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葛都城遺址

葛都城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16 18:50:46

Ⅰ 河南都有那些名勝古跡

1、安陽殷墟

殷墟,原稱「北蒙」,是中國商朝後期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

20世紀初,殷墟因發掘甲骨文而聞名於世,1928年殷墟正式開始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

殷墟是中國至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由殷墟王陵遺址、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構成。

Ⅱ 戰國時期齊國都城在哪

臨淄。

臨淄齊國古城是中國西周至戰國齊國都城遺址。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舊臨淄縣城)的西、北面,東臨淄河,西依古系水。總面積達20餘平方公里。

臨淄齊國古城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都成,是列國中最為繁華的都城之一,也是當時候東方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根據《史記.齊太公世家》的記載,姜氏自太公始,經西周、春秋時期,傳位31代,治齊達六七百年之久,史稱姜齊。公元前386年(康公十九年),大夫田和遷康公於東海,篡權自立,仍都臨淄。

改安邑為安平,改棘邑為畫。歷經8代君主,治齊達160餘年,史稱田齊。

公元前284年(赦王三十一年),燕將樂毅陷齊70餘城,唯莒、即墨兩城未下,臨淄歸燕屬5年。公元前279年,田單復齊,立襄王法章,返都臨淄。

(2)葛都城遺址擴展閱讀:

臨淄齊國故城:

1、城址布局

臨淄齊國故城分大城與小城2部分,總周長約21.3千米,總面積達16平方千米。小城位於大城的西南隅,是國君和主要大臣居住的宮城,南北2千米,東西約1.5千米,周長約7.2千米,小城牆基一般在20米-30米寬,最寬處達55米;

大城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外城,南北4.5千米,東西3千米,周長14.1千米,大城牆基寬分20、25、30、34、43米不等,大城西牆被壓在小城北牆之下,表明大城建造年代早於小城,城牆都是用土夯築而成,夯層分3厘米-7厘米不等。

桓公台宮殿建築遺址區,位於小城的西北部,是一座高大的夯土台基,名叫桓公台,俗稱梳洗樓、梳妝台,北距小城北牆約200餘米,高14米,南北86米,東西77米。

此台,秦漢時稱環台,魏晉時稱營丘,唐長慶年間建齊桓公和管子廟於其上,故名桓公台。台為齊國宮殿高台建築遺址。

10號宮殿遺址,位於小城的東北部,東距小城東牆約300米,在桓公台以東約1000米處,中央為戰國時期修築的夯土台基建築,平面上總體南北長達87.5米,東西寬113米,台基雖僅1層;

但高度在3米以上,且周圍壁面立柱鑲板,裝飾完善,台上建築有彩繪木門以及銅構件,面積在10000平方米以上,依據工作順序命名為齊故城10號遺址。遺址整體地勢明顯高出周邊,為戰國時期齊國的一處重要宮殿遺存,俗稱「金鑾殿」。

2、城址城門

因東、西城牆沿河岸彎曲而建,故出現城牆拐角24處,僅沿淄河東牆就有14處。史書記載,齊城有門13座,已探明11座,其中小城城門5座:南門2座,東、西、北門各1座;

大城城門6座:南、北門各2座,東、西門各1座。按交通幹道的走向和城門的布局,還有西門1座,約在齊都鎮永順村北,排水道口以南,俗稱「三聖門」。另一座是東門,在河崖頭村南,或葛家莊以北,俗稱「雪門」。

3、城址幹道

臨淄齊國故城大、小城內發現10條幹道,其中小城內有3條,大城內有7條。小城內幹道:東側門大道,保存約1200米,寬8米;西門大道,長約650米、寬17米;

北門大道,南伸尚存1430米,寬6至8米。大城內幹道:東部南北幹道,自南牆東門通向東北,全長3300餘米,寬20米;

中部南北幹道,全長4400米,寬20米;北部東西幹道,自東門西行偏西北,直至西牆,長約3600米,寬15米左右;北牆西門大道,南伸,與北部東西幹道相接,存650米,寬6米多;

中部東西幹道,長2500多米,寬17米左右;西門大道,東伸約1000米,寬10米至20米。此外,在離南牆200至300米處有一條與南牆平行的道路,長約1900米,寬4至6米;

西牆附近與西牆平行的南北道路,南通小城北門,寬4至6米。除後2條和小城北門幹道可能是晚期的道路外,其餘均為故城早期的主要交通幹道。

大城的2條南北大道與兩條東西大道在東北部相交叉,形成一「井」字形,這一帶應是都城中最繁華的市井中心。

Ⅲ 姓葛的祖宗是誰一般分布在哪裡

1、葛姓的祖宗是葛天氏。

葛氏源於葛天氏,出自遠古部落葛天氏族,屬於以部落名為氏。據史籍《風俗通》記載,遠古時期,有個部落居葛地,以居邑名稱為部族姓氏,稱葛天氏。

按史書記載,葛天氏起源非常古老,而且還在人文始祖伏羲氏之前。據傳,葛天氏的後裔子孫在後來省文簡化為單姓,稱葛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最古老的葛氏之始。

葛天氏下傳四十二世至伯益之時,當時屬於嬴姓之國。伯益幫大禹治水有功,禹想讓位給伯益,伯益隱退,禹子啟繼位,封伯益長子大廉為諸侯伯爵國葛國國君,稱葛伯並准其在古葛地(今河南省寧陵縣周邊)建葛國。商湯滅葛國和其他諸侯國並建立商朝後,商湯封葛伯後裔為商朝附庸國葛伯國。葛國被滅後,葛伯的後世子孫多以故國名稱為姓氏,稱葛氏。

周武王滅殷商後,在西周初期,又尋回葛伯後裔,封賜有葛國,為子爵,這是葛伯國第二次被滅。周桓王姬林二年(公元前718年),葛國被鄭庄公姬寤生所吞滅,其後在其故國之地還爆發了宋、鄭兩國之間的著名「長葛之戰」。

十年後的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鄭國為了爭霸中原,又在其地爆發了針對周王朝的著名「繻葛之戰」;葛國故地成了楚國、魯國等諸侯們爭霸春秋的的古戰場,於公元前557年葛伯國被場地滅亡。

葛國再次滅亡後,其王族子孫和國民中有以國名為姓氏者,稱葛氏,世代相傳至今,一支系留居古葛地,後世稱梁國郡,外遷四大支系:頓丘郡、琅琊郡、穎川郡、扶風郡。原居於琅琊郡諸縣之葛氏有一支遷徙至陽都,因陽都已有葛氏,遂稱後遷來的葛氏為諸葛氏,後有省文再稱葛氏者。

2、分布狀況:江蘇、安徽、河南、河北是葛姓的主要分布區。

(3)葛都城遺址擴展閱讀:

葛姓名人:

1、葛雲飛

葛雲飛(1789年-1841年10月1日),字鵬起,又字凌召,號雨田,漢族,清代紹興府山陰縣天樂鄉(今屬杭州市蕭山區)人,是中國統率一軍、鎮守一方的武將,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抗英民族英雄。

葛雲飛出生在下級軍官家庭,七歲進私塾,同時習武。嘉慶十九年(1814)應試,補本學武生。嘉慶二十四年(1819)考中武舉人。道光三年(1823),中武進士。歷任千總、守備、游擊、參將、副將、總兵。先後在寧波、黃岩、溫州、乍浦、瑞安、定海、以及福建烽火門等地水師營任職,鎮守東南海疆16年。官至定海總兵。

清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1841年10月1日),在著名的「定海保衛戰」中壯烈犧牲。殉國後,謚「壯節」,誥授振威將軍,追贈太子少保。同治十年(1871),加贈提督、建威將軍。

2、葛榮

葛榮(?—528年),本姓賀葛氏,鮮卑族。北魏時期河北農民起義軍首領。初為懷朔鎮將領。孝昌二年(526年),前往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縣),加入鮮於修禮起義軍,同年殺死叛將元洪業,領導起義部眾,自稱天子,國號大齊,年號廣安。

隨後乘勝進軍,占據河北廣大地區,合並杜洛周部眾,擁兵數十萬人。永安元年(528年),在相州滏口之戰中,為爾朱榮軍隊所敗,被俘遇害。葛榮作為亂世梟雄,擔當領導農民起義軍的重任,沒有逐鹿中原的大志,只知屠殺擄掠,最終難成大業。

Ⅳ 乾隆皇帝時的都城是哪

北京,

乾隆皇帝的時間是(1711年—1799年),這時期清朝的都城是,北京(1644~1911年)為清朝都城。順治元年,清軍入關,定都北京。清代僅在明代原有基礎上加以修整,或變更部分建築名稱。

京城分內城和外城。內城共九門:正南為正陽門,其東為崇文門,其西為宣武門;北之東為安定門,北之西為德勝門;東之北為東直門,東之南為朝陽門;西之北為西直門,西之南為阜成門。

外城有七門:正南為永定門,其東為左安門,其西為右安門;東有廣渠門,西有廣安門(原為廣寧門,道光時因避□寧諱改),其東西兩隅分別為東、西便門。

皇城在內城中,共六門:正南為大清門(明為大明門,順治元年改),大清門內為天安門(明為承天門,順治八年改),天安門內為端門。端門東西各有闕左門和闕右門。

(4)葛都城遺址擴展閱讀:

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辦公所在地。

北京地處中國華北地區,中心位於東經116°20′、北緯39°56′,東與天津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相鄰,北京市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

北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北部和東北部三面環山,東南部是一片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境內流經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等。

多由西北部山地發源,穿過崇山峻嶺,向東南蜿蜒流經平原地區,最後分別匯入渤海。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清都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愛新覺羅·弘歷

Ⅳ 葛姓的發源地

1、出自嬴姓
是黃帝後裔,以封地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和《孟子·滕文公》所載,夏時,黃帝之支庶封於葛,後世子孫以國為氏。
2、出自以部落名作姓氏
據《風俗通》所載,遠古時有部落名葛天氏(今河南省長葛一帶),其子孫後代稱為葛姓。
3、出自古代漢朝時的葛廬
是我國吳中葛姓的始祖。我國南方的葛姓,有的認為與北方不同,根據是《姓氏考略》的考證,認為是出自東漢光武帝時的洪氏。關於江南葛姓的姓源《姓氏考略》上的記載的是:「漢洪●祖子浦廬,一作葛廬,起丘佐光武有大功,封下邳僮縣侯,廬讓封於弟文,南渡江,家於句容,為吳中葛氏所出,望出梁國。」(古代漢朝時的葛廬,他幫助光武帝起乒立了大功,封為下邳僮縣侯,但他將封位讓給弟弟,自己渡長江,居住句容(今江蘇句容縣),為吳中葛姓始祖。 )其中「漢洪●祖子浦廬」這一句卻被誤會「洪●祖」為一人名,因此說南方葛姓來源於洪氏。其實這是個誤解,晉葛洪的《抱朴子》中,有其自己及其祖上的一段介紹。晉葛洪的《抱朴子》外篇自述中有言:「抱朴子者,姓葛,名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也。其先葛天氏,蓋古之有天下者也,後降為列國,因以為姓焉。(葛)洪曩祖為荊州刺史。王莽之篡,君恥事國賊,棄官而歸,與東郡太守翟義共起兵將以誅莽,為莽所敗。遇赦免禍,遂稱病自絕於世。莽以君強宗,慮終有變,乃徙君於琅邪。」《姓氏考略》此段中的:「漢洪曩祖子浦廬」一句,此段中的圓點查原文為曩字,曩祖是先祖的意思,但這一句卻被誤解「洪曩祖」為一人名,其實葛洪的意思是說漢代時我葛洪的先祖之子葛浦廬,他之所以說先祖之子是因為已不知這位先祖的名字。據《抱朴子》此先祖曾為漢荊州刺史。因為一個圓點沒搞清楚於是南方葛姓成了洪曩祖的後代,實是誤會。其實南方的葛姓也是葛伯之後,南北方的葛姓是同出一源的。
由此可見,說「江南葛姓人士,是在1900多年以前的東漢初期,由洪姓所分支出去的,洪氏是上古伏羲之後擔任水官的共工氏的後代,所以跟傳自夏諸侯葛伯的北方葛氏,應該沒有十分接近的關系」的說法是錯誤的。
4、出自他族改姓而來
① 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北魏賀葛氏入中原後,改單姓葛。
② 清滿洲八旗姓墨勒哲埒氏、格濟勒氏等後均有改姓葛者;赫哲族葛依克勒氏漢姓為葛。
③ 鄂倫春族葛瓦依爾氏漢姓為葛。
④ 裕固族格勒克氏漢姓為葛。
⑤ 今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葛姓。
葛伯。夏朝時,黃帝支庶封於葛(故城在今河南寧陵縣北十五里),為伯爵,故稱葛伯。夏朝末年,商湯欲取夏而代之,首先以都城亳附近的葛國為目標。湯先以助祭為名送牲畜給葛伯,又派人為葛伯耕田,因葛伯殺了為助耕之人送飯的童子,湯以此為借口,一舉攻滅葛國。葛國亡後,後世子孫以國為氏,稱葛姓,他們尊葛伯為葛姓的得姓始祖。

Ⅵ 商丘還有關於商湯的遺址嗎

商丘周龍崗遺址:
位於睢縣蓼堤鄉周龍村北面,地勢較高,南北長300米,東西寬200米,文物層度約2米。1978年試掘,上發現灰坑6個、殘陶鬲、陶盆、陶罐等。下層為龍山文化層,發現灰坑6個、殘陶窘1個和一些文化遺物。並採集到一些殷商時代的文化遺物和兩片仰韶文化時期的彩陶片。

商丘魏堌堆遺址:
位於虞城縣城西南魏堌堆,被確認為是龍山、商、西周文化遺址,面積約為1萬平方米。從魏堌堆遺址的發掘文物來看,谷熟在夏末商初應該有很發達的文明,可能是都城所在地。

商丘蔡樓遺址:
位於夏邑胡橋鄉蔡樓村東南高出地面5米呈正方形邊長100多米。下層發現有商周時期的陶片、蚌殼、鬲足、陶網墜;中層為漢代墓葬區;上層為古寺廟基址的擾土層。

Ⅶ 西周各各郡國的名字和都城

復制給你:

西周初期主要封國:

魯國,侯爵,姬姓,始封周公子伯禽,都國於曲阜。存滅:獲麟後二百三十二年,頃公二十四年,滅於楚。
蔡國,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叔度,都國於蔡,昭侯遷州來。存滅:宣公二十八年,入春秋;靈公十二年,為楚所滅;後十二年,平公復興;成公十年,獲麟後三十四年,蔡侯齊四年,滅於楚。
曹國,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叔振鐸,都國於陶丘。存滅:桓公三十五年,入春秋;曹伯陽十五年,滅於宋;孟子時有曹交(曹君之弟),疑曹地既入於宋,宋以封其大夫,如齊封田文為薛公之類。
衛國,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康叔封,都國於朝歌,戴公廬曹,文公遷楚丘,成公遷帝丘。存滅:桓公十三年,入春秋;出公十二年,獲麟後二百七十二年,衛君角二十一年,為秦二世所滅。
滕國,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叔綉,都國於滕。存滅:入春秋七年,始見《經》;終春秋猶存;《齊世族譜》:春秋後六世,齊滅之;今按《戰國策》:宋康王滅滕。
晉國,侯爵,姬姓,始封武王子叔虞,都國於大夏,穆侯徙絳,孝侯改絳曰翼,亦曰故絳,景公遷新田,仍稱絳。存滅:鄂侯二年,入春秋;定公三十一年,獲麟後一百五年,靜公二年,為魏、韓、趙所分。
鄭國,伯爵,姬姓,始封厲王子友,都國於咸林,武公遷溱洧。存滅:庄公二十二年,入春秋;獲麟後一百六年,康公二十一年,滅於韓。
吳國,子爵,姬姓,始封太王子太伯,都國於梅里,諸樊南遷徙吳,闔閭築大城都之。存滅:入春秋一百二十年,始見《傳》;又十七年,壽夢二年,始見《經》;夫差十五年,獲麟後八年,滅於越。
北燕國,伯爵,姬姓,始封召公奭,都國於薊。存滅:穆侯七年,入春秋,獻公十二年,獲麟後二百五十九年,燕王喜三十三年,滅於秦。

齊國,侯爵,姜姓,始封太公尚父,都國於營丘。存滅:僖公九年,入春秋;簡公四年,獲麟後九十五年,田氏篡齊,遷康公於海上,又七年,康公二十六年,亡。
秦國,伯爵,嬴姓,始封伯益後非子,都國於秦,庄公徙故,寧公遷平陽,德公遷雍。存滅:文公四十四年,入春秋;悼公十一年,獲麟後二百六十年,始皇初並天下。
楚國,子爵,羋姓,始封顓頊後熊澤,都國於丹陽,武王遷郢,昭王遷鄀,旋還郢。存滅:武王十九年,入春秋;惠王八年,獲麟後二百五十八年,楚王負芻五年,滅於秦。
宋國,公爵,子姓,始封殷後微子啟,都國於商丘。存滅:穆公七年,入春秋;景公三十六年,獲麟後一百九十五年,宋王偃四十三年,滅於齊。
杞國,侯爵,姒姓,始封禹後東樓公,都國於雍丘,成公遷緣陵,文公遷淳於。存滅:武公二十九年,入春秋;閔公六年,獲麟後三十六年,簡公元年,滅於楚。

陳國,侯爵,媯姓,始封舜後胡公,都國於宛丘。存滅:桓公二十三年,入春秋;哀公三十五年,為楚所滅;後五年,惠公復興;閔公二十一年,獲麟後三年,滅於楚。

薛國,侯爵,任姓,始封黃帝後奚仲,都國於薛。存滅:入春秋十一年,始見《經》;終春秋世猶存,後不知為誰所滅;或曰齊滅之。

邾國,子爵,曹姓,始封顓頊苗裔挾,都國於鄒,文公遷繹。存滅:儀父始入春秋,終春秋世猶存;後改國號曰鄒;杜《譜》:春秋後八世,楚滅之。

莒國,子爵,己姓,始封茲輿期,都國於介根,春秋初徙於莒。存滅:入春秋二年,始見《經》;莒於狂(其廷反)卒之年,獲麟後五十年,滅於楚。

小邾國,子爵,曹姓,始封邾公子友,都國於郳。存滅:入春秋三十四年,始見《經》;終春秋世猶存;杜《譜》:春秋後六世,楚滅之。

許國,男爵,姜姓,始封伯夷後文叔,都國於許,靈公遷葉,悼公遷夷,旋還葉,又遷析。存滅:入春秋十一年,始見《經》,是年庄公奔衛;後十五年,穆公復立於許;許男斯十九年,為鄭所滅;後十年,復見《經》;或雲楚復封之;許男秸元年,獲麟;戰國時滅於楚。

宿國,男爵,風姓,始封太皞後。存滅:隱元年見;庄十年,宋人遷宿;後入齊為邑。
祭國,伯爵,姬姓,始封周公子,都國於祭。存滅:隱元年見。

申國,侯爵,姜姓,始封伯夷後,都國於謝。存滅:隱元年見;庄六年《傳》:楚文王伐申;後遂入楚為申邑。

東虢國,姬姓,始封文王弟虢仲。存滅:春秋前,為鄭所滅,為制邑;隱元年見《傳》。
共國,伯爵,都國於輝。存滅:隱元年見,後地入於衛。
紀國,侯爵,姜姓,都國於紀。存滅:隱元年見,庄四年滅於齊。
夷國,妘姓。存滅:隱元年見。

西虢國,公爵,姬姓,始封文王弟虢叔,平王東遷時都國於上陽,其支庶留於故都者,為小虢。存滅:隱元年見,僖五年滅於晉;其小虢,於庄七年為秦所滅。
向國,姜姓,都國於向。存滅:隱二年見。
極國,附庸爵,姬姓,都國於極。存滅:隱二年見。

邢國,侯爵,姬姓,始封周公子,都國於邢,後遷夷儀。存滅:隱四年見,僖二十五年滅於衛。

郕國,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叔武,都國於郕。存滅:隱五年見,文十二年,郕伯來奔;《傳》雲:郕人立君,則郕尚存也;戰國時有郕陽君,《括地誌》雲:古郕國。
南燕國,伯爵,姞姓,始封黃帝後。存滅:隱五年見。
凡國,伯爵,姬姓,始封周公子,都國於凡。存滅:隱七年見。
戴國,子姓。存滅:隱十年見,不知何年滅於宋。

息國,侯爵,姬姓,都國於息。存滅:隱十一年見,庄十四年《傳》:為楚所滅,為息邑。
郜國,子爵,姬姓,始封文王子,都國於郜。存滅:桓二年見。

芮國,伯爵,姬姓。存滅:桓三年見,僖二十年滅於秦;《竹書》作二年,今從《史記》。

魏國,姬姓,都國於魏。存滅:桓三年見,閔元年(前661)為晉所滅,以賜畢萬為邑。

州國,公爵,姜姓,都國於淳於。存滅:桓五年,州公如曹;《傳》雲:度其國危,遂不復,後地入於杞,為杞都。
州國,都於江陵,春秋時滅於楚。
隨國,侯爵,姬姓,都國於隨。存滅:桓六年見,終春秋世猶存。
榖國,伯爵,嬴姓,都國於榖。存滅:桓七年見,後地入於楚。
鄧國,侯爵,曼姓,都國於鄧。存滅:桓七年見,庄十六年滅於楚。
黃國,嬴姓,都國於黃。存滅:桓八年見,僖十二年滅於楚。
巴國,子爵,姬姓,都國於巴。存滅:桓九年見,至戰國時,滅於秦。
鄾國,子爵,都國於鄾。存滅:隱七年見。

梁國,伯爵,嬴姓,都國於少梁。存滅:桓九年見,僖十九年滅於秦,以其地為少梁邑;文十年,晉人取少梁,地遂入晉。
荀國,侯爵,姬姓。存滅:桓九年見,後為晉所滅,以賜大夫原氏,是為荀叔。

賈國,伯爵,姬姓,都國於賈。存滅:桓九年見,不知何年滅於晉,後以賜狐射姑為邑。

虞國,公爵,姬姓,始封仲雍後虞仲,都國於夏墟。存滅:桓十年見,僖五年滅於晉。
貳國,存滅:桓十一年見,不知何年滅於楚。
軫國,偃姓,皋陶的後裔,春秋時滅於楚。
鄖國,子爵,都國於鄖。位於今湖北,《左傳》杜注與《括地誌》及《元和郡縣志》地址不一,春秋時滅於楚。
絞國,偃姓(或姬姓),可能為皋陶的後裔。春秋時期滅於楚。
蓼國,皋陶後裔,故址在今河南省固始縣,周襄王三十年(前622)楚滅蓼。
羅國,熊姓。存滅:桓十二年見,不知何年滅於楚(約前690年)。
盧戎國,也稱盧國,媯姓,約前690年滅於楚國
鄢國,侯爵,顓項後代,為楚所滅(或為鄭所滅)
谷國,為楚所滅
周國,公爵,姬姓,位於江漢平原東南部,為楚所滅
榮國,公爵,姬姓,今陝西戶縣西,存滅不詳
尹國,公爵,姬姓。

宜國,侯爵,康王時封。

賴國,子爵,都國於賴。存滅:桓十三年見,昭四年滅於楚;《公》《榖》俱作滅厲,蓋古厲、賴二字同音。
牟國,附庸爵,都國於牟。存滅:桓十五年見。
葛國,伯爵,嬴姓,都國於葛。存滅:桓十五年見。
於餘邱國,存滅:庄二年見。
譚國,子爵,子姓,都國於譚。存滅:庄十年見,為齊所滅。

蕭國,附庸爵,子姓,始封蕭叔大心,都國於蕭。存滅:庄十二年見,宣十二年滅於楚,後仍入宋為邑。
遂國,媯姓,都國於遂。存滅:庄十三年見,為齊所滅。

滑國,伯爵,姬姓,都國於費。存滅:庄十六年見,僖三十三年滅於秦,旋入晉,後又屬周。

原國,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都國於原。存滅:庄十八年見,僖二十五年,王以其地賜晉,晉遷原伯貫於冀,此後原伯見於《傳》者甚多;或曰:遷邑於河南,至隱十一年《傳》:蘇忿生之田亦有原邑;當是兩地,《正義》合為一,誤。
權國,子姓,都國於權。存滅:庄十八年見,不知何年滅於楚。
郭國,都國於郭。存滅:庄十四年,《經》書「郭公胡」;《傳》:郭亡也。

徐國,子爵,嬴姓,始封伯益後,都國於徐。存滅:庄二十六年見,昭三十年滅於吳;徐子奔楚,楚城夷以處之,後仍為楚所滅。

樊國,侯爵,始封仲山甫,都國於陽。存滅:庄二十九年見,僖二十五年,王以其地賜晉,《晉語》蒼葛曰:「陽有樊仲之官守。」知尚未絕封,蓋遷於河南;昭二十二年,《傳》有樊頃子。
鄣國,附庸爵,姜姓,都國於鄣。存滅:庄三十年,齊人降鄣。
耿國,姬姓,都國於耿。存滅:閔元年見,為晉所滅,以賜趙夙為邑。

霍國,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叔處,都國於霍。存滅:閔元年見,為晉所滅,後以賜先且居為邑。
陽國,侯爵,姬姓。存滅:閔二年,齊人遷陽。
江國,嬴姓,都國於江。存滅:僖二年見,文四年滅於楚。
冀國,存滅:僖二年見,後地入於晉,為郤氏食邑。

舒國,武王滅商後,分封皋陶後裔建舒、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等小國,號稱群舒,子爵,偃姓,都國於舒。存滅:僖三年,徐人取舒,後復見;至文十二年,楚子孔執舒子平,疑自後遂滅於楚。

弦國,子爵,隗姓。存滅:僖五年見,為楚所滅;宛溪氏曰:昭三十一年《傳》,吳圍弦;蓋楚復其國也。

道國,都國於道。存滅:僖五年見,昭十一年,楚靈王遷之於荊;十三年,平王即位而復之,知此時尚存;杜注謂楚已滅之為邑,未詳何據。
柏國,都國於柏。存滅:僖五年見。

溫國,子爵,己姓,始封司寇蘇公後,都國於溫。存滅:春秋初,蘇氏已絕封;隱十一年,王與鄭人蘇忿生之田十二,溫居一焉,不知何時地復歸王;蘇氏續封,而仍居溫;僖十年,為狄所滅;二十五年,王以其地賜晉;至文十年女築之盟,復見蘇子;杜註:蓋王復之;或雲:自是遷於河南。

鄫國,子爵,姒姓,始封禹後,都國於鄫。存滅:僖十四年見,襄六年滅於莒;昭四年,地入於魯。
厲國,姜姓,始封厲山氏後,都國於厲。存滅:僖十五年見。
英氏國,偃姓,始封皋陶後,都國於英氏。存滅:僖十七年見,後滅於楚。
項國,都國於項。存滅:僖十七年滅項,後為楚地。
密國,姬姓,都國於密。存滅:僖十七年見。
任國,風姓,始封太皞後。存滅:僖二十一年見;至孟子時,猶有任國。

須句國,子爵,風姓,始太皞後。存滅:僖二十一年見,為邾所滅;二十二年,公伐邾,復其封,後復滅於邾;文七年,魯再取之,卒為魯地。
顓臾國,附庸爵,風姓,始封太皞後,都國於顓臾。存滅:僖二十一年見。
頓國,子爵,姬姓。存滅:僖二十三年見,定十四年滅於楚。

管國,姬姓,始封文王子叔鮮,都國於管。存滅:春秋前已絕封,其地屬檜;檜滅,屬鄭;宣十二年《傳》:「晉師救鄭,楚子次於管以待之」是也;戰國時屬韓。

毛國,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叔鄭。存滅:僖二十四年見;昭二十六年,毛伯奔楚。

聃國,姬姓,始封文王子季載,都國於那處。存滅:僖二十四年見,不知何年滅於楚;庄十八年《傳》:遷權於那處;則聃之滅,又在權前矣。
雍國,姬姓,始封文王子,都國於雍。存滅:僖二十四年見。

畢國,姬姓,始封文王子,都國於畢。存滅:僖二十四年見;春秋前,不知為誰所滅;畢萬,其後也。

酆國,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都國於酆。存滅:僖二十四年見;酆本商崇侯虎地,文王滅崇,作豐邑,武王封其弟為酆侯;《竹書》成王十九年,黜酆侯;自是絕封,後其地復為崇國。

郇國,侯爵,姬姓,始封文王子,都國於郇。存滅:僖二十四年見,不知何年滅於晉。

邘國,姬姓,始封武王子。存滅:僖二十四年見;《地名考略》:「隱十一年《傳》:王取鄔、劉、蒍、邘之田於鄭。邘即武王子所封,據此則春秋初邘已並於鄭矣」。

應國,侯爵,姬姓,始封武王子,都國於應。存滅:僖二十四年見,不知何年絕封,地入周,後入秦;《史記》:「赧王四十五年,客謂周最,以應為秦太後養地」是也。

韓國,侯爵,姬姓,始封武王子,都國於韓。存滅:僖二十四年見,春秋前為晉所滅,後以封大夫韓萬為邑。

蔣國,姬姓,始封周公子,都國於期思。存滅:僖二十四年見,不知何年滅於楚,為期思邑。

茅國,姬姓,始封周公子,都國於茅。存滅:僖二十四年見,後為邾邑;哀七年《傳》:「茅成子以茅叛」是也。
胙國,姬姓,始封周公子。存滅:僖二十四年見。

鄀國,都國於商密,後遷於鄀。存滅:僖二十五年見,文五年,秦人入鄀;蓋自是南徙,為楚附庸;定六年《傳》:遷郢於鄀;則楚已滅之為邑矣。
夔國,子爵,羋姓,始封熊摯,都國於夔。存滅:僖十六年見,為楚所滅。

檜國,妘姓,始封祝融後,都國於檜。存滅:春秋前為鄭所滅,僖三十三年見《傳》。

沈國,子爵,姬姓,始封禹後,都國於平輿。存滅:文三年見,定四年為蔡所滅;後入楚為平輿邑。
六國,偃姓,始封皋陶後。存滅:文五年見,為楚所滅。
蓼國,偃姓,始封皋陶後。存滅:文五年見,為楚所滅。
逼國,姞姓。存滅:文六年見。
麇國,子爵,都國於錫穴。存滅:文十年見,不知何年滅於楚。
巢國,伯爵。存滅:文十二年見,昭二十四年滅於吳。
宗國,子爵。存滅:文十二年見。
庸國,都國於上庸。存滅:文十六年見,為楚所滅。
崇國。存滅:宣元年見。

郯國,子爵,己姓,始封少昊後,都國於郯。存滅:宣四年見,終春秋世猶存;《紀年》雲:於越子朱句,三十五年滅郯;今按《史記·楚世家》:頃襄王十八年,猶有郯國,相去一百三十五年,《紀年》誤。
萊國,子爵,姜姓。存滅:宣七年見,襄六年滅於齊。
鄶國,侯爵,礹姓,為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後,西周末年,為鄭國所滅(公元前769年)。

呂國,夏時被封為呂侯,建姜姓諸侯國呂國(在今河南南陽)。春秋時,被楚國所滅。
謝國,黃帝的兒子中有一姓任,建謝國,周宣王派伯虎等大臣滅掉了謝國

祝國,黃帝之後,周武王封其於祝(今山東省長清東北祝阿),公元前768年,齊人滅祝
鞏國,春秋時期姬姓小國,現今鞏義市孝義鎮。前516年晉滅鞏
鄅國,妘姓之裔, 封於鄅, 曾為邾的附庸。春秋時期,被魯國吞並。
唐國,姬姓,在今天的湖北隨縣西北的唐北鎮,春秋時被楚國所吞並。
唐國,堯後,公爵,周成王滅唐,以其地封叔虞,號曰唐叔。
杜國,周成王滅唐後,把唐國遷到杜,稱為杜伯。周宣王時,杜國又被滅,
劉國,在今河南偃師縣南。為姬姓國,周初成王封王季子於劉邑。

依國,又名殷國,是周王朝為了延續殷商的血脈,而封殷商的後代為諸侯的一個小國,為鄭所滅

蔽國,今鄭州市老城以東,《中國歷史地圖集·西周·成周附近圖》「管東至圃田澤間有蔽國。」周平王六年(公元前765年)為鄭武公所滅。
歷國,為鄭所滅
丹國,為鄭所滅
華國,為鄭所滅。

養國,嬴姓,為楚所滅。

大隗國,夏朝帝王後代,楚國的同姓國。公元前634年,被楚所滅。

時國,據《路史》記載滅於楚。

盛國,始封於周穆王時,其地在今山東泰安南面華豐一帶。公元前686年為齊國所滅。

焦國,周武王神農氏後代裔孫於焦,建焦國,國於陝州,春秋時被晉國所滅。或姬姓,位於今河南陝縣之焦城,為晉所滅。

甘國,公爵,姬姓,在今陝西戶縣南。

郲國,商王族支孫,今山東龍口一帶,春秋時期,被齊國所並。
王叔國,公爵,姬姓。

邗國,姬姓,武王糼子。

薊國,《禮記·樂記》載:「武王克殷返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於薊」。都於薊城,約公元前7世紀為燕國所並。
部國,姬姓
都國,允姓

成國,公爵,姬姓,文王子,魯庄公八年(前686),降於齊,後又歸於魯,今山東寧陽附近
召國,公爵,姬姓,武王封召公奭,都於召邑(今陝西歧山西南),存滅不詳

蘇國,公爵,姬姓,都於溫,為狄所滅

單國,伯爵,姬姓,始祖成王子,今河南濟源市東南,存滅不詳

詹國,伯爵,姬姓,(疑似宣王時所封)

邿國,妊姓,為魯國所滅

濫國,曹姓,與小邾國同源,為魯所滅

鄟國,山東省郯城縣東北,為魯所滅

根牟國,姜姓,今山東省莒縣,前600年為魯所滅

逼陽國,子爵,妘姓,今山東省棗庄市,前563年為晉所滅

潘國,伯爵,姬姓,文王封畢公高子季孫於潘,前504年為吳所滅

邶國,子姓,武王封紂王後於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一帶,為韓所滅

鄘國,子姓,武王封紂王後於今新鄉一帶,平三監時滅

麋國,子爵,為楚所滅

仇由國,為晉所滅

倗國,伯爵

析國,為楚所滅

廩國,為楚所滅
皖國,又名桐國,為楚所滅
肥國,姬姓的白狄鮮虞建立,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530年),滅於晉

戎國,附庸,為齊所滅。

Ⅷ 遼國的都城在哪裡

遼國的都城是臨潢府,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郊,遼代稱上京。

上京臨潢府城幅員廣闊,氣勢雄偉,內分為二城,兩城相連為「日」字形。北名皇城,周長10華里,呈六角形,由外城和內城組成,牆高三丈,設有樓櫓。南名漢城,周長17華里,在皇城之南,略呈正方形,牆高兩丈,不設敵樓。

契丹統治者住皇城,漢族人居住漢城,是遼國「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的政治制度的反映。

(8)葛都城遺址擴展閱讀

上京臨潢府城故地原稱「葦甸」。耶律阿保機選定作政治中心後,建有「龍眉宮」,通常被稱作「西樓「。據史料記載,從唐代中期以來,遼上京故址就一直是契丹迭剌部的主要居地。唐天復元年(901年),耶律阿保機成為迭剌部夷離堇,對外征討接連告捷。

天復三年升為契丹總知軍國事的於越王,阿保機的領袖地位得到鞏固,西樓已經成為契丹部落聯盟的決策中心之一。

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展,為了保持民族性將游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制,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

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有效地促進遼國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Ⅸ 製表:寫夏朝,商朝,周朝距今時間、地點、建立者、定都(今在哪)

夏朝:
夏朝(約前2070-前1600年 )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距今時間
約4087年至3617年
地點
夏朝是城邦聯盟到封建國家的過渡期,因此沒有明確的疆域。夏氏族與其他城邦的關系很多就像是宗主國與朝貢國一樣,但又有些方國是受夏室分封的,就如同諸侯國,故僅能以勢力范圍來表示其影響力。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後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親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朝的核心領土范圍。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安徽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當時夏的勢力延伸到黃河南北,甚至長江流域。

夏朝早期,夏族主要在山西中南部的河內地區活動,沿汾水、河水向東南方向遷途,晚期至河南中部伊、洛河流域。《國語·周語上》謂,「昔伊洛竭而夏亡」,可見伊洛河水對夏晚期都畿的重要性。
對於夏朝的行政區,世傳為「九州」:
冀州,夾右碣石入於河,三面距河,是各州貢道必經之處。(今山西、河北省境、遼寧西部。)
兗州,浮於濟、漯,達於河。(今山東西部、河北東南角。)
青州,浮於汶,達於濟。(今泰山以東之山東半島。)
徐州,浮於淮、泗,達於河。(今淮河以北之江蘇、安徽以及山東南部。)
揚州,沿於江、海,達於淮、泗。(今淮河以南之江蘇、安徽以及浙江、江西北部。)
荊州,浮於江、沱、潛、漢,逾於洛,至於南河。(今湖北、衡山以北之湖南以及江西西北端。)
豫州,浮於洛,達於河。(今河南省境、湖北北部、陝西東南、山東西南部。)
梁州,浮於潛,逾於沔,入於渭,亂於河。(今四川以及陝西、甘肅南端。)
雍州,浮於積石,至於龍門西河,會於渭、汭。(今陝西、甘肅、寧夏、青海。)
建立者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說法),字(高)密。史稱大禹、帝禹,為夏後氏首領、夏朝開國君王。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但也有說法認為禹應為顓頊六世孫)。其父名鯀,被帝堯封於崇,為伯爵,世稱「崇伯鯀」或「崇伯」,其母為有莘氏之女脩己。
相傳,禹治理黃河有功,受舜禪讓而繼承帝位。在諸侯的擁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陽城為都城,一說以平陽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晉陽),國號夏。並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他是中國古代傳說時代與堯、舜齊名的賢聖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版圖為九州。後人稱他為大禹。禹死後安葬於會稽山上(今浙江紹興)。
定都
都城變遷
首領 居地 今地
鯀 崇 今河南洛陽嵩縣
大禹 陽城 今河南鄭州登封告成鎮
陽翟 今河南許昌禹州
平陽 今山西安邑或晉陽
啟 陽翟 今河南許昌禹州
太康、中康 斟鄩 今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
相 商丘 今河南商丘睢陽區
帝丘 今河南濮陽南
羿 鉏 今河南滑縣
羿、寒浞 窮石 今河南洛陽南
少康 綸城 今河南商丘虞城縣利民鎮東南35里
夏邑 今河南商丘夏邑縣
帝丘 今河南濮陽南
杼 原 今河南濟源西北2公里廟街原城
杼、槐、芒、泄、不降、扃:
老丘 今河南開封祥符區國都里村
廑、孔甲、皋、發:
西河 今河南安陽東南
桀 斟鄩 今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

商朝: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以「商」為國號,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後世稱為「殷」或「殷商」。
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末代君主帝辛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後自焚而亡。
殷墟的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商朝處於奴隸制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元號。在商朝時期,長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達的非中原文明。
距今時間
約3617年至3063年
地點
商朝的勢力范圍大大超過了夏朝。《史記·吳起列傳》記載商朝疆域「左孟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商朝疆域,北到遼寧,南到湖北,西到陝西,東到海濱。 除了包括夏所屬長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東,河北,山西,京津和江蘇,陝西的一部分,還可能包括陝西江蘇的剩餘土地,遼寧,甘肅,湖南,浙江,四川的一部分。
據《尚書商書》記載,「自契至成湯,八遷,湯始居亳。」八遷的地點,歷來說法不一。大體在黃河中下游地區,不出河南省北、中部和河北省西南部范圍。有人認為鄭州商城、偃師商城都可能是湯都西亳。成湯滅夏至盤庚五遷,始居於殷。「
建立者
商湯(約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湯,子姓,名履,古書中說:「湯有七名」。見於記載的有:湯、成湯、武湯、商湯、天乙、天乙湯(殷墟甲骨文稱成、唐、大乙,宗周甲骨與西周金文稱成唐),河南商丘人,湯是契的第十四代孫,主癸之子,商朝開國君主。
商湯原是夏朝方國商國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輔助下陸續滅掉鄰近的葛國(今河南寧陵)以及夏朝的方國韋(今河南滑縣,即後來大彭)、顧(今河南范縣)、昆吾(今河南許昌)等,十一征而無敵於天下,成為當時的強國,而後作《湯誓》,與桀大戰於鳴條(今河南封丘東),最終滅夏。經過三千諸侯大會,湯被推舉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西南),定國號為「商」,成為商朝的開國君主。
商湯吸取夏朝滅亡的經驗教訓作《湯誥》,要求其臣屬「有功於民,勤力乃事」,否則就要「大罰殛汝」。對那些亡國的夏民,則仍保留「夏社」,並封其後人。湯注意「以寬治民」,因此在他統治期間,階級矛盾較為緩和,政權較為穩定,國力也日益強盛。《詩·商頌·殷武》稱:「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
商湯為商國君主17年,作《湯誓》後自號武王,建立商朝後又在位12年。百歲而崩,廟號太祖,因其長子太丁早逝,由次子外丙繼位。葬處據傳有六處,說法最多的是在今河南商丘北面。
定都
亳(商丘)、殷(安陽)
商朝五六百年間曾多次遷都,大部分都城都在河南境內。在河南的安陽市發現了殷墟,其他地方也發現商朝文化遺存。

周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國歷史上繼商朝之後的第三個王朝。
周亦為「華夏」一詞的創造者與最初指代。周朝共傳30代37王,共計約791年。
周朝分為「西周」(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東周」(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今陝西西安西南),成王五年營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陽);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
其中東周時期又稱「春秋戰國」,以韓、趙、魏聯手打敗執政的智氏家族,三家分晉為分水嶺,分為「春秋」及「戰國」兩部分。
在滅商之前,周部落源自華夏(漢)民族,因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擾,周部落的首領古公亶父(亶dǎn)率領周人遷移到岐山(今陝西岐山縣東北)下的平原定居下來。生活於渭河流域(陝西關中地區),其始祖姬棄就是被稱為農神的「後稷」,《說文》雲「黃帝居姬水(一說是陝西關中中部武功縣一帶的漆水河,另一說位於陝西關中北部黃陵縣附近的沮河,兩河均是渭河的支流),以姬為氏,周人嗣其姓」,語言為上古漢語,文字上仍採用古漢字,在民間記事仍以龜骨和牛骨刻字記事為主,王室則以新興的錦帛等記事為主。周朝行分封制(封邦建國),周王為「天下共主」。
距今時間
約3063年至2273年
地點
當時周朝疆土北方封國燕,已到達了今遼寧喀左、朝陽一帶,西面至今甘肅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帶,東面的封國齊魯到了山東半島,南至漢水中游,東南抵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勢力所及還可能到達了巴蜀一帶。
在成康之治這個時間段中,周朝進入了前期興盛的一段時期中,此時周朝的領土,東北抵遼東半島,西北到達陝西南部一帶,南直取長江,這個時候周朝的疆域最為廣大。
建立者
周武王姬發(?―前1043年),姬姓,名發(西周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珷),周文王姬昌與太姒的嫡次子,岐周(今陝西岐山)人,西周王朝的開國君主,在位15年。其正妻為邑姜。
約前1050年文王崩逝,姬發繼位,號為武王,沿用「受命」年號。武王繼位後,繼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國家,周國日益強盛。受命十一年(約前1046年),武王聯合庸、蜀、羌、髳盧、彭、濮等部族,進攻商紂行在朝歌,討伐暴君紂王統治下的商朝,是為牧野之戰。殷商大敗,紂王自焚於鹿台,殷商滅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
武王克殷三年後(約前1043年),周武王駕崩,時年四十五歲(一作五十四歲),葬於周陵,為後世尊崇為古代明君。
定都
鎬京 雒邑
鎬京
豐京和鎬京一起並稱為「豐鎬」,是西周王朝的國都,歷史上最早稱為「京」的城市,也是中國最早期的城市,作為西周首都沿用近三百年,又稱宗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
周文王滅崇(位於陝西關中,夏禹之父鯀所封之地)後,在灃水西岸營建豐京(今西安西南),將都城從岐周遷至豐京;周武王時在灃水東岸建立了鎬京,即《詩經·大雅·文王有聲》篇載:「考卜維王,宅是鎬京」。豐京是宗廟和園囿的所在地,鎬京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合稱豐鎬。
豐鎬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宏大,布局整齊的城市,開創了中國城市平面布局方整、寬暢、宏偉的先河,建構了中國城市平面布局的總規制,成為後來城市總體布局的典範。豐鎬兩京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座城市,也是周禮的誕生地。
豐鎬遺址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馬王鎮、斗門鎮一帶的灃河兩岸,豐在河西,鎬在河東。考古已經基本確定了豐鎬的城址和遺址面積,通過多學科的精確定位,確定了豐鎬兩京的遺址面積總計近17平方千米,是一個巨型都城遺址。
雒邑
洛邑,是周朝國都洛陽的古稱,河南洛陽「八方之廣,周洛為中,謂之洛邑」。《尚書》稱「土中」、「洛師」 、「洛邑」 、「新邑洛」、「東國洛」。周朝金文稱「成周」、「中國」、「王城」等。洛邑瀍水東西兩岸分別為成周城和王城。
洛邑為周武王定鼎之地,周成王「宅茲中國」之處。周武王遷九鼎,周公致太平,營以為都,是為成周洛邑。武王伐紂成功後,就著手在國家的中央建立新都,於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王朝。兩年之後,武王疾歿,周成王繼位。接著,周公奉旨東征平叛,營建成周城。西周時期王城(洛邑)為周朝的宗廟宮殿區,成周城為殷遺民聚居區。東周時期,周平王遷都洛邑,至周敬王時發生「王子朝之亂」,周敬王動遷避居瀍水東的成周城(位於今洛陽白馬寺以東)。新城沿用「成周」之名,俗稱「東周」;舊城稱為「王城」,俗稱「西周」。從此成周與王城分為兩地,但都在洛陽市附近。到周赧王時,周王才遷回王城舊都。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