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湖遺址
❶ 蕪湖的鏡湖為什麼還叫陶塘
敬陶淵明有關
❷ 蕪湖的有什麼戰爭遺址和本地的英雄人物。
褚磊,呵呵沒想到你也有今天啊!我是王峰哈哈?我幫幫你把。
1、澛港河畔戰妖兵
澛港鎮襟江帶河,地勢險要,是蕪湖太平軍的西南屏障。1858年(咸豐八年)11月,清軍水師提督楊載福率總兵李成謀、副將丁泗濱及陸軍千總尹景昌、韋以琳等合攻澛港一帶太平軍,經過多次激戰,沒有得手。直到1862年(同治元年)4月18日,清軍攻陷繁昌縣城,嚴重威脅澛港太平軍的防務。因此,太平軍在澛港擴大集兵屯糧,加強澛港營壘的軍事防禦措施。曾國藩四月初四日奏疏說:「蕪湖賊援,潛在澛港,增黨屯糧,以圖抗拒。」四月十八日太平軍匡王賴文鴻、佐將林有志等率軍撤出繁昌,屯紮澛港,為蕪湖前衛。曾貞干會同水師總兵李成謀、李濟明於4月24日水陸來犯。曾貞干親率恆營及晏恭山的陸師五營駐扎螃蟹磯。李成謀正右營及左光培等水師三營、李濟清副中營及羅世賢水師二營分泊於囗磯與螃蟹磯之下。曾貞干命令清軍多備船筏,搭好浮橋,以便渡河,並命令江口決堤,以便水師用木船從決口駛入港內。李成謀令戴德祥領陸兵南渡,與入港水師炮船相呼應。次日,曾貞干領帶陸兵渡浮橋進攻北岸太平軍的營壘,晏恭山的陸兵沿著澛港大堤前進,陶寶堂領陸兵沿江邊大道進攻,彭楚漢水師復從港內飛槳而出,太平軍水師船二百餘號被消滅。由於清軍水陸進撲澛港河南北營壘,水軍失利,腹背受敵,太平軍最後撤出澛港,退回蕪潮大營。
2、血戰金柱關
清軍攻陷澛港鎮以後,又根據曾國荃的計劃:「必從金柱關入手,則蕪湖與金陵老巢橫中截斷,賊勢乃孤」的戰略,彭玉麟於1862年5月3日會合各營水師船,由針魚嘴駛進來石磯,焚船毀壘,率師登陸,突襲金柱關的太平軍。這時,東梁山的太平軍援師至,敵軍乃退。彭玉麟接受了失敗教訓,認為:金柱關地險城堅,非水陸並進不可。於是將上游水師調至裕溪口以下,曾國荃率馬步十五營自西梁山南渡,逼近金柱關下,沿堤結營數十里。為了防止太平軍的侵擾,特派李朝斌帶領外江新右營及喻俊明等內河水師三營猛攻太平軍後方。又派成發翔、鄧萬林內河左右營及王明山、萬化林、外江水師四營黃翼升、淮揚水師八營,從下游環擊太平軍前陣。曾國荃大營既立,於5月19日率軍繞出三叉河、上泗渡,水師分為三隊,一隊守江路,一隊沖入內河,直逼塔下,一隊抬炮登陸,環城轟擊。金柱關內太平軍居高臨下,矢石如雨,蔽空而下,兩軍激戰到午夜,清軍黃翼升等明火執杖地匍匐前進,後來西門城樓被清軍火箭射中,引起大火,清軍趁勢攻進金柱關。東梁山營壘也同時失守。曾貞干率軍沿江向蕪湖逼近,並約李成謀決堤放水,駛進小船,向蕪湖四面合圍,黃翼升率內河水師也飛槳而出。其先,曾貞干令知州黃潤昌與蕪湖太平軍守將陳星斗、沈萬國、陳太和、王品來有舉眾內應之約,5月20日在曾貞干水陸圍攻之下,太平軍守將沒有舉眾內應,卻放棄蕪湖城,向官陡門、卜家店方向退卻,在南辛圩、三里埂一帶築營結寨,堅持戰斗。
3、血染青弋江
1863年(同治二年),彭玉麟督師蕪湖,派周萬倬、吳坤修進攻南辛圩太平軍李世賢營壘,同時派水師任星元、左光培駐扎清水河,為蕪湖城的外圍水上屏障。3月13日,李世賢軍從三里埂沿河而下,進攻清水河任、左兩水師。清軍水師將領王三錫登堤督戰,被太平軍槍彈擊傷。後因太平軍死傷過多而退回三里埂。3月21日羅逢元、朱南桂領水陸軍攻萬頃湖(今萬春圩)邊南辛圩,李世賢軍失利。3月22日,太平軍又自灣沚奔襲清水河,清軍萬化林與水師任星元、左光培趁灣沚兵力空虛,從青弋江下游駕船潛往,五更到達,一時萬炮齊發,青弋江上游清軍霆營又剛剛破了西河鎮太平軍,清軍水師從青弋江順流而下,上下夾攻,當天晨霧彌漫,清軍登上灣沚街口,點燃柴草,火光沖天,太平軍被迫退至竹塘、灣沚後山。(這可是我給語文課代表的哦)
世紀初的那些日子,在赭山那蒼翠的松柏之後,掩映著安徽公學的遺址,它曾被人稱作"安徽的北大"。1905年,陳獨秀在蕪湖的赭山皖江中學堂和安徽公學教書期間,曾主辦過《安徽俗話報》,傳播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回憶錄》第四冊「辛亥前安徽文教界的革命活動」一文指出,「安徽的辛亥革命活動發源地是蕪湖,而在蕪湖的活動中心則為安徽公學(安徽公學是皖江中學堂的連襟學校)。這時期的革命人士有陳獨秀、李光炯、張伯純、蘇曼殊(著名詩人、文學家、《民報》編輯)、謝無量(著名革命家、作家和書法家、孫中山建國方略的起草者之一)、章士釗、柳亞子等著名人物。 現中長街20號,曾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蕪湖科學書社》,它於1903年由績溪人汪孟鄒創辦並任經理。它經歷過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北伐戰爭,且都是時代波浪的前潮,被稱為「革命的據點」和「新文化的媒婆」。它經銷的有《新青年》、《向導》、《湘江評論》和魯迅的《吶喊》等早期革命書刊。1904年下半年,時在蕪湖「安徽公學」和「赭山中學」任教的陳獨秀,就寄居在書社的小樓上,編寫半月刊《安徽俗話報》,他兩次到蕪,歷時兩年多,都是在這里居住。 1926年,現代文學家阿英曾在蕪湖主編過激進清新的《蒼茫》雜志。出生於蕪湖的30年代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和女作家王瑩,她的自傳小說《寶姑》將蕪湖20年代的風土人情描寫得栩栩如生,展現了當進的蕪湖風貌。1911年新劇《恨海》曾多次在大戲院內公演,開安徽話劇演出之先聲。 市區赭山內,有抗日名將戴安瀾之墓,黨和國家領導人王稼祥紀念館;鏡湖西南有紀念早年安徽省委代理書記王步文犧牲的步文亭,有文化名人王瑩紀念館,有曾在蕪湖編著早期革命書刊《蒼茫》的阿英藏書室,還有孫中山光臨蕪湖的地方;革命先輩惲代英、蔣光慈、劉希平等早年在蕪湖活動時的舊址。登上江南第一船的解放軍,就是在蕪湖荻港上的岸,這些都是「紅色之地」的閃光點。
❸ 蕪湖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蕪湖有方特歡樂世界、大白鯨海洋公園、丫山花海石林、馬仁奇峰。推薦方特歡樂世界和大白鯨海洋公園。
蕪湖大白鯨海洋公園,這里是一個非常適合親子游的公園帶著寶寶來看看各式各樣的魚,對於他們的成長都有很大的幫助。
位於安徽省蕪湖市鳩江區徽州路99號,是新華聯國際文化旅遊度假區的核心項目,毗鄰鳩茲古鎮、蕪湖方特國際旅遊度假區及蕪湖市博物館,是蕪湖市致力打造歡樂蕪湖、東方奧蘭多的重要組成部分。
❹ 蕪湖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以下供參考
吉和廣抄場
蕪湖和平生態旅遊區
珩琅古塔
安徽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鏡湖公園
中江塔
長江大橋
鳩茲廣場
神山鑄劍遺址
奎潭湖
赭塔
褐山
珩琅山
赤鑄山
鳳凰美食街
玩鞭亭
人字洞
西河古鎮
烏霞洞
小格里自然風景區
東湖公園
安徽師范大學
和平生態公園
和平鷺鳥
蕪湖天鷹景觀
珩 琅 山 風 景 區
皖南醫學院
安徽工程科技學院
繁昌窯遺址
西山風景區
汀堂公園
馬仁山
馬仁奇峰風景區
陶辛水韻
天門煙浪
蕪湖地方特色小吃:
1四季春的小龍湯包、大燒賣、蟹黃煎包、煮干絲
2耿福興的酥燒餅,蝦籽面
3二街老頭小鍋貼,鴨血湯
4鐵橋的大龍蝦
5金馬門的泥鰍面
6弋江橋的沙煲 下崗嫂的臭乾子堡
7小海螺的海鮮山珍沙煲(東郊路海螺附近)
8明華的老母雞湯
9東門街的老卜炒涼粉
10六朝居、北門口老鴨湯泡鍋巴
❺ 柳州大龍潭鏡湖介紹,面積是多少長度是多少
大龍潭風景區是國家 AAAA 級旅遊景區,位於柳州市區南部,距市中心僅三公里,規劃面積約 544 公頃,是一個融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觀、中國南方少數民族風情文化、亞熱帶岩溶植物景觀為一體的大型風景游覽區。
大龍潭公園林木蒼翠、群山環抱、自成屏障,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態各異,聳立於一湖 ( 鏡湖 ) 二潭 ( 龍潭,雷潭 ) 周圍。雷山絕壁下湧出一泓清泉在雷、龍二山之間匯成「龍潭」,古稱「雷塘」。咫尺相隔的「雷潭」經地下河與之相潛通,清澈的潭水經「八龍噴雪壩」瀉入鏡沏後蜿蜒如游龍,穿園而過,注入園外蓮花山下的溶洞,消失得無影無蹤。雷龍二潭水常年恆溫 (18- 22 ℃ ) ,每逢隆冬,水汽蒸騰、煙霧繚繞,故稱「雙潭煙雨」。雷、龍二山夾水相峙,相傳雷、龍二神在此司掌雷雨,世稱「龍雷勝境」。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州刺史柳宗元曾為民禱雨於此,著有《雷塘禱雨文》傳世,現建有」禱雨文碑亭」、「祭台」及」雷塘廟」等紀念性建築。此外尚有明代兵部右侍郎,柳州八賢之一「張(羽中)釣魚台」、明代名士羅之鼎書齋「側山樓」等名勝古跡及龍山鯉魚嘴岩廈貝丘古人類遺址
景區(景點)類型: 園林公園
景區等級: AAA
景區(景點)簡介:
龍潭公園位於柳州市區南部,距市中心僅三公里,規劃面積約544公頃,是一個融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觀,中國南方少數民族風情文化,亞熱帶岩溶植物科研、科普、植物景觀為一體的大型風景游覽區。
龍潭公園林木蒼翠、群山環抱、自成屏障,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態各異,聳立於一湖(鏡湖)二潭(龍潭、雷潭)四谷地之間。雷山絕壁下湧出一泓清泉在雷、龍二山間匯成「龍潭」古稱「雷塘」,咫尺相隔的「雷潭」經地下河與之相潛通。清澈的潭水經「八龍噴雪壩」瀉入鏡湖後蜿蜒如游龍穿園而過,注入園外蓬花山下的溶洞里,消失得無影無蹤。
雷龍二潭水溫如恆(18℃—22℃),每逢隆冬,水汽蒸騰,煙霧繚繞,故稱雙潭煙雨。雷、龍二山夾水相峙,相傳雷、龍二神在此司掌雷雨,世稱「龍雷勝境」。又因崖壁有明代兵部右侍郎,柳州八賢之一的張摩崖石刻詩「山下清泉出,林間百發來。寒雲如可卧,不必問蓬萊」。「龍潭勝境」彷彿蓬萊仙境。
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州刺史柳宗元曾為民禱雨於此,著有《雷塘禱雨文》傳世。現建有「禱雨文碑亭」、「祭台」及「雷塘廟」等紀念性建築,此外尚有張垂釣遺址「張釣台」。明代名士羅之鼎書齋「側山樓」等名勝古跡及龍山鯉魚嘴貝丘古人類遺址。 雷龍二山之外,園內諸峰均具勝名,或擅以形似,或長於傳說:維妙維肖、神形畢至,形成卧虎山「龍潭虎躍」、牧童山「牧童橫笛」,仰獅山「青獅戲珠」、美女峰「美女照鏡」等絕妙佳景。公園在規劃和建設上,別具匠心地以廣西及我國南方少數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建築、風物民俗為主要造圖內容,融少數民族風情特色與秀美的自然景色為一體。
壯鄉、瑤山、苗嶺、侗寨傣村等少數民族風景村寨均依各民族生活習俗建造。或依山傍水、或高踞山崖、或散落在茂林之中,造型別致,建築精工。民族風情游覽線已初具規模,以「鼓樓」、「龍潭風雨橋」、「木樓民居」和「輕松山房」等建築組成的侗寨蔚為大觀。靜卧鏡湖之上的「龍潭風雨橋」系仿木鋼筋混凝土廊橋式建築,以三江程陽風雨橋為藍本設計、建造而成。整座橋亭飛檐,極具特色。傍水而建的九層鼓樓為正四邊形塔樓結構,飛檐重閣、琉璃裝飾、葫蘆頂、端莊肅穆;內設景廊,盤旋而上,上懸「款鼓」,既體現侗人擊鼓示警聚眾之意,又應合遊人登高望遠之心。
蘆笙坪上幾根蘆笙柱拔地而立,各柱彩雕均不雷同,或盤龍繞柱,或牛軛垂懸,或錦雞翹羽,凡臨此境,彷彿笙歌陣陣回盪山間,舞姿幢幢躍入眼簾,自擅一方之勝。西來鏡湖流水匯淵成藪,湖光山色,美女迫形,桃紅柳綠,草坡起伏,滿目蔥籠。風情線上的「壯鄉」便坐落其間,對歌亭,鎮水亭隔水相望,榕樹橋形動人。
千欄式建築——壯民居緣水修築,極富水鄉生活情趣。傣村已建有民族餐廳,傣亭等,建築多以徒坡屋面見長。村內竹籬環繞,綠草如茵、魚尾葵、假檳榔、伊拉克蜜棗等亞熱帶植物和別致的傣式建築相映成輝,形成一派南國風光。 到龍潭公園游覽不僅可以飽覽亞熱帶岩溶地區的奇山秀水,風格各異的少數民族建築;還可以欣賞民族村寨內多姿多彩的少數民族歌舞表演,品嘗別具一格的少數民族菜餚。
風雨橋(wind-rain bridge)侗族獨有的橋。流行於湖南、湖北、貴州、廣西等地。由橋、塔、亭組成。全用木料築成,橋面鋪板,兩旁設欄干、長凳,橋頂蓋瓦,形成長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橋墩上,有多層,檐角飛翹,頂有寶葫蘆等裝飾。因行人過往能避風雨,故名。
簡介
風雨橋亦稱花橋。是侗族的一種交通風俗。流行於湖南、湖北、貴州、廣西等地。多建於交通要道。方便行人過往歇腳,也是迎賓場所。通常由橋、塔、亭組成。用木料築成,靠鑿榫銜接,風格獨特,建築技巧高超。橋面鋪板,兩旁設置欄、長凳,形成長廊式走道。石橋墩上建塔、亭,有多層,每層檐角翹起,繪鳳雕龍。頂有寶葫蘆、千年鶴等吉祥物。歷來由民眾集資、獻工、獻料建成,橋頭立石碑,鐫刻捐資、獻工料者姓名,建造風雨橋現已成侗鄉的一項公益事業。
具體介紹
實用價值
風雨橋,為侗族建築「三寶」之二。風雨橋又稱花橋,亦叫福橋,是侗族人民引以自豪的又一民族建築物。橋梁由巨大的石墩、木結構的橋身、長廓和亭閣組合而成。除石墩外,全部為木結構,也是不用一釘一鐵,全用卯榫嵌合。橋身以巨木為梁。從石墩起,用巨木結構倒梯形的橋梁,抬拱橋身,使受力點均衡,橋面游廊宛如長龍。游廊上建有三層或五層的四角形成八角形的橋亭三至五座。橋檐瓦梁的末端,塑有檐玲,呈丹鳳朝陽,鯉魚跳灘、坐獅含寶形狀。正梁頂上塑有雙龍搶寶,還配以彩畫,點綴其上。橋的長廓避間為過道,兩旁鋪設長凳,供來往行人休息。熱心公益的侗族人民在夏天施茶水於橋上,供行人解渴。長廓兩壁上端,用木板雕刻各種歷史人物,或繪制神話故事彩畫,供行人休息時欣賞。
風雨橋,也是侗族建築藝術的一朵奇葩。在侗鄉,縱橫交錯的溪河上都建有風雨橋,人們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河床的寬度大小,設計出各式各樣的風雨橋,不過在眾多的風雨橋中,以亭樓式的風雨橋居多,這種風雨橋於長廊頂部豎起多個寶塔式樓閣,樓閣飛檐重疊,少的有三層,多的達五層。橋身莊重巍峨,如巨龍卧江,氣吞山河,十分壯觀。橋面兩側有精緻的欄桿和舒適的座位,可供人們憩息。橋壁上或雕或畫有雄獅、蝙蝠、鳳凰、麒麟等吉祥之物圖案,形象詼諧灑脫,古香古色,栩栩如生。據傳,風雨橋建在溪河上不僅僅是給人們交通提供便利,而且還有鎮邪和留財之意。
建造
風雨橋,都是以杉木為主要建築材料,整座建築不用一釘一鉚,全系木料鑿榫銜接,橫穿豎插。棚頂都蓋有堅硬嚴實的瓦片,凡外露的木質表面都塗有防腐桐油,所以這一座座龐大的建築物,橫跨溪河,傲立蒼穹,久經風雨,仍然堅不可摧。 這些興時於漢末至唐代的古建築,結構嚴謹,造型獨特,極富民族氣質。
幾處不同的風雨橋
苗寨喜歡依山而立,侗寨則大多修在河溪兩旁,跨水而居。因此,侗寨就出現了石拱橋、石板橋、竹篾橋等。而最富民族特色的便是風雨橋。
坐落在廣西三江林溪河上的程陽橋是風雨橋的代表。因橋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風雨,故稱風雨橋這座橋建於1916年,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樑橋。其結構以橋墩、橋身為主的兩部分。墩底用生松木鋪墊,用油灰沾合料石砌成菱形墩座,上鋪放數層並排巨杉圓木,再鋪木板作橋面,橋面上蓋起瓦頂長廊橋身。橋身為四柱抬樓式建築,橋頂建造數個高出橋身的瓦頂數層飛檐翅起角樓亭、美麗、壯觀。五個石墩上各築有寶塔形和宮殿形的橋亭,逶迤交錯,氣勢雄渾。長廊和樓亭的瓦檐頭均有雕刻繪畫,人物、山水、花、獸類色澤鮮艷,栩栩如生,是侗鄉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木建築中的藝術珍品。
新昌風雨橋位於浙江省新昌縣東南約40公里的巧英鄉上三坑村,在舊時三涇至寧海的古道上。建於嘉慶十九年(1814年)。今存風雨橋,木拱橋,橋而上有橋廊可供行人避雨小憩和村民乘涼聚談。橋長16.8米,寬4.78米,水底至橋廊檐高8.13米。橋廊用36根木柱支撐,每邊13根,兩側木製板作橋欄。橋腳為23根圓木按二個八字形組合而成,其中14根木柱嵌進兩岸石坎中,上鋪橋板。橋廊樑上有「時嘉慶拾玖年拾月吉總理國學生俞熠、劉正輝督造」廿六字,墨跡尚可辯讀,1992年5月,我國橋梁專家唐寰澄教授應邀來新考察,認為此橋是從宋代《清明上河圖》中簡化而出。現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管陽風雨橋:管陽西陽風雨橋,又名老人橋,始建於明正得年間,至今近五百年。老人橋是明代十七都民眾為紀念邱阜老人而建的,至今保留完好。老人橋位於福鼎縣管陽鄉西陽行政村老人橋自然村,坐西南朝東北,是一座木結構的弧形古式橋梁,橫跨於溪潭之上,規模頗具壯觀。橋長30.8米,寬8米,主體(橋架)結構為五段三層交岔銜接而成,用整條木筒135支,(不包括橫架木筒)其中兩端四支「地龍木」直徑85公分。橋架頂部架枕木鋪釘橋板,上造橋亭一座,豎柱56根,其中四根直透地龍木銜接,上架梁釘椽蓋瓦為棟,橋事兩側架本欄,設坐凳,全橋外側均用木板披釘,以御風雨的侵襲。設計合理,建造牢固。橋亭形似長廊,中央設神龕兩間,一為供奉泗州佛、水官大帝、真武大帝石像各一尊,雕藝精巧,神態如生,前置石香爐一口。調查獲悉,這些石象、香爐是在老人橋落成時從潘坑橋(在乾頭店對過,今不存在)搬來的。一龕供奉邱老人,龕中置一「明排難解紛邱阜公神位」的木製浮雕雙龍戲珠的裱金神牌,前放一口歷時悠久的石香爐,鐫有「邱老人公」字樣,背邊有破損缺口,據說是「文革」中被拋棄潭中撞缺的。老人的事跡,清光緒間,知縣黃鼎翰所編的《鄉土志》有這樣一段記載:「邱阜,瓦洋人,有齒德,為遐邇排難糾紛者數十年,有某甲,婦悍甚,小忿涉訟。阜勸諭弗聽,自恥德薄,赴水死。閭里感其誠,建橋設主以祀,至今呼為老人橋雲。」
龍津風雨橋位於湖南省芷江縣,自明代萬曆十九年(1591年)名僧寬雲帶頭捐建建成起,幾經圯毀,多次修復,一直是湘黔公路交通要塞,也是商賈遊客往來雲集最繁華的地方,史稱「三楚西南第一橋」。1999年初,兩津橋再次動工重修,1999年11月7日竣工,總投資606萬元。 芷江龍津風雨橋始建於明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歷經滄桑400餘年。 在溪河上修建風雨橋是侗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一個顯著特徵。(氵舞)水河將芷江城劃為東西兩半,滔滔(氵舞)水,終年不斷。以舟為渡的兩岸百姓及商旅行人常常葬身魚腹。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沅州城有個叫寬雲的和尚,四方奔走募捐,共募集建橋資金15000兩白銀、糧食11萬石,在此修建了風雨橋,因橋墩與流水形如龍口噴津,故名「龍津風雨橋」。但到萬曆三十年(1602年),一場山洪,將龍津風雨橋毀於一旦。 明宗禎六年(1633年),駐沅州的雲南都司僉書阮呈麟帶頭捐款,重修龍津風雨橋。沒想到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一把大火又將龍津風雨橋化為灰燼。此後,復修、水毀、火燒、征戰,一直是這座風雨橋的主旋律。 抗戰初期,政府當局將龍津風雨橋上的廊、亭悉數撤除,改造成石墩木面公路橋。芷江機場是盟軍的主要空軍基地,而龍津風雨橋是大西南主要軍需供給線。因此,機場和龍津橋成了日機的主要轟炸目標,最多的一天27架日機輪番轟炸。令人驚奇的是,龍津風雨橋在水災、火災面前顯得脆弱,而在侵略者的炸彈面前則剛強不屈,任憑日機怎樣狂轟濫炸,它卻安然橫卧在(氵舞)水之上。 1998年春,芷江侗族自治縣縣委、縣政府決定復修龍津風雨橋,當地群眾籌資600多萬元,整個施工工程於1999年初全面啟動,當年11月建成。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工程如此浩大、藝術如此獨特的仿古建築,掌墨師竟是芷江縣壠坪鄉李秀清、鄒小龍兩個小學未畢業的農民。56歲的李秀清十幾歲就開始跟隨師傅學藝,做工全憑刻有尺寸的三尺棍。縣委、縣政府不拘一格,大膽用人。幾位無職稱無級別的掌墨師,不僅出色地完成了施工任務,而且比原來預想的做得更加完美。上百號人施工,未傷一人、未損一物,連榫頭都未損壞一個。 如今復修的芷江龍津風雨橋,是一座集貿易、旅遊觀光、休閑於一體的全國最大的侗族風雨橋,它是歷史古跡和建築藝術的完美融合,成為華夏大地一道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觀。 位置:位於湖南省芷江縣 重新修復的龍津風雨橋全長146.7米,寬12.2米,為當今世界第一大風雨橋。人行道寬5.8米,長廊兩側共設廂房式店面94間,隔間建有7處涼亭,亭最高17.99米,撫扶木欄,登上觀賞亭,舞水兩岸風光盡收眼底。明山疊翠,舞水拖藍,猶如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令人神往,浮想聯翩。河西巨大的古建築群,就是全國內陸最大的媽祖廟——天後宮。河東是中國侗鄉最大的吊腳樓群,把芷江侗鄉披上一層濃厚的神秘色彩。 整個風雨橋為全木質架構,無一釘一鉚,氣勢宏大,如一條長龍橫慣東西兩岸。深藍色的琉璃瓦、6組金黃色的雙龍搶寶和獸頭,白色的檐口、脊等,隱含著當代園林風味。懸柱、懸瓜、柱角、石鼓則體現了侗族木建築藝術。樓閣觀賞廳、亭、廊、柱枋、店面門牌等對聯、條幅系全國名家書法精品,由名匠雕刻製成,展現了當今名人書法和木刻藝術風采。風雨橋整體設計建造簡潔明快,工藝精雕細琢,既保留侗鄉建築文化品位,又充分體現當代的園林建築藝術。
位於貴州黎平縣地坪鄉的風雨橋,橫跨在美麗的南江河上,橋身長約70米,寬約4米,距水面高8米。橋上建有三座橋樓,中樓高約5米,是一座五重檐四角攢尖頂的鼓樓,頂上安裝有葫蘆寶頂,橋兩端是三重檐歇山頂高約3米的鼓樓。橋翼角巧裝套獸,橫廊頂脊裝飾泥塑鴦鴦、鳳凰。廊內兩側繪有侗族風俗畫和花鳥山水畫,形象生動。橋北端配建一座高約9米的六角攢尖頂的風雨亭。亭中常住著一位老人,他一年四季從早到晚,在這里沏上茶水,供來往行人飲用。橋的柱頭上掛著一捆捆由熱心的侗族婦女扎制的草鞋,為行人提供方便。隆冬季節,寨里的人還輪流挑柴來生火,供行人歇息時取暖。這些暖人的情意,顯示了侗族人民樂於助人,熱情待客的美德。
風雨橋獎
鼓樓和風雨橋,是侗族人民的天才創造,是侗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所以將侗族文學的最高獎項定名為「鼓樓獎」和「風雨橋獎」。 「風雨橋獎」每五年評選一次。首次追溯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五十年(1949—1999)。不分等級,均按得分多少排列名次。 「風雨橋獎」主要頒發給那些有重大影響的優秀侗族文學創作成果和研究成果(含學術資料),包括侗族作家、學者的創作和研究成果,及兄弟民族作家、學者反映或研究侗族的創作或研究成果。每次20件,首次100件。 「風雨橋獎」以精神鼓勵為主,目前只頒發印有侗族鼓樓或風雨橋圖案的精製獎狀或獎牌。今後如有條件,也可頒發獎品或獎金。 「風雨橋獎」採用個人申請與單位或集體推薦相結合的辦法申報,每人限報一項;由「風雨橋獎」評選工作委員會評選;由侗族文學學會會員代表大會審議通過。
侗族風雨橋
在貴州、廣西的侗鄉,有許多久負盛名的鼓樓和風雨橋。這些興時於漢末至唐代的古建築,結構嚴謹,造型獨特,極富民族氣質。整座建築不用一釘一鉚和其它鐵件,皆以質地耐力的杉木鑿榫銜接,拔地而起。風雨橋又稱花橋,是侗族建築中最具特色的民間建築之一。苗寨喜歡依山而立,侗寨則大多修在河溪兩旁,跨水而居。因此,侗寨就出現了石拱橋、石板橋、竹篾橋等。而最富民族特色的便是風雨橋。坐落在廣西三江林溪河上的程陽橋是風雨橋的代表。因橋上建有廊和亭,既可行人,又可避風雨,故稱風雨橋這座橋建於1916年,是一座四孔五墩伸臂木樑橋。其結構以橋墩、橋身為主的兩部分。墩底用生松木鋪墊,用油灰沾合料石砌成菱形墩座,上鋪放數層並排巨杉圓木,再鋪木板作橋面,橋面上蓋起瓦頂長廊橋身。橋身為四柱抬樓式建築,橋頂建造數個高出橋身的瓦頂數層飛檐翅起角樓亭、美麗、壯觀。五個石墩上各築有寶塔形和宮殿形的橋亭,逶迤交錯,氣勢雄渾。長廊和樓亭的瓦檐頭均有雕刻繪畫,人物、山水、花、獸類色澤鮮艷,栩栩如生,是侗鄉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木建築中的藝術珍品。
侗鄉風雨橋
侗鄉風雨橋是侗族人民標志風物,也是傳統交通建築。此橋又稱「花橋」,以其能避風雨並飾彩繪而得名。是一種集橋、廊、亭三者為一體的橋梁建築,是侗族橋梁建築藝術的結晶。這種橋由下、中、上三部分組成。下部是橋墩,用大青石圍砌,以料石填心,呈六面形柱體,上下游均為銳角,以減少洪水的沖擊。中部為橋面,採用密布式懸臂托架簡支梁體系,全為木質結構。橋梁跨度一般不超過10米,以適應有限的木材長度。上部為橋面廊亭,採用榫卯結合的樑柱體系聯成整體。廊亭木柱間設有座凳欄桿,欄外挑出一層風雨檐,既增強橋的整體美感,又保護橋面和托架。橋架就放在橋墩上面,而橋墩與橋台之間沒有任何鉚固措施,只憑橋台和橋墩起著架空的承台作用。它反映出侗族人民的力學水平已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風雨橋優美堅固,既可供人行走,又可擋風避雨,還能供人休息或迎賓接客。風雨橋遍布侗鄉,尤以廣西三江、龍勝,湖南通道,貴州從江、黎平等地為最多,據有關部門統計,這些地區共有風雨橋330餘座,僅黎平肇興附近的河溪上就有5座風格各異的風雨橋。
❻ 鏡湖區的風景名勝
中江塔
中江塔位於青弋江、長江匯合處江堤上的中江塔,建於明朝萬曆46年(公元1618年),被古人譽為「江上芙蓉」,是蕪湖舊八景之一。
廣濟寺
廣濟寺舊時為佛教聖地,位於赭山南麓,與普濟寺、吉祥寺、能仁寺並稱為蕪湖四大佛寺;位於東內街的城隍廟,建於赤烏二年(公元239年),是中國有史記載以來最早的城隍廟;坐落於雨耕山麓的天主教堂由法國傳教士創建於1903年。廣濟寺是首批國家批準的重點開放寺院。國家4A級旅遊景區,蕪湖市文物保護單位。
聖雅閣中學
聖雅閣中學(現十一中學),建於清光緒25年(1899年),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稼祥曾經在這里領導過反對教會學校對學生進行奴化教育的愛國學生運動,建有王稼祥紀念園,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鏡湖之畔的柳春園建有「步文亭」,供後人紀念王步文烈士。
汀棠公園
汀棠公園是全國第一家農民公園,佔地42.83萬平方米,其中水面32.93萬平方米,由原西江公社棠橋大隊於1983年集資興建。建於公園內的玩鞭亭是仿二十里鋪己毀的古玩鞭亭,以冀恢復原蕪湖八景之一的「玩鞭春色」。園內主要景點有:長堤、拱橋、曲橋、鍾亭水榭、園藝館等。
鏡湖細柳
鏡湖細柳系古蕪湖八景之一,歷來為邑中風景最佳處。鏡湖原名陶塘,位於市區中心,分東西兩湖,水面達二百餘畝,由南宋著名愛國詞人、狀元張孝祥捐田百畝,匯而成湖。因其水清可鑒,形似圓鏡,水惟不競形俱鑒,故名鏡湖。鏡湖依赭山,傍弋水,以環種楊柳而景勝一方,名人題詠者不可勝計。春和日麗,千株綠柳,萬條柔絲,低垂搖曳,倒映水中,恰似一幅天然水墨畫卷。泛舟湖上,如詩如畫。蒙蒙春雨中漫步煙雨墩,但見一湖煙雨,滿堤煙柳,確有鳩茲煙水地、人在小蓬萊之感;
城隍廟
城隍廟座落在東內街62號—1,位於衙署前左側。《辭海》載:「蕪湖城隍廟建於三國吳赤烏二年(239)」。是我國見於文字記載最早的城隍建築。舊縣志記載,南宋紹興四年(1134)建,明成化年間(1465—1487)增建兩廊。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大殿前添建卷簾蓬三楹,殿廊塑像完美。-164-第八章工業清咸豐年間毀。光緒六年重建,三十二年(1907)重修。蕪湖城隍廟平時香火不斷,每逢農歷七月三十日和春節,更是香煙繚繞,燈火輝煌。很多善男信女燒香祈禱,意在消災求福,懺悔自新。解放初期,解放軍駐蹕於此,後部分建築被毀,駐軍撤出。「文化大革命」時期,城隍廟被改造為皖南電影院,1995年,建為美麗華大舞台。現今,城隍廟僅有8平方米,供奉著部分菩薩。
點將台
古城中央十字街北,聳立一座古石台,因周瑜在此點將,又名周瑜點將台。台高3.2米,寬7米,長18.4米。台系青色花崗岩砌成,台頂築有台廊,台北側有石階,長八米,可供四人並肩拾級而上。傳說三國東吳時期,中軍帳、閱報處(閱戰報的地方)均設此。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孫權封孫高為牙門將守丹陽,命周瑜統率六郡水陸兵馬坐鎮蕪湖,並在蕪湖設壇,登壇拜帥。「周瑜點將台」的故事世傳不絕,石台遺址實實在在地屹立在古城中央,教場東村即周瑜操練兵馬之處。赤壁之戰後,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周瑜回江陵時,途中病死於巴丘(今岳陽)。魯肅周瑜靈柩回蕪湖,孫權接謀哭祭於前,命厚葬本鄉。墓在蕪湖傳說不一:有雲在城北周村鋪吳置守冢戶;有雲在今魚市街28號院內;有雲在小邢山圓墓山周村。
夫子廟
蕪湖學宮亦稱縣學,建有夫子廟。學宮系元符末年(公元1100年)始建,當時學宮范圍很大,南至金馬門,有長河繞流於前,北至東內街,東有圍牆,環繞於環城東路,西界察院(今正大巷一帶),佔地72畝。至南宋建炎初年(1127年),金兵南侵,毀於兵火,以後雖有維修,范圍已不如以前。明神宗萬曆三年(1575年)建城比宋城范圍縮小很多,學宮東部被東城牆佔用隔在城外,使學宮面積縮小了30%。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在舊址上重建學宮,雖然面積縮小,倒也十分壯觀,相當完備。從南向北有大成坊、大成殿、明倫堂和尊經閣,這是夫子廟的四大組成部分,其中又以大成殿為主。大成殿是夫子廟的正殿。夫子廟的四大組成部分歷遭破壞,後經市人民政府修復,巍然矗立,雄偉壯觀座落在校園優美的十二中內,內壁上有唐代書法家李陽冰和宋代書法家米芾的五塊碑刻,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昔日的潘池(因開荷花,群眾叫它「荷花塘」)和大成坊所在地現在是十二中學的操場。
❼ 泉州名勝古跡有什麼
泉州的名勝古跡有如下幾個:
一、天後宮,原名天妃宮。在福建泉州市南門。現存大殿、後殿、兩翼亭子及東廊,尚保持清初修建時原貌,布局構築頗堂皇。
❽ 蕪湖縣的歷史有哪些
蕪湖縣歷史歷史悠久,當代考古證明,早在四五千年前,這里應居住著皋夷人、山越人。春秋時,作為聚落邑地見於史冊,名為「鳩茲」,西漢元封二年(前109),漢武帝劉徹改鄣郡為丹陽郡,領縣十七,其中有蕪湖縣(位今蕪湖縣黃池鎮南0.5公里許的楚王城遺址)。三國吳黃武二年(223),縣治遷至今蕪湖市區雞毛山。東晉時,境內先後僑置南豫州、上黨郡及所領襄垣諸縣。義熙九年(413),以襄坦縣名取代蕪湖縣。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原蕪湖縣城降為當塗縣屬鎮。南唐升元年間(937—943),(一說唐哀帝天佑四年[907]),復立蕪湖縣,至今相沿不廢。宋、元、明、清,先後屬江寧府、宣州、太平府(州、路)。民國時屬安徽省、蕪湖道及二、五、九、六行政督察專區、皖南行署。1949年4月24日蕪湖縣解放,4月26日,蕪湖縣、市分治,同日在方村河東成立蕪湖縣行政辦事處;5月12日改為蕪湖縣人民政府。先後屬蕪當專區、皖南行署、蕪湖專區。1971年3月蕪湖縣人民政府遷治至灣沚鎮。1980年1月改屬蕪湖市。 蕪湖縣人文景觀底蘊豐厚,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旅遊資源類型有:融城鎮建設、商務和會展之趨向的經貿旅遊;集自然、農業觀光為一體的生態旅遊;獨具開發潛質的文物古跡景點旅遊;正在發展建設中的工業、科技旅遊等,主要有以下人文景觀:
一、 西河古鎮
古鎮位於蕪湖縣、南陵縣、宣州區交接處,依圩而建,蜿蜒曲折,粉牆黛瓦,青石長街,兩旁店鋪依次,電視劇《米市春秋》曾擇其為外景地,鎮中在古萬年台、文昌閣、呂祖廟等遺址,下街沙灣處立有石刻徑幢,陽刻佛像文字,俗稱八面佛,至今保存完好。
二、 珩琅山風景(珩琅古塔)
珩琅山南北走向,海拔301.4米,是蕪湖縣最高峰,這里群山擁聚,景色怡人,冬暖夏涼,泉水叮咚悠揚,早在北宋英宗年代,珩琅佛教盛行,寺廟林立,現在已開發珩琅「十景」為:珩琅塔影、靈龜探道、華嚴寺、南山絕壁、弋江漂流、神蟆拜天、龍潭虎穴、走馬回聲、丞相冡、孤鳥望月。每年有數萬計的遊客來此朝拜游覽。
珩琅古塔是蕪湖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南宋德佑元年(公元1275),大修於明代萬曆年間,為六面七層樓圓式磚木結構,高24米,底座為方形轉角椅柱,每層塔頂各有四層磚沿疊山,呈菱角牙子形,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炮彈襲擊,塔剎傾斜,樓閣被焚。
三、 東門渡官窯址
東門渡古稱符里鎮,三國東吳時建鎮,位於蕪湖縣花橋鎮東門村,境內的東門渡官窯,建於皖唐至北宋時期,是最早的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范圍包括小山、營盤山、康王山、蛤蟆地、窯頭山、小竹園等6處,總面積達20萬平方米,陶瓷堆積厚達10餘米,遺物主要有容器、動物造型、砂質碾槽、陶樓、蓬花缽、舀子等。 「古窯址」與境內的「萬佛塔」、「寶鼎庵」、「符川
觀」、「登亥古井」、「百門潭」及「營盤山」、「康王山」等名勝古跡相映成片,與花橋鎮沿山村南村的宋代9座古窯群遙遙相望,距新豐林場甚近,可建成集旅遊、觀景、購物為一體的休閑觀光中心。
四、 楚王城
座落在蕪湖縣花橋鎮黃池村,是戰國至西漢的一座古城,西漢蕪湖縣城,亦即古鳩茲所在。古城依山構築,城廊依然留存,面積近12萬平方米,地勢東高西低,四處城門舊址赫然在目,步入城內,秦磚漢瓦俯拾皆是,唐錢宋瓷唾手可得,可謂地道的小型博物館。
五、 九十殿大廟
九十殿建於南唐時期,為一群古建築,有前殿、後殿、偏殿,總面積708平方米,加上橫崗境內的九女墩墓、梵音庵、楚王城、妙因寺石獅,構成系列古跡,頗值沿線開發游覽。
❾ 安徽蕪湖有哪些名人古墓
王稼祥(11中附近)
戴安瀾 (具體位置在小赭山上,山頂有電視發射架的那一個)
古代遺址有很多,神山的干將砥劍石,廣濟寺的古塔(千年歷史了)
這是有關蕪湖的典故
(一) 八百里皖江浩浩盪盪,見證了蕪湖源遠流長的歷史。
就像接連在繁昌發現的人字洞舊石器遺址、柯家沖古瓷窯遺址、三山的商周遺址,還有著名的蕪湖城隍廟遺址、南陵縣大工山古銅礦遺址(已探明西周至唐宋時期的采礦、冶銅遺跡共35處)。翻開蕪湖的古文明歷史,我們能發現足下的這塊土地曾擁有「楚王城」、「三國東吳城」、「王敦城」、「宋城」和「明城」等眾多古跡遺址,展示了古城文明的燦爛輝煌。
蕪湖是一座古城,迄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春秋時,因「地勢低窪,鳩鳥雲集」而得名「鳩茲」,邑址位於今市區東南20公里處,為蕪湖聚落之起始。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此地因「地卑積水,而生蕪藻」,故名「蕪湖」,並始設蕪湖縣。三國時,蕪湖是孫吳抗拒曹魏的重要據點。吳黃武二年(223),縣址由鳩茲故地遷止青弋江口。
這里,有中國第一個煉鋼遺址——神山。舊石器時代文物以及古銅冶煉遺址證明,古代蕪湖的冶金和製造工業技術水平就十分發達。《圖經》雲:「縣東北六里的赤鑄山有干將墓,神山上有磨劍池。干將淬劍於此。上有磨劍石」。這是說在春秋戰國時期,干將和莫邪夫婦為楚王在此煉就了舉世聞名的雌雄劍。《中國通史簡編》稱:「不僅在中國歷史上最早,而且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早。」1978年,北京大學侯仁之教授來神山實地考察之後,次年即在全國政協會上發言,呼籲人們保護這一世界上最早的煉鋼遺址。
這里,有佛教「金地藏玉菩薩」第一行宮——「小九華廣濟寺」,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公元894年至898年的唐代時期,赭山就建成了「永清寺」,到公元1008至1016年間的宋代中祥年間又改為「廣濟寺」,並一直沿襲到今天。它和宋代治平年間(公元1065年)建於赭山南坡的磚塔相映成輝,形成了「赭塔晴嵐」景觀。宋代時,美妙的「赭塔晴嵐、雄觀江聲、天門煙浪、荊山寒壁……」等「蕪湖古八景」已基本形成。
這里,有名揚華夏的圩田水利工程——萬春圩。嘉佑六年(1061年),沈括任安徽寧國縣令,倡導並發起了修築蕪湖地區萬春圩的工程,一次就動員民工達1.4萬餘人,開辟出能排能灌、旱澇保收的良田一千二百七十頃。這是當時江南最大的修圩——堤垸工程,修復後,圩內及周邊地區廣泛受益,因而命名為「萬春圩」,沈括著有《萬春圩圖記》。今天的萬春圩依然在發揮作用,已有蕪湖學者提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建議。
這里,自古以來便是工貿重鎮。南唐時「樓台森列」、「煙火萬家」;宋代冶煉走向鼎盛,史稱「鐵到蕪湖自成鋼」。明朝成為當時的印染中心,有「織造尚淞江,漿染尚蕪湖」的記載。清代蕪湖著名鐵畫藝人湯天池和當時的姑熟畫派代表人物蕭雲從合作,以錘為筆,以砧為硯,以鐵為墨,鍛造出了中華一絕———蕪湖鐵畫。 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開蕪湖為通商口岸後,蕪湖成了米業商埠,商貿日興。因蕪湖水運交通發達,李鴻章便出面將在外省的米市遷至蕪湖,從此蕪湖米市開始興旺,位居中國四大米市之冠。蕪湖逐步發展成為長江下游內外貿易的主要商埠和港口,也成了安徽近代工業的發祥地。
伴隨經濟發展、城區擴大興旺,促進了以寺廟為主的園林風景開發。東晉永和年間(公元345年)就建成了永壽院,(北宋二年改為吉祥寺,即今天的吉和街道所在地)。其建築之華麗,香火之旺盛在當時也是少有的。寺的北面,還有「觀瀾亭」、「三元殿」等,今沿河路防洪牆寶塔根旁的「觀瀾亭」也是根據這一古景所命名。而「雄觀江聲」之景點,現仍是吉和街的一個小巷。與此同時,一批民族式園林建築如「吳波亭」、「一覽亭」、「清輝閣」、「御書亭」等也相繼問世。明萬曆46年(公元1618年)開始建設中江塔,由於種種原因,斷斷續續前後歷時50餘年,直至清代康熙8年(公元1669年)才完工建成。 乾隆年間,「洪園」與「澹人居」兩園合並,更名為「琴余別館」,皆為蕪湖知府陳聖修佔有。到了清道光年間,官宦王澤告老歸家之後,便將其買下,加以修飾又更名為「希右園」,意欲「希蹤右軍,誓暮不出」之意。清末民初,李鴻章家族便在原有園林設施的基礎上大興土木,又相繼興建了「柳春園、煙雨墩、景春花園、長春花園」和公館等,使之初步成了一個環湖的大花園體系。然而,在1937年時,日本軍佔領蕪湖後,好山好水好景緻就從此敗壞下去。今天「吳波秋月」和「玩鞭春色」經過修葺,它那神秘的故事仍吸引著四方來客。透過一些古跡,如楚王城遺址(南陵的黃池鄉城西村)、南陵的黃墓(黃蓋之墓)、蕭雲從墓、夫子廟大成殿、衙署前門、縣學記碑(位於市十二中學內,碑文為宋代書法家米芾的真跡)等,仍能遙想當年蕪湖的盛景。
(二) 歷史上的蕪湖,水鄉澤國,自然風光宜人,歷代都有文人雅士涉足並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詞、題詠和篇章。早在南朝梁,梁元帝(蕭繹)即寫下了《泛蕪湖》詩,歌詠蕪湖山水。唐朝詩人李白的《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中唐詩人劉秩《過蕪湖》的贊美詩:「百里蕪湖縣,封候自漢朝。荻林秋帶雨,沙浦晚生潮。近海魚鹽富,頻淮粟麥饒。相逢白頭叟,擊壤頌唐堯」。宋代文學家梅堯臣的《時魚》:「四月時魚卓浪花,漁舟出沒浪為家。甘肥不入罟師口,一把銅錢趁槳牙」。 玩鞭亭歷來是游覽名勝,留有甚多文人題詠。李白《南奔書懷》詩雲:「顧乏七寶鞭,留連道旁玩」,即指此典故。公元1084 年(元豐七年),應蕪湖東承天院方丈蘊湘之約,宋代文豪蘇東坡攜幼子蘇過自黃州(今湖北黃岡)乘舟抵蕪,為剛竣工的玩鞭亭和夢日亭題詩。蘇軾在東承天院揮毫書下《湖陰曲》七言古律一首,詠嘆的是蕪湖八景之一「玩鞭春色」的故事。蘇轍「馬鞭七寶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追」,黃庭堅「至今亭竹根延蔓,尚想當年七寶鞭」,讀之令人感慨不已。 北宋詩人林逋因流連蕪湖美景而留下「詩中長愛杜池州,說著蕪湖是勝游」的佳句。著名詩人黃庭堅因欣賞蕪湖的山水勝境,而在赭山廣濟寺中的滴翠軒內讀書居住,研究詩文。蕪湖狀元、南宋愛國詞人張孝祥, 「捐田百畝、匯而成湖」,形成「邑中風景最佳處」的「鏡湖細柳」風景區;並盛贊蕪湖「日照山如畫,雲濃水似煙」。明代著名戲曲作家、文學家湯顯祖的名著《牡丹亭》就是在當時蕪湖的「雅積樓」創作的。雅積樓歷經明清兩代,是蕪湖歷史上最久、藏書最多的私家書樓。清代著名小說家吳敬梓的諷刺文學巨著《儒林外史》中所描述的街景、風俗、人物都是取材於蕪湖,小說充滿了蕪湖一帶濃郁的生活氣息。明末清初著名畫家、姑孰派的創始人蕭尺木出生於蕪湖。今存鐵畫創始人湯天池的鐵畫,都是根據蕭尺木的畫稿製成。 1918年2月,張恨水經摯友郝耕仁介紹到蕪湖《皖江報》任總編輯兼編文藝副刊。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該報副刊《皖江新潮》,曾在全國風靡一時,恨水先生當時是其主筆之一。著名女畫家潘玉良,13歲時她被賭棍的舅父騙到蕪湖,賣給了妓院當燒火丫頭,幸遇蕪湖鹽督潘贊化相救,並且替玉良贖身,跳出火炕,結成伉儷,張改姓潘,證婚人是陳獨秀。潘贊化不為世俗偏見所動支持玉良,最終潘玉良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1921年留法勤工儉學興起,潘玉良考取留法深造,從此遠渡重洋,是我國旅法最早的畫家。
(三)世紀初的那些日子,在赭山那蒼翠的松柏之後,掩映著安徽公學的遺址,它曾被人稱作"安徽的北大"。1905年,陳獨秀在蕪湖的赭山皖江中學堂和安徽公學教書期間,曾主辦過《安徽俗話報》,傳播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回憶錄》第四冊「辛亥前安徽文教界的革命活動」一文指出,「安徽的辛亥革命活動發源地是蕪湖,而在蕪湖的活動中心則為安徽公學(安徽公學是皖江中學堂的連襟學校)。這時期的革命人士有陳獨秀、李光炯、張伯純、蘇曼殊(著名詩人、文學家、《民報》編輯)、謝無量(著名革命家、作家和書法家、孫中山建國方略的起草者之一)、章士釗、柳亞子等著名人物。 現中長街20號,曾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蕪湖科學書社》,它於1903年由績溪人汪孟鄒創辦並任經理。它經歷過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北伐戰爭,且都是時代波浪的前潮,被稱為「革命的據點」和「新文化的媒婆」。它經銷的有《新青年》、《向導》、《湘江評論》和魯迅的《吶喊》等早期革命書刊。1904年下半年,時在蕪湖「安徽公學」和「赭山中學」任教的陳獨秀,就寄居在書社的小樓上,編寫半月刊《安徽俗話報》,他兩次到蕪,歷時兩年多,都是在這里居住。 1926年,現代文學家阿英曾在蕪湖主編過激進清新的《蒼茫》雜志。出生於蕪湖的30年代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和女作家王瑩,她的自傳小說《寶姑》將蕪湖20年代的風土人情描寫得栩栩如生,展現了當進的蕪湖風貌。1911年新劇《恨海》曾多次在大戲院內公演,開安徽話劇演出之先聲。 市區赭山內,有抗日名將戴安瀾之墓,黨和國家領導人王稼祥紀念館;鏡湖西南有紀念早年安徽省委代理書記王步文犧牲的步文亭,有文化名人王瑩紀念館,有曾在蕪湖編著早期革命書刊《蒼茫》的阿英藏書室,還有孫中山光臨蕪湖的地方;革命先輩惲代英、蔣光慈、劉希平等早年在蕪湖活動時的舊址。登上江南第一船的解放軍,就是在蕪湖荻港上的岸,這些都是「紅色之地」的閃光點。
❿ 紹興鏡湖頤和園風水怎麼樣
很好,是個濕地公園。
有小橋,流水,人家,好一幅山水畫,
好風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