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廟後村遺址
❶ 山西省長治市老頂山有什麼古跡
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長治市東部,距市區2公里處,總面積2200公頃。園內松柏蔥綠,桃李芬芳,古洞煙霞,曲徑通幽。歷史遺留有享譽上黨的潞郡八景之一的「百穀寒泉」,有炎帝神農氏在此地嘗百穀、制耒耜、教農耕的美麗傳說。現老頂山仍保留有反映炎帝活動的創建於東晉等不同年代的神農廟等十幾處遺址。
神農峰游覽區位於公園的正門,這里以一座亞洲第一高的炎帝銅像為中心的塑像群,有炎帝悠坐神牛、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嫦娥奔月等神話塑像,把遊人帶入一個奇妙的神話世界之中。從山腳沿林間的曲徑拾階而上,步入部落洞可觀賞到人類祖先聚集議事,耕織勞作的生產活動場景。踏上神農閣,在緬懷先祖業績,回味人類歷史的同時,又可放眼遠方,領略現代城市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和廣袤無垠的田野風光。登上老頂山主峰的電視轉播台,極目遠眺,綠蓋群山,峰巒疊嶂。
近年來,老頂山森林公園提出了以中華先祖炎帝神農氏為公園靈魂的開發建設主線,在開發建設中突出了炎帝在上黨,炎帝在百穀山建功立業的歷史傳說,圍繞炎帝神農氏進行了全方位的開發建設。先後投資恢復了新頂滴谷寺院,重修了九龍宮景區,新建了公園入山大門、娛樂滑道、神農始祖百草堂等娛樂服務設施和旅遊景點。老頂山森林公園已成為長治市的綠色屏障和風水寶地。
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長治市區東北部,距市區3公里,東與壺關、平順二縣相鄰,北與潞城市相接,方園40多平方公里。山體多為下古生界寒武系、奧陶系石灰岩,海拔最高1378米。公園由五頂9脊18溝40餘座山峰組成,天然岩洞30餘處。森林面積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4%。自然景觀空靈奇秀,主要有雄獅卧崗、鑒天石、石叢綴菊、石海微瀾、五指擎天、危崖聳空等10餘處。人文景觀廣博豐富,主要有九龍宮、祖師廟、摩崖石刻、攀山古道、古魚池、南崖宮、朝陽洞、古寒泉、神農井、百穀洞、耒耜洞等。老頂山的人文景觀之所以厚重,是因為華夏先祖炎帝神農氏,在此實現了由漁獵到農耕,由游牧到定居這一人類史上的重大轉折,開創了中華民族古代文明,這也是老頂山開發建設的主線和重點。
1992年經林業部批准建立了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1994年3月由山西省林業勘測設計院編制完成了《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根據規劃,公園可分為功能各異,特色鮮明的4個景區。一是動物養殖觀賞區,主要養殖繁衍瀕臨滅種的野生動物、經濟動物和觀賞動物,用於保護、觀賞和供人野炊食用。二是林業科研考察區。位於公園東南部、區內立地條件種類齊全,林相景觀變化多端,可供遊人觀賞、科研考察和教學活動。三是老頂風景游覽區,位於老頂山中部,自然景觀集中,供遊人觀賞自然風光。四是神農峰名勝游覽區,是公園的核心和靈魂,主要展示炎帝偉業,讓人們緬懷先祖業績,回味人類歷史。整個工程完成後可向遊人開放10大自然景觀,44處景點。
老頂山方圓40多平方公里,從北向南由五個山峰組成,所以又叫五頂山。這五個山峰依次叫老頂、南頂、玉皇頂、奶奶頂和新頂。老頂山層巒疊障,氣勢雄偉,林海茫茫,景色壯美,名勝古跡,遍布全山,歷來為上黨一方勝地。老頂是五頂之最,海拔1378米,是太行山西南部的主峰之一。老頂上原建有玄天大帝廟。現為長治市電視轉播台。 登臨老頂,近望高樓錯落,道路井然,市區景緻盡收眼底;遠望漳澤水庫壯如錦帶,飄浮於天際,上黨盆地一覽無遺。在老頂東北峰,有一處天然巨石形成的峰巒,高居於層巒疊嶺之上,形似雄獅蹲踞,它就是獅巒」。《長治縣記》曾有記載,清朝有入曾稱贊此峰:「北猛得獅象,猙獰鎮此幫。卧雲峰疊疊,吼澗水淙淙」。當您在天光淺黛的黎明攀此頂時,大有泰山觀日之感。 沿東南方前行,叢林交映之中,有一寬闊的坡面。 坡面的大石塊好象人工排列放置—般,遠觀象海濤乍起,微波盪漾,這便是「死海微瀾」景觀。在起伏如龍的九龍脊嶺上,漫步在豌蜒曲折的古道間,有一塊面西斜鋪嶺背的巨大岩石,岩面平整光滑,在日上中天時,岩面幽青泛光,閃爍不定,猶如鏡面。人們把它叫做「鑒天石」。老頂之南,有一山峰聳立,其頂平整,草木繁盛,這便是南頂,又稱梳妝台。山上原建有磚構二層樓一座,現塌毀無存,僅留石砌台夯,台夯上明清磚瓦散見。 南頂之南的一個山峰上有五塊巨大的岩石,五塊岩石象五根玉柱,直頂天宇,俗稱「五頂摯天」。氣勢磅礴,令人嘆為觀止。玉皇頂與奶奶頂在滴谷寺村育面,山勢平緩連綿,松柏密布,翠綠蒼茫,兩頂相連。玉皇頂位於奶奶頂之上,由一天然巨石構成,長17米,寬19米,建有玉皇觀,俗稱九門九觀,建築風格獨特,現保存尚好。奶奶頂在玉皇頂半腰一平緩處,原建有「碧霞元君行宮」—座、坐北向南。現為一火炬塔。兩頂招相呼應,鬱郁蔥蔥,景緻深幽。新頂,頂低而平,四周側柏叢生,整齊碧翠,環境幽雅。 站在新頂觀景樓遠眺,老頂雄奇、玉皇頂峻秀、奶奶頂奇麗。當雲生霧起之時,雲海重霧環繞山腰,別有一番情趣。老頂山不僅山巒秀麗,林木繁生,而且天然岩洞眾多,景緻各異。大小30餘座岩洞,多位於半山陡壁懸崖、深谷幽壑之地,或小巧玲戲,或寬敞深幽,或數洞並生,或洞體相連,且多數與炎帝神農、道家、仙釋、文人雅士相關。新頂的東南半山腰處,有老頂山最大的一座天然山洞,名為「南崖宮」。洞口為一仿古門庭,上方為一重搪彩亭。洞內寬闊。澗高數十米,面積約500平方米。洞頂種乳下垂,洞壁參差。洞腹自然分為內外兩洞。外洞正好供奉祖神像,對面為送子觀音像。內洞比外洞略高,亦寬闊,倚稱4壁伸縮而塑眾多動物雕像。入洞右側石壁上又開—個門,轉入一約20平方米,高2.5米;的山洞。岩洞正中拱奉如來佛祖神像,兩側凸凹不平的浮雕十八羅漢,工藝精湛,神形兼備,呼之欲出。新頂的正西方向,倚傍新頂有洞穴數處,名為朝陽洞。
沿步道曲折而行,外側為彩繪廓壁,內側山崖峭壁之上有岩洞3個,間深7.5米,兩側均深3米,三洞所倚石崖及洞穴均已彩繪,洞體華麗,分別供奉三大士神像。與東下側的南崖宮遙相呼應。在滴谷寺正東半山腰處,有一神農洞,相傳為神農氏嘗百穀之所。洞口西向,在一天然青石上開鑿而成。洞口高1.7米,寬約 l米。洞內寬5.7米,深6米,高約3米。洞口左側為一長方形石壁,似一天然石匾。洞外平坦,青草如菌,四周松柏掩映,若無人帶領,很難尋覓置身洞中,一種對先祖的仰慕之情油然而生。在玉皇頂半山腰處,有一天然洞穴,兩面夾山、背山面谷,洞寬6米,深 ll米,內套一小洞,洞壁玲磁泛光,洞內有石刻五處,保存清晰,特別是宋代秘書監知軍府事陳述古紀游題刻的「述古行之」、「述古遊子」、「宋治平仲」等,字體流暢,雕刻蒼勁,猶若石紋。老頂山除了這眾多的岩洞外,還有一處「寒泉絕勝」。在滴谷寺村老頂山鄉政府辦公樓下,有一股甘甜的清泉,洞口固額上嵌清朝所留楷書「古寒泉」。古寒泉即百穀泉,亦名神農泉。《潞安府志》稱:「百穀泉在百穀山神農廟前,礫石湧泉,寺僧引為優流,注為塘,由蛹口飛下大墊,注石子河,味甘。」洞口有宋代風格的浮雕龍頭,泉口雕有卧龍。龍嘴開張,下為圓形石鑿小井,布局招巧。眾貧寒泉列為古潞郡八景之一,流傳至今傳說甚多。及具錢表性的是:初建柏谷寺時,石龍嘴裡滴谷不斷,不緊不慢,長流不息,恰好可供全體工匠僧人所用,就將竣工時,在龍嘴邊接谷的小和尚漸感單調,便用木樟在龍口裡捅了幾下,只見龍嘴內突然飛出十對白鴿。從此龍嘴不再滴谷,只有一股渭細的泉水流出來。白鴿落在壺關境內,將一座山峰變為白山。
❷ 慈禧太後是山西人嗎
慈禧到底是否是山西人還有待考證,但慈禧與山西長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據劉奇考證,1835年,慈禧出生在山西長治縣西坡村一個貧窮的漢族農民家庭,取名「王小慊」。4歲時,被賣給本縣上秦村宋四元為女,改名「宋齡娥」。
12歲時,又被賣給潞安府知府惠征為婢,改名「玉蘭」(蘭兒),並在衙西花園專設書房中獲精心培養。咸豐二年( 1852年),以葉赫那拉惠征之女的身份,應選入宮,平步青雲,直至皇太後。
(2)長治廟後村遺址擴展閱讀:
劉奇的主要依據有38項,大致分為民間口傳史料、歷史實物和典籍文獻3大類。百餘年來,長治縣西坡、上秦兩村村民及附近村莊的老人,都說慈禧是本地人。
寫成書面材料表達此意的,就有150餘人。長治縣有慈禧出生地遺址和慈禧生母之墳,分別位於西坡村刑部角田花則老人舊宅西面、西坡村外羊頭山西麓荒灘岸邊。
上秦村關帝廟後,有保存完好的「娘娘院」。慈禧進宮當「朝廷娘娘」後,村裡鄉親就稱慈禧童年住過的宅院為「娘娘院」,並且一直流傳至今。
長治市城區原潞安府衙後院保留有「慈禧太後書房院」。慈禧後裔保存著5件相關的文物:西坡村王培英家的家譜,其中有慈禧的乳名及「王小謙後來成為慈禧太後」等文字記載。
上秦材宋六則和宋德文家祖傳的光緒、宣統年間清廷製作的皮夾式清代帝後宗祀譜。還有,宋六則家中的慈禧寄給其堂兄宋禧餘的信件殘片和慈禧本人的單身照片。
10年間,除實地勘察外,劉奇還查閱了大量的歷史文獻。關於葉赫那拉氏生活習慣和言行的記載,表明慈禧與山西長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慈禧用長治七里坡村韓印則的二老奶奶當奶媽,用長治小常村陳四孩作御廚,安排長治史家莊村原殿鰲擔任御前侍衛,並袒護他。
原殿鰲任御前侍衛期間,因觸犯刑律,本當處斬,慈禧念其是同鄉,免其死罪,並讓他到江西作官。慈禧善唱小曲,且多是山西民歌。
一次,咸豐皇帝問慈禧:「為什麼山西等地的民歌唱得好而滿歌卻唱不了?」她說:「我幼年隨父在潞安府長大,對那裡的民歌熟悉。」
❸ 長治旅遊景點大全
一、太行山大峽谷八泉峽景區(長治市壺關縣橋上鄉)
太行山大峽谷自然風光旅遊區地處長治市壺關縣東南部,有「中國最美十大峽谷」美譽,也是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分界線,太行山大峽谷曾是一望無際的大海,隨著億萬年滄海桑田的演變已經形成森林、山嶺、峽谷、洞穴、泉眼、瀑布、水潭、河流等自然景觀,以雄偉、壯觀、幽邃、奇特、秀麗、險峻取勝。
二、八路軍太行紀念館(長治市武鄉縣太行街363號)
很不錯的博物館,有紅色教育意義,規模很大。主題展覽館主要講八路軍的歷史和物品展,內容品種豐富,很適合一家人帶孩子前來。 主題展覽館兩側的副館一個是將軍館,一個是臨展館, 博物館後院是有一些仿抗戰建築群和雕像。
三、太行龍洞(長治市武鄉縣蟠龍鎮石泉村)
整個溶洞目前開放的有三層,洞廳都比較大,高度也高,完全是在山腹內,水流侵蝕石灰岩,誰能想到柔弱的水能夠侵蝕出這么美的奇觀呢,要感謝燈光師傅的營造,乳白色的鍾乳石,在各色燈光映照下,呈現出迷離的夢幻般的美景。
四、仙堂山(長治市襄垣縣井背村)
一個融自然風光、人文景觀、佛教文化、歷史文物、避暑休養為一體的旅遊勝地,古樸莊重,雄偉壯觀,空氣清新自然,環境優美,多洞又多泉,再加之山間殿堂林立,流光溢彩,堪比蓬萊。
五、山西通天峽景區(長治市平順縣S76平長高速)
這里奇峰林立,峽谷深淵,碧水清幽,造化天成,峽谷整體還不錯,環境優美,空氣也比較好,青山綠水藍天白雲,很適合度假,既鍛煉了身體又見識了祖國的山河,玻璃棧道要另外收費。
❹ 長治旅遊,有哪些景點
一、長治靈空山旅遊風景區
長治靈空山原名九頂山,位於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內,靈空山旅遊風景區氣候冬暖夏涼,是一處旅遊、避暑、療養勝地。
二、平順縣太行水鄉之美
人雲:山不在高,有水則靈。這就是對太行水鄉的描寫了,這里絕壁千仞,懸瀑飛瀉,鬼斧神工,天造地設,高峽平湖,濁浪滔天,集黃土高原的陽剛之氣與江南水鄉的陰柔之美於一身。
三、平順縣天脊山風景區
天脊山是集觀光旅遊、休閑度假、探險寫生的理想去處。天脊山地址位於山西省與河南省交界處,距平順縣城35公里,離河南林州市18公里。
四、長治長子縣法興寺景點
在長治市長子縣東南20公里處,有一座海拔1160米的慈林山。山上有一座名揚華夏的法興寺,法興寺始建於後魏神鼎(後涼呂隆的年號)元年(公元401年)。 山明水秀的武鄉縣會仙觀 據碑文記載,會仙創建於南宋紹定二年(1229),明正德七年(1512)本觀道士李洞仁協同道長任守明籌資重修,至明嘉靖七年(1528)竣工。
五、創建於明代的長治觀音台景點
六、長治金燈寺旅遊景點
七 、山西平順縣九天聖母廟簡介
八、長治上黨門旅遊景點介紹
九、五鳳樓介紹及傳說
十、長治潞安*府城隍廟介紹
十一、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旅遊區
十二、長治仙堂山風景區
十三、 太行峽谷國家森林公園 修改回答
❺ 長治有哪些名勝古跡
潞安府城隍廟 在長治市東大街北隅。主要建築城隍殿為元代遺構。其餘均為明清建築。各殿頂上皆以五彩琉璃裝飾,釉色絢麗。
上黨門 在長治市內西南隅。是古上黨郡署的大門。上黨門建於隋開皇年間 (581-600)。金代毀於兵火,現存上黨門和左側鍾樓為明洪武年間 (1368-1398) 重建。是一地方衙署中富有民族風格的門廷式古建築。遊人登樓眺望,長治城廓盡入眼簾。
觀音堂 在長治市西南郊5公里梁家莊。古柏廷拔,殿堂玲瓏。明萬曆十年 (1582年) 創建,至今完好。殿內塑像滿布,或設在壇上,或懸於半空,觀音、文殊、普賢三大士像居中,周圍十八羅漢環繞,兩側雕二十四諸天,神態各異。上部為十二圓覺菩薩,分別駕麒麟、獅、象等獸,造形秀美,姿態嫻靜。再上懸有天宮樓閣、西方聖境,前面還有四大天王、護法金剛、帝釋、供養人等,共400餘尊,並附以龕閣裝修,金碧輝煌。
丈八寺塔 在長治市區東南13公里蔭城鎮桑梓村。丈八寺規模較小,平面布局為唐代形制。塔在院內西南角,為唐代建造,平面方形,通高約30米。塔身共9層,塔內為一正方形空筒,各層皆設木製樓板。
崇教寺 在長治市區北10公里馬廠鄉故驛村。北宋太平興國年間 (976-984),太宗降旨修建殿宇50間,造佛像15軀。後寺院逐漸殘壞。清康熙五十八年 (1719年) 本村人士修殿宇3間、東廊房5間。乾隆三年 (1738年) 又予重修,並造今存之碑。寺內有宋建大殿。
任環墓 在長治市城區。
神農廟 在長治市郊區。
滴古寺寒泉 在長治市郊區滴谷寺村。
新石器璧頭遺址 在長治市郊區梁家莊。
潞城市
原起寺 在潞城市區東北22公里的鳳凰山巔。始建於唐天寶六載 (747年)。院前豎有八角青石經幢一座,刻陀羅尼經及建幢建寺的銘記。殿西矗立北宋建造的大聖寶塔 (俗稱青龍寶塔),巍峨凌雲。塔身八角七級,高17米,層層雕飛
❻ 長治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長治好玩的地方推薦
太行山大峽谷
太行山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壺關縣東部的晉豫兩省交界區,北距壺關縣城30公里。曾被評為「中國最美十大峽谷」之一。
境內千峰競秀,萬壑爭奇,獨特的地形、地貌,珍稀動植物資源造就了太行山大峽谷最為奇異的自然風光。以五指峽、龍泉峽、王莽峽三大峽谷為主線,開辟紫團洞、雲蓋寺、水妖洞和真澤宮四大景區。
共有峽景、水景、山景、石景、樹景、林景和名勝古跡景觀44處,景點 400餘個。
門票:125元
交通
壺關太行山峽谷群分布在山西和河南交界處。山東、河南以東的朋友,可以由河南安陽林州或新鄉輝縣八里溝景區前去。
班車:到達長治後,乘長途車到壺關縣,再坐班車包車前往景區。包車價格一般為200元/天(7人座的小面)。
自駕:長治→壺關→景區
班車:各個小景區內都有環保電瓶車,車票10元/人
青龍峽
青龍峽也是龍泉峽的一條支峽,位於龍泉峽東北口,西北距縣城70公里,是龍泉峽風景區旅遊景點之一。青龍峽呈南北走向,全長5公里,其中點綴著青龍潭、蓮花台、狐仙洞、馬奇寨等4個景點。因峽內有青龍潭,故名青龍峽。青龍峽自然風光優美,是休閑、度假旅遊勝地。
門票:80元
交通:壺關青龍峽谷群分布在山西和河南交界處。如果是山東、河南以東的朋友,大可不必跑到山西長治壺關,可以由河南安陽林州或新鄉輝縣八里溝景區前去。景區距林州23公里,距輝縣四十二公里,道路也很通暢。
長途汽車站乘坐936支線,可直達青龍峽景區。
太行水鄉
距平順縣城30公里。沿此東行便入太行水鄉風景區,區域面積439.7平方公里。這里絕壁千仞,懸瀑飛瀉,高峽平湖,碧水漣漪,森林奇樹,湖光山色,松翠梅紅,稻香竹秀,集北國雄姿與南疆旖旎於一體,匯陽剛之氣與陰柔之美於一地。這里鴛鴦戲水,竹筏游弋,荷花映日,恐龍卧灘,度假山莊,盪舟垂釣,世外桃源景中有景,國保省保名勝薈萃。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天賜絕景與國之瑰定珠聯璧合。觀光旅遊休閑度假何處去,太行水鄉天下美景最如意。
門票:16元/人
正覺寺
寺名取佛經中「登上正覺彼岸」之意,俗稱大寺。東拱太行山,西臨漳河水,古柏參天,殿宇巍峨,猶如山水畫幅。寺始建於唐在和年間(827─835),宋、元、明都有修葺,現存建築以後殿歷史最古。殿內用方形石柱抹楞。檐頭蘭拱批竹昂,不施補間鋪作,朴實而疏朗。梁架規整,結構簡潔合理,為現存宋代木構建築中所少見。
潞安府城隍廟
潞安府城隍廟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大北街廟道巷。元至元二十二年創建,明弘治五年、清道光十四年重修。現存的城隍廟中大殿和角殿為元代建築,寢宮、戲樓、玄鑒樓等為明代建築,廊廡、耳殿為清代建築。城隍廟是為祭祀城隍神而營建的,城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守護城池之神。城隍廟佔地面積12229平方米,建築面積5175.03平方米。
門票:5元
交通:可乘公交1路、8路、21路等都可以到潞安府城隍廟。
靈空山
靈空山地處沁源西北部五龍川鄉,距縣城約40公里。海拔高度在1600-1850米之間,最高山峰為海拔1953米。山岩地質為寒武紀石灰岩,由於構造運動強烈,地殼發生變異,大面積基岩裸露,溝谷切割較深。山中心三條溝壑交匯,形成一處奇險的深谷。山岩之上為第四紀老黃土覆蓋,適宜植物生長且雨量充足,所以林木鬱郁蔥蔥,山花野草遍地。山中岩洞較多,險峰競秀,幽靜奇特。
門票
靈空山門票:23元,其中包括8元的太岳國家森林公園門票。
門票現價60元,採用套票形式。
❼ 山西的歷史古跡
世界文化遺產
平遙古城、雲岡石窟、五台山,涌現出一批風景區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大同(第一批)、平遙(第二批)、祁縣 、新絳、代縣(第三批)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第一批)、山西省臨縣磧口鎮(第二批)、山西省襄汾縣汾城鎮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縣娘子關鎮 (第三批)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汾市(13處)
丁村遺址 舊石器時代 山西省臨汾縣丁村,位於襄汾縣城南五公里的地方
丁村民宅 明至清 山西省襄汾縣山西襄汾縣城南4公里丁村
陶寺遺址 新石器時代 山西省襄汾縣陶寺村
牛王廟戲台 元 山西省臨汾市臨汾縣魏村
霍州州署大堂 元 山西省霍州市霍州市東大街北一側
千佛庵 明 山西省隰縣城西一里許的鳳凰山巔
山東岳廟元至清山西省蒲縣城東二公里的柏山之巔
柿子灘遺址舊石器時代山西省吉縣東城鄉西村
曲村--天馬遺址 周 山西省曲沃縣曲村、翼城縣
大悲院宋、金山西省曲沃縣曲村北
侯馬晉國遺址 東周 山西省侯馬市遺址在侯馬市汾、澮兩河交匯處
廣勝寺 元、明 山西省洪洞縣東北17公里霍山南麓
洪洞玉皇廟元山西省洪洞縣
晉城市 (14處)
姬氏民居 元 山西省高平市城東北18公里的陳慪鎮中庄村
崇明寺北宋至明山西省高平市東南15公里的聖佛山東麓
開化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東北17公里的舍利山腰
遊仙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遊仙山麓
定林寺元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東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
南、北吉祥寺 宋~清 山西省陵川縣城西15公里的禮義鎮
龍岩寺金、明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梁泉村
小會嶺二仙廟北宋至清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小會村
崔府君廟金至清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禮義鎮
西溪二仙廟金至清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西溪村
青蓮寺 唐至清 山西省晉城市東南17公里的澤州縣硤石山腰
玉皇廟 宋至清 山西省晉城市東13公里府城村後的黃土崗上
晉城二仙廟 宋 山西省晉城市東12公里的澤州縣金村鄉東南村
澤州岱廟宋至明山西省澤州縣晉城市冶底村
長治市 (18處)
正覺寺金至明山西省長治縣看寺村
觀音堂明山西省長治市
潞安府城隍廟元至清山西省長治市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 1938年 山西省武鄉縣
洪濟院金至清山西省武鄉縣沁縣城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北隅
武鄉縣大雲寺宋至清山西省武鄉縣
會仙觀金至清山西省武鄉縣東25公里的監漳村西
沁縣大雲院宋至清山西省沁縣郭鎮
原起寺宋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市辛安村
法興寺 唐 山西省長子縣 城東南15公里的慈林山
崇慶寺 宋 山西省長子縣紫雲山
三嵕廟金至清山西省壺關縣鄉南陽護村
天台庵 唐 山西省平順縣東北25公里王曲村
大雲院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順縣西北23公里的實會鄉實會村北龍耳山中
龍門寺 五代~清 山西省平順縣西北65公里的石城鄉源頭村北二里許的龍門山腰
淳化寺金山西省平順縣
明惠大師塔五代山西省平順縣長治市平順縣虹霓村
九天聖母廟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順縣城西10公里處的北社鄉東河村西的土丘上
呂梁市(6處)
馬茂庄墓群東漢山西省離石市
安國寺明山西省離石市
太符觀金至清山西省汾陽市
興東垣東岳廟金至清山西省石樓縣
香嚴寺金至明山西省柳林縣
則天廟 金 山西省文水縣
晉中市(11處)
榆次城隍廟 元~清 山西省榆次市
喬家大院清山西省祁縣
平遙城牆 明 山西省平遙縣
鎮國寺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遙縣
雙林寺 明 山西省平遙縣
慈相寺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遙縣
平遙文廟金至清山西省平遙縣
祆神樓 清 山西省介休市
介休後土廟明、清山西省介休市
旌介遺址 商 山西省靈石縣
資壽寺明山西省靈石縣
陽泉市 (2處)
關王廟 宋 山西省陽泉市
大王廟金至明山西省盂縣
朔州市(3處)
廣武漢墓群 漢 山西省山陰縣
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 遼 山西省應縣
崇福寺 金 山西省朔縣
運城市(22處)
馬村磚雕墓宋、金山西省稷山縣
青龍寺元山西省稷山縣
絳州大堂 元 山西省新絳縣
福勝寺元、明山西省新絳縣
稷益廟明山西省新絳縣
太陰寺金山西省絳縣
萬榮東岳廟 元至清 山西省萬榮縣
萬榮後土廟 清 山西省萬榮縣
萬榮稷王廟金山西省萬榮縣
臨晉縣衙元至近代山西省臨猗縣
禹王城遺址 東周至漢 山西省夏縣
司馬光墓 北宋 山西省夏縣
西陰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山西省夏縣
東下馮遺址新石器時代至商山西省夏縣
解州關帝廟 清 山西省運城市
泛舟禪師塔唐山西省運城市
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唐至明山西省永濟縣
永樂宮 元 山西省芮城縣
西侯度遺址 舊石器時代 山西省芮城縣
清涼寺元山西省芮城縣
廣仁王廟唐山西省芮城縣
芮城城隍廟北宋至清山西省芮城縣
忻州市(11處)
洪福寺金山西省定襄縣
阿育王塔元山西省代縣
邊靖樓明山西省代縣
雁門關明山西省代縣
平型關戰役遺址 1937年 山西省繁峙縣
岩山寺 金 山西省繁峙縣
南禪寺大殿 唐 山西省五台縣
佛光寺 唐至清 山西省五台縣
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 1938年 山西省五台縣
顯通寺 明至清 山西省五台縣
廣濟寺大雄寶殿元山西省五台縣
大同市(12處)
雲岡石窟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善化寺 遼、金 山西省大同市
華嚴寺 遼、金、清 山西省大同市
平城遺址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方山永固陵北魏山西省大同市
大同九龍壁明山西省大同市
懸空寺 明 山西省渾源縣
荊庄大雲寺大雄寶殿金山西省渾源縣
渾源永安寺元山西省渾源縣
曲回寺石像冢唐山西省靈丘縣
覺山寺塔遼山西省靈丘縣
許家窯一侯家窯遺址 舊石器時代 山西省陽高縣、河北省陽原縣
太原市 (5處)
晉祠 宋 山西省太原市
龍山石窟 元 山西省太原市
晉陽古城遺址春秋至五代山西省太原市
竇大夫祠元至清山西省太原市
天龍山石窟東魏至唐山西省太原市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歷山、交城龐泉溝、寧武蘆芽山、陽城莽河、五鹿山
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寧武萬年冰洞、五台山、壺關太行山大峽谷、大同火山群
第一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
山西省圖書館、山西博物院
❽ 長治縣的風景名勝
八義窯址
窯址分布在村北,東西長300米,南北寬200米。瓷窯已毀,地表可見殘存大量白釉褐花瓷片,在一些暴露的遺址斷面上可以看出瓷片、燒料等堆積十分豐富。50年代進行過調查發掘,共發現了18座瓷窯遺址,對採集到的瓷器 玉皇觀
創建年代無考。據大殿正脊大吻、正門門扇題記,明萬曆四十一年,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均有修葺,現存建築五鳳樓和東配殿為元代遺構,余皆為明清所建。 都城隍廟
創建東漢,後歷代多次重建,現存建築為明清遺構。坐北朝南,一進院,現存山門、戲台、獻亭、正殿、夾殿、鍾樓、鼓樓、廂房、廊坊、耳房等古建築50餘間。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五椽,單檐硬山頂。 東呈村古佛堂
在長治縣城北5公里東呈村左側。創始年代無考。相傳古時此地土崖崩陷,凸出一丘,形如佛像,人稱古佛,建廟祀之。 炎帝遺址首陽山
首陽山又名羊頭山,位於長治縣西南部的師庄鄉境內,它西延長子,南接高平,臨頂遠眺,三縣景色,因主峰上有兩塔如雙錐直刺青天,當地人又稱其為錐錐山。 老雄山森林公園
老雄山,又稱雄山,位於長治縣南部,方圓六、七十里,海拔1419.5米,堪稱上黨群山之王。整個山勢三峰對峙,雄偉疊蟑,象一條巨龍游弋在蔭城、西火、南宋三個鄉鎮之間。 黎都公園
黎都-羊頭嶺,又叫黎侯嶺,面積約6平方公里,嶺上最高點海拔1047米,清光緒版《長治縣志》記載:「黎侯嶺,縣西南三十里,黎泉出焉,有黎侯亭;諸山皆石,此獨土山。」遠古時期,華夏始祖炎帝率領其部落順河東下,登上太行山,進入現在的長治縣境內。這里河澤縱橫,林茂草豐,動物密集,十分適宜原始人類的穴居漁獵生活。於是在今羊頭嶺設立國都,建立古老的耆國。以此為中心在長治縣境內嘗百草,識五穀,傳農耕,首先完成了人類社會從游牧到定居,從漁獵到農耕的偉大社會變革,開創了農業種植之先河,被人們尊稱為「神農氏」,世世代代受到炎黃子孫的敬仰。 法雲寺
法雲寺在山西長治縣城南12公里西八義村內。創建於唐,宋、元、明各代均經重修。現存前殿為宋代遺構;後殿明代重修,尚保存元代風格;其餘廂房配殿皆為明代重建。前殿台基高約1米,殿身寬廣各各三間,六架椽,懸山式屋頂,出標甚長,約合次間之半。殿頂坡度平緩,檐頭翼出較大,琉璃脊獸全為明代風格,製作工精。檐下僅施柱頭斗拱。殿內梁架露明,砍削規整,形制手法全屬宋金風格。後殿略大於前殿,通長用一根普拍枋,檐下各施補卷草,梁架露明,但多為圓材構成,沿襲金作法,裝修和殿頂脊飾明代已改制。 長治正覺寺
長治正覺寺始建於唐大和年間(827~835年),金代重建,元、明時期均予重葺。現存建築後殿為金代遺構,東西配殿為元代重建,過殿為明代建築。寺坐北朝南,南北長64米,東西寬32米,佔地面積2448平方米。二進院落,中軸線上有過殿、兩側為配殿,後院北面為後大殿。 丈八寺塔
丈八寺塔寺內大殿有石佛立像,高一丈八尺,故寺稱丈八寺,塔亦稱丈八寺塔。現存建築有山門、大殿、垛殿及東西配殿,皆為清代所築,唯寺內西南隅的丈八寺塔,為唐代原物。塔平面方形,九層,高約16米。塔不做基座,只砌一高0.30米的台基,台基之上為第一層塔身,為四層石塊砌築,南向開券門一道,自第二層以上塔身均俱高三磚,每層塔檐疊澀收分出檐,平面逐漸縮小。塔內為一方形空筒,上下直通。塔身一層西側鑲有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四月《丈八寺重修塔記》碣一塊。從碑中所載及塔的形制來看,塔除基部為清人補修外,余皆唐代原物。 長治炎帝廟
長治炎帝廟原名北禾村,傳說為炎帝嘗白谷得嘉禾之地。因北和村位居炎帝建神農城的羊頭山之地,故得名。廟創建代不詳。據廟內現存碑碣記載,明、清兩代曾多次修葺。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現僅存正殿、西耳殿。佔地面積700平方米。正殿,亦稱五穀神殿,廣深三間,六架椽屋,硬山頂形制。殿身較短,斗栱為柱高的三分之一。柱頭斗栱五鋪作出雙昂,並出45度斜昂。昂形呈琴面式,斗栱肥碩,用材粗壯。殿內使用減柱造,梁架使用原始材料,元代特徵顯著。檐下懸掛著清順治年間立「炎帝真君」牌匾一塊,黑底金字。 東泰山廟
東泰山廟始建年代不詳,明嘉靖年間重修,後歷代屢有修葺。廟坐東朝西,三進院落,總佔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建有山門、重樓、戲樓、獻亭、正殿、後殿等七座建築,兩側建有鍾、鼓樓、廂房、南北0(梳妝樓)、南北垂花門、配殿、廊房、耳殿等建築,均為明代遺構。 南宋村秦氏民宅
南宋村秦氏民宅大院建於明代中葉,為當地一商人住宅。現尚存4處院子、六進院落,其中東、西院較為完好。大院平面布局緊湊合理,院與院既分隔又相通,且在建造中刻意注重防火、防盜等功能的設計。大院所有門窗裝修、柱礎、博風、懸魚、惹草等木石磚雕十分精美,別具一格。高樓始建年代不詳,現存為一座明代的防禦性高層建築。高20餘米,上下分五層,面闊五間,進深四椽,懸山頂。通體青磚砌築。
❾ 長治有哪些旅遊景點 長治各大旅遊景點介紹
長治及附近主要旅遊景點:始祖百草堂 靈空山 紅豆峽 太行山大峽谷 青龍峽 黑龍潭景區 金燈內寺 黃崖洞 五鳳樓容 大雲寺 九天聖母廟 廣志山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盤秀山 天台庵 石評梅故居 林里關王廟 花坡 老頂山森林公園 女妖洞 八泉峽 羊腸板 長治觀音堂 法興寺 紫團山 天脊山 城隍廟 北齊石刻造像 大寺 古佛 分水嶺古墓群 上黨戰役指揮部舊址 原起寺 仙堂山 七寶塔 龍祥觀 古脊椎動物群化石遺址 大雲院 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 長樂村戰斗紀念碑 閻寨 南涅水石刻造像館 崇慶寺 黃崖大峽谷 上黨門 壺關太行大峽谷十八盤 太岳烈士陵園 玉皇觀 八路軍總部北村舊址 正覺寺 神頭之戰紀念碑 嶷神嶺 太行八泉峽 太行水鄉 古城長治
如解決問題,請點擊採納我的回答
❿ 長治旅遊景點大全排名是怎樣的
長治:古稱上黨、潞州、潞安府等。「長治」原為潞安府府治所在縣名,得名於明嘉靖八年(1529年),取長治久安之意。 長治歷史悠久,市區內留存有古上黨郡署大門上黨門和國內現存規模最大、中軸線長408米的城隍廟潞安府城隍廟。
八路軍文化園:位於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太行西街,背靠的鳳凰山,東臨的馬牧河,整個景區由前廣場、遊客咨詢服務中心、勝利大道、軍藝社、勝利壇、實景劇場、八路村等七部分組成。主要景點有軍藝社,勝利壇,拓展項目區和《反掃盪》實景劇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