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薩達遺址
A. 猶太人2000年前是怎麼猶太人是怎樣被羅馬打敗的回事
猶太戰爭是公元1世紀發生的猶太人民反抗羅馬帝國統治的兩次偉大起義。戰爭的結果是猶太民族遭到血腥屠殺,國破家亡,被掠為奴,四處飄零,開始了一個偉大民族悲壯的全球流浪史。
猶太民族是一個聰明能幹、英勇頑強、精誠團結的民族,同時也是一個充滿悲劇色彩、命運多舛的民族,她的歷史堪稱一部可歌可泣的悲劇。
巴勒斯坦東靠阿拉伯海,西瀕地中海,沿岸內陸是一片肥沃平原,平原以東和沙漠之間則有許多丘陵高地,境內的約旦河從北向南流入世界上最凹陷的內陸湖死海,雖然氣候比較乾燥,在西亞沙漠丘陵較多的條件下卻是一塊適於農耕的富饒之鄉,是一塊「流著乳和蜜的土地」。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有一批塞姆族人移居此地,他們的語言稱為希伯來語,自稱其民族為以色列,後因建立以色列和猶太兩個王國故也可稱其為猶太人。這三個名稱都指同一民族,現今使用時也有一些約定俗成的慣例︰希伯來主要用於稱其語言、文學;以色列多用於與政治、歷史有關方面;猶太則指其民族和宗教。據《聖經》記載,老家在阿拉伯沙漠的猶太人曾浪遊四方,兩河流域的烏爾和尼羅河三角洲都曾留下他們的足跡,在埃及時受法老奴役,全靠其民族英雄摩西率他們擺脫桎梏,逃出埃及,經西奈沙漠定居於巴勒斯坦。
公元前1012年,大衛統一以色列和猶太兩王國,定都耶路撒冷,國勢達到鼎盛。在其子所羅門統治時期(前972-前932年),建成了耶路撒冷第一聖殿。這時的以色列雖不能憑武力稱霸,卻也能以外交和經濟聯系而成為西亞南疆頗負盛名的繁榮之邦。但好景不長,所羅門死後,國家南北分裂,以色列定都撒馬利亞,猶太則仍以耶路撒冷為都。
由於埃及、赫梯已衰,亞述尚未興起,兩國對峙局面維持200年之久。由於兩國爭斗,國王為政暴戾,階級分化劇烈,人民痛苦不堪,猶太教得以誕生。當亞述帝國已成氣候並大軍壓境之時,自鬧分裂的兩個小國便難以生存,從此開始了猶太人苦難的歷程。公元前721年,亞述國王薩爾貢二世攻陷撒馬利亞,滅了以色列,並擄走27290人。
南方的猶太國靠耶路撒冷的堅固城防雖倖免滅頂之災,但仍臣服亞述。從此以色列民族不論南北皆不斷處於外部強國鐵蹄的蹂躪之下。公元前586年,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摧毀了耶路撒冷城,聖殿遭洗劫焚毀,猶太王被挖去眼楮,繫上鎖鏈,舉族解送巴比倫,在那裡度囚徒生活達半個世紀,這就是著名的「巴比倫之囚」。幸運的是,新巴比倫王國國運不長,公元前539年即被波斯消滅。波斯人出於進攻埃及需拉攏人心的戰略考慮,把猶太人送回巴勒斯坦,允許他們在耶路撒冷再建聖殿、恢復家園,遂使猶太人更堅定了猶太教信仰,認為上帝確實照顧他們這個飽受苦難的民族。這一歷史演變對猶太教的發展具有關鍵意義︰在苟存之際,猶太人把擺脫苦難的願望寄託於宗教信仰;在奴役生活之中,藉助上帝堅定回鄉復國的信念和決心;在波斯人允許他們回歸後更以此動員群眾,維護民族生存。於是猶太教便成為猶太民族的護身符和汲取力量之源泉,至今猶太教的一些規儀仍然彌漫著歷史的回聲︰如猶太婚禮最後一項必讓新郎將一隻酒杯猛摔於地,以紀念耶路撒冷聖殿的毀滅和猶太人的流亡;每日晨昏祈禱之前必先念《聖經》詩篇第137首,以紀念巴比倫之囚;安息日及節日祈禱前先念詩篇第136首,以紀念重返家園謝神恩惠……這體現了猶太教信仰與民族生存之間的血肉聯系。
對猶太人來說,可真是「苦海無涯」。經過亞歷山大大王的入侵、托勒密王朝的管轄和塞硫古王朝的統治之後,猶太人所生息的巴勒斯坦地區於公元前65年又被羅馬鐵蹄所滅,猶太人的國家不復存在。羅馬帝國設猶太省,對猶太人進行壓榨和奴役。繁重的苛捐雜稅和官吏的暴戾無道激起了當地人民的強烈不滿。羅馬在猶太省總督弗洛魯斯的胡作非為和暴行直接引起了公元66年猶太人的反抗起義。
猶太人起義的主力是城市貧民、中層市民和農民,狂熱黨徒傑羅特和短刀黨徒西卡里領導了這次起義。起義軍消滅了耶路撒冷城的羅馬敵軍和地方貴族,並佔領該城。公元66年11月,羅馬遠征討伐隊和諸屬國國王的軍隊均被起義軍徹底擊敗。於是,尼祿皇帝派大將韋帕薌統領大軍6萬人征討猶太起義軍。公元67年,羅馬軍隊侵入加利利地區,遭到6.5萬猶太起義軍的頑強反抗,未獲成功。公元69年,韋帕薌當上羅馬帝國皇帝,遂命其子第度全力進攻。公元70年4月,羅馬大軍圍攻耶路撒冷城。為保衛這座聖城,起義軍民英勇戰斗,作出巨大犧牲。第度竭盡全力始得破城,接著便對猶太人進行殘酷鎮壓,被釘在十字架上處死的起義者不計其數,被賣為奴者達7萬之眾。據說整個猶太戰爭中起義人民死難者達110萬,耶路撒冷古城橫遭蹂躪,聖殿被洗劫一空,七寶燭台等聖物被運往羅馬。羅馬曾為紀念這次勝利建立凱旋門。但是,起義軍的反抗斗爭仍未中斷,即使在公元73年最後一座堡壘馬薩達要塞陷落之後的數十年間,猶太人的起義仍不時發生。
由於羅馬帝國推行高壓政策,猶太人的反抗怒潮終於在131年匯成一次大規模起義。公元131年,哈德良皇帝禁止猶太教徒舉行割禮和閱讀猶太律法,要在耶路撒冷城建立羅馬殖民地和羅馬神廟,並把猶太人趕出聖城。猶太人面對國家被滅、聖城被占的嚴重危險,忍無可忍,終於在「晨星之子」西門的領導下揭竿而起。起義群眾達20萬之眾,他們佔領羅馬殖民地,殺死殖民者,攻城陷鎮,勢頭迅猛。哈德良皇帝派大批軍隊瘋狂鎮壓,以毀滅性的軍事行動征伐3年,毀滅城市50餘座、村莊近1000個,屠殺猶太人達58萬。
這次猶太起義的壯舉為猶太民族樹立了斗爭不息的榜樣,也被羅馬當局下決心斬草除根,不讓起義重演。公元135年,耶路撒冷城被徹底破壞,遺址翻耕成田,有如昔日迦太基之毀滅。殺戮之後殘存的人民多被擄掠為奴,整個巴勒斯坦田園荒蕪,廬舍為墟。於是猶太人開始了背井離鄉、流浪異地的長期民族飄泊史。
猶太戰爭徹底暴露了羅馬黃金時代的階級本質,也樹立了猶太人為保家衛國、捍衛自由和獨立而英勇斗爭的光輝典範。由於敵人的強大和兇殘,猶太人起義終被鎮壓。猶太戰爭在軍事學術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耶路撒冷和其它城市的防禦和圍攻戰,為深入研究奴隸制時期奪取堅固設防城市的主要戰法提供了有價值的依據。在這場鎮壓猶太起義的戰爭中,羅馬軍隊每次圍攻城市,最初都試圖採取行進間強攻,如不奏效,便在輕裝部隊和拋射器械的掩護下展開土工作業,待築起攻城工事和塔堡後,便用攻城槌擊破城牆,打開缺口,爾後發起強攻。有時,羅馬軍隊對要塞實行圍困,待守軍疲憊再進行突然攻擊。
另一方面,猶太戰爭再現了昔日迦太基毀滅的悲劇,從而把一場鎮壓起義的征討發展到滅絕種族、鏟除國家的極端戰爭,給社會造成嚴重的破壞。
B. 都靈裹屍布的尋疑
1988年,英國,美國,瑞士的3家著名實驗室得出結論:都靈裹屍布不過是中世紀開始傳播的謠言,因為它出現的時間大約介於公元1260到1390年之間,並非耶穌的裹屍布。
但是最近的科學研究表明:1988年科學實驗的化驗樣品只不過是「都靈裹屍布」的一塊補丁,而新的鑒定認為,主體部分要比這塊補丁早得多。
用於證明「都靈裹屍布」不是「耶穌裹屍布」的著名實驗結論被推翻。
1988年,「裹屍布」的一小部分被剪下做化驗,包括美國亞利桑那大學、英國牛津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及瑞士蘇黎世聯邦科技學院三個舉世知名實驗室的結果都指出,裹屍布只有約六七百年歷史,屬於中世紀的藝術品,大約出現在公元1260到1390年間,並非耶穌的裹屍布,誤差不多於100年,顯微鏡下的結果則是1355年。
然而,有關「裹屍布」的爭論並沒有因此終結,有科學家指出,上述三家實驗室在採用「碳-14斷定法」時出現較大誤差———問題不是出自斷定法本身,而是在於裹屍布,裹屍布上的細菌及真菌———那些有接近百年歷史的細菌及真菌所製造出來的單糖和多糖使斷定法低估了裹屍布的歷史。
最新研究
最新研究認為,1988年三大實驗室的化驗樣品只是「都靈裹屍布」的一塊補丁,當時的科學家對此渾然不覺。
「似乎是不可能的事發生了,研究人員1988年從裹屍布取化驗樣品的地方剛好是塊重新織上去的補丁,但這塊補丁製作得非常仔細,使用的紗線染過後,和裹屍布其他部分的紗線幾乎完全一樣,顏色非常接近。」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化學家雷蒙德·羅傑斯表示。羅傑斯現已退休,他是美國科學家都靈裹屍布研究計劃小組的前成員,這個小組曾於1978年對裹屍布進行過研究。
此間,有學者分析,研究人員在裹屍布上發現補丁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因為它自1357年首次現身法國以來,多次遭遇火災,但依然保存下來,其中一次火災發生在1532年的一座教堂里,裹屍布遭到嚴重損壞,修女們對被火燒出來的洞進行了縫補,將裹屍布縫到了一塊亞麻布上,主要是防止它進一步破損。
研究人員的「放射性碳樣本」與「都靈裹屍布」主體部分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化學特性,主體部分有更久遠的歷史。
羅傑斯在他的研究中,對在「都靈裹屍布」找到的放射性碳樣本以及其他地方取下的樣本進行了分析和比較。
「作為都靈裹屍布研究計劃的一部分,我在1978年從裹屍布的各個區域收集了32個臍帶樣本,包括從一些補丁和亞麻布上取的樣本,我還找到了用於放射性碳鑒定的可靠樣本。」 羅傑斯指出,這個放射性碳樣本和裹屍布主要部分上取的樣本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化學特性。他解釋說:「放射性碳樣本被染料染過,有棉花的成分,而裹屍布的主要部分則是由純亞麻織成。補丁部分之所以被染,可能是為了和年代更早的裹屍布的黑色相匹配。給樣本染色使用的技術最早出現在義大利,也就是出現在1291年馬穆魯克土耳其人攻下十字軍最後一個堡壘的前後。這樣推算,放射性碳樣本存在的時間不會超過1290年,這個時間符合1988年通過碳-14鑒定的結果。但是,這塊布事實上有更久遠的歷史。」 研究人員鑒定放射性碳樣本使用的是微化學檢測法,這種方法只需要一點點樣本就可以了,試驗品質量一般少於1毫克或1毫升。
重大疑問
微化學檢測實驗最終顯示,在放射性碳樣本和漂白亞麻布里含有香蘭素,但是,都靈裹屍布里並沒有這種物質。
木質素是植物纖維例如亞麻等的一種化學化合物,木質素經過熱分解生成香蘭素。隨著時間的推移,香蘭素在布料里的含量會越來越少,最後完全消失。科學家最先是在中世紀的亞麻製品里發現香蘭素的,但是,更加古老的物品,例如「死海卷軸」的包裝紙等里並不含有這種物質。
撲朔迷離的都靈裹屍布 在義大利西北部的城市都靈,從公元16世紀起就有一件鎮市之寶保存在約翰大教堂附屬的小禮拜堂里,世代承受著基督教虔誠者的頂禮膜拜和歡喜贊嘆,被認為是不可思議的奇跡和基督教珍貴的聖物,這就是著名的「都靈裹屍布」,又稱作「耶穌的裹屍布」。
簡介
難道是《聖經》上所說的「細麻布」? 據聖經新約上記載:耶穌在十字架上被釘死後,門徒逃的逃、散的散,剩下一干婦女在那裡哀哀哭泣,屍體無人收殮。幸好「有一個人名叫約瑟,是個義士,為人善良公義……這人去見彼拉多,求耶穌的身體。就取下來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石頭鑿成的墳墓里。」不久,耶穌從死中復活,墓穴洞開,人已經不見了蹤影,他的門徒彼得聽聞此事,連忙「跑到墳墓前,低頭往裡看,見細麻布獨在一處,就回去了,心裡稀奇所成的事。」 公元1355年這件所謂的「曠世聖物」浮出水面對於這塊細麻布的下落,《聖經》經文沒有再作交待,直到1355年,法國小城Lirey突然被朝聖者的雜沓腳步和喧囂所充滿,人們爭先恐後地意欲一睹一件曠世聖物———「耶穌的裹屍布」。這正是它一千多年以來第一次有史可稽的浮出水面。
「都靈裹屍布」長4.2米,寬1米,為亞麻質地,稍微隔開一定距離,就可以清晰地在上面看到一個人的正面與背面的影像(兩個頭碰頭的人形,如圖)。影像身高1.8米,長發垂肩,雙手交叉放置於腹部,在頭部、手部、肋部與腳部有清晰的紅色血漬狀色塊,正與聖經上所記載的耶穌釘死時的狀態相同。
「兵丁用荊棘編作冠冕,戴在他頭上……」 「於是兵丁……來到耶穌那裡,見他已經死了……惟有一個兵拿槍扎他的肋旁,隨即有血和水流出來。」 碳放射年代鑒定認為這塊布是偽造的 經過梵蒂岡教庭的批准,三家獨立的科研機構:英國牛津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和瑞士聯邦技術研究所分別對裹屍布采樣進行了碳放射年代鑒定,各自得出的結果完全一致:這塊布不是耶穌時代的織物,而是中世紀約1260~1390年之間的產品,正與前文所述裹屍布的第一次現世的時間相吻合。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既然布是到中世紀才做出來的東西,當然就絕無可能包裹過耶穌的聖體,上面的形象也肯定不會是公元29年就已經「升天」的耶穌基督。綜觀化學成分和年代鑒定這兩大證據,以及其他旁證、否證,籠罩著「都靈裹屍布」的謎團和陰影至此已經基本驅散,當時科學家認為,這確實是不折不扣的中世紀贗品。
質疑結論
「都靈裹屍布」是備受科學家關注的謎團,相傳這塊裹屍布曾包裹過耶穌的屍體,一直被基督徒視為聖物。美國專家莉莉安·希瓦茨通過電腦對都靈裹屍布上的臉像進行研究後,得出驚人結論:「都靈裹屍布」其實是達·芬奇偽造出來的。
畫像吻合
相傳耶穌死後三日「復活」過來,剩下曾經包裹他屍體的裹屍布,這塊裹屍布一直被基督徒視為聖物。然而科學家一直懷疑它的真實性,認為它可能是後人偽造的贗品。在此之前,科學家已經對都靈裹屍布進行了多次研究,並在裹屍布正面發現了一個由布面污漬凸顯出的人體輪廓影像,這個人體輪廓可以隱約看出一個人臉的肖像。
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藝術顧問莉莉安·希瓦茨通過計算機對「都靈裹屍布」上的頭像進行研究後,得出了驚人結論:「都靈裹屍布」其實是達·芬奇偽造出來的,「裹屍布」上的頭像其實就是達·芬奇本人的肖像!
科技炮製
希瓦茨的發現已被拍成紀錄片《揭秘達·芬奇裹屍布》,該紀錄片由英國第五頻道電視台播出。根據希瓦茨的理論,達·芬奇在第一台照相機問世前300多年,就通過一種原始科技將自己頭像「烤印」在了「都靈裹屍布」上。
希瓦茨稱,達·芬奇在偽造「都靈裹屍布」時,使用了自己的臉部雕塑和一個被稱做「暗箱」的原始照相設備,他將亞麻布掛在一個木框架上,擺進了漆黑「暗室」里,接著達·芬奇在亞麻布上塗上了一層感光物質,使它變得就像照相機膠卷一樣可以感光。
在這間暗室的牆壁上留有一個小洞,孔中裝有一個水晶透鏡,達·芬奇將自己的頭像雕塑擺在「暗室」外的一張高凳上,當陽光穿過牆上的透鏡時,達·芬奇的頭像雕塑將會被投射到「暗室」內的亞麻布上,並於幾天時間後在這塊被塗上感光物質的布料上留下永久的影像。
引發爭議
希瓦茨的「達·芬奇偽造論」在科學界引發了激烈的爭議,如果「都靈裹屍布」真是達·芬奇通過原始照相科技所偽造,那麼他也將成為歷史上最大的「藝術偽造者」。
《揭秘達·芬奇裹屍布》紀錄片卻宣稱,達·芬奇當年很可能是受人委託,炮製出這塊「都靈裹屍布」的,以便用它來取代一塊更早版本的被懷疑是贗品的「都靈裹屍布」。那塊更早版本的「都靈裹屍布」曾於1453年被當時強大的薩沃家族買了下來,沒想到後來卻失蹤了50年時間。
再次質疑
2009年聖誕節前,考古學家在耶路撒冷老城附近的希嫩山谷一個山洞墓室中發現一具古屍。聖城發現古墓並不稀罕,然而這次發現卻令人興趣倍增,因為碳14檢測和洞中其他文物表明,古屍裹屍布的年代為2000年前的耶穌時代。專家根據新發現的裹屍布特徵再次質疑著名的耶穌「都靈裹屍布」的真實性。
希嫩山谷被古猶太人稱為「地獄」、「死亡谷」,《聖經》稱其為「流血地」。腓尼基人曾在此用幼童祭獻火神摩洛,古猶太人贖罪日在此把「替罪羊」趕下山崖祭獻上帝。山谷崖壁有許多羅馬時期的墳墓,耶路撒冷希伯萊大學、奧爾布賴特研究所考古學家在其中一個密封山洞發現的一具男子古屍的DNA檢測顯示,此人生前患麻風病,死於肺結核,這可能是墓穴被密封的原因,也因而使古屍歷經2000年卻保存完好。
發現古墓的考古學家吉布森教授說,這是在耶路撒冷首次發現耶穌時代的裹屍布。它用簡單的雙向十字平紋編織,分為兩塊,分別包裹身體和頭部。古代文獻和同時代的裹屍布都證明了當時的這種織法。此外,它還證實了當時的喪葬習慣,裹屍布分別包裹身體和頭部,萬一墓主蘇醒,能吹動遮布呼救。吉布森教授說,這種情況當時因醫療落後經常發生,古希伯萊文獻多次提到安葬後復活的案例。按當時習俗,死者安葬3天後,家屬要去墓室探查是否確實死亡。這可能就是《聖經》記錄耶穌受難3天後復活故事的源頭。
吉布森強調,「都靈裹屍布」是斜紋單塊麻布,這種斜紋織法在耶穌時代1000年後才有。無論是公元一世紀當地喪葬習慣,還是織物特點,都表明「都靈裹屍布」是中世紀的物品。聖經故事中,耶穌受難後,門徒約瑟買通士兵取回屍體,用干凈細麻布裹後安葬,用磐石封墓。3天後,信徒卻發現耶穌屍體失蹤,只剩下裹屍麻布。
《聖經》中提到,裹屍布保存在耶路撒冷,直到中世紀才引人注目。據說,1096年十字軍東征攻佔耶路撒冷時,把一塊裹屍布帶回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裹屍布後來被聖殿騎士後裔收藏,1578年轉入都靈大教堂,每50年展示一次。
形態吻合
這塊長方形麻布布滿污跡和焦痕,依稀可見男子正面和背面影像,身高1.8米,偏瘦,手臂長,高鼻,蓄長胡,留著當時被禁止的垂肩長發,雙手交叉置腹部,全身有100多處鞭打傷痕,肋骨受傷,手腕處有釘穿傷痕和血跡,前額有刺傷和血跡。輪廓與中世紀法國哥特繪畫極其吻合。
面對種種質疑,都靈大主教同意科學檢測耶穌裹屍布。1986年,英、美、瑞士3家著名碳14實驗室分別測定裹屍布,結論是1260至1380年的可能性為95%,不早於1200年的可能性為100%。1988年10月13日,紅衣主教在都靈大教堂宣布裹屍布為中世紀偽造。
科學化驗
但此後有不少人仍試圖證明其真實性。1999年夏,以色列學者從裹屍布中發現耶路撒冷附近才有的花粉,證明其年代早於8世紀。還有的質疑16世紀的大火、微生物污染影響碳測定結果,實際年頭應該更早。部分科學家發現布上的傷痕和血跡極符合耶穌受難場景,遠遠超出偽造年代水準。用微化學法發現,1986年化驗的裹屍布是一塊補丁,新鑒定認為,其主體部分的時間要早得多。
宗教界反響
盡管天主教不承認「都靈裹屍布」,但人們至今仍然就其真實性爭論不休。輿論認為,即使這塊著名的裹屍布是偽造品,它也依然會受到世人的關注。
誤判原因
首先,碳14 鑒定裹屍布邊角材料是13世紀物品為誤判,其原因是多方面的。2005年,以萊蒙德·羅傑斯(Raymond N. Rogers)為首的美國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9位科學家宣布:碳14鑒定是錯誤的。同時,蘇·本福德(Sue Benford)和約瑟夫·馬里諾(Joseph Marino)也在《都靈裹屍布因修補而造成碳14鑒定偏差之證據》的論文里說,他們與一組紡織專家合作,發現裹屍布送檢樣品剛好截割自1532年香伯利教堂失火後修補過的地方,同時有顯微化學分析佐證上述判斷。化學分析報告說,裹屍布的送檢樣品里檢測出香草醛(C8H8O3)而裹屍布其它部位則未檢測出香草醛。香草醛乃植物(包括亞麻)的木質經熱分解後產生,可以在中世紀的物品內發現,但在年代更遠久些的物品里就難以找到了。例如包裹死海古卷聖經的亞麻布在做該項檢測時就沒有發現香草醛。在裹屍布的主體內同樣也沒有發現香草醛。除此之外,送檢樣品與裹屍布整體還有諸多明顯的差異:在紡織印染里常見的氫氧化鋁,送檢樣品的含量相當高,是裹屍布主體的十幾倍以上,而裹屍布主體幾乎沒有發現氫氧化鋁殘留物。送檢樣品檢查出茜草根染料(茜素和紅紫),而裹屍布主體卻沒有發現;送檢樣品的紫外熒光明顯而裹屍布主體很少;送檢樣品內發現棉纖維線和拼接纖維而裹屍布主體內卻沒有發現;送檢樣品內發現一種用於染色的膠類物質(可能是阿拉伯膠)而裹屍布主體內卻沒有此物質。該論文發表在《英國社會》2000年11月出版的期刊上。根據以上事實,世界著名的放射鑒定公司――Beta 分析公司的資深分析員羅納德·哈特費爾德(Ronald Hatfield) 認為裹屍布極有可能為公元一世紀的物品。
技術分析結果
其次,比利時王國根特紡織技術研究所的古紡織學專家吉爾伯特·瑞斯(Gilbart Raes)博士以及德國漢堡的資深紡織專家弗拉里-倫貝格(Flury-Lemberg)博士對裹屍布紡織原料的分析表明,該片精心紡織的亞麻布是公元一世紀羅馬佔領巴勒斯坦時期以色列地區的織物,極可能是在一種埃及/敘利亞式的織布機上造出來的,經過對比研究證實,它與位於死海邊的馬薩達古堡遺址內發現的亞麻布(已證實為公元一世紀的物品)織法相同。它們的獨特織法均為走之字型、以3絲繞1線的人字斜紋理織成的亞麻布,其絲線比一般人的頭發還細,直徑僅10~30微米。這一獨特織法僅在公元一世紀應用,之後織布機和織法也不斷與時俱進,到了13世紀,那類織布機早已絕跡,那種獨特的織法技術也已經失傳,因而不可能有人能織出這種中東地區公元一世紀才有的亞麻布來。
花粉分析覓蹤跡
再次,花粉分析表明這塊裹屍布曾經到過耶路撒冷、土耳其中西部的安娜托里安(Anatolian)草原、君士坦丁堡(現名伊斯坦布爾)和西歐。瑞士蘇黎世的犯罪學家邁克斯·福雷(Max Frei)博士宣布在耶穌裹屍布上發現了58種不同花粉,其中44種來自耶路撒冷地區,6種來自中東的東部,2種來自土耳其的愛德薩(Edessa)其中一種只生長在君士坦丁堡。馬克·安東納奇(Mark Antonacci)認為花粉和影像本身交織在一起,從內部相互認證對方的身份進而加強了證據。讀者應當知道,有些花粉只在某地某一段時節才有。邁克斯·福雷博士的發現得到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植物學家阿文隆·達寧(Avinoam Danin)和尤里·巴魯克(Uri Baruch)的肯定與印證。裹屍布上最為奇特的是上面有明顯的菊花冠影像。此種耶路撒冷地區特有的菊花是在3月至4月春季時節開放的,不像中國的菊花在8月到10月的秋季開花。這些美麗菊花像暗示後人,裹屍布上的耶穌像是在公元一世紀某年春季里的某一天突然神秘形成的。公元6世紀以來世界著名的耶穌聖像上均有相同的菊花印記。例如:現存於阿拉伯半島的西奈曠野凱瑟琳修道院作於公元550年的耶穌畫像,不但形象與裹屍布一致,且上面的菊花圖案也與裹屍布上面的影像吻合。此外,拜占庭賈斯汀二世公元695年所鑄造的耶穌頭像金幣上的菊花圖案也與裹屍布上面的影像十分雷同。這清楚表明,早在6世紀的人都熟悉耶穌的形象並上面的菊花圖案。據說1356年耶穌的裹屍布經歷數百年隱遁後首次在法國的一個叫利瑞的小村鎮重新展現時,門庭若市,前來瞻仰的人都說仍就能聞到耶穌壽衣散發出的馨香之氣。事隔多年之後的2010年4月10日至5月23日復活節期間,耶穌的裹屍布又在義大利北部城市都靈的施洗約翰大教堂公開展出;從世界各地前來朝拜的人從早到晚絡繹不絕,估計最少也有兩百萬人目睹這位聖人的芳容。觸景生情,即興賦詩一首:「徐徐春風滿園栽,菊花馨香襲人來,萬物之主留秘影,學者精英莫能猜。」
證實古話
第四點,美國猶大州赫庫里斯(Hercules)航天中心科學家約瑟夫·科爾貝克(Joseph Kohlbeck) 博士與恩里科·費米研究所的理查德·列維塞提(Richard Levi-setti)博士共同發現在裹屍布影像的鼻子、膝蓋與腳跟上面沾粘有石灰粉狀的細微「污物」,經過與耶路撒冷聖墓大教堂和各各它山下花園墓附近的石灰華粉末作光譜分析對比研究發現,它們的化學痕跡相同;該化驗結果證明:這塊裹屍布曾經在耶路撒冷耶穌被釘十字架之處逗留並有過物理接觸。奇妙地證實了「雁過留聲,人過留跡」的古話。
法醫分析新進展
第五點,法醫分析也有新進展:1997年法醫病理學家 羅伯特·巴克林(Robert Bucklin)研究壽衣影像後得出結論認為:影像是一個真正的人,曾受過十字架酷刑;他曾經被兩個高矮不同的人一前一後用帶鐵鉤的鞭子抽打,後又被迫用肩扛過重物致使右肩胛骨受挫傷。驗屍官弗雷德里克·朱基比(Frederick Zugibe)經過長達十年的多項研究後,1998年在他的書中說,壽衣影像與真人比例為1:1,是真實的,身體各部位完全符合解剖學骨骼比例、原理。2001年,都靈的法醫學家皮耶爾·白馬·博隆(Pier Baima Bollone)指出,對壽衣上的傷口和血跡的法醫檢查表明,血液里有大量膽紅素,這與影像上的那人受過殘酷鞭笞的情形相符;頭部周圍受銳器刺傷,死之前四肢被釘。法國比較解剖學教授耶維斯·德雷基 (Yves Delage)也認為,屍僵、傷口和血跡流痕等特點均符合解剖學原理。裹屍布上的人體當時正處於死後1-3天的所謂「僵硬期」,因為他沒有顯示出任何的腐朽跡象。屍體通常3天後才開始慢慢腐朽分解。此外,裹屍布上面多處的血跡實為真人血。但令人無法解釋的是,經歷了兩千年的風風雨雨考驗,它至今仍然鮮紅不褪色,皮耶爾·白馬·博隆教授運用免疫化學方法認證那人的血為AB型血;這又進一步肯定他的同行海勒(Heller)和艾德勒(Adler) 早先的相同論證。
千里之外系同源
第六點,1999年以來,Mark Guscin 開始系統調查都靈裹屍布的材料織法、厚度及影像與千里之外、仍珍藏在西班牙奧維耶多教堂內的耶穌頭巾的微妙關系。他最終的結論是:兩塊亞麻布的材料織法相似,均可能是在一種埃及/敘利亞式的織布機上造出來的。此外布的厚度亦接近;不過相比之下都靈裹屍布的品質更為精緻。兩塊布上面的血型完全相同,均為AB型血;而且頭部的血印部位亦相同,證明它們幾乎同時蓋在同一個人身上。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植物學家學阿文隆·達寧(Avinoam Danin)也贊同以上分析,並補充說,奧維耶多教堂的耶穌頭巾上的花粉正巧也與都靈裹屍布上的花粉相同。如是這兩塊耶穌的亞麻布遙相呼應,互為佐證,同指聖經記載有關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真實性、准確性。
距圖像人難為
第七點,裹屍布上的人體正反兩面影像好象是完全按照三維立體攝影術拍攝出來的負面底片一樣。最先發現這一現象的是物理學家約翰·傑克遜(John Jackson) 和艾立克·姜拍(Eric Jumper)與攝影家彼得· 蘇馬克(Peter Schumacher)。他們用美國航天局(NASA)研發的原本用來掃描月球立體地貌圖的VP-8影像分析器對都靈裹屍布作全面掃描,第一次獲得裹屍布人像的三維立體等距圖像,這一發現令研究者們驚訝不已。這是他們得到的唯一此類照片,在此之前和之後不管他們如何努力都未能搜尋出第二張包含三維立體信息的照片。用照相機按常規拍攝的畫作、相片或照片均無可能產生出三維圖形。我們知道在19世紀照相術發明以前,人們根本沒有照相的概念,更不用說按照此方式畫出人像來。13世紀的作偽畫家再聰明也不可能偽造出負面的人像來,因為它完全違反我們人的正常視覺感受:畫光線亮的地方要反為暗,而光線暗的地方反要亮;而且灰度的差異極為敏感,任何人都不可能拿捏得十分准確,稍有失誤整個作品就報廢了。那些硬說這是偽造的人完全是痴人說夢,毫無事實根據。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人想到過以三維立體的繪圖方式畫出一幅裹屍布那樣的影像。現代科技精英們絞盡腦汁運用各種想得出來的方法試圖復制出類似裹屍布上面的圖形但都徒勞無功、完全失敗。此外,上述物理學家約翰·傑克遜和艾立克·姜拍等人還意外發現,人像的眼睛上竟然還蓋有兩枚古希臘錢幣,被認定為羅馬巡撫比拉多(審問耶穌並判他死刑者)在位時的公元29~32年所鑄造。右眼上的硬幣有些希臘字母依稀可辨,為UCAI(提彼留·凱撒)左眼上的硬幣是專為凱撒的妻子朱麗亞在公元29年特別鑄造的所謂朱麗亞紀念硬幣。(註:這種錢幣僅流通於中東地區供羅馬佔領區的猶太人用。)美國杜克大學的古錢幣專家艾侖·萬吉(Alen Whanger)利用偏振影像重疊技術,將上述古希臘錢幣與眼睛上的兩枚錢幣影像對照後驚奇發現:左眼上硬幣的重合率為73%,右眼上硬幣的重合率為74%。
挑戰高科技
第九點,圖像形成原理試解 裹屍布挑戰現代高科技證實他的真容。柯達公司的成像技術專家凱文·莫蘭(Kevin Moran)經過研究嘗試對影像的形成作出自己的詮釋。他說,當我們從微觀結構看壽衣時,我們發現每一線條竟然是由數百個細小的纖維組成的。這些纖維的直徑約10至30微米,比絕大多數人的頭發還細。布本身因為年代遠久有點變色。老化是由於布纖維氧化和脫水等化學變化的結果造成。布上有形象的地方呈稻草黃色,這是由於一些離散纖維長度表現出更為加快的氧化和脫水所致。好象某些纖維的某些部分老化得更快。當有足夠多細微長度的、離散黃色纖維聚在一起時,你就看到了圖像。研究壽衣圖像的科學家通常把變色長度部分稱為像素。看一下用電腦顯示屏放大的圖像,你會看到無數小點。我們知道計算機圖形軟體的程序員是靠編寫程序來控制像素在屏幕上創建圖像的。不過在裹屍布上的像素不是點而是纖維離散長度。那些構成離散圖像的纖維長度從1毫米到小於200微米(0.2毫米)不等。
像素本身為單一黃色調。凱文·莫蘭測定,構成圖像的變黃色像素比壽衣的其餘部分約暗30%。我們之所以在壽衣上看到深淺不同的顏色是由於像素密度差異造成的。這有點類似於雜志或報紙上的黑白色調照片中,任何部位灰色調的深淺程度是靠黑墨點的多少來實現的。另一個例子可以在舊時的蝕版畫書里找到,其影調也是靠刻線條密度來實現。但與它們不同的是,耶穌壽衣的像素色點具有顯微水平的質量與效果,這是令研究者十分吃驚的。凱文·莫蘭如此描述他所看到圖像的像素點:單個圖像像素在15微米直徑的纖維兩端有很清晰的界限。在放大200倍時來看,與色澤自然的非成像纖維區域相比,這些像素顯示出統一的黑色區域。在有圖像像素和無圖像纖維之間有清晰的邊界和急劇的變化,竟然沒有通常預期的因為外光源而產生的漸變過渡區域。
像素不發熒光的事實顯示影像是在微妙的脫水狀態下瞬時間完成的,因而才完全沒有留下任何可供紫外線激活的殘留物。它表明這是一個有限能量在瞬間釋放的量子事件...該布越是接近人體的地方圖像顯得越暗。因此,在這附近有更多、更長的像素。科學家能得出的合理解釋是,那人身體突然釋放出某種未知的足夠強度的輻射,它以粒子的形式閃擊纖維表面,但僅持續了約100皮秒(1皮秒=百億分之一秒),從而使其發生微妙化學變化,形成布上面的影像。詮釋歸詮釋,它只解釋事件發的效果而未能說明其真實原因。有案可查,公元544年在土耳其的古名城艾德薩(Edessa)的門樓上發現最早的耶穌聖像(據推斷這一聖像布就是後來的都靈耶穌裹屍布),當時城內廣為流傳一首原創於一世紀上半葉的「珍珠贊美詩」。詩曰:「霎時間我直面自己,這布成了我的鏡子。我看見自己的全貌,就將他印在上面。原為一的我倆暫且分開,再見面時我們完全一樣。」到目前為止,裹屍布影像的真實成因科學界仍然不了解。
裹屍布系真品
據分析,裹屍布的內證、外證均顯示它是公元一世紀的遺物,並且講述了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殘酷歷史事件,並且給出了時間、地點以及許多細節:古紡織學家通過對比研究它獨特的3絲繞1線的人字斜紋理織法質證裹屍布材料來自中東地區,此外裹屍布上面的石灰華和菊花影像進一步指證它的故事發生在耶路撒冷,並且是在3月到4月之間這段時間。眼睛上的兩枚古希臘錢幣影像也指證事件發生公元一世紀上半葉的巴勒斯坦地區,耶穌身上前後兩面的釘痕血印軌跡與角度差別告訴我們,有兩個行刑者一高一矮用帶鐵鉤的鞭子抽打耶穌。他四肢都有釘痕,肋骨下被刺穿後血水緩慢流淌到布上凝結成的浸跡歷歷在目。以上事實完全符合新約四福音書上的有關描述。在有信仰的人看來,靠人有限的經驗和科學檢測方法,人們恐怕永遠也無法完全明白神如何以他愛子的生命、鮮血為墨彩,奇妙地在裹屍布上面創造了他自己的影子。那約隱約現的影子似乎在向世人昭示:這是我的自畫像,乃天工所成。它為我作見證,這見證也是真的(參見約翰福音8章14節)。《對神誠實》一書的作者約翰·羅賓遜(John Robinson)博士說得好:「對裹屍布的探求可以引導你對基督的追求。」
C. 馬薩達的英文,馬薩達的翻譯,怎麼用英語翻譯馬薩達
Masada
[英] [mɑ自:ˈsɑ:dɑ:][美] [məˈsɑdə, -tsɑˈdɑ]
馬察達(死海東岸的山地要塞);
[地名] [巴勒斯坦·以色列] 梅察達遺址;
D. 馬薩達古堡,為什麼說是以色列最悲壯的一處世界遺產
對以色列有大概了解的朋友會知道,這個國家極其特殊,其國民猶太人歷盡苦難卻一直頑強不屈,雖然遭受長達兩千年失去故土流離失所的磨難,在二戰結束回到祖先的土地上建國後,卻可以在短時期內迅速發展壯大,成為中東第一強國。
各種不同功能的房間應有盡有,雖然地處荒漠,但生活設施、防禦工事、軍械庫、糧草庫等一應俱全,能讓這里固若金湯。
E. 黎巴嫩有什麼歷史遺跡
沿海夏季炎熱潮濕,冬季溫暖。全境按地形可分為沿海平原;沿海平原東回側的黎巴嫩山地;答黎巴嫩山東側的貝卡谷地和東部的安提黎巴嫩山。黎巴嫩山縱貫全境,庫爾內特·薩烏達山海拔3083米,為黎最高峰。河流眾多,向西注入地中海。利塔尼河為全國最長河流。主要旅遊點有腓尼基時代興建的畢卜魯斯城、古羅馬時代興建的巴爾貝克城和十字軍時代興建的賽達城堡。此外,北部的雪山有很多滑雪場,吸引了大量遊客。巴勒貝克神廟是黎巴嫩著名古跡,位於黎巴嫩貝卡谷地外山麓,貝魯特東北80多公里,海拔約1160米。「巴勒貝克」意為「太陽之域」
名勝
馬薩達城堡。馬薩達是猶太人的聖地,聯合國世界遺產之一。位於猶地亞沙漠與死海谷底交界處的一座岩石山頂,北距EnGedi約25公里。其東側懸崖高約450米,從山頂直下死海之濱;西側懸崖高約100米。山頂平整,呈便菱形,南北長約600米,東西寬約300米,周圍城牆長約1400米。通向馬薩達的自然道路都極為險峻,最主要的是東側的「蛇行路」(Snake Path)。
世界遺產
上圖是世界遺產:安賈爾
安賈爾,巴勒貝克,比布魯斯,提爾城
F. 了解遺跡的歷史
亞洲和大洋洲的38個國家以及歸屬未定的耶路撒冷共擁有211項世界遺產(其中1項為跨國遺產),其中文化遺產156項,自然遺產44項,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11項。在這個列表中,c代表文化遺產,n代表自然遺產,nc代表雙重遺產。國家與地區的排列順序參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的世界遺產列表中的排列順序,基本是按照國家或地區英文名稱的打頭字母來排列的(考慮到中文資料的傳統,本列表把中國列在最前面);某個國家或地區的遺產項目則是按照項目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時間順序來排列的(由於官方列表的排列順序時有變化,所以與當前官方列表的排列順序並不一定完全一致)。
說明:
1、關於亞洲國家的界定,採用中國大陸的慣例。其中某些國家,如塞普勒斯和土耳其,有時被認為是歐洲國家。
2、這個列表包括亞洲國家擁有的地理上並不位於亞洲的遺產項目(如土耳其的遺產項目伊斯坦布爾歷史區),而不包括通常不認為是亞洲國家的國家擁有的地理上位於亞洲的遺產項目(如俄羅斯的一些遺產項目)。
3、這個列表也不包括亞洲大洋洲以外國家擁有的位於其亞洲或大洋洲屬地的遺產項目(如位於英國屬地皮特凱恩群島的遺產項目亨德森島)。
目錄
[隱藏]
* 1 中國(31項)
* 2 阿富汗(2項)
* 3 亞美尼亞(3項)
* 4 澳大利亞(16項)
* 5 亞塞拜然(1項)
* 6 巴林(1項)
* 7 孟加拉國(3項)
* 8 柬埔寨(1項)
* 9 塞普勒斯(3項)
* 10 朝鮮(1項)
* 11 喬治亞(3項)
* 12 印度(26項)
* 13 印度尼西亞(7項)
* 14 伊朗(7項)
* 15 伊拉克(2項)
* 16 以色列(5項)
* 17 日本(13項)
* 18 耶路撒冷(1項)
* 19 約旦(3項)
* 20 哈薩克(2項)
* 21 寮國(2項)
* 22 黎巴嫩(5項)
* 23 馬來西亞(2項)
* 24 蒙古(2項)
* 25 尼泊爾(4項)
* 26 紐西蘭(3項)
* 27 阿曼(4項)
* 28 巴基斯坦(6項)
* 29 菲律賓(5項)
* 30 韓國(7項)
* 31 索羅門群島(1項)
* 32 斯里蘭卡(7項)
* 33 敘利亞(4項)
* 34 泰國(5項)
* 35 土耳其(9項)
* 36 土庫曼(2項)
* 37 烏茲別克(4項)
* 38 越南(5項)
* 39 葉門(3項)
[編輯]
中國(31項)
23項文化遺產,4項自然遺產,4項雙重遺產。
* 泰山(nc,1987年)
* 長城(c,1987年)
* 明清皇家宮殿(c,1987年,2004年):北京故宮(1987年)-沈陽故宮(2004年)
* 敦煌莫高窟(c,1987年)
*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c,1987年)
*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c,1987年)
* 黃山(nc,1990年)
*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n,1992年)
* 黃龍風景名勝區(n,1992年)
*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n,1992年)
* 承德避暑山莊和外八廟(c,1994年)
* 曲阜孔廟、孔林、孔府(c,1994年)
* 武當山古建築群(c,1994年)
* 拉薩布達拉宮歷史區(c,1994年,2000年,2001年):布達拉宮(1994年)-大昭寺(2000年)-羅布林卡(2001年)
* 廬山國家公園(c,1996年)
* 峨眉山和樂山大佛(nc,1996年)
* 麗江古城(c,1997年)
* 平遙古城(c,1997年)
* 蘇州古典園林(c,1997年,2000年):網師園、環秀山莊、留園、拙政園(1997年)-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2000年)
* 頤和園(c,1998年)
* 天壇(c,1998年)
* 武夷山(nc,1999年)
* 大足石刻(c,1999年)
* 青城山與都江堰(c,2000年)
*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c,2000年)
* 龍門石窟(c,2000年)
* 明清皇家陵寢(c,2000年,2003年,2004年):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2000年)-明孝陵、明十三陵(2003年)-盛京三陵(2004年)
* 雲岡石窟(c,2001年)
* 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n,2003年)
* 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c,2004年)
* 澳門歷史城區(c,2005年)
[編輯]
阿富汗(2項)
2項文化遺產。
* 賈姆的尖塔和考古遺址(c,2002年)
* 巴米揚山谷的文化景觀和考古遺址(c,2003年)
[編輯]
亞美尼亞(3項)
3項文化遺產。
* 哈格帕特修道院與薩那欣修道院(c,1996年,2000年)
* 埃奇米阿津教堂與茲瓦爾特諾茨考古遺址(c,2000年)
* 格加爾德修道院與上阿扎特山谷(c,2000年)
[編輯]
澳大利亞(16項)
1項文化遺產,11項自然遺產,4項雙重遺產。
* 卡卡杜國家公園(nc,1981年,1987年,1992年)
* 大堡礁(n,1981年)
* 威蘭德拉湖區(nc,1981年)
* 塔斯馬尼亞荒原(nc,1982年,1989年)
* 豪勛爵群島(n,1982年)
* 澳大利亞東部雨林保護區(n,1986年,1994年)
* 烏盧魯—卡塔楚塔國家公園(nc,1987年,1994年)
* 昆士蘭的熱帶雨林(n,1988年)
* 西澳大利亞的沙克灣(n,1991年)
* 弗雷澤島(n,1992年)
* 澳大利亞哺乳動物化石遺址(n,1994年)
* 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n,1997年)
* 麥誇里島(n,1997年)
* 大藍山地區(n,2000年)
* 波奴魯魯國家公園(n,2003年)
* 皇家展覽館和卡爾頓園林(c,2004年)
[編輯]
亞塞拜然(1項)
1項文化遺產。
* 巴庫古城及城內的希爾凡王宮和少女塔(c,2000年)
[編輯]
巴林(1項)
1項文化遺產。
* 巴林貿易港考古遺址(c,2005年)
[編輯]
孟加拉國(3項)
2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
* 巴凱爾哈德的古清真寺之城(c,1985年)
* 巴哈爾布爾的佛教寺院遺跡(c,1985年)
* 孫德爾本斯(n,1997年)
[編輯]
柬埔寨(1項)
1項文化遺產。
* 吳哥古跡(c,1992年)
[編輯]
塞普勒斯(3項)
3項文化遺產。
* 帕福斯(c,1980年)
* 特羅多斯地區的彩繪教堂(c,1985年,2001年)
* 喬伊魯科蒂亞(c,1998年)
[編輯]
朝鮮(1項)
1項文化遺產。
* 高句麗墓葬群(c,2004年)
[編輯]
喬治亞(3項)
3項文化遺產。
* 姆茨赫塔古城(c,1994年)
* 巴格拉特大教堂和格拉特修道院(c,1994年)
* 上斯瓦涅季(c,1996年)
[編輯]
印度(26項)
21項文化遺產,5項自然遺產。
* 阿旃陀石窟(c,1983年)
* 埃洛拉石窟(c,1983年)
* 阿格拉古堡(c,1983年)
* 泰姬陵(c,1983年)
* 戈納勒格的太陽神廟(c,1984年)
* 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跡群(c,1984年)
* 加濟蘭加國家公園(n,1985年)
* 馬納斯野生生物保護區(n,1985年)
* 凱奧拉德奧國家公園(n,1985年)
* 果阿的教堂和修道院(c,1986年)
* 克久拉霍古跡群(c,1986年)
* 亨比古跡群(c,1986年)
* 法塔赫布爾西格里(c,1986年)
* 帕塔達卡爾古跡群(c,1987年)
* 埃勒凡塔石窟(c,1987年)
* 朱羅王朝現存的神廟(c,1987年,2004年):坦賈武爾的布里哈迪斯瓦拉神廟(1987年)-康凱康達秋里斯瓦拉姆神廟、達拉蘇拉姆的艾拉瓦德斯瓦拉神廟(2004年)
* 孫德爾本斯國家公園(n,1987年)
* 楠達德維山國家公園和花谷國家公園(n,1988年,2005年):楠達德維山國家公園(1988年)-花谷國家公園(2005年)
* 桑吉的佛教古跡(c,1989年)
* 德里的胡馬雍陵(c,1993年)
* 德里的顧特卜塔及其周圍建築(c,1993年)
* 印度的山地鐵路(c,1999年,2005年):大吉嶺喜馬拉雅鐵路(1999年)-尼爾吉里山鐵路(2005年)
* 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c,2002年)
* 比莫貝卡特岩洞(c,2003年)
* 尚龐—巴瓦加德考古公園(c,2004年)
* 賈特拉帕蒂·希瓦吉終點站(c,2004年)
[編輯]
印度尼西亞(7項)
3項文化遺產,4項自然遺產。
* 婆羅浮屠寺廟群(c,1991年)
* 烏戎庫隆國家公園(n,1991年)
* 科莫多國家公園(n,1991年)
* 巴蘭班南寺廟群(c,1991年)
* 桑吉蘭早期人類遺址(c,1996年)
* 洛倫茨國家公園(n,1999年)
* 蘇門答臘熱帶雨林(n,2004年)
[編輯]
伊朗(7項)
7項文化遺產。
* 喬加贊比爾(c,1979年)
* 波斯波利斯(c,1979年)
* 伊斯法罕的伊瑪目廣場(c,1979年)
* 塔赫特蘇萊曼(c,2003年)
* 帕薩爾加德(c,2004年)
* 巴姆古城和文化景觀(c,2004年)
* 蘇丹尼耶(c,2005年)
[編輯]
伊拉克(2項)
2項文化遺產。
* 哈特拉(c,1985年)
* 亞述古城(c,2003年)
[編輯]
以色列(5項)
5項文化遺產。
* 馬薩達(c,2001年)
* 阿卡古城(c,2001年)
* 特拉維夫白城(c,2003年)
* 米吉多、夏瑣和貝爾謝巴的聖經古跡(c,2005年)
* 香料之路—內蓋夫沙漠中的城市(c,2005年)
[編輯]
日本(13項)
10項文化遺產,3項自然遺產。
* 法隆寺地區的佛教建築(c,1993年)
* 姬路城(c,1993年)
* 屋久島(n,1993年)
* 白神山地(n,1993年)
* 古京都的歷史遺跡(京都、宇治和大津)(c,1994年)
* 白川鄉和五個山的歷史村落(c,1995年)
* 廣島和平紀念碑(原子彈爆炸圓頂屋)(c,1996年)
* 嚴島神社(c,1996年)
* 古奈良的歷史遺跡(c,1998年)
* 日光的神社與寺廟(c,1999年)
* 琉球王國的王城遺址及相關遺跡(c,2000年)
* 紀伊山地的聖地和朝聖路線(c,2004年)
* 知床半島(n,2005年)
[編輯]
耶路撒冷(1項)
1項文化遺產。
* 耶路撒冷古城及其城牆(c,1981年)
註:(由約旦申報)
[編輯]
約旦(3項)
3項文化遺產。
* 佩特拉(c,1985年)
* 庫塞爾阿姆拉(c,1985年)
* 烏姆賴薩斯(c,2004年)
[編輯]
哈薩克(2項)
2項文化遺產。
* 霍賈·艾哈邁德·亞薩維的陵墓(c,2003年)
* 泰姆格里考古景觀的岩刻(c,2004年)
[編輯]
寮國(2項)
2項文化遺產。
* 琅勃拉邦古城(c,1995年)
* 占巴塞文化景觀區(c,2001年)
[編輯]
黎巴嫩(5項)
5項文化遺產。
* 安傑爾(c,1984年)
* 巴勒貝克(c,1984年)
* 比布魯斯(c,1984年)
* 提爾(c,1984年)
* 聖谷和神杉林(c,1998年)
[編輯]
馬來西亞(2項)
2項自然遺產。
* 基納巴盧公園(n,2000年)
* 穆魯山國家公園(n,2000年)
[編輯]
蒙古(2項)
1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其中1項與俄羅斯共有)
* 烏布蘇盆地(n,2003年)(與俄羅斯共有)
* 鄂爾渾峽谷文化景觀(c,2004年)
[編輯]
尼泊爾(4項)
2項文化遺產,2項自然遺產。
* 薩加瑪塔國家公園(n,1979年)
* 加德滿都谷地(c,1979年)
* 皇家奇特旺國家公園(n,1984年)
* 佛祖誕生地藍毗尼(c,1997年)
[編輯]
紐西蘭(3項)
2項自然遺產,1項雙重遺產。
* 湯加里羅國家公園(nc,1990年,1993年)
* 紐西蘭西南部的蒂瓦希普納穆(n,1990年)
* 紐西蘭的次南極群島(n,1998年)
[編輯]
阿曼(4項)
3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
* 拜赫萊要塞(c,1987年)
* 巴特、胡特姆和艾因的考古遺址(c,1988年)
* 阿拉伯大羚羊保護區(n,1994年)
* 乳香之路(c,2000年)
[編輯]
巴基斯坦(6項)
6項文化遺產。
* 摩亨佐達羅的考古遺跡(c,1980年)
* 塔克西拉(c,1980年)
* 塔赫特巴希的佛教遺跡和鄰近的薩爾巴赫洛古城遺址(c,1980年)
* 特達的歷史遺跡(c,1981年)
* 拉合爾的古堡和夏利馬爾花園(c,1981年)
* 羅赫達斯古堡(c,1997年)
[編輯]
菲律賓(5項)
3項文化遺產,2項自然遺產。
* 圖巴塔哈群礁海洋公園(n,1993年)
* 菲律賓的巴洛克教堂(c,1993年)
* 菲律賓科迪勒拉山的水稻梯田(c,1995年)
* 維甘古城(c,1999年)
* 普林塞薩港地下河國家公園(n,1999年)
[編輯]
韓國(7項)
7項文化遺產。
* 石窟庵與佛國寺(c,1995年)
* 海印寺及八萬大藏經藏經處(c,1995年)
* 宗廟(c,1995年)
* 昌德宮建築群(c,1997年)
* 水原華城(c,1997年)
* 慶州歷史區(c,2000年)
* 高敞、和順和江華的古墓遺址(c,2000年)
[編輯]
索羅門群島(1項)
1項自然遺產。
* 東倫內爾島(n,1998年)
[編輯]
斯里蘭卡(7項)
6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
* 阿努拉德普勒聖城(c,1982年)
* 波隆納魯沃古城(c,1982年)
* 錫吉里耶古城(c,1982年)
* 辛哈拉賈森林保護區(n,1988年)
* 康提聖城(c,1988年)
* 加勒古城及其城堡(c,1988年)
* 丹布勒金寺(c,1991年)
[編輯]
敘利亞(4項)
4項文化遺產。
* 大馬士革古城(c,1979年)
* 布斯拉古城(c,1980年)
* 巴爾米拉遺址(c,1980年)
* 阿勒頗古城(c,1986年)
[編輯]
泰國(5項)
3項文化遺產,2項自然遺產。
* 素可泰古城和鄰近古城鎮(c,1991年)
* 大城古城和鄰近古城鎮(c,1991年)
* 通艾—會卡肯野生生物保護區(n,1991年)
* 班清考古遺址(c,1992年)
* 棟巴耶延山—考愛山森林保護區(n,2005年)
[編輯]
土耳其(9項)
7項文化遺產,2項雙重遺產。
* 伊斯坦布爾歷史區(c,1985年)
* 格雷梅國家公園和卡帕多西亞石窟遺址(nc,1985年)
* 迪夫里伊的大清真寺和醫院(c,1985年)
* 哈圖沙什(c,1986年)
* 內姆魯特達格(c,1987年)
* 桑索斯—萊頓(c,1988年)
* 赫拉波利斯—帕穆克卡萊(nc,1988年)
* 薩夫蘭博盧城(c,1994年)
* 特洛伊考古遺址(c,1998年)
[編輯]
土庫曼(2項)
2項文化遺產。
* 梅爾夫國家歷史文化公園(c,1999年)
* 庫尼亞—烏爾根奇(c,2005年)
[編輯]
烏茲別克(4項)
4項文化遺產。
* 伊錢卡拉(c,1990年)
* 布哈拉歷史中心(c,1993年)
* 沙赫里薩布茲歷史中心(c,2000年)
* 撒馬爾罕—文化交匯之地(c,2001年)
[編輯]
越南(5項)
3項文化遺產,2項自然遺產。
* 順化歷史建築群(c,1993年)
* 下龍灣(n,1994年,2000年)
* 會安古城(c,1999年)
* 美山聖地(c,1999年)
* 豐芽—格邦國家公園(n,2003年)
[編輯]
葉門(3項)
3項文化遺產。
* 希巴姆古城(c,1982年)
* 薩那古城(c,1986年)
* 宰比德古城(c,1993年)
*
[編輯]
阿爾巴尼亞(2項)
2項文化遺產。
* 布特林特(c,1992年,1999年)
* 吉諾卡斯特古城(c,2005年)
[編輯]
安道爾(1項)
1項文化遺產。
* 馬德留—佩拉菲塔—克拉羅爾谷(c,2004年)
[編輯]
奧地利(8項)
8項文化遺產。(其中1項與匈牙利共有)
* 薩爾茨堡城歷史中心(c,1996年)
* 申布倫宮殿和花園(c,1996年)
* 薩爾茨卡默古特的哈爾施塔特—達赫施泰因文化景觀(c,1997年)
* 塞默靈鐵路(c,1998年)
* 格拉茨城歷史中心(c,1999年)
* 瓦豪文化景觀(c,2000年)
* 維也納歷史中心(c,2001年)
* 費爾特湖/新錫德爾湖文化景觀(c,2001年)(與匈牙利共有)
[編輯]
白俄羅斯(4項)
3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其中1項與波蘭共有,1項與愛沙尼亞、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摩爾多瓦、俄羅斯、瑞典、烏克蘭共有)
* 別洛韋日自然保護區/比亞沃韋扎森林(n,1979年,1992年):波蘭的比亞沃韋扎森林(1979年)-白俄羅斯的別洛韋日自然保護區(1992年)(與波蘭共有)
* 米爾城堡建築群(c,2000年)
* 斯特魯維地質測量地點(c,2005年)(與愛沙尼亞、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摩爾多瓦、俄羅斯、瑞典、烏克蘭共有)
* 涅斯維日的拉濟維烏家族城堡建築群(c,2005年)
[編輯]
比利時(9項)
9項文化遺產。(其中1項與法國共有)
* 佛蘭德地區的貝居安女修會建築(c,1998年)
* 拉盧維耶爾和勒勒的中央運河上的四座水力升降機及其周邊設施(埃諾)(c,1998年)
* 布魯塞爾大廣場(c,1998年)
* 比利時和法國的鍾樓(c,1999年,2005年):比利時佛蘭德地區和瓦隆地區的鍾樓(共30處)(1999年)-法國北部的鍾樓(共23處)、比利時讓布盧的鍾樓(2005年)(與法國共有)
* 建築師維克多·奧爾塔設計的主要城市建築(布魯塞爾)(c,2000年)
* 斯皮耶納的新石器時代燧石礦(蒙斯)(c,2000年)
* 圖爾奈的聖母大教堂(c,2000年)
* 布魯日歷史中心(c,2000年)
* 普朗坦—莫雷圖斯印刷博物館(c,2005年)
[編輯]
波黑(1項)
1項文化遺產。
* 莫斯塔爾古城的古橋地區(c,2005年)
[編輯]
保加利亞(9項)
7項文化遺產,2項自然遺產。
* 博亞納教堂(c,1979年)
* 馬達拉騎士浮雕(c,1979年)
* 卡贊勒克的色雷斯古墓(c,1979年)
* 伊萬諾沃的岩洞教堂(c,1979年)
* 里拉修道院(c,1983年)
* 內塞伯爾古城(c,1983年)
* 斯雷伯爾納自然保護區(n,1983年)
* 皮林國家公園(n,1983年)
* 斯韋什塔里的色雷斯古墓(c,1985年)
[編輯]
克羅埃西亞(6項)
5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
* 杜布羅夫尼克古城(c,1979年,1994年)
* 斯普利特古建築群和戴克里先宮(c,1979年)
* 普利特維采湖群國家公園(n,1979年,2000年)
* 波雷奇歷史中心的尤弗拉西安教堂宗教建築群(c,1997年)
* 特羅吉爾古城(c,1997年)
* 希貝尼克的聖詹姆斯大教堂(c,2000年)
[編輯]
捷克(12項)
12項文化遺產。
* 布拉格歷史中心(c,1992年)
* 捷克克魯姆洛夫歷史中心(c,1992年)
* 泰爾奇歷史中心(c,1992年)
* 澤萊納霍拉的內波穆克聖約翰朝聖教堂(c,1994年)
* 庫特納霍拉:歷史城區及聖巴巴拉教堂和塞德萊茨的聖母大教堂(c,1995年)
* 萊德尼采—瓦爾季采文化景觀(c,1996年)
* 克羅梅日什的花園和城堡(c,1998年)
* 霍拉索維采歷史村落保護區(c,1998年)
* 利托米什爾城堡(c,1999年)
* 奧洛莫烏茨的三位一體聖柱(c,2000年)
* 布爾諾的圖根哈特別墅(c,2001年)
* 特熱比奇的猶太社區和聖普羅科皮烏斯大教堂(c,2003年)
[編輯]
丹麥(4項)
3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
* 耶靈墓地、古北歐石刻和教堂(c,1994年)
* 羅斯基勒大教堂(c,1995年)
* 克倫堡宮(c,2000年)
* 伊盧利薩特冰灣(n,2004年)(位於屬地格陵蘭)
[編輯]
愛沙尼亞(2項)
2項文化遺產。(其中1項與白俄羅斯、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摩爾多瓦、俄羅斯、瑞典、烏克蘭共有)
* 塔林古城歷史中心(c,1997年)
* 斯特魯維地質測量地點(c,2005年)(與白俄羅斯、芬蘭、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摩爾多瓦、俄羅斯、瑞典、烏克蘭共有)
[編輯]
芬蘭(6項)
6項文化遺產。(其中1項與白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摩爾多瓦、俄羅斯、瑞典、烏克蘭共有)
* 勞馬古城(c,1991年)
* 芬蘭堡(c,1991年)
* 佩泰耶韋西古教堂(c,1994年)
* 韋爾拉磨木紙板廠(c,1996年)
* 薩馬拉赫登邁基的青銅時代墓地(c,1999年)
* 斯特魯維地質測量地點(c,2005年)(與白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挪威、摩爾多瓦、俄羅斯、瑞典、烏克蘭共有)
[編輯]
法國(30項)
28項文化遺產,1項自然遺產,1項雙重遺產。(其中1項與西班牙共有,1項與比利時共有)
* 聖米歇爾山及其海灣(c,1979年)
* 沙特爾大教堂(c,1979年)
* 凡爾賽的宮殿和園林(c,1979年)
* 韋茲萊的教堂和山丘(c,1979年)
* 韋澤爾峽谷的岩洞群(c,1979年)
* 楓丹白露的宮殿和園林(c,1981年)
* 亞眠大教堂(c,1981年)
* 奧朗日的古羅馬劇院和凱旋門
G. 馬薩達的遺址和國家公園有什麼區別
華沙起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波蘭地下軍反抗德國佔領軍的戰役。這場戰役是在1944年8月日開始的。波蘭地下軍的目的是想在蘇聯紅軍到達華沙前解放德國的佔領,以避免受到蘇聯的控制。50,000波蘭地下軍採用了游擊戰對抗25,000德軍,整個起義持續了63日,直到1944年10月2日,波蘭軍隊方才向德軍投降。在波蘭方面有大約18,000名軍人和超過250,000名平民死亡,另有大約25,000人受傷。德軍方面有大約17,000人死亡和9,000人受傷。
雖然華沙起義和華沙猶太人居住區起義經常被人混淆,但是這兩個事件是沒有關系的。華沙猶太人居住區起義是在1943年4月19日爆發,比華沙起義早一年。而且,這兩個事件的目的也是不同的。華沙的猶太人的目的是寧願死在華沙,而不去集中營,所以他們在還有能力時抵抗納粹德國。一般西方國家認為,在整個華沙起義,波蘭地下軍沒有得到盟軍的任何援助。雖然蘇聯紅軍早在1944年7月29日就已經達到維斯瓦河的東岸,但他們沒有向波蘭地下軍提供任何幫助。因為斯大林是反波蘭流亡政府的。
波蘭地下軍投降後,希特勒命令德軍將華沙夷為平地。結果85%的地方都被毀壞。直到1945年1月17日蘇軍才進入華沙。
H. 世界文化遺產的中國遺產
中國《世界遺產名錄》
截至2015年7月,中國已有48項世界文化、景觀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0項、世界文化景觀遺產4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0項,世界遺產名錄國家排名第二位,僅次於擁有51項世界遺產的義大利。 科斯科古城1983夏文考古遺址1985昌昌城考古地區1986利馬歷史中心1988-1991納斯卡和朱馬納草原的線條圖1994阿雷基帕城歷史中心2000柬埔寨 吳哥窟1992柏威夏寺2008
孟加拉 巴凱爾哈特清真寺歷史名城1985帕哈爾普爾毗訶羅遺址1985
寮國 琅勃拉邦古城1995占巴塞文化風景區 2001
越南
班清阿考古遺址1992順化歷史建築群1993聖子修道院1999會安古鎮1999
阿富汗 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和考古遺址2002巴米揚谷文化景觀和考古遺址2003
澳大利亞 皇家展覽館卡爾頓園林2004
朝鮮 高句麗古墓群2004待續
泰國
素可泰歷史城鎮及相關歷史城鎮 1991阿育他亞(大城)歷史城及相關城鎮 1991班清阿考古遺址1992待續
烏茲別克 伊特察思·卡拉1990布哈拉歷史中心1993沙赫利蘇伯茲歷史中心2000處在文化十字路撒馬爾罕城2001 霍賈·艾哈邁德·亞薩維陵墓2003泰姆格里考古景觀岩刻2004菲律賓 菲律賓巴洛克教堂1993菲律賓科迪勒拉水稻梯田1995維甘歷史古城1999待續蒙古 鄂爾渾峽谷文化景觀2004待續尼泊爾 加德滿都谷地1979佛祖誕生地蘭毗尼1997土庫曼 古梅爾夫國家歷史文化公園1999待續阿根廷 聖伊格納西奧米尼聖安娜羅雷托聖母瑪利亞艾爾馬約爾村遺跡智利 拉帕努伊國家公園1995奇洛埃教堂2000瓦爾帕萊索港口城市歷史區2003待續哥倫比亞 卡塔赫納港口、要塞和古跡群1984蒙波斯的聖克魯斯歷史中心1995鐵拉登特羅國家考古公園1995聖奧古斯丁考古公園1995宏都拉斯 科潘瑪雅遺址1980待續瓜地馬拉 安提瓜瓜地馬拉1979基里瓜考古公園瑪雅文化遺址1981待續海地 國家歷史公園:城堡、聖蘇西宮、拉米爾斯堡壘 1982待續尼加拉瓜 萊昂·別霍遺址2000待續巴拿馬 巴拿馬加勒比海岸的防禦工事:波托韋洛-聖洛倫索 1980巴拿馬城考古遺址及巴拿馬歷史名區1997, 2003聖基特和尼維斯島硫磺石山要塞國家公園1999巴拉圭 塔瓦蘭格的耶穌和巴拉那的桑蒂西莫-特立尼達耶穌會傳教區 1993待續蘇利南 帕拉馬里博的古內城2002待續多明尼加 聖多明各殖民城市1990待續
厄瓜多 基多舊城1978昆卡的洛斯·里奧斯的聖安娜歷史中心1999
薩爾瓦多 霍亞-德賽倫考古遺址1993待續 薩爾茨堡市歷史中心 1996
申布倫宮殿和花園1996
薩爾茨卡莫古特的哈爾施塔特達赫施泰因文化景觀 1997
塞默靈鐵路1998
格拉茨城歷史中心1999
瓦豪文化景觀2000
維也納歷史中心2001 布魯塞爾大廣場1998
佛蘭德的比津社區1998
拉盧維耶爾和勒羅爾克斯中央運河上的四座船舶吊車1998
佛蘭德和瓦勒尼亞地區的鍾樓1999
斯皮耶納新石器時代的燧石礦2000
布魯日歷史中心2000
圖爾奈聖母大教堂2000
建築師維克多·奧爾塔設計的主要城內建築(布魯塞爾)2000 博雅納教堂1979
馬達臘騎士崖雕群 1979
卡贊利克色雷斯古墓1979
伊凡諾沃岩洞教堂1979
內塞巴爾古城 1983
里拉修道院1983
斯韋什塔里的色雷斯人墓 1985 杜布羅夫尼克古城1979-1994
斯普利特古建築群及戴克里先宮殿 1979
波雷奇歷史中心的尤弗拉西蘇斯大教堂建築群1997
歷史名城特羅吉爾 1997
西貝尼克的聖詹姆斯大教堂2000 布拉格歷史中心1992
克魯姆洛夫歷史中心 1992
泰爾奇歷史中心 1992
澤萊納山的內波穆克聖約翰朝聖教堂1994
庫特納霍拉歷史名城中心的聖巴拉巴教堂及塞德萊茨的聖母瑪利亞大教堂 1995
萊德尼采瓦爾季採的文化景觀 1996
霍拉索維采古村保護區 1998
克羅麥里茲花園和城堡1998
利托米什爾城堡1999
奧洛穆茨三位一體聖柱2000
布爾諾的圖根哈特別墅2001
特熱比奇猶太社區及聖普羅科皮烏斯大教堂 2003 勞馬古城Old Rauma 1991
蘇奧曼斯納城堡1991
佩泰耶韋西老教堂1994
韋爾拉磨木紙板廠1996
塞姆奧拉德恩麥基青銅時代葬地1999 聖米歇爾山及其海灣1979
沙特爾大教堂1979
凡爾賽宮及其園林1979
韋茲萊教堂和山丘1979
韋澤爾峽谷洞穴群1979
楓丹白露宮及庭院1981
亞眠大教堂1981
奧朗日古羅馬劇院和凱旋門1981
阿爾勒城的古羅馬建築 1981
豐特萊的西斯特爾教團修道院 1981
阿爾克-塞南皇家鹽場 1982
南錫的斯坦尼斯拉斯廣場、卡里埃勒廣場和阿萊昂斯廣場 1983
聖塞文-梭爾-加爾坦佩教堂1983 亞琛大教堂1978
斯佩耶爾大教堂1981
維爾茨堡宮、宮廷花園和廣場1981
維斯教堂1983
布呂爾的奧古斯塔斯堡古堡和法爾肯拉斯特古堡1984
希爾德斯海姆的聖瑪麗大教堂和聖米迦爾教堂1985
特里爾的古羅馬建築和教堂1986
呂貝克的漢西梯克城1987
波茲坦與柏林的宮殿與庭園 1990 1992 1999
洛爾施修道院1991
賴邁爾斯堡礦和戈斯拉爾歷史名城1992
班貝格城1993
莫爾布龍修道院1993
奎德林堡神學院,城堡和古城1994
弗爾克林根鐵工廠1994
魏瑪和德紹的包豪斯建築及其遺址1996
科隆大教堂1996
埃斯萊本和維騰貝格的路德紀念館建築群1996
古典魏瑪1998
柏林博物館島1999
瓦特堡城堡1999
德紹-沃爾利茨園林王國2000
賴謝瑙修道院之島2000
埃森的礦業同盟工業區景觀2001
施特拉爾松德與維斯馬歷史中心 2002
中上游萊茵河流域2002
德國不來梅市場的市政廳和羅蘭城 2004
德國(和波蘭交界的)穆斯考爾公園2004 巴賽的阿波羅·伊壁鳩魯神廟1986
德爾斐考古遺址1987
雅典衛城1987
塞薩洛尼基古建築1988
埃皮達魯斯考古遺址1988
羅得中世紀古城1988
米斯特拉斯 1989
奧林匹亞考古遺址1989
提洛島1990
達夫尼修道院、俄西俄斯羅卡斯修道院和希俄斯新修道院 1990
薩莫斯島的畢達哥利翁及赫拉神殿 1992
韋爾吉納的考古遺址1996
邁錫尼和提那雅恩斯的考古遺址1999
帕特莫斯島的天啟洞穴和聖約翰修道院1999 梵爾卡莫尼卡谷地岩畫 1979
聖瑪麗亞感恩教堂和多明各會修道院 1980
佛羅倫薩歷史中心 1982
威尼斯及瀉湖1987
比薩大教堂廣場1987
聖吉米尼亞諾歷史中心 1990
馬泰拉的石窟民居1993
維琴查城和威尼托的帕拉迪恩別墅 1994-1996
錫耶納歷史中心1995
那不勒斯歷史中心1995
阿達的克里斯匹1995
文藝復興城市費拉拉城及波河三角洲1995-1999
蒙特堡1996
阿爾貝羅貝洛的圓頂石屋1996
拉文納早期基督教名勝1996
皮恩扎歷史中心1996
卡塞塔的18世紀皇宮1997
薩沃王宮1997
帕多瓦植物園1997
摩德納的大教堂、市民塔、和大廣場1997
龐培、赫庫蘭尼姆和托雷安農齊亞塔考古區 1997
卡薩爾的羅馬別墅 1997
巴魯米尼的努拉格1997
韋內雷港、五村鎮以及沿海群島1997
阿馬爾菲海岸景觀1997
阿克里真托考古區 1997
阿奎拉古跡區及長方形主教教 1998
奇倫托和迪亞諾河谷國家公園和帕埃斯圖姆和韋利亞考古遺址 1998
烏爾比諾歷史中心 1998
提沃利的阿德利阿納村莊 1999
阿西西古鎮的方濟各會修道院與大教堂 2000
維羅納城2000
蒂沃利城的伊斯特別墅2001
晚期的巴洛克城鎮瓦拉迪那托2002
皮埃蒙特及倫巴第聖山2003
塞爾維托里和塔爾奎尼亞的伊特魯立亞人公墓 2004
瓦爾·迪奧西亞公園文化景觀 2004
義大利與羅馬教廷
羅馬歷史中心1990 克拉科夫歷史中心1978
維耶利奇卡鹽礦1978
奧斯維辛集中營 1979
華沙歷史中心1980
扎莫希奇古城1992
中世紀古鎮托倫 1997
馬爾堡的條頓騎士團城堡 1997
卡瓦利澤布日多夫斯津:自成一家的建築景觀朝聖園1999
扎沃爾和思維得尼加的和平教堂2001
南部小波蘭木質教堂 2003 亞速爾群島英雄港中心區1983
哲羅姆派修道院和里斯本貝萊姆塔1983
巴塔利亞修道院1983
托馬爾的克賴斯特女修道院1983
埃武拉歷史中心1986
阿爾科巴薩修道院1989
辛特拉文化景觀1995
波爾圖歷史中心1996
科阿峽谷史前岩石藝術遺址1998
葡萄酒產區上杜羅2001
吉馬良斯歷史中心2001
皮庫島葡萄園文化景觀2004 特蘭西瓦尼亞村落及其設防的教堂 1993-1999
霍雷祖修道院 1993
摩爾達維亞教堂 1993
錫吉什瓦拉歷史中心1999
奧拉斯迪山的達亞恩城堡 1999
馬拉暮萊斯的木結構教堂 1999 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及其相關的古跡群 1990
基日島的的木結構教堂 1990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和紅場1990
諾夫哥羅德及其周圍的歷史古跡1992
索洛維茨基群島的歷史建築群1992
弗拉基米爾和蘇茲達爾歷史遺跡1992
謝爾吉聖三一大修道院1993
科羅緬斯克的耶穌升天教堂1994
喀山克里姆林宮2000
費拉邦多夫修道院遺址群2000
德爾本特城堡、古城及要塞2003
新聖女修道院2004 科爾多瓦歷史中心1984-1994
格拉納達的艾勒漢卜拉、赫內拉利費和阿爾巴濟1984-1994
布爾戈斯大教堂 1984
馬德里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和遺址1984
巴塞羅納的蓋勒公園、宮殿和米拉宅邸1984
阿爾塔米拉洞窟1985
塞哥維亞古城及其輸水道1985
奧維耶多古建築和阿斯圖里亞斯王國 1985-1998
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古城1985
阿維拉古城及城外教堂1985
阿拉貢的穆德哈爾式建築1986-2001
歷史名城托萊多1986
卡塞雷斯古城1986
塞維利亞的大教堂、城堡和西印度群島檔案館1987
薩拉曼卡古城 1988
波夫萊特修道院1991
梅里達考古群 1993
瓜達盧佩的聖瑪利皇家修道院 1993
岡斯特拉的聖地亞哥之路1993
城牆圍繞的歷史名城昆卡 1996
瓦倫西亞絲綢交易廳 1996
拉斯梅德拉斯1997
巴塞羅納的帛琉音樂廳及聖保羅醫院 1997
聖米延尤索和素索修道院1997
伊比利亞半島地中海盆地的石壁畫藝術1998
埃納雷斯堡大學城及歷史區1998
拉古納的聖克斯托瓦爾1999
阿塔皮爾卡考古遺址2000
博伊谷地的羅馬式教堂建築2000
博伊谷地的羅馬式教堂建築2000
塔拉科考古遺址2000
埃爾切的帕梅拉爾2000
盧戈的羅馬城牆2000
阿蘭胡埃斯文化景觀2001
烏韋達和巴埃薩城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群2003 丹麥
耶靈墓地、古北歐石刻和教堂1994
羅斯基勒大教堂1995
科隆博格城堡2000
愛沙尼亞
塔林歷史中心1997
梵蒂岡
梵蒂岡城1984
冰島
平位利爾國家公園2004
愛爾蘭
博因遺跡群 1993
斯凱利格·邁克爾島1996
以色列
馬薩達 2001
阿克古城2001
特拉維夫白城 2003
拉脫維亞
里加歷史中心 1997
立陶宛
維爾紐斯歷史中心1994
柯納維考古遺址2004
馬里
傑內古城1988
廷巴克圖1988
阿斯基亞王陵2004
莫三比克
莫三比克島1991
奈及利亞
宿庫盧文化景觀 1999
塞內加爾
戈雷島 1978
聖路易斯島2000
斯洛伐克
伏爾考林耐克 1993
班斯卡-什佳夫尼察1993
斯皮什和相關文化遺跡1993
巴爾代約夫鎮保護區2000
黑山
科托爾自然保護區和文化歷史區1979
索波查尼修道院1979
杜米托爾國家公園1980
塞爾維亞
斯圖德尼察修道院1986
代查尼修道院2004
瑞士
聖加爾修道院1983
米茲泰爾的木篤會聖約翰女修道院1983
伯爾尼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