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溝遺址
『壹』 浙江省有什麼古遺址
1 銅山銅礦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唐
公布時間:1981年4月13日
位於淳安縣的銅峰山,距縣城排嶺鎮約公里,系1970年上半年和1971年12月,該縣銅山鐵礦籌備處的工人在探礦過程中發現的
位於楓樹嶺鎮銅山錫鐵礦區。有老礦洞4處,並出有坑木、螞蝗板、鐵釘、木輪等物。礦井一般均隨銅礦豐富、且質量高的礦脈走向而開采。礦渣堆積范圍約3平方米,剖面觀察有4-5米厚。洞口山崖石壁上,有陰刻楷書摩崖石刻一通,內容為「大唐天寶八年(749)年,開山地取銅,至乾元元年(759年)七月,又至大歷十年(775年)十右二月再采,續至元和四□(809年)。」文字底邊離地表1.30米,方向為南偏東16.4度。
2 良渚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新石器時代
公布時間:1996年11月20日
良渚遺址位於中國東部浙江省的餘杭縣和德清縣境內,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群,年代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00年。
良渚遺址發現於1936年,此後斷續發掘至今。遺址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它范圍廣闊,內涵豐富,分布於以莫角山遺址為中心的50餘處。其中以反山墓葬群、瑤山祭壇和莫角山土築金字塔等幾處最為重要。遺址群中發現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禮器最具特色。這些遺跡、遺物的發現,顯示出良渚文化遺址群已成為證實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規模和水平的地區之一。
良渚遺址是「良渚文化」的命名地,它的發現對研究長江下游地區的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3 小古城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新石器時代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
位於杭州市餘杭區潘板鎮俞家堰村西南200米。是一座人工堆築的大土台,面積約達35萬平方米,高出耕地2-3米。採集遺物有馬家浜文化夾砂紅陶釜、牛鼻器耳、夾砂陶圓柱形鼎足;良渚文化夾砂黑陶「T」字形鼎足;魚鰭形鼎足,豆把、黑陶罐、盤,有段石錛、大型石犁、石鉞等;商周時代的印紋陶圜底罐、和鴨形壺原始瓷等,還有石刀、石戈、石矛、石鏃等。
4 茅灣里窯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周至戰國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位於杭州市蕭山區進化鎮大湯塢村北600米。面積約2萬平方米。堆積厚1.5米。採集陶片有印紋硬陶罐、壇等,胎多紫褐、紅褐色,燒結堅硬,飾米字、網格、方格、雲雷紋等;原始青瓷片有盤、盅、碗等,胎灰白,施青黃色薄釉,內底多為螺旋紋。
5 跨湖橋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新石器時代 ,蕭山區城廂街道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遺址原有面積數萬平方米,已發掘1030平方米。遺址堆積厚2-3米,文化內涵豐富,面貌獨特,碳14測年距今7000-8000年。出土遺物有陶器、石器、骨器和木器,有機質文物保存良好。釜、豆、盆、缽、甑、罐為常見的陶器群,形制別致,彩陶較多,分內彩和外彩兩種。發現千餘粒栽培稻穀米,出土7500年前的獨木舟。
跨湖橋遺址文化內涵不同於河姆渡文化和馬家浜文化,是一種新的文化類型;出土的栽培稻實物將浙江的栽培稻歷史提前1000年;出土的獨木舟是迄今我國年代最早的。跨湖橋遺址的發掘是我省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個突破,對研究浙江省早期新石器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6越王城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春秋戰國之際
公布時間:1989年12月12日
位於杭州市蕭山區城廂鎮湘湖村西北700米城山山巔。1991年試掘。遺址位於山巔,中間低四周高,高處即為人工夯築的城垣,平面呈橫葫蘆狀,周長1091米。面積約3.6萬平方米,城垣內緩外陡,四角有高隆台地。城內有泉水及池。屬春秋戰國時期越國屯兵抗吳的軍事城堡
7 紗帽山窯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春秋戰國 蕭山區進化鎮
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
是春秋戰國時期印紋陶和原始瓷合燒窯址。窯址文化堆積較厚,產品種類豐富,主要器形有碗、罐、瓮等。燒造歷史悠久,分布范圍較廣。印紋陶與原始瓷合燒是越民族先民文化遺存的一個主要文化特徵。這樣龐大的印紋陶和原始瓷燒造中心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對研究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有重大歷史價值。
印紋陶與原始瓷正處於從陶過渡到瓷的一個重要階段,它是製作工藝對瓷器起源和發明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意義,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至關重要的地位,為東漢成熟青瓷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8 臨安城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南宋
公布時間:2001年6月25日
臨安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南部鳳凰山,建於南宋高宗趙構於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
臨安古城城址平面呈方形,總面積約10000餘平方米,由大型夯土台基、石砌圍牆、門址等組成。有三座城門,城內有殿、堂、樓。閣約130餘座,主要宮殿區現均被深埋在距離地表3米以下,基址保存相當完好。
臨安城遺址對於研究南宋政治、經濟及文化,研究南宋皇城的布局,探討中國古代都城制度的發展和變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9 郊壇下和老虎洞窯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宋至元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郊壇下窯遺址位於杭州市玉皇山南的烏龜山西麓,發現於20世紀20年代。1956年,浙江省文管會曾在遺址南部進行首次局部發掘,清理龍窯窯爐一座,並發掘了窯旁的部分瓷片堆積。1985年10月-1986年1月,臨安城考古隊對窯址進行正式發掘,1988年冬,因建設南宋官窯博物館又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共1400餘平方米,共發現窯爐一座,作坊遺址一處,其中作坊遺址包括房基三座、練泥池一個、轆轤坑兩個、釉料缸兩個、堆料坑一個,素燒爐一座,以及素燒坯堆、排水溝、道路等遺跡。出土瓷片三萬余片,窯具數千件。
老虎洞窯遺址位於杭州市鳳凰山北麓,南距南宋皇城北城牆不足百米,西南距郊壇下窯遺址約2.5 公里。發現於1996年,同年11月,杭州市文物考古所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考古調查,發現兩座窯爐和作坊遺址,1998年、1999年,先後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實際發掘面積約2300平方米,揭露了該窯址的全部文化層。老虎洞窯遺址的發掘先後被評為199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提名獎和200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郊壇下、老虎洞窯遺址的發現,為研究中國古代官窯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10 富盛窯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周至戰國 紹興縣富盛鎮倪家溇村南300米瓜嶺長竹園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面積約4000平方米。發現南北並列兩條龍窯。1978年試掘,其中一條龍窯殘長6米、窯床寬2.46米。原始青瓷和印紋硬陶合燒。原始瓷有碗、盤、碟等,胎質堅密,胎骨灰白,釉呈青色。疊燒時以扁圓形墊珠間隔。印紋陶有壇、罐等。胎呈深紫、深灰色,外飾米篩紋、杉葉紋、回紋。該窯址對研究我國瓷業生產尤其是紹興地區早期制瓷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11馬鞍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新石器時代 紹興縣馬鞍鎮寺橋村南1公里仙人山、寺橋南500米(鳳凰墩)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
遺址包括仙人山與鳳凰墩兩處。仙人山遺址總面積約8000平主米。1985年經局部發掘,堆積厚約1米,分兩個文化層:上層出土夾砂紅陶,印紋硬陶片和石器。夾砂紅陶有繩紋鼎、釜支子。印紋陶飾方格紋、條紋、雲雷紋等,器形多見凹底器圜底器。石器有凹槽式有段錛、半月形刀等。屬馬橋文化;下層出土有泥質灰陶、黑皮陶和夾砂紅陶,器形以魚鰭形足鼎、圈足盆、喇叭形鏤孔豆為主。石器有有段石錛、柳葉形鏃等。屬良渚文化。鳳凰墩遺址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1984和1993年局部發掘。文化層厚約1米,出土石器有刀、鏃等;陶器以泥質灰陶、泥質黑皮陶、夾砂紅陶為主,部分用刻劃、鏤孔及附加堆紋。器形有鼎、豆、壺等。屬良渚文化晚期。馬鞍遺址反映了良渚文化向馬橋文化發展的文化繼承關系。
12西施山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春秋戰國 紹興市區五雲門外東北1.2公里處
公布時間:1963年3月11日
西施山,又名土城山,亦稱美人宮,傳為西施習步處。曾採集有青銅犁、鋤、钁、鐮等,還有原始青瓷、印紋硬陶和黑皮灰陶碎片。在西施山旁的念佛橋又發現距地表2米以下,有厚0.4米的文化層,採集有青銅劍、矛、鐵矛和原始青瓷、印紋硬陶、黑皮灰陶碎片。
13小仙壇窯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漢 上虞上浦鎮石浦村北200米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面積約800平方米,窯爐破壞嚴重。產品製作規整,質量甚高。器形以碗為主,兼有壺、洗、罐等。胎質緻密,胎色灰白,釉色青綠。器表飾蓖紋、席紋、水波紋、弦紋等。窯具有墊餅、喇叭形支座等。小仙壇窯址的發現表明早在東漢時期成熟的瓷器已在浙江燒造成功。
14上林湖越窯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五代、宋 浙江省慈溪縣的上林湖(原屬餘姚縣)
公布時間:1988年1月13日
上林湖越窯遺址是越窯青瓷的主要產地之一,古代屬於越州,故而得名。1957年以來,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和故宮博物院對窯址進行了多次調查,先後在慈溪縣上林湖、上嶴湖、白洋湖、杜湖和古銀錠湖周圍發現了古窯址100餘處。越窯開創於東漢時期,唐代和五代時期得到蓬勃發展,越窯青瓷更是聞名遐邇,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東漢至隋代,前一階段是其產生和開始發展的時期,產品較為簡單,東漢時期常見的器物有礨、罐、壺、洗、缽、碗等。後一階段的主要產品有碗、罐、碟、雞首壺、水盂等,器皿較為笨重。到了唐代,上林湖的制瓷技術有了較大的發展,制瓷業相當的繁榮,曾有「扶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的詩句,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上林湖制瓷業的水平,考古發掘也證明,上林湖早在唐代晚期已經開始燒造進貢皇上的精美瓷器了,當時的瓷器,品種繁多、造型優美,作瓜形,似花朵、像荷葉,輕巧可愛,釉層均勻,色澤滋潤,如冰似玉,文人雅士為之贊不絕口。
五代十國時期,浙江為吳越國所割據,在上林湖等地設立了官窯,燒造專供吳越小朝廷使用和向中原進貢的瓷器。這些瓷器的胎質細膩堅硬,製作精細工整,採用先進的釉下彩繪工藝,並用金、銀、銅鑲邊,花紋裝飾,採用刻、劃、鏤、堆塑等多種手法,題材有珍禽異獸、魚、龜、花草和人物等,構圖新穎,頗具情趣。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宋朝廷派殿前承旨趙仁濟繼續監理越州窯務,直到北宋熙寧元年(1068年),上林湖還在燒造貢瓷。
上林湖越窯青瓷,質優物美,名傳天下,自唐代開始,就通過明州、杭州,遠銷到朝鮮、日本及阿拉伯等地,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
15寺龍口青瓷窯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唐—南宋 慈溪市匡堰鎮
公布時間:2005年3月16日
寺龍口窯址在1998、1999年經過兩次大規模的科學發掘,發現有龍窯、作坊等遺跡及大量的瓷器,窯址在南宋時期曾燒造過一類產品,有別於越窯傳統的青釉產品,而與汝官窯卻非常相似,進而被確認為南宋時期為宮廷燒造的御用產品,從而揭開了南宋初宮廷用瓷之迷,也把越窯的燒造歷史從北宋中晚期延續到了南宋,這是中國陶瓷史上的重要發現。
寺龍口窯址堆積厚達10米以上,一直從晚唐燒造到了南宋,這樣燒造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地層疊壓關系清楚的窯址,在迄今為止的瓷窯址考古中是不多見的,不但為越窯瓷器編年和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也成為探討秘色瓷及南北、官民瓷業交流、融合的重要環節。
16永豐庫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元 寧波市中山西路北側,府橋街之南
公布時間:2006年5月25日
大型元代倉儲遺址。遺址位於寧波市中山西路北側,府橋街之南。在距現存地表深1.5米處,揭露出以兩處單體建築基址為核心,並有磚砌甬道、庭院、排水明溝、水井、河道等與之相互聯系、布局相對完整的元代大型建築遺跡,同時出土有大量當時各地著名窯系的陶瓷產品與各種建築構件。通過文獻考證,可確認該建築遺跡為元代的永豐庫遺址,是當時衙署的倉儲機構。
元代永豐庫遺址是我國首次發現的古代地方城市的大型倉儲遺址,結構保存基本完整,為研究元代倉儲類建築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考古實例,是中國城市考古的又一重大發現,被評為200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17塔山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新石器時代 象山丹城鎮東塔山南麓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
面積約1.5萬平方米。經1990年10月和1993年3月兩次發掘,清理了包括河姆渡文化、馬家浜文化等不同時期的文化堆積。發掘面積500多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早期出土泥質紅陶豆、夾砂釜、夾炭釜等陶器,發現密集有序的單人墓葬墓葬42座,依據墓向、隨葬品及分布位置等,可將這些墓分作3組,隨葬品有泥質紅陶喇叭形圈足豆、繩紋釜、盆、缽、罐、鼎及玉塊等;中期陶器以泥質灰陶為主,墓葬中有合葬現象,發現一處建築遺跡;晚期出現大量幾何印紋陶。該遺址反映出河姆渡文化與馬家浜文化交融的現象,為錢塘江以南河姆渡文化之後古文化研究提供了寶貴材料。
18河姆渡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新石器時代 浙江省餘姚縣羅江公社河姆渡村
公布時間:1982年2月23日
河姆渡遺址發現於1973年夏,是河姆渡村的農民在村東北修建排澇站時偶然發現的。聞名世界的河姆渡遺址是一處新石器時代的遺址,遺址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堆積厚度約4米左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其中第四層的時代,經過對地層中出土的遺物的碳-14測定,確定其年代為距今約六七千年。
遺址中有一排排的木柱和板樁,很有規律的沿著小山坡呈扇形分布,這是一種干欄式的建築,其中大的長23米多,深約7米,前廊深1.3米。許多木構件上還有榫頭和卯口,說明採用了榫卯結點的技術,這是中國現已發現的古代木構建築中最早的榫卯。
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稻穀,保存較好,經過鑒定屬於栽培稻的秈稻和粳稻兩種。河姆渡遺址出士稻穀數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分布范圍之廣,在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是十分罕見的,填補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史上「有粳無秈」的空白。同時出土的還有骨耜、木箱、骨鐮和木材等,都是農業生產或穀物加工的工具。這些發現證明,早在六七千年前,當地的農業已經成為主要的生產部門。河姆渡遺址大量稻穀的發現,還有存在一個十分重要的意義,以往人們認為印度是亞洲水稻的原產地,河姆渡遺址的發現證明,這里的水稻比印度發現最早的水稻還早了三千餘年。
河姆渡遺址中,還出土了大量的動物遺骨,其中有人工飼養的豬、狗、水牛等,還有野生的鹿、赤麋、漳、熊,以及在這一地區現在已經絕跡的象、犀牛等,這對探討古代氣候的演變規律和原始畜牧業的起源過程有很大的價值。
河姆渡文化的原始藝術豐富多彩,在陶器上有雕刻和堆塑的動植物圖案,有陶塑的豬、羊、人頭等,有骨雕和象牙雕作品,還有至今仍能吹出樂曲的骨哨。
河姆渡遺址的發現,證明了早在六七千年前,長江下游已經有了比較進步的原始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19鯔山遺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新石器時代 餘姚丈亭鎮西嶴村鯔山東南麓
公布時間:1997年8月29日
面積約5萬平方米。1980年試掘,1996年正式發掘,發掘面積350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3米,劃分為10層,文化內涵包括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和商周時期,以河姆渡文化堆積為主,出土文物1000餘件。石器有斧、錛和以燧石為原料製作的小石器。陶器分夾炭黑陶和夾砂灰黑陶等,器形有釜、罐、盤、缽、豆、鼎等。多素麵,紋飾有繩紋、弦紋和錐刺紋等,另還出土河姆渡文化早期干欄式建築遺跡、大批稻穀、葫蘆、鹿角等動植物標本以及骨器和象牙器等。該遺址極大地豐富了河姆渡文化的內涵,為更加全面地了解河姆渡文化的產生、生活狀況及經濟形態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貳』 陝西歷史遺跡
大明宮遺址,大雁塔,青龍寺
重點文物
陝西境內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延安革命遺址 1937-1947年 延安市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漢至宋 漢中市
大雁塔 唐 西安市
小雁塔 唐 西安市
興教寺塔 唐 西安市長安區
西安城牆 明 西安市
西安碑林 漢至近代 西安市
葯王山石刻 隋至明 銅川市
半坡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
豐鎬遺址 周 西安市長安區
阿房宮遺址 秦 西安市
漢長安城遺址 西漢 西安市
大明宮遺址 唐 西安市
黃帝陵 黃陵縣
秦始皇陵 秦 西安市臨潼區
茂陵(漢武帝劉徹墓) 西漢 興平市
霍去病墓 西漢 興平市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墓) 唐 禮泉縣
乾陵(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墓) 唐 乾縣
順陵(武則天之母楊氏墓) 唐 咸陽市
陝西境內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西安事變舊址 1936年 西安市
藍田猿人遺址 舊石器時代 藍田縣
周原遺址 西周 扶風縣、岐山縣
司馬遷墓和祠 西漢至宋 韓城市
陝西境內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瓦窯堡革命舊址 1935年 子長縣
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舊址 1937-1946年 陝西省西安市
大佛寺石窟 唐 彬縣
鍾山石窟 北宋 子長縣
昭仁寺大殿 唐 長武縣
西嶽廟 明至清 華陰市
西安清真寺 明至清 西安市
秦雍城遺址 東周 鳳翔縣
秦咸陽城遺址 戰國至秦 咸陽市
黃堡鎮耀州窯遺址 唐至元 銅川市
長陵 西漢 咸陽市
杜陵 西漢 西安市長安區
橋陵 唐 蒲城縣
扶托村 商周 西安市戶縣
陝西境內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姜寨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臨潼區
鄭國渠首遺址 戰國 涇陽縣
魏長城遺址 戰國 華陰市、大荔縣 、韓城市
統萬城遺址 十六國 陝西省靖邊縣
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包括青龍寺遺址) 隋、唐 西安市
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 隋、唐 麟游縣
灞橋遺址 隋-元 西安市
華清宮遺址 唐 西安市臨潼區
武侯墓 三國 勉縣
泰陵 隋 咸陽市
永陵 西魏 富平縣
仙游寺法王塔 隋 周至縣
府州城 五代-清 府谷縣
西安鍾樓、鼓樓 明 西安市
水陸庵 明 藍田縣
延一井舊址 清 延長縣
陝西境內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甜水溝遺址 舊石器時代 大荔縣
花石浪遺址 舊石器時代 洛南縣
元君廟--泉護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華縣
康家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安市
老牛坡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商 西安市
櫟陽城遺址 戰國至漢 西安市
京師倉遺址 西漢 華陰市
良周遺址 秦、漢 澄城縣
東渭橋遺址 唐 高陵縣
玉華宮遺址 唐 銅川市
西漢帝陵 西漢 咸陽市、西安市
唐代帝陵 唐 富平縣、蒲城縣、三原縣、涇陽縣、禮泉縣、乾縣
三原城隍廟 明 三原縣
鳩摩羅什舍利塔 唐 戶縣
公輸堂 明 戶縣
倉頡墓與廟 明、清 白水縣
泰塔 北宋 旬邑縣
香積寺善導塔 唐 西安市長安區
西安城隍廟 明、清 西安市
白雲山廟 明、清 佳縣
八雲塔 唐 周至縣
涇陽崇文塔 明 涇陽縣
彬縣開元寺塔 北宋 彬縣
韓城普照寺 元 韓城市
韓城文廟 明 韓城市
韓城城隍廟 明 韓城市
黨家村古建築群 明、清 韓城市
耀縣文廟 明 銅川市耀州區
澄城城隍廟神樓 明 澄城縣
鎮北台 明 榆林市
重陽宮祖庵碑林 元至清 戶縣
慈善寺石窟 隋、唐 麟游縣
洛川會議舊址 1937年 洛川縣
楊家溝革命舊址 1947~1948年 米脂縣
陝西境內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龍崗寺遺址 舊石器時代至漢 南鄭縣
石峁遺址 新石器時代 神木縣
石摞摞山遺址 新石器時代 佳縣
李家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西鄉縣
北首嶺遺址 新石器時代 寶雞市
東龍山遺址 新石器時代至漢 商洛市
橫陣遺址 新石器時代 華陰市
李家崖城址 商至周 清澗縣
梁帶村遺址 周 韓城市
楊家村遺址 周 眉縣
法門寺遺址 南北朝至清 扶風縣
麟州故城 唐至明 神木縣
秦東陵 秦 西安市
張騫墓 漢 城固縣
明秦王墓 明 西安市
蔡倫墓和祠 清 洋縣
精進寺塔 唐至宋 澄城縣
長安聖壽寺塔 唐 西安市
長安華嚴寺塔 唐 西安市
百良壽聖寺塔 唐 合陽縣
昭慧塔 唐 高陵縣
開明寺塔 唐 洋縣
大秦寺塔 宋 周至縣
太平寺塔 宋 岐山縣
武陵寺塔 宋 永壽縣
神德寺塔 宋 銅川市
法王廟 宋至清 韓城市
北營廟 元 韓城市
五門堰 元 城固縣
吳堡石城 明至清 吳堡縣
周公廟 明至清 岐山縣
榆林衛城 明至清 榆林市
張良廟 明至清 留壩縣
扶風城隍廟 明至清 扶風縣
玉皇後土廟 明至清 韓城市
玄武廟青石殿 明 合陽縣
慶安寺塔 明 渭南市
咸陽文廟 明 咸陽市
盤龍山古建築群 明 米脂縣
姜氏庄園 清 米脂縣
豐圖義倉 清 大荔縣
靈岩寺摩崖 漢至民國 略陽縣
石泓寺石窟 隋至明 富縣
楊珣碑 唐 扶風縣
萬安禪院石窟 宋 黃陵縣
易俗社劇場 民國 西安市
渭華起義舊址 1927年 華縣
吳旗革命舊址 1935年 吳起縣
保安革命舊址 1936年~1937年 志丹縣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西安、延安、韓城、榆林、漢中、咸陽。
『叄』 秦咸陽遺址的布局是什麼樣子的
秦咸陽遺址總面積15萬平方米。城址中部偏北有周長約2.7千米的夯土牆基。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似為秦咸陽城的宮城。宮牆以北有一條與宮牆平行的大道,路面呈魚脊形,兩旁有排水溝。在咸陽城址北部的階地上,約相當於城中軸線附近的地方,有一組高台宮殿建築遺址,它坐落在秦時的上原穀道的東西兩側,分為跨溝對峙的兩部分。西側遺址保存較為完好,經過遺址復原後可知這是一組東西對稱的高台宮殿,由跨越穀道的飛閣把兩者連成一體,是極富藝術魅力的台榭復合體。遺址可分若干個小室。南部西段的五室排成一列,西邊的四室是宮妃居住的卧室,出土有內容豐富的壁畫和一些陶紡輪。最東一室內有取暖的壁爐及大型的陶質排水管道,推測可能是浴室。浴室的一角是貯存食物的窖穴。主體宮室建在高台之上,地表為紅色,即所謂的「丹地」,門道上有壁畫痕跡,表明這是最高統治者的廳堂。在宮室的西南方,還有一處結構十分復雜的宮殿遺址。有一條閣道,兩側滿飾彩色的壁畫,壁畫內容是秦王浩浩盪盪的車馬出行圖,其中有車馬、人物、花木、建築等題材。古代宮廷壁畫因為大都毀壞無存,所以這些保存下來的秦代宮室壁畫,具有很高的價值,在我國建築史和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宮殿區以東,線上為蘭池宮遺址所在,經勘探,已發現夯土建築遺址6處。在宮殿區以北的涇水畔,為望夷宮遺址所在,其北部已因涇水南移而崩塌,現存夯基東西98米,南北34米。宮殿區西面附近有鑄鐵、冶銅和制磚瓦的遺址,城外西南部,距宮殿區約4千米的渭水旁有制陶和制骨遺址,發現有陶窯、水井、窖穴和排水道,同時還發現3個銅器和鐵器的窖藏坑。
『肆』 漢魏洛陽故城的遺址簡介
現存漢魏故城的規模與布局,基本上就是北魏時期所遺留,由內到外分為宮城、內城、外郭城三重城圈。在現今的遺址區地上、地下,可清晰看到當時的宮城、內城、外郭城、永寧寺塔、東漢太學、靈台遺址和金村東周大墓等。
城牆遺址
現存平面為長方形,南城牆因洛河北移被水沖毀。北、東、西3面城牆保存較好。部分地段高出地面5~7米左右。包括西北隅金墉城在內,北牆全長約3700 米,寬約25~30米;西城牆殘長約4290米,寬約20米;東城牆殘長約3895米,寬14米。全城周長14公里。城牆夯土版築,版築夾棍眼的痕跡尤存。在部分城牆上還發現有向城外突出的墩台,西牆北段有4座,北牆東段有3座。墩台間距為110~120米,類似後世城牆所築的「馬面」。在城牆外側均發現有護城河遺跡。北魏外郭城破壞殆盡,現存南郭城少量夯土垣牆殘段。
城門遺址
西城牆探出5座城門,除北起第二門為一門二洞外,皆為一門一洞。最北一門是北魏的承明門,向南是北魏的闔閭門,即東漢的上西門,再南是北魏的西陽門,再南是東漢的雍門,北魏時廢,最南是北魏的西明門即東漢的廣陽門。北城牆探出2座城門,西面的一門三洞,是北魏的大夏門,即東漢的夏門,東面的門洞已破壞,有一條路土通過,應是北魏的廣莫門,即東漢的谷門。東城牆探出3座城門,皆為一門一洞。北起第一門是北魏的建春門,即東漢的上東門,與闔閭門相對。第二門是北魏的東陽門即東漢的中東門,與西陽門相對。第三門是北魏的青陽門,即東漢的旄門(又稱望京門),與西明門相對。文獻中所載南城牆的4座門,自西向東為北魏時的津陽門(東漢津門)、宜陽門(東漢小苑門)、平昌門(東漢平城門)、開陽門(東漢同名),沒於洛水已無跡可尋。 閶闔門 閶闔門是北魏宮城的正門,其北面正對宮城正殿太極殿;南面為御道銅駝街,並直通內城正門宣陽門。閶闔門始建於曹魏明帝時期,西晉、北魏時沿用。
閶闔門北面正對宮城正殿太極殿;南面為御道銅駝大街,並直通內城正門宣陽門。作為象徵帝王威儀的禮儀性建築,閶闔門是舉行帝王登基、接見四方朝貢者等重大活動的地方,極少用於通行。洛陽市閶闔門遺址是目前為止考古發掘出的年代最早的都城宮城正門,閶闔門的左右雙闕也是迄今為止發掘所見最早的宮城門闕。
宮城遺址
東漢時期,城內主要宮殿為南宮和北宮。曹魏、西晉變化不大。北魏時建立了單獨的宮城。北魏的宮城位於城內北中部,南北長1398米,東西寬660米,佔全城總面積十分之一左右,是最重要的中心建築區。宮城的南、東、西三面城門已找到,南門也稱閶闔門,門洞闕口寬約46米,門兩側有厚大的夯築土闕,形制雄偉;東門雲龍門與西門神虎門相對。宮城內西部有一座大型夯土台基,東西長100米,南北寬60米,高出地面4米左右,應是北魏太極殿遺址。在宮城其他地方還發現夯土台基20餘處,亦為宮殿遺存。
城的西北隅有曹魏時期修建的金墉城,由3個南北相連的小城組成,平面呈「目」字形,南北長約1048米,東西寬為255米。3城之間有門道相通,城牆寬約 12~13米,殘高6米左右。城內也發現有20多處夯土台基。金墉城北靠邙山,可俯瞰洛陽全城,是進攻和防守的制高點,在城牆的外壁上,每隔60~70米也有一座向外突出的墩台,可見這里應是一座軍事要塞 。
太極殿
太極殿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宮殿名稱。自三國時期,魏明帝始建太極殿後,直至唐朝歷代皇宮正殿(類似於北京故宮的太和殿)皆為太極殿,之後北宋西京洛陽的大內正殿亦為太極殿,清代北京紫禁城亦有太極殿。
太極殿的建造,確定了漢魏洛陽城的建築布局中心,而以太極殿為中心的宮城布局形態,標志著中國古代都城布局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
永寧寺遺址
永寧寺塔為北魏永寧寺佛塔,建於北魏熙平元年(516),在北魏國都洛陽城內,現已不存,遺址在今洛陽市白馬寺東,310國道與隴海鐵路交叉口處。
永寧寺塔塔基遺址
據楊玄之《洛陽伽藍記》追述,永寧寺塔為木結構,高九層,一百里外都可看見。據其他記載,塔高四十九丈或四十餘丈,合今136.71米左右,加上塔剎通高約為147米,是古代最偉大的佛塔。永寧寺塔平面正方,每面各層都有三門六窗。塔剎上有相輪30重(一說為13重之誤),周圍垂金鈴,再上為金寶瓶。寶瓶下有鐵索四道,引向塔之四角,索上也懸掛金鈴。晚上和風吹動,十餘里外都可聽見。塔的裝飾十分華麗,柱子圍以錦綉,門窗塗紅漆,門扉上有五行金釘,並有金環鋪首。
太學遺址
太學遺址范圍很大。經勘探和試掘﹐主要遺跡有兩部分﹕一部分在辟雍之北﹐平面略呈長方形﹐東西約200米﹐南北約100米﹐附近曾發現石經碎片﹐可以認為是東漢太學主要部分之所在﹔另一部分在它的東北約100米處﹐遺跡保存較好﹐平面亦成長方形﹐南北約200米﹐東西約150米﹐四周築牆。據記載﹐東漢的太學始建於光武帝建武五年﹐以後屢經擴建﹐至順帝陽嘉元年(132)才全部竣工﹐太學生多達3萬餘人。靈帝熹平四年(175)﹐立石經於太學﹐稱「熹平石經」。漢末董卓燒洛陽宮廟﹐殃及太學。魏文帝黃初五年﹐在東漢的舊址上重建太學﹐正始中又新立石經﹐稱「正始石經」。西晉初年﹐依漢魏之制興太學﹐而咸寧二年(276)又另立國子學﹐與太學並存。
熹平四年(175)於太學講堂前立石碑46塊,史稱熹平石經。至曹魏正始二年(241),又立石經28塊,史稱正始石經。太學遺址分為東西兩大部分,東部達3萬平方米以上,西部也有2萬平方米左右。在遺址內部有大面積的夯土建築遺址,有一排排的建築房基,或為東西長方形,或為南北長方形,排與排之間距離相等,排列有序。太學是古代傳授儒家學說的最高學府。熹平石經是我國最早的官定儒學經本。東漢靈台遺址在內城南郊,今偃師市崗上村與大郊寨之間。靈台創建於光武帝中元元年(56),是當時最大的國家天文台。曹魏、西晉相繼使用,達250餘年之久。靈台遺址范圍達4萬多平方米,中心建築是一座方形夯土高台,東西殘寬31米,南北殘長41米,殘高8米余。東漢傑出科學家張衡(78~139),曾先後兩次任太史令10多年,領導、主持和參與了靈台的天象觀測和天文研究。位於內城西北角的金墉城,為曹魏明帝所築。 南北長1048米,東西寬255米,總面積26萬平方米,城小而固,魏晉時被廢帝、後多安置於此。唐初,洛陽縣治設金墉城,貞觀六年(632)移於東都毓德坊,金墉城遂廢。經勘察發現三座小城連在一起,平面呈目字形。城外有河水環流,各城門闕皆有遺跡。城內發現夯築台基多處,以及磚砌基址、水池等。北魏時,增修外廓城,長、寬各約10公里。城內外建有佛寺1367所,而以皇家寺院永寧寺最為豪華壯麗。永寧寺在宮城外西南面,初創於北魏熙平元年(516),北魏末年被雷擊焚毀。
據勘測南北長305米,東西寬260米,中心為木塔,木塔基座為方形,上下兩層,下層位於今地表之下,上層基座長寬各38.2米,高2.2米,四面原以青石壘砌鑲包。在發掘塔基的過程中,出土一批工藝精湛的泥塑造像,給研究北魏佛教藝術提供了珍貴資料。另有石雕、瓦、瓦當等建築材料。平等寺北齊造像碑俗稱寺里碑,在漢魏故城內城東垣外,今偃師市寺里碑村南。計四通,下部皆深埋於地下,地表裸露部分,高約1.5~2米不等。碑上雕有佛、菩薩、弟子像,結跏趺坐的六佛圖,姿態優美的飛天,慢步行進的大象,造型生動的猛獸,以及帳幔、火焰、蓮花等,內容豐富,題材多樣,為北齊所遺存下來的少數佛教藝術珍品之一。1962年開始對漢魏故城遺址進行全面考古發掘,發掘工作至今仍在進行。 1954年,北京大學閻文儒對漢魏洛陽故城進行調查。1962年以來,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此進行長期的勘探和發掘,基本探明了城牆、城門、主要街道、宮城的范圍和部分殿台基址以及城西北隅金墉城的范圍和布局,發掘了城內永寧寺遺址、城南靈台、辟雍、明堂等禮制建築和太學遺址及刑徒墓地。
漢魏洛陽故城的形制自東漢到北魏變化不大。東漢雒陽城平面略呈長方形,共有城門12座。其中西門3座,南門4座,東門3座,北門2座。城內主要宮殿為南宮、北宮,東北隅有太倉、武庫,中部西側為金市。城外東郊有馬市,南郊有南市。曹魏和西晉的洛陽城,依照前制,只是在魏明帝時在洛陽城西北角增修了金墉城。北魏時仍利用東漢、魏晉的城牆和城門,只是把西城牆中間的雍門向北移了約 500米並改稱西陽門;在西城牆北端靠近金墉城處又開一門,稱承明門。在城內廢除了東漢以來南北宮的制度,建立了單一的宮城,街道也有些變更。宣武帝景明二年 (501)增修外郭城,號稱「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有 320個坊及大市、小市、四通市等工商業區,范圍極廣,東漢以來的舊城成為北魏洛陽的內城。 有永寧寺、白馬寺、靈台、明堂、辟雍、太學、刑徒墓地等。永寧寺是北魏洛陽城內最大的一所佛教寺院,位於宮城西南 1公里處。寺院平面呈南北向長方形,周圍有夯土牆,總長1040米。已發現南門、東門、西門和西南角的角樓。寺院正中的方形塔基高4.7米,多為夯土版築而成。塔基上有 5圈方形柱礎,正中有一座用土坯壘砌的方台,台的南、東、西三面壁上各保存 5座弧形壁龕,供奉泥塑佛像。永寧寺塔於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 (534)時被雷電所擊起火焚毀,1963年發掘時塔基表面及其周圍尚有很多灰燼、燒土塊和木炭等遺存。
靈台位於南城牆東漢平城門外大道西側,是漢晉皇室用來占星雲、卜凶吉的地方,也是研究天文、氣象的專門機構。遺址南北長200米,東西寬220米。經發掘中心建築為一座方形台基,台基有上下兩層平台,下層平台與今農田地面同高,四周環築迴廊,迴廊外用卵石鋪成散水,散水外有磚砌的排水溝。北面正中有坡道可通上層平台,四面各有五開間的建築。中心台頂現存殘高8米多,平面略呈南北長11.7米、東西寬8.5米的橢圓形。靈台是我國目前發現的一座最早的天文觀測台遺址,東漢著名科學家張衡,曾在此設計製造了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為我國古代天文學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明堂為「天子太廟」,是皇帝祭祀祖先接受臣下朝覲的地方,位於靈台之東。圍牆平面近方形,南北長400米,東西寬 386米,圍牆內正中有一座大型正方形夯土台基,是明堂的主體建築。辟雍是封建統治階級「行禮樂,宣德化」的地方,位於明堂之東。圍牆平面方形,每邊長約 170米。圍牆內偏南處有一座大型長方形夯土台基,應是辟雍的主要建築。遺址出有西晉咸寧四年(278)所立「大晉龍興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又再蒞之盛德隆熙之頌」碑(即晉辟雍碑),碑文記載了晉武帝司馬炎及皇太子司馬衷親臨辟雍視察的事跡。
太學創建於東漢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是中國最早的大學。遺址位於辟雍的東北,分為東西兩大部分。西部是一組長方形夯土建築群,其范圍東西長約 104米,南北寬90餘米;東部為一組密集成排的夯築房基,圍以3米寬的夯土牆,南北長 220米,東西寬150米。有名的「熹平石經」和「正始石經」就先後鐫刻在這里。
在靈台西南 1.5公里處,發現有一處東漢刑徒墓地,其范圍東西長 250米,南北寬200米,已發掘出522座刑徒墓。經鑒定全部刑徒的脊椎骨都有明顯的勞損痕跡。出土刑徒墓磚 820多塊,都是利用各種殘缺廢棄的磚來寫刻的,銘文為隸書,有的草率,有的規整,是除碑刻、簡牘之外,數量最大的一批漢代書法資料。刑徒墓磚上一般均刻有獄名或郡縣名、刑名、姓名、死亡日期等。這些刑徒是從全國各地的獄所押送到司隸校尉、將作大匠等管轄的工地,替封建統治者修砌陵墓、建造宮苑、築城、挖河、開鑿棧道、漕運、伐木、采礦等重體力勞動的。許多刑徒在刑期未滿之前就被折磨致死。刑徒墓地的發現和墓磚的出土,是研究漢代刑獄制度和階級關系非常重要的實物資料。
『伍』 中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之一,已發現的主要古人類遺址都有那些
1,元謀人遺址
元謀人遺址位於雲南省元謀縣大那烏村北約500米的山腰,距縣城7公里。元謀人化石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化石之一,後正式被定名為"直立人元謀新亞種",簡稱"元謀人"。
遺址中還出土有雲南馬、劍齒虎、劍齒象等早更新世動物化石,打制石器及炭屑。元謀人遺址的發現,證明了雲南高原是人類早期活動的重要地區之一它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中國人最早的老祖先的遺址。
『陸』 西漢都城的建築遺址
城內的主要建築有長樂宮、未央宮、桂宮、北宮、明光宮、武庫等。城西牆外有建章宮,城南有禮制建築群。長樂宮位於城東南角,平面近方形,周圍夯宮築宮牆,牆基寬20米,周長1萬米,面積約6平方公里。宮牆的四面有門。宮內的殿址破壞嚴重。未央宮位於城的西南角,平面方形,四面有夯土宮牆,東西長2250米,南北寬2150米。未央宮遺址現有多座夯土台基聳立地表,其中最大的前殿基址,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200米,北部最高處達15米。桂宮位於未央宮的北邊靠近城的西牆,平面呈南北向的長方形,四面有夯土宮牆,南北長1800米,東西寬880米,現存於夾城堡村東的夯土高台,可能是桂宮的明光殿基址。西城外的建章宮遺址保存下來的遺跡甚多,如北闕、鳳闕、太液池及其他一些殿閣的夯土台基仍清楚可見。武庫遺址位於長樂宮和未央宮之間,平面為橫長方形,四面有夯土圍牆,東西長880米,南北寬320米,內有庫房基址7處,出土一批鐵兵器和銅兵器。南郊的禮制建築群遺址,以漢辟雍和王莽九廟遺址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辟雍遺址,平面外圓內方。中間為一座直徑62米的圓形夯土台,台上有主體建築基址,包括主室和四隅的夾室,四邊有四堂。這組中心建築外圍方形夯土牆,每邊長235米,基寬1.8米,四面辟門,四隅有曲尺形配房。圍牆外邊為圜水溝,直徑約360米,周長1156米,寬2米,深1.8米,溝壁砌磚。圜水溝與四門相對處又各有一小水溝圍繞。此組建築建於漢平帝元始年間。王莽九廟遺址,共發現12座建築基址。1~11號建築基址為一組,外邊圍繞每邊長1400米的方形夯土牆。12號建築基址另為一組,位於南牆的外側中部。這12座建築基址的形制基本相同,中心是主體建築,外有近方形的圍牆,牆的四面辟門。出土的石礎上有「始建國」年號,其位置和規模,都與《漢書·王莽傳》所載的「王莽九廟」相符。在漢長安城內外還發現漢代制陶、鑄錢、冶鑄等作坊遺址,如城西北角的六村堡、相家巷一帶,發現燒造陶俑和鑄鐵的作坊遺址;未央宮北的石渠閣遺址,城東閻新村附近的離宮遺址,城西建章宮范圍內的好漢廟、窩頭寨,城東南的老君殿、棗園村,昆明池南滄浪河畔的西趙村,城東清明門外等處,都發現有漢代的鑄錢作坊遺址;直城門附近則出土有製造兵器的陶范;在城西南角牆外約300米處還出土了銅錠10塊。
『柒』 黃河流域發現的早期人類文化遺址和歷代王朝建都位置有哪些
作為抄我們的母親河,黃河流襲域的人類文化遺址有很多,其中最為人知道的就是半坡遺址,屬仰韶文化的一種早期類型。藍田猿人文化也是很有名的,其中公王嶺猿人距今100萬年~115萬年,陳家窩猿人距今50萬年~59萬年。為舊石器時代晚期猿人文化。
除此外還有:西侯度猿人文化,距今150萬年~180萬年,為中國北方舊石器時代早期猿人文化;大荔猿人文化,距近30萬年~50萬年,為晚期猿人文化;丁村古人文化,距今7萬年~9萬年,屬於舊石器中期文化,為早期智人;河套新人文化,距今3萬年左右,為晚期智人;細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青銅器文化,鐵器文化。黃河流域有太多我們民族的歷史沉澱,一時難說完,先說這些了。
黃河流域歷代王朝建都位置:
夏朝定都陽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於毫(今河南商丘),後遷都於殷(今河南安陽),周朝定都於鎬京(今陝西西安),秦朝定都於咸陽,西漢定都於長安(今陝西西安),東漢定都於洛陽,魏晉均定都干洛陽,隋唐均定都於長安(今陝西西安),宋朝定都於東京(今河南開封)
『捌』 歷史題:分別說出黃河流域的幾個古人類遺址
黃河是我們民族的母親河,經過亘古不息的流淌,孕育出世界最古老、最燦爛的文明。根據山西省芮城縣境內黃河東岸西侯度遺址發現的180萬年前遠古人類用過的石器,可以相信,早在180萬年以前,黃河流域已有人類在活動了。西侯度出土了30餘件石製品,是迄今為止中國大陸上發現的人類文化遺存中最早的代表。
西侯度文化中用動物骨角製造工具和用火的資料,不僅在黃河流域是最早的代表,在國內其他地區和在世界上也是僅見的。
——反映古猿人文化的有:
西侯度猿人文化
1961年於山西芮城西侯度發現的,距今150萬年~180萬年,為中國北方舊石器時代早期猿人文化。
藍田猿人文化
1963年~1964年在陝西藍田公王嶺與陳家窩發現,其中公王嶺猿人距今100萬年~115萬年,陳家窩猿人距今50萬年~59萬年。為舊石器時代晚期猿人文化。
大荔猿人文化
1978年於陝西大荔甜水溝發現,距近30萬年~50萬年,為晚期猿人文化。
——反映古智人文化的有:
丁村古人文化
1954年~1976年於山西省襄汾縣汾河東岸丁村發現,距今7萬年~9萬年,屬於舊石器中期文化,為早期智人。
河套新人文化
1922年及1956年~1960年在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發現,距今3萬年左右,為晚期智人。
——現代人是由新人直接進化而來的,分為4個階段:
細石器文化
距今10000年~7000年,黃土高原多處發現該時代文化遺址,如陝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
新石器文化
距今7000年~3700年,按最早發現地點及所代表的發展階段劃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稱仰韶文化,距今7000年~5000年,1921年發現於河南澠池縣仰韶村;中期稱龍山文化,距今5000年~4100年,1928年發現於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晚期稱二里頭文化,距今4100年~3700年,最早發現於河南偃師二里頭,為夏代文化遺址。
半坡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部滻河東岸半坡村,是黃河流域一個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仰韶文化的一種早期類型,距今約6000年。遺址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分為居住區、制陶區和墓葬區。1953年春,西安市在建設紡織城時發現,發掘面積1萬平方米,獲得了豐富的文化遺存。
青銅器文化
距今3700年~2700年,可劃分為三期:早期為二里崗文化,即鄭州商城文化,距今3620年,為商代早期文化;中期為殷墟文化,即河南安陽小屯村文化,大致為公元前14世紀~公元前11世紀,為商代晚期文化;晚期為岐山文化,即陝西岐山鳳雛村西周都城文化遺址。
鐵器文化
出現於公元前770年的春秋初期,如在河南新鄭倉城發現的春秋鑄鐵遺址,在河南衛輝市固圍村發現的戰國墓葬遺址,在西安周圍發現的西安隋唐都城文化遺址等。
中石器時代,是連結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之間的過渡階段或中間環節。1956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為配合黃河三門峽水庫的建設,在陝西大荔縣的沙苑地區發現15處遺留有打制的石片和石器的地點,共採集到3000餘件標本。根據這些石器的特點,認為它們是中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遺存,從而將其命名為我國的第一個中石器時代文化——沙苑文化。
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發展的中心。中石器時代的特徵是:社會經濟生活以漁獵和採集為主,屬於自然經濟,還沒有出現農業。在中石器時代,細石器的普遍使用促進了狩獵和採集經濟的發展。數十年來,在黃河流域發現了大量以細石器為主的文化遺存,不僅有可能填補我國新舊兩大石器時代之間的缺環,而且還顯示出我國中石器時代細石器工藝最發達的地區就是黃河流域。有的考古學家認為,正是在華北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以細工藝傳統為代表的中石器時代文化,其後,才在黃河流域發展成為以農業經濟為主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此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發展的中心。
『玖』 浙江有什麼文化遺址
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
河姆渡遺址是我國長江流域一處極為重要的新石內器時代遺址,位於容浙江省餘姚市。遺址保存完好,內涵豐富,以發達的耜耕稻作農業、高超的干欄式建築、獨特的制陶技術為文化特徵,真實地反映了7000年前長江流域繁榮的史前文明。
其發現和發掘動搖了中華遠古文化起源於黃河流域的一元論,有力地證明了長江同樣是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發祥地。
(9)大水溝遺址擴展閱讀:
河姆渡遺址,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河姆渡鎮河姆渡村的東北 ,距寧波市區約20千米,是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約7000—5000年前)遺址。
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堆積厚度4米左右,上下疊壓著四個文化層。其中,第四文化層的時代,是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地層之一。第三、四文化層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遺存,動物遺骸,木構建築遺跡和構件,以及數以千計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