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漢函谷關遺址
1. 古代函谷關在哪裡
古函谷關又稱「秦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北15公里處的王垛村,距三門峽市約75公里,地處「長安古道」,緊靠黃河岸邊,始建於西周時期,是我國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函谷關是洛陽到長安的必經之地。這條古道東西長7.5公里,沿途絕岸壁立,道路狹窄,來往車輛僅得通過,「車不分軌,馬不並鞍」,易守難攻,被稱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還有人用「一泥丸而東封函谷」來形容它的戰略地位。它在軍事上居有重要的地位,戰國秦漢之際,為國內少有的雄關。
漢函谷關又名「新函谷關」,距秦函谷關150公里,在今河南省新安縣東。漢武帝元鼎三年(114年),樓船將軍楊仆出資興建。據說,漢武帝時期曾遷山東一帶的豪強富賈至關中地區,關中腹地乃天子腳下。許多諸侯王被封於關外,樓船將軍也被封於關外,但是楊仆恥於做關外侯,因而向武帝請求捐盡家資建函谷關一座,以雪此恥。新建的函谷關就被稱為「漢函谷關」。現在早已廢棄,僅存遺址。
魏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東北20公里處函谷關鎮孟村境內,又被稱為「大崤關」「金陡關」。本為曹操運輸糧草的官道,魏正始初年弘農太守孟康在運糧道的入口修建關樓。關樓毀於抗日戰爭期間,現早已廢棄,僅存古道和烽火台遺址。
2. 新安縣有什麼景點
新安縣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西部,地處北緯34°36′至北緯35°05′,東經°53′至112°19′之間。北臨黃河,與濟源縣及山西省垣曲縣隔河相望;南與宜陽縣接壤;西與澠池縣及義馬市為鄰;東與孟津縣及洛陽市毗連。
龍潭大峽谷
洛陽龍潭大峽谷景區是國家5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是洛陽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景區,是一條以典型的紅岩嶂谷群地質地貌景觀為主的峽谷景區。
洛陽龍潭大峽谷景區谷內經過十二億年的地質沉積和260萬年的水流切割旋蝕所形成的高峽瓮谷、山崩地裂奇觀,堪稱世界一絕,人間少有,享有「中國嶂谷第一峽」、「古海洋天然博物館」、「峽谷絕品」和「黃河水畫廊」等美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評審專家兩次盛贊龍潭大峽谷景區是「世界上最美的峽谷」和「全世界人人都該來的地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出中國最美的四十個景點,龍潭大峽谷景區是河南唯一入選的景區。[16]
千唐志齋
千唐志齋位於洛陽新安縣鐵門鎮西北隅,是辛亥革命元老、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張鈁先生所建,是中國唯一的墓誌銘博物館。張鈁先生酷愛金石字畫,並廣泛徵集,
在故宅花園「蟄廬」內建齋收藏,由王廣慶命名、章炳麟題額為「千唐志齋」。齋中鑲嵌墓誌、碑碣1419件,其中唐代墓誌1191件。內容涉及皇親國戚、相國太尉、郡王太守、尉丞參曹,以至處士墨客、佛僧道士、宮娥彩女等各階層人物,為研究唐代社會歷史提供了珍貴的資料,有證史、補史、糾史的作用,被史學界稱為「石刻唐書」。1997年晉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013年晉升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
漢函谷關
函谷關是中國古代重要的關隘之一,漢函谷關遺址位於新安縣
城東500米的東關村,始建於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古代絲綢之路東起點的第一道門戶,2007年被國家確定為絲綢之路捆綁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關樓坐西向東,北接隴海線,南連青龍山,西通縣城,東臨澗水。關前有天然屏障八陡山,古稱八特坂或八將山,是著名的古戰場遺址。史稱「漢函谷關」,又稱為漢關。[18]
青要山
青要山曾為軒轅皇帝「密都」,位於新安縣西北部,距洛陽市66公里。
3. 三次拆遷的函谷關,為什麼消失在歷史記載中
網路:
三處函谷關
【秦關】即春秋戰國時期所建的函谷關,遺址在今靈寶市北15公里處的王內垛村。容
【漢關】在今河南省新安縣東500米,西距秦關150公里。據靈寶市志記載,自漢室興起之後,關中作為帝都,函谷關以東則稱關外。人們都以自己是關中人為榮。樓船將軍楊仆,原籍函谷關以東的新安縣,別人說他是關外人,他深感不快,就盡捐家資,於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在新安縣城東也修起了一座雄偉的城池,人們稱它為漢函谷關。有了這座新關,楊仆也就成了關中人了。漢關早已廢棄,2000年僅存有關門遺址。
【魏關】位於靈寶市東北20公里,距秦關約5公里。相傳三國時候,曹操西討張魯、馬超,為了迅速轉運兵馬糧草,命許褚在那裡開鑿隧道,築起關樓,距秦關不遠,故稱新關。這處後來成為東達洛陽,西接長安的重要交通干線。抗日戰爭時城樓毀於兵火,遺址為三門峽水庫淹沒,現僅留古道和烽火台遺址。
4. 歷史上好象有兩個函谷關
對的。
一個秦朝的:
函谷關位於靈寶市區北15公里的王垛村。古代處於洛陽至西安故道中間的崤山至潼關段多在澗谷之中,深險如函,古稱函谷。春秋時秦孝公從晉國手中奪取崤函之地,在此設置函谷關。此關關城東西長7.5公里、穀道僅容一車通行,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公元前241年,楚、趙、韓、衛諸國合縱攻秦,至此敗還。現代此處有令尹望氣台、孟嘗君雞鳴台,老子著《道德經》的太初宮等,太初宮已經成為國內外信仰者祭奠老子的重要場所。1992年,靈寶市政府按照原古關圖形,投資重建了關樓。目前,這里已成為知名旅遊景點。
一個漢朝的:
漢函谷關
新安縣城東里許,有漢函谷關,為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所建。
據史記載;戰國時代,秦國為了防備東方諸國西進,在豫西「淆函孔道」的西端,據險設關,名「函谷關」。漢武帝時,有位樓船將軍叫楊仆,為新安縣鐵門鎮南灣人,因「屢有大功,恥為關外民,上書乞徙東關」,而「武帝意亦好廣闊」,於是便由楊仆主持,把函谷關遷建到新安,史稱「漢函谷關」(簡稱「漢關」)。是關南靠青龍山,北托邙山,座西向東,前臨澗水,距今洛陽市20公里,據歷史記載,原漢關的建築非常壯觀:北抵黃河,南橫洛水,直抵宜陽散關。關塞相連,有似長城。關前更仿秦關布居,築有「雞鳴」、「望氣」二台,以壯其勢。由此可見,函谷關的東遷,實有其重要的軍事目的。東漢末年,京師洛陽設八關都尉官,漢關居首。此後各代帝王多有登臨,文人墨客代有題詠。
2000餘年來,漢關歷盡風雲戰亂,屢遭破壞,多次重修,最後一次是在1923年。此次重修的規模據載為:關高25丈,南北長10丈,東西寬6丈。關額「漢函谷關」為康有為手筆;東門對聯:「功始將梁今附驥,我為尹喜誰騎牛」;西門對聯:「勝跡漫詢周柱史,雄關重睹漢樓船」。關上四周有護關寨牆,中間是兩層關樓,飛檐畫棟,氣勢磅礴。關樓四門均有對聯,東門為:「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層紫氣萬層煙」;西門為:「佑彼周室,宏我漢京」;南門為:「紫氣猶存賢令尹,青牛重度古函關」;北門為:「巍乎直同百二險,煥然重築一丸泥」。重修漢關雖未必能與古關原貌相比,但兩山夾峙,孔道中通,雄關橫卧,城樓高聳,東面遼闊天空,西襯新安古城,其氣勢亦頗為壯觀。每當夜幕降臨,人跡斂息,寒星寥落,月上山頂,晚風蕭瑟,澗濤轟鳴,乘夜登臨,雖不聞古戰場聲聲刁斗,只這冷月寒光,風聲濤鳴,也足使人森森然如臨嚴陣。
可惜,它又經戰亂風火和風剝雨蝕,毀壞嚴重。現在僅存基層磚石結構平垛,有待重修。
5. 洛陽新安縣的漢函谷關是不是專門的風景區還是只有一座城門樓歡迎新安老鄉進。。。
以前連城門樓都沒有,只有下半部分,一個門洞,不知道現在修復了沒有
6. 楊仆為什麼要新建函谷關
漢武帝時,樓船大將軍楊仆是新安縣鐵門鎮南灣人。因為楊仆平息百越叛亂有功,版被漢武帝分權封為「關外侯」。
當時,西漢政權的中心在後來的西安,秦函谷關以西被視為京畿之地,其他地方自然也被視作偏遠的、不發達的地區。因此,在當時的觀念里,人們都不願做關外人。
於是,楊仆上奏漢武帝,請求以自己的家產作為費用,將位於靈寶市的秦函谷關搬遷到後來的河南省新安縣城的東邊,這樣,他的封地就全部在「關內」了。
很快,漢武帝接受了楊仆的要求。於是便由楊仆主持,在公元前114年,把函谷關遷建到新安,史稱「漢函谷關」,簡稱「漢關」。
漢函谷關距洛陽市20千米,南靠青龍山,北托邙山,抵黃河,坐西向東,前臨澗水,建築非常壯觀。
新安縣漢代函谷關遺址
7. 歷史上函谷關在什麼地方書上總是提到函谷關,是否很重要呢
歷史上有兩個函谷關
一個秦朝的:
函谷關位於靈寶市區北15公里的王垛村。古代處於洛陽至西安故道中間的崤山至潼關段多在澗谷之中,深險如函,古稱函谷。春秋時秦孝公從晉國手中奪取崤函之地,在此設置函谷關。此關關城東西長7.5公里、穀道僅容一車通行,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公元前241年,楚、趙、韓、衛諸國合縱攻秦,至此敗還。現代此處有令尹望氣台、孟嘗君雞鳴台,老子著《道德經》的太初宮等,太初宮已經成為國內外信仰者祭奠老子的重要場所。1992年,靈寶市政府按照原古關圖形,投資重建了關樓。目前,這里已成為知名旅遊景點。
一個漢朝的:
漢函谷關
新安縣城東里許,有漢函谷關,為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所建。
據史記載;戰國時代,秦國為了防備東方諸國西進,在豫西「淆函孔道」的西端,據險設關,名「函谷關」。漢武帝時,有位樓船將軍叫楊仆,為新安縣鐵門鎮南灣人,因「屢有大功,恥為關外民,上書乞徙東關」,而「武帝意亦好廣闊」,於是便由楊仆主持,把函谷關遷建到新安,史稱「漢函谷關」(簡稱「漢關」)。是關南靠青龍山,北托邙山,座西向東,前臨澗水,距今洛陽市20公里,據歷史記載,原漢關的建築非常壯觀:北抵黃河,南橫洛水,直抵宜陽散關。關塞相連,有似長城。關前更仿秦關布居,築有「雞鳴」、「望氣」二台,以壯其勢。由此可見,函谷關的東遷,實有其重要的軍事目的。東漢末年,京師洛陽設八關都尉官,漢關居首。此後各代帝王多有登臨,文人墨客代有題詠。
2000餘年來,漢關歷盡風雲戰亂,屢遭破壞,多次重修,最後一次是在1923年。此次重修的規模據載為:關高25丈,南北長10丈,東西寬6丈。關額「漢函谷關」為康有為手筆;東門對聯:「功始將梁今附驥,我為尹喜誰騎牛」;西門對聯:「勝跡漫詢周柱史,雄關重睹漢樓船」。關上四周有護關寨牆,中間是兩層關樓,飛檐畫棟,氣勢磅礴。關樓四門均有對聯,東門為:「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層紫氣萬層煙」;西門為:「佑彼周室,宏我漢京」;南門為:「紫氣猶存賢令尹,青牛重度古函關」;北門為:「巍乎直同百二險,煥然重築一丸泥」。重修漢關雖未必能與古關原貌相比,但兩山夾峙,孔道中通,雄關橫卧,城樓高聳,東面遼闊天空,西襯新安古城,其氣勢亦頗為壯觀。每當夜幕降臨,人跡斂息,寒星寥落,月上山頂,晚風蕭瑟,澗濤轟鳴,乘夜登臨,雖不聞古戰場聲聲刁斗,只這冷月寒光,風聲濤鳴,也足使人森森然如臨嚴陣。
可惜,它又經戰亂風火和風剝雨蝕,毀壞嚴重。現在僅存基層磚石結構平垛,有待重修。
8. 新安縣歷史遺產有哪些
新安縣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西部,地處北緯34°36′至北緯35°05′,東經111°53′至112°19′之間。北臨黃河,與濟源縣及山西省垣曲縣隔河相望;南與宜陽縣接壤;西與澠池縣及義馬市為鄰;東與孟津縣及洛陽市毗連。
新安歷為九朝古都洛陽畿地和西方門戶,地扼函關古道,東連鄭汴,西通長安,自古為中原要塞,軍事重地。當代,隴海鐵路及310國道、連霍高速公路橫貫東西,更成為連接祖國西北、華東及華北間的重要通道。
新安是河洛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有實物為證的歷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從秦時置縣推算,迄今也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早在幾十萬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里生息和繁衍,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和華夏文化。相傳黃帝、炎帝曾在這一帶活動,因而人們又稱新安為「表裡山河」、「帝王之鄉」、「華夏之祖」、「炎帝之根」。境內有多處仰韶文化遺址,有著名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最大的墓誌銘博物館——千唐志齋,還有漢函谷關、王喬洞、洞真觀等人文景觀。「詩聖」杜甫《三吏三別》中的《新安吏》就是寫於新安。
新安縣歷史遺產:
千唐志齋位於洛陽新安縣鐵門鎮西北隅,是辛亥革命元老、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張鈁先生所建,是中國唯一的墓誌銘博物館。
函谷關是中國古代重要的關隘之一,漢函谷關遺址位於新安縣城東500米的東關村,始建於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古代絲綢之路東起點的第一道門戶,2007年被國家確定為絲綢之路捆綁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青要山曾為軒轅皇帝「密都」,位於新安縣西北部,距洛陽市66公里。
9. 秦朝時期著名的函谷關現在在何處
公孫白馬則與戰國時哲學家、名家代表公孫龍有關。據記載,公孫龍騎馬過函谷關,關吏阻止他,只允許本人過關,而馬不可以過關。公孫龍質問到:「白馬並不是『馬』,怎能不讓過關呢?」守關者一時答不上來,只好讓其過關。此即有名的「白馬非馬論」。
函谷關所處的位置原是秦國的「邊疆」,對於秦國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許多重要的戰爭發生於此。到秦朝統一六國後,函谷關就失去了軍事防禦要塞的意義。相較而言,潼關的位置就顯得比函谷關更重要,其在軍事上的地位就逐漸代替了函谷關。到漢代,函谷關東遷,尤其是絲綢之路開辟後,自洛陽西去,漢函谷關為絲綢之路第一關,是往來絲路必經之道。函谷古道上的軍事關口,蛻變成絲綢之路上的財富之門與交往之門。西漢以降,函谷關為絲綢之路的繁榮鼎盛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2014年新安函谷關作為「絲綢之路第一關」,成功入選第 38 屆世界遺產大會絲綢之路文化遺產!
10. 新安縣歷史遺址改造
【南崗村遺址】
南崗村文化遺址位於新安縣城西10公里鐵門鎮東4公里的南崗村東南,北距隴海鐵路100米,南臨澗河300米,其地理坐標為東徑112度98分3秒,北緯34度45分7秒,海拔高度為287米,遺址總面積45000平方米,文化層厚度1.5米左右。從歷次調查及遺跡遺物來看,為河南龍山文化煤山期、二里頭文化、商文化類型,遺址西北角被群眾建房覆蓋,其餘保存完好。
1955年2月,洛陽地區文物管理委員會曾派員對該遺址作了調查。1978年6月,洛陽地區文物普查隊對該遺址進行普查,採集遺物標本有石斧、石鏟、大口尊殘片、鬲足、繩紋陶罐、鼎腿、高領罐口沿、各類灰陶、黑陶,形器有直口沿、反卷口沿、高領罐口沿、圓形口沿,紋飾有附加堆紋、劃紋、蘭紋,還有圓形鼎足扁形附加堆紋鼎足、鹿口角等,存入縣文管所庫房。1984年秋,洛陽市文物普查隊對該遺址進行了詳細的復查,採集的標本存入洛陽市文物工作隊。
據民國《新安縣志》記載,民國8年至10年瑞典人安特生曾在此挖掘。2001—2002年洛陽市與北京大學進行「伊洛河流域華夏文明起源環境背景研究」,洛陽市文物工作隊進行試發掘。
該遺址面積大,文化層堆積厚,包含物豐富,對研究商文化,探討夏文化具有重要價值。1963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平寨遺址] 高平寨遺址,位於新安縣城西7公里的高平寨村西的高台地上,其地理坐標為東徑112度98分5秒,北緯34度46分7秒,海拔高度290米。台地呈不規則三角形,台地斷崖下為群眾住宅,東部50米處為一澗河支流,310國道(原洛潼公路)從遺址北部穿過。遺址東部台地突出,西部較低平,文化層厚度1.5米左右。
遺址大體可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以仰韶文化為主,為主要區域,北部2500餘平方米,以龍山文化為主。
該遺址的南部區域為仰韶文化,面積大,包含物豐富,雖未經試掘和發掘,但從表面可以看到許多遺跡,在遺址表面有灰土,在斷崖處暴露有灰土層、灰坑、紅燒土。灰土層厚1.5米左右,灰坑呈圓形,底部直徑2米左右,灰土、灰坑中包含許多陶器碎片及少量的石器、蚌殼、螺殼等。遺物完整器物不多見,主要有陶器、石器,陶器包括盤、盆、缽、罐、斧、尖底瓶等,絕大多數是紅陶,紋飾除素麵外,還有彩繪、線紋、劃紋、弦紋、附加堆紋等,彩繪的顏色主要用黑色,也有少數用紅色的,主要繪在口沿和腹部,紋飾圖案基本上用條紋、渦紋、圓點紋、方格紡等組成。部分陶器帶有夾砂。石器有斧、鑿、鏟、彈丸、刮削器、磨棒等,這些石器多數為磨製,少數為打制。
該遺址面積大,包含物豐富,是一處主要的古文化遺址,對研究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有著重要的價值。1963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8年夏,洛陽地區文物普查隊對遺址進行普查,採集了實物標本。1984年,洛陽市文物普查隊一行5人對遺址進行復查,採集了實物標本。2001年8—9月新安縣文管所配合洛陽市文物工作隊進行考古發掘。
[安樂村遺址] 安樂村遺址位於新安縣城東4.5公里的安樂村西的台地上,西臨澗河,北靠丘嶺,北部50米處為隴海鐵路,南與310國道隔河相望。地理坐標為東徑112度9分5秒,北緯34度44分5秒,海拔高度為220—228米。遺址以村命名,南北長300米,東西寬220米,總面積為66000平方米。現為農田,保存基本完好。
1978年,洛陽地區組織文物普查隊對該遺址進行普查。1984年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新安縣文化廣播局組成普查隊對該遺址進行詳細普查。
該遺址未經發掘和試掘,但到處可以見暴露於地面的灰土及紅陶、灰陶碎片,在階地的斷面,暴露有10餘處灰坑,最大的口徑2米,最小的口徑0.6米。距南北大路5米處的1號灰坑,深1米,口徑2米,底徑1.5米,第一層為耕土層,厚度為0.3米;第二層為灰土層,厚度為0.4米,內有灰陶、磨光黑陶殘片,年代為龍山至商;第三層為褐土層,厚度為0.3米,內有紅陶缽殘片及褐紅尖底瓶殘片,年代為仰韶時期。
遺址的西部斷崖長300米,出河床高10米,斷崖上可見大小不一的灰坑、窖穴、紅燒土等,位於斷崖中部的一窖穴,距地表2米,口徑1.2米,底徑為1.5米,深2米,土為灰褐色,內含鹿角、獸骨、骨器及灰陶方格紋陶片、高領罐殘片。
調查中發現的石器有石斧、石鏟、石鑿、石鏃、石刮削器、石刀,長5.5、寬2.2、背厚0.4厘米的黑色新月形細石器僅見一件。
遺址中陶器遺物較多,按時代可分為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商代文化。仰韶文化陶器中多數為泥質紅陶,有少數粗夾砂灰褐陶,器形有陶缽、尖底瓶等,器表多為素麵,少量有彩繪紅衣、黑色或褐色的圓點條狀圖案,龍山文化陶器以灰陶為主,少量的磨光黑陶,器形有盆、平底器、鼎等,紋飾有方格紋、附加堆紡;商文化 陶器為泥質灰陶和夾砂陶,器形有高領罐、鬲、尊、盤等,紋飾有繩紋、弦紋、刻劃紋。
遺址西部斷崖處的窖穴中,遺存有獸骨若干塊,有牙齒、鹿角及骨錐,鹿角和骨錐有使用的痕跡。
該遺址面積大,文化層堆積厚,包含物豐富,對研究黃河流域原始社會的發展,探討夏商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1986年11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第二批保護單位。
[洞真觀] 洞真觀(王喬洞)位於新安縣西17.5公里的爛柯山西麓鐵門鎮玉梅村,道觀坐落於山根台地處。地理坐標為東徑112度35分,北緯37度45分,海拔高度350米。坐東向西,依山傍水,風光旖旎,環境優雅,是一處廟宇、石刻、壁畫共存一體,享譽豫西的道教聖地,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
洞真觀創建於元大德年間,佔地約80餘畝,現存面積6000餘平方米,分為兩區,古稱上下兩院,南為洞窟區,北為建築區。
洞窟區一帶為石灰岩質,石置水中可自升,俗稱「上水石」。洞窟鑿於斷崖處,現存5窟,其中最大的為「真人王喬仙洞」,洞口狹中寬,高約3-4米,面積30平方米,洞口左側嵌有石碑一通,大元大德五年歲次辛丑十一月下旬,王喬仙洞兼下院洞真觀主持純和子孫道先立。洞口上方有「石樹」碑刻一方,洞口內東壁鑲嵌元大德年間敕保道觀的皇帝聖旨碑,陰刻漢、八思巴文及皇帝印章。南北兩區現存豐題河南府爛柯山鐵斧詩碑、元成宗鐵穆耳聖旨碑、逢師一著碑、遊人題記碑及各時期重修碑記碑刻60餘通,1999年新安縣文管所對部分碑刻進行拓印整理。
洞真觀的整個建築區,自南而北為一中軸線,形成南北長,東西窄的格局,布局嚴緊,保存完好,建築范圍約3000平方米,分三進,前為山門,入內為三清殿,再進為官廳(二殿),後院為玉皇殿,兩側為道房。官廳東側為廂房,西側為王母殿、奶奶廟等基址。
山門是硬山式建築,三開間,內有壁畫4幅,山門與三清殿之間有一空地,中有古柏三株,其一乾枯。三清殿為觀內主要建築,平面呈長方形,進深三間,外圍東西長14.95米,南北寬11.1米,台基寬1米,高0.35米,殿內東西長13.7米,南北寬9.4米,高約10米,為木結構,歇山式。挑檐下一斗二拱,琉璃瓦覆面,脊飾陶獸及半浮雕牡丹,殿內立柱八根,直徑0.5米。全部結構皆用斗拱的巧妙銜接和精確的榫卯技術承託了整個殿堂屋頂的重量。
三清殿內四壁繪畫24幅壁畫,壁畫除1幅脫落外,23幅顏色雖有褪落,但輪廓清晰,內容豐富,有三教合一、護法神像、山水、花鳥、人物、題款等。從一幅博古圖中咸豐十年三月銀票,可斷其繪制的年代。同時在屋架結構的樑上繪有龍、雲紋等圖案。另外,在玉皇殿的牆壁上也有繪有壁畫,未經整理。
據民國《新安老縣志》載,明成化、清乾隆、咸豐年間均重修。
洞真觀是一處保存較完整的古代建築,碑刻內容豐富,壁畫藝術精湛,都有著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2000年9月,公布為省級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新安函谷關遺址] 漢函谷關位於新安縣城東1華里城關鎮東關村,坐西面東,背奎樓仰八陡,挾青龍與鳳凰,南北兩山對峙,關居谷中,澗河從關南繞過,與關前澗水交匯北折東流。今隴海鐵路、310國道貫穿左右,更顯交通之要塞。
漢函谷關始建於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為西漢樓船將軍楊仆所建。楊仆生活在漢武帝劉徹時期,一生戎馬倥傯,南北征戰,追隨武帝開疆拓土,彈壓部族叛亂,為西漢立下了汗馬功勞。楊仆祖籍新安縣鐵門鎮玉梅村,遠離京都,去秦關三百里,而恥為關外民,因此上書武帝,以家財為資,徙東關。武帝亦好廣闊,應許,乃廢「秦關」為弘農,遷「函谷關」於新安縣城東。
漢函谷關現為1923年重修,磚石結構,分為三層,殘高15米,底部關壇高9米,南北25米,東西20米。壇下為4米寬、7米高、深18.4米的拱式東西通道,下部七層用岩石,有「一尺二寸、七寸」字樣,上部用青磚徹券,三復三券,洞東出口安裝有大門肘眼。東西門均有對聯,東門對聯「功始將梁今附驥,我為尹喜誰騎牛」,西門對聯「勝跡漫詢周柱始,雄關重睹漢樓船」。關額「漢函谷關」為康有為手筆。關壇上建有兩層關樓,一層為四面相通拱式門洞;二層為二門二窗。關前百米處左右仿「秦關」築有「雞鳴」、「望氣」二台,兩台間距50米,現存台高15米,夯土層厚8公分左右,包含有漢代瓦片。另外,在關一帶還發現有「關」字瓦當石刻、石磨等遺物。
東漢王朝定都洛陽,漢關就成了洛都通往長安的西大門,曾置八關都尉,以備黃巾,為洛陽八關之首,常有重兵守關。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十月,改漢關為通洛防,大興土木予以修繕,大將賀若敦(洛陽人)為中州刺史,鎮宋關防。唐顯慶五年(660年)曾在漢關附近興建合壁宮,為供帝後游樂的別墅。「函關曉月」曾為新安八景之一。
漢函谷關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況且靈寶之秦關已沒於水中,不復存在,唯此關獨存,可謂中原地區唯一一處保存較好、價值最高的古關要塞,對研究中國古代歷史、地理、軍事諸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2000年9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