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明堂辟雍遺址
❶ 漢明堂的漢明堂遺址
一說,在市區東北約7.6公里西城村東,中隔東溪及明堂泉。四周平衍之地一自然土石高丘如台兀立,高約10米,周200米,台頂平闊,四周如削,只有東西兩側曲徑可登。傳此即為遺址所在。舊志曾說,台上有漢代碎瓦、陶器殘片甚多,並有成片紅燒土。《重修泰安縣志》亦不如此記載,更無其他史書記載,只是傳說。
一說,在奉高汶水之上。
據《史記·封禪書》及《水經注·汶水》記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漢武帝降坐明堂,為古周明堂,之後又「欲治明堂與奉高旁」。武帝巡東萊(今萊州市)過泰山,濟南人公玊帶獻上相傳為黃帝時的明堂圖,「圖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之,通水圜垣為復道,上有樓,從西南入,名曰昆」。秋,武帝令奉高地方官員依照此圖,建明堂於汶水之上。《漢書·地理志》記載:「奉高有明堂,在(治)西南四里,武帝元封二年造」。《晉書》卷十四:「泰山郡漢置,統縣十一,戶九千三百。奉高西南有明堂」。《資治通鑒》胡三省註:秋,作明堂於汶上。〔班志,泰山郡萊蕪縣。……據班志,明堂在泰山奉高縣西南四里;又禹貢,浮於汶,達於濟;此明堂當在濟之汶上。琅邪之汶入於濰,而濰入於海,其地僻遠,非立明堂處。汶,音問。〕……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一零六年)……春,三月,還至太山,增封。甲子,始祀上帝於明堂,配以高祖;因朝諸侯王、列侯,受郡、國計。
清葉圭緩《續山東考古錄》謂漢明堂在故縣村南石碑村汶河旁,是可信的。考今市區東約19公里的故縣村,即漢時奉高縣治所,石碑村在故縣南2公里,其封泰山下東方,如郊祠太一之禮。封廣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則有玉牒書。今所傳為漢明堂故址則是可信的。不過無遺跡可尋,故十分准確地點難以確指,為考古之一大憾事。
❷ 明堂辟雍是什麼意思
明堂辟雍
「明堂辟雍」是一座建築,但它包含兩種建築名稱的含義,它是中國古代最高等內級的皇容家禮制建築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頒布政令,接受朝覲和祭祀天地諸神以及祖先的場所。辟雍即明堂外面環繞的圓形水溝,環水為雍(意為圓滿無缺),圓形像辟(辟即璧,皇帝專用的玉制禮器),象徵王道教化圓滿不絕。
中國西漢元始四年(公元4年左右)建造的明堂辟雍,位於長安(今中國中西部西安市)南門外大道東側,符合周禮明堂位於「國之陽」的規定。它是一座重要的早期壇廟,外圍方院,四面正中有兩層的門樓,院外環繞圓形水溝,院內四角建曲尺形配房,中央夯土圓形低台上有折角十字形平面夯土高台遺址。
據復原後得知,中央建築下層四面走廊內各有一廳,每廳各有左右夾室,共為「十二堂」,象徵一年的十二個月;中層每面也各有一堂;上層台項中央和四角各有一亭,為金、木、水、火、土五室,祭祀五位天帝。五室間的四面露台用來觀察天象。全體各部尺寸又有許多繁瑣的數字象徵意義。整群建築十字對稱,氣度恢弘,很符合它的包納天地的身分。
❸ 明堂辟雍有用來干什麼的
「明堂辟雍」是中國古代最高等級的皇家禮制建築之一。「明堂」是古專代帝王頒布政令,接受屬朝覲和祭祀天地諸神以及祖先的場所。「辟雍」即明堂外面環繞的圓形水溝,圓形像辟(辟即璧,為皇帝專用的玉制禮器),環水為雍,意為圓滿無缺,象徵王道教化圓滿不絕。
明堂辟雍建於西漢元始四年(公元前150年左右),按照周禮明堂位於「國之陽」的規定,位於長安南門外大道東側。明堂方位正南北,外圍方院,四面正中有兩層的門樓,院外環繞圓形水溝,院內四角建曲尺形配房,中央的夯土圓形低台上有折角十字形平面夯土高台明堂遺址。
明堂原是一個十字軸線對稱的三層台榭式建築。中央建築下層四面走廊內各有一廳,每廳各有左右夾室,共為「十二堂」,象徵一年的十二個月;中層四面每面也各有一堂,即明堂(南)、玄堂(北)、青陽(東)、總章(西)四「堂」;上層台頂中央和四角各有一亭,呈井字形構圖,為金、木、水、火、土五室,祭祀五位天帝,五室間的四面露台用來觀察天象。
整群建築十字對稱,氣度恢弘,符合它包納天地的身份。
❹ 有沒有書專門寫兩漢時期建築考古成果的
《楊鴻勛建築考古學論文集(增訂版)》收入了較多關於兩漢時期建築考古的文章:
西漢未內央宮前殿與椒房殿容復原初探
西漢桂宮明光殿復原研究
從遺址看西漢長安明堂(辟雍)形制
略談王莽九廟的復原問題
南越王宮殿辯——與「船台說」商榷
積沙為洲嶼激水為波瀾——南越宮苑初露端倪
五華南越王長樂台原狀的推測
崇安閩越王宮前殿復原初探
今文學派九室明堂論的體現——東漢雒陽明堂
東漢靈台復原探討
楊鴻勛先生的在《宮殿考古通論》一書中包括以下章節:
第十四章「非壯麗無以重威」——西漢宮殿
第十五章南越王和閩粵王的宮殿
第十六章東漢雒陽的宮殿
以上是一般的聚落。如果涉及墓葬建築,還可參考張卓遠著《漢代畫像磚石墓葬的建築學研究》,《中國墓葬建築文化》中的漢代部分。
❺ 明堂辟雍的源流和發展
成書於春秋時代的《考工記》記載,夏有世室,商有重屋,周有明堂,它們的基本形式都是在土台上建屋,平面呈井字形構圖,相鄰為九,間隔為五。但至今尚未發現這時期的明堂遺址。不過作為一種祭祀性建築,它應當起源於原始氏族社會中。考古發現的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時代的「大房子」遺址,方位正南北,方形,內有4根對稱的柱子,柱子連線可劃分成井字形構圖。「大房子」面積很大,室內約120平方米,顯然是氏族成員集會的場所。在以農業生產為主,又以血緣關系為社會紐帶的原始社會後期,氏族成員集會的一項主要活動就是祭祀與農業有關的神帝和自己的祖先。所以「大房子」可能就是明堂的最初形態。
進入奴隸制社會以後,祭祀已成為一種禮儀,「大房子」也變成了有象徵意義的禮制建築。井字形構圖符合數和形的和諧性與對稱性,很便於體現祭祀、禮制內容的嚴肅性和神秘性,於是在「大房子」的構圖基礎上演變成《考工記》敘述的夏、商、西周明堂形式。 但其中的「夏後氏世室」,建築尺度大大超過商和西周,而與漢代明堂接近,同時它的設計構圖已很成熟,構造技術先進,可能是當時託名夏朝的一個理想設計方案。明堂在周朝是作為天子接見諸侯王公的場所,有實用功能,同時也有體現周禮的象徵作用。周禮是儒學推崇的最高典章,興建明堂則是朝廷的重大盛舉,漢以後的明堂形制也就成為經學家考證的重要課題。秦和西漢初年不重視儒學,沒有興建明堂。漢武帝獨尊儒術,於元封二年(110) 在泰山建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第1座明堂,據《史記》記載,它的形式是:「中有一殿,四面無壁,以茅蓋。通水,水圜宮垣。為復道,上有樓」,估計這是一個對稱的台榭式建築。西漢末年王莽標榜恢復周禮,於元始四年(公元4年)在長安(今西安市)南郊由大經學家劉歆設計了明堂辟雍。這座建築的遺址已於1957年發掘出來,很明顯地帶有《考工記》明堂構圖形式的遺意,是一座台榭式的建築。但直到西漢末年,經學家對明堂只有簡單的形式描述,如上圓下方,分為9室12堂,1室4門8窗等,而沒有關於象徵含義的解釋。到東漢中元元年(56)在洛陽(北魏)新建明堂,才有了很明確的象徵含義,它的形式仍是繼承《考工記》以來的井字形構圖的台榭式。兩晉和南朝也建明堂,但完全舍棄了十字對稱、井字分隔的台榭式形式,而改為一般的木結構殿宇。只有北魏太和十五年(491) 在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造明堂,還繼承漢明堂的形式。隋朝統一全國,幾次議建明堂,著名建築家宇文愷經過考證進行設計,還製作了模型;唐太宗、高宗又議造明堂,經過經學家們更詳細的考證,終因各家分歧太大而沒有建成。武則天垂拱三~四年(687~688)決心「不聽群言」,「自我作古」,在她親自過問下於洛陽建成了中國古代體量最大、形式最奇特的一座樓閣式的明堂;到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737)拆去上層加以改建。 北宋政和五~七年(1115~1117)拆改京城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宮內秘書監,又按周禮建造了一座明堂。它既不是漢朝的台榭式,也不是南朝的大殿式,更不是唐朝的樓閣式,而是由幾個天井聯系的院落。東漢以後,中國封建社會的禮儀制度已經非常完備,周禮中的明堂功能已由其他禮制建築分別代替,以後各代的明堂,只是某種政治的象徵而已。北宋以後各代均不再建明堂。只有明朝嘉靖二十四年(1545)改建北京天壇,新建圓形大享殿(即清的祈年殿),曾經一度把它附會為古代明堂。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在國子監正中新建一座辟雍,方亭外繞圓形水池,附會為古代辟雍型制。但這個辟雍是太學的別稱,與明堂本沒有關系,只不過是借用了環水的一點形式。
❻ 明堂辟雍的明堂辟雍
「明堂辟雍」是一座建築,但它包含兩種建築名稱的含義,它是中國古代最高等版級的皇家禮權制建築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頒布政令,接受朝覲和祭祀天地諸神以及祖先的場所。辟雍即明堂外面環繞的圓形水溝,環水為雍(意為圓滿無缺),圓形像辟(辟即璧,皇帝專用的玉制禮器),象徵王道教化圓滿不絕。
中國西漢元始四年(公元4年左右)建造的明堂辟雍,位於長安(今中國中西部西安市)南門外大道東側,符合周禮明堂位於「國之陽」的規定。它是一座重要的早期壇廟,外圍方院,四面正中有兩層的門樓,院外環繞圓形水溝,院內四角建曲尺形配房,中央夯土圓形低台上有折角十字形平面夯土高台遺址。
據復原後得知,中央建築下層四面走廊內各有一廳,每廳各有左右夾室,共為「十二堂」,象徵一年的十二個月;中層每面也各有一堂;上層台項中央和四角各有一亭,為金、木、水、火、土五室,祭祀五位天帝。五室間的四面露台用來觀察天象。全體各部尺寸又有許多繁瑣的數字象徵意義。整群建築十字對稱,氣度恢弘,很符合它的包納天地的身分。
❼ 歷史上朝拜祭祖的地方為什麼叫明堂辟雍
明堂創始於黃帝,夏代叫「世室」,商代叫「重屋」,周代才叫「明堂」。傳統的明堂辟雍起源於漢代,最早修建於這些建築是在首都長安,現在的遺址也能看得到,位於今天的西安市西郊,有三處不一樣的遺址,東面的明堂遺址靠西面的觀色,還有居中的遺址。
明堂是古代皇帝宣教化的場所,是中國古代最高規格的理智建築,其使用權歸皇帝所有。根據以前的史料記載,核心建築物大約直徑有60米,上面建有壓制的台線,每邊約40米,四角矩形構成方面,圍牆外面有一個360米的環形水渠,整座建築物為雙重外圓的方結構中心建築物為17米的中心台體,稱為泰式。
每一個朝代都有自己的想法去修建,但並不是每一個王朝都有自己的勇氣和魄力去修剪它,因為他是最具有政治意義的一個理智建築,修建要符合人們的認知。否則修建只會引來非議和爭論,其次也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財力,對於朝廷沒有錢來說,這也只是一個奢侈品。
❽ 求明堂辟雍解釋!
「明堂辟來雍」是一座建築,但它包含自兩種建築名稱的含義, 它是中國古代最高等級的皇家禮制建築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頒布政令,接受朝覲和祭祀天地諸神以及祖先的場所。 辟雍即明堂外面環繞的圓形水溝,環水為雍(意為圓滿無缺),圓形像辟(辟即璧,皇帝專用的玉制禮器),象徵王道教化圓滿不絕。
平面正中的建築坐落在直徑62米的圓形夯土基台上,呈亞字形台榭,每邊長42米。中心建築四周,由四面圍牆、四向遠門和四角曲尺形配房圍成方院。圍牆外環繞一圈環行水渠。整組建築形成圜水方院和圓基方榭的雙重外圓內方格局。中心建築正中為17米見方的中心台體,四隅各有兩個方形小夯土台。中心台體上建一大尺度的方室,為「太室」,外側小夯土台上各建一小室,與太室一起構成中心建築上層的五室。中心建築的中層,在台體的四面各建一堂,這四個堂分別為名堂、青陽、總章、玄堂,上層五室與四堂構成九室。文獻有「明堂之制,周旋於水」,辟雍「圓如璧,雍以水」「明堂外水曰辟雍」,此處為兩者合二為一。展示了典型的雙軸對稱的台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