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開流文化遺址
㈠ 什麼是新開流文化
中國北方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黑龍江密山興凱湖畔的新開流遺址而得名。其上層較晚的年代為公元前4100年左右。居民以捕魚為生,兼事狩獵和農耕。石制工具有打制的、磨製的和細石器3種,而以細石器為多 。骨角牙器豐富 ,有魚鏢、魚叉、魚鉤和鏃等。發現圓形和橢圓形首府努美阿風光的魚窯,內有魚骨。出土魚鷹骨雕和魚形角雕。陶器僅罐 、缽兩類,多飾魚鱗紋、網紋和篦點紋。
㈡ 龍王廟是什麼東西
龍王廟:歷史
白龍王廟位於鄭州西郊賈魯河東岸的二砂牛奶站外。 據民國五年(1916年)《鄭縣志·建置志》記載:「州西有白龍王廟」。關於白龍王廟的來歷,在鄭州西郊民間廣為流傳著一個膾炙人口的傳說。 在很早很早以前,賈魯河東岸住著一位忠厚善良而又勤勞的老農。一日清晨,有一衣衫襤褸的漢子找上門來,自稱是外地人,逃荒到此,願投在老農門下當一長工。老農見他外表朴實,年輕力壯,欣然應允。次日用過早飯,老農叫漢子去菜園澆地。漢子答應一聲背起鐵鍬便向菜園走去。傍晚時分還不見漢子收工,老農來到菜園一看,見菜地仍然乾旱著,長工正在井旁酣睡著,心裡就有點氣,但又一想,長工初來乍到,也得讓他歇歇腳吧。 第三日凌晨,老農又來到菜園。見菜地大部分已澆了水,心中暗暗稱贊長工能幹,但不免對長工又犯了猜疑,為什麼他白天睡覺,夜晚幹活,而且比一般人幹得都快呢?到了夜深人靜時,老農借月光一瞧,只見一條白龍尾巴纏在轆轤上,龍身扎進水井,井水就像銀柱般直沖雲天,然後落到壟溝里,向菜地流去,老農不由驚叫一聲,嚇癱在地。那條白龍聽到人的驚叫聲,急忙化為人形,見是主人,慌忙上前施禮,並道出實言:「我本是上天一小白龍,前幾日,在行雨時,因記錯了時辰,違犯了天律,被玉帝打下凡間。我見東家以善為本,又年老體弱,便投在你門下效力,以求贖罪,不想被東家看破行藏,傷了元氣,因此,此處再難棲身,只得向東家告別。」老農聽後恍然大悟,極力挽留,但為時已晚。 事後消息不翼而飛,鄉親們成群結隊來菜園焚香禱告,祈求白龍保佑此地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後來大家為紀念白龍便集資在菜園附近修建一白龍王廟。日後,白龍王廟香火旺盛,每年陰歷二月二為白龍王廟會,屆時張燈結綵在龍王神像前擺設供品,男女老少燒香致祭,還有唱戲,熱鬧非凡。 建國後,經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人們不信有什麼「龍王爺」了,白龍王廟被拆除。 後來此地更名為「龍王廟」村!
龍王廟:現代
隸屬:鄭州市中牟縣白沙鎮。 經濟繁榮、農民富裕、交通四通八達、毗鄰全球最大的物流工業園(正在建設中······)。 鐵路:隴海鐵路。 公路:北鄰鄭開大道、東鄰鄭州四環、南鄰鄭汴大道(G310國道)和物流大道、西鄰萬三公路。 是中國的:大蒜基地、小麥基地、西瓜基地、蔬菜基地等等農產品出口基地。
編輯本段一、南昌市龍王廟
龍王廟不是一條路,而是一個范圍,解放西路、國葯廠、塔子橋立交橋附近范圍都稱為龍王廟。 早期因為有龍王廟批發市場而聞名。 鎮名,位於單縣城東南10公里,總面積88.8平方公里,人口5.4萬,耕地8.9萬畝。該鄉地理位置優越,省道新、老定碭路均橫穿境內,交通便利。小城鎮建設日趨完善,集貿市場日趨繁榮,鄉駐地開發高標准商業等10華里,新建商貿樓1200間,商貿經濟區和工業園區達800畝。 該鄉農業基礎好。農業經濟結構調整進入良好階段,高效農業、現代農業初步規模,已形成1萬畝山葯、2萬畝桑園、3萬畝花生、4萬畝小麥良種基地的種植業發展布局,糧經比例達到了4:6。畜牧業發展強勁。年存欄魯西黃牛1萬頭,青山羊15萬只,生豬5萬頭,雞禽類養殖40萬只。 工業基礎較好。現已建起南、北兩個工業園區,其中南部羅庄工業區總佔地500畝,黃楊路、孫孟路縱橫其間,交通便利,工業起步較早,北部龍王廟工業區屬新建工業園區,總佔地300畝,位於鄉政府駐地、省道新定碭路一側,地理位置優越,現代化小城鎮建設和大型商貿市場都建在這里。現工業園區已吸引青島、漳州、淄博等地的八家客商來此投資廠,共集中了大小企業和個體工有500餘家,初步形成了糧油加工、木材加工、紡織器製造等為主的發展新格局。
編輯本段二、煙台龍王廟
位於煙台,始建於明代,是當地人為祈雨保豐年而修建,迄今已有數百年歷史。 新中國成立後,煙台山重獲新生。94年,煙台山管理部門對龍王廟進行過一次維修。2000年又對龍王廟進行了一次維修,使這座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廟宇恢復原貌。
編輯本段三、大連龍王廟
大連龍王廟旅遊度假區位於大連的北大門——瓦房店市李官鎮。南距大連120公里,北至沈陽240公里。該度假區包括海濱浴場、森林公園、游樂場、別墅群和服務區。這里灘緩、沙細、水清、浪穩,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海濱浴場;岸邊,山巒起伏,林木蒼翠,古跡眾多。每當陣陣海風傳來漁歌唱晚,令人油然而醉,留連忘返。
編輯本段四、菏澤牡丹區龍王廟
菏澤市西南22.5公里王浩屯鎮刁屯河之東,有一個樹木蓊鬱的龍王馮村。該村馮氏之祖馮重禮原為山西省襄恆縣人,於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年間(1488-1505)遷此建立庄園。此處本是黃泛區遺址,地勢低窪,鹽鹼地多,遂取名為馮家窪。 明武宗朱厚燳正德七年(1512年),相傳有一個名叫焦義行排行老三的壯漢到馮家窪投宿,願意幫助馮重禮種地。馮重禮許諾之後,焦三便起早貪黑,奮力幹活,砍刨荊根,播種糧棉。每逢天旱苗枯,焦三卻能興雲布雨,有求必應。焦三做短工三年期滿,便於馮重禮約定在濃雲密布、雷震驟雨時再來相會。焦三話音剛落,忽然天昏地暗,雷聲隆隆,焦三已騰入雲空,杳無蹤影。馮重禮這時才知道「焦三」是龍王的化名。馮家窪百姓為答謝龍王之恩,就在馮家窪村南蓋了一座龍王廟,馮家窪也更名為龍王馮。 龍王廟院落佔地5畝。廟門高聳,巍峨壯觀。廟內有一古潭,謂之龍坑。廟院正北,建有大殿、配殿各一座。大殿之前,建有迎接香客的彩棚,重檐疊起,脊獸排立,儼若龍宮前的引道。彩棚這後,乃三間龍宮大殿。殿中塑有金色龍王面南正坐,龍目閃閃,俯瞰下界。龍王之後,塑有廒山圖影,指點江山風水。殿東塑有蒼髯老翁,慈眉善目,喜色盈眶。殿西塑有二侍者並立,南為牛頭爺,手執三股鋼叉,欲除暴安良;北為夜叉爺,怒睜二目凝視,待打抱不平。殿頂縱貫二梁,各盤一龍,頭朝南,尾向北,名為雨師爺,又稱雨布爺。大殿四壁,皆繪龍王傳說中的各種圖形,光怪陸離,栩栩如生。 大殿左側,有三間配殿。中間掛有1944年定陶縣城南晁村晁秀立要筆撰寫的一副對聯:詢野老村農羨馮家為東道主,撫殘碑斷碣知焦姓乃上方神。 龍王馮村北有一口八角琉璃井,水質清洌苦甜,從未乾涸,被譽為奇觀。 龍王馮村至今尚珍藏關於龍王爺傳劉的一卷畫軸,圖文並茂,繪錄著龍王逸事百餘幅。例如《龍坑龍井通東海》:講焦三在馮家窪第三年春天,天旱無雨,田間禾苗半枯,人們焦灼異常。焦三對馮重禮說:「東家且勿驚慌,明天便可澆地。」馮重禮不大相信,只是唉聲嘆氣。可是到了下半夜,忽然雷雨交加,大雨下得坑滿壕平,這一年莊稼獲得了好收成。又如《十八畝地一棵苗》:說焦三為馮重禮種了一塊十八畝地紅高粱,焦三在間苗時,只留下了五棵苗——中間一棵,四角各留一棵,馮重禮見了,沒有好氣兒地說:「鋤得不錯,就是留苗太稠。」焦三隨即把地角的四棵鋤掉了,把馮重禮氣得直想發火。這棵獨苗長到處暑,高粱稈長得有屋粱粗細。到高粱抽穗時,遠看像一片火燒雲,近看像一團紅瑪瑙。焦三把這十八畝地軋成一片坦場,便上到高粱棵上,掄開棗木桿子一甩,高粱粒子像下紅雨一樣落下,足有1米多厚。焦三說:「東家,你要不了這么多,我就往外倒吧。」焦三把棗木桿子往不南一掄,「嘩」的一聲,一片紅雲往東南去了,使東南百里以內的高粱,整整豐收了三年。 因為焦三是龍王的化形,龍王馮一帶居民為紀念龍王爺恩德,曾在明代集資修建過龍王廟,立過石碑,刻過碑文。可惜原來的廟宇、石碑和《康惠龍王傳》在歷次戰亂及「文化大革命」中均被損毀,現僅存有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光緒三年(1877年)御筆題字「澤沛蒼生」一幅金匾,龍王馮附近百姓捐資於1988年重新修復龍王廟,以志紀念。 現在,每逢農歷「二月初二龍抬頭」和「七月初五龍誕辰」之吉日,蘇、魯、豫、皖等各方人士,按時參加龍王馮的龍王廟會,這已成為訪親問友、繁榮經濟的民間節目。
編輯本段五、織金縣龍王廟
位於城關鎮清泉路龍潭南側。始建於清代中期。坐南向北。由大殿、兩廂、山門組成。佔地面積約8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00平方米。現存大殿,面闊五間,通面闊19.1米,進深五間,通進深11米許,抬梁穿斗混合結構懸山青瓦頂。前後帶廊,分別深3.5米、2.9米。隔扇門窗。
編輯本段六、海淀黑龍潭及龍王廟
黑龍潭及龍王廟在海淀區壽安山北山腰。傳說山上產黑石,質細膩,金代曾採石為宮女畫眉,稱為黛石,山亦因此叫畫眉山。 山腰有圓潭,徑10餘米,水從山峽石隙中流入潭內,溢時流瀉山下田野中。傳說有黑龍潛藏水底,故名黑龍潭。周圍建有迴廊33間,潭後有廟,名黑龍王廟,東向依山而築,殿宇層層上升。廟建於明成化八年(1472年),祭祀黑龍王,天旱時在此祈雨。廟內現存明清及民國重修碑、御制碑及祈雨靈應碑等多塊。
編輯本段七、鹽城龍王廟
龍祠,是鹽城東門外龍王廟(今東門閘附近)。此廟建於明萬曆十年 (公元1582年),坐落在范公堤畔。廟前林蔭夾道,四旁古柏參天,甚為幽靜。清人高岑題《龍祠勝慨》詩曰: 百年華構古神祠,勝概逢春信覺奇。 殿柳綠圃清晝永,宮花紅襯夕陽遲。 樓台金碧征遺構,霖雨蒼生樂盛時。 愧乏鄭虔三絕筆,新圖畫取更題詩。 緊靠龍王廟旁邊,還有一座八蠟廟,此廟是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鹽城知縣黃垣為紀元末殉國的吳川劉猛將軍所建,始稱劉將軍廟。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鹽城知縣陳蔭培改建為八蠟廟,臘有八者,指先嗇、司薔、農、郵表輟、貓虎、坊、水庸、昆蟲,意思是祭祀八位神靈的廟。清人王兆熊有《春日過八蠟廟》詩雲: 精廬春自好,徐步入方塘。 溪柳勻新綠,瓶梅綻暖黃。 雲低棲野寺,竹影瘦匡床。 徙倚經壇晚,清風度夕陽 站在龍王廟前,可遠眺范公堤外的煙墩。煙墩為明嘉靖三十二年 (公元1553年),抗侯名將戚繼光率軍駐扎鹽城西北姚家盪和鹽城東南西團時,發動軍民新建,共73座之多。東門閘下的頭墩、伍佑的三墩等,均為煙墩。每墩有士兵5名,負責瞭望與守衛。一旦倭寇入侵,立即在墩上舉火報警,各墩見一墩起煙,皆相繼舉火,內地官員見了即急馳救援,合力狙擊。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四月,盤據在崇明三沙的倭寇三萬多人,欲進犯揚州,在如皋被千戶王良、呂雄打敗,向北逃竄。白駒村民戴選和校秀因事外出,路遇倭寇犯境,二人奮力阻擊,戴選用鹽叉戳死一個倭寇,因鹽叉生銹,尚未來得及從倭寇身上拔出,另一倭寇就從側面斷其左臂,戴選不顧疼痛,用右手奪下倭刀,獨臂再戰,終因寡不敵眾,二人英勇就義。是年八月,倭寇又竄至劉庄場,副使劉景韶率軍還擊,連戰皆捷,將倭寇圍困在劉庄。這時,副總兵劉顯偕同參將曹克新率領本部兩千精兵增援,經過一場惡戰,全殲倭寇600餘人。倭寇見有了戒備,多少年不敢輕易來犯,至今人們仍傳頌戚家軍的抗倭功績。清康熙七年 (公元1668年)鹽城知縣陳繼美有《初春巡閱墩台二首》,其一雲: 墩堡星羅接大荒,憑高遠眺海雲翔。 射城廬舍臨蛟窟,淮甸桑田逼水鄉。 試武春堤追細柳,談文紫陌憶長揚。 年來城外波濤靜,島國猶知有聖王。
編輯本段八、武漢漢口龍王廟
漢口龍王廟位於漢江與長江的交匯處的漢口岸。全長1080米,曾經是一座廟在那裡,為的是鎮水患。在98洪水時國家領導人還親臨龍王廟指揮工作。據《漢口竹枝詞》記載,龍王廟碼頭始建於清乾隆四年(1739年)。明洪武年間,漢水改道由沌口改為龍王廟出口,龍王廟地段,河面狹窄,岸陡水急,船多傾覆,素以險要著稱,故有人修築龍王廟祈求龍王爺保佑平安。但是,有幾十的時間里龍王廟是有址無廟的。在抗戰時期,日本人對這一帶進行了大轟炸,使現在的江漢公園、和平里這里成為一遍廢墟。解放以後,龍王廟碼頭為武漢市水運公司專用碼頭。沿漢江而上有打扣巷碼頭、肥運公司碼頭和集家嘴碼頭等。 另外位於漢口龍王廟的龍王廟國際廣場正在全力打造集批發、購物、時尚、休閑、娛樂、旅遊於一體的國際化商貿旅遊航母,即將建成集漢正街現代批發中心、時尚生活中心、商貿旅遊中心三大板塊為一體的大型國際廣場,以「吃、住、行、游、娛、購」形成大武漢濱江特色商貿旅遊區,成為集購物、休閑、旅遊、觀光、餐飲、娛樂為一體的超大型商貿旅遊航母。
編輯本段九、河北省大名縣龍王廟鎮
龍王廟鎮位於河北省大名縣轄內,面積45平方千米,人口4.75萬。轄2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龍王廟村。106國道和邯(鄲)大(名)公路縱橫過境。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是冀、魯、豫三省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地帶。 1953年置龍王廟鄉,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鎮。1996年元月趙站鄉並入。1997年,面積50.4平方千米,人口4.2萬,轄廟一、廟二、廟三、廟四、石槽坊、北漳、東范堤、中范堤、西范堤、東高村、西高村、三角店、鄭村、雙廟、東木堤、西木堤、甘庄、東曹口、西曹口、前街、冀拐、寨里、王莊、東苑灣、西苑灣、新苑灣、花二庄等27個行政村. 龍王廟鎮屬黃河沖積平原,黑龍港流域,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境內有漳河、衛河、馬夾河三條河流橫貫全境,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適合花生、小麥、玉米、大豆等多種農作物和各類干鮮果品的種植。
編輯本段十、山西潞城縣東邑龍王廟
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潞城縣東南5千米處的東邑鄉東邑村中,東北緊依盧醫山,西南與農舍毗鄰居,松柏蒼翠,綠樹成蔭,景色十分優雅。該廟創建年代不詳,金代以後多次重修。現存主要殿宇屬於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廟坐北向南,共為兩進院落,中軸線上有山門,戲樓、正殿,兩側有耳殿、廂房等,共有殿宇33間。山門位居廟前、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琉璃脊獸,筒板瓦作。琉璃以黃綠紅三色為主,色彩艷麗。柱頭科三踩斗拱單下昂,昂呈琴面式,耍頭同昂型。明次間各施補間科,斗拱同柱頭科。明間辟門,以作通道。倒座戲樓位居山門之後,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上下兩層,下面明間辟通道,上建戲樓,硬山頂。柱頭科五踩斗拱雙下昂,昂呈琴面式,明次間各施補間科兩朵,斗拱形制同柱頭科。前後檐圓柱方額,結構精巧。屋頂琉璃脊獸,筒板布瓦裝修,古樸雅緻。正殿系廟內的一個主體建築,建於高台之上,廣深三間,六架椽屋,四椽栿對前乳栿,通檐用三柱,單檐懸山頂。斗拱為柱高四分之一,柱升起與柱側角明顯。柱頭斗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昂為琴面式,耍頭同昂型。明次間各施補間鋪作一朵,出四十五度斜拱。殿內四椽栿上置平梁,用脊瓜柱,大叉手,梁架規整,結構簡練,雖經後人多次重修,仍保留金代建築風格。殿頂琉璃脊獸,筒板布瓦裝修,舉折平緩,出檐深遠。前檐破子欞窗,隔扇門裝修。殿內三壁殘存人物故事,壁畫依稀可見。整個殿堂氣勢雄偉,古樸壯觀。
編輯本段十一、山東泰安大汶口龍王廟
該廟位於大汶口鎮和平村以東,現水電站以北處,始建於1756年,佔地約30畝,原為當地群眾供奉龍王,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祭祀場所,並逐步演化成為群眾進行商業及娛樂活動的場所。在解放戰爭期間毀於戰亂,現僅存遺址。
編輯本段十二、青島市龍王廟
建於1931年,廟址在青島市黃島區轄區大石頭頂東頭沿海邊處,廟內有龍王爺等神像。院內有紙池1個,四周有圍牆,大殿3間,副殿2間。每到初一、十五,沿海來往船隻進港上廟祭奠,佔地近1畝。解放後,廟宇被拆除。
編輯本段十三、黑龍江興凱湖龍王廟
龍王廟就是興凱湖東端與俄羅斯的交界點,在邊防站里邊,一般人進不去;裡面有個碑,寫著「興凱湖」和「察河源」。沒有到龍王廟的車,而且路況很差,不是越野根本進不去,兩邊都是漫漫濕地。那裡有個觀火樓,可以看看周圍一望無垠的濕地。從興凱湖農場出發,半天可以來回。
介紹
興凱湖龍王廟歷史悠久,早在清末民初,當地居民為乞求龍王多獻魚蝦,保佑福祉,募資興建了龍王小廟。裡面供奉的是小白龍,當地的老百姓逢年過節都要來拜拜龍王,尤其是漁民去湖中打魚之前,經常要來燒一燭高香。興凱湖龍王廟是我國最東部的一座廟宇,也是我國迎來早晨第一縷陽光的一座廟宇。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帝國主義者侵佔了東北土地,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興凱湖地區成了抗日聯軍經常活動的地帶,並在興凱湖西岸、白泡子,建立了密山縣最早的一批黨支部,領導人民進行抗日斗爭。龍王廟也在抗日斗爭時期遭日本侵略者的嚴重破壞,早已村毀人離,龍王小廟也片瓦無存。 興凱湖龍王廟 1955年,興凱湖農場的誕生,揭開了古老興凱湖歷史上嶄新的一頁。如今的興凱湖成為我國惟一的國際自然保護區,也是「新開流文化遺址」的所在地。2000年,興凱湖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按著興凱湖中心景區總體規劃的要求,為弘揚民族民俗傳統文化, 興凱湖龍王廟
保留當地漁民崇尚龍王,祈福平安、豐收、祥和的風俗習慣。在西山恢復建設了龍王廟景觀,由楊成久先生個人出資重新恢復修建,佔地寬廣,廟宇雄偉壯觀。這里森林茂密,曲徑通幽,東為興凱湖養殖場,南鄰小興凱湖,西靠興凱湖自然歷史博物館,北接興凱湖旅遊公路。主幹工程已於2003年竣工,二期、三期擴建工程正在緊鑼密鼓施工當中。龍王廟的恢復,吸引著哈、齊、牡、佳等八方遊客,行人日增,香火不斷……」
「二月二」龍王廟會
每年農歷二月初二,興凱湖「龍王廟」都舉辦龍王廟會,為一方百姓祈福納祥,為八方信士帶福還家。 我國農歷每年二月初二離春耕之時已經不遠,自古傳說,這時龍已抬頭,百蟲已經出蟄,預示著大地復甦,萬象更新。龍,是行雨管水的神靈。所以人們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年景寄予了龍神。從古至今,雨,對於以農業立國的中國有非凡的意義。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而及時雨就是糧食,就是生命,也就是國本。龍神恰恰掌管著這命脈。因而為人們世代尊崇。從這個意義上講,古人在對龍神崇拜的觀念中包含有深厚的天人合一思想:人和萬物息息相通,人與大自然和諧就有幸福!因此在每年的二月初二,人們禮拜龍神,爭先「剃龍頭」,這個習俗一直順延至今,這已不僅僅是祈求龍王賜雨以保人壽年豐,而且充分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
「二月二」龍王廟會 興凱湖龍王廟舉辦龍王廟會的民俗活動,是想把這一習俗發揚光大,同時也是為挖掘興凱湖民間風俗和弘揚傳統的地域文化做一有益嘗試。歡迎廣大信士和朋友光臨,帶來您美好的願望,這里將給您一份真誠的祝福!
歷史
龍王廟位於興凱湖畔,中俄交界的地方,來到這里的人們聽到這個名字都饒有興趣的想去看一看。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當時的黑龍江稱為白龍江,由完達山的一條白蛇化成的白龍管轄,因其身材矮小,所以稱其為「小白龍」。有那麼一年,從山東遊逛來了一條形粗體壯,只有半截尾巴的黑龍。他見白龍江水深流長,自己又無家可歸,便潛入江中與小白龍爭奪王位。經過十幾個日夜的生死搏鬥,黑龍擊敗了小白龍,從此白龍江便改稱為黑龍江了。這就是黑龍江人耳熟能詳的「禿尾巴老李」的故事。 再說那小白龍戰敗後逃到了興凱湖,把這里作為自己的新家。他打敗了湖中胡作非為的老鱉精,勤勤懇懇地為沿湖百姓行雲布雨。為使沿湖百姓免受水災,它在河東開了一條松阿察河,在湖西修了一條湖崗,把興凱湖治理得井井有條。興凱湖沿岸,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為了表達對小白龍的愛戴,便在興凱湖的東南角修了一座龍王廟,每年6月13日小白龍生日這天去祭拜。 據說後來,這里一度成了中俄兩國人民物資交易的地點,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甚是紅火。來到這里的人們,都畢恭畢敬地朝拜龍王,祈求風調雨順,平安幸福。由於日偽時期的「並屯內遷」,人們都向內地遷移,加上自然的變化,這里漸漸被人遺忘,廟址也不復存在了。但是這個傳說仍然在人們的口中流傳,成了人們美好的回憶。 有人說:「大自然是有生命和感情的。人類尊重她,她便回報人類以溫馨的笑容」。歷經千年的滄桑,興凱湖仍保持著其聖潔的處水身,正以其溫馨的笑容回報人類對她的尊重。 從這個意義上講,古人在對龍神崇拜的觀念中包含有深厚的天人合一思想:人和萬物息息相通,人與大自然和諧就有幸福! 為弘揚民族民俗傳統文化,保留當地漁民崇尚龍王,祈福平安、豐收、祥和的風俗習慣。在進入自然保護區的湖崗上恢復建設了龍王廟景觀。景觀的復建不但為興凱湖景區增添了新的景點,而且結束了興凱湖當地龍王廟有其名無其實的歷史,深受當地漁民的歡迎,也吸引了大批前來觀光的外地遊客。
···
興凱湖龍王廟濕地保護區,水域廣闊、水草茂盛,位於興凱湖北部,具有天然綠洲的神韻和高品位的人文景觀,被拉姆薩爾濕地公約組織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濕地廣闊,水草茂盛,多種集聚東亞特徵的綠色植被中棲息著幾十種水禽、候鳥和野生動物,其中丹頂鶴、東方白鸛、海雕、黑熊、水獺、雪兔、馬鹿等在這里築窩育子,隨處可見,到此一游會給您留下返璞歸真,回歸大自然的美好感覺。 一個有經歷的人往往也是有故事的人,興凱湖也是如此。興凱湖本身是兩國共有的一個界湖,又經松阿察河流入烏蘇里江,而烏蘇里江最後注入黑龍江。於是,與有著豐富生活經歷的人一樣,在興凱湖人的心裡,有著好多關於興凱湖的迷人故事,這使本身就風光旖旎的興凱平添了一份神秘與傳奇。 在很久很久以前,當時的黑龍江稱為白龍江,由完達山的一條白蛇化成的白龍管轄,因其身材矮小,所以稱其為「小白龍」。有那麼一年,從山東遊逛來了一條形粗體壯,只有半截尾巴的黑龍。他見白龍江水深流長,自己又無家可歸,便潛入江中與小白龍爭奪王位。經過十幾個日夜的生死搏鬥,黑龍擊敗了小白龍,從此白龍江便改稱為黑龍江了。這就是黑龍江人耳熟能詳的「禿尾巴老李」的故事。 再說那小白龍戰敗後逃到了興凱湖,把這里作為自己的新家。他打敗了湖中胡作非為的老鱉精,勤勤懇懇地為沿湖百姓行雲布雨。為使沿湖百姓免受水災,全在河東開了一條松阿察河,在湖西修了一條湖崗,把興凱湖治理得井井有條。興凱湖沿岸,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為了表達對小白龍的愛戴,便在興凱湖的東南角修了一座龍王廟,每年6月13日小白龍生日這天去祭拜。 有人說:「大自然是有生命和感情的。人類尊重她,她便回報人類以溫馨的笑容」。歷經千年的滄桑,興凱湖仍保持著其聖潔的處水身,正以其溫馨的笑容回報人類對她的尊重.
㈢ 興隆窪文化的出土文物
興隆窪文化玉器主要出土於黑龍江密山縣新開流文化遺址,距今7500年前,出專土玉器待查。饒河縣屬小南山遺址,屬興隆窪文化中晚期,早於新開流文化,出土長條狀匕形器、環狀玦、斧、紡輪、環、珠、管、彎條形飾、雙聯璧等81件,玉質無鑒定資料,玉料來源無法判斷。
㈣ 中國北大荒曾有哪些古代文明的遺址
東北復文明起源100萬年前吉制林前郭王府遺址,而後4、50萬年前的廟後山文化、2、30萬年前的金牛山、鴿子洞文化,5至1萬年前的青頭山人、榆樹人、安圖人、哈爾濱人、前陽人等古人類,9000年前的海拉爾扎拉諾爾人,7000年前沈陽新樂下層文化,6000至7000年前的吉林大安縣長新南山遺址、遼東半島小珠山文化,6000年前的海拉爾西沙崗文化、昂昂溪文化、密山新開流文化、饒河小南山文化,5000至6000年前的長春氏族部落、奈曼旗大沁他拉遺址、霍林河下游新石器時代遺址、西遼河紅山文化,東北文化薪火相傳,是後來形成的商族、肅慎、東胡、穢貊(扶余、高句麗)等東北各民族、部落共同的文明起源
㈤ 新開流文化的載入史冊
新開流文化開創了黑龍江肅慎漁獵文化的先河,為研究黑龍江流域社會發版展、民族起源、環境權變化以及藝術起源、民風民俗演變等提供了科學的實物資料。
1981年新開流遺址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經省政府批准,在原址建起了一塊「新開流遺址」石碑。年上下,樹輪校正距今6080年上下,為新石器時代遺址。
㈥ 在東北有人類活動是什時候
您好!來
東北文明起源100萬年前源吉林前郭王府遺址,而後4、50萬年前的廟後山文化、2、30萬年前的金牛山、鴿子洞文化,5至1萬年前的青頭山人、榆樹人、安圖人、哈爾濱人、前陽人等古人類,9000年前的海拉爾扎拉諾爾人,7000年前沈陽新樂下層文化,6000至7000年前的吉林大安縣長新南山遺址、遼東半島小珠山文化,6000年前的海拉爾西沙崗文化、昂昂溪文化、密山新開流文化、饒河小南山文化,5000至6000年前的長春氏族部落、奈曼旗大沁他拉遺址、霍林河下游新石器時代遺址、西遼河紅山文化,東北文化薪火相傳,是後來形成的商族、肅慎、東胡、穢貊(扶余、高句麗)等東北各民族、部落共同的文明起源。
㈦ 東北的民風民俗的資料
飲食:特色—酸菜。這個是別的地方沒有的。就是在入冬的時候買許多白菜(也有大頭菜,但不如白菜好吃~),洗趕緊,放進缸里,撒上鹽,密封。一直到一個月左右。東北人愛吃燉菜。因為天氣冷。還有人參,鹿茸。這是特色嘛~東北菜量大,味道重。還有蘑菇,野菜。東北人喜歡吃面條,生蔬菜蘸大醬。最喜歡餃子。各種餡的。還有殺豬菜。比如血腸。殺豬菜都要用剛剛殺死的豬做。
房舍:東北有句俗話 「口袋房,萬字炕,煙囪出在地面上」,說的就是滿族的傳統居室特點。滿族老屋一般是三間或五間,房頂用草苫,土牆,坐北朝南,大多東邊開門,形如口袋,便於取暖,俗稱「口袋房」。一進門就是廚房,稱為「外屋」或「外屋地」。西側是卧室,稱為「裡屋」。裡屋築有南、北、西三面構成的「匚」型火炕,稱為「萬字炕」,或稱「轉圈炕」、「拐子炕」、「蔓枝炕」等。西炕為窄炕,下通煙道,不住人。如:「地窨子」、「馬架子」。
(7)新開流文化遺址擴展閱讀
東北地區發現的最古老的第一人是本溪「廟後山人」,距今4、50萬年前。2、30萬年前的金牛山、鴿子洞文化,5至1萬年前的青頭山人、榆樹人、安圖人、哈爾濱人、前陽人等古人類,9000年前的海拉爾扎拉諾爾人,7000年前沈陽新樂下層文化。
6000至7000年前的吉林大安縣長新南山遺址、遼東半島小珠山文化,6000年前的海拉爾西沙崗文化、昂昂溪文化、密山新開流文化、饒河小南山文化,5000至6000年前的長春氏族部落、奈曼旗大沁他拉遺址、霍林河下游新石器時代遺址、西遼河紅山文化,東北文化薪火相傳,是後來形成的商族、肅慎、東胡、穢貊(扶余、高句麗)等東北各民族、部落共同的文明起源。
東北民族體系由四大古族構成,東胡鮮卑室韋蒙古族、穢貘夫余高句麗百濟朝鮮、肅慎挹婁靺鞨女真、商族古燕族漢族,奠定了四大民族政權行政區布局變遷對東北歷史的影響,春秋時期東北西部東胡、北部穢貊、東北部肅慎、南部古燕族,逐步演變為漢晉時期東北西部鮮卑柔然、中部夫余高句麗沃沮、東北部挹婁勿吉、南部幽州遼西遼東郡。
隋唐時期東北西部室韋契丹、東北部靺鞨渤海、東南部高句麗百濟、南部安東都護府,由於東北共同的地理環境和文化交流背景,從唐朝河北道開始,遼、金、元、清、民國北洋奉系、東北人民政府到東北經濟區,東北從四大民族體系各自為政,發展到輪流坐莊形成統一的東北歷史沿革,為東北各族民族政權7次入主中原打下基礎,形成東北共同的文化地理歷史沿革。
㈧ 有哪些遠古遺址、4個
一、閻家崗遺址
閻家崗遺址屬舊石器時代晚期,位於哈爾濱西南25公里,松花江支流運糧河北岸。經考古發掘,出土古脊椎動物化石33種2500餘件;石製品9件,有砍砸器、刮削器、石片、石核,均為人工打擊而成;人工打擊的碎骨43件,骨器7件;還出土兩個古營地遺址,相距40米,分別用300和500多塊獸骨,包括披毛犀、大角鹿、野牛、野馬的頭骨和肢骨壘砌而成;還發現燒骨、炭屑和糞便化石。經碳-14測定,這些化石的年代為距今22370±300年。在這里活動的早期先民,已能構築營地,並獵捕大批野獸,說明狩獵技術有了進步。
二、新開流遺址
新開流遺址在密山縣大、小興凱湖之間新開流以東1.5公里的湖崗上。遺址東西長300米,南北寬80米,面積約2.4萬平方米。1972年發掘280平方米,發現新石器時代墓葬32座,漁窖10座,出土大量以魚鱗紋、網紋、波紋為特徵的陶器和以漁獵工具為主的石器、骨器、牙角器等。說明當時人們是以漁獵為生,尤以捕魚為主要生活來源。經測定和樹輪校正,距今年代為6080±300年。這是一處不同於國內外其他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富有特徵的遺址,以本遺址為代表的這種類型的文化遺存,被命名為"新開流文化"。1981年新開流遺址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昂昂溪遺址
昂昂溪遺址屬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齊齊哈爾市昂昂溪區以西6公里五福火車站南端的沙丘上。1930年,著名考古學家梁思永在此發掘,以後多次發掘,從遺址和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用於漁獵的壓制石器和骨器。在男性墓中,隨葬的有骨槍頭、骨魚鏢、骨刀梗,說明男子狩獵、捕魚;女性墓中隨葬品有凹底石鏃、切割器等,說明女人不但從事家務勞動,也從事狩獵。出土的陶器中,有灰褐泥質陶、灰泥質陶、黃褐泥質陶3個陶系。石器工具的製作,可分為壓制、打制、磨製3種。以壓制石器占絕大多數。器形細小,工藝精湛,特別是石鏃代表了壓制石器製作的最高水平。經碳-14測定,其年代距今5000-6000年。這個遺址對研究黑龍江省石器時代文化及東北地區遠古歷史具有重要意義。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鶯歌嶺遺址
鶯歌嶺遺址屬新石器時代遺址,在寧安縣鏡泊鄉學園村西南1.5公里處,南距南湖頭屯2公里。嶺的西、北、東三面伸入湖中,形成半島,遺址就在半島之上。遺址的地層堆集分上下兩層,每層都發現居住址兩處,均半地穴式建築。下層的兩處居住址,長方式,長6米左右,寬3米左右,深3米多,靠牆有柱洞,室中有灶坑,灶邊圍以石牆。其中一室內,有一大石,下壓一個狍子頭骨,大石與灶坑之間,整齊地排列著5個狍子和豬的頭骨。室內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陶器為罐、碗、盅、紡輪,陶塑有豬、狗等;石器主要是鋤、斧、網墜;骨器有骨針、錐、鹿角鋤。上層居住址,也為長方形,深約70厘米。因遭破壞,看不出長度和寬度。穴壁內築有石牆,其間填以黃土。靠牆處有柱洞。居址內出土物較少,附近有一灰坑,出土物較多。陶器火候較高,陶質較硬,部分表面磨光,以罐類為多,也有碗、杯、盅,陶塑動物有豬、狗和熊,造型逼真,姿態各異。石器以打制、磨製為主,有石斧、有肩石鋤、束腰石鋤和石錛、茅、鏃及長刮器、短刮器、石片刮器。骨器有針、錐、簪、匕首,還有牙刀、牙錐、蚌刀和樺樹皮器。鶯歌嶺下層文化類型是已知牡丹江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對上層出土物經碳-14測定,為距今3025±90年,應在商周之際。下層當較上層更早,應在商代初期。
五、白金堡遺址
白金堡遺址屬青銅時代遺址,位於肇源縣城西50公里民意鄉大廟村白金堡屯,嫩江左岸的台地上。南臨嫩江0.5公里,東距嫩江與第二松花江匯流處15公里。多次考古發掘,清理出房址3處,窖穴(灰坑)40多處,陶窖1處,出土大量陶器及石、骨、蚌器等。房址為園角長方形和方形半地穴式建築,面積為4.4×8或4×4米。有門道,呈斜坡形,長1.3米,寬1米。地面經過夯打,厚約5厘米。室中正中有灶坑,橢園形。有柱洞,木柱當是支撐屋頂的支柱。室內西北側有土台,可能用於放置生活用品。西側有窖穴,有園形和長方形兩種,大少不小,可能是放置糧食、果品的。灰溝(防護溝)很長,東西向呈半園形,寬深各1米,溝壁斜直,用於防護和守衛,是白金堡文化重要遺跡之一。出土陶器1000餘件,有鬲、罐、缽、壺、盆、碗、杯、網墜等。火候較高,質地細膩堅硬,色澤純正。從房址的建築看,當地先民已過著安定生活;從蚌刀、蚌鐮的出土看,已有了早期的農業;精緻的骨魚鏢和土層中大量魚骨的堆集,說明捕魚仍佔有重要地位;陶器上動物紋(羊紋、鹿紋、駱駝紋)的出現,反映了畜牧業也有了發展。遺址的文化層分上下兩層,下層時間較早,相當於商代末期,上層時間較晚,相當於西周末年。經碳-14測定,距今分別為3260±70及2900±100年。
白金堡遺址是松嫩平原上面積最大、堆集最厚、出土最豐富1處典型青銅時代文化遣存。對研究松嫩平原以及整個東北地區的青銅時代文化,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學術界認為這里的先民已進入文明時期。1981年白金堡遺址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六、鳳林古城遺址
鳳林古城屬鐵器時代遺址。位於三江平原的友誼縣成富鄉鳳林村西300米處。80年代初期,考古工作者在以友誼農場為中心的1888平方公里范圍內,發現距今2000年左右的漢魏時期古城、古居址181處,其中古城62處,古居住址119處。這些古城和居址中,最有特色、最完好、規模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佔地約100萬平方米的鳳林鄉古城。與寶清縣炮台山古城堡隔七星河相望,居民稱為"對面城"。古城有內外9城,第六城位居中心,呈正方形,東牆長116米,南牆長112米,西牆長124米,北牆長119米。牆殘高2-4米。城四角有角樓址,4個馬面設在每面牆中部。角樓、馬面向牆外伸出5-10米不等。城外護城河深3-4米,寬16-18米。城牆為夯土板築,很堅固。六號城較各城面積大,城牆高,可能為部落首領住所。各城的內外都有許多半地穴式居址,深1米,長5-10米,寬3-5米,出土有陶罐、陶碗和雙耳銅䴉、小銅鍾、鐵箭頭,還有玉器、瑪瑙等飾物。從各城的布局看,當時的居民約有數萬,已結束了游牧,進入定居,農業、養畜業、制陶業和紡織業都達到一定水平,在組織上也初具國家的雛形。經考證,居民為滿族的祖先挹婁人。
鳳林古城的發現,徹底否定了三江平原是亘古荒源的"北大荒"這一說法,對研究滿族歷史、黑龍江地區少數民族的相互關系及其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的變化,都有著重要的價值。又由於此城巨大而結構復雜,對研究黑龍江古城的類型提供了新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