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租界遺址
A. 青島以前是哪個國家的租界
青島曾經是德國的租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戰敗,該特權轉移給日本回。
1897年11月,德國以「巨答野教案」為借口侵佔青島;翌年 3月迫使清政府簽訂了《膠澳租借條約》,強租青島99年。1898年 9月,德國開放青島為自由港,整個青島地區作為德國殖民地又稱「膠澳租界」。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1月,日本侵佔青島,取代德國對青島進行軍事殖民統治。
1922年12月10日,中國收回青島,設立膠澳商埠督辦公署,直屬北洋政府。
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佔青島。
1945年9月,國民黨政府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
B. 青島的發展歷史
青島的發展歷史:
1、1891年,清朝在膠澳設防,這也是青島建設的起始。後來德國派兵佔領青島,並在此建造了德國建築群,以殖民地為目的為青島制定了鎮區規劃布置,依照一系列規章制度確保社會運行秩序,出資修造交通運輸通道,為以後城市建立奠定了基礎。
2、辛亥革命爆發後,日本迅速佔領青島,並且利用青島獨特的地理優勢,大力開辟對外貿易港口,加快建設工業企業,此時青島的經濟發展達到空前繁榮,人口、基礎設施及物質需求承載達到飽和,城區規劃建設進一步擴張。
3、抗戰時期結束後,青島回歸中國,降格為地級市,歸屬山東省,地域大幅減少。青島結合自身實際,創建了技術產業的開發區,運用這里眾多特色的旅遊地理位置,打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旅遊瀕海城市,籍此開始大發展之路,城市規模再一次擴大。
4、青島在城市規劃史上融入了西方管理方式,形成了獨特的城市結構,對其他都市建設具有一定的學術研究價值。近代時青島的社會形態參考西方國家經驗也進一步發展,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形成了充滿人文特徵的地方,城市個性獨特。
5、大面積的城市建築群與汪洋大海相連,雋永美觀,經濟產值逐漸成為青島經濟發展的重要脈絡之一,社會結構逐步趨於完善,濱海樓屋櫛次鱗比,高大壯觀,城市與自然形態和諧統一。近代的青島城市從無到有,慢慢變成如今繁榮興盛的模樣,把青島建設成文明美麗的海濱之城。
(2)青島租界遺址擴展閱讀:
青島人口發展狀況:
青島建置前夕,僅有數處漁村350餘戶人家;建置後人口逐漸增多,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春達1萬餘人。德國侵佔後,全市分為青島區和李村區。面積擴大,人口增加。宣統二年(1910年),青島市全市人口增至16萬1140人。其中,市區3萬4180人,李村10萬1939人,薛家島、陰島、黃島等地2萬5021人。
此後,青島的人口發展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由於區劃擴大,1935年有夏庄、嶗東、嶗西三個地區劃入青島市,人口增加12萬餘人;1946年,浮山、黃島、薛家島等地劃入青島,人口增加8萬餘人。二是外地人口遷入,宣統二年(1910年)市區人口僅3萬4180人,1925年增至16萬3010人,增長3.8倍,每年凈增8600餘人。
至1935年市區人口又增至30萬1192人,比1925年增長84.77%,每年凈增13800人。1945年市區人口增至51萬4956人,比1935年增長71.0%,每年凈增51496人。
1948年國民政府主計處統計局公布的統計資料,青島市人口為75萬9057人,至1948年底,青島城市人口突破100萬大關。
C. 青島的歷史資料
青島地區歷史悠久,著名文化遺址有:岳石文化遺址(平度大澤山鎮東岳石村,距今3500~4000年)、北阡遺址(即墨金口鎮北阡村,距今7000年)、三里河文化遺址(膠州城南三里河村,距今5000年)、琅琊台文化遺址;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外,李滄區古城頂遺址,距今也有3000年歷史。
西周時期,青島境內建立了夷國(今藍村)、莒國(都城計斤,今膠州)等諸侯國。東周時期,即墨(今平度古峴鎮)為齊國第二大都市,東部統治中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公元前468年,越王勾踐北上遷都琅琊(今膠南琅琊鎮)。
秦朝,天下分為三十六郡,琅琊郡的郡治琅琊、膠東郡的郡治即墨均位於今青島境內。琅琊(膠南)還是秦朝唯一沿海的郡治。秦始皇曾三臨琅琊(膠南琅琊台),命徐福率船隊從琅琊起航采仙葯。
西漢,設膠東國,定都即墨,漢武帝即位前被封為膠東王,即位後封其弟劉寄為膠東王,歷代膠東王墓所在的平度六曲山古墓群,是山東省現存規模最大的王陵。漢武帝三臨不其城(今城陽區),「祀神人於交門宮」,並在女姑山設明堂祭海。西漢琅琊郡皋虞縣(今即墨溫泉鎮)人王吉任博士諫大夫,開創琅琊王氏顯貴的先河,王吉祖孫墓所在的即墨溫泉皋虞,被奉為琅琊王氏祖庭。東漢,鄭玄在不其縣創立康成書院。
西晉,不其城(今城陽區)成為長廣郡的郡治,法顯印度求經回國,於嶗山登陸,由長廣郡太守李嶷接入不其城翻譯佛經;南北朝時,不其城為東青州的州治。
唐朝,密州板橋鎮(膠州)成為著名貿易港口,設立了北方唯一的市舶司(海關),宋朝更是與廣州、泉州、明州並稱為四大市舶司。
明朝設立鰲山衛、靈山衛(膠南靈山衛鎮),鰲山衛轄浮山所(今市南區東)、雄崖所(即墨豐城鎮),靈山衛轄夏河所(膠南琅琊鎮)、王徐寨所。許鋌奏請青島口、滄口、金口鎮等港通商獲准,使即墨富甲一方。
清朝,膠州為山東三大直隸州之一,平度州為散州,隸屬於萊州府。
1891年6月14日,登州鎮總兵府(當時山東共設三鎮總兵)從蓬萊遷到青島,為青島建置的開始。
1897年11月,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派兵佔領青島。康有為藉此上書光緒,引發戊戌變法。
1898年3月,簽署《膠澳租界條約》。11月,宣布青島為自由港。
1899年,租借地命名為青島市,設青島、鮑島、李村等區。大港碼頭、膠濟鐵路相繼開工。
1911年,清朝二品以上大員七十多人以及恭親王等人移居青島。1913年發動癸丑復辟失敗。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青島成為亞洲唯一戰場,11月,日英聯軍佔領青島。
1919年,巴黎和會將青島租界主權讓給日本,成為「五四運動」導火索。
1922年12月,中國收回青島,設膠澳商埠督辦公署(後改膠澳商埠局),下轄青島市,直屬北洋政府。
1929年7月,國民政府接收青島,設青島特別市,直屬南京國民政府。
1931年,沈鴻烈以東北海軍司令兼任青島市長,1932年正式擔任青島市長,主政六年,抓教育、建學校、定規劃、興建設、促民生、斗日寇,奠定了青島發展的堅實基礎。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佔青島。
1939年,即墨、膠州劃歸青島市管轄,統籌規劃建設。
1945年9月,國民黨政府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直屬民國政府。
1949年6月2日,解放軍攻佔青島。青島改為山東省轄市,轄市南、市北、台東、台西、四滄、浮山、李村7市區和嶗山郊區。
1978年,膠縣、膠南縣、即墨縣劃歸青島,同時設立黃島區。
1983年10月,平度縣、萊西縣劃歸青島。
1984年5月4日,青島市成為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同年,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
1987~1990年,青島市郊五縣先後改為縣級市;1988年,嶗山縣恢復為嶗山區。
1986年,青島市成為計劃單列市,賦予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
1992年,設立國家級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青島保稅區。
1994年,青島市區劃調整為七區五市: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李滄區、嶗山區、城陽區、黃島區和即墨市、膠州市、膠南市、平度市、萊西市。
2003年,設立國家級青島出口加工區。
2004年設立國家級青島保稅物流園區。
2006年,設立國家級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
2008年設立國家級青島保稅物流港區。
2011年1月,國家批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青島作為其核心城市、龍頭城市。
D. 青島的悠久歷史
青島地區歷史悠久,著名文化遺址有:岳石文化遺址(平度大澤山鎮東岳石村,距今3500~4000年)、北阡遺址(即墨金口鎮北阡村,距今7000年)、三里河文化遺址(膠州城南三里河村,距今5000年)、琅琊台文化遺址;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外,李滄區古城頂遺址,距今也有3000年歷史。
西周時期,青島境內建立了夷國(今藍村)、莒國(都城計斤,今膠州)等諸侯國。東周時期,即墨(今平度古峴鎮)為齊國第二大都市,東部統治中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公元前468年,越王勾踐北上遷都琅琊(今膠南琅琊鎮)。
秦朝,天下分為三十六郡,琅琊郡的郡治琅琊、膠東郡的郡治即墨均位於今青島境內。琅琊(膠南)還是秦朝唯一沿海的郡治。秦始皇曾三臨琅琊(膠南琅琊台),命徐福率船隊從琅琊起航采仙葯。
西漢,設膠東國,定都即墨,漢武帝即位前被封為膠東王,即位後封其弟劉寄為膠東王,歷代膠東王墓所在的平度六曲山古墓群,是山東省現存規模最大的王陵。漢武帝三臨不其城(今城陽區),「祀神人於交門宮」,並在女姑山設明堂祭海。西漢琅琊郡皋虞縣(今即墨溫泉鎮)人王吉任博士諫大夫,開創琅琊王氏顯貴的先河,王吉祖孫墓所在的即墨溫泉皋虞,被奉為琅琊王氏祖庭。東漢,鄭玄在不其縣創立康成書院。
西晉,不其城(今城陽區)成為長廣郡的郡治,法顯印度求經回國,於嶗山登陸,由長廣郡太守李嶷接入不其城翻譯佛經;南北朝時,不其城為東青州的州治。
唐朝,密州板橋鎮(膠州)成為著名貿易港口,設立了北方唯一的市舶司(海關),宋朝更是與廣州、泉州、明州並稱為四大市舶司。
明朝設立鰲山衛、靈山衛(膠南靈山衛鎮),鰲山衛轄浮山所(今市南區東)、雄崖所(即墨豐城鎮),靈山衛轄夏河所(膠南琅琊鎮)、王徐寨所。許鋌奏請青島口、滄口、金口鎮等港通商獲准,使即墨富甲一方。
清朝,膠州為山東三大直隸州之一,平度州為散州,隸屬於萊州府。
1891年6月14日,登州鎮總兵府(當時山東共設三鎮總兵)從蓬萊遷到青島,為青島建置的開始。
1897年11月,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派兵佔領青島。康有為藉此上書光緒,引發戊戌變法。
E. 青島歷史簡介
新石器時代,青島是東夷人繁衍生息的主要地區之一,遺留了豐富多彩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岳石文化。
商周時期,青島是中國海鹽的發祥地,位列中國「四大古鹽區」和「五大古港」。
春秋戰國時期,青島建立了山東地區第二大市鎮—即墨,「即墨故城」(平度市境內)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古代城池遺址。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五巡天下,三登琅琊(青島黃島區境內)。據記載,中國最早的一次涉洋遠航——徐福東渡朝鮮、日本,就是從琅琊起航的。
漢武帝少年時代在不其(城陽區境內)做過膠東王,是中國有記載的到青島地域巡遊次數最多的皇帝。
唐宋時期,青島作為銜接南北航運的「中轉站」,成為中國北方沿海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貿易口岸。宋時專門在板橋鎮(膠州市境內)設「市舶司」管理對外貿易。
元朝,為方便海運漕糧,開鑿了中國唯一的海運河——縱貫山東半島的膠萊運河。
明清時期,青島是中國北方重要的海防要塞,屬山東萊州府境內。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在膠澳設防,青島由此建置。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侵佔青島,青島淪為殖民地。
民國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取代德國佔領青島。民國八年(1919年),中國以收回青島主權為導火索,爆發了「五四運動」,這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分水嶺。民國十一年(1922年)12月10日,中國北洋政府收回青島,辟為商埠。
民國十八年(1929年)7月,國民政府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佔青島。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國民政府接管青島,仍為特別市。
1949年6月2日,青島成為華北地區最後一座解放的城市,改屬山東省轄市。
(5)青島租界遺址擴展閱讀:
青島地質特徵
青島所處大地構造位置為新華夏隆起帶次級構造單元——膠南隆起區東北緣和膠萊凹陷區中南部。區內缺失整個古生界地層及部分中生界地層,但白堊系青山組火山岩層發育充分,在青島市出露十分廣泛。
岩漿岩以元古代膠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狀花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崗閃長岩和嶗山式花崗岩為主。市區全部坐落於該類花崗岩之上,建築地基條件優良。構造以斷裂構造為主。自第三紀以來,區內以整體性較穩定的斷塊隆起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
地形地貌
青島為海濱丘陵城市,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中間低凹。其中,山地約占青島市總面積(下同)的15.5%,丘陵佔2.1%,平原佔37.7%,窪地佔21.7%。
青島市海岸分為岬灣相間的山基岩岸、山地港灣泥質粉砂岸及基岩砂礫質海岸等3種基本類型。淺海海底則有水下淺灘、現代水下三角洲及海沖蝕平原等。青島市大體有3個山系。
東南是嶗山山脈,山勢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從嶗頂向西、北綿延至青島市區。北部為大澤山(海拔736.7米,平度境內諸山及萊西部分山峰均屬之)。南部為大珠山(海拔486.4米)、小珠山(海拔724.9米)、鐵橛山(海拔595.1米)等組成的膠南山群。
市區的山嶺有浮山(海拔384米)、太平山(海拔150米)、青島山(海拔128.5米)、北嶺山(海拔116.4米)、嘉定山(海拔112米)、信號山(海拔99米)、伏龍山(海拔86米)、貯水山(海拔80.6米)等。
F. 紀事本末體 關於青島歷史 對不起啊 沒有財富值了
青島地區歷史悠久,著名文化遺址有:岳石文化遺址(平度大澤山鎮東岳石村,距今3500-4000年)、北阡遺址(即墨金口鎮北阡村,距今7000年)、三里河文化遺址(膠州城南三里河村,距今5000年);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外,李滄區古城頂遺址,距今也有3000年歷史。 西周時期,青島境內建立了夷國(今藍村)、莒國(都城計斤,今膠州)等諸侯國。
東周時期,即墨(今平度古峴鎮)為齊國第二大都市,東部統治中心;公元前468年,越王勾踐北上遷都琅琊(今膠南琅琊鎮)。
秦朝,天下分為三十六郡,琅琊郡的郡治琅琊、膠東郡的郡治即墨均位於今青島境內。琅琊還是秦朝唯一沿海的郡治。秦始皇曾三臨琅琊,命徐福率船隊從琅琊起航采仙葯。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康有為贊青島
西漢,設膠東國,定都即墨,漢武帝即位前被封為膠東王,即位後封其弟劉寄為膠東王,歷代膠東王墓所在的平度六曲山古墓群,是山東省現存規模最大的王陵。漢武帝三臨不其城(今城陽區),「祀神人於交門宮」,並在女姑山設明堂祭海。西漢琅琊郡皋虞縣(今即墨溫泉鎮)人王吉任博士諫大夫,開創琅琊王氏顯貴的先河,王吉祖孫墓所在的即墨溫泉皋虞,被奉為琅琊王氏祖庭。東漢,鄭玄在不其縣創立康成書院。
西晉,不其城(今城陽區)成為長廣郡的郡治,法顯印度求經回國,於嶗山登陸,由長廣郡太守李嶷接入不其城翻譯佛經;南北朝時,不其城為東青州的州治。
唐朝,密州板橋鎮(膠州)成為著名貿易港口,設立了北方唯一的市舶司(海關)
宋朝更是與廣州、泉州、明州並稱為四大市舶司。
明朝設立鰲山衛、靈山衛,鰲山衛轄浮山所(今市南區東)、雄崖所(即墨豐城鎮),靈山衛轄夏河所(膠南琅琊鎮)、王徐寨所。許鋌奏請青島口、滄口、金口鎮等港通商獲准,使即墨富甲一方。
清朝,膠州為山東三大直隸州之一,平度州為散州,隸屬於萊州府。
1891年6月14日,登州鎮總兵府(當時山東共設三鎮總兵)從蓬萊遷到青島,為青島建置的開始。
1897年11月,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派兵佔領青島。康有為藉此上書光緒,引發戊戌變法。
1898年3月,簽署《膠澳租界條約》。11月,宣布青島為自由港。
1899年,租借地命名為青島市,設青島、鮑島、李村等區。大港碼頭、膠濟鐵路相繼開工。 1911年,清朝二品以上大員七十多人以及恭親王等人移居青島。
1913年發動癸丑復辟失敗。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青島成為亞洲唯一戰場,11月,日英聯軍佔領青島。
1919年,巴黎和會將青島租界主權讓給日本,成為「五四運動」導火索。
1922年12月,中國收回青島,設膠澳商埠督辦公署(後改膠澳商埠局),下轄青島市,直屬北洋政府。 1929年7月,國民政府接收青島,設青島特別市,直屬南京國民政府。
1931年,沈鴻烈以東北海軍司令兼任青島市長,1932年正式擔任青島市長,主政六年,抓教育、建學校、定規劃、興建設、促民生、斗日寇,奠定了青島發展的堅實基礎。 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天主教堂
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佔青島。
1939年,即墨、膠州劃歸青島市管轄,統籌規劃建設。
1945年9月,國民黨政府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直屬民國政府。
1949年6月2日,解放軍攻佔青島。青島改為山東省轄市,轄市南、市北、台東、台西、四滄、浮山、李村7市區和嶗山郊區。
1978年,膠縣、膠南縣、即墨縣劃歸青島,同時設立黃島區。
1983年10月,平度縣、萊西縣劃歸青島。
1984年5月4日,青島市成為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同年,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 1987年—1990年,青島市郊五縣先後改為縣級市;1988年,嶗山縣恢復為嶗山區。 1986年,青島市成為計劃單列市,賦予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
1992年,設立國家級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青島保稅區。
1994年,青島市區劃調整為七區五市: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李滄區、嶗山區、城陽區、黃島區和即墨市、膠州市、膠南市、平度市、萊西市。
2003年,設立國家級青島出口加工區。2004年設立國家級青島保稅物流園區。
2006年,設立國家級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2008年設立國家級青島保稅物流港區。
2011年1月,國家批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青島作為其核心城市、龍頭城市。
G. 青島德租界怎麼去
就在棧橋那,很好去的
H. 青島有哪些租界
「八大關包括了俄國、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日本和丹麥等20多個國家的建築風格」
租界和租借地不同
I. 想知道: 青島市 青島很久以前 在哪
你是問很久以前燒烤店吧?在敦化路西頭,314和興路小區站牌那裡
很久以前只是家串店
地址:市北區敦化路18號
。
J. 青島的租界區在青島市區的哪部分
在海邊,西鎮,棧橋,八大關,德國的建築,不過現在很破舊了。。。還有魚山路那一塊。你從火車站開始轉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