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丘遺址
❶ 泗州古城的歷史發展
泗州城地勢低窪,自南宋以來,由於黃河奪泗、奪汴入淮的長期水患,城池經常迫於城危人亡險境。明代,朱明王朝為保其泗州城北祖陵,曾令治黃專家河道總理潘季馴,在今泗洪縣歸仁鎮境內築歸仁堤以攔水,但終究沒阻擋住洶涌的黃河洪水。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一場特大的洪水終於將繁華的泗州城淹沒於洪澤湖底。後泗州治所遷在盱眙山腳下數十年。清乾隆四十五年(1777年),安徽巡撫閔某上書請裁虹歸泗,建議將泗州州城遷至虹(即今安徽泗縣縣城),又在州東半城(今屬江蘇泗洪)設州判一員。1912年州廢,泗州本土改稱泗縣。1949年4月,泗州本土東部地區與泗陽、宿遷一部合並,新建泗洪縣,隸安徽省,1955年劃歸江蘇。
古泗州始建於1500年前。當年,隋文帝開鑿洛渠,引黃河水,經開封、商丘、靈壁、夏丘至臨淮(今盱眙縣城淮河對岸)入淮。唐開元年間,徙泗州府於臨淮縣。從泗州通過淮河、運河、汴河和長江,可抵南京、開封、洛陽等重要都市,因此,泗州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漕運中心,商賈雲集,輜銖喧鬧,輝煌了900多年。
400多年前,由於黃河奪汴入淮,洪澤湖水位不斷提高,淹沒線上移,泗州城根長期在水中浸泡,甃築的城牆基趾日見崩壞,護城河的水位高於城內。到康熙十九年(1680年),古泗州城終於一夜間被洪水淹沒。
現在,泗州城的故處,大部分已露出河灘,這是200多年洪澤湖淤積所至。古城的絕大部分遺址,專家估計沉埋在淮河邊旗桿灘和城根灘的田園下,和第一山隔河相望。隨著考古發掘的展開,泗州古城將逐步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❷ 江蘇省泗洪縣與安微省泗縣歷史來歷。
泗縣:原始社會晚期,境內就有人類生活。縣城西南約20公里佘家台,有新石器時代遺址,屬龍山文化。古為淮夷地,又稱九夷。三代堯封禹為夏伯,在此建邑,名夏丘(邑治遺址在今縣城東南1里許),屬徐州。商沿夏制。周時屬青州,春秋時,初屬宋,宋滅屬楚。秦始皇統一中國,屬薛郡。後在潼城(今泗縣的潼城)增設僮縣,與夏丘境屬泗水郡。西漢置夏丘縣,屬沛郡。東漢時,屬下邳國。北周改夏丘為晉陵縣,後與朱沛郡的高平縣並置泗州。隋開皇十八年(598)復夏丘縣,屬泗州。
唐武德四年(621),置虹縣(治今五河縣境)。六年廢夏丘入虹。之後,虹縣移治夏丘,屬仁州。貞觀八年(634),廢仁州,虹縣屬泗州。元和四年(809)改屬宿州。大(太)和四年(830),廢宿州,復屬泗州。後復置宿州,治於虹,虹縣再屬宿州。五代時沿唐制。
宋元祐七年(1092),虹縣屬淮南路。紹興九年(1139),改屬淮東路泗州。十一年屬南京路泗州。建炎後沒於金,虹縣仍屬南京路泗州。元置行省、路(府)、軍(州)、縣4級建制,虹縣初屬河南江北行中(尚)書省(又稱河南行省)淮安府泗州,繼屬江北淮東道。至正二十七年(1367),改屬臨濠府泗州。
明洪武六年(1373)九月,泗州改屬中立府。七年八月屬鳳陽府,屬鳳陽府泗州。
清初沿明制,後實行省、道、府(直隸州)、縣4級制。
順治二年(1645),虹縣屬江南省鳳陽府泗州。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分置安徽省。雍正三年(1725),泗州升為直隸州,虹縣仍屬鳳陽府。乾隆四十二年(1777)泗州遷州治於鳳陽府虹縣,並虹縣入泗州,虹縣降稱虹鄉,至此泗縣始為泗州州治。
1912年4月廢州制,改稱泗縣,直屬安徽省。1914年6月,安徽省設3道,泗縣屬淮泗道(駐鳳陽縣)。1932年10月廢道,泗縣為安徽省第七區首席縣,治泗城。後改行政督察專員制,泗縣屬第六區,專員公署暨泗縣政府治泗城。
泗洪縣:殷商時,境內屬徐。
西周至春秋末期,因徐都遷入而成為徐國政治中心,先
後隸屬徐、吳、越、楚、西楚等諸侯國。
西漢初屬楚,繼屬彭城、臨淮郡、淮平郡。
東漢至南北朝,屬東海、下邳、臨淮、淮陵、安遠、朱沛等郡。北周以後,大體為泗州本州。
中華民國建元,改泗州為泗縣,境內屬之。
1940年10月,中共皖東北地委和專署(後改為淮北蘇皖邊區黨委和行政公署)建立,境內先後設置了泗南、泗宿、泗陽、洪澤等敵後抗日根據地邊區縣。
1947年6月,泗南縣與洪澤縣湖西部分合並,建立泗洪縣,至11月撤銷。
1949年4月29日,以泗南縣、泗宿縣的大部分區域及洪澤湖管理局、泗陽縣龍集、界集區等地合並正式建立泗洪縣。屬江淮區,後改屬皖北行政公署宿縣地區,
1952年屬安徽省宿縣專區。
❸ 泗縣在古代是什麼樣子
原始社會晚期,境內就有人類生活。縣城西南約20公里佘家台,有新石器時代遺址,屬龍山文化。古為淮夷地,又稱九夷。三代堯封禹為夏伯,在此建邑,名夏丘(邑治遺址在今縣城東南1里許),屬徐州。商沿夏制。周時屬青州,春秋時,初屬宋,宋滅屬楚。秦始皇統一中國,屬薛郡。後在潼城(今泗縣的潼城)增設僮縣,與夏丘境屬泗水郡。西漢置夏丘縣,屬沛郡。東漢時,屬下邳國。北周改夏丘為晉陵縣,後與朱沛郡的高平縣並置泗州。隋開皇十八年(598)復夏丘縣,屬泗州。
唐武德四年(621),置虹縣(治今五河縣境)。六年廢夏丘入虹。之後,虹縣移治夏丘,屬仁州。貞觀八年(634),廢仁州,虹縣屬泗州。元和四年(809)改屬宿州。大(太)和四年(830),廢宿州,復屬泗州。後復置宿州,治於虹,虹縣再屬宿州。五代時沿唐制。
宋元祐七年(1092),虹縣屬淮南路。紹興九年(1139),改屬淮東路泗州。十一年屬南京路泗州。建炎後沒於金,虹縣仍屬南京路泗州。元置行省、路(府)、軍(州)、縣4級建制,虹縣初屬河南江北行中(尚)書省(又稱河南行省)淮安府泗州,繼屬江北淮東道。至正二十七年(1367),改屬臨濠府泗州。
明洪武六年(1373)九月,泗州改屬中立府。七年八月屬鳳陽府,屬鳳陽府泗州。
清初沿明制,後實行省、道、府(直隸州)、縣4級制。
順治二年(1645),虹縣屬江南省鳳陽府泗州。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分置安徽省。雍正三年(1725),泗州升為直隸州,虹縣仍屬鳳陽府。乾隆四十二年(1777)泗州遷州治於鳳陽府虹縣,並虹縣入泗州,虹縣降稱虹鄉,至此泗縣始為泗州州治。
1912年4月廢州制,改稱泗縣,直屬安徽省。1914年6月,安徽省設3道,泗縣屬淮泗道(駐鳳陽縣)。1932年10月廢道,泗縣為安徽省第七區首席縣,治泗城。後改行政督察專員制,泗縣屬第六區,專員公署暨泗縣政府治泗城。
❹ 三國時期,徐州周邊郡縣有那些
徐州刺史部 琅邪國 治開陽(今山東臨沂北戴城子)。 領13縣,莒縣、東安、東莞、姑幕、專諸縣、東武、琅邪、溝曲屬、陽都、臨沂、開陽、即丘、繒國。 東海郡 治郯縣(今山東郯城城北)。 領13縣:郯縣、襄賁、蘭陵、丞縣、陰平、戚縣、昌慮、合鄉、祝其、利城、贛榆、朐縣、厚丘。 彭城國 治彭城(今江蘇徐州)。 領8縣:彭城、留縣、廣戚、傅陽、武原、呂縣、梧縣、甾丘。 下邳國 治下邳(今江蘇邳縣古邳)。 領16縣:下邳、良成、司吾、下相、取慮、僮國、夏丘、徐縣、睢陵、盱眙、高山、淮陵、東城、曲陽、淮浦、淮陰。 廣陵郡 治廣陵(今江蘇揚州城北)。 領12縣:廣陵、江都、輿國、堂邑、海陵、高郵、平安、東陽、淩縣、射陽、誨西、鹽瀆。
❺ 泗縣的歷史沿革
原始社會晚期,境內就有人類生活。縣城西南約20公里佘家台,有新石器時代遺址,屬龍山文化。古為淮夷地,又稱九夷。三代堯封禹為夏伯,在此建邑,名夏丘(邑治遺址在今縣城東南1里許),屬徐州。商沿夏制。周時屬青州,春秋時,初屬宋,宋滅屬楚。秦始皇統一中國,屬薛郡。後在潼城(今泗縣的潼城)增設僮縣,與夏丘境屬泗水郡。西漢置夏丘縣,屬沛郡。東漢時,屬下邳國。北周改夏丘為晉陵縣,後與朱沛郡的高平縣並置泗州。隋開皇十八年(598)復夏丘縣,屬泗州。 唐武德四年(621),置虹縣(治今五河縣境)。六年廢夏丘入虹。之後,虹縣移治夏丘,屬仁州。貞觀八年(634),廢仁州,虹縣屬泗州。元和四年(809)改屬宿州。大(太)和四年(830),廢宿州,復屬泗州。後復置宿州,治於虹,虹縣再屬宿州。五代時沿唐制。
宋元祐七年(1092),虹縣屬淮南路。紹興九年(1139),改屬淮東路泗州。十一年屬南京路泗州。建炎後沒於金,虹縣仍屬南京路泗州。元置行省、路(府)、軍(州)、縣4級建制,虹縣初屬河南江北行中(尚)書省(又稱河南行省)淮安府泗州,繼屬江北淮東道。至正二十七年(1367),改屬臨濠府泗州。
明洪武六年(1373)九月,泗州改屬中立府。七年八月屬鳳陽府,屬鳳陽府泗州。
清初沿明制,後實行省、道、府(直隸州)、縣4級制。
順治二年(1645),虹縣屬江南省鳳陽府泗州。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分置安徽省。雍正三年(1725),泗州升為直隸州,虹縣仍屬鳳陽府。乾隆四十二年(1777)泗州遷州治於鳳陽府虹縣,並虹縣入泗州,虹縣降稱虹鄉,至此泗縣始為泗州州治。
1912年4月廢州制,改稱泗縣,直屬安徽省。1914年6月,安徽省設3道,泗縣屬淮泗道(駐鳳陽縣)。1932年10月廢道,泗縣為安徽省第七區首席縣,治泗城。後改行政督察專員制,泗縣屬第六區,專員公署暨泗縣政府治泗城。
1938年11月7日,日本侵略軍小川部侵佔泗縣城,六區專員公署暨泗縣政府先後遷治於鄭集、雙溝、管鎮等地。1940年3月,中國共產黨組織接管國民政府在皖東北政權,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同年10月,撤銷泗縣建制,以泗縣為中心,結合鄰縣。成立泗東、泗南、泗宿、泗北、泗五靈鳳5個辦事處。1941年4月起,辦事處先後撤並為泗南(治今江蘇省泗洪縣雙溝、羅岡一帶)、泗宿(治今泗洪縣臧橋)、泗五靈鳳(治今五河縣申集)、(治今泗縣黃圩區三侯家)3個邊區縣,次年春增設泗靈睢縣均屬蘇皖邊區行政公署。泗縣淪陷區的偽政權,先是維持會,後為縣政府,治泗城,先後屬蘇淮特區和淮海省。1945年8月日本投降,汪偽泗縣政府亡。9月,抗日民主政府撤銷邊區縣,恢復泗縣建制,屬蘇皖邊區淮北地區第七專區。專員公署、中共地委暨泗縣政府治泗縣城。
1946年7月,國民政府軍進占泗縣,泗縣人民民主政府東撤,國民政府在泗主政。改屬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區。1947年11月後,復建人民民主政府,先後恢復原4個邊區縣制,屬蘇皖邊區淮北地區第七專區,縣政府均駐農村,無一定地點。1948年5月起屬豫皖蘇邊區江淮區。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泗縣;翌年4月21日,恢復泗縣建制,治大庄;5月遷治泗城,屬皖北行署宿縣地區。1952年,屬安徽(宿州)專區。1956年屬蚌埠專區。1961年屬宿縣(宿州)專區,沿續至今。
❻ 五河有哪些歷史遺跡
五河來縣位於皖東北淮河中游自下段,境內「淮水繞東南,沱澮注西北,惟漴合於潼,湯湯淮以北」,其名以淮、澮、漴、潼、沱五水匯聚五河口而得名。
五河界淮泗間,居南北要沖,自古以來,即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曾在此演出過許多壯懷激烈的戰爭活劇。迨至宋代,這里是宋與金元激爭地區。元末郭興、郭英、耿再成、費聚最早追隨朱元璋,攻城略地功業殊偉,分別被封為陝國公、營國公、泗國公、平涼侯。清咸豐八年(1858年),農民起義捻軍首領張樂行,縱橫中原,金戈鐵馬,曾率部攻克縣城,並在縣境內活動七八年之久。千百年來,五河古戰場遺址曾吸引來一些文人雅士,過客停驂,感舊興懷,留下許多詩篇,為本縣山川增勝。
夏、商屬徐州地,周屬青州,春秋為魯地,戰國為魯、宋、吳三國國境,後屬楚,秦為蘄、徐兩縣地,西漢至北宋先後建置虹縣、夏丘縣等。南宋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設淮安軍,置縣五河口。元屬臨淮府,明屬鳳陽府,清屬泗州,民國初屬淮泗道,建國後先屬宿縣行署,1983年歸屬蚌埠市。全縣總面積159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佔79.4%,丘陵佔8.9%,河湖佔11.7%。總人口70萬。轄13鎮2鄉224個村。
❼ 請問泗縣大顧的歷史起源
泗縣位於安徽省東北部隸屬宿州市,黃淮海平原南端,地處蘇皖兩省五縣交界地帶,地近沿海,背靠中原,具有「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是「中國山芋之鄉」,雖有這個稱號,但名不副實!安徽省東向發展前沿縣,加快皖北及沿淮三市六縣發展重點縣。總面積1787平方公里,人口94.4萬人,轄15個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泗縣歷史悠久。早在夏朝即始建制,古稱虹縣、泗州,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泗州戲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境內有自然秀美的「虹鄉八景」,有楚漢之爭的古戰場—霸王城古跡遺址,有目前國內保持最完整的隋唐大運河通濟渠遺址。2013年6月,隋唐大運河泗縣段已被確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9月,運河申遺順利通過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現場驗收,將成為享譽國內外的泗縣文化金字品牌。加之宿淮鐵路、泗許高速、明徐高速即將建成通車,泗縣未雨綢繆,做好了新一輪經濟發展提速的准備。歷史編輯
原始社會晚期,境內就有人類生活。縣城西南約20公里佘家台,有新石器時代遺址,屬龍山文化。古為淮夷地,又稱九夷。三代堯封禹為夏伯,在此建邑,名夏丘(邑治遺址在今縣城東南1里許),屬徐州。商沿夏制。周時屬青州,春秋時,初屬宋,宋滅屬楚。秦始皇統一中國,屬薛郡。後在潼城(今泗縣的潼城)增設僮縣,與夏丘境屬泗水郡。西漢置夏丘縣,屬沛郡。東漢時,屬下邳國。北周改夏丘為晉陵縣,後與朱沛郡的高平縣並置泗州。隋開皇十八年(598)復夏丘縣,屬泗州。
唐武德四年(621),置虹縣(治今五河縣境)。六年廢夏丘入虹。之後,虹縣移治夏丘,屬仁州。貞觀八年(634),廢仁州,虹縣屬泗州。元和四年(809)改屬宿州。大(太)和四年(830),廢宿州,復屬泗州。後復置宿州,治於虹,虹縣再屬宿州。五代時沿唐制。
宋元十七年(1092),虹縣屬淮南路。紹興九年(1139),改屬淮東路泗州。十一年屬南京路泗州。建炎後沒於金,虹縣仍屬南京路泗州。元置行省、路(府)、軍(州)、縣4級建制,虹縣初屬河南江北行中(尚)書省(又稱河南行省)淮安府泗州,繼屬江北淮東道。至正二十七年(1367),改屬臨濠府泗州。
明洪武六年(1373)九月,泗州改屬中立府。七年八月屬鳳陽府,屬鳳陽府泗州。
清初沿明制,後實行省、道、府(直隸州)、縣4級制。
順治二年(1645),虹縣屬江南省鳳陽府泗州。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分置安徽省。雍正三年(1725),泗州升為直隸州,虹縣仍屬鳳陽府。乾隆四十二年(1777)泗州遷州治於鳳陽府虹縣,並虹縣入泗州,虹縣降稱虹鄉,至此泗縣始為泗州州治。
1912年4月廢州制,改稱泗縣,直屬安徽省。1914年6月,安徽省設3道,泗縣屬淮泗道(駐鳳陽縣)。1932年10月廢道,泗縣為安徽省第七區首席縣,治泗城。後改行行政督察專員制,泗縣屬第六區,專員公署暨泗縣政府治泗城。
1938年11月7日,日本侵略軍小川部侵佔泗縣城,六區專員公署暨泗縣政府先後遷治於鄭集、雙溝、管鎮等地。1940年3月,中國共產黨組織接管國民政府在皖東北政權,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同年10月,撤銷泗縣建制,以泗縣為中心,結合鄰縣。成立泗東、泗南、泗宿、泗北、泗五靈鳳5個辦事處。1941年4月起,辦事處先後撤並為泗南(治今江蘇省泗洪縣雙溝、羅岡一帶)、泗宿(治今泗洪縣臧橋)、泗五靈鳳(治今五河縣申集)、(治今泗縣黃圩區三侯家)3個邊區縣,次年春增設泗靈睢縣均屬蘇皖邊區行政公署。泗縣淪陷區的偽政權,先是維持會,後為縣政府,治泗城,先後屬蘇淮特區和淮海省。1945年8月日本投降,汪偽泗縣政府亡。9月,抗日民主政府撤銷邊區縣,恢復泗縣建制,屬蘇皖邊區淮北地區第七專區。專員公署、中共地委暨泗縣政府治泗縣城。
1946年7月,國民政府軍進占泗縣,泗縣人民民主政府東撤,國民政府在泗主政。改屬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區。1947年11月後,復建人民民主政府,先後恢復原4個邊區縣制,屬蘇皖邊區淮北地區第七專區,縣政府均駐農村,無一定地點。1948年5月起屬豫皖蘇邊區江淮區。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泗縣;翌年4月21日,恢復泗縣建制,治大庄;5月遷治泗城,屬皖北行署宿縣地區。1952年,屬安徽(宿州)專區。1956年屬蚌埠專區。1961年屬宿縣(宿州)專區,沿續至今。泗縣的由來
泗縣(古稱虹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因古泗州府所在地而得名。早在二千年前,西漢曾設立了夏丘縣。唐太宗貞觀十三年(639年)移虹縣治此,以臨汴河,北宋因之。清朝乾隆年間因泗州被洪澤湖淹沒,徙州治於虹縣,取其地勢高,不懼水患,虹縣名稱遂改。虹縣城東南為一系列北北西向砂礓緩崗,高程為37.3米,使城東地勢明顯高於城西的徐淮黃泛平原。當年汴河不易開鑿,只得偏向東北,繞行今枯河頭,再折向東南。當地盛傳隋煬帝乘舟東下揚州,行至枯河頭,因水澀舟止,不得不「納粟行舟」,即在缺水河段用稷子拌香油鋪於河底,兩岸由人拽船而進。文獻記載虹縣以東汴河河道唐宋時期也確實屢有興作,如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河南采訪使齊瀚以江淮運漕經淮水波濤,有沉溺之憂,遂開廣濟渠下流,自虹縣至楚州淮陰縣北十八里合於淮,逾時畢工,後以水流湍急,行旅艱阻,旋又停廢,仍由舊河。[34]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遣宿、亳丁夫自泗州至虹縣沿汴河修作踏道擗岸,其淺處為鋸牙,以束水勢,使其浚成河道」。神宗熙寧八年(1075年)都水監丞侯叔獻言:「昨疏浚汴河,自南京至泗州,概深三尺至五尺。惟虹縣以東,有礓石三十餘里,不可疏浚,乞募民開修。」徽宗大觀中泗州知州胡師文因創開泗州直河,築簽堤阻遏汴水,興師動眾,費錢谷累百萬計,尋復淤淀,生事*功而坐降。以上事例皆說明虹縣城東的砂礫緩崗給汴河行水載舟帶來很大不便,汴河不得不在虹縣由東南流向折轉東北。虹縣城恰好處在兩種不同地貌景觀的分界帶上,按照城市地理學觀點,正是城址長久不廢的原因所在。汴河河道的改向亦導致了虹縣城市布局也是違背正南正北的傳統主導方向。今泗縣城區東西長約1公里,建築形勢呈東北-—西南走向,東西門之間的老街集中了全縣最主要的商店、旅館、飯店和影劇院,行人熙攘。此街北側十餘米又有一條同方向的大街緊鄰,現已闢作穿過城區的干線公路,其地面明顯低於兩側,形成相對高差3米多的南北陡坡。據文獻記載:「汴水由虞姬墓經陰陵、鹿鳴二山入州境,穿城東注。西關外為西汴河,東關外為東汴河。」「城內汴河一道,穿泮河而東,長二百八十丈。萬曆四十四年……以城內汴河道淤塞,城外水沖反跳,乃於水口築石壩以截其流,開通東、西水關,浚深內河,舊河道鑿泮池,使河口往來無滯。由是潼、汴二水之赴於虹者,會城西,穿城東,出東水關南繞,復迤邐而西注,始旋轉而東流。」[36]這條低於城內地面的行車幹道就是當年汴河的遺址。經縣文管會同志指引,找到了它的西端——西水關舊址,磚砌券拱式水門寬3米,拱頂離地面2米,門內水道已為磚填塞。今泗縣城的老街當年可能是汴河的南堤,沿河形成市街,買賣業集中的傳統迄今不改,還保存著「牛市巷」之類具有商業功能含義的地名。明清時期山西商人的會館也鄰街選址。城內汴河北岸依次集中著州縣衙署、文廟、城隍廟等行政職能機構和受官府政權直接管理的科考、祀典場所。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鄭剛中嘗沿汴路西去陝西鳳翔,留下一部記述沿途見聞的《西征道里記》,其中關於虹縣的一段是這樣說的:「虹縣城因隋渠為壕,瀦水深闊,城具樓櫓。虹以西諸邑往往皆城,虹獨堅密……隋渠自虹以上為陸,木已叢生,縣以東水接淮口。」文意表明虹縣護城壕水也與汴河相通,這與今日泗縣城周圍水道的形勢是相符的。騎河築城,城內行船,壕河相通的結構可能是汴河城市的顯著特點。由此觀之,汴河道上的宿州、虹縣、靈璧、永城無論為州為縣,皆遵其制。受運河流向和水運碼頭機制的影響,汴河城市沿運河走向的橫軸拉得很長,而城市縱身相對很短。上述特點也影響了汴河故道上的村鎮聚落,如:青陽鎮(今泗洪縣)、馬翁店(今馬公店)、通海鎮(今通灣店)、靜安鎮(今大店鄉)、蘄澤鎮(今四鋪集)、白禪(白善集)、柳子鎮(今柳孜)、酇陽鎮等,房屋建築皆沿汴河而建,拉得很長。甚至影響了今天公路行車的速度和安全,交通部門正在著手改線,繞行村鎮外圈,因為這些村鎮房舍縱深不大,改線無需繞行過遠。由於汴河淤廢以後,河床改作車路,繼續保持交通幹道的功能,沿線城市有持續發展的可能,故能長久不廢,很少有城址遷移的現象出現,這與前文介紹的永濟渠——御河沿線城市的發展演變有所不同,雖然雙方都處於易遭受洪水威脅的黃淮海大平原上。至於城市布局,則因為永城以西至開封間金元以降屢遭黃河溺盪,地面淤高,汴河形跡不存,舊城堙沒,驛路改途。原來受汴河水運機制影響而出現的市街碼頭布局特點也漸漸喪失,故汴河西線帶上的城市格局又轉而服從明清北方平原城市方整的布局規律,不再顯示運河沿岸城市的特點了。地理編輯位置
泗縣地處淮北平原東部,為安徽省東北邊緣縣,位於北緯33°16′~33°46′,東經117°40′~118°10°′。
泗縣舊境東至老子山,交江蘇省淮陰縣界,西至虞姬墓,交本省靈璧縣界,橫長155公里;南至天井湖,交本省五河縣界,北至湖山莊,交江蘇省睢寧縣界,直長140公里。東南至淮河,交盱眙縣界,西北至渭橋,交睢寧、靈璧縣界,斜長125公里;西南至馬家集,交五河縣界,東北至歸仁集,交江蘇省宿遷市邊界,斜長85公里。全縣面積3975平方公里。民國38年(1949)5月,馬公店、上塘集以東劃出,組建泗洪縣。現行區域西起長溝鄉許韓庄,交靈璧縣界,東止黑塔區大魏鄉朱廟,交泗洪縣界,寬43.5公里;南從墩集區大路口鄉小營庄,交五河縣界,北到大庄區大庄鄉許廟庄,交睢寧縣界,長44.3公里;東南從墩集區霸王鄉界牌張,交泗洪縣界,西北至黃圩區曹場鄉朱埝庄,交睢寧縣界,約58公里;西南起草溝區大梁鄉沈庄,交靈璧、五河縣界,東北至山頭區找溝鄉的後蔡庄,交宿遷縣界,約674公里。面積1787平方公里。區域基本呈長方形。
氣候
泗縣境內大屬暖溫帶半溫潤季風氣候,適於各類農作物生長,尤其是農林牧生產條件得天獨厚。年日照時數為2284至2495小時,日照率52%至57%,年氣溫14℃,年均無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佔全年的56%。氣候資源較為優越,有利於農作物生長。主要氣象災害有旱、澇、風、霜、凍、冰雹等。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雨熱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長,春季天氣多變,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潮頻襲。
❽ 靈璧的歷史來歷
靈璧的歷史來歷:
漢分屬虹、谷陽、符離、夏丘、下邳諸縣領轄。
三國屬魏之下邳。
西晉屬沛國;東晉屬陽平郡。
南北朝改陽平郡為谷陽郡,又置連城、高昌二縣,靈璧縣南郊隸屬連城縣。梁置臨潼郡,北齊廢為縣,後又置潼郡,轄今縣境北部。
隋初屬彭城郡;後改屬下邳郡。
唐初屬谷陽縣,隸徐州。顯慶元年(656),夏丘更為虹,廢谷陽入蘄縣,靈璧縣分屬虹、蘄兩縣。元和四年(809),虹縣部分屬宿州,隸河南道。
五代十國,靈璧縣分屬宿州、泗州之地。
宋元祐元年(1086)析虹縣的零璧鎮置零璧縣,屬宿州,隸淮南東路;建炎後沒於金。
元初復立靈璧縣,屬宿州,隸河南歸德府。至元四年(1267)改屬泗州;十七年復屬宿州。
明初屬宿州,洪武四年(1371),宿州改屬臨濠府;六年屬中立府;七年屬中書省鳳陽府;後屬鳳陽府,直隸南京。
清初沿明制。順治二年(1645)改屬江南省鳳陽府;康熙六年(1667)改屬安徽省,先後屬鳳陽府、鳳潁六泗道管轄。
中華民國元年(1912)4月廢府州設縣,靈璧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置道,屬淮泗道。16年廢道,又直屬安徽省。21年,安徽省設10個行政區,靈璧縣屬第六行政區,24年改為9個行政督察區。靈璧縣屬第六督察區。抗日戰爭期間,先後裁並改設8個專署,靈璧縣隸屬第六專署。34年,安徽省設9個行政區,靈璧縣屬第四行政區。37年11月25日,靈璧解放,屬江淮解放區第三行署。38年4月21日改屬皖北行署宿縣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靈璧縣仍屬皖北行署宿縣專區,1952年4月12日改屬安徽省宿縣專區,1956年元月12日改屬安徽省蚌埠專區。1961年4月13日,蚌埠專區劃分為滁縣、宿縣兩專區,靈璧縣屬宿縣專區。1971年3月29日,宿縣專區改名為宿縣地區。1979年2月27日,宿縣地區改名為宿縣地區行政公署。至今,靈璧縣隸屬關系未變。
❾ 泗縣在古代是什麼樣子
泗縣歷史悠久。原始社會晚期,泗縣境內就有人類生活。縣城西南約20公里佘家台,有新石器時代遺址,屬龍山文化。古為淮夷地,又稱九夷。三代堯封禹為夏伯,在此建邑,名夏丘(邑治遺址在今縣城東南1里許),屬徐州。商沿夏制。周時屬青州,春秋時,初屬宋,宋滅屬楚。秦始皇統一中國,屬薛郡。後在潼城(今泗縣的潼城)增設僮縣,與夏丘境屬泗水郡。西漢置夏丘縣,屬沛郡。東漢時,屬下邳國。北周改夏丘為晉陵縣,後與朱沛郡的高平縣並置泗州。隋開皇十八年(598)復夏丘縣,屬泗州。
唐武德四年(621),置虹縣(治今五河縣境)。六年廢夏丘入虹。之後,虹縣移治夏丘,屬仁州。貞觀八年(634),廢仁州,虹縣屬泗州。元和四年(809)改屬宿州。大(太)和四年(830),廢宿州,復屬泗州。後復置宿州,治於虹,虹縣再屬宿州。五代時沿唐制。
宋元祐七年(1092),虹縣屬淮南路。紹興九年(1139),改屬淮東路泗州。十一年屬南京路泗州。建炎後沒於金,虹縣仍屬南京路泗州。元置行省、路(府)、軍(州)、縣4級建制,虹縣初屬河南江北行中(尚)書省(又稱河南行省)淮安府泗州,繼屬江北淮東道。至正二十七年(1367),改屬臨濠府泗州。
明洪武六年(1373)九月,泗州改屬中立府。七年八月屬鳳陽府,屬鳳陽府泗州。
清初沿明制,後實行省、道、府(直隸州)、縣4級制。
順治二年(1645),虹縣屬江南省鳳陽府泗州。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分置安徽省。雍正三年(1725),泗州升為直隸州,虹縣仍屬鳳陽府。乾隆四十二年(1777)泗州遷州治於鳳陽府虹縣,並虹縣入泗州,虹縣降稱虹鄉,至此泗縣始為泗州州治。
1912年4月廢州制,改稱泗縣,直屬安徽省。
❿ 五河縣的歷史沿革
五河縣境夏、商屬徐州地,周屬青州,春秋為魯國地,戰國為魯、宋、吳三國國境,後屬楚國。
秦為蘄、徐兩縣地,屬泗水郡。
西漢置虹縣,為虹縣地(境內沱湖西岸有舊虹縣遺址),屬沛郡。東漢為夏丘縣,屬下邳國。三國時屬魏。
東晉在故虹縣地置貢城戍。南朝前期屬宋、齊、梁等國。北魏復名虹縣,又名降城。北周時廢。隋為夏丘縣,屬下邳郡。
唐初為夏丘縣屬泗州。武德四年(621年)分置虹縣於古虹城,屬仁州,六年廢夏丘縣。貞觀八年(634年)移虹治於夏丘故城,廢仁州改屬泗州。元和四年(809年)改屬宿州,大和三年(829年)復屬泗州。大和七年(833年)仍屬宿州。
北宋為虹縣屬淮南東路宿州,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五河縣 ,屬淮北東路淮安軍。
元初屬淮安路之臨濠府,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屬淮南路泗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屬臨濠府,六年九月改屬中立府,七年八月改屬鳳陽府。
清初屬鳳陽府。雍正二年(1724年)升泗州為直隸州,五河改屬泗州。
民國元年(1912年)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1914年)5月隸屬於安徽省淮泗道。民國16年(1927年)4月廢道直屬安徽省。民國21年(1932年)10月屬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區,民國29年(1940年)8月改第六區為第四行政督察區,五河屬之。抗日戰爭時期(1940—1946年)屬淮北蘇皖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泗五靈鳳縣。
1949年1月15日五河縣城解放,30日改泗五靈鳳縣為五河縣,屬皖北行署江淮第二行政公署。是年4月改屬皖北行署宿縣專區。1952年4月屬安徽省宿縣專區。1956年元月改屬蚌埠專區。1961年4月又改屬宿縣專區。1971年3月改為宿縣地區。1979年2月仍改為宿縣專區。1983年7月1日改屬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