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縣禹王城漢代遺址
❶ 大舜電視劇中的禹王城是指現在的哪裡
位於山西夏縣禹王鄉的禹王村、廟後辛庄、郭里村一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專。
詳見網路:屬
http://ke..com/link?url=-80Y1--y_fs-G
❷ 運城市的古跡
池神廟 泛舟禪師塔 常平關帝廟 解州關帝廟* 春秋樓 崇寧殿 舜帝陵 舜帝廟 在北相鎮。李岐山墓
李健吾故居 陶朱公墓 蚩尤城遺址 戰國墓群 漢墓群 明三官廟 太平興國寺磚塔 魏豹城 靜林寺 元代墓塔 漢博望侯張騫墓 關羽故里 杜康墓 聖壽寺大殿 。漢蔡倫墓 院藏書樓、文廟 。裴祠石刻 裴柏碑館 伯里合不花墓
上郭春秋-戰國古城址 在聞喜縣。
邱家莊墓地 在聞喜縣。
回坑新石器遺址 在聞喜縣。
保寧寺塔 在聞喜縣東鎮。
宋相趙鼎故里 在聞喜縣禮元鎮阜底村。
戊戌六君子楊深秀墓 在聞喜縣下陽鄉。
楊深秀舊居遺址 在聞喜縣下陽鄉。
戰國古墓群 在聞喜縣西官莊鄉。
香山寺遺址 在聞喜縣西官莊鄉,有大雲寺古柏。
湯王山八景 在聞喜縣酒務頭鄉。
郭璞讀書處 在聞喜縣酒務頭鄉。
南白石文化遺址 在聞喜縣白石鄉。
鎮風塔 在聞喜縣白石鄉。
新絳縣
洚州大堂洚州三樓 洚守居園池 福勝寺 白胎寺 碧落碑 稷益廟光村新石器遺址 新絳縣澤掌鎮。
西尉村新石器遺址 新絳縣境。
龍興寺唐塔
元代孚惠聖母祠
唐代孚惠聖母橋
清濂洞 青龍寺 法王廟馬村磚雕墓 稷王廟 大佛寺 宋金古墓群 金文學家段克已墓 北陽城磚塔 聖壽寺舍利塔 大禹渡 廣仁王廟 三清殿 龍虎殿 純陽殿 重陽殿 風陵渡 西侯度遺址* 魏國古城遺址 唐五龍廟
城隍廟 關岳廟 風後墓 羈馬古城遺址 後土祠 觀音堂 關帝廟 三聖母廟 坡頭新石器文化遺址 大禹廟碑 神柏 段干木祠 新石器文化遺址 禹王城址*
司馬光墓及祖塋* 薛嵩墓
崔家河新石器遺址 文廟 關帝廟火神廟
唐名臣陽城墓 。
陽公廟 柏塔寺 春秋晉國名臣介子推墓
忠清德之碑
余慶禪院
堆雲洞
東下馮文化遺址
馮道墓
西陰新石器文化遺址
金代大鍾
大廟新石器文化遺址
稷王廟 古後土祠 秋風樓 東岳廟*
飛雲樓 隋思相家王通故里 清過風樓 王通祠 王通墓 八龍寺塔 舍利塔
新石器文化遺址明文廟大成殿
明學者薛萱故里 宋漢泉塔 宋代稷王塔 東漢太尉皇甫嵩故里 孤山桃花洞 戰國縱橫家張儀故鄉 湯陵
雙塔交影 棲岩寺塔 普救寺黃河永濟蒲津渡遺址
明兵部尚書楊博墓
明禮部尚書孟時芳
古庄遺址
清詩人吳雯舊居遺址
延祚寺梭羅樹
王官谷瀑布 葯王廟
扁鵲墓
戶部尚書閻敬銘別墅
元八卦戲台
漢墓群
「大孝有虞舜帝故里」碑
獨頭遺址
二賢祠遺址
夷齊墓
唐明皇妃楊玉環故里
獨頭舊石器文化遺址
吳雯墓
堯王台舊石器文化遺址
❸ 夏朝都城是那
夏都---安邑,即山西臨猗城西南的古郇陽城遺址 夏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王朝。據《竹書紀年》的記載推算,夏王朝存在的時間在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之間,有470多年的歷史,歷經17帝王。這僅僅是推測,那麼還有什麼根據可以證明我們歷史上實實在的確存在一個夏朝? 漢朝的司馬遷憑什麼寫《史記·夏本紀》,他看到了夏朝「字」?如果看到為何不寫明出處?如果也沒看到,憑何說「夏」?由於史書記載不詳、或後來學者誤解史書之意,等等原因,我們至今找不到夏朝的都城。 現柏楊寫的《中國人史綱》中,稱禹帝於公元前2205年建立夏王朝,把首都設在安邑(山西夏縣)。夏的都城究竟存在嗎?若有的話又在何處呢? 夏縣的古跡有:五、六千年前的西陰土陶遺址;傳說的禹王城;等等。但至沒有發現大型城池。在運城鹽湖區內的安邑也沒有可信的古跡證明夏都在那裡,它有可能是後來仿古設立的。偌大的夏朝所建都城,在地面上難到沒有一點蹤跡? 傳說,夏朝的第一個國王禹,始都陽城,後遷陽翟。夏王朝的第三個帝王太康(啟之子)都斟(尋卩)。古本《竹書紀年》記載:「太康居斟(尋卩)。」今本《竹書紀年》又載:「仲康即帝位,據斟(尋卩)。」《史記·夏本記》雲:「太康居斟(尋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斟(尋卩)在何處? 有的認為在山東濰坊西南,有的認為是在河南登封。也有人據《國語·周語上》載:「昔伊、洛竭,而夏亡。」證明斟在河南洛陽伊洛區內。又依《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載:「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認為洛陽正處在這個位置。這些說法太勉強,僅僅是根據史書片言支語,無實物證明,顯得理據不足,讓人難以信服。 夏都究竟有幾個?紛亂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全面深入分析史書文字記載的全部意思,僅憑少量文字推測,因而結論很多。 比如認為夏都在洛陽,主要緣於司馬遷《史記》中一段文字,即: 戰國時,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義不修,禹滅之;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厥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殷紂之國,左孟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武侯曰:"善。" 這段文字意思是這幾個國家占據險要的地理位置不修德而亡國,所示的地理位置是國家位置不是都城位置。古人的東為左方、西為右方。河、濟、泰、華具體是指什麼?是黃河、濟水、泰山、華山?有人認為洛陽處在此地理位置。 但筆者看不出洛陽在這幾個山、河所示的地方,且洛陽地理位置也不險要。伊厥一般指兩山之間河谷(龍門),羊腸是指道路畸曲的河谷。上文的主要意思是這幾個地方地形戰略地位重要,易守難攻。夏桀之居並非都城所處的位置,而是國家的位置。若河、濟、泰、華具體是指什麼搞不清,也就難定夏桀之居。夏都在何處更無從談起。 另有,1959年,中國考古研究所在洛陽轄區偃師二里頭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二里頭一帶是一座大型都城遺址,定名為「二里頭文化」。經碳14測定,其絕對年代,相當於夏代,距今有4000多年的歷史,是一座夏代的大型都城遺址。總面積為3.75方平公里。內有大型宮殿遺址。有考古學家認為,二里頭文化遺址就是夏代都城遺址,即夏都斟(尋卩)的所在地。僅僅是想當然,仍理據不足。 我們把目光再次回到晉南。因為大多數傳說認為,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炎帝就曾把山西作為其部族的活動范圍;中國史前三大偉人堯、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內建都,立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政權夏朝也建立在山西南部。古中國一般所指正是這一地區。許多學者一直認為夏都在山西的夏縣。就是說夏都在夏縣的可能性最大。 我們現在再看看司馬遷的史記: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厥在其南,羊腸在其北。晉南正好符合這一特點,整體上說,黃河、山東濟水在其東,河津龍門、陝西潼關即為「伊厥」在其南。「羊腸」是指自北而下的黃河或汾河河谷。泰華是指西部的黃土高原,而非泰山與華山。泰山與華山相距太遠,又不相連,故不能作為戰略要地同時出現在這里。所以,夏桀之居正在晉南,而非其它地區。
❹ 安邑的遺址
其遺址稱「禹王城」,位於今山西夏縣西北7.5公里處。至今尚有城垣殘跡,由於幾度興起,城址有年代不同的大、中、小三個城圈。大城屬戰國前期,地跨鳴條崗黃土丘陵和崗下平原,周長15.5公里,為北窄南寬的梯形,牆基的寬度除西北城角有1公里的地段為22米外,其餘部分都是10—12米。大城的中部,又有周長3270米的正方形小城,牆寬5—6米,地勢高出周圍地面1—4米,可能是與大城同時建造的宮城,但尚未找到宮殿基址。至於將大城西南部圈起的中城垣,周長6500米,則可能是秦漢時期作為河東郡治時修築的。
禹王城內滿布東周至漢代、兩晉時期文化層,其堆積厚度2-3米遺存極為豐富。出土的大量遺物有陶范、漢五銖錢等,尤以五銖錢泥范最為珍貴,有「海內皆臣,歲豐登熟,道無飢人」十二字篆文方磚和獸首瓦當為同時期遺址中所獨有。它是國內現存戰國-秦漢古代遺址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1988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來源:夏縣司馬光墓祠堂內的文史展覽資料)
另有一處遺跡禹王台,又稱青台,為歷代祭祀大禹之所,解放前毀於戰爭,留一夯土高台,位於小城東南角,當地傳說為禹妻的望夫台。
傳說中的「禹都安邑」即指此處。又:相傳夏啟接帝位後建都於此。桀又居之。
❺ 在山西建都的朝代
侯馬晉國遺址:在侯馬市西北汾、澮兩河交匯處,面積約35平方公,年文物調查時發現,據考證為晉都新田遺址。《左傳》記載年(前585年),晉人由故絳遷都於新田,直至晉靜公二勻年)時被魏、韓、趙三侯分晉地,新田作為晉都有209年的與
禹王城遺址:在夏縣西北8公里禹王鄉禹王村,城址的范圍在禹王辛村、郭里村一帶。傳說夏禹曾在此居住,「禹王城」因而{《史記•魏世家》記載,魏侯曾在這里建都,也就是魏國在j時代的都城安邑,秦、漢時為河東郡治所在地。20世紀9來,在禹王城遺址內發現官營手工業作坊,出土官鑄「半i成為研究東周至兩漢經濟史的重要實物資料,1988年被j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平城遺址:在大同市北火車站以西至陳庄一帶,北依方山,外靠』魏天興元年(398年)道武帝自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司迄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遷都洛陽,北魏在平城建都達96年。1979年以來,考古探明城址是在漢代平城縣基礎上擴建而成,由官『卜城、廓城三重構成。現在,平城遺址已成為研究北魏早期城展的要實物資料,為國家暮點享物保護單位。
晉陽古城遺址:位於太原市西南的晉源鎮古城營村一帶,地處汾河之畔。旱:喜泵乏詩j夏名「晉舅二,魯定公十三年(前497年),趙筒子家墨;築晉陽城。弓毳三太原郡。漢為代王劉恆的都城。唐為耶」。北漢定為都城0一塞巫北漢後,本平興國四年火鴛:灌晉陽城,將具有:i1500年歷史的古城變為廢墟。如今古城}一帶仍保留部分古代遺跡,南城牆和西城牆的夯層和柱礎石, l屬於東周時代。在古城范圍內,仍有西晉、北齊、隋唐、北宋的 e痕跡,並且流傳著晉陽古城許多相關的地名和歷史故事。
左國城遺址:在方山縣峪口鎮南村西側,居於陡峭的黃土塬上,地勢十分險城址的西、北、南三面分別被北川河、峪口河和界溝包圍,東面£土覆蓋的丘陵山地,城牆周長4315米,佔地面積69萬平方城址依地形沿斷崖建築,形制適合軍事防禦需要,在國內城址蘆見。據考證城址在戰國時為皋狼邑,西漢時屬西河郡皋狼.母,螢時期成為南匈奴建立的左國城。西晉建武元年(304年),南匈奄族劉淵起兵,在此建立漢國政權,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毛族在內地建立的國家。
❻ 古遺址的都城遺址
東周列國的都城遺址幾乎都建在鄰近大河的沖積平原上,保存情況一般較好,有的地面上存在著夯土城垣和宮殿基址。作過勘察和發掘的列國城址有:臨淄齊國故城、曲阜魯國故城、侯馬晉國遺址、禹王城遺址(魏國早期)、鄭韓故城遺址、 趙邯鄲故城、燕下都遺址、秦雍城遺址、楚紀南故城以及中山古城遺址、薛城遺址等。一般周長達10餘公里,有夯築城垣二重,平面呈不規則形狀。宮殿集中在一定的區域,並築有宮城。布局情況大體可以分為兩種類型:①宮殿區被郭城包圍,例如曲阜、薛城、禹王城等;②多數城址宮殿區在郭城的一角或一側,城內或周圍還有各種手工業作坊遺址。
❼ 山西哪有些革命舊址、遺址、歷史古跡
山西的古跡
世界文化遺產
平遙古城、雲岡石窟、五台山,涌現出一批風景區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大同(第一批)、平遙(第二批)、祁縣 、新絳、代縣(第三批)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第一批)、山西省臨縣磧口鎮(第二批)、山西省襄汾縣汾城鎮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縣娘子關鎮 (第三批)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汾市(13處)
丁村遺址 舊石器時代 山西省臨汾縣丁村,位於襄汾縣城南五公里的地方
丁村民宅 明至清 山西省襄汾縣山西襄汾縣城南4公里丁村
陶寺遺址 新石器時代 山西省襄汾縣陶寺村
牛王廟戲台 元 山西省臨汾市臨汾縣魏村
霍州州署大堂 元 山西省霍州市霍州市東大街北一側
千佛庵 明 山西省隰縣城西一里許的鳳凰山巔
山東岳廟元至清山西省蒲縣城東二公里的柏山之巔
柿子灘遺址舊石器時代山西省吉縣東城鄉西村
曲村--天馬遺址 周 山西省曲沃縣曲村、翼城縣
大悲院宋、金山西省曲沃縣曲村北
侯馬晉國遺址 東周 山西省侯馬市遺址在侯馬市汾、澮兩河交匯處
廣勝寺 元、明 山西省洪洞縣東北17公里霍山南麓
洪洞玉皇廟元山西省洪洞縣
晉城市 (14處)
姬氏民居 元 山西省高平市城東北18公里的陳慪鎮中庄村
崇明寺北宋至明山西省高平市東南15公里的聖佛山東麓
開化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東北17公里的舍利山腰
遊仙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遊仙山麓
定林寺元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東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
南、北吉祥寺 宋~清 山西省陵川縣城西15公里的禮義鎮
龍岩寺金、明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梁泉村
小會嶺二仙廟北宋至清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小會村
崔府君廟金至清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禮義鎮
西溪二仙廟金至清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西溪村
青蓮寺 唐至清 山西省晉城市東南17公里的澤州縣硤石山腰
玉皇廟 宋至清 山西省晉城市東13公里府城村後的黃土崗上
晉城二仙廟 宋 山西省晉城市東12公里的澤州縣金村鄉東南村
澤州岱廟宋至明山西省澤州縣晉城市冶底村
長治市 (18處)
正覺寺金至明山西省長治縣看寺村
觀音堂明山西省長治市
潞安府城隍廟元至清山西省長治市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 1938年 山西省武鄉縣
洪濟院金至清山西省武鄉縣沁縣城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北隅
武鄉縣大雲寺宋至清山西省武鄉縣
會仙觀金至清山西省武鄉縣東25公里的監漳村西
沁縣大雲院宋至清山西省沁縣郭鎮
原起寺宋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市辛安村
法興寺 唐 山西省長子縣 城東南15公里的慈林山
崇慶寺 宋 山西省長子縣紫雲山
三嵕廟金至清山西省壺關縣鄉南陽護村
天台庵 唐 山西省平順縣東北25公里王曲村
大雲院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順縣西北23公里的實會鄉實會村北龍耳山中
龍門寺 五代~清 山西省平順縣西北65公里的石城鄉源頭村北二里許的龍門山腰
淳化寺金山西省平順縣
明惠大師塔五代山西省平順縣長治市平順縣虹霓村
九天聖母廟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順縣城西10公里處的北社鄉東河村西的土丘上
呂梁市(6處)
馬茂庄墓群東漢山西省離石市
安國寺明山西省離石市
太符觀金至清山西省汾陽市
興東垣東岳廟金至清山西省石樓縣
香嚴寺金至明山西省柳林縣
則天廟 金 山西省文水縣
晉中市(11處)
榆次城隍廟 元~清 山西省榆次市
喬家大院清山西省祁縣
平遙城牆 明 山西省平遙縣
鎮國寺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遙縣
雙林寺 明 山西省平遙縣
慈相寺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遙縣
平遙文廟金至清山西省平遙縣
祆神樓 清 山西省介休市
介休後土廟明、清山西省介休市
旌介遺址 商 山西省靈石縣
資壽寺明山西省靈石縣
陽泉市 (2處)
關王廟 宋 山西省陽泉市
大王廟金至明山西省盂縣
朔州市(3處)
廣武漢墓群 漢 山西省山陰縣
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 遼 山西省應縣
崇福寺 金 山西省朔縣
運城市(22處)
馬村磚雕墓宋、金山西省稷山縣
青龍寺元山西省稷山縣
絳州大堂 元 山西省新絳縣
福勝寺元、明山西省新絳縣
稷益廟明山西省新絳縣
太陰寺金山西省絳縣
萬榮東岳廟 元至清 山西省萬榮縣
萬榮後土廟 清 山西省萬榮縣
萬榮稷王廟金山西省萬榮縣
臨晉縣衙元至近代山西省臨猗縣
禹王城遺址 東周至漢 山西省夏縣
司馬光墓 北宋 山西省夏縣
西陰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山西省夏縣
東下馮遺址新石器時代至商山西省夏縣
解州關帝廟 清 山西省運城市
泛舟禪師塔唐山西省運城市
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唐至明山西省永濟縣
永樂宮 元 山西省芮城縣
西侯度遺址 舊石器時代 山西省芮城縣
清涼寺元山西省芮城縣
廣仁王廟唐山西省芮城縣
芮城城隍廟北宋至清山西省芮城縣
忻州市(11處)
洪福寺金山西省定襄縣
阿育王塔元山西省代縣
邊靖樓明山西省代縣
雁門關明山西省代縣
平型關戰役遺址 1937年 山西省繁峙縣
岩山寺 金 山西省繁峙縣
南禪寺大殿 唐 山西省五台縣
佛光寺 唐至清 山西省五台縣
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 1938年 山西省五台縣
顯通寺 明至清 山西省五台縣
廣濟寺大雄寶殿元山西省五台縣
大同市(12處)
雲岡石窟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善化寺 遼、金 山西省大同市
華嚴寺 遼、金、清 山西省大同市
平城遺址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方山永固陵北魏山西省大同市
大同九龍壁明山西省大同市
懸空寺 明 山西省渾源縣
荊庄大雲寺大雄寶殿金山西省渾源縣
渾源永安寺元山西省渾源縣
曲回寺石像冢唐山西省靈丘縣
覺山寺塔遼山西省靈丘縣
許家窯一侯家窯遺址 舊石器時代 山西省陽高縣、河北省陽原縣
太原市 (5處)
晉祠 宋 山西省太原市
龍山石窟 元 山西省太原市
晉陽古城遺址春秋至五代山西省太原市
竇大夫祠元至清山西省太原市
天龍山石窟東魏至唐山西省太原市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歷山、交城龐泉溝、寧武蘆芽山、陽城莽河、五鹿山
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寧武萬年冰洞、五台山、壺關太行山大峽谷、大同火山群
第一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
山西省圖書館、山西博物院
❽ 夏縣的歷史沿革
夏禹分中國為九州。安邑屬冀州,為侯國地。公元前21世紀,夏禹之子啟建都於此。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載:啟放棄陽翟,西遷到大夏,建安邑。
周屬晉國地,周武王封姬於此。
戰國時期稱安邑。
韓、趙、魏三分晉地後,魏斯治魏,都安邑。
秦稱安邑縣,屬河東郡,為郡治所在地。
漢設安邑縣,縣治在今禹王城。
三國(魏)、晉,因襲舊制,稱安邑縣。
北魏神元年(428年)為北安邑,在安邑南20公里處設南安邑。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縣城遷至北安邑縣城東7.5公里處,更名為夏,為夏縣得名之始,屬秦州河北郡。
北周改屬安邑郡,郡治在今禹王城。隋開皇十六年(496年)置虞州,大業初年廢州,縣隸河東郡。
唐廢河東郡改虞州縣屬。貞觀十七年(643年)改屬絳州。大足元年(701年)改屬陝州,不久復屬絳州。至德之載(756年),更名虞邑。乾元二年(759年)復屬陝州。
宋屬陝州。金貞祐三年(1215年)屬解州。元仍襲舊制。明屬平陽府解州。清屬直隸解州。
民國初,廢解州,屬河東道;民國19年(1930年)撤銷道建制,直屬山西省;民國26年(1937年)屬運城第七行政區;民國31年(1942年)成立夏縣抗日民主縣政府;民國32年(1943年)底,夏縣同蒲鐵路以北地區劃為稷麓抗日民主縣政府;民國33年(1944年)春,在中條山南河村成立康傑抗日民主縣政府(簡稱康傑縣),姚暹渠以南劃為安夏辦事處,翌年冬撤銷康傑縣、安夏辦事處;民國35年(1946年)撤銷稷麓縣恢復原建置;屬太岳行政區第三專署管轄;民國36年(1947年)7月14日解放,建立民主政府;民國37年(1948年)12月改屬晉綏邊區呂梁區管轄;民國38年(1949年)夏屬運城專區,同年6月屬晉南專區。
1950年屬運城專區;1954年屬晉南專署;1958年10月,夏縣、聞喜及絳縣大部分地區合並為聞喜縣,縣治設在聞喜縣城;1961年5月復置夏縣;1970年5月21日屬運城專署。
2000年10月31日,運城撤地建市,夏縣屬運城市。
❾ 歷史課本上說,我國第一個王朝夏朝在陽城定都。那麼陽城是今天的哪裡
陽城縣隸來屬於山西省晉城市,位於山自西省東南部,東與澤州縣相連,南與河南省濟源為鄰,西與垣曲、沁水縣接壤,北與沁水縣搭界。總面積1968平方公里。轄10鎮,7鄉,1個辦事處,473個行政村和2689個自然村。總人口41萬人。 陽城縣行政區劃圖
陽城歷史悠久,人傑地靈。自西漢置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古稱獲澤。有鳳凰城之美譽。這里有名揚華夏的燦爛文化。南宋的蕭照,是與李唐齊名的大畫家。清代的張敦仁,是著名的數學家、漢學家。自隋朝科舉以來,先後出過120餘名進士,出過王國光、張慎言等4位尚書和田從典、陳廷敬兩位宰相。鑄就了「康雍盛時,名列三城」、「嘉道之際,風高五屬」的歷史輝煌。革命戰爭時期,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此留下了戰斗的足跡。
❿ 中國文化起源的代表性遺址有哪些
代表有
河姆渡遺址(浙江餘姚)是1973年發現的中國新石器時代一個重要的村落遺址,距今已有7000餘年歷史。經兩次大規模考古發掘,共出土各類生產工具、生活工具、建築構件等文物7000餘件。人們在這里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最早的木結構水井、最早的編織技術、最早的船漿……河姆渡遺址所展示的燦爛的原始文化,有力地證明: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一樣,都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發祥地。1979年,這一結論被寫進了中學歷史教科書中。
紅山文化:中國北方新石器時代最具代表性古文化,位於赤峰市區東北隅的紅山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分布於餘杭境內的「良渚遺址群」,是良渚文化的中心。良渚遺址群將成為實證中華5000年文明史的聖地。
其他的有
西侯度遺址
位於芮城縣中瑤鄉西侯度村,為目前中國境內已知的最古老的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距今大約180萬年。經發掘出土的動物化石有巨河狸、鯉、山西軸鹿、粗面軸鹿、粗壯麗牛、山西披毛犀、三門馬、古中國野牛、晉南麋鹿、步氏羚羊、李氏野豬、納瑪象等。石器出土數量不多,主要以石英岩為原料,類型有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和三棱大尖狀器。另外在文化層中還出土有若干燒骨,這是目前中國最早的人類用火證據。石器和有切割痕跡的鹿角以及燒骨的發現,證明遠在180萬年前,這里就有人類活動。遺址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匼河遺址
位於芮城縣風陵渡匼河村一帶,北至永濟市獨頭村北澗,南至芮城縣澗口南溝,長達13.5公里范圍內的17個地點組成的匼河遺址舊石器地點群,是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早期匼河文化的代表遺址,地質時代為距今約60萬年的更新世早期。1957年,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發現。1960一1980年,先後5次發掘,出土的動物化石主要有腫骨鹿、披毛犀、扁角鹿、對麗蚌、德氏水牛、二門馬、野豬、師氏劍齒象、東方劍齒象、納瑪象、三趾馬等。文化遺物以石製品為代表,有石核、石片和石器等,主要原料為石英岩。石器數量較少,類型有砍斫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狀器、小尖狀器和石球。遺址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海峪洞穴遺址
位於垣曲縣毛家灣鎮店頭村南海峪溝口東側山腰,是目前山西省唯一舊石器時代早期洞穴遺址。1957年發現,1958年發掘。遺址由相鄰的三個地點組成,洞穴產自震旦紀砂質石灰岩區,遺物和化石出自黃褐色的角礫岩中。第一地點含有動物化石,第二地點發現石製品和用火遺跡,第三地點動物化石和石製品皆有。該遺址與北京猿人晚期文化很相象,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下馮遺址
位於夏縣城北15公里東下馮村東北的青龍河南、北兩岸台地上,系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的典型遺址,其絕對年代經放射性碳素斷代,為公元前1900至前1500年左右,距今3500—3900年。遺址面積約25萬平方米。1959年春考古調查時發現,1974年進行發掘。遺址西部有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廟底溝二期文化和河南龍山文化遺存,東、南部有商代早期的二里岡文化的城牆和圓形建築基址,北部有東周時期遺存。遺址可分六期,其中一至四期屬二里頭文化東下馮類型。遺跡有灰坑、房屋、墓葬、水井、溝槽、陶窯等。遺物有石、骨、銅、陶等不同質地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和兵器、樂器等。青銅箭頭、鑿和石范的出土,表明當時已進入青銅器時代。
東下馮遺址的發掘,對於探索夏文化問題,促進夏代歷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西陰遺址
位於夏縣尉郭鄉西陰村東北土嶺上,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民國15年(1926)發現並發掘,共出土60箱陶、石、骨器等遺物,其中有半個蠶繭化石。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大肆盜掘西陰文物達數卡車之多。1959—1963年,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和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再次調查,其面積為500x600米,遺物包含有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廟底溝二期文化和河南龍山文化三里橋類型的三個時期的文化遺存。1995年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再次發掘並出土了大批文物。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荊村遺址
位於萬榮縣萬泉鄉荊村西北500米,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遺址范圍東西300米,南北300米,文化層厚2米。民國20年(1931),山西省立圖書館、北平女子師范學院研究所和美國弗里爾藝術館合作發掘過該遺址。在出土的谷類炭化物中有黍和高梁兩種,暴露有窯址、灰坑。採集有紅陶、灰陶、彩陶、夾砂陶片。遺址保存較完整,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此外,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還有:位於夏縣埝掌鎮崔家河村北的崔家河遺址、位於絳縣橫水鎮周家莊村東的周家莊遺址、位於新絳縣澤掌鎮光村西北的光村遺址、位於新絳縣橫橋鎮西尉村南的西尉遺址、位於新絳縣萬安鄉馬庄村南的馬庄遺址、位於聞喜縣陽隅鄉回坑村西的回坑遺址、位於永濟市蒲州鎮石庄村北的石庄遺址、位於荷城縣大王鄉金盛庄村西的金盛庄遺址、位於荷城縣嶺底鄉坡頭村的坡頭遺址、位於平陸縣西侯鄉趙家滑村的趙家滑遺址等。
古動物化石遺址
土橋溝化石遺址
位於垣曲縣古城鎮寨里村土橋溝。民國15年(1926)瑞典古生物學家安特生發現。東西10--14公里,南北14—16公里,發掘出土有甲殼類、淡水軟體動物、黃河猴等8種動物化石,距今約5000萬年,是國際人類進化及始新統地層的最早資料。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擔山石化石遺址位於垣曲縣毛家灣鎮擔山石村南龍骨山的山腰,1957年發現。面積50平方米,屬更新世晚期。出土有石英石片、三門馬牙齒、鹿牙等化石。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獨頭化石遺址
位於永濟市首陽鄉獨頭村後澗河南北溝一帶。1953、1974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考察,認定為共事匼河文化遺址范圍。出土化石有象牙、野牛、獼猴、羚羊角等化石及大量石核、石斧、石刀、刮削器等。
七里坡化石遺址
位於平陸縣杜馬鄉七里坡村東南800米崖嘴頭下。1958年11月發現,採集有麂化石。
五龍廟溝化石遺址
位於平陸縣杜馬鄉大澗北村西側200米處。南北長3000米,東西寬150米,溝西岸斷層的河湖相沉積的沙層和礫石層中,堆積層厚2—6米,出土有黃河象、三門馬等哺乳動物化石。屬中更新世時期。
小東延化石遺址
位於平陸縣東延村小東延溝。南北長2000米,東西寬150米。溝兩岸崖腰的河湖相沉積的沙層和礫石層中出土有黃河象、二門馬、鹿、羚羊等哺乳動物化石,沉積層厚2—6米。屬中更新世時期。
古城遺址
商城遺址
位於垣曲縣古城鎮南關外的毫清河與黃河間的高台上。1984年發現,1985年發掘。城內面積約12萬平方米。中北方的城牆保存在地上,長330米,寬5—12米,殘存高3—5米,夯層夯窩極為清晰,其它三面城牆均保留在地下。城東南為居民區,文化層較厚,有灰坑、窖穴等遺址;中部偏東有一組夯土建築基址,可能是宮殿區。文化遺物主要為陶器,有高、大口尊、盆、罐、豆等,銅器有鼎、斝、爵等,此外還有卜骨。據地層和出土物判斷,最晚不會晚於商代二里岡文化的上層,為一座較為完整的商代方國小城,是研究商前期歷史十分重要的實物資料。
毫城商城遺址
位於垣曲縣城東南25公里上、下毫城村之間的第二台地,1989年發掘。城址邊長300米,正方形。夯土層中有早期陶片,西南角有龍山灰坑與較多漢墓。出土有雙環素麵扁壺、高和仰韶彩陶片及許多漢代瓦片。中國歷史博物館調查認為,該遺址對研究商、周及其之前文化具有重要價值。遺址現存元致和元年(1328)所立「殷商烈祖成湯聖王居毫故事片都」石碑。
禹王城遺址
位於夏縣禹王鄉的禹王村、廟後辛庄、郭里村一帶,因傳說夏禹曾在此居住過,故俗稱「禹王城」。據考證,禹王城即春秋戰國時的魏國國都安邑城,也是秦、漢及晉時的河東郡治所。遺址共分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廟四部分。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廟在小城的東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大城如梯形,總面積13平方公里。四面城牆皆版築夯打而成,北牆和西牆保存較好,除北牆外,其餘城牆都不直。東牆殘長1530米,西牆長約4980米,南牆長3565米,北牆長2100米,外側有護城壕。城北部有戰國時代的灰坑和灰層,城中部偏東的廟後辛庄以北,發現一處戰國中晚期的手工業作坊。中城方形,總面積6平方公里,其西、南兩城牆分別是大城的西牆和南牆的一部分,北牆長1522米,東牆現存長960米,城內遺物豐富,堆積層厚2米左右,有戰國時代遺存,但主要是漢代遺存。從出土遺物分析,中城稍晚於大城。小城總面積754000平方米,形狀是缺去東南角的長方形。西牆和北牆分別長930米、850米,城牆現存寬1。4米。19卯年秋試發掘,出土遺物有大罐、盆、甑、小釜、碗等容器陶范,印有陰文「東三」的鏟范、鏵范、車轡范、六角承范、圓形承范、花紋范等。瓦分板瓦和筒瓦,瓦當多為雲紋圓瓦當,此外還有五銖錢、半兩錢、鐵渣等。屬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魏城遺址
位於芮城縣城北2.5公里,南北城牆在地面可見。古城東起柴澗村、鐵家莊,西至後龍泉村、城南溝村,北至永樂宮北0.5公里,南至永樂宮門前,呈方形,周長4500米。殘留於地面之上的城牆高出地面l—7米,城址寬度一般在13—15米之間。城牆版築而成,古城東南、西北、東北三個城角保存較好,城外側都有月牙狀的夯土台。城內出土有東周時期的南、豆、罐、瓦等遺物,在城西柴澗村有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的墓葬群,出土過數批青銅器。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玉壁城遺址
位於稷山縣城西南5公里處白家莊村西。其東、西、北三面皆為深溝巨壑,地勢險要。玉壁城建於西魏大統四年(538),系西魏抵禦東魏侵襲的前沿重鎮。玉壁城早已廢圯,夷為平疇,唯西、南兩面尚有夯土殘垣斷壁。城的北面和西面,各有一個平頂土丘,與城相連,昔日均為城堡,現在北堡暗道尚存。城東溝里半坡地方,有一地道直通玉壁城下,道內寬約0.8—1米,高約1.2—1.8米,為東魏高歡攻城時所鑿。對研究北朝史和古代戰爭史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