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戰爭遺址
㈠ 中國戰爭遺址
春秋時期晉楚城濮之戰:
城濮之戰遺址,位於鄄城縣臨卜鄉境內金堤西端南數里,也就是春秋戰國時稱作城濮的地方。
戰國齊魏桂陵之戰:
戰國前期,齊軍在桂陵(今河南長垣北)對魏軍的一次著名截擊戰。
戰國齊魏馬陵之戰:
山東莘縣境內金堤河岸腳下、大張家鎮馬陵村和櫻桃園鎮道口村之間.
戰國秦趙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遺址,現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范圍廣闊,西起骷髏山、馬鞍壑,東到鴻家溝、邢村,寬約10公里;北起丹朱嶺,南到米山鎮,長約三十公里,東西兩山之間,丹河兩岸的河谷地帶均屬於重點保護區。
秦末楚漢垓下之戰:
由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說:「項羽退至垓下(今安徽靈璧南沱河北岸)。」《辭海》也說:「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南沱河北岸。」《中國歷史大辭典》又說:「垓下在河南鹿邑東,或在安徽靈璧南。」但1995年版的「安徽地圖」卻明明標著「垓下」在安徽固鎮縣沱河南岸。實際上固鎮縣濠城鎮沱河南岸有個村就叫「垓下村」,在歷史上老百姓又叫它「霸王城」。
東漢末年官渡之戰:
官渡之戰遺址位於中牟縣城東北部,大孟鄉大衡庄村至官渡鎮官渡橋村、逐鹿營村一帶。官渡,因臨近官渡水而得名。
東漢末年赤壁之戰:
位於蒲圻市西北36公里的長江南岸,隔江與烏林相望,陸水由其東注入長江。赤壁是著名的古戰場,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與孫權聯合,大破曹操於此,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
東漢末年夷陵之戰:
嘯亭古戰場遺址位於宜昌市嘯亭區,是夷陵之戰的決戰地.
㈡ 沈陽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在哪阿
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位於北陵公園東側五里的上崗子。始建於1951年初,同年8月落成,佔地面積20餘萬平方米。陵園坐北朝南,通過寬闊的廣場,拾級而上,便是陵園正門。在高大的門柱上鑲有一塊刻有郭沫若同志手書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的方形漢白玉匾額。陵園中心,豎立著一座抗美援朝烈士紀念碑。該碑是1962年10月23日建成,高67米,基座寬148米。碑體是用巨型花崗岩條石精雕而成。碑身正面刻有董必武同志題詞:「抗美援朝烈士英靈永垂不朽」。碑身背面刻有郭沫若同志1962年夏題詩的手跡:「煌煌烈士盡功臣,不滅光輝不朽身。鴨綠江南花勝錦,北陵園畔草成茵。英雄氣魄垂千古,國際精神召萬民。峻極高山齊仰止,誓將紙虎化為塵。」碑座是用銀灰色花崗岩砌成,南面正中鑲著一塊大型漢白玉,上面浮雕「抗美援朝紀念章」圖案。碑座背面也鑲有一塊長方形漢白玉,上面陰刻抗美援朝戰爭概況的碑文。紀念碑北側,是排列整齊的烈士墓地。這里安葬著黃繼光、楊根思、邱少雲、孫占元、楊連弟等122名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其中有軍職幹部3名,師職幹部9名,團科職幹部82名,戰斗英雄、功臣28名。陵園東側,建有抗美援朝烈士遺物陳列室和畫廊,陳列展出部分志願軍烈士的光輝事跡和珍貴遺物。
㈢ 丹東地區與東北抗日戰爭的革命遺址有哪些
我搜集是這些
1、楊靖宇指揮部舊址:位於寬甸滿族自治縣青山溝鎮滴水砬子村,這里曾經是抗聯戰士的秘密宿營地。1935年,抗聯統戰指揮部曾設在這里。
2、「楊洞」密營:原名「羊洞」,是當地放羊人憩息的地方。後來,楊靖宇將軍的抗聯一軍軍部曾在這里駐扎,為了紀念楊靖宇將軍和抗聯一軍將士浴血抗戰的功績,當地群眾把「羊洞」改稱「楊洞」。
3、「紅軍洞」密營:曾在洞內採集到老式步槍子彈殼、深藍釉湯匙、帶有五角星加圓圈圖案的膠鞋底、以及有「大日本」字樣的玻璃瓶瓶嘴殘斷等遺物。
4、鄧鐵梅司令部舊址:司令部舊址位於龍王廟鎮原供銷社大院內,整個建築為二層樓,此建築系東北民眾抗日自衛軍司令鄧鐵梅於1932年7月中旬應龍王廟商界和群眾的要求,率司令部機關和警衛營、大刀隊進駐龍王廟街里,將中和洋商號作為司令部駐地。
5、左子元部抗聯遺址:位於寬甸下露河朝鮮族鄉聯合村姜家溝村民組西北天山南側半山腰處的平地上,北距主峰100米,現存兩處坐北朝南的房屋基址,子元曾以西北天為根據地,在對敵作戰中接連取勝,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西北天抗聯遺址的發現,對研究丹東地區抗聯斗爭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6、四平鄉政府舊址:位於寬甸雙山子鎮黎明村方家隈子村民組居民區內,現為村民何學禮家住宅。1935年,在楊靖宇的領導下,東北抗日聯軍成立了四平鄉政府,這是中國共產黨在東北成立的第一個紅色政權。四平鄉政府成立後,積極開展抗日救國工作,為寬甸地區的抗日斗爭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中國東北的抗日斗爭史中書寫了光輝的一頁。
有一本書叫。那裡比較詳細,書名叫《丹東革命遺址實錄》,這里記錄更詳細
我收集的是從----丹東地區的抗聯遺跡----丹東新聞網
㈣ 沈陽的歷史遺跡
沈陽市是全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旅遊資源豐富多彩。名勝古跡有福陵、昭陵、新樂遺址博物館、鄭家窪子青銅短劍大墓、葉茂台遼墓、永安石橋等。沈陽故宮是除北京故宮外我國僅存的一座皇宮建築群,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營造和使用的宮殿。福陵和昭陵是聞名遐邇的「關外三陵」中的兩個,是具有中國古代建築特色和濃郁民族風格的帝王陵寢,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孝慈高皇後的陵墓;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瑞文皇後的陵墓,而且是清入關前留下的三個陵寢中規模最大的一個。新樂遺址是我國北方新石器時代較早的一處母系氏族公社聚居部落遺址,距今已有7200多年。鄭家窪子青銅短劍大墓位於沈陽市於洪區,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墓群。葉茂台遼墓群位於法庫縣,是遼悉相蕭義及其家族的墓群。永安橋位於於洪區,是沈陽市境內保存較為完整的清初石築拱橋。
㈤ 遼寧省為什麼沒有古跡
遼寧省是中國文物大省之一,人文歷史、自然景觀資源都很豐 富。這里有距今近30萬年的營內口金牛山遺址容;這里有與北京故宮齊 名的沈陽故宮和清初"三陵"(永陵、福陵、昭陵);這里還有以雄 奇險峻和戰略位置重要而遐邇聞名的九門口長城。名山、秀水、奇石、異洞遍布遼東半島和遼西走廊。千山、醫 巫閭山、鳳凰山、冰峪溝、鴨綠江、金石灘和亞洲最大的本溪地下 水洞等風光名勝久負盛名。大連、丹東的近代戰爭遺址和西部的秦、漢、魏、晉、遼、明、清史跡馳名海內外。
㈥ 中國的戰爭遺址有什麼
鴉片戰爭遺址公園是紀念1840年我國戰爭二次正面戰役主戰場的紀念性公園。
公元1840年7月5日,鴉片戰爭爆發,英軍炮轟定海城。翌日城陷,定海鎮總兵葛雲飛、壽春鎮總兵王錫朋、處州鎮總兵鄭國鴻率軍五千八百名將士,與敵浴血奮戰六晝夜,相繼壯烈殉國。是役為中國近代史上抗擊英軍入侵的重要一仗。
為褒揚先烈,昭示後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1995年,舟山市人民政府決定在舟山鴉片戰爭古戰場遺址——定海竹山興建公園。公園佔地10餘公頃,園內建有舟山鴉片戰爭紀念館、「三總兵」紀念廣場、百將題碑、傲骨亭等及遷建的「三忠祠」和抗英陣亡將士墓群。並被命名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該園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委員長喬石題寫。
公園佔地10餘公頃,園內建有舟山鴉片戰爭紀念館、「三總兵」(定海鎮總兵葛雲飛、壽春鎮總兵王錫朋、處州鎮總兵鄭國鴻)紀念廣場、百將題碑、傲骨亭等及遷建的「三忠祠」和抗英陣亡將士墓群。公園還被命名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鴉片戰爭遺址公園 - 建設消息
在東莞虎門鎮閉幕的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台舊址保護規劃論證會上傳出消息,東莞市將在現存的林則徐銷煙池與虎門炮台舊址的基礎上,建設鴉片戰爭遺址公園。建成後,這一公園將成為廣東省三大遺址公園之一。
㈦ 遼寧有什麼紅色抗戰紀念館或者遺址類似於九一八紀念館。最好離沈陽近一點
1、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東北陸軍講武堂
2、撫順:平頂山慘案紀念館
3、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
4、錦州:遼沈戰役紀念館
㈧ 沈陽都有什麼名勝古跡
1、沈陽故宮
沈陽故宮位於遼寧省沈陽市瀋河區沈陽路171號,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又稱盛京皇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沈陽故宮始建於努爾哈赤時期的1625年,建成於皇太極時期的1636年。清朝遷都北京後,沈陽故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後來就稱之為沈陽故宮。
2、張氏帥府
張氏帥府,又稱「大帥府」或「少帥府」,位於遼寧省沈陽市瀋河區朝陽街少帥府巷46號,是張作霖及其長子張學良的官邸和私宅。
張氏帥府始建於民國三年(1914年)9月,總佔地3.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2.76萬平方米。民國五年(1916年)張作霖正式入住,以後又不斷擴建,逐步形成了由東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築等四個部分組成的的建築體系。
3、遼濱塔
遼濱塔位於新民市東北29公里的公主屯鎮遼濱村的黃土崗上,因其傍依遼河岸邊,故稱遼濱塔。它是一座八角十三層密檐青磚塔,原高41.7米,底部直徑12.5米,按佛教以奇數表示清白的信念而築。塔基高約10米,塔身八面各有一佛龕,上有一尊磚雕佛像端坐於蓮花座上。
4、新樂文化遺址
新樂文化遺址位於沈陽市皇姑區黃河北大街北運河北岸黃土高台之上,1977年首次發掘。這是一處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的村落遺址,佔地面積17.8萬平方米,集居地約2.5萬平方米。
5、中共滿洲省委舊址
中共滿洲省委舊址位於遼寧省沈陽市和平區皇寺路福安巷3號(原北市場福安里4號),有四間青磚瓦房,佔地面積35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平方米。在1927年-1929年是東北地區革命運動的指揮中心。
㈨ 沈陽有什麼名勝古跡
·沈陽故宮
·昭陵
·福陵
·太清宮
·張氏帥府
·輝山
·怪坡響山
·遼寧省博物館
·棋盤山風景區
·沈陽古隕石旅遊區
·沈陽植物園
·無垢凈光舍利塔
·永安橋
·蒸汽機車陳列館
·新樂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