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城遺址
㈠ 福建武夷山雙世遺是那雙世遺
武夷山申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的區域
提名地區總面積為999.7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面積635.75平方公里;核心次區面積364平方公里;緩沖區面積278.88平方公里。包括武夷山風景名勝區、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武夷山古漢城遺址和九曲溪上游保護地帶4部分。
文化遺產
①架壑船棺,距今3750餘年,是目前國內外發現的懸棺遺址中年代最早
②古漢城遺址,距今2355±70年,西漢閩越國時期的王城,面積達22萬平方米
③朱子理學文化,構成中國宋至清代處於統治地位的思想理論,影響遠及東亞、東南亞
④摩崖石刻,現存426幅,由宋至清,是武夷山古文化和古書法藝術的寶庫
⑤古崖居遺構
⑥茶文化
⑦宗教文化
⑧餘慶橋
自然遺產:
武夷山具有獨特、稀有、絕妙的自然景觀,屬罕見的自然美地帶,是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的代表。
武夷山九曲溪自然風光獨樹一幟。九曲溪發源於武夷山森林茂密的西部,水量充沛,水質清澈,全長62.8公里,在河流自然彎曲和深刻的斷裂方向控制下,形成深切河曲,在峰巒岩壑間縈回環繞,9.5公里的河曲,直線距離只有5公里,曲率達1.9。九曲溪兩岸是典型的單斜丹霞地貌,分布著36奇峰、99岩,頂斜、身陡、麓緩,昂首向東,如萬馬奔騰,氣勢雄偉,千姿百態。優越的氣候和生態環境,又為群峰披上一層綠裝,山麓峰巔、岩隙壑澗都生長翠綠的植被,造就了「石頭上長樹」的奇景,構成了罕見的自然山水景觀。
㈡ 《內蒙訪古》原文是什麼
內 蒙 訪 古 作者: 翦伯贊(一)
一段最古的長城 火車走出居庸關,經過了一段崎嶇的山路以後,便在我們面前敞開了一片廣闊的原野,一片用望遠鏡都看不到邊際的原野,這就是古之所謂塞外。
從居庸關到呼和浩特大約一千多里的路程,火車都在這個廣闊的高原上賓士。我們都想從鐵道兩旁看到一些塞外風光、黃沙白草之類,然而這一帶既無黃沙,亦無白草,只有肥沃的田野,栽種著各種各樣的莊稼:小麥、蕎麥、穀子、高粱、山葯、甜菜等等。如果不是有些地方為了畜牧的需要而留下了一些草原,簡直要懷疑火車把我們帶到了河北平原。
過了集寧,就隱隱望見了一條從東北向西南伸展的山脈,這就是古代的陰山,現在的大青山。大青山是一條並不很高但很寬闊的山脈,這條山脈像一道牆壁把集寧以西的內蒙分成兩邊。值得注意的是山的南北,自然條件迥乎不同。山的北邊,是暴露在寒冷的北風之中的起伏不大的波狀高原。這一帶在古代就是一個「少草木,多大沙」(《漢書·匈奴傳》)的地方。山的南邊,則是在陰山屏障之下的一個狹長的平原。 現在的大青山,樹木不多,但在漢代,這里卻是一個「草木茂盛,多禽獸」(《漢書·匈奴傳》)的地方,古代的匈奴人曾經把這個地方當作自己的苑囿。一直到蒙古人來到陰山的時候,這里的自然條件還沒有什麼改變。關於這一點,從呼和浩特和包頭這兩個蒙古語言的地方可以得到說明。呼和浩特,蒙古語意思是青色的城;包頭的意思是有鹿的地方。這兩個蒙古語的地名,很清楚地告訴了我們,直到十三世紀或者更晚的時候,這里還是一個有森林、有草原、有鹿群出沒的地方。
呼和浩特和包頭這兩個城市,正是建築在大青山南麓的沃野之中。秋天的陰山,像一座青銅的屏風安放在它們的北邊,從陰山高處拖下來的深綠色的山坡,安閑地躺在黃河岸上,沐著陽光。這是多麼平靜的一個原野!但這個平靜的原野在民族關系緊張的歷史時期,卻經常是一個風浪最大的地方。 愈是古遠的時代,人類的活動愈受自然條件的限制。特別是那些還沒有定居下來的騎馬的游牧民族,更要依賴自然的恩賜,他們要自然供給他們豐富的水草。陰山南麓的沃野,正是內蒙西部水草最肥美的地方。正因如此,任何游牧民族只要進入內蒙西部,就必須占據這個沃野。 陰山以南的沃野不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們進入中原地區的跳板。只要佔領了這個沃野,他們就可以強渡黃河,進入汾河或黃河河谷。如果他們失去了這個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據,史載「匈奴失陰山之後,過之未嘗不哭也」,就是這個原因。在另一方面,漢族如果要排除從西北方面襲來的游牧民族的威脅,也必須守住陰山的峪口,否則這些騎馬的民族就會越過鄂爾多斯沙漠,進入漢族居住區的心臟地帶。
早在戰國時,大青山南麓,沿黃河北岸的一片原野,這是趙國和胡人爭奪的焦點。在爭奪戰中,趙武靈王擊敗了胡人,佔領了這個平原,並且在北邊的國境線上築起了一條長城,堵住了胡人進入這個平原的道路。據《史記·匈奴傳》所載,趙國的長城東起於代(今河北宣化境內),中間經過山西北部,西北折入陰山,至高闕(今烏拉山與狼山之間的缺口)為止。現在有一段古長城遺址,繼續綿亘於大青山、鳥拉山、狼山靠南邊的山頂上,東西長達二百六十餘里,按其部位來說,這段古長城正是趙長城遺址。
我們這次訪問包頭,曾經登臨包頭市西北的大青山,游覽這里的一段長城。這段長城高處達五米左右,土築,夯築的層次還很清楚。東西縱觀,都看不到終極,在東邊的城址上,隱然可以看到有一個古代廢壘,告訴人們那裡在當時是一個險要地方。
我在游覽趙長城時,作了一首詩,稱頌趙武靈王,並且送了他一個英雄的稱號。趙武靈王是無愧於英雄的稱號的。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以全國的人力物力僅僅連接原有的秦燕趙的長城並加以增補,就引起了民怨沸騰。不知什麼時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著一個孟姜女,控訴這條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甚至在解放以後,還有人把萬里長城作為「炮彈」攻擊秦始皇。而趙武靈王以小小的趙國,在當時的物質和技術條件下,竟能完成這樣一個巨大的國防工程而沒有挨罵,不能不令人驚嘆。 當然,我說趙武靈王是一個英雄,不僅僅是因為他築了一條長城,更重要的是因為他敢於發布「胡服騎射」的命令。要知道,他在當時發布這個命令,實質上就是與最頑固的傳統習慣和保守思想宣戰。
只要讀一讀《戰國策·趙策》就知道當趙武靈王發布了胡服騎射的命令以後,他立即遭遇到來自趙國貴族官僚方面的普遍反抗。趙武靈王擊敗了那些頑固分子的反抗,終於使他們脫下了那套用以標志他們身份的祖傳的寬大的衣服,並且把過了時的笨重的戰車扔到歷史的垃圾堆里去。敢於這樣做的人,難道不是一個英雄嗎?可以肯定說是一個英雄,一個大大的英雄。 在大青山下 現在讓我們離開趙長城談一談陰山一帶的漢代城堡。
根據考古報告,在陰山南北麓發現了很多古城遺址,至少有二十幾處。這些古城大部分是西漢時期的,也有北魏時期或更晚的。古城遺址最大多數分布在陰山南麓通向山北的峪口,也有分布在陰山北麓的,還有分布在黃河渡口和鄂爾多斯東北地區的。從古城分布的地位看來,幾乎通向陰山以北的每一個重要峪口,都築有城堡。特別是今日呼和浩特市北的蜈蚣壩,包頭市北大青山與烏拉山之間的缺口,城堡的遺址更多。大概這兩個峪口是古代游牧民族,特別是漢代匈奴人進入中原的主要通路。看起來,漢王朝在陰山一帶的戰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是陰山北麓的峪口和更遠的地方,第二道防線是陰山南麓的峪口,第三道防線是黃河渡口和鄂爾多斯東北一帶。 在陰山以北築城障的事,《史記·匈奴傳》有如此的記載:太初四年「漢使光祿徐自為出五原塞數百里,遠者千餘里,築城障列亭,至廬朐」。《正義》引《括地誌》雲:「五原郡相陽縣(《漢書·地理志》)作稒陽縣),北出石門障,得光祿城,又西北得支就縣(《漢書·地理志》注作支就城),又西北得頭曼城,又西北得牢城河(《漢書·地理志》注作虖河城),又西北得宿虜城。」由此看來,當漢武帝時漢王朝在陰山以北築了很多城堡,幾乎是步步為營,把它的勢力遠遠地推到陰山以北的地方。一直到元帝時由於匈奴呼韓邪單於款塞入朝,才從陰山以北的城堡撤退駐軍,但仍然保留著通烽火的哨兵。《漢書·匈奴傳》記侯應諫元帝的話,其中有雲:「前以罷外城,省亭隧,今裁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這里所謂「外城」,就是陰山以外的城堡。 在大青山與烏拉山之間的峪口中有一條昆都侖河,由北而南流入黃河。昆都侖河就是古代的石門水,石門水大概是古代游牧民族進入陰山以南的沃野最方便的一條道路。在這個通道的外面,已經發現了一些漢代的古城,有一個古城可能就是漢代的光祿城。
我們這次訪問內蒙西部,曾經游覽了呼和浩特市附近塔布土拉罕的漢城遺址和包頭市附近麻池鄉的漢城遺址。 塔布土拉罕在呼和浩特市東北三十五里,大青山的南麓。古城作長方形,分內外兩城,外城周圍約三公里。在內城的地面上到處可以看到漢代的繩紋陶片。在城的附近有五個大土堆,塔布土拉罕就是五個大土堆的意思。這五個大土堆,可能是五個大封土墓,如果把這五個大封土墓打開,很有可能發現這個古城的歷史檔案。
麻池鄉在包頭市西三十里。這里的古漢城也是分內外兩城,內城也散布著很多漢代磚瓦,外城很少。古城周圍有很多古墓,大多數沒有封土。在這里的墓葬中,發現了很多古物,其中有漢代的錢幣和漢式的銅器、陶器、漆器等等,也有金質和銀質的鏤空飾片,飾片上的花紋作虎豹駱駝等動物形象。還發現了「單於天降」、 「四夷□服」以及「單於和親」「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等文字的瓦當殘片。 我不想詳細介紹這兩個古城的發現,只想指出一個事實,即陰山南北和黃河渡口一帶的漢代古城,不是由於經濟的原因,而是由於軍事的原因建築起來的。嚴格地說,這些古城不能稱為真正的城市,只是一種駐扎軍隊和屯積軍用糧食武器的營壘。居住在這些城堡中的主要是軍隊,也有小商人和手工業者;但這些小商人和手工業者是依靠軍隊生活的,只要軍隊撤退,這些城堡也就廢棄了。
我還想指出,陰山一帶在民族關系緊張的時期是一個戰場,而在民族關系緩和時期則是一個重要的文化交流的驛站;甚至在戰爭的時期,也不能完全阻止文化的交流。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這一帶發現的文物得到說明。例如在當時的漢與匈奴的邊境線上到處都發現了漢代的錢幣和工藝品,這些工藝品與在內地發現的同一時期的工藝品是一樣的,這件事說明漢與匈奴之間的和平往來,並沒有完全被萬里長城和軍事堡壘所遮斷。
在大青山腳下,只有一個古跡是永遠不會廢棄的,那就是被稱為青冢的昭君墓。因為在內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經不是一個人物,而是一個象徵,一個民族友好的象徵:昭君墓也不是一個墳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歷史紀念塔。 青冢在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左右。據說清初墓前尚有石虎兩列、石獅一個,還有綠琉璃瓦殘片,好像在墓前原來有一個享殿。現在,卻只有一個石虎伏在階台下面陪伴這位遠嫁的姑娘,其他的東西沒有了。
據內蒙的同志說,除青冢外,在大青山南麓還有十幾個昭君墓。我們就看到了兩個昭君墓,其中一個在包頭市的黃河南岸。其實還不是一個墳墓,而是一個古代的堡壘。在這個堡壘附近,還有一個古城遺址。 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裡,這件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多的昭君墓。顯然,這些昭君墓的出現,反映內蒙人民對王昭君這個人物有好感,他們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鄉。
然而現在還有人反對昭君出塞,認為昭君出塞是民族國家的屈辱。我不同意這樣的看法。因為在封建時代要建立民族之間的友好關系,不能像我們今天一樣,通過各族人民之間的共同的階級利益、經濟基礎和意識形態,主要的是依靠統治階級之間的和解,而統治階級之間的和解又主要的是決定於雙方力量的對比,以及由此產生的封建關系的改善。和親就是改善封建關系的一種方式。當然,和親也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出現的,有些和親是被迫的,但有些也不是被迫的,昭君出塞就沒有任何被迫的情況存在。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只要是和親就一律加以反對,那麼在封建時代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間的和解呢?在我看來,和親政策比戰爭政策總要好得多。
內蒙訪古 作者:翦伯贊 (二)
游牧民族的搖籃 我們在內蒙西部沒有看到的塞外風光,在內蒙東部看到了。當我們的火車越過大興安嶺進入呼倫貝爾草原時,自然環境就散發出內蒙古的氣氛。一幅天蒼蒼野茫茫的畫面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了。
正像大青山把內蒙的西部分成南北兩塊,大興安嶺這一條從東北伸向西南的廣闊的山脈也把呼倫貝爾草原分割為東西兩部。山脈的兩麓被無數起伏不大的山谷割開,從山谷中流出來的溪水,分別灌注著大興安嶺東西的草原,並在東部匯成了嫩江,在西部匯成了海拉爾河。海拉爾,蒙古語,它的意思就是流下來的水。
海拉爾市雖然是一個草原中的城市,但住在這個城市裡,並不能使我們感到草原的風味,只有當我們從海拉爾乘汽車經過南屯前往錫尼河的這條路上,才看到真正的草原風光。在這條路上,我第一次看到這樣平坦、廣闊、空曠的草原,從古以來沒有人耕種過的、甚至從來也沒有屬於任何個人私有過的草原。沒有山,沒有樹木,沒有村落,只有碧綠的草和覆蓋這個草原的藍色的天,一直到錫尼河我們才看到一些用氈子圍起來的灰白色的帳幕,這是布列亞特蒙古族牧人的家。我們訪問了這些牧人的家,在草原上度過了最快樂的一天。
當然不是所有的草原都像錫尼河一樣的平坦。當我們從海拉爾前往滿洲里的路上,我們就看到一些起伏不大的沙丘;而當我們從滿洲里到達賚湖,從達賚湖到札賚諾爾的路上,也看到了一些坡度不大的丘陵在地平線上畫出?
㈢ 《登大青山訪長城遺址》
登大青山訪趙長城遺址
翦伯贊
騎射胡服捍北疆
英雄無愧武靈王
邯鄲歌舞終消歇
河曲風光舊莽蒼
望斷雲中無鵠起
飛來天外有鷹揚
兩千幾百年間事
只剩蓬蒿伴土牆
【背景材料】
一、作者簡介
翦伯贊(1898—1968),歷史學家,湖南省桃源縣人,維吾爾族。1920年畢業於武昌商業專門學校。1928 年投身北伐戰爭。大革命失敗後,他開始運用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國社會的歷史發展,研究中國的社會性質和革命性質。1937 年 5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 年 2 月到重慶。此後,長期在周恩來同志的直接領導下,從事統一戰線和理論宣傳工作,並以極大的努力對中國的歷史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先後完成了《中國史綱》第一、二卷和《中國史論集》等上百萬字的著作。建國以後,他被任命為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被聘為燕京大學社會系教授,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歷任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他還協同郭沫若、範文瀾等同志籌建了中國史學會,任常務理事兼秘書長。
1968 年 12 月 18 日,翦伯贊同志因遭誣陷被迫害致死,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得以平反昭雪。1980 年 2 月,《翦伯贊歷史論文選集》出版,解放前後翦伯贊的重要歷史論文都收在裡面,他的其他重要史學著作,以後也陸續再版重印。
二、關於《內蒙訪古》
《內蒙訪古》是翦伯贊同志應烏蘭夫同志的邀請,同歷史學家範文瀾、呂振羽同志一起訪問內蒙古之後寫的一篇散文。最早發表在 1961 年 2 月 13 日的《人民日報》上,後又收人周立波選編的《散文特寫選(1959 —1961) 》。 1980 年 2 月出版的《翦伯贊歷史論文選集》也收入了此文,編者並把它歸入「討論某些歷史問題的論文」一類。
《內蒙訪古》全文一萬多字,除前言外,分六小節,分別用了六個小標題:①哪裡能找到這樣的詩篇②一段最古的長城③在大青山下④游牧民族的搖籃⑤歷史的後院③揭穿一個歷史的秘密。第一節是引子式的議論,第六節是總結性的議論;中間四節夾敘夾議,按行程從西到東寫訪古的見聞和感想。選入課本的是第二、三兩節。
三、關於「胡服騎射」
春秋戰國時期,漢族使用兵車作戰,在善於騎射的游牧民族的騎兵面前,車戰顯出了明顯的缺陷。
戰國時期,趙國與北鄰匈奴等民族,雖有一定的和平交往,但也經常受他們的襲擾。胡人的騎兵行動迅速,戰鬥力強,而趙軍還沿用春秋以來的兵車作戰,不但車行緩慢、笨重,而且由於官兵都身著寬大、臃腫的戰袍,行動十分不便,在爭戰中經常吃虧。趙武靈王決心使趙國重新強大起來,於是實行了一些改革措施,「胡服騎射」便是其中之一。經過認真的研究、准備,公元前 302 年,他發布命令,要求軍隊一律改著類似胡人的戰袍,短衣長褲,腰束皮帶,腳穿長靴,訓練士兵騎馬射箭。這一改革一開始曾受到以他叔叔公子成為首的貴族的反對,趙武靈王多次同他們辯論,並堅持實行這一改革,終於取得了成功,使趙國的軍力從此強大起來。這次改革在歷史上被稱為「胡服騎射」。在跟匈奴的抗爭中趙國屢屢獲勝,這不能不說是趙武靈王的一大功績。翦伯贊同志曾賦詩《登大青山訪趙長城遺址》稱頌趙武靈王:
騎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靈王。
邯鄲歌舞終消歇,河曲風光舊莽蒼。
望斷雲中無鵠起,飛來天外有鷹揚,
兩千幾百年前事,只剩蓬蒿伴土牆。
四、關於王昭君和西漢的和親政策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原為漢宮宮女。公元前 54 年,匈奴呼韓邪單於被他的哥哥郅支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曾三次入朝長安,並向漢元帝請求和親。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和親。她到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閼氏,音yān zhī;意即王後)」,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定和興旺。後來呼韓邪單於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和漢朝的和好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王昭君死後,匈奴人為她修了多個墳墓,並把她奉為神仙。
五、陰山南麓的沃野——敕勒川
在「一段最古的長城」這一節中,作者一連幾次提到陰山以南的一塊沃野。這塊沃野就是位於大青山和黃河之間的一塊方圓八百里的黃河沖積平原;也就是黃河的「前套」。北朝時這一地區也稱「敕勒川。「敕勒」原是我國古代北方一支游牧民族的名稱。又稱鐵勒、丁零。西漢初年為匈奴所破,東漢時曾部分南遷,佔領過這塊沃野,由此沿稱「敕勒川」。北齊鮮卑族斛律金所唱那首膾炙人口的詩篇《敕勒歌》,就是描繪當年這里的自然景色的:「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明代以後,這里又稱作「土默川」,這是因為明代蒙古族的土默特部落曾在這一帶駐扎和放牧。直到現在,這里還設有以土默特命名的旗。包頭在土默川的西側,課文後面提到西三十里麻池鄉的古漢城遺址,現在考證就是漢稒陽城遺址。清代以前這里還是一片荒野,不時有鹿群往來,當地蒙族牧民稱「包克圖」,意思就是「有鹿的地方」。17 世紀中葉,清政府把晉冀豫陝等地災民遷來屯墾戍邊,才逐漸形成一個小村落,漢語音譯稱為包頭村。呼和浩特位於土默川東部,戰國時趙武靈王曾在這一帶設置過雲中郡。清乾隆年間,蒙古族阿勒坦汗率部駐扎在這一地區,興建了一些定居的住房和宮殿,並用青磚修起城牆,遠遠望去一片青色,遂稱「呼和浩特」,就是「青色的城」的意思。
六、關於古長城
趙武靈王除了倡導「胡服騎射」外,另一大功績就是築趙長城。趙國在武靈王前已築過長城。武靈王即位後,由於重視抵禦邊患,因此又把趙長城大加修繕與擴展,這才有趙武靈王築長城的說法。趙長城自代郡經陰山至高闕,大部分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秦統一後,趙長城東段與燕長城聯結,成了當時最靠北邊的長城。到西漢武帝時代,北方實際統領地區又較秦代擴展了好幾百里以至千餘里,於是長城的防禦設施亦向北推移。《漢書》載公元前 103 年光祿卿徐自為「出五原塞數百里,遠者千里」,沿途「建塞徼,起亭隧,築外城,設屯戍以守之」。這里的「外城」就是指秦長城以北數百里外的另一條漢長城。至今在內蒙、甘肅等地還保存著這些漢長城的遺跡。它以列城、障塞、烽燧作為主要的防禦據點,各據點間聯結著比較低矮的城牆,有些地區僅依險要地形作屏障,連城牆都加以省略。
古代俗稱長城以北為「塞外」或「關外」,出長城也叫「出塞」。一般所說「塞」,是指邊界上的險要處,也指築於要隘處的小城堡,如課文中提到的漢代名塞高闕塞(屬朔方郡)、稒陽塞、五原塞、光祿塞(均屬五原郡)等均是。古人往往「障塞亭燧」連稱。障亦作鄣,又稱亭障,也是築於邊疆險要處的防守堡壘。「亭」則是候望警信的場所。「燧」即「烽燧」,也叫烽火台,是專為傳遞信號用的高台建築物。平時在高台上樹立通訊標志,並放置柴草、狼糞。(據說狼糞多煙,過去描寫戰爭有「遍地狼煙」。)一遇敵情,白天燃煙,夜間舉火,相繼傳遞信號,直至把情況傳到目的地。這是我國古代在通訊聯絡方面的一大創造,它早在商代就已經使用,直至明清時仍在沿襲。
㈣ 閩越王城的古城遺跡的發現
1958年 ,閩越古城遺跡正式被發現,並進行䠆試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古城平面䠼長方形,南北長約860公尺,寬約公堺,總面積48萬平方公尺。在已發掘的髠湖坪,出土了一個大型的宮殿建築群布局嚴謹,結構完整,底下還鋪設了浠暢的排水系統。在城內外還發現了多虠居住遺址和冶鐵遺址,出土了大量的 鐵器 、 陶器 、建築材料和 銅器 。其中的陶器,無論是形制或紋制,砆與中原的「漢式」陶器截然不同,具櫛濃厚的地方風格(唐風宋韻網頁 2004b)。 2000年 ,在閩越王城遺址東南3公里處,又發 ??了一處 古墓 。2002年10月,研究人員開始了探索性砄挖掘,經考察後,發現這是一處閩越砋時期的貴族古墓(唐風宋韻網頁 2004b)。
閩越王城遺址由三組東西走向的山崗和中心區---高胡坪王殿區組成。城址跨越三座連綿小丘,依山巒起伏之勢夯築城牆。城牆內的遺址中,高台鱗次,溝壑宛然,盡管殿宇樓台、王侯第宅早在2000多年前俱已灰飛煙滅,但其根基輪廓仍依稀存在。駐足其中,可深感歷史的厚重和滄桑。
閩越王城遺址平面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南北長約860米,東西寬約550米,面積約48萬平方米。 王城城牆王城四周山阜保存有較好的夯土城牆,實測周長2896米,殘存高度2~8米,普遍高度4米以上。城址有陸門4個,水門3個。城門保存完整。城外除天然深谷和窪地外,一般都有牆壕遺址。
閩越王城內部建築城內地形分南、北、中三個部分:南部為大崗頭;北部有馬道崗;中部由下寺崗、下寺坪和高胡坪組成。宮殿區位於城內中央的高胡坪上,體現了中國古代宮殿居中的擇中觀。在城址中,40餘年來陸續出土了數萬件漢代文物,具有很高的價值,其精粹部分珍藏於福建省博物館和武夷山閩越王城博物館。(詳見《文化·文物》)城村古村位於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南20公里、城村漢城遺址的北側,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古村,建於宋代。近千年前由趙、林、李三大姓聚族始居於此,形成了文化古跡眾多的古村鎮,主要古建築有古粵門、趙氏家祠、李氏家祠、華光廟、百歲坊、慈雲閣、葯王廟等。
在城廂街道湘湖村城山之巔,海拔128米,是越王勾踐屯兵抗吳之地,故名越王城,又名越王台。它利用山脊的自然走向,取城堡內土夯築而成,城垣底寬6至8米,上寬1至2米,南3至5米不等,周長1091.2米,面積2萬余平方米,城中間低平,四周高起。內壁稍緩,以利軍士上下,外壁十分陡峭,四角有寬大高隆的台地。南北兩面山脊的中間有一出入通道,志稱「馬門」。經省、市文物部門考古發掘,城堡內出土了石刀、石錛、印紋硬陶、原始青瓷等文物,證實為春秋末至戰國時期的文化遺存。
公元前494年,越決戰於夫椒(今吳興縣),越軍大敗,勾踐率3000殘部退守錢塘江南岸,憑借城山險要,夯土為牆,屯兵困守。吳王大差統領號稱10萬兵馬追擊越軍,將城山團團圍住。「吳意越必乏水,以鹽魚為饋。越取雙魚答之,遂解圍。」千百年來,無數騷人墨客尋訪勾踐遺蹤,發思古之幽情,寫下大量城山懷古詩、「城山懷古」因而被譽為舊時「湘湖八景」之一。
㈤ 漢城湖遺址公園要門票不
漢城湖遺址公園進門免費。
漢城湖位於西安市西北部,原為團結水庫,水面最寬處為80米,最窄處30米,水深4至6米,湖面850畝,是集防洪保安、園林景觀、水域生態、文物保護和都市農業灌溉為一體的特色生態公園。
西安漢城湖景區規劃用地面積2890畝,遊客可以乘船欣賞漢城湖兩岸獨特的風光,有服務設施配備齊全的豪華畫舫船;有安全、舒適、平穩的仿古畫舫船;還有具有現代風格的大型游輪。途中可以感受到別有韻味的小橋流水、精緻典雅的古典園林。西安漢城湖景區還可以乘觀光車欣賞漢城湖旅遊風景區,沿途設立了多處乘車站點,讓西漢的煙塵東漢的風洗去現實生活中的疲倦,承載著夢想穿梭於曲折蜿蜒的林間小道,靜聽著與千百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風聲鳥語,柳暗花明,低頭望去,一幅長卷優美如畫盡收眼底。
㈥ 西安有哪些名勝古跡
一、藍田猿人遺址
藍田猿人遺址位於陝西省藍田縣東15公里處的公王嶺和縣西北10公里處的陳家窩村兩地。是中國直立人化石及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物出土地點。
二、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隊在西安東部滻河東岸的二級階地上發現了半坡遺址。同年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較深入的調查,發現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
三、豐鎬遺址
豐京和鎬京一起並稱為「豐鎬」,是西周王朝的國都,歷史上最早稱為「京」的城市,也是中國最早期的城市,作為西周首都沿用近三百年,又稱宗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
豐鎬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宏大,布局整齊的城市,開創了中國城市平面布局方整、寬暢、宏偉的先河,建構了中國城市平面布局的總規制,成為後來城市總體布局的典範。豐鎬兩京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座城市,也是周禮的誕生地。
四、漢長安城遺址
漢長安城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城區西北約5公里處未央區漢城鄉。是現存規模宏大、遺跡豐富、格局完整的古代帝國都城遺址。城址區面積36平方公里。漢長安城是西漢時期的都城,曾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際大都會和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都城。
五、唐大明宮遺址
大明宮是唐帝國的大朝正殿,唐帝國200餘年間的政令中心,唐長安城「三大內」(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中規模最大、最為輝煌壯麗的建築群,稱為「東內」。地處長安城北部的龍首原上,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宮。自唐高宗起,先後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二百餘年。
㈦ 城村漢城遺址的旅遊簡介
城內高胡坪是漢城的中心建築區,揭露的一組大型宮殿建築遺址有正殿、側廂、庭院、天井、排水溝等,保存相當完整,出土大量的陶器、鐵器、銅器等。其器形有罐、盆、缽、瓿、壺、盅、鐵矛、鐵劍、銅鏃、弩機等。據考古隊論斷,城村漢城的始建年代,可能是早到西漢前期,即閩越國統治時期,其下限可能延長到西漢末或東漢初年,它的興廢與閩越族的盛衰密切相關。
城村古漢城遺址位於市區的正南,距城關35公里,為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被列為武夷山世界遺產地的古漢城遺址保護區,1996年12月列為第四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村漢城遺址發現於1958年,是1997年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福建省已發現的古城址中保存較好的一座漢代古城址,也是我國江南地區比較完整的一座,它已成為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的一個重要景點。
武夷山人總是自豪的說,這里是雙世界遺產,文化遺產人們都知道朱熹和紫陽書院,此外就大力推薦下梅村。我卻在喝茶時知道左近有漢代閩粵王朝遺跡,一時神往。老蔣回去了,小平便租了車,又找來另一個朋友林警官,以充向導。司機小左聽得一大早冒著寒氣去古漢城,便搖頭說那裡不好玩,沒什麼可看的。早去的價值是可以不付他們認為非常不值得的部分門票。晴天清晨,大霧。建溪如溫泉般蒸騰,遠近樹葉結著霜。霧中一路前行,途經林警官工作的地方,孤獨的一片房子和農場。見古漢城路標轉進小路,霧更濃,但不一時目的地到達。
暗紅色大門,後面荒草和矮牆的影子。除了晨霧,我們該是最早來客了。四周寂靜,一條鵝卵石路延伸至遙遠的年代。今晨比昨日稍暖,霜只結在葉片邊緣,所有草木都鑲了一道白色。這城是曾助劉邦而戰的閩粵族人,因為野心而修建的小小王城,中間山丘建造宮殿,兩邊高處有瞭望台,四面環水,明顯取了守勢。然而終於城破荒敗,只剩下少許殘跡。濃霧環繞中登上宮殿台基,不見兩邊瞭望台,只看到玻璃板下幾塊古老城磚。殿堂有採暖的地熱管道,還有用這管道加熱的浴池。雖然只是小小族群,王室在戰雲之下亦未曾忘記這些舒適的享受。
宮殿之下是古井,仍然有水,可飲用,旁邊貼著檢測報告,亦屬礦物質含量可觀的「礦井水」。打上來半桶水,確有許多漂浮物,據說是甘甜的。井亭邊一塊大牌子,寫著華夏第一井。遺跡、荒草和濃霧,氣氛肅殺。陽光透過來已然極淡,公路就在不遠處,聲音也像隔絕了一般。仍然沿著鵝卵石路走出去,據說夏天這里出沒許多蛇。
按古老建築樣式,牆壁卻不是磚砌,是石子、砂土、糯米等等做成的「混凝土」牆。現代生活雖早已佔領這古老小村,卻還留得一些從前樣式的泥牆。一個角落有小戲台,空盪盪的,只有一個老者在曬太陽。見我拍照,他眼都不抬便走開去。村裡的生活顯然剛剛開始,清冽空氣盪漾著人的氣息。
城村道路狹窄鵝卵石鋪就,中間一條石板,供獨輪車通行,路邊是流經每家每戶的水渠。見到一家院子放著獨輪車,冒失的進去試推,居然能平衡。放回去才看見主人在屋頂上,忙忙的作些泥瓦活兒。林警官是輕車熟路,三繞兩繞出村而去。牌坊下幾個人曬著太陽,幾條狗懶洋洋的躺著。
㈧ 福建武夷山的建造年代,歷史背景和建築形式
從歷史和科學的角度看,武夷山具有突出、普遍價值,不僅能為已消逝的古文明和文化傳統提供獨特的見證,而且與理學思想文明有著直接的、實質性的聯系,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第3、5標准。大自然賜予了武夷山獨特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吸引了歷代高人雅士、文臣武將在山中或游覽、或隱居、或著述、或授徒,前赴後繼,你來我往。自然山水陶冶了人們的性情,啟迪了人們的智慧,人類的活動傳播,發展了武夷山,為自然山水增輝添彩。[29] 先民的智慧,文士的駐足在九曲溪兩岸留下眾多的文化遺存:有高懸崖壁數千年不朽的架壑船棺18處;有朱熹、游酢、熊禾、蔡元定等鴻儒大雅的書院遺址35處;有堪稱為中國古書法藝術寶庫的歷代摩崖石刻450多方,其中有古代官府和鄉民保護武夷山水和動植物的禁令13方;有僧道的宮觀寺廟及遺址60餘處。[30]
古閩族文化架壑船棺,距今3750餘年,是國內外發現的懸棺遺址中年代最早;武夷山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勞動生息,逐步形成了國內外絕無僅有的偏居中國一隅的「古閩族」文化和其後的「閩越族」文化,綿延2000多年之久,留下眾多的文化遺存。反映這一時期文化特徵的主要有「架壑船棺」、「虹橋板」以及佔地48萬平方米的漢代閩越王城遺址。 在武夷山東部絕壁岩洞中的架壑船棺、虹橋板是古先民喪葬遺存,距今3000多年。棺中的棉布殘片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棉紡織品實物。武夷架壑船棺是現今國內發現年代最久遠的懸棺。因而,武夷山被考古學家認為是懸棺葬俗的發祥地,其實物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和已消逝的古閩族文化的極為珍貴資料。古漢城遺址武夷山漢城遺址是座2200多年前的「現代化」城市 ,1999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也是全國唯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漢代王城遺址。遺址面積佔地48萬平方米的漢城遺址,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和研究價值。它是中國長江以南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漢代古城址,在創建選址、建築手法和風格上獨具一格,是中國古代南方城市的一個典型代表,在中國和世界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現已發掘出土大量珍貴文物,如日用陶器、陶制建築材料、文字瓦當、鐵器青銅器等,分別代表當時先進的生產力,體現了中國文明的最高水平,為研究漢代閩越族盛衰及江南經濟文化發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2013年12月20日,武夷山漢城遺址入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道教洞天教相傳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處遊憩之地。世人以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懷仰慕。道教潛隱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靜之山林,故多擇有仙跡傳說之處,興建宮觀,期蔭仙風而功道園融。歷代以來,道侶棲止,香客遊人絡繹不絕,故洞天福地已成為中國錦綉河山之勝境。洞天福地,又名三十六小洞天。武夷宮 武夷宮 武夷宮又名會仙觀、沖佑觀、萬年宮,坐落在大王峰的南麓,前臨九曲溪口,是歷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地方,也是宋代全國六大名觀之一。據《武夷山志》記載:武夷宮始建唐天寶年間(742-755年),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宮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武夷宮初建時,並不在今址上,而是築屋於一曲的洲渚上,稱天寶殿。到了南唐保大二年(944年),元宗李王景為其弟李良佐「辭榮入道」,才移建今址,名「會仙觀」。會仙觀建成後,歷代篤信仙家的封建統治者,都不惜花費重金,多次修葺、擴建這座宮殿,改名「仲佑觀」。南宋詞人辛棄疾、詩人陸游、理學家劉子軍、朱熹等都主管過沖佑觀。元泰定五年(1328年),改觀為宮,稱「萬年宮」。明正統四年(1439年),觀毀於兵燹。天順、成化年間(1457-1487年),雖經官府多次撥款修葺,都未能恢復舊觀。嘉靖四年(1525年),觀又遭火焚,次年創復。即為的武夷宮。年代悠久的武夷宮,雖歷代都曾加以修葺,但經不住數次火焚和兵燹,後僅留下幾間空房。2006到2008年這幾年間,在旅遊、文化部門支持下,武夷宮主殿又重新修復,庭院里的兩株桂樹,則是宋代遺存下來的,是800—900年的古樹。全面恢復武夷宮的計劃將逐步進行。這座千古名觀必將重現昔日的雄姿。請採納㈨ 哪位驢友去過武夷山的城村古漢城遺址的,請教一下該怎麼走
在武夷山度假區坐去建陽的班車(15分鍾一班),坐車30分鍾左右,到城村下車,就到了。
㈩ 武夷山古漢城遺址是歷史上哪個時期
城村漢城遺址發現於1958年,是福建省已發現的古城址中保存較好的一座漢代古城址,也是我國江南地區比較完整的一座。
城村漢城由三組東西走向的山崗和高胡坪組成。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面積約48萬平方米。地面保存著較好的夯土城牆,實測周長2896米,牆外除天然深谷和窪地外,一般都有牆壕遺跡。城門兩座,位於城址南部,東西遙望,直道相通。城內探明大型建築群基4處、冶鐵作坊遺址5處、居住區15處,以及烽火台、排水系統、古道路等多處。
側廂、庭院、天井、排水溝等,保存相當完整,出土大量的陶器、鐵器、銅器等。其器形有罐、盆、缽、瓿、壺、盅、鐵矛、鐵劍、銅鏃、弩機等。據考古隊論斷,城村漢城的始建年代,可能是早到西漢前期,即閩越國統治時期,其下限可能延長到西漢末或東漢初年,它的興廢與閩越族的盛衰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