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
A. 在中國著名的文化遺址中 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是什麼遺址
屬於新石器時代的遺址眾多。
不完全統計有華南的洞穴遺址、貝丘遺址、華北的磁山文化、華中的彭頭山文化(見彭頭山遺址)、半坡文化遺址、姜寨遺址、河姆渡文化遺址、大溪文化遺址;
山東龍山文化、河南龍山文化遺址、良渚文化遺址、石家河文化遺址、山東章丘城子崖城址,河南淮陽平糧台城址,湖北天門石家河、湖南澧縣城頭山的城址等等。
現著重列舉如下:
1、洞穴遺址(新石器時代早期)
地點在春灣鎮高村牛窿洞,陂面鎮紫雲岩、赤豹岩,石望鄉馬腰岩,春城鎮崩石埇、舊石角,馬水鄉蛤窿洞。
這7個石灰岩洞穴均發現遺存有劍齒象、納馬象、犀牛、熊、鹿、野豬、豪豬、豬獾、牛、羊、鼬等動物的牙及骨化石、燒骨和螺殼等,在舊石角洞穴還採集到新石器時代繩紋夾砂粗陶7件。
但未發現人類使用的工具,還未能足以證實是古人類居住的文化遺址。有待今後發掘,進一步弄清其文化內涵,然後再作確切結論。
2、彭頭山遺址(新石器時代中期)
彭頭山遺址,位於湖南省澧縣大坪鄉平原中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彭頭山遺址主要文化堆積為彭頭山文化時期遺存, 是長江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年代距今約8200-7800年。彭頭山遺址的文化面貌與以往所發掘過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面貌完全不同,已被命名為彭頭山文化。
3、姜寨遺址(新石器時代晚期)
姜寨遺址,中國黃河中游新石器時代以仰韶文化為主的遺址。位於陝西省臨潼區城北,地處臨河東岸的第二台地姜寨遺址上。
姜寨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人民北路,地處臨河東岸的第二台地上。面積約5萬平方米。
1972~1979年,西安半坡博物館和臨潼區文化館合作,由鞏啟明等主持進行11次大規模發掘,揭露面積1.658萬平方米,是迄今中國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中,發掘面積最大的一處。
該遺址仰韶文化堆積由下到上依次為半坡類型、史家類型、廟底溝類型和半坡晚期類型(或稱西王村類型)。
4、半坡遺址(新石器時代晚期)
半坡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
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隊在西安東部滻河東岸的二級階地上發現了半坡遺址。同年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較深入的調查,發現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1954一1957年,先後進行了五次較大規模的發掘,揭露面積1萬平方米。
已發掘出46座房屋、200多個窖穴、6座陶窯遺址、250座墓葬,出土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約1萬件,還有粟、菜籽遺存。半坡遺址博物館於1958年4月28日建成開放。
5、平糧台古城遺址(新石器時代末期)
平糧台古城遺址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城址。位於河南省 淮陽縣東南4公里的大朱村西南方。平糧台古城址即是宛丘之地,距今已有46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目前發掘出土進代最早的一座古城址。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里的《陳風宛丘》以及《東門之枌》、《爾雅註疏》、《晉書》中均有記載。根據史書記載和地理方位分析,平糧台可能是太昊之墟、神農之都的古宛丘都城。
這座古城時代最早、面積最大、保留最好,對研究我國古代城市的出現、國家的起源、早期奴隸制等重大學術問題,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B. 中國在新石器時代最典型的兩個農業村落分別是什麼遺址和什麼遺址
河姆渡遺址跟半坡遺址.
C. 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有哪些
從比較具有地域特徵、遺跡內容也比較多的地方來說,多為新石器時代的迴文化遺址。歸答納起來,比較典型的,大體有下列幾處:
河姆渡文化,位於浙江餘姚,距今大約七千年;仰韶文化,位於豫西澠池,距今大約六千年;紅山文化,位於內蒙古赤峰,距今大約六千年;馬家窯文化,位於甘肅臨洮,距今大約五千年;良渚文化,位於浙江杭州,距今大約五千年;龍山文化,位於山東章丘,距今大約四千五百年;齊家文化,位於甘肅廣河,距今大約四千年。這些地方的文化遺址,充分反映了我國遠古時代的豐富多彩的文化形態。
D. 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木構造湖上村落遺址在什麼地方被發現
新石器時代中期,克里特島上已經有石材建造的房屋,丹麥和瑞士也發現版了屬於此時權的木構造湖上村落遺址,義大利波河流域也有類似的發現。義大利半島南端的塞普勒斯島上,原始村落遺址歷歷在目,它們是由有道路相通的圓形堡壘組成的,屋頂多半也是木結構的,其內部情況可以參見中國半坡遺址中的住宅復原圖。
E. 新石器時代中期圓形村落在哪些國家有所發現
巨石建築,是新石器時代中期至末期在歐洲出現的一種規模宏大、引人注目的建築形式。它的遺跡在英、法、德、意和瑞典、丹麥等國家都有所發現。
圓形村落遺址 塞普勒斯島
F. 新石器時代中期圓形村落中最著名的遺址是哪裡
最著名的遺址是英國北威爾士郡斯托亨齊(Stonehenge)的環形巨石群,它大約出現於4 000年前,是用重約20餘噸的巨石圍成的圓圈,中央還有高出一般石塊的門框形牌坊。
G. 歷史:根據考古發現,人類最早的農業村落出現在( )年前的( )地區( )河谷。中國在新石器時代最典..
根據考古發現,人類最早的農業村落出現在(9000 )年前的(西亞 )地區(約旦 )河谷。中國在新石器時代最典.型的兩個農業村落分別是( 半坡 )遺址( 河姆渡 )遺址。
H. 中國新石器時代和商周時期聚落形態
新石器時代,人們聚族而居,較為穩定的定居生活造就了村落。村落在發展中逐漸有了一定的布局,真正意義的聚落出現了,這與農耕文化的成熟有密切的關系。人類在結束了風雨中的漂泊以後,在自己營造的聚落中創造出燦爛的居住文化,也為文明的形成打下了堅實的根基。
人類歷史上真正的定居生活,是開始於新石器時代。定居使得聚落的規模由小變大,以居住建築為中心的聚落的布局及功能也不斷完善。中國在新石器時代前期,在大量存在的小型聚落的基礎上,出現了一些大型聚落,聚落平面形狀或方或圓,有的顯然在建成前有一定規劃。如在北方的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發掘出一處布局十分嚴謹的興隆窪文化聚落址,早期聚落有平面作圓形的圍溝環繞,圍溝周長 570米,聚落面積達2.4萬平方米。近100座方形半地穴式房址分成8列,排列有序,有的居室面積比較大,一般為50-80平方米,居於中心的大房址面積達140餘平方米。在敖漢旗的北城子還發現一處更大的聚落址,聚落一面臨河,三面有壕溝,裡面有居住建築200多座。而南方的湖南澧縣八十壋,發現了一處時代還要早一些的彭頭山文化環壕聚落遺址,它北倚一條河道,其他三面掘有壕溝,沿溝的內側還築有土圍。圍溝的平面大體為長方形,面積約3萬平方米。聚落內發掘出長方和方形地面建築居址10多座,居住區周圍散布著100多座墓葬。在黃河流域的河南舞陽賈湖,則發現了一處裴李崗文化的大型聚落址,面積達5.5萬平方米,也見到壕溝遺跡。發現有大量的房址、墓葬和陶窯,房址成組分布。賈湖中晚期墓地與居址分離獨立,出現大型公共墓地,墓地中有明顯分片的墓群。
由這些發現看,中國新石器時代前期出現的大型聚落,已經具有中心聚落的性質。這樣的聚落有壕溝作防衛設施,聚落內有嚴謹的布局。居址與墓地的分群分區,則體現了基本的社會結構:家族與氏族。
I. 首次大規模揭露的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你說的應該是在
西安的吧
因為西安是六朝古都
所以是發現最多的
J. 迄今為止長江流域最大的原始社會村落遺址是在哪始建於什麼朝代
【石家河文化遺址】我國南方最大的村落遺址
石家河文化遺址 位於天門市石河鎮近郊的石河土城遺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歷史。
始建於新石器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