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瓦殿遺址
㈠ 漢陰有什麼文化遺址嗎
漢陰是個非常適合居住的小山城——名副其實的小江南、魚米之鄉!實有「人間仙境回」之意!
漢陰八景:
1、文答峰塔 (位於縣城內)
2、菩薩泉 (位於縣城北)
3、朝陽古洞(位於麒麟村)
4、雙乳山
5、蠟燭山
6、擂鼓台
7、鐵瓦殿
8、紅崖寺
漢陰縣旅遊——
漢陰縣現已查明的旅遊景點有40多處,除久負盛名的「漢陰八景」(月河環節、雙乳對峙、三蠟直壁、卧龍盤踞、朝陽古洞、紅崖古寺、兩河崖壁、擂鼓奇峰)和現存於明清年間的文峰塔、文廟大殿、明城牆等古建築外,還有鐵瓦殿、鳳凰山莊、龍寨溝以及10餘處新石器時代的古村落(阮家壩、黃泥梁、牟梓河等)、石刻等文化遺址,2000多件館藏文物與融合湘廣、漢水文化為一體的漢陰民俗風情同秀麗的自然景觀一起構成漢陰獨特的旅遊資源格局。
ke..com/view/682973.htm
㈡ 鐵瓦寺的歷史
據史料記載:「高峰自唐前無寺,相傳厥後扶風妙祖途徑此地,見白雲繚繞於山巔,舒捲無定,不一其狀,夜有觀音菩薩托夢點化,遂隱於此。當結廬峰頂,披鹿裘袈裟參禪於獅岩石洞之間。」
該寺始建於唐貞觀三年,因其間有一山岩形似雄師大口,口內清泉漫溢,終年不絕,故又名「靈岩寺」,是為古剎開辟之始,以後逐年翻修擴建,至宋治平年間已初具規模,有僧侶數十人之多。元末,鳳陽朱元璋農民起義陷於低谷,戰敗於寧國,遂上高峰「白雲禪寺」燒香拜佛,求神靈保佑,許願:今後若反敗為勝,得到天下,定大修此廟宇。果朱元璋日後推翻元朝,稱帝。明太祖朱元璋不忘舊願,敕賜「白雲禪寺」,京陵官賈紛相朝覲,史志中錄「明皇敕封高峰白雲禪寺乃寧郡東南第一古剎也。」距今已有1300餘年歷史。清雍正年間,禪寺大殿棟折梁塌,住持三保大師攜眾信士重修並加蓋鐵瓦,以圖永久。寺院殿宇遂恢弘,氣象得以更新。從此「鐵瓦寺」名聲遠播,香火日盛。佛事之時香客雲集近萬人,是為古剎鼎盛時期。1944年,寺殿殘於兵火。文革期間,殿宇再次被毀,但寺殿及僧房遺址尚在,古井、寺碑、僧侶墓群、鎮殿鐵瓦仍存。改革開放後,宗教政策落實,「鐵瓦寺」幾經南京、宜興、臨安、宣州及當地信士民眾自發捐資投勞進行修葺,逐漸恢復生機。每年農歷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三個佛教傳統節日,均有上千名香客遊人登山觀光膜拜。
㈢ 古廟建築為什麼用鐵筒瓦
鐵瓦是等級的標志,就好象琉璃瓦等級高於無釉的小青瓦,黃色琉璃瓦等級版高於其他顏色的琉璃瓦。金屬權瓦等級較陶瓦高,常見有鐵瓦,銅瓦等,等級更高的全殿用黃銅鑄造拼接,比如泰山的銅亭和武當山金殿。全國鐵瓦寺甚多,如泰山山頂碧霞祠,皆用鐵瓦覆蓋,以示尊崇,長久永固。
㈣ 雍城的遺址
鑽探和踏察發現,雍城位於今鳳翔縣城南,雍水河之北、紙坊河以西的黃土台原上,城垣平面呈不規則方形,方向北偏西15度。東西長3300米,南北寬3200米,總面積約10.56平方公里。
西垣。保存較好。從今鳳翔縣城西南角約50米處開始一直向南延伸,然後折向東南。最南端為南古城漢代城垣所在。長3200米,寬4.3~15米,殘高1.65~2.05米。
南垣。沿雍水河蜿蜒構築。西段一部分為現代村莊所壓,東段大部被東風水庫淹沒。現存的僅發現三段,長1800米,殘寬4~4.75米,殘高2~7.35米。
東垣。緊依紙坊河,由東南折向西北,破壞嚴重。發現三段,長420米,殘寬8.25米,殘高3.75米。
北垣。為現鳳翔縣城所壓。在鐵溝、鳳翔師范學校西端各發現一段,共長450米,殘寬2.75~4.5米,殘高1~1.85米。其中鐵溝發現的一段暴露在斷崖上,夯層清晰可辨。
城門。僅在西垣發現一座。門寬10米,有路土向東一直延伸入姚家莊宮殿區。
城壕。雍城除以自然河流作為屏障外,還在西垣外建有城壕設施。城壕長約1000米,寬12.6~25米,深5.2米。壕內當時不曾積水。
通過對城垣的鑽探可知,雍城城垣在築造時,先平整地面,然後下挖一條比城垣略寬的溝槽,口寬底窄。從溝槽底部層層夯築,夯層厚8~12厘米。當夯土層築到與溝槽口平齊時,開始板築。在西垣和南垣均發現板築時遺留的夾棍眼,眼徑為8~15厘米,間距為0.75~1.25米。
雍城的調查鑽探結果證實,實際情況與《史記·秦本紀·正義》引《括地誌》「岐州雍縣南七里故雍城,秦德公大鄭宮城也」的記載略有誤差。這一結論,與1961~1963年「對距今鳳翔縣城南約3公里、雍水北岸的南古城遺址」調查和試掘的結果,也是相符的。南古城試掘在基本搞清了南古城的城牆形制和范圍的基礎上,根據發掘情況和出土遺物認為,其城牆的時代似應屬西漢時期。 已發現的有城內姚家崗春秋宮殿、馬家莊春秋宮殿和鐵溝、高王寺一帶宮殿三大宮殿區以及城郊宮殿遺址。
姚家崗春秋宮殿遺址 位於雍城中部偏西,距雍城西垣約500米,當地人稱此地「殿台」。遺址東部已被破壞,北部未及清理,僅發現西南部分。殘存夯土基東西長8.9米,南北寬2.8米,厚1~1.2米。西高東低,上有夯土牆兩段,南牆殘長3.06米,寬0.96米,殘高0.1米;西牆殘長2米,寬0.8米,殘高0.2米。在該牆北端有一拐牆伸向西,似為缺口。距夯土基西邊0.6米,平行鋪設石子散水一道,殘長3.6米,寬1.2~1.4米;夯土基南亦平行鋪設石子散水一道。兩條散水厚度均在0.4米左右,多用白色河卵石,鋪設極密。根據《秦本紀》記載推斷,姚家崗宮殿就是秦康公、秦景公居住的雍高寢。
馬家莊一號建築群遺址 位於馬家莊北約0.5公里的台地上。座北朝南,方向北偏東20度,平面為長方形,南北殘長約76米,東西寬87.6米,面積約6660平方米。由大門、中庭、朝寢、亭台及東西廂等部分組成。整個建築四周有圍牆環繞,形成一個全封閉的建築群。布局井然有序,規矩整齊。
大門 門道居大門正中,面闊3.35米,殘存進深6.95米,為一長方形甬道。南端有東西的凹槽門限。踩踏面貫通門道中部,其東西側各有柱洞一列,基本相互對應。
東西塾 在門道兩側,形制基本相同,相互對稱,平面呈現長方形。東塾進深3米,面闊3.6米;西塾進深3.2米,面闊3.5~4.6米。另有東西半塾左右對稱地配置在東西塾兩側,形制基本一致,平面呈長方形。
迴廊 有東、西、南、北四部分。門道由其中部通過。有柱洞留存。東廊進深1.62米,西廊寬1.62米,北廊寬1.8米,南廊已毀。此外,在朝寢的四周和東西廂的四周亦各設有迴廊。三處迴廊形制基本相同,大小有所差別。
散水 在三處迴廊之外均設有散水,平面略呈長方形,內高外低,略有傾斜。均由河卵石鋪成。
中庭 位於大門北面,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34.5米,東西寬30米。中部略凹,四周稍高出。在中庭南部,有東西向夯土路面一條,寬1.5~2.2米。
朝寢 平面呈形,兩側前突。東西面闊20.8米,南北進深13.9米。正中內收處為前朝,平面呈長方形,面闊三間;其後是後寢,為封閉式長方形。室內闊5.75米,進深3.75米。寢室內東北角有圓形灶坑;朝寢兩側突出部分是東西夾室。與北室間有隔牆。均有門分設在朝堂的東西牆上,可由朝堂出入;朝寢之後半部設有三門,有三宅,稱北三室。
階 在前朝東西兩次間的散水處設有石階,系用近長方形的麻石鋪成。兩階各南北長2米,東西寬2.2米。
亭台 建築在朝寢之北。平面呈長方形,寬5.4米,長3.8米,殘高0.09米。四周無檐牆,四角各有角柱一對。門柱與北三室中門相對。
東西廂 位於朝寢建築及中庭的東西兩側。布局、形制、規模,東西基本一致。其形制相似於朝寢建築。東、西兩廂,均由前堂、後室、南北夾室、東(西)三室及迴廊、散水等部分組成。
圍牆 東牆現存兩段,通長55.9米。南段現存東牆中門缺口,北段現存東牆北門缺口。西牆亦現存兩段,通長71.1米。北段有一長2.7米的缺口,是西牆北門,與東牆北門相對稱。南牆、北牆現僅存少部分牆段,西牆相交之處為直角。
排水設施 在西廂以北、亭台建築以西的空地上,鋪設有西南至東北走向的陶水管一列。全長6.9米,由豎向管道1節、橫向管道9節組成。陶水管每節長0.7~0.77米,大端直徑0.28~0.33米,小端直徑0.24~0.25米。東廂南散水,東端以南有長方形土坑一個,坑底西側有豎向陶水管1節,其下端與由西向東排列的橫向水管一列垂直相交。
祭祀坑 在建築群遺址上共發現牛、羊、空、人、車、牛羊、人羊等七類祭祀坑181個。這些祭祀坑絕大多數分布在中庭,少數在東、西廂兩側的空地上,僅有個別在朝寢建築及東廂內部發現。其中牛坑86個,羊坑55個。
根據遺址祭祀坑中出土的陶器器形、建築的總體布局及有關史籍的記載初步認為,一號建築群的建築年代應為春秋中期,廢棄時間應在春秋晚期。其性質應為宗廟建築。在此基礎上,有人參照文獻,分別將朝寢、東西廂、亭台建築、大門、圍牆等定名為祖廟、昭廟、穆廟、毫社、都宮門、都宮等。並進一步考證了建築各組成部分的不同功能。如前朝應為「堂」,「堂」上設席行禮,為宗廟祭祀中重要活動場所。「寢」即室,為藏主接神之處。東西夾室,與史載吻合,當藏秦襄公以下、二宗廟以上各位祧主等等。 1983年冬至1984年夏發現。東距宗廟遺址約500米,西距姚家崗春秋宮殿遺址約600米,面積約21849平方米。保存基本完好,平面布局規整,四周建有圍牆。從南至北可分為五座院落,五個門庭。
第一院落 長52米,寬59.5米,面積3068平方米。東、西、南圍牆寬1.5~2米。南牆正中設有一門,寬8米。門南正前方25米處有夯土牆一段。東牆正中有一門,寬2米。
第二院落 長49.5米,北端寬60.5米,南端寬50.5米,東西圍牆均寬1.5米。西牆正中有一門,寬2.8米。南牆寬2米,正中設一門,門寬6米,與第一院落相通。院內中部偏北兩側分別有一座建築。
第三院落 長82.5米,北端寬62.5米,南端寬60.5米,東西圍牆的北段各有一門,寬4米。東西牆南段亦各有一門,寬約2.5米。南牆正中有一門,寬4米,與第二院落相通。院落中心有一建築。
第四院落 南北長51米,東西寬70米。東西圍牆由第三院落圍牆相接處各外擴3米後向北延伸,中部各有一門,寬6米。南牆有一門,寬10米,與第三院落相通。
第五院落 是五院落中最大的一處。南北長65米,東西寬86米。東西圍牆由第四院落東西圍牆相接處各外擴8米後向北延伸。東圍牆正中有一門,寬2.8米。院內正中及前方兩側,各有一座建築,呈「品」字形分布,大小相等,均長22米,寬17米。院內南部還有二座建築,其間有路與第四院落相通。
李如圭《儀禮·釋宮》曰:「周禮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宮南鄉而廟居左,廟在寢東也。」馬家莊三號建築群位於宗廟以東,且時代相近,規模較大,故有人分析其為寢宮所在,其沿用的時期大致為春秋到戰國時期;並推斷該五座院落即為五重曲城,五個門庭即所謂皋、庫、雉、應、路五門,並以此證實先秦時代的五門制度及秦宮的僭越行為。
此外,已發現的宮殿遺址城內還有馬家莊二號建築群、馬家莊四號建築群及鳳尾村、翟家寺等遺址;城郊有蘄年宮、棫陽宮、年宮、凹里行宮等建築遺址。 雍城以南5公里,雍水南岸的三畤原下,埋藏有目前所知的最重要的秦墓資料。經1976年後的鑽探發掘,這里既有范圍很廣的秦公陵園區,又有綿延數公里的中小墓葬群。
秦公陵區 秦公陵區位於雍城南郊的三畤原上。這里人稱北原,最初是貴族盤馬彎弓、縱情游獵的場所。爾後,因其南臨渭水,北眺雍山,西依靈山,東接扶岐,加之土厚水深,地勢平緩,故成為秦國國君百年之後的安居之地。現已探明秦公陵區東西長約7公里,南北寬約3公里,總面積約21平方公里。陵區的南、北、西側均發現有寬2~7米,深2~6米的隍壕作為其保護屏障。
「中」字形墓 共發現18座。墓室呈長方形,東西各有一層墓道,東道較西道長而平緩,為主墓道。較晚的「中」字形墓東墓道兩側或設有耳室。此類形制的墓中,秦公一號大墓最大,全長300米,面積5334平方米。最小的為Ⅳ號陵園M35,亦全長170.8米,面積2214平方米。這類墓除一座外,其餘均在墓上發現有繩紋瓦片,有的墓室之上還發現有成排的柱洞和建築倒塌後「凹」字形板瓦相互銜接疊壓的現象;還有散水、夯土基等墓上建築遺跡。
「甲」字形墓 3座,墓室為長方形,僅有東側一條墓道。
「凸」字形墓 6座,長方形墓室的東側中部有一短道,形似「中門」。
刀把形墓 1座,長方形墓室,墓道在墓室的東南側。
「目」字形墓 15座,平面為長方形,無墓道或「中門」。
圓形墓 1座,平面近似橢圓。長徑9.5米,短徑7.8米,深11.3米。
這44座大墓,根據其形制、布局和隍壕設施,分為13座陵園。每座陵園由不同類型的大墓2~8座按一定布局有機地組成。陵園均座西朝東,微偏西北。墓葬布局以左為上;「中」字形大墓作為主墓居右,「甲」字形、刀把形襯葬墓依次向左下方排列。「目」字形墓或「凸」字形墓按其形狀及墓內的馬骨來看,可能是殉葬坑,排列在右前方。
每座陵園的周圍及部分「中」字形墓的周圍,都設有中隍或內隍,將陵園或「中」字形墓環圍其中。圍環中墓及陪冢有兩道壕溝,裡面的壕溝稱作內隍,外面的壕溝稱之為中隍。每座陵園的范圍是以隍壕的范圍來確定。整個陵區的外圍以外隍環繞。
已發現的13座陵園可以分為春秋中晚期、春秋晚期和戰國早期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遵循「公墓制度」,第二階段陵園都是以一位國君為中心的獨立陵園。
秦公一號大墓,經過10年發掘,於1986年9月完成清理工作。墓平面為「中」字型,座西向東。墓室為長方形,東西長59.4米,南北寬38.45~38.8米,深24米。東墓道呈平緩的斜坡狀,長156.1米,西端寬19.1米,東端寬8.7米。西墓道亦呈斜坡狀,但較為陡峭,長84.5米,東端寬14.3米,西端寬6.4米。大墓全長300米,總面積5334平方米,是目前全國已發掘的先秦墓葬中最大的一座。
大墓墓室由上到下有三層台階。第三階台階中部即為槨室,深4.2米。槨室分主副兩部分。主槨室位於墓室中部,副槨室位於主槨室西南。主副槨室平面呈曲尺形,內各有柏木槨具一套。主槨形同一座長方體的木屋,長14.4米,寬5.6米,高5.6米,用截面邊長21厘米的枋木壘砌而成,枋木銜接處有榫卯結構,四壁及槨底均為雙層,蓋3層枋木壘砌。中部有一道用單層枋木壘砌的南北向隔牆,所有南北向的枋木兩端均有榫頭伸出,湊成長方形的框式規范。副槨室亦用與主槨室同規格的枋木單層壘砌,與主槨室之間有小門相遇。槨室周圍用木炭填充,頂部木炭層以上為夯土。
在大墓的填土中,先後發現人骨20具,動物骨骼兩具。在墓室的三層台及西墓道與墓室相接處清理出殉葬166人。根據殉葬的位置和葬具的不同,可分為二大類。一類為箱殉,共72具,緊布在曲尺形槨室的周圍。另一類為匣葬,共94具,分布在箱殉以外靠墓室的四壁處。殉葬者均踡屈特甚。
秦公一號大墓雖經漢、唐、宋各代200餘次盜擾,墓內還出土有各類文物3500餘件。銅器有鏡、削等,鐵器有鏟、鐇、環、削等,金器有鳥、獸、泡、帶鉤等,陶器有鼎、豆、鬲、簋、盤、匜、器蓋等,石器有磬、石鞋底、圭、壁等,玉器有戈、璜、壁、圭、璋、佩、觽、琀等,漆器有豬、盒等。
秦公一號大墓的墓主及年代,基本確定為春秋中晚期之交,即繼共公、桓公之後的秦景公。槨室中,南北兩壁伸出的柏木榫頭,組成長方形框式規范的主槨,初步認為是我國時代最早的一套「黃腸題湊」葬具。秦公一號大墓的發掘,對秦國早期歷史和先秦喪葬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秦國小型墓葬 雍城小型墓葬區位於雍城南郊,秦公陵區以北。墓葬區以八旗屯為中心,東至高庄,南至黃家莊,西至南指揮西村,北至雍水北岸的鄧家崖。1976年以來,在這一區域先後發掘小型墓葬8批,清理墓葬174座,車馬坑7座。典型的有八旗屯秦國墓地、高庄墓地、西村秦人墓地。
雍城小型秦墓的形制大致可分為長方形豎穴土壙墓和洞式墓二大類;葬式大都為墓主頭向西或稍偏北、屈肢或直肢葬兩種。秦秋和戰國早期的墓葬中,存在著殉奴現象,隨葬品種類繁多。銅器有鼎、豆、壺、簋、盤、匜、甗、盂、戈、矛、劍、弩、矢、斤、錛、削及各種車馬器。早期尚有一些實用器,進入戰國,銅器微型化,多變為明器;陶器主要有鼎、豆、壺、簋、盤、匜、甗、喇叭、口罐、盂、鬲等;金器有泡、帶鉤、金柄銅削等;玉器石器多為壁、璜、圭等;此外還有鐵、骨、蚌、料器等。
車馬坑在八旗屯墓地發現10座,西村墓地發現兩座。一般都在主墓的左側或腳下,距離主墓9~25米,豎穴土坑,東西向,車轅向東。如有一坑內埋葬一車兩馬一殉人。車的部件皆為木質,外表全部塗以棕褐色漆。車主要由一輿、一轅、一軸和兩輪四個部分組成。車馬坑中出土器物,銅器有車軎、車轄、衡冒、車蓋帷環、蓋弓帽、箍、銜、、絡飾、連環、鈴、泡、戈、鐏、鏃、手鉗、鞏斧、板斧、錛、鑿、削、轉鈕、方環、帶扣、策籐等,約130餘件;金器有金鈕銅飾,金轉鈕、金獸面飾等10件;骨器有鏃、握手、箍、環、管等共20件;石器有礪石、石勺形器等共3件。車馬坑的發現,填補了秦國車馬坑發展系列的缺環,是研究秦國車制發展變化的重要資料。 青銅器窖藏 1973~1974年,先後在姚家崗發現銅質建築構件3窖,第一窖出土16件器物,第二窖出土21件器物,第三窖出土27件器物。出土時構件排列整齊,顯然是有意保存下來的。其中,陽角雙面蟠虺紋曲尺形構件3件,陰角雙面蟠虺紋曲尺形構件2件,雙面蟠虺紋楔形中空構件13件,雙面蟠虺紋單齒方筒形構件27件,單面蟠虺紋單齒方筒形構件6件,雙面蟠虺紋雙齒方筒形構件7件,單面蟠虺紋雙齒方筒形構件1件,單面蟠虺紋片狀構件1件,小拐頭2件。這批建築構件是與木結構結合使用於建築。
1977年9月,在高王寺發現一處銅器窖藏,出土銅器12件。其中有鼎3件,豆1件,壺2件,敦2件,盤1件、匜1件,提梁盉1件,甗1件。這批銅器除了秦器外,還有一鼎鑄銘:「吳王孫無土之膈鼎」,是為吳器;敦為楚器;豆和鑲嵌射宴圖則具有典型的中原作風。這批吳、楚、中原、秦諸地器物同在雍城出土,反映了秦和吳楚及中原諸國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
1973年3月,鳳翔城關北街發現青銅器窖藏一處,出土各類青銅器物28件。其中有斧2件,板斧1件,錛2件、鑿2件,夾刻刀1件,角刀2件,戈1件,鏃15件,帶飾2件,方策2件,蓋弓帽3件,銅泡5件。
建築材料 雍城遺址出土有大量的建築材料。除銅質構件外,還有相當多的磚、瓦、瓦當、陶水管等。
磚有條形磚、花紋空心磚、貼面磚等。
瓦有板瓦和筒瓦。板瓦表飾三角幾何紋或通體飾豎繩紋及交錯繩紋。
瓦當分文字瓦當和圖案瓦當兩類。文字瓦當有「蘄年宮」當,「年宮」當,「棫陽」當,「萬歲冢」當,「長生未央」當,「巨楊冢」當;圖案瓦當有饕餮紋半瓦當,斗獸紋當,鹿雁犬蟾蜍紋當,鹿魚紋當,雙鹿紋當,立鹿紋當,卧鹿紋當,奔鹿紋當,虎雁紋當,雙獾紋當,獾紋當,夔鳳紋當,蟾蜍紋當,蓮花紋當,房屋建築紋當,燕樹紋當,雲紋當,方格單線雲紋當,方格乳釘雙線雲紋當,斜方格單線雲紋當,斜方格乳釘單線雲紋當,乳釘雙線雲紋當,斜方格箭鏃雙線雲紋當,米字格乳釘雙線雲紋當,不規則單線雲紋當,「十」字雙線卷雲紋當,雙「十」字雙線雲紋當,雙線雲文紋當,太陽紋當,葵紋當。特別是文字瓦當的發現,為研究雍城宮殿分布等提供了確鑿的證據。而種類繁多,製作精美,造形生動的動物紋瓦當,更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陶水管外飾繩紋,內素麵。一端大,一端小。大端直徑28~30厘米,小端直徑24厘米,通長71—75厘米,壁厚1厘米。
銅器 雍城遺址所出土的銅器,數量繁多,種類復雜。以用途區分,有禮器、實用器、明器。主器形有鼎、甗、壺、豆、盤、簋、匜、敦、盂、舟、勺、杯、鍪、釜、鏡、帶鉤、襟鉤、鈴、矛、戈、劍、削、斤、鏃、泡、車器、半兩錢等約40種400餘件。其中,列鼎19件,盤形鼎4件,紐索紋鼎1件,球形附耳鼎4件,甗12件,甗鍑1件,壺10件,蒜頭壺2件,豆6件,盤11件,簋1件,匜8件,敦1件,盂4件,盆6件,舟2件,勺4件,套環6件,鍪5件,釜1件,鏡6件,帶鉤和襟鉤共64件,鈴60件,矛3件,戈6件,劍5件,削44件,鏃136件。
陶器 共出土約30餘種1千餘件。其中鼎82件,簋70件,壺89件,豆58件,鬲64件,甗28件,盤22件,匜26件,盆40件,各種罐282件,盒4件,盂55件,杯22件,鍑2件,缽23件,鈁5件,甑10件,釜15件、缶20件,瓮12件,囷32件,灶1件,臼1件,房屋模型1件,牛車模型2件,編磬4套48件,鴿1件,紡輪2件,環6件。
其它文物
出土金器有帶鉤、圓策、金柱形紋絲、金鈕銅飾、金泡等,共37件。玉器有璜、塊、璧、琮、戈、帶鉤、襟鉤、環、飾件、玉管、蟬等器類,共160餘件。鐵器有釜、燈、鏟、鍤、削、鑿、鋸、鑽頭、鉤、鑷子、劍、環、帶飾等器類,共66件。還有石器、骨器、料器、瑪瑙、水晶、鉛、蚌器等器物,約600餘件。
㈤ 鐵瓦寺遺址的簡介
據說這里上一復塊風水寶地,左有制青龍(左邊林邊凹地有一眼泉),右有白虎(右望終年白雪皚皚的博格達峰形容清晰可見),山門對山(鐵瓦寺的山門正好對海東卧龍山的三重山頭)。不知是蒼天有意給鐵瓦寺預留了這么一塊寶地,還是鐵瓦寺的締造者們尋山問水、綠野仙蹤,尋覓到這方人間聖地。總之深山古剎結構出人與自然的和諧、寧靜、悠遠,讓今天站在這塊高地上憑唁歷史的我們感慨萬千。
㈥ 鐵瓦寺遺址的天池一寶
1923年,楊飛霞隱居天池時抄曾為鐵瓦寺募資鑄了口大鍾,後來這口大鍾被稱為「天池一寶」。據記載這口大鍾高約2米,上口直徑1米,下口直徑1.6米,壁厚5厘米,重2噸。鍾首為獸頭,鍾耳有八卦圖形,鍾身上鑄滿凸形正楷體銘文,羅列捐獻者的身份、官位、姓名和捐銀數量。
鑄造者為當時迪化高工巧匠田鳳鳴、劉民、高中嶽、張順鳴及高徒數人。鑄造材料為駱駝和牛轉運上山,就地制模,就地建灶製造。據說鍾鑄好掛起後,廟里的老道對小道說:你一直朝東走,不要回頭,能走多遠就走多遠。小道士受命後就向東走。從旭日東升走到日落西山,小道士覺得夠遠的了。一回頭,便聽到清晰的鍾聲。小道士回頭的地方正是阜康與吉木薩爾縣的交界處。因而,鐵瓦寺的鍾聲只能傳到這兒。
這個優美的民間故事充分說明鐵瓦寺的大鍾受到人們的青睞,不愧為「天池一寶」。
㈦ 鐵瓦寺遺址的民間傳說
關於鐵瓦寺的建來造過程源,在民間廣為留傳著一段膾炙人口的故事:據說當年建鐵瓦寺時,沒有上天池的車道,而且寺址周邊都是石山,建寺的磚瓦都是現在盤山道腳下的白土山挖窯燒造好後,由羊馱運上山,經數年材料積累才修建的。阜康當地有了坐地秀才,姓李,家業不小,養了幾群羊。每年春、夏、秋季,羊只每天早晨在山下窯口馱幾塊磚瓦,一邊吃草,一邊上山,不知不覺到了山頂,卸下材料再一路啃肯草逐水暮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支無怨無悔、浩浩盪盪的運輸大軍,完成了在世界建築史上都堪稱一絕的漫長、執著而浪漫的材料積累過程。2002年鐵瓦寺進行考古發掘時出土了許多磚瓦,磚瓦中央帶有指頭般粗細的孔洞。無疑這些孔洞就是燒造磚瓦時為運輸方便預留的。這些實物的出土充分證明了民間傳說的真實性,更為鐵瓦寺的歷史文化增添了幾許執著的虔誠、浪漫的真實。
㈧ 古埃及遺跡有什麼(具體)
1.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的墳墓,因其形似漢字的「金」字,中國人稱之為「金字塔」。金字塔的建造始於第3王朝第一個國王喬賽爾。當時,他讓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伊蒙霍特普為他設計一個墳墓,伊蒙霍特普最初設計建造了一個巨大的石造馬斯塔巴,地點在薩卡拉。但喬賽爾和伊蒙霍特普自己都不滿意,覺得不夠庄嚴雄偉。於是伊蒙霍特普便在它上面又加了五個一層比一層小的馬斯塔巴,這就成了現在仍可見到的喬賽爾的層級金字塔,它高61.2米,底邊東西長123.3米,南北長107.4米。在金字塔的底下有走廊和墓室,在金字塔旁建有祭廟,整個建築群則用圍牆圍了起來。第4王朝第一個國王斯涅弗魯時,建造了三個金字塔。他的第一座金字塔在麥杜門,原為一個層級金字塔。後來將各層階梯填平,成為一個角錐體的金字塔;其後,他又命人在達淑爾為其建造一座真正角錐體的金字塔,但由於設計上的誤差,建到一半時發現角度太大,不得不改變角度,從而成了一座菱形金字塔,或稱彎曲形金字塔。對此,斯涅弗魯當然不滿意,於是他又命人在達淑爾建造了另一座真正角錐體的金字塔。可以說,斯涅弗魯時期是從層級金字塔向真正角錐體金字塔轉變的時期。 最大的金字塔是第4王朝的胡夫國王(希臘人把他叫做齊奧普斯)時修建的,其建築師是胡夫的兄弟海米昂,地址被選在孟斐斯附近的尼羅河西岸的基澤。該金字塔高146.5米,每邊邊長約為230米。據說該金字塔用了約230萬塊大小不等的石頭,平均每塊重約2.5噸。墓室原建在塔底,後又在塔內的中部建了墓室。此金字塔的入口在塔北面離地面13米處,呈三角形,從而使塔身的重量均勻地散開,不致將通道口壓垮。
據希羅多德說,修建胡夫的金字塔共用了30年的時間,頭10年是修築運石頭的道路和修建地下墓室,後20年用於修建金字塔本身,每年用工10萬人。
在胡夫的金字塔旁,還有該王朝的哈佛拉(希臘人把他叫做齊夫林)和孟卡拉(希臘人把他叫做麥凱林努斯)兩個國王的金字塔。在哈佛拉金字塔前不遠處有該國王的一個獅身人面像(司芬克斯),高20米左右,長50米左右,用一整塊石頭雕成,據說其面部是按哈佛拉的像雕成的。古埃及人認為,獅子是進入天國門戶的守護者。
在這些金字塔四周,還仆伏著許多貴族的馬斯塔巴,這象徵性地反映了君主專制對其臣屬的至高無上的地位。
古代埃及國王為什麼要將墳墓修建成金字塔的形式呢?這有兩種說法。傳統認為,這種墳墓形式是埃及王陵形式自然發展的結果,即從前王朝的畫墓,到早王朝的馬斯塔巴,到喬賽爾的層級金字塔,最後發展成角錐體的金字塔。英國學者愛德華茲在其《金字塔》一書中提出了另外一種解釋。他認為,金字塔的修建,與古埃及的宗教崇拜有關。因為,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後靈魂會升天,而層級金字塔的階梯就是國王靈魂上天的天梯。1954年在胡夫金字塔旁的地下發現的大木船,也是用作運載國王靈魂升天的;而角錐體的金字塔則象徵了對太陽神的崇拜,因為金字塔的四條棱線就形似太陽的光芒。他認為,斯涅弗魯時期是這兩種不同的宗教觀念的轉換時期。
古埃及的金字塔現存約80座,起自第3王朝,止於第二中間期(新王國時期王墓不再用金字塔的形式,而是採用了岩墓的形式)。它們分布於孟斐斯附近尼羅河西岸。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徵,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但是金字塔的修建加重了人民的負擔,耗費了國家的人力和財力,加劇了國內的階級矛盾,削弱了君主專制的實力。希羅多德和狄奧多拉都記載說,人民對修建金字塔滿懷憤怒,甚至可能爆發過人民起義。第5王朝就可能是在人民起義後建立起來的,無怪乎新王朝更加依賴神權勢力來維護其統治。
古王國的衰落和第一中間期 古王國末期,由於階級矛盾的激化,王權更加依賴神權勢力和地方貴族。國王們把越來越多的土地、勞動力和其他財富給予神廟和地方貴族,豁免神廟的賦稅,使神廟和地方貴族的勢力更加膨脹,而王權更加速了衰落。第6王朝國王培比二世的長期統治(據說他六歲登基為王,活了一百多歲)後,古王國的統一局面終於不能維持,君主專制也不復存在。第7王朝時,埃及陷入分裂混亂局面。據曼涅托殘篇23所記,第7王朝的70個王只統治了70天(而且他們中的許多人可能是同時並立,而非互相承襲的);而據其殘篇24,則為5個國王統治了75天。殘篇記載的混亂和分歧反映了當時實際局面的混亂。從第7王朝起,埃及實已小國林立,幾乎一個諾姆就成了一個小國家。每個諾馬爾赫都感到自己是不再受制於人的獨立王國的國王,是自己獨立城市的統治者。他們往往把地方神的名字放在自己的稱號之中。為了擴大自己統治的地盤,他們彼此爭戰不已,使局勢更為混亂。
2.獅身人面像
如果不游覽一下金字塔[1],就不能說是到過了埃及。從開羅西行數公里,來到吉薩村,世界古代七大建築奇跡之一的金字塔,便屹立眼前。在最大的胡夫金字塔東側,便是獅身人面像,它以誘人的魔力,吸引了各地的遊客。胡夫的聖旨:在公元前2610年,法老胡夫來這里巡視自己快要竣工了的陵墓--金字塔。胡夫發現採石場上還留下一塊巨石。胡夫當即命令石匠們,按照他的臉型,雕一座獅身人面像。石工們冒著酷暑,一年又一年精雕細刻,終於完成了它。像高二十米,長五十七米,臉長五米,頭戴"奈姆斯"皇冠,額上刻著「庫伯拉」(即cobra:眼鏡蛇)聖蛇浮雕,下頜有帝王的標志--下垂的長須。一隻耳朵,有二米多長。「怪物」--斯芬克斯獅身人面像的頭像,真的是以胡夫作模特兒的嗎?不過比較可惜的是獅身人面像的鼻子被拿破崙給炸掉了,所以現在不管怎麼看都是會很別扭,也有人曾想過修繕,但由於技術和修繕後的效果都不敢保證,所以有現在的樣子。
3.聖書體象形文字:俗稱埃及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使用的一種文字體系,由圖形文字,音節文字和字母構成。
它是最早的文字形式,書寫正規,圖畫性強,使用時間是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4世紀。
4.木乃伊
它是指長久保存的古埃及人屍體,這些屍體能保存數千年是因為它們經過特別的處理。首先,古埃及人清除屍體的內臟,然後用特製的葯物浸制這些內臟,再把鹽和香料塗在屍首上,以吸干屍體上的水份;最後用長布條把屍體包裹起來,屍體便不會腐爛。製造木乃伊的人是古埃及的祭司,祭司除了把屍體製成木乃伊外,還需祭祀神明及為法老在墓穴、紀念碑和廟宇的牆上刻上「神碑體」。古埃及人喜歡把木乃伊放入人形的棺木內,而這個藏有木乃伊的棺木僧被埋葬在墓穴中。考古學家在現今的埃及各地發掘出很多木乃伊。這些發現有助我們認識古埃及人的面貌及文明,亦能幫助我們研究古埃及人保存屍體的方法。
5. 紙草
古埃及人除了發明了犁、汲水器和渠道外,還於約公元前2600年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張由蘆葦製成的紙。古埃及人制紙的過程非常簡單,他們首先會在尼羅河邊割下蘆葦,跟著把切成一片片的蘆葦放進水裡,然後將濕透的蘆葦片橫直重疊壓平成一塊塊,風干後便成紙。古埃及人除發現紙外,也是世界上最早懂得用蘆葦的莖來造寫字的筆和用水混合黑煙灰及膠漿來製成墨水的民族。
6.數學
古埃及人是最先懂得用手掌和前臂來量度距離的人群之一。最初,他們利用手指來計算數目,其後又創造了一種數字:
|=1
||=2
|||=3
||=4
||
|||=5
||
|||=6
|||
||||=7
|||
||||=8
||||
|||=9
|||
|||
7.天文學和歷法
古埃及擁有相當水準的天文學知識,他們通過觀測太陽和大犬座α星(即天狼星,古埃及稱「索卜烏德」,意思是水上之星)的運行制定歷法,即科普特歷。古埃及人將一年定為365天,每年12個月,一個月30天,剩餘5天作為節日。古埃及使用太陽歷的做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這種日歷和我們今天所使用的差不多。古埃及人把一年分為3個季節,每季4個月,他們還發明了水鍾及日晷(即以太陽的倒影來計時)這兩種計時器,把每天分為24小時。考古學發現古埃及人了解許多星座,如天鵝座、牧夫座、仙後座、獵戶座、天蠍座、白羊座以及昴星團等。另外,古埃及人還把黃道恆星和星座分為36組,在歷法中加入旬星,一旬為10天,這與中國農歷的旬的概念類似。旬星概念至少是在埃及第三王朝時就已經出現了。
由於古埃及文化有顯著的星神崇拜,天文學觀測和記錄由祭司負責。每年夏天,當天狼星黎明前升起之時,尼羅河就開始泛濫,因此古埃及人認為天狼星是掌管聖河尼羅河的神只,因此他們建造神殿,祭祀天狼星。另外也有人認為金字塔是用來觀測天狼星而建造的。通過對天狼星准確的觀測,埃及人確定一年(天狼年,即一種恆星年)的長度為365.25天,與現在的計算長度相當接近。古埃及人賦予太陽濃重的宗教色彩,代表太陽的神只就有數種,其中最重要的有拉和阿頓等,很多法老都以自己是拉或者阿頓的代表來統治埃及。
㈨ 南京故宮的現存遺跡
南京故宮的現存遺跡有:
1、午門遺址
晚清時期明故宮午門,兩闕殘存,午門作為宮城南大門,中門只走帝後鑾駕,左右側門也只有公、侯、駙馬、文官三品和武官四品以上的官員才准許出入。
其他品級只能走兩闕門入,兩掖門出,午門除了是官員出入之門外,還是傳達聖旨及朝廷告書的地方,也是皇帝處罰大臣廷杖之地。
2、奉天門遺址
奉天門始建於1366年,從午門入,過內五龍橋,便是奉天門,門內為奉天殿。奉天門遺址東西長58米,南北寬30米。
奉天門是皇帝接見大臣議事的地方,即御門聽政之所。永樂初,明成祖朱棣曾在此舉行國宴接見過渤泥國王一行。
3、東華門遺址
與西華門相對應的東華門,是現在南京明代宮城僅存的一座城門。東華門過去長期被南京冶金器材廠圈佔,成了一個垃圾堆,一般人根本無從知道。隨著東華門遺址公園的建成,大家終於可以一睹東華門的雄姿。
4、玄津橋遺址
玄津橋在中山東路逸仙橋南,為三孔石拱橋,長41.6米,寬19.1米,始建於明初時,玄津橋原橋面、橋欄兩端各有一對石獅。
明末橋兩側還建有游廊。1981年橋面改瀝青路面,橋欄用水泥補砌。玄津橋在明初為皇城西華門出入要道,跨古楊吳城壕。清代為避康熙帝玄燁之諱,改為元津橋。
5、西華門遺址
西安門遺址,與西安門在東西一條中軸線上。2001年,在此施工的單位無意中挖掘出西華門的遺址,僅存三座門券的須彌座和磚石路面,這使得西安門被長期以來被誤傳為西華門的現象徹底被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