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游記
⑴ 胭脂山游記作文
源跋
西天取經,途經女兒國。河名子母河;
絲綢之路,道途胭脂山。池名神澇池。
國與山,河與山,源池裡竟有這般厚重的女性味。
張掖與敦煌,自西漢武帝北擊匈奴建郡之後,猶如西北邊陲上的兩顆奇葩,閃爍著人文與自然、宗教與女性之光。美,在這里,耀動了兩千年,七十二萬個日日夜夜。
鳴沙山,素以其瑰色幻彩的沙礫聞名,這座山上的沙子在風動吹下可以發出沙沙的聲響,因而稱以鳴沙山。在鳴沙山以東,有一座三危山,三山危峙。而莫高窟,便縱伸在這兩座山之間的腹地。《敦煌錄》中有記:「…東入瓜州界,州南有莫高窟,去州二十五里,中過石磧,帶山坡至坡斗下谷中:其東即三危山,西即鳴沙山,中自南流水,名之宕泉;古寺僧舍絕多…」所謂日飲宕泉水,夜觀兩岸山,聽聞佛法錄,善自谷中來。莫高,真是一個絕妙無窮的寶藏。
胭脂山,曾於漢時被匈奴所據。又名焉支山,焉耆山。山丹縣城南四十公里。屈原汩羅引:「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神話傳說中便被朝為聖山,日掛山頭而不落。有人曾這樣描述它的地理位置--東連永昌,南望祁連,西接張掖,北眺龍首,「盡扼甘涼之首」。
同為絲綢之路的甘厄之地,想必那搖響了近千年的駱駝叮當聲里,必也可以從這沙山的款款足跡里,嗅聞出千年的滄桑吧!
王維曾有詩,這樣描述漠北的荒涼。「勸君更進一杯酒,春風不度玉門關。」這種擬人手法,添合故土與北上漠途的巨大反差,是素有的王維寫實抒情手法。須看關外大漠黃荒,戈壁與落日,沙丘與無際的死亡。雖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闊氣魄,但畢竟是人跡罕至,寸草不生的絕地。——弱書生詩意里的大氣,是絕然無法與現實相提並論的!
君啊!快些飲干這杯酒。恐關外路遠,竟再也沒有這甘甜可口的女兒紅貼心的吧!長安城南的橋頭下,春風怎麼會吹到這玉門關外的大漠呢?以此,便在內心油然瞥見這大漠縱展的無際寒涼!
然而就是這絕水乾枯的漠北,宗教與文化悉盡湮埋在祁連山腳下的皇皇沙丘里,怎會有一個女兒山,秀然挺立在西北邊陲近千百年,意欲問事間傳奇呢?
女兒山
大二上學期選了一門課--敦煌學。教課的是一個中年男子,因為感興趣的緣故,便堅持去聽了。雖然上課的地方比較遠,秋冬的夜裡,天氣寒涼,一行路著實讓人受罪。
課上的比較乏味,耳畔傳過來的都是一些讓人無法理解的地名,絲毫調不起人興趣。不過因為經常看史書的緣故,便在圖書館翻閱了一些有關敦煌莫高窟的史料。感覺其中的深奧之處,遠非所預料的多。就這樣堅持地上了幾個月。
敦煌,一個陌生而且遙遠的名詞。據我所知,它位於一個漠北的山麓(現今甘肅敦煌市)以莫高窟聞名於世。其曾在北魏時,雲游和尚樂樽路過當地三危山。黃昏時,見山背金光閃耀,便以為佛祖降臨,大為感動。於是宿留不走,發下宏願,終身化緣,募得資金要在這皇皇大漠建造一個佛教聖地--莫高窟。當然後人經分析研究,當日和尚所見到的金光,不過是沙礦經陽光反射出來所形成的幻影。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照一個佛門僧侶的單純心願所做的:化緣,鑿壁,開窟,建塔,塑佛……然而畢竟人力之功,竟成了一個文化寶庫。——女兒
出奇於人力移山易水的本領,而宗教的美亦深深感染著自己。這也便是自己可以堅持下去聽的原因吧!
一次課上,偶然聽到一個地名,確切的說,應該是一座山,而且是脂粉味特別濃的一座山。想來,中國古代女性為妝扮自己,除了在周身裝著艷麗之外,臉上也塗抹些粉飾的東西,俗為「塗脂抹粉」。可它,坐落於西北荒漠,終年飽受風沙襲擾,外表竟使人無法與女人的化妝盒所聯繫到的。一道它的表字,更覺古人想像力的超俗--胭脂山。
也竟是這三個字--胭脂山--吸引了自己好長時間。也因了這座山,讓自己足足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整理收集,才在今天動筆來寫它。初一聽時,更是驚訝更是愕然,心想這甘肅的敦煌市出現了一個佛家聖地都足以讓人愕栗不已了。怎還會有一個女兒山在邊陲外飽受風霜呢?金陵淮水邊的春花秋月,風細柳斜的柔媚圈不住他的心,難道塞北的荒涼竟可容下一個弱女子的肩臂?實在不喜歡那低俗的紙醉金迷,倒學了巫山神女,俯首仰首都是別樣的綠波與江鳴,何必要去試一下那涸盡的塞外作一伸手呢?
古人真是如此的自私,竟然為了附和自己的一首妙詞艷賦,把一個柔弱女子詠在邊塞而自己卻在江岸逍遙自在。大漠孤煙,止不盡的滄桑,終於,風沙絮雨將她搠成了一座山。
而她的那沱艷骨,也只能在漠北盡掩一世風流了。
遠遠南望,煙柳花塢與衰草胡楊,數不盡的凄涼。
終於,女子成了那座山,而那座山的背影里,女子的窈窕漸行漸遠,脫離了眾人的視線。此山名叫胭脂山。
北風吹沙卷白草
而這方焰體之山,就在那裡,兀自站在漠北的凄涼里,接受著世人的朝覲。
山體呈赤赭色,一經日光照射,通體便可渾然成其艷彩。想來此處赭褐色岩體,在漠北處處可見,而距今千百年前的一個黃昏,和尚樂樽所見的萬丈金輝,必也絕非偶然。
山之南,護體山為著名祁連雪山,合抱而著。此時的胭脂山脫胎於母體,自灼於中華山體一脈,竟像是華夏大地向西北延伸的一朵赤色金蓮,可憐可愛可光明。
山麓為大草原,春季芳草鮮綠,野花遍地,遠處牛羊在低頭覓食,牧羊人縱馬賓士。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意欲以其安謐之美庇佑著這方世外仙境。
在這方廣袤的大草原上,世世代代居住著善騎射的牧人,縱馬揮鞭,只識彎弓射大雕,頓然想見其粗獷與驃悍。一股異域奔流的血脈在胭脂山周圍血染,猶然可嘆當年居住在這里的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國家,什麼樣的一股力量。李白曾於《幽州胡馬歌》中這樣寫到:
「雖居胭脂山,不道朔雪寒。
婦女馬上笑,顏色如玉盤。
翻身射鳥獸,花月醉雕鞍。」
然而就是這樣一群人的先祖,刀槍鐵騎,鐵下的城池趨亦趨,竟在西漢時吃下敗仗,從此便一撅不振,悉數歸附中原王朝。這場戰役的打響是民族斗爭與融合的最好見證,因而它輝煌的多,也激烈的多。
戰爭的雙方一面是遠居塞北的一支游牧族,秦漢時期時稱匈奴。另一方則是卧主中原腹地,以一脈黃河一跡長江而雄起的西漢王朝。南北兩方以多次易主的長跨度時間里把戰事拉大,從西周末犬戎入鎬導致西周滅頂,東周被迫遷都,到春秋戰國秦趙韓燕等國大費民力財力北築長城,再至秦帝國征役數百萬民夫建造舉世矚目的萬里長城。中原王朝在東爭西討而建立的帝國下隱隱然遭受一個西北方面的蠻野勁敵,它便是所提到的匈奴。
而此次北征,西漢王朝傾全國之兵力出擊匈奴,勢必要冒著很大風險的。幸而於西漢方面而言,劉徹是一個非常有魄力與領導才能的人。在他組織的幾次出擊匈奴的軍事行動中,雖有些失敗,但整體上還是遏制了匈奴的囂張氣焰。特別是在大膽起用衛青霍去病為大將之後,北擊匈奴並獲得勝利,對於鞏固漢王朝統治地位和取得全盛的輝煌產生了積極而有力的效果。
為備戰匈奴,漢中央政府大膽起用庶民衛青為大將。在連連失利的情況下,衛青不辱使命取得大捷。後又提拔少將霍去病,在公元前121年,漢任命其為驃騎將軍,以強勢兵力出擊匈奴。收復河西走廊,捕獲單於王妃閼氏,並將匈奴的勢力趕向更北的地方。《資治通鑒》對此有過這樣的記載:「世宗孝武皇帝中之上元狩二年,霍去病為票騎將軍,將萬騎出隴西,擊匈奴,歷五王國,轉戰六日,過焉支山千餘里,殺折蘭王,斬盧侯王,執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獲首八千九百餘級,收休屠王祭天金人。詔益封去病二千戶。」
少年郎霍去病在這次戰役中發揮了超凡的軍事才能和驚人的膽識。一場戰役便封侯萬戶,輝煌戰功的被後,順便地讓我們知道了這座山,以及它的美麗傳說。
這段文字可能是歷史上第一次提到胭脂山,但那時它的名字還只是一串生澀的文言拼湊成的字元--焉支山,崦嵫山……它還僅只是一個未知名的被匈奴控制的小山,並沒有如今這般玲瓏剔透,嬌小可人。這不禁讓我想起高中曾學過的一篇文章,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中這樣記載:「余於仆碑,又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只是如今我到要感嘆於古人的謬傳,竟把一個莫不知名的山,書意寫懷,傳出了萬里春光,一傾碧波,可揉亮了古今多少詩人的眼瞳呢!
邊塞詩人岑參在過此山時寫道:「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風吹沙卷白草。長安遙在日光邊,憶君不見令人老。(《過燕支寄杜位》)曾經的那個筆意生花,書行狂草,書成:「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岑參,能在如此寒迫凄緊的大漠雪地里,將這萬里雪景濃在這寥寥十四個字上,用筆傳神,忽如春風拂過,提履漫步,卻見萬樹千數梨花開,桃飄李飛,宛然仙境。真不知如此奇想超妙的句子傳到他先輩--王維耳朵里,竟會作何感想。
春風不度玉門關,可今日風向變了,春風夏風秋風冬風一並涌來,且看關外一片秀麗,千樹萬樹梨花開。漠北的冷掩不住詩人對美的渴望,他欲攬春風,柳帶飄。而胭脂山,此刻一詩道盡四面風貌。
只不用,這詩是岑參慣有的寫實作品,多讓人更添幾分凄涼罷了。所謂北風吹沙卷白草,揚沙萬里,白草蓬雜,儼然一幅肅索的大漠風景。
只是不知那時的凌厲秋風吹走了柔媚幾何,又帶去多少的凜冽多少的荒涼,憶君不見令人老的悲苦,是否只是江南柳巷裡才有的思念。
然而胭脂山,是否又僅只是詩人筆下的荒草萋萋,白草無際呢?
道之惑者,醉其意哉!
藍色雛菊盛放的時刻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親封大將衛青麾下少將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率萬騎北征匈奴,逐之於胭脂山北,獲單於王妃閼氏,並在旗干頂設壇祭天。
匈奴被迫遠走,漠北牧民向更深的大漠遷徙。途中流傳著一首歌謠:「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這段北征事件,似乎是第一次在史書上提到胭脂山,並且從那起,漢設郡,胭脂山歸屬張掖郡管轄,與酒泉,敦煌,威武一同隸屬於中原王朝,而發揮其在絲綢之路的重要戰略地位。而胭脂山的傳說,從那以後,便如藍色雛菊,盛開在那個山谷里,足足一千年。
對於神話,胭脂山從來不缺少傳說。屈原曾在汩羅江畔便寫下詩,言說他曾在胭脂山麓,遠望天空,看見火神羲和駕車西去,遠去的方向正好就是胭脂山。經後人極力渲染摩繪,胭脂山頂日不落的千古傳說,便也愈然生動傳神,溢於眉目了。
然而究竟那日屈夫子看見了什麼,至今已漫漶不可知。可是這胭脂山頭日不落的傳說,倒也確然有幾分可信。奇特的地貌與七彩的沙礫,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足以產生幻彩的仙境。晚霞燒紅了西天,夕陽的余輝染得周際愈然夢幻,胭脂山頭的夢瑰色更映染其幾分妖嬈。此時的胭脂山,名副其實的成妙麗的仙境,留下心底,難以撫平的眷念。
只是那晚,月黑雁飛高,閼氏夜遁逃。
年輕貌美的公主乘夜逃往胭脂山。
此時,沉醉於勝利的喜悅里的少年霍去病,雖風華正茂,然竟車馬頓疲,合該在這時稍作歇息一會兒的。估且讓我們縱容他的大意。歷史的暗角處,稍微透進一條縫,單於王妃閼氏,在這個自己的國家面臨戰敗的關頭,展現出一個小女子的鏗然無畏。
黑夜漆漆,胭脂山麓隱隱顯現一時的皎潔。
距今約兩千一百三十一年前的一個夜裡,西漢王朝寂寂安恬於三更的泠然,奔波戎馬了三四天的隊伍終於可以安然入睡。夢里有那條小巷,翠柳,父母親的關慰,還有妻子的依偎的溫柔。街巷裡的犬吠了幾聲,靜,仍然是一片靜謐。這份貼心的靜,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能讓人產生一種踏實與幸福的感覺,能夠有所掛念有所貼心的,那便是這個世上最美的讖言了吧!
戰士們似乎並不感興趣於這白天所發生的事情,因為在他們的臉上並沒有恐惶與殘暴的表情。軍營里四處燃起的篝火,讓這漆黑的夜多添些深邃的靜。
夜已深了,閼氏女悄悄來到胭脂山腳下,國已破,單於也不知去向。身為王妃的她,當褪去那身尊貴,也僅只是與平常百姓家的女子沒有什麼兩樣。手無縛雞之力,她又以怎樣的顏面去面對這個世界呢?
似乎註定要選擇以死來了卻自己的生命,註定了,那些亡國女子的命運只能是以死來還給這個世間一股清流。後蜀貴妃花蕊夫人,素時以「花不足以擬其色,蕊差堪狀其容」為世所驚。然而就是這樣的女子,最後也逃脫不了國亡香殞的命運。
胭脂山下有一個神澇池,而這池清水,便也成了閼氏最後的歸宿。長裙上的環佩還依然在作響,似乎要伴和這股皎然升起的那輪滿月,留給這世間最後的絕響。
據傳那夜,胭脂山下芳草盛開,萬花齊綻,整個神澇池宛若一個百花池。王妃閼氏縱身所跳的那池水,卻然成了花神的垂青之所。不一會兒,一樽藍色的月亮從池面浮出,像蔓陀螺花一樣盛開在峽谷。
從此以後,藍色雛菊自綻在每一個月圓之夜,幽幽的馨香彌漫了整個山谷。而胭脂山,便成了這朵雛菊的護體。
春天的胭脂山,像是有了神韻一般,萬芳盛開,蜂蝶縈繞。
誰覽胭脂照紅妝
胭脂山地盛產胭脂類的花草,而這種草,一經研磨加工之後,可以用作染料。用其來製作被現代人稱作是化妝品的這種紅色膩脂,便稱為胭脂。
不知道這竟是誰發明的東西,一時間,竟然風靡了整個大街小巷,煙粉風流,閨閣釵黛。「誰堪覽明鏡,持許照紅妝。」當世的女子個個面若桃花,唇施朱赤,忽如一夜春風,吹進小巷的時候,或許不知有多少男子,傾倒在她們的石榴裙下呢!
談起石榴裙,亦是由來已久。盛唐轉衰,玄宗將女子的地位提上更高的地位。楊貴妃貌美,玄宗日日沉迷於酒色之中,不理朝政。貴妃素來喜歡賞石榴花,愛吃石榴,特別愛穿綉滿石榴花的石榴裙。玄宗迷醉,朝臣怨之,私下對貴妃不行君臣禮。一日設宴,玄宗讓貴妃起舞助興。貴妃借機到皇帝唇邊,耳語:「這些臣子對臣妾側目而視,不使禮節,不恭敬,妾不願跳舞。」玄宗立即下令,命所有朝臣,見到貴妃一律行禮,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嚴懲。於是,所有朝臣凡是見到楊玉環身著石榴紅裙走來,無不紛紛跪下行禮。拜倒在石榴裙下,從此成了崇拜女性的象徵。
白居易作詩曰:「眉欺楊柳葉,裙妒石榴花。」擬人擬物,擬出石榴裙的妖艷動人。色如石榴之紅,不染其他顏色,石榴裙的純色,不僅向征著其獨有的魅力,更給身著它的女子們一種超越外表的人格化象徵。素妝重彩,楚楚可憐。紅妝之上,環佩映照女子的喜悅;明堂之外,紅燭一雙照洞房。胭脂,究竟是如何成了女子的專有代名詞,如何成為山花的粲麗與女子的姣好的線索,想來,這世間的一切,只要是有關乎於美的,必也在其根由處藕斷絲連著。
所謂紅線的牽系,必也是出乎其外隱乎其中的。否則,造物主怎會一手造就出這大好河山,另一隻手卻點點圖畫,活躍著雌雄與男女,在這片山河之中,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傳奇呢?必也是受了它的啟發吧!中國畫素來與西方寫實主義不同,寫意與胸臆翻浮於畫家的心中,點頓於濃蘸的墨跡之中,稍縱片刻,竟然將一城山色輕易便容納進三尺素縞中。其中的畫意美,全然在於黑白的搭配與布局的協調。是否這山水根本也與人在深遠處邊連著,否則怎麼會從這幅山水畫中奔灑出異地鄉音?
那麼,胭脂山的出現,必也算是我們的本質上的回歸了。這遙遠的呼喚,這浸一池的紅裙,本在生命誕生之初,便就已然是一番絕然的定數吧!
胭脂這種染料,據傳應始自於西漢時期,其時正值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中原與西北邊塞的貿易通道。中原與西北勁敵匈奴進行了多次的軍事行動,隨後中原與西域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在絲綢之路慢慢形成的過程中逐漸頻繁起來。胭脂,被作為這一文化經濟融合下的產物,傳入中原,豐富了中原女性的日常生活。它最初被稱為「閼氏」,它應該是匈奴單於王妃閼氏發現並且率先使用傳播開來的。《五代詩話*稗史匯編》中記載:「北方有焉支山,上多紅藍草,北人取其花染緋,取其英鮮著胭脂。」
但是,這種化妝品並沒有叫作胭脂,而是燕支或焉支。顯然這是根據這座山的名稱的改變而改變的。最初胭脂的組成有兩種:一種名叫作「綿燕支」,即以絲綿蘸紅花汁製成;另一種名作「金花燕支」,即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後來,在被傳入中原之後,經改造加工,陰干處理,另加入牛髓、豬胰等物,使其成為一種稠密潤滑的脂膏。這應該是燕支被寫作胭脂的真正緣由吧!《紅樓夢》中寫賈寶玉的陰柔面,極力刻畫了他喜歡吃女子嘴角的那點胭脂的形象。
而古人素以「胭脂」比作女子,稱其相貌脫俗,美麗可人。「北地胭脂」即代指北方的美女。由此再看曹雪芹在《紅樓夢》一書中對賈寶玉的有關胭脂的描寫,極盡地展現了賈寶玉的非凡的一面。特別是那一句驚世駭俗的話:「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覺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一心只願廝混於閨幃之中的賈寶玉,有著與生俱來的「劣性」--喜歡吃胭脂,喜歡用詩詞來作春幃詩……而這些正是古代仕子所輕視與貶低的所在,這也註定了賈寶玉最終的命運。
誰堪覽明鏡,持許照紅妝。胭脂,作為古代女子愛惜容顏、珍視青春的象徵,成為文人墨客落筆頻繁的一處落腳點。無論是附庸風雅,還是題詠愛情,胭脂,或多或少地成為一個美的共同支點。
正是因為他們,點亮了人的眼瞳,世界變得多彩起來。紅妝紅蓋頭下面,不知潛藏著怎樣的一顆心。
青春,美麗,歲月遠去的不是光時間,還有人們對於美的寄予和追求。
回歸
胭脂山下,胭脂花開。
紅藍黃綠,分外妖嬈。
曾經有過怎樣的一個女子,提籃採花。風在吹拂,花在風叢里微微笑。
五月的春風,吹來六月的暖陽。
蜂蝶在飛,在叢中,在花的世界裡,兀自橫流。
曾經有過怎樣虔誠的一顆心,碎花胭脂,研妍為鮮色汁水,淘而成胭脂。
從此女性世界有了色彩;
從此紅蓋頭下青蛾紅妝悅君相;
從此胭脂山的傳說流傳在了中原大地。
隨著一盒盒胭脂的印跡,印在女子的額前。
印在青春,
印在時間,
印在愛情,
印在美……
胭脂山,真有太多太多的故事……
⑵ 「登高南望,俯視太行諸山,青嵐可愛。北顧但寒沙衰草」的出處
《菁齋點校筆記小說叢刊·長春真人西遊記》 (元)李志常 著 王頲 點校整理
⑶ 絲綢之路的故事
絲綢之路的故事
(一)在絲綢之路上,最動人的莫過於和親公主的送迎隊伍。中國歷代王朝,為了與其他國家或民族維持良好關系,通常採用兩種方式,一是冊封首領,授予中國的官職,表達與中國的密切關系,稱為「冊封體制」。二是和親,中國公主嫁給當地首領為妻,兩國用這種婚姻關系達成聯盟。
當然,只有那些特別重要的國家,中國才會向其施行和親政策。西漢時,中國與烏孫和親(公元前110年),因為烏孫是當時西域最強大的國家。龜茲王絳賓也想與漢朝和親,但自知沒有資格,所以就在烏孫王翁歸靡與西漢公主解憂所生的女兒第史從長安返回烏孫經過龜茲的時候扣留了她,希望娶第史為妻。絳賓向烏孫和漢朝派出使團進行游說,最後烏孫王和解憂同意了這門婚事,西漢皇帝還特意封了第史為公主。
及後吐蕃王朝興起,適逢唐朝與北方的突厥以及吐谷渾(青海的少數民族)和親。吐蕃首領松贊干布認為自己的地位和實力比吐谷渾更強大,於是派使要求唐朝和親。公元640年唐太宗派出文成公主,實行了和親政策。
(二) 商人是絲綢之路上的活躍群體,是絲綢之路交通的重要推動力量,對溝通東西方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長途販運是古代商人獲得利潤的重要方法,商業利益驅動他們冒險遠行,他們在進行貿易的同時,亦為東西方傳遞了不同的觀念、文化和物產。
在中國的歷史文獻記載中,中亞地區的民族都是經商的行家,甚至在北方的游牧民族背後,往往有中亞的商人集團在活動。漢唐時期(公元前2世紀-公元10世紀初),著名的中亞商人是粟特人,他們組成商隊往返中國與中亞地區,他們信仰祆教,祆教領袖同時就是商隊的首腦。他們不僅為中國和西方提供了新鮮的貨物,也給中西方帶來了特殊的文化。遠方國度的使者,有時就是由商人擔任的,在給中國皇帝進貢的同時,實際上也從事貿易活動。著名的使者馬可孛羅(Marco Polo)就是商人家族出身。
(三) 在絲綢之路上,不為利益只為福音和真理,而且不畏艱險往來各地的是宗教僧侶。他們之中,以佛教僧侶最多,既有來自西域向中國傳播佛教的高僧如鳩摩羅什,也有中國高僧如法顯、玄奘前往印度學習佛教教義和經籍的。此外,東來的還有摩尼教僧侶、景教僧人。粟特人的商隊首領往往就是祆教領袖,在歷史文獻的記載中稱他們為「薩寶」。西行的也有道教僧侶,如長春真人丘處機。利益通常是人生的驅動力,但這些僧侶所求的只是心中的真理,日夜所思是如何幫助世人擺脫苦海。結果,由於他們的努力,絲路上的不同宗教文化得以交流,各地文化亦因外來的刺激而有所變化和發展。比如,沒有佛教的傳入中國,中國的道教就很難產生,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思想也想必另有一番面貌了。
(四)法顯: 東晉時著名的僧人。公元399年,他為了彌補中國佛教經典中戒律部分的缺失,決定前往印度求取戒律經典。他與幾位同道一起,從長安出發,經河西敦煌,度沙漠,越蔥嶺,歷盡千辛萬苦,有的旅伴甚至在途中死亡,最後終於到達印度。但即使在印度也不是到處都有他要尋求的戒律,於是輾轉流徙印度各地,凡遇到所求佛經,就進行抄寫。後來於412年從海路返回中國。法顯前往印度取經時已年屆六十。回國以後,把所得佛經進行翻譯,共譯得6部63卷。他還把自己的取經歷程記錄下來,這就是《佛國記》,又名《法顯傳》或《歷游天竺國記傳》。這是一部記錄絲綢之路和中印之間關系的重要著作。
(五) 玄奘(600-664年),唐朝著名佛教僧人。俗姓陳,名禕。13歲出家,玄奘是他的法名。他為了追求佛教學問,遍訪名師,到處游歷,對當時中國佛學各個門派的理論都曾接觸和理解。但他心中仍有許多疑問,於是決定到印度求訪佛經,參驗真理。
唐貞觀元年(627年),他從長安出發,經蘭州,到涼州(今武威)及敦煌,獨自一人冒險度過大戈壁,歷盡艱險終到達伊吾(今新疆哈密)。在高昌王麴文泰的資助下,他通過絲綢之路的傳統北道行進,終於到達印度,訪問了慕名已久、當時最大規模的佛教寺院那爛陀寺。他在印度停留多年,足跡遍及整個印度國境,佛教學問更是無人能及;他精通佛學全部經典,即經、律、論三種經藏,獲得了「三藏法師」的稱號,這是佛教的最高榮譽。最後,玄奘在貞觀十九年(645年)正月返回長安,唐太宗命令宰相率領朝臣出迎,長安更是萬人空巷。歸國以後,玄奘專心翻譯帶回的佛經,前後共譯出75部,1,335卷。他創立了法相宗佛教學派,培養了一批著名弟子。
玄奘應唐太宗的要求,根據自己的游歷,寫下了《大唐西域記》,是記錄當時西域和絲綢之路的珍貴典籍。他的平生事跡,則記錄在他弟子慧立、彥悰所寫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玄奘取經歷盡艱險,他的毅力和精神深深感動著後人,特別是根據他取經的故事寫成的《西遊記》更令他成為家喻戶曉的神話人物。
(六) 鳩摩羅什(公元344-413年),著名佛教學者。他的名字又被翻譯成鳩摩羅什婆、鳩摩羅耆婆,簡稱羅什。他的父親是龜茲國的天竺(今印度)國師(受國王尊奉的最高佛學水準的代表),母親是龜茲國(今新疆庫車一帶)王的妹妹。受母親的影響,他七歲出家修練佛學。天資聰慧,悟性高妙,精通多種語言,廣學佛教的大乘和小乘,特別精通大乘學說。在西域各國傳教,聲譽極高。公元382年,前秦名將呂光西征,迎羅什來中國,先在涼州(今武威),後到長安(今西安)。公元401年,後秦姚興更尊羅什為國師。他在長安主持佛經翻譯,先後翻譯佛典35部共294卷。他的工作,改變了以往中國佛經只有零星翻譯的歷史,使得大乘經典都有中譯本,而且一改以往佛經翻譯的樸拙風氣,使中文佛經達到了意義通達的水準。他還培養了一批極有建樹的佛教學家,歷史記載,他的門徒有三千,其中著名的有僧肇、道生、道融、慧觀等。鳩摩羅什把中國的佛教歷史推進到了一個嶄新的時期。
絲綢之路」上的故事.
⑷ 明朝有四大游記,為什麼《西遊記》最出名
西遊記的故事我們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不僅在書本中能夠看到,而且在電視劇中也經常能夠看到,也是當時的四大名著,非常的出名。高考中也是文學名著的一個重要考點,從這也可以看出,西遊記當時在我們中國文學上的地位。但是其實歷史上有很多游記,比如南遊記,北游記,東游記等等,不僅僅只有西遊記。為什麼我們很多人都只知道西遊記?
後如來將因果奏呈玉帝,玉帝封華光為上善五顯靈官大帝,永鎮中界,這些也反應了當時民間認為玉帝神權最大的普遍認識。北游記 《北游記》也是明朝人所寫的神魔小說,描繪真武大帝修道的故事,書中故事不同於道教傳說中的真武大帝修道的故事,故事中神仙的形象也不清高,這是因為明朝時的神魔小說基本上都要以神仙為官員皇帝諷刺一番,但書中也展現了諸多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反應了明朝末年三教合一的特徵。
⑸ 成吉思汗陵墓靈異事件是真還是假
對於成吉思汗墓地的具體位置,多年來大致形成了4種說法:一是位於蒙古國境內的肯特山南、克魯倫河以北的地方;二是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內;三是位於新疆北部阿勒泰山;四是位於寧夏境內的六盤山。700多年來,一直沒有找到成吉思汗陵的主要原因是元朝皇家實行的是密葬制度,即帝王陵墓的埋葬地點不立標志、不公布、不記錄在案。 在蒙古國肯特山的依據是,有關史料記載,成吉思汗生前某日,曾經在肯特山上的一棵榆樹下靜坐長思,而後忽然起立,對手下隨從說:「我死後就葬在這里。」南宋文人的筆記中也記載,成吉思汗當年在寧夏病逝後,其遺體被運往漠北肯特山下某處,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遺體存放在一個獨木棺里。所謂獨木棺,是截取大樹的一段,將中間掏空做成棺材。獨木棺下葬後,墓土回填,然後「萬馬踏平」。 在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境內的依據將在後文中詳細表述。 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脈所在的清和縣三道海附近的依據是有考古專家在該地發現了一座人工改造的大山,推測有可能是成吉思汗的葬身陵墓。佐證之一是馬可·波羅在他所著的《馬可·波羅游記》中寫道:「在把君主的靈柩運往阿勒泰山的途中,護送的人將沿途遇到的所有人作為殉葬者。」 在寧夏六盤山的依據則是,有記載說,成吉思汗是1227年盛夏,攻打西夏時死於六盤山附近。有考古專家據此認為,按照蒙古族過去的風俗,人去世3天內就應該處理掉,或者天葬,或者土葬,或者火化,為的是怕屍體腐爛,靈魂上不了天堂。因此,成吉思汗去世後就地安葬的可能性很大。
⑹ 鐵木真怎麼死的
鐵木真死因之謎在正史記載中成吉思汗為病死。但由於年代久遠,加之政敵的抹黑等等,成吉思汗的真實死因已不可考,這里列出一些說法以供參考。
西夏王妃咬死說
《蒙古源流》記載,成吉思汗攻打西夏,西夏乞降,並根據成吉思汗的要求獻上一些美女,其中就包括西夏王妃。西夏王妃對成吉思汗深惡痛絕,在成吉思汗猥褻她時,一口將成吉思汗的下體咬掉。成吉思汗血流不止,當日殞命。
被雷劈死說
蒙古人迷信「上天以雷電警告不孝者」,成吉思汗因惹母親生氣導致母親去世,有不孝之嫌,所以特別害怕雷電,1227年夏,成吉思汗誤入雷區,被雷電擊中致死。
被馬踩死說
蒙古人撰編的《蒙古秘史·卷十四》記載,「成吉思既住過冬,欲征唐兀。從新整點軍馬,至狗兒年秋,去征唐兀,以夫人也遂從行。冬間,於阿兒不合地面圍獵,成吉思騎一匹紅沙馬,為野馬所驚,成吉思汗墜馬。」墜馬之後,被後面的馬踩中而死。
中箭說
1227年初成吉思汗在西夏作戰時膝部中了毒箭,最終致命。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自己的遺著中認為:成吉思汗死於箭傷。《聖武親征錄》說,成吉思汗受箭傷有三次:1202年闊奕壇之戰、1212年攻西京之戰、1226年攻西夏時膝部中箭。
估計最後一次箭傷對其身體影響較大。《世界侵略者傳略》、《史集》、《元史譯文》、《綱目譯文》等國外、國內書籍都說「汗病八日死」。
中毒說
民間另有傳說,「中毒說」這種說法,來源於《馬可·波羅游記》。馬可·波羅是十三世紀義大利商人,於1275年到達中國。其時正是元世祖忽必烈當政時間,在元朝有過17年的交往。
其在游記中記敘的成吉思汗的死因:在進攻西夏時圍攻太津(吉州,古要塞)時,膝部不幸中了西夏兵士射來的毒箭。結果可想而知,毒箭攻心,傷勢益重,一病不起。但民間另有傳說,成吉思汗是「中毒」而死。
成吉思汗對窩闊台越來越不滿意,想改立拖雷為儲汗,窩闊台為維護自己的汗位,與成吉思汗喝酒時,下葯將成吉思汗毒死。
(6)漠北游記擴展閱讀:
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大蒙古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意為「擁有海洋四方「。
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難河上游地區(今蒙古國肯特省),取名鐵木真。宋開禧二年(金泰和六年,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國,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
宋寶慶三年(金正大四年,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時候去世,之後被密葬。
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十月,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太祖。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廟建成,制尊謚廟號,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謚號為聖武皇帝。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將國號「大蒙古國」改為「大元」。
至大二年(1309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謚法天啟運,廟號太祖。從此之後,成吉思汗的謚號變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孛兒只斤·鐵木真
⑺ 四年級小學生游記作文
人唱著生命不屈的贊歌來到這個世界,人生註定是剛陽坎坷但同樣也是陽柔靜美的。譜寫著精彩的傳奇,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剛柔交替,構成人生,命運。
挺拔屹立,匿於濃霧,現於蒼穹,山,用高大展示著剛氣;流轉千回,出於山澗,沒入江陵。水,用含蓄表達著柔力。剛柔融合,構成青山秀水,絕世風光。
堅強,有力。「剛」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雄性風格的縮合。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是責任剛陽的體現;辛棄疾零丁洋畔「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呼喊,是正直剛毅的詮釋;劉胡蘭在敵軍砍刀前堅韌不屈的神情,是剛勁無畏的坦然。窗外淅瀝的雨水無法沖刷內心的燥熱不平,我們民族世世代代沉澱下來的,也只憑此才能穩固根基的,不正是這無法計數的炎黃子孫用鮮血和淚水凝聚起來的一「剛」么!
溫和,細嫩。「柔」自古以來就是女子的象徵。的確,陰陽融合,才有了萬物繁衍不息,縱使外界草長鶯飛,也只有這個是亘古難変的定律。娥皇女英作為中華女性的典範流傳至今,姐妹齊心,家庭和睦,其死也壯烈!盡管堅強如王昭君,隻身遠嫁邊塞,但他最終還是用似水的柔情感動了漠北單於。難道那長達幾年的政局清明,僅僅是靠統治者的英明決策嗎?竇娥也許只是戲曲中的人物,但又是由於他的柔弱凄愴,激勵著中國一代又一代有識之士為自由平等而奔走呼號……「柔」並不代表妥協,相反的,它與「剛」相輔相成,拼湊起來,就是華夏五千年的完美星空!
《道德經》上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強大的居於下位,用於鋪墊,而柔弱居於上位,充滿生機。剛與柔的交融,體現在物質上,體現在生命中,浮華人世,只有平衡才是最好的。
想像那出水的芙蓉,亭亭玉立,極盡妍姿;經霜的蒼松,勃勃精神,獨具風采;出軸的白雲,悠悠行空,飄逸流韻;歷世的峭石,默默無語,淡泊忘我……
剛柔融合,世間繁華似錦!
⑻ 呼和浩特公主旅遊日記
固倫恪靖公主乘八抬大轎下嫁蒙古王公
1697年,時年19歲、受封為和碩公主的康熙第女在京師告別皇阿瑪康熙、額娘郭絡羅氏和眾阿哥以及眾格格們,踏上了前往夫君敦多布多爾濟所在地——庫倫的漫漫長路。310年後,讓我們推開坐落於呼和浩特固倫恪靖公主府那扇厚重的朱門,去尋覓固倫恪靖公主在這里生活過的故事。
公主是康熙貴人所生
固倫恪靖公主是康熙貴人郭絡羅氏所生。固倫恪靖公主為康熙第6女,排行四公主,其母為康熙貴人郭絡羅氏。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19歲時,受封為和碩公主,嫁於博爾濟吉持氏喀爾喀郡王敦多布多爾濟。敦多布多爾濟系多羅郡王噶勒丹多爾濟之長子。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襲札薩克多羅郡王。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晉襲和碩親王襲土謝圖汗。四十一年(1702年)降郡王。雍正元年(1723年)復封親王。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公主受封為和碩恪靖公主。
晉封為固倫恪靖公主
雍正元年(1723 年)二月,雍正皇帝頒賜金冊,晉封和碩恪靖公主為「固倫恪靖公主」。
現此金冊保存於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民族歷史博物館。固倫是公主等級最高最尊名位,是天下之大的意思。按照相關的禮制要求,康熙皇帝的冊封需放在前面,而雍正的冊封則在後面。雍正十三年(1735年)固倫恪靖公主去世,時年57歲,葬於汗山。
賜公主住歸化城
固倫恪靖公主嫁給敦多布多爾濟之後,本應回到外蒙古的庫倫(今天的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的王府中去,但由於漠北烽煙還沒有完全熄滅,康熙皇帝不放心,於是賜公主住歸化城(今天的呼和浩特舊城)。據《公主府志》記載,公主曾經3次遷居。第一次是在清水河縣。當年,固倫恪靖公主的府邸就在清水河縣縣城裡的花園巷。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皇帝3次親征後,漠北硝煙尚未散盡,歸化城同樣處於戰爭前沿,為保證公主的絕對安全,康熙皇帝讓她暫時住在清水河,因為這里距離山西的八旗兵駐防地很近。
肩負和親使命
「誰道春風阻玉門,依然花柳遍芳園。」這是清水河縣人民為公主石刻詩里其中的兩句。據相關史料記載,固倫恪靖公主從小聰慧過人,賢淑達禮,愛好書法,深得父皇康熙喜愛。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固倫恪靖公主肩負「綏靖藩服」的和親使命,乘坐藍色八抬大轎向塞外進發,經過十幾天的長途跋涉,才來到漠南清水河。
恩澤普及萬姓
固倫恪靖公主先後在清水河縣北堡鄉口子上村和王桂窯鄉岔河口暫居,後率領隨員來到清水河縣縣城修建了官邸及花園,並在清水河縣居住生活了8年。1727年,清水河縣人民為公主所立的《四皇姑德政碑》寫到:「我公主留心民膜,著意農桑,其立心也公,其立政也明,其立法也猛且寬,恩澤普及萬姓……」這也說明公主在清水河縣民眾心中的地位。
遷居歸化城八中斜對面
1706年,固倫恪靖公主與額附北遷歸化城,在歸化城西的扎達蓋河畔北岸選定一處大宅院(現呼和浩特市第八中學斜對面)暫時作為第二府邸。據傳說,固倫恪靖公主從清水河來到歸化城後,立即為這里的自然風光所傾倒:大青山擋在北邊。大黑河、小黑河、哈拉沁河、烏素圖河穿梭於良田之中。歸化城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明清時期為北方的重要商埠。因此,公主不想走了。
後遷居扎達蓋河東岸
經康熙欽定,公主的第三處府邸蓋在了離歸化城北門2.5公里的扎達蓋河東岸。這座固倫恪靖公主府至今完好地座落在呼和浩特通道北街,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古建築面積4800平方米,為四進五重院落,其建築之精美,有「西出京城第一府」之稱,是我國目前所知唯一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清代公主府建築群,具有較高的歷史、科研和藝術價值,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主府建成後,周圍才有府興營村和小府村等村莊,這些村莊大都是公主府府丁和包衣居住,這也說明公主府人多勢眾。
將軍和都統給公主跪安問好
固倫恪靖公主也叫「海蚌公主」。「海蚌(勃)」是滿語,漢譯為「參謀」、「議事」。這也說明當年的恪靖公主權傾漠南、漠北。她的府第就是歸化城中的獨立王國,不但不受歸化將軍、都統衙門的管轄,而且將軍、都統還得給她跪安問好。她還有參政的權力,有皇帝監國的義務。固倫恪靖公主真正地加入決策之中。有個故事說,公主養的馬從不打烙記,也不用人放,馬順風跑了,公主就讓府丁給歸化城副都統傳話:去,叫二小子找馬去。地方官便乖乖地將馬尋來。清廷規定,歸化城地方長官無權對公主府進行管轄,對公主的一切都不得過問。
公主下嫁後沒有戰爭
《公主府志》中對恪靖公主有很高的評價:「外蒙古200餘年,潛心內附者,亦此公主。」
據史料記載,恪靖公主下嫁後,喀爾喀諸部沒有再起內訌,齊心協力將矛頭指向搞分裂的噶爾丹。喀爾喀三部(雍正時又分出賽音諾顏部,合稱四部)全體內附,構成了清朝大一統的版圖,促進了蒙古各部與內地的文化、經濟交流。恪靖公主在呼市太平庄、美岱村、黑沙圖、辛莊子村圈佔了17000餘畝的水田,並徵收水租。她還有東到麻花板,西到水泉村,北到武川縣約30000頃的馬場,康熙還詔令:「大黑河水優先供公主田園使用。」
康熙多次住公主府
康熙多次在公主府居住。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巡視塞外諸部,包括皇太子在內的7位皇子陪駕。他們由圍場一路西行,在圍獵途中,固倫恪靖公主和夫婿前往迎駕。第二天,康熙一行便駐蹕歸化城公主府。康熙很想念這個女兒,多年不見,其樂融融。父女、兄妹、姐弟、姐夫小舅子相會,其盛況可想而知。為此,康熙對這位公主可謂關照備至。在她寢殿正門上掛著康熙御筆書寫「靜宜堂」三個金字巨匾,匾上攀著8條金龍。寢門過道康熙又贈一匾,上書「肅嫻禮范」。
半年夫妻生活
在《呼和浩特滿族簡史》中記載,固倫恪靖公主留居歸化城公主府而未回庫倫公主府的原因主要是安全。這樣,額附只好半年在外蒙古庫倫的公主府,半年來歸化城公主府同妻子團聚。有詩為證當時額附的生活:「面臨清淺對孱顏,廓落虛堂靜且閑。景納四時無盡藏,我來每愛夏秋間。」後來局勢穩定後,恪靖公主才回到庫倫公主府。
用檀棺歸葬於汗山
有人說固倫恪靖公主葬於呼市美岱村,但《公主府志》等文史資料記載:「先祖母六公主,死後北歸庫倫,葬於汗山陽面山腰間,鑿洞將棺掛於洞中,下不涉泥水。」庫倫即今烏蘭巴托,汗山在其南。固倫恪靖公主後輩一直每年去掃墓,直到辛亥革命爆發。同時,公主府府人善根爾言,六公主之墓洞口甚小,檀棺深寄,棺上有銀錁壘壘然,不知多少,謂系聖祖皇帝出巡外蒙古,行到此山痛惜公主之玉殞香消,乃塞銀於洞內以為公主陰間使用雲爾。的確,有人在蒙古國汗山公主墓碑滿漢文殘片中發現有「固倫恪靖公主」等字樣,可以斷定公主葬於蒙古國汗山,而不是呼市美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