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家遺址
A. 蘭州有哪些現存的歷史遺跡 分別在哪裡啊
蘭州的肅王時代遺跡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設蘭州,置蘭州總管府,始有「蘭州」之名。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改為蘭泉縣,是年蘭州戶口僅有395戶,人口981口。金代初廢蘭泉縣並入蘭州,是時蘭州人口為11360口。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蘭州為蘭縣,洪武十一年,明太祖始封肅王,建文元年(1399年)肅王府由張掖遷至蘭州並興修城廓。蘭州遂成為王城。清康熙五年(1666年)陝甘分治,蘭州成為甘肅省會。民國三十年(1941年)正式設立蘭州市。
歷史上的肅藩王家族,是一支較平庸,沒有出過什麼特別著名人物的家族。不過,肅王這一脈的傳承體系比較完整,自肅庄王移藩蘭州後,對明代蘭州地方的經濟文化建設多有貢獻。
蘭州三台閣
蘭州市的皋蘭山有座古樸的的「三台閣」,此處海拔2129米。「三台閣」始建於明建文初年(1399年)。乃明朝第一代肅庄王朱瑛於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移藩蘭州後所建。原名「魁星閣」,上祀魁星。後來因為「神閣一楹,閣崇三級」,所以俗稱「三台閣」,歲月流逝,人們也只稱「三台閣」而忘記了「魁星」初名。
相傳朱瑛修閣,是借眼前之地,寄傳家天下之思。所以建成之後,每於重陽佳節,定會攜眷登高望遠,遙思金陵。
「三台閣」 歷經370多年的風雨戰亂,數番傾塌。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和道光十二年(1832年)都重新修建過,還劃給養贍旱地25畝。但同治五年(1866年)三台閣又遭戰禍所毀,至辛亥革命後又加修補。民國十三年(1924年)甘肅督軍兼省長陸洪濤卻暗使人拆毀三台閣以達到私利。解放後,1984年政府重建三台閣,重現舊觀。
蘭州金天觀
肅庄王朱瑛好道教,到蘭州兩年後(建文二年-1400年) 興建「金天觀」。當時的選址在城西三里,這里唐有雲峰寺,宋建九陽觀,西方在五行中屬金,故名「金天觀」。修建之初,肅庄王見這一帶山環水繞,如同仙人舞袖,還將城西面的一個城門取名為袖川門(有碑刻載「皋蘭袖川外之金天觀」可證),並不完全是現在七里河西津東路市工人文化宮的地點。工程到永樂四年(1406年)完工,人們是從雷壇河新橋邊上的一個山門進入寺觀。每年農歷八月初八日為雷壇廟會,熱鬧異常。
金天觀的建成,還有一段建文帝失蹤之謎的故事所致。
明惠帝朱允炆(朱元璋的長孫,太子朱標的長子)1398年即位,年號「建文」。登基後,進行削藩,壓制地方諸王坐大。燕王朱棣以入京除奸為名,發動了"靖難之役"。明建文四年(1420年),經過四年的戰爭,朱棣攻入南京,奪取了明朝政權,惠帝神秘失蹤。傳說建文帝逃到蘭州,當時肅庄王正在修建金天觀,他便讓建文帝匿藏觀內。有人認為「金」是西方,「天」指天下,金天觀的命名就是暗藏天子西去之意。
當年有位著名道人孫碧雲,號「玄虛子」,孫十三歲上太華山修道,遇張三豐授以道術,再駐武當山,道行深厚,精通武當內家拳術。洪武年間入京師,甚得朱元璋褒寵,明景帝時還為其在京建萬壽宮。可能匿於甘肅的傳聞也傳到朱棣那裡,永樂十年(1412年)明成祖下詔,讓孫碧雲主持蘭州金天觀道場,暗地裡打探建文帝消息。肅庄王之前與也與孫相識,為了迎接孫碧雲,肅王還專門修建瞭望仙橋和雷壇,雷壇河就是因此而得名。肅王將孫碧雲「迎居金天觀環室接引群眾,語多奧旨」,孫在蘭州居留了兩年,沒得到建文帝什麼消息,後來便返回太華山。
金天觀落成,佔地54畝,觀內殿閣巍峨,迴廊幽曲,聲名鵲起,為隴上最大的道觀。當時金天觀以唐代槐樹、壁畫、牡丹而聞名。金天觀里原有36株唐槐,稱為「三十六部雷將」。今天僅存唐槐3株,最高的一株高達20餘米,胸徑近3米,也名正言順的成為蘭州第一號受保護古木;還有明清柏3株,樹齡均在120年以上。
原來金天觀迴廊繪有建文帝時期的壁畫《金闕玄元太上老君應化圖》,還有蘭州馳名的牡丹池,相傳這里的牡丹來自唐長安城,有些甚至還是楊玉環的手植株,傳聞總是令人浮想連篇的,可惜我那天轉了每一處地方,除了可一瞻唐槐清柏外,其他都已消失,只見廊殿開著一間接一間的行貨畫廊和「奇石店」。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四月,林則徐被貶新疆途中,居蘭州八天,一天他游覽了金天觀,在斗母宮題寫了一幅對聯:「普物無心,萬訃共載慈雲遍:資生有道,百族同依爰日長」,如今不知又在何處。
1956年,金天觀改為蘭州工人文化宮。好在原二清殿西廊還有明清碑刻十餘塊,是城市建設時人們將一些地方的石碑移立到此的。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從肅王府「節園」移來的「碧血碑」(「碧血碑」的故事下面會講到),旁邊還有清末陝甘總督左宗棠書的文天祥《正氣歌》碑刻。
蘭州白衣寺塔
蘭州白衣寺是末代肅王朱識鋐管治下於崇禎四年(1631年) 始建的寺院。那時建寺初成,往往都獲皇帝封賜名,大概崇禎正忙於應付清兵進逼,哪有心情顧及隴上一寺命名,當時就以寺內尊奉的白衣菩薩而稱「白衣寺」。
B. 開化有哪些重要文物古跡
1—雙溪口遺址[中村鄉雙溪口村北500米山坡上·新石器時代—春秋·第一批縣文物保護單位]面積約1500平方米,文化層厚約0.6米。1978年5月發掘,出土夾砂紅陶、夾砂灰陶、泥質灰陶、著黑陶、印紋硬陶等陶片。印紋陶紋飾有瓦紋、方格紋、曲折紋、席紋等。石器有單孔斧、三孔斧、錛、鏃、網墜等。破壞嚴重。
2—鯉魚山遺址[池淮鎮池淮畈村南200米·新石器時代——戰國·第一批縣文物保護單位]總面積約1800平方米,1984年8月發掘,出土泥質紅(灰)陶、夾砂陶、印紋陶紋飾有編織紋、回紋、弦紋、曲折紋和米字紋。石器有:有段錛、刀、鏃、網墜等,還有陶網墜。破壞嚴重。
3—下界首瓷窯址[華埠鎮下界首村東北300米·宋代·第一批縣文物保護單位]面積約2100平方米,堆積厚度不等。1982年2月發掘,生產器物主要有韓瓶,胎色灰青,釉層薄,色青綠。其次是碗,胎色紅褐。窯床已毀。窯具僅見束腰形圓柱墊具和墊餅。
4—龍坦窯址[蘇庄鎮龍坦村東山坡上·元—清·第二批縣文物保護單位]面積約7500平方米,堆積厚度1-2米不等。主要有碗、盤、爐、盞等。多數是青花,其次是白釉、影青、褐釉等。碗、盤底部多有澀圈。青花紋飾主要為花草和文字。尚存窯床遺跡。窯具有匣缽、墊餅。(見《考古》1995年第8期。)
5—余公墓[黃谷鄉陽光村內·明代·第二批縣文物保護單位]佔地21平方米,座南朝北,分拜壇和墓室兩部分,都用青條石和石板砌成。拜壇半圓形,有墓碑1通,上刻「余公之墓」。墓室前築四柱三間三樓石牌樓1座,上立牌匾有隆慶三年(1569)年號。保存良好。
6—雙溪橋[城關鎮小橋頭村內·明代·第一批縣文物保護單位]因地處古溪和馬金溪的交叉處,故名。始建於宋政和年間,明嘉靖間李候文重建。三孔石拱橋南北走向,跨古溪,長25米,寬4.5米,中孔拱跨11.5米,矢高6米,拱圈縱聯砌置。橋墩迎水面做出分水見尖。橋面用石板鋪砌。
7—敦睦堂[村頭鎮小溪邊村·明—民國·第四批縣文物保護單位] 座北朝南,共有兩進,中有天井,平面內呈凸字形,佔地面積約204平方米。第一進大廳面闊三間,通面闊10.50米,通進深10.9米。硬山頂,陰陽合瓦,前檐柱上有一組斗拱支托檐檁,明間兩縫五架抬梁前廊後卷棚,八角形柱礎,廳後隔板上方掛「孝友」匾一塊,時「明萬曆丙午年」第二進民國時重建,面闊三間,通面闊9.1米,明間兩縫五架抬梁有後廊。後金柱上有對聯一幅「開國宗支繇夏禹,賜封衍派自康王」。
8—致福堂[塘塢鄉高朱村張家·明代·第四批縣文物保護單位] 座東朝西,現存一進。前原有四柱五樓挑檐牌樓式門樓,中有天井。該堂面闊七間,通面闊19.77米,通進深12.3米,總面積約243平方米。明間兩縫五架抬梁前卷棚後雙步,次、梢間皆五架穿斗式。硬山頂,陰陽合瓦,有屋面板。馬頭牆牆體用鵝卵石砌築。平盤斗、雀替、牛腿及卷棚檁上雕刻精細,三架、五架梁及卷棚下曲梁兩端皆用丁頭拱承托。前檐金柱下為方形石柱礎,四周雕刻神話傳說故事,非常精美。明間檐下有「天寵嘉賓」匾,堂內懸掛有汪慶百書「致福堂」匾。三合土地面。
汪慶百,字元履,號生洲,芹陽鎮(今城關鎮)人。明萬曆三十八年(1603)進士。初授行人,天啟初就職禮部。崇禎三年主纂《開化縣志》,次年補太常寺少卿。崇禎十二年為南京工部尚書。
9—愛敬堂[霞山鄉上田村內·明—清·第二批縣文物保護單位]座東朝西,共三進,依次為戲台、大廳、後堂。面積約760平方米。正廳五間,通門闊17.8米,通進深8.3米,明、次間均為五架梁前卷棚後單步梁。月梁斷面矩形略外弧,兩端飾龍須紋線眉月狀,並用丁頭拱承托。柱礎有八面形和鼓形兩種,其下皆置覆盆。硬山頂並有封火牆。第三進民國建。「愛敬堂」匾額為明大學士商輅題。
10—永錫堂[霞山鄉上田村內·明—清·第四批縣文物保護單位]平面呈凸字形,座東朝西,共三進,依次為戲台、大廳、後堂。面積約690平方米。第一進戲台懸山頂,正廳面闊五間,通面闊18.3米,通進深9.6米。明、次間均為五架梁前卷棚後單步梁。明間月樑上雕刻人物故事和鳳穿牡丹;兩端用雕刻山水風景的雀替承托。以鼓形柱礎為主,下置覆盆。硬山頂,陰陽合瓦。
11—大宗伯第[大溪邊鄉大溪邊村·明—清·第三批縣文物保護單位]中軸線上依次為戲台、正廳、樓房三進,佔地1440平方米。正廳面闊九間,通面闊34.9米,通進深11.25米。明、次、梢間均為五架梁前後步梁。柱頭卷殺,雀替雕刻簡單。鼓形或質形柱礎。硬山頂。
12—太和堂[黃谷鄉方田村內·清代·第四批縣文物保護單位]平面縱長方形,座西朝東,共三進,依次為戲台、大廳、後堂,均五間。通面闊16.3米。四柱三間五樓牌樓式大門。第一進戲台兩邊有廂房。第二進通進深8.6米,明、次間兩縫均為五架前卷棚後單步梁。明間額枋上掛「太和堂」匾。瓜楞形柱礎,下置覆盆。硬山頂。第三進有樓,地面高出二進0.31米,屋面與二進同。
13—西來岩[城關鎮玉屏公園內·清代·第一批縣文物保護單位] 座西朝東,光緒《開化縣志》載:西來岩,縣西山。原名錫賚庵,邑候吉祥創建。始建於乾隆四年(1739),建築面積126平方米,面闊和進深各三間,通面闊12.8米,通進深7.3米。明間兩縫五架前卷棚後單步梁,牛腿、月梁、雀替雕刻人物故事。後檐牆嵌「靈岩」碑刻,上有「乾隆四年」年號。此為改名「西來岩」之由。
14—詹氏坊[音坑鄉楊家村口·清代·第二批縣文物保護單位]建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四柱三間沖天式石牌坊。通高6.5米,明間寬2.3米,次間1.1米。唯明間有樓,正面有「德照彤管」石匾,背面有「乾隆四十五年」記年。次間兩柱沖天。《開化縣志》有記。
15—胡氏節孝坊[楊林鎮川南村東200米·清代·第一批縣文物保護單位]建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四柱三間五樓磚石牌樓。高約7.1米,明間闊2.65米,次間1.2米。主體結構為青石、磚雕構件組成。主樓面用斗拱支托,明間額枋有雲狀雕刻。明間枋上鐫有「旌表已故儒士李廷禹之妻胡氏節孝坊」橫寫2行16字,並有「道光二十九年」年號。《開化縣志》有記。
16—田畈鍾樓[何田鄉田畈村東南200米·清代·第三批縣文物保護單位] 建於道光年間。座東朝西,平面近似正方形。面闊和進深各三間,通面闊6.6米,通進深6.75米。重檐攢尖頂,梁架不詳,共有柱16根,鼓形柱礎,下置方形石板。河卵石砌牆,東、西各有拱圈門。
17—楊氏節孝坊[音坑鄉汶川口村內·清代·第二批縣文物保護單位] 建於道光乙巳年(1845)。四柱三間三樓石牌樓。高約7米,明間闊2.45米,次間1.19米。正樓牌匾刻「敕建葉學傑之妻楊氏節孝坊」,並有「道光乙巳年冬月」年號。正脊兩端設鴟吻。
18—敦倫堂[馬金鎮高韓村內·清代·第二批縣文物保護單位]平面呈縱長方形,尚存兩進。第一進有歇山頂戲台。第二進五間,通面闊18.4米,通進深9.05米。明、次間兩縫五架前卷棚後單步梁,月梁兩端用雀替承托。牛腿雕刻龍、獅。瓜楞形或鼓形柱礎,下置覆盆。硬山頂。
19—壕嶺關[楊林鎮壕嶺村西1000米·清代·第二批縣文物保護單位]東北、西南走向,用粗石條砌成。前門砌成券頂,上有「壕嶺關」楷書陽文石匾,邊款楷書咸豐七年建及監工姓名等。後門用條石搭成梁式。關的橫斷面呈梯形,高3.8米,厚4.8米,殘闊6.4米。該關與江西德興交界,當時為軍事防禦工事。
20—銀嶺關[楊林鎮下庄村西南1.5公里·清代·第四批縣文物保護單位]據傳建於清乾隆年間。關用粗石條錯縫砌成。高3.6米,厚6.41米,殘闊4.1米。券頂門寬1.82米。與江西德興交界,當時為軍事防禦工事。
21—思本堂[何田鄉晴村·清咸豐八年(1858)·第四批縣文物保護單位] 座北朝南,尚存兩進,門樓1966年重修。第二進大廳,面闊三間,通面闊12.7米,通進深9.7米。明間兩縫五架前雙步後單步梁,前後平身科置斗拱兩攢,承托挑檐,兩邊有丁頭重拱。各進懸掛匾額一塊。石柱礎,下置覆盆。硬山頂。
22—程氏節孝坊[張灣鄉余田畈村內·清代·第四批縣文物保護單位] 座北朝南,四柱三間五樓磚牌樓。明間闊4.2米,次間1.8米。用磚順縫砌成,層層疊澀挑檐。樓面陰陽合瓦有瓦當。整座牌樓嵌滿各種題材的磚雕,有人物、山水、鳥獸等。有「大清道光乙酉年」年款。
23—凌雲寺[蘇庄鎮余村古田山上·清代·第四批縣文物保護單位] 座北朝南,共兩進,中設天井。建築面積128平方米。第二進堂面闊三間,通面闊9.2米,通進深5.75米。穿斗式與抬梁混合梁架結構,明間兩縫為五架前雙步後單步梁,牛腿刻花草,方形石柱礎。硬山頂。左右山牆上分別嵌有明萬曆、乾隆、嘉慶時碑刻。大門門楣上有「凌雲寺」石匾並有「同治九年庚子孟秋」年號。
24—方永同公祠[蘇庄鎮唐頭村內·清代·第二批縣文物保護單位] 座西朝東,分戲台、廳、堂三進,總面積790平方米。戲台明間月樑上有斗拱兩攢支托檐檁,牛腿刻人物故事。第二進面闊五間,通面闊16.9米,通進深11.35米。明間兩縫為五架前卷棚後單步梁,鼓形或方形木質柱礎。徹上露明造,硬山頂。
25—汪嶺橋[中村鄉茅崗村皇林·清代·第四批縣文物保護單位]單孔石拱橋,南北走向,橫跨皇林溪。全長27米,寬5.5米,矢高8.9米。橋面用大河卵石鋪築。拱圈縱聯砌置,其頂端的一側嵌有「汪嶺橋」石匾。是開化縣最大的單孔石拱橋。
26—愛日堂[大溪邊鄉墩上、墩下村內·清代·第三批縣文物保護單位] 座北朝南,依次為戲台、大廳、後堂三進。四柱三間五樓牌樓式大門,上有磚雕「宋名臣第」匾額,整個門樓嵌滿各種題材磚雕。第一進戲台,天花上有彩畫,檐柱牛腿均為人物故事。第二進面闊三間,通面闊13.1米,通進深11.85米。明間兩縫為五架前卷棚後單步梁,金柱用雕花八角形石柱礎,下置覆盆。硬山頂。第三進樓1964年重建。
27—余氏祠堂[蘇庄鎮余村內·清代·第三批縣文物保護單位] 座西朝東,有戲台、廳、堂三進,中隔天井,天井兩邊為廂房。第二進面闊五間,通面闊18.95米,通進深8.5米。明、次間兩縫皆為五架前卷棚,三架和五架梁均用雕花平盤斗拱支托童柱,牛腿雕獅子戲球。硬山頂。
28—永言堂[塘塢鄉正大村內·清代·第三批縣文物保護單位] 座南朝北,有戲台、大廳、後堂共三進。第一進戲台,羅鍋式山牆,明、次間為五架抬梁式。第二進大廳五間,通面闊17.8米,通進深8.05米。明間兩縫五架梁帶前、後廊,三架梁兩端飾雲頭。前檐柱牛腿上有裝飾性斗拱。柱礎有鼓形和方形兩種。硬山頂有望板,徹上露明造。
29—姜家祠[蘇庄鎮蘇庄村內·清代·第一批縣文物保護單位] 座北朝南,現存戲台、大廳兩進,佔地面積628平方米。第一進為歇山頂戲台,各構件雕刻精細。第二進五間,通面闊19.3米,通進深13.8米。明、次間兩縫皆為五架梁帶前、後廊。童柱與五架梁間均用雕花平盤斗拱支托,金柱均用木質瓜楞形柱礎,下置覆盆。
30—華嚴古剎[華埠鎮孔橋村孔埠橋南端·清代·第二批縣文物保護單位]據民國《開化縣志稿》載:華嚴禪院建造年月無考。清咸豐五年毀,光緒二十年顧文叔、應桂馨倡捐重建,座北朝南,有前廳、大雄寶殿、觀音堂三進,佔地面積720平方米。面闊均為三間,明間兩柱上各有對聯一幅。梁架結構較復雜,三架梁、五架梁、牛腿等均雕刻精細,有人物、動物造型。薄青磚砌牆,陰陽合瓦。硬山頂。1994年重修。
31—汪氏宗祠[馬金鎮霞田村內·清—民國·第五批省文物保護單位] 座北朝南,共有戲台、大廳、後堂三進,佔地面積760平方米。各進間有天井。戲台重檐歇山頂,有藻井,五架抬梁帶前卷棚,正面明間曲樑上有民國六年記年。大廳五間,面闊18.2米,五架梁帶前卷棚後單步,金柱下設八面形石柱礎。磚砌牆,硬山頂。門面有鹿銜草等知恩圖報之類故事的壁畫。
32—啟瑞堂[馬金鎮霞山一村內·清·第五批省文物保護單位]和汪氏宗祠合為一個省文物保護單位,包含在汪氏宗祠內。
33—繼續堂[馬金鎮石柱村內·清·第四批縣文物保護單位] 座西朝東,共有戲台、廳、堂三進,佔地面積約450平方米。第二進面闊五間,通面闊14.2米,通進深6米。明間兩縫五架抬梁式,牛腿雕刻人物故事。第三進地面高出0.8米,梁架與二進同,雀替丁字形。整座建築河卵石砌牆,三合土地面。
34—餘慶堂[齊溪鎮嶺里村·清代·第四批縣文物保護單位] 座北朝南,共有三進,進與進間有天井,佔地面積329平方米。為公用性建築。硬山頂,馬頭牆。第二進大廳,面闊三間,通面闊10.05米。明間兩縫五架抬梁前雙步。天井有條石及鵝卵石砌築,磚石牆,鼓形石柱礎和六面形木柱礎。整座建築雕刻簡單。大門前有張瑞榮敬立「孝廉方正」方形石旗桿墩一對,上有「皇清宣統三年」年號。
張瑞榮,字玉叔,世居嶺里。宣統辛亥以孝廉方正應北京保和殿殿試分選六部主事贈五品誥授奉政大夫。
35—鳴鳳堂[齊溪鎮余家村·清代·第四批縣文物保護單位] 座西朝東,依次為戲台、大廳、後堂。第一進戲台藻井上有壁畫,並有「樂韶舞」、「歌應南風」匾,整體結構完整。第二進面闊五間,通面闊10.75米。梢間山牆上有人物故事壁畫。
36—攸敘堂[塘塢鄉礦山村·清代·第四批縣文物保護單位] 座西南朝東北。共有三進,進與進間有天井平面呈凸字形,佔地面積約724平方米。為公用性建築。第一進戲台,有樓。通面闊20.5米。第二進大廳,面闊三間,通面闊14米。明間兩縫五架抬梁前卷棚。天井四周檐柱上都有牛腿,天井全部用青石板鋪砌。整座建築用磚錯縫砌牆。青石條門框,磚疊檐門罩,門楣上墨書「勛賢世家」四個大字。
37—移睦堂[何田鄉田畈村·清代·第四批縣文物保護單位] 汪氏祠堂,位於何田鄉田畈村·清代·第四批縣文物保護單位。座西朝東,該建築中軸線上依次為戲台、正廳、後廳三進,進與進間有天井。佔地600多平方米。第一進戲台70年代重修,一、二進間兩邊迴廊有樓且木雕刻精美,惜有損毀,第三進天花上設圓藻井三個。
38—鍾樓[馬金鎮霞山二村內·民國·第二批縣文物保護單位]明弘治年間始建,咸豐丁巳年(1857)毀,後幾經修建。現建築為民國年間重建,座南朝北,四方形三層木結構,面積108平方米。面闊、通進深各三間,通面闊、通進深均為10.4米。重檐歇山頂,內有天花,梁架不詳,共用柱16根,天花上掛明萬曆銘文大鍾一口。東、西山牆各嵌民國碑刻1通。
39—啟敬堂[塘塢鄉西庄村內·民國·第四批縣文物保護單位] 座西朝東。共有四進,分別是前廳、後廳、堂、樓。面闊都為三間,通面闊11.2米,佔地面積約387平方米。硬山頂,有屋面板和搏風板。整座建築雕刻精細,紋飾有嬰戲、花鳥、獅子戲球、人物故事等。牆用青石塊和黃泥砌築,三合土地面。
40—六合同春[林山鄉田後村·民國·第四批縣文物保護單位]由六姓氏合資建造之祠堂。共有兩進,中有天井,總面積256平方米。第一進戲台,明間採用減柱方法,面闊五間,通面闊13米,明、次間作戲台,前檐柱被減。第二進地面高出一進0.35米,面闊三間,明間兩縫七架抬梁帶前後廊,次間七架穿斗式。前檐柱橫斷面為梅花形,整座建築河卵石砌牆,石灰粉刷。三合土地面。
41—石像牲[城關鎮高坑塢村石井東100米·宋代·第三批縣文物保護單位]原墓地面積約315平方米,1958年前後被毀。現墓穴前尚存石翁仲2尊,高2.6米;石馬、石羊、石獅各2尊,有輕微殘損。據民國三十八年《開化縣志稿》載:為宋吾滿前之石人石馬。吾滿:宋三衢太守吾謂之次子。
42—獅山摩崖石刻[池淮鎮芹源村獅山·宋—明代·第三批縣文物保護單位]該石刻座東朝西,有字跡5處。其中「崇崗」兩字最大,楷書陰刻,字徑高0.6米,寬0.5米。豎刻落款年代:紹定壬辰年(1231),作者不詳;另一處豎刻兩行「福建按察副使方豪至嘉靖八年(1529)仲冬」,字徑高0.16米,寬0.15米。其餘作者、年代均不詳。
43—十八洞摩崖石刻[菖蒲鄉宋村十八洞內·明代·第一批縣文物保護單位]據光緒《開化縣志》載:「明正德丙子(1516)九月進士方豪告別先隴因游此,題名於石。」整幅石刻楷書陰刻,字徑高約1米,寬0.7米,每字約為0.1米見方。現保存完好。方豪(1482—1528),字思道,號棠陵,棠陵村(今金村鄉金路)人,官至福建提刑按察副使。
44—中共浙皖特委舊址[何田鄉柴家村·1936年·第四批省文物保護單位]1936年8月13日,「中共開(化)婺(源)休(寧)中心縣委」改為「中共浙皖特委」,機關所在地設在何田鄉柴家村福嶺山。舊址為二層磚木結構,座西朝東,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建築面積約180平方米,陰陽合瓦,硬山頂,馬頭牆。大門左側門框上留有當年紅軍標語的落款「紅軍政宣」墨跡。
45—中共開婺休中心縣委舊址[長虹鄉庫坑村·1935年·第一批縣文物保護單位] 1935年中旬成立「中共開婺休中心縣委」,機關所在地設在庫坑。後經縣黨史辦多次考證確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共閩浙贛省委」秘密機關曾在這里建立,時間1935年7月初至12月,歷時半年。後轉移到江西婺源縣鄣公山。舊址為二層土木結構建築,建築座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建築面積約120平方米。懸山頂,黃泥牆。
46—烈士紀念碑[何田鄉中學內·1967年·第一批縣文物保護單位]1967年8月間,何田鄉政府和當地群眾為紀念二戰時期犧牲的七位紅軍戰士而建。墓與碑用磚砌築,外粉刷。碑身呈品字形,正中隸書「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陽文,兩邊各有「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詩句。
47—烈士墓[霞山鄉政府大院邊·1951年·第二批縣文物保護單位]該烈士墓座南朝北,位於205國道邊的霞山鄉政府大院邊的茶山間,由四座小墓呈一字形排列,用青石板、石條、鵝卵石砌築。總闊5.65米,高3.30米。墓中分別葬著1949年—1951年間為革命光榮犧牲的10位烈士。墓碑分別由開化縣人民政府、馬金區公所敬立。
48—抗敵陣亡將士紀念碑[華埠鎮孔埠大橋南山坡上·1938年·第三批縣文物保護單位]為紀念「七·七」事變,1938年立「抗敵陣亡將士紀念碑」並建「七七亭」。碑青石質,高1.75米,寬0.9米,厚0.055米,碑陰刻捐款人姓名及捐款數額。亭曾毀,1985年重建。該碑重新立於亭中。保存完好。
49—犀牛化石遺址[塘塢鄉洪村西500米山洞內·更新世·第一批縣文物保護單位]洞深約5米,寬2米,高2米。1982年在該洞內發現犀牛牙齒、上下頜骨、腿骨等部位的化石。經鑒定,距今至少一萬年。化石現存浙江省自然博物館。
50—西岩洞(崇文書院舊址)[大溪邊鄉陽坑口村後山·南宋—清·第一批縣文物保護單位] 據光緒《開化縣志》載:「西岩……少監程俱常隱此。同治間創建崇文書院於岩前。」
程俱,字致道(1077—1144),南宋進士,北源村(今長虹鄉)人。著有《麟台故事》、《北山小集》等,均入《四庫全書》。現崇文書院只剩殘垣斷壁。洞內留有石墩石桌,石桌上刻有大清光緒年號。
51—新四軍整編舊址[華埠鎮工商弄、城關鎮政義坊弄·1938年·第五批縣文物保護單位]1938年2月中旬至4月上旬,新四軍第一、二、三支隊共七千餘人,先後集中在開化縣城和華埠鎮進行整編。整編期間在華埠鎮的後街、武官衙門口、華陽小學等一些顯眼地段,書寫了:「團結一致共同抗日!」、「抗日高於一切,一切服從抗日!」、「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等大字標語口號。根據實地調查,當年陳毅在華埠的住處(現華埠鎮工商弄24號房子)尚存,牆外標語隱約可見。該建築為清代三進徽式磚木結構樓房,有後花園。清磚黑瓦,有馬頭牆。總面積1081平方米,現分別為工商弄16、17、18、19、20、24號,現有四戶人家居住。城關鎮政義坊弄21號面積240平方米,其中公用面積146.23平方米,私房1戶面積80平方米。
52—登雲橋[大溪邊鄉陽坑村·1923年·第五批縣文物保護單位]縱聯砌置單孔石拱橋,東西走向。橋長10.1米,寬5.5米,高4.55米,拱跨9.7米,。橋拱用方正粗石條砌成,橋面用石板鋪砌,東端有引橋,有10多級石級,橋西頭一廊房牆上有「德業流芳」碑記,時「中華民國二十一年」。橋拱頂端北側嵌「登雲橋為木結構建築。」石匾一塊。橋上有廊,陰陽合瓦,五架抬梁左右單步,脊檁上書「中華民國拾貳年歲次造」等字樣。
53—華德堂[馬金鎮石柱村·清·第五批縣文物保護單位]胡氏祠堂。共有二進,中有天井,佔地面積約312平方米。第一進有戲台,牛腿、雀替有各類彩繪。天井構築較精細。大門門罩用磚疊檐翹角,下有磚雕,門框磚砌,河卵石砌馬頭牆。
54—翕和堂[馬金鎮楊和村·清·第五批縣文物保護單位]張氏祠堂。共有二進,中有天井,佔地面積約345平方米。兩進面闊都為五間。大門門罩用磚疊檐翹角,下有磚雕,門框磚砌。硬山頂,陰陽合瓦,有勾頭滴水。據傳從馬金九里坑遷居於此,為五兄弟之一,建祠堂名「翕和堂」,義為和諧、和睦。
55—敦睦堂[馬金鎮舉林村·清·第五批縣文物保護單位]鄭氏祠堂。共有三進,進與進之間有天井,佔地面積約348平方米。第一進面闊三間,有梅花和圓形柱。第二進面闊三間,屋面陰陽合瓦有屋面板。第三進有樓。
56—光啟堂[馬金鎮排田村·清·第五批縣文物保護單位]鄭氏祠堂。共有三進,進與進之間有天井,佔地面積約420平方米。為磚、石、木結構建築。第一進戲台,歇山頂,牛腿雕刻精美。一、二進中天井兩邊有走廊相連。大門門罩用磚疊檐砌築,兩邊各有一券頂小門。
57—裕昆堂 [馬金鎮岩潭村·清·第五批縣文物保護單位]余氏祠堂。座東北朝西南,共有三進,各進間有天井,天井兩邊有走廊相連,佔地面積約480平方米。第一進戲台,兩邊有樓。第二進大廳,明間五架前卷棚後單步梁。第三進有樓。整體建築雕刻簡單,鵝卵石砌牆為主。
58—孝思堂[塘塢鄉洪村·民國·第五批縣文物保護單位]汪氏祠堂。座東北朝西南,共有三進,各進間有天井,天井兩邊有走廊相連,大門前有廊,佔地面積約607平方米。第一進戲台。第二進大廳,明間五架前卷棚後單步梁。第三進有樓。整體為磚木石結構建築。
59—鳳山堂[塘塢鄉朱塢村·民國·第五批縣文物保護單位]張氏祠堂。共有三進,各進間有天井,天井兩邊有走廊相連,佔地面積約390平方米。第一進戲台。第二進大廳前卷棚額枋上雕刻龍鳳,非常精美。第三進有樓,高出二進0.7米。中天井兩邊有走廊相連。大門上磚雕內容豐富,形象生動。
60—三治堂[音坑鄉青山頭村·清·第五批縣文物保護單位]鄭氏祠堂。座北朝南,四柱三間五樓牌坊式門樓,門面磚雕精美且保存完整,青石條門框。共有三進,各進間有天井,天井兩邊有走廊相連。佔地面積平方米。第一進戲台。第二進大廳明間五架前雙步後單步梁。1998年重修。據《鄭氏宗譜》記載,該村鄭氏唐武德年間由安徽歙縣遷來,始遷祖為太常寺少卿鄭元疇。
61—文昌閣[蘇庄鎮蘇庄村·民國·第五批縣文物保護單位]共一進,佔地面積約72平方米。為磚木結構樓閣建築。重檐歇山頂,陰陽合瓦有屋面板和搏風板。面闊、進深各三間,共用柱18根,牛腿、雀替有雕刻。
62—敦怡堂[村頭鎮小溪邊村·清·第五批縣文物保護單位]座北朝南,共有三進,各進間有天井,天井兩邊有走廊相連,佔地面積約469平方米。第一進戲台。第二進大廳前金柱枋上雕刻八寶圖案非常精美。第三進有樓。大門框用青石條構築,有磚雕內容豐富,形象生動,其中有「蘿蔓世家」四個大字,但破壞嚴重。
63—林氏節孝坊[桐村鎮王畈村·清·第五批縣文物保護單位]座東朝西,四柱五樓磚牌坊,明間闊2.38米,次間闊1.53米。整座牌坊用磚砌築,唯最高樓上嵌「聖旨」石匾,明間門楣上嵌「旌表已故儒士蘇必亮之妻林氏節孝坊」石匾,石匾右邊書:「大清道光乙酉」、左邊書:「繼男正元建」。
64—詹氏祠堂[林山鄉舜山村·清·第五批縣文物保護單位]共有三進,一、二進間有天井,天井兩邊有走廊相連,廊有樓,佔地面積約576平方米。第一進戲台。第二進大廳牛腿、平盤斗、雀替雕刻非常精美。第三進後重建。大門為四柱五樓翹角門樓,左右各有一小券門。
65—永祚堂[塘塢鄉洪田村·清·第五批縣文物保護單位]朱氏祠堂。共有三進,一、二進間有天井。佔地面積約360平方米。第一進戲台,歇山頂,單檐翹角。第二進木構件雕刻非常精美。
66—慶善堂[塘塢鄉洪田村·清·第五批縣文物保護單位]張氏祠堂。共有三進,依次為前廳、後廳、後堂,木構件雕刻簡單。各進間有天井。佔地面積約335平方米。第三進有樓。
67—集賢祠[長虹鄉霞塢村·清·第五批縣文物保護單位]共有三進,依次為戲台、廳、後堂,佔地面積約340平方米。四柱三間五樓牌坊式門樓,第一進戲台,一、二進間天井兩邊廂房有樓。
C. 隴姓的郡望堂號
越嶲郡:秦惠文王更元九年(乙巳,公元前316年)滅蜀以後,由於政治和軍事需要,在蜀地修築城池。臨邛、成都、郫三地土地肥沃、地當要沖,臨邛故地更有鐵礦資源、天然氣井,交通便利,市場繁榮,故秦惠文王於更元十四年(庚戌,公元前311年)派蜀守張若主持修築三城(一說張儀亦參與修築事宜)。因臨邛故地素有邛民(邛族)聚居,故取名臨邛。臨邛城店肆林立,規模宏大,城址在今邛崍臨邛鎮。
據《華陽國志.蜀志》載:「臨邛城周回六里,高五丈。造作下倉,上皆有屋,而置觀樓射欄。」城的主體為木結構。當時郡縣制尚未普及,臨邛城實為縣的雛形,轄地今崇州、新津、大邑及都江堰一部分等地。歷經演變兩千三百年來,臨邛城飽經滄桑,西漢末至王莽「新」朝時,城郭損毀,導江卒正(即蜀郡太守)公孫述設署臨邛,主持營建新城,稱為公孫城。
自西晉懷帝永嘉六年(壬申,公元312年)至西魏廢帝二年(癸酉,公元553年),因戰亂不息,臨邛又為僚人所擾,乃將縣治遷移至今崇慶縣境內,凡二百四十年。臨邛縣城,迭遭破壞,又自唐文宗太和三年(己酉,公元829年)起至清康熙十三年(甲寅,公元1674年)先後數次被南詔、吐蕃以及吳三桂叛軍等攻陷,州城殘破,滿目荒涼。其間,明憲宗成化十九年(癸卯,公元1483年),官府用泥士築成簡陋城垣,歷三十餘年而崩裂。
唐武宗正德十六年(辛巳,公元1521年)知州李廷詔主持改築,高兩丈,加厚六尺,周長一千四百二十三丈,約九里七分,垛口三千七百座,用石條包砌。城有四門,各門均建城樓。樓檐懸木匾,東曰「東望錦城」;南曰「南挹蔡蒙」;西曰「西寧番倮」;北曰「北跨鶴霧」。又於城之東南角上建「聚奎樓」企求本州文運亨通,科甲綿延。樓上塑「魁墾點斗」泥像,城牆外圍開鑿護城河。明末清初,戰亂頻仍,州城殘破,戶口銳減,常有虎豹出沒,直至清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公元1693年)知州戚延裔捐資助修城垣,民得安居。
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公元1764年),在知州王采珍主持下,大力維修。城周一千六百三十八丈,合九里一分。城開四門,另闢一門於東南角「聚奎樓」下,名「小南門」。除修復城牆外,又補砌女牆垛口一千七百三十八座。東城樓名曰「湧泉樓」,匾曰「環江沃野」;南為「挹翠樓」,匾曰「崍山擁秀」;西為「鑒湖樓」,匾曰「瑞靄雲吟」,北為「跨鶴樓」,匾曰「靈綿霧嶺」。城貌壯觀,超軼前代。清嘉慶年間,城垣先後發生三次崩裂,均經官署維修完固。此後經歷百餘年直至解放,均未維修。1958年拆除城牆改築圍城公路,但古城輪廓清晰可睹,護城河亦如舊貌。鎮雄縣:鎮雄縣古稱威信。
據《明史·四川土司》記載:明嘉靖五年,「兵部奏:芒部隴氏,釁起蕭牆,騷動兩省,王師大舉,始克盪平。今其本屬親支已盡,無人承襲,請改為鎮雄府。設流官知府統之。分屬彝良,母享,落角利之地,為懷德、歸化、威信、安靜四長官司,使隴氏疏屬阿濟、白壽、祖保、阿萬四人統之……而以通判程光為試知府。」《鎮雄州志》載:「嘉靖四年,隴政、支祿誘殺土府隴壽,官軍討之。
嘉靖五年,朝議改芒部為鎮雄府,設流官知府、經歷、照磨、教授、訓導各一員。以通判程光為試知府,分屬彝良、母享、落角利之地為懷德、歸化、威信、安靜四長官司,以隴氏疏屬阿濟、白壽、祖保、阿萬為長官。」據考證其他史籍也有同樣記載。由此可見,威信源於明朝嘉靖年間改土歸流(改土官為流官),朝議改芒部土府為鎮雄軍民府,置威信長官司於落角利之地而得名。威信屬地原名落角利,在明朝前期為芒部土府所轄。
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烏撒、烏蒙、芒部三府改隸四川布政使司,明嘉靖五年(丙戌,公元1526年),朝議因芒部地方「夷性獷悍,嗜利好殺,爭相競尚,焚燒劫掠,習以為恆,去省遼遠,莫能控制,附近邊民,咸被其毒」。明政府為加強對這一地區的統治,廢除芒部土司的世襲制度,改芒部土府為鎮雄府,設流官知府統之,轄四長官司,因而在落角利之地設置威信(母享寨)、安靜(角落寨)二長官司,以隴氏疏屬何氏祖保為威信長官司世襲長官,蓋取宣威立信於民之意。追溯其源,威信名稱即來源於此。流官雖設,土官猶存。芒部初設流官,「蠻情未服」。旋即芒部沙保等謀復隴氏,擁隴壽之子隴勝糾眾攻陷鎮雄城,執程光,奪其印,殺傷數百人,程光奔畢節,連討未定。
明嘉靖九年農林4月,革流宮知府,仍以隴勝為通判署府事,尋復土府。轄屬各長官司,或革除或保留,時限各有不一。威信長官何祖保,世襲至希堯失印棄官為民。直至清朝雍正六年(戊申,公元1728年),雲南總督鄂爾泰征服鎮雄,再次改土歸流,降鎮雄府為州,復隸屬雲南,改屬昭通府。
因鎮雄幅員遼闊,鞭長莫及,爰就威信、安靜長官司地面添設分防州判(亦稱鎮雄州威信分州),故沿用威信之名而建立威信州判署(治所取名轉官司,今舊城),轄屬下東六甲。原威信長官司治所仍稱威信司,後稱衛靖司(今三桃新街)。威信、衛靖音義相近,後人便將威信司叫作衛靖司。與此同時,由於諧音之故,轉官司亦稱為長官司也。
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鎮雄州改為鎮雄縣,同時廢除威信州判,仍沿用威信名稱,置威信行政公署,治所在今舊城,仍轄六個甲之地,旋道廢。民國六年直隸省。
民國九年(庚申,公元1920年)長官司地方因氣候炎熱,加之匪患擾亂之故,威信行政委員公署治所便由長官司移至扎西。
民國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修建衙門大堂。
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廢行政公署置威信設治局,民國二十三年(甲戌,公元1934年)廢設治局,仍沿用威信名稱立威信縣。增撥鎮雄上東(麟鳳、長安)、中東(大河,水田)七個甲歸屬威信管轄,直隸雲南省昭通專區。
1950年7月17日扎西解放,威信獲得新生,從此,建立威信縣人民政府。威信得名與鎮雄同源,確有「布威信而安靖地方」,使所轄土著居民「懷德,歸化」之意。
1956年2月,威信縣召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作出更改威信縣名為扎西縣的議案,報省人民委員會請國務院批復,未果,故威信縣名仍沿用至今。
六枝:清康熙五年(丙午,公元1666年)農歷2月,清政府以土司安坤地設立比喇為平遠府,轄九里,即:東境設向化、懷忠、興文三里;北境設慕恩里;南境設太平里;西境設敦仁里、崇信里;西遠境設財豐里、歲稔里。同年農歷6月,吳三桂從威寧進兵鎮壓隴安藩率領的彝族人民起義,以其轄地歸安順軍民府。
清康熙十八年(己未,公元1679年),郎岱除設流官外,改隴氏土司為外委千總,分為二目統領,一目管轄郎岱本枝,一目轄六枝。
清雍正九年(辛亥,公元1731年)農歷6月12日,以隴氏郎岱、六枝二目地及西堡司、副司地設置郎岱廳,廳治所為郎岱,添設安順府同知一員分駐其地。
清乾隆十九年(乙亥,公元1755年)農歷12月2日,於郎岱廳內設羊場巡檢司,隸屬於安順府,治所羊場(今岩腳鎮)。郎岱廳設置流官後,分為七枝管轄。即:郎岱為本枝,居西南隅,與安南、永安接界;正化為下枝,與普定、鎮寧交界;正東為西堡枝,與普定縣接界;西北為上枝,與水城交界;東化為化處枝,與安乎及平遠交界;東南隅為木崗枝,與西堡枝相連。居上枝、下枝、本枝、西堡枝之間的地方為六枝。清道光年間,郎岱廳將七枝建置改為十里,即:樂善里,治所大拱地(今鎮寧縣屬);歲稔里,治所落別,該兩里領域為廳治之東物阜里,治所化處(今普定縣屬);財豐里,治所波玉河(今普定縣屬),該兩里在廳東北。敦孝里,治所鼠場;篤行里,治所龍場;明讓里,治所岩腳,此三里領域在廳治北。崇正里,治所黑塘;時合里,治所六枝;家仁里,治所郎岱城。全郎岱廳轄一百甲,三百九十五個自然寨。
1949年1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貴州省省會貴陽市。12月26日成立了貴州省人民政府。全省設一個省轄市(貴陽市)、八個專區(貴陽、遵義、銅仁、鎮遠、獨山、興仁、安順、畢節)、一個專區轄市(遵義市),改雷山設治局為雷山縣,共置七十九個縣。
1960年撤銷郎岱縣,設置六枝市。
1962年撤銷六枝市,改置六枝縣。
1966年六枝縣改為郎岱縣。
1967年,設置六盤水地區,轄六枝、盤縣、水城三個特區。
1970年撤銷郎岱縣,並入六枝特區。
1978年12月撤銷六盤水地區,設六盤水市,為省轄市,轄六枝、盤縣、水城三個特區。
2003年六枝特區轄五個鎮、十四個鄉,其中有九個民族鄉。
盤縣:歷史悠久,有距今約三十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盤縣大洞(原名十里大洞)。古為夜郎國屬地,漢朝時期屬宛溫郡。晉朝時期屬寧州,南朝劉宋時期置西安縣,南齊時期稱西寧縣。
唐朝初期為訓州地,唐貞觀八年(甲午,公元634年)置盤州,唐天寶後期至宋朝為於矢部(齊彌部)屬地。元朝初期置普安路,後升招討司,繼改宣撫司,復為普安路。
明洪武十五年(壬戌,公元1382年)衛府並設,改普安路為普安府,另置普山府(土府),土流二知府與衛同地分治。後普山府廢,普安衛升軍民指揮使司,後變廢,復稱衛。
明永樂元年(癸未,公元1043年)設普安安撫司,明永樂十三年(乙未,公元1415年)安撫司廢,改置普安州。
明萬曆十四年(丙戌,公元1586年),遷普安州與普安衛同城而治。
清順治十八年(辛丑,公元1661年)析州屬三營三里地置普安縣,清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公元1687年)裁普安衛並入普安州。
清嘉慶十四年(己巳,公元1809年)升普安州為直隸州,清嘉慶十六年改普安州為普安直隸廳。清宣統元年(己酉,公元1909年)改盤州廳。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盤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為盤縣。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國家開展「三線建設」,為開發盤縣煤田,於1965年由盤縣劃出九個公社,雲南宣威劃出三個公社設盤縣礦區(後改稱盤縣特區)。
1970年盤縣特區與盤縣合並,仍名為盤縣特區。
1985年末特區轄十七個區(鎮),九十三個鄉(鎮);有漢、彝、布依、回、苗、白等二十八個民族。
1993年「建、並、撤」後,全縣轄三十七個鄉鎮。
1999年更名盤縣,縣政府駐地搬遷紅果。 越嶲堂:以望立堂。
鎮雄堂:以望立堂。
六枝堂:以望立堂。
盤縣堂:以望立堂,亦稱盤水堂。
D. 天水市秦安縣有哪些遺跡
興國寺座落在秦安縣城北街,是一組風格古樸的建築群。《秦安縣志》記載:「興國寺創建於元至順三年(1332年)。
街亭位於秦安縣城東北40公里的隴城鎮,距大地灣遺址8公里,是一處寬約6公里、長達十幾公里的開闊地帶,是關隴大地的咽喉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三國時期魏蜀街亭之戰就發生在這里。
大池灣遺址位於秦安縣城東北45公里五營鄉,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文化遺址,距今7800--5000年。這里不僅有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時代的房址,灰坑,墓葬,窯址和壕溝,而且還有精製的地畫,彩陶和面積很大,構造復雜的房屋遺跡。
可泉寺坐落於距縣城1.5公里的南山腳下,整個建築分為胡纘宗紀念館、可泉寺及媧鄉神母宮等3處。其建築群年代可上溯到秦漢乃至傳說中的女媧補天的上古時期,自宋元以前初具規模,明清兩代雖經戰爭破毀,然屢毀屢建,規模不減。
隴城故城是晉代設置的略陽郡、略陽城、北魏至唐的隴城縣,宋時的隴城寨,明代設置隴城巡檢司的治所。隴城北魏、北周的故城,在唐代宗寶應年(公元762年),因吐蕃進犯而被毀,已不存在。宋正隆四年又重築一城,即現在的隴城,又稱八卦城。
秦安文廟,位於秦安縣興國鎮新華街東,創建於元大德元年(1297年),總面積2800平方米。現存建築有大成殿、崇聖祠、鄉賢祠、名宦祠、樂器庫、祭器庫等。
泰山廟坐落在秦安縣城東的鳳山上,是保存完整的泰山廟古建築群。
女媧祠的建造年代,目前可追溯到秦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1986年,天水牧馬灘出土秦墓木板地圖,其中繪制葫蘆河的2號圖標有一亭形物。據學者考證,此亭形物當為女媧祠。
E. 馬家窯遺址的馬家窯文化
家窯遺址是黃河上游甘青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首次發現,遺址文化層包括新石器時代較早期的馬家窯文化,較晚期的齊家文化,以及更晚期的寺窪文化。該遺址內涵非常豐富,出土有大量的彩陶和石器。該遺址對研究馬家窯文化及黃河上游地區諸史前文化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發展的一種地方類型,出現於距今五千七百多年的新石器時間晚期,歷經了三千多年的發展,有馬家窯、半山、馬廠等類型。主要分布於黃河上游地區及甘肅,青海境內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帶。馬家窯文化制陶業非常發達,其彩陶繼承了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爽朗的風格,但表現更為精細,形成了絢麗而又典雅的藝術風格,比仰韶文化有進一步的發展,彩陶的發達是馬家窯文化顯著的特點,按早中晚分半山類型,馬廠類型,石嶺下類型。
馬家窯類型
馬家窯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肅中南部和青海東北部,寧夏南部地區。陶器以橙黃陶為主,有少量灰陶。彩陶器型豐富多樣,紋飾非常精美,以旋渦紋、水波紋、同心圓紋、動物紋為主,彩陶上的圖案表達了當時各氏族部落有著共同的崇拜意識。陶器形狀出現了較大變化,盆、碗、缽依然存在,但存貯器瓮、罐、瓶逐漸增多。 燒制陶器的技術和陶窯較仰韶時期有了較大進步,火塘和窯分離,燒窯溫度明顯提高。並且出現了集中的作坊式制陶窯址。比較完整的遺址如位於甘肅東鄉自治縣大夏河東岸的林家遺址,包含有馬家窯類型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存,是馬家窯類型的代表性遺址之一。在這個遺址中還發現了穀子的炭化物。這說明粟是當時先民的主要糧食之一。
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馬家窯類型早期的典型遺址有永登蔣家坪、東鄉林家。馬家窯早期彩陶的主要器形仍以盆、缽、碗為主,還有罐、鳥形器、壺、長頸圓腹瓶、筒腹平底及尖底瓶等。多以較稀的黑彩在橙黃陶上繪制花紋。盆、缽、碗中的內彩開始盛行。但內彩的花紋比較簡單。
馬家窯類型中期的彩陶已進入純熟精美的境界。馬家窯類型中期的典型遺址有東鄉林家(中層)、蘭州雁兒灣、臨洮馬家窯、民牙。核桃庄等遺址。這時的器形種類和圖案紋飾都有較大的革新與發展。陶器表面打磨尤滑,用濃亮如漆的黑彩畫在細膩光潔的橙黃或米黃色陶器上,閃爍著明亮動人的光彩。馬家窯文化彩陶藝術進入了彩陶歷史的鼎盛期。
馬家窯類型晚期的典型遺址有東鄉林家(上層)、蘭州西坡窪(上層)、青海大通上孫家寨、樂都腦庄、永登杜家台、榆中麻家寺等。這時的彩陶仍以橙黃陶為主。除了單獨的黑色彩繪外,還出現了黑白兩色並用的彩繪方法,器形以壺、瓶、盆、缽和瓮為主,還有大口淺腹罐、勺、束腰罐等。
半山類型
半山類型因1924年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首先發現於甘肅省廣河縣洮河西岸的半山遺址而得名。距今約4500年。分布在隴西、蘭州、臨洮、永昌、武威、古浪、景泰。西至青海的大部分地區。充分證明了中國彩陶源於本土,而且具有東來西去的傳播趨勢。半山類型除了一些房址夕卜,還發現在房址附近有許多燒制陶器的窯址。半山類型的墓葬除傳統土坑墓葬外還發現了石棺墓。隨葬品以彩陶為多。半山類型的陶器以紅陶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由於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和定居生活方式的使然,制陶業逐漸發達,使彩陶藝術發展越發推向歷史的鼎盛時期。
半山類型彩陶展現了彩陶藝術新的繁榮時期,半山類型的分布區域逐漸西移,根據地層關系年。器形排比,半山類型可分為四期:
一期遺址以蘭州三營為代表,還有廣河的地巴坪(早期),景泰的張家台(早期)和臨夏的張家嘴等。器形以直口直頸壺和短領侈口罐為主。直頸壺口的兩側都有鋸齒狀的雞頭盲耳,腹部較圓。花紋多以粗細相等的黑鋸齒帶和紅鋸齒帶相間繪成。頸肩之交都以一根紅線和黑鋸齒帶並行相鑲,這是半山彩陶的特點之一。
二期遺址以廣河的地巴坪(中期)為代表,還有景泰的張家台(晚期),廣河的半山、杜家坪,永靖的櫻桃山等。半山期的器形單耳或高低耳的壺和罐的數量增多,而盆和缽很少見。二期彩陶以繁茂緻密為特色,旋紋已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花紋。
三期遺址以蘭州土谷台(早期)、青崗岔牙。沙井驛為代表,還有青海隆化群科。罐和壺的腹部最寬處上提,底部漸小,器形由穩重趨向挺拔。旋紋仍顯彩陶的主要花紋,但旋心擴大。內飾各種精細的花紋。間置的黑色鋸齒帶紋變寬,而紅條紋相反變細。半山三期的彩陶,更加精麗繁縟。
四期遺址以蘭州土谷台(中期)為代表,還有樂都柳灣、會寧牛門洞、永靖陳井西山等。顯示出了由半山類型向馬廠類型演變的過程。壺和罐的底部更收小,腹部成為倒置的鴨蛋形。由於腹上部的彩繪面積大,因此。多繪二方連續的四大圈旋紋和由此發展而來的四大圈紋。神人紋流行起來。這時的神人紋多以紅色繪主線。兩邊鑲以黑鋸齒帶紋,人形舉手作撒種狀,手和腿的關節處長著爪指,有的頭部為圓形花紋,有的頭部則消失。
馬廠類型
馬廠類型因最早發現於青海省民尋縣馬廠塬而得名,距今4350—4050年,分布范圍與半山類型基本相同。但最終向西發展到了武威玉門一帶。從出土的大量紡輪和骨針分析,紡織業已得到了迅速發展。陶器以紅陶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也出現了大量的紅陶衣和白陶衣。紋飾以變體神人紋、波折紋、圓圈紋、回紋、菱格紋、三角紋為主。馬廠類型的房址與其他類型相比,差異比較大,已出現單間、套間和多元套間。房址周圍有存儲東西的小房,並且在房址不遠處有燒制陶器的窯址。
馬廠類型是半山類型的繼續和發展。馬廠類型出現了用土紅色作底,上面再繪黑色花紋的彩繪方法。或者以兩條黑線合鑲一條紅線的復合線來表現。除這些共同特徵外,逐漸發展為兩個支流,一支以樂都柳灣、蘭州白道溝坪、永登蔣家坪為代表,另一支以永昌鴛鴦池為代表。馬廠類型最為典型的陶器是帶蓋的斂口彩陶罐。馬廠類型彩陶和彩繪技法也出現了變化,除了黑、紅兩色相間使用外,還出現了在紅色寬頻紋上加繪相應黑色窄帶紋的現象。 文化價值
文化是歷史的縮影,時代的一面鏡子。馬家窯文化的高度發展,是新石器時期華夏文明晨曦中最絢麗的霞光,折射著中華先民在遠古時代所達到的多項文化成就,馬家窯文化不僅包含著史前時期眾多神秘的社會信息、文化信息、同時它創造了中國畫最早的形式。馬家窯文化彩陶的繪制中以毛筆作為繪畫工具、以線條作為造形手段、以黑色(同於墨)作為主要基調,奠定了中國畫發展的歷史基礎與以線描為特徵的基本形式。彩陶是中國文化的根,繪畫的源,馬家窯文化將史前文化的發展推向了登峰造極的高度,創造了繪畫表現的許多新的形式,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圖畫,就是神奇豐富的史前「中國畫」。
觀賞價值
馬家窯文化,產生在遙遠的史前時代。它的圖案之多樣,題材之豐富,花紋之精美,構思之靈妙,是史前任何一種遠古文化所不可比擬的,它豐富多姿的圖案構成了典麗、古樸、大器、渾厚的藝術風格。它神奇的動物圖紋,恢宏的歌舞,對比的幾何形狀,強烈的動感姿態,象黃河奔流的千姿百態,生生不息,永世旋動。它象黃河浪尖上的水珠,引領著浪濤的起伏,臻成彩陶藝術的高峰。它留下的極其豐富的圖案世界,永遠是人類取之不盡的藝術寶庫。它所給予我們的欣賞價值是任何現代藝術都不能代替的。越是遙遠的文化,就越能成為現代生活中最珍貴的收藏觀賞品。馬家窯文化彩陶的欣賞價值,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
收藏價值
要看一種物品的收藏價值,就要看它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觀賞價值和增值價值等。所有的遠古陶都有歷史價值,而馬家窯文化古彩陶的文化價值和觀賞價值,是其它遠古文化類型的古陶器無法比擬的,特別是它的巨大增值潛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隊伍的迅速擴大,將進一步被人們所認識。馬家窯文化彩陶的價格,每年都以翻倍的速度增長,成為收藏界十分耀眼的新星。馬家窯文化是分布於甘肅一帶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彩陶文化,其彩陶占整個陶系的20%-50%,隨葬品中可達80%,而且成
型與裝飾技術也至為發達。自本世紀二十年代瑞典人發現此類文化遺存以來,馬家窯文化一直處在學術界熱烈的討論中。有關中國古代彩陶是本土發生還是西方傳入的課題的研究使之聲望日隆,其富麗神秘的圖案及多變的造型也令藝術家愛不釋手。但無論對這些問題作出怎樣的詮釋,馬家窯文化炊食具本身的精美已足以讓後人垂涎了。 仰韶文化是如何發展為馬家窯文化的?
黃河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馬家窯文化,在青海東北部,寧夏南部也有遺存。馬家窯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肅的繼承和發展,故又名甘肅仰韶文化。在時間/頃序上,上承仰韶文化的廟底溝類型,下接齊家文化。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馬家窯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3300一一前2050年。 馬家窯文化在我州境內均有分布,蘊藏量十分豐富,文化遺址星落棋布。從二十年代起,考古工作者在我州多次調查發現馬家窯文化遺址幾百處,並在廣河縣半山、瓦罐咀,東鄉縣林家,臨夏縣張家咀,永靖縣馬家灣等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取得了豐富的考古資料。臨夏的馬家窯文化遺存,在馬家窯文化內涵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馬家窯文化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徵,一般分為馬家窯、半山和馬廠三個類型,分別代表三個發展時期。有些考古者在馬家窯類型前插入一個石嶺峽類型,我州考古工作者在康樂邊家林遺址發掘後,提出邊家林類型,介於馬家窯與半山之間。 馬家窯類型因首次在臨洮縣馬家窯村發現而得名,經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公元前3300一一前2900年。馬家窯類型主要分布在隴東隴西,北至寧夏南部和青海西北部,西至甘肅武威。馬家窯類型在我州各縣均有分布,省級保護單位有東鄉縣林家遺址,永靖縣小茨遺址,臨夏縣楊家河遺址,臨夏市工坪遺址,縣級保護單位有積石山三坪等更多。
馬家窯類型彩陶在馬家窯文化最為精美。馬家窖彩陶為泥質紅陶,質地細膩,呈橙黃色和土黃色,主要器形是盆、缽、碗、瓶、罐、壺等。馬家窖彩陶以明亮的黑彩,在打磨光滑的陶底上繪出草葉、旋渦、波浪、圓點、平行風格等紋飾。無彩陶主要是罐、瓮、甑、砂鍋等,其中泥質陶多為素麵,夾砂陶多飾繩紋和附加堆紋。 臨夏地區馬家窖類型彩陶遺存雖然不甚豐富,但也出土了一些珍品。1954年在積 石山三坪發現的彩陶瓮,其造型優美,花紋精細,稱之為「彩陶王」,現保存在中國歷 史博物館內。在東鄉林家遺址出土的許多馬家窯彩陶,也是難得的精品,現成為甘肅省 博物館珍品。此外,在我州博物館和各縣文化館也保藏著許多馬家窯彩陶。馬家窯彩陶 從體型和紋飾上,明顯地可以看出,早期器物是從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脫胎發展起來 的,晚期器物呈現著半山類型過渡的傾向。
半山類型因首次在我州廣河縣南山鄉半山村發現而得名。它是繼馬家窯類型之後發 展起來的,經測定,年代約為公元前2900年一一前2350年,分布於隴西河谷和盆地,河西走廊以及青海東北部。半山類型在我州廣泛遺存,除廣河首次發現的命名地半山遺 口雙耳鼓腹小底罐為最多。半山彩繪壬要以黑紅兩種相間的鋸齒紋構成各種圖案,常見 的有漩渦紋、水波紋、葫蘆紋,菱形紋,網格紋等;夾砂陶肩部多飾附加堆紋。
半山彩陶造型寬厚,紋飾繁密,是馬家窯文化的繁榮與興盛的標志。二十年代瑞典 安特生在廣河縣徵集了大量的半山彩陶的珍品,尤其以彩繪人頭陶蓋造型最為奇特,現 藏於瑞典遠東博物館。解放以來,我省考古工作者在廣河地巴坪等遺址進行發掘和調查 中,取得了大量的科學資料,使這一類型文化內涵有了全面的認識,徹底否定了半山類 型僅為墓葬品的錯誤觀點。
馬廠類型,因首次在青海省民和縣馬廠遺址發現而得名,它是馬家窯文化序列最後 一個類型,經測定年代約為公元前2350年一一前2050年,分布區域與半山類型相仿, 西至延伸到酒泉,玉門一帶。馬廠遺址與我州隔河相望,馬廠類型的遺址在我州大量遺 存,其中省級保護單位有永靖杏樹台等,縣級保護單位更分布全州;在我州珍藏的彩陶 中,五分之三為馬廠類型彩陶。 馬廠彩陶多為泥質紅陶,表面常塗一層紅色
陶衣,體型基本脫胎於半山類型,而馬 廠罐體型上長下短,腹部上移,耳部變大,以撇口短頸高腹小底罐為其特色。彩繪用 黑、紅兩色,以四大圓圈為典型紋飾,另外還有蛙紋、回紋、幾何紋、波折紋等,早期 常用黑邊紫紅條帶繪制圖案,晚期以粗黑線條構成簡單的表意紋樣。馬廠夾砂陶多飾附 加堆紋。 馬廠彩陶紋飾相比馬家窯、半山類型彩陶製造粗糙,紋飾簡單,往往以抽象化的簡 單圖形,表現想像中的具體實物,由此可見馬家窯文化逐漸衰退。馬廠類型晚期出現的 菱形紋、編織紋,與後面的齊家文化彩陶紋飾相近。在我州永靖發現的馬廠素陶,與齊 家文化更為相似,從而孕育一種新的文化即將在臨夏這塊地方產生。
居住在臨夏原始地域,創造馬家窯文化的原始居民,據人骨鑒定,屬於蒙古人的東亞類型,與中原仰韶文化創造者同屬一個種族。從瑞典人安特生從廣河半山徵集的陶塑 人頭壺蓋觀察,也是圓臉,面部較平,顴骨較高,鼻樑較矮,系蒙古人種。另外,在臨 夏市博物館保存的一件陶塑人頭壺蓋上可明顯看到,此是一位馬廠女郎,臉部平展,頭 部有黑綵線條飾披散狀。馬家窯文化的前身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陶塑人像也為披發, 兩者是相一致的。而歷史記載古代西域戎羌人都是披發。馬家窯文化居民已經養羊,而羌的本義就是牧羊人,所以,馬家窯文化的居民當是戎、羌族系的祖先。 馬家窯文化的原始先民,已經進入農業種植時代,據東鄉林家遺址發掘發現,有粟和麻籽的碳化物,反映了臨夏農業發展歷史。隨著原始農業的發展,臨夏先民也製造原 始生產工具石鏟、石鋤等,同時,伴隨原始手工業的興起,製作了木作工具石斧、石 鑿、石錛等。這些石器一般打磨精細,常有穿孔,工藝精細。紡織工具有陶紡輪,從遺 址出土的麻籽的情況來看臨夏先民身著的當是麻布一類的衣服。另外,有些骨珠、骨 針、骨簪之類的日用品,其手工精細程度相當高。從有些墓中隨葬的豬、狗和羊的情況看,家畜飼養也有一定的規模。出土的骨鏃、石鏃和石彈丸,表明了狩獵水平。
仰韶文化,中國黃河中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最早發掘的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遺址而得名。其分布,以渭、汾、洛諸黃河支流匯集的中原地區為中心,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共發現遺址約1000多處,經較大規模發掘的典型遺址有10餘處。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為公元前5000~前3000年。仰韶文化的前身是老官台、李家村、磁山、裴李崗諸文化(有人統稱為「前仰韶」時期新石器文化),在中原地區發展為廟底溝二期文化。仰韶文化以其分布之廣泛,延續之久長,內涵之豐富,影響之深遠,而成為中國諸新石器文化中的一支主幹,它展現了中國母系氏族制繁榮至衰落時期的社會結構和文化成就。
發現和研究仰韶村遺址位於澠池縣城北,包含仰韶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河南龍山文化和東周文化等不同遺存。1921年,瑞典學者安特生發掘了該遺址。後來又在黃河中、上游調查發現了若干類似的文化遺址。由於這些遺存均含有一定數量的彩陶,曾被統稱為「彩陶文化」。1926年起,中國學者先後發掘了山西夏縣西陰村、萬泉(今萬榮)荊村、河南安陽後岡、浚縣大賚店等遺址。1931年梁思永在後岡第一次發現了商代文化、龍山文化、仰韶文化上下依次堆積的「三疊層」,從而明確了仰韶文化的相對年代。自仰韶文化發現至40年代,學術界還初步探討了該文化的特徵和性質等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仰韶文化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有了新的收獲。進行了廣泛的考古調查,比較大規模地發掘了一批重要遺址,如陝西西安半坡、臨潼姜寨、寶雞北首嶺、華縣元君廟和泉護村、華陰橫陣,河南陝縣廟底溝、洛陽王灣、鄭州大河村等。在田野工作的基礎上,以若干典型遺址為代表,考古界分析了仰韶文化的面貌,並對其分區、類型、分期及相互關系等問題,結合放射性碳素斷代測定的絕對年代,進行討論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還對其彩陶紋飾、制陶工藝、生產工具、建築技術、埋葬習俗等,作了專題研究。又通過研究村落布局、住房形式、埋葬制度、工具用品等實物資料,綜合探討了仰韶文化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狀況,以期復原當時的社會歷史,其中主要對半坡類型的社會結構有了較多的認識。
主張仰韶文化為父系氏族社會者,認為當時已有發達的鋤耕農業,處於第一次社會大分工之後;又提出墓葬中隨葬品之有無和多寡,與私有制萌芽有關,這是父系氏族產生的標志。還有的以仰韶文化晚期輪制陶器的產生和多間房子的出現,作為父系氏族社會的徵兆。
與其他文化的關系 仰韶文化是由「前仰韶」時期新石器文化發展而來的。後者包括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或稱大地灣文化)和李家村文化(見華北早期新石器文化)。其中對渭水流域的老官台文化了解得比較清楚,經過大地灣期、白家期和北首嶺期3個發展階段,一直可與仰韶文化半坡類型銜接起來。從器物對比來看,「前仰韶」時期新石器文化的陶器以三足器和圜底器為特點,器類中的缽、碗、盂、罐、盤,與仰韶文化早期的器物接近,隨時間的推移其特點越加相同。所飾刻劃紋、繩紋和線紋,以及簡單的彩紋,如寬頻紋和在盆、缽內面著彩,都為仰韶文化所承襲並進一步發展。其他如「前仰韶」時期新石器文化圓形或橢圓形的半地穴式房子,成人多實行頭向西的單人仰身直肢葬,兒童也用瓮棺埋葬等,都說明它與仰韶文化有淵源關系。有人認為,其演變最早可能是在渭水流域完成的。仰韶文化發展到晚期,即秦王寨類型和西王村類型。前者在中原地區,發展成廟底溝二期文化,後者在渭水流域,發展為趙家來類型和常山下層類型,然後再發展到陝西龍山文化和齊家文化。兩者基本上是同步發展的。
仰韶文化與大汶口文化是大體並行發展的兩支原始文化,相互借鑒和影響之處很多。如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中的鼎、圈足器和鏤孔器,多是大汶口文化的典型器物,為仰韶文化所吸收;大汶口文化劉林、大墩子墓葬中的彩陶盆、缽,無疑是從仰韶文化中汲取的。在長江中游,大溪文化中期的卷唇盆、斂口缽與仰韶文化相同,器蓋上的把鈕與半坡尖底瓶口形狀一致,關廟山遺址出土的彩陶花紋中也有與廟底溝類型特徵相同的。黃河上游甘青地區的馬家窯文化,是仰韶文化中、晚期向西發展所形成的一個地區性支系。接近北方沙漠草原地帶的仰韶文化諸遺存,含有不少細石器的文化因素。遠處遼河上游的紅山文化也含有仰韶文化的紋飾和器形,甚至有人看作仰韶文化向東北發展的地方支系。 總之,仰韶文化在長達2000年的歷史行程中,逐漸形成為中華民族原始文化的核心部分,它不斷吸收周圍諸文化的因素,又給周圍文化以不同程度的影響,共同為中華民族文化機體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F. 韓立和隴家有什麼過節之前的哪一張有他們最初的矛盾哪位道友指點一二
韓立和隴家?他跟一個有鳳真血的女的,把隴南好像給重創了,把隴南的兩個親戚的什麼鬼王級別的讓諦魂吸了~他自己私下扣留了一點真鳳血和龍血~在1000章以後吧?有點忘了
G. 大地灣遺址的年代分布
大地灣遺址根據地層可分四期:即大地灣一期,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它的發現,在考古學上不僅對探討甘肅東部地區考古編年與序列有著現實意義,也為研究仰韶文化的起源及文化多源說提供了新的證據和資料。2006年發掘工作的最新發掘研究成果顯示,大地灣遺址的人類活動歷史由距今8000年推前至距今6萬年。
據考古工作者介紹,通過細致研究,第1—3文化層形成於距今60000至20000年,地層中僅發現石英砸擊技術產品,如石英石片、碎片等;第4文化層距今20000至13000年,細石器技術產品和大地灣一期陶片開始出現,但在遺物總體數量上處於從屬地位;第5文化層距今13000——7000年以細石器和大地灣一期陶片為主;第6文化層距今7000——約5000年,主要文化遺物為半坡和仰韶晚期陶片。對這些遺物的研究顯示,古人依次經歷了原始狩獵採集、發達狩獵採集、大地灣一期原始農業和仰韶早晚期成熟的農業四個經濟發展階段。專家們認為,人類自距今6萬年就進入到大地灣地區,成功度過了寒冷的末次盛冰期並延續下來,使用先進細石器技術的狩獵採集人群可能隨末次盛冰期的來臨向南遷徙到這一地區,在大地灣地區開始了原始的粟作農業,並大約於仰韶晚期發展成成熟的粟作農業。 根據碳十四年代測定,大地灣文化遺存的相對時代約為距今7800-4800年,上下跨越3000年左右。
第一期即前仰韶文化是,距今7800-7300年,它是迄今為止渭河流域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這批最早開發隴原的先民創造發明了我國最早的彩陶,同時種植生產了我國第一批糧食品種——黍。
第二期即仰韶文化早期,距今6500-6000年。這里揭露出可稱為「隴原第一村」的較完整的原始氏族村落,本期出土了一批絢麗奪目的彩陶,其中不乏藝術珍品。如成系列的情趣盎然的魚紋盆,將造型、雕塑、彩繪藝術和諧地揉合在一起的人頭型器口彩陶瓶。
第三期即仰韶文化中期,距5900-5500年。彩陶藝術達到鼎盛階段,生動活潑的線條、變化無窮的圖案、造型與彩繪的完美結合無不體現出原始藝術大師的精湛技藝以及對生活的熱愛。
第四期即仰韶文化晚期,距今5500-5000年。此時的聚落由於農業的發展,人口的劇增。迅速擴展到整個遺址,山坡中軸線分布著數座大型的原始會堂式建築,周圍為密集的部落或氏族。其中以「F901」為代表的大型建築420平方米,居住面為料疆和砂石混凝而成的類似現代水泥的地面,即有主室和側室,又有後室和門前附屬建築,其保存之好、規模之大、結構之復雜、工藝之精湛均為中國史前建築所僅見。大地灣仰韶晚期聚落已成為當時清水河沿岸各部落的中心。這是我國目前考古發現中同一時期絕無僅有的聚落。本期還發現了白灰地面上繪制的神秘古樸的我國最早的地畫。
第五期為距今約5000-4800年間的仰韶文化向齊家文化的過渡期。
H. 我國遠古人類遺址分布最多的區域是1遼河流域 2長江流域 3珠江流域 4黃河流域A1、2 B2、3 C3、4 D2、4
150萬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現今山西省黃河邊的芮城縣境內出現,其後,100萬年前的蘭田猿人和30萬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黃河岸邊取魚狩獵,生活繁衍,繼續為黃河文明的誕生默默耕耘。 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晚期智人,奏響了古老黃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細石器文化遺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3700~2700年的青銅器文化遺址和出現於公元前770年的鐵器文化遺址等幾乎遍布黃河流域。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的發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創造發明了人工取火技術、原始畜牧業和原始農業,他們拉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這些帝王統領著中華民族把古代黃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頂峰。火葯、指南針、造紙、印刷術,唐詩、宋詞、元曲是黃河文明中閃閃發光的瑰寶,發明創造和科學成就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而且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全人類的進步。 一、我國第二長河 黃河,我國第二長河,一條5464公里長的大河,在中國北方蜿蜒流動。從高空俯瞰,它恰似一個巨大的「幾」字,又隱隱就是我們民族那獨一無二的圖騰。 二、黃河的表徵 它不僅僅是一條大河。黃河,黃土地,皇帝,黃皮膚以及傳說中的中國龍,這一切黃色表徵,把這條流經中華心臟地區的濁流升華為聖河。《漢書·溝洫志》就把黃河尊為百川之首:「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河 為宗。」 三、黃土風成說 在久遠的地質年代,在亞洲內陸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驟冷驟 熱的嚴酷環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內陸盛行的西北氣流, 經年累月地把它們吹向東方,粗砂落於蒙古高原,最細膩的粉末隨風飄落到今天甘肅、陝西、山西、青海、寧夏、河南6省。千百萬年的搬運堆積,終於形成了一個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日月山,東達 太行山的黃土高原。 四、深厚廣闊的黃土層 這是一片無與倫比的黃土,它的面積廣達41萬平方公里,黃土覆蓋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隴東、陝西、晉西等地,黃土深達 100到200米,蘭州地區更厚達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園 植物學家們研究發現,雖然黃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豐沛,但養分的淋溶損失也較少,非常適合楊樹、樺樹、櫟樹、油松、雲杉和酸 棗、黃荊條等生長。那時繁茂的植被,涵養著一個溫暖多雨的伊甸園。 今天山西、陝西、甘肅、寧夏等省份,分布著大片原始森林。地處中 原的河南省簡稱為"豫",顯示在倉頡造字的時代,它仍是大象出沒之地。 七、遠古時代文明的啟蒙 在160多萬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類活動遺址中,人們找到了被火燒過的動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萬年前的山西藍田人類遺址中,人們找到了多處碳末堆積。 從那以後,藍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黃河的臂灣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黃土地上出現了以半坡文明為代表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們的祖先,就在這樣一片綠野間狩獵採集,度過了華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I. 韓立對隴家老祖是哪一回
好像叫巨猿戰老祖
J. 昭通市有哪些土司遺址
昭通市鎮雄縣大灣鎮有個隴家大院,保存的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