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蕪湖縣遺址

蕪湖縣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15 15:35:16

『壹』 蕪湖的詳細歷史

蕪湖市是建國後在原蕪湖縣城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根據史料記載和北京大學歷史地理專業師生的研究,蕪湖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城址經歷了幾次變遷與擴大的過程。

蕪湖市最早的故址名鳩茲,在今市東南約四十里的水陽江南岸。《左傳》:「魯襄公三年(公元前570)楚子重伐吳,克鳩茲。至於衡山。」此處記敘的衡山是當塗縣東北面的橫山。而鳩茲城址則位於水陽江南岸一帶侵蝕殘丘向北延伸的盡頭。由此往西地勢低平,多為湖塘沼澤地區,因湖沼草叢,鳩鳥雲集,而得名鳩茲,又稱「勾茲」、「皋茲」、「祝茲」等。在鳩茲附近有一長形湖泊因「蓄水不深而生蕪藻」,故得名蕪湖。此段水陽江當時稱為中江,西連長江,東通太湖,為一條重要的東西交通水道。鳩茲是控制中江的一個渡口,位置相當重要。

公元前109年即漢武帝元封二年,鳩茲已設縣,易名蕪湖,此乃早期的蕪湖城。 蕪湖設縣以後經兩漢時期的發展,到三國時因戰爭頻繁,蕪湖地位日顯重要。吳國地處江東,以長江為天險與曹魏對峙。但其主要城鎮距長江較遠,為了適應軍事上的需要,黃武二年(223)孫權將蕪湖縣治由鳩茲西遷到青弋江口不遠的今城東南隅的雞毛山一帶的高地上(古鳩茲舊治再未復用),成為今日蕪湖市最老的城區。

東晉時期,蕪湖已成為臨江重鎮。公元324年,大將王敦在雞毛山屯兵築城駐守,故有「王敦城」之稱。東晉安帝義熙九年(413),省蕪湖入襄垣縣,蕪湖縣級行政建置被撤銷。

隋唐時期,蕪湖皆為當塗縣屬鎮。

五代十國時南唐升元(937-943)年間復置蕪湖縣。從此蕪湖作為縣一級行政建置直至1949年。

兩宋時期,全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為促使農業的發展,大興築圩,大片湖沼變成良田。在蕪湖地區修築了政和圩、行春圩、陶辛圩和萬春圩等。農業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手工業和商業的興起,城區也迅速擴大,蕪湖成為當時沿江的一座名城。約在十一世紀初,蕪湖築城垣即宋城。今北門外高城板,東門外鼓樓崗等皆為宋城遺址。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金兵不斷南侵,蕪湖城遭兵焚毀成廢墟。淳熙七年(1180)又築城,但已不如以前繁榮。

元初蕪湖縣城又行恢復,人口曾達五萬人左右,但在元末又遭兵火毀壞。

明代蕪湖的經濟又逐步恢復發展起來,各地商人和工匠紛至經營各業,以染漿業和煉鋼業尤為發達,南北貨物匯集。明萬曆三年(1575)蕪湖再次築城,大部分與宋城重合。

清代200多年間(1876年以前),蕪湖商業同手工業不斷發展,成為新興的工商業城市,沿青弋江到江口形成商業中心地帶,號稱「十里長街」,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鴉片戰爭以後,我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蕪湖因交通位置和經濟條件重要而成為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的重要據點之一。

光緒二年(1876)中英煙台條約將蕪湖列為通商口岸之一。次年英國在范羅山建立了領事行署,劃定沿江灘地為租界。接著美、俄、法、日等帝國主義相繼侵入,又於1902年將南起陶溝,北至弋磯山,東至普潼山,西至長江岸邊的46.5公頃土地劃為公共租界。從此大量洋貨涌進蕪湖市場,既嚴重摧殘了傳統的民族工業,又刺激了商業的畸開發展,同時大量糧食、農副產品及礦產原料被廉價掠奪運走。他們在租界內修馬路,建碼頭、倉庫、堆棧、樓房,開辦教堂、醫院、學校等,使蕪湖市區由青弋江兩岸一帶向西北沿長江右岸發展,擴大了市區范圍。

開埠通商以後,由於地理、經濟條件和李鴻章為代表的官僚買辦採取政治手段等,使米商雲集蕪湖開設米號,米市中心遂由鎮江遷來蕪湖,並發展成為全國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每年「經蕪湖輸出之米糧數五六百萬石至一千萬石」,有「堆則如山,銷則如江」之說。同時官僚買辦資本及民族資本開辦了「裕中紗廠」、「明遠電廠」、「益新麵粉廠」等新式工廠及其它一些小工廠,後因帝國主義侵略、壓榨加劇等原因大都被迫停辦、倒閉。

由於經濟的畸形發展,老城區與外國租界之間的大片空地辟為新的街道,使市區進一步擴大。人口由1745年的1萬多人增加到1915年的10萬多人。

1949年4月蕪湖市獲得解放。由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性的畸形發展的消費性城市,改造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新城市。

(一)鳩茲(春秋~秦)
春秋 ,名鳩茲,屬吳國。
戰國 ,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滅吳,屬越國,名鳩茲。周顯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滅越,屬楚國,名鳩茲。
秦 ,分全國為三十六郡,蕪湖屬鄣郡,仍名鳩茲。

(二)丹陽郡蕪湖縣(西漢~東晉)
西漢 ,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改鄣郡為丹陽郡,領17縣,蕪湖為其中之一,蕪湖縣名始於此。
東漢 沿襲之。
三國 ,吳黃武二年(223),蕪湖縣城由鳩茲遷至今市區東南雞毛山一帶,仍屬丹陽郡。
西晉 ,晉武帝太康二年(281),分丹陽郡置宣城郡(駐宛陵)。移丹陽郡治於建業(今南京)。蕪湖仍屬丹陽郡。
東晉 ,為安置中原南渡的百姓,在沿江一帶僑置郡州縣。成帝咸和四年(329),蕪湖縣屬丹陽郡,僑立豫州於蕪湖

(三)宣城郡、淮南郡(東晉~南北朝)
東晉 哀帝興寧元年(363),蕪湖屬宣城郡(郡址移駐蕪湖);孝武帝寧康二年(374)蕪湖仍屬宣城郡,並僑立上黨郡。孝武帝太元年間(376-396)僑郡為縣,省陽轂(今繁昌)入蕪湖縣,後又省蕪湖縣入襄垣縣。自此蕪湖縣置被撤銷,襄垣、上黨兩縣均屬淮南僑郡。東晉咸和初年僑置淮南郡於丹陽的於湖(今當塗縣南19公里處)。

南北朝 ,劉宋文帝元嘉九年(432)並上黨縣入襄垣縣,屬淮南郡;孝武帝大明六年(462)並淮南郡入宣城郡(郡址移駐於湖),襄垣縣屬宣城郡。大明八年(464)復立淮南縣屬南豫州,襄垣屬之。明帝泰始三年(467)屬揚州淮南郡。

(四)當塗縣屬鎮(隋~唐)
隋 文帝開皇九年(589)撤銷丹陽、淮南二郡,置蔣州駐石頭城(今南京),並襄垣等縣入當塗縣,縣治遷駐姑熟(今當塗縣城),原蕪湖(城)降為當塗縣屬鎮。

唐 ,將全國分為十道後又改分為十五道,蕪湖一直為當塗縣的一個鎮,只是屬道州有變動。

(五)宣州屬鎮(唐)
唐 太宗貞觀元年(627)屬江南道宣州;玄宗開元廿一年(733)屬江南西道宣州。肅宗乾元元年(758)屬江南東道升州。上元二年(761)屬江南西道宣州;德宗貞元三年(787)屬江南東道宣州。

(六)江寧府蕪湖縣、宣州蕪湖縣(五代十國~北宋)
五代 ,南唐李弁升元年間(937-943)復置蕪湖縣屬江寧府,自此以後到民國,蕪湖縣置未斷。

宋 ,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平江南,蕪湖屬宣州。

(七)太平州蕪湖縣、太平路蕪湖縣(北宋~元)
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升南平軍為太平州,蕪湖屬江南路(後為江南東路)太平州。

元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升太平州為太平路,蕪湖屬江浙行中書省太平路

(八)太平府蕪湖縣(元~清)
元惠宗至正十五年(1335)改太平路為府,蕪湖屬太平府。

明 ,明洪武元年(1368)建都金陵,蕪湖屬中書省太平府;洪武十三年(1380)罷中書省,蕪湖直屬六部太平府;永樂十八年(1420)改京師為南京,蕪湖屬南直隸太平府。

清 ,清世祖順治二年(1645)定江南,改南京為江南省,蕪湖屬江南布政使司太平府;順治十八年(1661),蕪湖屬江南省左布政使司太平府;康熙六年(1667)改左布政使司為安徽布政使司,從此安徽省正式成立,蕪湖屬安徽省太平府。太平天國年間(1857-1864)府、縣屬浙江省兼轄,後屬安徽省徽寧池太廣道。

(九)蕪湖縣(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民國元年(1912)廢府、州、廳而存縣、道,蕪湖縣直屬安徽省;民國三年至十七年(1914-1928)設蕪湖道(駐蕪湖),轄皖南地區二十三縣,蕪湖為首縣甲等;民國二十一年(1932)蕪湖縣屬安徽省第二專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日軍侵佔蕪湖,撤銷第二專區,改屬第五專區,同年10月25日又改屬第九專區;民國三十年(1941)8月,屬第六專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9月,抗戰勝利後屬安徽省皖南行署,並為第六專區駐地。

1949年4月24日,蕪湖解放。4月27日成立蕪湖軍事管制委員會,直屬南京軍事管制委員會。

(十)蕪湖市蕪湖縣分治(1949年~1980年)
1949年5月10日,成立蕪湖市人民政府。從此蕪湖市、縣分置。5月13日設皖南行署駐蕪湖市,轄蕪當、池州、宣城三專區,蕪湖市直屬皖南行署。蕪湖縣屬皖南行署蕪當專區。 1950年撤銷蕪當專區,蕪湖縣直屬皖南行署。
1952年2月4日,蕪湖縣改屬皖南行署蕪湖專區。
1952年8月27日,撤銷皖南、皖北行署,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蕪湖市直屬安徽省。蕪湖縣乃屬蕪湖專區,蕪湖專區及蕪湖縣均駐蕪湖市。
1958年2月27日,和縣裕溪口鎮劃入蕪湖市。6月21日蕪湖市改屬蕪湖專區領導,同年11月27日專區和市合並,以蕪湖專區名義出現,直屬安徽省。
1959年3月12日並蕪湖縣入蕪湖市。
1960年1月14日專區和市分開設置,市屬省和專區雙重領導。
1961年4月26日,蕪湖市直屬安徽省。同年12月5日復置蕪湖縣,屬蕪湖專區,專區與縣仍駐蕪湖市。
1965年7月19日又劃蕪湖市歸屬蕪湖專區。
1971年3月蕪湖縣遷駐灣址鎮。同年3月29日蕪湖專區改名為蕪湖地區,蕪湖市、蕪湖縣同屬蕪湖地區。
1973年2月25日蕪湖市直屬安徽省。

(十一)蕪湖市(1980年~今)
1980年1月29日,蕪湖地區改名宣城地區,行署移駐宣城,蕪湖縣屬蕪湖市;
1983年7月1日,當塗縣的大橋公社劃入蕪湖市。同時將原屬宣城地區的繁昌、南陵、青陽三縣及九華山管理處劃歸蕪湖市管轄。
1988年8月17日,青陽縣、九華山劃出蕪湖市,復歸池州地區。

『貳』 安徽蕪湖有哪些名人古墓

王稼祥(11中附近)
戴安瀾 (具體位置在小赭山上,山頂有電視發射架的那一個)
古代遺址有很多,神山的干將砥劍石,廣濟寺的古塔(千年歷史了)

這是有關蕪湖的典故

(一) 八百里皖江浩浩盪盪,見證了蕪湖源遠流長的歷史。

就像接連在繁昌發現的人字洞舊石器遺址、柯家沖古瓷窯遺址、三山的商周遺址,還有著名的蕪湖城隍廟遺址、南陵縣大工山古銅礦遺址(已探明西周至唐宋時期的采礦、冶銅遺跡共35處)。翻開蕪湖的古文明歷史,我們能發現足下的這塊土地曾擁有「楚王城」、「三國東吳城」、「王敦城」、「宋城」和「明城」等眾多古跡遺址,展示了古城文明的燦爛輝煌。

蕪湖是一座古城,迄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春秋時,因「地勢低窪,鳩鳥雲集」而得名「鳩茲」,邑址位於今市區東南20公里處,為蕪湖聚落之起始。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此地因「地卑積水,而生蕪藻」,故名「蕪湖」,並始設蕪湖縣。三國時,蕪湖是孫吳抗拒曹魏的重要據點。吳黃武二年(223),縣址由鳩茲故地遷止青弋江口。

這里,有中國第一個煉鋼遺址——神山。舊石器時代文物以及古銅冶煉遺址證明,古代蕪湖的冶金和製造工業技術水平就十分發達。《圖經》雲:「縣東北六里的赤鑄山有干將墓,神山上有磨劍池。干將淬劍於此。上有磨劍石」。這是說在春秋戰國時期,干將和莫邪夫婦為楚王在此煉就了舉世聞名的雌雄劍。《中國通史簡編》稱:「不僅在中國歷史上最早,而且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早。」1978年,北京大學侯仁之教授來神山實地考察之後,次年即在全國政協會上發言,呼籲人們保護這一世界上最早的煉鋼遺址。

這里,有佛教「金地藏玉菩薩」第一行宮——「小九華廣濟寺」,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公元894年至898年的唐代時期,赭山就建成了「永清寺」,到公元1008至1016年間的宋代中祥年間又改為「廣濟寺」,並一直沿襲到今天。它和宋代治平年間(公元1065年)建於赭山南坡的磚塔相映成輝,形成了「赭塔晴嵐」景觀。宋代時,美妙的「赭塔晴嵐、雄觀江聲、天門煙浪、荊山寒壁……」等「蕪湖古八景」已基本形成。

這里,有名揚華夏的圩田水利工程——萬春圩。嘉佑六年(1061年),沈括任安徽寧國縣令,倡導並發起了修築蕪湖地區萬春圩的工程,一次就動員民工達1.4萬餘人,開辟出能排能灌、旱澇保收的良田一千二百七十頃。這是當時江南最大的修圩——堤垸工程,修復後,圩內及周邊地區廣泛受益,因而命名為「萬春圩」,沈括著有《萬春圩圖記》。今天的萬春圩依然在發揮作用,已有蕪湖學者提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建議。

這里,自古以來便是工貿重鎮。南唐時「樓台森列」、「煙火萬家」;宋代冶煉走向鼎盛,史稱「鐵到蕪湖自成鋼」。明朝成為當時的印染中心,有「織造尚淞江,漿染尚蕪湖」的記載。清代蕪湖著名鐵畫藝人湯天池和當時的姑熟畫派代表人物蕭雲從合作,以錘為筆,以砧為硯,以鐵為墨,鍛造出了中華一絕———蕪湖鐵畫。 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開蕪湖為通商口岸後,蕪湖成了米業商埠,商貿日興。因蕪湖水運交通發達,李鴻章便出面將在外省的米市遷至蕪湖,從此蕪湖米市開始興旺,位居中國四大米市之冠。蕪湖逐步發展成為長江下游內外貿易的主要商埠和港口,也成了安徽近代工業的發祥地。

伴隨經濟發展、城區擴大興旺,促進了以寺廟為主的園林風景開發。東晉永和年間(公元345年)就建成了永壽院,(北宋二年改為吉祥寺,即今天的吉和街道所在地)。其建築之華麗,香火之旺盛在當時也是少有的。寺的北面,還有「觀瀾亭」、「三元殿」等,今沿河路防洪牆寶塔根旁的「觀瀾亭」也是根據這一古景所命名。而「雄觀江聲」之景點,現仍是吉和街的一個小巷。與此同時,一批民族式園林建築如「吳波亭」、「一覽亭」、「清輝閣」、「御書亭」等也相繼問世。明萬曆46年(公元1618年)開始建設中江塔,由於種種原因,斷斷續續前後歷時50餘年,直至清代康熙8年(公元1669年)才完工建成。 乾隆年間,「洪園」與「澹人居」兩園合並,更名為「琴余別館」,皆為蕪湖知府陳聖修佔有。到了清道光年間,官宦王澤告老歸家之後,便將其買下,加以修飾又更名為「希右園」,意欲「希蹤右軍,誓暮不出」之意。清末民初,李鴻章家族便在原有園林設施的基礎上大興土木,又相繼興建了「柳春園、煙雨墩、景春花園、長春花園」和公館等,使之初步成了一個環湖的大花園體系。然而,在1937年時,日本軍佔領蕪湖後,好山好水好景緻就從此敗壞下去。今天「吳波秋月」和「玩鞭春色」經過修葺,它那神秘的故事仍吸引著四方來客。透過一些古跡,如楚王城遺址(南陵的黃池鄉城西村)、南陵的黃墓(黃蓋之墓)、蕭雲從墓、夫子廟大成殿、衙署前門、縣學記碑(位於市十二中學內,碑文為宋代書法家米芾的真跡)等,仍能遙想當年蕪湖的盛景。

(二) 歷史上的蕪湖,水鄉澤國,自然風光宜人,歷代都有文人雅士涉足並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詞、題詠和篇章。早在南朝梁,梁元帝(蕭繹)即寫下了《泛蕪湖》詩,歌詠蕪湖山水。唐朝詩人李白的《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中唐詩人劉秩《過蕪湖》的贊美詩:「百里蕪湖縣,封候自漢朝。荻林秋帶雨,沙浦晚生潮。近海魚鹽富,頻淮粟麥饒。相逢白頭叟,擊壤頌唐堯」。宋代文學家梅堯臣的《時魚》:「四月時魚卓浪花,漁舟出沒浪為家。甘肥不入罟師口,一把銅錢趁槳牙」。 玩鞭亭歷來是游覽名勝,留有甚多文人題詠。李白《南奔書懷》詩雲:「顧乏七寶鞭,留連道旁玩」,即指此典故。公元1084 年(元豐七年),應蕪湖東承天院方丈蘊湘之約,宋代文豪蘇東坡攜幼子蘇過自黃州(今湖北黃岡)乘舟抵蕪,為剛竣工的玩鞭亭和夢日亭題詩。蘇軾在東承天院揮毫書下《湖陰曲》七言古律一首,詠嘆的是蕪湖八景之一「玩鞭春色」的故事。蘇轍「馬鞭七寶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追」,黃庭堅「至今亭竹根延蔓,尚想當年七寶鞭」,讀之令人感慨不已。 北宋詩人林逋因流連蕪湖美景而留下「詩中長愛杜池州,說著蕪湖是勝游」的佳句。著名詩人黃庭堅因欣賞蕪湖的山水勝境,而在赭山廣濟寺中的滴翠軒內讀書居住,研究詩文。蕪湖狀元、南宋愛國詞人張孝祥, 「捐田百畝、匯而成湖」,形成「邑中風景最佳處」的「鏡湖細柳」風景區;並盛贊蕪湖「日照山如畫,雲濃水似煙」。明代著名戲曲作家、文學家湯顯祖的名著《牡丹亭》就是在當時蕪湖的「雅積樓」創作的。雅積樓歷經明清兩代,是蕪湖歷史上最久、藏書最多的私家書樓。清代著名小說家吳敬梓的諷刺文學巨著《儒林外史》中所描述的街景、風俗、人物都是取材於蕪湖,小說充滿了蕪湖一帶濃郁的生活氣息。明末清初著名畫家、姑孰派的創始人蕭尺木出生於蕪湖。今存鐵畫創始人湯天池的鐵畫,都是根據蕭尺木的畫稿製成。 1918年2月,張恨水經摯友郝耕仁介紹到蕪湖《皖江報》任總編輯兼編文藝副刊。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該報副刊《皖江新潮》,曾在全國風靡一時,恨水先生當時是其主筆之一。著名女畫家潘玉良,13歲時她被賭棍的舅父騙到蕪湖,賣給了妓院當燒火丫頭,幸遇蕪湖鹽督潘贊化相救,並且替玉良贖身,跳出火炕,結成伉儷,張改姓潘,證婚人是陳獨秀。潘贊化不為世俗偏見所動支持玉良,最終潘玉良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1921年留法勤工儉學興起,潘玉良考取留法深造,從此遠渡重洋,是我國旅法最早的畫家。

(三)世紀初的那些日子,在赭山那蒼翠的松柏之後,掩映著安徽公學的遺址,它曾被人稱作"安徽的北大"。1905年,陳獨秀在蕪湖的赭山皖江中學堂和安徽公學教書期間,曾主辦過《安徽俗話報》,傳播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回憶錄》第四冊「辛亥前安徽文教界的革命活動」一文指出,「安徽的辛亥革命活動發源地是蕪湖,而在蕪湖的活動中心則為安徽公學(安徽公學是皖江中學堂的連襟學校)。這時期的革命人士有陳獨秀、李光炯、張伯純、蘇曼殊(著名詩人、文學家、《民報》編輯)、謝無量(著名革命家、作家和書法家、孫中山建國方略的起草者之一)、章士釗、柳亞子等著名人物。 現中長街20號,曾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蕪湖科學書社》,它於1903年由績溪人汪孟鄒創辦並任經理。它經歷過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北伐戰爭,且都是時代波浪的前潮,被稱為「革命的據點」和「新文化的媒婆」。它經銷的有《新青年》、《向導》、《湘江評論》和魯迅的《吶喊》等早期革命書刊。1904年下半年,時在蕪湖「安徽公學」和「赭山中學」任教的陳獨秀,就寄居在書社的小樓上,編寫半月刊《安徽俗話報》,他兩次到蕪,歷時兩年多,都是在這里居住。 1926年,現代文學家阿英曾在蕪湖主編過激進清新的《蒼茫》雜志。出生於蕪湖的30年代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和女作家王瑩,她的自傳小說《寶姑》將蕪湖20年代的風土人情描寫得栩栩如生,展現了當進的蕪湖風貌。1911年新劇《恨海》曾多次在大戲院內公演,開安徽話劇演出之先聲。 市區赭山內,有抗日名將戴安瀾之墓,黨和國家領導人王稼祥紀念館;鏡湖西南有紀念早年安徽省委代理書記王步文犧牲的步文亭,有文化名人王瑩紀念館,有曾在蕪湖編著早期革命書刊《蒼茫》的阿英藏書室,還有孫中山光臨蕪湖的地方;革命先輩惲代英、蔣光慈、劉希平等早年在蕪湖活動時的舊址。登上江南第一船的解放軍,就是在蕪湖荻港上的岸,這些都是「紅色之地」的閃光點。

『叄』 跪求安徽歷史

遠古
安徽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省內發現的「和縣猿人」,距今已有約35萬年歷史。據科考,「和縣猿人」出現時間應不晚於「北京人」,甚至與「藍田人」相當。[1]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本省潛山縣的薛家崗又發現了距今約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的痕跡,後來又在本省多處發現了其他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隋唐之前
商朝(前16世紀 - 前11世紀)的開國君主湯曾經短期定都在安徽北部的亳州,[2]當時安徽大部份居民並非華夏族,而是後來逐步同化入漢族的東夷、山越人等。
戰國末期,前278年,楚國的郢都(今湖北荊州)被秦國攻佔,於是遷都壽春(今安徽壽縣)。前224年,楚國大將項燕被秦國的王翦60萬大軍擊敗,前223年,壽春陷落,楚國滅亡。前221年,秦國完成征服六國、統一天下的計劃。安徽大部分地區屬於九江郡(壽縣),北端屬於泗水郡和碭郡。秦末楚漢相爭,項羽在今安徽靈璧縣歷垓下之戰敗給劉邦,自刎於烏江(安徽和縣)。劉邦建立漢朝。
漢武帝時東甌國舉國遷到廬江郡(安徽西部的舒城地區)。漢朝末年,壽春成為軍閥袁術的基地。袁術後來自稱皇帝,但不久病死,壽春歸屬軍閥曹操(亳州人,三國曹魏之實際開創者)。
南北朝期間,從4世紀開始的之後三百年間,幾支塞北游牧民族入侵華北地區並相繼建立軍閥政權,南方則一直保持著漢人的王朝。安徽北部成為南北方對峙的前線,戰火不斷。383年在北方的前秦和南方的東晉之間展開的淝水之戰就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次戰役。
隋唐
隋朝統一,使安徽擺脫了南北朝期間「南北對峙」主戰場的困境。隋文帝開創的開皇之治,使江淮地區經濟得到較好的恢復。隋煬帝大業六年(公元610年)到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經過短暫的混戰,唐朝統一天下,並保持了一個多世紀的和平和統一。
安史之亂中,安徽北部淮河地區備受戰火蹂躪。晚唐時875年王仙芝、黃巢起義,從河南經安徽和縣渡長江入皖南,到福建、廣東,後經安徽攻長安,天下大亂,藩鎮割據,不久唐朝滅亡。
宋元
北宋後期,北方的金朝崛起。1127年以後,安徽北部的淮河再次成為南北對峙的前沿,戰禍連年。1161年金朝海陵王完顏亮出兵伐宋,被虞允文指揮的宋軍大敗於今安徽馬鞍山採石磯,史稱採石大戰失敗。1234年,金亡於蒙古帝國。1276年,蒙古人攻佔南宋京城杭州。安徽全境歸元朝。
明朝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現在的江蘇省和安徽省直屬中央六部管理,稱為「直隸」。該區域跨長江和淮河南北,首次將經濟和文化差異很大的廣闊地區,包括今安徽北部朱元璋洪水頻繁的家鄉鳳陽府(今皖北地區),今安徽南部多山的徽州府(今黃山市一帶),和今江蘇南部以富裕著稱的太湖流域,都劃歸同一個行政區管轄。明太祖洪武二年定都臨濠府(今皖北地區),史稱明中都,洪武八年遷都應天府(即今南京市),但鳳陽府(原臨濠府)已近基本建設完畢皇陵與皇宮,(皇宮與皇陵宮殿毀於明末張獻忠,宮牆毀於文革)。
明代在安徽境內共設有7個府,其中4個位於長江以南:徽州府(6縣)、寧國府(明初曾叫宣城府、宣州府,最終仍定名為寧國府,6縣)、太平府(3縣)、池州府(6縣);3個位於江淮之間:安慶府(7縣)、廬州府(4縣1州),設鳳陽府(元代曾叫臨濠府,明初更名中立府,最終定名鳳陽府,5州13縣);淮河以北未設府,淮河以北全境屬鳳陽府。明成祖永樂年間遷都北京,原直隸地區改稱南直隸。1635年明末李自成起義軍攻陷鳳陽府,燒毀皇宮與皇陵。
清朝
1645年,清軍攻佔南京,將南直隸改為江南省;1667年,又將江南省分為江蘇省和安徽省。省會初駐應天府後遷至安慶府管理安徽民政的江南左布政使則長期寄駐江寧府(今南京市),直到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也一並遷來安慶。至此,安徽省界基本穩定下來。
晚清時期,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安徽南部是其主要糧食和軍事基地,在曾國藩的湘軍和陳玉成的太平軍反復拉鋸戰中,安徽南部人口損失巨大,經濟凋蔽。戰後從河南、湖北居民移居皖南,文化習俗有所改變。同時期,捻軍也發源於貧困而土匪橫行的今皖北地區。李鴻章在廬州府附近招募淮軍赴江浙作戰。太平天國之後淮軍成了清朝的一支重要力量。
清代安徽省下設兩道,皖南道(初駐安慶府,後移至蕪湖縣),皖北道(駐鳳陽府)。
近現代
民國
中華民國成立之後,安徽省設三個道,蕪湖道、安慶道和淮泗道(駐鳳陽),省會變動較大。1912年津浦鐵路通車,蚌埠興起。1912~1926年,安徽歷柏文蔚、倪嗣沖、張文生、馬聯甲、呂調元、姜登選、陳調元等省首長。1926年底陳調元歸順北伐國民革命軍。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安徽成了日偽、國軍和中共新四軍力量交織的地區。1940年在安徽發生國共沖突的皖南事變。1947年蚌埠脫離鳳陽縣被設為安徽省第一個省轄市,1948年到1949年,安徽是國共內戰期間淮海戰役(國民黨稱徐蚌會戰)的主戰場。
新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安徽一度以長江為界分為皖北(駐合肥)和皖南(駐屯溪,今黃山市)2個行政公署(省級),1952年合並。省界有小幅的調整:為了更好治理洪澤湖,盱眙縣和泗洪縣劃歸江蘇,作為交換,江蘇徐州的蕭縣和碭山縣劃給了安徽。
在1959-1961年的三年困難時期,安徽省的非正常死亡人口達到500~600萬人,[3]占災前人口3446萬人的18.37%,其比例居中國各省的第一位。當時的省委書記曾希聖因此被調職。
1978年11月24日,安徽鳳陽小崗村農民秘密將土地公開,實行大包干,創造性地實行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使得農民有了生產自主權,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結果是,1979年糧食比上年增長6倍,相當於1966年到1970年的5年糧食總和,農業獲得大豐收。與此同時,安徽省肥西縣、來安縣也開始試驗包產到戶。
1982年1月,中共中央總結經驗,發出了《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肯定了安徽的做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迅速推開。安徽農民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開放,安徽的農村和城市改革也逐步開始。在農村,流通體制改革進行,農村市場逐步放開;農村產業結構得到調整,「科技興農」方針被提出,鄉鎮企業也得到迅速發展。在城市,經濟體制改革興起。1980年,全省開始推行企業經營責任制,並改革工資制度和獎金制度,以按勞分配為主,企業「吃大鍋飯」的狀況得到初步改善。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後,安徽經濟開始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求採納~~~~

『肆』 誰知道安徽蕪湖是個什麼樣的城市啊如題 謝謝了

蕪湖市簡介 蕪湖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長江下游,東與長江三角洲連成一體,南依黃山、九華山、齊雲山、太平湖風景區,北接南京、上海。全市總面積3317平方公里,總人口218萬人。 蕪湖歷史悠久,境內人字洞發現的大批石器和古生物化石,把人類活動的歷史上溯50萬年,蕪湖最早為春秋時代吳國的鳩茲邑,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稱「蕪湖」。由於位置優越、商業鼎盛,史譽「皖之中堅」、「長江巨埠」。 地理位置 蕪湖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地處長江下游南岸,中心地理座標為東經119度21分、北緯31度20分。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長江自城西南向東北緩緩流過,青弋江自東南向西北,穿城而過,匯入長江。她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皖江與青弋江的交匯口。 地形氣候 蕪湖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16攝氏度,日照時數2000小時左右,年降雨量1200毫米,無霜期每年達219-240天。 蕪湖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呈不規則長條狀。地貌類型多樣,平原丘陵皆備,河湖水網密布,青弋江、水陽江、漳河貫穿境內,黑沙湖、龍窩湖、奎湖散布其間。全市土地面積3317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30平方公里。 行政區劃 蕪湖市,為安徽省省轄市,現下屬三縣(蕪湖、繁昌、南陵),四區(新蕪、馬塘、鏡湖、鳩江)。全市面積3317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30平方公里。 歷史文化 蕪湖歷史悠久、春秋時代為吳國的鳩鶿邑,作為縣名始於公元前109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 蕪湖歷史悠久,古來即為兵家和商家必爭之地,是長江流域重要的商埠城市。舊石器時代文物以及古銅冶煉遺址證明,古代蕪湖的冶金和製造工業技術水平就十分發達。 明代的紡織業已形成相當規模,有「織造尚淞江,漿染尚蕪湖」的記載。近代蕪湖是全國四大米市之一,晚清時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是長江下游地區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 自然資源 蕪湖農業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盛產稻米、油料、棉花等。長江從市西緣流過,青弋江、水陽江、漳河貫穿境內,黑沙湖、龍窩湖、奎湖散布其間,全市水面面積達47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4.4%。水產品種類繁多,其中鰣魚、刀魚、螃蟹是著名的「三鮮」。山區產有名貴中葯材丹皮等。 蕪湖共發現礦產55種,其中石灰石儲量達42億噸。地處長江下游的蕪湖,江面開闊,水流量充沛,尤其適合發展大耗水量、大運輸量的工業項目。 基礎設施 通訊 蕪湖是長江經濟帶上重要的通信樞紐。寧漢、寧蕪干線光纜及京滬杭同軸電纜經過蕪湖,全市程式控制電話總裝機容量30.6萬門,移動通訊、無線尋呼等現代化通訊設施手段先進,國際互聯網蕪湖網站已正式開通。 航空 蕪湖機場已開通蕪湖至北京及蕪湖至佛山的航線。距合肥駱崗機場119公里;距新建成的南京碌口國際機場的直線距離僅58公里。 公路 蕪湖是沿江公路網路的重要樞紐。全市公路總里程1530公里,其中市區100多公里。205、318國道穿境而過。蕪湖通往合肥的高速公路已投入使用,沿江高等級公路蕪湖段已建成,蕪湖至杭州的高速公路已開工建設,蕪寧高速公路即將開工建設。 從蕪湖發車以當日往返為半徑,覆蓋區域共有2億人口,是全國人口最密集、消費層次最高的地區。 港口 蕪湖港是長江溯江而上的最後一個深水港。主航道寬度400-500米,常年水深9米以上。全港區共有碼頭泊位70餘座,年綜合通過能力2300萬噸。朱家橋外貿碼頭建有兩個萬頓級海輪泊位,亦可同時依靠三艘5000噸級海輪;建有鐵路專用線,年通過能力達152萬噸;最大起吊能力200噸。裕溪口港為全國最大也是長江上第一座現代化的內河煤炭中轉港,年吞吐能力600萬噸。蕪湖市境內季節性通航河流有14條,通航里程429公里,長江支流青弋江、水陽江和正在修復的蕪湖---太湖支流運河完成後,蕪---申運河即可直接通航,與長江三角洲和蘇南杭嘉湖地區相溝通。 鐵路 蕪湖是華東第二通道的重要樞紐。蕪寧、蕪銅、皖贛、淮南和宣杭等五條鐵路在此交匯和聯接,溝通全國各地。於2000年十月通車的蕪湖公鐵兩用長江大橋,將長江南北交通融為一體,北上經淮南線可接京九線和隴海線,南下可至杭州、寧波、廈門。為華東鐵路第二通道配套建設的小楊村編組站為一級三場38股道,可日解體70列,日編組7000輛車。 水電氣 蕪湖是我國人均供水量最豐富的城市之一,日供水能力達75萬噸。國家骨幹輸變電線路與蕪湖電廠聯網,電力供應充足。全市日供煤氣能力為36萬立方米。蕪湖市是皖南地區的液化氣貯運中心,總貯氣能力已突破1.2萬噸。城市氣化率89.14%,可提供充足的居民用氣和工業用氣。 科技教育 蕪湖市各類科研院所71個,專業技術人員4萬餘人,其中: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逾萬人。蕪湖是全國中等城市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市,中德合作項目「雙元制」職業教育試點市。全市有安徽師范大學、機電學院等高等院校8所,中等專業學校8所,技工學校6所,職業高中17所,普通中學129所,可為蕪湖經濟發展提供豐富的、具有較好技術素質的、工資水準相對較低的勞動力和專業技術人才。 經濟開發 蕪湖長江大橋經濟園區規劃佔地9.15平方公里。以建設科技型、觀光型景區、景點,配套現代商貿、文化、體育、娛樂等服務設施,形成以現代化商旅結合、生態環境優良為主要特色的新地區。 正在建設中的蕪湖農業科技示範區,總面積8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6萬畝、可養水面4.2萬畝、山場0.4萬畝。農業科技示範園劃分為都市農業觀光區、高效蔬菜產業區、高效漁業經濟區、高效糧油產區及村鎮經濟文化區等五大功能區。 風景名勝 赭塔晴嵐 赭塔晴嵐」系古「蕪湖八景」之首,久負盛名。 鏡湖細柳 「鏡湖細柳」系古「蕪湖八景」之一,歷來「為邑中風景最佳處」,著名歷史景觀又平添濃郁的都市情調,現代風光。 鏡湖原名陶塘,位於市區中心,分東西兩湖,水面達二百餘畝,由南宋著名愛國詞人、狀元張孝祥「捐田百畝,匯而成湖」。因其水清可鑒,形似圓鏡,「水惟不競形俱鑒」,故名「鏡湖」。 赤鑄山 赤鑄山位於市東北郊,與神山、火爐山、馬鞍山連綿一體,因「山勢逶迤」、「曲徑幽邃」,為近郊之勝境。赤鑄山充滿歷史古韻,極富傳奇色彩。 玩鞭春色 「玩鞭春色」系古「蕪湖八景」之一,千百年來以其動人的歷史典故為世人所傳頌。 玩鞭亭始建於北宋元豐七年(1085年),後毀:明代重建,清代再修,又廢:現亭於1984年新建於市北郊汀棠公園內。亭高10米,二層,八角八柱,金碧輝煌。亭內繪有晉明產帝遺鞭脫身的壁畫四幅,栩栩如生。 雙江塔影 中江塔巍然聳立於青弋江與長江交匯處的江堤上,半依鬧市半偎江,古人譽之為「江上芙蓉」,系蕪湖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山靈石 西山風景區位於南陵縣丫山鎮鏡內,距縣城約34公里。西山因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1987年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馬仁雲壁 馬仁山,位於繁昌縣赤沙鎮境內,距縣城約12公里。馬仁山因其山巒秀麗、植被良好、被列為省級森林公園。「馬仁石壁」曾列為繁昌縣古十景之一。馬仁風光因林而秀,因寺而靈,因峰而怪,因石而奇。馬仁峰高百丈,每當雲氣升起,但見壁立霧障,更是氣象萬千,令四方遊客流連忘返。 陶辛水韻 陶辛鎮,位於蕪湖縣,距市區約20公里處。青弋江蜿蜓而過,境內溝渠縱橫,碧水環繞,構成了頗具特色的江南水鄉風韻。 廣濟寺 廣濟寺(清代)位於新蕪區大赭山西南坡,是全國重點寺廟保護單位。 中江塔 中江塔(明-清)位於新蕪區沿河路青弋江口,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夫子廟 夫子廟大成殿(清代)位於鏡湖區環繞東路市十二中校內,系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神山鑄劍遺址 神山鑄劍遺址位於蕪湖市東北郊,與神山、火爐山、馬鞍山連綿一體,山勢逶迤,充滿歷史古韻,相傳春秋時期,干將、莫邪在此設爐造劍,經三年鑄成雌雄二劍,其劍青光閃爍,鋒利無比,剛柔相濟。《圖經》雲:「干將淬劍於此」。至今山上仍存「淬劍池」、「砥劍石」、「鐵門檻」等古遺址,淬劍池位於山顛,池不大,水不深,但終年不枯,水清鑒人。神山以其特有的古韻和秀色,最近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將「赤鑄青峰」命名為「蕪湖十景」之一。

『伍』 有清楚蕪湖這個城市的么

市名
蕪湖市(英語:Wuhu City ,漢語拼音:Wú Hú SHì)別稱:江城,簡稱:蕪
地理坐標
市中心位於東經119度21分、北緯31度20分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省份
安徽省(Anhui Province)
轄區
9個,蕪湖市轄4個市轄區,3個縣
建置
鳩茲:春秋
蕪湖縣: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
蕪湖鎮:隋開皇九年(589年)
蕪湖縣:南唐升元年間(937年-943年)
蕪湖市、蕪湖縣:1949年5月10日
蕪湖市(級):1983年7月1日
政府
蕪湖市政府位於鏡湖區北京東路66號。市委書記陳樹隆,市長楊敬農
面積
3317平方公里,市區面積720平方公里
人口
230.46萬(截止2007年底),市區人口105萬左右
長途區號
0553(+86)
郵政編碼
241000
牌照
皖B
方言
蕪湖市區通行江淮官話,轄縣江淮官話和吳語並存
市樹
香樟、垂柳
市花
月季、菊花
蕪湖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是皖南經濟,文化,交通,政治中心,是國務院批準的沿江重點開放城市。地處長江下游南岸。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長江自城西南向東北緩緩流過,青弋江自東南向西北,穿城而過,匯入長江。她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皖江與青弋江的交匯口。蕪湖歷史文化資源十分豐厚。繁昌縣「人字洞」,是古人類考古學上的重大發現,發現的遠古人類製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種多樣的哺乳動物化石、時間斷代約在距今200萬至250萬年之間,把人類在亞洲活動的歷史上溯了四五十萬年,引起世界矚目。繁昌柯家村古窯址,繁昌平鋪鄉「萬牛墩」和南陵吳越土墩墓,南陵大工山銅礦遺址,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本段]一、城市由來
蕪湖市最早的故址名鳩茲,在今市東南約四十里的水陽江南岸。《左傳》:「魯襄公三年(公元前570年)楚子重伐吳,克鳩茲。至於衡山。」此處記敘的衡山是當塗縣東北面的橫山。而鳩茲城址則位於水陽江南岸一帶侵蝕殘丘向北延伸的盡頭。由此往西地勢低平,多為湖塘沼澤地區,因湖沼草叢,鳩鳥雲集,而得名鳩茲,又稱「勾茲」、「皋茲」、「祝茲」等。在鳩茲附近有一長形湖泊因「蓄水不深而生蕪藻」,故得名蕪湖。此段水陽江當時稱為中江,西連長江,東通太湖,為一條重要的東西交通水道。鳩茲是控制中江的一個渡口,位置相當重要。公元前109年即漢武帝元封二年,鳩茲已設縣,易名蕪湖,此乃早期的蕪湖城。
[編輯本段]二、自然地理
蕪湖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16攝氏度,日照時數2000小時左右,年降雨量1200毫米,無霜期每年達219-240天。
蕪湖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呈不規則長條狀。地貌類型多樣,平原丘陵皆備,河湖水網密布,青弋江、水陽江、漳河貫穿境內,黑沙湖、龍窩湖、奎湖散布其間。
[編輯本段]三、行政區劃
市轄區:
鏡湖區 面積 58平方千米,人口 43.91萬。郵政編碼241000。區人民政府駐北京東路97號
弋江區 面積 232平方千米,人口 23.42萬。郵政編碼241002。區人民政府駐利民西路448號
鳩江區 面積 154平方千米,人口 18.75萬。郵政編碼241000。區人民政府駐長江南路35號。
三山區 面積 276平方千米,人口 14.42萬。郵政編碼241080。區人民政府暫駐三山鎮人民政府。
縣:
蕪湖縣 面積 730平方千米,人口 38.13萬。郵政編碼241100。縣人民政府駐灣沚鎮。
繁昌縣 面積 604平方千米,人口 31.61萬。郵政編碼241200。縣人民政府駐繁陽鎮。
南陵縣 面積1263平方千米,人口54.31萬。 郵政編碼241300。縣人民政府駐籍山鎮

五、商貿傳統
歷史上蕪湖的農業、手工業、商業頗為發達。南唐時即「樓台森列」,「煙火萬家」。南宋以後,特別是到了元朝,蕪湖已是一個相當繁榮的市鎮,從明代開始,逐漸成為長江下游地區的重要商埠。漿染等手工業已聞名遐邇,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中就有「織造尚淞江(上海),漿染尚蕪湖」之說,形成號稱「蕪湖巨店」的大型漿染工場。
鳩茲廣場1876年,中英簽訂的「煙台條約」將蕪湖與浙江的溫州等四個城市辟為通商口岸,這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在給蕪湖民族經濟帶來了巨大沖擊並造成畸形發展的同時,也從此打開了蕪湖對外開放的大門。1918年蕪湖海關進出口貨值就達當年全國對外貿易的3.5%,成為長江通商巨埠之一。以蕪湖和上海為起迄點的蕪申運河,更把蕪湖和蘇、錫、寧、杭的經濟、文化緊密地連在一起。到了清代,蕪湖形成了廣大的米業市場,與無錫、長沙、九江並稱為全國四大米市。蕪湖開放通商口岸後,大量西洋商品經過蕪湖銷往內地,大批外國洋行、公司進入蕪湖的同時,先進科學技術的傳播,也刺激了蕪湖近代工業的發 展。安徽省最早的一批民族工業在蕪湖建立。1883年蕪湖架設了有線電報線路,為全省第一個使用電報的城市;1897年投產的益新(機磨)米面公司,規模居當時全國同類工廠首位;30年代還曾開通民航,飛上海和武漢兩市。步入20世紀後,蕪湖工商業發展到百餘種,五、六千家,成為安徽現代工業的發祥地,長江流域經濟中心之一。
六、地方交通
航空:航空交通上,蕪湖主要依靠的是58公里外的南京祿口機場,二者之間僅為1小時的車程,有205國道和高速公路相通。
鐵路:蕪湖境內有蕪寧、蕪銅、皖贛、淮南、宣杭五條鐵路干線交匯聯接,向外可通達全國各地的火車站,而蕪湖蕪湖城區地圖公路鐵路兩用長江大橋的建成更是使長江南北的交通快捷方便。蕪湖火車站位於蕪湖市中心,公交4、10、19、31、38、32、88路均可到達。
公路:蕪湖的公路交通網日臻完善,205國道(河北秦皇島--廣東廣州)、318國道(上海--西藏樟木)穿境而過,蕪湖至宣城、蕪湖至合肥、蕪湖至馬鞍山、蕪湖至南京等高速公路已經建成通車,另外還有一批規劃中的高速公路或已開工建設或即將開工建設。
市內交通:蕪湖市內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公交車和計程車,各類計程車的起步價均為5元,2.5千米後為1.8元/千米,可免費等候5分鍾,超過5分鍾後按0.42元/分鍾計價,超過10千米後,每公里加收50%的空駛費,即2.3元/千米。
地方特產
蕪湖鐵畫:蕪湖鐵畫是中國工藝美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藝人以錘代筆,鍛織成畫,堪稱一絕。自它誕生至今300多年來一直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為古今中外人士所青睞。鐵畫創始人是清代康熙年間蕪湖人湯鵬,他「少為鐵工,與畫室為鄰,日窺其潑黑勢」,從中受到啟迪而創出鐵畫。鐵畫一經問世,不僅「遠客多購之」,而且「名噪公卿間」,士大夫階層人士把它作為「齋壁雅玩」之物欣賞,文人墨客更是推崇備至,賦詩著文加以贊揚。近年來,藝人們不斷創新,又開創了立體鐵畫、瓷版鐵畫、純金和鍍金畫。
蕪湖「三刀三畫」:蕪湖傳統特產「三刀三畫」,除了以上所說的「蕪湖鐵畫」外,還有「堆漆畫」、「通草畫」。其中蕪湖鐵畫「堆漆畫」,「通草畫」是十分珍貴的手工藝品,現在已經十分難得一見。「三刀」是指「剪刀」、「菜刀」、「剃刀」。「三刀」為蕪湖市的傳統產品。剪刀生產始於明末清初,做工精細講究,為全國三大名牌剪刀(即蕪湖趙雲生剪刀、杭州張小泉剪刀、北京王麻子剪刀)之一。其中,杭州「張小泉」剪刀,也是師出蕪湖(張小泉,明末安徽黟縣會昌鄉人。其父張思家,自幼在以「三刀」聞名的蕪湖學藝。小泉在父親的悉心指教和實踐中,也練就了一手制剪的好手藝。),可以說蕪湖是中國名副其實的「剪刀之鄉」。廚刀處理後可做到一刀三用,即前部用於片,中部用於切,後部用於剁。蕪湖剃刀,式樣美觀大方,刀口鋒利,耐磨經用,輕便靈活。
蕪湖四魚及大閘蟹:因為蕪湖處於我國最大的河流「長江」之畔,又是我國江南重要的水鄉之地,因此,蕪湖的水產特別豐富。蕪湖四魚指:鰣魚、刀魚、鮭魚、黃鱔。其中「鰣魚、刀魚」更是名列「長江三鮮」之中狀元、榜眼之位!
蕪湖產的蟹,黃多,膏實,殼薄,油脂豐厚,肉質飽滿,味道鮮美。施今墨,可以說是一個「品蟹專家」,也是為蟹分等級的人。民國早年,北京四大名醫之一的施今墨是個出名的喜愛食蟹的饕餮者。他把各地出產的蟹分為六等,每等又分為二級:一等是湖蟹,陽澄湖、嘉興湖一級;邵伯湖、高郵湖為二級;二等是江蟹,蕪湖一級,九江二級;三等是河蟹,清水河一級,渾水河二級;四等溪蟹;五等溝蟹;六等海蟹。他說,海蟹也有好的,如福州的海蟹,從內河隨水流出,品質頗佳,可列入四等。
蕪湖腐乳:將豆腐切成小塊,發酵成霉豆腐,待黴菌絨毛長到2、3厘米長時可將霉豆腐裝入壇中,再倒入適量配好的鹽水和各種輔料就可以封壇了,鹽水比例以每100毫升水加食鹽20克為宜,加入的輔料不同,製成的腐乳也具有不同的風味;封壇數月之後,待菌毛融去之後,輔料的香味滲入到坯塊中時,鮮香美味的腐乳就製成了。
特點:蕪湖腐乳切塊整齊,色澤鮮艷 ,品種多樣,有紅方、青方、糟方之分,具有咸、甜、酸、辣、麻、香等多種不同風味,回味悠長。
佳品:桂花腐乳、芝麻腐乳、多味腐乳。
蕪湖瓜子:1981年由年廣九首創於有「瓜子城」美稱的蕪湖,傻子瓜子種類繁多,有西瓜子、白瓜子、葵花子等多個品種,製作工藝也因季節而不同,口味更是融大江南北眾家之所長。傻子瓜子個個顆粒飽滿,易嗑耐嚼,味美香濃,久食不厭。
十、建置沿革
(一)鳩茲(春秋~秦)
春秋 ,名鳩茲,屬吳國。
戰國 ,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滅吳,屬越國,名鳩茲。周顯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滅越,屬楚國,名鳩茲。
秦 ,分全國為三十六郡,蕪湖屬鄣郡,仍名鳩茲。
(二)丹陽郡蕪湖縣(西漢~東晉)
西漢 ,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改鄣郡為丹陽郡,領17縣,蕪湖為其中之一,蕪湖縣名始於此。
東漢 沿襲之。
三國 ,吳黃武二年(223),蕪湖縣城由鳩茲遷至今市區東南雞毛山一帶,仍屬丹陽郡。
西晉 ,晉武帝太康二年(281),分丹陽郡置宣城郡(駐宛陵)。移丹陽郡治於建業(今南京)。蕪湖仍屬丹陽郡。
東晉 ,為安置中原南渡的百姓,在沿江一帶僑置郡州縣。成帝咸和四年(329),蕪湖縣屬丹陽郡,僑立豫州於蕪湖
(三)宣城郡、淮南郡(東晉~南北朝)
東晉 哀帝興寧元年(363),蕪湖屬宣城郡(郡址移駐蕪湖);孝武帝寧康二年(374)蕪湖仍屬宣城郡,並僑立上黨郡。孝武帝太元年間(376-396)僑郡為縣,省陽轂(今繁昌)入蕪湖縣,後又省蕪湖縣入襄垣縣。自此蕪湖縣置被撤銷,襄垣、上黨兩縣均屬淮南僑郡。東晉咸和初年僑置淮南郡於丹陽的於湖(今當塗縣南19公里處)。
南北朝 ,劉宋文帝元嘉九年(432)並上黨縣入襄垣縣,屬淮南郡;孝武帝大明六年(462)並淮南郡入宣城郡(郡址移駐於湖),襄垣縣屬宣城郡。大明八年(464)復立淮南縣屬南豫州,襄垣屬之。明帝泰始三年(467)屬揚州淮南郡。
(四)當塗縣屬鎮(隋~唐)
隋 文帝開皇九年(589)撤銷丹陽、淮南二郡,置蔣州駐石頭城(今南京),並襄垣等縣入當塗縣,縣治遷駐姑熟(今當塗縣城),原蕪湖(城)降為當塗縣屬鎮。
唐 ,將全國分為十道後又改分為十五道,蕪湖一直為當塗縣的一個鎮,只是屬道州有變動。
(五)宣州屬鎮(唐)
唐 太宗貞觀元年(627)屬江南道宣州;玄宗開元廿一年(733)屬江南西道宣州。肅宗乾元元年(758)屬江南東道升州。上元二年(761)屬江南西道宣州;德宗貞元三年(787)屬江南東道宣州。
(六)江寧府蕪湖縣、宣州蕪湖縣(五代十國~北宋)
五代 ,南唐李弁升元年間(937-943)復置蕪湖縣屬江寧府,自此以後到民國,蕪湖縣置未斷。
宋 ,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平江南,蕪湖屬宣州。
(七)太平州蕪湖縣、太平路蕪湖縣(北宋~元)
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升南平軍為太平州,蕪湖屬江南路(後為江南東路)太平州。
元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升太平州為太平路,蕪湖屬江浙行中書省太平路
(八)太平府蕪湖縣(元~清)
元惠宗至正十五年(1335)改太平路為府,蕪湖屬太平府。
明 ,明洪武元年(1368)建都金陵,蕪湖屬中書省太平府;洪武十三年(1380)罷中書省,蕪湖直屬六部太平府;永樂十八年(1420)改京師為南京,蕪湖屬南直隸太平府。
清 ,清世祖順治二年(1645)定江南,改南京為江南省,蕪湖屬江南布政使司太平府;順治十八年(1661),蕪湖屬江南省左布政使司太平府;康熙六年(1667)改左布政使司為安徽布政使司,從此安徽省正式成立,蕪湖屬安徽省太平府。太平天國年間(1857-1864)府、縣屬浙江省兼轄,後屬安徽省徽寧池太廣道。
(九)蕪湖縣(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民國元年(1912)廢府、州、廳而存縣、道,蕪湖縣直屬安徽省;民國三年至十七年(1914-1928)設蕪湖道(駐蕪湖),轄皖南地區二十三縣,蕪湖為首縣甲等;民國二十一年(1932)蕪湖縣屬安徽省第二專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日軍侵佔蕪湖,撤銷第二專區,改屬第五專區,同年10月25日又改屬第九專區;民國三十年(1941)8月,屬第六專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9月,抗戰勝利後屬安徽省皖南行署,並為第六專區駐地。
1949年4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三十軍八十八師解放蕪湖。4月27日成立蕪湖軍事管制委員會,直屬南京軍事管制委員會。
(十)蕪湖市蕪湖縣分治(1949年~1980年)
1949年5月10日,成立蕪湖市人民政府。從此蕪湖市、縣分置。5月13日設皖南行署駐蕪湖市,轄蕪當、池州、宣城三專區,蕪湖市直屬皖南行署。蕪湖縣屬皖南行署蕪當專區。
1950年撤銷蕪當專區,蕪湖縣直屬皖南行署。
1952年2月4日,蕪湖縣改屬皖南行署蕪湖專區。
1952年8月27日,撤銷皖南、皖北行署,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蕪湖市直屬安徽省。蕪湖縣乃屬蕪湖專區,蕪湖專區及蕪湖縣均駐蕪湖市。
1958年2月27日,和縣裕溪口鎮劃入蕪湖市。6月21日蕪湖市改屬蕪湖專區領導,同年11月27日專區和市合並,以蕪湖專區名義出現,直屬安徽省。
1959年3月12日並蕪湖縣入蕪湖市。
1960年1月14日專區和市分開設置,市屬省和專區雙重領導。
1961年4月26日,蕪湖市直屬安徽省。同年12月5日復置蕪湖縣,屬蕪湖專區,專區與縣仍駐蕪湖市。
1965年7月19日又劃蕪湖市歸屬蕪湖專區。
1971年3月蕪湖縣遷駐灣址鎮。同年3月29日蕪湖專區改名為蕪湖地區,蕪湖市、蕪湖縣同屬蕪湖地區。
1973年2月25日蕪湖市直屬安徽省。
(十一)蕪湖市(1980年~今)
1980年1月29日,蕪湖地區改名宣城地區,行署移駐宣城,蕪湖縣屬蕪湖市。
1983年7月1日,當塗縣的大橋公社劃入蕪湖市。同時將原屬宣城地區的繁昌、南陵、青陽三縣及九華山管理處劃歸蕪湖市管轄。
1988年8月17日,青陽縣、九華山劃出蕪湖市,復歸池州地區。
十一、蕪湖十景
1、赭塔晴嵐
赭色雙峰擁古塔,宛如瑪瑙飾奇葩。臨軒聽雨數滴翠,登閣望晴歌綴嘉。
深水淺溪騰瑞氣,繁花秀木吐丹霞。泠然鍾鼓聲聲遠,歸又魂牽小九華。
「赭塔晴嵐」系古「蕪湖八景」之首,久負盛名。赭塔坐落在赭山公園的「九華行官」後院,始建於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系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依山擁寺,氣勢雄偉;四周茂林修竹,芳草萋萋,「每當雨後,嵐光飄渺」,景緻分外綺麗。
雨後斜陽,登臨遠眺,領略古人「大江煙外動,春鳥渚邊鳴」的詩情畫意;盡覽江城廣廈櫛比,大道縱橫,山水環繞,花樹繁茂的一派生機勃勃的現代都市風光,令人如入畫中。
2、鏡湖細柳
步月觀嵐已出神,滿堤煙柳更迷人。游絲裊裊齊搖浪,飄絮盈盈競逐塵。
山欲飛來同入畫,客當歸去復回身。鏡湖本是梳妝鏡,裝扮江南第一春。
鏡湖細柳」系古「蕪湖八景」之一,處於市中心,歷來「為邑中風景最佳處」。鏡湖是開放式風景區,亭台樓閣相望,曲橋長廊互通;細柳掩映下,蕪湖籍文化名人蕭雲從塑像、阿英、洪?藏書室、王步文紀念亭等點綴其間;各式現代化建築群環湖矗立,使「鏡湖細柳」這一著名歷史景觀又平添濃郁的都市情調,現代風光。
3、赤鑄青鋒
沉沉霧靄籠逶迤,赤水赤山擁赤旗。一柄青鋒平地起,萬叢翠柏接天齊。
神如隱約風流畫,雄似巍峨鐵鑄詩。北望群山迷亂勢,而今更喜雨逢時。
赤鑄山們於市東北郊,與神山、火爐山、馬鞍山連綿一體,因「山勢逶迤」、「曲徑幽邃「,為近郊之勝境。赤鑄山充滿歷史古韻,極富傳奇色彩。相傳春秋時干將在此設爐造劍,三年成雌雄,其劍青光閃爍,鋒利無比。至今山上仍存「淬劍池」、「砥劍石」、「鐵門檻」等遺跡,「淬劍池」位於山巔,池不大,水不深,但終年不枯,水清鑒人,頗為神奇。
4、玩鞭春色
滿亭春色百花開,臨水登高敞醉懷。尚憶強臣驚夢起,尤聞飛騎落荒來。
愚軍玩寶徒勞樂,明帝遺鞭倖免災。縱有寶鞭無老嫗,爭留今日此亭台。
玩鞭春色」系古「蕪湖八景」之一,千百年來以其動人的歷史典故為世人所傳頌。玩鞭亭始建於北宋元豐七年(1085年),後毀;明代重建,清代重修,又廢;現亭於1984年新建於市北郊汀棠公園內。亭高10米,二層,八角八柱,金碧輝煌。亭內繪有晉明帝遺鞭脫身的壁畫四幅,栩栩如生。汀棠公園系全國第一家農民依次修建的公園,水面廣闊,景色天然。春遊玩鞭亭,「風暖雲閑上此亭,亭花爛漫鳥丁寧」,無邊春色,令人陶醉。
5、雙江塔影(原名:雙流夕照)
大河澎湃小河姣,際會雙流在楚皋。共映夕陽榮寶塔,獨擎彩筆繪今朝。
千年古韻翻新韻,萬里歌潮漲浪潮。絕似蓬萊仙聖境,流連忘返任逍遙。
中江塔巍然聳立於青弋江與長江交匯處的江堤上,半依鬧市半偎江,古人譽之為「江上芙蓉」,系蕪湖市重點文化保護單位。中江塔為磚石結構,高35米,每層每間均有一門,門兩邊各有一窗,專供夜間置燈,導航來往船隻,故中江塔堪稱為蕪湖地域位置的標志。
該塔雄視雙江,影映二水,晨曦夕照,塔影長長,朝映浩浩大江,夕移清清弋水,波光塔影,美不勝收。入夜,月華皎皎,漁火點點,月升影移,波盪影晃,伴之濤聲鈴聲,更令人陶然悠然。
6、天門煙浪
一挽長河氣不收,天門雙柱扼吳洲。波驚碧落風雲急,霧籠黛橫山水幽。
兩岸歡歌摩峭壁,滿江溢彩綠平疇。更憑造化無窮力,喝令東流向北流。
天門山雄踞市北郊長江畔,距蕪湖市區約15公里,系「夾江對峙」的東梁山、西梁山(和縣境內)之並稱。因李白望天門山一詩而天下聞名。詩曰:「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被評為「蕪湖十景」之一的「天門煙浪」意境,正緣於此。
7、西山靈石
千古南陵形勝地,西山美景袖珍藏。雲煙繚繞由慷慨,峰路盤旋信倘佯。
妙石夾間花艷麗,甘泉流處竹幽篁。清明山水清明世,國色天香比洛陽。
西山風景區位於南陵縣丫山鎮境內,距縣城約34公里。西山因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1987年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西山風景區面積約為20餘平方公里,區內奇峰異石和溶澗、清泉、瀑布融為一體,景色十分秀麗。有形態各異的奇峰60餘座,如丫山峰、美人峰、獅子峰、蝙蝠峰等;也有數不勝數的異石遍布各處,如大神龜、八戒石、蟾蜍朝天、犀牛望月等更是妙趣橫生。西山石景的袖珍性、盆景堪稱一絕。
8、馬仁雲壁
赤沙雲壁奪天工,萬馬行空九子雄。百丈神岩擁聖地,千年秀氣孕奇峰。
仙人擺渡迎香客,佛殿鳴鍾頌古風。松柏杉楠檀槭竹,繁榮昌盛郁蔥蔥。
馬仁山,位於繁昌縣赤沙鎮境內,距縣城約12公里。馬仁山因其山巒秀麗、植被良好,被列為省級森林公園。「馬仁石壁」曾列為繁昌縣古十景之一。
該山石壁形狀多樣,雄偉峻峭。仙人擺渡、和尚朝聖、玉貓回頭、一線天、擎天柱、月亮洞等景點,形象生動、鬼斧神工。
始建於唐代的馬仁寺,如今仍香霧繚繞,香客不斷。馬仁寺的南麓尚有烏霞寺,兩寺隔峰相對,更添千年佛地光彩
9、陶辛水韻
鳩茲素以水鄉譽,更有陶辛水韻殊。兩岸小荷爭斗艷,弋江么調競相娛。
井田光大千秋說,圩垸弘揚萬畝圖。陶令後人今再會,舉杯同慶在香湖。
陶辛鎮,位於蕪湖縣,距市區約20公里處。青弋江蜿蜒而過,境內溝渠縱橫,碧水環繞,構成了頗具特色的江南水鄉風韻。
在陶辛圩內,有一香湖島公園是主要景點之一。島上建有香荷亭、垂釣亭、強陶亭、九曲長橋和香湖賓館,為萬畝水系的自然美又平添了古樸、典雅的情韻。
10、褐山攬勝
蕪湖美景不勝看,欲覽全城上褐山。古邑風光收眼底,中江虹韻感心端。
千年烽火生青草,百畝沙洲喚客船。取蟹助樽歌一曲,停舟信步共躋攀。
褐山,地處蕪湖市北郊,離市中心12公里,海拔132米,是蕪湖市的最高點,與天門山遙遙相望。
褐山林木茂盛,綠蔭蔥籠,是該市綠化覆蓋率最高、苗圃種植面最大,野生葯材最豐富的天然寶庫。
褐山腳下,江水滔滔,江心島曹姑洲與褐山一衣帶水,相映成趣。登臨山巔,遠眺揚子江,數十里碼頭歷歷在目,長江大橋近在咫尺;俯瞰曹姑洲,白牆紅瓦,良田千畝,一派田園風光。

『陸』 想知道: 蕪湖市 蕪湖縣皖江大市場 在哪

城市名稱
蕪湖市(英語:長江明珠,榮耀普照市,漢語拼音:吳胡適)的綽號:江城,簡稱:蕪湖的
城市中心位於東經119度21分,北緯31度20分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中國)
的省份
安徽省(皖省)

9,蕪湖市轄4個市轄區,3個縣
構建
酒漬:春秋
蕪湖縣:西漢元封2年
(公元前109年)蕪湖鎮:隋朝開皇九年(589)
蕪湖縣:南唐升元年間
蕪湖市,蕪湖縣(937 -943年): 1949年5月10日的
(水平)蕪湖市:7月1,1983

政府蕪湖市政府在鏡湖區北京東路66號。市長楊Jingnong

3317平方千米,人口市區的嗎?720平方公里黨委書記諶書瓏,

230460000(2007年底),市區人口105萬美元
0553(+86),長途區號

郵政編碼
241000,中國
許可證
安徽B
方言
蕪湖城市交通江淮普通話縣轄江淮官話,吳共存
市樹
香樟,垂柳
的市花
玫瑰,菊花
蕪湖市位於安徽省東南皖南經濟,文化,交通,政治中心,國務院批準的沿江重點開放城市。位於長江下游南岸。南倚皖南山區,江淮平原北部,廣闊的長江從西南的城市慢慢地流向東北,青弋江自東南向西北,穿城而過注入長江。她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皖江與青弋江的匯合。蕪湖極為豐富的歷史和文化資源。繁昌縣的人字洞「,是一個重大發現的古人類考古發現的古人類石器??工具,骨制工具和各種哺乳動物化石,距今約200萬至250萬年前人類活動的歷史,在亞洲日期間回四五年,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繁昌柯卡古窯址,繁昌平鋪鄉「萬牛墩和南陵吳越土墩墓,南陵大工業銅礦遺址,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本段]起源城市
蕪湖市最早的位移名鳩茲,這個城市的南部海岸的水陽江東南約四十公里。 「左傳」:「魯襄公三年(公元前570年),楚子重伐吳,克鳩茲。至於衡山」。在這里寫了衡山的當塗縣北部的橫山。這個城市是酒漬殘丘向北延伸的末端在陽江市南岸區?水的侵蝕。因此,西部,地勢??低平,多為湖塘沼澤地區的湖沼草叢,鳩鳥雲集,而得名鳩茲,也被稱為「勾茲」,「高茲」,「我希望在此」。一個細長的湖泊附近的酒漬,「水不深而生蕪藻」,因此而得名蕪湖市。本節的水陽江當時稱為河,西,向東穿越長江,太湖,重要的東西交通水道的。酒漬控制河流的渡輪,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元封二年,鳩茲已設置的縣,更名為蕪湖,蕪湖市,這是早期。
[編輯本段]二,自然地理
蕪湖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15-16攝氏度,年日照時數約2000小時,年降雨量1200毫米,無霜期219-240天,年。
蕪湖地形南方比在北方,不規則的長形地形。各種地貌類型的准備,平原,丘陵,河流湖泊網密布,青弋江,水陽江,漳河貫穿境內,黑湖,龍窩湖,奎湖散布其間。
[編輯本段]三,行政區劃
城市面積:
鏡湖區的?58平方公里,有人口439100。郵政編碼241000。區人民政府駐北京東路97號
弋江區?232平方公里和人口23.42萬。郵政編碼241002。區人民政府駐利民西路448號
九江地區的154平方千米,人口187,500。郵政編碼241000。區人民政府在長江路35號。 ?276平方公里
山區,與人口144,200。郵政編碼241080。區人民政府懸念三江鎮人民政府。
縣:
蕪湖縣面積?730平方公里和人口381300。郵政編碼241100。縣灣沚鎮人民政府。
繁昌縣面積?604平方公里和人口316100。郵政編碼241200。范揚振縣人民政府。
南陵縣面積?1263平方公里,人口543100。郵政編碼241300。縣人民政府的成員鎮

商業傳統
歷史蕪湖農業,手工業,商業相當發達。南唐,「樓台森列」煙10000。 「後,尤其是南宋至元代,蕪湖有一個相當繁榮的城市,從明代,成為一個重要的商業港口的下游,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大小和印染等工藝品著名的明代宋書「天工開物」,有編織仍然松江(上海)有限公司,上漿,印染仍蕪湖,說:「形成蕪湖巨大的存儲大型漿染廠。
廣場酒漬1876年,英國,煙台,蕪湖,浙江溫州等四個城市變成了一個貿易港口,簽訂不平等條約,國家的經濟產生巨大影響,蕪湖簽署了該條約,並導致畸形發展的同時,也從蕪湖對外開放的大門打開。蕪湖海關進口和出口在1918年為3.5%,該國的外貿,長江通商巨港之一。蕪湖至上海運河蕪湖和上海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蕪湖,蘇聯,錫,寧,杭的經濟,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到了清代,蕪湖形成了廣大的米業市場,無錫,長沙,九江,並呼籲在全國四大米市。蕪湖開放通商口岸,大量的西方商品銷往內地,蕪湖,大量的外國企業和公司進入蕪湖後,在同一時間,傳播先進的科學技術,同時也刺激發展蕪湖現代工業。在安徽省蕪湖市成立的第一批國家產業。 1883年蕪湖架設了有線電報線路,為全省第一個電報的城市;益新(機磨)大米公司於1897年投產,最大的是類似的工廠首先,20世紀30年代曾經也開了民用航空飛往上海,深圳和武漢。進入20世紀以來,蕪湖市商業和工業發展到100餘種五六千元,作為安徽現代工業的發祥地,長江流域的經濟中心之一。
VI當地交通
航空:??空中交通,蕪湖主要依靠兩者之間的58公里外的南京祿口只有一個小時的車程,距離205國道和高速公路相通。
可能達成鐵路:蕪湖市境內的武寧銅蕪湖,安徽,江西,安徽淮南,宣杭鐵路線相交連接,在全國各地的火車站,蕪湖城市地圖,公路,鐵路雙用長江河大橋完成了長江南北的交通既方便又快捷。蕪湖火車站位於蕪湖市中心,公交4,10,19,31,38,32,88路均可到達。在
公路:蕪湖公路交通網路日臻完善,205國道(河北秦皇島 - 廣州),318國道(上海 - 西藏樟木)穿境而過,蕪湖,宣城,蕪湖,合肥,蕪湖至馬鞍山鞍山,蕪湖至南京高速公路已完成並通車,除了高速公路在規劃或已開工建設或即將開工建設。
城市交通:蕪湖市交通運輸公交車和計程車,各類計程車的起拍價為5元,1.8元/公里,在2.5公里處,等待五分鍾,超過5分鍾,0.42元/分鍾的價格,經過一個多10公里,每公里2.3元/公里加收50%的空駛費。
當地的特產
蕪湖鐵畫蕪湖鐵畫中國工藝美術在花園里的花。藝人以錘代筆,鍛織成畫,堪稱一絕。到目前為止,自它誕生300多年以來一直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深受中國人民和外國人民。鐵畫是清朝康熙年間蕪湖唐鵬的創始人,「少鐵工,與工作室是相鄰的那一天,看到潑黑勢」的啟示,並擊中了鐵畫。欣賞鐵畫一經問世,不僅遙遠購買「和著名的公卿之間的文人階層的生活,」齋壁雅玩「的東西,在最近幾年,藝術家文人墨客贊美詩歌的文本值得贊揚。不斷創新,創造一個立體鐵畫,瓷版鐵畫,純金和鍍金畫。
蕪湖「美圖畫」:蕪湖傳統特產三刀畫「,除了上述所說的蕪湖鐵畫「,」堆漆,通草畫。「蕪湖鐵畫」堆漆,通草畫「是非常珍貴的工藝品,現在非常罕見。」美圖「的意思是」剪刀「,」菜刀「,」剃刀「。」美圖「傳統的產品在蕪湖市。剪刀生產開始的晚明和清初,支付注意做工精細,為全國的3著名品牌剪刀(蕪湖趙寧波韻升剪刀,杭州張小泉剪刀,北京王王麻子剪刀)。杭州張小泉剪刀,也來到了蕪湖(張小泉,在晚明易縣,安徽的會昌鄉下人他的父親,張絲織家成長起來的著名的「三刀」蕪湖藝術。小泉在父親的細心建議和實踐,在工藝上也培養一己之力獲得了晉級。),蕪湖是名副其實的剪刀鄉。可以做伽瑪刀治療的刀前部的電影,進行切割,砍後的中央。蕪湖剃刀,款式是不錯的,尖銳的刀,通過使用磨損,輕巧,靈活。
蕪湖市四大家魚和螃蟹:「在蕪湖在中國最大的河流長江,是江南的河流和湖泊的土地,蕪湖水產品特別豐富的。蕪湖魚是指:秋刀魚,鮭魚,鯡魚,鰻魚。鰣魚,刀魚命名為「長江三鮮」的冠軍,第二位的地方!蟹
蕪湖生產,黃色的多,真正的奶油,殼薄,油脂大方,內容豐富,又美味。採用這種油墨,它可以說是一隻螃蟹專家,但也蟹分級。在最初幾年,四大名醫之一,採用這種油墨是著名的喜愛食蟹的饕餮。他製作了周圍的蟹分為六,各分為兩種:第一類湖蟹,陽澄湖,嘉興湖水平;兩個邵伯湖,高郵湖,二河蟹,蕪湖,九江,兩個第三類是一隻螃蟹,清水一渾水河兩岸;第四類溪蟹,五等溝蟹,六等海蟹。他說,海螃蟹也不錯,作為福州海蟹,從內陸流出,質量是相當不錯的,可以列入4。
蕪湖豆腐:豆腐,切成小塊,發酵成一個發霉的豆腐,直到模具絨毛長到2,3厘米長的可以發霉的豆腐放入壇中,然後倒入適量的鹽好,各種配件可以封壇,每100毫升水加20克鹽的鹽水比例是合適的,添加不同的輔料,製成的腐乳有不同的味道,封壇數個月,,直到纖毛金融去,配件煤球美味可口的豆腐味道滲入而成。
特點:蕪湖腐乳切割整齊,色澤鮮艷,品種多樣,紅,綠黨,不好的一面之分,各種不同風味的咸,甜,酸,辣,麻,香,其他的回味。
佳品:桂花腐乳,芝麻,豆腐,多味豆腐。
蕪湖種子:1981年廣九首創的種子城「美譽的蕪湖,各種Shazaiguazi,西瓜子,南瓜子,葵花子等品種,生產工藝也各不相同由於季節性的味道,北部和南部的公眾公司的財務總監。Shazaiguazi顆粒飽滿容易啃嚼勁,味道鮮美,香,很長一段時間的食物。
10,構建歷史
(一)酒漬(春秋秦)
春季和秋季,名鳩茲,吳的情況下。
戰國4年(公元前472年),周元王更征服,越多的情況下,國,名鳩茲,14年(355年),周西桉離開越南王則楚,楚國,名鳩茲。
秦,並把國家劃分為36個縣,蕪湖縣,仍名鳩茲張
(二)丹陽縣,蕪湖縣(西漢至東晉)
西漢時,漢武帝元收二十二年(公元前109年)改縣丹陽縣張,花了17縣,蕪湖一中,蕪湖縣的名稱開始。
東漢血統。
三是短短的兩年(223),蕪湖縣鳩茲以來的動遷城市東南羽毛山,蕪湖,丹陽縣,
西晉末年,晉武帝太康二年(281),分丹陽郡置宣城縣(在灣仔嶺)。Shift鍵,丹陽郡治傳奇(今南京)。仍然丹陽郡
東晉,橋劉志軍在沿河縣安置中原南渡的人。成帝咸和四(329)蕪湖縣丹陽郡,僑立,禹州市蕪湖 BR />(三)宣城郡(東晉的北部和南部)
東晉人工智慧興寧的第一年(363),蕪湖宣城郡(縣地址轉移到蕪湖,淮南縣) ,孝武帝寧康二年(374),蕪湖宣城郡,僑立上黨郡。孝武帝太元年(公元376-396),省縣縣楊僑中心現在繁昌到蕪湖縣,向當時的省,蕪湖縣襄垣縣。由於蕪湖縣置被,襄垣,上黨縣是淮南僑郡。淮南郡,東晉咸和初年的中國海外組在丹陽湖(今當塗縣南在19公里)。
北方和南方,劉宋文帝元嘉9(432),與上黨縣入襄垣縣是淮南郡小武明朝年間(462)和縣到淮南,宣城郡(縣地址移民湖),襄垣縣屬宣城郡。明代,2008(464)重建淮南縣屬南豫州,襄垣屬太師皇明三年(467年),是揚州淮南郡。當塗縣城, BR />(D)(隋唐)
文開皇九年(589)丹陽,淮南二郡,蔣邦家桑給巴爾石頭城(今南京)和當塗縣襄垣等縣郡政府此舉在姑熟(今當塗縣),前者的蕪湖(市)減少,當塗縣屬鎮。
唐,全國分為10到15,然後改變,蕪湖市當塗縣城,是剛剛的情況下,信道狀態的變化。
(五)宣州情況下,鎮(唐)的
皇帝貞觀元年(627)江南道宣州,唐玄宗開元二十年(733)屬江南西道宣州肅宗乾元元年(758年)的情況下,國家江南東道升。上元三年(761)屬江南西道宣州;更正貞元三年(787),江南東道宣州。
(F )江寧區政府,蕪湖縣,蕪湖縣宣州(五代十國北宋)
五代時期的第一年,南湯力變升(937-943)一套復雜的蕪湖縣屬江寧區政府,自這以後中國共和國,蕪湖縣置未斷。
宋,帶來了開寶八年(975年)的情況下,宣州,蕪湖江南。
(G)太平洋國家太平路,蕪湖縣,蕪湖縣(北宋元)
太宗太平興國南平軍兩年(977)升太平洋國家,江南大道,蕪湖(後南東路)太平洋國家。
元,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四年(1277)升太平的太平路,江蘇,浙江執行秘書處
(H)國家太平路,蕪湖市太平軍政府蕪湖縣($?清)元的好處是正15年(1335),改變政府的太平路,蕪湖是太平府。
建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首都南京,蕪湖的情況下中書省太平府;洪武13年(1380年)的罷工中書省,蕪湖直屬六部太平府,永樂十八年(1420年)的首都南京,蕪湖屬南直隸太平政府。
清世祖順治二年(1645)江南改變了南京江南省,蕪湖江南布政使司太平府,順治十八年(1661年),蕪湖是江南省左布政使司太平府,康熙六年(1667年)改左布政使安徽布政使,來自安徽省正式成立,蕪湖市,安徽省太平府。樓的太平年(1857-1864),行政管轄權,縣,浙江省後,安徽省徽寧池太廣道。
(IX)蕪湖縣(中國)
中國,共和國的第一年(1912年)廢府,州,保存的辦公室,縣道,蕪湖縣直屬安徽省;共和國3年至17年(1914-1928 )組蕪湖路(蕪湖),安徽南部管轄的23個縣,蕪湖縣A級領導;昌(1932)安徽省蕪湖縣,區27(1938年)日軍佔領蕪湖,第二區的變化是第五區,也發生了變化,於同年10月25日是第九個地區,8月30日(1941年),是第六區;勝利後的1945年(1945年)9月,戰爭中:安徽省皖南管理辦公室和第六區居民。
1949年2010年4月24日,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三十陸軍88部蕪湖4月27日成立蕪湖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直屬南京軍事委員會。
(J)分而治之,蕪湖市,蕪湖縣(1949年至1980年)
1949年5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政府從蕪湖市蕪湖市,縣分割時13集皖南行署蕪湖市,轄蕪湖,池州,宣城地區,蕪湖市皖南行署蕪湖縣皖南行署蕪湖時區。
在1950年被吳開發區,蕪湖縣直屬皖南行署。
於1952年,蕪湖市蕪湖縣,面積的變化是皖南行署。
1952年8月27日,2011年皖南皖北地區,建立安徽省,蕪湖市直屬安徽省蕪湖縣人民政府,蕪湖地區是蕪湖地區,蕪湖市蕪湖縣,駐扎在。
1958年2月27日,包括蕪湖市,鎮和縣的谷西芤6月21日,蕪湖市蕪湖地區領導人的更迭,同年11月27日,地,市合並直接顯示在蕪湖地區的名稱?安徽省。 BR /> 1959年2010年3月12日,蕪湖市蕪湖縣入。
市2010年1月14日,除了在1960年的地市,省和地區雙重領導。

1961年,直接安徽省蕪湖市蕪湖縣復位,同年12月5日,是蕪湖市蕪湖地區區,還是縣。
1965年7月19日,歸屬蕪湖市,蕪湖地區指定
1971年搬遷蕪湖縣灣址鎮。同年3月29日,蕪湖地區改名為蕪湖市,蕪湖市,縣屬於蕪湖地區的
1973年2010年2月25日在蕪湖。市直屬安徽省。
(11)蕪湖市(1980年至今)
1980年1月29日,更名為宣城,蕪湖行署移駐宣城,蕪湖市蕪湖縣。
1983 2009年7月1日,當塗縣大橋公社包括蕪湖市繁昌最初宣城,南陵青陽縣九華山管理處劃歸蕪湖市管轄。
1988年8月17日,青陽縣,九華山抽獎蕪湖市回歸池州。
XI蕪湖十大
1,晴嵐,赭塔擁有
赭石雙峰古塔,像瑪瑙飾品的一朵奇葩。富臨軒聽雨滴翠,登閣,王清歌後綴的
深水淺溪騰瑞氣,花秀木吐丹霞地貌。凌然的鍾聲和鼓聲響起遠歸的令人難忘的九華山。
的「赭石塔晴嵐」系古「蕪湖八景」的第一家。久負盛名。赭塔位於後院九華Hangguan在赭山公園,始建於北宋志平2002(1065)。山資寺,氣勢雄偉; 4周茂林修竹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芳草萋萋,「每當下雨,俯瞰蘭光蒙蒙」非常美麗的風景。
雨後的夕陽,俯瞰著古人的味道板「大江煙外移,春鳥??渚邊明」的詩意;河城豪宅擁擠的大道縱橫,景觀
2,鏡湖劉曦
步驟月的前景蘭恍惚,四周被鬱郁蔥蔥的樹木和花草,一派生機勃勃的現代城市景觀,如繪畫創作的人。滿堤嚴柳更具吸引力。游絲裊裊齊搖浪飄絮盈盈競爭塵埃。
山飛行當歸解復用相同風景如畫的轉身。京滬梳妝鏡,裝扮江南的春天。
鏡湖劉曦系古「蕪湖八景」之一,在城市的中心,一直是「最好的風景在邑。」鏡湖是開放式的風景秀麗的亭台樓閣,在整個漫長曲折的橋舍畫廊互通,在樹蔭下的劉曦,蕪湖籍文化名人詩句的雕像,AEF,紅?庫,但汪鈽穩亭點綴其間,湖周圍的現代建築的代表,使「鏡湖西柳」這樣的著名歷史景觀,並增加富城的氛圍,現代的風景。
3,赤鑄青鋒
毫無生氣的薄霧籠型繞組赤水赤山擁有紅旗從地面一柄青鋒萬叢翠柏田七。
神依稀浪漫主義繪畫,掛像一個高聳的鑄鐵詩的。山北混淆的情況,現在更喜雨每次
赤凱文·希爾是在東北??郊,與神山,火爐山馬鞍山軋一, 「蜿蜒的山路」,「曲徑幽邃」,充滿了歷史的赤鑄山韻郊區的勝境。傳說中的春秋據相傳,干將在此設置爐,劍,三年成男性和女性,青光眼閃爍他的刀,非常鋒利。遠山淬劍池「,」砥劍石「,」鐵門檻「仍然存在,」淬劍池地處山區,沒有游泳池,水不深,但全年是不是死了,細心的錦,相當神奇??。
4,全亭的春天花朵開打鞭的春天
海濱攀登醉懷孕。商毅強部長夢想,特別是聞飛無家可歸,以騎的
愚蠢的軍隊的打寶徒勞的音樂明帝遺產鞭倖免於災難。垂直寶老婦鞭爭仍然是當今這個亭子。
玩鞭春色系古「蕪湖八景」,首先,千百年來為世界,其動人的歷史典故嘴唇。玩鞭亭始建於北宋元豐七年(1085年),之後的廢墟,明代重修,重修於清代,和廢物,目前館於1984年新北郊汀棠公園。亭高10米,兩層樓高,8個八角列,蔚為壯觀。亭和繪有壁畫4金銘迪遺產鞭逃生,栩栩如生。公園汀棠的農民轉向建立全國首個公園,廣闊的水面,自然風光。春天玩鞭亭,「風暖雲,上閑置引用亭花爛漫鳥丁寧」無盡的春天,醉人的。
5,雙江塔影(原名:雙日落)
河澎湃的小河姣,際會雙流芻稿。總映射夕陽榮寶塔獨自發動機蠟筆畫的時代。
千年古韻翻新韻,萬里歌曲一波高潮。一定要像天上的的天青石縈繞逍遙。
中江塔矗立在青弋江與長江交匯處的江堤,一半的鬧市半偎江,河芙蓉「,系蕪湖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人的聲譽。新錦江大酒店磚石結構,高35米,每層樓每個房間都有一個大門,兩側有一個窗口專門為夜間照明燈,導航之間的船,江塔稱為蕪湖地理位置跡象。的
塔掛,因為雙江影子映二水,晨曦日落,塔影長對映射浩盪的河流,羲移干凈易水,波光粼粼的塔影,美不勝收。夜幕降臨,月華照耀下,漁火小,月升影移膜晃,伴隨著波盪器浪鈴聲,越來越多的人的聲音,陶然悠然自得。
6,煙波天門市
拉昌河氣不關閉天門雙列簡要伍洲波急了,害怕藍色的天空FY霧籠戴的橫向景觀幽靜的。
兩岸卡羅爾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懸崖,滿江溢彩的綠色平疇。造化無窮的力量,下令,向東向北流。的
天門山徵用市北郊,長河中,由於李白望天門山詩和世界著名的詩曰:「天門中斷楚江開,約15公里,距離蕪湖市區處」夾江對峙「梁山東,西涼山州(縣)說。這回兩岸青山相對出的一條船天的那一邊。「被評為」蕪湖市十大「之一」天門煙浪「的意境,是因為這一點。
7,西山靈石碧水東流
歲的南嶺形勝地,西山美掌上擁有雲籠罩大方,寶豐路,盤旋信旋風之旅。
奇石文件夾艷麗的花,竹幽篁的綠洲流量的風俗景觀清明的世界,國色天香比洛陽,
西山風景區位於在南陵縣阿鎮境內,距縣城約34公里。西山,因為它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1987年,一個省級風景名勝區。
西山風景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該地區的奇峰異石集成的解決方案流,泉水,瀑布,風景很漂亮。形狀奇峰座超過60如阿的山峰,美峰,獅子峰,蝙蝠峰等;無數的石塊和無處不在的,如大海龜,八戒石,蟾蜍朝天,犀牛望月的樂趣。西山岩層的口袋裡,盆景堪稱一絕。</ 8,麻仁雲牆
紅沙雲牆奪天工,萬馬行空九子雄。百丈神搖滾擁有的聖地,,千年精緻的懷孕奇峰的。
童話渡輪迎接朝聖者允許環鍾涌古老的松柏杉木楠譚楓竹,繁榮郁蔥蔥。
在繁昌縣馬仁山紅沙鎮境內,距縣城約12公里。馬仁山,因為它的美麗的山,植被以及省級森林公園。馬仁石壁「繁昌縣的古十景之一。
多樣化的石壁形狀的山,雄偉峻峭的仙人擺渡,和尚朝聖,玉貓,一線天,擎天柱,月亮洞景點,生動,神。
始建於唐代的馬仁寺,現在仍項污籠罩香客不斷。馬仁寺的南麓有烏霞寺,兩寺所有的高峰期是相對千年佛陶辛水
酒漬總理水城的聲譽,光澤
9,陶辛水特別的禮物。兩岸蕭炎的戰斗,弋江什麼曲子競爭的娛樂。
井田光大千秋堤促進畝圖。陶後裔今天將再次在港湖敬酒。
,位於蕪湖縣陶辛鎮,離市區約20公里。

『柒』 蕪湖的有什麼戰爭遺址和本地的英雄人物。

褚磊,呵呵沒想到你也有今天啊!我是王峰哈哈?我幫幫你把。
1、澛港河畔戰妖兵

澛港鎮襟江帶河,地勢險要,是蕪湖太平軍的西南屏障。1858年(咸豐八年)11月,清軍水師提督楊載福率總兵李成謀、副將丁泗濱及陸軍千總尹景昌、韋以琳等合攻澛港一帶太平軍,經過多次激戰,沒有得手。直到1862年(同治元年)4月18日,清軍攻陷繁昌縣城,嚴重威脅澛港太平軍的防務。因此,太平軍在澛港擴大集兵屯糧,加強澛港營壘的軍事防禦措施。曾國藩四月初四日奏疏說:「蕪湖賊援,潛在澛港,增黨屯糧,以圖抗拒。」四月十八日太平軍匡王賴文鴻、佐將林有志等率軍撤出繁昌,屯紮澛港,為蕪湖前衛。曾貞干會同水師總兵李成謀、李濟明於4月24日水陸來犯。曾貞干親率恆營及晏恭山的陸師五營駐扎螃蟹磯。李成謀正右營及左光培等水師三營、李濟清副中營及羅世賢水師二營分泊於囗磯與螃蟹磯之下。曾貞干命令清軍多備船筏,搭好浮橋,以便渡河,並命令江口決堤,以便水師用木船從決口駛入港內。李成謀令戴德祥領陸兵南渡,與入港水師炮船相呼應。次日,曾貞干領帶陸兵渡浮橋進攻北岸太平軍的營壘,晏恭山的陸兵沿著澛港大堤前進,陶寶堂領陸兵沿江邊大道進攻,彭楚漢水師復從港內飛槳而出,太平軍水師船二百餘號被消滅。由於清軍水陸進撲澛港河南北營壘,水軍失利,腹背受敵,太平軍最後撤出澛港,退回蕪潮大營。

2、血戰金柱關

清軍攻陷澛港鎮以後,又根據曾國荃的計劃:「必從金柱關入手,則蕪湖與金陵老巢橫中截斷,賊勢乃孤」的戰略,彭玉麟於1862年5月3日會合各營水師船,由針魚嘴駛進來石磯,焚船毀壘,率師登陸,突襲金柱關的太平軍。這時,東梁山的太平軍援師至,敵軍乃退。彭玉麟接受了失敗教訓,認為:金柱關地險城堅,非水陸並進不可。於是將上游水師調至裕溪口以下,曾國荃率馬步十五營自西梁山南渡,逼近金柱關下,沿堤結營數十里。為了防止太平軍的侵擾,特派李朝斌帶領外江新右營及喻俊明等內河水師三營猛攻太平軍後方。又派成發翔、鄧萬林內河左右營及王明山、萬化林、外江水師四營黃翼升、淮揚水師八營,從下游環擊太平軍前陣。曾國荃大營既立,於5月19日率軍繞出三叉河、上泗渡,水師分為三隊,一隊守江路,一隊沖入內河,直逼塔下,一隊抬炮登陸,環城轟擊。金柱關內太平軍居高臨下,矢石如雨,蔽空而下,兩軍激戰到午夜,清軍黃翼升等明火執杖地匍匐前進,後來西門城樓被清軍火箭射中,引起大火,清軍趁勢攻進金柱關。東梁山營壘也同時失守。曾貞干率軍沿江向蕪湖逼近,並約李成謀決堤放水,駛進小船,向蕪湖四面合圍,黃翼升率內河水師也飛槳而出。其先,曾貞干令知州黃潤昌與蕪湖太平軍守將陳星斗、沈萬國、陳太和、王品來有舉眾內應之約,5月20日在曾貞干水陸圍攻之下,太平軍守將沒有舉眾內應,卻放棄蕪湖城,向官陡門、卜家店方向退卻,在南辛圩、三里埂一帶築營結寨,堅持戰斗。

3、血染青弋江

1863年(同治二年),彭玉麟督師蕪湖,派周萬倬、吳坤修進攻南辛圩太平軍李世賢營壘,同時派水師任星元、左光培駐扎清水河,為蕪湖城的外圍水上屏障。3月13日,李世賢軍從三里埂沿河而下,進攻清水河任、左兩水師。清軍水師將領王三錫登堤督戰,被太平軍槍彈擊傷。後因太平軍死傷過多而退回三里埂。3月21日羅逢元、朱南桂領水陸軍攻萬頃湖(今萬春圩)邊南辛圩,李世賢軍失利。3月22日,太平軍又自灣沚奔襲清水河,清軍萬化林與水師任星元、左光培趁灣沚兵力空虛,從青弋江下游駕船潛往,五更到達,一時萬炮齊發,青弋江上游清軍霆營又剛剛破了西河鎮太平軍,清軍水師從青弋江順流而下,上下夾攻,當天晨霧彌漫,清軍登上灣沚街口,點燃柴草,火光沖天,太平軍被迫退至竹塘、灣沚後山。(這可是我給語文課代表的哦)
世紀初的那些日子,在赭山那蒼翠的松柏之後,掩映著安徽公學的遺址,它曾被人稱作"安徽的北大"。1905年,陳獨秀在蕪湖的赭山皖江中學堂和安徽公學教書期間,曾主辦過《安徽俗話報》,傳播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回憶錄》第四冊「辛亥前安徽文教界的革命活動」一文指出,「安徽的辛亥革命活動發源地是蕪湖,而在蕪湖的活動中心則為安徽公學(安徽公學是皖江中學堂的連襟學校)。這時期的革命人士有陳獨秀、李光炯、張伯純、蘇曼殊(著名詩人、文學家、《民報》編輯)、謝無量(著名革命家、作家和書法家、孫中山建國方略的起草者之一)、章士釗、柳亞子等著名人物。 現中長街20號,曾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蕪湖科學書社》,它於1903年由績溪人汪孟鄒創辦並任經理。它經歷過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北伐戰爭,且都是時代波浪的前潮,被稱為「革命的據點」和「新文化的媒婆」。它經銷的有《新青年》、《向導》、《湘江評論》和魯迅的《吶喊》等早期革命書刊。1904年下半年,時在蕪湖「安徽公學」和「赭山中學」任教的陳獨秀,就寄居在書社的小樓上,編寫半月刊《安徽俗話報》,他兩次到蕪,歷時兩年多,都是在這里居住。 1926年,現代文學家阿英曾在蕪湖主編過激進清新的《蒼茫》雜志。出生於蕪湖的30年代著名的表演藝術家和女作家王瑩,她的自傳小說《寶姑》將蕪湖20年代的風土人情描寫得栩栩如生,展現了當進的蕪湖風貌。1911年新劇《恨海》曾多次在大戲院內公演,開安徽話劇演出之先聲。 市區赭山內,有抗日名將戴安瀾之墓,黨和國家領導人王稼祥紀念館;鏡湖西南有紀念早年安徽省委代理書記王步文犧牲的步文亭,有文化名人王瑩紀念館,有曾在蕪湖編著早期革命書刊《蒼茫》的阿英藏書室,還有孫中山光臨蕪湖的地方;革命先輩惲代英、蔣光慈、劉希平等早年在蕪湖活動時的舊址。登上江南第一船的解放軍,就是在蕪湖荻港上的岸,這些都是「紅色之地」的閃光點。

『捌』 蕪湖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方特有兩個,抄一個位於銀湖路是歡樂世界,還有一個是新的,貌似在清水那邊,叫夢幻王國。蕪湖市的話,購物首選當然是中山路步行街,還有新時代商業街。看風景,有濱江公園,九蓮塘,都離步行街不遠的。這是市裡的,周圍三縣可以去陶辛鎮,不過哪裡有名的是荷花,建議夏天去,到時可以看到「陶辛水韻」還有很多農家樂~還有就是馬仁山,也是旅遊景點。去蕪湖要記得吃好吃的哦~

『玖』 蕪湖歷史多久了

蕪湖市是建國後在原蕪湖縣城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根據史料記載和北京大學歷史地理專業師生的研究,蕪湖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城址經歷了幾次變遷與擴大的過程。 蕪湖市最早的故址名鳩茲,在今市東南約四十里的水陽江南岸。《左傳》:「魯襄公三年(公元前570)楚子重伐吳,克鳩茲。至於衡山。」此處記敘的衡山是當塗縣東北面的橫山。而鳩茲城址則位於水陽江南岸一帶侵蝕殘丘向北延伸的盡頭。由此往西地勢低平,多為湖塘沼澤地區,因湖沼草叢,鳩鳥雲集,而得名鳩茲,又稱「勾茲」、「皋茲」、「祝茲」等。在鳩茲附近有一長形湖泊因「蓄水不深而生蕪藻」,故得名蕪湖。此段水陽江當時稱為中江,西連長江,東通太湖,為一條重要的東西交通水道。鳩茲是控制中江的一個渡口,位置相當重要。公元前109年即漢武帝元封二年,鳩茲已設縣,易名蕪湖,此乃早期的蕪湖城。 蕪湖設縣以後經兩漢時期的發展,到三國時因戰爭頻繁,蕪湖地位日顯重要。吳國地處江東,以長江為天險與曹魏對峙。但其主要城鎮距長江較遠,為了適應軍事上的需要,黃武二年(223)孫權將蕪湖縣治由鳩茲西遷到青弋江口不遠的今城東南隅的雞毛山一帶的高地上(古鳩茲舊治再未復用),成為今日蕪湖市最老的城區。東晉時期,蕪湖已成為臨江重鎮。公元324年,大將王敦在雞毛山屯兵築城駐守,故有「王敦城」之稱。東晉安帝義熙九年(413),省蕪湖入襄垣縣,蕪湖縣級行政建置被撤銷。隋唐時期,蕪湖皆為當塗縣屬鎮。五代十國時南唐升元(937-943)年間復置蕪湖縣。從此蕪湖作為縣一級行政建置直至1949年。 兩宋時期,全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為促使農業的發展,大興築圩,大片湖沼變成良田。在蕪湖地區修築了政和圩、行春圩、陶辛圩和萬春圩等。農業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手工業和商業的興起,城區也迅速擴大,蕪湖成為當時沿江的一座名城。約在十一世紀初,蕪湖築城垣即宋城。今北門外高城板,東門外鼓樓崗等皆為宋城遺址。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金兵不斷南侵,蕪湖城遭兵焚毀成廢墟。淳熙七年(1180)又築城,但已不如以前繁榮。元初蕪湖縣城又行恢復,人口曾達五萬人左右,但在元末又遭兵火毀壞。明代蕪湖的經濟又逐步恢復發展起來,各地商人和工匠紛至經營各業,以染漿業和煉鋼業尤為發達,南北貨物匯集。明萬曆三年(1575)蕪湖再次築城,大部分與宋城重合。清代200多年間(1876年以前),蕪湖商業同手工業不斷發展,成為新興的工商業城市,沿青弋江到江口形成商業中心地帶,號稱「十里長街」,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鴉片戰爭以後,我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蕪湖因交通位置和經濟條件重要而成為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的重要據點之一。光緒二年(1876)中英煙台條約將蕪湖列為通商口岸之一。次年英國在范羅山建立了領事行署,劃定沿江灘地為租界。接著美、俄、法、日等帝國主義相繼侵入,又於1902年將南起陶溝,北至弋磯山,東至普潼山,西至長江岸邊的46.5公頃土地劃為公共租界。從此大量洋貨涌進蕪湖市場,既嚴重摧殘了傳統的民族工業,又刺激了商業的畸開發展,同時大量糧食、農副產品及礦產原料被廉價掠奪運走。他們在租界內修馬路,建碼頭、倉庫、堆棧、樓房,開辦教堂、醫院、學校等,使蕪湖市區由青弋江兩岸一帶向西北沿長江右岸發展,擴大了市區范圍。 開埠通商以後,由於地理、經濟條件和李鴻章為代表的官僚買辦採取政治手段等,使米商雲集蕪湖開設米號,米市中心遂由鎮江遷來蕪湖,並發展成為全國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每年「經蕪湖輸出之米糧數五六百萬石至一千萬石」,有「堆則如山,銷則如江」之說。同時官僚買辦資本及民族資本開辦了「裕中紗廠」、「明遠電廠」、「益新麵粉廠」等新式工廠及其它一些小工廠,後因帝國主義侵略、壓榨加劇等原因大都被迫停辦、倒閉。由於經濟的畸形發展,老城區與外國租界之間的大片空地辟為新的街道,使市區進一步擴大。人口由1745年的1萬多人增加到1915年的10萬多人。 1949年4月蕪湖市獲得解放。幾十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及全市人民的努力下,蕪湖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性的畸形發展的消費性城市,改造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新城市。[2] [2] 4.2 建置沿革(一)鳩茲(春秋~秦) 春秋 ,名鳩茲,屬吳國。 戰國 ,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越滅吳,屬越國,名鳩茲。周顯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滅越,屬楚國,名鳩茲。 秦 ,分全國為三十六郡,蕪湖屬鄣郡,仍名鳩茲。 (二)丹陽郡蕪湖縣(西漢~東晉) 西漢 ,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改鄣郡為丹陽郡,領17縣,蕪湖為其中之一,蕪湖縣名始於此。 東漢 沿襲之。 三國 ,吳黃武二年(223),蕪湖縣城由鳩茲遷至今市區東南雞毛山一帶,仍屬丹陽郡。 西晉 ,晉武帝太康二年(281),分丹陽郡置宣城郡(駐宛陵)。移丹陽郡治於建業(今南京)。蕪湖仍屬丹陽郡。 東晉 ,為安置中原南渡的百姓,在沿江一帶僑置郡州縣。成帝咸和四年(329),蕪湖縣屬丹陽郡,僑立豫州於蕪湖 (三)宣城郡、淮南郡(東晉~南北朝) 東晉 哀帝興寧元年(363),蕪湖屬宣城郡(郡址移駐蕪湖);孝武帝寧康二年(374)蕪湖仍屬宣城郡,並僑立上黨郡。孝武帝太元年間(376-396)僑郡為縣,省陽轂(今繁昌)入蕪湖縣,後又省蕪湖縣入襄垣縣。自此蕪湖縣置被撤銷,襄垣、上黨兩縣均屬淮南僑郡。東晉咸和初年僑置淮南郡於丹陽的於湖(今當塗縣南19公里處)。 南北朝 ,劉宋文帝元嘉九年(432)並上黨縣入襄垣縣,屬淮南郡;孝武帝大明六年(462)並淮南郡入宣城郡(郡址移駐於湖),襄垣縣屬宣城郡。大明八年(464)復立淮南縣屬南豫州,襄垣屬之。明帝泰始三年(467)屬揚州淮南郡。 (四)當塗縣屬鎮(隋~唐) 隋 文帝開皇九年(589)撤銷丹陽、淮南二郡,置蔣州駐石頭城(今南京),並襄垣等縣入當塗縣,縣治遷駐姑熟(今當塗縣城),原蕪湖(城)降為當塗縣屬鎮。 唐 ,將全國分為十道後又改分為十五道,蕪湖一直為當塗縣的一個鎮,只是屬道州有變動。 (五)宣州屬鎮(唐) 唐 太宗貞觀元年(627)屬江南道宣州;玄宗開元廿一年(733)屬江南西道宣州。肅宗乾元元年(758)屬江南東道升州。上元二年(761)屬江南西道宣州;德宗貞元三年(787)屬江南東道宣州。 (六)江寧府蕪湖縣、宣州蕪湖縣(五代十國~北宋) 五代 ,南唐李弁升元年間(937-943)復置蕪湖縣屬江寧府,自此以後到民國,蕪湖縣置未斷。 宋 ,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平江南,蕪湖屬宣州。 (七)太平州蕪湖縣、太平路蕪湖縣(北宋~元) 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升南平軍為太平州,蕪湖屬江南路(後為江南東路)太平州。 元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升太平州為太平路,蕪湖屬江浙行中書省太平路 (八)太平府蕪湖縣(元~清) 元惠宗至正十五年(1335)改太平路為府,蕪湖屬太平府。 明 ,明洪武元年(1368)建都金陵,蕪湖屬中書省太平府;洪武十三年(1380)罷中書省,蕪湖直屬六部太平府;永樂十八年(1420)改京師為南京,蕪湖屬南直隸太平府。 清 ,清世祖順治二年(1645)定江南,改南京為江南省,蕪湖屬江南布政使司太平府;順治十八年(1661),蕪湖屬江南省左布政使司太平府;康熙六年(1667)改左布政使司為安徽布政使司,從此安徽省正式成立,蕪湖屬安徽省太平府。太平天國年間(1857-1864)府、縣屬浙江省兼轄,後屬安徽省徽寧池太廣道。 (九)蕪湖縣(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 ,民國元年(1912)廢府、州、廳而存縣、道,蕪湖縣直屬安徽省;民國三年至十七年(1914-1928)設蕪湖道(駐蕪湖),轄皖南地區二十三縣,蕪湖為首縣甲等;民國二十一年(1932)蕪湖縣屬安徽省第二專區;民國二十七年(1938)日軍侵佔蕪湖,撤銷第二專區,改屬第五專區,同年10月25日又改屬第九專區;民國三十年(1941)8月,屬第六專區;民國三十四年(1945)9月,抗戰勝利後屬安徽省皖南行署,並為第六專區駐地。 1949年4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三十軍八十八師解放蕪湖。4月27日成立蕪湖軍事管制委員會,直屬南京軍事管制委員會。 (十)蕪湖市蕪湖縣分治(1949年~1980年) 1949年5月10日,成立蕪湖市人民政府。從此蕪湖市、縣分置。5月13日設皖南行署駐蕪湖市,轄蕪當、池州、宣城三專區,蕪湖市直屬皖南行署。蕪湖縣屬皖南行署蕪當專區。 1950年撤銷蕪當專區,蕪湖縣直屬皖南行署。 1952年2月4日,蕪湖縣改屬皖南行署蕪湖專區。 1952年8月27日,撤銷皖南、皖北行署,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蕪湖市直屬安徽省。蕪湖縣乃屬蕪湖專區,蕪湖專區及蕪湖縣均駐蕪湖市。 1958年2月27日,和縣裕溪口鎮劃入蕪湖市。6月21日蕪湖市改屬蕪湖專區領導,同年11月27日專區和市合並,以蕪湖專區名義出現,直屬安徽省。 1959年3月12日並蕪湖縣入蕪湖市。 1960年1月14日專區和市分開設置,市屬省和專區雙重領導。 1961年4月26日,蕪湖市直屬安徽省。同年12月5日復置蕪湖縣,屬蕪湖專區,專區與縣仍駐蕪湖市。 1965年7月19日又劃蕪湖市歸屬蕪湖專區。 1971年3月蕪湖縣遷駐灣址鎮。同年3月29日蕪湖專區改名為蕪湖地區,蕪湖市、蕪湖縣同屬蕪湖地區。 1973年2月25日蕪湖市直屬安徽省。 (十一)蕪湖市(1980年~今) 1980年1月29日,蕪湖地區改名宣城地區,行署移駐宣城,蕪湖縣屬蕪湖市。 1983年7月1日,當塗縣的大橋公社劃入蕪湖市。同時將原屬宣城地區的繁昌、南陵、青陽三縣及九華山管理處劃歸蕪湖市管轄。 1988年8月17日,青陽縣、九華山劃出蕪湖市,復歸池州地區。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