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蕭縣金寨古文化遺址園
Ⅰ 什麼地方號稱『中國書畫之鄉』
蕭縣。
蕭縣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多年的建城史,是漢文化、孝道文化的發祥地,有金寨文化遺址、花甲寺遺址等新石器晚期遺留的文化遺址。蕭縣素有「文獻之邦」美譽,是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安徽省文物大縣。
蕭縣境內有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蔡窪。蕭縣由於黃泛沖擊原因,形成了西南平原、故黃河高地和東南淺山區三個不同自然區域的結合體,主屬黃淮沖擊平原。
蕭縣水系屬淮河流域,屬新汴河、故黃河、王引河3個水系;蕭縣處於北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渡區,屬溫帶季風氣候,兼有北方和南方的氣候特點。
(1)安徽蕭縣金寨古文化遺址園擴展閱讀
蕭縣書畫古稱宋繪,從數千年前的良渚文化開始就已出現,書畫傳統綿延至明代,清中晚期形成民間中國畫·水墨寫意的「龍城畫派」,享譽徐淮。現代蕭縣被稱為國畫之鄉,由蕭龍士為代表的蕭籍畫家創建了江淮大寫意畫派,1993年,被文化部首批命名「中國書畫藝術之鄉」。
截至2015年9月,設有10多個書畫藝術協會,有書畫家4萬人,省級以上書畫協會會員400多人。
龍城畫派
「龍城畫派」,發端於明末,形成於清代中期,發展壯大於清末民初。該時期,影響較大的書畫家有王之麟、許輝祖、吳作樟、張太平、路蔭南、侯子安、謝來占、王為翰、袁汝霖、劉雲巢等。
他們沖破籠罩畫壇的「四王」畫風,追逐時代新潮,以強烈的個性闊筆寫意,以潑辣豪放的筆觸寫實,師法自然,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他們藝術思想趨於一致,技法意趣趨於相同,融合南北,形成了一種新的畫風和流派。因其影響較大,活動中心又在龍城,故稱「龍城畫派」。
江淮畫派
蕭龍士是江淮大寫意畫派的創始人,該畫派經過幾十年來的繼承發展,成績斐然,「龍門學士」中有的在安徽畫壇已嶄露頭角甚至成為中堅人物。
Ⅱ 從蕭縣到金寨縣要經過哪幾個城市
淮北…合肥…六安
Ⅲ 安徽蕭縣在那
屬於安徽宿州市,地理位置在安徽東北角,安徽、河南、江蘇三省交界處。離徐州很近。
Ⅳ 蕭縣的旅遊
【蕭縣旅遊】
蕭縣文化底蘊深厚,歷史勝跡浩繁,文化遺產和名勝古跡尤以以皇藏峪、漢墓群、蕭縣漢畫像石為代表的漢文化最為奪目。蕭縣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有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淮海戰役包圍杜聿明部中心戰場等戰役遺址。厚繁的歷史古跡、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現代化城市風貌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蕭縣古有蕭城八景,及仙台棋勢、賢洞書聲、汴流曉渡、眢井春耕、龍潭皎月、鳳嶺卿雲、天棗奇芳、神鍾怪跡。現代蕭縣有蔡窪紅色旅遊、黃河故道濕地公園、倒流河、金寨文化遺址、蕭縣書畫等文化產業名片,有伏羊文化節、蕭縣書畫藝術節等人文節日活動。
截至2016年1月,蕭縣有4A級景區1家,2A級景區2家。 旅遊線路 東線:沈峪村—皇藏峪—天門寺—倒流河文化旅遊示範區(費村)—蕭窯遺址—花甲寺遺址—宋武帝劉裕故里綏輿里—苗山萬畝葡萄採摘園—蕭國聖桃基地—黃河故道濕地公園(劉套鎮)
中線: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郭庄(休閑農家樂)—車牛返(孝文化基地)—梅山森林公園—浙商書畫大市場—蕭縣博物館—聖泉寺—蕭國聖桃基地—黃河故道濕地公園(楊樓鎮)
西線:徐里採摘園景區—飲馬泉山莊及天禾農庄—孫圩子盆景美食園農家樂—王子雲故居—西瓜採摘園(酒店鄉)—楊閣三聖寺(黃口鎮)—漢高祖劉邦祖籍粉榆寺(閆集鎮)—鐵佛寺景區(新莊鎮)—黃河故道濕地公園(新莊鎮) 蕭縣風景名勝.相關景點圖片人文景觀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中國百孝文化園、鳳山森林公園、金寨古文化遺址園、花果山旅遊區、三仙台、蕭縣博物館、漢墓群、陶謙墓、蘇邁墓、蔣介石祖陵、蕭縣名人紀念館、王子雲故居、朱浮紀念館、徐樹錚墓、徐氏總祠、安徽漢畫像石藝術館、中央文史研究館、鄭正故居、蕭龍士故居、蕭龍士紀念館、蕭縣烈士陵園、馮樓漢墓遺址、西域遺址、宋墓遺址、蘇軾得石炭歌處、蕭縣縣衙舊址 古剎寺廟天門寺、聖泉寺、瑞雲寺、廣濟寺、九聖寺、蕭縣文廟、蕭縣孔廟、龍泉寺、竹林寺、三聖閣、千佛禪寺、粉榆寺、龍壽寺、黃姑庵、蕭縣基督教堂、蕭縣城隍廟 自然景觀龍湖公園、龍霄公園、蓬萊湖公園、鳳湖公園、梅山森林公園、梅村生態園、鳳凰山、龍山公園、虎山生態公園、永堌水庫、岱湖公園、黃河故道濕地自然保護區、卧佛山天一角樂園—地下溶洞、故道夕照、鳳翔體育場館、栲栳泉、霧豬泉、麻蝦泉、拔棗泉、丁里月亮灣、飲馬泉山莊、鳳山游園、公園路游園、龍河、西湖生態園 文化遺址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金寨文化遺址、花甲寺遺址、蕭城舊址、大蔡庄遺址、北泉遺址、陶墟遺址、城陽遺址、蕭窯遺址、黃廟戰役紀念碑、陳展真烈士紀念碑、淮海戰役包圍杜聿明部中心戰場、蕭宿銅靈抗日紀念館、祖庄鑄錢遺址、帽山鑄錢遺址、前圩子窯址、盧屯碉樓 名村古鎮永堌古鎮、蕭國古城、朱陳村、車牛返、郭庄、瓦子口、劉裕故里(西峪)、張老莊村、陶墟村、費村、沈峪村、白土古鎮 商貿中心蕭縣龍城國購廣場、大灣步行街、上崗街、蕭縣商貿城、中山南路商業街、交通西路商業街、淮海西路商業街、蕭縣書畫街(民治街)、富貴路美食街、丁里鎮美食鎮、龍城美食文化街、蕭縣小商品市場(前進路)、蕭縣巴黎商街、蕭縣博文城市廣場、蕭縣萬尚城時尚廣場 截至2013年,蕭縣已成功舉辦六屆中國蕭縣書畫藝術節和五屆中國蕭縣伏羊文化節。 蕭縣節日名稱時間地點伏羊文化節初伏之日開始持續一個月全城龍城十月古會農歷十月二十五至二十九日龍城鎮蕭縣書畫藝術節一月八日至十日(三年一屆)龍城鎮、劉套鎮孝善文化節每年三月十四日杜樓鎮皇藏峪文化旅遊藝術節每年四月二十五皇藏峪皇藏峪漢文化藝術節每年十月一日皇藏峪劉套農民書畫節-劉套鎮黃河故道採摘節-黃河故道濕地公園飲馬泉杏花節每年三月底四月初飲馬泉山莊苗山萬畝葡萄園觀光採摘節每年七月到八月苗山葡萄園皇藏峪重陽登山節重陽節皇藏峪酒店鄉萬畝西瓜採摘節-酒店鄉黃河故道生態文化節每年四月九日黃河故道
Ⅳ 草場的草場村
宿州之北七十里有夾溝鎮,夾溝鎮之北二十里有草場村,其間有長山相隔。山道蜿蜒、林木蔥翠、野果遍坡、清泉淙淙、古寺掩映、稻香彌野、風光旖而麗、物產豐而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個兒子朱 ,即後來的永樂皇帝,時年三十一歲,被封為燕王,鎮守北平,是年燕王率師征北。燕王在符離、夾溝一帶安營紮寨,招兵買馬數年,燕王征北的歷史故事在宿州大地廣為流傳。由於當時此村地處深山,環境清幽,水草豐美,確實是個理想的養馬基地。此地一經確為軍事重地,原村中的人家不得不全部搬遷,唯有馬皇後的表舅武忠一族,可以入住,以幫助看管草料場,故村名以草場名之。
關於草場村的故事
草場村前身為朱陳村。唐憲宗元和四年,大詩人白居易曾到此並附詩一首,詩雲:「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去縣百餘里,桑蔴青氛 ……一村唯倆姓,世世為婚姻……」。宋元豐三年,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軾為《朱陳村嫁婚圖》題詩二首,今千年連理古槐尚在。
明洪武二世,燕王(朱棣)征北,在今夾溝鎮皇殿湖一帶,招兵買馬,養兵蓄銳十二載,朱陳村被定作征北軍馬草料場,朱陳人家不得不遷出,唯有馬皇後的表舅武忠一族入住看管草料場。從此,朱陳村更名為草場。
草場地處夾溝鎮最北部的偏遠山區,三面環山,形如扇狀,人口六百多人,土地七百多畝。生態自然古樸,幽靜山水園林,是其特色。
草場村景點介紹
草場盤山公路、蓮花拜佛、老和尚場、龍爪峪、杏花園、耙子道、十里長山套、狼廟、霧窟、黑龍潭、千年古槐、橡樹林、卧牛山、螞子嚎、崗子泉。
草場盤山公路
草場自古與鎮頭接壤僅一曲折羊腸小道相通。1976年夾溝區委首次開通龍頂山,歷經四年,初具規模。2002年墉橋區委、區政府撥款18萬元,連同省民主黨集資23萬元,重新草場盤山公路,路長2.1公里、寬8米,自此貫通了皇藏峪、大龍泉寺、大五柳風景區的旅遊線。當你步入草場盤山公路,一步一景,一趨一畫,南俯大龍泉寺景觀,北瞰草場生態園林,令你流連忘返,心曠神怡。
蓮花拜佛
龍頂山南側,草場盤山公路上,有一奇石,底座形如蓮花,上如一佛,面對大龍泉寺,吟經頌佛,自古天成。每當清晨,薄霧彌漫,寺鍾縈繞,栩栩如生,宛如仙境。
老和尚場
龍頂山上,有一開闊地帶,方圓約800平方米,無石無樹,甚是為奇。據說唐宋時,乃大龍泉寺的舊址,和尚在此練功,脫打稻穀,後因水源貧乏,才遷到龍頂山下的呵泉邊。
龍爪峪
龍頂山南側,離遠觀望,山脊凹凸自然,形似龍爪,剛勁有力,有大龍爪、小龍爪之稱.翠綠植被,風影晃動,似蛟龍欲騰.
杏花園
二月底三月初,龍爪峪下,滿天杏花,競相開放,鳥鳴山幽,蝶鶯飛舞,勝景宜人.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軾曾附詩一首「我是朱陳舊使君,勸君曾入杏花村;如今風物哪堪畫,縣吏催錢夜射門。」今雖改良樹種,然古杏尚存數棵。
耙子道
出了草場村向南,首先映入你的眼簾的便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其山臉一道道石痕,東北西南走向,分布均勻,其間無任何亂石,宛如耙刺印,又如神筆勾勒。自然造就,巧奪天工。
十里長山套
十里長山套乃草場村南大門,方圓30平方公里,今為五柳林場所轄。自古就是兵家必爭的天然屏障,山靜林密,物種繁多,奇花異草,曲徑通幽,乃文人墨客之勝地,也是極其純凈的天然氧吧。
狼廟
十里長山套內,狼廟舊址尚在,破四舊時被拆得一片狼藉。洪武二世,燕王征北,途徑皇殿湖一帶養病蓄銳十二載,其間戰死士卒皆掩埋於長山套內,後人建一狼廟以記之。今唯有狼廟內一片茅草,自小即紅芽,至死也紅枯,特別神奇,也許是對燕王征北流血的紀念。
霧窟
龍頂山下北面,有一亂石洞,春末夏初,雨過風悠,其石洞內薄霧連綿,冉冉生起,甚是奇觀。據村中老人講,東海龍王某子犯戒,玉帝特赦其下界成山,是為龍爪山(龍頂山),龍水相伴,經久不枯,一旦遇水,則往往吞雲吐霧,以欲返天庭。
崗子泉
村南一里許,山洪常年沖刷,久則成溝,溝內有一泉,上有十多米高的大崗子,則名為崗子泉。夏雨連綿,崗泉即發,一發而不可收,最少三、四個月,其泉清澈透明,入口綿甜,沁人心脾。
黑龍潭
距村西南二里許,有一深坑,深約4米,坑底有一深洞,口尚能容人,每遇暴雨狂風,坑中約有鍋蓋大小水花直往上冒,似黑龍吐水,故名之。有人曰此水通至東海,有人雲通至長江,至今難解其謎。
千年古槐位於草場村中心,有倆棵千年古槐,雖已中空皮枯,老態龍鍾,仍根深蒂固,枝繁葉茂。草場村前身乃朱陳村,朱陳倆姓互為婚姻,為示婚盟,特在寨門前左右兩側各植槐樹一棵,以示與山河同在,與歲月永恆。時代變遷,古槐猶存。
橡樹林
村北有一片遠看是林,近觀卻是幾棵大樹,參天蔽日,特大無比。自古以來,古廟有銀杏、村有長亭,長亭乃迎親送友之地。橡樹林乃草場村長亭之實,面臨水庫,景色天成,酷暑盛夏,樹下一聚,蟬鳴鳥悅,水光山色,令你萬憂皆無。
卧牛山
村西有一單獨山體,形如卧牛,南北而卧,悠然自得,靜觀草場風雲變幻,呵護村民世代平安。
螞子(嚎)壕
草場村與蕭縣金寨村相接處有一溝壑,在此曾有過一場輝煌的戰爭。1956年鬧蝗蟲(俗稱螞子),所種作物被蝗蟲啃盡,為此金寨村發動全村父老由北往南趕,草場村則由南往北趕,趕進兩村之間的深溝內,投火燒之,只聽蝗蟲撕心裂肺的嚎叫,至此深溝名為螞子(嚎)壕。後又在溝上建橋以記之,名為螞子嚎橋。至今多年溝內也難以找到蝗蟲的蹤跡。
草場——白居易詩中的禮義之鄉
朱陳村
白居易
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去縣百餘里,桑麻青氛氳。
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女汲澗中水,男采山上薪。
縣遠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財不行商,有丁不入軍。
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生為村之民,死為村之塵。
田中老與幼,相見何欣欣。一村唯兩姓,世世為婚姻。
親疏居有族,少長游有群。黃雞與白酒,歡會不隔旬。
生者不遠別,嫁娶先近鄰。死都不遠葬,墳墓多繞村。
既安生與死,不苦形與神。所以多壽考,往往見玄孫。
我生禮義鄉,少小孤且貧。徒學辯是非,只自取辛勤。
世法貴名教,士人重冠婚。以此自桎梏,信為大謬人。
十歲解讀書,十五能屬文。二十舉秀才,三十為諫臣。
下有妻子累,上有君親恩。承家與事國,望此不肖身。
憶昨旅遊初,迨今十五春。孤舟三適楚,羸馬四經秦。
晝行有飢色,夜寢無安魂。東丁不暫住,來往若浮雲。
離亂失故鄉,骨肉多散分。江南與江北,各有平生親。
平生終日別,逝者隔年聞。朝憂卧至墓,夕哭坐達晨。
悲火燒心曲,愁霜侵鬢根。一生苦如此,長羨村中民。
白居易長詩《朱陳村》,描寫了唐代徐州轄區某地的特殊村風、村貌,對後世影響頗大。詩中所描寫的「朱陳村」現在究竟在何處?朱陳村即宿州夾溝鎮草場村。此地歷史與地貌與《朱陳村》詩中情況多處相合。
①草場村在唐宋時名朱陳村,又名杏花村。南寨門內兩株相距二十米的千年古槐枝繁葉茂,據《村志》記載:以前朱陳兩姓互為婚姻,為示婚盟,特在寨門內左右植兩株槐樹,表示婚姻永固與山河同在。
②明初燕王朱棣征北在夾溝皇墊湖一帶養兵十二載,朱陳村被徵用為燕王軍隊的草料場,從此「朱陳村」改名為「草場村」。
③村中兩棵大樹在南寨門里,從南寨門到北寨門有一百餘米,傳為從前的草料場。
宿州:當年下放知青故地重遊為老鄉獻計
江淮晨報6月18日訊近日,宿州市埇橋區夾溝鎮草場村迎來了34年前曾在該村插隊的上海等地下放知青,他們結伴故地重遊,看到昔日老鄉的生活已發生巨大的變化。他們現場獻計獻策、籌集資金解決飲水、修路等經濟發展中的困難。圖為老知青們在杏園與老鄉商討水果銷售問題。
我市加速推進農村公路建設,至2009年底,全市累計完成「村村通」工程4389公里,總投資達10.8億元,極大地改善了農村交通條件,真正把「村村通」工程建成農民最滿意的一項民生工程。這是埇橋區夾溝鎮草場村山村公路。本報記者 武正潤 攝
秋訪朱陳村(草場村)
10月下旬,在一個秋陽高照的日子,詩詞班的學員在黃新銘先生的帶領下驅車前往宿州夾溝鎮草場村(唐代的朱陳村)采風訪問。現草場村為唐朝大詩人白居易詩中的「朱陳村」,黃先生為探究香翁詩中的朱陳村著實花費了大力氣,方圓百里,歷經三年時間,從近鄰幾個縣區十多個的「朱陳村」中考證篩選,歷盡艱辛終於認定今安徽宿州夾溝鎮的草場村為昔日的「朱陳村」。我們能為前去訪問大詩人中筆下的古村也十分的高興。旅行社還特地為一群老年人派了一個豪華大巴,一路我們經五柳風景區、流溝寺參觀完後又奔草場村,沿途由於豪華大巴車身太高太長,當村莊有低矮電線和村路下垂的樹杈,影響了車的行進時,很感謝鎮里和村裡的同志,(夾溝鎮的秘書曹彬、鎮文化站站長牛洪超、草場村長武家收)他們一路陪同,排憂解難,遇有障礙攔路擋車時,他們在前面用長長的竹竿把電線和樹枝挑高,讓車通過。由於通往山村的路很窄,大巴的司機很躊躇能否開的進去,他們騎著摩托載著司機先行探路,回過頭來再開大巴前行,他們的熱情好客和淳樸的民風讓我們都十分感動。也深刻的體會了大詩人白居易對山村人俗民風的描述和稱頌:「縣遠官事少,山深人俗淳。」這淳樸的古韻遺風至今淵源流長,給來訪的人們留下美好的記憶。
大巴盤旋翻過一個山包,來到了一個三面環山的小村,這就是我們要訪的目的地「朱陳村」,村頭的兩棵古槐樹據說是唐朝時代的,有千年樹齡,要幾人才能合圍,樹干已空,但枝葉仍茂。黃先生在千年的唐槐下給我們介紹了古村的變遷和易名:「草場村在唐宋時叫朱陳村,也叫杏花村,村中兩大姓,朱姓和陳姓,明初燕王朱棣北征時,發現這個地方適於屯兵,帶著軍隊在這里駐紮下來,積草屯糧,朱陳村成了燕王的草料場,兩大姓被迫外遷,朱陳村也易名為「草場村」了。後來有家武姓遷此定居,繁衍至今。現在全村共有150戶,700餘口人,幾乎全是武氏家族。」我們放眼望去,眼前小山村已歷經千年的滄桑,唐詩中的「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女汲澗中水,男采山上薪。」現在哪裡去尋呢,這些景象都幻化在歷史的煙雲之中了。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公路修到了村口,家家用上了自來水,更讓我們羨慕的是山村的新樓櫛比,村民安居樂業。雞鳴,犬吠,炊煙裊裊;悠閑白鵝塘戲水,匆匆羊群倦歸村。這寧靜、祥和景象讓我恍惚,我想,陶公如果生活在這個時代,也會尋這個寶地來隱居吧。再觀遠處秋果累累壓枝低,棉桃咧嘴吐白雲;隴上菜蔬青氳,四野稻穀低垂;田園風光,美不勝收。黃先生不無遺憾地說,這兒盛產香米可是遠近聞名哦,可惜我們來的早些,否則,能帶些香米回去品嘗。我們被村長帶進一農戶家稍事休息,村長給我們分發了地產的礦泉水,那水甘甜清冽,比「農夫山泉」的口感還要好,怪不得當地的稻米那麼清香,原來有那麼好的水質澆灌呢。隨後我們又去看了村外的看了兩棵古老的橡樹,橡樹臨水而立,高大的樹冠也身證了它的樹齡,在大片蘆葦的簇擁中,更顯出它的傲岸、蒼勁。下午,我們戀戀不舍踏上了歸途,我們的陪同——村長和鎮文化站的同志騎著摩托跟在我們的車後把我們送的很遠,很遠-------。
浣溪沙. 秋訪朱陳村
百里采風訪古村,朱陳遺址費追尋,老槐迎客立家門。
每憶車高行路窘,最懷敦厚武家人,民風淳樸見情真。
包括天然牧場、割草場、人工草場、半人工草場、草庫倫及飼料輪作區。天然草場按植物區系的特點和植被分布的地帶性規律,分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群落中優勢植物與利用方式的一致性,採用三級分類系統,分成若乾草場類型。按人類干預程度分為天然草還可根據草場地帶性植被基本型,結合大地貌特徵的一致性,植被亞型與土壤母質條件的一致性,植物場、人工草場、半人工草場。按利用季節分為夏秋草場、冬春草場。
Ⅵ 安徽蕭縣有什麼古文化
富饒文明的蕭縣地處廣袤無垠的黃淮大平原,輿蘇、魯、豫三省七縣、市交界內,屬淮海經濟區中心容。蕭縣古稱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文化,蕭縣又創造高度發達的現代文明,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書畫之鄉」,又有「葡萄之鄉」的美稱。是全國重點商品糧基地之一。
古代文化有蕭縣花家寺,
Ⅶ 安徽蕭縣有什麼古文化 [民風民俗]
蕭縣有古老的民間藝術"炭精畫"傳承人_時永華。時永華_中國炭精畫第一人。
1989年,中央電視台播放了千年的民間"炭精畫特寫"。
2005年,中國民間"炭精畫"在法國舉辦的"世界和平國際書畫大展上展出獲獎"
"炭精畫"在中國是一門受人們歡迎的古老的民間藝術,其作品既有寫意的在氣豪放,工速寫的精煉概括,"炭精畫"是一門借簽其它畫派的優點,又有自己的特色獨門畫派,作品容易保存,數百年不褪色
一.唐朝期間,肖像畫是畫家必修之業,畫家多以寫照見長,山水花鳥漸具。為封建社會所需要。
二.元朝以來,所謂"九流三教"炭精畫"為九流之一而被文人畫所輕視,亦漸被貶蔑,有操此業者,多為工匠,"炭精畫"自此日漸式微,然其民間傳統並非此失去
三.元、明、清朝有作者,如:王譯,曾鯨輩及無數無名宗匠之遺制,其造詣之秒,固不可磨滅,而"炭精畫"技術以謀食者亦大不乏其人。
四."炭精畫"千年來,既有深厚傳統,遂為我國寶貴遺產之一,流傳至今。
五.清朝乾隆間,《傳真心領》《芥舟學畫編》巜傳神秘要》都談到炭精畫肖像畫法
科學性實己經考驗而獲得證明,中國民間炭精畫技術與西方西洋畫肖像之方法迥異,探求部位準確,特點鮮明。
六.乾隆年間,揚州經濟繁榮,父,思銘、子,新如五代以"炭精畫"畫肖像為業。
七.今天所需要"炭精畫"技術,則為歌頌新社會之英雄人物,烈士,使永垂不朽,此類"炭精畫"是我國千年來民間流傳的藝術,己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
蕭縣有一家五代在傳承"炭精畫"他們的名字是:時傳名、時樓夢、時慶法、時永華、時東升。
宿州市人民政府文件:宿政發[2013]19號
宿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
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蕭縣"炭精畫"為宿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時永華_宿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炭精畫"傳承人。
Ⅷ 蕭縣的文化歷史是什麼
蕭縣位於安徽省最北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古為蕭國,春秋時附屬於宋,秦置蕭縣,隋唐至清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屬江蘇省徐州,1955年由江蘇省劃歸安徽省,沿革至今。總面積1871平方公里,大部分為平原,東南部為海拔100—300米的低山矮嶺。人口130萬,轄18鎮5鄉708個行政村。開放的蕭縣日益顯現出其特有的發展優勢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蕭縣緊靠徐州都市經濟圈中心城市徐州市,縣城距京航運河30公里、徐州觀音機場50公里、連雲港出海口260公里,素有「徐州的西大門」之稱。東臨京滬鐵路,隴海、徐阜鐵路縱橫穿過,連霍、合徐兩條高速公路在境內交匯,310、311兩條國道和三條省道及星羅棋布的縣鄉道路形成的交通網路與周邊地區緊緊相連,承東啟西,南引北聯,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自然地理條件優越,名優農產品基地眾多。蕭縣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雨熱同期。年日照時數為2220至2480小時,年均氣溫14.4℃,年均無霜期208.3天,年均降雨量811.2毫米。蕭縣植被保存完好,工業污染程度低,具有生產加工綠色食品的自然條件。耕地面積10萬公頃,農作物主要有小麥、棉花、大豆、玉米、山芋及花生、芝麻等。全縣水果掛果面積50萬畝,主要有葡萄、蘋果、梨、黃白桃、巴斗杏、柿子、櫻桃、山楂等。孫圩子胡蘿卜、閆集黑皮冬瓜、馬井韭青韭黃、聖泉蕭國聖桃、黃河故道水晶梨、龍城石榴、新莊黃牛、黃口三元雜交豬、丁里華英鴨等名優農產品種養基地聞名全國。
——礦產資源豐富,水電供應充足。蕭縣為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已探明煤炭儲量 7.5億噸,現有17對礦井,年產能力120萬噸;探明石油儲量 7億噸,煤層氣儲量1000億立方米,石灰岩儲量30億噸;鐵礦石、瓷石、高嶺土等儲量可觀。蕭縣南北分屬淮、黃河水系,地下水量為2.6億立方米,水質優良,生產、生活用水充足。電力供應屬華東電網,設施完善,境內有11萬伏以上變電所2個,生產生活供電充足。
——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蕭縣工業發展歷史久遠,歷經滄桑。公元9年,出現鑄造銀、銅質錢幣的造錢工廠;北宋年間,開始出現陶瓷生產,神宗元豐年間,開始出現小煤窯,蘇東坡曾作《石炭歌》贊之。改革開放以來,蕭縣工業在調整和機制創新中快速發展,現有48個縣屬工業企業,近2萬家鄉鎮企業,廣東錦豐、江蘇維維、山東新汶、安徽古井、深圳康達爾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相繼來蕭投資。2003年全縣工業總產值17億元(1990年不變價),形成了煤炭開采、農副產品加工、建材、造紙、釀酒、化工、紡織、機械製造等八大主導產業,有較強的協作配套能力。經省政府批准,在連霍、合徐兩條高速公路交匯處設立的佔地500餘畝的工業園區,是蕭縣對外開放的窗口、體制改革的實驗區,現已成為國內外客商投資的熱土,是蕭縣工業發展的新亮點。
——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蕭縣春秋時期為蕭國地,秦置蕭縣。自古有「文獻之邦」之美譽,風騷人物薈翠,春秋三賢(閔子騫、顓孫子張、顏子柳)皆孔門高足;今為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全縣擅長丹青者2萬餘人,其中劉開渠、朱德群、王肇民、蕭龍士、卓然、吳燃等為國內外著名的藝術大師,各種風格的書畫作品猶如繁星璀璨,縣城書畫藝術一條街集書畫創作、裝裱、展覽、交易、鑒賞於一體,成為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吸引國內外書畫愛好者紛至沓來,投資近億元的書畫藝術博覽城已完成規劃設計。突出的人文優勢同時孕育了美食的醇厚和芳香,蕭縣飲食文化聞名大江南北,「蕭縣羊肉湯」、「皇藏峪蘑菇雞」、「聖泉寺燒全羊」等各種風味小吃成了黃淮地區城鄉人們的美味佳餚。
——旅遊資源豐富,特色獨具。蕭縣古跡遍布,千年古剎天門寺、天一角地下溶洞、永固水庫、漢墓群、宋朝的古窖群遺跡、閔之騫鞭打蘆花處、三讓徐州的賢人陶謙墓、南朝宋國開國皇帝劉裕故里、蘇軾發現煤炭處等自然和人文景觀眾多,交相輝映;皇藏峪自然保護區於1992年被國家林業部審定為國家級森林公園,2000年被國家文物保護委員會授予「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稱號,是皖北地區正在崛起的旅遊熱點,每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0萬餘人次。景區內有地球同緯度保存最完好的落葉闊葉林帶,動植物種類繁多,總面積20平方公里,山、水、泉、澗等自然景觀渾然一體,小氣候明顯,素有「幽谷聖地」、「淮海佳境」之稱。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有漢高祖劉邦稱帝前為躲避秦追兵藏身的皇藏洞,以及美人洞、果老洞、仙人床、拔劍泉、蘇軾祈雪處、閔子祠等,山中瑞雲寺於1998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確定為佛教重點寺院;淮海戰役總前委指揮部遺址蔡窪、「蕭泗銅靈」抗日戰爭紀念館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生產生活設施完善,人居環境良好。蕭縣民風淳樸,社會治安穩定,郵電通訊發達,醫療衛生、環保、廣播電視和教育等社會事業發展迅速,旅遊、物流、金融、商貿、房地產等行業全面發展,服務規模不斷擴大。2003年,蕭縣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設示範縣。
Ⅸ 宿州旅遊景點有哪些地方
南起人民路北延,終點接徐州中山南路交界,全線途經五大旅遊景區,含12個景點,均按4A級以上標准建設,全長46.8公里,總投資約22億元的「宿州旅遊大道」清水村境內平整路基施工正處於快速階段,該大道建成後將實現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推進宿州文化旅遊全面提升。
據了解,宿州旅遊大道沿線共規劃五大旅遊景區(含12個景點),均按AAAA級以上標准建設。五大旅遊景區分別是白居易文化產業園旅遊景區規劃景區(含新汴河景觀帶、白居易文化產業園2個景點);西山花海度假區;五柳旅遊景區(含龍脊山風景區、五柳風景名勝區、大明文化園風景區、中華孝文化園風景區4個景點);皇藏峪旅遊景區(含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天門寺風景區、蕭窯遺址園、金寨古文化遺址園4個景點);蔡窪紅色旅遊景區。
據了解,符離大道起於宿城人民路北延,向北過省道101、跨符夾鐵路至符離,利用符尖路至五柳,利用蕭縣官欒路至皇藏峪,向北終於皖蘇交界徐州中山路南延,全長約57.6公里,南部為雙向八車道市政道路,北部為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
符離大道沿線景區項目依託現有文化旅遊資源,建立「適業、宜居、樂游」的生態綠色絲帶,打造連接宿徐沿線的歷史文化長廊,建立「花園、家園、樂園、果園、田園」五園一體的舒適親民的一站式旅遊景區帶,以「生態游、文化游、健康游、探秘游(探索故事)」,實現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發展,全面推進宿州文化旅遊的大提升大發展,塑造引領周邊地區文化旅遊發展的重要標桿。
新汴河水利風景區:濱水美景,市民公園
新汴河景觀帶
新汴河景觀帶位於宿州城區,依託具有千年歷史的汴河與上世紀60年代末開挖的新汴河而建,項目定位為市民的濱水公園,已基本建成。景區西起京台高速,東至宿州閘,全長14.36公里,面積840公頃,綠化面積467公頃,其中拂曉大道京滬鐵路橋段為主景區。
白居易文化產業園:詩意鄉村,美食符離
白居易文化產業園效果圖
白居易文化產業園以白居易名人文化為立足點,傳承白居易文化精髓,打造皖北獨特又響亮的文化名片。該項目選址於宿州市206國道以西、人民路以東、唐河以北、奎濉河以南,建成後將成為集白居易文化、書法文化、戰爭文化、馬戲文化、燒雞美食文化、人文歷史及生態旅遊、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產業園。
天門寺風景區:密地古寺,地幽深僻
天門寺風景區
天門寺位於蕭縣東南戴村,是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的一部分,位於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西北部8公里處,屬歷史文化遺產,佔地約15平方公里。擁有殿堂20餘間,供有緬甸玉佛6尊及各種佛象40餘尊,頗具規模。景區地幽深僻,融文化與自然景觀為一體。
大明文化園:明朝遺風,皇後故里
大明文化園風景區項目位於埇橋區夾溝鎮草場村,系明朝「大腳皇後」馬秀英故里,白居易長詩《朱陳村》也寫於此。該項目致力於農業體驗觀光游,建成後將具備原生態村落體驗觀光、石榴園等蔬果採摘體驗項目、草場馬場戶外活動、生態垂釣、農家樂及地方民俗文化展示等。
西山花海度假區:花海美景,神話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