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馬橋文化的典型遺址

馬橋文化的典型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11 09:56:22

① 馬橋文化的奇特現象

馬橋文化有一個奇特的返祖現象:即在其他地區良渚文化晚期出現的許多耗工費時的稀世珍專品,包屬括玉器,帶細刻圖案的陶器、象牙器,在馬橋古文化遺址中均未發現,遺存只是些粗陋的陶器雜件。同時,作為馬橋文化原始文字的形器結構和表意方式,比上距千年的良渚文字更為簡單。這種現象,考古界認為除社會發展因素外,很大程度是受生態環境的影響。新石器晚期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致使發生一次大規模的海浸。沿海先民不得不離開故土,遠走他地。這一地區眾多聚落荒廢,人大批死亡,造成馬橋文化突然衰落,與良渚文化風格傳統淵源相中斷。

② 馬橋鎮較著名的地方

叫馬橋鎮的地方有好幾個 你說的是哪個城市的 ?
(上海閔行區馬橋鎮)
萬壽庵:
坐落於馬橋鎮東街北側的東庵,原名「萬道庵」,為宋代建造,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八月間整修。清嘉慶年間改稱為「萬壽禪院」。庵內有前、中、後三棣,每棣三間,中間有大廳供觀世章菩薩。相傳,農歷六月十九日為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善男信女前往進香者絡繹不絕。天井內現存有古銀杏大樹一顆。

馬橋天主堂:
清光緒三年(1875年)建位於馬橋鎮東街,由上海教區主教直接管轄。堂內辦事人員39人,下轄分堂13所,在馬橋地區有西河橋黨(今聯建村),交門堂(今三友村),楊家堂(今工農村),高門堂(今工農村),其他分堂分設於北橋、顓橋、塘灣等地。民國初期,馬橋地區天主教徒有3000餘人,解放後,馬橋天主堂曾作為區、鄉大禮堂,後作倉庫。1979年落實宗教政策,恢復正常天主教活動。

古紫藤
位於馬橋鎮友好村紫藤棚,距閔行江川路2公里,臨靠沙港河東側。紫藤棚原為馬橋的一個鄉間小鎮,鎮上共有20戶人家,鎮區中央有一條4-5公尺的街徑,全長只有50-60米。在街西的路中長著一株古老的紫藤樹,這株紫藤,據當地傳說為隋唐時期遺留下來,也有一種說法為明代大儒董宜陽所植,距今500年。
這株紫藤的主藤一人合抱還餘二三十公分,遠遠看去虯枝橫空、亭亭如蓋,柔枝紛披、懸架倒掛,宛如一架巨大的綠色絨毯飛天而下,掩映了足足半個街面,每年清明前後,新枝勃發,生機盎然。
古藤園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株古紫藤曾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達官顯貴。相傳唐代文學家韓愈、明代大宗師董其昌、清代乾隆皇帝都曾到達或居住於此,乾隆皇帝的馬匹還曾拴在紫藤樹上,所以在當地至今還流傳著「拴馬藤」的傳說。
1989年,原上海縣人民政府將古紫藤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市園林局將它列為上海市古樹名木保護范圍,2000年閔行區人民政府把改造古紫藤園作為區府實事工程,投資900萬元,動遷街中20餘戶居民,建成佔地4000平方米的「古紫藤園」,使這株千年古藤得到更好的保護,也將成為馬橋地區耀眼的文化福地。

馬橋吳會書院
馬橋吳會書院創立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主要創辦人是顧言。顧言(1843~1914),字丹泉,世居荷巷橋鎮。他自幼聰慧,辦事沉穩且有膽識。年僅十六,就博覽古文辭,尤喜漢書,丹黃燦然。同治十一年,年近三十的顧言說動鄉紳紐世章、張慶慈,在馬橋鎮上的文昌閣首創了吳會書院,命題課試。兩年後,紐、張兩老先後去世,顧言獨當一面,繼續籌款添建講堂,使書院形成規模,並認真規劃課程,使其課業與上海城內著名的敬業書院相同,以利本地子弟接受近代教育思想。這一舉動十分艱難,但在浦西地區產生了重大社會影響。當時書院定額每年只取36人,以致令人刮目相看。顧言在這里造就了一代新人,其中包括後來的民國元老紐永建。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年輕有為的紐永建創辦強恕學堂,增添「新學」課程,開辟上海縣近代教育新風氣。顧言全力支持,將吳會書院800多畝田產、2000多元錢款都移作學堂的辦學經費。兩年後,正式改稱為強恕學校。強恕學校原址在今馬橋幼兒園地界。1995年,經閔行區政府批准,原馬橋中學和馬橋中心小學分別復名為強恕中學和強恕小學,2002年年初兩校合並現統稱為馬橋強恕學校。

韓倉的傳說
在馬橋鎮西南角,靠近黃浦江,有個宅基叫韓倉,傳說是八仙之一韓湘子居住過的地方。韓湘子出身在南陽,是大文學家韓愈的養子。他自小學道,法力高深,考中進士,做了官。他年老辭去官職後,全家搬到雲間(即當時的松江府,今馬橋鎮韓倉村),造了十排九庭心的場屋,南到黃浦江,北到拖尾巴橋。傳說韓家還有四件世上少見的寶貝:一是金麵杖,說是能撐住太陽;二是珠砂屏風,說是將它順手展開,天上就會有彩虹;三是小石磨,往磨眼放一粒谷,磨子推一圈,就能碾出好幾擔米來;四是竹龍駒,雖說是竹蔑編的,但騎上它可以一躍千里。
有一年,韓家四小姐要出嫁。韓湘子為了顯示韓家的全面,把金麵杖和小石磨作了陪嫁。娶親那天,男家撐了一條大船來,韓家大管家對他們千叮萬囑「船行半路,千萬不可翻動嫁妝。」可男家人把他的叮囑不當回事,反而對這些嫁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嫁妝船輕飄飄地開了。船到江心,有個腳趺想看看「寶貝」,隨手從斗里捏了一把谷,放進石磨眼裡就是推了起來,他剛推一圈,白米就象水一樣流了出來,眼睛一剎,中艙囤滿了白米,再過一會,前後艙也囤滿了白米。大家這才明白韓家臨出門時千叮萬囑不可翻動嫁妝的原因。可是後悔已經遲了,江內一個大浪卷來,連船帶人一起沉到了江底。隨嫁的「寶貝」也隨之一起流失了。
幾年以後,有個皇妃路過韓倉,看見如此大的豪門望族,就想打聽清楚是誰家官邸。她剛下馬來到韓家大門前,突然,皇妃身上掛著的珍珠,都「劈劈啪啪」一顆一顆地爆碎了。她嚇壞了,立刻下令回宮。回到宮中,皇帝一聽這等怪事,爆怒雷霆:「這還了得!即刻與我將怪物拿來!」皇上一聲令下,一大群兵將開進了韓倉。韓湘子得知,卻不動聲色,仍然慢悠悠地喝著茶,吩咐管家到倉庫提了一斗黃豆,前去迎戰。管家知道主人有「撒豆成兵」的法術,心也安了。但當他帶領家將出門一看,只見門外皇家官兵黑壓壓的一片,看得見龍頭,望不見龍尾。一看這陣勢,心裡一慌,將一斗黃豆隨手往地上一倒,回頭拔腿就跑。結果,滿地的黃豆一粒也沒有變成兵,而官兵卻趁勢大舉進攻,把韓家團團圍困。韓湘子見法術失靈,只得帶上珠砂屏風,騎上竹龍駒,騰雲駕霧上天走了。韓家就此敗落。
後來,人們看見天上的彩虹,就講那是韓湘子在翻看珠砂屏;看見天上飛過流星,就講是韓湘子騎著竹龍駒在天上巡遊呢!

寺廟和教堂
萬壽庵:坐落於馬橋鎮東街北側的東庵,原名「萬道庵」,為宋代建造,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八月間整修。清嘉慶年間改稱為「萬壽禪院」。庵內有前、中、後三棣,每棣三間,中間有大廳供觀世章菩薩。相傳,農歷六月十九日為觀世音菩薩成道日,善男信女前往進香者絡繹不絕。天井內現存有古銀杏大樹一顆。
馬橋天主堂:清光緒三年(1875年)建位於馬橋鎮東街,由上海教區主教直接管轄。堂內辦事人員39人,下轄分堂13所,在馬橋地區有西河橋黨(今聯建村),交門堂(今三友村),楊家堂(今工農村),高門堂(今工農村),其他分堂分設於北橋、顓橋、塘灣等地。民國初期,馬橋地區天主教徒有3000餘人,解放後,馬橋天主堂曾作為區、鄉大禮堂,後作倉庫。1979年落實宗教政策,恢復正常天主教活動。
第一層為明清時代遺存,第二層為唐宋時代遺存,第三層為春秋戰國時代遺存,第四層為商周時代遺存,第五層為新石器時代遺存,再下層即是古岡身,它距現在的地面180厘米。考古學界對該遺址第四層和第五層的文化遺存尤為重視,即在西周印紋陶遺存之上,發現有特殊的遺存。1982年在杭州舉行中國考古學年會時,專家們一致將這類承良渚文化、戚家墩文化距今3000年上下的文化遺存定名為「馬橋文化」。同時期的遺存,還在如今的松江廣富林、金山亭林等地區有所發現。這些地區均在古岡身之上。馬橋古文化遺址的發掘,為研究長江下遊人類發展史,特別是太湖地區的原始文化和上海的古文化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馬橋文化」是太湖地區一個典型的文化遺存,在中國考古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③ 馬橋文化的文化由來

馬橋古文化遺址的第四層被考古界視為太湖地區(包括杭州灣地區)的一個典型遺存,1982年定名為馬橋文化。

④ 馬橋文化遺址是紅色足跡嗎

馬橋文化是紅色足跡,革命主義教育基地,可以去參觀學習紅色精神。

⑤ 馬橋文化的介紹

馬橋文化因為這類遺存最早發現於上海馬橋遺址中層而命名,1982年定名為馬橋版文化。權 從年代上來講,馬橋文化緊接著良渚文化,但文化面貌上截然不同。馬橋文化繼承了少量良渚文化的文化c因素,而且整類良渚文化因素在馬橋文化中不佔主導地位。研究成果表明,馬橋文化來源於浙西南山地的原始文化,同時它還包含了山東地區的岳石文化、中原地區的二里頭文化因素。對照中原地區的王朝序列,馬橋文化的年代大致與中原的夏和商相當。

⑥ 馬橋文化的文化研究

馬橋文化的遺存在杭嘉湖地區都有分布,由於一些客觀上的原因,對浙江境內的版馬橋文化研究不夠深入。平湖地權區以往曾有一些馬橋文化的遺物出土,但缺乏原生的地層堆積。2004年底至2005年春,為配合07省道(平湖段)的改線工程,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平湖市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對工程涉及的圖澤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圖澤遺址的發掘,除了發現了崧澤文化的堆積和良渚文化的墓地之外,重要的是發現並確認了馬橋文化的堆積。圖澤遺址馬橋文化遺存的發現,是馬橋文化考古發掘研究的一個重要收獲,同時也為我們進一步研究平湖地區史前歷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資料。

⑦ 閔行有哪些文化

馬橋古文化遺址,位於上海市閔行區馬橋鎮俞塘村,座落在一道被稱為「竹岡」的貝沙堤之上,呈南北長,東西窄的寬頻形狀。「馬橋文化」是太湖地區一個典型的文化遺存,在中國考古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距今5500年,馬橋遺址已經形成陸地。從菘澤文化至良渚文化過渡時期,先民們就開始在這里繁衍生息。至夏商時期,成為環湖地區面積最大、最具有當時社會生活面貌的典型村落,總面積超過150000平方米。春秋戰國至唐、宋、元時期,這里一直是先民們的定居地。1982年,馬橋遺址被考古界定名為「馬橋文化」。
馬橋遺址於1959年發現,並在20世紀60年代和90年代進行了數次挖掘,出土文物1000餘件。馬橋遺址的發掘為論斷上海的歷史提供了科學依據,為推斷上海的成陸提供了珍貴史實。

⑧ 上海閔行區的古老歷史以及人文景觀,文化關於它 您有什麼記憶

閔行區位於整個上海的西南部,位於整個上海版圖的中心,誕生過馬橋古文化,有著4000年悠久歷史,現有面積371.68平方公里,南北最長約30公里,東西最寬約31.5公里,西北-東南狹長,人口180.47萬,黃浦江縱貫其南北,分區為浦東、浦西兩部分。
閔行區所轄地區歷史上屬上海縣最後的轄地。上海縣的歷史根據馬橋古文化遺址出土文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至唐天寶十年(751年),設華亭縣,而上海縣地區(包括今上海市區淞南部分)在縣境之東北。北宋熙寧十年(1077年),有上海務之設,為秀州17處酒務之一。南宋咸淳年間,形成上海鎮。
1949年5月15日,上海縣解放,1958年1月,劃屬上海市。 1992年9月26日,國務院決定撤銷上海縣和閔行區,建立新的閔行區。
馬橋古文化遺址,位於上海市閔行區馬橋鎮俞塘村,座落在一道被稱為「竹岡」的貝沙堤之上,呈南北長,東西窄的寬頻形狀。馬橋古文化遺址的第四層被考古界視為太湖地區(包括杭州灣地區)的一個典型遺存,1982年定名為馬橋文化。考古界認為,馬橋文化可能是起源於良渚文化而接受了南方印紋陶和中原地區文化影響的文化遺存。

⑨ 馬橋文化的簡介

馬橋文化時代:地層處西周印紋陶遺存之下,而疊壓於良渚文化層之上。其時代應版早於西周而晚於良權渚文化。
根據碳——14和熱稀光測定的數據分析,遺址第四層陶片距今為3030+-333年。
出土遺物中如觚、觶、尊、豆、簋、瓦足盤以及拍印的雲雷紋等特點與中原地區河南偃師二里頭、鄭州二里崗的夏商文化有緊密的聯系,其年代應相當於夏商時代。
馬橋文化的起源、去向:考古界認為,馬橋文化可能是起源於良渚文化而接受了南方印紋陶和中原地區文化影響的文化遺存。
良渚文化影響。生活用具中炊器多為鼎,泥質黑衣灰陶,質軟而細膩,陶衣容易脫落,製法多用輪制;生產工具如有段石錛、三角形石犁、石鐮和石耘田器等,都與良渚文化的特徵基本相同。在地域上,馬橋文化與良渚文化也處於同一分布范圍。

⑩ 馬橋文化的出土文物

遺址遺存出土文物有石、玉、陶、骨和銅器文物500餘件。馬橋文化陶器有三大回陶系。夾答砂繩效(或籃紋)紅陶約佔25.9%,器形主要是鼎足,有凹弧形、圓錐形和舌形3種。其次為甗和釜,甗是連成一體的甑和鼎的組合,炊器中鬲一件未見。呈各種陶色的印紋陶(有淺黃、橙紫紅、紫褐色),約佔41.1%,紋飾有脈紋、籃紋、席紋、方格紋、回字紋、雲雷紋等,器內壁都留有填印窩;底部都是圓底內凹,有折沿弧腹的罐和盆、帶圓把的杯和鴨形壺等器形。在這些器物的唇沿上,有的注有一個或數個相同的刻劃符號。灰陶、黑衣陶和黃衣灰陶,約佔33%。都是平底或圈足器,器唇以素麵為主,有的在肩腹部壓印一條帶形的雲雷紋或魚鳥紋,器有觚、觶、尊、豆、簋、瓦足盤、袋足盉和澄濾器等。上列各陶系陶器的製法,前兩種為泥條盤築法加輪修,後一種為輪制。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