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導游記
① 求武漢戶部巷導游詞!
大家好,我是你們抄的導游,黃導襲,今天來到的地方是武漢漢味小吃第一巷——戶部巷。這里位於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武漢市武昌自由路,是一條長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華的早點攤群20年經久不衰。
東靠十里長街,面臨浩瀚長江,南枕「天下江山第一樓」——黃鶴樓,北接都府堤紅色景區,是一處由名街名樓名景名江環繞而成的美食天堂,自古鍾靈毓秀人傑地靈。
武漢人將用早點,稱為「過早」。後在別的城市被敷衍甚至忽略的早餐,被武漢人隨意而隆重的提升「過年」般「過」的位置。以「小吃」聞名的戶部巷,就是武漢最有名的「早點一條巷」。
(1)武漢導游記擴展閱讀:
戶部巷旅遊建議:
1、去戶部巷吃美食,建議盡量多吃些武漢本地的特色小吃(比如豆皮),有些小吃是全國各地都能吃到的,就沒有必要在這里多吃了。
2、如果你不喜歡在人擠人的環境下享用美食,那麼在市區大街小巷中的普通小吃店(鋪),也能吃到熱乾麵等當地美食。
② "武漢市情"如何講解(三分鍾導游詞)
武漢是位於長江、漢水交匯之處的一顆璀璨明珠,是湖北省省會和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我國6大中心城市之一。其地理位置為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地形屬於殘丘性河湖沖積平原,形狀酷似一隻翩翩起舞的彩蝶。全市東西最大橫距為134公里,南北最大縱距為155公里,面積8467平方公里,1996年底人口716萬,其中城區面積3963.5平方公里,人口486萬。城區有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漢陽區、武昌區、洪山區、青山區,郊區有:蔡甸區、江夏區,東西湖區、漢南區黃陂區和新洲區。武漢屬亞熱帶大陸性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熱冬寒。每年7月氣溫最高,日均溫28.8℃;1月氣溫最低,日均溫3.7℃。每年3~6月和9~11月,是旅遊的最佳時期。
武漢也稱為「江城」。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詩中寫道:「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從此「江城」成為武漢的代稱。
武漢襟江帶河,交通便利,又譽為「九省通衢」之地。在幅員遼闊的祖國版圖上,武漢位於東半部經濟相對發達地區的中心,南北東西方向的廣州、北京、上海、重慶、西安等特大城市,均距武漢約1200公里。這種居中的地理位置,加上黃金水道長江與南北鐵路大動脈京廣線在這里交叉成"十"字結構,再加上不斷完善的公路網和航空港建設,使武漢成為了我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綜合立體交通樞紐。在全國國土開發和建設布局的基本框架中,武漢處於沿江主軸線和京廣二級軸線的結合部位,具有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維系四方的作用。
武漢通常被稱為「武漢三鎮」,「三鎮」指的是武昌、漢口、漢陽這三塊被長江和漢江隔開的地方。漢口是武漢最繁華最熱鬧的商業區,也是華中地區商品集散的中心;武昌是武漢高等學府集中的文化區,是武漢現代城市文化的體現;漢陽則是市政府重點發展的開發區,凸現著武漢的未來。武漢的絕大部分景點都集中在武昌和漢陽,向中外遊客展現「江城」風情萬種的迷人風采和魅力。
武漢市旅遊部門整合全省的旅遊資源,開發了「一絕、兩特、三精」(一絕品即武當山,兩特品即楚文化、清江民俗風情,三精品即長江三峽、神農架、三國文化)特色旅遊項目,讓旅遊者在山、水、民風之間體驗楚文化的獨特風韻。
悠久的歷史文化,給這座美麗的城市留下了豐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觀。全市有名勝古跡339外,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商朝盤龍城遺址、辛亥革命軍政府舊址和中共「八七」會議舊址3處。
武漢城區周圍有大小湖泊100多個,且沿長江兩岸對稱分布,就像串串晶瑩的珍珠,把江城點綴得更加美麗。著名的湖泊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東湖和墨水湖、蓮花湖、月湖等。市境內還有大小山嶽70餘座。這些自然景觀和體現武漢歷史文化的文人景觀,構成了有地方特色的3大類旅遊資源,山水園林、名勝古跡和革命紀念地。武漢現已經國務院批准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③ 武漢導游推介詞2分鍾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湖北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華中),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是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截至2015年,武漢市下轄13個市轄區,3個國家級開發區,總面積8594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1060.77萬,城鎮化率79.3%,是中部地區唯一的特大城市。[1]
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高鐵網路連接大半中國,是中國鐵路系統中重要的大型中轉站以及內河重要港口 。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在武漢交匯,造就了武漢隔兩江立三鎮地理特徵,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全境水域面積2217.6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構成了武漢濱江濱湖水域生態環境,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
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距今有3500年歷史的盤龍城遺址。清末洋務運動,刺激了武漢近代工業興起和經濟發展,使武漢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作為中國民主革命的發祥地,武昌起義成為辛亥革命的開端,具有歷史性意義。
武漢是中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截至2015年,在漢高等院校98所;其中普通高校和本科院校數僅次於北京,居中國第二;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數量居全國第三;[2-3] 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總數107.26萬人[4] ,居全國第一。武漢地區考古發現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
夜武漢
夜武漢(80張)
其考古發現有東湖放鷹台遺址的含有稻殼的紅燒土、石斧、石錛以及魚叉。市郊黃陂境內的張西灣古城遺址為4300年前古人類生活的重要遺存。盤龍城遺址是距今約3500年前的商朝方國宮城。春秋戰國時期,武漢屬楚國管轄。
武漢地方建制始於西漢,為江夏郡沙羨縣地。東漢末年,在今漢陽先後興建卻月城和魯山城,在今武昌蛇山興建夏口城。時荊州牧劉表派黃祖為江夏太守,將郡治設在位於今漢陽龜山的「卻月城」中。「卻月城」遂成為武漢市區內已知的最早城堡。公元223年(吳黃武二年),東吳孫權在
武漢
武漢(47張)
武昌蛇山修築夏口城,同時在城內的黃鵠磯上修築瞭望塔,取名黃鶴樓。南朝時,夏口擴建為郢州,成為郢州的治所。
隋朝置江夏縣和漢陽縣,分別以武昌、漢陽為治所。唐時江夏(武昌)和漢陽分別升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為長江沿岸的商業重鎮。江城之稱亦始於隋唐。此後經宋以迄明、清,均為歷代州府治所。
兩宋時武昌屬鄂州,漢陽、漢口屬漢陽軍。南宋抗金將領岳飛駐防鄂州
武漢
武漢(3張)
(今武昌)八年,在此興師北伐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為湖廣行省的省治,這是武漢第一次成為一級行政單位(相當於現代的省一級)的治所。
明代,朱元璋第六子朱楨被分封到武昌做楚王。由於成化年間漢水改道從龜山以北匯入長江,到嘉靖年間在漢水新河道北岸(凹岸)形成新興的漢口鎮。明末清初漢口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同稱天下「四大名鎮」,稱為「楚中第一繁盛」,成為全國性水陸交通樞紐,享有「
武漢
武漢(25張)
九省通衢」的美譽。
清末,漢口建制為夏口廳(地位同縣),使武漢三鎮之名貫於清代、中華民國,三城鼎足雄峙更屬罕見。
清咸豐八年(1858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天津條約》中增闢的11個通商口岸,包括漢口。1861年3月漢口正式開埠。在老漢口鎮的下游沿長江先後開辟了漢口英租界、漢口德租界、漢口俄租界、漢口法租界和漢口日租界五國租界。這些租界獨立於中國政府管轄之外,在界內分別設置工部局、巡捕房、領事法院(庭)等迥異於中國政治體制的管理機構。清宣統三年(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義於武昌,宣布脫離
武漢城建
武漢城建(80張)
清朝,成立中華民國,建立中華民國軍政府,武漢成為革命中心。
民國元年(1912年),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廢漢陽府留漢陽縣,改夏口廳為夏口縣。民國三年(1914年),同屬江漢道。據1920年5月16日《日日新聞》:當時,漢口人口為40萬人,漢陽8萬人,武昌31萬人。民國十三年(1924年),湖北省在武昌設立市政籌備處。民國十五年(1926年),改武昌縣城區為武昌市(12月成立市政廳),夏口縣與漢陽縣城區並為漢口市。[8]
武漢城建
武漢城建(50張)
民國十六年(1927年)1月1日,中央臨時聯席會議宣布,國民政府在漢口開始辦公。國民政府命令將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合為京兆區,定名「武漢」,作為臨時首都。4月16日,武漢市政委員會成立,武昌市政廳撤銷;三鎮首次統一行政建制。民國十八年(1929年)武漢分治,武昌、漢陽縣城劃出,漢口仍為特別市。漢口為省轄市,1932年改為特別市。[8]
民國十八年(1929年)6月21日,湖北省政府組建武昌市政委員會。民
建設中的武漢綠地中心
建設中的武漢綠地中心(20張)
國二十年(1931年)4月,武昌市政委員會改為武昌市政籌備處。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1日,武昌市政府成立。市轄區域66平方千米,人口176379人。市區范圍:東北至任家路,西南至白沙洲,東南至洪山口,西北至長江中線。轄中正、大朝街、賓陽、糧道街、胡林翼、積玉橋、金白洲、徐家棚8個鎮公所。12月1日,將鎮公所改區。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漢陽城區劃歸武昌市管轄。[8]
1949年5月16日,武漢三鎮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漢口市和漢陽縣城為武漢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轄。1950年改由中南軍政委員會領導,中南軍政委員會駐漢口。1952年由中南行政委員會領導,並為其駐地。1954年改湖北省轄市,為省人民政府駐地。
1959年,原孝感專區所屬孝感、通城、應山、蒲圻、大悟(駐二郎店)、嘉魚、黃陂、漢陽(駐蔡甸鎮)、武昌、漢川、咸寧、應城、通山、雲夢、崇陽、安陸等16縣劃歸武漢市領導。1960年,撤銷通城縣,並入崇陽縣;撤銷嘉魚縣,並入武昌縣;撤銷蒲圻縣,並入咸寧縣;撤銷雲夢縣,並入安陸縣。轄12縣。1961年,將孝感、應山、大悟、黃陂、漢陽、武昌、漢川、咸寧、應城、通山、崇陽、安陸等12縣劃歸孝感專區。1979年,原屬咸寧地區的武昌縣(駐紙坊鎮)和原屬孝感地區的漢陽縣(駐蔡甸鎮)劃歸武漢市領導。[8]
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將孝感地區的黃陂縣,黃岡地區的新洲縣劃歸武漢市。1984年,設立武漢市漢南區。1992年9月12日,民政部批准撤銷漢陽縣,設立武漢市蔡甸區,區人民政府駐蔡甸鎮。1995年3月2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武昌縣,設立武漢市江夏區,區人民政府駐紙坊鎮。
④ 武漢黃鶴樓導游詞 不要太多
武漢黃鶴樓是武漢市最著名的名勝,千古名樓,
黃鶴樓坐落在武漢市武昌的黃鵠山上,
與湖南的岳陽樓、江西的騰王閣一道並稱為中國江南三大名樓,
且以其歷史之悠久,樓姿之雄偉而居三樓之首,享有天下絕景的美譽。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
其間屢毀屢建,不絕於世。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黃鶴樓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名勝建築,它代表了一個國家的興衰。
自從清同治十年黃鶴樓被毀後,人們一直盼望黃鶴樓重建江城,
但一直未能如願,直到改革開放後,黃鶴樓才又重現江城,
今天我們參觀的黃鶴樓是以清代黃鶴樓為藍本,
於1981年動工修建,1984年建成的,
距離最後一座黃鶴樓被毀時間整整一百年。
我們知道,大自然中的鶴有很多種類,有灰鶴、白鶴、丹頂鶴、黑頸鶴,
但沒有黃鶴,那麼武漢的老百姓為什麼要給自己家鄉的標志性建築取名為黃鶴樓呢?這個美麗的名稱來自於一個「賣酒遇仙」的神話傳說。
很久以前,有個姓辛的人在黃鵠山頭賣酒度日,一天,有個衣衫襤褸的老道蹣跚而來,向他討酒喝,辛氏的生意雖本小利微,但為人忠厚善良,,樂善好施,他見老道非常可憐,就慷慨答應了, 以後,老道每日必來,辛氏則有求必應,這樣過了一年多。有一天,老道突然來向辛氏告別,為感激辛氏,老道為他的酒店的畫了一隻鶴作紀念,老道對辛氏說:「只要你拍手相招,黃鶴便會下來跳舞,為酒客助興.」說完後老道就不見了。辛氏拍手一試, 黃鶴果然一躍而下,跳起舞來。消息傳開後,吸引了遠近的遊人都來看黃鶴起舞,從此酒店生意興隆,辛氏因此發了財。十年後的一天,老道又出現在辛氏的酒店,他取下隨身攜帶的鐵笛,對著牆上的黃鶴吹起一隻奇妙的曲調, 黃鶴聞聲而下,載著老道飛走了.從此再也沒有回來。辛氏為了紀念老道和仙鶴,於是將自己多年積攢的錢拿出來,在酒店旁蓋起了一座高樓,起名黃鶴樓.千百年來,這個故事在我國廣為傳播,成為黃鶴樓因仙得名最有影響的傳說。
但是經過考證,黃鶴樓因山得名的真實性最大。黃鶴樓所在的蛇山,是由東西排列而首尾相連的七座山組成,全長二千餘米,因其形同伏蛇,故名蛇山,黃鶴樓建在黃鵠山頂,在古漢語中,鵠鶴二字同音,故又名黃鶴山,黃鶴山上的樓閣,當然就叫黃鶴樓了,但是人們更願意接受因仙得名的傳說。
中國有很多的名山大川,都有極其美麗的民間傳說,但不一定有黃鶴樓那樣有名,黃鶴樓可以說和中國的長城,北京的故宮,西安的兵馬俑一樣蜚聲海內外。這是為什麼呢?除賣酒遇仙這個美麗的神話傳說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歷代詩人充分它的贊美和歌頌,黃鶴樓建成後,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前來吟詩作賦,正是由於他們的詩,使黃鶴樓名傳四方。在眾多描寫黃鶴樓的詩中,最有名的要數崔顥的《登黃鶴樓》和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重建的黃鶴樓因修建武漢長江大橋而離開故址,建在蛇山西端的高觀山西坡上,離江邊約一千米。黃鶴樓建築群是由主樓、配亭、軒廊、牌坊組成。黃鶴樓為五層,高51米,外形類方正,四望如一。樓為鋼筋混泥土仿木結構,72根大柱拔地而起,60個翹角層層凌空,像黃鶴飛翔,每個翹角上的風鈴在四面來風的吹拂下發出渾圓深沉的音響。
看到一幅高9米,寬6米的「白雲黃鶴圖」,畫面上黃鶴樓居中聳立,上方一仙者騎者黃鶴,吹著玉笛,似離似歸,下方人們載歌載舞,似在歡送似在迎接仙者騎著黃鶴歸來,整幅畫面洋溢著浪漫神奇的氣氛。畫兩側柱子上掛著清末重臣張之洞的一副名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盡古今愁。
⑤ 武漢旅遊攻略
參考旅遊行程
武漢的旅遊點很多的,東湖磨山、黃鶴樓、博物館、楚河漢街、江灘都是武漢必去的景點
如果只有一天的時間 建議你早上去東湖——省博物館——漢口江灘——黃鶴樓——楚河漢街
海洋公園就肯定去不了了
黃鶴樓也只要在過橋的時候看看也就可以了
楚河漢街是武漢新修的 非常漂亮哦 特別是夜景
如果有兩天 那時間就好安排多了
第一天去東湖 好好玩 大半天就過去了 晚上去楚河漢街
這樣早上看自然風光 晚上看建築藝術 有時間還可以去曇華林走走 非常不錯的
第二天可以先去博物館 因為博物館會關門的 挑自己感興趣的看就行了 有個鍾鼓表演是要收費的 蠻值得看
博物館看完了 就是黃鶴樓 其實我覺得上不上去都無所謂 在下面拍拍照就好了 黃鶴樓附近就是著名的武漢小吃街戶部巷 東西非常美味哦
接著可以在中華路碼頭(和戶部巷很近的)坐輪渡到漢口江灘 時間充裕的話就要去武漢新開的極地海洋世界啦 據說有很多南北極的動物朋友表演呢
住宿的話 可以住在首義或者江漢路那一帶 位置比較中心 去哪裡都方便
3月底4月那時櫻花也出來了 可以在東湖磨山看櫻花 武漢是一座需要細細品味的城市,初春天氣的武漢白櫻勝雪,夭桃灼灼,已經是一幅搖曳的勝景;吉慶街的鴨脖子和戶部巷的早點,讓人垂涎欲滴;江漢路上高挑的美女時尚嫵媚,給城市的筋骨繞上絲絲柔情;長江浩盪,歲月無聲,新生的樓宇和蒼茫的歷史正在組成一派楚天的新氣象……
武漢旅遊最佳時間
武漢號稱是中國三大火爐之一,那裡的夏天非常悶熱,即使是站在長江邊,也沒有一絲風。整個夏季的會有十幾天40℃以上的酷暑天氣。所以到武漢旅遊一定要避開夏季,特別避開是悶熱的7、8月份,否則火辣辣的太陽會曬得你游興全無;而武漢的冬天又十分陰冷,也不適宜去,秋季旅遊是最佳季節。
武漢博樂旅遊推薦武漢必游景點
黃鶴樓
黃鶴樓是蜚聲海內外的名勝,瀕臨長江之濱,雄踞蛇山之首,登樓遠眺,極目千里;俯瞰江漢,氣勢磅礴。樓姿之雄偉,居江南三大名樓之首。自古享有「天下絕景」和「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美譽。
歸元寺
武漢佛教「四大叢林」之一,系禪宗寺院。歸元寺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院落,佔地兩萬平方米,現存殿堂樓閣二十八棟,整個平面布局呈袈裟形狀,這是它在建築布局上與其他佛寺的主要區別。歸元寺銘牌為全國罕見直匾,堪稱叢林一奇
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位於武漢市漢陽區龜山西麓,月湖東畔,相傳春秋時期楚國琴師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懷,山上的樵夫鍾子期能識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視子期為知己。幾年以後,伯牙又路過龜山,得知子期已經病故,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後人感其情誼深厚,特在此築台以紀念。古琴台東對龜山、北臨月湖,湖景相映,景色秀麗,幽靜宜人,文化內涵豐富。是武漢的著名音樂文化古跡,也是湖北省、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文物。
武漢植物園位於武昌東湖之濱,磨山南麓。武漢植物園面積約70 公頃,隸屬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武漢植物園共建有珍稀植物區、觀賞植物區、水生植物區、葯用植物區、獼猴桃園、松柏園、樹木園、竹園等十多個專類園區和園林景區,共引進各類植物近4000 種,是我國華中地區最大的植物資源收藏中心和中國北亞熱帶植物研究保護基地。
張公山寨
張公山寨地處武漢市城郊,毗鄰武鋼白玉山,與東湖風景區隔壩相望。湖面2 萬畝,湖岸線66 公里,有99 個湖汊,由56 個山頭環抱。湖水清澈、湖面浩淼、碧水綠島、漁家港汊、農家情調、田園風光、濕地景觀、原汁原味、自然純朴。湖邊的張公山、吳主寺、十美寺、朱山、鼓架山等,遺存有關孫權、朱元璋、劉伯溫、楚莊王、張之洞、百花仙子的人文典故,令人尋奇。
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是再現楚文化精粹的地方。地處東湖之濱,收藏了20 多萬件歷史文物,舉世聞名的曾侯乙編鍾、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矛等珍貴文物都是其中的精品。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的櫻花道,位於前理學院和老圖書館的下方。道兩旁的櫻花樹枝幹壯實、排列整齊。每年的3 月至4 月初,繁花滿枝。櫻花花期僅為一周,每到落花時節,落英繽紛的櫻花又為大地鋪上了一層淺淺的「花毯」。每年開花時節,賞花的遊人絡繹不絕。
東湖
東湖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比西湖大三倍,素有「春蘭、秋桂、夏荷、冬梅」之美譽。三月蘭花四月櫻,湖面平如鏡,鳥雀唱山林;七月流火,湖水之浸潤,秋高氣爽,桂蕾綻放, 隆冬嚴寒,瑞雪紛揚,磨山百畝梅花吐蕾綻放。
木蘭天池
木蘭天池由飛瀑、溪潭、怪石、奇木等構成的自然景觀達200 多處,其中遊人可通達的景觀有40 多處。在自然景觀中,最為有名的是天池峽谷中的「上八潭」、「下八潭」、大瀑布、喋血溪等。這里的風光特點與九寨溝、廬山有諸多相似之處。
漢口江灘
漢口江灘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休閑廣場,臨近的漢口江灘與武漢長江大橋,龜山電視塔一起交相輝映,夜景尤為迷人。在武漢三鎮的水景中,武漢江灘是這座濱江城市中一道最美麗的風景。正應了一位詩人對武漢江灘美景的贊頌「兩江四堤八林帶,火樹銀花不夜天」。
武漢長江大橋
整座大橋異常雄偉,上層是公路,下層是鐵路,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萬噸巨輪也能通行無阻。底層有電梯可直達公路橋面,站在橋上可以全覽武漢三鎮,氣勢非常豪邁。
櫻花園
東湖櫻花園位於磨山南麓,造園手法採用日本庭園造園風格,利用天然的水面、溪流、林蔭以及常綠植物及主體樹木櫻花,展現了一個日本園林天地的縮影。其標志性建築——五重塔,高31米,建築面積600m2,巍峨壯觀,別具一致。與日本弘前市、美國華盛頓並稱世界三大賞櫻勝地。
武漢博樂旅遊推薦武漢旅遊線路
古跡游 古琴台→晴川閣→黃鶴樓→長春閣→寶通禪寺→湖北省博物館
風情游 武漢大學→楚城→楚市→離騷碑→楚天台→行吟閣→屈原紀念館→省博物館→鳥語林
禮佛游 九峰山正覺寺→洪山寶通寺→龍山蓮溪寺→漢陽歸元寺→漢口古德寺→新洲報恩寺
購物游 洪山廣場→司門口→漢正街→武漢廣場→中山大道→江漢路
⑥ 武漢導游證怎麼考
具備報考武漢導游證的條件及報名材料就可以考取武漢導游證,武漢導游證報名條件及報名材料如下:
一、報名條件
1、具有高級中學、中等專業學校或者以上學歷,身體健康,具有適應導游需要的基本知識和語言表達能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均可報考。根據國家旅遊局旅辦發[2008]174號文件規定,符合條件的香港、澳門永久性居民中具有中國公民身份的港澳居民亦可報考。
2、已獲《導游員資格證書》者可申請加考外語口試取得外語《導游員資格證書》。持外省(市)《導游員資格證書》,擬到我省從事導游工作的,需報名參加口試,合格者予以辦理導游證換證手續。
二、報名材料
1、所在單位或街道辦事處蓋章的《報名表》;
2、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3、畢業證原件;
4、3張1寸近期免冠彩色證件照片(與網上注冊照片為同一版本)
(6)武漢導游記擴展閱讀:
導游考試具體內容:
1、導遊人員資格考試分筆試和面試兩部分。中、外文考生在進行筆試答卷時,一律使用中文答卷;進行面試時用所報考語種應試。
2、考試的科目和內容:導遊人員資格考試由筆試和面試(模擬現場導游考試)兩部分組成。
(1)筆試內容:
1.【旅遊政策與法規】
2.【導游實務】(含旅遊案例分析)
3.【導游基礎】(其中山東、浙江包括全國和山東、浙江兩本書內容)
4.【漢語言文學基礎】(北京與湖南的考生須考)
(2)面試內容:
視情況而定,每次內容不同。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導游證
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網上報名系統
⑦ 武漢戶部巷導游解說詞300字
戶部巷,「漢味小吃第一巷」位於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武漢市武昌自由路,是一條長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華的早點攤群20年經久不衰。戶部巷漢味風情街位於武昌司門口,東靠十里長街(解放路),面臨浩瀚長江,南枕「天下江山第一樓」——黃鶴樓,北接都府堤紅色景區,是一處由名街名樓名景名江環繞而成的美食天堂,自古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於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鄰藩合衙門(對應京城的戶部衙門)而得名。武漢人將用早點,稱為「過早」。這最初來自了清代的一首《漢口竹子枝詞》。後在別的城市被敷衍甚至忽略的早餐,被武漢人隨意而隆重的提升「過年」般「過」的位置。以「小吃」聞名的戶部巷,就是武漢最有名的「早點一條巷」。 戶部巷漢味風情街位於武昌司門口,東靠十里長街(解放路),面臨浩瀚長江,南枕黃鶴樓,北接都府堤紅色景區,是由名街名樓名景名江環繞而成的一塊方寸之地,自古鍾靈毓秀人傑地靈。 戶部巷於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鄰藩合衙門(對應京城的戶部衙門)而得名。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很早就以經營漢味早點而聞名,熱乾麵、糊湯粉、牛肉麵粉、面窩、稀飯等獨特漢味早點經營,經久不衰。2002年以來,武昌區政府在重塑歷史文化名城的過程中,按照「漢味早點第一巷」的定位,對戶部巷進行整體打造。經過多年的建設改造,戶部巷已由原來的147米長、3米寬、12家小吃經營戶的小巷,發展成為由戶部巷老巷、自由路和民主路西段組成,集小吃、休閑、購物、娛樂為一體的年接待遊客逾千萬的漢味特色風情街區,各類經營門點約達340個,其中從事小吃經營160餘戶,經營品種170有餘。 「漢味早點第一巷」揚名以後,吸引了一批百年老字型大小小吃企業扎堆於此,如四季美湯包、蔡林記熱乾麵、德華酒樓、老謙記豆絲等;還有近幾年來已聲名遠播的漢味小吃品牌,如精武鴨脖、周黑鴨、新農牛肉、盈喜客中式快餐等也來此安家落戶,以及戶部巷本土孕育的石記熱乾麵、陳記牛肉麵、徐嫂糊湯粉、李桃燒麥、今楚湯包、真味豆皮等數十個漢味小吃品牌使戶部巷成為了漢味小吃的代名詞,也是登名樓、逛名街、品名吃、觀名景的老武昌的新天地。
⑧ 武漢歷史文化 導游詞
此為復制的,慎用
武漢市歷史悠久,北效黃陂縣有近幾年才發現的盤龍城遺址,是距今約3500年前的商代方國宮城。三國時期,在武昌和漢陽築有江夏和卻月古城,唐代已是著名商埠,明清時為全國「四大名鎮」之一。
在中國近代史上,三鎮遍布革命勝跡,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首義於此,現存有起義門舊址,武昌閱馬場的紅樓是當時的指揮中心,現存有孫中山的紀念銅像。
歷史上武漢最負盛名的景點有: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區東湖,以五百羅漢、玉佛及悠久歷史著稱的歸元寺,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古琴台等。
☆江城的由來
和山城重慶、蓉城成都、春城昆明一樣,武漢市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別致的名字——江城。
也許大家要問:長江從上至下,流經了大大小小為數不少的城市,為何此稱獨鍾武漢?其原因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武漢遊玩,與史郎中在黃鶴樓上飲酒,邊飲酒邊欣賞音樂,喝到了興頭上,李白詩興大發,於是題下一首詩,詩名叫做《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詩是這樣寫的:「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
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武漢人非常喜愛「江城五月落梅花」中的「江城」這一佳名,於是自號為江城人。除江城之外,武漢還有一些其他的名稱,這些名稱的來源反映了武漢地區的歷史文化發展源源。
☆武漢三鎮的由來
武漢有武昌、漢陽、漢口三鎮,其發展的歷史、規模、速度各有不同的特色。
武昌之名始於東漢末三國初,孫權為了與劉備奪荊州,於公元221年把都城從建業(今南京)遷至鄂縣,並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國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與今鄂州市互換的。從考古發掘來看,武昌在新石器時代的水果湖放鷹台和南湖老人橋、洪山區花山鄉的許家墩和棋子墩等處,就是古人棲居之地。
舊時的舞場手工業發達,以造船、冶金、鑄造錢幣為主,武昌的陶瓷名叫影青瓷。另外,,在武昌最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黃鶴樓的屢次興廢,從三國時代至今已歷十餘次,每次重建都呈現出不同的風貌,反映出各個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和特點。
漢陽一名的來歷與漢水密切相關,古語「水北為陽,山南為陽」,古時漢陽在漢水之北,龜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稱陽,故名漢陽。
公元606年,即隋朝大業二年,改漢津縣為漢陽縣,漢陽名稱自此開始。唐代將縣治移至漢陽市區後,才迅速發展起來。
漢陽,特別是鸚鵡洲一帶,歷來是長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唐宋元明各朝代,商業手工業很是繁華。同時,漢陽還是游覽勝地,位於漢陽的歸元寺是武漢市佛教叢林保護得最好的一處,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昌和漢陽築城起始於同一時期,約有1800年歷史。
歷史上,漢口,漢陽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同步發展的。直至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漢水改道(漢水在歷史上改道不下8次)從龜山北麓入江以後,漢口才獨立發展,僅有500多年的歷史。漢陽、漢口很早就築有城牆,分別被當作過縣治之所在。
漢口後來迅速成為一座新興商埠,名聲和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武昌和漢陽,,明末清初,漢口已與河南朱仙鎮、廣東佛山鎮、江西景德鎮並列為全國四大名鎮,海外譽為「東方芝加哥」。漢口的港口貿易運輸業頗為發達,成為我國內河最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吳琪詩)狀其景,「居民填溢商賈輻樓,為楚中第一繁盛處」。頗能反映其繁盛。清乾隆年間,漢口更盛於世,僅「鹽務一事,亦足甲於天下」。
清朝末年,湖廣總督張之洞於1905年在漢口修築張公堤。這條堤對逐年降低後湖一帶的水位,使荒湖野洲形成陸地,對起初狹小的漢口擴建面積提供了方便條件,有著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1927年初,武漢國民政府將武昌與漢口(轄漢陽縣)兩市合並作為首都,並定名為武漢。今天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合而成的「武漢市」,其歷史只有74年。
☆火爐之成因
為什麼夏天的武漢給人的感覺十分難熬?這是因為武漢地區江河湖泊眾多,水域面積大,白天太陽暴曬,水汽大量蒸發,空氣濕度增大,團團熱氣像一個巨大的罩子將整個城市罩住,一方面使地面的熱量向空中輻射的速度減慢,室內氣溫持續不降;另一方面使人體表面不易散熱,宛如桑拿室,故汗出如漿,悶熱難耐,號稱「火爐」。
http://..com/question/40397789.html
⑨ 武漢導游證好考嗎
個人報名的話是去武漢市旅遊局,報名費是380元,報名導游需提供的資料:(1)一寸專紅底彩色照片屬6張;(2)身份證復印件2份;(3)最高學歷證明(畢業證或學生證)復印件2份;(4)近期縣級以上醫院體檢表原件一份,或健康證原件(有效期內)及復印件各一份;(5)填寫《導游員資格考試報名表》需所在單位或居委會蓋章(無不良行為記錄)。
考導游資格證需要高中或中專以上學歷
還得滿18周歲
導游資格證過關率是百分之二十 還是挺難考得
【全國導游基礎】
【導游業務】
【旅遊政策法規與職業道德】
【地方導游基礎知識】
這是筆試教材 還有面試 導游資格證不需要年審,但三年不換導游證IC卡會自行作廢。武漢九州方圓現在報名中文導游,11-12月份培訓,明年3月份考試,這個月中旬之前報名的價格是1080元,包含了報考費380元,培訓費,教材費,資料費等所有費用。開設有周末班,就是星期六、日兩天上課,一共是11天課程*8課時/天=88課時,過年前上10天,過年後加一天的考前串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