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遺址
㈠ 破碎的古代瓷器有沒有收藏價值
古瓷器碎了,真品有價值的;不過今年的行情持續低迷,真品喜歡就可以當一個品種收藏。
㈡ 破損的古跡(作文素材)
長城歷史悠久、體量龐大、工程宏偉,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但現在的長城正面臨著極為嚴重的破壞危機,目前,明代萬里長城有較好牆體的部分不到20%,有明顯可見遺址部分不到30%,牆體和遺址總量不超過5000華里.
對長城的破壞有自然破壞和人為破壞兩種.歷經千百年風雨地震等的侵襲和破壞,年久失修的磚石砌築城牆和敵樓等牆體建築,普遍存在著內部結構改變,坍塌隱患很多.很多地方的長城牆體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坍塌、受損,這些破損的地方基本上都不能得到及時的修復,坍塌狀態越來越嚴重.
㈢ 火星發現大量城牆遺跡,這是火星人留下的文明
這並不是火星人留下的文明,因為根本就不存在火星人這種生命。
㈣ 暗黑血統2支線任務破碎熔爐,求圖文攻略
如果你是遇到有兩扇門的地方,並且一扇被腐蝕堵住了(門後有倆寶箱那個),專另外一扇通往一條小徑,結屬果發現裡面還是要游泳,烏鴉指引要到小道盡頭,停在水上方的高台上了,這里就不知道怎麼做了的話。
-
㈤ 十大最神秘的史前古物
【大千世界】 十大最神秘的史前古物
○南非金屬凹槽球十幾年前,南非的礦工挖出一些神秘的金屬球。其起源無從得知,這些球直徑大小約為1英寸,其中的一些球的「赤道」附近刻著三條平行凹槽。這種球分為兩種:一種是實心的藍色金屬夾帶白色斑點;另一種是空心的,內部填充柔軟的白色物質。據說這些金屬球是在前寒武層中被發現的,距今已有28億年之久!金屬球來自南非德蘭士瓦省Ottosdal附近的葉蠟石礦中。它們是天然形成的,共有兩種:埋藏較淺的球暴露在葉蠟石中,是針鐵礦結核;埋藏較深的球沒有碰到葉蠟石,是黃鐵礦結核。地質學家認為葉蠟石的來源是史前沉積的黏土或火山灰,那些沉積物在埋藏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壓力和溫度,慢慢變成了葉蠟石,地質上叫「變質作用」;黃鐵礦結核是黃鐵礦的一種常見的存在形式,也是由變質作用形成的;針鐵礦結核(FeO(OH))則是黃鐵礦結核(FeS2)遇到葉蠟石(Al2Si4O10(OH)2)後產生化學反應形成的。在以上這些物質中,只有黏土或火山灰是28億年前的,葉蠟石和黃鐵礦結核的年代都要晚一些,針鐵礦結核比黃鐵礦結核的年代更晚。據說其中一些金屬球上有環行的凹槽,但天然形成的結核上沒有凹槽,因此有人認為它們代表了一個史前文明。當然我們還可以假設,有人事先在一些鐵結核上雕刻好凹槽再埋入地下,但是經過億萬年的變質作用,那些凹槽都會被抹平。實際上,在強大變質所用下,沒什麼東西能保持原樣。所以當現代的你看到了這些凹槽,便可以說:它們確實是人造的,但時間在鐵結核被挖出來以後。誰,為了什麼,做了這些球,現在還不能得知
【大千世界】 十大最神秘的史前古物 中國朱洛巴石
1938年,中國考古學家紀蒲泰等人到青海南部的巴顏喀拉山地區考察時,在一個不太顯眼的山洞裡共挖出716塊花崗石圓形體,中間稍四無孔,每塊厚度約2厘米,從中間向四周輻射出許多十分規則的水波紋線條,極似現代的鐳射唱片,上面還刻有許多現代人無法解讀的各種符號。經過測定,這些石盤大約是正萬多年以前的東西。後來,石盤幾經輾轉到達蘇聯,在莫斯科所作的各項科學分析表明,這些石盤含有大量的鑽金屬和其他金屬元素,而且石盤的振盪頻率特別高,這說明它長期用於高電壓之中,彷彿石盤曾經帶電,或者是某種電路的組成部分。
1962年,一位中國學者徐鴻儒教授根據當地的古老傳說,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最終破譯了石盤上的表意符號,譯文是:特羅巴人來自雲端,他們乘坐的是古老的飛船,後來飛船在著陸時損壞,這些特羅巴人只好藏身山洞。在巴顏喀拉山地區一直流傳著有關特羅巴人的各種傳說。實際上在西藏地區確實曾經生活過兩個十分特殊的部落,一個叫朱洛巴,一個叫康巴,這兩個部落的人種與世界其他地區的人種都不一樣,他們就生活在巴顏喀拉山一帶,平均身高1.2米,瘦小柔弱,骨骼纖細,眼眶奇大,腦顱容量比一般人平均大100毫升,而且血型獨一無二。這兩個部落1935年被首次發現,1950年曾有一支考察隊前往考察,但結果不得而知。有報道說,最近考古學家在這一帶地區曾出上過身材矮小的人種化石,與傳說中的特羅巴人和發現的朱洛巴、康巴人十分相似。這些特羅巴人是地球人嗎?人類在1萬多年以前能造出宇宙飛船嗎?
【大千世界】 十大最神秘的史前古物 秘魯伊卡石刻
在秘魯納斯卡平原北部有一座名為伊卡(ICA)的小村莊有一座石頭博物館。館中陳列著一萬多塊刻有圖案的神秘石頭,上面雕刻著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圖畫,記錄的是一個業已消失的極其先進人類遠古文明,這些石頭畫被稱為ICA石刻。博物館里這批雕刻著圖案的石頭是在伊卡河決堤時開始大量被人發現。刻石依照圖案的類別,被劃分為太空星系,遠古動物,史前大陸,遠古大災難等幾類。這種分類與現代科學完全脫節,似乎在談論一個完全嶄新的課題。這些珍藏的石頭根據推測可能有上千年的歷史。專家將刻石進行了化驗,結果表明,這些石頭是產於當地河流之中的一種安第斯山石,表面覆有一層氧化物。經德國科學家的鑒定,石頭上的刻痕歷史極為久遠,而發現刻石的山洞附近,遍布著幾百萬年前的生物化石。
最不可思議的是,那些刻石頭的遠古人類被科學家稱為「格里托里西克人」,從刻石的圖案上看,他們具有極為先進的文明。刻石上描繪著器官移植手術,輸血,望遠鏡,醫療器械,追逐恐龍的人……什麼?器官移植手術?遠古的人類就能移植器官?這讓死背書本當上科學家的名人們情何以堪?現在烏鴉擁門中南海,科學家可以硬生生的給你一套理論,但連猴子都不是的年代,居然會有人存在,還有極為先進的文明?在這些石頭圖畫里,人們可以清楚看到人與恐龍生活在一起的情況,以圖上的比例來看,所畫的人類與恐龍身材比例並不懸殊,約略是現代人類與家畜的身材比例,恐龍象是一種家畜,或是當時人們馴養的動物,幾乎比較著名的恐龍類型都在這些石頭雕刻里有出現。那些被科學家認為早在一億多年前就消失了的龐然大物恐龍,怎麼會和人生活在一起呢?是不是我們的腦袋被現代科學的漿糊糊住了,到了該清洗一下的時候了?!
【大千世界】 十大最神秘的史前古物 希臘機器裝置
AntikytheraMechani**是已知最早的包含有復雜的齒輪系統的裝置,它是於1901年在一艘失事的般上被發現的,但直到現在,它的用途也還是個迷。盡管被發現的AntikytheraMechani**已經只剩下了82個黃銅碎片,但來自英國、希臘、美國的科學家利用高清晰的X線斷層掃描技術復制了它的一個模型。他們相信,這個研究將使得人們重新考慮古希臘的科技水平。
卡地夫大學的天體物理學教授愛德蒙茲表示,它可以被稱作是已知的第一台計算器。我們近來的研究使用了非常現代化的技術,我們相信已經揭示了它的真實用途。AntikytheraMechani**能夠進行加、減、乘、除運算,能夠制定日歷,顯示太陽和月亮的位置。
愛德蒙茲和他的同事發現,AntikytheraMechani**有一個刻度盤,能夠預測何時可能會發生日食或月食。AntikytheraMechani**還考慮了月亮的橢圓形軌道。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古希臘人已經能夠製造如此精巧的技術裝置,而且是用金屬製造的。模型顯示,AntikytheraMechani**在一個木製容器中安裝有37個齒輪,外部刻有與天體運動相關的文字。德國Ludwig-Maximilians大學的佛朗哥斯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說,這一模型為未來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資料。
他表示,新破譯的與天體運動相關的文字似乎表明,AntikytheraMechani**能夠預測行星的運動。愛德蒙茲將AntikytheraMechani**稱作是獨一無二的,在天文學歷史是沒有其它技術可以與它媲美。直到中世紀教堂用的大鍾出現前,我們沒有發現類似的復雜的機械裝置。
【大千世界】 十大最神秘的史前古物 伊拉克巴格達電池
1936年6月的一天,一群築路工人正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城外修築鐵路,忽然發現了一塊巨大的石板,上面刻有許多古代波斯文字。工人們感到非常驚奇。他們繼續深挖,結果發現是一個巨大的百板砌成的古代墳墓。古墓驚動了伊位克博物館的考古工作人員。他們立即趕到現場進行發掘。
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工作,考古學家們找到了許多文物。尤其是打開石棺以後,發現了大量從公元前248年到公元前226年波斯王朝時代的器物。在這些古物中,發現了一些奇特的陶制器皿、銹蝕的銅管和鐵棒。當時擔任伊拉克博物館館長的德國考古學家威廉•卡維尼格這樣描述:「陶制器皿類似花瓶,高15厘米,白色中夾雜一點淡黃色,邊沿已經破碎。上端為口狀,瓶里裝滿了瀝青。瀝青之中有一個銅管,直徑2.6厘米,高9厘米,銅管頂端有一層瀝青絕緣體。在銅管中又有一層瀝青,並有一根銹跡斑斑的鐵棒。鐵棒高出瀝青絕緣體一厘米,由一層灰色偏黃的物質覆蓋著,看上去好象是一層鉛。鐵庫的下端長出銅管的底座3厘米,使鐵棒與銅管隔開。看上去好像是一組化學儀器。」經過鑒定,卡維尼格宣布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在巴格達出土的陶制器皿,是一個古代化學電池。只要加上酸溶液或鹼溶液,就可以發出電來。」
卡維尼洛的論斷震驚了考古學界。如果承認這是一個古代電池,那就意味著,早在公元前3世紀居住在這一地區的波斯人就已經開始使用電池了。這比公元1800年由世界著名物理學家伏特發明的第一個電池早了2000多年。於是,許多考古學家紛紛從世界各地趕來,希望對這個古代電地進行仔細研究。但就在這時,卡維尼格和古代電池都不見了。人們四處尋覓,毫無結果。原來卡維尼治帶著巴格達電池悄悄地返回到了德國。
他用帶來的陶制器皿、鐵棒、瀝青絕緣體和銅管組合成了10個電池。幾個月後,卡維尼格在柏林公布了更為驚人的消息。他說:「古代人很可能是把這些電池串聯起來,用以加強電力,製造這種電池的目的在於用電解法給塑像和飾物鍍金。」有人指責卡維尼格是騙子、神經病。考古學界爭論更是激烈。時至今日,此事仍是個懸案。
【大千世界】 十大最神秘的史前古物 美國科索人造物品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奧蘭察(Olancha),華萊士•萊恩(WallaceLane)、邁克•麥克塞爾(MikeMikesell)和弗吉尼亞•馬克塞(VirginiaMaxey)3人共同經營著一家出售紀念品與寶石的商店。1961年2月13日,3人前往科索(Coso)山採集晶石。晶石是一種球形、中空且有水晶條紋的石頭。在接近科索山頂峰的地方,麥克塞爾第一個發現了一塊極其堅硬的奇特晶石,此處海拔約1300米,高出乾涸的歐文斯(Owens)河床110米。
在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幾乎弄斷了一把新的金剛石鋸條後,麥克塞爾並沒有看到大多數晶石都有的特徵,切口處的情形似乎更像是某種機械裝置的殘骸:最外層是黏土、卵石和化石的混合物,接下來是質地非常接近於被腐蝕的銅的六面體,包著一層類似瓷質的白色物質,最中心部分是一個2毫米的亮銅色磁性金屬軸。這個結構讓人覺得它是一種非常復雜的人造物品,可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科索的晶石可以追溯到距今50萬年前。
現在,石頭中包含的這種神秘物質已經廣為人知:它是一種內燃機上用的老式火花塞。它也被美國人正式定名為「科索的人造物品」(CosoArtifact)。不過仍有許多人認為,科索晶石是一種「歐帕茲」(OOPARTS,OutofPlaceArtifacts的縮寫),意即在不該出現的地方出土的加工物。這個詞是美國博物學家伊萬•桑德森(IvanSanderson)創造的,主要針對近些年來從古老地層中掘出的、已如動植物化石般的人造物品。
桑德森盲目地認為這些物體非同尋常,並指責科學家們對事實的隱瞞,即地球上生命的出現要遠遠早於人們的想像,更異於書中的描繪。因此,也不排除有外星人的造訪。這種石頭可謂第一個「正式的」歐帕茲。不過,隨著研究的開展,它的神秘面紗日漸褪色。一位地質學家在分析了它的化石狀外殼之後,斷定它已經有50萬年的歷史。這位科學家的身份始終不為人知,而且他的評論也從未見諸於正式的出版物中。但可以肯定,這塊石頭不是真正的晶石。石頭里另藏兩件堅硬的物品,像是一隻釘子和一個墊圈,這些無疑是比較現代的東西。石頭的發現者們將其送到了專業協會,拍攝了很多照片並作了X光測定。測定的結果證實它的確是機械裝置的一部分,但奇怪的是X光片顯示出中心金屬軸的一端已被腐蝕,另一端卻有類似彈簧或者螺旋紋似的結構。歐帕茲假設的支持者認為它不可能是一個火花塞:因為現代的火花塞根本不會有像彈簧或螺旋終端的結構。
西北太平洋懷疑論派(PacificNorthwestSkeptics)的皮埃爾•斯特龍伯格(PierreStromberg)和保羅•海因里希(PaulHeinrich)的努力終於使這件事有了柳暗花明的轉機:他們把這些照片和X光片寄給了美國火花塞收藏者協會(SparkPlugCollectorsofAmerica)。協會的主席查德•溫德姆(ChadWindham)為此進行了長時間的研究,在經過認真的分析和比對之後,於1999年11月得出結論: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火花塞。他還找出了它的模型:1920年的一件樣品。他的解釋同時澄清了類似彈簧或螺旋終端的那一部分的功用:這些螺旋起一種「平衡套」的作用,被用來均衡陶瓷和金屬軸之間的熱膨脹系數之差。溫德姆的解釋還與另外一個細節相吻合,那就是據文件記載,發現神秘晶石的地區在20世紀初是采礦區,可能就是當時使用了配備有老式內燃機的機械,火花塞落入較深的地方,與礦石共同融合而形成了這塊令人費解的石頭。
【大千世界】 十大最神秘的史前古物 哥斯大黎加巨型石球
中美洲南部的哥斯大黎加,在古代,曾有3萬多名印第安人生活在這里。20世紀30年代末,美國人喬治•奇坦在該國人跡罕至的三角洲熱帶叢林以及山谷和山坡上,發現了約200個好似人工雕飾的石球。這些石球大小不等,大的直徑有幾十米,最小的直徑也在兩米以上,製作技藝精湛,堪稱一絕。加拉卡有一處石球群多達45枚,另兩處分別有15枚和17枚,有的排列成直線,有的略成弧線,無一定規則。據怪異現象專家米切爾•舒馬克研究,有些石球顯然是從山上滾落下來,碰巧排成直線的。這些石球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
科學家對它們進行了認真的測量,發現這些石球表面各點的曲率幾乎完全一樣,簡直是一些非常理想的圓球。這些石球有什麼用?有人推測,擺放在墓地東西兩側的石球可能代表太陽和月亮,或圖騰標志,有人把它們戲稱為「巨人玩的石球」。對大石球做過周密調查的考古學家們都確認,這些石球的直徑誤差小於1/100,准確度接近於球體的真圓度。從大石球精確的曲率可以知道,製作這些石球的人員必須具備相當豐富的幾何學知識和高超的雕鑿加工技術,還要有堅硬無比的加工工具及精密的測量裝置。否則,便無法想像他們能夠完成這些傑作。誠然,遠古時期,生活在這里的印第安人不乏雕鑿石頭的能工巧匠。
然而,打磨如此碩大的石球必須付出艱巨的勞動,從採石、切割到打磨,每一道工序都要求不斷地轉動石塊,要知道這些石球重達幾十噸,這無論如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僅憑一些簡陋的原始工具能完成嗎?據考查,這些謎一樣的石球,差不多都是用堅固美觀的花崗岩製成。令科學家和考古工作者迷惑不解的是,這些石球所在地的附近並沒有花崗岩石料,在其他地方也找不到任何原始製作者留下的痕跡。面對這樣奇特的現象,人們提出了一連串問題:是什麼人製作了這些了不起的巨大石球?所必需的巨大石料如何運到這里?究竟用什麼工具加以製作?有人根據當地印第安人中流傳的傳說:宇宙人曾經乘坐球形太空船降臨這里,認為這些大石球是宇宙人製作的,並按照一定的位置和距離進行了排列,布置成模擬某種空間天象的「星球模型」。但是,今天有誰能理解這個「星球模型」的真正涵義呢?又有誰能知曉在這些大石球中,哪一個代表這些天外來客生活的故鄉呢?
【大千世界】 十大最神秘的史前古物 不可能的足跡化石
1817年,考古學家HenryR.Schoolcraft和ThomasH.Benton在美國密西西比河西岸附近的一塊石灰岩石板上,發現了兩個人類的腳印,長約10.5英寸,腳趾較分散,腳掌平展,與長期習慣於不穿鞋走路的腳印相近。腳步強健有力,腳印自然,各種跡象均表明:其壓痕是在岩石很軟時踩上去的。據鑒定,這塊石灰岩石板有2億7000萬年的歷史。1938年美國肯塔基州柏里學院地質系主任柏洛茲博士宣布,他在石炭紀砂岩中發現10個與人類完全相同的腳印。顯微照片和紅外線照片證明,這些腳印是人足壓力自然造成,而非人工雕刻。
據估計,有人足痕跡的這些岩石約有二點五億年歷史。更早一些時候,有人在美國聖路易市密西西比河西岸一塊岩石上,曾發現過一對人類腳印。據地質學家判斷,這塊岩石約有二點七億年歷史。三葉蟲是5.4至2.5億年前的生物,早已絕跡。最為奇特的是業余化石愛好者麥斯特(WilliamJ.Meister,)於1968年6月在猶他州羚羊泉(AntelopeSprings)的寒武紀沉積岩中發現了幾塊三葉蟲化石。就在一隻三葉蟲的化石上面竟然發現一隻成人的穿著便鞋踩上去的的腳印和一個小孩的腳印,長約10.25英寸,寬約0.5英寸,嵌在岩層中。經猶他(Utah)大學著名的化學家MelvinA.Cook鑒定這的確是人的腳印。
他敘述說,「當我用地質錘輕輕敲開一塊石片時,石片「像書本一樣打開,我吃驚地發現,一片上面有一個人的腳印,中央處踩著三葉蟲,另一片上也顯出幾乎完整無缺的腳印形狀。更令人奇怪的是,那幾個人穿著便鞋!」之後,1968年7月,地質學名家伯狄克博士親往羚羊泉考察,又發現了一個小孩的腳印。1968年8月,鹽湖城公立學校的一位教育工作者華特,又在含有三葉蟲化石的同一塊岩石中發現了兩個穿鞋子的人類足跡。所有這些發現,經有關學者鑒定,均認為令人無法懷疑,是對傳統地質學的嚴重挑戰。
猶他州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館長馬迪生,在記者招待會上說,那時候「地球上沒有人類,也沒有可以造成近似人類腳印的猴子、熊或大懶獸,那麼,在連脊椎動物也未演化出來之前,有什麼似人的動物會在這個星球上行走呢?」三葉蟲是細小的海洋無脊椎動物,與蝦蟹同類。在地球上存在時間從6億年前開始,至2.8億年前滅絕。而人類出現的歷史與之相比,很短,至於穿上象樣的鞋子不過三千多年。這一切,又該作何解釋?
【大千世界】 十大最神秘的史前古物 神奇的金屬製品
塊煤里的鐵罐人類不可能生活在6500萬年前。然而1885年,有人竟然在法國一個擁有6500萬年歷史的白堊紀地層挖出了一個半卵形的金屬管,它顯然是「手工製造」的。1912年,一家電廠雇員砸碎了一大塊煤時,竟然在裡面發現了一隻鐵罐。在蘇格蘭京古迪採石場的石塊中,礦工們發現了一枚鐵釘。據鑒定,這些岩石形成的年代比人類誕生的年代還久遠得多。究竟是誰製造了這些金屬製品,沒人能夠解答?
【大千世界】 十大最神秘的史前古物 飛機模型
(MB的,是不是誰穿越回去了
盡人皆知,直到1903年地球人才製造了第一架飛機。可奇怪的是,考古學家卻發現了4000年前的飛機模型。1879年,英籍考古學家韋斯在埃及東北部荒蕪沙漠中的Abydos古廟(Abydostemple)遺址內的浮雕壁畫中,發現一個奇怪現象,就是看見與現今飛機形狀極之相同的浮雕,以及一系列類似飛行物體。有一圖案狀似今日直升機,有圖案狀似潛艇或飛船,甚至還有「UFO」卻出現於三千年前的古埃及。還有至少三至四個飛行物與今日的飛機形狀極為相同,飛機在十九世紀才開發,但竟然在三千年前的古埃及的壁畫中出現。在世界歷史中,不少遠古民族在發展語言和文字之初,均以壁畫記載歷史。
出現在廟宇中的浮雕,也應該是古埃及人用以記載某一件事或表達某一種意思,但三千年前的人可以預言到今日的文明產物嗎?在三千年前,即使是外星文明曾經降臨過古埃及,當時的人亦未必有直升機和潛艇這些概念。並且,如果壁畫內的「UFO」是外星人的,又為何要與現代文明的飛機畫於同處?1898年,有人在埃及一座4千多年前的古墓里發現了一個與現代飛機極為相似的模型。這個模型是用當時古埃及盛產的小無花果樹木製成的,有31.5克重。因當時人們還沒有飛機這個概念,便把它念為"木鳥模型"。這個模型現在放在開羅古物博物館,編號為"物種登記"第6347號,放在第22室。
直到1969年,考古學家卡里爾•米沙博士獲得特許進入這個博物館的古代遺物倉庫,發現了許多飛鳥一樣的模型。這些飛鳥模型有個共同特點,即都有鳥足,形狀半人半鳥的,而這個模型除了頭有些像鳥外,其他部分都跟現在的單翼飛機差不多;有一對平展展的翅膀,一個平卧的機體,尾部還有垂直的尾翼,下面還有脫落的水平尾翼的痕跡。為了弄清這架飛機模型的本來面目,米沙博士便建議埃及文化部組成特別委員會進行專門調查研究。1971年12月,由考古學家、航空史學家、空氣動力學家和飛行員組成的委員會開始了對這架飛機模型的確良研究。經鑒定,許多專家認為,它具有現代飛機的基本特點和性能:機身長5.6英寸,兩翼是直的,跨度7.2英寸,嘴尖長1.3英寸,機尾像魚翅一樣垂直,尾翼上有像現代飛機尾部平衡器的裝置。
尾翼除外形符合空氣動力要求外,不有反上反角的特點,使機身有巨大的上升力。機內各部件的比例也很精確。只要稍加推動,還能飛行相當一段距離。所以,一些專家們斷定,這決不是古埃及工匠給國王製造的玩具,而是經過反復計算和實驗的最後成品。後來在埃及其他一些地方,又陸續找到了14架這類飛機模型。
更令人奇怪的是,在南美洲的一些地方,也發現了一些與此同時古埃及飛機模型極為相似的飛機模型。在南美的一個國家的地下約780英尺深的地方,挖出了一個用黃金鑄造的古代飛機模型,跟現代的B52型轟炸機十分想像。據科學家們分析,這架飛機的模型不但設計精巧,而且具有飛行性能。美國紐約研究所的專家們在為這架古代飛機模型作過風洞試驗後,繪制了一張技術圖紙,這些圖紙把古代飛機模型的概貌描繪了出來。
1954年,哥倫比亞共和國在美國的博物館展出過古代金質飛機的模型。後來在南美其他國家也陸續發現過這類飛機埃及與南美之間的飛機模型之間有什麼內在聯系嗎?是埃及人架機曾經飛到過南美洲嗎?既然4千年前的人已經發明了飛機,可為什麼直到1903年才有了世界上的第一架飛機叱?古代人是憑借什麼手段製造了飛機的呢?如果這些謎都解不開,人們就只好把這件事歸結為外星人了。西方有些人就認為:幾千年前的人根本不可能製造出飛機,這些飛機模型,都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留下的製品。
【大千世界】 百慕大三角 靈異事件
本世紀以來所發生的各種奇異事件,最讓人費解的大概就要算發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一連串飛機與輪船的失案蹤了。
所謂百慕大三角,即指北起百慕大,西到美國佛羅里達洲的邁阿密,南至波多黎各的一個三角形海域。在這片面積達400O00平方英里的海面上,從1945年開始數以百計的飛機和船隻,在這里神秘地失蹤。當然,這些失蹤事件不包括那些機械故障、政治綁架和海匪打劫等,因為這些本不屬於那種神秘失蹤的范疇。
由於事件疊出,人們賦予這片海域以「魔鬼三角」、「惡運海」、「魔海」、「海輪的墓地」等渾號。這些渾號反過來又烘託了這里特有的神秘而怖恐的氣氛。
現在,百慕大三角已經成為那些神秘的、不可理解的各種失蹤事件的代名詞。
【大千世界】 百慕大三角 海底金字塔
(l)磁場說。在百慕大三角出現的各種奇異事件中,羅盤失靈是最常發生的。這使人把它和地磁異常聯系在一起。人們還注意到在百慕大三角海域失事的時間多在陰歷月初和月中,這是月球對地球潮汐作用最強的時候。
(2)黑洞說。黑洞是指天體中那些晚期恆星所具有的高磁場超密度的聚吸現象。它雖看不見,卻能吞噬一切物質。不少學者指出,出現在百慕大三角區機船不留痕跡的失蹤事件,頗似宇宙黑洞的現象,舍此便難以解釋它何以剎那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3)次聲說。聲音產生於物體的振盪。人所能聽到的聲音之所以有低渾、尖脆之分,這是由於物體不同的振盪頻率所致。頻率低於20次/秒的聲音是人的耳朵聽不見的次聲。歡聲雖聽不見,卻有極強的破壞力。
(4)水橋說。據認為百慕大三角區的海底有一般不同於海面潮水涌動流向的潛流。因為,有人在太平洋東南部的聖大杜島沿海,發現了在百慕大失蹤船隻的殘骸。當然只有這股潛流才能把這船的殘骸推到聖大杜島來;當上下兩股潮流發生沖突時,就是海難產生的時候。而海難發生之後,那些船的殘骸又被那股潛流拖到遠處,這就是為什麼在失事現場找不到失事船隻的原因了。
(5)晴空湍流說。晴空湍流是一種極特殊的風。這種風產生於高空,當風速達到一定強度時,便會產生風向的角度改變的現象。這種突如其來的風速方向改變,常常又伴隨著次聲的出現,這又稱」氣穴」。航行的飛機碰上它便會激烈震顫。當然嚴重的時候,飛機就會被它撕得粉碎。㈥ 南京有哪些明朝遺址
環繞南京主城區的明城牆
御道街的明故宮遺址、午朝門東華門西華門五龍橋
東郊的內孝陵
太平門外容的岐陽王李文忠墓、徐達墓、常遇春墓
河西龍江的鄭和寶船遺址公園
安德門外的浡泥國王墓
中華門外的大報恩寺遺址
還有中山陵東面的靈谷寺
紫金山天文台的古代觀天儀器
夫子廟的明遠樓㈦ 古文化遺址的古文化遺址分類
成紀古城位於靜寧縣治平鄉劉河村南1000米的治平、深溝河交匯處的河谷川台地上。城址疊壓於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和齊家文化遺址上,呈正方形,邊長500米,面積25萬平方米。西、南兩面城址因河水沖刷已塌陷,有五分之二現為河灘田,東、北兩面現存部分城牆(似為後世在原牆址上補築),基厚12米,頂寬1.5—2米,夯層厚14—18厘米。夯土中夾雜大量仰韶文化、齊家文化陶片及漢代陶片、唐宋瓷片。城址內外存有大量秦漢時期板瓦、筒瓦、回紋鋪地磚和灰陶器物殘片及唐宋時瓷片。筒瓦一般長41厘米,直徑14.5—16厘米不等。現存瓦當多飾有雙雲紋、單雲紋、葵花紋,有的燒前刻有「長樂未央」或「大禾美帛」銘文。城址內已發現5口相似的筒形水井,其中兩口曾先後挖掘清理,井深12米。其中一口井底有戰國和漢代已破碎的陶罐(汲水用器)及井廢後填充入內的漢瓦當、瓦片等;另一口廢棄後被一西漢墓所覆。從城址遺存實物推斷,古城應建於戰國時秦統轄時期。1993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長武古城位於涇川縣涇明鄉長武城村涇河南岸距河床百米高的坪上,北臨涇河,東、西兩面有深溝,南為人工開辟的斬斷面。城址有內外城,內城呈「呂」字形,為夯土築就。內城東、西牆長皆1200米,北牆長1000米,南牆長950米。現存牆最高3.5米,基厚12米,夯土層8—10厘米,夯跡圓形。城南牆外有人工城壕遺跡。城內有數條暗渠引入城外泉水,為豎井水源。城址附近出土有戰國提梁銅壺、漢代銅鼎、唐代造像塔及瓷碗、牌飾、弩機等。城址東南發現有銅礦石、銅渣。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密須古城位於靈台縣百里鄉達溪河岸二、三級台地上。城址今仍可辨。遺址東一公里處曾出土重43公斤大鼎。據考證,這里是商代密須國都城,周文王伐滅密須後又為密國首府。城址內及附近曾先後發現新石器時代、西周等不少遺物。 涇陽古城位於崆峒區安國鄉油坊庄村的頡河北岸100米的二級台地上。遺址東西長約800米,南北寬約200米,面積約1.6萬平方米。城址內地表存有大量漢代繩紋瓦片和陶片以及銅箭鏃等遺物。在斷層中夾有長30厘米、寬25厘米的筒瓦。據《史記·秦本紀》載:秦昭王六年(前301)「涇陽君質於齊」,應是以地名封君;《括地誌》記:「烏氏縣,周之故地,後入於戎,秦惠王取之,置烏氏縣。」《漢書·地理志》記安定郡領21個縣,涇陽、朝那等排在「烏氏」之前,有學者認為排列順序系以置縣先後為準的,所以涇陽應是戰國時代秦所置縣。現定為西漢置縣遺址。 阿陽古城位於靜寧縣城川鄉靳寺新村南300米處,面積2萬平方米。文化層1.5米,暴露遺跡有灰層和雜物堆積層;遺物有紅粗夾砂陶片,屬齊家文化,有粗、細繩紋板瓦、筒瓦、瓦當及灰陶器物殘片,常有漢半兩和五銖錢幣出土。城址下為齊家文化遺址,周圍亦分布有紅山咀馬坡、黨家坪、新村等5處新石器和青銅器時代文化遺址。城址大部分已被河水沖塌,北面存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70米的牆址。築城年代不晚於戰國時期,現定為西漢所置縣。 水洛古城位於今庄浪縣城所在地,地處北、南水洛河交匯處。秦、漢時設水洛亭。東晉時已名水洛城,義熙五年(409),西秦攻克水洛城。歷經唐宋元明清,漸成一地重鎮。 ? 庄浪古城位於庄浪縣西北部庄浪河河谷。秦漢時在這里設受渠亭,唐稱結公城。蒙古太宗時在此設庄浪路治所。元代至正二十七年(1290),城「周圍一里一百七十步」,時有東、南、北三門。南門名鎮遠,北門名拱極。明代成化五年(1469),擴至周長三里。嘉靖十三年(1534)於南門建城樓,至清康熙五年(1660),城的南北垣先後傾圮。乾隆三十三年(1694)整修,增築瓮城,改南門偏向東,名朝陽,北門名迎恩,各修二層城樓。現舊城垣尚有殘跡,附近有新石器遺址和漢墓群。 蔣家坪古城位於涇川縣城關鎮蔣家坪上,背山面水,居高臨下。北面為山坡地,東、西兩面為深溝,南臨涇河,與對面的何家坪相峙,形成咽喉要塞。遺址北窄南寬,呈簸箕形,靠北土丘上築有5個土台,居中者最高,人稱「將台」。現存夯土層及殘存遺跡顯示,東、西兩面原有城牆,南面距「將台」1000米處亦有1000米長東西走向的城牆,與南、北城牆相連接而成城堡。此城是西魏時涇州刺使乙弗貴主持築就。至唐初,因薛舉反唐失敗後,人稱「薛舉城」,頗為後人所重。 潘原古城位於崆峒區四十里鋪鎮曹灣村。北依山嶺,南臨涇水,西靠小路河。遺址是三角形,北延伸至山坡,南近河岸,根基寬約500米,東西長1500米。殘牆厚6米,夯土層為9—11米,夯窩圓形。牆土中含有仰韶及西漢時的陶片。遺址內磚頭瓦礫堆積甚厚,多為漢、唐、宋代物,間有子母磚。出土文物有石函、石桌、石經幢和造像石方塔,上刻有飛天、三世佛、經變等佛經故事,其中有一石刻鐫有「景明四年」字樣,「景明」系北魏宣武帝年號,「四年」為公元503年。1973年,在遺址內曾出土數百斤窖藏宋代神宗時「熙寧」和徽宗時「崇寧」銅幣。古城始建於西漢,後經北魏陰■,至唐時為潘原縣城。 通邊古城位於庄浪縣東北部六盤山腳下的古雞頭道要沖,現為通邊鄉政府駐地。城堡遺址南北寬400米,東西長600米,舊有東、西、北三門,形如虎耳,俗稱「虎耳城」。遺址內瓦礫層厚1.5米,曾出土宋白瓷、豆青瓷、黑瓷殘片。初建於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慶歷八年(1048)稱通邊寨。金皇統二年(1142)設通邊縣。元初並入隴干縣。明清時為大集鎮,商貿興盛。民國時設通邊鎮。 胡谷堡位於崆峒區安國鄉土橋村北頡河南岸平川上。城址呈方形,東西長429米,寬319米,牆基厚21米,夯土層為10—12厘米。現存殘牆高15米。原有東、南、西三門。遺址內散見瓦片、瓷片多為宋代遺物。唐貞元七年(791)築,名胡谷堡,後改名安國鎮。 石門堡位於庄浪縣朱店鎮與萬泉鄉交界處石門口東南小灣村西側山巔。《水經注》:水洛水「逕石門峽,謂之石門水。」此地「山石如門,其路斬截」,故名。清乾隆《靜寧州志》記為「石門高山堡」。古堡築於1087年,為水洛城所轄二堡之一。遺址呈橢圓形,東牆殘留30米,內高3米,外高6米。有烽火台一座,殘高8米。遺址內有齊家文化灰層灰坑。 趙墩大墩梁烽台位於庄浪縣趙墩鄉一個長300餘米的山樑上。計有4座,其中一座為通脊形,高4米,直徑18米,夯層厚6厘米,有漢代豎繩紋灰陶罐殘片;另外兩座有宋代陶片。按地形,此處烽台系由靜寧縣威戎鎮境依次西來,東西一線排列計6座,直達六盤山。 良邑小灣梁烽台位於庄浪縣良邑鄉。殘台高5米,呈長方形,頂部南北邊長2.5米,東西邊長4.5米,底部南北邊長5米,東西邊長9米,夯層厚10厘米。遺址周圍散見明代白瓷圈足碗、青花瓷碗、粗瓷罐、灰陶罐等殘片以及礪石等遺物。與北部現陽咀、南部饅頭咀、東部武家堡等烽台連接。 雙疙瘩梁烽墩位於華亭縣山寨鄉北陽窪村雙疙瘩樑上,連續有三座烽墩,一座最高者6米,直徑10米,另兩座高4米,直徑6米,為宋代遺跡。 另外有漢、唐烽墩遺跡4座,一在華亭縣西華鎮藺家溝北山上,稱藺家溝烽墩;一在華亭縣縣城西華尖山;另兩座分別在華亭縣東華鎮南山十里墩和東華鎮裕光村郭家梁,前者稱十里墩烽墩,後者稱郭家梁烽墩。4座烽墩遺址皆有明顯的夯土層。
㈧ 飢荒 破損的遠古遺跡 有什麼用
3個齒輪修一個。修了之後站起來的是發條三兄弟的其中一個,這輩子都會跟著你,幫你打怪。但是如果你把小妾帶下洞穴,就最好不要修,他們主動攻擊小切。。不過他們是不會回血的,可以用來拉一拉仇恨。
㈨ 略顯殘敗的城牆北京明城牆遺址,為何被說為是無數北京人的痛
北京明城牆遺址公園位於市中心地域。北京明長城城牆遺址公園東起城東南角樓,西至崇文門,是原北京內城城垣的組成部分。因為其珍貴的歷史文化底蘊,國家採取措施極力保護,雖然已飽經滄桑。現在僅存一段牆體。
對於明長城的現狀,要徹底改變城牆長期遭受破壞的狀況,拆除長期影響城牆安全的各種違章建築等。鑒於對歷史文物的保護,以及明長城破壞嚴重,北京市政府決定修復城牆,加強保護力度。歷史文化是國家的瑰寶,需要保護,需要我們貢獻自己的力量。
㈩ 深圳有哪些考古遺址
咸頭嶺遺址、屋背嶺遺址、鐵仔山古墓群、新安故城遺址、大鵬所城遺址。
1、咸頭嶺遺址
咸頭嶺遺址位於深圳市東南部大鵬街道辦事處咸頭嶺村, 面積30000平方米。該遺址是1981年在考古普查中發現的,出土的遺存有新石器時代和商時期的,其中新石器時代的遺存最為重要。根據碳十四測定的數據,該遺址應距今7000―6000年。
2、屋背嶺遺址
屋背嶺遺址是1999年深圳市第二次文物普查時發現的。是商時期墓葬群,共有墓葬94座,分布密集。均屬小型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墓壙較小,骨架無存,葬具不詳。
隨葬品位置無規律,有的呈碎片散置墓中,有的顯系放置之前已殘缺。少者1件,多者5件,以陶器為大宗,有少量玉、石器。陶質較軟,極易破碎。
3、鐵仔山古墓群
自1983年以來,深圳市考古工作者先後在鐵仔山南坡山腳下(今華寶飼料廠內)搶救發掘了漢代至明清時期的各類古墓葬130多座,發現了「熹平四年」(175年)的東漢墓,出土了東漢人頭印紋磚和銅鏡等一批重要文物。
4、新安故城遺址
新安故城(又名新安古城),位於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天橋北8米處(深南大道旁),佔地面積約7萬平方米。是目前深圳最具規模的歷史文物旅遊景點,又稱南頭古城,具有1730餘年的悠久歷史。
5、大鵬所城遺址
大鵬所城,位於深圳市東部龍崗大鵬新區大鵬鎮鵬城村,佔地約11萬平方米,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它是明清兩代中國南部的海防軍事要塞,有著600多年抵禦外侮的歷史,涌現了賴恩爵、賴信揚、賴恩錫、劉起龍、劉黑仔等一批傑出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