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蕭家墳遺址

蕭家墳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15 09:59:31

① 無錫有哪些名人古墓值得去看么

有很多墓的,也是值得去看的。

比如位於龍寺生態園內的我國近代思內想家、外交家薛福成容之墓,周邊綠樹環繞、一對石獅守衛。

還有明代兵部尚書秦金之墓位於胡埭秦尚書灣,此處的水庫里露出一塊殘缺的石龜,並立有秦金墓作為省文保單位、市文保單位及相關介紹的三塊石碑。

② 有關蕭山的風土人情,民間藝術,文化遺跡,民俗民風(可復制)

舊時蕭山城裡茶店甚多,最著名的是東門城橋頭的東升茶樓,上下兩層,橫跨城河,是一個十分高雅的去處,可惜毀於日寇的狂轟濫炸。抗戰勝利後,茶店又漸漸地多起來,但規模甚小,多為一 間店面,且擺設簡陋,從東門到西門的整條狹長直街上少說有十幾 家。這些茶店可以用兩句話來形容,一叫烏煙瘴氣,一叫雲霧騰 騰。所謂烏煙瘴氣是指其店容。 因多年用木柴燒水,整個店堂被 熏得黝黑,幾乎找不到一塊白的牆壁,連桌子板凳都呈黑色;燒水 的大小茶壺也黑得一點也看不出紫銅的質地,至於茶具更是積有 長年不除的茶垢;所謂雲霧騰騰言其氣氛。除店內整天彌漫著沸 水的蒸汽、茶葉的醇香外,更有那滿堂的茶客吸著旱煙、紙煙,吞雲吐霧。 舊時蕭山娛樂場所不多,特別是上了年紀的男人,閑散時更無去處,茶店便成了他們娛樂和休閑的最佳地方。花幾分錢,泡一壺粗茶,既可以與茶客海闊天空地漫談,還可聽說書藝人的「大書」, 確是一種「至高無上」的享受。所以上茶店並不是叫喝茶,而是叫 吃茶,這幾乎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因此每爿茶店總有一班老茶客,連位置都是相對的固定,並逐漸形成一定的布局。如西橋茶店多為早市,因其主顧大部分是一早上街賣菜賣柴的附近農民,貨銷後就在茶店內一坐到午,有的索性在茶店門口出售,自己坐在 店內吃茶,講大話,聽別人說三道四。又如長樂茶店等就不同,主 要生意在夜市。因其顧客多為城裡的店伙職工,一天勞累後在此 小憩,一邊喝茶,一邊聽書,十分適意。這說書』的很有吸引力,一部 三國可講兩三個月,說得茶客風雨無阻、日日滿堂。

③ 秦皇島歷史人物

秦皇島出了哪些名人
韓愈啊·不知道他叫韓昌黎嗎?還有馬玉濤,劉秉義,兩位老回歌唱家 始皇不是咱秦皇島人答!·
http://..com/question/5336836.html
http://bbs.qhd.com.cn/dispbbs.asp?boardid=2&id=9697

④ 中國古代歷史上誰挖了自己的祖墳

道教認為:宋起之地為歸德屬於"商星分野",而太原則屬於"參星分野",自古參商不相見,這樣,當中央政權強盛時,太原地區最後才服從,而當中央政權衰弱時,太原則將最先叛亂,因此,不宜把太原列為方鎮。鑒於上述原因,宋太宗決定平毀太原城。
挖祖墳這種事情之所以在歷史上屢屢上演,主要是因為風水的原因。人們大都相信,一個家族之所以興旺發達,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的家族葬到了一塊風水寶地。相應的,對於帝王家族而言,他們也相信如果他們的祖墳葬在了龍脈上的話,那麼在龍脈的保佑下自己家族的皇位就會千秋萬代。如果龍脈斷了,或者祖墳被挖了,那麼就意味著自己家族和國家的衰落。所以,在古代,不論是王侯顯貴,還是普通百姓,都相信陵墓風水的存在。
正因為有這樣的心理基礎,所以歷史上才會屢次出現挖祖墳的事件,其目的就是使被挖祖墳的家族從此一敗塗地。當然,對於挖帝王的祖墳,其政治目的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從政治和心理上來打擊自己所要反對的帝王。不可否認,挖祖墳的行為和帝王所倡導的道德價值觀是不相符合的,但是在中國古代復雜的歷史背景之下,卻又似乎有著某種合理性。
秦朝一統天下靠霸佔周天子墓穴?
處於西陲的秦國之所以能夠由一個毫不起眼的國家而一統天下,據說是沾了龍脈風水的光。在此基礎上,更為離奇的說法是,秦王占據了周天子的墓穴,所以才使得秦國從此鴻運當頭,最終得以一統天下。關於這一說法,其背後的"理論依據"便是,考古學家在考察咸陽塬上的"周陵"時,竟然發現西周王陵和戰國秦君墓同穴!
考古隊考察了位於咸陽市城北的"周陵",並且探明了周陵外園牆,南陵和北陵共用的陵園園牆以及兩陵各自的墓道,還發現了6處建築遺址、27座外葬坑、161 座陪葬墓。現在的陵墓共有南、北兩座,南陵外形為截錐體(即"覆斗狀"),平面基本為方形。北陵南距南陵為145.8米,外形基本為截錐體,方錐體略圓,平面基本為方形略圓。兩座墓葬形制均為"亞"字形,在封土四面的中部各有墓道一條,平面均為梯形。
一直以來,人們大都相信"周陵"為西周文王、武王墓的合稱,南為周文王之陵,北為周武王之陵。不僅如此,考古人員曾於2004年發現了周公廟遺址群,而且相伴隨著的是出土了一些甲骨文字,價值非凡,也讓考古界更為堅信此處就是西周王陵。
但是,後來隨著新考古成果的不斷發現,先前所作的推斷似乎又動搖了起來。因為考古隊在陵園內的地表發現了散落的大量殘磚塊、瓦片,並在殘瓦片的外表上還發現有粗繩紋、細繩紋、籃紋以及素麵等。根據有關資料推斷,素麵圓瓦曾存在於戰國早期,到了戰國中晚期就已經很少了。結合以往的文獻記載以及此次考古的調查勘探成果,有些考古專家認為所謂的"周陵"其時代應為戰國晚期某代秦王陵,而非傳說中的周王陵。
這些考古專家的理由如下:
第一,歷史上的考古文獻記載傾向於此處是秦王墓。《集解》引《皇覽》曰:"秦武王冢在扶風安陵縣西北畢陌中,大冢是也。人以為周文王冢,非也。周文王冢在杜中。"《正義》引《括地誌》雲:"秦悼武王陵,在雍州咸陽縣西北十五里也。"《皇清經解》引孫星衍《畢陌畢原考》雲:"畢陌在渭水北,秦文王、武王所葬,即今咸陽之陵,先諸書甚明,其誤自宋人始。"
第二,根據陵園的布局分析,這座墓符合秦墓規制。因為墓為東西方向,東西方向的"亞 "字字形符合戰國晚期秦王墓的特點。此外,根據陪葬坑內所陳列器物的次序比較混亂等情況來判斷,墓葬應該不是西漢時期的。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在考古過程當中還發現了一些青銅器,根據其紋路等特徵被專家鑒定為戰國晚秦時期的器物。
鑒於以上理由,這些考古專家認為,所謂的"周陵"其實應該為"秦悼武王或者秦惠文王"的墓。既然"周陵"並非周王陵墓,那麼周陵到底在哪裡呢?
一般來說,周朝之後的陵一般有封土,歷史文獻對此記載也很多。但是,周王陵則是不樹不封的,而文獻對此也少有記載,因此尋找的難度很大。所以,綜合分析這幾種情況來看,最大的可能是,最初的墓穴原址是周王的陵墓,因為他們不樹不封,所以戰國時期的秦王又在其上修建了自己的陵墓,由此便造成了同穴的特有歷史現象。

隨著問題的日趨明朗,一些風水術士也就有了占墓穴討鴻運的說法。而且戰國後期的發展趨勢也似乎印證了這一點,偏安一隅的秦國在不佔據天時、地利的情況下,竟然一舉消滅了其他列國而一統天下。如果真是因為陵墓風水的話,那麼秦始皇真應該謝謝他的老祖宗了。
秦始皇改地名斷"王氣"?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總擔心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被別人給搶了去。當他聽方士說,統治天下者,皆因祖陵葬在龍脈上。於是,為了使他的統治能夠綿延千秋萬代,秦始皇想盡了各種招數在全國各地來挖掘龍脈,以避免有人再度稱王稱帝。但是卻事與願違,造成了天怒人怨,天下大亂。很快,人們揭竿而起,奮起反秦,秦朝也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短命王朝。
那麼,秦始皇又是如何在各地興師動眾亂挖龍脈的呢?
春秋戰國時代,丹陽是楚國的屬地。公元前222年,秦始皇平定楚國江南地帶,並設置會稽郡,管轄今江蘇東南部和浙江東部,丹陽也被改為了雲陽縣。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雲陽縣邑,不知讓秦始皇費了多少心思,甚至不惜代價地來破壞此地的"王氣"。
原來,秦始皇這樣做是有他的原因的。當初,他在東巡路過丹陽境界時,隨從史官便占卜稱:雲陽有"王氣"。因而,秦始皇很是害怕丹陽會出皇帝來爭奪他的江山,所以就立即下旨來破掉丹陽的"風水"。這其中的一個"舉措",就是將帶有"王氣"的"雲陽"縣名改為"曲阿"。第二個舉措,就是將"會稽馳道"經過丹陽的地段改得彎彎曲曲"截直道使曲",也就是故意把直道修成彎道,其目的也是為了破丹陽的"王氣"。
這名字也改了,道路也弄完了,但是方士的預言最終還是不幸應驗了。在秦始皇死後的430年(222年),丹陽出了第一位皇帝--三國吳大帝孫權。孫權原籍浙江富陽,後祖輩移居曲阿(今丹陽司徒鎮),祖父孫鍾在丹陽司徒以種瓜為生,死後被葬於司徒白鶴山,其父孫堅死後被葬於丹陽司徒吳陵港,墓叫"高陵"。到了南朝,丹陽又出了兩代開國皇帝。其中的一位是蕭道成,字紹伯,小名斗將,是南朝齊高帝,丹陽訪仙鎮蕭家巷人,享年56歲,死後被葬於丹陽胡橋獅子灣"泰和陵"。另一位便是蕭衍,字叔達,史稱梁武帝,也是丹陽訪仙鎮蕭家巷人,549年在一場大禍中身亡,享年85歲,被葬於丹陽荊林三村巷"修陵"。
項羽一把火是否燒掉秦朝龍脈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國富力強後,自櫟陽遷都至距現咸陽市東北二十里的古都咸陽。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天下十二萬戶富豪遷到此地,設置成帝都,對都城規模,秦始皇一再擴大,並建造"東西五里,南北千丈"、可容坐萬人,一直到秦朝滅亡也未建完的阿房宮。
在風水學家看來,咸陽城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它以九峻山為祖脈,以渭河平原為明堂,以渭水為朱雀,關住了九峻山的來氣而聚成正穴。這樣,咸陽介於九塔山以南,渭河以北,山水相互映照。同時,由於九峻山主脈的高大特異,加上秦始皇坐天下於此地,於是秦始皇仿效紫微宮,建造宮室145種,著名的有信宮、甘泉宮、興樂宮等宮殿。咸陽宮可謂殿宇林立、樓閣相屬、曲廊幽徑、花香景深。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下令征發刑徒七十餘萬人伐運四川、湖北等地的木材,開鑿北山的石料,在故周都城豐、鎬之間渭河以南的皇家園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築之精英靈秀,營造一座新朝宮。這座朝宮便是後來被稱為阿房宮的著名宮殿。秦始皇還把渭水引入都內,象徵天河,以皇宮標示北極星,告知世人咸陽是帝都,宮殿是天子的住所不可動搖,把整個都城建成一個宇宙圖式。不僅如此,秦始皇死後把自己的皇陵選擇建在渭河平原東北的臨潼,南依驪山、北跨渭河,形成氣度不凡的皇家氣派。
但是,有人卻說,秦始皇依靠龍脈,附之以阿房宮等宮殿的宏偉設計卻被項羽一把火燒了個精光,這是真的嗎?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姓項名籍,字羽,古代中國著名將領及政治人物,秦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秦末時被楚懷王封為魯公,在公元前207年的決定性戰役巨鹿之戰中統率楚軍大破秦軍,之後"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唐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更是以濃墨重彩地描寫了阿房宮後,無限感慨地歌詠:"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為了尋找項羽火燒秦宮的證據,2002年考古學家來到今陝西西安西郊三橋鎮以南,東起巨家莊,西至古城村的阿房宮遺址上,開始了探索。雖然採用多種先進的設備和方法,但是,結果卻出乎人們的意料:沒有發現阿房宮被火燒的痕跡。會不會因為兩千多年過去了,無數次風霜雨雪的侵襲,已經把大火留下的痕跡抹去了呢?為了進行比較,阿房宮考古隊來到了漢代長樂宮的遺址,東漢末年,長樂宮也和漢代其他宮殿一樣,逃不過被焚毀的命運,兩千多年過去了,這里被火燒過的痕跡卻仍然歷歷在目。
那麼,是不是流傳了兩千年的西楚霸王項羽的軍隊入關以後,移恨於物,將阿房宮及所有附屬建築縱火焚燒,化為灰燼的說法不真實呢?
考古學家發現,人們通常所說的阿房宮遺址實際上是阿房宮的前殿遺址,阿房宮前殿遺址夯土台基東西1270米、南北426米,台基上面西、北、東三面已有夯築土牆,牆頂部有瓦的鋪設;夯土台基上面沒有建築南牆。三面牆裡面沒有發現秦代文化層和秦代宮殿建築遺跡。從路土分布的情況來看,人們是把夯築台基用土從南面運到北面,再從北面開始往南逐漸夯築台基。專家就此大膽地推測,阿房宮的所有工程只有前殿建成了台基,其他工程尚未動工,阿房宮沒有建成,也沒有像史書記載那樣被項羽放火焚燒!
我們翻看歷史可以發現,《史記 .秦始皇本紀》載:"項籍為從長,殺子嬰及秦諸公子宗族。遂屠咸陽,燒其宮室,虜其子女,收其珍寶貨財,諸侯共分之。"項羽是對咸陽採取了燒、殺、搶虜的政策,然而這里並沒有明確提到火燒阿房宮。《史記.項羽本紀》載:"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在這里也隻字未提火燒阿房宮。火燒的很可能是秦朝的其他宮殿。《史記》中的另一條記載也從側面證明阿房宮並未建成:"四月,秦二世還至咸陽,曰:『先帝為咸陽朝廷小,故營阿房宮。為室堂未就,會上崩,罷其作者,復土酈山。酈山事大畢,今釋阿房宮弗就,則是章先帝舉事過也。""""復作阿房宮。"但是,這年七月陳涉、吳廣就反了。前後就這么點時間,顯然建不成阿房宮。
既然阿房宮連前殿都沒有建成,前殿夯土台基上面沒有宮殿建築,項羽也就沒有必要渡過渭河來放火燒一個沒有宮殿建築的夯土檯子,所以傳說認為項羽燒了阿房宮是錯誤的!項羽雖然沒有燒阿房宮,火燒秦始皇依據龍脈所建的咸陽城其他宮殿卻是不爭的事實。
派人挖了李唐祖墳的隋煬帝
隋煬帝楊廣殺父繼位,成為隋朝的第二代皇帝。登上皇帝寶座以後,隋煬帝本性顯露,對民眾實行殘酷的暴政,激起了天下人的公憤。於是,各地起義軍風起雲涌,其中一支便是太原的李淵家族領導的。
在得知李淵家族反隋的消息以後,隋煬帝深知李淵家族實力雄厚,他不去反思自己的暴政,反而幻想用挖斷李淵家族龍脈的方式來打擊李氏,然而,他不僅沒有找到,還落了個死於非命的下場,真是可悲可嘆。
李淵起兵以後,他向長安民眾"約法十二條",除此之外,大隋各項苛刻的法令也都被廢除了。當時,隋大臣陰世師、骨儀等按照凡是犯上作亂者都要發掘他的祖墳、污辱他的祖先的法令,命令京兆尹尋找李淵的五服祖墓所在地,將其全部挖掘開來,並將屍骨拋在野地里。李淵對此非常痛心,每一提及必定流淚。
據說陰世師,頗懂陰陽風水,在派兵士去挖李淵在河東老家的祖墳那天下午,當兵士剛挖開李淵祖父李虎的墳墓,突然,從中躍出一條碩大的青蛇,蛇身有水桶粗,那蛇高昂起頭,"哧哧--"地呼嘯著沖向兵士們,兵士們紛紛閃開,陰世師揮劍上前,不料蟒蛇吐出一團霧氣,陰世師當時便昏倒在地。當時,在蟒蛇身邊還有大小不一的三條青蛇和二隻金蟾,四散逃避,兵士們的趕殺,一隻金蟾跑開了,其餘的則全被隋軍的刀劍殺死了。當李淵的軍隊攻克長安以後,投降的兵士供認了陰世師的惡行,李淵悲憤不已,立即命隴西公李建成把陰世師等人斬殺於朱雀道。
雖然李淵的祖墳被挖掘了,但是隋朝的天下仍然在農民起義和關隴軍事貴族集團的雙重合力下走向了終結,而最終修成正果的則是李淵、李世民父子。

北宋為釘破太原龍脈,火燒水灌太原城
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榮病死,七歲的恭帝繼位,時任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的趙匡胤掌握了軍權。翌年正月初,趙匡胤在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發動兵變,黃袍加身。並率軍入開封,脅迫周恭帝禪位,奪取了皇位。因趙匡胤所領的歸德軍駐在宋州,所以建國號為宋,定都於開封。史稱北宋。宋王朝的建立,結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局面,使中國又歸於統一並逐漸進入中國經濟、文化、科技的鼎盛時期。唐朝最盛時有五千多萬人口,宋朝人口最盛時突破一億。宋人有曰:"生民以來,能濟登茲者,未有如大宋之隆也。"
在宋朝建立之初,為使宋王朝能長治久安,而不致成為繼五代後的第六個短命王朝,北宋王朝除了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針,大力實施"強干弱枝"政策之外,還致力於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局面,特別是當宋太宗聽說,當時仍被北漢統治的晉陽出過好幾個皇帝,是個"龍城"之後,更是親自帶兵攻下太原城,並火燒太原城,再水灌太原城......
太原古稱晉陽,它西依懸瓮山、東臨汾河水,地勢十分險要,城堡十分堅固。晉陽城城池堅固,唐以後的五代,這里幾度被一些野心軍閥作為割據稱雄的堡壘,稱王稱霸,自立為帝。太原經歷了後唐、後晉、後漢、北漢等幾個王朝。
979 年,宋太宗親率大軍,來到太原城下指揮攻城。晉陽城高大堅固,使得宋軍損失慘重,內外馬步軍都軍頭王廷義,殿前指揮使部虞侯石漢卿陣亡,大將李漢瓊、荊嗣、呼延贊、韓起重傷,以下將士傷亡者更多不勝數。當時,主要是由於宋已統一中原,平定南方,傾全力攻晉陽一城,晉陽孤城難守,北漢主才不得已降宋。自此,北漢十州全部歸入宋的版圖。五代十國時期最後一個分裂的小王朝被消滅了。
太原城被攻破之後,宋太宗趙光義決定平毀太原城,這是出於多方面考慮的。首先是晉陽城城池堅固,易守難攻,宋軍強攻晉陽造成損兵折將,損失慘重,故宋太宗決心徹底平毀晉陽城以消心頭之恨。其次是當時的李唐是從晉陽起兵而奪取天下,到唐末五代一些割據者又據晉陽爭奪天下,或抗衡中原王朝,望氣者認為晉陽有王者之氣,這是宋太宗要嚴加防範的。再次是宋太宗繼位時,多有道教人物相助、道教觀天象認為:宋起之地為歸德(今河南商丘市)屬於"商星分野",而太原則屬於"參星分野",自古參商不相見,這樣,當中央政權強盛時,太原地區最後才服從,而當中央政權衰弱時,太原則將最先叛亂,因此,不宜把太原列為方鎮,應當降低它的等級。鑒於上述原因,宋太宗決定平毀太原城,讓居民遷往汾水東的新城,把新設立的並州府遷到榆次。居民出城後,宋太宗下令放火,"萬炬皆發,宮寺民舍,一日俱盡"。第二年四月,宋太宗又封堵汾水、晉祠水,灌入太原。古太原城經此火燒、水灌,變為一片廢墟。往日被譽為"錦綉太原城",並已逾千年的大都會便不復存在了。
太原舊城被毀後,宋太宗又命將太原治所從榆次遷到唐明鎮(即今太原市)。逃出城的百姓逐漸聚集到這里定居下來。由於此處地理位置十分重要,982年(宋太平興國七年),宋太宗趙光義派三交都部署潘美在唐明鎮的基礎上,擴大范圍,修築城牆,興建太原城。宋初修建的太原城是一座土城,城池周長5.28公里。築四門:" 東曰朝曦;南曰開遠;西曰金肅;北曰懷德。城西南至現迎澤大街北邊,西至現新建路東邊,後小河、東後小河是當時北面東邊的城壕。據說趙宋在新修太原城街道時,都築成丁字街,取其諧音,"釘"破"龍脈",使太原不再出現"真龍天子",危及趙宋天下。並忌諱使用"晉陽"、"太原"名稱,而設為緊州軍事,派潘美、楊業把守。
金代詩人元好問《過晉陽故城書事》在講到此事時說:"南人鬼巫好機祥,萬夫畚鋪開連岡。官街十字改丁字,釘破並州渠亦亡。"舊的晉陽城平毀了,但太原的戰略地位並沒有變,當時遼據大同,建遼契丹又為游牧民族,其騎兵可以隨時南下太原,太原街道修成"丁"字形對阻遏遼騎兵的馳騁是起了積極作用的。

李自成與崇禎互斷龍脈便宜了多爾袞?
李自成(1606~1645年),明末農民起義領袖,他率領農民起義軍攻破北京城,逼死了明崇禎皇帝,建立了大順政權,但不久農民起義軍就在吳三桂和滿清軍隊的聯合夾擊下敗亡,李自成也死於非命。有人說李自成和崇禎的兩敗俱傷是因為互斷了對方的龍脈,才使滿清的多爾袞撿了一個大便宜,這是怎麼一回事?
關於明皇族朱氏的龍脈之說,據《朱元璋系年要目》介紹,朱元璋祖居江蘇省句容縣通德鄉朱家巷。元朝初期,為了逃避官府的苦役,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就攜帶全家老小,逃到泗州、盱眙一帶,居住在古泗州城北13里的孫家崗。
王文祿《龍興寺記》記載著這樣一個傳說:楊家墩家有個窪窩,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經常卧於其處。有一次,一個道士路過此處,見了這個地勢說:"葬於此處,後代可出天子。"
道士的徒弟追問原因,道士說:"你若是不信,就拿個枯樹枝栽在這兒,十天之內就能起死復生",朱初一偷偷試驗了一下,果真如此,於是把道士的話告訴了朱元璋的父親朱世珍。十年後,泰定四年(1327年)朱初一病死,如道士所言,葬於此。半年後,朱世珍妻陳氏即懷了朱元璋。至正十二年(1352年),朱元璋參加了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一路登上皇帝之位,1386年,朱元璋命皇太子朱標,帶領文武群臣和工匠,到泗州城北楊家墩,開始修建祖陵。以後陸續增修,經過 28年,耗費大量資金,到永樂十一年(1413年)才把他的高祖、曾祖、祖父三代的陵墓全部修建成功。至此,楊家墩改稱明祖陵。李自成攻破此處後,為了破壞明朝的龍脈,將明祖陵破壞的一塌糊塗。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為了打擊李自成起義軍,崇禎皇帝竟然也派人挖了李自成的祖墳。
李自成是陝西米脂縣人,從小苦大仇深,和一些窮苦百姓參加了高迎祥領導的起義軍。後來因為作戰勇敢和有智慧,得到高迎祥的賞識,最後,接替高迎祥成為起義軍首領,所到之處,百姓雲集響應,一時間朱家天下搖搖欲墜,李氏"帝王之相"隱隱可見。當此之時,崇禎帝不知聽了何人建議,希冀用伐掘李自成祖墳的辦法斷其 "龍脈",泄其"王氣",以使"賊勢當自破矣",從而挽大廈於將倒。崇禎十五年(1642年)正月初八,接到崇禎皇帝密旨的陝西總督汪喬年命延安府米脂縣縣令邊大綬等人進山尋找李自成的祖、父的墓地。

⑤ 印度最古老的古塔都有哪些

中國十大名塔1 山西飛虹塔 飛虹塔在山西洪洞縣一座小山頂上的廣勝上寺廣勝寺內,重建於明正德十年至嘉靖六年間(1515~1527),為磚砌樓閣式塔,八角十三層,通高47米。外形輪廓由下至上逐層收縮,形如錐體。塔身用磚砌,外鑲黃、綠、藍三色琉璃燒制的屋宇、神龕、斗拱、蓮瓣、角柱、欄桿、花罩及盤龍、人物、鳥獸和各種花卉圖案,把塔身裝飾得絢麗多姿,金碧輝煌。塔底層設有迴廊,迴廊南面入口處突出一間二層屋。底層塔心室內有非常華麗的琉璃藻井。飛虹塔輪廓線不是魏晉隋唐以來常見的柔和的拋物線,而是一條直線,比較僵直,但鋪滿全塔的琉璃貼面反映了山西民間高超的琉璃燒造技藝。 塔中空,有踏道翻轉,可攀登而上,設計十分巧妙,為我國琉璃塔中的代表作。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臨汾盆地八級地震,此塔安然無恙。 2 登封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磚塔,該塔位於登封縣城西北約6公里,太室山南麓的嵩岳寺內,建於北魏孝明帝正光元(520年),距今已有1470年的歷史。 嵩岳寺塔上下渾磚砌就,層疊布以密檐,外塗白灰,內為樓閣式,外為密檐式,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檐式磚塔。總高41米左右,周長33.72米,塔身呈平面等邊十二角形,中央塔室為正八角形,塔室寬7.6米,底層磚砌塔壁厚2.45米,這樣的十二邊形塔在中國現存的數百座磚塔中,是絕無僅有的。同時,這種密檐形式在南北朝期間也是少見的。該塔不僅以其獨特的平面型制而聞名,而且還以其優美的體形輪廓而著稱於世。整個塔室上下貫通,呈圓筒狀。塔室之內,原置佛台佛像,供和尚和香客繞塔做佛事之用。全塔剛勁雄偉,輕快秀麗,建築工藝極為精巧。該塔雖高大挺拔,但卻是用磚和黃泥粘砌而成,塔磚小而且簿,歷經千餘年風霜雨露侵蝕而依然堅固不壞,至今保存完好,充分證明我國古代建築工藝之高妙。嵩岳寺塔無論在建築藝術上,還是在建築技術方面,都是中國和世界古代建築史上的一件珍品。 3 大理千尋塔 大理三塔在大理城西郊的洱海之濱,原是崇聖寺的一部分,現寺已無存,塔卻依然屹立如故。一九二五年大理地區發生大地震,城內外房屋幾乎全部倒塌,但距大理城只有1 華里的三塔,卻安然無恙。 大塔又名千尋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的磚塔,共有16層,造型與西安小雁塔相似,為唐代典型的塔式之一。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樓梯,可以供人攀登。塔頂四角各有一隻銅鑄的金鵬鳥,傳說用以鎮壓洱海中的水妖水怪。自塔頂向東眺望,洱海勝景盡入眼底。現在樓梯已壞,遊人已不能登上塔頂了。塔前照壁上鑲有大理石鐫刻「永鎮山川」四字,字體蒼勁有力。 分立在大塔兩側的南、北兩小塔,是一對八角形的磚塔。 三塔渾然一體,氣勢雄偉,具有古樸的民族風格。 關於三塔的修建年代,說法頗多,一般公認千尋塔建於唐代 南詔國時期。前幾年在修塔時,取塔內的木料進行碳性放射年代測定,建塔的年代又遠於唐代,但就其修建三塔的經濟基礎和技術條件看,只有在南詔晚蜞遙開成年間方有可能。南、北二塔是在大塔修好後增修的,大約建於宋徽宗時。 由於三塔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1975年維修三塔時,把千尋塔外表的貼磚拆去,又在塔身的隱蔽部位加了鋼箍,對裂縫灌了水泥漿,使古塔得到加固,又修復了塔剎,使它恢復了明代以前的原貌。 4 應縣釋迦塔 中國遼代高層木結構佛塔。在山西省應縣城內西北隅佛宮寺內。因塔內供釋迦佛,故名。又因塔身全是木 制構件疊架而成,所以俗稱應縣木塔。佛宮寺建於遼代, 歷代重修,現存牌坊、鍾鼓樓、大雄寶殿、配殿等均經 明清改制,惟遼清寧二年(1056)建造的釋迦塔巍然獨存, 後金明昌二至六年(1191~1195)曾予加固性補修,但原 狀未變,是世界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結構高層塔式 建築。1933年中國營造學社對木塔進行考察研究,1935 年實地測繪,1962年文物出版社又曾予以補測考察,古 建研究專家陳明達編著了《應縣木塔》。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內,建於唐代,是全國著名的古代建築,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國務院於1961年頒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玄奘大法師從印度取經回來後,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因仿印度雁塔樣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於後來又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為了區別,人們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薦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約45米,高約5米的台基上。塔七層,底層邊長25米由地面至塔頂高64米。塔身用磚砌成,磨磚對縫堅固異常。塔內有樓梯,可以盤旋而上。每層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長安風貌盡收眼底。塔的底層四面皆有石門,門桅上均有精美的線刻佛像,傳為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手筆。塔南門兩側的磚龕內,嵌有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書的大唐三藏聖教序》和《述三藏聖教序記》兩塊石碑。唐末以後,寺院屢道兵火,殿宇焚毀,只有大雁塔巍然獨存。另一說,大雁塔建於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內,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貞觀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為了追念他的母親文德皇後而建。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覽勝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題記,僅明清時期的題名碑就有二百餘通。至今,大雁塔仍是古城西安的標志性建築,也是聞名中外的勝跡。 6 杭州雷峰塔 雷峰塔原建造在雷峰上,位於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凈慈寺前。雷峰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起,林木蔥郁。雷峰塔相傳是吳越王為慶祝黃妃得子而建的,故初名「黃妃塔」。但民間因塔在雷峰之上,均呼之為雷峰塔。原塔共七層,重檐飛棟,窗戶洞達,十分壯觀。 雷峰塔曾是西湖的標志性景點,舊時雷峰塔與北山的保俶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對,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譽,西湖上亦呈現出「一湖映雙塔,南北相對峙」的美景。每當夕陽西下,塔影橫空,別有一番景色,故被稱為「雷峰夕照」。至明朝嘉靖年間,塔外部樓廊被倭寇燒毀。塔基磚被迷信者盜竊,致使塔於1924年9月25日傾圮。清朝許承祖曾作詩雲:「黃妃古塔勢穹窿,蒼翠藤蘿兀倚空。奇景那知緣劫火,弧峰斜映夕陽紅。」雷峰塔倒塌之後,不僅作為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成了空名,而且「南山之景全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 7 蘇州虎丘塔 世界聞名的虎丘塔在蘇州西北七公里處,高高聳立於景色幽雅的虎丘山巔,是蘇州現存的最古老的一座塔,由於風格與同一時期建的杭州雷峰塔相似,被譽為江南二古塔。被喻為中國比薩塔。 虎丘塔是雲岩寺的塔,稱雲岩寺塔。該塔始建於五代周顯德六年(959年),建成於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據記載,隋文帝就曾在此建塔,但那是座木塔,現虎丘塔即在木塔原址上建築的。高七層,塔身平面呈八角形,是一座磚身木檐仿樓閣形寶塔。由於從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災,因而頂部和木檐都遭到了毀壞,原來的高度已無法知道。據有關專家調查,虎丘塔在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改建第七層時,發現明顯傾斜。當時曾將此位置略向相反方向校正,以改變重心,糾正傾斜,也曾起過一定的作用。但近300多年來塔身傾斜還在繼續發展中,可能是由於地基出現不均勻沉降的原因所引起的。現在看到的虎丘塔已是座斜塔,據初步測量,塔頂部中心點距塔中心垂直線已達2.34米,斜度為2.48度。 杭州雷峰塔已經倒塌,建於公元961年的虎丘塔還依然矗立著,已有1000多年歷史。今天,這座聳立於虎丘山巔的千年古塔,已成為古城蘇州的標志,被譽為"吳中第一名勝"。 這真是: 滄浪網獅拙政園,天岩北寺虎丘山。 蔚林雙塔楓橋夜,美景長留天地間。 8 杭州六和塔 六和塔位於杭州錢塘江畔月輪山上,始建於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宣和五年,塔被燒毀。南宋紹興二十四年重建,清光緒二十五年重修塔外木結構部分。1961年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六和塔的名字來源於佛教的「六和敬」,當時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鎮壓錢塘江的江潮。塔高59.89米,其建造風格非常獨特,塔內部磚石結構分七層,外部木結構為8面13層。清乾隆帝曾為六和塔每層題字,分別為:初地堅固,二諦俱融、三明凈域、四天寶綱、五雲覆蓋、六鱉負載、七寶庄嚴。 六和塔外形雍容大度,氣宇不凡,曾有人評價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將軍,保俶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衲。從六和塔內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壯觀的錢塘江大橋和寬闊的江面。 90年代在六和塔近旁新建「中華古塔博覽苑」,將中國各地著名的塔縮微雕刻而成,集中展示了中國古代建築文化的成就。 9 蘇州報恩寺塔 又稱北寺塔,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內北部偏西報恩寺中(人民路652號),又稱北寺塔。塔高9層(76米),佔地1.3畝。該塔號稱「吳中第一古剎」。1957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報恩寺俗稱北寺,是蘇州最古老的佛寺,距今已1700多年。始建於三國吳赤烏年間(公元238-251年),相傳是孫權母親吳太夫人舍宅而建,古稱通玄寺。唐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改為開元寺。五代北周顯德年間(公元954-959年)重建,易名為報恩寺。 報恩寺塔是中國樓閣式佛塔,傳始建於三國吳,南朝梁(公元502-557年)時建有11層塔,北宋焚;元豐(1078~1085)年間重建為9層,南宋初建炎四年(1130)在宋金戰中復毀;南宋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改建成八面九層寶塔,現存北寺塔的磚結構塔身就是構築於當時的原物。塔身的木構部分為清末重修,已不全是原貌。此塔曾刻入南宋紹定四年(1229)的《平江圖》碑中。塔正當平江(即今蘇州)最主要的南北向大街北端,成為大街的對景。 寺南向,塔在大殿以北中軸線上,八角9層,磚身木檐混合結構。磚構雙層套筒塔身,在內、外塔壁之間為迴廊,內壁之中為方形塔心室,經由2或4條過道通向迴廊,梯級設在迴廊中。迴廊地面為木樓板上鋪磚,樓板由下層內、外壁伸出的疊澀磚支承。迴廊、塔心室和過道均以磚砌出仿木結構的壁柱、斗拱或藻井。塔外各層塔身以磚柱分為3間,當心間設門,塔身以下為木結構平座迴廊,繞以欄桿,欄桿柱升起承托塔身上的木檐,柱分每面為3間。底層之檐在重修時被接長成為副階。全塔連同鐵制塔剎共高約76米,其中塔剎佔全高約1/5,底層副階柱處平面直徑約30米,外壁處直徑17米。尺度巨大,但比例並不壯碩,翹起甚高的屋角、瘦長的塔剎,使全塔在宏偉中又蘊含著秀逸的風姿。 10 開封鐵塔 鐵塔位於河南省開封城內東北隅鐵塔公園內。她以精湛絕妙的建築藝術和雄偉秀麗的修長身姿而馳名中外,被人們譽為「天下第一塔」。 鐵塔建於北宋皇元年(1049年),該塔因當年建築在開寶寺內,稱開寶寺塔,又因塔全部用褐色琉璃磚砌成,遠看近似鐵色,故人們又谷稱鐵塔。鐵塔的前身是一座木塔,系中國北宋時期著名建築學家喻浩為供奉佛祖釋伽牟尼佛舍利而建造的。據說;他經過八年的構思設計和建造,終於在端拱二年(989年)把這座塔建成。初建成的塔向北傾斜,有人問他緣由,他說京師地平無山,又多西北風,離此地不遠又有大河流過,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塔受風力作用和河水浸岸的影響,塔就自然會直過來了,並預言此鐵塔可存七百年不會倒塌。可惜這個木塔在宋仁宗慶歷四年(1044年)夏天,便被雷火所焚,僅存五十多年。到了皇元年,宋仁宗下詔在距此不遠的夷山上,仿照木塔的式樣,建造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座鐵色琉璃磚塔。 鐵塔現高56.88米,為八角十三層,是國內現在琉璃塔中最高大的一座,它完全用了中國木質結構的形式,塔向修長,高大雄偉,通體遍砌彩色琉璃磚,磚面蝕以栩栩如生的飛天、佛像、伎樂、花卉等,圖案達50多種。令人驚奇的是塔為仿木磚質結構,但塔磚如同斧鑿的木料一樣,個個有榫有眼,有溝有槽,壘砌起來嚴密合縫。據統計,塔的外部採用經過精密設計的二十八種標准磚型加工合成。塔身設窗,一層北、二層南、三層西、四層東以此類推為明窗,其他為盲窗。環掛在檐下的104個鈴鐸,每當風度雲穿時,悠然而動,象是在合奏一首優美的樂曲。塔內有磚砌蹬道168級,繞塔心柱盤旋而上,遊人可沿此道扶壁而上,直達塔頂。登上塔頂極目遠望,可見大地如茵,黃河似帶,遊人至此,頓覺飄然如在天外。 鐵塔建成近千年,歷盡滄桑,僅史有記載的就遭地震38次、冰雹10,風災19次,水患6次,尤其是1938年日軍曾用飛機、大炮進行轟炸,但鐵塔仍巍然屹立,堅固異常。 在鐵塔西百米處,是一座重檐偉閣漆棟畫梁的大殿,碧瓦迎日,脊獸成列,蔚然壯觀,殿長、石獅雄立,殿周圍24根大柱抱廈而矗,這就是鐵塔公園中最大的殿宇接引佛殿,殿內接引佛像身高5.14米,重12噸,全部由銅鑄成,佛像面目慈善,儀態庄嚴,金粉飾身,左手撫心,右手下垂,赤足立在蓮花台上,隨時准備引導佛教徒中修行有成的人到西天極樂世界中去。佛像周圍的殿壁繪制有大型壁畫「西天極樂世界圖」,上有大小佛像70多尊,圖中有慈眉善眼的菩薩,婀娜多姿的彩女,手托花盤的仙娥,舞姿輕盈的飛天等,錦衣廣帶,彩絛飄飛,笙蕭婉轉,鶴舞鹿鳴,一派溫馨和諧的天國勝景。 鐵塔以東是三十年代建立的佛學院遺址,現分別為鐵塔歷史文物陳列室和喻浩紀念亭,陳列室中有白玉琢成的釋迦牟尼佛從像一尊,此佛面潤肌滑,含笑吟吟,恍若生人。 公園近幾年整修了鐵塔湖,修建了水中連廊,亭台水榭,設置了遊船,園內修建了假山、噴泉,供遊人觀賞遊玩。.1塔的起源 印度佛教建築窣堵坡和中國的傳統建築樓閣是塔的兩大源頭。 (1)窣堵坡: 印度的窣堵坡原是埋葬佛祖釋迦牟尼火化後留下的舍利的一種佛教建築,梵文稱「窣堵坡」(Stupa),就是墳冢的意思。開始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在佛出生、涅盤的地方都要建塔,隨著佛教在各地的發展,在佛教盛行的地方也建起很多塔,爭相供奉佛舍利。後來塔也成為高僧圓寂後埋藏舍利的建築。 (2)樓閣: 閣樓一名重樓,重樓是一種中國傳統的建築形式,早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出現,但由於年代久遠,至今已經沒有兩漢以前的樓閣建築實物存在。了解中土重樓的具體情況,除了通過歷史文獻的分析之外,兩漢時期墓葬中殉葬的冥器和墓室壁畫是很好的資料。冥器中的重樓多為陶土燒制的2-3層的木結構建築模型,多有斗拱作為支撐結構,各層分布平坐和檐,建築有門窗等精細結構,建築平面大多為正方形。漢代冥器重樓模型的結構特徵與魏晉之後木塔的建築結構有著明顯的源流關系。

⑥ 蕭太後的墳墓在什麼地方

墓在今錦州復北鎮的醫巫閭山下。制

《遼史》記載,遼國景宗和蕭太後的合葬墓在今錦州北鎮的醫巫閭山下,名為乾陵。根據《遼史》記載的地理位置,乾陵應該就在龍崗村附近。

古墓的附近已經挖掘出了陪葬墓的墓誌銘,而墓穴的下方,也就是村落之內,有兩處高高隆起的墓穴,經確認是蕭太後的兩個孫子。

根據遼國祖制,後代的墓穴要在長輩墓穴的下方,根據這個規矩,遼景宗的墓地應該在龍崗山的頂端。

(6)蕭家墳遺址擴展閱讀

內蒙古多倫縣出土了《故貴妃蕭氏玄堂志銘》,該墓誌中記載了貴妃的身世,考古專家綜合墓誌內容並翻檢多方史料,考證墓主人的身份為遼聖宗貴妃,墓主人與遼聖宗為「甥舅婚」,並與遼聖宗育有一男兩女,其父為與宋作戰的遼代名將蕭排押。

《遼史》有傳,母親是蕭太後寵愛的女兒魏國公主。另外,該墓誌的作者張干,也是遼史中有記載的漢族官員。

蓋志庸認為,最新確認的墓主人身份,對遼代家族譜系關系有極大的補充作用,同時為《遼史》研究起到了補闕作用,其價值與意義堪比之前轟動一時的海昏侯墓葬發掘。

⑦ 歷史文化名城之南京有哪些歷史遺跡

有:南唐二陵 、明孝陵、六合文廟、夫子廟、雞鳴寺等。

1、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位於南京市江寧區祖堂山南麓,包括李昪及其皇後的欽陵和李璟及其皇後鍾氏的順陵,是五代十國時期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於1950至1951年由南京博物院組織發掘,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唐二陵相距約100米,均依山為陵,岡阜環抱,形勢甚佳。由南唐江文尉和韓熙載設計。東為欽陵,西為順陵,二陵均為磚結構多室墓,早年多次遭到盜掘,但陵墓建築完整。

前者刻字填金,標明了陵名及下葬年代,後者有數以百計的男女宮中侍從俑、舞俑以及各種動物俑,為南方唐宋墓中所罕見。

南唐二陵發掘有600多件文物出土,其中玉哀冊、陶俑等尤為珍貴。玉哀冊記錄了封建帝後的祭文,也是判定墓主身份的主要依據。為研究五代十國時期的帝王喪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2、明孝陵

明孝陵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位於鍾山風景名勝區內,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後的合葬陵墓。因皇後馬氏謚號「孝慈高皇後」,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佔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明孝陵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樂三年(1405年)建成,先後調用軍工10萬,歷時達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為陵」舊制,又創方墳為圜丘新制。將人文與自然和諧統一,達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為中國傳統建築藝術文化與環境美學相結合的優秀典範。

3、六合文廟

六合文廟位於南京市六合區,又名學宮,始建於唐咸通年間,規模居中國第五。文廟主體建築為大成殿。

另外還有奎星亭、照壁、泮池、靈欞門、戟門、東西廡、崇聖堂、明倫堂等古建築,總面積為8000平方米,是江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建築。以文廟為首的萬壽宮、清真寺等古建築群,古韻深厚,是六合重要的文化積淀。

4、夫子廟

南京夫子廟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秦淮河北岸貢院街、江南貢院以西,即南京孔廟、南京文廟、文宣王廟,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也是中國四大文廟。

為中國古代文化樞紐之地、金陵歷史人文薈萃之地,不僅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現為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重要組成部分。

夫子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主要由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築群組成,佔地極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閣、欞星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

夫子廟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觀區,是中國最大的傳統古街市,與上海城隍廟、蘇州玄妙觀和北京天橋為中國四大鬧市。

夫子廟始建於東晉成帝司馬衍咸康三年(337年),宋景祐元年(1034年)改建為孔廟,在六朝至明清時期,世家大族多聚於附近。

故有「六朝金粉」之說。范蠡、周瑜、王導、謝安、李白、杜牧、吳敬梓等數百位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有這里創造了不朽的業績,寫下了千古傳誦的篇章。

5、雞鳴寺

雞鳴寺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雞籠山東麓山阜上,又稱古雞鳴寺,始建於西晉,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譽,是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

雞鳴寺歷史可追溯至東吳的棲玄寺,寺址所在為三國時屬吳國後苑之地,300年(西晉永康元年)在此倚山造室,始創道場。東晉以後,此處被辟為廷尉署,至527年(南朝梁普通八年)梁武帝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使這里從此真正成為佛教勝地。

1387年(明朝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拆去舊屋,擴大規模,重建寺院。朱元璋題額為「雞鳴寺」。後經明宣德、成化、弘治年間擴建,院落規模宏大,佔地達百餘畝。後來古寺毀於咸豐戰火,雖同治年間重修,規模已大大縮小,但香火卻一直旺盛不衰。

1958年改為尼眾道場。1983年起,在原住持宗誠法師的帶領下,依明清時規模形制,雞鳴寺逐步恢復並對外開放,成為南京一重要寺院。1992年,《新白娘子傳奇》劇組因當時西湖的雷峰塔已倒而新的尚未修建好,來到南京古雞鳴寺借用葯師佛塔來拍雷峰塔相關劇目。

⑧ 中國各地古墓遺址

4.1 古文化遺址4.1.1 窯鋪崗窯址名稱:窯鋪崗窯址級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編號:公布時間:1987年9月15日時代:唐類型:古文化遺址地址:江西省余江縣錦江鎮石港村委會窯鋪崗李家與占家村簡介:窯鋪崗窯址位於余江縣錦江鎮石港村委會窯鋪崗李家與占家村。據當地群眾反映,當地古代異常繁榮,一說叫錦溪鎮,又說叫興安鎮,只是在黃巢起兵後,因戰亂而蕭條衰敗,這一帶有古窯址二十一處。李家村旁的丘地上發現的呈龍窯型,發現大量碎碗片與次品碗。同時還發現殘破小高頸青瓷罐一隻,園口鼓腹四系罐一隻,殘破窯具等。秞不及底,呈蟹殼青色,碗中都有五個支點的痕跡。經省文博專家鑒定為晚唐瓷窯。4.1.2 霄沖山遺址名稱:霄沖山遺址級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編號:公布時間:2004年12月27日時代:商周類型:古文化遺址地址:江西省余江縣鄧埠鎮倪桂村委會霄沖倪家村小組簡介:霄沖山遺址位於余江縣鄧埠鎮倪桂村委會霄沖倪家村小組,面積約50多畝,山上栽滿了梨樹等果樹,霄沖山下面有一口大水塘。在霄沖山發現了許多陶片,有籃紋、方格紋、繩紋、曲折紋等,該遺址屬商周文化遺址。4.1.3 象山書院名 稱:象山書院級 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編 號:公布時間:1986年4月時 代:南宋類 型:古遺址地 址:貴溪市第一中學簡 介:象山書院舊址在上清鎮東十里許的應天山。據《貴溪縣志》記載:宋淳熙中(1174—1189)彭世昌與侍郎張運之侄伯強行已等開山結廬,延青田陸子講學,以山形如象,更名象山,齋日:象山精舍,自號象山翁。紹定五年(1232),江東提刑袁廣微以山間不近通道,改建三峰山下之徐岩,具以本未上於朝,有詔賜額「象山書院」。此後,三峰山下的象山書院多次進行修建,並在城內梅花墩和掛榜山建過象山書院,至清末,又在三峰下進行了重新修建,其規制為:講堂五間、文昌官三間,山長居所三間,學員居所三棟15間,象山祠一座10間,文峰塔一座,藏室一座在山岩。現應天山象山書院房舍已盪然無存,遺址難辨。三峰山下的石壁上尚存鐫刻的「象山書院」四個大字,字體為楷書,每字一米見方,山下僅存山岩藏室一座。解放以後。三峰山下象山書院的舊址上已改建為貴溪第一中學。4.1.4路水坑古城牆名 稱:路水坑古城牆級 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編 號:公布時間:1986年4月時 代:清代類 別:古遺址地 址:貴溪市冷水林場桂港工區東北十五華里處簡 介:路水坑古城牆位於本市冷水林場桂港工區東北十五華里處的深山密林中。有條用鵝卵石鋪成的小道沿著小溪曲徑通達。路水坑古城牆用大塊鵝卵石鋪成,堅固結實。長59米,高4米,厚:頂部1米,底部1.5米,中段有一門,高2米,闊1.5米,上端為拱形,如城門。由於城牆修築在兩座高山的陡壁懸崖之間,有一人防守,萬夫莫開之勢。古城牆里50米處有屋基一處,包括圍牆佔地面積約150平方米,似為防守人員居住,再進去3華里,有殘存屋基10多處。《貴溪縣志》無路水坑石城牆記載,在對當地群眾進行調查中,有兩種說法:一說這里是唐王躲番處;二是躲「兩兵」(外國侵略者)而修築的,據此,路水坑古城牆有可能是南明唐王朱聿鍵(年號隆武—1645)或唐王朱聿粵(年號紹武—1646年)而築,也有可能是近代太平天國農民革命軍為防止外國侵略者而築。4.1.5 皮子嶺商代遺址名 稱:皮子嶺商代遺址級 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編 號:公布時間:1986年4月時 代:商代類 型:古遺址地 址:貴溪市河潭鎮毛爐村皮子嶺簡 介:遺址位於本市河潭鎮毛爐村皮子嶺一帶。東西走向,寬約2華里,長5公里,這里屬丘陵地帶,坡緩,向陽,近信江河。由於雨水沖刷,1979年1月,毛爐大隊護林員阮從光發現了暴露地面的石器,後經文物人員考察,在這五平方公里的地帶,共獲取石予8件,石鏃30件,石刀6件,穿孔石刀9件,石斧6件,有肩石斧6件,石錛2件,在這67件文物中,除6件石鏃完好無損外,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殘缺。這些石器磨製精細,經考察屬商代遺址,由此可以推知認定,在四千年前就有人在這一帶勞動、守獵、繁衍、生息。該遺址於一九八六年四月,被貴溪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4.2 古墓葬4.2.1江汝壁墓名 稱:江汝壁墓級 別:貴溪市文物保護單位編 號:公布時間:1984年4月時 代:明代類 型:古墓葬地 址:貴溪市金屯鎮南坂村簡 介:江汝壁墓座落在本市金屯鎮南坂村委會螃蟹形村西約50米的一座山丘上。據《貴溪縣志·人物》記載:「江汝壁,字懋谷,號貞齋,正德辛已進士,延試二甲一名世宗朝,歷官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修撰,充經筵講官,纂修玉碟,講述太極圖,繼充日講官……,官至詹事府少詹,致仕十有餘年而卒。有《碧洋集》行世。」江汝壁墓建在圓形山包的中央,東南向,兩旁有弧形山嶺,呈螃蟹形。墓外形宏偉,中間有石階通山下,寬5米(現已無存)。兩旁有石俑、石馬、石羊、石獅各一對,造型逼真,工藝精湛,上述石雕雖歷經風雨,但保存完好。此墓於1985年被盜。另該墓原有「江汝壁之墓」石碑一塊和石香爐一座,也無存。4.2.2 明代夏鼎碑名 稱:明代夏鼎碑級 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編 號:公布時間:八十年代時 代 :明嘉靖十八年(1535年)十二月十五日類 型 :古墓葬地 址 :龍虎山上清鎮桂洲村東首簡 介:墓碑坐落在上清鎮東首。碑為漢白玉石刻,碑高3.75米、寬1米、厚0.33米,其中碑頭高0.5米。碑頭有4龍戲珠,明嘉靖十八年(1535)十二月十五日。4.2.3 饒國公吳全節墓名稱:饒國公吳全節墓級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編號:公布時間:1987年9月15日時代:元類型:古墓葬地址:江西省余江縣馬荃鎮青山村委會貫前周家南面簡介:饒國公吳全節墓位於余江縣馬荃鎮青山村委會貫前周家村南面。據《縣志》載,宗師吳全節乃元代壽楊村人,博古通今,元成宗時授「法教嗣師」,元順帝時,贈饒國公爵上卿,死後葬十二都山田村,現僅存石人四具(三具無頭),石馬兩樽,墓早年被盜,僅留墓坑一個。4.2.4 大窩象形山明墓群名稱:大窩象形山明墓群級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編號:公布時間:1987年9月15日時代:明類型:古墓葬地址:江西省余江縣馬荃鎮管坊村委會璜塘姜家東南一公里簡介:大窩象形山明墓群位於余江縣馬荃鎮管坊村委會璜塘姜家東南一公里處,此山原是璜塘姜家村祖墳地,墓群葬於山腰,共有四座墓。第一座為姜明所夫婦合葬墓;第二座為姜石谷夫婦合葬墓;第三座為姜文峰之墓,墓碑刻有「明中憲大夫」;第四座是姜雲木夫婦合葬,墓碑上刻有「明中順大夫」。四墓前後連成一條直線。墓場兩側豎有兩層大石墩,高1.5米,相距40米。姜文峰即薑桂,系明弘治進士,曾任知縣、知府,至浙江左布政。

⑨ 王選事跡陳列館的詳細地址

無錫市解放東路上的輔仁中學舊址

⑩ 牛郎織女的故鄉、故里,故事發生在哪裡

牛郎織女只是個神話傳說,既然為傳說,民間各地就有多個不同的版本了,所以各地的版本故鄉都是不一樣的。

我國古籍中最早只說織女和牽牛是天河中相近的兩顆星宿,兩者並沒有什麼關聯。直到漢時,這兩顆星宿才被轉化為具體人物,在民間流傳成牛郎織女的故事。

《牛郎織女》的各種地方化版本:湘西苗族有《天女與農夫》,貴州清水江苗族有《牛郎織女的故事》,雲南傈僳族有《花牛牛和天鵝姑娘》,廣西瑤族有《五綵帶》,貴州侗族有《郎都與七妹》等等。

(10)蕭家墳遺址擴展閱讀:

五地爭牛郎織女發源地:

2009年3月30日,「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授牌儀式在河南魯山縣辛集鄉舉行,這標志著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的「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正式落戶魯山,魯山縣成為名副其實的牛郎織女傳說發源地。

同樣被授予「中國牛郎織女之鄉」的還有山西和順縣,加上湖北鄖西縣,江蘇太倉,以及我們山東沂源,一共有5個地方共同爭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牛郎織女之鄉」的原地。

其中沂源更是大手筆,投資興建了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授予館藏同一主題(愛情)郵票最多的博物館—「世界愛情郵票博物館」。此外,沂源還出資聘請專家,學者,組織編寫了一套《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牛郎織女傳說》叢書,共分5卷。

該書是迄今為止最為全面地對中國「牛郎織女傳說」進行系統研究的重要著作, 由國內諸多優秀文史專家編撰而成,通過科學細致的甄別和分類,嚴謹篤實的選材和考證,為「牛郎織女傳說」研究作了更全的總結、更深的挖掘的和更新的探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牛郎織女 (中國著名民間故事)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