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上洞溝遺址

上洞溝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2-16 19:59:43

『壹』 山頂洞人遺址的洞穴和年代

山頂洞抄分為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洞口向北,高約44部分米,下寬約5米。上室在洞穴的東半部,南北寬約8米,東西長約14米。在地面的中間發現一堆灰燼,底部的石鍾乳層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燒炙,說明上室是山頂洞人居住的地方。在上室文化層中發現有嬰兒頭骨碎片、骨針、裝飾品和少量石器。下室在洞穴的西半部稍低處,深約8米。發現有3具完整的人頭骨和一些軀干骨,人骨周圍散布有赤鐵礦的粉末及一些隨葬品,說明下室是葬地。下窨在下室深處,是一條南北長3米、東西寬約1米的裂隙。發現了許多完整的動物骨架,推測它們是在人類入居以前,偶然墜入這個天然「陷阱」之中的。
在山頂洞堆積中發現的脊椎動物化石共54種,其中哺乳動物有48種,大多數屬華東、內蒙古和東北地區的現生種,絕滅動物只有洞熊、最後斑鬣狗和鴕鳥3種,僅占動物總數的12.1%。由此表明山頂洞是晚更新世末的洞穴遺址。

『貳』 山頂洞遺址的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窯是怎麼回事

山頂洞人文化遺址分為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4部分。洞口向北,高約4米,下寬約5米。上室在洞穴的東半部,南北寬約8米,東西長約14米。在地面的中間發現一堆灰燼,底部的石鍾乳層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燒炙,說明上室是山頂洞人居住的地方。在上室文化層中發現有嬰兒頭骨碎片、骨針、裝飾品和少量石器。下室在洞穴的西半部稍低處,深約8米。發現有3具完整的人頭骨和一些軀干骨,人骨周圍散布有赤鐵礦的粉末及一些隨葬品,說明下室是葬地。下窨在下室深處,是一條南北長3米、東西寬約1米的裂隙。發現了許多完整的動物骨架,推測它們是在人類入居以前,偶然墜入這個天然「陷阱」之中的。

『叄』 藏區四大古遺址

象雄王國遺址
遺址距今約1600多年。象雄王國曾經在青藏高原顯赫一時,本教就形成於此時。公元8世紀象雄被吐蕃王朝所滅。如今與著名的達果雪山、當惹雍錯並存的象雄遺址存有無數斷壁殘垣,供人憑吊和觀光。古老的象雄產生過極高的文明,它不僅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象雄文,而且還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發源地,對後來的吐蕃以至整個西藏文化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然而其神秘的消亡留下了許多千古之迷。難怪今天有許多人煞費苦心仍找不到有關象雄文化遺址的蛛絲馬跡,這也許正如一位作家所說「象雄是游牧民族。它不屬於土地的文明」。
象雄的都城據本教傳說是在被稱為瓊隆銀城的地方,瓊隆在今阿里扎達境內。扎達土林中確實有不少早期的人類洞窟遺址和岩畫。在那曲尼瑪縣文部鄉辦事處不遠的窮宗有大片遺址,也被稱為象雄都城之所在。窮宗附近的當惹雍錯是本教徒最看重的神湖,湖邊今存一建於懸崖山洞中的寺廟——玉本寺,相傳為本教最古老的寺廟,香火尤盛。
西藏古格王國遺址
古格王國遺址位於阿里地區扎達縣托林鎮扎布讓村西南約1公里處,是古格王國遺留下的規模最大的一處建築群遺址,同時也是是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約始建於公元10世紀前後,是吐蕃王朝第九代贊普朗達瑪的重孫吉德尼瑪袞在吐蕃王朝崩潰後,率領親隨逃往阿里建立起來的。
卡若遺址
卡若遺址位於西藏昌都地區昌都縣以南約12公里處的卡若鎮卡若村,屬於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距今約有4000至5000年的歷史,是西藏自治區歷史上首次科學發掘的古文化遺址,是考古界公認的西藏三大原始文化遺址之一(另兩項為拉薩曲貢文化遺址、藏北細石文化遺址)。該遺址面積約3.8萬平方米,出土文物多達3萬余件,包括石器、玉器、骨器和陶器等。
曲貢文化遺址
1984年10月,西藏考古學家在拉薩北郊娘熱山溝曲貢村的考古發掘,發現了一處4000年以前的拉薩先民村居遺址,把拉薩的文明史推到4000年之前。曲貢文化遺址分布在曲貢村和軍區總醫院北面的山坡下端,坡上是裸露的山崖,坡下是拉薩河谷地。這個古老的村莊東西約150米,南北約30米,總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是迄今在西藏發現的海拔最高、年代最早、面積較大、文化層堆積較厚、文化內涵極其豐富的多種文化並存的遺址之一。被譽為拉薩的「半坡」。

『肆』 穿洞史前遺址分幾部分

穿洞史前遺址年代,其下部僅有一個碳14年代數據,為距今1.6萬年左右,為第八至十層。中部為距今約9610年,為第六至七層,發現遺物極少;上部為第二至五層,第三層為距今約8080年,第五層為距今約8540年,人類化石大部采自5層以上。下部遺物被稱為穿洞早期文化,上部為晚期文化。穿洞的早期文化比較接近四川漢源的富林文化和桐梓馬鞍山遺址上部的文化遺物,與攀枝花市龍灣洞的下層器物組和漢源獅子山的石製品大同小異。上部地層的人類化石包括完整的頭骨一具以及上、下頜骨、單個牙齒和部分體骨,至少分屬於老年、中年、青年和兒童5個個體。位於第四層的頭骨保存較完好,是一個女性青年的。

穿洞遺址出土的人類化石的形態特徵多數具有現代人形態特徵,與資陽人同屬晚期智人亞種。1萬余件石製品絕大多數也來自上部地層,除石片和石核外,石器類型有砍砸器、尖狀器和刮削器。骨角器也主要出自上部地層。骨器以骨錐為主,還有骨鏟和骨棒等以及少數刮制的鹿角鏟。骨、角器總數近千件,骨器類型多,器形周整,磨製精工,為國內少見。穿洞人的用火遺跡包括上、下部的幾個灰燼層、火堆遺跡以及數以萬計的燒骨和少量的燒土塊、炭屑和燒石。共生的哺乳動物化石有熊、虎、犀牛、鹿和麂等10多種,基本上都是現生種。下部石製品細小,石器多向背面加工,與北方小石器文化傳統有關系;上部石製品相對粗大,打片多用銳棱砸擊法,石器加工精細,多向破裂面加工,具有貓貓洞文化的特點。穿洞遺址對研究同時代不同文化關系,以及舊石器時代後期和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銜接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大量磨製和刮磨製骨器的發現,也改變了我國南方骨器貧乏的狀況,對我國境內早期人類製造骨器技術增加了較多的新知。

『伍』 水洞溝文化遺址的地理位置


水洞溝,位於寧夏銀川市濱河新區境內,東西長約6公里,南北寬約2公里,佔地面積7.8平方公里。水洞溝旅遊景區南距靈武市區30公里,西距首府銀川19公里,距河東機場11公里,北依綿綿明長城與內蒙古鄂托克前旗相接。距機場僅15分鍾的車程,銀青高速及103省道依景區而過,交通便捷,有近距城市遠離鬧市的優勢。 旅遊區的明長城為土夯長城,是寧夏境內相對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長城遺址。明長城西至入黃河巨龍的長城小龍頭稱為兩龍交匯處,東至鹽池境內。站在長城上放眼眺望,北邊的毛烏素沙漠,南邊的水洞溝景區地貌盡收眼底。我們看到的是東長城,起自黃河東岸的橫城,經寧夏靈武、鹽池兩市縣,入陝西定邊縣。這段長城先後修過三次。成化十年(1474年),總制尚書餘子俊,王越修築的「河東牆」(因在黃河以東,故稱河東牆),自黃沙嘴(今橫城北)至花馬池(今鹽池縣),長387里,同時,還沿長城外側挖了44000個「品」字形的深坑,為使敵騎到達時,不宜靠近長城牆體,以加強防守。時稱「頭道邊」,俗稱「邊牆」。正德元年(1506年),三邊總制楊一清又於靈州秦修「邊牆」,得明武宗允准,因不依附宦官劉瑾等而得罪,被罷免總制三鎮(即三邊,延綏、寧夏、甘肅)軍務,」所築塞垣(即邊牆)僅四十里而已。」嘉靖十年(1531年),總制尚書王瓊因「河東牆」距沿長城所築城堡5至10公里不等,不便於防守,「同賊至不即知」,上奏朝廷,又將長城南移至堡城處修築,以為守御之便,時稱「頭道邊」,又稱「明大邊」。原築於頭道邊之北5至10公里處的「河東牆」,稱之為「二道邊」。明稱「頭道邊」的明長城,自橫城至花馬池,全長360里,稱之為「深溝高壘」,其中自清水營以西至橫牆或河邊之70里的這段長城,是加固了原有的「河東牆」,自清水營以東南移10里重新修築長城牆休,並在牆體的外側挖成寬深各3丈的塹壕,使長城易守難攻。修築長城時,有意將「草茂之地築於其內,使虜絕牧(不能到長城以外放牧),沙磧(沙漠)之地築於其外,使虜不廬(不能設賬篷或蓋房居住)」。而於長城內側又修築了一條寧(即寧夏城今銀川市)鹽(今鹽池縣)大道。其最初是出於繁重的戍軍後勤供應運輸的需要,但自萬曆二年(1574年),清水營「馬市」設立以後,「商販滿關隘,茶船遍江河。」「寧鹽大道」客觀上成為了有武裝保護的茶鹽客商來往的「黃金商道」,在明與周邊各民族的交往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後來,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春,玄燁(康熙皇帝)第三次御駕親征新疆噶爾丹的分裂叛亂,就是由花馬池沿這條「寧鹽大道」西渡黃河,到達寧夏府城今銀川的。
明代於這一帶築長城時,就地取材,多用黃土10至14厘米夯層,其夯築時之可以沿清水河而築,更為取水方便,其靠近黃河處,即就近取用河水,黃河水本為紫銅色,長城及其它設施築成後,呈現紫色,故又有「紫塞」之稱。「紫塞」蜿蜒於崗巒層疊和山澗溝壑之中,似巨龍起伏,蔚為壯觀。明代長城上每隔100米-200米,就有一個凸出牆外的台體,這是古代軍事建築上的一大特點。它們用於敵人兵臨城下發動攻城時,守城將士,一方面可以從台上突出的垛口,居高臨下進行側翼射擊,控制架梯攻城;另一方面又可指揮城頭上的守軍迎擊攻城之敵。這是一種「兩台相應,左右相救」兵法,在軍事工程上的運用。這種台體突出牆體部分一般在5米左右,基寬約10米,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牆台,它的頂部和牆體頂部同高,稱之為牆台,或叫「跨牆墩台」。牆台在平時,可供士卒巡邏放哨,台頂上設有能夠遮風擋雨的簡單房屋。「每墩蓋鋪房一座,以為守軍棲止」,所以稱之為「墩鋪」。
另一種是敵台,其不僅凸出長城牆體之外,而且頂部要高出長城牆體頂部約4米。敵台頂部也建有房屋,平時也可供人居住,又可供儲存糧草、兵器之用,類似於近代的碉堡。 紅山堡是因位於紅山地區而得名。據史書記載,古時在夕陽的照射下,這里山巒一片鮮紅,因命為「紅山」後訛傳為「橫山」,「紅山堡」舊時也就一名「橫山堡」。它是明代長城防禦體系中的一個城障,始建於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由總制陝西軍務戶部尚書秦紘秦築,距今已有500多年。「紅山堡」本屬靈州千戶所轄,其為正方形,邊長均為300米,設東門一道,有瓮城,門向南開。牆高8米,底寬7米,頂厚4米,是按照明代長城沿線70里一城,30里一堡的防禦體制設置的。它東至清水營50里,西至橫城20里。
初時,駐堡將士僅為「一百二員」,就是說戍守將士只有102人。到明英宗天順年間(1457—1464年),瓦剌毛里孩、阿羅書、學羅忽三部漸強,入居河套。自成化元年(1465年)瓦剌三部不斷寇掠陝西、寧夏。成化九年(1473年),王越於時屬靈州的紅鹽池大敗孛忽羅等部,迫使他們「渡河北去」。但韃靼部漸強,小王子部又率眾入居河套,經常侵擾邊塞「殺傷以萬計」使生產遭受嚴重破壞。這時,紅山堡等長城沿線防守任務更重。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戶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總制三邊(陝西、寧夏、固原)的秦紘,委派寧夏都指使史鏞擴建紅山堡,南北長約380米,東西長約320米;瓮城長30米,寬20米。堡內住軍251名,設守堡官員一名,操守官一名。城堡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原有的房屋基址。如按明代兵制,每5人分住一間營房,紅山堡應有50多間房屋。在城堡西北台地處,我們能見到大量殘破磚瓦和建築構件殘片堆積。這里可能是守堡官員的住所,在沒遭到破壞前,可能是一座檔次較高的恢宏建築。
最初設置紅山堡等城障時,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加強長城線上的防守(這在介紹藏兵洞時已談過);二是「防秋」。所謂「防秋」古已有之,到了明代,韃靼、瓦剌貴族仍然遵循突厥等游牧民族貴族的古例,就是往往於秋天馬肥草盛之際,大舉興兵南侵,這時農耕還正值秋收季節。為此,從隋唐至明,每到這時就要調集大軍戍邊,以保護百姓秋收,因稱之為「防秋」。但在客觀上,其作用並不僅如此。如自嘉靖十年(1531年),王瓊築「頭道邊」,實施「深溝高壘」後,使長城內的「寧鹽大道」和陝北有屏障保護的交通大道相銜接,從而成為商運往來的「黃金商道」。另一方面,又在橫山至清水營各城障設立驛站,其中紅山驛設驛馬18匹,原有驛站3名,新添至7名,往靈州南下關中的驛道,比過去延長了120里,是寧夏鎮軍事供應及軍機文書傳遞、官員往來的必經之道,這就和「寧鹽大道」共同構成了在軍事保護下的兩大主要交通線。另一重要作用,就是長城內外各族人民出入清水營「馬市」及「牛羊小市」進行商品交易和商貿往來,紅山堡是重要通道之一。
據志書記載,明代長城沿線自橫城起至延綏的今定邊界,共有城障21座(城堡之間又根據需要修築的小城堡稱為「障」)。橫城分邊守備17里,清水營守備36里,兩城營之間的18里統歸紅山堡分邊守備。這樣紅山堡一頭挑著橫城營,一頭挑著清水營,其軍事上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正應它在地理上的特殊性,藏兵洞的修建就更容易理解了,大約建於實施深溝高壘的嘉靖十年(1531年)。
紅山堡及其他城障之北的長城基部,一般都設有「暗門」(即類似城門的拱形小券門)可使長城內外相通,由戍軍把手,按照規定開啟。除此之外,明代在修築長城時,還於長城內側每5里築有一座烽火台,紅山堡屬下有4座,即安邊墩、大鶯墩(此墩處的長城上有「暗門」),鎮羅邊墩、窯兒邊墩。烽火台為黃土夯築,也稱煙墩、烽台、烽燧、烽堠、狼煙台,俗稱「煙火墩」。這種墩台,長城上也有設置,專用以軍事報警,白天燃煙,夜間舉火,依次遞相燃放,軍情很快就可傳報到鎮或州所。這種古老的報警方式,被譽為「世界上最早的無線電」。
明成化二年(1466年)的法令中規定:「合設煙墩,並看守堠夫,務必時加提調整點,須要廣積桿草,晝夜輪流看望,遇有警急,晝則舉煙,夜則舉火,接遞通報,毋致損壞,有誤軍情聲息……傳報得宜寇敵者,准其功,違者處以軍法」。每座墩台一般設三個戍卒看守,日夜輪流值班。至於傳遞軍情,其法令又規定「令邊堠舉放烽炮,若見敵一、二人至百餘人,舉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萬人以上五烽五炮」。每座烽火台,通常都配備有旗幟、鼓、弩、軟梯、炮石、火葯、火箭、狼糞、牛糞、柴草等。 水洞溝遺址幾乎從發現之日起就引起了爭議。爭議的核心,包括舊石器遺存的技術特點、文化屬性、來龍去脈,還有它和西方舊石器文化的關系。
由於水洞溝遺址中曾經出土了大量具有歐洲莫斯特、奧瑞納文化特徵的石器,與西方出土的石器技術風格極為相似,有學者便據此提出了水洞溝文化「西來說」。同樣的,水洞溝某些地點和地表存在大量具有我國北方小石器傳統的石製品,又與其同期或稍晚的華北細石器文化存在某種關聯,這兩種類型的文化又支持了「本土起源說」。
大量的考古發現表明:水洞溝在三四萬年前具有豐富的水源和動植物資源,也具有比較優越的生產、生活條件。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高星研究員據此推測,大約在4萬年前,有一群原來生活在西伯利亞——阿爾泰地區的先民受冰期嚴寒的逼迫,輾轉來到水洞溝繁衍生息,並利用已經掌握的技術,就地取材製作了大量鋒利的石器。但不知何故,他們後來又神秘地消失了。
1919年,比利時傳教士肯特在途經水洞溝時,落腳在「張三小店」。偶然間,肯特在水洞溝斷崖上發現了一具犀牛頭骨化石和一件經過人工打制的石英岩石片。不久,他在天津遇到法國地質古生物學家桑志華,並把自己在寧夏的發現告訴了他。1923年6月,桑志華和著名學者德日進在結束對甘肅部分地區的考察之後來到水洞溝。他們信步走到斷崖邊,發現了裸露在地表的哺乳動物化石。不久,一場歷時十二天的考察發掘就此展開,他們總共發掘出了300多公斤的石製品和動物化石,主要包括石核、刮削器、尖狀器等舊石器。
1960年夏季,中蘇古生物聯合考察隊開進水洞溝,對遺址進行了第二次發掘。
1963年,被稱為「中國舊石器考古學之父」的裴文中親自帶隊,又進行了第三次發掘。
1980年寧夏博物館、寧夏地質局聯合考古隊對水洞溝的考古發掘,則是第四次。
2003年至2007年,數十位專家學者滿懷希望又進行了新一輪的考古發掘。這次,是由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組隊。這次考古,參加人數最多、歷時最長、發掘范圍最大,收獲也最豐碩。這次,不僅調動了GPS定位儀、全站儀、攝像機等先進設備,而且邀請了地質學、年代學、古人類學、古環境學的專家到現場研討、授課,其考古成果也格外引人注目。
在水洞溝發現的90年間,史前考古大家裴文中、賈蘭坡,中科院院士劉東生等知名專家都曾前來發掘或考察,美國、韓國、法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的專家也都曾遠道而來。 1923年,法國神甫、古生物學家德日進等人首次發掘了水洞溝遺址。後來經過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裴文中、賈蘭坡等人以及寧夏考古工作者的悉心研究,確認其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
水洞溝是中國最早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被國家列為全國文物保護100處重大遺址之一。還被《國家地理》和《中華遺產》雜志聯合評選為中國「最具中華文明意義的百項考古發現之一」。水洞溝還是我國明代長城、烽燧、城堡、溝塹、藏兵洞、大峽谷、墩台等軍事防禦建築大觀園,是中國目前唯一保存最為完整的長城立體軍事防禦體系。水洞溝的神奇還在於它不僅是三萬年年前遠古人類繁衍生息之地,還是我國明代邊賽重要的軍事防禦重地,在我國有長城的地方很多,但是長城、溝塹、城堡與險峻的大峽谷以及沿峽谷絕壁而鑿的藏兵洞共同組成的立體軍事防禦體系,唯水洞溝有,遍布整個峽谷絕壁的藏兵洞,場面宏大,設計絕妙,洞內坑道、機關、暗器、瞭望台、兵器庫、水井、將軍休息室、議事廳、廚房等設施一應俱全,在這里您可身臨其境的參觀和體驗明代地道戰的驚險和刺激,戰爭的殘酷和明代守軍的聰明才智在這就可零距離體驗和了解,極大滿足了遊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已成為水洞溝的又一大亮點。
過去,考古界將水洞溝遺址與內蒙古薩拉烏蘇遺址合稱為「河套文化」,經過多年的對比研究,發現這兩個遺址的石器在風格和類型上有著顯著的差別。同時,這兩個遺址的形成環境也有較大差異。薩拉烏蘇遺址所處環境乾冷,而水洞溝遺址的環境卻較為溫和,而且各自的文化性質也不相同,應該加以區分或者分別命名。
作為中國三大舊石器時代遺址之一,而且是中國最早發現並進行科學發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之一,水洞溝被譽為「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地」「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專家說,90年來,水洞溝雖然先後經歷了5次系統考古發掘,但還有許多秘密埋藏在泥土裡。

『陸』 阿房宮遺址的河溝遺跡

2016年1月,在有宏大規模夯土建築台基的阿房宮前殿遺址下,考古人員內發現了一條古代河溝延伸容進入前殿的夯土之下,時代早於秦阿房宮興建。
這次河溝的發現,說明阿房宮前殿下並不是一片完整的高地。在河溝上修建宮殿,就意味著打斷了原有的水網,使流水改道,再深挖淤泥、回填夯土。河溝一帶的阿房宮基礎深達5.8米,可見當時工程量之大。
由阿房宮中心線一直向南,正對著秦嶺北麓有名的峪口「灃峪口」。南至灃峪口,北至渭河,阿房宮所在地正是這條軸線上的最高處。也與文獻的記載意義相合。由此看來,『表南山之顛以為闕』的記載也並不完全是文學上的誇張。這說明阿房宮是當時人為的、具有強烈軸線意識的選址,這條軸線看來應該是秦始皇給統一後的秦帝國都城咸陽所定的軸線。這條河溝的發現為此提供了新的佐證。

『柒』 門頭溝有什麼歷史,古老一些的,或者遺址之類的

門頭溝區歷史悠久,從1萬年前的「東胡林人」起,其歷史演變大致分為史前文明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五代時期,宋、遼、金、元時期,明、清時期和民國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門頭溝區進入新的歷史時期。人類的祖先始居在天然洞穴之中,約1萬年前,東胡林人離開了祖先洞居的巢穴,來到門頭溝區清水河谷東胡林黃土台地居住、生活、繁衍,人類的歷史從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在東胡林人生活的遺址中,發現了用小螺殼製成的項鏈和用牛肋骨穿成的骨錫,反映出人類對美的追求和原始畜牧業的萌芽n此外,在沿河城的大東宮村、齋堂鎮柏峪村等地,都發現了這一時期古人類生活的遺跡。 門頭溝區地處古冀州。周武王十一年(前1066年)設燕、薊政區,區境屬薊,燕並薊後,區境屬燕。戰國時期,燕為七雄之一,設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5郡。區境東部,今龍泉、永定、潭柘寺三鎮范圍均屬漁陽郡,其餘地域屬上谷郡。在軍庄村一帶春秋戰國墓葬中出土的燕國刀幣、青銅劍、青銅戈等,說明了當時境內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水平。秦並六國後,行郡縣制,區境屬廣陽、上谷二郡。三國時,區境屬幽州。公元250年,魏徵北將軍劉靖屯兵幽州,為解決軍糧和發展農業生產,組織軍士1000餘人,修建車箱渠(引水渠)和戾陵堰(攔水壩),於境內三家店處引漂水(永定河)人高梁河,使薊城南北灌田2000頃。這是北京歷史上第一個大型水利工程。西晉佛教盛行,晉憨帝建興四年(316)在區境內修建佛教名剎潭柘寺,初建時稱嘉福寺,後屢經擴建、改名。因寺後有龍潭,寺前有朽樹,故稱潭柘寺。東晉政權偏安南方,北方出現了由少數民族統治者建立的割據政權,史稱「五胡十六國」。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太武帝發司、幽、定、冀四州10餘萬人,修築畿上塞圍,東起上谷,西至黃河,廣袤干里,今境內尚留有北魏長城遺跡。東魏武定三年(545),平遠將軍元勒動用民工1500餘人,在區境內河北襯西北築城戍邊。 隋朝,南北統一,「罷天下諸郡」,設州縣二級地方行政建制。區境內上葦甸鄉、王平地區辦事處范圍以東屬幽州薊縣,其餘地域屬燕州沮陽縣。唐武德五年前,在境內馬鞍山修建慧聚寺(明代重修後改名萬壽寺,俗稱戒台寺)。大業三年(607)年,州廢,區境分屬薊、懷戎二縣。唐興隋亡,建中二年(781),析薊縣西部與廣平縣東部置幽都縣,區境東部屬廣平縣。縣治所由原古城(石景山區)遷至區境內辛秤村(今分東、西辛秤),此為境內設縣之始。光啟中年(885。888),置永興、礬山二縣,區境西部屬礬山縣。乾寧三年(896),李克用兵征幽州盧龍軍節使劉仁恭,渡木瓜澗(區境內清水河流域)被劉所敗。劉仁恭撤礬山縣、幽都縣置玉河縣,區全境屬玉河縣。五代初,契丹勢力進入華北。為報契丹援立之功,天福三年(938),後晉高祖石敬塘割燕、雲等16州歸契丹,玉河縣屬契丹。開泰元年(1012),遼改幽都縣為宛平縣,宛平縣名始於此。宋、金結盟攻遼,遼敗,玉河縣先屬宋,後歸金。金天眷元年(1138),玉河縣廢,區境歸屬宛平縣。遼、金兩代,興寺拜佛,眾多高僧到潭柘寺、戒台寺研習佛法。戒台寺雖建於唐,但其規模和樣式基本是遼代的風格,是我國北方保存遼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其中佛塔、石經幢、戒壇等,都是遼代佛教中十分罕見的珍品。「遼三彩」在中國瓷器史上佔有特殊地位。龍泉務遼瓷器窯遺址中出土的遼代「壽昌五」年款的三彩殘片,解開了遼三彩燒造地不明之謎。同時,從瓷窯火膛內發現大量灰渣及未燃盡的煤核,不僅說明門頭溝區在遼代已能用煤,而且把用煤歷史從記載中的元代提前到遼代,甚至更早;元朝,區境大部分屬宛平縣,僅沿河城一帶初屬礬山縣,後屬懷來縣。元宗教開明,諸教並存,區境內燕家台通仙觀、後桑峪村天主教堂等均為當時建築。境內設立的「西山煤窯場」「琉璃渠窯場」,說明煤炭、石灰的開采和琉璃製品的燒制已成規模。1340年著名學者熊夢樣在齋堂村完成了北京地區年代較早的著名方誌書《析津志》的撰寫。 明洪武元年(1368),元大都改稱為北平府,後又改為順天府,宛平縣屬之。嘉靖三十三年(1554),沿河城地區歸屬宛平縣,至此,區全境屬宛平縣。明遷都北京後,大興土木,從而促進了煤炭、建材業的進一步發展。據明代戶部《萬曆會計錄》記載,僅乾清官在門頭溝境內就有70餘座直屬皇宮的煤窯產業。皇宮的擴建,使琉璃燒造業更加發達。自明清以來,北京地區所用的琉璃製品大多出自頭溝區。景泰二年(1451),為加強西部防禦能力,在區境內沿河口設守備營,駐守要塞,轄石港口、東小龍門口、天津關口、洪水峪口、黎元嶺口等17處隘口,總長200多公里。此後,又在境內沿河城、齋堂城修築要塞,並派抗侯名將戚繼光在境內加修長城和敵台,駐兵把守40餘公里,成為京師西部、北部防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文物遺址亦是今境內旅遊的一道風景線。 鴉片戰爭後,隨著西方經濟勢力的侵入,刺激了國內民族工業的發展。1872年,清政府在區境內創辦了北京第一家以蒸氣動力為提升設備的近代工業——通興煤礦(今門頭溝煤礦前身)。1883年,又創辦了北京第一家近代機械工廠——神機營機器局,製造新式火炮。 中華民國三年(1914)10月,順天府改為京兆地方,宛平縣隨屬。20世紀20年代,中國共產黨開始在區境內宣傳馬列思想,建立黨的組織,領導工農運動。1927年初,中共北京市委在門頭溝礦區建立了第一個支部——門頭溝特別直屬支部。1932年,在西部山區成立了第一個黨支部——田莊高小黨支部,成立了第一個縣委——中共宛平臨時縣委。到1949年建國前,中國共產黨在區境內共建立了230餘個支部,發展6700餘名黨員。「七七」事變後,八路軍鄧(華)宋(時輪)支隊到齋堂一帶開辟平西抗日根據地。1938年3月,在東齋堂材建立了北京地區最早的人民政權——宛平縣政府。由於戰爭的發展與變化,宛平縣政府轄界變動頻繁。

『捌』 老君山的硝洞遺址

來到老君山,自然要去尋找「中國火葯之鄉」的古硝洞遺址,不然就算不得是到過老君山。自從2006年6月重華鎮正式注冊成為「中國火葯之鄉」後,老君山便被賦予了更深遠、更廣闊的美譽。
在董平的陪同下,記者從夢竹苑出發,踏過幾公里的路程,來到老君山腳下一處名叫天雨洞的山洞。眼前的情景讓人為之一振:洞內面積約1萬平方米,往昔采硝的痕跡清晰可見,而且還較為完整地留存有3個熬硝的平台。
由此可見,天雨洞應該為歷年人工挖掘擴展而成,當年開采硝礦與熬制硝末均在洞中完成,這里十足就是一個硝石採制一體化的完整的工作場所。
而這神奇的天雨洞僅是眾多硝洞中的一個。據董平介紹,在後山的懸崖峭壁上有一處以朝陽洞為主的古硝洞遺址群,它們分別為煙子洞、妖精洞、老君洞、幹人洞、牛角洞、高觀洞、明月洞、大興洞、犀牛洞、白人洞、牛角洞等。據當地老百姓流傳,硝洞還遠不止已經發現的這些,事實上應該有二三十處之多。
令人驚奇的是,除天雨洞外,其它硝洞幾乎全在人跡罕至的荒野從莽之中,或懸崖峭壁之上。據說,2003年北京文物考古專家前來探尋古硝洞時,從後山腳下到山頂就用了5個多小時,然後從山頂固定繩索,再沿繩索順勢吊下,才艱難地到達朝陽洞內。可想,普通人想要探尋就幾乎成為不可能了。
「此前有一條毛路通達山頂,後來,特別是地震以後,這條路已經被滑坡泥石與雜草掩埋了。」董平說,現在就算是只想到後山頂瞧瞧也成了一種奢望。
據史料載,古代配製火葯的三大原料為硝、磺和木炭,其中硫磺與木炭隨處可見,唯有硝最難找。由此一個謎團隨之解開:清朝乾隆年間,重華鎮上為何客商雲集,繁華無比?原來重華的硝支撐起火葯製造,而火葯製造又支撐起重華一時的繁華。
「目前,老君山風景區恢復重建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之中,接待中心新建、道觀打造、真人表演煉硝和火葯製作流程等項目建設將是近期規劃,遠期還將在山門上築上大壩,遊人就可從山腳下坐遊船直接到達山頂了!」重華鎮文化旅遊服務中心董平告訴我們,未來的老君山設施會更完備,景緻會更優美。

『玖』 山頂洞人遺址的文化遺物

山頂洞人的裝飾品非常豐富,有穿孔的獸牙、海蚶殼、小石珠、小石墜、鯇魚眼上骨和刻溝的骨管等。穿孔獸牙最多,有125枚,除1枚虎門齒外,餘者為獾、狐、鹿、野狸和小食肉類動物的犬齒,均在牙根部位兩面對挖成孔。有的因長期佩帶,孔眼已磨光變形。其中5件出土時呈半圓形排列,可能是成串的項飾。穿孔海蚶殼3個,在鉸合部以下處磨穿成孔。製作得最精巧的是7顆小石珠,原料為白色石灰岩,形狀不規則,大小相近,最大的直徑為6.5毫米,孔眼由一面鑽成,珠表面被染成紅色。它們都散布在頭骨附近,可能為頭飾。石墜系用天然的橢圓形黃綠色岩漿岩小礫製成,兩面扁平,其中一面經人工磨過,在中央對鑽成孔。還發現1件鯇魚的眼上骨和4件骨管。前者在邊緣處鑽一小孔,局部染成紅色;後者用鳥骨製成,管體光滑,有摩擦痕跡,表面有短而深的橫溝,多少不等但排列一樣,顯然是為了接系其他飾物特意刻出來的。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