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旅行游記
① 中外著名探險家故事
波利比奧斯
波利比奧斯是一位希臘軍人,對歷史學的興趣引導他加入到探險的行列之中。在大約60歲的時候,他開始研究和撰寫羅馬帝國史。波利比奧斯是一位歷史學家,他親眼目睹了他書中所描述的地方和事件。例如,他經歷了公元前146年北非迦太基城的毀滅。
波利比奧斯欲闡明一個國家的歷史是如何影響它周圍國家的。他並不只是依據自己的見解或其他人的著作。他開始了一系列的旅行,到了小亞細亞、埃及、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一路探究羅馬帝國向外擴張的原因。他重視資料的收集,為以後的歷史學家們如何從事歷史研究提供了一種方法。波利比奧斯沒有去探測未知的地區,而是徹底調查了羅馬帝國如何建立起來的實情。
波利比奧斯撰寫的歷史著作共40卷,其中只有5卷原著(他整套著作的寫作計劃)保存了下來。但許多年來,其他各卷的部分篇章已被發現並重印。
左圖:這幅出自羅馬龐培城的壁畫,展示了一座靠近海邊的教堂。波利比奧斯在航行途中一定常常看到這種景色。
迦太基統帥漢尼拔在遠征羅馬途中翻越阿爾卑斯山,是羅馬歷史上最著名的傳奇故事之一。為了驗證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感受漢尼拔軍隊所面臨的境況,波利比奧斯親自作了一次旅行。
斐爾南·德·麥哲倫
死亡剝奪了斐爾南·德·麥哲倫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環球航行探險家的榮譽。1480年,他出生於葡萄牙。在奉西班牙國王之命,率領探險隊尋找到通往東印度群島的香料群島這一西行路線之前,他曾花了幾年工夫學習航海。1519年9月,配備著約250名船員的5艘船啟航了。
西行橫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風平浪靜,但後來情形開始惡化。船隊中有一艘船在阿根廷巴塔哥 尼亞海岸外,遇風暴失事。接著麥哲倫手下的幾名船長密謀 反對他。有一艘船調頭返航。麥哲倫將謀 反者中的一名處死,將兩名棄留在荒涼的海灘上後,又揚帆啟航。
左圖:在這幅1650年的地圖上,標有分隔南美洲大陸和火地島的麥哲倫海峽。
剩下的3艘船繼續航行,通過一條將南美洲大陸和南端火地開的狹窄海峽。這條海峽現稱為麥哲倫海峽。這3艘船在橫渡太平洋時供應品短缺,但比這更糟糕的事接踵而至。
當船隊抵達馬里亞納群島時,當地居民向他們發起了攻擊。在一次與菲律賓麥克坦島上部落的交戰中,麥哲倫陣亡。最後,一艘在胡安·塞巴斯蒂安·德爾·卡諾船長率領下的「維多利亞號」於1522年9月回到了西班牙。一次環球航行終於宣告結束,但失去了它的率領者。
太平洋這一名稱是斐爾南·德·麥哲倫起的[巴爾沃亞稱它為「大南海」]。遠航隊一駛過驚濤駭浪的麥哲倫海峽,便發現海面平靜,風勢穩定、平和,一路載送他們西行。這正是麥哲倫所斷定的和平之洋,即太平洋。
胡安·塞巴斯蒂安·德爾·卡諾
當斐爾南·德·麥哲倫在他史詩般的環球航行途中被人殺害後,胡安·塞巴斯安蒂安·德爾·卡諾接管了這支探險隊。
左圖:這幅世界地圖繪於15世紀,當時德爾·卡諾尚未遠航歸來。
德爾·卡諾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西班牙水手。當麥哲倫的探險隊於1519年啟航時,他擔任5艘船中一艘船的船長,但他也是途中暴動的主謀之一。德爾·卡諾後因未敗露而倖免於難。
麥哲倫死後,德爾·卡諾面臨著一個難題:出發時的250人只剩下了108人,這么少的人難以配備留下3艘船。因此,德爾·卡諾決定燒掉一艘船,然後他們經香料群島(即今馬魯古群島—譯注)回國。另一艘「特里尼達特號」決定向東行駛,返回美洲。德爾·卡諾他們最後只剩下18個人,於1522年9月回到家鄉,這時距啟程之日差不多已有3年時間。
盡管與麥哲倫一起有過一段可怕的經歷,胡安·塞巴斯蒂安·德爾·卡諾於1526年再度出海航行,駛往香料島。這次遠征的目的是運回值錢的香料,但運氣不佳。遠征隊隊長在途中死亡,由德爾·卡諾接任。但他自己也在途中去世。
公元1451~公元1506
哥倫布在尋找由西歐通往亞洲的西行之路時無意中發現了美洲大陸。這對世界歷史的影響比他本人可能預料的還要大。他的這一發現是歷史上一個重大轉折點,開創了在新大陸開發和殖民的新紀元。當時歐洲人口正在膨脹,有了這一發現,歐洲人就有了可以定居的兩個新大陸,就有了能使歐洲經濟發生改觀的礦藏資源和原材料。這一發現,導致了美國印地安人文明的毀滅。從長遠的觀點來看,還致使西半球上出現了一些新的國家。這些國家與曾在該地區定居的各個印地安部落截然不同,它們極大地影響著舊大陸的各個國家。
哥倫布事跡的梗概是眾所周知的。1451年他出生在義大利熱耶亞。長大後當上了艦長,是一名技術嫻熟的航海家。他終於確信西起大西洋是可以找到一條通往東亞的切實可行的航海路線的。他堅決要把這種設想變成現實。他終於說服了伊莎貝拉一世女皇,女皇為他的探險航行提供了經費。
他的大小船隻於1492年 8月 3日由西班牙啟航,第一站到了位於非洲海岸線附近的卡那利群島。9月6日從該島出發向西航行。這是一個漫長的航程,水手們感到萬分恐懼,想要返航,但是哥倫布堅持繼續前進,1492年10月12日陸地才顯現在他們的視野里。
翌年3月哥倫布返回西班牙。這位凱旋而歸的探險家被授予最高的榮譽。隨後他又進行了三次橫渡大西洋的航行,妄圖找到直接通往中國或日本的航線。哥倫布堅持認為他找到了一條通往東亞的道路,大多數人早已認識到那不是通往東亞的道路,而他還是以為自己是正確的。
伊莎貝拉向哥倫布許諾,他可以做他所發現的任何陸地的總督。但是作為一個行政官他是不稱職的,最後被撤職,帶著鐐銬被遣送回西班牙。在西班牙他很快就得到了釋放,但是沒有再讓他擔當任何官職。普遍謠傳說他在貧困中喪生,這是毫無根據的。1506年他去世時相當富裕。
顯然哥倫布的首次航行對歐洲歷史具有革命性的影響,甚至比對美洲大陸的影響還要大。1492年是每個學童都知道的年份。但是把哥倫布在此冊中排得這樣高,很可能會有幾種反對意見。
一種反對意見是:哥倫布不是發現新大陸的第一個歐洲人。海盜水手雷弗·艾利克遜早在他幾百年前就到達了美國。似乎可以相信,在這個海盜水手和哥倫布期間,還有其他幾位歐洲人穿越過大西洋。但是從歷史上來看,雷弗·艾利克遜相對說來是個無足輕重的人物。有關他的發現的消息從未被廣為流傳過,也沒有引起歐洲和美國發生過任何大變化。但是哥倫布發現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歐洲。在他返回後的幾年內,就有許多次到新大陸的探險行程,於是征服新領土,在新領土上殖民的活動開始了,這些都是他的發現所引起的直接結果。
與本書中的一些其他人物一樣,哥倫布的要害處是即使沒有他,他的發現別人也會做出。十五世紀的歐洲已成為一塊人心鼎沸的土地:通商貿易向四處發展,不可避免地要出現探險活動。事實上,葡萄牙人在哥倫布以前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一直在積極地尋找一條通往印度群島的新道路。
似乎確實有可能歐洲人遲早都會發現美國,甚至也有可能不會推遲很長時間。但是如果說不是哥倫布在1492年的那次探險,而是法國人或英國人在1510年最先發現了美國,隨後的發展就會迥然不同。
可能出現的第三種反對意見是在哥倫布航海之前,許多十五世紀的歐洲人就已經知道地球是圓的。這個學說在許多世紀以前就由希臘哲學家們提出過,又得到了亞里士多德的堅決贊成,因而是會得到十四世紀受過教育的歐洲人承認的。不過哥倫布並不因證明地球是圓的而聞名(事實上在這方面他並沒有真正成功),而是因發現了新大陸而聞名的。十五世紀的歐洲人和亞里士多德都不知道美洲大陸的存在。
哥倫布的性格並不完全為世人所喜愛。他格外貪婪。事實上他一時不能說服伊莎貝拉給他提供經費的重要原因是因為他貪得無厭,總是討價還價。另外他對待印地安人殘酷到了難以想像的程度。盡管如此,用今天的道德標准來評論他可能是不公平的。但這不是一部歷史上品格最高尚的人物冊,而是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冊。依這一標准,哥倫布應該名列前茅。
鄭和簡介 鄭和(公元1371-1435年)本姓馬,小字三保,雲南昆陽(今昆明市晉寧縣)人,鄭和約於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由於信仰伊斯蘭教的原因,幼年時的鄭和已開始學習伊斯蘭教的教義和教規。鄭和父親與祖父均曾朝拜過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熟悉遠方異域、海外各國的情況。從父親與祖父的言談中,年少的鄭和已對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而父親為人剛直不阿、樂善好施、不圖回報的秉性也在鄭和的頭腦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記憶。1382年元朝統一雲南戰爭後,鄭和給帶到南京,受閹,作了宦官後被分到北平,在燕王府服役,成為朱棣的近侍。鄭和在燕王府期間,因為學習刻苦、聰明伶俐、才智過人、勤勞謹慎,取得了燕王的信任,被朱棣選在身邊作為貼身侍衛。此時的鄭和本身所具有的優秀光榮傳統和領袖才能開始逐漸顯露,在長達四年之久的"靖難之役"中,鄭和跟隨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戰,參加了多次戰斗,建立了許多戰功,成為朱棣奪取政權即位稱帝的主要功臣之一,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之後,對跟隨自己多年的武將文臣大都提升重用。其中也包括身為宦官的鄭和,朱棣賜"鄭"姓與鄭和,又將其升遷為內官監太監,由於鄭和又名"三保",所以人們也叫"三保太監"。當時印度洋沿岸國家大都信仰伊斯蘭教,南亞許多國家則信仰佛教,由於鄭和信奉伊斯蘭教,懂航海,又擔任內宮大太監,因此,明成祖選拔他擔任正使,率船隊出海。鄭和下西洋,比其他國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鄭和船隊超過二百艘,其寶船的載送量達到一千多噸,船隊總人數達二萬多人。鄭和不愧是一位偉大的航海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145l-1506年)是西班牙著名航海家,是地理大發現的先驅者。哥倫布年輕時就是地園說的信奉者,他十分推祟曾在熱那亞作過監獄的馬可.波羅,立志要做一個航海家。他在1492年到1502年間四次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大陸,他也因此成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哥倫布是個義大利人,自幼熱愛航海冒險。他讀過《馬可 波羅游記》,十分想往印度和中國。當時,地圓說已經很盛行,哥倫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後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等國國王請求資助,以實現他向西航行到達東方國家的計劃,都遭拒絕。一方面,地圓說的理論尚不十分完備,許多人不相信,把哥倫布看成江湖騙子。一次,在西班牙關於哥倫布計劃的專門的審查委員會上,一位委員問哥倫布:即使地球是圓的,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回到出發港,那麼有一段航行必然是從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麼能爬上來呢?對此問題,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哥倫布也只有語塞。另一方面,當時,西方國家對東方物質財富 求除傳統的絲綢、瓷器、茶葉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黃金。其中香料是歐洲人起居生活和飲食烹調必不可少的材料, 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產。當時,這些商品主要經傳統的海、陸聯運商路運輸。經營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團也極力反對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計劃。哥倫布為實現自己的計劃,到處游說了十幾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後慧眼識英雄,她說服了國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資助哥倫布,使哥倫布的計劃才得以實施。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受西班牙國王派遣,帶著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的國書,率 三艘百十來噸的帆船,從西班牙巴羅斯港楊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經七十晝夜的艱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終於發現了陸地。哥倫布以為到達了印度。後來知道,哥倫布登上的這塊土地,屬於現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馬群島,他當時為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1493年3月15日,哥倫布回到西班牙。此後他又三次重復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許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後來,一個叫做亞美利哥的義大利學者,經過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倫布到達的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個原來不為人知的新的大陸。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但是,這塊大陸卻用證實它是新大陸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亞美利加洲。後來,對於誰最早發現美洲不斷出現各種微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結論是不容置疑的。這是因為當時,歐洲乃至亞洲、非洲整個舊大陸的人們確實不知大西洋彼岸有此大陸。至於誰最先到達美洲,則是另外的問題,因為美洲土著居民本身就是遠古時期從亞洲遷徙過去的。中國、大洋洲的先民航海到達美洲也是極為可能的,但這些都不能改變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事實。 哥倫布的遠航是大航海時代的開端。新航路的開辟,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它使海外貿易的路線由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從那以後,西方終於走出了中世紀的黑暗,開始以不可阻擋之勢崛起於世界, 並在之後的幾個世紀中,成就海上霸業。一種全新的工業文明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
② 土耳其個人旅遊簽證怎麼辦理,求各位大蝦指教
土耳其的簽證有效期和停留期都是由領館定的。申請時間一般是,12個工作日,不需要
上海領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的要在上海辦理。
您要准備以下材料:
一、護照原件:
1、有效期6個月以上的護照;
2、請在護照最後一頁須簽名(中文姓名)
3、護照至少2張連續頁碼空白頁(該頁與該頁反面)
4、持換發護照者,需同時提供所有舊護照原件.
二、照片:兩寸白底或者藍底免冠彩照2張
三、名片:1張
四、營業執照:公司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五、身份證:正反面身份證復印件1份
六、在職證明:
1、中方公司在職證明原件1份
2、須有公司地址,電話,傳真,商務訪問目的,批准准假證明,停留時間,按期返回中國的保證,申請人姓名,性別,護照號碼,出生年月,職務,月薪,身份證號碼
3、須用正規的公司抬頭信箋列印;負責人簽名,加蓋公司公章
七、經濟證明:
1、存摺原件及復印件,以及相對應的銀行存款證明
2、如無存摺原只有卡,請到銀行開具存款證明以近半年的歷史交易清單,清單必須顯示申請人的姓名,並且列印到當前日期
3、切勿在最後突然存入大額款項;無論是定期或活期存摺,存款越多越好;最好能夠提供工資卡的記錄
4、其他財產:房產證、汽車行駛證、股票、銀行對帳單(原件並蓋章)
==========================================================================
希望能幫到您~~~~
③ 求兩個中外探險家的故事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有位神奇的探險家,他們的探險行動,也許改變了整個世界!
在今天看來,這些小故事和那些可怕的經歷更像一部系列劇(其中的一些,確實被拍成了電影或電視):無論是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還是在乾旱炎熱的沙漠里,這6位無畏的探險家,勇敢地面對一切,最終發現了地球上那些原來沒有人知道的地方。
如果你認為他們沒什麼了不起——只不過是有人與獅子搏鬥,有人吞下老鼠……那麼,如果有膽量的話,你也去探險吧! ……
龐斯•德•利昂:發現「陽光國度」
探險成果:發現佛羅里達
時 間:1513年 ……
曾經有一個傳說,有一眼泉水叫做不老泉,第一個嘗到不老泉的人,將得到財富、名譽和再次年輕的機會。但問題是,沒有人知道這傳說中的泉水到底在哪裡。
西班牙探險家龐斯•德•利昂從南美洲啟航,一直走到土耳其島和聖•薩瓦多島,也沒有找到。雖然龐斯沒有找到不老泉,但是,作為第一個踏上這片土地、並將它命名為「Pascua Florida」(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佛羅里達)的歐洲人,他的確獲得了財富和名譽。
馬克•波羅:走進中國
探險成果:最早考察中國的歐洲人之一
時 間:始於1271年
在中世紀,當其他小夥伴還沉迷於彈子游戲時,馬可•波羅的父親和叔叔問他:要不要同他們一起騎馬從義大利旅行到中國。現在,讓我們看看真正不可思議的事吧:這個熱愛冒險的17歲男孩,竟然毫不猶豫答應了!
馬可說,在旅行中,他在沙漠里彷彿聽到了死神的召喚。但是,當他到達龐大而輝煌的元大都(元朝首都)時,他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一切都那麼神奇:可以買東西的紙(幣)、色彩艷麗的紋身,像神話中獨角獸一樣的犀牛…
馬可把這次旅行寫成了一本很受歡迎的書《馬可•波羅游記》。後來,就是這本書喚起了另一名義大利青年的冒險精神,他就是:克里斯多福•哥倫布。
佛迪南•麥哲倫:環球旅行
探險成果:進行了第一次環球航行
時 間:始於1519年
在佛迪南•麥哲倫的時代,人們相信地球是圓的,但是,卻沒有一個人通過環球旅行來證明這個事實。於是,證明地球形狀這件事,就成了麥哲倫義不容辭的責任。
可怕的暴風雨幾乎使他的船隊覆沒。由於食品短缺,他和他的隊員們不得不拿船上的老鼠充飢。3年過去了,只有5艘船勝利到達終點,就是這些船帶回了第一批環球航行的勇士們。
大衛•立文斯頓:「闖」入非洲
探險成果:第一次考察了中部非洲
時 間:1841年至1873年
對於蘇格蘭博士、傳教士大衛•立文斯頓來說,穿越非洲的沙漠、雨林和荒山,意味著實現了他自己的夢想。他曾與獅子搏鬥並差點失去一條手臂;他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之一,並以英國女王的名字將它命名為「維多利亞」。
他在尋找尼羅河源頭的路上失明了。5年後,新聞記者亨利•斯丹在一個小茅屋前找到了立文斯頓博士,並提出了著名的口號:「立文斯頓博士,我想我做!」這句口號,激勵了無數後來的探險家。
羅伯特•皮爾瑞:到達北極
探險成果:最早到達北極
時 間:1909年
羅伯特•皮爾瑞和他信賴的夥伴馬瑟•漢森(另一個天才探險家),以及其他4名隊員一起向北前進。前往北極的途中,他們鏟除了15米高的冰峰,忍受著極其寒冷的天氣,遭遇過漫無邊際的大霧——那大霧彷彿是整個北美大草原燃燒冒出的黑煙。
當他們最終到達北極時,衣衫破爛的皮爾瑞激動萬分,他揮舞著妻子親手縫制的美國國旗,真實地感覺到自己正站在世界的頂端。
羅德•阿蒙森:到達南極
探險成果:最早到達南極
時 間:1911年
在向北極航行的途中,羅德•阿蒙森突然決定前往南極。因為他認為,比起考察已經被開發的土地,成為首先到達南極的人更「酷」。「我將在那裡戰勝你!」阿蒙森把這個消息傳給了他的競爭者——正在前往南極途中的探險家羅伯特•斯科特。
在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阿蒙森靠狗拖著雪橇在冰雪覆蓋的荒原上滑行。事實證明,這簡直是絕妙的主意。因為,斯科特選擇了小馬做交通工具,結果糟透了,馬蹄在雪地上不停地打滑。最後,阿蒙森比斯科特早四個星期到達南極。
波利比奧斯是一位希臘軍人,對歷史學的興趣引導他加入到探險的行列之中。在大約60歲的時候,他開始研究和撰寫羅馬帝國史。波利比奧斯是一位歷史學家,他親眼目睹了他書中所描述的地方和事件。例如,他經歷了公元前146年北非迦太基城的毀滅。
波利比奧斯欲闡明一個國家的歷史是如何影響它周圍國家的。他並不只是依據自己的見解或其他人的著作。他開始了一系列的旅行,到了小亞細亞、埃及、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一路探究羅馬帝國向外擴張的原因。他重視資料的收集,為以後的歷史學家們如何從事歷史研究提供了一種方法。波利比奧斯沒有去探測未知的地區,而是徹底調查了羅馬帝國如何建立起來的實情。
波利比奧斯撰寫的歷史著作共40卷,其中只有5卷原著(他整套著作的寫作計劃)保存了下來。但許多年來,其他各卷的部分篇章已被發現並重印。
左圖:這幅出自羅馬龐培城的壁畫,展示了一座靠近海邊的教堂。波利比奧斯在航行途中一定常常看到這種景色。
迦太基統帥漢尼拔在遠征羅馬途中翻越阿爾卑斯山,是羅馬歷史上最著名的傳奇故事之一。為了驗證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感受漢尼拔軍隊所面臨的境況,波利比奧斯親自作了一次旅行。
斐爾南•德•麥哲倫
死亡剝奪了斐爾南•德•麥哲倫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環球航行探險家的榮譽。1480年,他出生於葡萄牙。在奉西班牙國王之命,率領探險隊尋找到通往東印度群島的香料群島這一西行路線之前,他曾花了幾年工夫學習航海。1519年9月,配備著約250名船員的5艘船啟航了。
西行橫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風平浪靜,但後來情形開始惡化。船隊中有一艘船在阿根廷巴塔哥 尼亞海岸外,遇風暴失事。接著麥哲倫手下的幾名船長密謀 反對他。有一艘船調頭返航。麥哲倫將謀 反者中的一名處死,將兩名棄留在荒涼的海灘上後,又揚帆啟航。
左圖:在這幅1650年的地圖上,標有分隔南美洲大陸和火地島的麥哲倫海峽。
剩下的3艘船繼續航行,通過一條將南美洲大陸和南端火地開的狹窄海峽。這條海峽現稱為麥哲倫海峽。這3艘船在橫渡太平洋時供應品短缺,但比這更糟糕的事接踵而至。
當船隊抵達馬里亞納群島時,當地居民向他們發起了攻擊。在一次與菲律賓麥克坦島上部落的交戰中,麥哲倫陣亡。最後,一艘在胡安•塞巴斯蒂安•德爾•卡諾船長率領下的「維多利亞號」於1522年9月回到了西班牙。一次環球航行終於宣告結束,但失去了它的率領者。
太平洋這一名稱是斐爾南•德•麥哲倫起的[巴爾沃亞稱它為「大南海」]。遠航隊一駛過驚濤駭浪的麥哲倫海峽,便發現海面平靜,風勢穩定、平和,一路載送他們西行。這正是麥哲倫所斷定的和平之洋,即太平洋。
胡安•塞巴斯蒂安•德爾•卡諾
當斐爾南•德•麥哲倫在他史詩般的環球航行途中被人殺害後,胡安•塞巴斯安蒂安•德爾•卡諾接管了這支探險隊。
左圖:這幅世界地圖繪於15世紀,當時德爾•卡諾尚未遠航歸來。
德爾•卡諾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西班牙水手。當麥哲倫的探險隊於1519年啟航時,他擔任5艘船中一艘船的船長,但他也是途中暴動的主謀之一。德爾•卡諾後因未敗露而倖免於難。
麥哲倫死後,德爾•卡諾面臨著一個難題:出發時的250人只剩下了108人,這么少的人難以配備留下3艘船。因此,德爾•卡諾決定燒掉一艘船,然後他們經香料群島(即今馬魯古群島—譯注)回國。另一艘「特里尼達特號」決定向東行駛,返回美洲。德爾•卡諾他們最後只剩下18個人,於1522年9月回到家鄉,這時距啟程之日差不多已有3年時間。
盡管與麥哲倫一起有過一段可怕的經歷,胡安•塞巴斯蒂安•德爾•卡諾於1526年再度出海航行,駛往香料島。這次遠征的目的是運回值錢的香料,但運氣不佳。遠征隊隊長在途中死亡,由德爾•卡諾接任。但他自己也在途中去世。
公元1451~公元1506
哥倫布在尋找由西歐通往亞洲的西行之路時無意中發現了美洲大陸。這對世界歷史的影響比他本人可能預料的還要大。他的這一發現是歷史上一個重大轉折點,開創了在新大陸開發和殖民的新紀元。當時歐洲人口正在膨脹,有了這一發現,歐洲人就有了可以定居的兩個新大陸,就有了能使歐洲經濟發生改觀的礦藏資源和原材料。這一發現,導致了美國印地安人文明的毀滅。從長遠的觀點來看,還致使西半球上出現了一些新的國家。這些國家與曾在該地區定居的各個印地安部落截然不同,它們極大地影響著舊大陸的各個國家。
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有6位神奇的探險家,他們的探險行動,也許改變了整個世界!
在今天看來,這些小故事和那些可怕的經歷更像一部系列劇(其中的一些,確實被拍成了電影或電視):無論是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還是在乾旱炎熱的沙漠里,這6位無畏的探險家,勇敢地面對一切,最終發現了地球上那些原來沒有人知道的地方。
如果你認為他們沒什麼了不起——只不過是有人與獅子搏鬥,有人吞下老鼠……那麼,如果有膽量的話,你也去探險吧! ……
龐斯•德•利昂:發現「陽光國度」
探險成果:發現佛羅里達
時 間:1513年 ……
曾經有一個傳說,有一眼泉水叫做不老泉,第一個嘗到不老泉的人,將得到財富、名譽和再次年輕的機會。但問題是,沒有人知道這傳說中的泉水到底在哪裡。
西班牙探險家龐斯•德•利昂從南美洲啟航,一直走到土耳其島和聖•薩瓦多島,也沒有找到。雖然龐斯沒有找到不老泉,但是,作為第一個踏上這片土地、並將它命名為「Pascua Florida」(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佛羅里達)的歐洲人,他的確獲得了財富和名譽。
馬克•波羅:走進中國
探險成果:最早考察中國的歐洲人之一
時 間:始於1271年
在中世紀,當其他小夥伴還沉迷於彈子游戲時,馬可•波羅的父親和叔叔問他:要不要同他們一起騎馬從義大利旅行到中國。現在,讓我們看看真正不可思議的事吧:這個熱愛冒險的17歲男孩,竟然毫不猶豫答應了!
馬可說,在旅行中,他在沙漠里彷彿聽到了死神的召喚。但是,當他到達龐大而輝煌的元大都(元朝首都)時,他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一切都那麼神奇:可以買東西的紙(幣)、色彩艷麗的紋身,像神話中獨角獸一樣的犀牛…
馬可把這次旅行寫成了一本很受歡迎的書《馬可•波羅游記》。後來,就是這本書喚起了另一名義大利青年的冒險精神,他就是:克里斯多福•哥倫布。
佛迪南•麥哲倫:環球旅行
探險成果:進行了第一次環球航行
時 間:始於1519年
在佛迪南•麥哲倫的時代,人們相信地球是圓的,但是,卻沒有一個人通過環球旅行來證明這個事實。於是,證明地球形狀這件事,就成了麥哲倫義不容辭的責任。
可怕的暴風雨幾乎使他的船隊覆沒。由於食品短缺,他和他的隊員們不得不拿船上的老鼠充飢。3年過去了,只有5艘船勝利到達終點,就是這些船帶回了第一批環球航行的勇士們。
大衛•立文斯頓:「闖」入非洲
探險成果:第一次考察了中部非洲
時 間:1841年至1873年
對於蘇格蘭博士、傳教士大衛•立文斯頓來說,穿越非洲的沙漠、雨林和荒山,意味著實現了他自己的夢想。他曾與獅子搏鬥並差點失去一條手臂;他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之一,並以英國女王的名字將它命名為「維多利亞」。
他在尋找尼羅河源頭的路上失明了。5年後,新聞記者亨利•斯丹在一個小茅屋前找到了立文斯頓博士,並提出了著名的口號:「立文斯頓博士,我想我做!」這句口號,激勵了無數後來的探險家。
羅伯特•皮爾瑞:到達北極
探險成果:最早到達北極
時 間:1909年
羅伯特•皮爾瑞和他信賴的夥伴馬瑟•漢森(另一個天才探險家),以及其他4名隊員一起向北前進。前往北極的途中,他們鏟除了15米高的冰峰,忍受著極其寒冷的天氣,遭遇過漫無邊際的大霧——那大霧彷彿是整個北美大草原燃燒冒出的黑煙。
當他們最終到達北極時,衣衫破爛的皮爾瑞激動萬分,他揮舞著妻子親手縫制的美國國旗,真實地感覺到自己正站在世界的頂端。
羅德•阿蒙森:到達南極
探險成果:最早到達南極
時 間:1911年
在向北極航行的途中,羅德•阿蒙森突然決定前往南極。因為他認為,比起考察已經被開發的土地,成為首先到達南極的人更「酷」。「我將在那裡戰勝你!」阿蒙森把這個消息傳給了他的競爭者——正在前往南極途中的探險家羅伯特•斯科特。
在世界上最冷的地方,阿蒙森靠狗拖著雪橇在冰雪覆蓋的荒原上滑行。事實證明,這簡直是絕妙的主意。因為,斯科特選擇了小馬做交通工具,結果糟透了,馬蹄在雪地上不停地打滑。最後,阿蒙森比斯科特早四個星期到達南極。
波利比奧斯是一位希臘軍人,對歷史學的興趣引導他加入到探險的行列之中。在大約60歲的時候,他開始研究和撰寫羅馬帝國史。波利比奧斯是一位歷史學家,他親眼目睹了他書中所描述的地方和事件。例如,他經歷了公元前146年北非迦太基城的毀滅。
波利比奧斯欲闡明一個國家的歷史是如何影響它周圍國家的。他並不只是依據自己的見解或其他人的著作。他開始了一系列的旅行,到了小亞細亞、埃及、義大利、法國和西班牙,一路探究羅馬帝國向外擴張的原因。他重視資料的收集,為以後的歷史學家們如何從事歷史研究提供了一種方法。波利比奧斯沒有去探測未知的地區,而是徹底調查了羅馬帝國如何建立起來的實情。
波利比奧斯撰寫的歷史著作共40卷,其中只有5卷原著(他整套著作的寫作計劃)保存了下來。但許多年來,其他各卷的部分篇章已被發現並重印。
左圖:這幅出自羅馬龐培城的壁畫,展示了一座靠近海邊的教堂。波利比奧斯在航行途中一定常常看到這種景色。
迦太基統帥漢尼拔在遠征羅馬途中翻越阿爾卑斯山,是羅馬歷史上最著名的傳奇故事之一。為了驗證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感受漢尼拔軍隊所面臨的境況,波利比奧斯親自作了一次旅行。
斐爾南•德•麥哲倫
死亡剝奪了斐爾南•德•麥哲倫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環球航行探險家的榮譽。1480年,他出生於葡萄牙。在奉西班牙國王之命,率領探險隊尋找到通往東印度群島的香料群島這一西行路線之前,他曾花了幾年工夫學習航海。1519年9月,配備著約250名船員的5艘船啟航了。
西行橫渡大西洋至巴西的一路上風平浪靜,但後來情形開始惡化。船隊中有一艘船在阿根廷巴塔哥 尼亞海岸外,遇風暴失事。接著麥哲倫手下的幾名船長密謀 反對他。有一艘船調頭返航。麥哲倫將謀 反者中的一名處死,將兩名棄留在荒涼的海灘上後,又揚帆啟航。
左圖:在這幅1650年的地圖上,標有分隔南美洲大陸和火地島的麥哲倫海峽。
剩下的3艘船繼續航行,通過一條將南美洲大陸和南端火地開的狹窄海峽。這條海峽現稱為麥哲倫海峽。這3艘船在橫渡太平洋時供應品短缺,但比這更糟糕的事接踵而至。
當船隊抵達馬里亞納群島時,當地居民向他們發起了攻擊。在一次與菲律賓麥克坦島上部落的交戰中,麥哲倫陣亡。最後,一艘在胡安•塞巴斯蒂安•德爾•卡諾船長率領下的「維多利亞號」於1522年9月回到了西班牙。一次環球航行終於宣告結束,但失去了它的率領者。
太平洋這一名稱是斐爾南•德•麥哲倫起的[巴爾沃亞稱它為「大南海」]。遠航隊一駛過驚濤駭浪的麥哲倫海峽,便發現海面平靜,風勢穩定、平和,一路載送他們西行。這正是麥哲倫所斷定的和平之洋,即太平洋。
胡安•塞巴斯蒂安•德爾•卡諾
當斐爾南•德•麥哲倫在他史詩般的環球航行途中被人殺害後,胡安•塞巴斯安蒂安•德爾•卡諾接管了這支探險隊。
左圖:這幅世界地圖繪於15世紀,當時德爾•卡諾尚未遠航歸來。
德爾•卡諾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西班牙水手。當麥哲倫的探險隊於1519年啟航時,他擔任5艘船中一艘船的船長,但他也是途中暴動的主謀之一。德爾•卡諾後因未敗露而倖免於難。
麥哲倫死後,德爾•卡諾面臨著一個難題:出發時的250人只剩下了108人,這么少的人難以配備留下3艘船。因此,德爾•卡諾決定燒掉一艘船,然後他們經香料群島(即今馬魯古群島—譯注)回國。另一艘「特里尼達特號」決定向東行駛,返回美洲。德爾•卡諾他們最後只剩下18個人,於1522年9月回到家鄉,這時距啟程之日差不多已有3年時間。
盡管與麥哲倫一起有過一段可怕的經歷,胡安•塞巴斯蒂安•德爾•卡諾於1526年再度出海航行,駛往香料島。這次遠征的目的是運回值錢的香料,但運氣不佳。遠征隊隊長在途中死亡,由德爾•卡諾接任。但他自己也在途中去世。
公元1451~公元1506
哥倫布在尋找由西歐通往亞洲的西行之路時無意中發現了美洲大陸。這對世界歷史的影響比他本人可能預料的還要大。他的這一發現是歷史上一個重大轉折點,開創了在新大陸開發和殖民的新紀元。當時歐洲人口正在膨脹,有了這一發現,歐洲人就有了可以定居的兩個新大陸,就有了能使歐洲經濟發生改觀的礦藏資源和原材料。這一發現,導致了美國印地安人文明的毀滅。從長遠的觀點來看,還致使西半球上出現了一些新的國家。這些國家與曾在該地區定居的各個印地安部落截然不同,它們極大地影響著舊大陸的各個國家。
哥倫布事跡的梗概是眾所周知的。1451年他出生在義大利熱耶亞。長大後當上了艦長,是一名技術嫻熟的航海家。他終於確信西起大西洋是可以找到一條通往東亞的切實可行的航海路線的。他堅決要把這種設想變成現實。他終於說服了伊莎貝拉一世女皇,女皇為他的探險航行提供了經費。
他的大小船隻於1492年 8月 3日由西班牙啟航,第一站到了位於非洲海岸線附近的卡那利群島。9月6日從該島出發向西航行。這是一個漫長的航程,水手們感到萬分恐懼,想要返航,但是哥倫布堅持繼續前進,1492年10月12日陸地才顯現在他們的視野里。
翌年3月哥倫布返回西班牙。這位凱旋而歸的探險家被授予最高的榮譽。隨後他又進行了三次橫渡大西洋的航行,妄圖找到直接通往中國或日本的航線。哥倫布堅持認為他找到了一條通往東亞的道路,大多數人早已認識到那不是通往東亞的道路,而他還是以為自己是正確的。
伊莎貝拉向哥倫布許諾,他可以做他所發現的任何陸地的總督。但是作為一個行政官他是不稱職的,最後被撤職,帶著鐐銬被遣送回西班牙。在西班牙他很快就得到了釋放,但是沒有再讓他擔當任何官職。普遍謠傳說他在貧困中喪生,這是毫無根據的。1506年他去世時相當富裕。
顯然哥倫布的首次航行對歐洲歷史具有革命性的影響,甚至比對美洲大陸的影響還要大。1492年是每個學童都知道的年份。但是把哥倫布在此冊中排得這樣高,很可能會有幾種反對意見。
一種反對意見是:哥倫布不是發現新大陸的第一個歐洲人。海盜水手雷弗•艾利克遜早在他幾百年前就到達了美國。似乎可以相信,在這個海盜水手和哥倫布期間,還有其他幾位歐洲人穿越過大西洋。但是從歷史上來看,雷弗•艾利克遜相對說來是個無足輕重的人物。有關他的發現的消息從未被廣為流傳過,也沒有引起歐洲和美國發生過任何大變化。但是哥倫布發現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歐洲。在他返回後的幾年內,就有許多次到新大陸的探險行程,於是征服新領土,在新領土上殖民的活動開始了,這些都是他的發現所引起的直接結果。
與本書中的一些其他人物一樣,哥倫布的要害處是即使沒有他,他的發現別人也會做出。十五世紀的歐洲已成為一塊人心鼎沸的土地:通商貿易向四處發展,不可避免地要出現探險活動。事實上,葡萄牙人在哥倫布以前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一直在積極地尋找一條通往印度群島的新道路。
似乎確實有可能歐洲人遲早都會發現美國,甚至也有可能不會推遲很長時間。但是如果說不是哥倫布在1492年的那次探險,而是法國人或英國人在1510年最先發現了美國,隨後的發展就會迥然不同。
可能出現的第三種反對意見是在哥倫布航海之前,許多十五世紀的歐洲人就已經知道地球是圓的。這個學說在許多世紀以前就由希臘哲學家們提出過,又得到了亞里士多德的堅決贊成,因而是會得到十四世紀受過教育的歐洲人承認的。不過哥倫布並不因證明地球是圓的而聞名(事實上在這方面他並沒有真正成功),而是因發現了新大陸而聞名的。十五世紀的歐洲人和亞里士多德都不知道美洲大陸的存在。
哥倫布的性格並不完全為世人所喜愛。他格外貪婪。事實上他一時不能說服伊莎貝拉給他提供經費的重要原因是因為他貪得無厭,總是討價還價。另外他對待印地安人殘酷到了難以想像的程度。盡管如此,用今天的道德標准來評論他可能是不公平的。但這不是一部歷史上品格最高尚的人物冊,而是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冊。依這一標准,哥倫布應該名列前茅。
鄭和簡介 鄭和(公元1371-1435年)本姓馬,小字三保,雲南昆陽(今昆明市晉寧縣)人,鄭和約於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由於信仰伊斯蘭教的原因,幼年時的鄭和已開始學習伊斯蘭教的教義和教規。鄭和父親與祖父均曾朝拜過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熟悉遠方異域、海外各國的情況。從父親與祖父的言談中,年少的鄭和已對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而父親為人剛直不阿、樂善好施、不圖回報的秉性也在鄭和的頭腦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記憶。1382年元朝統一雲南戰爭後,鄭和給帶到南京,受閹,作了宦官後被分到北平,在燕王府服役,成為朱棣的近侍。鄭和在燕王府期間,因為學習刻苦、聰明伶俐、才智過人、勤勞謹慎,取得了燕王的信任,被朱棣選在身邊作為貼身侍衛。此時的鄭和本身所具有的優秀光榮傳統和領袖才能開始逐漸顯露,在長達四年之久的"靖難之役"中,鄭和跟隨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戰,參加了多次戰斗,建立了許多戰功,成為朱棣奪取政權即位稱帝的主要功臣之一,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之後,對跟隨自己多年的武將文臣大都提升重用。其中也包括身為宦官的鄭和,朱棣賜"鄭"姓與鄭和,又將其升遷為內官監太監,由於鄭和又名"三保",所以人們也叫"三保太監"。當時印度洋沿岸國家大都信仰伊斯蘭教,南亞許多國家則信仰佛教,由於鄭和信奉伊斯蘭教,懂航海,又擔任內宮大太監,因此,明成祖選拔他擔任正使,率船隊出海。鄭和下西洋,比其他國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鄭和船隊超過二百艘,其寶船的載送量達到一千多噸,船隊總人數達二萬多人。鄭和不愧是一位偉大的航海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145l-1506年)是西班牙著名航海家,是地理大發現的先驅者。哥倫布年輕時就是地園說的信奉者,他十分推祟曾在熱那亞作過監獄的馬可.波羅,立志要做一個航海家。他在1492年到1502年間四次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大陸,他也因此成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哥倫布是個義大利人,自幼熱愛航海冒險。他讀過《馬可 波羅游記》,十分想往印度和中國。當時,地圓說已經很盛行,哥倫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後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等國國王請求資助,以實現他向西航行到達東方國家的計劃,都遭拒絕。一方面,地圓說的理論尚不十分完備,許多人不相信,把哥倫布看成江湖騙子。一次,在西班牙關於哥倫布計劃的專門的審查委員會上,一位委員問哥倫布:即使地球是圓的,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回到出發港,那麼有一段航行必然是從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麼能爬上來呢?對此問題,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哥倫布也只有語塞。另一方面,當時,西方國家對東方物質財富 求除傳統的絲綢、瓷器、茶葉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黃金。其中香料是歐洲人起居生活和飲食烹調必不可少的材料, 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產。當時,這些商品主要經傳統的海、陸聯運商路運輸。經營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團也極力反對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計劃。哥倫布為實現自己的計劃,到處游說了十幾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王後慧眼識英雄,她說服了國王,甚至要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資助哥倫布,使哥倫布的計劃才得以實施。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受西班牙國王派遣,帶著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的國書,率 三艘百十來噸的帆船,從西班牙巴羅斯港楊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經七十晝夜的艱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終於發現了陸地。哥倫布以為到達了印度。後來知道,哥倫布登上的這塊土地,屬於現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馬群島,他當時為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1493年3月15日,哥倫布回到西班牙。此後他又三次重復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許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後來,一個叫做亞美利哥的義大利學者,經過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倫布到達的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個原來不為人知的新的大陸。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但是,這塊大陸卻用證實它是新大陸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亞美利加洲。後來,對於誰最早發現美洲不斷出現各種微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結論是不容置疑的。這是因為當時,歐洲乃至亞洲、非洲整個舊大陸的人們確實不知大
④ 世界八大奇跡
世界八大奇跡之抄一埃及吉襲札金字塔
世界八大奇跡之二宙斯神像
世界八大奇跡之三阿耳忒彌斯神廟
世界八大奇跡之四摩索拉斯陵墓
世界八大奇跡之五亞歷山大燈塔
世界八大奇跡之六巴比倫空中花園
世界八大奇跡之七羅德港巨人雕像
世界八大奇跡之八萬里長城
⑤ 伊本白圖泰的旅行經歷有哪些
伊本·白圖泰(1304~1377年)是中世紀阿拉伯世界最有影響、最負盛名的旅行家。伊本·白圖泰曾於1325年至1354年間3次出遊,足跡遍及整個阿拉伯世界,向東到了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向東南到過印度和斯里蘭卡,向南深入到非洲中部,向北去過西班牙。伊本·白圖泰精力充沛,目光銳利,他在長年旅途中耳聞目睹,廣泛地涉獵了各地的山嶽河流、風土人情、典章制度和奇聞逸事。1354年,伊本·白圖泰第三次出遊回抵摩洛哥京城非斯,他講述的出生入死的旅遊生涯和怪誕離奇的旅遊見聞使非斯城的王族和百姓嘖嘖稱奇。於是非斯城的蘇丹阿布·安納尼接見了伊本·白圖泰,在了解了他的旅遊經歷後,特命王室的書記官伊本·裘贊筆錄他的全部旅遊見聞。1355年,伊本·裘贊完成了著名的《異域奇游勝覽》,漢語譯名為《伊本·白圖泰游記》的手稿。由於在《游記》中記述的內容大多真實可靠,阿拉伯人在提到伊本·白圖案時,常常冠以「忠實的旅行家」的美稱。而伊本·白圖泰本人也因《游記》在全世界的傳閱,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伊本·白圖泰於1304年2月24日出生於面臨大西洋的北非海岸城市丹吉爾。他的家族是當地的一個望族,他的先輩中有不少人從事文化、教義、法律等工作,其中有人還擔任過安達盧西亞的法官。由於受到家庭的熏陶,伊本·白圖泰自幼聰穎好學,少年時代就能背誦全部《古蘭經》,成年後諳熟教義學和教律學。他的父母也殷切地期望他長大後能光耀門眉、繼承家業,成為家族中另一個有所作為的法官。但伊本·白圖泰卻並沒有按照雙親的意願去行事,而是選擇了一條完全出乎家庭意料的生活方式——漫遊世界。
1325年6月,伊本·白圖泰當時21歲,他決意離家出遊。這是他第一次出遊(1325~1349年),他選擇的目的地是去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和麥地那朝覲天房和膜拜先知陵墓。中世紀時代,從北非最西端的大西洋海岸長途跋涉前往沙海茫茫的阿拉伯半島腹地是一段充滿風險、令人望而生畏的艱難路程,不僅旅途遙遠,道路險阻,而且沿途盜匪猖厥、瘟病肆虐,隨時都有喪失生命的危險。盡管困難重重,但阻擋不住伊本·白圖泰出遊的決心。伊本·白圖泰最初的旅遊路線是沿地中海南岸由西向東往埃及進發。行至阿爾及利亞,伊本·白圖泰結識了前往突尼西亞的商旅,就與他們結伴登程。在途中,伊本·白圖泰歷盡艱險,有時還身患重症,真是九死一生。
伊本·白圖泰在進入阿拉伯半島之前,先後游歷了利比亞、埃及、巴勒斯坦、約旦、黎巴嫩、敘利亞等地區的的黎波里、亞歷山大、開羅、耶路撒冷、蘇爾、賽達、貝魯特、阿列頗、拉塔基亞等歷史名城。後來,他在《游記》中記述了上述城市的歷史風貌、名勝古跡、城市建築、社會設施和發生的重大事件等重要資料,從而給我們生動地展現了一幅色彩斑斕的中世紀阿拉伯社會的生活畫卷。伊本·白圖泰非常注意觀察當地具有特色的事物,這為以後的《游記》增添了靚麗的一筆,同時也為後人的考證工作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伊本·白圖泰是一個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他對麥加的宗教遺跡非常嚮往,他在將近24年的第一次出遊中,曾四次前往麥加朝聖。1326年,伊本·白圖泰到達了麥地那和麥加。他首先瞻仰了麥地那的聖寺和聖陵(即穆罕默德建造的清真寺和他的陵墓),然後,赴麥加朝覲。伊本·白圖泰在《游記》中,對麥加的風物人情,禁寺的克爾白、黑石、滲滲泉等伊斯蘭聖跡都作了十分細致的記述,給後人提供了極有價值的歷史文化資料。
伊本·白圖泰在麥加完成朝覲後,並沒有返回家鄉,而是繼續他的游歷,登程前往伊拉克和波斯,此時他先後游歷了巴格達、庫法、巴士拉、摩蘇爾、設拉子等歷史名城。隨後,再次來到麥加朝聖。這一次,他在麥加留駐達兩年之久。然後,西行至吉達港,沿紅海南行,抵薩那、亞丁。由此,西渡紅海至東非的摩加迪沙、達累斯薩拉姆等地,然後又東渡紅海返回阿拉伯半島,至阿曼最南端的佐法爾,並游歷了霍爾木茲、馬斯喀特、巴林和波斯灣等地,最後又返回聖城麥加作第三次朝覲。
伊本·白圖泰第三次在麥加朝覲完畢後,決定去羅姆人地區看看。「羅姆人地區」,是當時阿拉伯人對歷史上著名的拜占廷帝國的所在地——土耳其一帶的稱呼。伊本·白圖泰由麥加西行至吉達港,由吉達北上至埃及,再由埃及沿地中海北上至敘利亞拉塔基亞港,然後由拉塔基亞港繼續北上,行程十日來到了土耳其境內。伊本·白圖泰在土耳其境內由北向南遊歷,訪問了安塔基亞、君士坦丁堡等10多個著名城市,一直到達黑海南岸,並北渡熙海抵達克里米亞半島。
伊本·白圖泰在中亞黑海沿岸游歷時,曾計劃前往「黑暗地區」,即現在俄羅斯境內的西伯里亞地區。但後來由於缺乏必要的如雪橇等交通工具,伊本·白圖泰放棄了這個旅行計劃,改道前往君士坦丁堡和烏茲別克的首府賽拉等城市。接著又繼續東行,訪問了花剌子模、布哈拉、撒馬爾罕;然後又越過阿姆河一直到達奈撒布爾和阿富汗的喀布爾。之後,伊本·伊圖泰又決意前往印度。1333年9月(伊歷734年1月),伊本·白圖泰抵達印度河流域。
伊本·白圖泰在印度生活了比較長的時間,對印度的風土人情、禮儀習俗作了細致的考察。他在《游記》中對印度的記述始終是研究中世紀印度社會的重要參考資料。伊本·白圖泰在印度期間,受到了蘇丹的熱情接待,蘇丹給予了他很高的禮遇,他得到了極為豐厚的賞賜:蘇丹給了他幾個村子的封地,他每年的收益可摺合五千多第納爾。此外,蘇丹還專門為他修建了類似於清真寺的禮拜道堂。不僅如此,由於伊本·白圖泰學識淵博,品行端正,深受蘇丹的推崇,蘇丹曾一度任命他為德里的宗教法官,而且,後來又作為印度國王的友好使者護送大批珍貴禮品出使中國。
伊本·白圖泰由印度出使中國走的是海路。他們一行先到達加爾各答,然後搭乘中國海船駛往中國。伊本·白圖泰在前往中國的途中歷盡了千辛萬苦。他的乘船不幸遇險,又遇到搶劫;他雖倖免於難,但隨船攜帶的印度蘇丹的禮品卻悉數丟失,無一存留,伊本·白圖泰不敢就此返回印度,於是獨身前往中國,在航行中國的海路上,經過了錫蘭島、爪哇島和蘇門答臘等地。1346年,伊本·白圖泰最終抵達中國的海港——刺桐(今泉州),然後又先後游歷了廣州、杭州和元朝的首府——大都(今北京)。伊本·白圖泰在中國逗留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但他依然保持他素有的習慣,對中國某些方面的觀察十分用心細致。
在伊本·白圖泰眼裡的中國地大物博,它的水果、農作物、金銀製品極為豐富,是世界其它地方無法與之相比的。在《游記》中伊本·白圖泰還說,中國的每一個城市內都設有專門供穆斯林居住的區域,裡面設有清真寺,穆斯林在中國備受大家的尊重和照顧。
伊本·白圖泰對當時世界各地仍普遍使用金屬硬幣交易,而中國已廣泛使用紙幣一事饒有興趣,他詳細地描述了紙幣的大小、模樣和舊幣兌換新幣的手續等等。他說,每張紙幣的大小猶如手掌,上面蓋有蘇丹(即皇帝)的印記。他還細心地注意到如果紙幣用爛了,則可到制幣局去換取一張面值相等的新幣。
伊本·白圖泰對中國境內治安措施的嚴密性也極為感慨。他說,中國是過往旅客最為理想的安全國家。一個單身客商即使攜帶大量錢財,進行長時期的旅行也不必擔驚受怕,因為旅客每到一處都有客店下榻,那裡住著一位長官,統領一小隊騎兵。天黑之後,這位長官帶領一名文書來到客店查夜,他們逐個記錄下在店中過夜的旅客姓名,並在上面加蓋戳記,隨後就把客店的大門上鎖緊閉;第二天清晨,這位長官和文書再次來到客店查點人數,當核對無誤時,就指派專人護送旅客一直至下一旅站。到站後,由這一站的長官簽收,並由護送者帶回註明全體行旅安全到站的簽條銷差。
伊本·白圖泰還懷著極大的好奇心對中國的諸如瓷器、煤炭、魔術、繪畫、手工藝品、船舶管理等都作了極其細致生動的描述,這些記載,無疑是研究中國元朝的社會生活、典章制度的極有價值的歷史資料。
伊本·白圖泰結束對中國的游歷後,返回印度。不久,又辭別印度回國。他取道蘇門答臘,搭船至阿拉伯半島南端的佐法爾,然後北行,重遊了設拉子、伊斯法罕、巴士拉、巴格達、大馬士革、耶路撒冷、吉薩、開羅等城市。之後,從開羅至麥加,作回國前的第四次朝聖。1349年,伊本·白圖泰結束了長達24年的第一次旅遊,終於踏上了自己的故土——非斯。當他回到非斯時,已是物是人非,他親愛的母親已離開了人世。
由於旅途勞頓,伊本·白圖泰回到非斯後卧病三個月不起。在他病好後不久,又決定進行第二次旅遊。他這次的目的地是經直布羅陀海峽前往西班牙的安達盧西亞,這次旅行行程較短。從西班牙回到非斯稍作休整後,伊本·白圖泰接著進行了第三次出遊,此次出遊的目的地是黑非洲大陸。根據當代學者的研究,伊本·白圖泰對於黑非洲的地名記載不夠清楚,但是從他記述的風物人情分析,很可能到達了中、西非的剛果、迦納和奈及利亞。因此,伊本·白圖泰被視作阿拉伯歷史上第一位在著作中描述中世紀中、西非社會生活的旅行家。
伊本·白圖泰是中世紀傑出的旅行家,他是溝通阿拉伯人民與中亞、西亞、印度、中國各族人民友好往來的先驅者,為中世紀歐、亞、非三洲的文化交流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直至現在,他還是阿拉伯民族,尤其是摩洛哥人民的驕傲。
⑥ 歐洲西部有哪些著名的旅遊勝地
希臘雅典的來巴台農神廟、自
奧地利的音樂之都維也納
土耳其聖索非亞教堂
法國巴黎聖母院
法國艾菲爾鐵塔
法國凱旋門
法國愛麗舍宮
法國盧浮宮
德國科隆大教堂
義大利比薩斜塔
義大利古羅馬圓形劇場
英國倫敦大本鍾
英國白金漢宮
英國海德公園
英國倫敦塔橋
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⑦ 14世紀阿拉伯著名的旅行家是誰
伊本·白圖泰———為朝覲而雲游天下的摩洛哥探險旅行家
伊本·白圖泰(JcoCbuuvubi,),是中世紀最偉大的阿拉伯探險旅行家,也是最傑出的世界探險旅行家。他先後三度出遊,歷經千辛萬苦,崎嶇波折,跋山涉水,九死一生,足跡遍及亞非歐三洲許多國家和地區,歷時!(載,行程*9)萬英里。在尚處於「陸路世界」的中古時代,伊本·白圖泰完全憑藉勇氣和毅力,靠著雙腳,一步一步邁向未知的前方,把真誠和學識奉獻給沿途各國和各地區的人民,把友好和風情帶回阿拉伯世界。他的探險旅行,融貫和傳播了伊斯蘭文明,加強了伊斯蘭各地內部以及伊斯蘭與非伊斯蘭地區的交流,譜寫了一曲人類探險旅行和友好交往的不朽頌歌。(一)遍游半島碧波浩淼的大西洋和直布羅陀海峽沿岸,阿拉伯世界的西部盡頭,有一個小小的北非小城———摩洛哥的丹吉爾。"%#&年的一天,中世紀最偉大的探險旅行家之一的伊本·白圖泰,就誕生在丹吉爾的一個伊斯蘭教教法學家家庭。
伊本·白圖泰全名穆罕默德·伊本·阿布杜拉·伊本·白圖泰,號稱阿布·阿布杜拉,又稱舍木遜丁。他是馬格裡布阿拉伯人,柏柏爾人的後裔。馬格裡布是阿拉伯文音譯,意思是西方,是阿拉伯人對埃及以西的北非地區的稱謂,指位於地中海和撒哈拉「旱海」間的一片狹長大陸,包括今天的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柏柏爾人是阿拉伯人對馬格裡布土著居民的稱呼,早在新石器時代,柏柏爾人就是馬格裡布的主人。馬格裡布命運多舛,歷史上先後受到迦太基人、羅馬人、拜占廷人和阿拉伯人等的統治。從'年開始,阿拉伯人大舉西征馬格裡布,遇到柏柏爾人的抵抗,最後於*"#年到達大西洋沿岸的丹吉爾,將馬格裡布諸國置於阿拉伯帝國的統治之下。隨之而來的是漫長的阿拉伯化過程。到伊本·白圖泰生活的年代,馬格裡布不僅在政治制度方面,而且在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等方面,早已阿拉伯化。人人篤信統一的一神教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不僅規定了宗教和政治模式,而且以「月印萬川」之勢,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阿拉伯人在伊斯蘭教「聖戰」的旗幟下,四齣征伐,南征北戰,東伐西討,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西班牙、北非和西亞,都成了伊斯蘭的世界。帝國疆城異常遼闊,民族構成十分龐雜,地貌地形多種多樣。扼三洲交界門戶的地理優勢,開闊了阿拉伯人的視野,他們自覺不自覺地充當了中世紀文化的傳播中介,世界在此融合。伊本·白圖泰從小生活在富裕安逸的家境之中,受到良好的正規教育。他的聰明好學和執著,在兒時夥伴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母家人對他寄以厚望,希望他能繼承衣缽,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法學家,去獲取高官厚祿,光耀門庭。然而,特殊的社會背景和文化傳統,使伊本·白圖泰在年幼的心靈中,早就立下了出遊朝覲的決心。眾所周知,由於政治、經濟和宗教的原因,阿拉伯地區一直盛行出遊旅行的熱潮。阿拉伯帝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群雄割據,政權分主。為了加強各地之間的聯系,共抵外侮,平息內亂,各地區的哈里發便派出旅行者,以滿足這種政治上的需要。由此而產生了許多旅行家:("!年的伊本·海爾達宰白、(!!年的耶爾古布和古達邁、($"年的伊本·赫蓋爾等等。他們順應時勢,常去雲游各地,研究民情,了解當地的山川河流、平原沃野、海陸通道以及農副產品,以便徵收田賦,建立驛站和測定各地之間的距離。出於商業謀利的經濟需求,穆斯林的商人們,遠涉重洋,跨出穆斯林地區的邊界,到達國外,選購商品,謀取生計。他們北至中亞地區,南至努比亞,西抵直布羅陀,東到印度、蘇門答臘、中國等,足跡遍布世界各地。雖然政治上的需求和商業上的謀利,為阿拉伯地區的旅行熱潮開了風氣,然而真正將其推之於普及的,則是宗教因素。伊斯蘭教為每個信徒規定了「五功」,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將之稱為伊斯蘭教的五大「柱石」,即念功、拜功、課功、齋功和朝功。其中朝功規定,每個穆斯林,不分性別,只要身體健康,旅途安全,能自備旅費,且家屬生活有著落,一生中至少應到聖地麥加朝覲一次。在交通條件極不發達的年代裡,這條教義無疑考驗了穆斯林對安拉的虔誠,更彷彿在啟示教徒們,做任何事情,只要不畏艱難困苦,才能達到最終目的。盡管伊本·白圖泰摯愛雙親,極盡孝道,多麼不願讓父母失望,然而,對真主安拉的虔誠,無時無刻不在召喚著他,走出家園、雲游天下的念頭,一直縈繞在他的心頭。在博覽群書的過程中,先輩們留下的異彩紛呈的地理游記,更激起他濃厚的興趣:雅古特·魯姆的《地方誌》、詩人旅行家穆赫洛西洛的《各地奇異》、麥斯歐迭的《黃金草原》、阿比·比魯尼的《印度史》等,文字雋雅,內容豐贍,令他愛不釋手。對伊本·白圖泰影響尤為深遠的是《伊本·朱貝爾游記》和摩洛哥文學家伊本·賽爾德的《奇觀》,這兩位早於伊本·白圖泰的阿拉伯旅行家,一生中多次游歷東方,並死於探險途中。他們筆下的東方世界的旖旎風采牽動了這位阿拉伯青年的心,他們的敬業獻身精神更使伊本·白圖泰深受感動和鼓舞。所有這些,促使伊本·白圖泰走上了探險旅行之路,而且比他的所有前輩們走得更遠、更多,在人類探險史上留下了阿拉伯人的足跡。"%!)年*月的一個風和日麗、晴朗寧靜的清晨,!!歲的伊本·白圖泰,懷著對安拉的虔誠,對聖地的崇敬,對廣闊世界的嚮往,揮淚拜別了風燭殘年的雙親,辭別了親友和故鄉,滿懷信心和熱情地朝著心中至聖的光芒、伊斯蘭民族的聖地———麥加走去,去朝覲天房,拜謁聖墓。
就這樣,白衣飄飄、豪氣萬丈的伊本·白圖泰,走出了馬格裡布,走出了摩洛哥,踏上了歷時!(載、行程*9)萬英里的朝覲探險旅途。伊本·白圖泰從丹吉爾出發,沿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西的黎波里和埃及北線行進,首先遇到的困難是漫漫飛沙與酷熱天氣。剛出阿爾及爾城,行抵貝賈亞,伊本·白圖泰一行就患上了當地十分流行的沙漠酷熱病。熱病無情地奪取了與伊本·白圖泰同行的一位法官和另一位使者的生命。好心的底祖貝人阿布杜拉勸伊本·白圖泰稍作停留,以待病癒後再行上路。伊本·白圖泰執意不從,他的回答是:「如果註定死亡,那就死在赴聖地的途中吧。」底祖貝人被他的決心所感動,不再勉強,勸告他賣掉笨重的雜物和牲口,輕裝出發,兼程前進,免被劫掠。在通往突尼西亞城的路途中,可怕的熱病一直侵擾著伊本·白圖泰;一路上也很不安全,沿途常有當地土人出沒偷襲。為避免體弱落馬,伊本·白圖泰用阿拉伯人的纏頭巾把身子綁在馬鞍上,晝夜兼程,艱難地穿過了突尼西亞和的黎波里。從伊德富鎮開始,伊本·白圖泰跨入了埃及地區更加漫無人煙的沙漠之中。他在尼羅河岸的阿圖瓦尼城,雇好駱駝,同一批杜額目人結伴而行,開始其沙漠苦旅。時值盛夏,沙漠之中的白晝,燥熱難當,太陽高懸在朗朗晴空,無情地燒烤著大地。夜晚降臨,更加恐怖,天地上下只有黑夜和孤星,狂吠的鬣狗,攪得人無法入眠,疲於應付,有時甚至面臨整夜同鬣狗搏鬥的危險。有一次,一隻鬣狗把伊本·白圖泰的行李袋咬破,拖走一袋椰棗,吃掉行李袋中的大部分東西。伊本·白圖泰沿尼羅河順流而下,經過米索爾,進入巴勒斯坦地區。他盡情地游覽了阿拉伯半島西北部的白洛貝斯、加沙、哈利勒、阿勒頗等城,之後到達著名的大馬士革城。坐落在綠色平原上的大馬士革是阿拉伯帝國倭瑪亞王朝的首都,阿拉伯人稱它為人間天堂,「整個東方的眼睛」。大馬士革的美麗景色給伊本·白圖泰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他大肆渲染地引用了伊本·朱貝爾對大馬士革的描寫:大馬士革是東方樂園,是東方光輝的源泉,是伊斯蘭地區最好的款待處,是我所經歷的城市中的新娘,它披著馨香的百花,出現在蔥郁如綠綢的花園間,立足於無限美好的位置上,極盡裝扮之美。離開大馬士革,伊本·白圖泰與一個赴希賈茲的朝聖團結伴而行,繼續南下,進入阿拉伯半島。阿拉伯半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也是世界上最乾燥、最炎熱的地區之一。半島沙漠廣布,一望無際,在浩瀚的沙漠里,只有中部和西部點綴著幾片綠洲。伊本·白圖泰經馬安、亞喀巴,進入「入者死,出者生」的沙漠。經過兩天的行程,抵達只有潛沉在沙漠中的積水而沒有人煙的扎特·哈只,又經過同樣沒有人煙又沒有水源的貝洛代赫山谷,終於抵達塔布克的泉水邊。伊本·白圖泰和同行的信徒們,暢飲一頓,飽飲駱駝,備足飲水,稍事休整,向歐倆和塔布克之間的沙漠進發。為盡快穿過沙漠,伊本·白圖泰隨同朝聖團星夜兼程。途中的吳赫祖爾山谷和歐塔斯川穀,熱得像火獄,常因刮熱燥毒風,而致淡水斷絕,人畜死亡。惡劣的自然條件,艱難的朝聖旅途,並沒有動搖伊本·白圖泰虔誠的宗教信念和堅定的朝拜決心,相反,沿途阿拉伯世界的宗教文化,激起了伊本·白圖泰內心深處的強烈共鳴,他更加渴望觀瞻和感悟先知留下的聖跡,接觸和溝通賢達聖哲。"%!)年底,伊本·白圖泰歷經艱辛和磨難,終於到達神往已久的伊斯蘭聖地麥加。麥加位於阿拉伯半島西部紅海沿岸的希賈茲(一譯漢志)地區,是穆罕默德先知的誕生地和伊斯蘭教的發源地,境內有著名的「天房」克爾白神廟和清澈的「滲滲泉」,自古以來就是阿拉伯人的精神崇拜中心。天房又稱克爾白,意思是立方體,是麥加「禁寺」內一座方形石殿的名稱。相傳為人類始祖阿丹順天意而建,後被洪水沖毀,真主又命易卜拉欣重建。天房牆上嵌有一塊黑色隕石,被視為聖石,凡來朝拜天房的人,必親吻或撫摩黑石。天房南邊有一眼古井,即「滲滲泉」,是麥加惟一的一處水源,被奉為「聖泉」。伊本·白圖泰親眼目睹庄嚴的麥加城、雄偉的清真寺「禁寺」、珍奇的黑隕石「玄石」,不禁心花怒放,如沐春風。一路風塵,滌盪而盡,「暢快的心情,恰似從未因此受苦受難一般。」伊本·白圖泰本想赤著腳巡禮克爾白,但由於麥加氣溫很高,石頭上反射過來的灼光使他寸步難行,便穿鞋朝拜,游歷聖城。伊本·白圖泰在他的游記里,詳盡地描述了朝拜麥加的盛況:克爾白位於聖寺中央,正方形。在克爾白裡面,地面和四壁都用大理石貼面,紋理鮮明,十分美觀。克爾白的幔帳用黑綢製成,上書白字,銀光閃爍,字字生輝,從頂端到地面把克爾白整個罩住。光榮的克爾白有許多奇跡。第一宗就是只要一開克爾白的大門,聖寺就立刻沉浸在穆斯林的海洋之中。到底有多少人,恐怕只有人類的創造者真主才能數得過來。但是即使一古腦兒全部都進入克爾白裡面,克爾白也不會顯得窄小。克爾白的另一奇跡是環游者晝夜不斷,從來沒有人只見克爾白而看不到環游的人。然而,最奇特的是:麥加的鴿子和其他鳥兒從不在克爾白頂上停留,也不在其頂上飛旋。你能見到鴿子在聖寺的高空飛越,但是,一到克爾白上空,鴿子就會向一邊拐去,而不穿越克爾白的上空。玄石放置在高出地面'
⑧ 暑假去哪裡旅遊好
1.九寨溝
涼爽指數★★★★★
推薦理由:九寨溝以絕天下的原始、神秘而聞名。自然景色兼有湖泊、瀑布、雪山、森林之美,有「童話世界」的美譽。這時雪峰玉立,青山流水,交相輝映。這時的瀑布、溪流更是迷人,如飛珠撒玉,異常雄偉秀麗。其中有千年古木,奇花異草,四時變化,色彩紛呈,倒影斑斕,氣象萬千,是夏季消暑的理想之地。
玩法提示:看水、看瀑布、看森林、避暑。
2.雲南香格里拉
涼爽指數★★★★★
推薦理由:香格里拉的自然景色是雪山、冰川、峽谷、森林、草甸、湖泊、美麗、明朗、安然、閑逸、悠遠、知足、寧靜、和諧,是人們美好理想的歸宿。在7月到8月間,避開如涌的人群,把自己放逐在自然,聽風的呼喚,聽鳥的鳴叫,聽流水的聲音,聆聽自己的心聲,這是真正的香格里拉。
玩法提示:避暑、攝影、看雪山、看森林。
3.長白山
涼爽指數★★★★
推薦理由:長白山是風光秀麗、景色迷人的關東第一山,景觀綺麗迷人,馳名中外,登上群峰之冠,可謂「一覽眾山小」!由於山地地形垂直變化的影響,長白山從山腳到山頂,隨著調高度的增加形成了由溫帶到寒帶的4個景觀帶,這在世界上是罕見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在這時可以度過一個不一樣的夏季了。
玩法提示:爬山,看森林,避暑,看天池,看珍稀地貌和生物。\
4.神農架
涼爽指數★★★★
神農架冰山位於湖北省,這里有奇特的風洞、雷洞、閃洞、霧洞等自然奇觀。其中神秘莫測的冰洞里還有冰柱、冰劍、冰墜、冰塔、冰珠等,千種奇象,萬種神態,寒光皎潔,妖嬈奪目。如果你喜歡,還可以在這里做一次驚心動魄的漂流。總的來說,在炎炎的夏季來這里感受一份難得的涼爽,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
玩法提示:看珍稀地貌、看冰洞、避暑。
5.北戴河
涼爽指數★★★★
理由:北戴河 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西南,南臨渤海,北靠聯峰山,海灘漫長曲折,沙軟潮平,林木蒼翠,水面涼氣輕拂, 是著名的海濱避暑勝地。盛夏季節,這里氣候宜人,遊人置身其間,心曠神怡,暑氣皆消。這時還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北戴河觀日處位於北戴河海濱,東北端的鷹角亭為最佳地點。
玩法提示:看日出、玩水、玩沙、避暑
6.桂林
涼爽指數★★★★
推薦理由:桂林地區屬岩溶地貌, 這些特殊的地貌與景象萬千的灕江及其周圍美麗迷人的田園風光融為一體,形成了獨具一格、馳名中外的「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這時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灕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潔如鏡;山多有洞,洞幽景奇,瑰麗壯觀;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滿目,而自上而下應有「山水甲天下」的贊譽。
7.烏鎮
涼爽指數★★★★
推薦理由:烏鎮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氛圍濃郁的水鄉古鎮。這時除了具備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情和精巧雅緻的民居建築之外,更多地飄逸著一股濃郁的歷史和文化氣息。在這座小鎮,歷史上曾出過64個進士,161個舉人。現代中國的文學巨匠-茅盾,也誕生在這個小鎮上。
玩法提示:看古建築、體驗文史之鄉
⑨ 國慶假期准備去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和黑海,嘗嘗魚籽什麼的,不要攻略游記上推薦的那些,人太多而且都是坑
來我告訴你,不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