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隴川戶撒土司遺址

隴川戶撒土司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15 15:01:35

❶ 雲南的 德宏 瑞麗,隴川, 以前是哪個民族區管轄的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位於中國雲南省西部。面積1.15萬平方千米。轄潞西市、隴川縣、盈江縣、梁河縣、瑞麗市。由於它只有東面與保山市相鄰而北、西、南三面都被緬甸包圍,故這五個縣級單位當地人又俗稱「外五縣」。州人民政府駐潞西市。2004年人口105萬。有傣、景頗、漢、僳僳、阿昌、德昂等民族。1953年7月建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 1956年改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2004年,德宏州有25.25萬戶,105.8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5.21萬人。少數民族人口中:傣族33.73萬人,占總人口的31.85%;景頗族12.89萬人,佔12.17%;阿昌族2.8萬人,佔2.64%;僳僳族2.58萬人,佔2.44%;德昂族1.31萬人,佔1.24%。這些少數民族都為德宏世居民族。
瑞麗市面積1020平方千米,人口11萬。隴川縣面積1931平方千米,人口17萬。此兩地也以上文提到的民族為主。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公元前424年後,傣族先民在今瑞麗江河谷建立勐果占壁王國(傣語稱勐卯弄),建雷允城,遺址尚存。約公元前四世紀,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條國際陸路交通線「西南絲路」開通,中印貿易便已開始,德宏即為西南絲路的必經之地。公元前122年,張騫出使西域探尋到的「滇越乘象國」,即指今德宏和緬甸的部分地區。公元前109年,漢武帝開西南夷,德宏為益州郡哀牢地。東漢屬永昌郡哀牢縣(今盈江縣)。魏晉南北朝屬西城縣(今盈江縣)。唐南詔時,屬永昌節度和麗水節度。宋大理國時,屬永昌、騰越金齒部地。元代置茫施(潞西)、鎮西(盈江)、平緬(隴川)、麓川(瑞麗)四路及南甸(梁河)軍民府,隸屬金齒宣撫司六路軍民總管府。1287年,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隨元軍南下,途經德宏地區,他在游記中詳細記載了德宏見聞。明代設南甸(梁河)、干崖(盈江)、隴川宣撫司,盞達(原蓮山)、遮放副宣撫司,芒市、勐卯(瑞麗)安撫司,隸屬永昌府騰越州。清沿明制,乾隆年間增設臘撒、戶撒兩個長官司(今屬隴川縣戶撒鄉),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增設勐板土千總(今潞西芒牛壩一帶)。南甸、干崖、隴川、盞達、勐卯、戶撒、臘撒土司隸屬騰越廳管轄;芒市、遮放土司和勐板土千總隸屬龍陵廳管轄。1874年在今盈江縣芒允鄉發生震驚中外的「馬嘉里事件」。1911年10月27日,盈江土司刀安仁、張文光(均為同盟會員)領導「騰越起義」,推翻清政府在騰越邊地的統治,宣告成立「滇西軍都督府」。民國時期改府廳置道,設彈壓委員;1917年改彈壓委員為行政委員,設立政區,隸屬騰越道。1927年廢騰越道,隸屬雲南省第一殖邊督辦。1932年改行政區為設治局,設潞西、梁河、盈江、蓮山、隴川、瑞麗6個設治局(為准縣級),屬殖邊督辦。1940年廢殖邊督辦,隸屬騰龍邊區行政監督。1938年8月31日,滇緬公路全線通車,成為抗戰期間中國與國際聯系的陸路唯一交通要道。1942年5月,日軍入侵,德宏淪陷。1945年1月國土光復後,仍置設治局,先後隸屬雲南省第六區(保山)及第十二區(騰沖)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7月潞西設治局改為潞西縣,縣城設在芒市。1950年4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潞西,德宏解放。軍政代表團接管設治局,建立潞西縣和瑞麗、隴川、盈江、蓮山、梁河5個各民族行政委員會,隸屬保山專區。1952年經政務院批准,瑞麗、隴川、盈江、蓮山、梁河改設縣,並設畹町鎮(縣級鎮),均隸屬保山專區。1953年7月,成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1956年5月保山專區並入德宏,改自治區為自治州,轄保山、騰沖、昌寧、龍陵、潞西、梁河、盈江、蓮山、隴川、瑞麗10縣及畹町鎮。1958年10月,蓮山縣與盈江縣合並為盈江縣。1963年8月,德宏與保山地區的建置分開,德宏州轄潞西、梁河、盈江、隴川、瑞麗5縣及畹町鎮。1969年11月撤銷德宏州,並入保山地區。1971年11月恢復德宏州,轄潞西、梁河、瑞麗、隴川、盈江5縣及畹町鎮。1985年改畹町鎮為縣級市。1992年6月瑞麗撤縣改市。1997年4月潞西撤縣設市。1999年2月8日,撤銷畹町市,設立瑞麗市畹町經濟開發區(副縣級)。至此,德宏州轄2市三縣,即潞西市、瑞麗市和隴川縣、盈江縣、梁河縣。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德宏傣景頗族自治州總人口1082599人;瑞麗市 155210 潞西市 337406 梁河縣 150985 盈江縣 268992 隴川縣 170006 (按當年行政區劃;單位:人)
2001年,轄65個鄉鎮,341個村委會。
2002年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轄2市3縣,即瑞麗市、潞西市、隴川縣、盈江縣、梁河縣。轄64個鄉鎮,340個村(居)委會,3720個村民小組。2002年德宏州有24.21萬戶,103.8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0.06人,比上年增0.87人。在總人口中:農業人口83.87萬人,比上年增0.59萬人,增0.7%,占總人口的80.8%;當地少數民族人口53.64萬人,增0.44萬人,占總人口的51.68%。在當地少數民族人口中:傣族33.16萬人,占總人口的31.95%;景頗族12.67萬人,佔12.2%;阿昌族2.73萬人,佔2.63%;僳僳族2.49萬人,佔2.4%;德昂族1.27萬人,佔1.22%。
2003年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轄2市3縣,即瑞麗市、潞西市、隴川縣、盈江縣、梁河縣。轄64個鄉鎮,340個村(居)委會,3730個村民小組。2003年德宏州有24.7萬戶,104.8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0.92人。在總人口中:農業人口84.43萬人,比上年增0.56萬人,增0.7%,占總人口的80.56%;當地少數民族人口54.1萬人,增0.46萬人,占總人口的51.6%。在當地少數民族人口中:傣族33.39萬人,占總人口的31.86%;景頗族12.78萬人,佔12.19%;阿昌族2.76萬人,佔2.63%;僳僳族2.54萬人,佔2.4%;德昂族1.29萬人,佔1.23%。
2004年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轄2市3縣,即瑞麗市、潞西市、隴川縣、盈江縣、梁河縣。轄64個鄉鎮,359個村(居)委會,3771個村民小組。
2005年,全州將64個鄉鎮撤並減少至50個。撤並後有鄉28個、民族鄉5個、鎮17個。 撤銷潞西市城郊鎮和象滾塘鄉,其行政區域並入芒市鎮管轄;撤銷潞西市東山鄉,其行政區域並入遮放鎮管轄;撤銷潞西市法帕鎮,其行政區域並入風平鎮管轄。 撤銷隴川縣姐烏鄉和賽號鄉;撤銷盈江縣崗勐鄉和蓮花山鄉,其行政區域並入平原鎮管轄;撤銷盈江縣芒允鄉,其行政區域並入太平鄉管轄,並將太平鄉改設為太平鎮; 撤銷盈江縣姐冒鄉,其行政區域並入弄璋鎮管轄; 撤銷瑞麗市姐勒鄉,其行政區域並入勐卯鎮管轄;撤銷瑞麗市芒棒鄉和混板鄉,其行政區域並入城關鎮管轄,並將城關鎮更名為畹町鎮。撤銷梁河縣杞木寨鄉。

❷ 我要去雲南旅行大家幫忙出出主意

玉溪和西雙版來納在昆自明的北邊.而大理和麗江在昆明的南邊
建議lz選擇同一個方向的地方旅行
在昆明大理麗江都可以住青年旅社http://www.yhachina.com/(可以再網上訂)
價格便宜又實惠,也可以選擇當地的客棧也非常有特色
雲南早晚溫差較大,但是氣候基本上很溫和,長袖長褲有一套就夠了.
昆明到大理大巴是4小時左右,到麗江大巴7-8小時.(昆明-大理-麗江)
若樓主不選擇昆明飛麗江,建議昆明火車去大理(一個晚上,住宿都省了)
從大理坐大巴去麗江(3-4小時)
呆半個月不大購物的話,5000K夠了(住行吃都算)

麗江,旁邊的束河古鎮很值得一去.在束河可以看到玉龍雪山,非常壯觀
建議去玉龍看印象麗江,值得一看-.-#

我去年在昆明束河共呆了20天,很不錯

❸ 阿昌族主要在哪裡傳統節日是什麼

阿昌族主要在哪裡?傳統節日是什麼?我覺得他主要是在雲南,而且它的主要節日應該是她自己的民族特色的火把節,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不錯的民族,而且他的人緣並不是非常多。

❹ 雲南瑞麗、芒市的介紹

從昆明乘飛機西行50分鍾,便抵達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首府潞西市,換乘汽車沿滇緬公路行80多公里,可分別抵達中國西南邊境瑞麗市和畹町。

瑞麗,傣語叫勐卯,意思是「霧茫茫籠罩的翠綠地方」。它三面與緬甸接壤,瑞麗江像一條閃閃發光的玉帶,隴川江又像一條金色的緞帶,從東西兩面纏著翡翠般的瑞麗壩,更增添了它風姿的秀美。
瑞麗,本來就含有吉祥美麗的意思。一進入瑞麗市所在的瑞麗壩子,很容易就會領略出這名字的情畫意來。瑞麗壩子在群山的環抱中, 開闊而平坦,遼闊田野間處處是熱帶果林和鳳尾竹掩映著的傣家竹樓,坡地上的橡膠林鬱郁蔥蔥一望無際;瑞麗江波光粼粼,渡口船來筏往,把兩岸的風物人情融合成一種難以言說的異國情調 。

瑞麗的少數民族人口佔60%以上,是德宏州內少數民族比例最高的縣市,主要有傣族、景頗族、德昂族、阿昌族,每個民族都 有自己獨特的風情,特別是傣族更是無處不在,成為美景中的絕好點綴。

不過,稍為留意就會發現這里的傣族與西雙版納的傣族不盡相同,例如瑞麗的傣族婦女喜歡在臉上塗上一種金色的面霜,即是裝飾又可防曬,這打扮和緬甸那邊的習慣一樣,顯示了邊境生活文化的交流與融和。

中外商賈雲集的邊貿商城

在田園化、詩畫般 的瑞麗霸,竟有一座商業頗為發達的城市?初到瑞麗的人都會不期然感到驚異。

瑞麗雖然城市不大,連郊區農村也不足10萬人,卻有林立的商貿大廈、星級酒店,商場貨攤琳琅滿目;日間熙熙攘攘,晚上夜市燈火輝煌。最突出的是在市西北角的邊貿街珠寶市場,這里佔地32,000方米,設有鋪面千餘個,匯集了中外百貨、土特名產和柚木雕刻等工藝品,占鋪面最多生意的是珠寶玉石--因為瑞麗鄰近緬甸玉和寶石的產地,玉器珠寶自然成為最有份量的商品。在這里,中外商賈雲集,除了當地的少數民族和漢人以外,還有不少緬甸人、孟加拉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傣語,普通話、緬語等 南腔北調的討價還價聲此起彼落。許多緬甸人已成為長居瑞麗的座商,鋪面擺滿了珠寶玉石成品和一堆堆未經琢磨或只切割開一角的毛玉。來搜購毛玉的商人全憑眼光和運氣,如果毛玉中含有上乘的翡翠便 可大發其財,但那花花綠綠的鈔票也可能只換來廢石一堆。來瑞麗旅遊的人,幾乎都會為美玉而大破錦囊,但我早有預謀,要到緬甸去才選購玉石,所以一咬牙就忍住了。

除了市內的珠寶市場外,在市東南4公里的姐告邊境貿易經濟區,有一條中緬街,中國與緬甸只是一街之隔,因此也形成了繁盛的邊貿集市,人們把這條街道稱為「西南的沙頭角」(注-「沙頭角」是廣東省深圳與香港東北邊境之間的一個村鎮,兩地以一街為界,隔開了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領域,而兩地居民可互相往來

姐勒金塔聞名東南亞

在南渡緬甸的跨國游之前,我們盡情地游覽了瑞麗。瑞麗主要景點,幾乎都在320國道沿線,交通十分方便。

在瑞麗霸子上,探訪傣族風情和拜訪佛寺往往是不可分的旅程。經驗告訴我,只要看見有大片竹林的地方,就有一定有村寨;每個傣家的村寨一定有雄偉的奘房(傣族稱佛寺為奘房)或者金碧輝煌的佛塔。最著名的佛寺是喊隆奘房和大等喊奘房,同樣,喊隆和大等喊也是最有名的大寨子,被譽為農庄式的天然公園。「奘房」即通常所說的寺廟,是佛教徒出家修行的地方,也是佛爺傳經佈道的場所。喊薩奘房建於傣族村寨之中,它是一座鳳竹環繞、榕樹垂須、別具民族特色的建築,是傣家建築之精華,是全瑞麗等級最高的奘房;大等喊奘房建於清乾隆年間,其建築形式有如古代傣式宮殿,因此,著名的電影《孔雀公主》還把這里作為「孔雀公主」的拍攝點呢。 在瑞麗的芸芸佛塔之中,最有名的是姐勒金塔,它是德宏州佛塔之冠,而且是東南亞著名的佛塔之一,據說與緬甸曼德勒佛塔齊名。這座華麗的佛塔位於市區以東7公里的姐勒村。塔群中心是高40米主塔,四周圍繞著小塔16座;塔身金光燦燦,塔冠裝飾著寶傘,風標和銀鈴,在微風中發出叮咚悅耳的聲音。

姐勒金塔的歷史久遠,現已難以考證其創建年代。史籍記載,在速塔共瑪臘王子統治時代,這里發現有熊、麻雀、鴨、牛等7種骨頭,正切合傳說佛祖轉世輪回550次,當輪回為該等動物時,是在姐勒生息;因而王子命建此塔,稱為金熊塔。金塔曾經多次重建,可考的一次早期的重建是在佛歷2,300年(公元1756年),距今已有200多年了。

瑞麗市地處雲南省西部,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的新興城市,它東連畹町市、潞西縣,北接隴川縣,西北、西南、東南三面與緬甸毗鄰.

瑞麗江流域屬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瑞麗市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有召武定墓、廣賀罕古都遺址等大量文物古跡,民族文化的內涵深邃幽遠,亞熱帶雨林風光神韻天然,旅遊淘寶和珠寶購物得天獨厚,地熱資源儲量充沛。旅遊項目有: 國門畹町橋、天涯地角——姐告、中緬共飲一江水——弄島、畹町生態園、迎客榕——芒令「獨樹成林」、瑞麗江漂江游、東南亞名塔——瑞麗金塔、大等喊傣家農村公園、瑞麗東南亞、南亞風情園、姐告邊境貿易區、中緬街、瑞麗市的扎朵瀑布、景頗族「目腦縱歌」場、一院兩國、「一寨兩國」銀井、姐東崍榕樹王、小乘佛教文化旅遊區——喊沙、原中央雷允飛機製造廠遺址游覽區、寶石寺廟——雷奘相。

我自己的感覺是先到昆明後,坐飛機到潞西就可以了,

然後參加團隊或是散客都沒有問題,六七月去最好,水果特別多,雨季不幹燥,

不過要記著帶傘,或是要去森林的話穿透明的貼身雨衣也可以,

衣服越薄越好,不過外衣還是要帶,帶蚊蟲叮咬的萬金油,花露水,

不過這些東西當地也都能買到!

芒市又稱潞西,相傳釋迦牟尼傳教來到這里時,天蒙蒙亮,雄雞啼鳴,晨曦就要普照在這翠綠的壩子上,便為它取名「勐煥」意思是「黎明的城市」。

兩千年悠久歷史的勐巴娜西古城

芒市在兩千四百多年前就是一個傣族先民部落,得天獨厚的南亞熱帶季風氣候,肥沃的土地、充沛的林水資源,加上人們的勤耕苦作,整個部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山美水美,姑娘漂亮,人傑地靈,沒有欺詐,成為聲振四方的「部落勐」(部落國),被稱為「勐巴娜西」(一個像天堂一樣的地方)。「蜀身毒道」南方絲綢之路的開通,使芒市與內地和國外的交往逐步擴大,近一知年南傳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的傳入,又使這里的原始宗教步入了現代宗教的文明。千年滴水終成金,中外文化與當地民族文化相凝結,給這座美麗的城市留下了經書百卷,創造了遍布城內城外的宗教文化建築群。「芒市」這個名稱至今已有一知多年歷史,唐、宋、元、明、清五朝都以芒市(施)為今潞西及周邊的行政區劃地域名稱,至民國二十三年(1934)才改稱潞西,設潞西政治局於勐戛,民國三十八年(1949)又遷芒市設潞西縣。解放以後,人們仍按習慣稱潞西為芒市,故很多人到了芒市不知道潞西。

芒市壩區原住居民主要是傣族,這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明的水的民族,男子平和、和善,女子溫柔勤勞,信奉佛教。山區居民以景頗族為主,這是古代從青藏高原遷徙而來民族,勇敢奔放、熱情豪爽。歷朝歷代不斷有內地民族、中原居民因戍邊固國、戰亂避世等原因,不斷遷徙而來。解放後,大批高素質的南下幹部組成民族工作隊,久居芒市幫助教育、指導生產,開化風氣。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商人雲集芒市,掘金商貿,並以此為家,樂而不返。也因此,形成了芒市包容的文明,開放的胸懷,多彩的生活。

在芒市,既有傣族的傳統如水生活方式,潑水節歡快、趕擺熱鬧、獵哨多情;也有景頗族的豪邁氣概,目瑙縱歌萬人通宵舞,男刀女扇、長槍筒帕,氣概非凡,不但是吉尼斯記錄的人數最多之舞,也是以舞敘事、以舞溯祖的獨特文化。僅說民族節日,農歷正月是景頗族的目瑙縱歌、傈僳族的闊時節,公歷三月是阿昌族的阿露窩羅節,四月是傣族、德昂族的潑水節,七月是建州紀念日。加上中華民族傳統佳節、全國統一節假日,幾乎每月有節,月月高興。

芒市本地民族各有傳統食物、味道,傣族飲食酸涼爽口、景頗族辛辣多味。其次是各地口味在芒市交融雜合,變化出新,融入當地。所以,芒市食物味道多變,酸甜苦辣各有主食、各有變化;味覺層次分明,深淺濃淡各有味道、各有回味。飯桌上,幾乎每菜配一蘸水。可蘸,別有味道;不蘸,不減其味。早餐,最普通的小店,餌絲、米線種類繁多,米線就有粗、較粗、細等,餌絲更有七、八種之多。湯有牛、豬、雞備選,「冒子」有各種做法、各種風味的各類肉類。佐料擺滿一桌子,鮮檸檬、涮涮辣、小米辣、甜醬油、各類泡菜,等等,各取所需各自選配。同一碗早餐,主料、湯、「冒子」組合不同,味道各異,再加佐料調配,口味變化多端,口福不盡。
傣語稱「廣母姐列」,是芒市傣族建造最早的佛塔。塔高十餘米,樹高數十米,佛塔是實心的磚塔,樹為菩提樹。塔頂著樹,樹包著塔,頂上枝葉蔥蘢,腳下佛塔生輝。塔身若金剛,威嚴肅穆,樹則一柱擎天,緊緊裹住塔身。樹塔渾然一體。在塔下仰望,不禁讓人驚嘆:眼前究竟是一座塔,還是一棵樹?據說這里原本有塔無樹,當一粒菩提樹種子被風帶進塔縫,春雨澆下,種子生根發芽,漸漸便有了這奇觀。塔孕育了樹,樹護衛著塔,這是一種典型的傣族式智慧。
潞西傣族、德昂族信奉小乘佛教,因而奘寺眾多,幾乎每個村寨都建有奘寺,且大多奘房相鄰,輝映成趣,也有塔寺分離,獨放異彩。在潞西市芒市鎮正南路中段,有一座蒼勁古樸的寺廟建築群落,它與眾多的小乘佛教「奘寺」風格迥異,又與內地漢族大乘佛教的佛寺不同。一般的傣族小乘佛教「奘房」(佛寺)大抵為方形獨間干欄式木結構,菩提寺卻在主房兩側各增一偏廈,猶如兩翼緊銜主房,形成三個獨立而又相連相通的佛殿。而一般的漢族大乘佛教佛寺大抵為四合院式。菩提寺正殿供奉的釋迦牟尼像前下方的兩菩薩也不是普賢和文殊,左邊一尊頭戴金盔,右手執筆左手執薄,名叫「威士眾」,意為司善惡之神;右邊一尊赤著雙腳,腳邊擺著水罐,手理長發作滴水狀,名叫「南娃宋特妮」,意為土地之神,這又是內地大乘佛教所沒有的。
勐巴娜西珍奇園位於芒市勇罕街南段東側,是國家A A A A級風景區。據說這里有四個全國之最:百年古樹數量之多(500餘株)、規格之大為全國之最;樹化石、樹化玉的數量和精品之多(1000餘噸);大(古)樹移植數量之多(500餘株)、成活率之高(96%)為全國之最。

珍藏館內陳列著大量樹化玉標本,一大段粗粗的樹干,外形和紋理明明是樹,然而它卻早已變成通體半透明的美麗玉石。這些樹化玉已經有長達5000萬年、一億年甚至二億年之久的歷史,滿滿一屋子大大小小,五彩繽紛的水石、石膽、玉石、翡翠,美不勝收。
風平佛塔

德宏傣族信仰小乘佛教,村村寨寨多建緬寺與佛塔,在芒市地區,最有名的是位於芒市西約6公里的風平鄉聳立的一座金碧輝煌的佛塔,它就是聞名遐邇的風平佛塔,當地傣族稱為「廣姆」。

風平佛塔是德宏州的名勝古跡之一。高大雄偉,造型玲瓏華麗,錯落有致,巧奪天工,建築構思新穎,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是傣族小乘佛教建築中的一件珍品。

該塔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最早的風平佛塔有東塔和西塔兩座。乾隆六年(1741),芒市傣族土司請來一位長老,主持建築東塔。傣語稱西塔為「廣姆剛勐」,意為芒市壩的中心塔。該塔1805年曾遭受地震損壞,但得到了及時的修復,1966年又被毀。1986年重建了現在這座佛塔。

重建的風平佛塔,主塔高23米,四周環列小塔28座,猶如眾星捧月,拱衛於母塔四周,構成挺拔雄奇的主塔體,它造型復雜、嚴謹、氣勢雄偉,主塔和子塔尖部稍下有玲瓏剔透的金色寶傘,傘沿系有銀玲,隨風搖曳,叮咚作響,悅耳動聽。

每當夕陽西下,晚霞如火,情景更為壯觀,閃閃發光的金塔,耀人眼目。

風平佛塔還是傣族群眾娛樂活動的中心。凡是傣家的盛大民族節日,風平鄉的傣族群眾都要在這里舉行「廣姆擺」,人們敲起芒鑼象腳鼓,跳起「嘎秧舞」,歡慶豐收。熙熙攘攘的佛塔周圍,人山人海,人們往往要跳幾個通宵,猶余興未盡。

❺ 藤沖在清朝時期歸什麼府管轄

騰沖在清朝時期歸騰越衛、騰越州、騰越廳管轄。
騰沖市隸屬雲南省保山市,內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容地處保山市西部,東與隆陽區相連,南與龍陵縣、梁河縣接壤,西與盈江縣、緬甸聯邦共和國毗連,北與瀘水縣相鄰。市區距省會昆明606公里,距緬甸密支那200公里,距印度雷多602公里,是中國通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門戶和節點。

❻ 阿昌族服飾、飲食、民俗

1、飲食

阿昌族飲食以大米為主食,輔以麵食,嗜食酸筍、酸 菜等食物,也喜食火燒豬肉。戶臘撒的「過手米線」、梁河的黃花粑粑及生片石姜等是較有特色的民族風味食品。阿昌族喜歡飲酒,多數人家自釀米酒。已婚婦女大多喜歡嚼檳榔,閑暇時,大家互傳檳榔,以牙齒染成黑色為美。

2、服飾

阿昌族服飾別具風格,各地稍有差別。傳統上,阿昌族男子一般穿藍色、白色或黑色的對襟上衣,黑色長褲。臘撒地區的成年男子也有穿左襟上衣的。戶撒阿昌族男性青壯年喜歡包白色包頭,梁河的男性青壯年則喜歡包黑色包頭。婦女的服飾因地而異。

3、婚姻

阿昌族的家庭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庭,實行幼子繼承製,也有三代同堂的家庭。過去,男女青年婚前戀愛自由,每至傍晚,青年小夥子到喜愛的姑娘家附近或竹叢里,用葫蘆笙吹奏悅耳動聽的曲調,逗引姑娘,稱為「串姑娘」。

過去阿昌族婚姻締結卻要由父母包辦,由此造成了「領婚」(青年男女私定終身,遭女方父母反對,姑娘跟心上人私奔)、「搶婚」現象及青年男女在婚姻方面的苦惱。現在阿昌族青年大多戀愛自由、婚姻自主。

4、喪葬

阿昌族一般行土葬。在信仰佛教的地區,人死後,先請佛爺念經,然後擇吉日出殯。也有接氣、報喪、停靈祭奠等習俗。出殯時,由佛爺用一條長約三、四丈的布系於棺木之上,手牽布幅走在前面,以示由老佛爺領路,讓死者平安到達「天國」。

(6)隴川戶撒土司遺址擴展閱讀

阿昌族在發展形成過程中,曾與諸多民族融合。宋元時期,內地商人已進入雲龍一帶阿昌人中。明代在雲南實行軍民屯田,漢族人口大量移入,一部分阿昌人融入到漢族及其他民族中,也有部分漢族融入到阿昌人中,如明軍屯守軍的後代多在當地轉化為阿昌族及其他民族。明清以來阿昌族長期與漢、白、傣等民族交往密切,也多有融合。

傳統上,阿昌族男子一般穿藍色、白色或黑色的對襟上衣,黑色長褲。臘撒地區的成年男子也有穿左襟上衣的。戶撒阿昌族男性青壯年喜歡包白色包頭,梁河的男性青壯年則喜歡包黑色包頭。

婦女的服飾因地而異。戶撒阿昌族女性的服飾,已婚和未婚的沒有區別,均與附近傣族的很相似。臘撒、梁河兩地婦女上衣均為長袖圓擺對襟衣,下著筒裙,也配戴銀項圈、銀手鐲等飾物。

兩地已婚婦女包頭製作款式略有差別,梁河婦女的包頭約有33公分高,而臘撒婦女是帶圓盤黑包頭。少女的傳統服飾是淺色對襟上衣,下著深色褲子。腰系綉花圍裙,發辮挽於頭頂,發辮上插花。



❼ 阿昌族簡介

阿昌族是雲南特有的、人口較少的7個少數民族之一,民族語言為阿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語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戶撒方言兩種方言,兼通漢語、傣語等其他民族的語言或方言,無本民族文字,使用漢字。

阿昌族主要分布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戶撒阿昌族鄉、梁河縣囊宋阿昌族鄉、九保阿昌族鄉,其餘分布於潞西、盈江、騰沖、龍陵、雲龍等縣。此外,在鄰國緬甸也有部分阿昌族分布。

阿昌族製造的鐵器極負盛名,以「戶撒刀」著稱於世。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阿昌族總人口數為39555人。

(7)隴川戶撒土司遺址擴展閱讀:

阿昌族在古代漢文獻中,曾被稱為「峨昌」、「莪昌」、「娥昌」或「萼昌」。

阿昌族還有不同的自稱,戶撒地區阿昌族自稱為「蒙撒」、「傣撒」、「蒙撒撣」、「襯撒」;梁河地區阿昌族則自稱為「漢撒」、「阿昌」、「峨昌」。

1953年,人民政府根據阿昌族人民的意願,決定統一稱為「阿昌」。

節日

阿昌族各地節日眾多。從阿昌族的民族節日里可看到受漢、傣等民族文化及佛教文化的影響。戶撒阿昌族的節日比較多,有趕擺、潑水節、進窪、出窪、燒白柴、火把節、換黃單、過新年、澆水花等,這些節日與小乘佛教信仰有關。其中,「做擺」活動近年來規模越來越大,也是各村寨及阿昌族與傣族民間交往的重要方式。

阿昌族最隆重的民族節日是「阿露窩羅節」。它是根據阿昌族人民的意願,將原梁河地區阿昌族紀念傳說中的人類始祖遮帕麻與遮米麻的民族宗教節日「窩羅節」與隴川戶臘撒一帶阿昌族傳統的小乘佛教「會街節」統一起來的節日,「阿露窩羅節」於每年公歷3月20日—21日舉行,節日標志為青龍、白象。

從1994年3月20日開始,每屆節期,各地阿昌族歡慶節日,各村寨、各支系互派代表,共祝佳節。節日內容豐富多彩,阿昌族不僅向前來參加活動的賓朋展示他們的人才、歌舞、服飾,還舉行各種聯誼比賽活動,早已突破了宗教的局限,朝著傳承民族文化,加強經濟交流,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方向發展。

禮節

阿昌族素以好客而聞名。

好客的特徵又體現在「以酒待客」上。如果親戚、好朋友來家裡,一定要請他們喝米酒、吃飯,傾其所有,方能表示自己對客人的尊重和誠心。有貴賓自遠方來,還要在村口請他喝「進寨酒」。阿昌族無論是親戚、鄰居、朋友大家經常往來,誰家辦紅白喜事、建房蓋屋,大家都主動前去幫忙。

在阿昌族寨子里,在歲末農閑時,年輕人結婚辦喜事的較多,發婚宴喜帖之風氣較盛。人們禮尚往來,守望相助,平時往來互贈的禮物是糖果、餅干、飲料等。在參加婚禮時,可送錢,也可送日常生活用品。

頻繁的交往加強了大家的聯系。

喪葬

阿昌族一般行土葬。在信仰佛教的地區,人死後,先請佛爺念經,然後擇吉日出殯。也有接氣、報喪、停靈祭奠等習俗。

出殯時,由佛爺用一條長約三、四丈的布系於棺木之上,手牽布幅走在前面,以示由老佛爺領路,讓死者平安到達「天國」。棺木抬出門時,死者妻室兒女跪在兩旁,棺木要從他們頭上抬過,表示「搭橋」給死者過河。每個村寨均有公共墓地。

梁河阿昌族老人去世時,過去要用火槍對天鳴放,現在改為放鞭炮,向大家報喪。還要請「活袍」(經師)主持祭奠。葬禮中最悲切的場面是唱孝歌,催人淚下,以情感人。

非正常死亡者實行「火葬」。

❽ 雲南地區的宣撫司署遺址,見證了哪些土司舊時制度

來到雲南隴川,有朋友問:「隴川」一名怎麼講?隴川始於明正統九年(1444年)設立的隴川宣撫司,迄今已有500餘年歷史。其含義有兩種說法:一是隴川為麓川故地,以麓川諧音得名;二是隴川宣撫司初駐隴把,原屬麓川路,以隴把和麓川各取一字得名。隴川的傣語稱勐碗,「勐」為地方,「碗」為太陽,即太陽壩。相傳,兩千多年前,傣族首領法賽列(太陽王)率眾西渡怒江至隴川開發隴川壩故名。

一座土司隴川宣撫司署,見證了隴川歷史的發展脈絡,也是研究隴川歷史、經濟、文化、民俗、建築的影像典籍。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