞、馬德華、閆懷禮等主演)
西遊記(1996年,張衛健飾演孫悟空)
西遊記(貳)(1998年,陳浩民飾孫悟空,前者的續集)
西遊記續集(2000年,86版西遊記幾個未拍故事的補遺。原班人馬出演)
西遊記後傳(2000年)
齊天大聖孫悟空(港台合作,2002年,由張衛健飾演孫悟空,共40集)
西遊記(2010年,通稱浙版西遊記,程立棟導演,費振翔、陳司翰等主演)
吳承恩與西遊記(2010年,闞衛平執導,王樹強、丁愛敏編劇,六小齡童、遲重瑞、馬德華、劉大剛主演的神話3D立體電視劇)
西遊記(2012年,通稱張版西遊記,張紀中製片,張建業導演,吳樾、聶遠、臧金生、徐錦江等主演)
日本
西遊記シリーズ
西遊記 (1993年電視劇),1993年日本電視台開播40周年紀念電視劇,本木雅弘、宮澤理惠主演。
新西遊記1994年由日本電視台重拍並播出,孫悟空由唐澤壽明扮演,內容包括金銀角大王、真假悟空等,設定提婆達多為唐僧師徒的主要對手。劇中加入大量CG特效並以此為賣點。
西遊記2006年由富士電視台重拍並播出,孫悟空由香取慎吾扮演,續集的電影版本也已經公映。 漫畫
連環畫西遊記
大聖王
無上西天
最游記系列
我的孫悟空系列(手冢治蟲)
dear monkey(白井三二朗)
猴王五九
動畫電影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電視動畫
西遊記 CCTV主導製作的動畫片,共52集。
天上掉下個豬八戒 CCTV主導製作的動畫片,共52集。
美猴王 CCTV主導製作的動畫片,共52集
幼幼西遊記 東森幼幼台製作的動畫片,共10集
奪寶幸運星 炫動卡通製作動畫片,共4季。
電影動畫
鐵扇公主(1941年)
豬八戒吃西瓜(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58年)
火焰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58年)
大鬧天宮(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64年)
孫悟空奇遇小丁丁(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0年)
人參果(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1年)
小八戒(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3年)
金猴降妖(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85年)
SF西遊記(台譯:冒險五傑), 日本1978年製作,改編成科幻版本,相關圖可見此,圖中為天虎(孫悟空)的造型。
大雄的平行西遊記,日本1988年製作
紅孩兒決戰火焰山 台灣製作,視點以紅孩兒為中心。
電視布袋戲
1971年《新西遊記》(黃俊雄,台視)
1983年《齊天大聖孫悟空》(黃俊雄,台視) 《QQ西遊》
《大話西遊》
《夢幻西遊》
《大話西遊外傳》
《創世西遊》
《西遊釋厄傳》
《西遊記MUD》
《無雙OROCHI 蛇魔再臨》
《無雙OROCHI Z》
《卡布西遊》
《光榮西遊記》
《英雄聯盟》
《造夢西遊》
《暗黑西遊記》
《斗戰神》
❺ 布袋戲是怎樣演出的
布袋戲發展之初,戲台較為簡陋,僅用扁擔、布簾架起簡易戲台。後來內布袋戲逐漸受歡容迎,戲台也變得較為復雜,繼而誕生了早期的四角棚。
這種3至5米寬的戲棚其構造類似於一座小型土地公廟,有四根柱子,中間是大廳,為戲偶活動的舞台,其四面之中,三面皆空,大廳中有一層交關屏,用來遮掩演藝人之用。
因為布袋戲可單手操偶,因此傳統布袋戲操偶師,通常可一人操縱兩偶,互做對談動作的文場表演,更甚者,兩手均可做木偶之跑、跳、拋接、武打等武場表演。
事實上,於實際操演上,布袋戲除了武場大堆頭場面,或龍套角色出現串場外,布袋戲戲劇進行中,通常以兩偶兩角色之間的互相對話與肢體互動為最多。就此,跟一般我國傳統戲劇相同,若對話較多者稱為文戲,武打互動較多者稱為武戲。
台灣布袋戲的角色分為生、旦、凈、末、丑。在故事內容上,台灣布袋戲多取材於我國古老的尤其是漢、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著名的劇目有《西遊記》、《廖添丁傳奇》等。
❻ 霹靂布袋戲里為什麼一隻只都有眉心印記有的如針,像龍宿,蒼,有的是一粒圓珠,顏色各異,像劍子,佛劍
一般屬於先天等級或者高人角色的都會有吧……
❼ 什麼是布袋戲
早期台灣許多的迎神廟會場合里,布袋戲是最常看到的民間戲曲表演之一。一座簡陋的戲台,幾尊能上天入地的戲偶,便使台下的觀眾看得如痴如醉,一點也不比現在的巨星演唱會遜色,俗話說「做戲憨,看戲狂」,便生動道出昔日布袋戲受歡迎的程度。
布袋戲俗稱「掌中戲」或「小籠」,相傳於明朝時,有位落第秀才,到廟里問得一卜,「功名威赫歸掌上,榮華富貴在眼前」,名落孫山後,編寫劇文,以布偶演出,沒想到大受歡迎,就此發展出現今的布袋戲。
布袋戲發源於福建泉州,原本只是「上有木雕小台閣,下垂藍布」,的簡陋舞台,到了清代才發展出精雕細琢的戲台與戲偶,清代以後便已發展成風行民間的劇種。布袋戲於道光、咸豐年間從福建傳入台灣,由最初的唐山師傅帶來走江湖的籠底戲,演變成熱鬧喧嘩的北管戲,鏗鏘明快的節奏配上跑馬、對打、跳花窗、擺陣等的特技演出,精彩逗趣地走入民間生活。50年代後,布袋戲發生了重大的變革,絢爛華麗的金光戲取代了傳統的布袋戲,後場的北管演奏變成了唱片播放,木偶也長大到本來的二倍有餘,連原雕刻雅緻的戲台綵樓也加上了霓虹燈和乾冰等特效,甚至還搬上電視演出,擺脫傳統的野台形式,造成相當大的轟動。布袋戲徹底地本土化了,但卻也失去了質朴的鄉土俚藝本質。
至今台灣仍有400多個布袋戲團,雲林縣佔有六分之一,其中有兩個重要流派,堪稱是台灣布袋戲的重鎮。在本土文化尋根熱的潮流下,南北各地設立多處的布袋戲文物館,此外民間成立了多支小學生劇團傳揚傳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