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高遺址
❶ 江陰高城墩遺址的介紹
江陰高抄城墩遺址是良渚襲時期又一處規模大、有嚴謹的布局規劃和嚴格建築方法的高台墓地。已發掘面積1000平方米,1999年的發掘清理了13座大、中型良渚文化早中期墓葬,出土琮、璧、鉞、錐形器、珠、管等玉器155件(組)以及石器、陶器等。
❷ 銀川城的歷史遺址
銀川建城已有2121年。因其西夏古都、回族風情、塞上江南的三大特色,198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躋身全國110座歷史文化名城之列。古城內分布著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跡,它們反映了銀川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和變化。隨著歲月的推移,銀川市眾多的歷史文化遺存逐漸湮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為此,銀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先後投巨資維修保護西夏陵、賀蘭山岩畫、玉皇閣、鼓樓、南門樓等重要的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以來,銀川市文化部門根據銀川歷史文化名城的發展情況,綜合各方資料,並經過專家論證會討論,選擇了能反映銀川城市發展的第一批12處標識點,這12個標示點都是明清時期文化遺存,其中城門舊址7處,官府舊址3處,文廟舊址(明代)1處,回紇清真寺舊址(明代)1處。
清和門舊址(明) 清和門舊址位於今銀川市解放東街與清和街交匯處,為銀川古城東城門,俗稱「東門」,城門上建有清和樓,據《乾隆寧夏府志》載,始築於西夏時期,元、明、清三代延續之,清乾隆三年(1739年)毀於地震,五年(1741年)重修,並在原址基礎上將城門和城牆向內移動近20米,即現址。20世紀60年代被拆除。
朝陽門舊址(明)
朝陽門舊址位於銀川市勝利北街與南橋巷交匯處北側,為明清時期銀川舊城南關門,1944年籌建銀川市時,寧夏省主席馬鴻逵對其進行了改建,稱為「勝利門」,因城樓下設雙門而被民間俗稱為「雙城門」,1966年被拆毀。
光化門舊址(明)
光化門舊址位於銀川市利民街與南薰路的交匯處,為銀川舊城西南門,俗稱「小南門」,始建於西夏時期,元末棄之,明正統九年(1444年)「復修築西棄之半」時重建,上建光化樓,清乾隆三年(1739年)毀於地震,乾隆五年重修,20世紀60年代被拆除。
鎮遠門舊址(明)
鎮遠門舊址位於銀川市解放西街與鳳凰街的交匯處,為銀川舊城西城門,俗稱「西門」,上建鎮遠樓,據《乾隆寧夏府志》載,始築於西夏時期,元末曾東移至今進寧街與解放西街交匯處,明正統九年(1444年)西移回原處,清乾隆三年(1739年)毀於地震,五年(1741年)重修,並在原址基礎上將城門和城牆向內移動近20米,即現址。20世紀70年代被拆除。
振武門舊址(明)
振武門舊址位於北京東路南側的實驗中學和自治區地震局之間,為銀川舊城西北門,俗稱「小北門」,始建於西夏,元末廢棄,明正統九年(1444年)「復修築西棄之半」時重建,上建有振武樓,清乾隆三年(1739年)毀於地震,乾隆五年重修,同治二年(1863年)被封堵,20世紀60年代被拆除。
德勝門舊址(明)
德勝門舊址位於銀川市中山北街與北京東路交匯處,為銀川舊城北城門,俗稱「北門」或「北關門」。據《乾隆寧夏府志》載,始築於西夏時期,元、明、清三朝代延續之,清乾隆三年(1739年)毀於地震,五年(1741年)重修,並在原址基礎上將城門和城牆向內移動近20米,即現址。20世紀60年代被拆除。
慶王府舊址(明)
慶王府舊址位於中山南街以西,步行街以東,解放東街至新華街之間的區域。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慶靖王朱旃在此建府邸。據《嘉靖寧夏新志》載「簫牆高一丈三尺,周二里」。南門一座曰「欞星門」,府內建有王宮、東宮、西宮、承運殿、後殿、慶王廟、書堂等宮殿廟堂和後花園等,是當時寧夏鎮城內重要的政治中心。毀於明末兵燹。
都察院舊址(明)
都察院舊址據《嘉靖寧夏新志》載,都察院在儒學西,即今解放西街馨園一帶。為明清時期中央派駐寧夏專事官吏的考察、舉劾的機構。民國時期為寧夏省委員會所在地。
帥府舊址(明)
帥府舊址位於興慶區玉皇閣北街建材巷內,據《嘉靖寧夏新志》載,帥府在德勝門內大街西,即今銀川第一職業中專學校處。明代稱帥府,清初為寧夏總兵官署,民國為寧夏護軍使屬,即寧夏鎮守署。現一職院內還遺留有當年的水井遺址,稱為「帥府井」。
文廟(學宮)舊址(明、清)
文廟(學宮)舊址位於今銀川市興慶區文化東街北側的銀川市第十五中學(老二中)院內。明永樂年間始建,為衛學所在地,成化六年以後多次重修,清代增修,由大成殿(文廟)、東西廡殿、戟門、角門更衣廳、省牲所、柵欄牌坊、名宦祠、講堂、明倫堂、尊經閣、府學教授署、寧夏縣學官署、寧朔縣學官署等建築組成,乾隆三年毀於地震,乾隆四年重修。是一處集祭祀先孔和府學教育於一體的龐大的教育建築群。
回紇清真寺舊址(明)
回紇清真寺舊址位於今解放東街永康南巷口老市委大院東側,為迄今志書中所見寧夏城中最早的清真寺。《宣德寧夏志》稱「回紇禮拜寺,永樂間御馬少監者哈孫所建」。《銀川小志》稱「回紇禮拜寺,在城內寧靜寺北。(乾隆三年)震災後盡坍。回回重建。殿宇巍煥工麗。正殿供萬歲牌,不設別像。每逢七日,回回俱到寺中禮拜。白布裹首,去鞋,口喃喃番經」。
❸ 隋大興城遺址的遺址規模
宇文愷設計的大興城,規模宏在,排列整齊,布局合理。按照地勢大興城從北向南,依次東西有六條坡崗,稱為「六坡」。宇文愷把皇宮、官署、寺院等建築在六坡的高地上,顯得庄嚴雄偉,氣勢磅礴。他把全城分為三個部分:宮城在城中心的北部,佔全城總面積3.7%,是皇帝居住和執政的地方,城牆東城寬14米多,其他牆寬18米左右,城高10米多。皇城又叫子城,在宮城南面,佔全城總面積的6.3%,是中央官署區,竽城無北牆,東西二牆與宮城相接,牆的規格大體與宮城接近。郭城又叫羅城,主要為居民區,占總面積的63.8%,牆基寬9~12米,高6米。郭城外挖寬9米、深4米的護城河。郭城裡各坊都建有坊牆,牆基寬2.5~3米、高3米左右。城內有坊,牆壘相套,均設城門與坊門,形成嚴密的防衛工程系統。
郭城內規劃井然有序,南北並列14條大街,東西平行11條大街,把郭城劃人為114個里坊,整齊有序。白居易在《登觀音台望城》一詩中,曾留下「千百家如圍棋局,十二街似種菜畦」的名句。城內街道寬闊,界於宮城和皇城的東西橫向街寬達220米,南北中軸主幹道朱雀大街寬150米左右,路兩旁有排水溝,植有槐、柳。大坊四面開門,中設十字街,小坊東西開門,有一條街,坊內設巷,為居民住宅區。城中心設東西兩市,每市佔地兩坊,是商業和手工業作坊集中地,全城的商店、作坊都設在這里。兩市中都設有井字街道,把每市分為9個區,店鋪按行業分片布置,交易方便。
❹ 隋唐城遺址的大致位置和建築
隋唐洛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城區及近郊,地跨洛河兩岸。南對伊闕,北依邙山,東逾瀍河,西臨澗水,洛水貫穿其間。據勘查,宮城、皇城在郭城的西北隅地勢高亢處,宮城在皇城之北,宮城北面有曜儀城、圓璧城前後重疊,又有東。西隔城分列左右。皇城東廂有東城,其北有含嘉倉城。郭城東北部及洛水南岸部分為里坊區。現存遺址東北至白馬寺鎮唐寺門,東南至李樓鄉城角村,西北至邙山鎮苗灣,西南至王城大道與古城路交叉口,面積約47平方公里。
隋唐洛陽城遺址是隋唐兩代的都城遺址,位於洛陽市區及近郊。隋唐洛陽城是宇文愷設計建造的,宇文愷將隋唐洛陽城的規劃設計完美的和洛陽的山川地貌結合在了一起,真正的達到了天人合一的規劃理念。
隋唐洛陽城始建於隋大業元年(公元605年),隋唐洛陽城一直沿用至北宋末年,歷時500多年。作為我國古代著名都城,隋唐洛陽城見證了中國封建社會最輝煌的一段歷史,包含豐富的文化內涵,是研究中國古代都城建制、城市布局、社會生活等方面的寶貴資料,在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平面布局、建築形制對後世影響深遠,甚至影響到東亞各國。
隋唐洛陽城是隋、唐兩代的東都,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以及隋唐大運河的中心。它主要由宮城、皇城、郭城、東城、含嘉倉城、上陽宮、西苑、離宮等8部分組成,佔地47平方公里。
洛陽隋唐都城的中軸線上,有著名的七天建築,即:天闕(伊闕)、天街、天門(定鼎門)、天津橋、天樞、應天門、天堂,南北縱貫隋唐洛陽城中,是中國古代最華麗的都城中軸線。
隋唐洛陽城的軸線建築,是世天人合一的隋唐洛陽城界歷史上最恢宏的建築群之一。自定鼎門至龍光門,南北長7公里,相繼建有十多座規模宏大的建築,即定鼎門、天津橋、天樞、端門、應天門、乾元門、乾元殿、明堂、天堂、貞觀殿、徽猷殿、玄武門、曜儀門、圓璧門和龍光門。據史料記載,其中僅明堂、天堂和天樞的高度就分別達到73.5米、120米和31米。由此可以想像隋唐洛陽城軸線建築是何等宏偉壯觀!
五代時梁、唐、晉也曾以此為都,但都城范圍遠比隋唐洛陽城小,主要是利用了隋唐洛陽城的宮城。
1954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隋唐洛陽城進行勘查;1959年調查了宮城、皇城及周圍諸小城的平面布局,確定一些門址的位置,並發掘了皇城南牆的右掖門;1960~1965年繼續調查了街道、里坊及市場的位置,同時發掘了宮城。1969年,河南省博物館與洛陽博物館聯合調查、鑽探和發掘了含嘉倉城;其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市博物館和洛陽市文物工作隊又多次在隋唐洛陽城遺址內進行發掘。1963年列為省級文保單位,1988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❺ 鄶國的故城遺址
鄶國故城遺址,位於今河南省新密市曲梁鄉大樊庄古城角寨村。鄶國故城沿用很久,1860年在古鄶城的舊址上切削加高。現有城牆高約5~7米,下層2~4米為西周鄶故城舊址。城呈長方形,東牆長330米,西牆瀕臨溱水,長336米,南牆長435米,北牆長442米。除西牆被溱水沖毀180米外,其餘城牆保存良好。鄶國故城現今只有少部分被破壞,大部分遺址都保存了下來。牆體陡峭,城牆的最高處有16米多,只有北門和南門,城門一關真是固若金湯。
❻ 河北省鹽山縣小營鄉故城趙村北,有一座西漢時期高城縣遺址,現今清晰可見,為何無人保護
建議打114查河北省文物管理部門,或是反映給省市電視台,網上都有民生熱線。
❼ 江陰璜土鎮高城墱什麼文化遺址被評為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
良渚文化
❽ 度城的度城遺址
(一)古城牆處。位於度城潭東灘,一九五八年車干度城潭,岸邊發現城牆宅腳。
(二)集市區處。位於度城潭、塘港、舊千燈浦南厙港段交匯處,以西橋(度城橋)東橋(善度橋)為中心,東從東浜婁、江北,西至度城潭;南從北南厙、北至度城潭、塘江北;總面積近萬平方米,集市區店鋪鱗次櫛比、商賈雲集,常住人口超千人。兩條石板街(舊稱七步街)長200米。一九三八年三月前兩旁共開設32片店鋪,其中南北雜貨12片,豬、羊、雞、鴨、肉鋪3片,魚行2片,葯店1片,豆腐店2片,茶館、書場6片,鐵、木竹坊6片,還有露天戲台1處,小攤小販則更多,農牧水產品豐富。舊時的度城集鎮,陸路四方輻輳,水路舟楫連綿,井市喧囂聲迅達數量,煙火萬家,盛況空前。
(三)黃巢練兵、韓世忠點將台處:位於度城潭東灘,從度城塘江北人家宅向北到楊村港,一九五八年度城潭車干時東灘發現整齊戰壕、土尊十幾處(現為萬園路),韓世傑點將台處:位於善度橋北堍,解放初是一片開闊空地,滿地碎磚瓦片(現為農宅、魚塘)。
(四)古橋
度城橋:位於度城村中心。東西走向座落在舊千燈浦南厙港段與塘港交匯處。建造年代不詳,清岡治二年(公元1863年),里人陳竹修募修,2008年澱山湖鎮人民政府新修。度城橋由青石、花崗石兩種石材構築而成,拱券採用分節並列砌置,分18級,呈半圓形,橋長16.2米,寬2.4米,高2.8米,四根橋柱(長系石)都刻有「南無阿彌陀佛」,字跡清晰可辨,題名石上「度城橋」三字清晰。
善度橋:位於度城村中心,在度城橋東側。南北跨於塘港上,橋身高大,為青石、花崗石構築而成,與度城橋一樣拱券採用分節並列砌置,分17級呈半圓形,橋長19.9米,寬3.2米,高3.8米,橋中央橋心石上有蓮花浮雕,題名石上「善度橋」三字清晰。拱券內兩側長系石上兩副橋聯清楚,東側「潭涵明月規古今,驛認官程渡來去」;西側「津接吳淞籠曉日,虹凝薛淀數歸帆」。橋建於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里人何英建,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里人重修,橋欄石蹲原為石獅八隻,「文革」中被毀,2008年澱山湖鎮人民政府新修。
(五)主要寺庵、堂處
雲岫禪院(西林庵):位於度城潭北,原何墅里村(現潭西北港,自然村已消亡)。
德豐庵:位於原德豐庵橋西堍(現德豐橋西),明王氏建。
留慶庵(西潭庵):位於度城潭南岸,伸入度城潭,面積約20畝,建國前庵有房屋30間,2名寺僧,庵邊有一個大竹園,一片廣場,1938年3月4日被日軍燒毀(現度城社區對面)。
三官堂:位於度城橋西堍,度城潭東南邊,有房屋八間,建國前年年香火不斷,門前有兩棵百年銀杏,建國後開始為學校,後為店面房,上世紀九十年代拆除(今度城遺址立碑處)。
度城王氏忠孝堂:位於位於度城潭北,天順年度城人王鑒所建。
王氏忠孝堂建成後,王鑒親題「忠孝」兩個大字,製成大型匾額,懸掛於大堂正廳。他常說:「古來忠孝聲,道大屬天倫。我書忠孝字,所志在親君。一以自期待,一以勉後人。子孫須努力,我先修其身。」崑山先賢歸有光曾有《王氏忠孝堂記》贊王鑒忠孝之舉。王鑒生前著有《孝行錄》,《賢闋錄》,若干卷流傳於世。
度城潭:度城潭古為度城湖,因鎮得名,度城潭的形成因可能大地震,使一部分的街道塌陷而成,度城潭方圓234畝,平均水深5尺(1.8米),湖底平坦,南北稍寬,呈龜鱉形,有小千燈浦、洋村港、潭西後港、廟前港、西港港、塘港六條航道泄水口,湖水清澈,水草豐滿,盛產各類水產珍品,是捕撈作業理想去處。最負盛明的是度城蟹,是過往客商搶手貨。度城潭曾是黃巢、韓世忠操練水兵之地。傳說中的度城潭是一戶金姓大戶,因主人奸詐,得罪上天,被沉落。1958年度城潭車干時專家認定是沉落潭屬堰落湖,湖底有磚石鋪的小街、小井,有不少的「韓瓶」、酒罐、器皿,有人還拾得龍角;度城潭傳說較多,一說是金姓大戶沉落,一說是九兄弟不和沉落,一說是香山匠人(半仙)吃到落坑雞,東家被罰沉落等等。很早是龍虎出入之處,傳說中的度城潭還有金銀財寶,還有傢具之類東西飄出幫助貧困百姓。
1958年度城潭封港車水時,不少人看到霧天清晨大批大小不等的魚在一個大魚領頭下,白茫茫的一條飛往澱山湖,有人說領頭的大魚就是白龍。這和淞南志「雍正丙午淀湖漁人言元旦正午遙聞湖中隱隱雷聲起已日彩雲蔽空擁大鯉騰躍而上旁繞小魚無算須臾雲散聲止想是鯉者已化龍升天而去矣」的說法一此。淞南志載明大仆歸有光嘗度城湖時有這樣一段話:「度城湖蓄湖水之觀大矣水欲盡而復匯境無窮,而益勝此我吳之所以澤國而饒於水」,度城潭神秘之處除有龍外還有虎的傳說,在淞南志上也有記載「生辰冬度城裡民晨入市見敗葦中有物卧如牛迫而視之咆哮而起赫然虎也狂奔得逸號於市竟持械牲虎亦舞爪迎敵傷人而與手者二眾益集虎即樹尾渡淀湖而去湖州諸山逸出者」可見度城潭的神秘在於它是個卧虎藏龍之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