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遺址
㈠ 商於古道的史料記載
商於古道在唐代及以後曾經多次修繕,增設了仙娥、商於、洛源、棣花、四皓、桃花、武關、青雲、層峰、富水等驛站。這些古時重要的驛館,在當時的交通往來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直至今日,秦嶺山脈西北部到其東南部中原的古道山壁上,還可依稀見到一些孔穴,似乎要將那些飄散在風中的故事一一收攏,捧給後人。
古道遺址仍依稀可辨。據當地老年人講,1970年以前,這條古道最寬處有4米,最窄處只有2.5米,不過馬車和驢車都能通行。尤其是秦嶺峽谷段,雖然高山縱橫,谷底幽深,危崖高聳,險灘密布,卻仍是當時當地交通運輸的重要通道之一。 武關,為秦之南關,與東函谷關,西大散關,北蕭關並稱「關中四塞」。春秋前稱少習關,戰國時更為今名,史稱「三秦要塞」。這個商於古道上的重要關隘,北依少習山之岩險,東、南、西三面臨武關河谷之絕澗,山環水繞,險阻天成,為「秦楚咽喉」、「三秦鎖鑰」,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山勢分開秦楚界,水聲流盡漢唐人」。據史料載,武關古為「少習國」,是習姓祖籍的發源地。自春秋戰國以來,武關皆置重兵,以控扼東南、豫西、鄂西北,歷代兵事頻冗,為千古用兵之要塞。在春秋戰國時期,秦楚為爭奪商於這塊地盤,曾展開過多次拉鋸戰,大多以秦勝楚敗而告終。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想攻伐齊國,但憂慮齊、楚結成聯盟,便派張儀入楚游說楚懷王。張儀利誘楚懷王說:「楚誠能絕齊,秦願獻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懷王信以為真,不聽屈原的勸告,與齊斷絕關系,並派使者入秦受地,張儀卻對楚使說:「儀與王約六里,不聞六百里。」楚王大怒,興兵攻打秦國,結果秦兵大敗楚兵於丹陽(今豫西丹水之北)。從此,楚國一蹶不振,國運日漸衰敗。後來,秦昭王又以與楚懷王談判為名,誘使楚懷王來到武關會見秦王,並趁機將其扣押,解往咸陽,囚禁至死。不久,楚國也就順理成章的被秦國所滅。後人對楚懷王不聽忠言,輕信他人,客死異鄉的悲慘境遇多有感慨。
商於古道由長安東南行,經藍田,越秦嶺,通到商州,再東南行經武關,進入河南的南陽和湖北襄陽,當初是秦國為戰爭所需而開辟的一條通道,為秦國一統天下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歷史也是十分詭異的,公元前202年,也正是通過這條商於古道,劉邦的十萬大軍長驅直入,直搗咸陽,終於讓秦帝國走向滅亡。
商於古道不僅是條軍事之路、商貿之路,也是一條詩歌之路,在古代中國南北文化交流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這條古道上,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為仕途奔走者發出了「往來悲歡萬里心,多從此路計浮沉」的無限感慨。這些文人騷客、達官顯貴、孜孜學子們或進京趕考,或職務調遷,或去各地視察,或赴京拜謁,或貶謫江南,「憧憧往來皆出是郡」。有學者統計,僅唐一代,往來奔波於商於古道上的詩人約200餘人,有的還往返多次。白居易「七年三往復」,元稹「七度武關」,張九齡「四過商州」。李白曾在商州盤垣過七八個月,「苦吟詩人」賈島辭去藍田縣令落拓為僧時,曾以「無本上人」的法名,掛單鎮安雲蓋寺。盛唐隱逸派詩人王維,雖半隱輞川,對商州山水仍無限神往,曾以題贈友人赴商州赴任等形式,寫過多首贊頌商州山水的詩歌。「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名句出自韓愈之手,而這句寫的也是商於古道。唐憲宗信佛,曾派人去把釋迦牟尼的一節指骨迎接到宮中供養。由於路途遙遠,百姓怨聲載道。韓愈見狀,寫了一道奏章來勸阻,唐憲宗大為惱火,下詣處死韓愈。所幸宰相和其他大臣替他說情,韓愈才免於一死,被貶潮州(今廣東省)。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韓愈在去潮州路經秦嶺藍關古道(即商於古道的藍關段)時,大雪封山,難以前行。危難之際,幸得親人相助,韓愈不勝感慨,吟出了《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這首千古詩章。這一批又一批詩人於此間邊行邊吟,一路踏歌來去,為後世留下了千餘首古典詩歌。
㈡ 中華文明的文化遺址
最著名的 圓明園
圓明園是中華文明無比輝煌的歷史紀念,是中華民族歷史恥辱的紀念遺址,在人類文明史上,她是西方尖端文明毀滅東方文明的歷史見證,是全人類檢討和反思的文化遺存。
圓明園寄託著人們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情懷,圓明園所教育的,不僅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而且是一代又一代西方人,教育的對象是全人類。
中國瀕危遺址有:
河北懷來雞鳴驛、浙江省東陽盧宅 、山西省磧口鎮村落、甘肅秦城天水的古樓群建築、雲南團山歷史村以及分布在四川和西藏地區的石林。
雞鳴驛:坐落在河北省境內,修建於1420年,是至今唯一保存下來的最大的驛站。外層開始脫落,一些廟宇瀕於消失。在2004年曾經被列為世界百大瀕臨危險的文化遺址 。
盧宅:被稱為江南最大的明清古建築群,有「中國民間故宮」的美譽。洪水和不得當的保護方法使得盧宅面臨許多危險。排水、防火和防風化等都做得不到位。
磧口:位於山西臨縣境南,明清時期為我國北方著名的商貿重鎮。上世紀30年代,磧口碼頭功能盡失,但留下了一座座相對完整的商業建築群和周邊村落的民宅深院。近年來一些扶貧項目的開展和高速公路開通已經破壞了古鎮的文化韻味。
天水古樓群建築:天水市秦城區古民居有2000餘座,古巷不下數百條,大都是官宦、富豪、名人、學士的故居。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秦城區的古建名人故居屢遭拆除,至90年代呈愈演愈烈之勢。
雲南團山歷史村(音譯):完整地保持了19世紀的歷史的風貌。但近年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卻破壞了歷史原貌,一些地區對歷史文物的開發利用和改建項目已經破壞了歷史村落的完整性。
石林:約有250座千姿百態的石林鑲嵌在四川和西藏五大景區里,這些石林隨季節的不同和陽光的照射,不斷地變化著璀璨絢麗的色彩。然而有些石林甚至被砍斷作為休憩之所,微小的地震活動對其有巨大的危害。
五十年來,考古研究所在全國絕大多數省份開展過田野考古工作。考古研究所單獨進行或與其他單位共同進行的一系列重點發掘項目,受到海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例如:史前時期的小南海洞穴遺址、下川遺址、裴李崗遺址、北首嶺遺址、半坡遺址、廟底溝遺址、柳灣遺址、屈家嶺遺址、青龍泉遺址、興隆窪遺址、王因遺址、西朱封遺址、三里河遺址、北陽平遺址、頂獅山遺址等;對探索中國文明起源和夏文化問題有重要意義的陶寺遺址、二里頭遺址、東下馮遺址等;商周時期的偃師商城、安陽殷墟、豐鎬遺址、周原遺址、琉璃河遺址、洛陽東周城遺址和銅綠山遺址、大甸子遺址、前掌大墓地等;漢唐及其以後時期的漢長安城遺址、漢魏洛陽城遺址、曹魏北朝鄴城遺址、隋大興城唐長安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隋唐揚州城遺址、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北庭高昌回鶻佛寺遺址、遼中京遺址、金中都遺址、元大都遺址,以及漢杜陵陵園遺址、滿城漢墓、馬王堆漢墓、大葆台漢墓、廣州南越王墓和南越王宮城遺址、磁縣北朝大墓、明定陵和龍泉窯遺址、南宋官窯遺址、靈武窯遺址、福建建窯遺址等。歷年來田野工作取得的豐碩收獲,為繁榮中國考古學研究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2004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17日在北京揭曉。上榜名單中,最「古老」的河北易縣北福地史前遺址和最「年輕」的四川綿竹劍南春酒坊遺址之間,相隔近
8000年。
,「搶救性發掘」保存下來的遺址有5個:江蘇無錫鴻山越國貴族墓葬、遼寧省朝陽十六國三燕龍城宮城南門遺址、廣東廣州大學城南漢二陵、浙江杭州嚴官巷南宋臨安城御街遺址、四川綿竹城關鎮劍南春酒坊遺址。
㈢ 古文化遺址的古文化遺址分類
成紀古城位於靜寧縣治平鄉劉河村南1000米的治平、深溝河交匯處的河谷川台地上。城址疊壓於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遺址上,呈正方形,邊長500米,面積25萬平方米。西、南兩面城址因河水沖刷已塌陷,有五分之二現為河灘田,東、北兩面現存部分城牆(似為後世在原牆址上補築),基厚12米,頂寬1.5—2米,夯層厚14—18厘米。夯土中夾雜大量仰韶文化、齊家文化陶片及漢代陶片、唐宋瓷片。城址內外存有大量秦漢時期板瓦、筒瓦、回紋鋪地磚和灰陶器物殘片及唐宋時瓷片。筒瓦一般長41厘米,直徑14.5—16厘米不等。現存瓦當多飾有雙雲紋、單雲紋、葵花紋,有的燒前刻有「長樂未央」或「大禾美帛」銘文。城址內已發現5口相似的筒形水井,其中兩口曾先後挖掘清理,井深12米。其中一口井底有戰國和漢代已破碎的陶罐(汲水用器)及井廢後填充入內的漢瓦當、瓦片等;另一口廢棄後被一西漢墓所覆。從城址遺存實物推斷,古城應建於戰國時秦統轄時期。1993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長武古城位於涇川縣涇明鄉長武城村涇河南岸距河床百米高的坪上,北臨涇河,東、西兩面有深溝,南為人工開辟的斬斷面。城址有內外城,內城呈「呂」字形,為夯土築就。內城東、西牆長皆1200米,北牆長1000米,南牆長950米。現存牆最高3.5米,基厚12米,夯土層8—10厘米,夯跡圓形。城南牆外有人工城壕遺跡。城內有數條暗渠引入城外泉水,為豎井水源。城址附近出土有戰國提梁銅壺、漢代銅鼎、唐代造像塔及瓷碗、牌飾、弩機等。城址東南發現有銅礦石、銅渣。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密須古城位於靈台縣百里鄉達溪河岸二、三級台地上。城址今仍可辨。遺址東一公里處曾出土重43公斤大鼎。據考證,這里是商代密須國都城,周文王伐滅密須後又為密國首府。城址內及附近曾先後發現新石器時代、西周等不少遺物。 涇陽古城位於崆峒區安國鄉油坊庄村的頡河北岸100米的二級台地上。遺址東西長約800米,南北寬約200米,面積約1.6萬平方米。城址內地表存有大量漢代繩紋瓦片和陶片以及銅箭鏃等遺物。在斷層中夾有長30厘米、寬25厘米的筒瓦。據《史記·秦本紀》載:秦昭王六年(前301)「涇陽君質於齊」,應是以地名封君;《括地誌》記:「烏氏縣,周之故地,後入於戎,秦惠王取之,置烏氏縣。」《漢書·地理志》記安定郡領21個縣,涇陽、朝那等排在「烏氏」之前,有學者認為排列順序系以置縣先後為準的,所以涇陽應是戰國時代秦所置縣。現定為西漢置縣遺址。 阿陽古城位於靜寧縣城川鄉靳寺新村南300米處,面積2萬平方米。文化層1.5米,暴露遺跡有灰層和雜物堆積層;遺物有紅粗夾砂陶片,屬齊家文化,有粗、細繩紋板瓦、筒瓦、瓦當及灰陶器物殘片,常有漢半兩和五銖錢幣出土。城址下為齊家文化遺址,周圍亦分布有紅山咀馬坡、黨家坪、新村等5處新石器和青銅器時代文化遺址。城址大部分已被河水沖塌,北面存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70米的牆址。築城年代不晚於戰國時期,現定為西漢所置縣。 水洛古城位於今庄浪縣城所在地,地處北、南水洛河交匯處。秦、漢時設水洛亭。東晉時已名水洛城,義熙五年(409),西秦攻克水洛城。歷經唐宋元明清,漸成一地重鎮。 ? 庄浪古城位於庄浪縣西北部庄浪河河谷。秦漢時在這里設受渠亭,唐稱結公城。蒙古太宗時在此設庄浪路治所。元代至正二十七年(1290),城「周圍一里一百七十步」,時有東、南、北三門。南門名鎮遠,北門名拱極。明代成化五年(1469),擴至周長三里。嘉靖十三年(1534)於南門建城樓,至清康熙五年(1660),城的南北垣先後傾圮。乾隆三十三年(1694)整修,增築瓮城,改南門偏向東,名朝陽,北門名迎恩,各修二層城樓。現舊城垣尚有殘跡,附近有新石器遺址和漢墓群。 蔣家坪古城位於涇川縣城關鎮蔣家坪上,背山面水,居高臨下。北面為山坡地,東、西兩面為深溝,南臨涇河,與對面的何家坪相峙,形成咽喉要塞。遺址北窄南寬,呈簸箕形,靠北土丘上築有5個土台,居中者最高,人稱「將台」。現存夯土層及殘存遺跡顯示,東、西兩面原有城牆,南面距「將台」1000米處亦有1000米長東西走向的城牆,與南、北城牆相連接而成城堡。此城是西魏時涇州刺使乙弗貴主持築就。至唐初,因薛舉反唐失敗後,人稱「薛舉城」,頗為後人所重。 潘原古城位於崆峒區四十里鋪鎮曹灣村。北依山嶺,南臨涇水,西靠小路河。遺址是三角形,北延伸至山坡,南近河岸,根基寬約500米,東西長1500米。殘牆厚6米,夯土層為9—11米,夯窩圓形。牆土中含有仰韶及西漢時的陶片。遺址內磚頭瓦礫堆積甚厚,多為漢、唐、宋代物,間有子母磚。出土文物有石函、石桌、石經幢和造像石方塔,上刻有飛天、三世佛、經變等佛經故事,其中有一石刻鐫有「景明四年」字樣,「景明」系北魏宣武帝年號,「四年」為公元503年。1973年,在遺址內曾出土數百斤窖藏宋代神宗時「熙寧」和徽宗時「崇寧」銅幣。古城始建於西漢,後經北魏陰■,至唐時為潘原縣城。 通邊古城位於庄浪縣東北部六盤山腳下的古雞頭道要沖,現為通邊鄉政府駐地。城堡遺址南北寬400米,東西長600米,舊有東、西、北三門,形如虎耳,俗稱「虎耳城」。遺址內瓦礫層厚1.5米,曾出土宋白瓷、豆青瓷、黑瓷殘片。初建於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慶歷八年(1048)稱通邊寨。金皇統二年(1142)設通邊縣。元初並入隴干縣。明清時為大集鎮,商貿興盛。民國時設通邊鎮。 胡谷堡位於崆峒區安國鄉土橋村北頡河南岸平川上。城址呈方形,東西長429米,寬319米,牆基厚21米,夯土層為10—12厘米。現存殘牆高15米。原有東、南、西三門。遺址內散見瓦片、瓷片多為宋代遺物。唐貞元七年(791)築,名胡谷堡,後改名安國鎮。 石門堡位於庄浪縣朱店鎮與萬泉鄉交界處石門口東南小灣村西側山巔。《水經注》:水洛水「逕石門峽,謂之石門水。」此地「山石如門,其路斬截」,故名。清乾隆《靜寧州志》記為「石門高山堡」。古堡築於1087年,為水洛城所轄二堡之一。遺址呈橢圓形,東牆殘留30米,內高3米,外高6米。有烽火台一座,殘高8米。遺址內有齊家文化灰層灰坑。 趙墩大墩梁烽台位於庄浪縣趙墩鄉一個長300餘米的山樑上。計有4座,其中一座為通脊形,高4米,直徑18米,夯層厚6厘米,有漢代豎繩紋灰陶罐殘片;另外兩座有宋代陶片。按地形,此處烽台系由靜寧縣威戎鎮境依次西來,東西一線排列計6座,直達六盤山。 良邑小灣梁烽台位於庄浪縣良邑鄉。殘台高5米,呈長方形,頂部南北邊長2.5米,東西邊長4.5米,底部南北邊長5米,東西邊長9米,夯層厚10厘米。遺址周圍散見明代白瓷圈足碗、青花瓷碗、粗瓷罐、灰陶罐等殘片以及礪石等遺物。與北部現陽咀、南部饅頭咀、東部武家堡等烽台連接。 雙疙瘩梁烽墩位於華亭縣山寨鄉北陽窪村雙疙瘩樑上,連續有三座烽墩,一座最高者6米,直徑10米,另兩座高4米,直徑6米,為宋代遺跡。 另外有漢、唐烽墩遺跡4座,一在華亭縣西華鎮藺家溝北山上,稱藺家溝烽墩;一在華亭縣縣城西華尖山;另兩座分別在華亭縣東華鎮南山十里墩和東華鎮裕光村郭家梁,前者稱十里墩烽墩,後者稱郭家梁烽墩。4座烽墩遺址皆有明顯的夯土層。
㈣ 近年來,就現存的許多歷史遺跡來看,是否真正做到了理解其內涵,認識其價值
近年來,不少城市熱衷於恢復和打造古代歷史遺跡,其中得失,暫且不論。但就現存的許多歷史遺跡來看,是否真正做到了理解其內涵,認識其價值,又是否讓其固有的文化意義為今人所知、所識,諸多問題,不一而足。我以為,想要打造和開發歷史遺跡,其根本,便是首先要弄清它們與今人到底有何關聯,有何意義。
由此,我想到了雅安。雅安,古來邊地要沖,東接川蜀,西鄰康藏,先秦時便設有郡縣建制,歷史遺存不可謂不豐厚。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如今留下的文物遺跡雖豐,然其本身所具有的價值卻未盡數發揮。究其原因,無非兩點,其一,對文物、遺址的態度大多停留於物質修復,而對其自身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認識不夠,導致利用不足;其二,缺乏一種整體性的文化思維,或文化掌控力,對待這些文化遺存,常常孤立地保護和對待,以至於不少遺跡已然成為風乾的軀體,而不是傳承不熄的文化生命。
我以為,雅安地處華夏疆域之僻遠,但文化的積累較中原比之,卻也未算荒蠻。諸如高頤闕、何君閣道碑、蘆山漢代石刻等,它們既是漢代文化的遺留,又是本土文化的見證,並且它們的存在,更是燦爛鮮活的美學和極富張力的藝術形式。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曾在「抗戰」時來到雅安,並對高頤闕、漢代石刻等贊賞有加,在《中國建築史》一書中也對雅安諸多遺跡著墨頗多。再如觀音閣、名山文廟、明德中學等,它們又都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承載過雅安這一地區獨特的人文歷史和文化生態。
由上述來看,雅安的確具備了一定的文化積淀,並也留存了不少頗有特色的歷史遺存。對待這些歷史遺跡的態度,除了保護和修復,更多的應該是喚起這一區域的人群,一種自我認知和對自身文化的重塑,換言之,是建立起一種對待自身文化的認同感和親切感。不過,就現在的情況來看,不少歷史留存,要麼形同荒廢,要麼便是用於商業開發,公眾大多對其存在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傳承缺乏認知。
近年來,文化軟實力的提法日漸被公眾所熟知,所謂的文化軟實力倘若具體到一地一域來看,便是這個區域的人群對這塊土地的歷史了解與否,對其曾有過的文化可否擁有一種普遍的認知。在當今新的時期下,只有讓一個地域里的大多數人擁有較為一致的文化價值觀,對所生活的城市有一種歸屬感和親切感,一個地域才或可奢談文化軟實力,文化軟實力也才能形成向心力和競爭力。大言之,本地域之歷史遺留、文化傳統才能得以鮮活,並不與他處雷同,進而代代傳承。
令人頗為遺憾的是,如今舉國之中,大部分城市或地域在挖掘歷史文化和歷史遺存時,往往停留於物質開發,而忽視了對其文化本身的認知和傳承。譬如雅安人常提及的茶馬文化,我以為此不光為茶的文化、馬的文化,更是一種人的文化,是一群敢於捨身犯險、遠赴崎嶇的雅安人,所創立的文化。我們在打造藏茶、古道旅遊的同時,更應著力塑造一種雅安先輩們所創立的茶馬精神,而這種精神性的文化追求,才有可能最為持久,並也最具魅力。此外,又有一事,現年九十一歲的韓德謙先生,曾就讀於民國時代的私立明德中學,他對我講,民國時的雅安教育,既有中國本身的務實、篤行之風,又兼具西方教育之開放、包容,培育學生時常不拘泥、不刻板,呈現出多元化的風氣。比之於當下,我以為諸如民國時期的這種教育精神也因成為雅安之文化財富,並當傳承發展。
在如今千城一面的中國大地,唯一還可加以區分的,無非不過是幾處歷史遺留,或幾條稍顯破敗的古老街巷。所以,在日趨雷同化和快餐化的社會文化中,能否准確找到自身文化的獨特性,能否讓留存的歷史遺跡閃現其光彩,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何謂文化,我以為文化所指,乃為一國一地經時間堆壘,所形成的思維習慣和生活習慣。而這些習慣的有力見證,無疑就是傳承千百年來的歷史遺存。作為政府部門和大眾媒體,能否承擔起一種使命感,將歷史遺存,通過有效途徑,合理地轉化為一種獨特的地方文化財富,並以此增強本地居民的文化歸屬感,甚至形成強大的文化氣場,用之於商貿,用之於德育,在今日時代下,實在顯得尤為重要。
所以,歷史遺跡的最大價值和意義,不光是其具備的歷史性和審美性,更應是現實性。其現實性的體現之處,就是影響今人,使今人找回失落的文化認知和文化歸屬感。也只有這種文化歸屬感,才是區別地域、區別國籍、進而轉化為生產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條件之一~
㈤ 有誰知道商貿鼻祖的.快哈.!
猗頓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運城就開始發生「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贊天下之貨,版交易權而退,各得其所」的商貿交易活動。晉文公稱霸之時,安邑就已經是有名的商貿集鎮了。而開中國商貿先河的第一人,就是生活在運城市臨猗縣的猗頓。可以說,中國商貿業,始於三晉;三晉的商貿業,根在運城。
猗頓生活在戰國時郇地(今運城市臨猗縣猗氏鎮)。他年輕時家境貧寒,「耕則常飢,桑則常寒」。就在他苦苦尋求振興家道之策時,三致千金的陶朱公范蠡來到郇地教義村(今臨猗縣太范村)隱居,他聽說後便「往而問術」。陶朱公告訴他:「子欲速富,當畜五
㈥ 世界最古老的東西貿易通道——絲綢之路以什麼著名
1、世界最古老的東西貿易通道——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絲綢都是我們中國運的)。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2、絲綢之路是歷史上橫貫歐亞大陸的貿易交通線,促進了歐亞非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中國是絲綢的故鄉,在經由這條路線進行的貿易中,中國輸出的商品以絲綢最具代表性。19世紀下半期,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就將這條陸上交通路線稱為「絲綢之路」,此後中外史學家都贊成此說,沿用至今。張騫通西域後,正式開通了這條從中國通往歐、非大陸的陸路通道。這條道路,由漢都城長安出發,經過河西走廊,然後分為兩條路線:一條由陽關,經鄯善,沿昆侖山北麓西行,過莎車,西逾蔥嶺,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jiān,今埃及亞歷山大,公元前30年為羅馬帝國吞並),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另一條出玉門關,經車師前國,沿天山南麓西行,出疏勒,西逾蔥嶺,過大宛,至康居、奄蔡(西漢時游牧於康居西北即成海、裏海北部草原,東漢時屬康居)。
3、絲綢之路
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在南北朝時期形成,在明末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元末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等等。
絲綢之路一詞最早來自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國》,有時也簡稱為絲路。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但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張騫兩次通西域,開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並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獄犯,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緊密聯系在一起。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韓國、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通過海路還可達義大利、埃及,成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
㈦ 中世紀世界商人阿拉伯帝國的貿易方向是什麼呢
阿拉伯帝國(-1258年),是中世紀阿拉伯半島上的阿拉伯人建立一系列伊斯蘭穆斯林的封建帝國。它的創始人,就是公元七世紀早期的穆罕默德以「宗教革命」的形勢,統一了阿拉伯半島的各個部落,建立了統一的國家。之後,繼任者哈里發不斷壯大與發展阿拉伯國家,使之成為中世紀強大的帝國。阿拉伯帝國最強大時候,疆域東起印度和流域和帕米爾高原,與中國唐朝鄰近與接壤。西邊靠近大西洋,南邊抵達莫三比克蘇丹國,北部抵達高加索山。這樣,形成了一個橫跨亞洲、非洲、歐洲三大洲的封建帝國。
總之,中世紀阿拉伯人的中介貿易,促進了世界科學、經濟、文化的發展,也密切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合作與交流,為亞非歐三大洲社會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㈧ 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的開發包含哪些內容
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的保護開發
(1)歷史遺址類資源開發的原則
①依法保護的原則
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的利用首先應該是建立在遺址得到充分保護的基礎之上的,任何不利於保護而損害遺址的利用措施都是不允許的。在開發過程中,應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等文物保護法規,實行「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加強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保護方針。切實做好遺址的保護工作,完善各項保護措施,保證旅遊資源的持續利用。
②系統規劃、科學開發的原則
總攬全局,統籌兼顧,適度超前,服從於省、市、區的總體規劃,與鄰近地區相呼應,兼顧社會效益與民生工程。實行遺址區保護與旅遊開發相結合、全面保護與局部開發相結合、遺址開發管理措施與旅遊景觀建設技術措施相結合、非物質文化旅遊開發與生態旅遊開發相結合、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組合與遺址區整體經濟發展相結合、近期開發與遠期開發相結合。重點突出近期實施項目,合理規劃中遠期項目。搞好重點景區景點的配套,提高綜合接待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吸引力。實現對歷史遺址的系統開發、科學開發和動態連續性開發,促進區域旅遊開發建設的滾動發展。
③恢復原有人文環境的原則
依據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則,將遺址本體保護、歷史環境修復、生態環境建設融為一體。在不幹涉遺址遺跡本體的前提下,保證原真性及完整性,要盡可能減少對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本體的干預,保護文物本體的真實性,保護文物及其環境的完整性。營建改善與遺址類旅遊資源相協調的良好的生態、環境、景觀,保存和恢復遺址原有的歷史人文環境和自然風貌,充分發掘歷史遺址的內涵,最大限度地展示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所蘊藏著的歷史人文價值,為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創造良好的條件。
④區別對待,因地制宜的原則
我國的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類型各異,既有居住遺址、工業遺址、軍事商貿遺址,又有水利工程及近代革命遺址。從發展來看也很不平衡,有的發展得比較早,有的仍處於起步甚至完全的保護階段。類型不一樣,開發所展示的文化內涵、外在表現就不盡相同;所處的階段不同,開發的目標和任務也不同。開發過程中,在充分考慮各類遺址及遺跡的分布、保存現狀及文化屬性的基礎上,對於起步階段的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的目標和任務是吸引更多的遊人來觀光消費;對發展較早的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的目標和任務是提高展示效果完善形象品牌塑造宣傳及管理措施。
⑤體驗旅遊開發原則
體驗旅遊是旅遊業的發展方向。在現代社會高度發展、人們學識層次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對遺址類旅遊資源的開發不應僅僅停留在建博物館、導游解說的層次上,而應通過發掘遺址文化內涵,使遊客融入遺址,增加遊客參與的程度,提高資源的吸引力。如河北冉庄地道戰遺址,在新的保護規劃方案中,將建成以展示地道戰革命歷史文化為主題,綜合參觀、體驗活動、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綜合活動區。遊客們在這里可以看展覽,了解地道戰的歷史;鑽地道,參觀抗戰民居,吃抗戰飯,看抗戰電影,甚至可以親自打一場「地道戰」,真實體驗抗戰時期的戰斗生活。而在工業遺址或作坊遺址開發中,可以讓遊客親自體驗製作產品的過程。
(2)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的理念
①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保護觀
可持續發展的生態保護觀是當前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利用應遵從的主要觀念之一。其含義不僅僅是要在利用時保護歷史遺址原有的自然生態環境,更重要的是在利用中如何實現一種可持續的、動態的保護模式。其動態保護就是將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納入當地的生態保護系統、文化旅遊開發系統以及文物保護系統;把歷史、現實、自然、人文等多種因素進行整合,從全局的觀念去研究、保護、開發和利用,而不是孤立靜止地看待歷史遺產。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保護的可持續性包含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歷史遺址本體及其載體的可持續性保護;一是歷史遺址所處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既包括實體的可持續保護,也包括價值觀的再認識。
②「生態博物館」理論
生態博物館是指在原來的地理和社會、文化條件下保存人類群體遺存及生存狀態的博物館。即歷史遺址應原狀地、動態地保護和保存在其所屬環境中,某種意義上講,遺產環境等同於「博物館」的建築面積。換言之,在生態博物館中,人們將不再從博物架上看結果,而是在房前屋後觀過程———文化遺產、自然景觀、建築、可移動實物、傳統風俗等一系列文化因素均具有特定的價值和意義。生態博物館的觀念是法國人雷佛首先在 70 年代提出的觀念,他主張將一個完整地域以博物館的觀念來思考,將自然生態與歷史古跡統合在現代人的生活整體環境中,整體的展現出來達到自然環境、歷史古跡保存與增進現代人生活整體環境的目的。它的誕生是人類社會現代環境意識和現代生態意識不斷覺醒的反映。在生態博物館理念中,最重要的是區域保護的原則,以及將自然環境與文化遺產在同一環境中保存的基本理念,這完全符合《西安宣言》的要求。對於歷史遺址類旅遊資源我們可以通過採用「生態博物館」的模式對其加以開發利用。將遺址所處的環境、自然景觀、遺存等動態的保護與展示給公眾,用全局的觀念去開發和保護[1]。
(3)遺址類旅遊資源開發的模式
目前,國內關於遺址保護開發利用的模式,主要有四種:
①遺址公園
就是將整個遺址區建成遺址公園,這是目前國內最普遍的一種方式,不僅使遺址得到了較好保護,也通過公園的建設改善了當地環境,為居民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也是展示優秀歷史文化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我國現階段的遺址公園有三種不同類型:第一類在公園內是有所保留的遺址,成為公園景觀的一部分,如西湖公園的雷鋒塔、成都望江公園的崇麗閣等;第二類是遺址本身可以成為公園,如圓明園遺址公園;第三類是考古型的遺址公園,它強調的是對文物遺存有所展示,並強調文物的真實性展示,如大明宮遺址公園、曲江池遺址公園。
②旅遊景區
許多遺址處在風景名勝區之中,在風景區開發的過程中,將遺址作為旅遊景區的一個景點,在嚴格保護的前提下,對其進行展示性開發。如樂山大佛旅遊區內的蘇軾故居,張良廟-紫柏山旅遊區內的張良廟、青島的琅琊台遺址,重慶的合川釣魚城等,擁有豐富的古人文資源和自然景觀,利用自然、人文資源綜合開發旅遊產品,形成集歷史文化、山水風光為一體的特色旅遊景區。
③遺址博物館
遺址博物館是指在由於自然或人為活動的原因形成的遺存的原址上建立的博物館,包括具有博物館功能的紀念館和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源遠流長,無論地上或地下都保存著大量的遺址、遺跡和遺物。為了在保護歷史遺址的同時傳播歷史文化我國對歷史遺址採取通過興建博物館的模式來保護展示宣傳其文化內涵。遺址博物館最大的特點在於,它是建立在由於自然原因或人類活動形成的原址上,它所處的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地理位置、自然環境等等都可以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宗教信仰以及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是自然或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上重要的一環。通過展示遺址本身的形成和變遷遺址博物館使公眾了解過去,成為鏈接過去與現在的重要環節。如1925年我國第一座遺址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立,1958年建立了第一座在考古發掘原址上的遺址博物館——陝西半坡博物館。再到今天遍布全國各地數百家遺址博物館,在短短的幾十年中,我國遺址博物館經歷了一個迅猛的發展過程,並因為其自身獨特的文化特性及外在表現成為重要的參觀游覽地。
④遺址歷史文化農業園區
中國有許多遺址面積大,遺址區內居民眾多,國家目前難以像發達國家那樣,撥出大量資金,清空區內人口,對遺址資源實施保護。因此在遺址區建設歷史文化農業園區是一種比較現實的做法。比如漢長安城面積巨大,居民5萬多人,主要以農業經營為主,為了有效保護遺址,可在遺址區內發展都市農業,建設觀光農園、市民休閑體驗農園、現代高科技農業園區等。
㈨ 重慶沙坪壩區的歷史遺址有哪些
東鄰渝北區、江北區和渝中區,南、西界九龍坡區、璧山縣,北接北碚區,緊鄰重慶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北部新區。50餘年間,沙坪壩歷經5次區劃調整,目前區轄石井坡街道、童家橋街道、磁器口街道、山洞街道、聯芳街道虎溪街道,陳家橋街道,西永街道等13個街道,歌樂山鎮、井口鎮、青木關鎮、鳳凰鎮、回龍壩鎮、土主鎮、西永鎮等8個鎮。
中文名稱: 沙坪壩區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重慶市
電話區號: 023
郵政區碼: 400000
地理位置: 四川盆地東部
面積: 396.2平方公里
人口: 90萬
方言: 西南官話成渝片、灌赤片、黔北片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機場: 江北國際機場
火車站: 重慶站
車牌代碼: 渝A
目錄
區情概況
自然地理地理簡介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區劃最新調整
經濟發展
工業概況
商貿服務中心商圈
專業市場
美食街
展望
綜合實力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工業經濟運行穩健
商貿與服務業提檔升級
重慶西部新城重慶大學城
西永微電園
鐵路物流園
文化教育幼兒教育蓬勃發展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普高教育持續發展
高等教育快速發展
城市規劃
交通旅遊區情概況
自然地理 地理簡介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區劃最新調整
經濟發展
工業概況
商貿服務 中心商圈
專業市場
美食街
展望
綜合實力 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工業經濟運行穩健
商貿與服務業提檔升級
重慶西部新城
重慶大學城 西永微電園 鐵路物流園文化教育
幼兒教育蓬勃發展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普高教育持續發展 高等教育快速發展城市規劃交通旅遊展開 編輯本段區情概況
沙坪壩區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重慶市沙坪壩區是紅岩精神發祥地(渣滓洞、白公館)、抗戰遺址密集區,國共和談、百年學府、千年古鎮,融沙磁文化、抗戰文化、紅岩文化於一爐。沙坪壩歷史上是與江津白沙壩、成都華西壩、北碚夏壩齊名合稱為四川著名的文化四壩;也是中國大後方四大文化區之一。全區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雲集了19所高等院校、 87所全市最好的中小學。全區90萬常住人口中有30多萬學生,8萬多科技教育工作者,是西部的人才聚集區。域內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城市發展繁榮興旺。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地理簡介
三峽廣場
沙坪壩區位於重慶主城區西部,東濱嘉陵江, 西抵縉雲山,幅員面積396.2平方公里。 區境中部歌樂山縱貫南北,東為沙坪壩,是重慶市的科教文化中心和工業基地,建成區面積35.26平方公里;西為梁灘壩,是農業、鄉鎮工業為主的地區,2003年重慶市大學城在這里動工興建;中部歌樂山是重慶市風景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有「渝西第一峰」、「山城綠寶石」之稱。 沙坪壩區地貌歸屬於川東平行嶺谷低山丘陵區的一部分,全區呈丘陵、台地和低山組合的地貌結構。中部歌樂山海拔高度在550~650米之間,最高峰歌樂山雲頂寺海拔680.25米。嘉陵江由北往東南流經沙坪壩區19.3公里。氣候屬於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熱量和水分資源豐富,最冷月平均氣溫7.8℃,最熱月平均氣溫28.5℃,年平均氣溫18.3℃,無霜期341 .6天,具有冬暖夏熱和春秋多變的特點。降水充沛,全年降水量1082.9毫米。中部歌樂山森林區年平均氣溫比山下低2℃左右。碳酸鹽岩裂隙溶洞水的水量豐富。全區水體除嘉陵江外,梁灘河、虎溪河、清水溪、鳳凰溪、詹家溪、南溪口溪是區內較大的溪河。全區森林資源主要集中在歌樂山、中梁山地區,歌樂山森林公園1938年定名,2003年創建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重慶地鐵一號線小龍坎站
歷史沿革
沙坪壩從周朝的巴國屬地至今,已有3000餘年的歷史。20世紀30年代初,沙坪壩隸屬於四川巴縣第一區,治所設於古鎮磁器口(龍隱鎮)。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西遷重慶,大批學校、工廠、醫療機構遷入,沙坪壩從此人才薈萃,蜚聲中外。1938年2月6日,重慶大學、四川教育學院、南開中學、重慶電力煉鋼廠和由京滬平(北平)津等遷入該區的中央大學、國際廣播電台、中央研究院博物院、北平師范大學勞作專修科、葯學專科學校等科教文化機構及工業企業界、金融界發起創建重慶沙磁文化區。1939年劃入重慶建置重慶市沙磁區,成為戰時中國的文化區和重慶主要工業區。1950年建置為重慶市第三區,功能定位於文化區,1955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