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寨遺址粟
① 介紹一下西安的名勝古跡
1、藍來田猿人遺址自
藍田猿人遺址位於陝西省藍田縣東15公里處的公王嶺和縣西北10公里處的陳家窩村兩地。是中國直立人化石及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物出土地點。
② 中國的黍稷考古有什麼發現
中國黍稷的考古發現早而豐富。以黃河中下游為中心,西到新疆,東到黑龍江省的新石器遺址中,多處發現黍稷的遺跡。迄今為止,年代最早的是甘肅東部渭水上游的秦安大地灣一期文化遺址,發現少量的黍稷炭化種子。此種子經甘肅師范大學植物研究所鑒定,確認是黍稷(P.miliaceum)。經北京大學考古研究室用C14測定,年代為公元前5200年,考古資料同時還發現石器、骨器、角器等生產工具60餘件。石器多為打制和磨製,琢制較少,說明當時的農業生產已有一定基礎。其次是1977—1979年在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遺址發掘中,發現有炭化的黍稷種子,經C14測定距今上限為9300000年,這兩地的考古說明黍稷在中國的栽培歷史至少已有7000~8000年了。黍稷的考古發現年代比較早的還有:遼寧省新樂遺址發現炭化籽粒距今6000年。山東長島縣北庄遺址發現黍殼標本,年代為公元前3500年。陝西臨潼姜寨遺址史家層中發現黍殼及灰色朽粉,經西北農學院專家鑒定確認是黍。灰色朽粉經黃其煦先生用灰象法鑒定,證明是黍稷的遺跡,距今5000~5500年。甘肅東鄉馬家窯遺址出土的黍稷是迄今為止年代較早最為完整的考古標本,黍儲存在袋狀窖穴中,一個窖穴內的堆積層厚0.4m,體積1.8m3。葉及帶著小穗的圓錐花序雖然已經炭化,但保存得相當完好。經西北師范學院植物研究所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標本的根、莖、葉、籽實的形態特徵,發現與西北地區種植的現代黍基本相似,因而確定為Panicum miliaceum。從堆積物中判斷當時收割的方法是用較鋒利的刀類工具把帶小穗的花序細枝割下來,再精心地用黍的細稈分別捆成小把,曬干後整齊堆放於窖穴之中。陶罐中還發現黍的籽粒,可見當時的農業生產水平已大大提高。同時也證實,黍稷是當時人們賴以生存的主要糧食作物。馬家窯遺址距今約5000年左右。
除上述6例外,據文獻報道還有以下幾例:遼寧省北票豐下夏家店遺址發現黍粒。甘肅青崗岔遺址發現黍及其草秸。青海民和核桃庄遺址發現黍粒(鑒定時只剩下黍殼了)。新疆和碩新塔拉遺址發現炭化黍粒。黑龍江省東康遺址發現炭化黍粒。我國長江以南的新石器遺址中,至今還未發現黍稷。但在湖南漢代馬王堆墓中發現黍的籽粒。根據鑒定,籽粒外形完好,長橢圓形,頂端稍尖,籽粒長度為2.84.4mm,證實是黍,年代為公元前168年。從馬王堆出土的古文字判斷,黍稷在湖南當時還占重要地位。
以上是我國到目前為止所發現的黍稷最重要的考古資料。除我國外,世界上還有其他國家發現黍稷遺跡的考古資料。如歐洲中部的湖上居民遺存,曾發現粟、黍的痕跡。這是世界上著名的遺存,距今只有4000年的歷史。據黃其煦提供的資料,希臘塞薩利中部的阿爾基薩(Argissa)的前陶期地層中發現炭化的黍稷籽粒,年代為公元前5000~6000年。中歐線紋文化晚期的德國朗威勒(Langweiler)遺址發現了黍稷,年代為公元前3000年左右。綜上所述,中國確實是世界上黍稷考古發現年代最早、資料最豐富的國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現存的黍稷考古發現,中心地區年代較早,四周較晚,說明中國的黍稷不可能是從外地傳入的。
③ 關於我國原始農業興起的考古發現
看這篇論文
關於農業起源,古籍中有許多美麗動聽的傳說故事,經常要歸功於偉大的神農、後稷和黃帝或其他帝王、名臣等等(1)。但要想真正解決中國農業的起源,僅憑古史傳說是不可能的,必須依靠考古學和民族學的豐碩成果。近半世紀以來我國的考古學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使我們能夠了解中國原始農業的基本面貌,而近幾十年來的民族學,又使這個基本面貌更加清晰和生動。
一.農業的發明
農業是在採集基礎上產生的。產生的時間大約是在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末期或新石器時代初期。人們在長期的採集野生植物的過程中,逐漸掌握一些可食植物的生長,經過無數次的實踐,終於將它們栽培、馴化為農作物,從而發明了農業。當農業在人類經濟生活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時,就進入了新石器時代。考古學家曾在山西省朔縣峙峪和沁水縣下川等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中發現了石刀、石鋸鐮、石磨盤、石磨棒等採集野生穀物的工具。其年代是距今28000—12000年,在地質年代上屬於更新世晚期,當時處於冰期和間冰期交替之中。冰期氣候乾冷,狩獵不易,植物減少,人們的食物匱乏,迫使人們努力去採集野生植物充飢,也加深了對野生植物的觀察和認識。在距今13000—12000年左右,處於間冰期,氣候轉為較溫暖濕潤,草本作物生長較為茂盛,禾本科植物增多,人們更易於採集到野生穀物,也會更加珍惜這些野生穀物。人們先是注意加以保護,然後嘗試進行種植。一旦嘗試成功,就會加以推廣。農業也就誕生了。
因此最初的農業生產是完全模仿野生穀物的生長過程,將採集的野生穀物撒在地上,讓它生長,到成熟時用手摘取,這是最原始的農業生產方式。民族學的資料為我們提供了生動的例證:雲南的獨龍族就是將野生稻的種子撒在草地上,然後把草拔下來,既清除了農作物生長的雜草,又可利用帶起來的泥土掩埋種子。農作物長大後,如果附近的草木遮擋陽光,則把這些樹枝和雜草折斷,讓作物在陽光下生長。(2)
考古學家在湖南省道縣玉蟾岩、江西省萬年縣吊桶環遺址和廣東英德牛欄洞遺址的1萬年前的地層中發現稻作遺存和水稻植硅石,可能就是屬於這一階段。玉蟾岩遺址發現3粒稻穀,其中1粒是野生稻,其餘屬栽培古稻,其年代為距今14000年左右。吊桶環遺址的植硅石鑒定結果,表明12000年前人們已採集野生稻為食物。大約在距今10000—9000年,栽培稻已經出現。牛欄洞遺址的植硅石年代為距今11000—8000年。(3)這3處遺址都沒有發現典型的農業工具,可見當時的種植水稻的方式是與上述雲南獨龍族類似。
與此階段同步的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可能還有河北徐水南庄頭等遺址,以及華南地區的一些洞穴遺址,如廣東英德牛欄洞(距今10000年)、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距今9000年)等。這一階段原始農業的耕作方式,也被稱為「火耕」或"刀耕火種」。
大約到了8000年前,原始農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突出的標志是出現了農業工具,反映了耕作方式有了明顯的進步。由於穀物越來越成為人們的主要食物,必然要擴大種植面積以承受日益增多的人口壓力。但是天然的適宜種植穀物的土地畢竟有限,必須開辟新的耕地。人們除了用火焚燒地面上的野草雜樹之外,還要砍伐荒地上的樹木和刨掘樹根,平整地面,以便於播種,使莊稼順利生長。而這些作業僅憑雙手是無法完成的,必須依靠工具來進行。於是就出現了用來砍伐的石斧、石錛,用來修正土地的耒耜,以及用於收割的石刀、石鐮,用於脫殼加工的石磨盤、石磨棒等農業工具。與此同時,經過長期的栽培馴化,野生的穀物逐步進化,品質得到改良,初步脫離了野生狀態,產量相應提高。農業也就在當時經濟生活中日益占據主導地位了。但是,當時還不可能會對土地進行施肥,因此種植幾年之後,地力衰退,產量下降,就將土地拋荒,另闢新地種植。稱之為拋荒制。
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都發現了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大體上是屬於這一階段。如在黃河上游的甘肅省秦安縣大地灣一期文化遺址(距今7800—7300年),黃河中游的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距今8000年左右)、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遺址(距今8000年左右),黃河下游的山東省滕縣北辛遺址(距今7000多年),淮河上游的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距今7868年左右),淮河下游的江蘇省高郵縣龍虯庄遺址(距今7000多年),長江中游的湖南省澧縣彭頭山遺址、八十壋遺址,湖北省宜都枝城北遺址(均距今8000年左右),長江下游的浙江省浦江縣渠南村遺址(距今9700—8200年)、浙江省蕭山跨湖橋遺址(早於河姆渡遺址)、河姆渡遺址(距今7000年左右)、桐鄉縣羅家角遺址(距今7100年左右),等等。
在這些遺址中都出土了石斧、石錛、石鏟、石耜、骨耜、木耒(痕跡)、石刀、石鐮、石磨盤、石磨棒等一整套農業工具,發現了炭化的粟、黍、稻(籽粒或殼),屬於人工栽培的糧食作物,此外,還有豬、狗、牛、羊、雞等家畜、家禽的骨骼或模型,說明原始農業已經脫離了火耕階段。特別是耒耜等翻土工具是典型的農具,而整地又是農業生產中的最重要環節,因此這一階段的原始農業也被稱為「耜耕農業」。
大約從距今6000多年開始,原始農業進入了時期。隨著生產經驗的積累,農田的開辟,產量的提高,有了更多的糧食可養活更多的人口,人們可以比較長久地在一個地方定居,村落規模逐漸擴大。而人口的增加又迫使人們去耕種更多的土地,生產更多的糧食和飼養更多家畜,導致原始農業得到較快的發展。農具的種類增加,石質農具通體磨光,製作得更加精緻、實用,提高了勞動效率。農田得到進一步整治,修整溝渠等排灌措施,對田裡的莊稼加強保護管理(如鏟鋤雜草,驅趕糟蹋莊稼的野獸等)。這些都是這一時期農業發展的重要標志。黃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北方地區的紅山文化,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長江下游的馬家浜文化等新石器時代文化晚期遺址,都屬於這一階段。考古學家不但在這些遺址中發掘出大量木、石、骨、蚌質地的農具和數量眾多的糧食作物遺存以及畜禽骨骼,更為難得的是發現了農田遺址。如湖南省澧縣城頭山遺址和江蘇省蘇州市草鞋山遺址都發現了6000年前的水田遺址。特別是草鞋山遺址的水田是由小塊水池狀的水田串聯而成,小者幾平方米,大者十幾平方米,互相間有水口串聯,並有水井、水塘、水溝等配套設施,反映了這一時期的稻作農業已日趨成熟。同時也表明原始農業的耕作制度已由原始的拋荒制進步到熟荒耕作制,而南方則可能已是連續耕作制,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大約從5000多年前到4000多年前這段時間里,是我國原始農業的發達時期。農具的製作更加精緻實用,種類增加。如石鋤、石钁的普遍使用,石鏟更為扁薄寬大,精工磨製,出現了有肩石鏟、穿孔石鏟、穿孔石刀,石鐮的製作也較以前進步,糧食加工工具杵臼的出現和推廣,晚期還出現了石犁,標志著生產力有顯著的提高。農作物的種類增多,粟、黍、稻、麥、豆、麻已成為主要糧食作物,特別是水稻種植已擴大到黃河流域,糧食的產量有較大的增長。畜牧業進一步得到發展,後代稱為「六畜」的馬、牛、羊、豬、狗、雞等均已飼養,採集漁獵在經濟生活中的地位顯著下降。水井的開鑿並被使用到生活和生產上,給定居生活提供更大的方便,使人們可以向距離河流和泉水較遠的地區擴展。發達的原始農業不但可以養活較多的人口,開始有了剩餘產品,為積累了財富,而且為制陶等手從農業中分離出來創造了條件,也為進入文明社會奠定了物質基礎。處於這一階段的考古學文化有:中原地區的龍山文化,長江中游的屈家嶺文化,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華南地區的石峽文化,福建的曇石山文化等為數眾多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豐富的考古資料證明,我國的原始農業已形成三大經濟類型,即以黃河流域為主的北方粟作農業,以黃淮地區為中心的粟、稻混作農業,以長江流域為代表的稻作農業,基本上已奠定了我國傳統農業的大體格局。二.作物的栽培
農業的產生是以糧食作物的栽培為標志。考古發掘中出土的農作物標本,說明黃河流域的先民至少在七八千年以前已經種植粟、黍、稷等旱作穀物,在5000年前已經種植小麥。而長江流域的先民則早在1萬年前就開始種植水稻。
粟 粟是屬於禾本科的一年生草本作物,原產於中國北方,一直是黃河流域普遍種植的糧食作物。它是從野生的狗尾草馴化而成的。何時馴化,尚不清楚。在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遼寧、黑龍江、陝西、甘肅、青海、新疆等省區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都出土了炭化粟粒、粟殼或谷灰。其中最早的為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和河南省新鄭縣沙窩李遺址,前者距今8000年左右,後者距今7000多年。磁山遺址共發現了88個存有糧食的窖穴。腐朽的糧食均堆積在窖穴的底部,十分疏鬆,出土時略為潮濕,顏色顯綠,風干後成灰白色,大部分已成粉末狀。粉灰之中,可以看到清晰的外殼,顆粒完整,外部形態圓隆飽滿,直徑約2毫米,與粟粒基本相同。經灰象法鑒定證明是粟。有些窖穴的底部糧食堆積中發現有完整到陶盂,可能是盛取糧食的容器。有些窖穴在糧食堆積的底部整齊地擺放著豬、狗等家畜(骨架),可能是存放糧食時舉行某種宗教儀式而放人的。新鄭沙窩李遺址也發現一片面積約o.8—1.5平方米比較密集的粟的碳化顆粒。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中,也發現了大量粟的遺存。這些粟粒有的是存放在窖穴里,厚達18厘米。有的是放在陶瓮、陶罐或陶缽中。其中有的可能是作為種子而保存的,也有的是放在墳墓里作為隨葬品,可見粟在當時人們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此外,在黃河下游的山東省膠縣三里河大汶口文化遺址中也發現了距今4800多年的粟粒,體積達1立方米多。說明至遲在距今5000年前後,粟也成為黃河下游的主要糧食了。
黍、稷 黍稷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作物,生育期短,喜溫暖、抗旱力極強,特別適合在我國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區種植。黍稷本是同種作物,農學界一般將圓錐花序較密,主穗軸彎生,穗的分枝向一側傾斜,稈上有毛,子實黏性者稱為黍;將圓錐花序較疏,主穗軸直立,穗的分枝向四面散開,稈上無毛,子實不黏者稱為稷。甘肅省秦安縣大地灣遺址出土了公元前5850年的碳化黍粒,說明黍在中國的栽培也有近8000年,與粟一樣古老。在陝西省臨潼縣姜寨遺址和山東省長島縣北庄遺址也都發現了距今5500年左右的黍殼。在甘肅省臨夏縣東鄉林家遺址的窖穴里,還發現了堆積達1.8立方米的稷穗,是捆紮成束堆放在一起的,也可能是作為種子貯藏的,其年代距今4000年左右。此外,在新疆、青海、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也發現了距今4000多年的黍稷遺存。它們和粟一樣都是當時我國北方的主要糧食作物。
麥 麥在我國種植的歷史較晚,目前只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中發現麥的遺存,其中最早的是甘肅省民樂縣東灰山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小麥和大麥的碳化籽粒。距令5000年左右。其次為新疆孔雀河下游古墓中出土了數百粒小麥,距今4000年左右。在新疆哈密市五堡鄉克孜爾確卡古墓中發現大麥的植株和穗子,距今3200年左右。看來麥子在新石器時代還不是主要的糧食作物。
稻 稻是一年生的禾本科草本作物,喜溫暖、潮濕,是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最主要糧食作物。栽培稻是從野生稻馴化來的。馴化的時間大約在1萬多年前。考古學家在江西省萬年縣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舊石器時代晚期或新石器時代初期的文化層中,發現了12000年前的野生稻植物蛋白石,但已具有人工干預的痕跡,說明當時人們不但已經採集野生稻作為食物,而且可能已嘗試人工種植。在湖南省道縣玉蟾岩遺址也發現了3粒半1萬年前的稻粒,其中一粒是野生稻,其餘屬古栽培稻。在廣東英德市牛欄洞遺址也發現了1萬年前的水稻植硅石。浙江省浦江縣上山遺也發現了9000年前稻作遺存。這就證明我國栽培水稻的歷史已有萬年之久。到了8000年前左右,水稻的種植在長江流域中游和淮河上游都頗具規模。考古學家在湖南省澧縣彭頭山遺址、八十壋、李家崗遺址都發現了大量距今8000年左右的稻殼和稻穀遺存,有的保存極好,出土時如同新鮮稻穀。在淮河上游的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也發現了距今8000年左右的稻穀遺存。經鑒定都屬於古栽培稻。說明已經越過選育、馴化階段,形成了早期稻作農業文化。大約到了7000年前,我國的稻作農業已進入發展階段。淮河流域下游、長江中下游都已發現很多稻作文化遺址,如湖南省的臨澧縣胡家屋場、岳陽市墳山堡遺址,湖北省宜都城背溪、枝城北以及秭歸縣柳林溪遺址,浙江省桐鄉縣羅家角、餘姚市河姆渡遺址,江蘇省高郵縣龍虯庄遺址等,都發現了大量的栽培稻遺存。這些遺址的年代距今7300—6800年。說明這一時期,稻作已經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得到普及,並且水稻品種也得到了初步的改良,已有秈稻和粳稻兩個品種。到了6000年前,我國的原始稻作開始進入發達階段,水稻種植的范圍進一步擴大,稻田的整治已初具規模。到了5000年前,水稻的種植已經遍布長江流域各地以及華南、閩台地區,甚至連黃河流域(如陝西、河南、山東)都已開始種植水稻了。水稻的馴化、培育成功,是我國原始農業的巨大成就之一。
蔬菜瓜果 原始居民除了食用主糧之外,還要吃蔬菜瓜果。根據資料,商周時期我國種植蔬菜瓜果的園圃業已經相當發達,推測其起始年代應有可能早到新石器時代。目前考古發掘中已出土了新石器時代的葫蘆、菱芡、甜瓜子、蓮子、桃核、梅核、棗核、栗殼以及菜籽等實物,年代最早可達7000年前。但是大部分都是屬於野生植物,看來當時人們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培育糧食作物方面,同時採集一些野生果實充飢,不可能有人工種植。不過,在甘肅省秦安縣大地灣遺址曾出土過距今近7000年的油菜籽,在陝西省西安市半坡的一座房子遺址里發現一件小陶罐,口很小,內盛碳化了的菜籽,經鑒定是屬於白菜或芥菜的種子。將菜籽裝在不易取出的小陶罐里,顯然不是為了食用,應該是供來年種植使用。由此可見,我國人工種植蔬菜的歷史已有六七千年之久,而白菜、芥菜和油菜的起源地正是中國,至今仍然是民間最主要的蔬菜。
纖維作物及蠶桑 原始人最初的衣服是冬披獸皮夏穿樹葉,以後逐漸學會利用野生葛、麻的纖維紡織布料製成衣服。當原始農業發展以後,人們在種植糧食的同時也嘗試栽培麻、葛等作物,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要。與此同時,人們也從採集野生的蠶繭進而學會養蠶繅絲紡織衣服。這個過程可能要晚於糧食作物的栽培,大約是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才發展起來的。首先被馴化栽培的是大麻。大麻是雌雄異株植物,雌株結的籽粒可食用,古人曾作為糧食,被列為「五穀」之一。雄株的纖維細柔,可作為紡織原料。原始先民可能是在採集雌麻籽粒過程中發現了雄麻纖維可做衣料,從而逐漸加以栽培種植。甘肅省臨夏縣東鄉林家遺址出土過四五千年前的大麻籽,新疆孔雀河古墓內出土過4000年前的大麻纖維,遼寧省北票市豐下遺址出土的4000年前的麻布殘跡,是目前最早的實物標本。另一種纖維作物薴麻是雌雄同株,大約與大麻同時被種植,浙江省吳縣錢山漾遺址曾出土了一些薴麻布和薴麻繩子,距今也有4000多年。葛是野生纖維植物,但是在江蘇省吳縣草鞋山遺址發現過6000年前的葛纖維紡織品殘片,說明當時原始先民可能已經有意識的加以保護利用,甚至也可能嘗試種植它。原始先民在採集野生桑椹充飢過程中,會發現桑樹上野蠶所結的繭,從而逐漸利用野蠶繭絲,繼而有意識地保護、飼養,終於將它馴化成家蠶。河北省正定縣南楊庄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過兩件5400年前的陶蠶蛹,錢山漾遺址也出土了4700多年前的家蠶絲帶、絲線和絹片。可見至少在5000年前,我國原始先民已經掌握了養蠶繅絲技術,這是紡織史上的一個重大成就,說明黃帝「淳化……蟲蛾」的傳說並非毫無根據。
三.家畜的馴化
在舊石器晚期,由於狩獵工具的改進和狩獵經驗的積累,人們捕捉野獸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有可能將一些暫時不吃的活的野獸或小動物放在天然地洞內或圈以柵欄養起來,以備日後捕捉不到野獸時食用。隨著生產力的提高,洞養或圈養的野獸也越來越多。天長日久,部分野獸的性情開始漸漸溫順起來,進而馴化為家畜。這樣就開始了原始的畜牧業。這一過程,大體上是與農作物的栽培同步的。從考古資料得知,至少在距今8000年左右,已經開始飼養狗、豬、牛、羊、馬、雞等家禽家畜。
狗 狗是由狼馴化而來的。早在狩獵時代,人們就已馴養狗作為狩獵時的助手。進入農業時代,狗會有一部分成為肉食對象。在河北省武安縣磁山、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等遺址,都出土了距今七八千年的狗骨骼,說明至少在8000年前狗已成為家畜之一。陝西省西安市半坡遺址出土的狗骨,頭骨較小,額骨突出,肉裂齒小,下頜骨水平邊緣彎曲,與華北狼有很大區別,已具備家養狗的特徵。而山東省膠縣三里河遺址出土的陶狗鬶造型生動逼真,使我們得見新石器時代家狗的形態特徵。
豬 豬是從野豬馴化而來的,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家畜之一。廣西桂林市甑皮岩遺址發現了9000年前的家豬骨骼,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遺址發現了8000年前的豬骨骼,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遺址還發現一件7000年前的陶豬模型,其形態處於亞洲野豬和現代家豬之間,屬於原始家豬階段。而山東省膠縣三里河遺址出土的5000多年前的陶豬鬶,其形態則屬於典型的家豬。在各地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家畜骨骼和模型中,以豬的數量最多,而且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墓葬中經常以豬作為隨葬品,說明豬已成為財富的象徵。可見豬在我國原始畜牧業中已佔據最重要的地位。
羊 羊是從野羊馴化而來的。羊一直是北方居民的主要肉食對象。因此北方的遺址中發現的家羊遺存較南方為多。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遺址出土過一件陶羊頭,陝西省臨潼縣姜寨遺址也出土過一件陶塑器蓋把紐,呈羊頭狀,西安市半坡遺址出土過羊骨骼。在南方,最早的發現是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遺址的陶羊,其形態屬於家羊。看來,至少在7000年前,羊的馴化已經成功。到了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南北各地已普遍養羊,因此,各地的遺址發現羊骨骼也較多。
牛 作為肉食的牛,主要是黃牛。耕牛則包括不同屬的黃牛和水牛,它們各有其野生的祖先。在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出土過黃牛的骨骼,河姆渡遺址出土過牛的殘骨和牙齒,半坡遺址也出土過牛的牙齒,江蘇省邳縣劉林遺址還發現30多件牛的牙床和牙齒。說明牛的馴養早在8000年前就已開始,至6000多年前,南北各地都已飼養黃牛。水牛的飼養在南方可早到7000年前,河姆渡遺址就出土了16個水牛頭骨。江蘇省吳江縣梅堰遺址也出土了7個6000年前的水牛頭骨。在北方,山東省的大汶口、王因遺址,河北省的邯鄲澗溝村遺址,陝西省的長安客省庄遺址,都發現過水牛骨骼。可見至少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水牛已經生活在淮河以北的一些地方了。
馬 馬的馴養比較晚,在我國一些較早期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均未發現馬的遺存。我國家馬的祖先是生活在華北和內蒙古草原地區的蒙古野馬,最早馴養馬的也應該是這一地區的先民。只在半坡遺址發現2顆馬齒和1節馬趾骨,未能肯定是家馬。在新石器晚期的龍山文化遺址(距今4000多年),如山東省歷城市城子崖、河南省湯陰縣白營、吉林省扶余市長崗子、甘肅省永靖縣馬家灣等遺址出土過馬骨。
雞 雞是由野生的原雞馴化而來的。江西省萬年縣仙人洞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就發現原雞的遺骨,西安半坡遺址也發現原雞屬的鳥類遺骨,說明原雞在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都有分布,各地都有條件加以馴化。河北省武安縣磁山、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山東省滕縣北辛等遺址都有家雞遺骨出土,說明家雞的馴化年代可早到8000年前,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記錄。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以及西北地區都已飼養家雞,成為主要的家禽。總之,古代所謂的「六畜」(馬、牛、羊、雞、犬、豬)在新石器時代都已經馴養了,除了馬較晚之外,其它畜禽馴養的都早到七八千年前,遠遠超過傳說中黃帝「淳化鳥獸蟲蛾」的年代。
④ 在中國著名的文化遺址中 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是什麼遺址
屬於新石器時代的遺址眾多。
不完全統計有華南的洞穴遺址、貝丘遺址、華北的磁山文化、華中的彭頭山文化(見彭頭山遺址)、半坡文化遺址、姜寨遺址、河姆渡文化遺址、大溪文化遺址;
山東龍山文化、河南龍山文化遺址、良渚文化遺址、石家河文化遺址、山東章丘城子崖城址,河南淮陽平糧台城址,湖北天門石家河、湖南澧縣城頭山的城址等等。
現著重列舉如下:
1、洞穴遺址(新石器時代早期)
地點在春灣鎮高村牛窿洞,陂面鎮紫雲岩、赤豹岩,石望鄉馬腰岩,春城鎮崩石埇、舊石角,馬水鄉蛤窿洞。
這7個石灰岩洞穴均發現遺存有劍齒象、納馬象、犀牛、熊、鹿、野豬、豪豬、豬獾、牛、羊、鼬等動物的牙及骨化石、燒骨和螺殼等,在舊石角洞穴還採集到新石器時代繩紋夾砂粗陶7件。
但未發現人類使用的工具,還未能足以證實是古人類居住的文化遺址。有待今後發掘,進一步弄清其文化內涵,然後再作確切結論。
2、彭頭山遺址(新石器時代中期)
彭頭山遺址,位於湖南省澧縣大坪鄉平原中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彭頭山遺址主要文化堆積為彭頭山文化時期遺存, 是長江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年代距今約8200-7800年。彭頭山遺址的文化面貌與以往所發掘過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面貌完全不同,已被命名為彭頭山文化。
3、姜寨遺址(新石器時代晚期)
姜寨遺址,中國黃河中游新石器時代以仰韶文化為主的遺址。位於陝西省臨潼區城北,地處臨河東岸的第二台地姜寨遺址上。
姜寨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人民北路,地處臨河東岸的第二台地上。面積約5萬平方米。
1972~1979年,西安半坡博物館和臨潼區文化館合作,由鞏啟明等主持進行11次大規模發掘,揭露面積1.658萬平方米,是迄今中國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中,發掘面積最大的一處。
該遺址仰韶文化堆積由下到上依次為半坡類型、史家類型、廟底溝類型和半坡晚期類型(或稱西王村類型)。
4、半坡遺址(新石器時代晚期)
半坡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
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隊在西安東部滻河東岸的二級階地上發現了半坡遺址。同年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較深入的調查,發現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1954一1957年,先後進行了五次較大規模的發掘,揭露面積1萬平方米。
已發掘出46座房屋、200多個窖穴、6座陶窯遺址、250座墓葬,出土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約1萬件,還有粟、菜籽遺存。半坡遺址博物館於1958年4月28日建成開放。
5、平糧台古城遺址(新石器時代末期)
平糧台古城遺址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城址。位於河南省 淮陽縣東南4公里的大朱村西南方。平糧台古城址即是宛丘之地,距今已有46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目前發掘出土進代最早的一座古城址。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里的《陳風宛丘》以及《東門之枌》、《爾雅註疏》、《晉書》中均有記載。根據史書記載和地理方位分析,平糧台可能是太昊之墟、神農之都的古宛丘都城。
這座古城時代最早、面積最大、保留最好,對研究我國古代城市的出現、國家的起源、早期奴隸制等重大學術問題,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⑤ 我國古代遠古居民中,使用新石器的是哪類先人
新石器時代(英語:neolithic),指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志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這一名稱是英國考古學家盧伯克於1865年首先提出的,這個時代在地質年代上已進入全新世,繼舊石器時代之後,或經過中石器時代的過渡而發展起來,屬於石器時代的後期。
中國大約在前1萬年就已進入新石器時代。由於地域遼闊,各地自然地理環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區別,大致分為三大經濟文化區:
1.旱地農業經濟文化區,包括黃河中下游、遼河和海河流域等地,這里是粟、黍等旱作農業起源地,很早就飼養豬、狗,以後又養牛、羊等。有大地灣遺址、上山遺址,半坡遺址和大汶口遺址等。
2.水田農業經濟文化區,主要為長江中下游。嶺南地區農業則一直不發達,漁獵採集經濟佔有較重要的地位,可劃為一個亞區。本區很早就種植水稻,是稻作農業的重要起源地。早期飼養豬、狗,以後陸續養水牛和羊。有河姆渡遺址,江西萬年仙人洞及吊桶環遺址,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浙江餘杭良渚遺址等。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遺址,出土物中發現水稻遺存,證明了長江下游及其附近地區是中國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起源中心。
3.狩獵採集經濟文化區,包括長城以北的東北大部、內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積大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二。這個區域除個別地方外基本上沒有農業,陶器也不甚發達。
上述除第3區因考古工作不夠深入難以分期外,前兩區大致可分為3期:
早期
以甘肅大地灣遺址最為久遠(60000-4800年),早期距今13000~7000年前,可分為前後2段,前段距今12000年~9000年,、以河北徐水南庄頭、江西萬年仙人洞及吊桶環、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為代表。加工石器出現簡單的磨製,能夠製作簡單燒成溫度較低的陶器。在南方,主要表現為洞穴遺址和貝丘遺址,主要以打制石器和細石器為主,開始使用磨製石器。江西萬年仙人洞及吊桶環、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發現了最早的大米粒,但是否為經過人工培育的水稻,學術界仍然存有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水稻起源的重要地區。後段是距今約9000~7000年,主要以內蒙古赤峰興隆窪、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鄭裴李崗等磨製石器有了很大發展,陶器已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種類較多,以紅陶為主,陶色多不純正,陶質較粗疏。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獲得初步發展。
中期
中期距今約7500~5000年,可分為前後兩期。河姆渡文化、龍虯文化、北辛文化、半坡文化、前大溪文化為代表,後期以仰韶文化、馬家浜文化、大汶口文化為代表。磨製石器種類豐富,製作精美,制陶技術顯著進步,出現慢輪修整口沿的技術,農業和畜牧業獲得高度發展,長江流域已進入到灌溉農業階段,而且豬已經成為一種主要家畜。人口聚落不斷增多擴大,開始出現一些中心聚落和大規模的公共墓地,反映出社會組織向心凝聚平等的特點。
晚期
晚期距今約5000~4000年,也叫銅石並用時期,以山東歷城龍山鎮城子崖、山東日照兩城鎮、河南洛陽王灣、山西襄汾陶寺、甘肅臨兆馬家窯、湖北京山屈家嶺湖北天門石家河、浙江餘杭良渚遺址為代表。制陶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陶器以灰、黑陶為主,輪製法得到普及。石器磨製精緻,器型變小。農業和畜牧業高度發展,人口急劇增加,社會復雜度程度不斷提高,出現了原始城堡、城垣和大型建築,有了階級、貧富分化,人類社會向國家文明時代邁進。
⑥ 請問有高中歷史的資料總結,要好記得,謝謝了,最好是音頻的
推薦去簡單學習網,哪裡有的視頻是免費的
⑦ 歷史問題 歷史大師請進
半坡文化屬黃河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位於陝西省西安半坡村。
年代距今約6800—6300年,半坡村的原始居民是定居的,以氏族或部落為單位,建立村落。半坡是一個沒有貧富差別的原始社會。居住區有壕溝圍繞,以防野獸侵害。房屋為地面和半地下式的,呈方形或圓形。居住區中央有長方形大屋,可能是氏族集體活動的場所。多種農具、魚獵工具的出土,反映半坡居民的經濟生活為農業和漁獵並重。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等。彩陶十分出色,紅地黑彩,花紋簡練樸素,繪人面、魚、鹿、植物枝葉及幾何形紋樣。其中最著名的半坡出土單體魚紋陶盆器紋是用人的臉和魚的身體結合而成的人面魚紋盆,賴以為生的魚被看做氏族部落的保護神,人們栽種穀物,只有需要時才捕魚
從陶器上發現二十二種符號,可能是一種原始文字。半坡成人死後埋入公共墓地,常隨葬陶器及骨珠等裝飾品。遺址有兩座同性合葬墓,分別埋著兩個男子和四個女子,一般認為是母系氏族社會的葬俗。死亡兒童埋在居住區,多採用瓮棺葬。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隨葬品精緻豐富,表明當時對女孩的愛重。
半坡文化屬於黃河中游的原始文化,顯示出北方地理環境的特色。
商周三代時期(公元前21世紀—前221年),是我國古代禮制的成熟期,也是中國古代禮制最為規范的時期。「禮以酒成」,無酒不成禮,因此,夏商周時期也是我國酒禮最復雜、酒與政治結合最為緊密的時期。正因為夏商周時期酒禮最受重視,因此,酒器發展也最為迅速,青銅酒器也就成為夏商周三代青銅文明中最為輝煌的亮麗點。
河姆渡遺址(Hemu Site)
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餘姚市羅江鄉河姆渡村東北,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
先說一下新石期時代:
新石器時代(Neolithic Period)
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見石器)為標志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這一名稱是英國考古學家盧伯克於1865年首先提出的。這個時代在地質年代上已進入全新世,繼舊石器時代之後,或經過中石器時代的過渡而發展起來,屬於石器時代的後期。年代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基本特徵和分期
一般認為新石器時代有3個基本特徵:開始製造和使用磨製石器;發明了陶器;出現了農業和養畜業。有的學者特別強調農業起源的意義,認為它才是新石器時代的主要特徵,或者說是新石器時代革命的主要內容。世界各地這一時代的發展道路很不相同。有的地方在農業產生後的很長一段時期里沒有陶器,因而被稱為前陶新石器時代或無陶新石器時代;有的地方在1萬多年以前就已出現陶器,卻遲遲沒有農業的痕跡,甚至磨製石器也很不發達。所以並不是3個特徵齊備才能稱新石器時代。
由於各地新石器時代的情況很不一致,所以沒有統一的分期標准。有的地方分早晚兩期,有的分早中晚3期。有的在晚期出現少量銅器但還不會有意識地製造青銅合金時,單獨列出一個銅石並用時代,作為從新石器時代到青銅器時代的過渡期;有的則把這個階段歸入新石器時代晚期。
各地的新石器時代
西亞、北非和歐洲西亞的新石器時代發展較早,考古研究也較深入。這里是農業起源最早的地區,以後又最早出現金屬器,最早進入文明時代,在世界文化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西亞最早進入新石器時代的是利凡特(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和敘利亞)、安那托利亞(今土耳其)和扎格羅斯山山前地區,即所謂農業起源的新月形地帶。這一地區具有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冬季多雨潮濕,夏季炎熱乾燥,有適於栽培的野生穀物和易於馴養的動物,從舊石器時代到中石器時代,文化的發展已有相當的基礎,因而成為最早出現農業和養畜業的地區。大約在公元前9000~前8000年,便進入原始新石器時期,有了農業和養畜業的萌芽。公元前8000~前7000年,先後進入前陶新石器或無陶新石器時期,已種植小麥、大麥、扁豆和豌豆等,開始飼養綿羊和山羊,有的遺址還有豬骨。這個時期的典型遺址耶利哥遺址,已出現用土坯砌築的半地穴式房屋,村外有石砌圍牆和濠溝,牆內有石砌的鎡望塔。這在世界上同類建築中是最早的。大約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西亞各地先後進入有陶新石器或發達的新石器時期。最早的陶器可稱為土器,火候極低;稍後有厚胎的素麵灰褐陶,最後出現彩陶。這時農業已有進一步的發展,有的地方已有灌溉農業。房子一般為多間式、平頂,有的房內有牛頭形塑像。大約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這里的一些遺址有了銅器(個別遺址中用冷鍛法製造的銅扣針等,可早到前7500年左右),進入銅石並用時代。
西亞的新石器文化在發展中對周圍地區產生過明顯的影響,一是向北非尼羅河流域傳播,一是向歐洲東南部擴展。尼羅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分為3期,從早期開始即為有陶新石器階段。北非其他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分為三大系統:撒哈拉新石器文化、地中海新石器文化和卡普薩傳統的新石器文化。在歐洲的希臘本土、克里特島以至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亞等地存在過前陶新石器文化。從陶器出現以後,歐洲南部主要有印紋陶文化,而多瑙河流域則為線紋陶文化,這些地區在進入銅石並用時代後出現了彩陶文化 (見特里波利耶-庫庫泰尼文化)。而東歐較北地區在新石器時代則流行小窩篦紋陶文化等。
中亞、南亞和東南亞 中亞大約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進入新石器時代,其代表有哲通文化。該文化分布於土庫曼境內。石器大多繼承當地的中石器時代傳統而多細石器,同時也新出現磨製石斧和磨谷器。已種植小麥和大麥,飼養山羊。陶器均為手制,胎中多摻草末,除素麵外還有一些彩陶。從總體文化面貌來看明顯受到西亞新石器文化的影響。中亞北部的新石器文化年代較晚,其代表為克爾捷米納爾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經濟以漁獵和採集為主,陶器多飾刻劃或戳印紋,彩陶極少。
南亞次大陸較早的新石器文化大約開始於公元前6000年左右,分布在俾路支和印度河流域一帶。居民種植小麥、大麥,飼養綿羊、山羊和牛。大約到公元前4500年左右才出現陶器,並且很快出現彩陶。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進入銅石並用時代。
在東南亞,印度尼西亞等地有種植薯芋為主的新石器文化,沒有發展起真正的農業經濟。
北亞和東北亞 日本是世界上陶器出現最早的地區 ,蒙古和西伯利亞也有個別遺址的陶器年代接近1萬年。但這個地區的磨製石器一直不很發達,農業出現的年代也很晚,與西亞情況正好相反。這個地區的陶器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筒形罐特別流行,一般為灰褐色,飾刻劃紋或壓印紋。在日本,陶器多繩紋,故日本的新石器時代又稱繩紋時代。朝鮮和西伯利亞的陶器則多施篦紋。
朝鮮的新石器文化因受中國東北新石器文化的影響,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已發展起旱地農業,種植粟和黍。蒙古東部地區在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也已種黍,並飼養牛羊等家畜。日本的農業只是在公元前1000年以後,因受大陸的影響,才急速發展起來的。西伯利亞則一直以漁獵和採集經濟為主。
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中南部 這些地方的史前考古通常不使用新石器時代這一概念。但若用舊大陸考古學的標准去衡量,那裡也還存在新石器時代文化。美洲在歐洲殖民者到達以前基本上處於新石器時代,即使已創立高度文明社會的瑪雅王國(見瑪雅文明),也基本上不使用金屬器。美洲是農業起源的重要地區,那裡最先培植玉米,還有豆類和南瓜,印第安人稱之為三姊妹。家畜僅有駱馬一種。大洋洲在殖民者進入以前基本上仍處於狩獵、採集經濟階段,不會製造陶器,所以那裡的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界線不大明顯。非洲中南部的新石器時代仍多打制石器,種植薯芋,同東南亞的情況有些類似。
中國 中國大約在前1萬年就已進入新石器時代。由於地域遼闊,各地自然地理環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區別,大致分為三大經濟文化區:①旱地農業經濟文化區,包括黃河中下游、遼河和海河流域等地,這里是粟、黍等旱作農業起源地,很早就飼養豬、狗,以後又養牛、羊等。②水田農業經濟文化區,主要為長江中下游。嶺南地區農業則一直不發達,漁獵採集經濟佔有較重要的地位,可劃為一個亞區。本區很早就種植水稻,是稻作農業的重要起源地。早期飼養豬、狗,以後陸續養水牛和羊。③狩獵採集經濟文化區,包括長城以北的東北大部、內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積大約佔全國的2/3。這個區域除個別地方外基本上沒有農業,細石器特別發達而很少磨製石器,陶器也不甚發達。
上述除第③區因考古工作不夠深入難以分期外,前兩區大致可分為4期:早期約當公元前10000~前7000年,以華南的洞穴遺址和貝丘遺址為主,有少量磨製石器和陶器,農業已有萌芽,個別地點已會養豬。中期約當公元前 7000~前5000年,華北的磁山文化等已有較發達的旱地農業,種植粟、黍,養豬,並有較發達的磨製石器和陶器;華中的彭頭山文化(見彭頭山遺址)等已栽植水稻,養豬和水牛等,磨製石器尚不多見 ,陶器則比較發達 。晚期約當公元前5000~前3500年,華北主要是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農業進一步發展,有較大的聚落,如半坡和姜寨等(見半坡文化,姜寨遺址),流行多人二次合葬,發達的彩陶是一大特色。華中主要是河姆渡文化和大溪文化等。河姆渡文化有極為豐富的稻穀遺存和骨耜等水田耕作農具,大溪文化中房屋建築往往用稻殼摻泥抹牆,陶器胎壁內也摻有大量稻殼,表明稻作農業已有很大的發展。最後一期是銅石並用時代(也可不歸入新石器時代),約當前3500~前2000年。這時華北主要是山東龍山文化和河南龍山文化,華中主要是良渚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這時已普遍出現小件銅器,有了中心聚落和最早的城址,如山東章丘城子崖城址,河南淮陽平糧台城址,湖北天門石家河和湖南澧縣城頭山的城址等。房屋建築中出現分間式大型建築,開始用白灰和土坯抹地、築牆。陶器普遍採用輪制,出現大量的精美玉器,石器中鉞、鏃等武器明顯增加。墓葬出現兩極分化,大墓往往有棺有槨,有豐富、精美的隨葬品;小墓則既無葬具,多數也沒有任何隨葬物品。良渚文化中甚至出現大規模的人工堆築的貴族墳山。這種物質財富的增加和貧富與社會地位的兩極分化 ,預示著文明社會行將來臨。
遺址有4個相繼疊壓的文化層,其中第三、四層是長江下游和東南沿海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最早文化層,距今約6000—7000年。出土文物內容非常豐富,有人工栽培水稻的大量遺物,帶榫卵的木構建築構件,以及數以千計的陶器、骨器,上刻有比較精細的裝飾花紋。
遺址中發現的榫卯,是中國現已發現的古代木構建築中最早的榫卯。在動物遺骨中,有人工飼養的豬、狗、水牛骨骸,其中豬骨的數量最多。人工栽培的水稻遺物,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農作物。以往的國際文獻認為,印度是亞洲水稻的原產地。但印度最早的稻穀發現於中部的盧塔爾,經C14測定,它的時代為公元前1700年,比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水稻晚3000年。最令人感興趣的是骨哨,現在還能吹出動聽的音響。河姆渡遺址大量文物的發現,證明早在6000—7000年以前,長江下游已經有了比較進步的原始文化,它和黃河流域一樣,都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發祥地。
河姆渡文化
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在浙江省餘姚縣的河姆渡遺址首先發現,故於1976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灣南岸的寧(波)紹(興)平原,並越海東達舟山島。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與確立,擴大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領域,說明在長江流域同樣存在著燦爛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該文化目前唯一經過較大規模發掘的是河姆渡遺址,在1973~1974年和1977~1978年,由浙江省文管會、浙江省博物館主持,進行了兩期發掘。1982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在浙江鄞縣辰蛟,寧波八字橋,舟山白泉、大巨等地,都發現有河姆渡文化的晚期遺存。
文化特徵
陶器主要是夾炭黑陶和夾砂紅陶、紅灰陶。除素麵陶外,盛行在釜類腹底交錯拍印繩紋,陶器的寬邊口沿上常刻劃平行條紋、波浪、圓圈、葉形、谷穗狀等幾何圖樣,偶見白地深褐色紋的彩陶。以平底器和圜底器為大宗。代表性器物有釜、罐、帶把缽、寬沿淺盤、垂囊式□、支腳等。與支腳配合使用的陶釜,始終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炊器。骨制生產工具豐富,尤其在早期,骨器數量遠超過石、木、陶質各種工具的總和,就目前所知,為中國新石器文化中所獨有。木器較精巧多樣。梯形不對稱刃石斧、拱背厚體石錛、骨耜、斜鋌骨鏃、管狀骨針、骨哨、木矛、木刀等,都是具有特色的器物。大批榫卯木構件及干欄式建築的遺跡,顯示了河姆渡文化的住房特點。
分期和年代
河姆渡遺址的第4、3層和第2、1層,分別代表河姆渡文化的早、晚兩期。①早期:約前5000~前4000年。陶系簡單,夾炭黑陶占絕對優勢。除磨平素麵外,繩紋較多,刻劃的幾何圖案花紋和動植物圖案突出。主要器形有斂口或敞口肩脊釜、直口筒式釜、頸部雙耳大口罐、寬沿淺盤、斜腹盆、環形單把缽、大圈足豆、盆形甑、塊狀體支腳等。石器種類少,一般磨製不精,斧、錛較厚碩,主要石器工具中未見穿孔者。②晚期:約前4000~前3300年。夾砂紅陶、紅灰陶數量最多。前段的泥質紅陶外壁紅內壁黑,常施紅陶衣;後段的泥質紅陶表裡色澤一致,很少施陶衣。沿用繩紋,出現鏤孔紋飾。新出現鼎、落地式把兩足異形□、垂囊式□。其他主要器形還有敞口雞冠耳釜、敞口扁腹釜、牛鼻耳罐、折沿罐、鏤孔豆、空腹傾斜體支腳。石器多通體磨光,出現了扁平長條石錛,穿孔石斧、長方形雙孔石刀和石紡輪。
農業和家畜飼養
河姆渡第 4層較大面積范圍內,普遍發現稻穀遺存,有的地方稻穀、稻殼、莖葉等交互混雜,形成 0.2~0.5米厚的堆積層,最厚處超過1米。稻類遺存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史上罕見的。經鑒定,主要屬於栽培稻秈亞種晚稻型水稻。它與馬家浜文化桐鄉羅家角遺址出土的稻穀,年代都在前5000年,是迄今中國最早的兩例稻穀實物,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這對於探討中國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農業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義。河姆渡文化代表性的農具有骨耜,僅河姆渡一處就出土上百件。採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製成,肩臼處一般穿鑿橫銎,骨質較薄者則無銎而將肩臼部分修磨成半月形,在耜冠正面中部刻挖豎槽並在其兩側各鑿一孔。還發現了安裝在骨耜上的木柄,下端嵌入槽內,橫銎里穿繞多圈藤條以縛緊,頂端作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捉手孔。此外,還有很少的木耜、穿孔石斧,雙孔石刀和長近1米的舂米木杵等。
家畜主要有豬、狗。破碎的豬骨和牙齒到處可見,並發現體態肥胖的陶豬和方口陶缽上刻的豬紋。有一件陶盆上刻劃著稻穗豬紋圖像,大體是家畜飼養依附於農業的一種反映。此外,還出土較多的水牛骨頭,可能牛也已被馴養。
漁獵
河姆渡出土大量野生動物遺骨,計有哺乳類、鳥類、爬行類、魚類和軟體動物共40多種。絕大多數是梅花鹿、水鹿、四不象(麋鹿)、麂、獐等鹿科動物,僅鹿角即有 400多件。鳥、魚、龜、鱉遺骨數量也不少。還發現有極少的亞洲象、蘇門犀、紅面猴等溫熱地帶動物的遺骸。骨鏃達千餘件之多,以鋌部不對稱的長鋒或短鋒斜鋌鏃較富特色,另有窄長鋒柳葉形鏃、鈍尖或銳尖的錐形帶鋌鏃等形制。未見網墜之類漁具,而存在大量魚骨,有些骨鏃當兼用於射魚。其他漁獵工具還有木矛、骨魚鏢等。柄葉連體木槳的發現,說明已有舟楫之便,除用於交通外,可能也在漁撈活動中乘用。利用禽類骨管雕孔製成的骨哨,既是一種樂器,狩獵時也可吹音用以誘捕動物。
原始手工業
陶器以夾炭黑陶最富特點。尤其在早期,無論炊器和飲食容器,都屬這種陶質。胎泥純凈,含鐵量僅為1.5%左右。以大量的稻殼及稻的莖、葉碎末為羼和料。工藝技術上比較原始,器物均為手制,不甚規整;據測試,燒成溫度為800~900℃,在缺氧的還原焰中燒制而成。胎質比較粗厚疏鬆,重量較輕,吸水性強。晚期階段,基本上仍用手制,但有的經慢輪修整。出現了三足器、袋足器等較復雜的器形,有的陶器燒成溫度提高到1000℃左右。
關於編結紡織,在河姆渡發現有蘆葦席殘片,採用二經二緯的編織法。質輕的木紡輪,連同大小輕重不一的陶、石紡輪。可供抽紗捻線之用。還發現了據認為可能屬於原始腰機部件的木質打緯刀、梳理經紗的長條木齒狀器、兩端削有缺口的卷布軸等。
河姆渡文化的骨器製作比較發達,有耜、鏃、魚鏢、哨、錐、針、管狀針、匕、有柄匕、梭形器、鋸形器、鑿、匙等各種器物,廣泛使用於生產和生活領域。有笄、管、墜、珠等裝飾品。還有蝶形器(原料有木、石、骨、象牙4種)、靴形器等暫不明用途的器物。磨製普遍精細,少數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圖案花紋或雙頭連體鳥紋,堪稱精美的實用工藝品。另有20餘件象牙製品,其中刻有雙鳥朝陽圖像的蝶形器、鳳鳥形匕狀器、雕刻編織紋和似蠶紋的小盅等,顯示了當時的精湛技藝。
鳳鳥形象牙匕狀器
木作工藝十分突出。除木耜、小鏟、杵、矛、槳、槌、紡輪、木刀等工具外,還發現了不少安裝骨耜、石斧、石錛等工具的把柄。用分叉的樹枝和鹿角加工成的曲尺形器柄,叉頭下部砍削出榫狀的捆紮面,石斧當是捆綁在左側,石錛則捆紮在前側。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許多建築木構件上鑿卯帶榫,尤其是發明使用了燕尾榫、帶銷釘孔的榫和企口板,標志著當時木作技術的突出成就。在河姆渡第3層出土一件瓜棱狀斂口圈足木碗,外表有薄層的朱紅色塗料,剝落較甚,微顯光澤,經鑒定是生漆,這是中國迄今最早的漆器。
房屋和水井
河姆渡文化盛行一種栽樁架板高於地面的干欄式建築。在河姆渡遺址各文化層,都發現了與這種建築遺跡有關的圓樁、方樁、板樁、梁、柱、木板等木構件,共達數千件。第4層的一座干欄式長屋,樁木和相緊靠的長圓木殘存220餘根,較規則地排列成4行,互相平行,作西北—東南走向。現存最長一行樁木長23米,由西南到東北的第 1、2、3行之間的距離大體相等,合計寬約7米,推知室內面積在160平方米以上。第3、4行的間距1.3米,這是設在面向東北一邊的前廊過道。建築遺跡范圍內,出土有蘆席殘片,許多陶片以及人們食後丟棄的大量植物皮殼、動物碎骨等。這座大型干欄式建築當屬公共住宅,室內很可能隔成若干小房間。干欄式建築是中國長江以南地區新石器時代以來的重要建築形式之一,目前以河姆渡發現的為最早。除干欄式建築外,早期稍後,還出現一種立柱式地面建築,在柱洞底部墊放木板作為基礎,有的則是填塞紅燒土塊、粘土和碎陶片等,填實加固形成臼狀柱礎,中間立木柱。
榫卯木構件和企口板
在河姆渡遺址第 2層發現一眼木構淺水井遺跡。這是中國目前所知最早的水井遺跡,也是迄今發現的採用豎井支護結構的最古老遺存。水井位於一處淺圓坑內,井口方形,邊長約2米,井深約1.35米。井內緊靠四壁栽立幾十根排樁,內側用一個榫卯套接而成的水平方框支頂,以防傾倒。排樁上端平放長圓木,構成井口的框架。水井外圍是一圈直徑約6米呈圓形分布的28根柵欄樁,另在井內發現有平面略呈輻射狀的小長圓木和葦席殘片等,可見井上還當蓋有井亭。
墓葬
在河姆渡第4層的居住區,發現以陶釜、陶罐為葬具的嬰兒瓮棺葬2座。第1至3層有20多座墓,均不見墓坑和葬具,僅有1座以木板墊底。成人和嬰兒多為單人葬。有3座是兩人合葬墓,其中1座是兩個兒童。第2和3層內的墓流行單人側身屈肢葬,個別的是俯身葬,頭向東或東北,大多數無隨葬品。第1層內的墓流行單人仰身直肢葬,也有個別仰身屈肢葬,頭向不一,以西北的居多,普遍有隨葬品但並不豐富,最多的兩座墓各有6件,一般放置釜、豆,少見生產工具。總的看,不同時期的葬式、頭向和隨葬品是有所變化的。
居民種屬
見中國新石器時代居民的體質特徵。
與其他文化的關系
以河姆渡遺址第 4層為代表的河姆渡文化早期遺存,與以羅家角遺址第4層為代表的馬家浜文化羅家角類型,年代相當,陶器中的六角形口沿的盤盆類和弧斂口雙耳缽等形制接近,表明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
河姆渡文化晚期的前、後階段,分別與馬家浜文化馬家浜類型和崧澤文化(見崧澤遺址大體同時。馬家浜類型發達的素麵腰沿釜(或稱寬檐釜),在河姆渡文化晚期前一階段偶有所見,反之,河姆渡文化晚期數量雖少但富有特徵的垂囊式□,在馬家浜類型中也有個別發現。河姆渡文化晚期後一階段,長條石錛、突棱鏤孔豆、花瓣形圈足、鑿形鼎足等,均與崧澤文化的風格相同。河姆渡文化晚期可能受到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的強烈影響。也有人認為,河姆渡遺址第4層、第3層是新發現的河姆渡文化,第2層、第1層則應分屬於馬家浜文化馬家浜類型和崧澤類型(或單獨命名為崧澤文化),並進而提出由河姆渡文化發展為馬家浜文化的意見。
河姆渡文化的早、晚期銜接關系及發展去向,有待於在發現更多的材料的基礎上進行深入分析;對其晚期遺存的性質和歸屬,需再作進一步的研討。
⑧ 靜樂縣歷史遺址及墓葬
遺址
編輯
遺址,從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聯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遺址是指人類活動的遺跡,屬於考古學概念。遺址的特點表現為不完整的殘存物,具有一定的區域范圍,很多史前遺址、遠古遺址多深埋地表以下。如寶雞北首嶺遺址(距今7100_+140年)、西安半坡遺址(距今6000多年),烽火台等。
中文名
遺址
外文名
ruins,relics
所屬范疇
考古學
定 義
人類活動過的遺跡
分 類
文物考古歷史
目錄
1 簡介
2 詞語
▪ 基本解釋
▪ 詳細解釋
3 舉例
4 分類
▪ 舊石器地點
▪ 夏商周都邑地點
▪ 古代手工業地點
簡介
編輯
遺址是指人類活動的遺跡,屬於考古學概念,既包括人類為不同用途所營建的建築群體,也包括人類對自然環境利用和加工而遺留的一些場所。遺址的特點表現
遺址
為不完整的殘存物,具有一定的區域范圍,很多史前遺址、遠古遺址多深埋地表以下。埋藏地下的遺址的發現多與人類活動有關,如:農業生產、建築工地施工等;很多古代遺址屬於探險發現。古代城市、古代建築遺址多為殘垣斷壁,各種生活用品表現為不殘破和不完整,但可以通過考古和人類學研究尋找人類生活軌跡。很多遺址屬於戰爭、災難之後的遺存。遺址為文物,屬於文化古跡。因而在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工作中備受重視。
人類在史前生活的遺存稱為「史前遺址」;
人類文明以後,歷史年代久遠的遺存稱為「古代遺址」;
歷史年代不久遠的遺存多屬於具有特殊文化意義為紀念地。
遺址為文物,屬於文化古跡。
●人類在史前生活的遺存稱為「史前遺址」。
●人類文明以後,歷史年代久遠的遺存稱為「古代遺址」。
●歷史年代不久遠的遺存多屬於具有特殊文化意義為紀念地。
●用於命名整個史前文化的遺址,被稱作命名遺址。
詞語
編輯
詞目:遺址拼音:yí zhǐ
基本解釋
古人遺留下來的城堡、村落或寺廟等建築基地。
古城遺址
英語:ruins;relics
詳細解釋
亦作「 遺阯 」。指年久被毀的建築物所在的地方。
晉王嘉《拾遺記·前漢下》:「今台無遺址,溝池已平。」
遺址
唐劉禹錫《山陽城賦》序:「 山陽故城,遺址數雉,四百之運,終於此墟。」
宋梅堯臣《和劉原父舍人樂郊詩》:「舊池堙猶窳,遺址巋不平。」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三:「京師廣安門內 慈仁寺 ,乃古 雙松寺 遺阯。」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二二章:「 北磨石岔 一條小溪旁邊,有一座茅棚的遺址。」
舉例
編輯
半坡遺址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
遺址掠影 (12張)
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1952年發現,1954—1957年發掘,面積約5萬平方米,已發掘出45座房屋、200多個窖穴、6座陶窯遺址、250座墓葬,出土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約1萬件,還有粟、菜籽遺存。其中房屋有圓形、方形半地穴式和地面架木構築之分。半坡遺址是我國首次大規模揭露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1957年建成博物館。
分類
編輯
(按年代)
舊石器地點
人類起源於地質年代的第三紀末,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相當於更新世時期。中國當前所知人類化石產地和舊石器地點共計200餘處,除新疆、海南兩個省(區)外,各地都有發現,特別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存分布很廣。這些地點的地層堆積,主要有 3種類型:
①河湖相堆積。元謀猿人遺址是一處典型的地點,沉積物以粉砂亞粘土和粘土為主,猿人化石和石器出自沉積層的下部。丁村遺址和水洞溝遺址,是在黃土底部的砂礫層中發現人類化石和石器。
②土狀堆積。北方是在黃土層下的紅色土層中發現人類化石和石器,藍田猿人遺址的公主嶺、陳家窩村兩地點都是如此。南方則在耕土層下的紅土層中找到石器或化石。
③洞穴堆積。最有代表性的周口店遺址,第 1 地點(即北京猿人產地)為長約 140米、寬約 20米的巨大山洞,角礫岩堆積厚達30餘米。金牛山遺址、和縣猿人遺址、穿洞遺址等地點,也是比較典型的洞穴堆積。另外,大窯遺址是廣泛分布於山坡沖溝的石器打制場,臘瑪古猿化石地點則在第三紀褐煤層中發現古猿化石。[1]
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
新石器時代遺址包括住地和葬地。廣大平原地區的古遺址,常位於河流轉彎或兩河交匯處。西北黃土高原的古遺址,由於河床沖刷下沉的關系,多在距現今河床和村莊較高的二級台地上。江淮等河網地帶的古遺址,常見於地勢高亢的土墩 (堆)。靠近海濱和河湖岸邊的古遺址,因其堆積物中包含大量的貝類介殼,在考古學上被稱為「貝丘」遺址。
中國目當前所知新石器時代遺址總計約有1萬余處,其中作過發掘的近千處。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大體可以分為兩類:
①新石器時代主要考古學文化的發現地。例如:河北武安的磁山遺址為磁山文化發現地,河南澠池的仰韶村遺址為仰韶文化發現地,西安半坡遺址為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發現地,甘肅臨洮的馬家窯遺址為馬家窯文化及其馬家窯類型發現地,青海民和的馬廠塬遺址為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發現地,山東泰安的大汶口遺址為大汶口文化發現地,山東章丘的城子崖遺址為龍山文化發現地,山西襄汾的陶寺遺址為中原龍山文化陶寺類型發現地,湖北京山的屈家嶺遺址為屈家嶺文化發現地。
②保存較好的住地或葬地。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范圍往往很大,面積幾萬、幾十萬以至幾百萬平方米。半坡遺址和臨潼姜寨遺址,都由居住區、制陶作坊區和墓葬區組成,居住區的房屋環繞中心廣場排列,周圍又有人工挖掘的濠溝。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發掘的房屋基址多達 240座,前仰韶階段和仰韶文化早、中期為半地穴式建築,仰韶文化晚期則為地面建築。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適應江南水鄉的地理條件,發現的主要是木構干欄式建築。遼寧凌源牛河梁遺址的中心區域,有女神廟和積石群,分布范圍 200多萬平方米。河南淮陽平糧台古城遺址及其他龍山文化晚期城址,則是中國最早的城市遺跡。
夏商周都邑地點
夏商和西周王朝的統治中心,都在黃河中游地區。偃師屍鄉溝商城遺址和鄭州商代遺址,均屬商代前期,都發現長、寬各1000多米的城垣以及成組的宮殿基址和其他重要遺跡。商代後期的安陽殷墟,包括宮殿宗廟區、王陵區、手工業作坊區、平民住地及其墓葬區等,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湖北黃陂盤龍城遺址、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等商代方國遺存,文化面貌既有中原文化的強烈影響,又有明顯的地方特色。西周時期的周原遺址和豐鎬遺址都曾發掘大型建築基址、較多的墓葬以及青銅器窖藏等。應屬周初燕國都城所在的北京琉璃河遺址,包括規模不大的城址和貴族墓地,有的大墓出土了記載燕國早期史實的有銘銅器。
東周列國都城遺址
幾乎都建在鄰近大河的沖積平原上,保存情況一般較好:臨淄齊國故城、曲阜魯國故城、侯馬晉國遺址、禹王城遺址 (魏國早期)、鄭韓故城遺址、趙邯鄲故城、燕下都遺址、秦雍城遺址、楚紀南故城以及中山古城遺址、薛城遺址等。一般周長達10餘公里,有夯築城垣二重,平面呈不規則形狀。宮殿集中在一定的區域,並築有宮城。布局情況大體可以分為兩種類型:①宮殿區被郭城包圍,例如曲阜、薛城、禹王城等;
②多數城址宮殿區在郭城的一角或一側,城內或周圍還有各種手工業作坊遺址。
秦漢及以後城市遺址
秦漢及其以後時期都城最集中:秦咸陽城遺址、漢長安城遺址、漢魏洛陽故城(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鄴城遺址(曹魏、十六國、東魏、北齊)、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北宋東京城遺址、遼上京遺址、遼中京遺址、金上京會寧府遺址、金中都遺址、元上都遺址、元大都遺址等處。通過勘察,大部城址的城垣范圍城門位置、主幹大道以及宮殿區、里坊和其他重要遺址的分布情況已基本清楚。兩漢時期的長安和洛陽,宮城約佔全城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基本上屬於帝王和貴族的專用城市。大約從曹魏鄴城開始,都城布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唐代的東西兩京,宮城和皇城約佔全城十分之一,已成為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都城由宮城和外郭二重演變為由宮城、皇城和外郭三重組成。宮城由包括多處並分布在城區南部演變為集中於城區北部和中部,並以南門為正門,門前大街為全城的中軸線。居民區和商業區則由位於城區北部改為位於城區的南部,區劃和排列也由不規整趨於規整。歷代都城城內及其附近的重要遺址,作過大規模發掘的頗為不少,例如:秦咸陽的宮殿遺址、漢長安的未央宮遺址、武庫遺址和王莽九廟遺址、洛陽的東漢靈台遺址、北魏永寧寺遺址、唐長安的大明宮遺址、興慶宮遺址、青龍寺遺址和西市遺址等。
秦漢及以後時期的地方城邑遺址遍及全國各地,特別是邊遠地區的城邑、長城及其沿線的烽燧,在歷史研究和考古研究中佔有重要地位,漢代的如崇安漢城遺址、西海郡故城遺址、樓蘭故城遺址以及居延遺址、玉門關及長城烽燧遺址;唐代的如西北的北庭故城遺址、高昌故城和雅爾湖故城,西南的太和城遺址(南詔),東北的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還有東北地區漢代以後的高句麗前期王都丸都山城、金代蒲與路故城遺址等。它們或為邊陲重鎮,或為方國都城,在建立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過程中起過重要作用,在歷史上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西藏阿里地區的古格王國遺址,現有建築群殘跡數量之多,各類遺跡、遺物保存情況之好,都是已知古遺址中甚為罕見的。
望採納
⑨ 出土小陶豬的地方是西安半坡遺址還是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
分析圖片可知是彩陶.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居民已種植粟、白菜、芥菜等農作物,住半地穴式房屋,已經飼養家畜,製作彩陶.
故選B.
⑩ 古人死後為什麼要埋隨葬品,是習俗還是制度,有什麼說法嗎
古人有靈魂觀念,認為死後的世界與生前世界一樣需要生活用品,所以就隨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