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廬大地震遺址公園
Ⅰ 郯廬斷裂帶上有哪些中大城市
郯廬斷裂帶是東亞大陸上的一系列北北東向巨型斷裂系中的一條主幹斷裂帶,泛指北起黑龍江,南止長江邊,總體上呈北東走向,縱貫中國大陸東部的巨型渠斷裂。
北段(肇興—沈陽):它發育於吉黑斷拗,由兩條走向30-40。東的主斷襲組成,寬5-20公里,為一中、新生代地塹型斷裂帶,帶內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夾煤系地層。基底剛度較軟,結構也較簡單,有史記載只發生過5.8級地震。
中段(沈陽—宿遷):呈北北東向穿切由太古代結晶基底組成的華北斷塊區,主要由四條大致平行的主斷裂組成,這四條主斷裂在魯中沂、沭河谷地構成了20-40公里的「兩塹夾一壘」的構造,稱為沂沭深斷裂帶。這一段是結構復雜、新活動強、基底介質剛度較高的地區。歷史上1668年莒縣一郯城8.5級大震就發生於該段。研究表明,郯廬斷裂帶處在強烈擠壓並兼有右旋扭動的斷裂段。由於它遭受的正應力大,剪切應力也大,易於積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難於以中、小地震的形式來釋放,故該段地震強度大,頻度低。
南段(宿遷—廣濟):依次發育在揚子斷塊與華北淮陽斷褶的交界處,其介質相對較軟,結構比較簡單,構造應力量級不高,地震活動強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動水平較北段略高一些。
Ⅱ 國家級典型地震遺址的海原大地震活動斷裂帶遺址
(2007年,正式名稱待考)
1920年12月16日,晚8時06分,寧夏海原黃土高原六盤山山區劇烈晃動,鳴聲如雷,山頭滑落河谷。僅僅幾分鍾,極震區兩萬多平方公里內山崩地裂,房屋倒塌,慘象寰生。地震波環繞地球七圈,強烈的震動持續近20分鍾。全球96個地震台全部記錄到了這次大地震,因此被地學家稱為「環球大震」。
據測算,海原大地震為8.5級,波及大半個中國,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投放了2.2億噸TNT炸葯或11.2個唐山大地震。
在海原發生的這次「環球大震」決非偶然,這是由其處於特定的地質構造環境決定的。從地質構造看,海原地處阿拉善地塊與鄂爾多斯地塊的交接部位,其主要構造是烏鞘嶺—六盤山弧形構造帶。科學家給這個斷裂帶起名為「海原活動斷裂帶」。
那次地震後,「海原活動斷裂帶」在240公里范圍內出現的斷頭溝、斷尾溝、斷塞塘、槽形谷等異常地貌,屢見不鮮。這些復雜地貌,承載著與地震相關的大模樣和小細節,發布著古往今來的地震信息,都是研究地震的活資料。
盡管全球每年都要發生許多大地震,但像海原大地震這樣留下豐富地質遺跡的還極為少見,而具有重要科學考察價值的則更少。海原大地震的地質遺跡是獨一無二的,具有壟斷性。海原地震斷裂帶,是當今世界范圍內保存最完整、研究和利用價值最高的地震地質遺跡,是一部「活教材」。
近日,國家地震局正式批准郯城縣麥坡地震活斷層遺址為國家級典型地震遺址。這也是迄今為止我國設立的第二處國家級典型地震遺址。
麥坡地震活斷層遺址地處高峰頭鎮麥坡村東馬陵山西坡,位於我國東部規模最大的斷裂帶——郯廬斷裂帶中部。
據了解,該縣已開始著手編制全面的保護和綜合開發規劃,力爭使這一神奇的自然景觀,煥發出更加迷人的異彩
人民網銀川9月5日電寧夏南部山區西吉縣的地震遺址——黨家岔地震滑坡、堰塞湖遺址,近日被國家地震局設立並命名為國家級典型地震遺址。1920年,海原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震後形成的珍珠狀地震堰塞湖遺址,大小有五六十處之多,主要分布在濫泥河流域。西吉黨家岔地震遺址規模大,保護比較完整,是寶貴的自然遺產。中國地震局研究員、地震方面首席專家徐錫偉,對西吉縣申報黨家岔國家級地震遺跡進行了論證考察,他認為這一地帶對於開展地震科研考察、構造運動和災害防禦等研究,都具有極高科學價值,是很好的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場所。同時,西吉作為「貧瘠甲天下」的國家級貧困地區,申請並取得「西吉黨家岔地震滑坡堰塞湖遺址」的「國字型大小」招牌,也有利於該縣旅遊業的發展,能帶動和促進當地經濟,加快山區人民脫貧致富步伐。
Ⅲ 郯廬斷裂帶遺址具體地理位置在哪裡
郯廬斷裂帶是東亞大陸上的一系列北東向巨型斷裂系中的一條主幹斷裂帶,在中國境內延伸2400多公里,切穿中國東部不同大地構造單元,規模宏偉,結構復雜。是地殼斷塊差異運動的接合帶,是地球物理場平常帶和深源岩漿活動帶。它形成於中元古代。
郯廬斷層帶的南段(郯城以南)在三疊紀末期形成,當時是揚子板塊與中朝板塊之間的秦嶺-大別碰撞帶以東的一條走滑斷層。在中生代燕山期,因太平洋板塊向西俯沖到歐亞板塊(廣義)之下,而使郯廬斷層帶向北大幅度延伸,並轉化為逆沖斷層。以後,郯廬斷層帶雖然一度恢復為走滑斷層,但在多數時間內仍以逆沖運動為主。
在新構造期,郯廬斷層帶為右行走滑-逆沖斷層。歷史上沿這一斷層帶發生了許多大地震,如1668年郯城大地震、1975年海城地震等。
該斷裂帶經歷了多期構造。它不僅是一條「長壽」的以剪切運動為主的深斷裂帶,而且是一條仍繼承著新構造運動方式,以右旋逆推為主的活斷裂帶,同時也是一條具有明顯分段、活動程度不等的地震活動帶。至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許多研究者帶著不同任務和目的,局限於對斷裂帶的某些地段進行考察和勘探。結果在不同地段斷裂帶命名了一些地方性的名稱,諸如在黑龍江吉林省境內稱為依蘭——伊通深斷裂,在遼寧省稱為開源——營口——濰坊深斷裂(又稱遼東濱海斷裂),在蘇皖境內名為安江山斷裂(或稱皖蘇魯斷裂),以及1959年命名的郯城——廬江深斷裂(狹義)等名稱繁多。實際上,普遍引用的郯廬斷裂(廣義),就是上述各地段斷裂帶串聯起來的總稱。
郯廬斷裂並不僅存於郯城與廬江之間,向南到湖北省長江北岸的武穴,向北北東方向經安徽省的宿松、潛山、廬江、嘉山,江蘇省的泗洪、宿遷,山東省郯城、沂水、濰坊,進渤海,然後過遼東半島,穿過東北三省去了俄羅斯。在中國境內長達2400 千米,寬幾十至200千米,總體走向北東10-20度。現今的郯廬斷裂水平滑移速率約為2.2 毫米/年。
Ⅳ 郯廬地震帶的地理位置
至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許多研究者帶著不同任務和目的,局限於對斷裂帶的某些地段進行考察和勘探。結果在不同地段斷裂帶命名了一些地方性的名稱,諸如在黑龍江吉林省境內稱為依蘭——伊通深斷裂,在遼寧省稱為開原——營口——濰坊深斷裂(又稱遼東濱海斷裂),在蘇皖境內名為安江山斷裂(或稱皖蘇魯斷裂),以及1959年命名的郯城——廬江深斷裂(狹義)等名稱繁多。實際上,普遍引用的郯斷裂(廣義),就是上述各地段斷裂帶串聯起來的總稱。
北段(肇興—沈陽):它發育於吉黑斷拗,由兩條走向30-40。東的主斷襲組成,寬5-20公里,為一中、新生代地塹型斷裂帶,帶內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夾煤系地層。基底剛度較軟,結構也較簡單,有史記載只發生過5.8級地震。
中段(沈陽—宿遷):呈北北東向穿切由太古代結晶基底組成的華北斷塊區,主要由四條大致平行的主斷裂組成,這四條主斷裂在魯中沂、沭河谷地構成了20-40公里的「兩塹夾一壘」的構造,稱為沂沭深斷裂帶。這一段是結構復雜、新活動強、基底介質剛度較高的地區。歷史上1668年莒縣一郯城8.5級大震就發生於該段。
南段(宿遷—廣濟):依次發育在揚子斷塊與華北淮陽斷褶的交界處,其介質相對較軟,結構比較簡單,構造應力量級不高,地震活動強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動水平較北段略高一些。
Ⅳ 郯廬地震帶1668年地震震中在哪
1668年7月25日晚抄(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襲時)在山東南部發生了一次曠古未有特大的地震,震級為8.5級,極震區位於山東省郯城、臨沭、臨沂交界(今臨沂市河東區梅埠鎮干溝淵村),震中位置為北緯34.8°、東經118.5°,極震區烈度達Ⅻ度。由於極震區大部分位於郯城縣境內,故稱為郯城地震。這次地震是我國大陸東部板塊內部一次最強烈的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口傷亡和經濟損失。
Ⅵ 郯廬地震帶最近有活躍了嗎 距離郯城地震已經三百多年了如果再一次大地震 山東內的城市是不是會受到影響
說實話,這樣擔心是沒有用的,因為地震其實是一種帶有不可預測只能預警這種原內則的自然災害,因為地震容其中有一個地栓學說,是日本創立的,但是在發現那次九級地震後,還有美國海岸的聖安德烈亞斯大斷層被觀測後發現,其實地震的機理並不是人類想像的那麼簡單,從那後,幾乎人類對地震機理理解就是從零開始了。現在科學發展的方向大多是對地震波的探測預警,而這種預警只能給震源最多不到一分鍾的反應時間。
所以,既然生活在了一片土地,就好好過每一天吧,不要擔心了,其實從概率來講,世界任何地方發生地震的可能性都>0
Ⅶ 古郯廬地震帶與全球構造(Rodinia)
圖8-1標明了中朝地台中、新元古界及下古生界目前已被識別具震積岩的岩組,計27個岩組,構成12個地震活躍期。
1700Ma為第一個地震活躍期(串嶺溝組地震事件);1600Ma為第二個地震活躍期(大紅峪組);1400Ma為第三個地震活躍期(高庄於組);1200Ma為第四個地震活躍期(霧迷山組);850Ma(南芬組)為第五個地震活躍期。650~600Ma可識別出4個地震活躍期記錄。寒武紀有兩個地震活躍期,約在520~500Ma。奧陶紀早期為目前中朝地台早古生代的最後地震活躍期,以內蒙古腮林忽洞群與白雲鄂博群為代表(喬秀夫等,1997)。
現呈NNE向的膠遼徐淮地區,具震積岩的層位有:青白口系南芬組、上震旦統岩組、下寒武統大林子組及中寒武統張夏組,時間跨度從850Ma至約520Ma左右,在中朝地台上是一個非常醒目與重要的地史時期的長期活動的地震帶——古郯廬地震帶。
古郯廬帶是一個板內地震帶,但它同樣提供了全球構造的某些信息。許多地質學家支持元古代存在超級大陸(Rodinia)的假說(Mc Menamin et al.,1990),但Rodinia的形成與裂解的模式尚遠未確定。Rodinia的聚合形成時期某些學者認為系1200~1100Ma,即中元古代(Wareham,1999)一些學者(Li等)強調1000Ma,新元古代晚期至550Ma被認為系元古超大陸的裂解期。目前我們尚不清楚中朝地台在Rodinia中的具體位置,但1000Ma的芹峪運動(喬秀夫,1996)曾使中朝地台整體上升,除豫西(地台南部邊緣存在1000~900Ma的地層記錄)地區外,中朝地台主體暴露剝蝕達100Ma(喬秀夫,1997),從900Ma方開始接受沉積(青白口繫上統)。代表1000Ma的造山年齡在中朝地台以南,在柴達木北緣(李懷坤,1999)、中祁連、秦嶺-大別、膠南普遍存在,這是一個宏偉的1000Ma碰撞帶,使中朝地台與揚子地台拼合,形成中國古大陸。芹峪運動(上升)系板內造陸上升運動,但無疑是中朝地台大陸邊緣碰撞造山過程在地台內部的造陸表現。南芬組震積岩層(850Ma)代表Rodinia形成後開始裂解時的記錄,因此1000Ma的芹峪上升與850Ma的震積岩層,很可能代表中朝地台拼合於Rodinia時期與開始裂解時的信息。膠遼徐淮地區晚震旦世(650~600Ma)及寒武紀的地震事件,是Rodinia形成之後,新元古代晚期大規模裂解,中朝地台脫離Rodinia並與其他陸塊離散、漂移拉張期間在板內發生地震事件。
古郯廬帶中,與震積岩組相伴生的輝綠岩脈目前可識別出4期,圖8-1標出基性岩脈侵位的具體層位,他們分別侵位於兩個震積岩組之間而不進入更新的層位(圖8-1)。對侵位於上震旦統的基性岩定年,其年齡值在700~600Ma之間,表示古郯廬帶的擴張時間始於新元古代晚期。這個時間與元古超大陸的裂解期大體是一致的。從對中朝地台板內構造研究提供的信息,1000~900Ma作為Rodinia的形成時期;850Ma作為Rodinia開始裂解,650~600Ma為裂解高潮期與古郯廬帶及兩側塊體的地質記錄是吻合的。Moores 1991,Dalziel 1997及Weil等1998再造的Rodinia沒有標明中國古大陸的位置,只是標出了Laurentca(勞倫)古大陸的位置。在李正祥等(Li et al.1995,1996)的元古超大陸圖上,將揚子地台與中朝地台分離,其間為西伯利亞大陸所隔。
圖8-1中期地台中元古代—早古生代地震災變事件記錄(據喬秀夫,高林志,1999,2000年局部修正)
實際上中國地質學家王鴻禎很早(90年代初)提出全球有兩個超大陸時期,第一個稱之謂Pangaea-850Ma(Pangaea I),華北、揚子和塔里木陸塊是匯聚一起的,自震旦紀開始裂解,寒武紀為最大裂解時期,至印支期又聚合一起成為Laurasia的一部分,即Pangaea-250Ma(PangaeaⅡ)的一部分。遺憾的是這一成果直至1997年才公開發表。
再造中國在Rodinia位置時,應考慮兩個方面:
(1)1000~850Ma間的中國古大陸(包括中朝地台、塔里木地台、揚子地台及華夏地台)是一個已拼合的較大的陸塊,在Rodinia的再造圖上似不宜分割。
(2)從中朝地台與揚子地台新元古界記錄考慮,中國古大陸的位置應位於Rodinia的內部而不在其邊緣,這是因為:新元古界1000~800Ma的地層記錄中,剝蝕時間遠大於沉積時間,只有位於超大陸內部,被其他陸塊挾持、碰撞導致長期構造抬升;整個新元古界的多個層序界面的形成,構造因素遠大於全球海平面變化影響。只有位於多個塊體的中間全球海平面變化的影響才相對微弱。
晚震旦世的古郯廬地震帶將中朝地台分為華北塊體與膠遼朝塊體(圖8-2)。從震旦紀至中石炭世早期兩個塊體上的地層發育均有區別。如:華北塊體整體缺失震旦系;下寒武統較低層位的含鹽、石膏及含磷層(吉林水洞組、黑溝子組;遼東半島葛家屯組、大林子組;蘇皖北部的金山寨組、溝後組)位於膠遼朝塊體上;陸相下石炭統及泥盆系僅在古郯廬帶以東的太子河流域發現。晚石炭世早期含Profusulinella的巴什基爾期海相沉積在華北地區僅沿古郯廬帶分布(復州灣、臨沂、賈汪、蕭縣及利國),而華北塊體上未見。可見古郯廬帶為始自震旦紀,直至晚石炭世早期的一個裂陷帶,而膠遼朝塊體則系獨立於華北塊體之東,以斷裂作為邊界的具有一定區域規模的塊體。但是古郯廬裂陷帶始終未發展成為洋殼。
圖8-2中朝地台中元古代—早古生代地震-構造帶(據喬秀夫、高林志,1999,2000年局部補充)
晚震旦世的古郯廬帶為一E—W向裂陷帶(圖7-5,7-6),它主要是在全球第一個超大陸(Rodinia)裂解時的產物。
我國著名的遼寧瓦房店及山東蒙陰產金剛石的岩筒位於古郯廬帶兩側,其爆發時間,根據已有年齡資料為490~450Ma(奧陶紀),且延續時間很長,它們的全球構造背景為元古代超大陸的裂解高潮時期之後及相應的古老陸塊區。
Ⅷ 郯廬地震帶 包括哪些城市
郯廬斷裂帶是東亞大陸上的一系列北北東向巨型斷裂系中的一條主幹斷裂帶,泛指北起黑龍江,南止長江邊,總體上呈北東走向,縱貫中國大陸東部的巨型渠斷裂。
北段(肇興—沈陽):它發育於吉黑斷拗,由兩條走向30-40。東的主斷襲組成,寬5-20公里,為一中、新生代地塹型斷裂帶,帶內充填4000-5000米厚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夾煤系地層。基底剛度較軟,結構也較簡單,有史記載只發生過5.8級地震。
中段(沈陽—宿遷):呈北北東向穿切由太古代結晶基底組成的華北斷塊區,主要由四條大致平行的主斷裂組成,這四條主斷裂在魯中沂、沭河谷地構成了20-40公里的「兩塹夾一壘」的構造,稱為沂沭深斷裂帶。這一段是結構復雜、新活動強、基底介質剛度較高的地區。歷史上1668年莒縣一郯城8.5級大震就發生於該段。研究表明,郯廬斷裂帶處在強烈擠壓並兼有右旋扭動的斷裂段。由於它遭受的正應力大,剪切應力也大,易於積累大地震的能量,而難於以中、小地震的形式來釋放,故該段地震強度大,頻度低。
南段(宿遷—廣濟):依次發育在揚子斷塊與華北淮陽斷褶的交界處,其介質相對較軟,結構比較簡單,構造應力量級不高,地震活動強度也不大,其地震活動水平較北段略高一些。
Ⅸ 郯廬地震帶中的郯和廬指的是什麼地方
郯是山東郯城,廬是安徽廬江。這是一條很長的斷裂帶,往北直到遼寧、吉林內。共有四條南北偏東北容向平行的斷層組成。其中沂河、沭河分別是沿其中兩條斷層流動。這條斷裂帶很明顯,從GOOGL地球上都能看出影像。在山東省,以臨沂為例,沂河以西有石炭、二疊系煤田,有奧陶系、寒武系石灰岩,而沭河以東則這些地層全部沒有。代之以無煤、無石灰岩的白堊系新地層。郯廬斷裂以東地區持續由南向北移動,大約已平移了700公里,這就是該斷裂帶地震頻發的原因。膠東地層與安徽大別山地層可以相接,而與魯西根本不相關。這就是主要證據之一。安徽五河縣產黃金,位於郯廬斷裂以西,山東膠東產黃金,位於郯廬斷裂以東,兩者地層相同,成礦類型相同,原來可能相連。可能這也是斷層平移的證據。郯廬斷裂多地震,最大的一次發生在300年前,稱為「曠古奇災」。目前,山東省地震局有很多地震觀測台站位於此地震帶上,密切觀測地震帶的地應力變化,近幾十近來,有應力積聚的表現,估計如果本區再有地震活動,會及時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