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會戰遺址
A. 泰安的歷史名人
泰安歷史名人 鮑叔牙(生卒不詳) 魯國平陽(今新泰市汶南鎮鮑庄)人,春秋時齊國大夫,以知人善任著稱。少年時與管仲友善,兩人合夥經商,每次賺了錢,管仲總是多分給自己,少分給鮑叔牙,鮑叔牙從不計較,這就是有名的「管鮑分金」故事。齊襄公亂政時,管仲隨公子糾奔魯,鮑叔牙隨公子小白出奔莒。襄公被殺,糾和小白爭奪君位,小白得勝即位,即齊桓公。桓公想任鮑叔牙為相,鮑叔牙卻力勸桓公釋放管仲代己位。在管仲的輔佐下,齊桓公得以稱霸諸侯,齊國成為強國。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少鮑叔能知人也。」
柳下惠(生卒不詳)展氏,名獲,字禽,又字季,春秋時魯國大夫,曾為士師(掌管刑獄的官)。因食采柳下(今新泰市宮里鎮西柳村),遂姓柳氏,謚號惠,稱柳下惠。他博文達理,外和內介,以善於講究禮節著稱於世。孟子把他和伯夷、伊尹、孔子並提,稱贊他是「聖之和者也」(《孟子·萬章下》),「和聖」也就成了柳下惠的美稱。《荀子·大略》還記載了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於是後人將其譽為作風正派、品德高尚的男子。柳下惠死後,葬在柳下村北,緊瀕汶水,歷代對其墓都妥為保護,至清代,墓猶高如山陵,俗稱「王墳」。至今,柳下祠堂尚存,「和聖故里」、「柳下書堂」古碑依在。
柳下跖(生卒不詳) 姓展,名雄,魯國柳下(今新泰市宮里鎮西柳村)人。「跖」,本指赤腳的奴隸,因他住在西柳,故稱柳下跖。他追求「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的平等社會,曾領導奴隸起義,「從卒九千人」。孔子勸他效法「聖人之行」,罷兵休卒,柳痛斥曰:「丘之所言,皆吾之所棄也,亟走歸,無復言之!」柳下跖的事跡,《孟子》《史記》《漢書》多次提及,荀子也贊揚他「名聲如日月,與舜禹俱傳而不息。」《史記》中稱「其徒頌義無窮」。據傳,泰山傲徠峰上有柳下跖的插旗石,峰東的「大校場」、「小校場」,峰下的「跑馬場」,就是當年柳下跖的練兵場。泰山西麓和西南麓有當年柳下跖使用和築造的上馬石和川道等遺跡。在新泰放城,還有傳為柳下跖開鑿的九龍口等。
師曠(生卒不詳)字子野,春秋時期魯國平陽(今新泰市北師鄉北師村)人,晉國樂師。他精通音律,認為奏樂可卜吉凶,音樂可興邦,亦可覆國,靡靡之音不可妄聽。他曾勸諫晉平公不要聽商紂王的樂師師延所作的靡靡之音,平公不聽。結果晉國大旱三年,赤地千里,國力大損。師曠也十分關心政治,他認為治國「惟仁義為本」「君必惠民」。晚年潛心研究音樂,不幸熏瞎雙目。卒後葬於新泰。墓前有宋代建的師曠廟。
左丘明(約前540~前452)魯國都君庄(今肥城市石橫鎮衡魚村)人,春秋著名史學家,儒學奠基人之一。著有《左傳》、《國語》,前者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後者是中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均是研究先秦歷史的重要文獻。孔子視左丘明為君子,尊稱其左丘明,謂之與其共好惡。左丘明病世後,人們將他著述過的地方稱作「左傳精舍」,予以保護,並代有修葺。
鍾離春(生卒不詳)戰國時無鹽邑(今東平縣)人,著名才女。她關注國家大事,曾當面指出齊宣王政治上的「四失」。宣王聽了非常感動,當即讓她坐車入宮,拜為無鹽君,立為後。宣王據其言拆漸台、罷女樂、退謅諛、納忠言、選兵馬,用田嬰為相國,以鄒人孟軻為上賓,齊國從此成為強國。
劉楨(186~217)字公幹,東漢末東平國寧陽(今寧陽縣)人,東漢著名文學家。其五言詩頗負盛名,為「建安七子之一」。被曹操徵召,為丞相掾屬,行文才思雋銳。與曹植齊名,性格倔強。曹丕舉行宴會,因「犯」禮制被曹丕以不敬罪下獄。後復起用為吏。不久染瘟疫病逝。後人將劉楨、曹植並舉,稱為「曹劉」。
羊祜(221~278)字叔子,泰山郡平陽(今新泰市)人,西晉政治家、軍事家。新泰地名來源,即是羊祜取新甫山、泰山合意,上表晉武帝所改。羊祜出生顯貴, 265年被晉武帝司馬炎拜為尚書右僕射、衛將軍、都督,管理荊州軍事,墾田積糧深得百姓擁護,遠近人皆來歸降。他不居功,拒絕晉升,曾上奏著名的《讓開府表》。278年病逝。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詩中贊其曰: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巾。
僧朗(生卒不詳) 京兆(今陝西西安)人,泰山佛教的傳入者,北朝高僧。前秦苻堅皇始元年(351),移居泰山傳經,「孜孜訓誘,勞不知倦」,在泰山地區影響很大。在統治者的支持下,他創立了海岱間第一座佛廟,後寺廟改稱靈岩寺,成為唐宋間國內四大名剎之一。朗公寺的開拓,一度帶來泰山佛教的興盛,谷山玉泉寺、神寶寺、普照寺等大多在北朝後期相繼建立。
程咬金(?~665)又改名知節,唐初濟州東阿(今東平縣斑鳩店鎮)人,隋唐時著名將領。程咬金為滅隋興唐,屢建偉功,其故事被采入《響馬傳》、《說唐全傳》、《隋唐演義》等,成為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清《泰安府志·古跡》載東平縣斑鳩店鎮有程盧公衣冠冢。斑鳩店村還有程咬金廟,廟前楹柱鐫聯雲:「偕叔寶翼秦王,懸甲軍摧鋒陷陣冠諸將;先世南次公僅,凌煙閣圖功畫像照千秋。」
梁灝(962~1004)字太素,鄆州須城(今東平縣州城)人,北宋著名政治家。雍熙二年(985)中狀元。他關心國事,曾作《聽政箴》獻給真宗皇帝。北遼興兵犯境時,灝主張「明賞罰,斬懦將,重用武勇謀略之士」,很受好評。灝有吏才,每進朝奏對,詞辯明敏,真宗非常贊賞。景德元年(1004)病卒。有文集十五卷。
梁固(985~1019)字仲堅,梁灝子。自幼好學,曾著《漢春秋》。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中狀元,後人稱頌梁灝、梁固父子狀元,在東平州城建有「父子狀元」坊。梁固有吏才,馬元方主掌三司,辦事粗率,梁固常受命斷案,因判案公正,當時被稱為「平審」。年三十四歲病卒。有文集十卷。
錢乙(1035~1117)字仲陽,宋代東平郡(今東平縣)人,宋代著名兒科醫學家。著有《傷寒論指微》五卷、《嬰孺論》百篇等書,惜已失傳。其弟子閻季忠搜集錢乙論述、醫案、處方及各種資料,於公元1119年整理編輯而成《小兒葯證直訣》。該書比歐州最早出版的兒科著作早三百年,是世界上現存第一部原本形式保存下來的兒科著作。錢乙對兒科醫學貢獻卓著,後人稱其為「兒科之聖」。
黨懷英(1134~1211)字世傑,號竹溪,祖籍同州馮翊(今陝西大荔),後隨父遷奉符南城(今泰安市岱嶽區鄧家莊)。金代文學家、書法家。著有《竹溪集》(30卷)、《鍾鼎集韻》,《竹溪集》已佚。黨懷英入仕前隱居徂徠山,築竹溪庵,讀書吟詩。現徂徠山上竹溪庵遺址猶存,庵旁有其篆書「竹溪」二字石刻。他還工書法,有「獨步金代」美譽。當時泰山一帶碑刻多出其手筆。現存碑刻如岱廟「金重修東岳廟碑」的篆書題額以及谷山寺碑、天封寺碑皆為懷英手跡。大安三年(1211年)卒,葬於奉符城南四十里(今泰安市岱嶽區北集坡鄉西旺村),享年七十八歲,謚號文獻。
張志純(1220~1316)字布山,號天倪子,又號布金山人,有張煉師之稱。泰安州埠上保(今肥城市張家安村)人。元代著名道人。曾任東岳廟住持;元中統三年(1216),被宣授為東岳提點監修官,兼東路道教都提點;後又策劃監修泰山南天門工程。他喜愛詩詞,是當時著名詩人,《泰山喜雨》、《桃花峪》等詩篇謳歌了東岳泰山的秀麗風光。晚年,上書皇帝重修蒿里山神祠,獲准,未峻即逝。
王禎(生卒年不詳) 字伯善,東平人,元代農學家及木活字印刷術的創造者。曾任泰安州教授,重視教育事業。著有37卷農學巨著——《農書》(現存36卷),該書是一部從全國范圍總結農業生產的農書,分三部分(《農桑通訣》、《百穀譜》、《農器圖譜》),於皇慶二年(1313)刊行(明初收入《永樂大典》)。印刷《農書》時創木活字,排印《旌德縣志》一百部;又創造轉輪排字盤,活字以韻排列,排版時轉動輪盤,以字就人,極方便。還撰寫了《造活字印書法》,繪制《活字板韻輸圖》附載《農書》內,成為印刷史上的珍貴文獻。此外,對冶煉技術也有發明創新。善篆書、善詩文,著有《農務集》。
蕭大亨(1531~1612)字夏卿,號岳峰。祖籍肥城安駕庄鎮夏輝村,後隨父遷居泰安州放城(今新泰市放城)。著有《岳峰蕭公奏議》、《夷俗記》等書。隆慶六年(1572),蕭大亨因念母上書請歸養,五百里外聞母病歿,披發赤足,徒步日行百餘里奔喪,居喪盡哀,內外稱孝。蕭大亨重視保護泰山名勝古跡,泰山道士昝復明在凌漢峰下建三陽庵,蕭大亨為其撰碑記,今碑石猶存。他還主持移建了岱東四陽庵,為岱陰碧峰寺撰立《重修佛殿碑記》。在他為《泰安州志》題的序中,對泰山歷史文化給予高度稱譽。萬曆四十年(1612)卒。明神宗敕令在岱陽金牛山下為其建墓,今石坊、石儀、石表尚存。
蕭協中(?~1644)字公黼,蕭大亨次子,明末著名泰山學者。他自幼工於詩賦,十八歲時因作《綠遠樓賦》而蜚聲文壇,後以父蔭入仕。崇禎末年,致仕還鄉,寓居泰安城醞檀園,致力於泰山地理風物的研究。甲申,泰安城被李自成起義軍攻破,協中投井自殺。著有《醞檀集》、《泰山小史》等書。其中,《泰山小史》「以名勝為綱,每目敘其大略,詞簡意賅」,收入泰山名勝及名人150餘條,每條之下,均作題詠,而且書中記錄了一些泰山史料如半山亭秦篆等,對泰山史研究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泰山五賢
孫復(992~1057)字明復,北宋初學者,宋晉州平陽(今山西臨汾)人。舉進士不第,退居泰山講學,世稱泰山先生。魯人自石介而下,皆師事之。范仲淹、富弼言稱孫復道德經術宜在朝廷,於是由布衣拜秘書郎、國子監直講,累官至殿中丞。孫復治《春秋》,著《春秋尊王發微》12卷。與石介、胡瑗提倡以仁義禮樂為學,以繼承儒家道統自居,排斥佛老,抨擊禍福報應學說。嘉佑二年(1057)卒,葬於東平。歐陽修作《孫明復先生墓誌銘》。舊志載,孫復還著有《睢陽子》10卷、《春秋總論》3卷。金大定間,在岱廟東建魯兩先生祠,祀孫復與石介,後移泰城東南隅。明嘉靖年間,僉事盧問在講學處(今五賢祠舊址)建仰德堂祀孫復、石介,後加奉胡瑗,稱三賢祠。三人並稱「宋初三先生」。清道光九年(1829),縣令徐宗干又奉宋燾、趙國麟入三賢祠,合稱為五賢祠。後人將孫復列為泰山五賢之首。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北宋初學者。兗州奉符(今山東泰安)人。故居在徂徠山西北之橋溝村。曾講學徂徠山下,世稱徂徠先生。北宋天聖八年(1030)進士,初任鄆州推官、南京留守推官。在南京任職期間結識孫復,並引為知己,幫助他到泰山講學,拜其為師。景佑三年(1036),任嘉州軍事判官,因母親去世,歸家奔喪。居喪期間,在徂徠山長春嶺下建徂徠書院,「以《易》教授諸生」。慶歷二年(1042)夏,服喪期滿,召為國子監直講。慶歷新政時,石介作《慶歷聖德詩》,積極擁護改革。新政失敗後,受到保守派打擊,被迫出任濮州通判。慶歷五年(1045)卒,葬於徂徠山下。歐陽修作《徂徠先生墓誌銘》。著有《徂徠先生文集》。泰山五賢之一。
胡瑗(生卒不詳)字翼之,北宋初學者,教育家。宋泰州海陵(今江蘇泰縣)人,世居陝西安定堡,世稱安定先生。曾與孫復、石介講學泰山,十年不歸,得家書見有「平安」二字,不拆閱即投澗中。現五賢祠舊址東有「胡安定先生投書處」刻石,稱投書澗。後執教太學,四方之士來學者,學舍競不能容。以太常博士致仕。著有《論語說》、《周易口義》、《景佑樂儀》等書。與孫復、石介並稱「宋初三先生」。泰山五賢之一。
宋燾(1572~1614)字岱倪,號澤田、青岩,泰安孝門村(今肥城孝門)人。1600年(明萬曆二十八年)中進士,選為庶吉士,後改任御史,巡按江南,兼督學政。多次仗義直諫,惹怒神宗,被貶為定州刺官,不久辭職隱鄉。在青岩居建書院講學,搜尋岱故,編著《泰山紀事》、《岱下小史》等,另有詩集《青岩居草》、《落花錢韻》等。萬曆四十二年(1614)卒,葬於泰安城西上旺村鳳凰嶺下。泰山五賢之一。
趙國麟(1673~1751)字仁圃,號拙庵,泰安人。清代名臣。少時家貧,好學。清康熙年間進士,歷任福建、安徽巡撫,刑部、禮部尚書兼領國子監事、文淵閣大學士等職。後辭官返里,隱居讀書。為啟迪後學,在宋燾青岩居故址創辦青岩義社,後易名青岩書院,是泰山歷史上著名書院之一。著有《雲月硯軒古體詩稿》、《調皖紀行草》、《拙庵近稿》、《塞外吟》、《近游草》、《大學困知錄》、《文統類編》等。泰山五賢之一。
唐仲冕(1753~1827)字六枳,號陶山居士,世稱唐陶山。原籍善化(今湖南長沙),後客居肥城縣(今肥城市)澗北村。清代著名泰山學者。著有《岱覽》、《陶山文錄》、《陶山詩錄》等。他主持泰山書院其間,曾參與重修《泰安縣志》。他探訪泰山名勝,遍覽泰山典籍,歷時12載編撰《岱覽》(32卷)一書。全書層次明晰,稽考精審,圖文並茂。史學家錢大昕為此書題詩:「東岱寰中秀,圖經手自編。群山收一覽,五嶽獨自先。」道光七年(1827)病卒,其子遵遺囑將其歸葬肥城陶山。
毛澄(1843~1906)字蜀雲、又字叔雲,四川仁壽人。著有《稚解詩集》等書。毛澄曾三任泰安知縣,在任期間,致力泰山的保護和開發,興新學,倡新風,為世人稱頌。光緒十九年(1893),岱廟的秦篆刻石失盜,毛澄下令搜尋,查得原石後,移存道院,派人嚴加看護,倖存至今。光緒二十九年(1903),他捐銀千兩重修「和聖墓」。毛澄還發動泰安各界在泰山大面積植樹造林,重修蒿里山神祠、對岱亭、環翠亭等。在黑龍潭新建西溪石亭,在雲步橋新建酌泉亭,現都已成為著名景點。毛澄注意革除陋俗,他將岱頂捨身崖改為愛身崖,還查封斗母宮,派道士住持。毛澄重視文化教育,在天書觀舊址創辦高小學堂,在泰山上書院舊址創辦師范學堂,先後在全縣創辦初等小學堂185處。為啟迪民智,還在岱廟創辦閱報所。1913年,山東提學陳榮昌撰立《泰安令毛君興學記》,對其振興教育事業的政績給予高度評價。光緒三十四年毛澄卒於滕縣任所。
王價藩(1865~1934)字藎臣,又字建屏,號退軒。祖籍四川成都,清咸豐年間隨父落籍泰安。先後主辦過醴泉義塾、圖書社,與范明樞合力創辦縣勸學所、宣傳所等。民國初年,創辦泰安女子小學堂,任校長。晚年熱心於泰山文獻的搜集整理,悉心徵集泰山史料。時《泰山述記》版本已不多見,他赴濟南輾轉借抄,凡8年始得補齊。歷經30年,積書8000餘卷,以草屋3間藏之,曰「僅好書齋」。時人趙正印稱其「凡鄉先哲之著述佚文,莫不收藏編錄,泰山文獻賴以保存」。他還曾擔任民國《重修泰安縣志》分纂。一生編著書13種,計60冊;抄書66種,計150餘冊,有《泰山名勝》、《泰山述記》等。搜集泰山文獻50餘種,有《泰安州志》、《泰山小史》等。他從搜集整理的文獻中遴選40種、110卷,編輯《泰山叢書》,事未竟病歿。由其子亨豫克承父業。
范明樞(1866~1947)名昌麟,又名炳辰,原泰安縣元寶街徐家花園人。著名愛國人士、教育家。光緒三十二年(1906)留學日本,回國後致力於教育事業,先後在泰安、濟南、菏澤、曲阜等地建學堂、辦書社。1933年,協助馮玉祥在泰山前麓創辦武訓小學15處。「七七」事變後,他呼籲廣大民眾進行抗日,在西麻塔召開的抗日周年紀念大會上,跪在鵝卵石灘上領眾宣誓。1946年6月17日,他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時年已81歲。范明樞一生樂與青年接觸,故有「老青年」雅稱。他還關心農業及公益事業,農民尤喜與他交談。1947年10月病逝樂陵縣。1950年移葬於泰山前麓。謝覺哉為其墓碑親題:「永遠是人民的老師!」林柏渠為其墓碑親題:「革命老人永垂不朽!」
趙新儒(1876~1952)原名趙正印,泰安縣城(今泰城)人。著名泰山學者。幼年列名僧籍,為普照寺俗徒,法名義琳。1903年鄉試中解元,旋赴日本留學,受到民主思想的影響。1911年任山東提學使司,主辦《齊魯公報》,宣傳革命,遭通緝,流亡海外。辛亥革命後,歷任山東省教育會長、師范學堂監督等職。袁世凱稱帝,他借議論時尚予以抨擊。張勛復辟後去職,閑居北平。1926年他積極響應國民革命軍北伐,參與南北合作事宜。軍閥混戰期間,泰山文物古跡遭破壞,他多次登山,逐段勘估,擬訂修繕計劃,相繼修復岱廟大殿、圍牆、包公祠、五賢祠及中天門到南天門盤道,並將岱廟大殿內壁畫護以鐵欄。在整修過程中,結合實地考查,他悉心稽查文獻,攄述所見,著成《經石峪考》、《泰山災石記》(未付梓)、《新刻泰山小史》、《新儒聯語錄》等書和文稿,刊行《石塘老人文集勘本》。「七七」事變後,他流亡四川,1952年卒於綿陽。
馮玉祥(1882~1948)字煥章,原籍安徽巢縣。出生於河北青縣興集鎮。著名愛國將領。抗日戰爭開始後,積極主張抗日,與共產黨合作,反對蔣介石消極抵抗政策,受蔣介石排斥,於1932年3月至10月、1933年8月至1935年10月兩次寓居泰山普照寺「菊林舊隱」。在泰期間,他關心群眾生活,經常給貧苦人民送衣送糧;出資修建大眾橋;辦小學14所,免費收取窮苦孩子入校讀書;組織官兵疏浚、新建大眾泉、朝陽泉;引種煙台蘋果、肥城佛桃等優良果樹。他還以民間疾苦為題材,與趙望雲合作48幅詩配畫,刻成48通詩畫碑,立於天外村科學館內。為紀念1911年辛亥革命灤州起義犧牲的烈士,1933年,在普照寺東北和南部分別建泰山辛亥灤州起義烈士祠、辛亥革命灤州烈士紀念碑。1946年出國考察水利。1948年9月,響應中國共產黨號召,回國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工作,途中輪船失火遇難。根據其生前願望,遺骨安葬在泰山。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國家領導人為其題寫了輓聯,郭沫若題墓壁「馮玉祥先生之墓」。
馬伯聲(1890~1966)原名馬駿,回族。民族實業家。祖籍德州,後移居泰安。在萃英中學讀書時,跟美傳教士學英文,為登泰山的外國人當口語翻譯。他善於經營,曾受聘於濟南英美煙草公司,後躋身保險業。後又先後在濟南建仁豐紗廠,在青州建永年麵粉廠、永年電燈廠,仁豐所產「蜘蛛美人」牌原白布與日本紗廠的大五幅布競爭於國際市場。1927年出資在泰城辦仁德學校。1937年在泰山南麓創辦仁德農場,經營養殖、釀造諸業,並開辟果園,引種優良樹種,投資恢復了泰山林業公司。1937年12月避居天津,期間撰有《泰安建設計劃》、《仁豐紗廠創辦經過》、《工業管理》等著作和文稿。1952年,「五反」運動中,因涉嫌貪污敵偽資產,被法院拘留審查。1966年春病故。
呂彥直(1894~1929)字仲宜,又字古愚。近代著名建築師、設計師。東平縣人。幼時喜愛繪畫。1913年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後派往美國康南耳(一說康乃爾)大學深造,畢業後被聘為美國建築大師茂斐的助手,曾協助設計南京金陵女子大學和北平燕京大學的建築圖樣。回國後,又設計了中山陵墓、中山紀念堂和中山紀念碑。由於積勞成疾,在中山陵工程臨近尾聲時,因腦溢血突發與世長辭。中山靈堂西南休息室里,原有他的浮雕像,抗日戰爭中雕像不幸丟失,迄今下落不明。
李鶴年(1895~1969)原名李傳齡,又名李茂三。早期共產黨員之一。肥城市邊院鎮東向村人。李鶴年出身農民家庭,曾應募去法國當鐵路工人,和留法學生先後領導3次罷工。1924年6月被派往蘇聯學習。回國後,輾轉北京、張家口等地開展革命活動,創辦「義武團」開展武裝斗爭。抗戰期間,又積極組織抗日武裝,1942年不幸被日偽軍逮捕,受盡酷刑,但始終未吐露黨的機密。建國後,曾在華北婦聯、中央建工部工作。1969年12月病逝。1987年9月8日,中央將李鶴年的骨灰安放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張耀南(1901~1974)長清縣紙房村人。早期農民運動領袖,泰山地區著名抗日領導人,今泰山林場創始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率全家參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9月,任泰山林場場長。任職期間,主持制定《1960~1967年泰山林場八年發展規劃》,提出了「泰山是旅遊勝地,泰山建設要和發展旅遊業,美化人民生活相互促進」的設想。1962年5月,在黑龍潭水庫西創建山東社會主義勞動大學三分校,組織學生在水庫周圍大量栽植蘋果樹、桂花樹,黑龍潭水庫西坡成為泰山8年綠化規劃的樣板。1962~1965年,他又主持修建建岱橋和天外村至竹林寺簡易公路、泰安城至岱陰佛爺寺簡易公路、大規模綠化泰山等一系列大型項目。1974年10月5日在泰安病逝,葬於長清烈士陵園。
王耀武(1904~1968) 字佐民,幼名王哲讓,國民黨高級將領。泰安市岱嶽區夏張鎮上王莊人。王耀武出生於農民家庭,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學習,崇拜孫中山的革命理論。畢業後任國民革命軍少尉排長,不久升上尉連長。1927年蔣介石製造「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時,任少校營長。1932年參加蔣介石對中央蘇區的第四次「圍剿」,被蔣召見並提升為少將旅長。後又升任五十一師師長。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於戰績卓著,被稱為「抗日鐵軍」。1942年11月,常德會戰勝利,受蔣介石召見於南嶽。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任長衡地區受降長官。1946年1月任第二綏靖區司令官,指揮部隊進攻解放區,反共氣焰囂張。後兼任山東省政府主席、省保安司令、山東軍管區司令等職。1948年9月16日濟南戰役打響,見大勢已去,化裝潛逃。9月24日在壽光被捕獲,成為戰俘。1959年被特赦。1964年任全國政協委員。1968年7月病逝於北京。
朱霄(1907~1931)原名朱桂生,又名朱嘯、張子炎,肥城縣(今肥城市)湖屯鎮南辛庄人。早期中共山東黨組織領導人。1922年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1924年上半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共青團濟南第三支部書記,發起組織「濟南青年讀書會」;參與組織濟南市學生聯合會、育英中學聯合分會及其群眾組織舉行集會,聲討英、日帝國主義的罪行。1926年成為山東學生聯合總會主要負責人之一。大革命失敗後,轉入農村發動組織農民運動。開辟濟南以南津浦鐵路沿線至魯南一帶黨的活動陣地,多次檢查巡視泰安縣黨的工作。1928年調任中共青島市委組織部長。是年冬被捕。1931年4月5日,與其他21名革命志士,被國民黨政府槍殺於濟南緯八路侯家操場。
洪濤(1912~1938)原名洪裕良,江西省橫峰縣青板橋鄉排樓村人。山東人民抗日聯軍獨立師師長,著名紅軍將領,徂徠山起義領導人之一。洪濤1927年參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1937年被中共中央派往山東,創建抗日根據地。1938年1月1日,參加領導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組建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四支隊,任司令員。1月26日,在寺嶺村伏擊日軍告捷。2月17日,在新泰境內四槐樹村附近伏擊日軍運輸車隊,炸死炸傷日軍40餘人。洪濤重視部隊建設,他帶領的隊伍由20多人發展到4000餘人,成為山東在中共領導下的一支較大的抗日武裝。因連續行軍作戰,洪濤在部隊轉移至徂徠山勸禮村(又稱圈裡村)時,不幸逝世。現安葬在泰安革命烈士陵園。
趙丹(1915~1980)原名趙鳳翱。祖籍肥城縣(今肥城市)安臨站鎮賀庄村人。著名電影、話劇表演藝術家。演出過世界名劇《娜拉》、《大雷雨》,歷史劇《屈原》、《林則徐》以及大批抗日救亡劇目,是位很有影響的話劇演員。1936年,他主演的《十字街頭》和《馬路天使》轟動國內外影壇,被譽為「中國影壇上開放的一朵奇葩」。1968年後,開始從事文藝人才的培養工作,曾隨中國藝術團出訪朝鮮和日本。晚年集一生之藝術理論結晶,撰寫了《銀幕形象塑造》和《地獄之門》兩書,是表演藝術理論方面不可多得的專著。198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
夏輔仁(1916~1964)原名夏天庚,泰安城永福街人。早期中共地方領導人。1931年加入共青團。「九一八」事變後,參與南下學生抗日請願團和紀念巴黎公社等活動。1932年被捕入獄。1934年,在獄中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獲釋後返泰,聯絡范明樞等成立「泰安縣各界抗敵後援會」,開展抗日宣傳。他曾任泰安縣委書記、泰山特委書記,1938年1月,帶領縣委和抗日武裝部分成員奔赴徂徠山,參加武裝起義。1939年10月赴延安參加整風運動,當選為中共「七大」代表。1945年8月調東北地區工作。1954年,奉調支援越南土改,榮膺「胡志明一級榮譽勛章」。1955年調任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民族室副主任,後任主任。1961年,調西藏工作。他具有豐富的民族工作經驗,被譽為「民族工作專家」。1964年11月,在視察公路建設時,不幸被飛石擊中頭部,殉職.
B. 河洑山的地形 地勢 歷史
河洑山古為平山、武山、太和山。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為平山:「沅水又東,經平山,西南臨沅水,寒松上蔭,清泉下注,棲托者不能自絕於其側。」之所以稱河袱山,楊嗣昌解釋說是因為「山下出泉伏流而人於河。」與酈道元說的「清泉下注」相一致。所言清泉,據《寰宇記補缺》稱「德勝泉」,常德舊志記為卓刀泉,也稱崔婆井。泉水甘洌,來往遊客樂於掬而飲之。於是衍生出許多動人的故事,最典型的是道士張虛白為感謝賣酒姥崔婆對他的善待,長期飲酒不給錢,從不厭棄,指地掘井,不僅解決了崔婆取水路遠的困難,而且井水甘洌勝過酒,井水就可以做酒賣。古人依照上述故事修建了崔婆廟、虛白廬等建築,成為景點。河洑山流傳張虛白的故事並不奇怪,因為它是著名的道教聖地,早在南北朝,山頂就修建了道德觀。明嘉靖初,有方士在經歷兵燹之後的道德觀的遺址上修建真武殿,改名「太和觀」。於是,河洑山又稱為太和山。 河洑山有大小山嶺56個、溝谷42條,植物種類115科542種,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因地勢險峻,是通往湘西,川黔兩者的咽喉,自古以來乃兵家必爭之地。
河袱山綿亘數十里,崗巒相屬,其中不少相依的山脈也很著名。高吾山即是一例,舊志記載其位置距今常德城130里,比平山遠10里。山下有高吾洲,《桃花源》中的晉漁父黃道真就隱居該地修道。舊志稱該山:「盤踞森聳,周環百餘里,諸山環拱其下,即武陵溪與沅水合」。唐代著名山水田園派詩人孟浩然就曾來河袱山游覽,寫有《武陵泛舟》詩:「武陵川路狹,前棹入花林。莫測幽源里,仙家信幾深。水回青嶂合,雲度綠溪陰。坐昕閑猿嘯,彌清塵外心。」明代兵部右侍郎、署兵部尚書事陳洪謨歸休後,築「高吾書院」。在高吾山後有一座山名鹿山。南朝人黃閔所著《武陵記》中,有武陵人射鹿的故事。該故事與梁釋慧皎所著《高僧傳》記的惠元的事跡相近。惠元於東晉太元初年,在河袱山建耆閣寺(遺址在今河澈林場場部)。其後,著名的和尚還有竺慧,《高僧傳》稱贊他「精苦有戒節」。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征五溪,途經河袱,後人在山上修建新息侯祠。清康熙年間進士田雯,提學江南時,寫有一首《河袱新息侯祠》詩:古屋昏燈矍鑠翁,崔婆村井廟門通。斷碑疑是邊陲柱,壞像仍矜顧盼雄。夕照煙浮鴉背黑,野塘香送藕花紅。士人莫薦新菰米,恐與當年薏苡同。
田雯與常德有很深的關系。清順治進士、武陵人劉昌臣提學山東時,山東德州人田雯「初人試」,很受賞識。劉昌臣言傳身教,使齊魯學風文風為之一變。田雯學習恩師,推崇古文,生活也有古代高士之風。他主持考試,拒絕一切飲食招待,自己買菜春米做飯,被遠近的人稱贊。 河袱山在古代,於佛教道教都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佛教寺廟未恢復,而道教的太和觀歷經滄桑,至今香火不斷。
1927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彭公達到常德,在河袱山太和觀召開黨員代表大會,傳達中共中央「八.七」緊急會議精神,布置組黨組軍,開展武裝暴動。同時,建立「中共湘西特別委員會」,領導湘西各縣地下黨組織開展武裝斗爭。1943年7月,抗日戰爭的鄂西會戰結束後,調駐常德的第七十四軍五十七師駐河袱一帶整訓,師部移設河袱山太和觀。9月,洞庭湖西岸警備司令傅仲芳在太和觀召開保衛常德的軍事會議。11月4日,余程萬率部由河袱進入常德城。常德會戰,河澈山是重要戰場,「虎賁」將士堅守陣地,從11月20日至23日,激戰了四天三晚,雖然營長以身殉職,500名守軍陣亡,太和觀、耆閣寺等建築被日軍飛機投下的燃燒彈所摧毀,但日軍在河袱山丟下了上千具屍體。當年抗敵的五個煙火台猶存,七座暗堡保存完好,6000米交通壕依稀可見,成為今天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1946年,早年在馮玉祥部隊任過旅長的常德縣丹洲人龍崇順離職後轉信道教,募資修復太和觀。新中國成立後,太和觀先後被作為常德縣衛生院的肺結核醫院、武警訓練場營房等。「文革」中因為它曾是革命遺址而倖免於拆毀。1993年,由河袱山森林公園按名勝古跡修葺一新,園內雕梁畫棟,更具氣勢。虛白廬卻因施工震動而倒塌,未能恢復。
歷史名將馬援、關雲長,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楊幺都曾在此紮寨、屯兵作戰。我黨我軍老一輩革命家賀龍、蕭克、關向應、帥孟奇也在此指揮過戰斗。
C. 今年8月24日,國務院公布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我市___入選
第一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按行政區劃序列排序)
北京市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位於北京市豐台區宛平城內
宛平城、盧溝橋位於北京市豐台區
平北抗日烈士紀念園位於北京市延慶縣張山營鎮韓郝庄村
天津市
在日殉難烈士‧勞工紀念館位於天津市北辰區鐵東北路
盤山烈士陵園位於天津市薊縣官莊鎮北盤山南麓
河北省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中山西路343號
蘇蒙聯軍烈士陵園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油簍溝鄉狼窩溝村
潘家峪慘案紀念館位於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火石營鎮潘家峪村
清苑冉庄地道戰遺址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冉庄鎮冉庄村
狼牙山五勇士跳崖處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小蓮花峰
晉冀魯豫烈士陵園位於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陵園路60號
山西省
平型關大捷遺址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白崖台鄉
百團大戰紀念館(碑)位於山西省陽泉市獅腦山
八路軍總部王家峪舊址和紀念館位於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韓北鄉王家峪村
忻口戰役遺址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高城鄉忻口村
左權將軍殉難處位於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麻田鎮北艾鋪村十字嶺
內蒙古自治區
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舊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得勝溝鄉蘑菇窯村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海拉爾紀念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北山
諾門罕戰役遺址陳列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阿木古郎鎮
遼寧省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位於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望花南街46號
中國(沈陽)審判日本戰犯法庭舊址陳列館位於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黑龍江街77號
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位於遼寧省阜新市太平區孫家灣街道新園街1號
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陳列館位於遼寧省撫順市新撫區寧遠街43號
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位於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市鎮濱河東路
吉林省
偽滿皇宮博物院暨東北淪陷史陳列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光復北路
楊靖宇烈士陵園位於吉林省通化市渾江東岸靖宇山
黑龍江省
東北烈士紀念館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一曼街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平房區新疆大街47號
孫吳日本侵華罪證陳列館位於黑龍江省黑河市孫吳縣城東
侵華日軍東寧要塞遺址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寧縣三岔口鎮
「八女投江」殉難地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刁翎鎮三家子村
上海市
上海監獄陳列館位於上海市虹口區長陽路147號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位於上海市寶山區友誼路1號臨江公園
江蘇省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水西門大街418號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鍾山北麓
中國戰區侵華日軍投降簽字儀式舊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南京軍區大院內
拉貝故居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廣州路小粉橋1號
抗日山烈士陵園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縣班庄鎮
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劉老莊鄉劉老莊村
新四軍紀念館位於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建軍東路
浙江省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杭州舊址紀念館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長生路53—55號
侵華日軍細菌戰衢州展覽館位於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羅漢井5號
台灣義勇隊紀念館暨台灣義勇隊成立舊址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酒坊巷84號
安徽省
大通萬人坑教育館位於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區大通街道礦南社區
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位於安徽省宣城市涇縣雲嶺鎮
江西省
廬山抗戰紀念館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牯嶺鎮河西路506號
抗日陣亡將士陵園位於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鏡山
山東省
膠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煙台市棲霞市桃村鎮英靈山
地雷戰紀念館位於山東省煙台市海陽市文山街11號
馬石山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諸往鎮上石硼村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陵園前街4號
費縣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費縣薛庄鎮
台兒庄大戰紀念館位於山東省棗庄市台兒庄城西南郊
鐵道游擊隊紀念園位於山東省棗庄市薛城區臨山路
滕州市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棗庄市滕州市大塢鎮仁山
河南省
彭雪楓紀念館位於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建設東路378號
吉鴻昌將軍紀念館位於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鴻昌大道
湖北省
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金口街
張自忠將軍紀念館位於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襄沙大道55號
湖南省
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公墓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青年路
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碑和紀念館位於湖南省益陽市南縣廠窖鎮
衡陽抗戰紀念城位於湖南省衡陽市雁峰區岳屏公園
南嶽忠烈祠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衡山香爐峰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芷江受降舊址和紀念館位於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芷江
鎮七裏橋村
飛虎隊紀念館位於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芷江機場東
廣東省
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水蔭路113號
東江縱隊紀念館位於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羅浮山景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
昆侖關戰役舊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興寧區昆侖鎮
海南省
瓊崖紅軍雲龍改編舊址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雲龍鎮雲龍墟
重慶市
八路軍重慶辦事處舊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
重慶大轟炸慘案遺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磁器街
庫裏申科烈士墓園位於重慶市萬州區西山公園
四川省
趙一曼紀念館位於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翠屏山
貴州省
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位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晴隆山
雲南省
騰沖國殤墓園、騰沖滇西抗戰紀念館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騰沖縣
龍陵抗日戰爭紀念館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龍山路
陜西省
西安事變紀念館位於陜西省西安市碑林區建國路69號
延安革命紀念館位於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橋溝鎮王家坪村
瓦窯堡革命舊址位於陜西省延安市子長縣
洛川會議紀念館位於陜西省延安市洛川縣永鄉馮家村
D. 有哪些抗戰遺址所在的省份
北京市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位於北京市豐台區宛平城內
宛平城、盧溝橋位於北京市豐台區
平北抗日烈士紀念園位於北京市延慶縣張山營鎮韓郝庄村
天津市
在日殉難烈士·勞工紀念館位於天津市北辰區鐵東北路
盤山烈士陵園位於天津市薊縣官莊鎮北盤山南麓
河北省
華北軍區烈士陵園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中山西路343號
蘇蒙聯軍烈士陵園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油簍溝鄉狼窩溝村
潘家峪慘案紀念館位於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火石營鎮潘家峪村
清苑冉庄地道戰遺址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清苑縣冉庄鎮冉庄村
狼牙山五勇士跳崖處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小蓮花峰
晉冀魯豫烈士陵園位於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陵園路60號
山西省
平型關大捷遺址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白崖台鄉
百團大戰紀念館(碑)位於山西省陽泉市獅腦山
八路軍總部王家峪舊址和紀念館位於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韓北鄉王家峪村
忻口戰役遺址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高城鄉忻口村
左權將軍殉難處位於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麻田鎮北艾鋪村十字嶺
內蒙古自治區
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舊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得勝溝鄉蘑菇窯村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海拉爾紀念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北山
諾門罕戰役遺址陳列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阿木古郎鎮
遼寧省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位於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望花南街46號
中國(沈陽)審判日本戰犯法庭舊址陳列館位於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黑龍江街77號
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位於遼寧省阜新市太平區孫家灣街道新園街1號
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陳列館位於遼寧省撫順市新撫區寧遠街43號
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位於遼寧省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市鎮濱河東路
吉林省
偽滿皇宮博物院暨東北淪陷史陳列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光復北路
楊靖宇烈士陵園位於吉林省通化市渾江東岸靖宇山
黑龍江省
東北烈士紀念館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一曼街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平房區新疆大街47號
孫吳日本侵華罪證陳列館位於黑龍江省黑河市孫吳縣城東
侵華日軍東寧要塞遺址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寧縣三岔口鎮
「八女投江」殉難地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刁翎鎮三家子村
上海市
上海監獄陳列館位於上海市虹口區長陽路147號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位於上海市寶山區友誼路1號臨江公園
江蘇省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水西門大街418號
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鍾山北麓
中國戰區侵華日軍投降簽字儀式舊址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南京軍區大院內
拉貝故居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廣州路小粉橋1號
抗日山烈士陵園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縣班庄鎮
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陵園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劉老莊鄉劉老莊村
新四軍紀念館位於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建軍東路
浙江省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杭州舊址紀念館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長生路53—55號
侵華日軍細菌戰衢州展覽館位於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羅漢井5號
台灣義勇隊紀念館暨台灣義勇隊成立舊址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酒坊巷84號
安徽省
大通萬人坑教育館位於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區大通街道礦南社區
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位於安徽省宣城市涇縣雲嶺鎮
江西省
廬山抗戰紀念館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牯嶺鎮河西路506號
抗日陣亡將士陵園位於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鏡山
山東省
膠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煙台市棲霞市桃村鎮英靈山
地雷戰紀念館位於山東省煙台市海陽市文山街11號
馬石山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諸往鎮上石硼村
華東革命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陵園前街4號
費縣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費縣薛庄鎮台兒庄大戰紀念館位於山東省棗庄市台兒庄城西南郊鐵道游擊隊紀念園位於山東省棗庄市薛城區臨山路
滕州市烈士陵園位於山東省棗庄市滕州市大塢鎮仁山
河南省
彭雪楓紀念館位於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建設東路378號
吉鴻昌將軍紀念館位於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鴻昌大道
湖北省
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金口街
張自忠將軍紀念館位於湖北省襄陽市宜城市襄沙大道55號
湖南省
常德會戰陣亡將士紀念公墓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青年路
廠窖慘案遇難同胞紀念碑和紀念館位於湖南省益陽市南縣廠窖鎮
衡陽抗戰紀念城位於湖南省衡陽市雁峰區岳屏公園
南嶽忠烈祠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衡山香爐峰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芷江受降舊址和紀念館位於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芷江
鎮七里橋村
飛虎隊紀念館位於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芷江機場東
廣東省
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水蔭路113號
東江縱隊紀念館位於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羅浮山景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
昆侖關戰役舊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興寧區昆侖鎮
海南省
瓊崖紅軍雲龍改編舊址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雲龍鎮雲龍墟
重慶市
八路軍重慶辦事處舊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
重慶大轟炸慘案遺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磁器街
庫里申科烈士墓園位於重慶市萬州區西山公園
四川省
趙一曼紀念館位於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翠屏山
貴州省
二十四道拐抗戰公路位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晴隆山
雲南省
騰沖國殤墓園、騰沖滇西抗戰紀念館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騰沖縣
龍陵抗日戰爭紀念館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龍山路
陝西省
西安事變紀念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建國路69號
延安革命紀念館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橋溝鎮王家坪村
瓦窯堡革命舊址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子長縣
洛川會議紀念館位於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永鄉馮家村
E. 中國抗日遺址,
國務院2014年9月1日公布了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雲南騰沖國殤墓園、山東台兒庄大戰紀念館、山西忻口戰役遺址、湖南常德會戰陣亡戰士紀念公墓等一批國民黨軍隊抗日遺址和紀念設施入選。 除上述4處外,與國民黨方面抗戰歷史相關的紀念設施、遺址還包括: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中國戰區侵華日軍投降簽字儀式舊址、廬山抗戰紀念館、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張自忠將軍紀念館、南嶽忠烈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芷江受降舊址和紀念館、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昆侖關戰役舊址、騰沖滇西抗戰紀念館、龍陵抗日戰爭紀念館等。
答題者:雨速
F. 常德有幾條鐵路
2條鐵路,長石鐵路,焦柳鐵路
G. 求蘇州附近包括蘇州與抗日戰爭有關的遺址古跡,
從1937年10月到1941年10月間,蘇聯為了支援中國的抗戰,曾向我國的國民政府提供過一大批武器裝備,但具體數量眾說不一。在此僅以前蘇聯著名經濟史專家斯拉德科夫斯基提供的數字為准:飛機904架(其中中型和重型轟炸318架,殲擊機542架,教練機44架),坦克82輛,牽引車602輛,汽車1516輛,大炮1140門,輕、重機槍9720挺,步槍5萬支,子彈1.8億發,炸彈31600枚,炮彈約200萬發,以及石油製品等軍火物資(這些數字除牽引車604輛,中方統計僅為24輛外,基本上得到中方多數學者的肯定)。但這些東西也不是白給的,中國用桐油/豬/鬃和礦產品等與之進行交換。另外,裝備了這些蘇式武器的國民黨軍目前可查的只有五支部隊,即當時在長江以北作戰的第一軍、第二軍,在長江以南作戰的第五軍、第74軍和第200師。第三,在國民黨軍中接收了蘇式裝備的部隊中,最著名的當屬第200師了。裝備到位後即與倭寇首戰昆侖關,後又隨第五軍出征緬甸,戰績輝煌!1949年1月9日被我解放大軍殲滅於河南陳官莊。第一軍曾參與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後調防陝西,1949年11月在四川被我解放大軍殲滅。第五軍1933年曾參與長城抗戰,後又與倭寇血戰昆侖關、遠征緬甸,1949年在淮海戰役中被我解放大軍殲滅。國民黨74軍曾參加了淞滬會戰,後又參與徐州、蘭封會戰,萬家嶺之戰、第二次長沙會戰、常德會戰等,並重創倭寇!1947年5月,在孟良崮戰役中背我解放軍殲滅。國民黨第二軍曾參與淞滬會戰、血戰台兒庄、宜棗會戰、第2次長沙會戰、桂南會戰、血戰昆侖關,1943年10月至1945年6月,該軍隸屬中國遠征軍第11集團軍,先後參加了中國遠征軍第1次入緬作戰、滇西反攻作戰和第2次任緬作戰等。1948年5月,該軍在參加宛西,宛東戰役中,被我解放大軍殲其一部。1949年7月上旬,我第4野戰軍第13兵團發起宜沙戰役。該軍放棄宜昌,向鄂西山區撤退。我解放大軍發起追擊,又殲其一部。余部於同年12月25日在四川彭縣宣布起義。
H. 求一處有近現代史意義的遺址
湖南常德古城 這里有被有些史學界人士稱為東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常德會戰」。 詳見此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