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中國古文化遺址ppt

中國古文化遺址ppt

發布時間: 2021-02-16 03:29:35

⑴ 跪求有關揚州旅遊的ppt

第一天早茶當然是富春茶社(老店在老城區得勝橋35號,汽車很難進去;市中心淮海路上有家新店,揚子江北路299號,就在時代廣場西邊,去那比較方便;另外西區來鶴台廣場也有家分店。),特色名點三丁包被譽為「天下一品」,千層油糕和翡翠燒賣堪稱「揚州雙絕」。吃三丁包子要記住「輕輕夾慢慢移絲絲吸細細嚼」的要訣噢。

瘦西湖公園,門票80元,建議找個導游,或者蹭個導游聽聽。講解到了熙春台就結束了。其實可以在五亭橋東南面租條船,或劃或踏從水上向北,在煙柳水波中悠哉到北門大明寺腳下(可惜您還得回頭還船,不然就此上岸到大明寺倒真不錯!!)

建議中午就在五亭橋南邊的晴雲軒吃,口味不錯,也不貴!

從五亭橋北邊的北門出來,可以買點長毛絨玩具,揚州號稱「長毛絨玩具之鄉」,北門外雖沒什麼精品(精品直接出口了),不過同樣的東西比外地便宜多了,自己還價吧!

北門向北二十米吧,有公交車站台,坐游2可以直接到觀音山,1塊錢。市內坐5、游1、游2公交車都能到。

觀音山,是隋代迷樓故址,據《迷樓記》載,迷樓是隋煬帝行宮,本是隋煬帝行樂的地方,現在是佛家清修之地。門票?錢(高人指點!!)。

大明寺就在觀音山旁邊一站,由大雄寶殿、平遠樓、平山堂、御園、鑒真紀念堂、棲靈塔、天下第五泉等景點組成,門票?錢(高人指點!!)

晚餐就到美食街吃吧。坐游1、游2公交車到揚大師院下,揚大師院大門東面這條街就是。從西到東,德意樓、大鬍子骨頭湯、三棵樹酸菜魚菜、重慶天賜、……揚州人家、福滿樓(高人指點!!)都不錯!

晚餐後到陸琴腳藝(梅嶺東路東頭)或者蘇揚腳藝(就在美食街西頭,揚州市師范學院對面)做個足底按摩,價格68-118元/位不等,時間一個小時左右,一天的疲勞會一掃而空。

D2八怪紀念館--史公祠--古運河一線(普哈丁園、宋城古遺址、東關古渡、吳道台宅第、淮揚菜博物館、文峰塔、高旻寺)

早餐就在冶春吃吧,順便逛一下冶春園,它位於西園飯店側畔,南面沿湖,北倚丘阜。此地以水取勝,臨湖築有草廬水榭,一半在岸上,一半伸入湖中,別有情趣。不用門票。如果在星期六、天還可以到東邊北岸的天寧寺(揚州博物館)淘點小掛件、小玩意。進天寧寺也不用門票。

八怪紀念館,駝嶺巷18號,文昌閣向北,公交3、4、5、6、16、18、20、27、29、30路都到,藍天大廈(三院門診部)站下車。八怪紀念館是一個文化旅遊景點。揚州八怪是清代乾隆年間產生於揚州的一個畫派,一般指汪士慎、黃慎、金農、高翔、李鱓、鄭板橋、李芳膺、羅聘(也有他說)。門票10元,游時1小時。

史公祠,位於揚州市史可法路南端梅花嶺畔,是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的祠堂,內建史可法衣冠墓。唐城遺址博物館,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唐代古城遺址之一,游1、游2可到,票價10元

普哈丁園,普哈丁相傳為穆罕默德十六世裔孫,南宋末年來揚州傳教,創建了仙鶴清真寺,卒後葬於此。始建於宋德佑元年(1275),明清擴建重修,距今逾七百年,是一座既有阿拉伯風格又有地方特色的建築,包括墓園、清真寺、園林三部分,富有異國情調。(普哈丁建的仙鶴清真寺與杭州鳳凰寺、廣州懷聖寺、泉州麒麟寺齊名,並稱我國四大清真寺院,可惜並不開放。)

票價:10元。公交線路:2路、12路、66路,也可以坐游1、游2到吳道台宅第下,步行向東過解放橋橋南即是。

午餐就在解放橋西北角的宋城名都里吃好了,幾家飯店都不錯。北邊隔壁是宋城古遺址雙瓮城遺址街心花園(此城門始建於唐代中期,起初為單一的城門,五代、北宋時期曾多次修繕),街對面是東關古渡(明清,很多人從水路來揚州的人就在東關古渡上岸。後來很多鹽商富賈都聚居於東關街。您可以遙想一下過去日日喧嘩、夜夜笙歌的繁鬧景象)。自然不用門票。

餐後去吳道台宅第,這是按照宅院主人吳引孫在清代寧紹做道台時的道台府建造的,被揚州老百姓稱為「九十九間半」。其間的一座西式藏書樓「測海樓」,與寧波的「天一閣」齊名,在近代揚州乃至中國文化史上都有不尋常的地位。

票價:?(高人指點!!)。游1、游2、4、26路都到。

淮揚菜博物館,在揚州現存最大的鹽商宅第,有「鹽商第一樓」之稱的盧氏鹽商住宅內。盧氏鹽商住宅總面積4000多平方米,前後九進,住宅的廳房,有大廳、二廳和女廳。大廳的建築用楠木裝修,號稱「百宴廳」,規模在國內首屈一指。宅後有意園、書齋、藏書樓、涼亭等等,市政府出資進行修繕。游1、游2、都到。

文峰塔,位於城南古運河畔,建於明朝萬曆10年,相傳是為鎮住揚州之文風,使學子在科舉場上出頭而得名。文峰塔是水陸交通進出揚州的標志。塔下運河是鑒真東渡解纜入江之地。登頂可南望大江,北眺蜀岡,綠楊城廊盡收眼底。登上塔頂眺望,可盡覽古運河及揚州市區風光,傍晚登塔感覺尤佳。

交通:汽車站或汽車西站乘8路到通裕集團過通揚橋沿寶塔路步行前往,或者直接打的算了,起步價吧。門票?(高人指點!!)

高旻寺,位於揚州南郊古運河與儀揚河交匯處的三汊河口,與鎮江金山寺、常州天寧寺、寧波天童寺全稱我國佛教禪宗的四大叢林之一,是馳名中外的清代揚州八大名剎之一。相傳高旻寺創建於隋代,康熙四十二年,賜名曰「高旻寺」。康熙第五、六次南巡,乾隆的六次南巡,均曾駐蹕於高旻寺行宮。

燒柱香吧,不用門票。只是要打車去,從文峰塔到高旻寺需要?的資。公交16路可到。

晚餐建議回市區,金鷹南邊的百姓人家、馬路東邊的毓賢街里也有好幾家不錯的飯店(高人指點!!)、文昌閣東北角的萬家福商廈和麥當勞餐廳之間的巷子里也有幾家小飯館價廉物美(比如庄戶人家、....)(高人指點!!)

累了兩天了,今晚應該去感受一下揚州的沐浴文化,世紀星城市溫泉(瓊花大廈浴場)、聚浪潮浴都、聚龍灣。。。一般浴資?元,按摩費用???(高人指點!!)

D3鹽商宅第:汪氏小苑--個園--何園--二分明月樓,瓊花觀--朱自清故居

早茶可以到我們揚州人愛去的共和春餃麵店,這也是揚州的一家百年老字型大小,以經營蝦籽餃面為主的一家風味獨特的面館。我是從小愛吃她的餛飩、餃面、鍋貼,外地的餛飩壓根比不了,不信你可以去試試。老店在甘泉路上,汽車很難進,只有坐三輪車了。新店在開發區,廣潤發大賣場東面,公交21、31、66路廣潤發站下,步行即可。

汪氏小苑,地處揚州東圈門歷史街區地官第14號,是目前保存得最完整的清末民初的鹽商住宅.小苑佔地面積三千平方米,建築面積一千七百多平方。小苑園與住宅連為一體,宅第的四個角落保存有「可棲徲」 「迎曦」「小苑春深」等四個庭院,打破了傳統的前宅後園的格局,形成了汪氏小苑鮮明的特色。門票?元(高人指點!!),公交4、12、33、66、8、33路在世紀聯華站下步行即到。一定要聽講解。

個園位於揚州鹽阜路。系清嘉慶年間,由鹽商兩淮商總黃應泰在明代壽芝園的基礎上擴建而成。主人性愛竹,取蘇東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俗」的詩意,在園中修竹萬竿,因「個」字乃「竹」字之半,且狀似竹葉,故取名「個園」。蘇州以園亭勝,揚州以疊石勝,而個園又是將疊石藝術發揮到了極致。為揚州園林的典範,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中國園林泰斗陳叢周先生又將其園中的四季假山稱為「國內唯一孤例」。節假日期間,如星期六、星期天,有女在抱山樓上撫箏弄琴,問訊民樂方面的有關知識,講解耐心、流利,非常雅緻。一定要聽講解。

門票40元。從汪氏小苑到個園恐怕就要坐三輪車了,起步價,三四元吧,從鹽阜路的綠蔭中坐車過來,感覺也很愜意!

出來乘游1、游2,東關古渡站下,去宋城名都裡面解決午餐,下午再坐游1、游2去何園,就不繞路了。東關古渡

何園,何園原名寄嘯山莊,位於古運河畔的徐凝門街,是晚清揚州最有特色的一座名園。園主人何姓,故名何家花園,簡稱「何園」。何園最大的特色便是其串樓與復廊的構思之巧。它們將東、西二園與住宅連為一體,即有局部美,又有整體美;串樓上下回環,遊人循樓漫步,景物推移,一路變幻,耳目常新。這種精妙的設計,是揚州園林的代表作,不愧為清末園林的傑出代表作品。在何園之南,緊緊毗鄰一個規模不大的園林--片石山房。相傳片石山房的假山石出自清代大畫家石濤和尚之手,現在可算是石濤疊石的「人間孤本了」。一定要聽講解。

門票40元。從個園乘游1、游2可到。

玩過何園可以吃個下午茶,大門向北不遠,廣陵路上的蔣家橋吃個鍋貼、餛飩,順便歇歇腳,蠻好!他家的鍋貼口味比共和春略咸,味道著實不賴,天天早上、下午生意好得很。要是覺得有點早,就等游完下一站二分明月樓再去,反正也不遠。

二分明月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揚州還有一處貨真價實的二分明月樓。清代中葉,員姓豪門依唐徐凝詩意建成此園,是一座精美的私家花園,內有『揚州八怪』之金農的墨跡『伴月』、鄭板橋的墨跡『夕照』。

從何園坐三輪車三四元就到,門票?元(高人指點!!)

瓊花觀,原為後土祠,始建於公元前十一年即西漢元延二年,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後土祠內供奉的是主管萬物生長的後土女神,因此宋徽宗趙佶賜金字匾額題為「蕃厘觀」。「蕃厘」出自《漢書·禮樂志》「惟泰元尊,媼神蕃厘」,蕃指多、大,厘代表福氣,蕃厘即多福大福,舉世無雙的揚州古瓊花就生長在瓊花觀,所以有了隋煬帝下揚州看瓊花的傳說,因此俗稱瓊花觀。北宋時期歐陽修在觀內建「無雙亭」,並賦詩「瓊花芍葯世無倫,偶不提詩便怨人,曾向無雙亭下醉,自知不負廣陵春。」

乘12路、26路、66路、4路等公交車可在瓊花觀站下車;門前有停車場,停車方便。從二分明月樓過去,最好還是坐三輪車吧。門票?元(高人指點!!要門票嗎??)

朱自清故居,文昌東路瓊花觀對面有條窄窄的巷子叫安樂巷,朱自清故居就座落在27號大院之中。朱自清故居為晚清所建,今仍完好,是揚州傳統的三合院式民間住宅。門票?元(高人指點!!)

我寫累了,請哪位高人給指點一下,晚餐在哪吃吧,其實好吃的地方也很多!!

D4 漢陵苑國家3A級景區-唐城遺址

至於早餐,刨去前三天用早餐的地方,其他好吃的地方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期望大家多給出一些建議,以備遊客視其住宿地遠近,自由挑選吧!!

漢陵苑,國家3A級景區,又名漢廣陵王墓博物館,地處瘦西湖蜀岡風景名勝區東部。苑中展出了西漢第一代廣陵王劉胥及王後的墓葬,屬帝王級的「黃腸題湊」式木槨墓,與全國出土的十座「黃腸題湊」墓相比,其用料之大、結構之嚴,確為驚世之作,堪稱世界之最。票價: 30元。公交線路:5、25路。

唐城遺址,揚州唐城遺址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保存完好,城廓明晰。成象苑為隋煬帝成象殿,前立唐代城闕高大巍峨,後聳廡殿或延和閣,門道,門楣條石,上下千層石階皆是唐代宮城舊制,幾百件唐代出土文物,風采依舊。讓您感受大唐文化的風采,領略盛唐揚州的繁榮景象。公交線路:游1、游2,票價:10元

⑵ 各位親啊各位親,深圳的歷史文化遺址有哪些啊我要做PPT調查報告,作業說要了解和調查深圳的任何一處歷史

深圳歷史文化遺址:鳳凰古村

http://www.sina.net 2008年08月15日 11:53 南方日報

鳳凰古村的香火至今不斷。本報記者何俊攝寶安相關規劃提出「東有大鵬西有鳳凰」格局本報訊(記者/吳永奎通訊員/瞿明光李海闊)聞名一時的寶安鳳凰古村即將再現昔日風采!13日下午,寶安區政協主席沈建英率部分區政協委員到福永街道鳳凰古村調研,筆者獲悉,《寶安區旅遊產業空間布局規劃》已經完成,規劃提出未來進一步開發鳳凰古村,形成「東有大鵬所城,西有鳳凰古村」的深圳歷史文化遺址格局。福永街道鳳凰古村有60多座明清建築,有的建築群已有500多年歷史,是目前深圳乃至嶺南地區保存最完整、開發價值最高的明清古建築群之一。但由於各方面原因,部分建築遭到破壞,古建築群急需保護。今年,區政協教育文化活動組提出《關於規劃保護和開發利用鳳凰古村的提案》,區政協將該提案定為區政協主席重點督辦案。委員們在提案中建議從保護古文物、發展文化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的角度,加快對鳳凰古村的規劃保護和開發利用。區文化局對此提案高度重視積極行動,安排文管辦和文物管理所調研,並與文產辦、貿工局、福永街道辦充分溝通,擬定規劃保護措施。為了保護鳳凰古民居,福永街道和鳳凰社區近年相繼投入1000多萬元,專門用於古建築群的管理和修繕維護以及周邊環境整治。去年,該街道還成立了鳳凰古民居保護開發工作領導小組。筆者獲悉,寶安區貿工局編制完成《寶安區旅遊產業空間布局規劃》,重點挖掘鳳凰山旅遊資源,形成「東有大鵬所城,西有鳳凰古村」的深圳著名歷史文化遺址格局。為保存好這一古建築群,寶安區規劃國土部門已開始制定有關紅線圖和紫線圖保護范圍。

⑶ 誰能盡快幫我做個主題為 沙漠綠洲——西北少數民族游牧文化旅遊的ppt、跪謝!

對不起,我幫不了你,

⑷ ppt秦兵馬俑

ppt是指來 幻燈片自 嗎?

這里的你看看:

http://www..com/s?wd=%C7%D8%B1%F8%C2%ED%D9%B8+filetype%3Appt&cl=3

⑸ 求一介紹合川的ppt 包含合川的概況,合川的歷史,地理位置,工業發展,旅遊景點,等

編輯本段一、合川概況
●中文:合川區●拼音:hé chuān qū ●英文:Hechuan District ●日文:合川區(平仮名:あいかわく/ごうせんく片仮名: ホーチュァン) ●西班牙語:Distrito Hechuan ●法語:District de Hechuan
合川(合川形象宣傳片)是重慶的北大門,是規劃中的重慶北部地區中心城市。位於嘉陵江、渠江、涪江交匯處,扼川北水陸交通咽喉,是重慶與資源豐富的川北地區相聯的紐帶,也是重慶資金技術集約發展的延伸帶,被譽為重慶通向四川北部、陝西、甘肅等大西北省區的"經濟走廊"。全區幅員面積2356.21平方公里,轄23個鎮、7個街道辦事處、1個工業園區,共524個村、82個居民委員會,全區總人口為154萬人,城市人口39.6萬。 主城區建成面積35.9平方公里,城區道路總面積267.7萬平方米,城區綠化面積868.4萬平方米,城市綠地率達33.4%,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9.5%,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面積9.79平方米。2004年成功創建為重慶市級山水園林城市。 二、行政區劃 合川區轄7個街道、23個鎮:合陽城街道、釣魚城街道、南津街街道、大石街道、雲門街道、鹽井街道、草街街道、錢塘鎮、沙魚鎮、官渡鎮、淶灘鎮、龍市鎮、肖家鎮、古樓鎮、三廟鎮、燕窩鎮、二郎鎮、龍鳳鎮、太和鎮、隆興鎮、銅溪鎮、渭沱鎮、雙鳳鎮、獅灘鎮、清平鎮、土場鎮、小沔鎮、三匯鎮、香龍鎮、雙槐鎮。 區人民政府駐希爾安大道222號,郵編:401520。區號:023。
編輯本段三、歷史沿革
合川區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古代合川,在巴人入川前是濮族人的重要居住地。公元前 11世紀,周族姬發(周武王)建立西周王朝,封宗姬於巴,爵子。巴子在今合川城區銅粱山下建巴國別都,名「巴子城」。 公元前314年,秦置墊江縣,縣域轄今合川、武勝,銅粱、安岳、岳池縣地,隸屬巴郡,治所在今合川。墊江縣為合川歷史上最早的縣名。墊江原名為褻江,取嘉陵江、涪江在縣城匯合之水如衣重疊之意, 《漢書·地理志》誤記為墊江並沿襲至今。 南朝宋文帝元嘉年代 (424—453年),宋文帝升墊江縣置東宕渠郡,屬梁州,郡治在今合川市區。宕渠名源於宕渠水(今渠江)。 西魏恭帝三年 (556年),改為合州。合州名因涪江自梓州、遂州來,在合川城區與嘉陵江合流而故名,州治所在今合川城區。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 (598年),合州更名涪州(仍以水名)。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涪州改名為涪陵郡,轄石鏡、漢初(清居縣並入)、赤水(源於今鹽溪河古名赤水得名,縣治在原合川縣赤水鄉)3縣。 唐高祖武德元年 (618年)復名合州,屬劍南道。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又改合州為巴川郡。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再復名為合州。 宋太祖乾德三年 (965年),石鏡縣改名為石照縣,合州屬梓州路,後為潼川府路。宋理宗淳佑三年 (1243年),為抗蒙兵,在州東5公里的釣魚山築新城,遷合州及石照縣治所於釣魚城。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 (1283年),撤銷昌州(治地今永川市)及所轄之昌元縣、永川縣並入大足縣,屬合州。同年,合州及石照縣治所由釣魚城遷回原址,屬重慶府路。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赤水縣並入石照縣。合州轄石照、銅梁(大足縣並入),定遠(至元二十二年置,治今武勝縣南)3縣。 明代,合州隸屬重慶府。明太祖洪武七年 (1374年),大足縣從合州劃出歸重慶府直轄。明孝宗成化十四年 (1478年),從銅粱縣分置安居縣(屬重慶府轄),合州僅轄銅粱、定遠2縣。 清世宗雍正六年 (1728年),合州成為單州,不再轄縣,屬重慶府管轄。轄明月里、永清里、來蘇里、興仁里共4里73場鎮。 民國 2年(1913年),合州改名合川縣,屬川東道。 1949年12月3日,合川解放。 1952年4月,劃出合川縣城關區增設合川市(專轄市),屬四川省。1958年1月,經國務院批復,合川市建置撤銷,原合川市所轄地域改為合川縣城關鎮。 1992年8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合川縣,設立合川市,隸屬四川省重慶市。 2000年6月26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2000]131號)批准同意合川市人民政府駐地由合陽城蘇家街31號遷至南津街中南村。 2006年10月22日,國務院(國函[2006]110號)批准:撤銷合川市,設立重慶市合川區。以原合川市的行政區域為合川區的行政區域,合川區人民政府駐南津街道。 2009年12月31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2009〕199號)批復關於合川部分行政區劃的調整:撤銷大石鎮、雲門鎮、草街鎮、鹽井鎮,設立大石街道、雲門街道、草街街道、鹽井街道。同時調整了古樓鎮、三廟鎮的行政區劃。
編輯本段四、自然地理
合川衛星地圖
合川區位於四川盆地東部,地處重慶市北大門,距重慶56公里。地理坐標在東經105.58'37"至106.40'37"、北緯29.51'02"至30.22'24"之間。東鄰渝北區、岳池縣,南靠北碚區、璧山縣,西連銅梁、潼南縣,北接武勝、蓬溪縣和華鎣市。東西寬69公里,南北距58公里,全市幅員面積2356.21平方公里。 合川區地處中丘陵和川東平行嶺谷的交接地帶。出露地層從老至新有古生界二疊系、中生界三疊系和侏羅系、新生界第四系。其中,以侏羅系分布面積最寬,佔全區幅員面積四分之三以上。侏羅系中又是沙溪廟組面積最大,達1664.03平方公里,占幅員面積的70.62%。地質構造屬新華夏系構造體系,全境有兩種地質構造類型:境東及東南部屬川東平等嶺谷區華鎣山復式背斜褶斷帶,其餘的大部分地區屬川中褶帶龍女寺半環狀構造區。全市地貌因受地質構造和岩性的制約,其特徵是東、北、西三面地勢較高,南面地勢較低。最高點是三匯鎮白岩頭,海拔高度為1284.2米;次高點在西部龍多山,海拔高度619.7米;最低在南面的草街鎮嘉陵江邊,海拔185米。全境地貌大致分為平行嶺谷和平緩丘陵兩大類型:東南邊緣之華鎣山區為平等嶺谷地形,分布面積359平方公里,占幅員面積的15.5%;西北部廣大地區,屬川中丘陵盆地,為平緩丘陵地型,分布面積1997.21平方公里,占幅員面積的84.5%。
編輯本段五、自然資源
礦藏資源
區境現探明的礦藏資源有煤、石灰石、鹽、鍶礦等26種。其中煤儲量約18.2億噸,分布在華鎣山周邊地區的三匯、清平、土場、鹽井、草街、雙鳳、獅灘、小沔等8個鎮,位於鹽井儲量達2億噸的瀝鼻峽煤田正在建設;鍶礦100萬噸,分布於鹽井鎮干溝一帶;鐵礦6800萬噸,分布在鹽井、雙鳳、三匯地區;鹽160億噸,全市分布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鹽層厚度平均為16米;石灰石55億噸,分布在鹽井、三匯地區;鋁土礦7500萬噸,分布在三匯、清平地區;重晶石40萬噸,主要含礦層為三迭系下統飛仙關和嘉陵江組。
土地資源
全區土地面積按地圖量算(下同),幅員面積為2356.21平方公里,摺合353.43萬畝。土地資源的利用現狀是:耕地176.6萬畝,占總面積的49.97%;園地13.74萬畝,佔3.89%;林地23.22萬畝,佔6.57%;居民及工礦用地28.59萬畝,佔8.09%;交通用地(含農村人行道)22.56萬畝,佔6.38%;水域面積20.54萬畝,佔5.81%;未利用地68.17萬畝,佔19.29%。總面積中,屬國家所有的土地18.22萬畝,占總面積的5.15%,集體土地335.52萬畝,佔94.85%。根據"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分類原則",全市土地的土壤類型共劃分為4個土類、6個亞類、18個土屬、70個土種、97年變種。其中,農業耕地有17個土屬、69個土種和94個變種;非農業耕地有1個土屬、1個土種和3個變種。水稻土類是農業耕地的主要土類,約占總耕地面積的61.33%;其次是紫色土,佔34.1%;第三位是黃壤土,佔2.69%;潮土土類最少,僅為1.81%。從土壤的質地分析:沙土佔17.83%,粘土佔23.57%,壤土佔48.82%,礫質土佔9.78%。土壤的酸鹼度含量:酸性佔5.63%,微酸性佔20.21%,中性佔60.44%,微鹼佔13.72%。
動植物資源
合川區植被屬川東盆地偏濕性常綠闊葉林亞帶、盆地底部丘陵低山植被地區、川中方山丘陵植被小區。其基本類型有闊葉林、針葉林、竹林和灌叢4個群系綱、5個群系組13群系。植被的種類雖然繁多,但自然組合比較單純。分布情況是:華鎣山區主要是馬尾松純林,次生灌叢和亞熱帶低山禾草草叢;其餘地區則以柏木、疏殘林為主,其餘是散生的桉樹和竹林,以及主要植被破壞後形成的黃荊、馬桑、芭茅、茅草組成的草叢和油桐、果樹、桑樹等經濟林木。初步調查:糧食作物有5科16種106個品種,油料5科31個品種,糖料2科24個品種,茶葉1科3種,果樹19科50種103個品種,桑樹1科60個品種,蔬菜13科44個品種,麻類3科3種,煙1科4種,葯材加野生植物有67科145種,森林資源常見的有木本54科128種,草本10科17種,竹1科11種。野生動物獸類有12種,禽類41種,魚類64種。飼養動物有蠶1科6種,豬、牛、羊、兔4科13種,雞、鴨、鵝、蜂4科1種,魚類12科59種。
水資源
境域水資源由地表水、過境水和地下水三大部分組成。地表水主要由降雨形成。全年降雨總量多年平均為9.06億立方米,東部華鎣山區雨量豐沛,西部高丘台地偏少;夏季降雨集中,6月至9月的降雨量佔全年總量的54.66%。按徑流深計算,地表水資源量人平637立方米,土地畝平263立方米,耕地畝平729立方米。過境水主要是穿境而過的嘉陵江、涪江、渠江形成。三江多年平均年流量為730億立方米,最高為1301.85億立方米,最低為230.29億立方米。三江水溫為7.1~29.5℃,水質指標:ph值在7.5~8.2之間,溶解氧6.3~11.94毫升/升,總硬度5.3~99.18德度。地下水儲量年總計10744萬立方米,其中華鎣山區儲量佔65.8%,其餘地區佔34.2%。水資源開發利用:一是各部門用水。據有關部門1993年調查和統計資料,當年農業灌溉用水(含過境水和地下水,下同)10653.48萬立方米,城鎮生活、環衛用水929.73萬立方米,工業用水1126.6萬立方米,農村人畜飲用水2730.16萬立方米,水電站發電用水81791萬立方米。二是水力發電。嘉、涪、渠三江水力可作發電動力的理論蘊藏量為56.25萬千瓦,現只涪江渭沱電站開發利用3萬千瓦。總投資7.6億元的涪江富金壩航電樞紐於2003年11月28日開工,按5級通航標准建設,航道及船閘等級為v級,總裝機容量6萬千瓦,由3台燈泡式貫流發電機組構成,每台機組2萬千瓦。草街航電樞紐工程已於2004年12月啟動,總投資49.03億元,裝機容量50萬千瓦。將建成三級船閘,並能夠渠化嘉陵江70公里,渠江88公里,涪江22公里,共180公里。嘉陵江草街航電樞紐的建成將有效地改變三江的航運能力和防洪能力,1000噸巨輪也可以從重慶直航合川。
編輯本段六、交通樞紐
合川擁三江通航之利,有212國道和渝合、渝武高速公路及遂渝快速鐵路之便,交通享自然之助,得人工之福。目前,合川正以全力打造重慶北部交通樞紐為重點,打通合川的多條便捷通道。
渝合(武/南)高速公路
渝合(武/南)高速公路起於重慶北部新區余家灣,止於合川市涪江二橋北橋頭,與合川至四川高速路相連,全長58.83公里,總投資31億元人民幣。該路1999年6月全線動工,穿華鎣山、跨嘉陵江,不到60公里路段上密布著3座跨江大橋、29座各式橋梁及5座隧道,隧道橋梁總長超過18公里,占線路總長的31%,橋隧密度目前居重慶已通車高速公路之首。高質量的路橋設施、先進的管理監控水平和沿線綠化景觀使之成為目前重慶現代化程度最高的一條高速公路。該路通車後,將與市內各已通車高速路一起構成主骨架公路網,徹底實現重慶「東出上海、南下湛江、西進成都、北上南充」的戰略構想。
遂渝快速鐵路
遂渝快速鐵路為國家一級鐵路干線,系成渝高速鐵路的一部分,全長128公里,總投資49.52億元,其中合川段49.5公里,總投資20億元。它的正式運營,使成渝兩地之間的鐵路里程縮短160多公里,形成成渝兩地之間的又一快速通道,徹底改變交通對合川的制約,對合川的經濟發展、勞務輸出、人員就業形成巨大的拉動作用。
蘭渝鐵路
蘭渝鐵路全長820公里,其中合川段57公里,時速200公里,項目設計輸送能力可達到貨運5000萬噸/年、客車50對/日,可滿足遠期蘭州——重慶間的客貨運輸要求。計劃2008年下半年開工,建設工期四年,總投資789億元。據初步測算,到2020年,僅合川主城區境內每年需要蘭渝鐵路運輸的糧食、食品、煤炭、水泥等貨物將超過1000萬噸,客運達126萬人次,如此大規模的勞力輸出和物資進出,必然給蘭渝鐵路運輸帶來巨大效益,也將給合川帶來前所末有的發展機遇。 合川的水路建設也緊鑼密鼓,嘉陵江草街航電樞紐、涪江富金壩航電樞紐,碼頭等水上交通建設項目正逐步由藍圖變為現實。這些項目的建設,將實現合川三江300公里的航道渠化,1000噸級船隊經合川可直達四川省廣元市,實現江海直達運輸。合川的公路建設則以提高通達深度、通行能力和網路連接程度為重點,形成以高速公路為主導,「一縱四橫八條干線」公路為骨架,縱橫交錯、干支結合的公路網路。鐵路、水路、公路的齊頭並進,最終形成重慶通向川北、陝甘等地的水陸交通樞紐,打造和提升重慶的對外輻射力。
公路「白改黑」
公路「白改黑」與2007年重慶推出「白改黑」計劃,公路大部分由水泥路面變為瀝青路面,減少了環境污染,該政策一致延續至今。。
合川高架橋
合川高架橋合川高架橋與2008年9月開工——2009年8月完工。耗時近一年,大大改善了道路擁擠的情況。
編輯本段七、人文積淀
合川人文代衍,眾多名人大事遠揚海內外。宋元合川「釣魚城」之戰,合州軍民浴血奮戰36年,取得了擊退蒙(元)傾國之師、擊斃蒙哥的偉大戰績,創世界戰爭史奇跡,古釣魚城因此被譽為「上帝折鞭處」「東方麥加城」;市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淶灘鎮古瓮城遺址,鎮內二佛寺保存著全國最大的禪宗石刻摩岩造像群,是佛教禪宗文化勝地;北宋理學家周敦頤作合州判官6年,開合州理學之宗,並寫下了重要篇章《養心亭說》;清初於成龍任合州知州,勤政為民,勵精圖治,被康熙皇帝譽為「清官第一」;史學家張森楷在合川太和鎮創辦「四川蠶桑公社」,被譽為川東蠶桑之父;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合川草街創辦育才學校,著名的專家學者如翦伯贊、賀綠汀、戴愛蓮等曾在這里執教,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幼時也曾在育才學校讀書學習;我國四大實業家之一的盧作孚先生在合川創辦了民生實業公司,成為近代中國船王,抗戰時搶運物資入川被稱為「中國工業上的敦刻爾克」,保住了國家的工業命脈;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趙君陶曾在土場創辦戰時兒童保育院;新中國第一位少年英雄劉文學為維護集體財產而英勇獻身,成為一代楷模。周恩來、陳毅等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曾在合川留下了光輝足跡。新中國成立以來,更是涌現出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重慶市副市長謝小軍、中國科學院院士石青雲、武漢大學校長李曉紅、龍湖地產董事長吳亞軍等傑出人物。
編輯本段八、產業結構

⑹ 黃山風光中英文對照PPT,及介紹長城中英文對照PPT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景區由市直轄)。為三山五嶽中三山的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稱。為道教聖地,遺址遺跡眾多,傳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徐霞客曾兩次游黃山,留下了「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感嘆。李白等大詩人在此留下了壯美詩篇。中國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黃山是著名的避暑勝地,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療養避暑勝地。1985年入選全國十大風景名勝,1990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是中國第一個同時作為文化、自然雙重遺產列入名錄的。生態保護完好,動植物眾多。
Mount huangshan situat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anhui province huangshan city by city of wanyou territory (scenic spot. For three mountain in the mountains of three mountain, is one of "number one indeed rugged mountains" laudatory name. For Taoism, ruins, ruins many preach shaft yellow emperor was in this LianDan. Xu was twice swim huangshan, left behind "five yues return not to see mountain, mount huangshan return not to see yue" exclamation. A great poet li , etc in this magnificent psalm left. China's most beautiful, one of the ten stunning mountains. Huangshan is a famous summer resort is a state-level scenic spot and recuperative summer resort. In 1985 the national top 10 sights, selected by December 1990 UNESCO listed on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listas, was the first Chinese as culture, natural al heritage of the listed.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tact, animals and plants many.
長城:長城是古代中國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游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現存的長城遺跡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寬4至5米。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的奇跡,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它與天安門,兵馬俑一起被世人視為中國的象徵。
The Great Wall i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ancient China to protect SaiBei wh0 nomadic tribes alliance built sweeping military engineering collectively. The Great Wall stretches of thousands of li, so something again called Great Wall. The existing Great Wall remains mainly for was founded in the 14th century, west up as far as the jiayu pass bright Great Wall, east to 8851.8 kilometers, the liaodong wuhushan, average height 6 to 7 meters, 4 to 5 meters wide. The Great Wall is the ancient working people in the great wonders, create the testimony of China's long history. It and tiananmen, known to the world as Terra Cotta Warriors together the symbol of China.

⑺ 中國陶瓷的發展史ppt

中國陶瓷發展史 相當詳盡:
陶瓷的產生和發展,實際上是同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實踐緊密相連的。大約在70萬年以前的原始時代,人們就發現,將泥巴晾乾後加火一燒就變得堅硬起來,而且可以做成各種形狀用來盛水,放食物等等,這便是陶器產生的初始。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進程,它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與自然做斗爭的新的一頁,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是人類生產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從我國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地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陶片來看,在中國陶器的產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歷史。1977年在河南省新鄭縣裴李崗村發現的陶器經碳十四測定距今約8千年,同時在河北武安縣磁山也發現同時期的文化遺址。距今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彩陶,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它是在陶器未燒以前就畫在陶坯上,燒成後彩紋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脫落。有的在彩繪之前,先塗上一層白色陶衣,使彩繪花紋更為鮮明。彩陶花紋主要是花卉圖案和幾何形圖案,也有少數動物紋。幾何形圖案主要有:弦紋、網紋、鋸齒紋、三角紋、方格紋、垂幛紋、旋渦紋、圓圈紋、波折紋、寬頻紋,並有月亮、太陽、北斗星等紋樣。動物紋樣,常見的有魚紋、鳥紋、蛙紋等。獸紋較多的是豬紋、狗紋和鹿紋,有的賓士,有的站立。這些動物形象的出現,反映出當時的漁獵在原始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人物紋樣較少見,1973年在青海大通縣出一件陶缽,其口沿內壁上畫有三組跳舞的人群,五人一組,舞人動作整齊,姿態優美,精美異常。植物紋樣,在距今68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陶器上,發現有稻麥粒、枝葉、花瓣,甚至有些已概括成為幾何形體,並和幾何形紋混和在一起構成紋樣,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別有一番情趣。距今6000多年的大汶口文化紅陶和距今4000多年的龍山文化的黑陶與白陶。其中黑陶的燒成溫度達1000度左右,有細泥、泥質和夾砂三種,尤以細泥薄壁黑陶製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紙」的美稱。這種黑陶的陶土經過淘洗 ,輪制,胎壁厚僅0.5-1毫米,再經打磨,燒成後漆黑光亮,有「蛋殼陶」之稱,表現出驚人的技巧,飲譽中外。這時期的黑陶以素麵磨光的最多,帶紋飾的較少,有弦紋、劃紋、鏤孔等幾種。白陶是指表裡和胎質都呈白色的一種陶器。它是用瓷土或高嶺土燒製成的,燒成溫度在1000度左右。白陶基本上都是手制,以後也逐步採用泥條盤制和輪制。白陶器出現於龍山文化晚期,商代,青銅器的製作成就輝煌,但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仍以灰陶為主。當時已有專門燒制泥質灰陶和專門燒制泥質夾砂灰陶的不同作坊。但到後期,白陶和印紋硬陶有很大發展,尤以白陶最為精美。紋飾採用青銅器的藝術特點,裝飾華麗,彌足珍貴。灰陶在新石器時代早期斐李崗文化遺址中已經出現,仰韶文化、龍山文化時期都有一定數量的灰陶,特別是用於蒸煮的器皿,多為夾砂灰陶。到夏代(二里頭文化早期)灰陶和夾砂陶則占據主要位置。同時,商代還出現了用高嶺土作胎施青色釉的原始瓷器。西周以後,陶器種類繁多,除生活器皿之外,還有磚瓦、陶俑及建築明器等。這個時期是印紋硬陶發展的興盛時期,其胎質原料根據化學組成分析,基本接近原始青瓷。因印紋硬陶所用原料含鐵量較高,胎色較深,多呈紫褐、紅褐、黃褐和灰褐色。印紋硬陶堅固耐用,絕大多數是貯盛器。商代印紋硬陶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都有發現。西周至戰國時期印紋硬陶主要盛行於長江中下游地區及南方的福建、台灣、廣東、廣西等地。到戰國、秦漢時期,用陶俑、陶獸、陶明器隨葬已成習俗。因此,制陶業更加繁榮。近年在西安發現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在陝西咸陽,江蘇徐州發現的西漢時期兵馬俑,其造型之精,陣容之宏偉,為世界所罕有。漢代,由於社會穩定,農業、手工業發展較快,厚葬風氣在民間普遍盛行,制陶業大量燒造陶明器用以隨葬。這時,戰國時期出現的彩繪陶器得到發展,釉陶也普遍應用, 漢代出現了一種在釉料中加入助熔劑——鉛的釉陶,又稱「鉛釉陶」。鉛釉陶的製作成功,是漢代制陶工藝的傑出成就。釉料中加入鉛,可以降低釉的熔點,還可使釉面增加亮度,平正光滑,使鐵、銅著色劑呈現美麗的綠、黃、褐等色,綠釉為最多,綠如翡翠,光彩照人。墓葬中出土的鉛釉陶器表面,有時會出現一層銀白色光澤,有人誤稱為「銀釉」。根據考古工作者的科學研究發現,「銀釉」形成的原因是由於釉面長期受潮,釉層表面析出多層次的沉積物,在光線的折射下,產生的銀白光澤。唐代的唐三彩即屬鉛釉陶器,採用高嶺土胎,施彩釉燒制而成。到了宋代,瓷器的生產迅猛發展,制陶業趨於沒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種仍然具有獨特的魅力。如宋、遼時代的三彩器、明、清至今的紫砂壺和廣東石灣的陶塑等,都別具一格且倍受人們所贊賞。然而陶器終究是文明初級階段的低級產品,它本身存在的缺陷註定了它逐漸被歷史淘汰的命運。隨著歷史的發展,時間的推移,人們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再次發現,原來某種特定的泥巴經過高溫燒造以後,就會變得更加堅硬、細膩、漂亮和實用,於是瓷器也就應運而生了。瓷器是我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發明。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勤勞智慧的中國先民們不斷總結,不斷創新,不斷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和創造,寫下了前所未有的光輝燦爛的篇章,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從歷史文獻看,西漢馬王堆出土的木簡中,已經有了「瓷」字;而晉代的許慎在《說文》中對瓷字還做了具體解釋,說瓷是「瓦之堅者也」。但對瓷的起源,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和現代科學手段之用於瓷器研究,目前商周起源論已佔壓倒的優勢。由於瓷器的堅固耐用,潔凈美觀,不易腐蝕,又遠比金、銀、銅、玉、漆器造價低廉,且原料分布極廣,蘊藏豐富,因而發展迅速,很容易便成為了人們物質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國就已經出現了原始青瓷。因此可以說,瓷器的產生是陶瓷製作工藝發展的必然結果。當如下三個條件具備時,從陶器工藝中就發展創造出瓷器來。一是有富含絹雲母的瓷石為胎坯原料,二是窯爐的砌築技術能夠把窯床溫度提高到1300度,也就是龍窯的發明與運用,三是草木灰釉的發展。這三個條件在距今1800年前的東漢時期,便已經基本達到成熟期,在浙江上虞、寧波、慈溪。永嘉等地先後發現了漢代瓷窯遺址;在河南洛陽的中州路、燒溝、河北安平逯家莊、安徽亳縣、湖南益陽、湖北當陽劉家家子等東漢晚期墓葬和江蘇高郵邵家溝漢代遺址中,都曾發現過瓷製品,而尤以江西、浙江發現的更多。其中有東漢延熹七年(164年)紀年墓中所出土的麻布紋四系青瓷罐,熹平四年(175年)墓內出土的青瓷耳杯、五聯罐、水井、熏爐和鬼灶,熹平五年(176年)墓中發現的青瓷罐,還有與朱書「初平元年」(190年)陶罐同墓出土的麻布紋四系青瓷罐。這些有確鑿年代可考的青瓷器的發現,使我們確信,我國瓷器的發明不會遲於漢末,把它定為東漢晚期,不僅有大量的考古資料作為依據,也是比較確切的。因為浙江地區有著十分豐富的瓷土礦藏,而且瓷石礦的埋藏一般距地表不深,易於開采。浙江的瓷土,主要是一種含絹雲母類型的偉晶花崗岩風化後的岩石礦物。風化程度低的含有部分長石,風化程度高的則含有較多的高嶺石礦物。這就形成了天然有利的條件,只要用這種瓷石作為主要原料就可以製成瓷胎,這類礦物的含鐵量較高,適宜用還原燒成。在還原氣氛影響下,高價鐵被還原為低價鐵,低價鐵的助熔作用很強,有助於瓷胎在較低的溫度下燒結。 瓷窯工在長期的制瓷實踐中,對原料的選擇,胚泥的淘洗,器物的成型,施釉直至燒成等技術,在東漢晚期都有了較大的改進和提高,為瓷器的出現創造了必要的技術條件。從瓷窯遺址周圍的自然環境觀察,一般都具備著較為充足的水力資源,加上當時已普遍採用腳踏碓和水碓的情況,所以這時很有可能已用水碓粉碎瓷土,以提高坯土的細度和生產效率。在上虞帳子山東漢窯址的發掘中,發現了陶車上的構件——瓷質軸頂碗。這種軸頂碗內作臼狀,壁面施以均勻的青釉,十分光滑;它的外壁成八角形,上小而下大,鑲嵌在輪盤的正中部位,加於軸頂上,一經外力推動,即可使輪盤作快速而持續的旋轉。這種相當進步的陶車設備與熟練的拉坯技術的緊密配合,使瓷器的器型規整而功效大大提高。這說明,浙江成為我國的青瓷發源地不是偶然的。上虞縣小仙壇東漢晚期窯址出土的青瓷,質地細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用1260~1310℃高溫燒成;器表通體施釉,胎釉結合得相當牢固;釉層透明,螢潤光澤,清澈淡雅,秀麗美觀。 此外,在上虞、寧波的東漢窯址中還發現有燒制黑釉瓷器。在湖北、江蘇、安徽等地的漢代墓葬中也曾出土過黑釉瓷器,特別是安徽省毫縣建寧三年(170年)等紀年墓中黑釉瓷的出土,證明它的燒造時間應在東漢的中晚期。很顯然,這種創新產品,是在青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黑瓷和青瓷的呈色劑都是鐵元素,經高溫燒制後,呈青綠色或青黃色,所以稱為青瓷。在工藝技術上設法排除鐵的呈色干擾,就是白瓷;相反,加重鐵釉著色,便成為漆黑閃亮的黑瓷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江南瓷業迅速發展壯大的時期。東起東南沿海的江、浙、閩、贛,西達長江中上游的兩湖、四川都相繼設立瓷窯,分別燒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瓷器。其中以越窯發展最快,窯場分布最廣,瓷器質量最高。 從西晉八王之亂到十六國混戰的一百多年間,北方一帶兵連禍結,經濟凋敝,手工業極端衰落。因此,這一段時間,制瓷工藝一直獨讓南方專美。公元 439年北魏太武帝統一了中國北部,公元 450~451年侵宋失敗,從此確立了南北分立的局面。公元458年北魏孝文帝實行均田制,扶助依附農民立戶分田,限制普通地主使用奴隸,使得農業得以恢復發展,從而也使手工業的復興有了可能。 從河北、河南出土的青瓷來看,河北、河南一帶,很有可能成為北朝青瓷的中心產區。白瓷最早出現於北朝的北齊。早期的白瓷,胎料細白,顯然經過淘練,但未上護胎釉;釉色乳白,釉層薄而滋潤;釉厚處呈青色,而且器表普遍泛青。白瓷的出現,為制瓷業開辟了一條廣闊的道路。有了白瓷,才有影青、青花、釉里紅,才有鬥彩、五彩、粉彩……等等琳琅滿目、色彩繽紛的彩瓷。所以白瓷的發明,是我國陶瓷史上的又一個新的里程碑。黑瓷的原產地在南方,東晉之後,北方開始了黑瓷的燒造。河北平山縣北齊崔昂墓出土的一件黑釉四系缸,標志著北齊時期北方已經出現了比較成熟的黑瓷。 1975年在河北贊皇縣東魏李希宗墓里,曾發現了一塊黑釉瓷片,器型雖無法了解,但釉色漆黑光亮,瓷胎也堅硬細薄,製作也規整。這塊黑瓷片,比崔昂墓出土的黑瓷缸要早十二年,可以推知東魏時期北朝已有黑瓷了。 青瓷、白瓷、黑瓷的出現,標志著北方制瓷手工業的迅速發展,從而為唐宋北方名窯的普遍出現,奠定了基礎。隋以北朝為基礎統一全國,隋初的文化面貌也帶有較濃重的北朝色彩。隨著南北的政治統一,也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合流和交融,開始了一個新的時期。這一新時期體現在制瓷工藝上有二個方面:
……

更多詳見:

⑻ 名勝古跡、遺跡的資料。最好是PPT,發我郵箱[email protected]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秦始皇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在秦始皇從葬坑的基礎上修建而成,秦始皇兵馬俑位於陵園夕陽東門外3公里處。秦始皇兵馬俑造型逼真,無一雷同。秦始皇兵馬俑的車兵、步乓、騎兵列成各種陣勢,嚴陣以待,遇敵出擊,儼然一支整齊威嚴、浩浩盪盪的秦朝軍隊,保衛著秦始皇地下王國的安全.整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秦始皇兵馬俑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
2.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臨潼縣城東約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秦陵(含兵馬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陵墓規模宏大,修建時間長達37年之久,分為內外兩城,內城方形,外城長方形。陵園南部是墓葬區,今墓冢為四方錐形,底部南北長515米,東西寬485米,高55米。墓內機關重重,有眾多的珍品陪葬。雖然始皇陵的價值極高,但由於各種原因,迄今為止尚不能挖掘,所以現在這里只能看到一座巨大的土堆,沒有太大的觀賞性。
3.華清池
華清池亦名華清宮,華清池位於西安城東,驪山北麓,華清池距歷史文化名城西安30公里。自古華清池就是游覽沐浴勝地,華清池是全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1997年國務院公布華清宮遺址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清池緊依京城的地理位置,猗旎秀美的驪山風光,自然造化的天然溫泉, 吸引了在陝西建都的歷代天子.華清宮是唐代唐玄宗天寶六載(公元 747)修建,華清池是唐玄宗和楊貴妃遊玩、沐浴的場所。華清池驪山溫泉,水溫常年保持在43度,華清池被稱為「與日月同流,不盈不虛」是游覽和沐浴勝地。
4.驪山
驪山位於西安臨潼縣城南,屬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最高峰九龍頂海拔1301.9米,山上松柏長青鬱郁蔥蔥,遠看形似一匹青色的驪馬,故名「驪山」。驪山又名「綉嶺」。每當夕陽西下,驪山輝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綺麗,有「驪山晚照」之美譽。.
5.陝西歷史博物館
位於西安市小寨東路與翠華路的交叉路口西北側,佔地約7萬平方米,是國家級歷史博物館,也是我國最大型、最現代化的歷史博物館。 博物館是一組仿唐建築,內部分為三個陳列廳,所展出的3000多件文物,都是從陝西省出土的幾十萬件文物中精選而出,大多為稀世珍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6.大雁塔
大雁塔位於南郊大慈恩寺內,是全國著名的古代建築,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相傳是唐僧從印度(古天竺)取經回來後,專門從事譯經和藏經之處。因仿印度雁塔樣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於後來又在長安薦福寺內修建了一座較小的雁塔,為了區別,人們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薦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傳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約45米,高約5米的台基上。塔七層,底層邊長25米由地
7.小雁塔
小雁塔位於距西安城1公里處的薦福寺內。薦福寺創建於公元684年,是在唐高宗死後百日,為其獻福而建的,所以最初起叫獻福寺。公元698年改名薦福寺。大.小雁塔是古都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標志。小雁塔與大雁塔東西相向,因規模小於大雁塔,故稱小雁塔。這一「小」字小出了精緻和典雅,但也小出了小氣,在聲名和氣勢上與大雁塔簡直是天壤之別。
8.碑林博物館
西安碑林坐落於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學街(因清代的長安學、府學、咸寧學均設在這里而得此名)。它於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為保存《開成石經》而建立。九百多年來,經歷代徵集,擴大收藏,精心保護,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現有六個碑廊、七座碑室、八個碑亭,陳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薈萃的展室里,展示了聖儒、哲人的浩瀚石經;秦漢文人的古樸遺風;魏晉北朝墓誌的英華;大唐名家的絕代書法以及宋元名士的瀟灑筆墨。書聖王羲之、畫聖吳道子書畫同輝的筆墨跡以及詩畫雙絕的王維的竹影清風更為碑林增輝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獨有的特色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物寶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962年被公布為中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鍾樓
我國目前規模最大,建築最宏偉,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築之一。它以其金碧輝煌的雄姿踞於西安城中心,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是古城西安的標志建築,被譽為「古城明珠」。
10.鼓樓
西安鼓樓位於西安城內西大街北院門的南端,東與鍾樓相望。鼓樓始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和清乾隆五年(1740)先後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歷經歲月滄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樓巍然聳立。
11.半坡博物館
西安半坡遺址即半坡遺址博物館,位於西安市東郊約六公里的半坡村,是黃河流域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距今有6000年的歷史。屬於仰韶文化。這類遺址僅在黃河流域的關中地區就發現了400多處,因此,黃河流域素有中國古代文化發源地之美稱。
12.西安城牆
西安城牆建於明洪武年間(1370棗1378)年,以公元6世紀時隋唐皇城牆為基礎擴展形成,周長13912米。牆體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厚度大於高度,建築穩重堅固。自1983年開始的環城建設工程,逐步建成以古城牆為主線,輔以環城綠化,護城河環繞,風格古樸、粗獷,有野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環城公園。以城牆為主體,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女兒牆垛口、城門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構成嚴密完整的冷兵器時代城市防禦體系,為遊客直觀了解古代戰爭提供了珍貴的人文景觀.
13.清真大寺
大清真寺位於西安鼓樓西北的化覺巷內,又稱化覺巷清真大寺,它與西安大學習巷清真並 稱為中國西安最古老的兩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學習巷寺以東,故又叫東大寺。大清真寺位於西安市鼓樓西北隅,是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中國殿式古建築群,是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文化相融合的結晶。該寺院始建於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歷經宋元,明,清各代的維修保護,成為目前的格局。該寺屬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又晉升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5月榮獲西安市旅遊十大景觀之一。.
14.大唐芙蓉園
大唐芙蓉園位於西安市曲江新區的大唐芙蓉園佔地1000畝,其中水面300畝,總投資13億元,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文化主題公園,建於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以北,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包括紫雲樓、仕女館、御宴宮、芳林苑、鳳鳴九天劇院、杏園、陸羽茶社、唐市、曲江流飲等眾多景點。.
15.青龍寺
青龍寺是唐代著名的佛寺之一,在9世紀出達到鼎盛,它是日本佛真言宗的祖庭,是日本人心中的聖寺。1986年,青龍寺從日本引進千餘株櫻花樹,植於寺院,每年五、六月間,櫻花盛開,春色滿圓,奼紫嫣紅,風光異常。至今,青龍寺也以它傳奇的歷史角色和美麗的靜謐風景吸引這眾多的中外遊客。 青龍寺位於西安是鐵爐廟村,是中日友好交流的象徵。 它的建築風格非常的日式,從古到今很有文人墨客到此游覽,並留下了很多很好的文章和詩詞。 每年一到3、4月份,寺院內的幾株櫻花樹落英繽紛、如雪如霜、非常的漂亮。這也是青龍寺每年的幾個勝景之一!
16.興教寺
興教寺位於西安城南約20公里處,長安區杜曲鎮少陵原畔,長安區杜曲鎮樊川北原(少陵塬)。是唐代著名翻譯家、旅行家玄奘法師長眠之地。 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師圓寂後葬於白鹿原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為樊川風棲塬並修建了五層靈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肅宗題:「興教」二字,從此取名興教寺。
17.水陸庵
水陸庵地處藍田縣城東10公里的普化鎮王順山下,原名水陸殿,為六朝古剎,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見的彩塑而聞名,被譽為「中國第二敦煌」。是國內目前保存最大的壁塑群。壁塑群把繪畫、圓雕、浮雕、樓刻藝術手段容為一體,在牆、梁、柱上鑲滿了三千七百多尊人物及自然界萬物的塑像。件件栩栩如生,個個活靈活現,在方寸之地上映出氣象萬千的意識效果。在人物雕塑上匠心獨具,尤為突出,立足故事情節,追求場面動感,抓住表情、眼神、動態等環節的變化,以寫意而達意境,以塑體而托思,以人物粗礦、文靜性格、喜怒哀樂的表情躍染壁上。
18.八仙庵
道教勝地八仙庵,位於西安市東關長樂坊內,為西安最大的道教廟宇,也是中國西北地區著名的道教建築。相傳修建於宋代,隨後歷代均有修葺。現存主建築均為清代所建,因庵中供奉以傳說中的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何仙姑八位神仙的塑像為主,故名「八仙庵」。
19.曲江寒窯
曲江寒窯,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南郊,大雁塔東側、雁引路以南、曲江池東南方向的一條溝里。進入寒窯,可欣賞雕繪精美的山門坊,一覽王寶釧當年綉球擇婿的飄綵樓,可觀畫室、寒窯故事蠟像館。
20.樓觀台
陝西樓觀台國家森林公園,距古城西安70公里,107國道橫穿而過,與隴海鐵路、西寶高速公路、108國道相接。位於西安市周至縣城東南15公里的終南山北麓。樓觀台得名於西周,古代聖哲老子曾在此著《道德經》五千言,並在高崗築台授經,故此地是全國的道教聖所,並受道教信徒的仰慕膜拜,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勝地,被譽為中華文化之魂所在地,有「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
21.草堂寺
中國佛教寺院。在陝西戶縣東南15千米,面對終南山。龜茲僧人、大翻譯家鳩摩羅什為後秦姚興迎至長安後不久,即安住此寺譯經。因其以草苫為寺中一堂屋頂,故名。北周時毀,唐宋以後多次重建。今有大殿三間及鳩摩羅什舍利塔等。距西安約50公里的草堂寺位於陝西省戶縣圭峰山北麓,東臨灃水,南對終南山圭峰、觀音、紫閣、大頂諸峰,景色秀麗,是國務院確立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22.翠華山
翠華山在終南山太乙鎮,去了終南山就一定要去一下翠華山。據說大約在周幽王時期,關中發生大地震到這里。地質構造比較脆弱的翠華山一帶發生強烈山崩,甘湫池和翠華峰是山崩破壞最嚴重的地段大量的崩積物堆滿山谷,截水成湖,形成秦嶺北坡罕見的兩個堰塞湖,即水湫池和甘湫池。水湫池的面積約20公頃,因為它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也叫翠華山天池。崩積體的上部有天然冰洞和風洞各一個冰洞內外的溫差可達23℃終年結冰不化。
23.高家大院
高家民俗大院位於北院門144號,總居住面積2310平方米,是磚木結構的四合院,西安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大院明朝末年崇禎時期開始興建,到清朝乾隆時期基本初具規模。大院主體完工在乾隆時期,到道光年間整個院子完成。最後一次大修在同治十年,最近一次恢復是在六十年代進行。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