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治游記
1. 影片解讀《羅生門》考試題,拜託幫幫忙!!
《羅生門》本身是一個來自佛教禪經裡面的故事。講的是在一個戰爭年代,一個農民破產了,只好拿起刀來,決心作強盜。但是他力弱膽小,並且總是有些有愧於心。一天,他到一個剛剛發生了一場大戰役的城牆上去,那裡到處都是死屍,他想找到一些財物。結果他竟然發現有一個老婦人衣衫斕縷正在從一個年輕女子的死屍頭上拔頭發。他沖上去說你這個沒人性的,竟然對死屍也不放過。老太婆說她只是想用這些頭發做個頭套賣錢謀生罷了。「而且,你以為她生前是個善人嗎?她可是把蛇曬幹了當成鱔魚來賣。」「我這么做完全是為了生存啊!」。於是,強盜大悟了,既然是為了生存,還有什麼不可以的?於是,他就搶了老太婆的衣服走了。
在國際影壇上產生重大影響的第一部日本影片
標志著日本的電影藝術進入一個新紀元
===============================================
《羅生門》(芥川龍之芥)原來的出典是在平安朝的故事集《今昔物語》里。
《今昔物語》 日本平安朝末期的民間傳說故事集,以前稱《宇治大納言物語》,相傳編者為源隆國,共三十一卷。包括故事一千餘則,分為「佛法、世俗、惡行、雜事」等部,以富於教訓意味的佛教評話為多。
===========================================
本人的解釋:
1、在芥川龍之芥的原著小說里,羅生門作為一個標志性建築,代表「人間地獄」。原來的京都(KYOTO)裡面有這么一道真正的門,據說是魔鬼消失之門。毀於戰亂。
2、http://www.cnbuddhism.com/cidian/Print.asp?ArticleID=44916
上面有今昔物語的詳細介紹。
3、今昔物語應該是一本「佛教說話集」,佛教確實起源於印度,再經由中國傳到日本,但是這個和「今昔物語」裡面羅生門的典故應該沒有矛盾,因為「羅生門」這個詞語,可以起源於日本,再作為佛教用詞流傳到亞洲各國。這也可以看做文化的一種生存發展方式。中國也有很多並非起源於印度的佛教典故啊。我又想了一下,也有可能,是傳說誤把今昔物語訛為佛經,其實它只是個佛教(或者鬼神,因為裡面日本篇里也有提到陰陽師這樣的人物)故事集錦。
4、至於「羅生門」的典故是否是教人作惡,我想可以從兩個方面去思考。一是,在民不聊生的社會形勢下,對於「惡」的不同解釋;二是,這只是一個關於「名詞」的解釋,而不是佛教奧義。
===============================================
「羅生門」本來在日文漢字寫成「羅城門」,最原始意義是指設在「羅城(即城的外郭)」的門,即「京城門」之意。據《續日本紀》在天平十九年六月己未「於羅城門雩(在羅城間行祈雨式)」。又,《令義解》〈官衛.開閉門〉條謂:「京城門者,謂「羅城門」也。曉鼓聲動則開;夜鼓聲絕則閉」。主要是指公元七世紀中後葉日本皇都所在平城京及平安京的都城的正門而言。如附圖一所見,「羅生門」與皇宮正門的「朱雀門」遙遙相對,貫通兩門間的,即是整個京城縱軸幹道的朱雀大路。由於出此大門,即是荒郊野外。在公元九世紀日本皇家衰敗,內戰頻仍的歲月里,羅城門失於理修,頹敗之後,立刻顯得荒涼陰森。許多無名死屍,也被拖到城樓丟棄。年積月久,在人們心中產生了陰森恐怖、鬼魅聚居的印象。因此,《平家物語》記載許多類似的鬼談故事。在日文里「城」與「生」兩漢字音讀相近,而字形上「生」比「城」簡省易寫多了,因此,「羅城門」便逐漸被寫成「羅生門」。因此《謠曲》〈「羅生門」〉條里就看到了「羅生門」取代「羅城門」的寫法:「九條(通)之「羅生門」正是鬼神所居者」。
這個是在台灣網站上找到的答案。
===========================================
普遍的通過電影的說法,羅生門是「各說各話難解的謎題」的意思。
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名著,在芥川龍之介的小說中,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人對人性之惡的冷峻逼視,對人生之悲的冷靜旁觀,即使寫到至善至美的人性,也沒有玉潤菊香的天真贊嘆,而是展現這善於美發源時的偶然與荒謬,以及一種被莫名力量壓抑而畸變爆發出的慘烈壯闊。
芥川龍之介從不在作品中做判斷,無論是事實還是道德上的。他只把現象「原生態」地擺出來,讓我們意識到這世界本質上的不可確定性,讓「真實」成為一個模稜兩可的概念。於是,絕代名畫是否真的存在過,即使在親見者心中也成為巨大的問號(《秋山圖》);本不復雜的林中命案卻因不同敘述者的矛盾供詞成了永不可知的懸疑(《莽叢中》)。
人性正是因為在惡中透露著無奈,在善中隱藏著荒誕,在悲中張揚著崇高,在喜中孕育著短暫,所以才耐人尋味。芥川龍之介在這重重悖論間踽踽獨行,留下一個又一個斯芬克司之謎讓我們思考。
作者簡介:
芥川龍之介(1892—1927),日本作家幾乎將自殺看作一種生命的儀式了,1927年未屆四十的芥川龍之介同樣以這種方式離世。這位日本近代文學重量級的作家不但諳熟古老的日本文體,諸如俳句,又有良好的西方文學修養——他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英語系,在校期間即與久米正雄、菊池寬等形成了「新思潮派」。1915年開始創作時就發表了令他名垂後世的《羅生門》,該小說後來被當代電影大師黑澤明用作同名電影的取材和名稱,因此越發越聞名世界。芥川的小說是那樣富有傳奇的古意,又深具現代人性的關懷,成了我們至今讀來仍覺趣味彌遠的傑作佳構。此外,他可算得上一個文備眾體的作家,評論、散文、詩歌都可圈可點,包括他1921年來中國時寫下的《中國游記》。以他命名的「芥川文學獎」,一直是日本文學界的最高獎項。
電影;羅生門
導演:黑澤明,志村喬,森雅之
主演:三船敏郎
本片榮獲第24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和1951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故事內容:
故事由三人在羅生門邊躲雨而展開。此三人是雲游和尚、砍柴人和乞丐。砍柴人自言自語:真是看不懂、看不懂。在乞丐再三追問下,砍柴人講了如下一件事:
三天前砍柴人進山去砍柴,在山裡看到在一把女人用的木梳傍有一具武士屍體。砍柴人趕緊到衙門去報官。差役抓住了殺死武士的強盜。在公堂上強盜承認見武士妻子美貌,強暴了她。由於武士妻子堅決要他倆決斗,在決鬥了23回後,他殺死了武士。強盜想以此誇耀自己的武藝高強。武士妻子卻說,她受強盜侮辱撲到武士身上哭訴,昏了過去,手中短刀誤殺了武士。這時公堂上讓女巫把武士的靈魂招來審問,武士說,他妻子唆使強盜殺他,他十分羞恥,拿起短刀自殺的。砍柴人還說,其實他看到強盜與武士兩人的決斗,開始由於沒有講,其實兩人的武藝很平常不像強盜所吹噓的那樣,是強盜砍死了武士。
正在三人談至尾聲時忽然聽到嬰兒哭聲,乞丐找到了被遺棄的嬰兒,想剝那棄嬰的衣服,被阻止後,砍柴人說,我已有六個孩子,不在乎養第七個孩子,讓我領養吧,和尚把孩子給了砍柴人。雨過天晴,夕陽照著砍柴人離去的背影。
挖掘人性丑惡的巔峰之作
2. 日本旅遊全攻略
由於人生地不熟加上語言不通,為了避免流落日本街頭,在去各地之前,我很認真地制定了詳細的旅遊路線,計劃線路等一改再改(最後的實際行程又和最終版計劃差了很遠…)參考了很多網上的游記,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加上在日本的一個半月里,我真切地感受到日本人的熱心,決定回到上海後要把這樣助人為樂的精神發揚開去。所以一向懶惰的我,寫了一些簡短的小TIPS給准備去日本自助游的同學!(當然只限於去走馬觀花的旅遊方式)不過由於真的很懶惰,這篇小東西寫了1個多月…還好最後還是寫完了~
PART 1:交通和住宿
1、一定要有一張JR PASS(日本鐵路周遊券),有了它基本上整個日本所有JR開頭的東西都能坐,真是合算得一塌糊塗。
首先,所有的新干線都屬於JR,JR PASS可以乘坐除NOSOMI號之外的所有新干線。
新干線分為NOSOMI、HIGALI、KODAMA三個號,NOSOMI只停特大城市,HIGALI比NOSOMI多一些,KODAMA是站站都停。
其次,大部分的旅遊景點都可以通過新干線+JR線+步行的方式去到,但也有一些只能坐當地的地鐵或電車的。還有一些是兩者都可以到達,有
時是當地電車比JR線離景點要近,但JR就不用再出錢了,所以要事先查好路線,視時間及預算情況而定。
2、 由於在日本期間完全沒有住過賓館,所以沒有什麼發言權~~要提醒大家的是:日本的賓館是按人頭算錢的,比如1個人住1間房是5000元
,那2個人住1間房可能是9000元,有一點優惠,但並不是說可以5000元平分了,這個在做預算時一定要考慮好滴。
PART 2:各地旅遊TIP
日本幾乎所有車站都有很多旅遊地圖啊介紹之類的宣傳冊可以免費拿,有些甚至有中文版的。
A.京都
京都共有17處世界文化遺產:清水寺、二條城、金閣寺、銀閣寺、天龍寺、龍安寺、延歷寺、高山寺、仁和寺、西芳寺、東寺、醍醐寺、
西本願寺、上賀茂神社、下鴨神社、宇治上神社、平等院鳳凰堂。如果不想每個都做深度研究,只想挑幾個代表走馬觀花的話,1-2天就可以了
。
1、 清水寺、二條城、金閣寺確實是值的去的地方,而且在那裡會聽到很多親切的中國話上海話~
2、 如果預留2天在京都的話,可以把清水寺放在第二天一早,清水寺6點就開門了,一早去的話人很少空氣又新鮮。
3、 銀閣寺在修繕,整個包起來了什麼也看不到,但是門票照收~好像要持續到09年,建議還是不要去了….
4、 妙心寺我超級推薦。妙心寺實際上是一個寺群的總稱,不用門票,進去之後一路走一路都是寺,可能因為不是世界文化遺產,所以基本沒
有遊人,很安靜。隨便找個寺進去坐一會兒,只聽到流水和烏鴉叫(夏天蚊子有點多,我被咬了22個蚊子塊……)寺都有點大同小異的,這里
不輸給那些要門票的文化遺產。
5、 二條城要從東大手門進,其他門都關著的。離JR二條站較近的那個門是不開的,我就上當了,繞城走了一圈才進去….
6、 龍安寺進去就是看幾塊石頭,我境界不夠,沒看出什麼名堂來,人倒很多。
7、 嵯峨野觀光小火車值得一坐,風景不錯,夏天小火車在山裡開開,涼風習習滴。
8、 京都市內的景點市BUS基本都可以到,所以建議買一張BUS一日券500元,如果不買一日券的話就是220元乘一次BUS。一日券可以在BUS上直
接購買。
B.奈良
奈良和京都一樣是古都,也是寺啊什麼的,感覺和京都差不多,就多了個「神鹿」,景點較少且分散,離JR線也比較遠(JR奈良站到奈良公園
要走15分鍾多點)如果時間緊就不用去了。時間多的話可以抽個小半天去一下奈良公園及附近的景點。
C.大阪
除了大阪城公園(各地方的城堡,名古屋城大阪城廣島城啦其實都長得差不多…去一個就可以了)其他就是吃喝玩樂了。環球影視樂園名氣沒
有迪斯尼大,但是其實很好玩的。
D.廣島
1、 原爆遺址附近全是和原爆有關的博物館啊紀念碑啊的,還有一些要求政府賠款的簽名或是讓你為受害人民捐錢的活動,如果不想捐錢的話
最好搖搖手就快點走開,他們有各種語言的資料給你看,裝不知道要捐錢是行不通滴~~
E.神戶
我最喜歡神戶了,旅遊資源很豐富,值得多留點時間。
1、 摩耶山、六甲山夜景、有馬溫泉、港口等都十分迷人。(地圖請到我的相冊里去看~)
2、 北野異人館個人感覺如果是自助游的話意義不大,聽不懂解說只是看一看原來外國人住的地方而已,票價比較高而且種類多,而且新干線
下來要走蠻遠(而且全是山路~~有些地方更是坡得厲害),但也把地圖附上給大家參考。
3、 在新干線站可以買到直接去有馬溫泉的票,當中要轉幾次車,但都不用再買票了。
4、 在「金之湯」旁邊有免費溫泉水泡腳的地方。
5、 有很多泉源可以挑一個去一下,都很近的,逛逛小街就到了,有馬的小街也都非常有日本特色。我去了天神泉源,人都沒有,躺在長凳上
看天空,聽著泉源咕嘟咕嘟的聲音,覺得整個世界安靜得好像只有我一個人,恨不得在這里呆上一整天。
PART 3:飲食
日本的美食很多,大家喜好不同就不介紹了。但是作為學生來說,如果想節約錢的話,便利店的東西基本上是最便宜的了,或者吉野家之類的
套餐價錢也和國內差不多。
PART 4:禮物
旅遊景點的東西普遍要比機場貴,建議在機場購買。東京淺草寺的一些餅都蠻難吃的,還貴,勸大家還是在超市買些好吃的漂亮的糖啊什麼的
3. 陳元贊的傳授柔道
在陳元贊渡日前,日本還未有正式的柔道,是陳元贊流寓日本後,於寬永三年(1626)前後創編的,柔道的真正鼻祖是陳元贊。日本許多學者都十分肯定地認為,陳元贊是柔道的創始人。原念齋在《先哲叢談》中說:元贊善拳法,當時世未有此技,元贊創傳之。故此邦拳法以元贊為開祖矣。正保中,於江戶城南西久保國正寺教徒。盡其道者,為福野七郎左衛門,三浦與次郎右衛門,磯貝次郎左衛門。
原念齋肯定陳元贊是日本拳法的「開祖」。他這里指出:在陳元贊東渡前,日本沒有拳法;是陳元贊寄寓江戶國正寺時,創編並傳授給福野,三浦,磯貝的。然原念齋這段話有兩點不甚准確處須待辨正:一是說陳元贊於日正保年間創傳不確,按正保年共四年,正是明崇禎十七年至清順治四年(1644—1647),此時,陳元贊已離開國昌寺受聘於尾張藩德川義直。陳元贊創編柔道准確時間應是日寬永三年至四年(1626—1627)。二是說日本在陳元贊東渡前沒有拳法,把柔道籠統稱拳法不確切。在陳元贊以前,日本固有拳法,陳元贊創編的是柔道,不能把拳法完全等同柔道。 在許多日本典籍中,與原念齋記載相同,在承認陳元贊是創始人的同時,又有不確之處。諸如,信夫恕軒說:「我邦昔時未有拳法,歸化人陳元贊善此技,傳之邦人,故此技以元贊為鼻祖。」日籍《凌雨漫錄》在《柔術之始》一章中說,「正保年間,陳元贊於西久保國正寺以此(柔術)教傳之」。日本《國史大辭典》於「陳元贊」條目下說,「明歸化人陳元贊於正保年間來江戶授徒,有福野七郎右衛門,三浦與次右衛門,磯貝次左衛門從其學,盡窮其技」。丸山三造在所著《日本柔道史》(大東出版社昭和十七年版)中說,「日本之有拳法,是近世陳元贊來中國定居後傳三人(福野,三浦,磯貝)之後」。在日本愛宕山現還樹立一塊殘碑《愛宕山拳法碑》,鐫刻著:「拳法之有傳也,自投化人陳元贊而始」文字,上述均肯定陳元贊的創始地位。要說明一點的是,《國史大辭典》及《愛宕山拳法碑》把陳元贊說成「歸化」,「投化」人不妥。陳元贊自至日在一些題款中直到他去世前一年著作《老子經通考》均一直自署「大明武林」或「大明虎林」人,還有自己款刻的「大明陳氏元贊之印」。他自號「芝山」,「既白山人」亦示不忘故國本土之意。元政對他這點甚為尊重,稱之為「大唐賓」。
中國學者也有如日學者記其拳法創始地位者。如清人陳家麟在所著《東槎聞見錄》中說,陳元贊「兼善拳法,日本拳技,聞自元贊始」,又姚文棟在所編《陳元贊先生事略》中說,「先生又精於拳法,正保中此技自先生始也。」這里說的「拳法」,實指柔道。陳家麟,姚文棟的說法,與原念齋等相同,可能是根據一些日籍而來。
近年來中國學者無谷在《武技要籍探微》中也持同一觀點。說陳元贊「大概於1638年間東渡日本,寓居江戶西久保區國正寺。曾收三浦義辰,福野正勝及礬貝次郎左衛門等為徒,傳授少林擒拿跌撲之法。明亡,陳元贊欷戲惆悵,懷思故國,孤身飄零,客死異地,遺下不少著作,這在日本《本朝武生小傳》,《武術系譜略》和《武術流祖錄》等,都有記載。《舜水遺書》還收入他倆的信柬。伊藤四男《柔道教書·柔道的歷史》,在《支那傳來說》中也介紹了陳元贊授拳的事跡。」無谷先生只作為少林拳法在國外傳播來介紹,未斷言在此以前日本無拳法,這是客觀的。但也沒肯定陳元贊傳授的是柔道。又把他渡日時間定為明崇禎十一年,不準。
日人下川潮在所著《陳元贊與柔道始祖》中說:「據斂心派之秘笈,中國(日本)所謂當身之術,即『由大明人陳元贊始傳日本之殺活之法,原乃醫道之秘事也』。若就斂心派起倒派,揚心派和其他各派多數殺活法秘笈研究,則有三種差別很大的圖解,但無論什麼人的發式,衣服等裝束全是支那人的服式,毫無疑問,此派是從支那傳入。而且,研究一下各派採用此殺活法的時代,就可以知道是元贊入朝以後的事。所以,對此加以綜合考慮,斂心派秘笈里的殺活法由大明人陳元贊始傳的記載,恐怕是事實。」下川潮承認通過陳元贊從「支那傳入」,准確的說,應是「支那」人陳元贊創傳。
下川潮提到的拳術中的「殺活」,「當身」,按系明衙役巡捕手搏足擊之擒捕術,即以拳肘或足尖擊對方之要害部位,使之一時處於昏蹶狀態中。據日籍《吾園隨筆》中說:「元贊語之曰,中國有捕人術,吾未學之,然識其大勢,三士(福野,三浦,磯貝)問之,得其概略,更加新意,以創此術。」可見,日本的柔道,其中有吸取中國衙役捕人術。
除原念齋,信夫恕軒,下川潮和陳家麟,姚文棟所說在陳元贊東渡之前,日本未有拳法這點值得進一步商榷,他們都承認陳元贊精善拳法,是日本拳法之「開祖」或「鼻祖」。是他在日本揉合中日拳法和衙役捕人術加以改造和創新而有後來的柔道,因此,從上述意義來說,陳元贊可以被稱之為日本柔道的創始人而無愧。
之所如此說,是陳元贊在創編和傳授柔道時,吸取了日本固有拳法,並使之得到提高和完善。日本學者屢言「我邦昔時未有拳法」,「當時世未此技」等,若此「拳法」指柔道則可,若指的是柔道以外的拳術,則不完全符合史實。據知,在陳元贊東渡之前,日本已有自己的拳術。最早將少林拳術介紹到日本的是日僧大智和邵元。早在中國元朝泰定元年(1324),游學到少林寺的大智,在少林寺苦行修練12年。而後又有邵元禪師從明洪武十二年(1379)起,久居少林寺,還曾任過首座僧。他們都學過少林拳法和棍術,返回日本後,把所學到的拳法棍術傳授給弟子,積久日本而有了自己的拳法。他們都早於陳元贊300餘年,故不能說在陳元贊之前日本未有拳法,只是還未正式形成柔道。
中國當代學者梁容若承認在陳元贊東渡前後,日本寬永年間,以關口柔心(1598—1670)為代表,已有柔術名於國內,並形成。關口派」拳法。陳元贊則是揉合明衙役捕人術,少林拳法和日本固有拳法,改進而為後來之正式柔道,以傳授福野,三浦,磯貝等三人,而後才遍傳全日本。
持此一看法的中國還有周西寬先生。他指出陳元贊傳授拳法給福野等三人之後,「日本人民在輾轉相傳的過程中,對中國拳法加以變通損益,創造了柔術這一馳名世界體壇的運動項目」,並肯定日本的柔道是中國拳術之緒余影響。 日本學者木宮泰彥說:「元贊又創安南式之元贊窯,頗有雅緻」。日本另一學者中村新太郎在所撰《日中二千年人物往來與文化交流》(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張柏霞譯)中說,陳元贊「還是一個燒制陶器的名手,創造了具有安南風格美麗的元贊陶器,流傳很廣。」均肯定他在日本制陶史上的歷史地位。
梁容若說:「萬治三年(清順治十七年),江戶戶山之尾張藩邸成,藩主毛利義直(按尾張藩主為德川氏,德川義直於慶安三年去世,萬治三年為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友)於園中築窯窟,名為「御深井燒」或稱「御庭燒」,使元贊主之,用瀨戶土,效安南製法,自為書畫,施青白色之透明水彩,為時人所激賞,名古屋陶工效之,轉相傳授,稱為「元贊燒」,行銷甚廣。」
瀨戶在今名古屋之東,尾張之南,是出陶瓷之地。1660年,陳元贊應尾張第二代藩主之聘,在其園邸主持燒窯制陶。不但傳授了燒窯制陶術,而且吸收安南製法,在「自為書畫」時,又傳授了中國書法和繪畫,「元贊燒」故被「時人所激賞」而「行銷甚廣」。 日本當代學者米山寅太郎在《序》中說,陳元贊對日本文化影響是多方面的。除上述各項外,在書法,繪畫上也有卓越的貢獻,至今日本保存陳元贊手跡,有籀,篆,隸,行,草各體書法,他宗趙松雪書畫,娟秀有風致,「字法瘦勁」向他學書法的,門下又有許多傳人。陳元贊所制之陶配詩配畫,詩畫逸趣橫溢,對日本藝術界亦有一定影響。
中國清末學者王韜(1828—1897)在《扶桑游記》中說:「明亡至日本者,凡三人:在水戶,則朱舜水也;在尾張,則陳元贊也;在紀伊,則戴曼公。」「皆勝國逋臣也」。清末另一學者黃遵憲(1848—1905)在其《日本雜事詩》中有《明室遺民》詩,以極尊敬的心情寫道:「海外遺民竟不歸,老來東望淚頻揮;終身恥食興朝粟,更勝西山賦採薇。」所說遺民指朱之瑜和陳元贊,戴曼公。三人並稱,也是日本公認的明亡後流寓日本的中國最有學問的人。 陳元贊在日本生活了半個多世紀,創編和傳授柔道,傳播公安派文學,傳授制陶和其他技藝,培養了一大批人才等等,都是他的實學思想的體現和貢獻。日大正十一年(1922)。日本各界在名古屋曾舉辦「陳元贊二百五十年追遠會並遺品展覽會」,京都宇治黃檗山曾刊印《陳元贊研究》材料。至今不斷有研究陳元贊論著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