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大路鋪遺址

大路鋪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12 14:46:31

A. 二里頭遺址是不是夏朝商朝的文化遺存都有

沒有!只有夏朝!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村位於伊、洛二水之間,距離洛陽市約18公里,東西長約2.5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是夏代都城遺址。1959年這里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等,其中小件銅器如刀、爵、鈴等,是我國迄今所見最早的青銅器。第三期文化層中發現兩處大型宮殿夯土台基。其中西邊一處面積約10000平方米,在台基中北部有一座面闊8間、進深3間的宮殿基址,四周環以廊廡。在遺址東南部還發現大面積鑄銅、制陶作坊遺址。該處現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考古學家在中國最早的都城遺址——河南偃師二里頭發現了始建於二里頭文化晚期偏晚階段的大型建築基址,這使得夏商周斷代工程結束後的考古界出現了新的興奮點。殷墟曾震驚世界,二里頭也將引領中國古代文明研究走向新的輝煌。
夏朝的建立者禹在建立政權以後,為便利於政治統治,將天下分為九州,洛陽就是當時的豫州。禹將都城定在陽城(今河南登封),與洛陽相距不過百里,所以洛陽也屬於夏朝統治的中心。在夏朝的第三個帝王太康(啟的兒子)統治時期將都城遷到了洛陽。關於這一點史書里記載,「太康居斟郡,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斟鄩,據歷史學家考證,就在今洛陽市偃師的二里頭村附近。
夏朝在太康繼位以後,由於太康貪圖享樂,不務朝政,整日只知游獵玩耍,導致東夷部的後異乘機反叛,並攻佔了夏的都城斟鄩,趕走了太康,一度奪取了夏王朝的統治權力。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太康失國」事件。太康失國以後,與弟弟仲康一起逃往東方,不久很快死去。仲康的兒子相依靠其它東方諸侯殘存發展,處境困難,最後在相的兒子少康時才又恢復了夏王朝的統治,這在中國歷史上又稱「少康復國」。少康恢復夏王朝統治以後,夏朝才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活動區域以伊洛一帶的河南地為中心,東通東海,西連西河,北及燕山,南逾長灘,所有夏、夷諸部的眾多邦國均都臣服於夏的統治。
少康以後,夏朝幾世均不在洛陽建都,至夏朝最後一個國王夏桀統治時期才又定都於斟鄩。這一點(史記·吳起列傳)是這樣記載的:「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顯然就是洛陽所處的位置。
總的來看,夏朝主要活動中心在洛陽,亦即史書記載的斟鄩。然而幾千年過去了,斟鄩故城早已埋入地下,成為人們難以尋覓的歷史遺跡,我們根據史書記載的地理方位,判斷夏代的斟鄩就在我們洛陽。由於長期以來缺乏考古資料的證明,不少人對此表示懷疑,直到195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徐旭率隊來豫西作夏墟調查時,在洛陽市偃師縣城區西南9公里處的二里頭村南高地上發現了沉睡幾千年的夏都斟鄩,這一點才成為不爭的事實。研究表明,洛陽在夏代太康、孔甲、帝皋、夏桀四個帝王統治時期曾是都城,為夏代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
二里頭遺址包括偃師二里頭,圪擋頭和四角樓三個自然村,總面積400萬平方米,堆積著四期文化層。經考古發現,二里頭文化遺址規模宏大,設施完備,內容豐富。宮殿、陵寢、房屋、道路、水井多有發現,並且還發現了當時的鑄銅遺址,發現了原始的青銅工具,其中有武器和酒器,說明我國青銅文化的歷史在夏代已經相當成熟,同時也說明洛陽是我國最早進入青銅時代的地區。二里頭晚期的文化層還出土了大量的玉製品,有琮、圭、璋等禮器,陶製品則更多,有陶塑的龜、豬、羊頭以及陶器上刻劃的一頭二身龍蛇紋、龜紋和人物形象。這些考古發現反映了夏代文化藝術的發展,同時也反映了古代洛陽人民的聰明智慧。
另外,考古工作者從二里頭遺址的灰坑中發現了許多埋葬的奴隸,其形狀各異,有仰身,有俯身,有的被捆縛,有的身首異處。他們或因苦役而累死,或因奴隸主的酷刑而喪生,或因當時奴隸制時代的人祭、人牲制度而被活埋殉葬,反映了當時奴隸主統治的慘忍。夏代奴隸主暴虐無道的統治,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廣大奴隸的拚命反抗,他們憤怒地詛咒夏朝的奴隸主統治,甘願與其同歸於盡。在當時階級矛盾十分尖銳的情況下,東部的商族興起,在其首領商湯的領導下推翻了夏朝最後一個國王夏桀的統治,夏朝經歷了四百七十餘年歷史以後終於滅亡。
1959年夏,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開始了對「夏墟」的考古調查,偃師二里頭從此進入學者的視線,中國考古學界由此開始有目的、有計劃地探索夏文化。
此後,中國夏商周三代考古工作者對二里頭遺址進行了持續不斷的發掘,發現了大型宮殿基址、大型青銅冶鑄作坊、制陶、制骨遺址,與宗教祭祀有關的建築以及400餘座墓葬,出土了成組的青銅禮器和玉器,證明了二里頭是中國最早的都城遺址。
上世紀80年代以來,考古工作者還在更廣泛的區域內發現了眾多二里頭文化遺址,迄今為止已有300餘處。前不久結束的「夏商周斷代工程」有力推動了夏文化問題的研究,偃師商城的始建被確認為是夏、商王朝更替的界標,二里頭遺址應為夏王朝的一處都邑、二里頭文化的主體為夏人遺存的觀點逐漸為大多數學者所接受。
二里頭工作隊自2001年起,對二里頭遺址宮殿區進行系統鑽探與重點發掘,發現並清理大型建築基址數座。同時,對宮殿區及其附近的道路進行了追探,在宮殿區外圍,發現了縱橫交錯的大路。2003年春季,對已發現的道路進行了解剖發掘,並發現了宮城城牆。截至2004年春季,基本搞清了宮城城牆及宮殿區外側道路的范圍、結構和年代。2004年,又在宮城以南發現了另一堵始建於二里頭文化第4期的大型夯土牆以及綠松石器製造作坊等重要遺存。
一、宮城及宮殿區外圍道路網
宮殿區的四圍均有寬達10餘米至20米左右的大路,四條大路的走向與1、2號宮殿基址的方向基本一致。經解剖發掘,知上述大路由二里頭文化早期至晚期一直延續使用。
宮城平面略呈縱長方形,東西寬近300米,南北長約360米~370米,總面積約10.8萬平方米。其中東牆方向174°,西牆方向174.5°,東北角呈直角,南牆與東牆延長線的夾角為87°。城牆沿已探明的4條大路的內側修築,保存最好的東牆殘長330餘米,其上已發現門道2處。牆體寬2米左右,殘存高度在0.1米~0.75米之間。由地層關系和出土遺物可知,宮城城牆的始建年代為二里頭文化2、3期之交,一直延續使用至二里頭文化4期晚段或稍晚。
二里頭遺址宮城,是迄今可確認的我國最早的宮城遺跡。縱橫交錯的中心區道路網、方正規矩的宮城和具有中軸線規劃的建築基址群,表明二里頭遺址是一處經縝密規劃的、布局嚴整的大型都邑。它是迄今可以確認的最早的具有明確規劃、且後世中國古代都城的營建規制與其一脈相承的都邑遺址,二里頭遺址的布局開中國古代都城規劃制度的先河。
在宮殿區南側大路上發現了兩道大體平行的車轍痕,時代為二里頭文化二期。發掘區內車轍長5米余,且繼續向東西延伸。兩轍間的距離約為1米。這是迄今所知我國最早的車轍遺跡,它的發現將我國雙輪車的出現時間上推至二里頭文化早期,為探索我國古代車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二、早晚期的大型建築基址群
目前,已確認的二里頭文化早期的大型夯土建築基址,至少有2座(3號、5號基址)。二者位於宮殿區東中部,東西並列,其間以寬約3米的通道相隔,通道的路土下發現有長逾百米的木結構排水暗渠。3號基址系一座(或一組)大型多院落建築。基址南北窄長,主體部分至少由3重庭院組成。已揭露的3重庭院的西廡經統一規劃,已探明基址的長度達150餘米,寬度則在50米左右。北院內發現有積水跡象的大型坑狀遺跡,2號基址北部的主體殿堂及殿前廣庭,都是在填平夯實它的基礎上興建起來的。3號基址中院主殿夯土台基寬6米余,其上發現有連間房屋和前廊遺跡。中院和南院院內發現有成排的墓葬和石砌滲水井等遺跡。5號基址僅經局部揭露,已在其東緣發現有大型柱礎和牆槽遺跡。
至二里頭文化第3期,宮殿區東部興建起2號(依託宮城東牆而建)和4號兩座大型夯土基址。二者建於3號基址的廢墟之上,相對獨立又共有建築中軸線,構成一組大型建築基址群。在宮城南牆西段和西牆南段,各有一座與夯牆方向一致的夯土基址,跨建於宮城城牆之上(7號、8號基址)。其中7號基址恰好坐落於1號宮殿基址南大門的正前方,構成宮城內的又一組有明確中軸線的大型建築基址群。由地層關系和出土遺物可知,這些夯土基址的年代與宮城城牆大體同時,自二里頭文化3期至二里頭文化4期晚段或稍晚。
就現有的材料看,進入二里頭文化3期後,二里頭遺址持續著2期以來的繁榮,宮殿區、鑄銅作坊與道路網路系統等重要遺存的總體布局以及建築方向基本上一仍其舊。但同時又出現了若干顯著的變化,如在宮殿區周圍新築了宮城城牆,新建了一大批夯土建築基址。而所有這些建築基址與此前的建築都沒有直接的承繼關系。在宮殿區東部,兩個時期的建築格局大變,由一體化的多重院落布局演變為復數單體建築縱向排列。同時,隨著新的土木工程的興建,宮殿區內富有生活氣息的遺跡驟然減少。宮殿區布局結構的演化過程,既有顯著變化,又有延續性,這種現象究竟反映了怎樣的歷史事實,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問題。
三、宮殿區內的貴族墓及出土遺物
在3號基址院內發現的成排的中型墓葬,已清理了5座。墓葬均為土坑豎穴墓,多鋪硃砂,有棺痕,出有銅器、玉器、漆器、白陶器、印紋釉陶器(或原始瓷)、綠松石器、成組蚌飾、海貝和大量陶器。從層位關系和隨葬遺物看,這些墓葬均為3號基址使用時期的遺跡,時代為二里頭文化第2期。這是二里頭遺址發掘中,首次在宮殿區內發現的隨葬品豐富的貴族墓。
2002年春,在清理3號基址南院內的墓葬時,於其中一座貴族墓中發現了1件大型綠松石器。經考古所科技中心文物保護技術人員的努力,一件綠松石龍形器於2004年夏秋之際被清理出來。器物全長逾70厘米,由2000餘片形狀各異的細小綠松石片粘嵌於有機物上,組成龍身和圖案,每片綠松石的大小僅有0.2~0.9厘米,厚度僅0.1厘米左右。綠松石龍形體長大,巨頭蜷尾,龍身曲伏有致,形象生動傳神。龍頭略呈淺浮雕狀,為扁圓形巨首,鼻、眼則充填以白玉和綠松石。
以往在龍山時代至二里頭時代的貴族墓葬中就曾有大量的綠松石片集中出土,這些綠松石片原來均可能粘嵌於有機物上,但出土時,大多散亂而無法復原其全貌。因此,這一綠松石龍形器的發現彌足珍貴。其用工之巨、製作之精、體量之大,在中國早期龍形象文物中,都是十分罕見的,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與科學價值。
四、二里頭文化第4期遺存的集中發現
2號宮殿基址北牆外,發現了另一座大型建築基址(6號基址)。已發現若干柱礎和夯土牆,南北排列的柱礎與2號基址西廡廊柱大體在同一直線上。其始建年代為二里頭文化第4期,應為2號基址使用一段時期後增建的建築。始建於二里頭文化第4期的大型建築基址,在二里頭遺址屬首次發現。
在宮殿區南側大路以南,又發現一道東西向夯土牆,牆寬與宮城城牆一樣,也在2米左右,但有較寬深的基槽,夯築質量高於宮城城牆。其與宮城南牆大體平行,方向88°,已確認的長度達200餘米。始建年代為二里頭文化4期偏晚,不久即遭廢毀。
2004年春季,在宮城以南,發現了一處綠松石廢料坑,出土了數千枚綠松石塊粒,相當一部分帶有切割琢磨的痕跡。該坑時代屬二里頭文化4期偏晚。當年秋季,循此線索繼續鑽探試掘,確認這里存在一處范圍不小於1000平方米的綠松石器製造作坊遺址,使用上限至少可上溯至二里頭文化3期。
繼始建於二里頭文化4期的6號基址之後,此次又發現了建造與使用於此期的夯土牆及綠松石器製造作坊遺存。二里頭文化4期尤其是其偏晚階段,正值一般認為的夏商王朝更替的關鍵期。種種跡象表明,二里頭遺址在這一時期尚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進一步的探索將會不斷深化我們對這座初期王朝重要都邑的認識。
保護范圍:二里頭村南土冢向東850米,向西1600米,向北至洛河大堤,向南至排水渠,東南以自然台地為限。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范圍周邊向四周各擴100米。

B. 龍城遺址的考古發現

城門遺址位於朝陽北塔東南米,包括大型夯土城門墩台、石砌門道、向南北兩側延伸的石子大路、磚路和東西兩側的城牆。城門墩台由兩個東西對稱的大型夯土台基構成。
三門道證明這是座都城通過考古發掘,發現「龍城宮城」正門先後經過前燕、後燕、北魏、唐、遼五個時代的建設。第一期門址有三個門道,兩側有向東西延伸的城牆,門址和城牆都用純凈黃土夯築,質地堅實,夯層清晰,夯層厚8—10厘米。按中國古建築的等級制度,只有都城的城門才允許開設三門道,據此推測,第一期門址當為前燕始建龍城時所築,是龍城宮城的南門。第二期門址在一期門址基礎上改、擴建而成,仍為三門道,推測二期門址建於後燕,毀於北燕滅亡時。
龍城確毀於一場大火第三期門址形制發生了較大變化,主要是把東、西兩門道的南端用夯土堵死,中門道繼續使用。兩側門道未堵的空間填滿了堆積土,出土有北魏蓮花瓦當和隋五銖錢。第三期門址當為北魏時期所建,沿用到隋代。第四期門址在北魏基礎之上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門墩的南北兩端和城牆南端都進行了增補。門墩平面呈長方形,底部東西長34米,南北寬23米,門墩南北兩側均有包磚。門道長4米,其北部發現一條南北走向磚道,殘存25米。根據夯土外包磚的形制和層位關系判斷,第
據中國古代建築的等級制度,只有都城才能修建三門道城門。朝陽龍城城門遺址就發掘出了三門道。專家分析,這座始建於前燕時期的古老都城,是1600年前中原文化、東亞文化、草原絲綢之路的匯集地。
四期門址當建於唐代。第五期門址的方向和格局都依唐代之舊,但范圍有所縮小。門墩底部東西長約32米,南北寬20.5米。門墩外圍均用磚石包砌。門道寬5米,長20.5米,地面用大石板鋪砌,兩壁包鑲木板,其下置礎石,上承木柱,門道內堆積了大量的被燒成木炭的粗大立柱和紅燒土塊等,表明此建築最終毀於一場大火。推測第五期門址始建於遼代,沿用至金元,廢棄之後沒再重建。
眾多文物顯示古城的繁華在此次發掘中出土了建築構件、陶器、瓷器、骨器、石佛造像、陶佛造像、石夯錘、玉器、鐵器、銅器、銅錢等遺物。在七號地點發現了多件刻有北燕「太平」年款和製作工匠姓名的陶瓮。此外,在朝陽南塔北側50米、雙塔街南口還發現了一座遼代藏佛舍利石宮。石宮平面呈長方形,由大石板砌成石室,外麵包磚。石室內藏一長方形石函,石函內外均施彩繪,函內藏有佛舍利、鎏金佛像、銀缽、銀菩提樹、白瓷凈瓶、白瓷香爐等物。石函旁立一長方形石碑,刻《佛舍利銘記》,時為遼聖宗統和二年,即公元984年。
令人驚奇的是,作為「三燕故都」的內城門道,修築已相當講究。早期的門道地面鋪一層黃沙土;中期唐代的門道又發展了一步,道中間鋪了2米寬的磚路;而晚期的門道更氣勢恢宏,不但路寬拓展到5米,還全部以200厘米長、80厘米寬的長方形大石塊對縫鋪設,排列整齊。當時這座城市的繁華,由此可見一斑。

C. 武漢漢陽最早有人的地方是哪裡,漢陽的歷史是怎麼樣的

從1800年前的東漢末年建卻月城,到1400年前的隋朝起大名,不久又建了城。比起武昌城早幾十年,比漢口更早。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在沔州下置漢津縣。公元605年,隋煬帝把漢津縣改為漢陽縣,從這時開始,漢陽這一地名開始出現。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沔州下轄漢陽、漢川兩個縣。沔州州治設在漢陽縣(今武漢市漢陽區),並將漢陽縣以及沔州的行政機構都一起從蔡甸的臨嶂山下遷到龜山南麓的鳳凰山下。

漢陽,漢水之陽。山之南水之北謂之「陽」,漢陽應該是在漢水之北的地區--那不是漢口的地盤嗎?過去的漢陽確實與漢口練成一片。《明史》說,漢水一直是從龜山之南流入長江的,河口大致就在今天的鸚鵡洲頭漢陽汽車渡口。大約十五世紀初,漢水在郭茨口改道。河水的特點就是裁彎取直,這次漢水徑直向東流經龜山之北入長江,形成了今天的模樣。所以,今天的漢陽應該改稱為「漢陰」才是。但「漢陽城」叫順了口,沒有人去改口了。

今天的漢陽城於唐代621年才建立。但更早的漢代,漢陽已經建了城。三國時劉表部將黃祖在龜山北麓築了卻月城,後來被孫權擊破。於是劉表之子劉琦又在龜山南麓建了魯山城。「漢陽城」是有城牆的,還有東西南三個城門,1928年北伐戰爭時才被拆除。這個范圍就是漢陽大道之南,攔江路以北,南城巷-北城路以東直到江邊的城區。漢陽大道時開辟龜山與鳳凰山(鳳棲山)之間谷地上的,攔江路是建立在原來隔開鸚鵡洲的長江夾河上的。
老漢陽城的中心是一個大十字,東西向大路今天叫顯正街,南北向大路今天叫陽新路。顯正街出西門(鳳山門)和西大街相接,西大街又接漢陽縣進京的官道,今天的五里墩、七里廟、十里鋪都是官道上歇息的地方。鳳山門直到1952年才被拆除。
歷史人文 步出南門(南紀門),踏上今天的攔江路,這條路沿長江邊劃出一個大弧線,一直到白沙洲大橋的西橋頭。它本來就是古時長江的夾河道,將東面的鸚鵡洲隔開。由於河床的不斷擺動,凸凹岸也不斷變化,今天的鸚鵡洲已不是古時的鸚鵡洲。三國時擊鼓罵曹、作《鸚鵡賦》的禰衡,遇害之鸚鵡洲已不知所蹤;唐朝崔顥寫下「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詩句里的鸚鵡洲也沉入江底幾百年了。如今隔開鸚鵡洲的夾河水路被填平,鸚鵡洲與河岸相連,洲不成其為洲,僅剩地名,只有攔江路的形狀可以看到沙洲的范圍。

有因李白留詩而聞名地郎官湖。當年李白在漢陽遇故人張謂,便約上當地太守、縣令一並泛舟湖上飲酒作樂。張謂當時任尚書郎,李白舉杯說,此湖就叫「郎官湖」吧。還作《泛郎官湖》詩一首:「張公多逸興,共泛城南隅。當時秋月好,不減武昌都。四座醉清光,為喜古來無。郎官愛此水,因號郎官湖。風流若未泯,名與此山俱。」但這個郎官湖的遺跡一直是個迷,歷史記載郎官湖在漢陽城南,舊稱南湖。但到明朝時已經湮沒,今天的太平巷(舊稱郎官巷)、太白巷一帶大約就是湖址所在。

三國金戈鐵馬

漢陽區
《漢陽府志》中述道:「(漢陽)三國時為吳用武之地。」由於地處三國古戰場的中心位置,目前在漢陽仍留存著大量的三國遺跡和許多三國典故傳說。在龜山東麓有一洗馬口、洗馬洞,據傳是每次激戰之後,關羽為赤兔馬洗刷的地方。現鐵門關一帶稱洗馬長街,也是源於這一典故。在昔日的龜山上,還曾有藏馬洞和磨刀石,傳說是關羽當年屯兵在此藏馬磨刀的地方。在龜山東麓,有一魯肅墓,是魯肅之子魯淑為其父建的衣冠冢,以紀念其父為東吳立下的赫赫戰績。龜山上還有一禰衡墓,是從鸚鵡洲上移來。禰衡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和大名士,傳統劇目《擊鼓罵曹》就是根據禰衡不攀權勢,在筵席上當眾羞辱曹操的故事改編的。漢陽火車站旁的車站衡街,有個頗為特別的地名——頓甲嶺。據說,劉備去東吳迎娶孫夫人時路過這里,人困馬乏,他就隨手解下身上的盔甲稍作休息。在漢腔中,"頓"是"放"的意思,後人因此將這個小嶺稱為「頓甲嶺」。
高山流水覓知音
一曲高山流水,使士大夫俞伯牙與樵夫鍾子期結為知己。在漢陽也留下了許多與此有關的地名。鍾子期葬於新農集左邊的馬鞍山下,附近有個上集賢村和下集賢村。傳說,鍾子期原是楚國貴族,他不願為官,與好友隱居山裡,結草為廬,以打魚、砍柴為生。由於他們都是有才的賢士,後人便將他們住過的這一片都稱為「集賢村」。鍾子期去世後,其族人移居現鍾家村人行天橋東側的一小山丘上,形成村落,名鍾家村。俞伯牙當年斷了琴弦的地方,在漢水邊的一個小渡口,如今這里擁有一個美麗的名字——琴斷口。而伯牙摔琴之地,在漢陽區永豐仙山村的仙女山—平塘渡一帶,後人稱其為碎琴山。到了北宋年間,有人感於「知音」故事,在漢陽城北面出城二里的土丘上築台,命名為「琴台」。現存琴台建築,由清嘉慶年間湖廣總督畢沅主持重建。自此也留下了「古琴台」這一地名。

近代工業的發祥地
漢陽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20世紀初繪制的武漢市地圖,可以看到龜山到赫山一帶分布著漢陽鐵廠、湖北槍炮廠、鋼葯廠等大型工廠。張之洞曾經在這片土地上指點江山。1893年,時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一手創建了漢陽鐵廠。1908年,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江西萍鄉煤礦三大企業合並,成立漢冶萍煤鐵廠礦股份公司,鋼鐵產量多年來一直佔全國百分之百,出口亞美諸國。1894年,張之洞籌辦的湖北槍炮廠即後來的漢陽兵工廠建成。這兩大企業奠定了武漢的工業都市地位。如今它們早已不存,但我們仍能依稀找到一些遺跡。1951年在原鐵廠遺址上建起了武漢國棉一廠。現今的漢陽鋼廠所在地也是鋼葯廠的舊址。漢陽鋼廠還新築了兩個仿製的漢陽鐵廠和兵工廠大門。

D. 我國著名的古代建築

長城
趙州橋
黃鶴樓
都江堰
故宮
頤和園

E. 著名的二里頭遺址,是夏朝的都城嗎

現在夏文化是中華文明認可的最早文明.
有人提出夏之前有虞朝.
夏代以前,明確稱道的政治事跡,只有堯、舜、禹相禪讓一事,並說舜在位50年,而夏、商、周各傳位數百年,稱帝王名號者都在10人以上,有虞氏作為一個朝代而言,似乎十分勉強。《韓非子·顯學》說:「虞夏二千餘歲。」按照這個說法,有虞氏決非只有一代50年。根據有關史料記載,可以列出有虞氏的世系如下:幕、究蟬、敬康、句芒、蚧牛、瞽閼父、胡公滿等,共15個名號。
暫時還沒有定論.

二里頭遺址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宮殿
二里頭遺址上層發現的大型宮殿基址,是反映這一時期建築水平的代表性遺存,已經發掘的兩座宮殿遺跡都建築在夯土台基之上。1號宮殿位於遺址中部,為整體略呈方形的夯土基址。東西長108米,南北寬100米,高0.8米。基址北部正中,為一座略高起的長方形台基,東西長30.4米,南北寬11.4米,四周有檐柱洞,可復原為面闊八間、進深三間的四阿重屋式的大型殿堂建築。殿堂前是平坦的庭院;圍繞殿堂和庭院的四周是廊廡建築;夯土台基正南邊緣中部是大門。其東北約150米,為2號宮殿基址,南北長72.8米,東西寬58米。殿堂同樣建築在基址北部的長方形基座上,可復原為面闊三大間、進深一大間帶有迴廊的宮殿建築。殿堂南面是庭院,發現有地下排水管道。圍繞殿堂和庭院有北牆、東牆、東廊、西牆、西廊,南面亦有廊和大門。大門中間是門道,兩側為塾。這兩座由殿堂、廊廡、庭院、大門等單位建築組成的宮殿,布局嚴謹,主次分明,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宮殿建築。其形制開中國宮殿建築之先河。

F. 中國古代建築成就簡介

在世界建築體系中,中國古代建築是源遠流長的獨立發展的體系。該體系至遲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已初步形成,其風格優雅,結構靈巧。

中國古代建築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原始社會、商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7個時期。直至20世紀,始終保持著自己獨特的結構和布局原則,而且傳播、影響到其他國家。

一、從構造的角度,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可以歸納為7項:

①使用木材作為主要建築材料,創造出獨特的木結構形式,以此為骨架,既達到實際功能要求,又創造出優美的建築形體以及相應的建築風格。

②保持構架制原則。以立柱和縱橫梁枋組合成各種形式的梁架,使建築物上部荷載經由梁架、立柱傳遞至基礎。牆壁只起圍護、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載。

③創造斗栱結構形式。用縱橫相疊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疊而成的向外挑懸的斗栱,本是立柱和橫梁間的過渡構件,還逐漸發展成為上下層柱網之間或柱網與屋頂梁架之間的整體構造層,這是中國古代木結構構造的巧妙形式。

④實行單體建築標准化。中國古代的宮殿、寺廟、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單體建築結合配置成組群。無論單體建築規模大小,其外觀輪廓均由階基、屋身、屋頂3部分組成:下面是由磚石砌築的階基,承托著整座房屋。

立在階基上的是屋身,由木製柱額作骨架,其間安裝門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結構屋架造成的屋頂,屋面做成柔和雅緻的曲線,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蓋著青灰瓦或琉璃瓦。單體建築的平面通常都是長方形,在有特殊用途的情況下,也採取方形、八角形、圓形等。

而園林中觀賞用的建築,則可以採取扇形、字形、套環形等平面。屋頂有廡殿頂、歇山頂、卷棚頂、懸山頂、硬山頂、攢尖頂等形式,每種形式又有單檐、重檐之分,進而又可組合成更多的形式。

⑤重視建築組群平面布局。其原則是內向含蓄,多層次,力求均衡對稱。除特定的建築物如城樓、鍾鼓樓等外,單體建築很少露出全部輪廓。每一個建築組群少則有一個庭院,多則有幾個或幾十個庭院,組合多樣,層次豐富,彌補了單體建築定型化的不足。

平面布局取左右對稱的原則,房屋在四周,中心為庭院。組合形式均根據中軸線發展。唯有園林的平面布局,採用自由變化的原則。

⑥靈活安排空間布局。室內間隔採用槅扇、門、罩、屏等便於安裝、拆卸的活動構築物,能任意劃分,隨時改變。

庭院是與室內空間相互為用的統一體,又為建築創造小自然環境准備條件,可栽培樹木花卉,可疊山辟池,可搭涼棚花架,有的還建有走廊,作為室內和室外空間過渡,以增添生活情趣。

⑦運用色彩裝飾手段。木結構建築的樑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發展成中國特有的建築油飾、彩畫。

常用青、綠、朱等礦物顏料繪成色彩絢麗的圖案,增加建築物的美感。以木材構成的裝修構件,加上著色的浮雕裝飾的平棊貼花和用木條拼鑲成各種菱花格子,是實用兼裝飾的傑作。北魏以後出現的五彩繽紛的琉璃屋頂、牌坊、照壁等,使建築燦爛多彩、晶瑩輝煌。

二、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可以概括為5個方面:

①很少真正的建築學理論。建築學作為一個學科出現是近代的事情。指導建築發展的是抽象的哲學理論、約定俗成的道德規范和具體的政治制度。

②儒家傳統的禮制思想是指導建築創作的主要思想,而以玄學、風水堪輿之說作為補充。

③充滿了中國人現實主義的處世態度。具體表現為不求建築物長久存在,而以滿足現實的功能需求為出發點。建築形式的標准化通用化,使用一種結構類型的建築物可以適應多種使用功能的需求。

④標准化的建築個體要通過建築空間的組合來表達個性,建築群體的布置是傳統建築藝術的精髓,處處反映著時間和空間結合的理性思維方式和人與自然的親和關系。

⑤以象徵主義手法表現特定的主題。在園林中表現意境,在宗教建築中表現世界觀,在宮殿建築中表現政治制度。一些裝飾構件與小品,甚至單體建築,都成為一種包含了固定意義的象徵符號。

(6)大路鋪遺址擴展閱讀

建築風格

中國自古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些民族所居住的地域,由於東西南北的自然環境不同與氣候條件的差異,也由於不同地區各自產有不同的建築材料。

所以世代以來,他們便依自然條件與可能提供的材料,按照各自生產和生活的不同需要與習慣,創造了互不相同的建築,並在長期發展中形成各自的建築做法與建築風格。

在北方黃土地區,古代人們利用黃土的特性,或用土坯,或夯土築牆,以此築成房屋,或構築成窯洞作為住居。後來又用黃土燒制磚瓦,用以蓋房既方便又耐久。

在南方,氣候潮濕多雨,人們便以竹木為建築材料構築房屋居住。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地處亞熱帶,常用竹木搭成桿欄式建築。而青藏高原,少雨乾旱,晝夜溫差大,則多砌築厚牆式平頂碉房。蒙古族地區,依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習慣而搭制帳篷式住房(蒙古包),這種房屋易於拆架遷移。

西部伊斯蘭教建築則喜歡採用尖拱形建築。總之,古代各族人民,因依自然條件與當地可能提供的建築材料,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與需要,各自構築了不同民族風格的建築,共同豐富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內容,共同為發展中華民族的古代建築做出了各自的貢獻。

G. 我國著名的古代建築有哪些

1、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2、蘇州古典園林,簡稱蘇州園林,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蘇州古典園林素有「園林之城」之稱,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譽,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

蘇州古典園林始於春秋時期吳國建都姑蘇時,形成於五代,成熟於宋代,興旺鼎盛於明清。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170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60多處,對外開放的有19處,主要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怡園等園林。

3、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

佔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餘景,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里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4、阿房宮被譽為「天下第一宮」,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國家——秦帝國修建的新朝宮。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區灃東新城王寺街道,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

阿房宮與萬里長城、秦始皇陵、秦直道並稱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們是中國首次統一的標志性建築,也是華夏民族開始形成的實物標識 。

遺址范圍東至皂河西岸,西至西安市長安區紀陽寨,南至西安市未央區和平村、東凹里,北至西安市未央區車張村、後圍寨一帶,總面積15平方公里。

5、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志性建築,與晴川閣、古琴台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H. 紹興有哪些革命遺址

卷35 第三章 近現代革命遺跡

清咸豐十一年至同治二年(1861~1863),太平天國革命軍進駐紹興,遺有來王陸順德府第及壁畫4處,於諸暨留下一幅《勸諭》。光緒三十一年(1905)起,光復會骨幹徐錫麟、陶成章、秋瑾等,以紹興為革命活動基地,為聯絡同志,培養幹部,所創大通學堂等,至今保存完好。民國時期,紹興為中國共產黨領導浙東革命斗爭活動中心地區之一,創建基層組織,發動民眾抗日,成立民主政權,遺蹤遍及各縣。
本章所載,計太平天國遺跡6處,辛亥革命遺址及紀念建築6處,新民主主義革命遺址及紀念建築11處。

第一節 太平天國遺跡

越 城
來王殿 位於下大路。清代建築,以太平天國將領來王陸順德府第而得名。原屋規模宏大,日軍侵華時被毀。存門廳、第二進前石庫門樓及西廂房。
門廳南向。面寬九開間,現存明間及西側四間,殘余部分寬19.60米、深6.80米。 石庫門樓天盤石碩大,額坊有人物浮雕,兩側石柱有雲龍紋彩繪。西廂房面寬10.45米 、深6.05米,保存尚完整。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李家台門太平天國壁畫 台門位於都昌坊路。明晚期建築。坐北朝南 ,磚木穿斗式結構。原有四進,存第三進中廳。
壁畫在中廳明間東、西壁上和退堂屏門上,清咸豐十一年至同治二年(1861~1863),太平天國革命軍駐紹興時繪。每壁4幅,高4.80米、寬9.20米。東壁,中間兩 幅為神話故事,南側一幅為鳳凰、麒麟,北側一幅為大象、獅子;西壁為八仙圖。屏門上繪團龍。畫面墨繪敷色,色彩濃重、清晰。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探花台門太平天國壁畫 台門位於蕭山街。明代建築。探花謝丕府第 。坐北朝南,磚木穿斗式結構。原有五進,現存門斗和第二進石庫門。壁畫作於清咸豐十一年至同治二年(1861~1863)太平天國革命軍駐紹興時,共6幅:第二進明間樓下東、西兩壁各3幅,均寬6.30米、高2.85米。南側2幅左右對稱,繪鳳凰飛天;其餘4幅為水戰圖、陸戰圖和神話故事等。畫面人物眾多,墨繪敷色,色彩濃烈。屏門彩繪雲龍圖案,高2.85米、寬4.40米。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高家台門太平天國壁畫 台門位於昌安直街。清代建築。坐西朝東,共三進。壁畫作於清咸豐十一年至同治二年(1861~1863)太平天國革命軍駐紹興時期,繪於第二進大廳東側山牆,雲龍圖案。因經石灰多次塗刷,僅隱約可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凌家台門太平天國壁畫 台門位於前觀巷。清代建築。坐北朝南,共三進。壁畫作於清咸豐十一年至同治二年(1861~1863)太平天國革命軍駐紹時, 繪於第一進明間天花板,雲龍圖案。畫面長4.40米、寬2.50米,剝蝕嚴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諸 暨
宣何公館太平天國革命軍《勸諭》
公館位於諸暨紅橋鄉宣何村。明 代建築。《勸諭》書於門樓內壁,系太平天國革命軍於清咸豐十一年(1861)所書宣傳標語。柳體楷書,硃色,正文四豎行,行30字,共110字。款文豎行14字,徑5×4 厘米。因風化,筆劃已剝蝕。文為:「雄師到來臨,爾民不須驚。放膽在屋內,何必據山林 。我國最愛民,只喜那雞(豕)。財帛吾不取,婦女不姦淫。爾等胡亂行,聚眾成匪群。伊乃自作禍,免得受(極刑)。諭爾細細聽,休更(跟)韃靼行。胡兒山河末,快為天國民。吾今(細)盡言,爾民自詳(忖)。早早來投順,家業免刁零。爾為我國民,共享樂昇平。太平天國辛酉拾壹年玖月拾陸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第二節 辛亥革命遺址及紀念建築
越 城
大通學堂 全稱大通師范學堂。校址原為貢院,清代改作豫倉。位於勝利路。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九月,徐錫麟、陶成章等為聯絡同志,培養軍事幹部而創辦,系光復會在浙大本營。三十三年,秋瑾接辦。七月,徐錫麟安慶起義失敗。秋瑾被捕,學校受查封。大通學堂原有房屋50餘間,其主體建築坐北朝南,東、北、西三面為操場。中軸線上共三進:第一進門廳,5間,門廳正中懸「大通學堂」匾額;第二進禮堂,今辟為光復會史跡陳列室;第三進為「徐社」,系徐錫麟生平事跡陳列室。三進之間,有長廊 相連,長47.32米、寬1.57米,為當年學生雨天練操之所。東、西兩軸線上,原各有四進平房,每進五開間,東西對稱,布局規整,今存部分。東軸線第一進西首間為秋瑾工作室,亦為秋瑾被捕處。1980年修復,按原狀布置。1982年開放。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秋瑾紀念碑 位於解放北路軒亭口,即秋瑾就義處。民國19年(1930)建。通高7米。碑座兩層,呈正方形。下層邊長3米,四周設水泥欄桿。碑座正面(西面)刻有蔡元培撰、於右任書《秋先烈紀念碑記》。碑座承托碑身,鐫張靜江書「秋瑾烈士紀念碑」鎏金大字。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風雨亭 位於府山西巔。民國19年(1930)為紀念秋瑾烈士而建。以烈士就義前絕筆「秋風秋雨愁煞人」(一說「秋雨秋風愁煞人」)而名。亭為八角攢尖頂,正面(東面)上方懸田桓手書「風雨亭」匾,兩邊石柱刻有民國5年(1916)孫中山蒞紹致祭烈士所撰輓聯:「江戶矢丹忱,感君首贊同盟會;軒亭灑碧血,愧我今招俠女魂。」1981年重修。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陶社 在東湖公園內。民國3年(1914),紹興各界人士為紀念 陶成章烈士,將原東湖通藝學堂改作烈士祠,名為陶社。5年8月,孫中山親臨陶社致祭。抗日戰爭時,毀於戰火。1981年重建。南向,三間三進。屋面青山,門臨碧水。正中懸孫中山題「氣壯山河」匾,兩側懸長聯:「半生奔走,有志竟成,開中華民主邦基,君子六千齊下拜;萬古馨香,於今為烈,是吾越英雄人物,湖山八百盡增光。」室內陳列陶成章事跡。
徐社 在大通學堂內。民國元年(1912)6月,紹興各界人士為紀念徐錫麟烈士,於下大路建徐公祠;同年,建立徐社,設徐公祠內。日軍侵紹時被毀。徐社系民間集社,有社員200餘名。自徐社成立至民國30年紹興為日軍侵佔止,每年均舉 行公祭。1982年,於大通學堂復設徐社。社廳正中懸掛田桓手書「徐社」匾額,有陳列室三,陳列徐錫麟所用手槍、刺刀及就義血衣等。東梢間後壁嵌蔡元培撰《徐烈士祠堂碑記》。

紹 興
熱誠學堂 位於東浦鎮。清光緒三十年(1904),徐錫麟創辦,以徐氏撰聯:「有熱心人可與共學,具誠意者得入斯堂」取名,學堂提倡軍訓,實行男女同校。三十三年,徐錫麟安慶起義失敗,學堂一度受損。民國4年(1915),教學樓毀於大火,後以徐錫麟撫恤金重建。
學堂門廳西向,三開間,面寬14.25米,進深6.50米;石庫門上方嵌石碑一方,橫書陽刻「熱誠學堂」。教學樓為西式建築,坐北朝南,八開間,二層樓屋,面寬29.80米,進深8.95米;正中兩間闢作「徐錫麟紀念堂」,入室上方懸徐生翁書「徐錫麟紀念 堂」匾額,室內陳列徐氏生平史料。北側之徐錫麟藏槍小池為曲尺形,明池長7.85米、 寬5.90米,暗池長10.95米、寬1.80米。學堂今稱東浦鎮熱誠小學。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諸 暨
中山紀念塔 位於城南薴蘿山東麓今市人民醫院住院部內。民國15 年(1926)建。台基正方形,邊寬5.50米,四周置欄板和望柱;塔座上層正方形, 邊寬0.80米、高1.18米,下層六角形,邊寬0.60米、高0.50米;塔身三角形,高2.50米,一面豎鐫隸書「孫中山先生紀念塔」八字,另兩面分別鐫刻:「民國十五年五月諸暨縣民眾捐造」和「民國十九年十二月諸暨縣建設委員會重修」。均楷書陰刻。 1985年5月,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再次重修。

第三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遺址及紀念建築

紹 興
後堡橋革命標語 後堡橋位於樊江鄉後堡村。橋為梁式結構。主橋東西向,單孔,長15米,凈跨4.60米,橋面寬2.15米。
標語書於主橋東西兩側橋墩內側,文為「誓復失地」、「沖過錢江」。隸體,字徑55×55厘米,為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皋北抗日自衛大隊隊長朱鐵群所書。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 虞
中共上虞縣直屬支部成立處 位於謝橋鄉謝家橋村。民宅。東向三開 間,面闊7.30米,進深5.60米。青瓦粉牆,原系葉天底書房。民國15年(1926)7月16日,中共上虞縣直屬支部成立於此,並作為活動場所。27年2月,葉天底被捕後停止使用。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上虞縣民主政府舊址 位於豐惠鎮東大街。原系文廟,今存大成殿、 東廂房和泮池。殿南向,重檐歇山造,五開間,面闊22.10米,進深19.90米。廂 房硬山式,平屋五間。池半月形,中架三孔平板石橋。民國34年(1945)4月20日 ,上虞縣民主政府在永徐鄉三益小學成立。6月30日,新四軍解放上虞縣城(豐惠鎮),民主政府遷入文廟。9月底,新四軍浙東縱隊奉命北撤,民主政府工作終止。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北撤會議舊址 位於豐惠鎮世濟弄。有樓房與後廂兩進,南向。樓房五開間,單檐硬山造,闊21.50米、深12.80米;後廂平屋三間。民國34年(1945)9月23日,中共浙東區黨委擴大會議在此舉行。會議決定奉中共中央指示北撤,並部署北撤後工作。9月27至30日,中共浙東區委與浙東新四軍分批從後海登船北撤。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夏蓋山摩崖題刻 夏蓋山位於蓋北鄉與謝塘鎮之間,海拔168米。 石刻位於山頂西側面北石崖,為抗日戰爭前期一些進步團體所題刻。自西向東依次為:草書 「前進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六月十日 上虞三進小學童子軍團題」;隸書「還我山河 二十七年一月一日 海嘯劇團一周紀念 全體團員舉行談心會於此 敬題四字藉作自勉」;隸書 「卧薪嘗膽 湔雪國恥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五月九日 中國青年勵志會浙江上虞分會旅行團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嵊 縣
中共嵊新奉中心縣委舊址 位於小柏鄉東林村王氏宗祠。民國34年(1945)2至9月,嵊(縣)新(昌)奉(西)中心縣委駐地。
宗祠坐北朝南,共三進,晚清建築。民國23年(1934)2月24日,浙東行署委員會決定 將奉西區劃歸嵊新縣委領導。嵊、新縣委改稱嵊新奉縣委,下轄里東、上東、下東、新北、奉西五區,縣辦事處即由里東遷入東林王家祠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諸 暨
諸暨北區蘇維埃政府舊址 位於阮市鎮,即原阮家埠育嬰堂。民國19年(1930)4月,諸暨北區蘇維埃政府在此成立。今存樓房3間。
民眾圖書館 位於西江鄉斗門村西經堂山腳。民國建築。坐北朝南, 臨池而建,平屋一楹三間,通面寬11米,通進深6.30米;前檐設廊。硬山造。
民國22年(1933)中共諸暨地方組織創建,館分藏書、閱覽、借書三室。原有藏書2萬余冊,1956年,大部送交省圖書館收藏。「文化大革命」期間遭破壞,圖書及設施盪然無存。1986年,集資重修。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革命烈士紀念碑 位於城關鎮鷂鷹山東麓。1978年8月始建,1982年10月竣工,建築面積944平方米。碑身高7米,條石砌築,中鐫趙朴初書「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字,碑座承托。平台與台基間有垂帶踏跺10級。台基四周築欄板和望柱 ,望柱柱頭浮雕仰覆蓮瓣紋。紀念碑至山麓鋪設垂帶踏跺284級。
齊村慘案紀念碑 位於化泉鄉齊村。為紀念民國33年(1944)3月30日被日偽軍殺害的48位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而建。碑高6米,石塊疊砌,上鐫「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字。台基面積70餘平方米,從地面至墓台鋪設垂帶踏跺14級。

I. 偃師二里頭遺址是怎麼樣的

夏,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開天闢地,承前啟後;二里頭,中國地名海洋中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名字,默默無聞,名不見經傳,很難與什麼天下大事聯系在一起。然而就是在二里頭附近的小村莊里,人們找到了第一王朝的都城,尋覓到夏代的蹤跡,從而以鐵的事實將這兩個似乎看起來並不相當的個體聯系起來,打破了之前關於夏代是否存在的種種疑問,重寫了夏代歷史,延伸了文明的起點。

華夏第一都——偃師二里頭遺址位於陶酒器河南省偃師縣,地處伊、洛二水之間,東西長約2.5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距今3800—3500年。在這里發現了二里頭文化大型宮殿建築基址、手工業作坊址、一般居住址和墓葬等,並出土了大批成組的青銅禮器和玉器。證明是中國最早的都城遺址。遺址中心區位於東南部,地勢略高,分布著宮城、鑄銅作坊和大型墓葬等重要遺存,西部地勢略低,為普通居住活動區。

二里頭宮城平面略呈長方形,南北長約370米。東西寬近300米,面積11萬平方米左右。宮城外圍有夯土築成的宮牆,牆寬約2米,牆高0.1—0.75米左右。宮殿區初建時沒有圍牆,在中期才開始夯建,延續使用至二里頭文化末期。宮城牆外有環城大路,寬10—20米左右,縱橫交錯呈「井」字形,構成二里頭遺址中心區的主要道路網。宮殿區內有多條小型道路,有若干夯土基址和卵石活動面及大面積的路土遺跡。

二里頭大型宮殿基址是這一時期建築水平的典型代表。早期宮殿基址有兩座,分別為3號與5號基址,位於宮殿區東中部,東西並列,其間有寬約3米的通道相隔,路土下有長逾百米的木結構排水暗渠。3號基址系大型多院落建築,是目前我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大型宮殿建築基址,主體部分至少由3重庭院組成,長度150餘米,寬度在50米左右。基址中主殿夯土台基寬6米多,上有連間房屋和前廊遺跡。5號基址東部邊緣也有大型柱礎和牆槽遺跡。

二里頭晚期宮殿基址數量較多,分別以1號和2號為中心。1號基址為庭院形式,整體略呈方形,東西長108米,南北寬100米,高0.8米,面積約1萬平方米。殿堂位於基址北部正中,為一座略高起的長方形台基,四周有檐柱洞,東西長30米,南北寬11米,面闊8間,進深3間,屋頂為「四阿重屋式」,類似後代皇宮大殿的廡殿頂構造。是至尊的形式。殿堂前是平坦的庭院,殿堂與庭院的四周是廊廡建築,南廊正中是宏大的門樓。2號基址位於1號東北,南北長73米,東西寬58米。殿堂位於基址北部的長方形台基上,面闊3間、進深1間,帶有迴廊。圍繞殿堂和庭院有北牆、東牆、東廊、西牆、西廊,南廊中部有寬闊的門道。兩側為門房。2號基址前、後分別有4號、6號基址。4號基址長40米、寬12米,與2號同時興建。6號基址略晚於2號,應為2號基址使用一段時期後增修的建築。它們大體同時,且有共同的建築中軸線。應屬同一建築組群。

二里頭不同的埋葬方式,說明死者生前的社會地位存在等級差別。二里頭遺址的墓葬,皆為長方形土坑墓。大型墓多位於宮城內,長5米,寬4米,深約6米,有生土二層台。中型墓葬長2米,寬1米,部分有二層台或腰坑,墓底鋪硃砂,有漆棺,隨葬有銅爵、戈、戚、玉璋、鉞、圭、綠松石飾及陶器、骨珠、海貝等。小型墓長不及2米,寬僅0.6一0.7米,隨葬品只有少量陶器。此外在灰坑或灰層中,還散見人骨架,有的捆綁雙手,有的身首異處,有的和獸骨埋在一起,可能與祭祀活動有關。

二里頭遺址出土遺物豐富。柄形玉飾上雕琢有規整的獸面紋,形式與後代銅器上常見的紋樣一致,是已知年代較早的獸面紋樣。有年代最早的銅爵,還有獸面銅牌,用數百塊綠松石鑲嵌而成,具有較高的工藝水平。二里頭已經有了陶鈴、銅鈴等樂器。一些大口陶尊的口、肩部有20多種刻畫符號。其中有的可能就是原始文字。此外,還見有卜骨,大多採用豬、牛等動物的肩胛骨,上有灼痕。這些遺物可從一個側面反映當時奴隸主貴族的精神生活。

宮城附近還有不少重要的遺跡。在宮城南牆外發現了當時製造貴族奢侈品——綠松石器的作坊和一處廢料坑,廢料坑內出土了數以千計的綠松石塊粒,相當一部分帶有切割琢磨的痕跡,還見有因鑽孔不正而報廢的石珠。在宮殿區南側大路的早期路土之間,還發現了兩道大體平行的車轍痕,轍溝呈凹槽狀,兩轍間的距離約為1米。這兩條車轍的發現,將我國雙輪車的出現時間提早了約200年,為探索我國古代車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在3號基址南院內一座貴族墓中還發現了一件大型綠松石龍形器,十分罕見。該墓葬屬於二里頭文化早期,距今至少3700年。龍形器被放置在成年男性墓主人骨架之上,由肩部至髖骨處。龍身長64.5厘米,總長70.2厘米,中部最寬處4厘米。頭寬身窄,呈曲線形,巨頭蜷尾,色彩絢麗,器身起伏有致,形象生動傳神,龍頭為扁圓形,置於梯形托座上,鼻眼則以白玉和綠松石填充,在距綠松石龍形器尾端不遠處,還發現一件綠松石條形飾,與龍體近於垂直。這件綠松石龍形器被命名為「中國龍」。它是在夏代都城遺址宮殿區貴族墓中發現的非常完整和高規格的龍形象遺存,意義非同尋常,說明早在夏代,夏王朝已經把龍作為自己的圖騰,是中華民族龍圖騰最直接、最正統的根源。

二里頭遺址有中國最大型的宮殿建築群、最早的青銅禮器群、最早的鑄銅作坊等,揭開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一頁。是迄今可確認的中國最早的王朝都城遺址,應是文獻記載中的夏都「斟尋」,也是當時中國乃至東亞地區最大的城市。它早晚兩個時期的建築格局隨時代不斷發生顯著變化,逐漸由一體化的多重院落布局演變為多個單體建築縱向排列,其形制開中國宮殿建築之先河,對研究華夏文明的淵源、國家的興起、城市的起源和都城建設等重大問題都有參考價值。

J. 二里頭遺址是不是證明了夏朝的存在

並沒有,用鄒衡先生的話說,就是「夏文化不是沒有發現,而是用什麼方回法去辨認它」答。現有的古跡已經確認了在商朝之前還有一個文明,但是這究竟是不是夏朝還存在爭論。要知道,當初就有人認為商朝不存在,周朝也沒有那麼長,不過隨著殷商古跡的出現,證明了商朝的存在。相信隨著考古的進一步挖掘,夏朝的存在會被證明。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