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鄖陽的歷史遺址
⑴ 湖北鄖縣的歷史變遷有哪些 簡單一點30~50字左右
鄖縣地處鄂豫陝三省邊沿,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北部和西部,漢江上游,秦嶺巴山東延余脈褶皺緩坡地帶,史稱「五丁於蜀道,武陵之桃源」。夏時,為豫州之西域。西周時期為周的疆域。秦統一六國後,隸益州漢中郡。三國時,鄖縣屬魏興郡。隋廢廣福郡,改廣福縣為安福縣,與鄖鄉縣同屬豫州淅陽郡。唐貞觀二年(628年),省堵陽、安福二縣入鄖鄉,並省長利入鄖鄉,廢均州,以鄖鄉縣屬淅州。宋時,鄖鄉縣仍屬均州武當郡,隸京西藏自治區南路。明時,鄖縣疆域與其他5縣合為鄖陽府治,屬湖廣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廣布政使司為湖北布政使司等,鄖縣屬湖北布政使司,直至清朝滅亡。 民國時期,鄖縣先後隸屬湖北省襄陽道、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23年(1934年),改屬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36年(1947年)12月30日,鄖縣城解放,時屬豫陝鄂第四專署(兩鄖專署)。1950年3月,劃歸湖北省建制,隸屬湖北省鄖陽專員公署。1952年12月,鄖陽、襄陽專署合並,鄖縣改屬襄陽專署所轄。1965年6月,國務院批准恢復鄖陽地區行政公署建制,鄖縣復歸鄖陽專署。1994年9月29日,國務院批准鄖陽地區行政公署與湖北省十堰市地市合並,實行以市帶縣體制。鄖縣隸屬十堰市所轄。
⑵ 湖北歷史上有什麼國家
湖北歷史上有很多國家,舉例如下:
1、西周(前年―前771年):湖北省境內出現諸多小國。
2、秦代(前221年-前207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前221年)後,廢除分封,實行郡縣制,湖北省大部屬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屬漢中、南陽、長沙、黔中和九江郡,並置若干縣。
3、西漢(前206年—25年):湖北省大部屬荊州刺史部。
4、東漢(25年—220年):沿置南郡、南陽郡、江夏郡以及漢中郡、廬江郡等。
5、三國(220年—280年):魏、蜀、吳爭奪荊州,後魏、吳分置江夏郡、武昌郡、南郡、宜都郡、建平郡、武陵郡、長沙郡、襄陽郡、南陽郡、南鄉郡、義陽郡、魏興郡、新城郡、上庸郡等。
6、兩晉(265年—420年):湖北省大部分仍屬荊州之江夏、襄陽、南郡、建平、宜都、義陽、南鄉、南陽、上庸、新城以及南平、長沙、天門、武陵、魏興等郡,開始僑置州、郡、縣。
7、南北朝(420年—589年):湖北省主要屬南朝范圍,仍設州、郡、縣,僑置州、郡、縣增多,變更頻繁,建制紊亂。
8、隋朝(581年—618年):隋文帝楊堅統一全國後,先撤銷僑置州、郡、縣,隋大業三年(607年)又行恢復。今湖北省除西北部分和東部一隅外,絕大部分屬荊州,統領南郡、夷陵、競陵、沔陽、清江、襄陽、舂陵、漢江、安陸、永安、江夏等郡。隋開皇九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稱鄂州,治江夏,後來鄂州又成為治所。今湖北省簡稱鄂即源於此。
⑶ 湖北鄖縣人頭骨化石的發掘歷史
1975年,在鄖縣梅鋪村溝龍骨洞,發現三顆猿人牙齒化石、打制石器及20多種動物化石,這些動物化石一部分屬於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還有距今六十萬年至一百萬年的更新世的桑化鬣狗。說明鄖縣猿人的年代早於北京猿人和藍田猿人。鄖縣猿人洞是我國第五個發現猿人化石的地方。
1976年,在鄖西縣神霧嶺白龍洞也發現了猿人牙齒化石三顆,還有狸、犀、獾、鹿、牛、劍齒虎等20多種動物的牙齒、頭角、骨骼、化石及打制器、尖削器、砍砸器等。其年代大約與北京猿人的時代相同,距今五十萬年,考古工作者稱為「鄖西猿人」。
1976年至1978年,在房縣七里河發掘出一座新石器時代部落遺址,總面積為6萬余平方米,發掘面積為1650餘平方米,發現古房屋建築遺址19處,墓葬26處。同時出土了大批陶器、石器和骨器。出土的大型器物有鼎、甑、罐、缽、盆、杯、碗、壺等。器械有石斧、石鋤、石箭頭、陶紡輪等。經考古學家初步鑒定:大約屬於漢水中上游的丹江流域新石器痕跡系統。它既有漢江平原的新石器痕跡因素,也與中原地區的新石器有著密切的關系。
1986年和1987年分別在房縣的兔子窪、養鼻嶺、鄖縣的東峰、庹家洲、遼瓦店子、郭家院、大寺、青龍泉等地都發現了大批新石器時代的原始文化遺址。歷史學家根據對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研究,把長江中游及漢水為中心的十堰、襄陽、武漢等地區列為屈家嶺文化區。它是以湖北京山縣屈家嶺而得名,距今約四千五百年,這是繼母系氏族公社後的一個階段,屬於原始社會父系氏族公社時期,是由氏族公社向階級社會過渡時期。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在十堰這塊土地上,從猿人到智人再到現代人,有一條明晰的發展過程,並且形成系列,專家們推斷,十堰地區可能是我國早期人類活動頻繁的地區之一,省、市考古工作者一直把十堰作為考古的重點進行普查。
1988年,湖北省文化廳組織了全省性文物大普查,他們把十堰地區作為普查重點。考古工作者不辭辛勞,踏遍了十堰的山山水水,1989年5月18日,在鄖縣青曲鎮彌陀村發掘出土了一具基本完整的南猿頭骨化石,這究竟是不是南猿頭骨化石,十堰考古工作者不敢貿然斷定,他們一面採取保護、保密措施,一面急電省有關部門。
化石經市、省文化局(廳),博物館的領導、專家同意,立即送往北京,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進行初步修理、測量,上頜齒弓及硬齶清楚地顯露出來,頭骨各部位的形狀、位置、大小符合古猿類特徵。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和古人類專家賈蘭坡先生以及該所的黃萬波副研究員,顧玉岷副研究員等十多位專家、學者,對這具化石已顯露出來的特徵,進行了認真的觀察、研究、比較、鑒定,專家們親筆寫出了鑒定意見,一致認為,此化石屬於南方古猿類,距今已有200萬年左右的歷史,從而證明了中國是早期人類的發祥地之一,這給人類發展史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證據,填補了亞洲古人類發展缺環。賈蘭坡教授高度贊譽鄖縣南猿的發現,其意義可與北京猿人第一個頭骨發現的意義相比。並定名為「鄖縣人」。
鄖縣南猿定名後,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及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國內外公布了這一重大成果。《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科技日報》、《中國新聞報》、《文物報》、《湖北日報》、《長江日報》、中央電視台、湖北電視台等國內新聞單位先後作為重要新聞報道了這一消息。《科技日報》把這一發現列為1989年我國十大科技新聞之一。美國、英國、法國、日本主要報刊紛紛撰文,報導這一重大發現,闡述其對於人類起源理論的重要意義。這一發現,要修正關於人類僅起源於非洲和非洲遷徙的傳統觀點。為此中國人民高興、亞洲人民高興,因為這是人類發展史上的新論斷,要補寫人類發展史。
鄖縣檔案館已將「南猿化石」發現的有關文字材料、照片、專家鑒定意見及中外新聞單位公布的消息、文章,收集進館,作為重要全宗進行保管,為有關專家學者的研究提供資料。
鄖縣人」頭骨化石發現2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鄖縣舉行。來自美、韓等國,以及中科院、國家文物局、北大的眾多專家學者與會。1989年5月18日和1990年6月15日,在鄖縣青曲鎮彌陀寺村學堂梁子出土的兩具古人類頭骨化石,震驚了人類考古學界。省文物局在組織專家參觀「鄖縣人」學堂梁子遺址時披露,將繼續加大對「鄖縣人」遺址公園的建設力度。
1989年5月,發掘出兩顆完整的遠古人類頭骨化石,被專家確認為距今已100多萬前的遠古人類化石,這一發現,改變了人類起源非洲的傳說,「鄖縣人」頭骨化石的發現,它向世界宣稱:古老的漢江是漢民族文化的搖籃;古老的「鄖縣人」是中國人的祖先,現在在「鄖縣人」出土處建有「鄖縣人」雕刻頭像,「鄖縣人」展館。
「鄖縣人」頭骨化石考古發現有二件。於1989年5月,鄖陽地區博物館(十堰市博物館)組織全地區文物幹部進行文物補查。第一件頭骨化石由鄖縣博物館王正華、鄖西縣文管所屈勝民組成的普查小組於18日在鄖縣曲遠河口學堂粱子發現了第一件頭骨化石,編號為I號頭骨化石;於1990年5一一6月由湖北省考古所、鄖陽地區博物館、鄖縣博物館聯合進行了試掘工作,又發現第二件頭骨化石,編號為Ⅱ號頭骨化石。以後又接連兩次進行了發掘工作,獲取了大量的伴生動物化石和數百件石器。兩件完好的頭骨化石的發現,轟動了世界古人類考古學界。初步研究,被認為是「南方古猿」化石材料。隨著對化石材料的修復與揭示,以及研究的深入,從其形態上看既有直立人的原始性,又有智人的進化特徵。被認定為直立人,命名為「鄖縣人」,其時代為中更新世早期,在80一一100萬年左右。因為兩件頭骨化石標本空前的完好,它對人類的起源與發展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I號頭骨化石,在1989年底被《科技日報》發表選為全國十大科技新聞之一。於1990年被《中國文物報》選為「七五」期間和全國當年雙十大考古發現之一。並給鄖陽地區博物館頒發了證書。1990年以來的多次發掘,在其文化層共出土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石錘等石器241件,以及大量打擊碎片和帶有打擊痕的礫石,並出土似手斧的兩面器。與人類化石伴生有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而且頭骨、下頜骨完整者數量之大是其他遺址不多見的。
⑷ 十堰市鄖縣古建築有哪些
十堰市鄖縣古建築有:
1.大豐倉
大豐倉位於鄖縣城關鎮北門社區,漢江北岸的北坡崗地西部。始建於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屬府治國家糧倉。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由於水患改建於現址。清同治元年(1862年),在太平軍攻打鄖縣的戰亂中嚴重受損,光緒九年(1883年)重建,民國時期為縣府集中倉,建國初期,被確定為中央糧庫鄖縣第一分庫。大豐倉現存一座主倉和兩座副倉,由主建築、建築外場地,以及圍牆基址組成。三倉呈品字排列,主倉在南,坐南朝北,1號副倉在西,坐西朝東,在主倉的西部。2號副倉在北,坐北朝南,與主倉相對。建築面積總計1129平方米,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結構為清水青磚牆體加木屋架,內部附有可自由拆卸加減的防潮木插板牆,木門閘、木門。倉內地面為木地板,距實土地面約為1米。主倉長35米,寬15米。屋架為重檐四坡灰瓦頂,屋面平直無曲線。上檐四周設活動通風納日窗16扇。倉正面開3道門,各高2.15米,寬1.06米。屋架使用斜梁,共8榀,中部建縱向夾層木板隔牆。倉底懸空1米,牆根四周設通風透氣窗18口。1號副倉長47米、寬8米,只殘存中部的明間和北部的次間、稍間。中部明間為懸山頂,共5榀梁架。2號副倉長35米、寬8米,單檐四坡頂,面闊3間。大豐倉是湖北省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官儲糧倉,為研究古代糧倉的形制結構、布局和倉儲制度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大豐倉設計獨具匠心,針對糧倉通風、防潮的需求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設計,且外形不失美觀古樸,具有較為重要的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2.鄖縣老城天主堂
鄖縣老城天主堂位於現今鄖陽漢江公路大橋以東,漢水以北,距鄖縣新城以南3公里的伏牛山上。作為一個建築群落,它由337平米主堂、380平米副堂和17間平房共三個部分組成,建築面積1095.3平米,總佔地面積為3426平米。為鄖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教堂為典型的哥特式風格建築。門牆上布滿了尖拱和直棱式的浮雕,門牆上方的正中央聳立著一個高大的鍾樓,鍾樓頂矗著一個十分耀眼的古銅色大十字架。鍾樓兩側各有一個對稱的三角形尖塔,塔頂也各矗著一個十字架,只是比中間的十字架略小了些。教堂大門在門牆的正中,大門上方,在上、下兩個圓拱形浮雕的中間,豎排漢字楷書浮雕「天主堂」三個大字赫然入目。大門兩旁對稱位置,各有一組拉丁文字母,左邊意為:耶穌,人類的救主;右邊意為:萬福,瑪利亞(耶穌的母親)。在兩邊拉丁字母的上方,又各有兩個醒目的漢字楷書,左邊是「愈顯」,右邊是「主榮」,合起來念是「愈顯主榮」。所有這些裝飾,使得整個門牆給人以森嚴隸穆、偉麗繁密之感。從大門入內是廳堂,也就是信徒們做彌撒的地方,按天主信徒的叫法,這廳堂應該叫「聖堂」,聖堂進深34.8米,面闊9.3米,內空高約10米,宮燈壁燈,交相輝映,富麗堂皇。東西兩面牆上各有五根均勻排列的圓形大柱,直通達頂,把個廳堂襯托得更加恢宏、壯觀。聖堂後半截東西各有一個耳房,耳房再往後便是祭台了。在西耳房的右邊有一小門與副堂的側門相通。副堂是一幢磚木結構中西混合風格的二層樓房,進深10.2米,面闊20米。這里過去曾是教會做彌撒的地方。副堂的大門是中國式對開的木門。從大門進去是前廳,廳東西兩側各設有居室;再往裡,是一個室內天井,上二樓的轉角樓梯就設在這里。樓梯的兩側又是居室。順天井再往裡走便是現在臨時聖堂了。在主堂未修復完工之前,信徒們做彌撒就暫時放在這里。臨時聖堂面積雖小,但其布置卻體現了典型的哥特式風格,以致於走進這里就象走進了一個博大精深的聖經世界。這里既設有祭台、讀經台,又設有懺悔廳、跪凳等。正面牆下的一個大條幾上有秩序的放滿了各種祭拜用品,然最醒目的是在條幾正中位置安放著的一尊耶酥被釘在十字架上的雕像。除正面牆外,其它三面牆上由西往東,依次貼著十四幅耶酥畫像,從第一幅耶酥獲罪受刑扛上沉重的十字架開始,到十四幅聖屍埋葬為止,系統講述了耶酥為人類所受的苦難的歷程。故而,這十四幅畫像也叫做「苦路像」。
3.學堂梁子遺址
學堂梁子遺址位於湖北省鄖縣青曲鎮彌陀寺村,漢水左岸的四級階地,是一處舊石器時代的遺址。該遺址先後發現兩具早期人類頭骨化石,發現石製品300多件,主要是以當地礫石為原料製作的大型石器,有石核、石片、尖狀器和刮削器等。還發現大熊貓、東方劍齒象等第四紀更新世早期的哺乳動物化石20餘種。地質時代為早更新世晚期,絕對年代可能要早於距今80萬年。保存完好的人類頭骨化石,既具有直立人的原始特徵,也有與早期智人相近之處,反映了遠古人類進化過程的復雜性。學堂梁子遺址豐富的石製品與動物化石的發現,為研究中國及東亞地區早期人類文化及第四紀古地理環境提供非常重要材料。
4.梅鋪猿人遺址
梅鋪猿人遺址位於鄖縣梅鋪鎮杜家溝村寨梁子山北麓的龍骨洞內,洞穴的北面100米有滔河,距白梅公路約20米。屬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洞內容積約200立方米,堆積厚約3.4米,其中含化石堆積厚約0.5~2.5米。遺址發現於1970年。1975年中國科學院古嵴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進行發掘,採集1枚人牙化石,發掘出土3枚人牙化石;一件打擊痕跡清晰的石核;二十多種伴生動物化石,主要有嵌齒象、桑氏鬣狗、獼猴、大熊貓、獾、馬、貘、犀牛、小豬等,屬華南常見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梅鋪猿人遺址發現的人類牙齒化石所顯示的形態特徵,與北京猿人以及爪哇猿人的牙齒特徵相類似,是研究亞洲直立人的珍貴標本。其伴出的哺乳動物化石所代表的地質時代較早,所以梅鋪猿人時代早於北京人,與鄖縣人相當或略晚。該遺址的發現和發掘,為進一步研究我國古人類的起源和發展及第四紀古地理環境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⑸ 湖北的歷史文化有哪些
歷 史
湖北歷史源遠流長。夏商(公元前21世紀-前11世紀)以前,南方民族長期在這里勞動和生活。春秋時(前770-前476年),國土主要在今湖南、湖北地區的楚國在南方諸國中最為強盛。戰國時(前475-前221年),南方諸國統一於楚。公元前221年,統一的秦朝分天下為四十郡,湖北大部屬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屬漢中、南陽、長沙和黔中等郡。西漢劃天下為十三部(州),湖北以漢水為界,西為南郡,東為江夏,均隸屬於荊州。三國時,吳魏分治湖北,都稱荊州。經兩晉至南北朝,劉宋置荊州、郢州,又僑置雍州,蕭齊繼承了劉宋建制。梁以後建制紊亂,至隋統一,仍稱荊州,一度稱鄂州,故湖北簡稱鄂。
唐分全國為十二道,湖北屬淮南、山南及江南道;嗣又分屬山南東道、江南西道,一部分隸屬淮南道、黔中道。宋分全國為十五路,湖北有三十多縣屬荊湖北路,湖北之名始於此;有十九縣屬京西南路,另數縣分屬淮南西路、夔州路。元朝除中央稱中書省外,分全國為十一個中書省,簡稱行省。湖北長江以北屬河南行省,以南屬湖廣行省。明朝改制,全國設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湖北屬湖廣布政使司。清康熙三年(1664年)湖廣分治,大體以洞庭湖為界,南為湖南省,北為湖北省,是為湖北建省之始。湖北省當時領有武昌、漢陽、黃州、安陸、德安、荊州、襄陽、鄖陽、宜昌、施南等十府。
民國初廢除府、州建制,省下設江漢、襄陽、荊南、施鶴等四道,共轄69縣。後廢道存縣。此後除少數縣間有拆、並外,一般無變動。1932年、1936年,又先後將69縣分屬11個、8個行政督察區。另,漢口有時為省轄市,有時為特別市。
自1927年開始,中國***領導的人民革命武裝建立過許多革命政權。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成立過黃安農民政權,擴建為鄂豫皖特區蘇維埃政府、鄂豫皖省蘇維埃政府;湘鄂西蘇維埃五縣聯縣政府,後改為湘鄂西蘇維埃政府、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抗日戰爭時期的1941年4月,成立鄂豫邊區行政公署,1945年10月至1946年6月,擴大成立為中原解放區行政公署。1946年8月至1947年5月,在鄂西北先後建立過5個地區。1947年底,分別成立江漢行政公署和鄂豫行政公署。
1949年5月20日在孝感花園成立湖北省人民政府。1949年後,省內政區迭有變更。2002年,湖北省轄有12個省轄市:武漢、黃石、荊州、宜昌、襄樊、十堰、黃岡、孝感、荊門、鄂州、咸寧、隨州;1個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3個直管市:天門、仙桃、潛江;1個林區:神農架林區。市、州共轄60個縣(市)、38個區。省人民政府駐武漢。
信息提供單位:湖北省地方誌
文 化
文物:湖北地處長江中游,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又是中國近現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歷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十分豐富,享有「文物大省」之譽。
全省已查出各類不可移動的文物點15000處,已公布的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共3127餘處,其中省政府審定公布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365處,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2處。省政府還審定公布了10座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其中荊州、武漢、襄樊、隨州、鍾祥等5座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山艦於1997年元月整體打撈成功,目前已完成維修工作。
全省文物古建築豐富,形成「三二一」格局,即以武當山古建築群、荊州古城牆、鍾祥明顯陵三處為龍頭;以鄂州吳王城、赤壁古戰場、荊州三國遺址、當陽關帝陵、襄樊城牆及古隆中等三國文物建築和利川大水井、魚木寨、咸豐土司王城、來鳳仙佛寺等少數民族建築為兩條線;以黃梅四祖寺、五祖寺、當陽玉泉寺、襄樊廣德寺、武漢寶通寺、歸元寺等佛教建築和武當山、長春觀等道教建築為代表的宗教建築為一個重點,並輔以秭歸屈原故里、漢陽古琴台、東湖行吟閣等楚文物紀念建築的格局。武當山古建築群、鍾祥明顯陵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博物館:目前,全省有各類博物館121個,其中綜合性博物館75個,紀念性博物館22個,專門性博物館24個,數量位居全國第二。日前,投資2.35億元的省博物館擴建工程已經國家計委批准立項。全省形成博物館布局五大系列:以荊州、荊門為代表的楚文化特色博物館;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武昌起義門管理所為代表的辛亥革命史紀念館;以紅安縣革命博物館、麻城市七里坪革命舊址紀念館、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舊址紀念館等為代表的革命斗爭史紀念館;以李時珍紀念館、聞一多紀念館等為代表的歷史文化名人紀念館;以恩施州博物館為代表的民族博物館。各類館藏文物豐富,數量達53萬余件,一級文物2926件,其中國寶級文物19件。館藏自然標本總數57萬余件。
臘月三十——武漢人最重視的節日,俗稱"過年"。這一天,全家歡聚一堂,吃一頓豐盛的團年飯。年飯一般要用"三全"(全雞、全魚、全鴨)、"三糕"(魚糕、肉糕、羊糕)、"三丸"(魚丸、肉丸、藕丸)等。近年來人們又在桌子中間置一火鍋,熱氣騰騰,更增添了節日氣氛。開飯時間多在天黑之前,也有在晚間的。吃飯前,人們先在門外點一掛鞭炮(現已禁鞭),放完鞭炮即關上大門准備開飯。在大家圍坐飯桌之前,守舊規矩的人家還要先祭祖,擺上幾副碗筷請祖宗入席。祭祖儀式之後,大家才開始上桌吃飯。魚這道菜是不能吃的,以祈年年有餘。家人邊吃邊談,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都要炸制春卷。元宵節的晚上,人們還要用糯米粉和豆沙餡做湯圓食用,以預祝一年工作圓滿、順利。春節期間,人們還吃糖炸年糕,以象徵新年生活甜蜜、高升。
武漢過年習俗
除夕:
男人:這天要把水缸挑滿,保證3天有水用,這叫「福水長流,子孫富足」(有自來水後,該習俗無形廢止)。然後要收拾屋子,換春聯,貼門神。黃昏時開始祭社,過小年(臘月二十四)時請灶神 「上天言好事」,除夕時灶神已回來,歡迎他「下地降吉祥」。
女人:不管多忙,到這天一定要做好全家人的新鞋,這叫「過年穿新鞋(Hai), 喜事一起來」。然後要將牲畜喂飽,囑咐狗不要亂吠,以免嚇跑財神。
年飯:先放鞭驅邪,天亮前吃年飯,「越吃越亮」,吃時魚不能動筷,要「年年有魚(余)」。其間長輩給晚輩「壓祟」錢(今之壓歲錢其實是訛傳)。
守歲:年飯後全家圍爐喝茶聊天,據說這天如果午夜前入睡,鬼魂就會附體。守歲時家裡燈都要亮著,午夜一過,家家鞭炮齊鳴(武漢1994年開始禁鞭)。
初一:
聽動靜:五更時鳥雀鳴叫則主豐年,群狗亂吠則主亂象。
觀天色:風宜北,諺曰「北風吹到南,無錢也去擔,南北吹到北(Be),有錢也沒得」。
出方:初一起來,衣冠整齊,以酒酹地,拜天地家神,年幼拜尊長,然後燃鞭出門,向喜神方拜,稱為「出方」。
頭三天:
接年飯:頭三天不能煮生米,要吃過年時吃剩的飯菜,企盼「有吃有剩」。後來演變為家家煮麵條、豆絲、糍粑當頓。不能向外潑水,也不能掃地,以免走了「財喜」。
拜年:初一拜父族,初二拜母族,初三拜妻族,否則就是「欺祖滅倫,寵妻滅母」。初三以後拜親友要先拜那些比自己有錢有勢的,這叫「人往高處走」,否則便一年走下坡路。
送年:初三後可繼續拜年,但要開始焚香敬神了,各寺僧侶出來沿家收年飯,施主們都不吝嗇,謂之「越把越有,富貴長久」。
⑹ 鄖縣人的考古發現
十堰現轄四縣一市三區。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三縣一市對古人類的遺址、化石及相關文物的挖掘出土均有重大發現。為此,湖北的考古工作者把十堰作為重點考古地區進行挖掘。
1975年,在鄖陽區梅鋪村溝龍骨洞,發現三顆猿人牙齒化石、打制石器及20多種動物化石,這些動物化石一部分屬於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還有距今六十萬年至一百萬年的更新世的桑化鬣狗。說明鄖陽猿人的年代早於北京猿人和藍田猿人。鄖陽猿人洞是我國第五個發現猿人化石的地方。
1976年,在鄖西縣神霧嶺白龍洞也發現了猿人牙齒化石三顆,還有狸、犀、獾、鹿、牛、劍齒虎等20多種動物的牙齒、頭角、骨骼、化石及打制器、尖削器、砍砸器等。其年代大約與北京猿人的時代相同,距今五十萬年,考古工作者稱為「鄖西猿人」。
1976年至1978年,在房縣七縣河發掘出一座新石器時代部落遺址,總面積為6萬余平方米,發掘面積為1650餘平方米,發現古房屋建築遺址19處,墓葬26處。同時出土了大批陶器、石器和骨器。出土的大型器物有鼎、甑、罐、缽、盆、杯、碗、壺等。器械有石斧、石鋤、石箭頭、陶紡輪等。經考古學家初步鑒定:大約屬於漢水中上游的丹江流域新石器痕跡系統。它既有漢江平原的新石器痕跡因素,也與中原地區的新石器有著密切的關系。
1986年和1987年分別在房縣的兔子窪、養鼻嶺、鄖陽區的東峰、庹家洲、遼瓦店子、郭家院、大寺、青龍泉等地都發現了大批新石器時代的原始文化遺址。歷史學家根據對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研究,把長江中游及漢水為中心的十堰、武漢等地區列為屈家嶺文化區。它是以湖北京山縣屈家嶺而得名,距今約四千五百年,這是繼母系氏族公社後的一個階段,屬於原始社會父系氏族公社時期,是由氏族公社向階級社會過渡時期。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在十堰這塊土地上,從猿人到智人再到現代人,有一條明晰的發展過程,並且形成系列,專家們推斷,十堰地區可能是我國早期人類活動頻繁的地區之一,省、市考古工作者一直把十堰作為考古的重點進行普查。
⑺ 整個湖北省的歷史變遷
湖北歷史悠久。夏王朝時期,夏文化的影響已經到達江漢地區。商朝建立後,湖北即納入商的版圖。西周時期,湖北境內已出現諸多小國,春秋戰國時期,南方諸國逐漸統一於楚。
秦始皇統一中國(公元前221年)後,廢除分封,實行郡縣制,湖北大部屬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屬漢中、南陽、長沙、黔中和九江郡,並置若干縣。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年)湖北大部屬荊州刺史部,東漢(25~220年)沿置南郡、南陽郡、江夏郡以及漢中郡、廬江郡等。
三國(220~280年)時期,魏、蜀、吳爭奪荊州,後魏、吳分置江夏郡、武昌郡、南郡、宜都郡、建平郡、武陵郡、長沙郡、襄陽郡、南陽郡、南鄉郡、義陽郡、魏興郡、新城郡、上庸郡等。
兩晉(265~420年)時期,湖北大部分仍屬荊州之江夏、襄陽、南郡、建平、宜都、義陽、南鄉、南陽、上庸、新城以及南平、長沙、天門、武陵、魏興等郡,開始僑置州、郡、縣。
南北朝(420~589年)時期,湖北主要屬南朝范圍,仍設州、郡、縣,僑置州、郡、縣增多,變更頻繁,建制紊亂。
隋朝(581~618年)統一全國後,先撤銷僑置州、郡、縣,隋大業三年(607年)又行恢復。今湖北除西北部分和東部一隅外,絕大部分屬荊州,統領南郡、夷陵、競陵、沔陽、清江、襄陽、舂陵、漢江、安陸、永安、江夏等郡。隋開皇九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稱鄂州,治江夏,後來鄂州又成為治所。今湖北簡稱鄂即源於此。
唐代(618~906年)初,全國分為十道,後增至十五道。湖北西部為山南東道,東部為淮南道,東南部為江南西道,西南部為黔中道。改江夏治鄂州,並改京山、富水置郢州,另有襄州、隨州、均州、房州、峽州、復州、全州和蘄州、安州、黃州以及沔州等十五州。後設山南東道節度使、荊南節度使、武昌節度使,分領各州。
五代十國時期(907~960年),湖北境內的襄、均、房、隨、郢、復、安七州一直屬於五代,黃、蘄、鄂三州初屬吳,後屬南唐;黃、蘄二州復又歸後周。江陵地區的南平國(924~963年)建都江陵,據荊、歸、峽三州;施州屬蜀。
宋代(960~1279年)在湖北中部設荊湖北路(湖北之名始此),有鄂、復、峽、歸諸州和江陵府、德安府以及荊門軍、漢陽軍等(轄縣33個),占湖北大部分地區;北部設京西南路,有隨、金、房、均、郢諸州和襄陽府以及光化軍等(轄縣19個);東部約以長江為界,北部屬淮南西路,有蘄、黃二州(轄縣5個),南部屬江西南路,為興國軍(轄縣3個);西部的施州屬夔州路;鄂西南為羈縻州。
元代(1279~1368年)在全國設3個中書省、11個行中書省。今湖北境內,長江以南屬湖廣行省(治江夏,今武漢市武昌),有武昌路、興國路、漢陽府與歸州;長江以北屬河南行省,有襄陽路、黃州路、蘄州路、中興路、峽州路和安陸府、沔陽府及荊門州;西北部一隅屬陝西行省,西部夔州路、羈縻州屬四川行省。
明代(1368~1644年)初,湖北屬湖廣行省。後分全國為十三個布政使司。今湖北全境基本屬於湖廣布政使司(治江夏,今武漢市武昌),有武昌府、漢陽府、黃州府、承天府、德安府、荊州府、襄陽府、鄖陽府。
清代(1644~1911年)初仍沿用明制。至康熙三年(1664年)湖廣分治,大體以洞庭湖為界,南為湖南布政使司;北為湖北布政使司,定為湖北省,省會武昌。是為湖北省建省之始,省名從此確立並沿用至今。湖北領武昌、漢陽、黃州、安陸、德安、荊州、襄陽、鄖陽等8府,湖北省行政區域之概貌已經基本形成。至清末,湖北省共領武昌、漢陽、安陸、襄陽、鄖陽、德安、黃州、荊州、宜昌、施南等10府和荊門直隸州、鶴峰直隸廳共60縣、6散州、1散廳。
民國年間
湖北省總體區劃變化不大。1912年,廢除府、州、廳建制,重新劃分,省下設道、縣兩級政區;1927年,廢除道一級建制,實行省、縣兩級行政區;1932年於省、縣之間增設行政督查區;至1949年,湖北省共設1市(武昌市,漢口市為國民政府直轄)、8行政督察區、69縣。另,漢口有時為省轄市,有時為特別市。
自1927年開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武裝建立過許多革命政權。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成立過黃安農民政權,擴建為鄂豫皖特區蘇維埃政府、鄂豫皖省蘇維埃政府;湘鄂西蘇維埃五縣聯縣政府,後改為湘鄂西蘇維埃政府、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抗日戰爭時期的1941年4月,成立鄂豫邊區行政公署,1945年10月至1946年6月,擴大成立為中原解放區行政公署。1946年8月至1947年5月,在鄂西北先後建立過5個地區。1947年底,分別成立江漢行政公署和鄂豫行政公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湖北行政區劃進行過一系列變化調整。至1990年,湖北省管轄6地區:黃岡地區、孝感地區、咸寧地區、荊州地區、宜昌地區、鄖陽地區;1自治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8省轄市:武漢市、黃石市、十堰市、沙市市、宜昌市、襄樊市、荊門市、鄂州市,22個縣級市,46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今湖北省有12個省轄市、1個自治州、38個市轄區、24個縣級市(其中3個省直管市)、38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
⑻ 鄖陽區的歷史沿革
原鄖縣和十堰建制古來一體,之間的行政關系變革,歷經了十堰隸屬鄖縣(公元1476年—1967年)、十堰從鄖縣分離(1967年—1994年)、十堰管轄鄖縣(1994年至今)等三個階段,期間不論隸屬關系如何變遷,原鄖縣與十堰源遠流長的地緣歸屬、業緣關系和血緣紐帶不曾割裂。
鄖本鄉名,置關於鄉,曰「鄖關」。鄖縣以漢水「長利」有「鄖關」而得名。
鄖縣在夏時,為豫州之西域。
商時,武王伐紂,聯合庸、盧、濮、蜀、羌、髦、微、彭等方諸國。鄖縣西南境內有渚河,古稱「庸水」,屬庸國轄地。
西周時期為周的疆域。春秋時,楚子伐麇,至於錫穴(今五峰轄地),故為麇國故地。後楚師滅麇國、絞國,鄖縣境地遂屬於秦。
秦統一六國後,隸益州漢中郡。漢因秦制,錫屬益州漢中郡,於鄖縣境地置長利縣。
西漢長利有「鄖關」,與錫並屬漢中郡。東漢建武六年(30年),長利並入錫縣,仍屬漢中郡。
三國時,鄖縣屬魏興郡。魏在錫立堵陽縣(今縣西25公里處韓家洲)。晉太康四年(283年)析錫縣復漢長利縣。太康五年(284年),改長利縣為鄖鄉縣,屬魏興郡,縣境內魏興郡的鄖鄉縣屬地,隸荊州。
南朝,鄖鄉縣屬梁州魏興郡。齊時,分魏興郡,東境屬上庸,郡北境置齊興郡,又分鄖鄉縣置齊興縣,為齊興郡治,領六縣,在縣境為齊興、鄖鄉二縣,屬梁州。梁太清元年(547年),於梁州齊興郡置興州,改齊興郡為南始平郡,後復改為齊興。興州所領在縣境為齊興郡的鄖鄉、齊興二縣。為廣福郡所領廣福縣。廣福當分齊興置,而鄖鄉為興州及齊興郡治所。又置鄖州,所領郡縣無考。西魏改梁興州為豐州。
隋廢廣福郡,改廣福縣為安福縣,與鄖鄉縣同屬豫州淅陽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置南豐州,領鄖鄉、安福、堵陽三縣。堵陽當分鄖鄉置(在今鄖縣內),又分鄖鄉縣置長利縣(在今鄖西縣境)。武德八年(625年)廢南豐州,以鄖鄉、堵陽、安福屬均州。唐貞觀二年(628年),省堵陽、安福二縣入鄖鄉,並省長利入鄖鄉,廢均州,以鄖鄉縣屬淅州。貞觀八年(634年),廢淅州復置均州。鄖鄉縣屬均州。唐天寶元年(742年),改均州為武當郡。唐乾元年(758年)復為均州,隸山南東道。
宋時,鄖鄉縣仍屬均州武當郡,隸京西南路。宋末省上津縣入鄖鄉縣。
至元十四年(1277年),鄖鄉縣改鄖縣,屬均州。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復置上津縣。成化十二年(1476年),於鄖陽城置鄖陽府,又分鄖縣南門保置鄖西縣(即唐時長利縣故地)。於是,鄖縣疆域與其他5縣合為鄖陽府治,屬湖廣布政使司。
清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廣布政使司為湖北布政使司等,鄖縣屬湖北布政使司,直至清朝滅亡。
民國時期,鄖縣先後隸屬湖北省襄陽道鄖陽府、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23年(1934年),改屬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36年(1947年)12月30日,鄖縣城解放,時屬豫陝鄂第四專署(兩鄖專署)。
1950年3月,劃歸湖北省建制,隸屬湖北省鄖陽專員公署。1952年12月,鄖陽、襄陽專署合並,鄖縣改屬襄陽專署所轄。1965年6月,國務院批准恢復鄖陽地區行政公署建制,鄖縣復歸鄖陽專署。1994年9月29日,國務院批准鄖陽地區行政公署與湖北省十堰市合並,實行市縣體制。鄖縣隸屬十堰市所轄。
2014年9月9日,國務院以國函[2014]118號文件正式批復撤銷鄖縣,設立十堰市鄖陽區。
2014年12月17日,十堰市鄖陽區正式掛牌成立。鄖縣改區後,十堰實現由「山城」向「山水城」的跨越,十堰城市版圖面積將增加到5056平方公里,城區常住人口增加到120萬人。
⑼ 十堰的歷史有什麼呢
十堰有著悠久的歷史,東臨「三國」名城襄陽、南望神農架、西依大巴山、北屏秦嶺,漢江自西向東橫貫全境。現在的城區於清朝因人們在百二河和犟河攔河築壩十處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1969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十堰市(縣級市);1973年,升格為省轄市。1994年10月,成立新的十堰市(地級市)。
十堰是中國古人類的發祥地之一。20世紀八十年代末,國家考古學者在鄖縣青曲的曲遠河學堂梁子上發掘出了古人類顱骨化石,被國際古人類學者認定為直立人,並命名為「鄖陽人」,距今100多萬年,證明十堰地域為古人類的起源地。
夏朝十堰地域分屬梁州和豫州。今鄖縣、鄖西縣、房縣、竹山縣、竹溪縣等地域屬梁州,丹江口屬豫州。商朝十堰是古代方國的領地,先後有庸、彭、微等封國和部落方國在此生存。庸國中心在今竹山上庸北壩地區,彭國中心在今房縣地域,微國中心在今張灣黃龍附近。
西周十堰仍為古方國並存地,有庸、微、麇、鍚、絞、均等國。庸國占竹山及陝西安康地區,微國在張灣黃龍,鍚國和麇國先後在鄖縣五峰鄉一帶,絞國中心在丹江口習家店鎮,均國在丹江下游的丹江口與河南淅川的交界處。
春秋時期公元前611年前後,楚國北略,滅庸、麇後,在庸地設漢中郡,在庸都設上庸縣,十堰地域屬楚,楚與秦在此域設有上庸六縣。楚於公元前611年前後滅庸、麇後,十堰地域屬楚,有上庸六縣。按後承前制的建置規律,從西漢建置中可考楚之「上庸六縣」除有上庸縣外,還有房陵、鍚、武陵、長利、武當五縣。
戰國時期十堰初屬楚國之上庸六縣(上庸、房陵、鍚、長利、武當、武陵)。公元前312年秦張儀取上庸後,十堰屬秦。公元前304年,秦昭王將上庸地還於楚。公元前296年楚懷王死於秦後,十堰終屬秦。
秦朝統一全國後實行郡縣制。十堰分屬漢中郡和南陽郡。十堰地區有房陵縣(今房縣),鍚縣(今鄖縣五峰),武陵縣(今竹溪縣),上庸縣(今竹山上庸),長利縣(今鄖西觀音)屬漢中郡。長利縣(今鄖縣西北),武當縣(今丹江口市)屬南陽郡。
西漢武帝劃分全國為十三刺史部州,置刺史。十堰分屬益州刺史部漢中郡和荊州刺史部之南陽郡管轄。益州刺史部漢中郡轄十二縣,十堰地域有房陵、鍚縣、武陵、上庸、長利屬之。長利縣有鄖關。荊州刺史部南陽郡轄三十六縣,十堰地域有武當縣屬焉。
東漢承西漢建制。東漢長利縣並入鍚縣、武陵縣並入上庸縣。東漢末年,十堰境有上庸郡、新城郡,以及上庸郡之上庸縣、武陵縣,新城郡之房陵縣,西城郡之鍚縣,南陽郡之武當縣。
三國時期,十堰地域屬曹魏之荊州,境域有兩郡八縣。即上庸郡、新城郡、上庸縣、北巫縣、武陵縣、建始縣、房陵縣、昌魏縣、鍚縣、武當縣。兩晉時期,本區域建置有二郡十一縣:即上庸郡、新城郡和上庸縣、安富縣、北巫縣、武陵縣、微陽縣、鍚縣、鄖鄉縣、長利縣、房陵縣、昌魏縣、武當縣。南北朝時期,十堰地區分屬各朝州郡管轄。本域北方諸縣(除北周外)大致是南北朝分界地。(北周轄全境)
隋朝建置為州、縣二級制。煬帝時廢州為郡,以郡統縣。十堰地域分屬西城、房陵、上洛和淅陽四郡。境內有房陵郡和豐利縣,光遷縣,永清縣,竹山縣,上庸縣,上津縣,安福縣,鄖鄉縣,武當縣。武當縣於隋文帝開皇初改為均州,煬帝大業初廢州為縣。
唐朝貞觀年間劃分全國為十道,十堰為山南道所轄。開元時期將全國劃分為十五道,十堰地區分屬山南東道和山南西道。唐地方為州、縣二級制。十堰地區分屬山南道之房州、均州、商州所轄。境內有房州、均州和房陵、永清、竹山、上庸、武當、鄖鄉、豐利、上津和武陵、安福、堵河。五代十國時期,十堰地區建置基本上承唐代,十堰有房州、均州領房陵、竹山、上庸、永清,鄖鄉、武當諸縣,上津縣仍為商州所轄。
北宋將全國劃分為十五路,南宋劃分為十六路。宋行政區劃分路、州、縣三級制。十堰分屬京西路南路和陝西路永興軍路。元朝,實行行省制度,實行省、府、州、縣四級行政建制。十堰分屬河南江北等處行省和陝西行省管轄。十堰地區建置州縣有均州、房州和武當縣、鄖縣(鄖縣之名始此)、房陵縣、竹山縣,上津縣。
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十堰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襄陽府所轄。十堰地域有均州、武當縣、鄖縣、房縣、竹山縣、上津縣。弘治十一年(1498年)割房縣脩文、宜陽等鄉置保康縣。成化十二年後鄖陽府轄鄖縣、房縣、竹山縣、鄖西縣、上津縣、竹溪縣,弘治十一年後增保康縣。鄖陽府隸湖廣下荊南道(初治襄陽,後移鄖陽)。明洪武年間,廢武當縣入均州,成化十二年後,均州仍屬襄陽府,此後州無領縣。成化十二年以後,鄖陽府和襄陽府及諸縣統屬鄖陽撫治管轄。
鄖陽撫治於成化十二年(1476年)底由第一任巡撫左副都御史原傑建鎮,總鎮治所設鄖縣,並在此設有湖廣行都指揮使司、下荊南道。撫治轄河南南陽府各州縣,湖廣安陸府(後為承天府,治今鍾祥市)、荊門州、沔陽州、鄖陽府、荊州府各州縣,陝西漢中府各州縣,以及陝西西安府之商州各縣,四川夔州府各縣。所轄共八府、九道、九州、六十四縣。鄖陽撫治自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建立,於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裁汰。經歷兩朝共205年,先後有120位朝廷重臣在撫治任職。撫治於明萬曆十八年修纂有《鄖台志》,今存。
清朝改明湖廣為湖北、湖南兩省。十堰地區仍為鄖陽府,屬湖北承宣布政使司所轄。鄖陽府轄鄖縣、房縣、竹山縣、竹溪縣、保康縣、鄖西縣六縣。明之上津縣省入鄖西縣。均州屬襄陽府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