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新王朝遺址

新王朝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15 06:35:38

❶ 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將開園,這是哪一個朝代的遺址

❷ 世界七大遺址是那幾個

一、金字塔 是古代埃及國王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埃及的吉札金字塔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在埃及的大小金字塔,絕大多數都建築於埃及第三到第六王朝。這些有4000多年歷史的金字塔主要分布在首都開羅及尼羅河上游西岸吉薩等地。吉札金字塔左邊屬於卡夫拉王,右邊屬於庫夫王,附近連著一座獅身人面像.主要建材為石灰岩,部分為花崗岩。
埃及共發現金字塔八十座,其中最壯觀的一座金字塔是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的吉札金字塔,全部都是由人工建成。古代埃及人如何把坎石塊雕薹刻及砌成陵墓,陵墓內部的信道和陵室的布局宛如迷宮

二、宙斯是希臘眾神之神,為表崇拜而興建的宙斯神像是當時世上最大的室內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則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部份奧運項目就曾經在此舉行。遺址位於希臘西岸奧林比亞(Olympia)的古城中。
宙斯神殿 建於公元前470年,於公元前456年完工,由建築師Libon設計,宙斯神像則由雕刻家Pheidias負責。神殿是以表面鋪上灰泥的石灰岩建成,殿頂則使用大理石興建而成,神殿共由三十四條約高17米的科林斯式(Corinthian)支柱支撐著,神殿的面積達41.1米乘107.75米

三、法洛斯燈塔興 其餘六個奇觀絕對是與別不同,因為它並不帶有任何宗教色彩,純粹為人民實際生活而建,法洛斯燈塔的燈光在晚上照耀著整個亞歷山卓港,保護著海上的船隻,另外,它亦是當時世上最高的建築物。
位置:在埃及(Egypt)的亞歷山卓港(Alexandria)附近的法洛斯島(island ofPharos)上。
在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死後不久,他的手下之一Ptolemy Soter 便稱霸埃及,並建都於亞歷山卓,有鑒於亞歷山卓港附近的海道十分危險,Ptolemy Soter便下令由建築師Sostratus及亞歷山卓圖書館(Alexandria Library/Mouseion)合作興建法洛斯燈塔,燈塔於公元前290年竣工。

四、與羅得斯島巨像一樣,考古學家至今都未能找到空中花園的遺跡,事實上,不少在自己著作中提到空中花園的古人也只是從別人口中聽回來,並沒有真的看過,到底空中花園是否純粹傳說呢?

空中花園位於Euphrates河東面,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50里外左右,四大文明古國之
一巴比倫中。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當然從來都不是吊於空中,這個名字的由來純粹是因為人們把原本除有「吊」之外,還有「突出」之意的希臘文「kremastos」及拉丁文「pensilis」錯誤翻譯所致。
一般相信空中花園是由Nebuchadnezzar王(公元前604 - 公元前562)為了安慰患上思鄉
病的王妃安美依迪絲(Amyitis),仿照王妃在山上的故鄉而興建了空中花園。

五、阿提密斯是希臘的狩獵女神,阿拉伯人稱她Lat,埃及人稱她依西斯(Isis),而羅馬人則稱她為黛安娜(Diana),在古代的希臘阿提密絲女神深受敬仰,因此興建了七大奇觀之一阿提密絲神殿。
提密斯神殿遺址估計位於古城愛菲索斯(Ephesus)中,約在土耳其的Izmir (Smyrna)南面50公里。

六、羅得斯島巨像是十大奇觀中最神秘的一個,因為它只在短短五十六年間便倒下了,考古學家甚至連它的確實位置及外觀都未能確定。
羅得斯島巨像位於希臘羅得斯島(island of Rhodes)通往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 的港口。在公元前305年羅得斯島聯邦和馬爾他(Malta)的安帝哥尼斯(Antigonids)
發生了一場戰爭,戰勝的羅得斯島聯邦得到大批戰利品,為了記念這場勝仗,他們便變賣戰利品來建造羅得斯島巨像..

七、毛索洛斯墓廟位於哈利卡納素斯,在土耳其的西南方,底部建築為長方形,面積是40米(120呎)乘30米(100呎),高45米(140呎),其中墩座牆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頂部的馬車雕像高6米建築物被墩座牆圍住,旁邊以石像作裝飾.頂部的雕像是四隻馬拉著一架古代雙輛戰車.此墓廟著名之處除了它的建築外,還有那些雕塑.毛索洛斯墓廟的雕塑由四名著名的雕刻家Bryaxis, Leochares, Scopas,和 Timotheus製造,每人負責墓廟的其中一邊
在15世紀初哈利卡納素斯被侵佔,新的統治者為了建一座巨大的城堡,因此在1494年將毛索洛斯墓廟的一些石頭用作建築材料.時至今日,有不少的雕塑仍然倖存,並存放在英國倫敦的博物館內.自從19世紀開始,毛索洛斯墓廟一直有進行考古學的挖掘,這一些挖掘提供不少有關毛索洛斯墓廟的資料,令我們對毛索洛斯墓廟的形狀和外觀有更多的認識.

❸ 古格王朝遺址的歷史

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國,王朝的建立大概從世紀開始,在統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後建立的,到17世紀結束,前後世襲了16個國王。它是吐蕃王室後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權,其統治范圍最盛時遍及阿里全境。不僅是吐蕃世系的延續,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後重新找到立足點,並由此逐漸達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吐蕃王朝末代贊普郎達瑪時期,滅佛毀寺,不少避難僧人遠遁阿里。阿里地處西部邊境,深受大食、印度的影響,加上又是苯教的發源地,所以便成為各種思潮、各種力量匯集之地。公元843年朗達瑪被一位僧人刺殺,內戰紛起,4年後平民起義,吐蕃王朝崩潰。之後先後曾出現大小7個王國,西藏長期處於藩王割據局面。
朗達瑪的兩個兒子奧松與雲丹也為爭奪王室相互斗爭,奧松之子貝考贊為奴隸起義軍所殺,貝考贊的兒子吉德尼瑪袞見大勢已去,回天無力,便帶著三個人臣和100多人,投奔阿里,並娶了當地頭人的女兒。後來吉德尼瑪袞將阿里一分為三,分封給他的3個兒子,古格王國即第三子德祖袞的封地。
17世紀中,古格王朝發生內亂,國王之弟請拉達克軍隊攻打王宮,王朝被推翻。古格覆亡後,並入拉達克(今克什米爾)一段時間,後被以達賴喇嘛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重新收回。
古格王國的統治中心在扎達象泉河(藏語為朗欽藏布)流域,北抵日土,最北界可達今克什米爾境內的斯諾烏山,南界印度,西鄰拉達克(今印占克什米爾),最東面其勢力范圍一度達到岡底斯山麓。其都城札不讓位於現扎達縣城西18千米的象泉河南岸。札不讓北面的香孜、香巴、東嘎、皮央遺址,西面的多香,南面的達巴、瑪那、曲龍遺址等,都具有相當的規模。
古格王朝崇尚佛教,多次派人到克什米爾學經,翻譯佛經108部,得佛教之益,王朝歷數百年不衰。1042年,印度高僧阿峽底到阿里地區弘法,使阿里成為佛教復興之地,佛教史稱之為「卜路弘法」。 古格在西藏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吏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當時古代印度的許多重要佛教教義,就是從這里傳入西藏腹心地區的,這里又是古代西藏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埠之一。
古格王國自建立之初就確定要弘揚佛法,以教輔政的政策一直貫穿在王國近800年的歷史中,古格也就因此一直保持著西藏西部阿里佛教文化中心的地位。所以在都城的建築中,佛殿也凸顯其重要性。
現存的佛教寺廟建築共有6座,4座在山腳,2座在山頂的王室區。在佛教的初創時期,佛塔就成為了這一宗教的標志性建築。遺址中本有許多佛塔,但現存的只有3座殘破的佛塔了,其中2座是圓形塔基、殘高約為1米和5米;另一座是方形塔基,殘高也有5米。佛塔的建築形式在跟隨佛教的傳播過程中,受地理、民族文化的影響較大,因此在許多地方發生了不少變化,唯有印度、尼泊爾還保留著佛教初期的佛塔特徵。西藏也是如此,所以古格的佛塔就有了這些共同的風格了。

從山頂的王室區向下望,可以看到在山下那布溝的緩坡上,有一種在西藏其它地方難得一見的佛塔牆。這是佛塔的一種比較特殊的形式,它由108座小塔緊密相逢而成一排牆體,保存得基本完好。在扎達其它地方,也還比較完整地保存著這類古格時期的佛塔牆。 近十數年間於古格遺址周圍不斷發掘出的造像、雕刻及壁畫等是這個神秘王朝留給今人的寶貴財富。古格雕塑多為金銀佛教造像,其中被稱為「古格銀眼」的雕像代表其最高成就。遺存最為完整、數量最多的是它的壁畫。古格壁畫風格獨特、氣勢宏大,較全面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各層面。所繪人物用筆簡練,性格突出,其豐滿動感的女體人物尤具代表性。由於古格年處地理位置及受多種外來文化影響,在藝術表現風格上帶有明顯的克什米爾及犍陀羅藝術痕跡。
考古學家又在阿里普蘭縣境內發現了一處與古格遺址極相似的古城遺址,相信也是古格王朝時代的遺址之一。 古格王國是在公元十世紀前後,由吐蕃王朝末代贊普朗達瑪的重孫吉德尼瑪袞在王朝崩潰後,率領親隨逃往阿里建立起來的。從它的建立就嗅得出悲情的色彩。這個王朝投影,變成了阿里扎達札不讓區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佔地約18萬平方米,共有屋洞窟300餘處、佛塔(高10餘米)3座、寺廟4座、殿堂2間、地下暗道2條的遺跡。
古格王朝的遺址外圍建有城牆,四角設有碉樓。整個遺址建在小土山上,建築分上、中、下三層,依次為王宮、寺廟和民居。在其紅廟、白廟及輪回廟的雕刻造像及壁畫中不乏精品。圍繞古格都城札不讓的重要遺址還有東嘎、皮央等,均有大量文物遺存。 古格王國最神秘的地方在於,擁有如此成熟、燦爛文化的王國是如何在一夜之間突然、徹底消失的。在其後的幾個世紀,人類幾乎不知其存在,沒有人類活動去破壞它的建築和街道,修正它的文字和宗教,篡改它的壁畫和藝術風格。它甚至保留著遭到毀滅的現場,唯一不能夠了解的,就是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
在17世紀的時候,古格裡面已經有了西方來的傳教士,當時的古格王和古格的宗教領袖——其實是國王的弟弟矛盾比較深,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古格國王開始藉助西方傳教士的力量削弱佛教的影響。1633年,僧侶們發動叛亂,古格王的弟弟勾結了與古格同宗的拉達克王室利用拉達克的軍隊攻打古格都城,企圖推翻古格王朝,於是一場殘酷的攻堅戰就在這里打響。
而建在一座山上的古格王宮是西藏防守能力最強的建築,整個王宮只有一條隧道可以通到山上,從這里絕對沒有可能攻打上去,而另外的地方全都是懸崖。戰斗持續了很長時間之後,拉達克開始驅趕古格的老百姓在古格的半山腰修建一座石頭樓,他們的想法是等這座建築的和山頂一樣高的時候,他們就可以最終拿下古格了。
沒有修完的原因是因為在修的時候,上面的古格王出了變故。據說,由於拉達克人強迫古格的老百姓日以繼夜的修石樓,老百姓在下面非常凄苦地唱歌,被國王聽到了,國王非常難過,於是做出了決定。
古格王朝遺址
一說國王最後從懸崖上跳了下去,國王一死,古格自然也就城破了;另一種說法是為了挽救百姓古格投降了。
從歷史記載上來看,似乎後一種情況更可靠。楊公素在《中國反對外國侵略干涉西藏地方斗爭史》及伍昆明《早期傳教士進藏活動史》的記載是,古格的最後一個國王及全家被拉達克人拉回拉達克都城列城關進了監獄。
不管國王最後的下場怎麼樣,古格老百姓的結局卻都很慘,古格下面的無頭藏屍洞就是證明。但是藏屍洞里的屍體遠沒有十萬之多,又找不到古格人的後裔,那麼當日十萬之眾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呢?
從記載和考察的結果上看,戰爭造成的屠殺和掠奪並不足以毀滅古格文明。可事實上,硝煙散盡的古格王國卻迅速惡化是主要的原因。的確,古格遺址一帶沙漠化程度十分嚴重,當年能養活10萬之眾的綠洲,今天已所剩無幾了。但是問題還是那10萬人去哪裡了,如果是遷徙走了話就一定會有後裔知道之後的歷史。另外還有很多猜測,諸如天災、瘟疫等,但都不足以使得繁榮富強的文明突然間完全徹底消失,而且沒有留下任何有說服力的證據。
今天的古格故地,只有十幾戶人家守著一座空盪盪的城市廢墟,但是這些人也都並不是古格後裔。看樣子古格的秘密短期內是難以解開了。

❹ 夏王朝的重要的遺址有哪些

重要的遺址有河南偃師二里頭、鄭州洛達廟、洛陽東干溝、陝縣七里鈾,山西夏縣等地專。

夏朝的奴屬隸制國家形態中,開始出現了高度發達的青銅文化,玉器不能像在原始社會那樣在社會生活的諸方面繼續統治人民的思想。

河南偃師二里頭夏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玉器形制莊重、風格獨特、超凡脫俗,證實是夏代玉器的典型代表。玉器種類有玉圭、玉璋、玉琮、柄形飾等,為王室專用,烘托出貴族氣氛。二里頭文化發現的玉器品種有鉞、戚、牙璋、刀、戈、矛、圭、柄形器、珠、管、墜等。其用途或作佩飾,或作儀仗。其中儀仗器是繼新石器時期已有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在造型上並無多大的變化,只是器形較寬,有的還飾有紋圖,側邊有若干個齒狀脊牙,玉鉞刃邊作多角等,而與此前玉器略有差別。

❺ 有關新疆古遺址和魔鬼城的資料

簡介
魔鬼城又稱烏爾禾風城。位於准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的佳木河下游烏爾禾礦區,西南距克拉瑪依市100公里。有一處獨特的風蝕地貌,形狀怪異、當地人蒙古人將此城稱為「蘇魯木哈克」,哈薩克人稱為「沙依坦克爾西」,意為魔鬼城。
地質形成
魔鬼城呈西北—東西走向,長寬約在5公里以上,方圓約10平方公里,地面海拔350米左右。據考察,大約一億多年前的白堊紀時,這里是一個巨大的淡水湖泊,湖岸生長著茂盛的植物,水中棲息繁衍著烏爾禾劍龍、蛇頸龍、恐龍、准噶爾翼龍和其它遠古動物,這里是一片水族歡聚的「天堂」,後來經過兩次大的地殼變動,湖泊變成了間夾著砂岩和泥板岩的陸地瀚海,地質學上稱它為「戈壁台地」。
景象奇觀
因為地處風口,魔鬼城四季狂風不斷,最大風力可達10―12級。強勁的西北風給了魔鬼城「名」,更讓它有了魔鬼的「形」,變得奇形怪狀。遠眺風城,就像中世紀歐洲的一座大城堡。大大小小的城堡林立,高高低低參差錯落。千百萬年來,由於風雨剝蝕,地面形成深淺不一的溝壑,裸露的石層被狂風雕琢得奇形怪狀:有的呲牙咧嘴,狀如怪獸;有的危台高聳,垛蝶分明,形似古堡;這里似亭台樓閣,檐頂宛然;那裡象宏偉宮殿,傲然挺立。真是千姿百態,令人浮想聯翩。在起伏的山坡地上,布滿著血紅、湛藍、潔白、橙黃的各色石子,宛如魔女遺珠,更增添了幾許神秘色彩。風城地處風口,四季多風。每當風起,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怪影迷離。如箭的氣流在怪石山匠間穿梭迴旋,發出尖厲的聲音,如狼嗥虎嘯,鬼哭神號,若在月光慘淡的夜晚,四周肅索,情形更為恐怖。
魔鬼城一帶,還蘊藏著豐富的天然瀝青和深層地下石油。
新疆的魔鬼城除了上述的烏爾禾魔鬼城還有奇台魔鬼城,它位於奇台縣的西北方向。從縣城出發,沿著通向北山煤礦的公路走90公里,經過邊防站再前行3公里後,轉入去青河方向便道,約60公里的路程後進入將軍戈壁,再經過50公里的顛簸才能到達。它的面積達84平方公里,主要由「青壯年」雅丹群組成。
另外,還有兩處魔鬼城,一處位於奇台將軍戈壁北沿,另一處是吉木薩爾北部的五彩城。

旅遊交通

到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後,到明圓(克拉瑪依在烏魯木齊的辦事處)坐車,需要4個小時左右既可到達克拉瑪依,班車每小時一趟發往克拉瑪依,票價為91元。
方法一:從克拉瑪依坐班車到達烏爾禾後,從當地坐專車前往魔鬼城旅遊。
方法二:在克拉瑪依選擇合適的旅行社,進行魔鬼城1-2日游。
哈密五堡魔鬼城
魔鬼城位於哈密市五堡鄉以南,距五堡鄉20Km,距哈密市約100Km,由於它神秘莫測,不熟悉地形的人若遇風暴,有迷失方向的危險,哈密雅丹地貌東起煙墩外的駱駝峰,經雅滿蘇鐵礦,大南湖煤礦,到五堡沙爾湖十三間房等長約400公里,寬約5-10公里,在哈密屬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它是經過漫長的風蝕自然而形成的。 在魔鬼城可以看到那些酷似城堡、殿堂、佛塔、碑、人物、禽獸形態各異的景觀、令人眼花繚亂的陡壁懸崖、以及混跡岩礫中五光十色的瑪瑙、隨處可見的硅化木、枝葉清新的植物化石,偶爾可獲得象恐龍蛋化石的小圓石頭,海生的魚類化石、鳥類化石,當夜幕降臨時有時會聽到鬼哭狼嚎令人發指的嘶叫,因此才被人們稱之為「魔鬼城」。 其實這里還真正存在著古城堡建築、古民房遺址―艾斯克霞爾古城堡:離地面約六米的風蝕台上的長方形的土夯建築有高約五米,前面有門有窗的居住地,這就是人類活動之地、是古絲路的驛站或是哈密王朝的西南前哨,據當地人推測,此地西面的沙爾湖(由流沙通向羅布泊)乾涸之前,這里也有村莊人家,當水源游移(地殼變化)沙爾湖消失後,林木飛鳥在風沙中,部分變為化石,而此地居住的人只得背井離鄉,連先祖的遺骨也移走了、至今僅有遺址。現在哈密魔鬼城已是國家AAA級景區。
[編輯本段]昌吉奇台魔鬼城
將軍戈壁是一個十分神奇而又迷人的地方,它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了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這里的天空藍得讓你心醉神怡,這里的空氣新鮮得讓你不忍呼吸。那如烈焰騰空的是火燒山;那如紅氈鋪地的是紅柳的火陣;那綠意如春的是梭梭林。更讓你賞心悅目的是如夢如幻的海市蜃樓,那簡直就是一派仙境。遠遠望去,一泓春水,微波盪漾,沙丘小樹點綴其間,幻化成亭台樓閣,虛無飄渺,偶見身影閃動,如閑雲野鶴,好不誘人。另外,亞洲最大的硅化木群,轟動全國的恐龍溝,被稱為化石之庫的石錢灘都在這里,和魔鬼城並稱將軍戈壁「四大奇跡」。 那個「城樓」的神奇還在於它隨時間的不同而變幻。當旭日東升,從遠處望去,「城樓」就象一對披著晨光的武士,忠實地守衛著城堡的安寧;當黃昏初上,明月當空,那個高一些的就像個戴斗笠的老爺爺講述一個古老而有趣的故事。看著那一幕安享天倫的幸福情態,你無論如何也不會把它和魔鬼二字連系在一起。 只有在大風之夜,你才會真正領略到它魔鬼的一面。這里的風往往來的非常突然,有時明月當空,風清月麗,就說不定就會狂風大作,飛沙走石。這時你就會聽到整個魔鬼城一片鬼哭狼嚎,有的聲如洪鍾。若惱若怒;有的細如婦泣,悲悲凄凄;還有的尖聲怪叫,讓人毛骨悚然。當你孤身大漠,置身風高月黑之夜,聽到這些令人心驚心膽戰的聲音,你絕對會有一種身置魔域的感覺。然而,當第二天旭日東升,再看晨光下的魔鬼城,竟是那麼溫順,那麼安靜,大風之夜的恐懼就像一場夢,你會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新奇和刺激。

❻ 古格王朝遺址有什麼獨特的地方

古格故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里扎達縣扎布讓區境內托林鎮西北的象泉河南岸。距今有1300年的歷史,為曾經擁有百萬之眾的金戈鐵馬的吐蕃王室後裔於10世紀前半期所建,偏居此地700餘年,傳承20餘代國王,期間不斷擴建,於17世紀滅亡。

古格王國遺址是研究我國西藏歷史和10世紀以來藏族建築史的珍貴資料。

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國,是在統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後建立的,它是吐蕃王室後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權,其統治范圍最盛時遍及阿里全境。

古格王朝不僅是吐蕃世系的延續,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後重新找到立足點,並由此逐漸達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古格王朝遺址總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共有房屋遺跡445間,窯洞879孔,碉堡58座,暗道4條,各類佛塔28座,洞葬l處,發現武器庫l座,石鍋庫1座,大小糧倉11座,供佛洞窟4座,壁葬1處,木棺土葬1處。

古格王朝遺址被眾土林遠遠近近地環抱其中,因其是用取自周圍土林的粘性土壤建築而成,所以古老城堡的斷壁殘垣與腳下的土林渾然一體,使人難以分辨究竟何為城堡、何為土林。

古格王朝整座城堡建築在一座黃土坡上,地勢險峻,遺址佔地約18萬平方米,從山麓到山頂自下而上,依山迭砌,王宮建築、佛塔和洞窟、碉樓密布全山,達600餘座,形成一座龐大的古建築群,氣勢恢弘壯觀。

古格王朝宮殿建築主要集中在山頂東南部,共有房屋56座,多數為一層建築,也有二三層建築。王宮西面,有一處面積約200平方米的建築殘跡,系當年王朝集會的議事大廳,為王城中最軒敞的建築,現僅存圍牆。

山頂北部有一洞口,通向國王「冬宮」,由8個窯洞組成。冬宮為地道式建築,盤旋通往山下,其間有一連串地穴式房屋,有望孔、小窗,室內套室,洞中有洞,頗為復雜。

古格王朝崇尚佛教,曾多次派人到克什米爾學經,翻譯佛經108部,得佛教之益,王朝歷數百年不衰。1042年,印度高僧阿峽底到阿里地區弘法,使阿里成為佛教復興之地,佛教史稱之為「卜路弘法」。

古格遺址現存較好的有寺廟、殿堂5座。分別為渡母殿、紅殿、白殿和輪回殿。這些寺廟都帶有濃郁的西藏建築風格。

紅廟和白廟是6座寺廟中規模最大的,面積各300多平方米,有700餘平方米的壁畫。壁畫題材有各類佛、菩薩、度母、護法神、高僧像以及吐蕃贊普世系圖、古格王及臣後禮佛圖、釋迦牟尼傳記圖等。

古格壁畫是古格藝術的精品,壁畫上的人物極具動感,數千人物絕少雷同。廟內天花板上的圖案多達500多種,大部分為裝飾圖案,少量為飛天、瑞獸題材。這些圖案色彩濃艷,線條流暢,借鑒了印度、尼泊爾藝術的表現手法,充分體現了古格王國獨特的藝術氣質和時代風格。

透過這些氣勢宏大、風格獨特、絢麗斑斕的圖畫,全面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所繪人物性格突出,用筆洗練,豐滿動感的女性人物尤具代表性。

古格遺址周圍發現的雕刻、造像及壁畫等揭開了古格王朝的神秘面紗。

傳說古格王國時期這個地方素以精於冶煉與金銀器製造而聞名,當年阿里三圍以托林寺為主寺的下屬24座寺院的金屬佛像與法器,都由魯巴鑄造。

據說魯巴鑄造的佛像用金、銀、銅等不同的原料合煉而成,工藝精湛,通體全無接縫如自然形成,其價值甚至超過了純金佛像。

在皮央遺址杜康大殿有一件精美的銅佛像,頭戴化佛寶冠、4臂各執法器、頭生3眼,這尊金黃色銅像卻發出閃閃銀光,晶瑩鋥亮,這就是著名的「古格銀眼」。

「古格銀眼」的銅像,只有古格才能製作,更是被視為佛像中的精品,因為極少流傳於世,所以尤為珍奇。

古格盛產黃金白銀,在托林寺、札不讓、皮央東嘎都發現過一種用金銀汁書寫的經書,而且出土的數量極大。這種經書以文書寫在一種略呈青藍色的黑色紙面上,一排用金汁、—排用銀汁書寫,奢華程度無以復加。

古格王朝的防禦區主要有3個古代防禦工事,一個扼守在河口,一個雄踞在一座小山上,還有一座則屹立於象泉河床附近,三座防禦工事成犄角狀互相呼應。

在古格都城遺址北面的一處斷崖上,有一個著名的「干屍洞」。據說這是古格王國滅亡後留下的最後遺跡。洞窟開鑿在山溝崖壁上,洞口很小。

對古格王朝古城遺址進行考察是從1985年西藏自治區文管會組織的考察隊開始的。

在年輕考古學家張建林率領下,對古格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調查,3年後,張建林和骨幹隊員仵君魁執筆寫出了考古學巨著《古格故城》。

這部巨著的問世,在考古學界所引起的震動和贊譽自不待說,就連國家領導人出訪美國時,都隨身攜帶該書,作為禮品鄭重地贈送給大洋彼岸的美國朋友。

❼ 請問:南陽「新都城遺址」是王莽新王朝的發源地,有關於那裡的詳細簡介和圖片嗎

圖片目前還沒有。詳細簡介如下:
新都城是新朝王莽的發跡地之一。《漢書•地理志》記載:「南陽郡有新野侯國,莽曰新都」。《後漢書•郡王四》記載:「新野有東鄉,故新都。」《漢書•王莽傳》記載:「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封莽為新都候,國南陽新野之古都鄉,千五百戶……哀帝即位後二歲,莽就國。元壽二年(公元前2年),征還京師,居攝三年,封莽孫宗為都侯,莽自稱肇名新都,故僭號為新」。
新都故城位於新野縣王莊鎮梅灣村,西距省道漢(中)—王(庄)公路1.5公里,東鄰唐河。新都故城遺址現存有城垣一周,呈正方形,邊長700多米,高3.5米,城基厚4米;外有城壕深2.5米,寬6米;設有東、西、南、北四門。城垣內外出土的文物有漢代筒瓦、板瓦、雲紋瓦當、石磨、規矩鏡、漢代貨幣等,還發現有下水管道、排水溝、水井、房基和墓葬,這些文物是研究漢代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傳說新都故城牆系王莽的第九個女兒所築,又名「九女城」。該城牆既可御敵,又可防洪。現城牆上長滿野山楂樹,枝葉繁茂,果實累累,城內有居民700多人。登城東可觀唐河、北可觀諸葛庄遺跡。該城系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❽ 古格王朝遺址有什麼值得欣賞之處

從公元九世紀開始,原先同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後,出現了一個新的王朝,一直維繫到十七世紀結束。這就是古格王朝,巔峰時期統治范圍覆蓋了阿里全境,都城的古格人就達到了十數萬之多。

❾ 西安曾是十三朝古都,為何現今沒有一點皇宮遺址的痕跡呢

沒有皇宮的遺址是因為各種政權的更迭交替,政治中心的西安無論如何都沒有辦法抵擋被摧毀的命運,太平盛世西安就是政權的集中地,各種英才齊聚這里,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可以說這里就是一片盛世之景,遇到戰亂西安就是敵人摧毀的首要目標。

西安是中國歷史上經歷朝代最多,發展最久的城市,是十三朝的都城,歷經了一千多年的文化洗禮是個不平凡的存在。也是政治文化的聚集地。

❿ 中國最早的王朝都城遺址是屬於什麼文化

二里頭遺址位於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村,於1959年發現,遺址距今大約3800-3500年,相當於中國歷史上的夏、商時期,屬探索中國夏朝文化的重要遺址。1960年考古學家在二里頭遺址的上層發現了一處規模宏大的宮殿基址,為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宮殿建築基址。這一發現為研究中國歷史早期國家的出現及其特點,提供了最原始的研究資料。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里頭遺址共分四期,一二期屬石器、陶作坊、村落文化;三四期屬青銅和宮殿文化。學術界對二里頭遺址有兩種看法,目前尚無定論:一種認為二里頭遺址一至四期都是夏朝文物,發現的宮城就是夏都;另一種認為一二期是夏朝文物、三四期是商朝文物,所以發現的宮城是商都。
與後來的商周文明一道,構成華夏文明形成與發展的主流,確立了以禮樂文化為根本的華夏文明的基本特質。

10月下旬,70多位來自大陸、香港、台灣及韓國、日本、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知名專家學者雲集「華夏第一王都」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參加在這里舉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研討會形成的「意見書」中說:「建議盡早啟動二里頭遺址和偃師屍鄉溝商城遺址作為夏商都城遺址群,共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工作。」

幾年來,二里頭考古工作取得了令人稱贊的成績:廓清了遺址的實有范圍,找到了遺址中部的井字形街道、勾勒出城市布局的基本骨架,還發現了宮城城垣,證實了宮城的存在。此外還揭露出部分二三四期宮殿建築基址,發現一些有關遺址布局的新線索,獲得一些包括大型綠松石鑲嵌龍在內的珍貴文物。

社科院考古所所長劉慶柱稱,新發現證明這是一處經過縝密規劃、布局的大型都邑,二里頭都邑規劃性的判明,對於探索中國文明的淵源具有重大的標尺性意義,為人們研究二里頭遺址和二里頭文化、夏商文化以及中國早期城市與宮室制度、中國早期文明與國家的形成等課題,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說起二里頭,許宏喜歡用5個「中國之最」來形容:這是迄今可確認的中國最早的王朝都城遺址,發現有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大型宮殿建築群、最早的宮城、最早的青銅禮器群及鑄銅作坊,還發現了最早的車轍痕跡,將中國發明雙輪車輛的年代前推了300多年。

「把二里頭遺址放到其出現前後大的歷史背景中去考察,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它的每一項發現都牽動人心,並有理由相信,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還將會有更多的中國之最出土」,對未來,許宏充滿自信,「殷墟的發現曾震驚了世界,二里頭將像20世紀的殷墟一樣,引領21世紀的中國古代文明研究走向新的輝煌。」

約公元前3000年至前1500年這一千多年間,中國歷史上發生了急劇動盪的社會大變革。這一變革可以用文明化、國家化或社會復雜化來概括,作為中華文明最早階段的夏商周三代王朝文明,即誕生肇始於這一時期。這一時期一個大的分水嶺是公元前2000年前後。此時,數百年異彩紛呈的中原周邊地區的各支考古學文化先後走向衰落;中國歷史上首次出現了覆蓋廣大地域的核心文化,即以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為典型代表的二里頭文化,在極短的時間內吸收了各地的文明因素,以中原文化為依託而迅速崛起。二里頭文化與後來的商周文明一道,構成華夏文明形成與發展的主流,確立了以禮樂文化為根本的華夏文明的基本特質。

二里頭,本是一個地處中原腹地洛陽平原的普通村莊的名字。和中國千千萬萬個村落名一樣,她樸素得不能再樸素。但就在她的身後,在綠油油的麥田下,卻隱藏著3000多年前華夏民族的一段輝煌的歷史,這段歷史也被其後人遺忘了3000多年,直到50年前她進入了考古工作者的視野,才從此躋身於中華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的殿堂。我們也由此知道,在數千年華夏史前文化積淀的基礎上,這里產生了最早的「中國」。

最早的城市幹道網、最早的中軸線布局的宮殿建築群(都邑與建築上的王權表徵)、最早的青銅禮樂器群(華夏青銅文明之肇始)、最早的青銅器鑄造作坊、最早的綠松石器作坊、最早的使用雙輪車的證據、最早的具有明確城市規劃的大型都邑。

讀著這些「最早」,自己難以放下手捧的《最早的中國》。驅使自己一口氣讀完的是那份對史前中國求知的慾望,是這些「最早」背後先人們無限的智慧,是在大量實物證明下作者敘述的自信,是撥開迷霧見晴空透亮的感覺。不知多少中國人陷於「知現在中國」而不知「史前中國」的迷惑之中,我也是其中之一,進入學堂,手捧「國史」回溯泱泱中國,似清晰,又似模糊,文字記載的歷史總感覺沒有「商鼎漢罐」來得實在,也總感覺文字記載難以盡現泱泱五千年的中國歷史。好在「重孝」、「好墓葬」的傳統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歷史實物,讓我們不斷的剝離掉那一層層的歷史土層,一步步地去無限接近那「史前之中國」的源頭,去追尋早已遠去的祖先們的身影。

首先,二里頭時代的二里頭都邑,就是當時的「中央之邦」;二里頭文化所處的洛陽盆地乃至中原地區,就是最早的「中國」。二里頭文化作為東亞地區最早的「核心文化」,它的崛起也給人騰空出世、異軍突起的感覺。二里頭文化與後來的商周文明一道,構成華夏早期文明的主流,確立了以禮樂文化為根本的華夏文明的基本特質。

其次,二里頭的都邑所在的洛陽盆地「背邙面洛」。無論從交通、地理條件、自然氣候以及文化的「雜交」等方面,都為二里頭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一種堅實的物質基礎。二里頭遺址的宮殿群、交通要道以及功能區的劃分無不顯示出二里頭遺址是一個經過縝密規劃、布局嚴整的大型都邑。二里頭遺址是迄今可以確認的最早的具有明確規劃的都邑,後世中國古代都城的營建規制與其一脈相承。從這個意義上講,二里頭遺址的布局開中國古代都城規劃制度的先河。

第三,自古以來,中國號稱「禮儀之邦」,「樂分貴賤,禮別尊卑」,是對禮儀之邦的一種詮釋,因此禮制是理解中國文明的鑰匙,作者以「禮制」的研究作為主線,從酒禮,祭祀和戰爭,禮樂器等方面細致進行了整體性的闡釋,這種闡釋不僅包括上層結構的「王權」和「禮制」,還包括下層結構的「生業(官營手工業)」和「生活」。作為禮器的青銅器、玉器等都是統治階層身份地位的象徵,二里頭的青銅禮器是中國青銅時代的徽標。如作者中所言,「沒有作為「先祖」的二里頭青銅器,也就沒有殷墟婦好墓青銅器的洋洋大觀和司母戊大方鼎的雄渾霸氣,沒有其後中國青銅文明的鼎盛與輝煌!」

第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二里頭時代已經告別了「小國寡民」的「邦國」時代,經進入了王朝時代,天時,地利的優勢,使得二里頭文化接受四方沖擊的洗禮,在血與火中「涅槃」升華;同時也得四方之賜,東西南北文化因素的融合,成就其高度的發展和政治的成熟。而二里頭文化的強勢輻射,與其說是自二里頭文化積極地、有系統地向外進行信息傳送,不如說是以各地的接受方為主體,有選擇地加以吸收。

同時,書中包含了大量有關中國考古學學術探索歷程的史學回顧,如二十世紀初的「古史辯」運動和中國考古學的誕生、三十年代殷墟的發掘、五十年代鄭州商城發現、以及半個世紀以來二里頭遺址的發現和發掘。從某種角度講,這些考古學史甚至本書都是中華民族自我探索的印記。

總之,許宏研究員憑借極富激情的文字和一幅幅精彩的寫實照片,將我們帶入了那座令人神往的二里頭龐大都邑,那個激動人心的最早的「中國」,進而掀開了那段中華民族不應忘卻的集體記憶。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