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山水游記在中國文學
⑴ 柳宗元的山水散文代表作
1,《小石潭記》。
全名為《至小丘西小石潭記》,是唐朝詩人柳宗元的山水散文作品,全文193字,用移步換景、特寫、變焦等手法,有形、有聲、有色地刻畫出小石潭的動態美,寫出了小石潭環境景物的幽美和靜穆,抒發了作者貶官失意後的孤凄之情。
2,《鈷鉧潭西小丘記》。
鈷鉧潭是瀟水的一條支流冉溪的一個深潭,「潭」就是「淵」,南方方言叫「潭」。鈷鉧意為熨斗,鈷鉧潭的形狀是圓的,像一個鈷(圓形的熨斗),故取名為「鈷鉧潭」。西山在今湖南零陵縣西,是一座山。小丘,就是一個小山包。
《鈷鉧潭西小丘記》語言簡約精煉、清麗自然,具有極高的藝術感染力。 其利用托物言志、融情於景等寫作手法,巧妙地將柳宗元被貶永州的憤慨與茲丘的遭遇融匯在一起 ,靜靜的描繪中有一種生命的力量。
3,《始得西山宴游記》。
這篇游記語言清麗,結構完整,景和情完全融為一體,寫景重在寫意抒情深沉而含蓄。敘事寫景,都飽含著作者的感情色彩,文章記敘了作者發現和宴遊西山的經過,描寫了西山的怪特,抒發了對懷才不遇憤懣和現實丑惡的無奈之情。
4,《鈷鉧潭記》。
《鈷鉧潭記》以「鈷拇潭在西山西」開頭,緊接《始得西山宴遊記》,重點寫潭。第一段寫潭狀;第二段寫得潭經過及潭上景物因人工改造而一顯得更加優美宜人;然後就他與潭的密切關系感慨作結,餘味無窮。文中通過記敘鈷鉧潭的由來、描繪水潭四周的景物,表達了作者希望能夠擯棄塵世煩擾、擺脫官場險惡,使身心獲得放鬆,並使精神獲得解脫的思想感情。
5,《石澗記》。
文章著重寫石態水容,寫澗中石和樹的特色,描繪了石澗溪石的千姿百態,清流激湍,翠羽成蔭,景色美麗宜人,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鍾情山水的情懷,同時又書寫了胸中憤郁,對自己的遭遇表示嘆息和苦悶。全文景由情生,於常景中寫出奇景;物我交融,主體和客體並重;並且剪裁得體,收結巧妙。
⑵ 柳宗元山水游記的特點
簡要:柳宗元的山水游記是其文學作品的精品,也在當時文壇獨領風騷。其山水游記,寫景詳盡、真實、自然,為模山范水之祖。行文又簡朴流暢、駢散得宜、清新雋美,同時,柳宗元生活坎坷,所以其山水游記也不可避免地寄託了他內心深處的孤獨悲憤之情。
詳細:
精彩的景物描繪,是柳宗元山水游記最主要的藝術特色之一。「永州八記」是柳宗元山水游記文中的代表作,這一組山水散文,用清新優美的文筆,描繪幽深奇絕的永州景色,在讀者面前展現出一幅幅絢麗多姿的畫卷。柳宗元描繪山水景物,既善於用簡潔的筆觸勾勒出景物的全貌,又善於用精巧的細膩的手法對局部景物進行工筆描繪。比如《鈷鉧潭記》:「其清而平者且十畝,有樹環焉,有泉懸焉」,用十幾個字勾畫出鈷鉧潭概貌。寫冉溪流入鈷鉧潭則十分詳盡:「鈷鉧潭在西山西,其始蓋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曲折東流。其顛委勢峻,盪擊易暴。齧其涯,故旁廣而中深,畢至石乃止。流沫成輪,然後徐行。」把溪水的流向、形狀和水勢都描繪的具體而生動。《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和《游黃息記》等的景物描寫也十分出色,寫魚、寫樹、寫石各有不同、各具特色。他還常用以動寫靜的手法使自然景物表現出活躍的生命力,如寫小石潭的石底,「卷石底以出」,一個「卷」字寫活了石頭。
柳宗元山水游記還有一個突出特點是,自然山水的性格化。他在處理「物我關系」上,不僅純客觀描摹精彩絕倫,借景抒情恰到好處,還擅於情景交融,客觀之景帶上了作家的主觀感情色彩。他在「永州八記」里,寫得最多的是清泉奇石、怪樹幽篁之類,這同作者高潔深邃、卓然獨立的品格氣質顯然有內在的聯系。作者在寫景狀物時著意渲染的凄清悲涼冷寂的氣氛,如鈷鉧潭西小丘那「悠然而虛」、「淵然而靜」的「清冷之狀」,小石潭的「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意境,更是他那抑鬱憂憤情懷的物化表現。一方面是棄置蠻荒,寂寥冷落,無人賞識的永州山水,另一方面是貶逐南國,英雄失路,壯志難伸的柳宗元,彼此各自引為知己,雙方相互同情支持,這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不幸遭遇同自然景物就水乳般地交融在一起,物我化為一體,顯得自然和諧。比如《鈷鉧潭西小丘記》中作者游小丘的感受。而且在情景交融的基礎上,他還處處以山水自喻。在《小石城山記》中,作者以山水景物自況,慨嘆小石城山之景雖美,但「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實際上是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深沉感慨。使山水景物都具有作者自己的思想品格,這是柳宗元山水游記的一大特色,這種山水景物性格化的寫法是柳宗元對游記文學的一個發展。
形象化的議論,也是柳宗元山水游記的一個重要特色。比如《鈷鉧潭西小丘記》中關於小丘遭遇的議論。在游記中,從描繪的景物形象出發,展開生動活潑、極富啟發性的議論,這事柳宗元的首創,也可以說是為游記文學的發展又辟一途。
柳宗元山水游記還有一個特色是語言精練而不雕琢,優美而不華靡。他主張為文「意盡便止」。如《至小丘西小石潭記》中「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長短交錯出現,讀起來起伏變化、流暢婉轉,顯示出語言的音韻美。蘇東坡稱柳宗元「善造語」,如「流若織文,響若操琴」等。
柳宗元文有畫意的山水游記,把我國的山水游記文學推向了一個高峰,確立了山水游記作為獨立的文學體裁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
⑶ 柳宗元山水記典範之作
柳宗元的是小石潭記.」水經注「是北魏時酈道元所作
⑷ 因為柳宗元被貶,中國文學史留下了山水美文《永州八記》;因為蘇軾的被貶,我們得以感受千年前月光的美麗
人在政治、事業最為困厄、最為艱難,心情也最為孤寂郁憤的時候,也才有時間把思想寄託在文章、山水裡,寫文章的較能成為千古好文。
柳宗元在被貶永州期間,心情極度抑鬱苦悶。就是在這樣的處境中,他卻寫出了名傳千古的山水游記,成就了一個古文大家的絕世風范。從公元805年到公元815年,柳宗元被貶永州長達十年。
在永州的十年,親族朋友不來理睬,地方官員時時監視,這是柳宗元平生最為困厄、最為艱難,心情也最為孤寂郁憤的十年。
這困頓的十年,居然真正造就了柳宗元作為一個古文大家的絕世風范。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就是在這種心情下,柳宗元的山水游記,卻取得了他文學人生中最輝煌最傑出的成就。
(4)柳宗元的山水游記在中國文學擴展閱讀:
柳宗元的山水游記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貶謫到永州以後寫的《始得西山宴遊記》《鈷潭記》《鈷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這就是為人稱道的《永州八記》。
這些作品,畫廊式地展現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勝景,繼承了酈道元《水經注》的傳統而有所發展。《水經注》是地理書,對景物多客觀描寫,少主觀感情的流露。
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記則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於自然風景的描繪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遺棄於荒遠地區的美好風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傾注怨憤抑鬱的心情。
《永州八記》一貫的行文風格,觀察入微,描摩細致。肖其貌,傳其神。文章先寫所見景物,然後以特寫鏡頭描繪游魚和潭水,再寫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寫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
此外,作者還在寫景中傳達出作者貶居生活中孤凄悲涼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鬱郁落落,形似寫景,實則寫心。文章對潭中游魚的刻畫雖只寥寥幾句,卻極其准確地寫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魚的形神姿態。
此外,文中寫潭中游魚的筆法極妙,無一筆涉及水,只說魚則「空游無所依」,則水的澄澈透明,魚的生動傳神,都各盡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絕。
⑸ 為什麼山水游記是柳宗元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
山水游記是柳宗元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在這些游記,均寫於貶謫永州以後,而永州之作更勝於柳州之作。著名的「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等即其典範。這些作品,畫廊式地展現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勝景,繼承酈道元《水經注》的傳統而有所發展。
⑹ 柳宗元的山水游記因什麼在文學史上享有盛譽
柳宗的山水游記在山水的描寫上,觀察細微,體驗深切,用筆精煉,語言清麗,都是作者的精心之作。作者把生活遭遇和悲憤感情,寄託到山水中,借景寫人,借物寫心,景物里充滿了感情色彩,文學造詣很高。
⑺ 柳宗元山水游記的藝術特色結合《小石潭記》
1.移步換景
作者在移動變換中帶領我們領略各種不同的景緻,具有極強的動態的畫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聞水聲,再由水聲尋到小潭,講述了發現小潭的經過,充滿了懸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漸在人們面前展開一幅美妙的圖畫。
2.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作者在描寫景物時,無不滲透著自己的感受和情懷。這遠離塵世的小石潭充滿了生機,卻無人賞識。而其幽清無聞與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過於清冷的環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與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強烈的比襯,有力地反襯出作者那種無法擺脫的壓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對冷酷現實的不滿。
3.情感濃重復雜
本文抒情上偏向於濃墨重彩,情感強烈,或撫今追昔,或傷時感懷,或心憂家國,或思親念舊,以極強的藝術感染力打動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特點
一、本文寫景,按游覽觀察的順序,非常自然:循聲而入發現小石潭,環顧小石潭的全貌和周圍環境,觀察了小石潭裡的游魚,遠望了小石潭的水源,最後寫離開小石潭的情景。
二、抓住景物特徵,精細生動地描繪
寫小石潭,處處從「石」字落筆,又表明了它的小面奇秀。
從聽覺、視覺和感受等多角度地描繪。「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此文開筆就有聲有感。未見其潭,先聞其聲,游興被激發了。「水尤清洌」「青樹翠蔓」「日光下徹,影布石上」「明滅可見」,景物的色彩、光線的明暗變化真切而清麗。
寫景,動靜交錯。聲,是動態的,石,是靜態的,「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又是動態的,魚兒忽靜忽動,溪水若靜實動,這畫面給人以很深的感知度。
寫景,情景交融,寓情於景。讀者領受著這畫卷的美又對作者寄予深深的敬意與同情。這就是藝術的感染力。
三、文筆簡練,前後照應,結構緊湊
寫潭,處處透出了潭水的清洌,有很高的透明度,寫環境氣氛又處處透出這里的寂寥、幽邃。前後照應渾然一體。全文不滿200字卻情畫意融為一體,所以說這篇記是柳宗元山水游記的代表作,也是我國古代山水游記中的精品。
四、側面描寫,烘托景色。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運用側面描寫,「皆若空游無所依」寫出小石潭水清澈見底、清洌可鑒的特點。
柳宗元的山水游記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貶謫到永州以後寫的《始得西山宴遊記》 《鈷鉧潭記》 《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這些作品並稱為《永州八記》。這些作品,畫廊式地展現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勝景,繼承了酈道元《水經注》的傳統而有所發展。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記則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於自然風景的描繪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遺棄於荒遠地區的美好風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傾注怨憤抑鬱的心情。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記》一貫的行文風格,觀察入微,描摹細致。肖其貌,傳其神。文章先寫所見景物,然後以特寫鏡頭描繪游魚和潭水,再寫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寫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氣氛。 此外,作者還在寫景中傳達出他貶居生活中孤凄悲涼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樂是憂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柳宗元參與改革,失敗被貶,心中憤懣難平,所以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調。然而寄山水正是為了擺脫這種抑鬱的心情。可是歡樂畢竟是暫時的,一經凄清環境的觸發,憂傷悲涼的心情就又會流露出來。抒發了作者在寂寞處境中悲涼凄愴的心緒。語言簡練、生動,景物刻畫細膩、逼真,巧用比喻寓情於景,。該篇為散文。散文可以敘事,寫景和狀物。其目的是抒發作者的情懷抱負,闡述作者的某些觀點。《小石潭記》則是《永州八記》中的經典名篇,寄情山水之意尤為明顯。
寫作者對小石潭總印象和感受。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坐在小石潭上,四周環抱著密密的竹子和樹木,非常寂靜,見不到人,令人神色凄涼,骨徹心寒,精神上也不免悲愴幽涼。因為它的境況太幽清了,不適宜讓人長久地呆下去,便題了字後離去。在這一段中,作者突出地寫了一個「靜」字,並把環境中的靜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寫出了一種凄苦孤寂的心境。這無疑是作者被貶後心情的曲折反映。
⑻ 簡述柳宗元對山水游記文學的開拓
中國散文流傳很抄早,但早期的散文大多用來敘事,或者議論。先秦兩漢時期還沒有獨立的山水游記。發展到唐代,柳宗元在繼承酈道元山水游記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使山水游記成為一種獨立的體裁。其中,在永州結合自己遭遇、思想經歷寫成的山水游記是柳宗元作品中最為膾炙人口的部分 這些山水游記描寫景物細致入微。寄寓著作者的人格與情懷,文質兼美,是我國古代游記成熟的標志。
⑼ 柳宗元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獨特地位的山水游記是什麼
柳宗元的山水游記,文筆清新秀美,富有詩情畫意。《永州八記》是他專的代表作品。《屬鈷母潭記》,作者以生動而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鈷母潭的位置和形狀,潭水來源和流動的狀態,以及懸泉的聲音,周圍的景物等等。他敘述了購得這一勝景的由來,同時也反映了「官租私券」對於人民嚴重的剝削,以及他在貶謫生活中不能忘懷「故土」的抑鬱心情。整個作品,把寫景和抒情融合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